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加强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措施,旨在为促进中学生安全教育取得更好成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一篇:大学生安全教育论文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加强安全教育的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凸显,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潜在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作为高校在日常教育与管理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提高应对措施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不但强调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还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对策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1、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生,被称之为“天之骄子”,他们热情奔放,性格率真,但处事没有经验,没有防范意识、没有安全知识,更不具备自救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保障学生在校正常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更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促进其成长成才。

2、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学校与社会接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相应地校内外流动人口也在不断增多,高校向着更为开放的大学生迈进,这样给高校本身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如在校发生盗窃、网络诈骗、人身伤害等,给学生带来财产以及人身伤害。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防微杜渐,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有效手段。

3、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在法治社会下高校治理的需要

根据以往高校发生的安全事件分析,大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法律知识,在伤害案件中有的成为受害者,有的确是伤害案件的实施者。因此,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中,既要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重视大学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增强法制意识的培养,帮助其树立安全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由于自己一时的错误,对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带来伤害。

二、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安全教育机制不够健全

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学生安全事故的报道比比皆是,“安全无小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高校党政领导和学校相关部门已经认识到大学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从管理手段如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投入了人力物力,然而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还没有重视起来,大部分高校只是停留在偶尔搞点消防演练,开开安全讲座上,学生真正了解的安全知识并不是很多。在笔者所在高校进行的一次校园安全文化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在了解校园安全知识方面,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回答“否”。因此,各高校应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大纲,开设安全教育系类课程,包括生活安全教育、专业安全教育等知识,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一些高校的安全教育都是由学校的保卫老师和辅导员负责,保卫部门人员构成复杂,大部分为退伍军人,辅导员的工作量非常大,每天处于“救火”状态。加之这些人员都不是专业人员,不具备安全教育的专业技能,工作起来非常吃力,而且达不到预期效果。

3、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因生活、感情、学习、人际关系等,发生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事件。加之他们思想活跃,求知欲望强烈,但涉世不深,生活经验不足,安全防范意识差,容易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

4、大学生缺少相关安全知识,自我保护能力欠缺

各高校安全教育偏重于学生遵纪守法和自我约束方面的教育,在大学生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技能方面有所欠缺。从以往高校发生安全事件来看,一方面大学生可能是安全事件中的施害者,如打架斗殴、酗酒赌博等,对这类问题依遵纪守法教育是可以的;但另一方面,学生有时又是安全事件中的受害者,如被盗、被骗、被抢、被侵害等,对这类问题仅靠法制纪律教育是不够的,应教授他们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

5、网络安全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冲击

网络作为快捷的信息传媒给同学们带来了学习、生活、娱乐、交往上的极大的便利。在享受这些便利的同时,也体现了种种弊端,如大学生网络成瘾,不良信息的传播,网络诈骗等,对大学生的安全造成了伤害。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1、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作为家长应从小教育孩子树立安全意识,教给孩子最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方法,使孩子从小就养成安全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作为学校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从各方面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教育学生,同时要建立与家长的沟通的制度,将学生在校的种种情况及时反馈家长,做到防患于未然。作为社会要为积极为创造大学生的良好环境提供有利因素,除利用法律手段惩治违法犯罪行为,更要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和新媒体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积极宣传各种安全知识和实际案例,为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最终形成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模式。

2、多途径开展安全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各高校要结合本学校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首先高校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师资、教材、课时等方面给予保证。内容要涉及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心理健康、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生命安全、自我防范意识等多方面的知识,全方位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学。其次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以营造学习氛围。在学生中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实操演练、安全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以及利用广播、橱窗、条幅、新媒体等向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及教育。

3、加强对大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引导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目标是提升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学校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学校应由过去的管理机构变为服务机构,努力为学生搭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平台。同时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辅导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防范能力的培养:一、要加强法律、安全知识的学习。大学生自我安全保护能力的强弱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取决于自己对安全知识掌握的多少和能否正确使用。因此大学生要提高自我安全保护能力,就要加强学习,尽可能多的掌握安全知识,这样在遇到不法侵害或意外伤害时,才能采取争取的措施化险为夷。二、加强自律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日常安全管理,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安保小分队、消防小分队等,使学生在安全管理的实践中端正安全态度,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实现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三、应急能力训练。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和他人的教训、网络上的典型案例等,分析成因,找出特点,总结教训,培养学生在意外事故面前冷静思考的能力以及主动采取救助的措施。(作者单位: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此论文为AQZX201422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 赵丹 张焱 新形势下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的思考 2008

