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课题工作报告

2022-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科研课题工作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教育科研课题工作报告

做好教育科研规划工作 促进全省教育科研发展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是1989年2月在吉林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的。我院的主要职能:一是做好院内的教育科研工作;二是为省教委和省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咨询服务;三是推动全省教育科研工作。

省教育科学院是一个含各级各类教育研究的综合研究机构。按照我国教育科研管理体制,我院同各市(州)和高等学校的教育科研机构,是兄弟关系单位,没有领导的关系。针对上述情况,省教育科学院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积极推动全省的教育科研工作呢?我们认为,成立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省教委的领导与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积极筹备与努力,我省于1990年7月成立了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由16名领导、学者组成。省教委主任陈谟开教授任组长,张茵等2位副主任和3名学者任副组长,省教育科学院院长聂海清研究员任副组长兼规划办公室主任,规划办公室设在省教育科学院。这样,通过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的工作,就可以把全省教育科研队伍组织起来,开展一些重点课题的研究,就可以把院内教育科研与全省教育科研协调起来,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与指导。

为了扩大规划办的职能,1996年4月省教委决定,将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更名为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其办公室简称为“科研办”),并赋予它对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职能。即它不仅负责全省教育科研课题的规划,而且具有对全省各市(州)教育科研机构和高校教育科研所(室)的领导职能。”

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全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的研究,也推动了全省教育科研机构建设与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教育科研办的工作,促进全省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下面,把我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的工作作个阶段性的总结。

一、工作回顾

我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成立8年来,在省教委的领导下,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工作:

第一,协助省教委召开了两次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

建院初期,以省教育科学院的名义,一年召开一次全省教育科学研讨会,主要是起交流经验与互通情报的作用。

1995年3月22日至23日,在会前对全省教育科研机构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及其成果检查评估的基础上,经过充分准备,以省教委的名义,召开了吉林省首届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州)教委主任和主管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省委副书记张岳琦,副省长桑逢文,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中田到会并讲话;省教委主任陈谟开作了《明确方向,加强领导,努力把全省教育科研工作推向新阶段》的主题报告;全省9个市(州)教委领导向大会报告了对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措施与经验;会后下发了吉林省教育委员会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意见)。这次会议比较好地解决了教育科研的“地位作用问题”、“领导责任问题”、“组织建设问题”与“加大投入问题”。它是以省教委名义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从效果来说,它成为我省教育科研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

1997年3月,又协助省教委召开了全省第二次教育科研工作会议。陈谟开主任作了题为《发挥教育科研作用,实施“科研兴教(校)”战赂》的主题报告,主管副主任徐毅鹏作了题为《深化研究,加强领导,进一步开创全省教育科研工作新局面》的总结讲话。这次会议强调教育科研是一把手工程,进一步落实了科研工作领导责任。

这两次全省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对于落实科研先行地位、明确领导责任、加大经费投入与强化组织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开创了我省教育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制定全省教育科研“八五”、“九五”课题规划。

省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原名)成立后,做的第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制定我省教育科学“八五”课题规划。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就是讨论《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条例》、《吉林省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指南》。根据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课题指南的精神,从我省教育科研基础、科研队伍、科研优势等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了4个方面共120项课题;最后,审批立项的“八五”重点课题55项,一般课题29项,青年课题9项;1996年审批的“九五”课题185项(其中重点课题70项,一般课题115项)。

我们认为,制定全省教育科研课题规划,是科研办的一件最重要的工作,它对推动全省教育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与激励作用。

第三,做好重点课题的管理工作。

全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的完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科研办对课题的管理水平。

对于重点课题的管理,我们主要抓三个环节:

—是把好审批立项关。专家组认真审阅课题申请书,逐项认真审查“课题价值”、“研究队伍”(重点是课题负责人的能力与成果)、“论证内容”与“保证条件”等方面,然后投票表决。对审批立项的重点课题,由省科研办管理;对于一般课题,委托当地规划办代为管理。

二是坚持课题中期检查制度。对于规划重点课题,每年检查一次,要求课题负责人在年末书面报告课题进展情况,特别是课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对于重点课题比较集中的地区或高等学校(如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我们在年终,组织专家听取课题负责人的汇报,共同研究课题如何深入,确保课题研究任务的圆满完成。像吉林大学等重点高校主管科研的校长对这项活动也都很重视。

三是组织好课题鉴定。省规划重点课题完成之后,根据课题负责人的申请和上报的材料,按重点课题管理的要求,组织专家组进行鉴定。8年来,我们共组织专家组鉴定课题成果50余项。我们强调鉴定专家组必须具有省内最高水平,具有权威性。比如鉴定关于某学科方向的教育科研成果,其专家组成员中,要聘请在此学科的省内知名教授和省内著名教育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鉴定会上,在宣读专家组鉴定意见后,我们还特别重视这样一个环节,即请一两位专家讲讲个人意见,使课题组成员得到更多更具体的帮助。

第四,开展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

开展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能够强化教育科研的地位与作用,调动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有利于优秀成果的推广。因此,我们也把它作为科研办的一项主要工作,并使它规范化、制度化。

我省科研办组织的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有这样三种:一是全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它是省级评奖活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育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都可以申报成果参评。这种评奖活动,两年一次。科研办成立后,已组织两次这种评奖活动。由于它的影响面较大,受到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视。这种评奖,包括初评、复评与终评,终评由省教委主任、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

组组长主持,聘请省内著名教育专家参加终评组,以提高这种评奖活动的权威性。二是“八五”结束时,对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进行一次综合评奖;“九五”结束时,我们也将开展这种评奖活动。三是为了给青年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创造受奖条件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们还进行了一次青年人员评奖活动,使他们受到很大的激励。同时,省科研办对院内来说,是院科研处,在院里组织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离退休老同志也可以参加。

二、几点体会

我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成立8年来,在省教委的领导下,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指导下,做了不少工作,在推动我省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8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有3点体会:

第一,加强重点课题的管理是做好工作的重点。

加强重点课题的管理包括对省级重点课题和由我们申报、经批准立项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和国家教委级重点课题的管理。这些课题都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抓好这些重点课题的管理,才可能出精品,才可能提高我省教育科研水平。

几年来,在省教委主任、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组长陈谟开教授的领导下,我们抓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2项(关于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关于高等教育评价的研究子课题)、国家教委“八五”规划重点课题4项(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关于高等教育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关于职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研究),取得了一批较高水平和较大影响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比如<高等教育评价概论)和(高等学校管理专论)这两本专著,均获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

第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做好工作的保证。

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是省教育委员会领导下的具有行政职能的科研工作领导机构,即它不仅负责全省教育科研的课题规划与管理,还具有对各高等学校、各市(州)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职能。

8年来,我们按照省教委的文件精神,对各市(州)区(县)教科所、规划办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及其成果进行了两次评估检查活动,大大推动了各地教育科研机构建设和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省教委领导十分重视提高科研办人员的素质,强调不仅要不断提高科研管理能力,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科研办人员每年都要完成符合质量标准的一定文字数量的科研成果。

第三,主动取得省教委的领导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省教育科研办是省教委领导下的一个科研工作办事机构。由于它面向省内务高等院校和各市(州)教育科研机构以及履行教育科研工作的领导职能,它的工作必须得到省教委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实践使我们体会到:主动取得省教委的领导,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如何主动取得省教委的领导,我们的做法:一是加强请示汇报,主要工作一定要按照省教委领导的意见去做;二是用做好工作的实绩取得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工作中“有为”,在领导心中才能“有位”;三是当好参谋,让领导放心。比如第二次全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奖,受理申报参评成果711项,工作量很大,任务也较艰巨。我们在初评与复评中,严密的组织,过细的工作,较合理的评选结果,使省教委主任、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组长比较满意、放心,利用较短的终评时间,就圆满地结束了这次评奖活动。