[2] 张湖北 刍议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13

[3] 许友孝 全面发展视域下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探析 2013

作者:李敏等

第二篇: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加强安全教育的对策

摘 要:当前社会发展下,对高校大学生素质文化水平要求更加严格,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能够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好的保护自身安全与社会安全。本文主要以此为基础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教育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教育现状;高校安全

引言

大学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安全自卫、自救的特殊使命。大学生安全问题心系这千家万户,同时也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各大高校频繁发生各种触动人心的安全事故,直接反映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迫切性。因为当前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大学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较弱问题,因此,大学需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1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安全和利益的需要。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安全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国防、战争等方面,对于现代化的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的认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境外的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渠道如学术研讨、交流等公开或者秘密的方式不断传播西方所谓的民主模式和价值观念,以培养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安全和利益的需要[1]。第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由于我国采取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校教育的重心都在学生如何学习课程、如何获取知识上,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塑造教育。随着办学条件的政策放宽,越来越多的学生能顺利地进入大学校园,这也使高校的内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化,从而使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于从初级教育到高级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后面对一些突发的情况无所适从、无法解决,最终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996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安全教育作为高等学校的长久性工作,必须纳入到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也明确指出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各高校也开展了安全教育,但是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未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无教学大纲,缺少统一的课程设计等。国内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公办院校,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安全教育研究成果比较少,尤其是安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方面数量更少[2]。目前国内高校(含独立学院)安全教育课程的教研团队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型教研能力。课时量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受到传统课堂教育模式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缺少多维度的思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欠缺,进而无法真正使学生充分掌握安全技能。课堂互动性不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3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提升对策

3.1安全教育内容的革新

高校的安全教育内容更多的是以学生的自身安全为主要教育路线,让很多学生感觉厌烦。我们可以采取分年级、分层次,与时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内容的组建。每年的9月为我国新生入学月,开展新生入学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校园安全、防诈骗等),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求职或自身的其他原因自杀的人数比例不断攀高,可在他们毕业之前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求职陷阱、合同诈骗方面的知识。

3.2借助新媒体手段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大力支持教师开发具备声、色、光、画多种表现手段的微课、慕课,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途径输送给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教师也可以借助电子邮件、网络社区讨论、校园论坛等交流方式开展知识解答和思想交流,通过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引导,提高大学生安全的认知水平[3]。

3.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反映社会意识的大熔炉,它总是通过营造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把社会主导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价值观传输给大学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活动与当代大學生的亲切感,例如通过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主流文化的魅力,进而保证受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3.4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全覆盖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作用,将安全教育贯穿整个本科培养阶段。通过加强安全课程建设,坚持拓展课程传播方式,有效扩大了网络课程覆盖面,同时改善传统安全类课程的传播途径,为推进总体安全观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做出了有益尝试。同时,通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系统有机的安全课堂教育培养机制,实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全员覆盖,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安全问题,认清当前安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与危机事件的应变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做好大学安全教育工作能够维护整个教育环境,同时对建设良好育人环境与校园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意义。因此大学需要紧抓安全教育工作,顺应时代变化和教育发展,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在培养大学生技能与能力的同时,为大学生们的学习成长搭建安全保障,务实校园环境安全建设工作,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亮.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06):61-62.

[2] 宋娅文.关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J].科教论坛,2016,(08):40.

[3] 董雯洁.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的研究[J].兰台世界,2014.

作者: 崔尧

第三篇: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摘要】 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加强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措施,旨在为促进中学生安全教育取得更好成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中学教育 中学生 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向,因而应当将安全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当中,着眼于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大力推动安全教育模式创新。这就需要中学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重视安全教育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特别是要在深刻认识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措施,大力推动中学生安全教育取得更好成效。

一、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教育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向,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是中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方面,通过大力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只有大力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教育使中学生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比如为了更好的应用突发事件,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演练,这对于提升学生安全意识以及更好应用突发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更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比如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中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十分浓厚,通过加强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引导中学生更好的防范和控制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安全教育工作

要想使中学生安全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对中学生安全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這就需要学校应当建立科学和完善的中学生安全教育制度,同时还要将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的综合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由于安全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因而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当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特别是要根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中学生安全教育的针对性。要更加高度重视安全宣传工作,应当将安全教育纳入到中学校园文化体系当中,并且要进一步拓展宣传载体,强化学生对安全的认识,进而才能使安全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

(二)完善安全教育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中学生安全教育体系,对于促进中学生安全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性和保障性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当大力加强安全教育组织体系建设,特别是由于安全教育涉及面广,因而应当吸收任课教师加入到安全教育体系当中,比如可以建立“学校安全教育协调机制”和“管理委员会”,对安全教育进行系统的设计和安排,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安全教育运行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不断拓展安全教育领域,比如在开展体育运动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对于各类体育运动,要减少冲击和对抗,确保自身的安全不受到影响。学生之间还要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在比赛的过程中,既要学会保护自己,同时也要学会保护对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体育课上减少受伤的情况,应当引起学生的重视。

(三)创新安全教育模式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要想使中学生安全教育取得更大的突破,一定要在创新中学生安全教育模式方面狠下功夫,努力构建更具有科学性的中学生安全教育载体。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积极引导中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比如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可以针对安全教育相关主题开展演讲比赛活动,这对于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再比如为了能够更有效的加强中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强化学生上网行为的教育和引导,进而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再比如还应当将思想道德教育与安全教育进行有效结合,通过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由于不安全行为而导致的一系列后果,进而强化学生对安全防范重要性的认识,并落实到学习与生活当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大力推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向和目标。加强中学生安全教育,对于提高中学生安全意识以及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就需要在开展中学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安全教育纳入到教育体系当中,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措施,大力推动中学生安全教育改革和创新,重点要在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完善安全教育体系、创新安全教育模式等诸多方面下功夫,努力使中学生安全教育步入科学、健康、持续发展轨道。

[ 参 考 文 献 ]

[1]孙蕾.对学校教育中学生安全教育缺失的反思——评《学生安全教育》[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3):96.

[2]王春晓.中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及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09):225-226+235.

[3]张晓娟.浅谈中学生的安全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7(19):71-72.

作者:刘繁荣

第四篇:谈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

摘要:高校的安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要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本文通过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措施几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途径;措施;法律法规

高校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很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导向功能。高校的安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要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近几年,高校安全问题频发,上海商学院的宿舍火灾、中国政法大学的“杀师案”、西安“药家鑫”案等,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如何解决好高校的安全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高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

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高校在安全问题上都采取了很多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尽管重视程度总体上不断提高,但一些突发性事件、恶性案件、群体性事件仍时有发生,社会反响强烈。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部分高校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制度不健全;二是缺乏规范、系统、长期的教育;三是学生掌握安全技能的途径狭窄。针对突发事件应对方法和策略还不够,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四是国家和社会对高校的发展期望过高,注重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而忽略了校园安全教育。

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

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教育。对高校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应注重其平日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加强国家公民宪法、和教育相关的教育法、刑法等内容的法律知识教育和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高校应该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写入教学内容,安排一定的课时,提供师资和教材。

(一)网络安全教育。

近些年,网络犯罪行为日益剧增。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直接参与网络违法活动,二是交友被骗或网购,个人自身及财物等方面受到不安定因素的侵扰。因此,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安全知识的学习,其次加强网络使用安全教育,使他们懂得如何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保护自己,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更不能将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随时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突出特点是情绪受外界因素影响波动性大。当今大学生由于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就促使一小部分人产生了心理方面的问题,为此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积极教育疏导,早日排解其心理不安定因素,对提高大学生积极正确认识自我、调节自我能力大有益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式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三、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的基本责任。学校各级部门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思想上、制度上、组织上给予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安全教育运转机制。安全教育各项工作由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人员、老师等人员都应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工作,形成全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积极氛围。