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科研办人员少,工作不够深,不够细;又如在组织建设方面,各市(州)区(县)有规划办,但高等学校要不要设立规划办,若设立规划办是放在高教所(室),还是放在科研处,我们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2篇:“文学教育研究”课题论证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一直是人类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被喻为人类最美好的创造。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凝聚着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类精神。它总是在字里行间呼唤着人的思想情感,直指人性本身,以其丰富的诗意、情意对人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陶冶,对人的精神领域进行净化、深化和拓展。在人文主义之光的照耀之下,纯技术主义的语言训练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质疑,文学教育成为国际教育的大势所趋,备受各国母语教育的普遍推崇,比如从19世纪中叶开始,俄国便完善了文学教育体系,此后的苏联及新俄罗斯一直沿续这一传统;西班牙政府近年来斥巨资构筑国民阅读系统工程。

中国文学教育的思想提出较早,禹帝时代即开始倡导教化天下,《诗三百》便是上古时期诗教的结晶。然而其发展的进程始终不尽如人意,即使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文学教育的重要性,文学教育也一直没有很快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实施。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文学教育长期缺乏统一有力的理论支撑。有关专家、学者、教师对文学教育的观念尚存在分歧。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认为必须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但是叶圣陶、吕叔湘两位先生却始终侧重于将语言训练和读、写文章摆在中学语文教育的首位。1998年中学语文教学界就此展开大讨论,虽然有许多人主张把“文学是人学”的文学教育理念注入中学语文教育中,对已有的文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强调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但文学教育依然缺乏实践的有力支撑。

(二)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对语言知识急功近利的训练和传授也使原本生趣盎然的文学作品变得琐碎、枯燥。对文学作品理性、科学分析的成分多,感性、直觉体验的成分少,使文学成为死记硬背、条分缕析、应付考试的载体,青少年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很容易对这样的文学教育产生误解,丧失文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文学教育内容的文质分家是导致其萎靡不振的第三个原因。一套套概念化教条化的审美定义和术语、一堂堂逻辑缜密的文学常识的灌输,完全忽视了文学的审美要求。虽然也穿插了一些具体作品的分析,但是这些作品完全是为了阐释理论服务,早被抽去了原有的灵性,除了让学生记住越来越多的条条框框外,没有丝毫深入的感受与领悟。这就导致学生对文学文本的自觉与激情逐渐消隐,取而代之的是用理性的思辨和专业的剖析来学文学。

(四)我们的教师在文学教育中的迷失现象也负有很大的责任。教师始终都是文学教育的实施者、研发者,他们的文学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在文学教育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和巨大的影响。可是在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师普遍缺乏深厚的文学素养。一方面由于他们都是曾经被应试教育深深桎梏过的群体,大多难以消除自己身上目标狭隘和功利心重的消极烙印;另一方面错综复杂、物欲横流的社会早就消弥了他们对文学最纯净的心灵,对真善美最诚挚的追求。他们虽终日与文学为伴,却没有了原初的信仰,在纸上谈兵、振振有词的表象下隐藏的是一颗颗早被岁月风霜、世俗混沌侵蚀的心。

因此,文学教育的优势缺乏有效的优化形式,弥漫在文学教育上空的阴霾始终挥散不去。

二、实施文学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逐渐意识到一颗诚挚的心总是可以保持个人不会被功名利禄、挫折羁绊的巨浪吞噬。心灵的渴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个人价值的定位与发展。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为了掌握丰富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提高感悟社会人生的审美意识,而且能够对净化人的心灵,保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极大的帮助。文学教育要把“文学即人学”的理念放在核心地位,以生动的形象教育人,以丰富的情感感染人。力争在实践中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感和鉴赏能力为基础,激发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崇高情操,从而体现文学教育的真正意义,这种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永远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珍贵财富。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诗经》、《离骚》开始,到汉乐府民歌,到唐诗宋词,再到现当代文学,杰出的文学家、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繁星般闪耀在源远流长的文化河流之中。从世界文学的角度上看,启蒙主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文化思潮、文学流派争奇斗妍,佳作如林。它们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塑造了一系列个性丰满的典型形象,令人百读不厌。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等。对这些文学遗产予以批判地传承是中国文学教育无可替代的关键任务。

(二)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阵地,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它在促进学生的思想、审美、道德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文学不只是语言的艺术,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还凝聚着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社会阅历,是学生学会辨别,学会思考的典范。文学教育能够借助这一特点将理性思维同感性思维协调一致,对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在激发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方面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是文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品通过艺术语言和典型的形象来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和人物原型,需要读者充分调动审美细胞体在文学中寻找美,发现美,升华美,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象、情境乃至独特的构思和表现手法,都是培养艺术美的蓝本。学生在阅读作品时,或多或少都会对其中的人物命运和种种生活情景产生一系列的情感共鸣,逐渐形成情感映射,从而增强对现实生活中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能力,提升审美素养。第三,文学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格完善,引导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浩然正气和爱国主义情操。如读《硕鼠》,可以感受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强烈的不满与勇敢的斗争精神;读《兵车行》,可以感受到诗人忧心社稷、体恤百姓的高尚情操等。

(三)文学教育顺应了个体守护精神家园的需求,在人的精神启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接受文学教育,进行审美阅读,使疲惫的心灵和压抑的精神获得全面的释放。对个人的发展注入了原动力,也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大有裨益。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文学教育的地位不可动摇。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学阅读,有些学者甚至认为以阅读为核心的文学教育可以产生民族凝聚力。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我国文学教育的现状,我们必须尽快落实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施途径,使文学教育尽快走出困窘,用实践证明文学教育的现实意义。

三、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者用语言文字创作的充满了灵动情致和社会适应性的艺术品,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育资源,文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正是文学作品,文学教育正是依靠文学作品的内涵与外延来作为教育的落脚点。然而,曾几何时,文学作品的思想政治性和工具性在教学过程中被刻意拔高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美学内涵不得不退居次要位置,长期得不到重视,学生对文学的热情也随之消减。在人文教育的呼唤下,我们开始意识到文学需要的不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而是文学教育。真正的文学教育内容必须着力于呵护个体对文学作品富于个性的体认和感悟,使其成功地将文学外在的艺术手法、审美形象以及矛盾冲突内化为自己的美学趣味和温润的情感。特别应当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从文学作品的内容上看,文学教育必须强化文学内涵的多样性以丰富人的精神境界。从古至今,文学一直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革新的多样生命体。不但文学的体裁不拘一格,文学的内容也有着无限的外延。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从题材上看,可以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它们有的反映出作者的情感、生存的状态、人物的命运,有的则表达了作者细致观察和客观思辨的能力,从而活跃学生的文学认识。从内容上看,任何国内国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都可以是文学教育的典范文本。文学的题材完全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无拘无束地展示了人类思维最富于创造性的一面,文学大家高超的语言艺术。因此,文学教育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把握文学作品中艺术化的语言和结构,开发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文学教育要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发掘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意蕴,激发创造意识;获得无尽的审美感受,滋润性情,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从文学作品的外延上看,文学教育要善于发掘文学开放性、多元化的本质特征以培养思维能力。古代的八股文证明了对文学创作强加公式的彻底失败,可见,文学从形式的创制到认知的开放性是培养思维的创新性的沃土。相同的文学文本,不同的人对它的解读都会因为自身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的不同而产生迥异的理解。认识的不确定性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使突破思维定势的限制,保持思维的发散状态,提高创新能力成为可能。