(二)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并举,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学校发挥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教育的优势,统一教育大纲,融入安全教育内容,上好法制课。教育主管部门主导,制定安全教育相关教材,并督导各高校积极落实。同时,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比如专题讲座、广播、电视、橱窗以及召开案件事故分析会、学习班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三)防范教育为主,提高学生安全素质。

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内容广泛,应重点抓好以下方面:一是常见安全防范能力训练。重点是进行防火、防盗、防骗、防抢劫、防侵害、防自然灾害事故等常规安全防范训练,教给学生了解和掌握安全用电、消防法规、火灾扑救、突发事件应急及逃生、自救、互救的本领。提高他们防范安全事故的自觉性和实际应对能力。二是大力开展安全知识教育,举办安全知识图片展、消防演练、演示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等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关专业安全知识,增强高校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四、结语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学校、家庭紧密配合。当前,我们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多途径多形式开展教育,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安全防范能力,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作者:李志如 姜兴健

第五篇:大学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大学生安全意识水平与安全技能层次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目的在于找出河南省大学生在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上存在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水平不高,安全技能匮乏,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教育应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素质教育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近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教育改革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办学体制不断更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潜伏在校园内部和周边地区的许多不安全因素不断涌现,各类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大学生身心受到伤害事故的比例越来越大。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学校、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纵观世界其他国家学校安全教育情况,凡是学校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将学生安全教育放在了重要的地位。这些学校具备相当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其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然而,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安全教育体系还很不完善,大学安全教育还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甚至没有把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放到素质教育的高度上去认识和加以重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由于缺少经验而束手无策,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及财产损失。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培养人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在校期间除学好专业知识以外,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学习和掌握适应时代要求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高等学校安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学生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状况的调查研究,进一步强调大学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为深化与完善学校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提出发展性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8所大学的一、二、三、四各年级中按男、女生各50%的比例,随机抽样并以发放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280份,回收问卷1269份,回收率为99.14%。剔除无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3.70%,完全符合抽样调查的原则,该样本具有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在查阅国内外有关学校安全教育文献资料基础上,对问卷进行认真设计,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提出相关对策。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现状

安全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不可能离开安全而独立存在。所谓“安全教育”就是教育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并使教育活动达到预定目标的工作过程,它是针对受教育者遇突发性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应变能力,避免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的安全防范能力,遇到人身伤害时的自我保护、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Ⅲ。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大多数高校把工作重点放在扩大学生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上,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视不够,没能根据新时期的特点,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充实安全教育内容,扩大安全防范范围,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对学生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如何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等指导不力。在我们所调查的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安全教育的现象。从我们对高等学校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安全教育内容的安排、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方式与途径等方面进行调查的情况来看,其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1、高等学校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学生所在的学校(具体到院系或年级)中,没有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有31%,每学期只开设1次安全教育课程的有40%,每学期开设3次以上安全教育课程的只占12%。由此可见,绝大多数高等学校没有将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项重要内容来对待,甚至根本没有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列为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有的高校即使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多数也都没有系统的教材,存在应付之嫌(见表1)。

2、高等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安排

在为数不多的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学校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其安全教育内容的安排情况,从学生问卷统计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内容传统单调,涉及面狭窄,仅仅局限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国防安全等几个最基础的方面,而对于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如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金融安全等则涉及太少或根本没有安排(见表2)。

3、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方式

安全教育的场所主要是大学校园。由于安全教育具有特殊的特点,因此,安全教育应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结合,力争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6%的学生是通过课堂教学来接受安全教育的。更令人担忧的是,4%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任何方式的安全教育。所以这就不难理解当今大学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低下,大学生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的原因了(见表3)。

4、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途径

安全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自然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但是安全教学又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教学。其他的课程教学,学生可通过自身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安全教育如安全防患技能、防身术、遇火灾逃生等都需要教师或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演习等,所以,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内容中,只有23%是通过教师传授的,其余则多是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自己学习,虽然学习的目的很好,但是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效果却难以保证(见表4)。