(三)参预本课题研究的相关实验学校,根据本校学生与教师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工作:文学欣赏的层次与境界;文学鉴赏与高效阅读训练;文学教育与高效写作教学;文学阅读与赏析中的文化研究;文学教育与语文应试;文学教育与学生素质(科学、思维、思想、道德、人格、情感、语言等)的拓展;文学教育与学生审美情趣培养;诗意语文教学与诗意人生;文学的人文关怀与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文学教育中的主体性研究;课堂文学教学与课外文学阅读指导;中学文学写作教学探索;文学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文学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散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小说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与文学教育;古诗词教学与文学教育;文学教育方法研究;地域文化与文学教育。

四、实施文学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文学教育和语文教育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不妨多借鉴一些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人的身心发展呈现的是阶段性的特点,因此,文学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应当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建构一整套完整的文学教育体系。大量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阅读不仅可以对文学语感产生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思维的活跃有很大推动作用。文学教育从小学起就可以开始打好基本字词认读的基础,培养对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初中阶段文学教育的重点可以先放在量的积累上,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阅读的积累,再由教师从文学意象和文学语言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感受能力和对美积极的发现及追求的态度。高中就是侧重审美意识的完善和人格的塑造,可以多采用一些内涵更多元化、更富思想性的文学文本,激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思辨能力。大学则主要利用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对已有的文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激发学生运用抽象思维对文学进行深层次思考的能力。

(二)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为载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在内容的选取上不应拘泥于教材选择的条件限制,而要以“文采”为主要标准,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和鉴赏能力,把“美”放在首位。课内的教材不妨大胆突破题材的限制,选择一些名家的典范作品,既要重视传统文化的解读和体悟,又要兼顾国外的文本赏析;既要突出时代特点,又要注重跨学科意识的培养。同时重视课外阅读的辅助作用,可以广泛选取没有定评、不一定是名家、不一定是名著的作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努力拓宽学生的文学视域,掌握一定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考量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为课堂的文学教育奠定必要的文学知识。

(三)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也是文学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方面,教师文学底蕴的深浅、文学修养的优劣、文学态度的真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都对文学教育的实施细节产生特殊的影响。一个文学素质低下的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担负起文学教育的重担更不可能给予学生良好的文学精神。因此,全面提升教师的文学功底,多给他们学习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中坚作用,是克服文学教育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的有力保障。

(四)文学教育光靠课堂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运用文学教育的辅助手段,朗诵和课外练笔是文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有效途径。朗诵是增强文学感受力的有效方式。许多文学作品不仅仅只是在内容上吸引人,它的外在形式和音韵上也能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如诗句形式的整饬与对偶、声律的和谐与变化,散文辞藻的美富与华丽,不仅美化文学的视觉,而且丰富了文学听觉上的感受,那合辙押韵,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回环和谐的音律,全面唤起读者的生理感受。课外练笔是评价学生文学修养的有效手段。写作不仅可以对个体的文学修养程度进行系统的评测,而且对巩固和深化着文学教育、文学鉴赏效果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学生有了写作的切身经历之后,再去反观文学作品又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获得心灵上的启迪。

当然以上四个方面只不过是实现文学教育中最突出的环节,仅仅靠它们来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显然是不够充分的。因为文学教育必须始终坚持长期教育的理念,以陶冶学生的文学修养为根本,更深层次地挖掘和探讨文学的内涵,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人道主义精神关注文学教育,用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发展文学教育,调谐文学教育的实践步伐,把文学教育提到了当下语文教育的重要位置。

左晓光,全国“文学教育研究”专题组负责人;黄建欣,华中师范大学学生。

作者:左晓光 黄建欣

第3篇:兼职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课题

摘要: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只有融入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得到有效推行。而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兼职现象和不断涌现的兼职困境,引起学者的关注并提出不少对策,集中在维权法律的健全、学校相关制度的制定和职介环节的完善等方面。笔者认为,这些外在措施的实施效果最终取决于参与社会兼职的大学生自身的兼职实践和个人体验。因此,针对大学生实际所需的兼职教育尤为重要。

关键词:实践育人;大学生;兼职教育

近日,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重点关注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十分有益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而要实现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切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开展工作。当前,大学生的兼职行为十分普遍,兼职困惑也层出不穷,及时有效地开展兼职教育不失为创新实践育人载体的有益尝试。

一、大学生的兼职现象和兼职特点

兼职是指在本职之外兼任其他职务[1]。大学生兼职行为主要是为了增加物质收入、提升社会经验值等,利用闲暇时间兼任课业以外的社会职务。大学生兼职现象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表1所示)。从兼职时间来看,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短期兼职,比如发放传单;二是长期兼职,比如固定时间进行家教;三是不定时兼职,比如做网络客服要视咨询情况而定。从兼职类型而言,逐渐从传统兼职、新兴兼职向交叉兼职过渡,主要根据职业需求、个体经历和课余时间等因素而定。从大学生的兼职途径来说,一般分为勤工助学和社会兼职,也就是以学校组织的资助工作和自发寻找的社会零散工作来进行兼职活动,地点一般以就读的高校或高校周边城区为主。从兼职报酬来看,一般分为定时报酬、定量报酬和提成报酬,报酬的多少在工作前与雇主相互协商而定,大多为口头协议。

多元化状态下的大学生兼职现象有着一般的共同特点:(1)兼职行为的普遍性。据钱结海等人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68.4%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做过兼职工作”,尚没有参加兼职工作的学生表示“很希望做兼职”的占78.0%[2]。(2)兼职时间的短期性。由于大学生的专业不同,各学期学业的课时分配是不尽相同的,这就造成大学生选择兼职的时间比较零散,再结合大学生兼职单位时间的需求,随机性和流动性较大。(3)兼职类型的多样性。基于社会需求的多元性特别是网络化的现状,大学生的兼职类型日益多样。(4)兼职报酬的稀薄性。兼职的劳动报酬一般是根据参与的劳动时间而定,校内勤工助学的劳动报酬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8元人民币[3],校外社会兼职报酬依据兼职类型的不同差异性较大。

二、大学生的兼职动因和兼职利弊分析

(一)大学生的兼职动因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经素等做的“大学生兼职的主要目

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兼职的主要目的有:锻炼型占72.2%、体验型占58.1%、谋生型占43.6%、实践型占23.3%、交友型占16.3%、解闷型占10.5%、消费型占8.7%、从众型占2.3%[4]。我们可以把大学生兼职的动因归为增加收入、价值需求、积累经验和从众心理四个方面。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希望通过兼职认识社会并增加自我的社会经验,为就业添加砝码,同时,兼职能够获取一定报酬,这对充实自己的开支、认可自我的独立性都有益处。加之大学生处于群体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中,同伴关系的影响很大,从众心理让他们认为兼职是一种校园时尚而纷纷加入。

对大学生兼职动因进行分析,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贫困大学生兼职的动因分析。目前高校每年学费大多为5000元以上,加上日常开销,贫困大学生普遍负担吃力,因此兼职成为其生存的必要手段,由此造成的时间冲突、心理压力等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分析。并非所有的大学生参与兼职行为都有较为明确的原因,不少大学生盲目认为兼职就是增加社会经验、可以充实课余生活,随众参加兼职后却得不到预期的心理满足和社会经验值。对此类大学生,应当引导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学上,合理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自我知识结构的充实。

(二)大学生的兼职利弊分析

大学生兼职行为是一种兼具利弊的综合行为。笔者认为对大学生兼职行为的利弊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大学生兼职的益处。(1)必要的实践学习。正如著名教育学家怀海特所言,“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而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面瞭望”。大学生的课外兼职实现了大学生的实践体验学习,充实了大学生的理论学习,形成学以致用的良好氛围,对所学知识结构的调整、个人能力的改善,都具有很好的充实作用。(2)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回报。在校大学生普遍希望具有追求独立性、自我价值认同的心理愿望,有限的校园活动不能满足所有大学生的多样需求,各种兼职行为则为其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3)丰富个体生命体验。每个人的职业发展离不开职业生活的真实接触,透过兼职行为他们增加社会能见度,成败得失的体验对丰盈个体生命十分有益。

2.大学生兼职的弊端。(1)忽视学业或荒废学业的现象日渐突出。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思想上出现误区,把大学经历纯粹当成找工作的资本,兼职与考证反而取代学习与研究成为主要工作[5]。许多学生为兼职整日奔波造成精力匮乏,时有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发生,个别学生甚至被退学。为了增加兼职渠道,个别学生把兼职进行到校园中,催生出不合理的兼职手段—“校园枪手”(点名代答、笔记代抄、论文代写、考试代考等)。这种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校园现象,只会让大学生空耗四年的美好时光。(2)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淡薄,维权行为缺乏。大学生课外兼职常发生的侵权行为有中介公司收取中介费后没有提供相应信息、用人单位常拖欠、克扣工资、无故辞退兼职大学生等。据相关调查,在权利遭受侵害之后,79%的学生选择自己忍受损失,11%的学生选择私下解决,只有10%的学生会向有关部门投诉或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6]。(3)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笔者走访一些中介机构、商铺等兼职场所后了解到,一些学生兼职前对所做兼职工作性质不做仔细分析,工作后认为不满意便随意离开,造成雇主的用人困扰。

笔者认为,可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题班会等平台,采取经验总结、辩论维权、个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兼职教育,过程真实,效果很好。比如,一位姓刘的女大学生这样分享她的兼职体验:兼职前对金钱完全没有概念,寒假给父亲的货运公司打工一个月后开始变得“斤斤计较”。她说,每天花十个小时在飞机坪上等待、收运货物,一个人守货的寒冷、孤单,让她认识到赚钱的不容易。一位姓张和一位姓王的大学生分别提及在高中阶段因厌学而有一段打工经历,不同的工作选择让他们都认识到学历低、能力差的困境,重新返回校园后希望能为更好的生存积累知识。一位姓张的女大学生说曾经给一位父母均是农民工、家境状况特别差的初二女生做过家教,她主动把25元一小时的市价课时费降到15元一小时,并在家教时间结束后主动延长家教服务,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她觉得十分有意义。

三、学习与大学生兼职相关的法律规范

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兼职行为的法律规范的论述,部分相关内容散见于一些法律规范。笔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兼职法规教育可以有的放矢地学习以下几部法规:《劳动法》、《合同法》、《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劳动法》和《合同法》主要让学生了解劳动者享有哪些权益和义务、劳动合同应该具备哪些条款、合同的主要条款以及违反合同的责任。让同学在社会实践时候有法律作为行为的保障,树立契约意识,形成契约行为。《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主要让大学生明确兼职是法定权利,但要处理好学业和兼职的关系。比如《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在第一章第六条中明文规定“学生私自在校外打工的行为,不在本办法规定之列”。所以,大学生在进行校外兼职时应注意:第一,选择合法的中介机构,注意是否具备劳动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第二,求证招聘信息的安全性,大学生的兼职信息来源多为校园招贴的招聘广告、同学介绍、网络招聘等,可以通过电话咨询、实地了解、周边打听等方法了解信息的可信度;第三,注意个人的人身安全。无论是求职面试或平时工作,大学生都可以提前告知好友或家人,类似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物件不要轻易抵押或泄密,提高鉴别能力,增强对诉讼途径的重视。

(注:本文受《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级教学团队出版资助)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14.

[2]钱结海.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11,(28).

[3]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Z].

2007年7号.

[4]经素等.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报告———以南京地区高

校为例[J].青年研究,2005,(10).

[5]唐其宝.大学生校外兼职利弊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8,(18).

[6]唐其宝.论高校对大学生校外兼职的因应策略[J].徐州

教育学院学报,2008,(1).

作者:文婷婷

第4篇:英语组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霍城县江苏中学英语组县级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2014年3月,本课题组申请了《语音教学对高中学生英语词汇记忆能力提高的再研究》县级课题,经霍城县教研室批准,本课题现已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为了更好的完成该项课题的研究,特作开题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教育阶段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攻破语音关,让学生了解单词的读音规则,培养学生分音节按拼读规则拼读单词的能力,注意音、形、义结合,做到“听其音知其形,见其形知其音,观其形知其意”。我校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未学习过音标,致使相当多学生进了高中后辨不清语音、读不准单词。缺乏独立识词的拼读能力。背单词靠死记单词字母顺序,效率很低。单词不会拼读造成词汇记忆困难,害怕记忆单词,最终导致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由于语音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到听力和口语的提高,从而影响到高考英语成绩。

二、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为《标准》)明确指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课程标准对语言知识目标八级语音的知识阐明如下。“在交际中逐步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得体和流畅;根据语音、语调了解和表达隐含的意图和态度等。”

英语语言教学的必要性在于在口头交际中,语音是传送信息的媒介。没有语音,口头交际就无法存在。英语语音语调是万丈高楼的基础,会直接影响到学习者今后的口语能力和词汇的读音和拼写,而词汇的学习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语音学得不好也会影响学习者的自信心,很可能产生自卑感和消极情绪。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受到足够重视。

本课题负责人罗小明老师一直以来扎根教学,英语语音纯正,口语流利,英语基本功扎实,曾是自治区课题“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语口语”课题研究的主负责人。参与本课题的人员均来自我校英语组,他们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对课堂组织形式及学科教学模式有相当多的理解,对本课题的内容也有初步的认识与兴趣。相信他们能较好地配合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其次他们也经常撰写教学反思, 1

经常开展教育教研工作,对课堂的行为模式与实践能大胆探讨,具有强烈的课题

研究意识。此外,本课题成员的论文也有发表或获得不同程度的表彰,所有的这

些都充分证明本课题具有较好的研究力量。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语音意识在国外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拥有大量

的研究成果。然而,在我国国内语音意识一词还比较陌生,对其的研究也仅仅局

限于近10年,主要涉及语音意识理论,语音意识与英语阅读之间的关系,语音

意识与词汇记忆的关系等方面。目前我国已有大量的语音学论著,如王彩虹的《英

语语音意识培养策略.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2),郝玥,王荣华的《语

音意识概念及其发展阶段[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张宝元的《初学者

英语语音意识培养之浅谈.海外英语》(2011),教育部《全日制普遍高级中学英

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国内外对语音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与阅读理解

和单词拼写的关系。而且受试者也往往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初学者和低年级学生,

其中著名的是美国西弗吉尼亚教育学院于2001年实施的英语语音意识训练计

划。

随着对语音意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语音意识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日益

突显,利用语音意识来促进语言学习也已成为了人们普遍认可的理论。2001年

教育部提出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基

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

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语音意识的

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英语教学工作者只有充分掌握其规律,灵活施教,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学习自主性,增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内容、重点、难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教育阶段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攻破语音

关,让学生了解单词的读音规则,培养学生分音节按拼读规则拼读单词的能力,

注意音、形、义结合,做到“听其音知其形,见其形知其音,观其形知其意”,

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单词认读和拼写方法,完成基本的读写任务,掌握正确的语音、

语调和朗读技巧,在口头表达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和流畅,为快速扩大词汇量

和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本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目前所达到

的语音水平,在符合语言认知能力发展的规律的前提下,探讨一个适合语音意识

培养的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真正形成语音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语音教学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词汇教学一般采取由音到形再到义的顺序。音是学生接触一个词的最初印

象,如果读不出音就记不住形,无音无形就谈不上什么义,因此,要牢记一个单

词首先应把音念准。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教师要把语音教学贯穿于整个

英语教学的始终,为词汇教学打好基础。

2、目前语音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孤立分散地教字母音标会使学生对语音知识的掌握不系统,不利于拼