(二)大学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现状

1、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防范意识指对不安全因素及潜在危险的预判和辨别能力。以“如何面对陌生人的求助”为例对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不容乐观,男女生中分别有38%和48%会不问情况不加考虑地给予陌生人帮助,尤其女生情况更为突出,对陌生人毫无防范意识,也就是对于潜在危险毫无辨别能力,上当受骗在所难免(见表5)。

2、危险应对意识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个体寻求发展的必要前提。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当他们面对危险因素时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应对措施采取得当,可将损失降到最低,或者可以化解不安全因素而转危为安;如果措施采取不当,则会使问题恶化,

甚至酿成大祸。以“对发生火灾时如何应对”对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仅有73%的男生、57%的女生能对紧急情况做出合理应对(见表6)。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那些无法做出合理应对措施的学生将受到更大的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

3、日常生活安全技能

大学生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在校期间,长期生活在较为稳定有序的校园里,阅历相对比较单纯,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在防火、防盗窃、防骗、防疾病、防意外伤害等方面缺乏基本常识。事实上,对于一些危险因素和意外情况,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往往一眼就能看出并应对自如,而缺少经验的学生却常常难以应付,或是惊慌失措,或是缺乏临险救助的能力,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调查中发现,对于最基本的用电常识和触电急救知识,只有66%的学生选择马上切断电源的正确方法,而34%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触电后施救,竟然还有13%的学生选择直接用手拉开触电者,如果这些学生真正遇到类似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见表7)。

4、社会活动安全技能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主动地或被动地参加社会活动,对于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学生社会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勤工助学、社团活动、求职择业等。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由于阅历浅、经验不足,在处理安全问题时缺乏相应的策略措施。通过对大学生假期外出打工应注意的问题的调查,发现能事先签订保障合同之类的安全措施的学生仅有29%,其余71%的学生则缺乏此方面的相关安全防范技能(见表8)。

5、网络安全知识

调查发现,在计算机网络普及的今天,仍然有15%的大学生不知道计算机病毒是何物,或将计算机病毒认为是传染病(见表9)。

6、自我权益保护观念

调查时发现,当学生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只有29%的学生会向工商部门反映,通过正规渠道来解决问题,而50%的学生则相对缺乏这种观念,选择自己与经销商解决,还有21%的学生则根本没有自我权益保护的观念,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就自认倒霉(见表10)。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中,存在着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很多学校在维护校园安全方面下了很大力气且有一套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在对学生自身安全教育方面,却存在着很多不足。有相当部分学生安全知识匮乏、防范意识淡薄、安全技能水平低下,缺乏处理基本安全问题的能力,无法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安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学校领导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视不够。没有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有序的教学计划之中,且普遍存在安全教育内容安排跟不上形势要求的现象,其涉及面狭窄单调,仅局限于消防安全、国防安全、交通安全及人身安全等几个传统的方面。学生安全教育授课时数得不到有效保证。

管理层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滞后。未能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关系。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具备高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事实证明,缺乏安全素质的高学历者是无法很好为社会服务的。在人的素质诸因素中,安全素质不能不说是代表人的素质高低的主要因素。

学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不当、措施不力。安全教育方法及手段既简单又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有的仅局限于说教式的教学,对于那些需要实地观摩、需要演习的教学内容因现实条件的限制只能作罢,因而效果欠佳。

学生自身对安全教育认识不够。大学生本身对安全教育存在模糊认识,不能正确处理安全教育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只重视专业课学习,忽视自身安全知识的掌握、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的提高,觉得安全知识学不学无所谓。对待事情抱侥幸态度,或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自认倒霉。

(二)建议

要彻底转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安全教育思想,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开展学生的安全教育。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忽视安全教育的现状。

必须把安全教育理论的内容逐步充实到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增加投入,改善设施,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大力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使学生从小就接受较为系统的安全教育。这对大学生安全意识与技能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 宋淑芳

作者:黄迎乒

上一篇:大学音乐鉴赏课论文下一篇:德育答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