读能力的培养,这样会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受到挫伤,教学效果差。

(2)、教师对于语音教学的目的认识还很不够,为教语音而教语音的现象普遍

存在,忽视了语音的交际性功能。

(3)、学生在初中未学习过音标,致使相当多学生进了高中后辨不清语音、读

不准单词。缺乏独立识词的拼读能力。背单词靠死记单词字母顺序,效率很低。

单词不会拼读造成词汇记忆困难,害怕记忆单词,最终导致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由于语音知识的缺乏,直接影响到听力和口语的提高,从而影响到高考英语成绩。

3、应对策略

在语音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提高语音教学的效率,教师应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英语语音教

学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演示法、对比法、手势法、辨音法、口

形定位法、模仿法以及录音法等。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应用范围,教师应

充分发挥其优势,调动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一时,针对学

生主要犯的语音问题,教师有必要进行语音纠正。英语教师主要对音标,重读音

和弱读音的规律,句子的节奏和升降调等语音知识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尽量全

部掌握这些基本的语音素质,为今后的口语和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

结合教学实践,突破现存的语音教学法,通过改革、创新、实践、评价等一

系列研究过程发展一套切实可行的语音教学法,在语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

面做出系统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难点

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语音教学法,从而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在外语学习中使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得到发展,适应新课程、新高考的要求。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理论学习法。先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语音教学的相关理论,掌握基本的教学方

法。

查阅资料法。要求每位老师查询搜集与负责类型相关的资料,深入学习,仔

细揣摩,反复研究,整合梳理。

课堂实践法。每一个老师把所有负责的类型都在课堂上反复实践,探讨不同

的教学方法,把最佳的模式总结出来。

观察法:本课题拟在学校的优秀学生、普通学生、学困生中随机选出100余

名,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跟踪观察,掌握其学习动态,从而提炼好经验、好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

(一)我组已为研究做了前期准备

我组于2013年3月已经开始以问卷形式调查学生的语音学习情况。

(二)课题组成员具有研究所需的能力

主要参加者都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成绩优秀,教学论文获

国家、区、市级奖,具备对课题的研究能力。

(三)学校具备研究必须的领导支持和物质条件

校长张峰、书记陈华、教科室主任熊幼晶指导研究并进行科研管理。同时,

学校对科研组的研究活动给予了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这些,为本课题研究提供

了切实的各方面保证。

六、课题研究的进程规划

第一阶段:准备启动阶段。(2014.3—5)

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制定切实可行的

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子课题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4.6—2015.12)

设计调查问卷,对学生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落实课题研究方案,及时

召开课题研究会议,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不断总结反思研究过程,形成初步的课

题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报告;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及时发现问题,

调整研究思路;整理研究成果,进行成果展示,进行验证性研究。

第三阶段:课题验收总结阶段。(2015.1—3)

成果展示,交流研究成果,组织结题培训,明确结题工作要求,收集整理研

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汇编研究成果,申报结题。

七、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生能够准确认读48个国际音标,并能正确地在单词中拼读。能够基本正

确划分音节,理解音标和单词中字母的对应关系,能分析出一个单词中不符合一

般发音规律的部分。

2.最终研究成果

系统地培养学生英语音标的拼读能力,以及通过拼读规律的学习形成高效的

词汇记忆技能,以达到形成利用读音规则科学扩大词汇量的能

八、课题经费的预算

由于本课题组核心成员均是我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而且研究对

象主要是现有在校学生,我们主要是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进行交流讨论,

因此,课题研究的经费开支不会太多。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图书馆全面开放,为

我们的研究增配电脑,并承诺保障课题研究的经费提供,解除我们研究的后顾之

忧。

对于本课题,我们充满信心,将利用现有的各种有利条件和现代化科研手段

为课题研究服务,争取早日出科研成果。

2014年4月7日

第5篇:英语组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永福二中英语组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下午好!我组《农村中学多媒体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探讨》课题,是桂林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科研课题(课题批准号:2010C-111)。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一)课题的研究是时代的需要

本世纪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具有不断获取与创新的能力。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正是新的人才观的科学反映。它改变了以往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任务或教学目的的首位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青年、对人才的要求。为适应这种转变,我们要树立以培养品质、发展能力为目标,重在交流、背靠社会的大英语教学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尽力创造生动的语言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使英语教学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造就学生的独立人格有机结合起来。

围绕新课程标准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全国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断产生质疑,提出英语教学改革并不断进行研究和讨论。而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的应用为英语教学改革所提供的崭新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传统的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也为我们开拓了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有力地促进了英语教学及教学改革的进程。

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多媒体技术融计算机、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助日益普及的高速信息网,可实现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育资源整合,并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和高效,这是中学英语教学理念、方法、手段上的重大创新,也是教学实践上的重大创新,它必将对教学的内涵产生根本的变革。认真研究多媒体下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使我们的教学站到时代前沿,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极深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研究是我校教学发展的需要

上学期,在上级的支持和校行政的努力下,我校实现了多媒体进教室这一教学手段的重大突破,为我校的教学发展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创造了新的契机。然而,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用创新的精神探究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我们这样欠发达的农村中学,研究刚刚起步,只能是在探索中发展,我们不但要认真借鉴别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对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不断努力摸索、研究、总结,在课堂教学理念、方法,结构等多方面得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结论,并用于指导今后的教学,使新 1

的设备转化成战斗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我校的教学发展。

根据以上两点,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外同行在中学英语教学法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其中,《英特尔未来教 育》、《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何安平主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案例精选集》(高树忠、刘凤玲主编)、《引领新课程丛书》(陈旭远主编)是较典型的著作,如果仔细研究,会发现它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未来教育的一个方向,但是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结合与优化方面的研究不多。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拟创新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寻找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各种功能,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及两者的最佳结合与优化方式,形成具有现代特征的科学、良好的课堂结构,使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在多媒体条件下,遵循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结合交 际法、折衷法及张思忠16字教学法等主流教学方法及其他教学方法,进行“阶梯式”、“合作—探究式”、“创新课堂”及其他教学模式的构建尝试。

2、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课堂教学在理念、方法、结构上的协调与创新。

3、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4、结合我校实际,把适合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向课堂。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

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各种功能,使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得到最好的结合。

(四)课题研究的难点

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拟创新点

优化课堂结构。

(六)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课题在对教学法理论的学习、分析基础上,以继承与批判相结合的态度,结合多媒体下的教学实践,进行个案研究、实验研究和归纳,从中寻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结合点和课堂结构的优化方法。

四、核心概念

结合与优化:使教学的一般方法、教学模式在多媒体条件下实现高度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使课堂教学结构得到最好的优化,从而获得最大的课堂效益。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

(一)我组已为研究做了前期准备

我组于2009年1月以“农村中学多媒体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探讨”为课题,进行了至今已一年的校本教学研究,实验经过了第

一、二阶段——学习阶段和探

索阶段,课题组成员有二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一篇获广西教育学会第十一次优秀科研成果奖,学校科研处对这两个阶段进行了评估,充分肯定了研究所 取得的成果,研究对学校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组成员具有研究所需的能力

主要参加者郑琼兰、唐里、李春兰、罗荣膑、秦玉秀、周元成、黄旭波、黄克江、罗建芳、刘登萍、韦运

三、许柳青都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成绩优秀,教学论文获国家、区、市级奖,具备对课题的研究能力。唐荣赵婷初中英语青年教师,马 羚、庄良菊、吕锡青、龚春荣,学士,高中英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热情高,思维灵活。

整个课题组是一个老中青三结合的结构合理的研究小组。

(三)学校具备研究必须的领导支持和物质条件

校长韦洁华、主管科研的副校长林建连、科研主任李志君指导研究并进行科研管理。我校于三年前已建成了一个多媒体语言实验室,通过学习和应用实践,我组大部分教师能够较熟练地利用网络语言学习系统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上学期,我校在所有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使我校的教学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对科研组的研究活动给予了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等大力支持,这些,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切实的各方面保证。

六、课题研究的进程规划及具体要求

第一阶段——学习

2010年4月至2010年5月,通过组织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学习教师培训教材《中学英语课程理念与实施》(何安平主编)P94—123及P170—20

6、《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案例精选集》(高树忠、刘凤玲主编)P126—1

41、《引领新课程丛书》(陈旭远主编)P8—40及P129—142《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P89--115和多媒体使用的有关知识,更新教学理念,加深对教学法的理解,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多媒体应用能力。

本阶段的要求:

1、理解新课程下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的 内涵、意义,对任务驱动型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初步认识。

2、对多媒体下“阶梯式”、 “合作 ——探究式”、 “创新课堂”等教学模 式有初步认识。

3、学习领会交 际法、折衷法及张思忠16字教学法等主流教学方法。

4、写一篇涵盖以上三点内容的500字以上的学习小结(5月15日前上交教 研组)

第二阶段——研究探索

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对利用多媒体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

1、遵循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结合交 际法、折衷法及张思忠16字教学法等主流教学方法及其他教学方法,在多媒体下进行“阶梯式”、 “合作——探究式”、 “创新课堂”及其他教学模式的构建尝试。

2、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高度融合。

3、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方式的形成,以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并形成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通过教学和研究,取得对多媒体下构建各种教学模式的体会,对多媒体的各种教学功能和各种教学模式在多媒体下的表现形式加深理解,熟悉教材内容的信息化过程,同时,通过研究,加深教师在改革教学理念、方法上的体会,提高教师素养,增强教师把握课堂的能力,为下一步对多媒体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结合进行优化,构建多媒体下的高效课堂作准备。

本阶段的要求:

1、每位成员要按自己设计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组的研究要求精心完成研究课。

2、按统一要求备课,认真填写教案表。

3、认真上课,课后将课件上交存档。

4、做好课后学生反馈调查。

5、对照课堂设计要求,认真组织评课,写好评课记录。

6、每位成员完成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市级以上(含市级)的教学论文。

第三阶段——研究、优化课堂结构,构建多媒体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最佳结合的中学英语高效课堂,结题

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根据第

一、二阶段的研究成果和体会,对多媒体下的中学英语高效课堂作实质性的构建。本阶段除按第二阶段的要求外,要做好课堂教学对比和综合研究,要在构建过程中研究和解决下列问题:

1、如何使学生在多媒体下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得 到充分发挥?

2、如何设计学生在多媒体下的教学过程参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能力?

3、如何设计多媒体下的教学内容扩充和改编,使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生动、丰富、自然,更有时代气息,更易被学生接受。

4、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怎样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在多媒体下形成互补优势?

5、怎样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用时进行恰当划分和安排,使课堂教学更加和谐和高效?

通过本阶段的研究,使本组成员能对多媒体下的中学英语高效课堂作出有序构建。使多媒体真正成为我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倍增器。

七、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第二阶段结束时,课题组写出小结报告,每个成员写出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论文送市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评奖。

第三阶段结束时,课题组写出结题报告,争取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论多媒体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结合与优化》,每个成员写出与课题研究相关论文一篇送市级以上教育科研部门评奖或者在适当刊物上发表。

八、课题经费的预算

1、课题申报费200元。

2、购买学习资料费1000元。

3、学习、活动费1000元。

4、发表论文费2000元。

5、课题结题费800元。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分工

指导研究顾问:韦洁华、林建连、李志君

组长:郑琼兰

成员:唐里、李春兰、罗荣膑、秦玉秀、周元成、黄旭波、黄克江、

罗建芳、刘登萍、马羚、庄良菊、吕锡青、韦运

三、龚春荣、

许柳青、唐荣、赵婷

具体分工:郑琼兰负责协调和全面工作,开题报告,总结报告、结题报告的书写;唐 里负责摄影工作;李春兰负责组织初中组教师、罗荣膑负责组织高中组教师上课、评课、记录每次评课内容;郑琼兰、唐里、李春兰、罗荣膑、秦玉秀、周元成、黄旭波、黄克江、罗建芳、刘登萍、马 羚、庄良菊、吕锡青、韦运

三、龚春荣、许柳青、唐荣、赵婷在教学中实施具体的课题研究。

本课题研究组全体成员宣誓:我们一定认真研究,按时高质完成研究任务。

2010年4月29日

第6篇:教育科研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教育科研课题基本完成以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

结题报告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的框架结构。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课题结题报告不同于课题报告。课题报告侧重于研究成果的表述,而结题报告则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从应用写作的角度考察,课题结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前言、正文、结尾和附件等5个部分。

一、结题报告的标题

课题名称和文种——结题报告。

二、结题报告的前言

简述课题概况,包括课题来源及级别、历时,对课题成果的总体评价及作用意义。

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三、结题报告的正文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课题的一般情况,阐述课题的背景;指明课题目标、研究思路及原则;说明研究历时及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特点。

A、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B、课题研究的目标;

C、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D、课题研究的方法;

E、课题研究的步骤;

F、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A到F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结题报告的这6个部分,除了F部分外,其余部分在填报课题立项申报表、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在开题报告中,都有要求,内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写结题报告时,只须照抄或作适当修改就可以了。而F部分,则需要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有时候,E、F两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写。

(2)课题的研究成果,简要阐明本课题的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联系;着重揭示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强调本课题与实践的关联性,乃至在实践工作中应用的阶段性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3)课题的评价意见,自我评价——根据国内外、所在地区和同类单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现状,对本课题的地位给予正确的定位,并揭示本研究成果的作用及前景。

专家评价——综述专家对本课题的意见,并点明典型评语。实践工作者的评价——如果本课题在实践中已有应用端倪,则可给出实践者的反馈意见。

四、结题报告的结尾

对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指出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对本课题的应用推广等问题,表明课题组需作出的努力。结尾的写作应视情而定。

五、结题报告的附件

列具课题组成员名单;附上课题研究过程中已发表的论文篇目,研究成果已被采纳或开始应用的佐证材料,致谢等其他材料。上述结题报告,在课题鉴定会结束以后,可根据专家意见作适当的修改。然后经课题组长签署后存档。根据课题级别的高低、研究成果的大小、研究者认识的深浅,结题报告将各具特色,但其总体要求是,反映全貌,突出重点。反映全貌,要求撰写者把握从立项到结题的“全程”轨迹,把握课题预定目标、探索重心和研究成果的“全素”关节,把握研究者、评价者乃至实践者的全员意见。突出重点,既需要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特色,更需要突出实践中已有效果的评述和将有效果的预测。

第7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报告的格式

一、课题研究的沿革

1.课题来源于何时,由何部门批准立项(也可以是自选),何时开题。

2.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任务”有无变化(深化、调整);有何变化,最终是否导致了课题名称(此时,是成果名称)的重新命名。

3.在什么样的范围(学校、班级、学生群体)内展开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范围有何变化。

4.整个研究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有无特别重要的关键阶段,重要性、关键性表现在哪里。

5.在研究方法上,有无特别需要说明的点。

二、研究力量的安排

1.关于参研究人员:①主研人员(有无调整)及其分工。如果可以能的话,尽量阐明主研人员在研究工作中的学术性贡献;②参研人员(可只列出名单);③主要单位,协研单位。

2.关于顾问与指导人员

①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等);

②各位顾问、指导人员所做的学术性工作;

③如需要,可列出“领导小组“名单;

④如需要,可对某些单位、部门、个人特别鸣谢。

三、课题组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

1.理论学习的情况,主要围绕哪些问题,以哪些方式,学习了哪些理

论(或专著、论文文献)。有多少人次参加了理论学习。

2.经验总结,研讨情况。

①主要就哪些问题进行过研讨。

②研讨的名称,参与的人数。

③经验总结材料,论文撰稿与发表情况。

第8篇:【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小学科研工作总结

关于工作总结是对我们的某写工作阶段上进行回顾与分析,那么该怎么写一份小学科研的工作总结呢?如果经常对工作做一份总结,那么对你自己工作会不断的提升重要阶段哦!现在小编你介绍以下小学科研工作总结的相关文章。

推荐小学科研工作总结

一、落实常规培训,强化科研意识

为了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力争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长足的提高,学校坚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针,多次邀请省、市、区专家到校指导综合实践、语文以及数学工作,组织老师们到示范学校参观、听取优秀经验做法,同时,积极参加市区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听科研方面讲座,努力营造科研氛围;开展研讨活动,收集、反馈实验中老师们普遍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

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经常性的随堂听课活动,不仅教学校长经常听课,还鼓励教师自愿听家常课,积累与总结原生态的教学经验,发现现实性的问题后,在集体备课中进行探讨,取得共识,形成观念,迁移成果,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促动,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教育科研引领学科教研,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教科研工作。 2011年11月5日上午, 我校承担的广州市xx区十一五规划课题面上一般课题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发xx社区文化资源的研究结题报告会隆重举行,并以特优的好成绩顺利结题。此课题自2007学年开始实施,课题组开展了扎实而有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出版了专著《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7篇论文刊登在市级以上刊物上;编写出版了xx文化校本教材《探寻xx文化之旅》;建成了意义重大的创新之作xx文化博物馆。课题推动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发展,学校先后成功举办了广州市课程资源开发研讨现场会和全国第八次综合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现场会,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学校办学成绩不断涌现,并产生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1年11月17日下午,我校举行了小学生语文前置性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会。专家组一致以优分评定通过了本课题的结题,并对我校下一步的课题推广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本课题在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前置性学习与学生课业负担之间的关系。注重有效性、合理性,分配好学科之间学习时间。教师应继续加强相关的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人心齐,泰山移。两年来,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兢兢业业,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排除万难,终于收获了甘甜的果实。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课题的研究经验与成果将继续在我校各学科推广,希望迎来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历经三年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语文课题终于成功结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校对学科教研探索的结束,11月25日,广州市第15届综合实践活动特约教研员培训在我校隆重举行。我校潘国洪校长承担的广州市第15届综合实践活动特约教研员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及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面上课题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子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研究进行了开题。两个课题的选题、研究目标以及研究路线等都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专家们针对课题内容提出很好的建议,为课题的研究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本学期,我校还有5项区级小课题立项成功并有序开展研究,我校将不断深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丰富和积累成果,创造新的佳绩,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重视资料积累,完善成果管理

为了不断促进老师们在活动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本学期,加强了科组管理,重视活动阶段性的总结,不仅要求老师们对撰写教学案例,还对教学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成果资料做好规范的整理和管理,并在学期末进行各班学生成果展示活动;同时,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论文。对典型问题科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并把近两年来,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形成的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成果集萃成书籍。

四、善于发挥网络平台功能

实地研讨需要外出的时间比较多,外出活动有时不能得到时间上保证。但是,网络研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可以实现跨校级的研讨,也可以不受定点定时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本学期,我校积极组织老师们参与区的网络研讨,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共同学习研讨,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指导能力。同时,我们还坚持以学校课题博客为平台,把老师,学生的成果以电子形式上传,既保存了资料又加强了和外界的联系沟通。

五、奖励鼓动,有效开展教科研活动

为了增强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水平,也为了加强学校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提高学校教育科研的品位和层次,本学期我校制定课题研究奖励制度。课题研究的教师撰写的课研研究方案或实施计划、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课题研究过程资料、课题研究成果资料等都可以申报获奖,学校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每学期都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教科研积极分子评比,发挥科研骨干的带动作用以及促进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小学科研工作总结

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大全

一、管理规范。

一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得如何,关键还得看是否有一支务实创新的科研队伍,而在长江小学,教研组长的中坚作用在教科研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学期伊始,教科室分别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和课堂教学研究小组会议,以宁静致远,勤学善思厚底蕴;淡泊名利,甘做绿叶扶红花;求真务实,中流砥柱显身手;充当心桥,上传下达巧当家的总要求规范管理这一中层组织,使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责,针对各组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次的教研活动。学期中,每月配合教务处组织的常规教学检查,召开教研组长碰头会,交流各组的教研状况,倾听各组教师的建议和心声,查漏补缺,力求管理上的严密与规范。

二、活动有序

教育科研工作从来就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而是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因此,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提高,本学期的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活动精彩纷呈:

1、以调研抛砖引玉,促进教研与教学的和谐发展。

2014年9月,全州四年级数学调研考试分析会在恩施召开,我校教师代表巴东农村中心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做了专题分析,并糅合全州的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实例分析,在本校数学组加以说明,使之明白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加有效的辅助学生的想学。

2、以课例研究课堂,促进有效英语课堂的生成。

10月2日,官渡镇英语课例选拔赛在我校举行,教科室积极配合中心学校,妥善的安排了本次比赛活动,并按照要求将相关资料收集和发放,体现教学研讨讲、听、说、评、比、改的特色。

10月10日,全县江北片区英语课例比赛在我校举行,教科室积极配合县教研室,从食宿、时间、分班、会场布置、资料收集整理成册等各方面使得竞赛活动顺利进行。显现了本校各个处室协同一致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受到与会老师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3、以主题突出目标,促进常态课堂显现超常的作用。

2014年11月3日,全县小学数学主题研究交流会在茶店小学召开,我校数学组长谭玉波就本组进行的有效建构空间观念的主题进行了交流,效果良好,本次活动中所展示的五节数学课使我们受到启发,也更好的指导了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促使我们不断的针对常态课堂进行研究和改进,使之发挥超常态的作用,体现以研促教的研究目的。

4、抓常规落实,促进教师成长学研一体化。

本学期以来,我校各个教研组依据学期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开展各项学习研讨活动,语文组重点进行了阅读教学的研究;数学组重点进行了空间与图形的主题研究;英语组针对高璐老师的两次参赛课进行了课堂指导;综合学科组针对小科目教学的备、上、听、说、评、改各个环节进行了逐项落实;电教组针对资源应用和整合进行了专题培训;综合实践组针对环保教材的编制进行了反复的修订。抓学习促使教师开拓教研视野;抓培训促使教师教学手段的更新与转变;抓课堂促使教师反思层次的上升;抓写作促使教师教学理论的形成;抓整体评价促使学校浓厚教研氛围的营造和保持,总之,各项常规研究活动的落实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使教师在教学技艺和研究水平上得到很大的进步。

三、成果丰实

1、学校的课题研究硕果累累:

(1)、个人课题有序铺开,

本学期,我校六名教师申报的州级个人课题得到正式立项通知,然后,各个课题在教师个人的合理安排下,正在按计划进行研究之中。

(2)、留守课题成果结集

在全校教师的通力合作之下,我校国家级留守生的转差与培优课题得到顺利结题,其结题资料汇集了各个研究阶段的成果,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已被印刷成册。

(3)、环保课题资料完备,等待结题。

自xx年年开题以来,我校环保课题组从环保活动的开展和环保校本教材的开发两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经过多次课题组成员会商定和布置,环保课题的各项过程性资料已经整理装订成册,环保教材经县教研室各位领导的审核通过,结题所需的主件和附件材料已经装订完毕,将在下学期初正式申请结题。

2、成果展示综合实力增强。

在这一学期中,各教研组共展示优质课20多节;高璐老师的英语课获得镇级一等奖和县级二等奖;税典松老师参加州级实验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由环保课题组承担并实施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第五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县级一等奖,并送州参评,荣获州级一等奖;教师在省校本研究网上上传文章1000余篇,使得本校在网上排名跃居全省第七位,极大的鼓舞了教师们的写作兴趣,促进了本校的教育科研良性发展。

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教育科研历程,尽管其中蕴含许多精彩之处,但问题与遗憾同时并存:

1、本校各项活动组织得多,应付检查次数多,在时间上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所冲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师的压力较大,从而也使研讨过程之中的形式比较单一,质量有所下滑。

2、本校现存的研究课题,大部分已经结题或面临结题,尽管教师个人课题的申报立项使得部分教师的后期研究有主题,但是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以后各项教研活动的落实可能进入随意和无序状态,因此,鼓励以教研组为单位申报课题,应该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3、本着以活动育人的教师成长理念,我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形式上要丰富,渠道上要拓宽,在组内锻炼提高的基础上,联片教研是另一种渠道,送教下乡也可以在本镇内尝试实施。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教师不拘泥于坐井观天,要善于广听群言,交流经验,善纳良议,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4、网络教研名存实亡,令人担忧。因为研讨时间上的冲突,以及研讨次数的减少,本学期的网络教研几乎没有开展,为了促进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这条渠道该如何走下去,还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改进的话题。

5、教研评价机制的继续完善,取决于学校在教育科研上的投入量,当然,各项教研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制度的完善修订也必然成为下一步工作的要点。

尽管时光总是匆匆而过,但是我们总不会忘记陪伴我们走过这匆匆岁月的教师们,是领导的支持使活动圆满;是组长们的协助使活动有序;是教师们的配合使活动精彩,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江小学来年的工作将更加灿烂。

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模板

一、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回顾

(一)继续做好教学常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本学期继续以广州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柯木塱小学课堂教学常规》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以科组为管理单位,各科实行科组长负责制,科组长在学校教学工作框架下,把教学中的各环节要求动态的具体化,做到既规范管理,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提高了构建教师教学特色的意识。在教学中,优化过程管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评价时注重学生的进步程度。

2、建立同课同构和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活动机制。其一,以行政听课和科组教研听课为载体。全体行政每周一第三节下班听课,分两个小组进行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把上课教师的课录制下来,教导处专门建立互助角共享文件夹,下分学科、教师子文件夹,每个教师在上完课后找听课的老师评课,完成后写反思和形成一个新的教学设计。最后把原教学设计初稿、评课后的第二稿、反思、上课的课件等材料放在同一个文件夹。同时,各小组以书面的形式给上课老师提出优点和建议。以此提高了课例研讨的质量,积累了一线教师的基础资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二,各科组本学期安排了一到两次以学习方法或教学主题为研究对象的同课同构活动。 在开展以课题为主导的模式基础上,探索以方法、主题为研究内容的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的模式,为同课异构和同课同构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

3、构建互助学习平台,引领教师在互助中成长

本学期,继续鼓励教师参加科研自组织、3+7校际联盟、中小衔接等互助团体,并勇于承担团体的工作;校内以科组教研为单位,发挥科组教师的力量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困生辅导等的互助行动;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采用了行政科组骨干教师新手教师及行政跟踪与辅导模式。

工作总结

(二)加强课堂教学和学习诊断研究,深化课程改革

4、以问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提高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创新思考、培养兴趣,发展其高级思维。在设置问题时认真研究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其高级思维。

5、确实落实一二一教学模式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能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和运用知识。讲课的总时间一般能控制在15-18分钟之内,课堂实施以学生讨论、学习活动、当堂训练、师生共同归纳整理知识规律等为主。但是要求课堂结束前用五分钟左右时间给学生质疑和布置预习作业,课后拓展以重点识记和分层探究练习为主等还需要加强。

6、做好测试结果的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本学期要求英语、语文教学质量精细测评价系统,数学用精细分析表,把成绩通过系统的统计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策略,重点对期前、期中、期末的测试要把测试结果进行精细测评的分析,并把分析报告上交教导处的M盘相应文件夹里。针对每次的分析结果,要设计相对应梯级练习,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与提高。

(三)加强课题研究,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机制

7、本学期,学校要求各课题实验人员把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题研究草根化,常规化,使课题研究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师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本由朱越强老师负责的市青年专项课题《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学工作的机制研究》,于9月份结题;现在正在开展的各级各类课题有:天河区一般课题2项、天河重点课题1项、广州市子课题1项、天河区小课题10项,天河区项目研究2项、国家级项目研究2项;正在进行结题冲刺阶段的2个。这学期开展较好的如下:《通过Moodle学习卷,促进学生谈论生活学习作息时间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黄艳芬负责);《用数学语言表述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徐春霞负责);《小学四年级纸袋装饰的教学策略研究》(陈煜静负责);《小学五年级英语一对一数字化游戏教学的策略研究》(贺元红负责);《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教学策略研究》(罗翠兰负责);《小学五年级记叙文对话描写的策略研究》(肖冬梅负责);天河区重点课题《国际背景下培养小学高年级英语学科素养的策略研究》(杨运娇负责)。这些课题都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了开题、过程研究、相关资料的整理,有些课题拍摄了研究课例,正在准备撰写结题报告。

第9篇:教育科研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如何使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归课堂》

一、研究背景

实施有效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注意力直至高度集中,在课堂上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与教师一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使学生能将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归课堂的有效手段。

对于新课改提出的三大理念:一个是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强调整合性,要建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三是完善评价机制,特别是要求建立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评价机制。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灵活教学,不再是以往的填鸭式教育,要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回课堂,被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及传授的方法所吸引。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

如何使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归课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马和穆托夫认为:课的结构是作为一种有益的组织知识,作为一种指示和标准理论而被人们理解和运用的,然而由于人们过多的强调教无定法,忽视了教学应当有法的一面,忽视了对这种组织知识更新和标准理论的研究,在冲破了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模式之后,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很大,尤其是高中化学课,不少教师对四十分钟缺乏通盘的考虑,导致课堂结构松散,教学指标不能落到实处。这与化学课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为此,我将教研目标锁定在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归到课堂上,寻求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结构的途径、方法、原则、评价等,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将其回归到课堂上。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累高中化学课的课程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帮助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平时正常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常采用类比的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到的事物。在抽象转向具体的过程中,由于所举例子在平时

较常接触,学生理解不觉困难,并且听的有趣,注意力自然而然的移回到课堂上。

化学教学过程中常涉及习题的讲解,对于较有难度的问题,程度稍差的学生选择放弃,那么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这部分学生都是“玩自己”的,不会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遇到这种情况,引导启发式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

五、结果分析

1、时刻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归课堂,前提是老师能不能准确的扑捉到学生的注意力在哪,不要被学生的表像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一看到学生抬头看你,或是低头写字就妄加断言学生的注意力就在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迷惑老师不挨骂所制造出的假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时刻观察着学生的表情,由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此时的注意力是否跟着老师走,是在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还是想着与课堂无关的事。这就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心二用”,既要传授学生以知识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及时从学生的表情获取信息,是否在听课,是否听懂了。

2、激发学生兴趣,学由心生

学生的程度各不相同,对问题的理解也有各自的方法。程度较好的学生理解较容易,但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就具有一定难度。由于理解不到位,就很可能使这部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丧失兴趣。

我由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利用兴趣、发掘兴趣、培养兴趣。对学生本来就有的兴趣,要充分加以利用,借以培养注意力,没有的兴趣,要善于去发掘和培养。兴趣不是与生俱来,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实际上也体现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当必须面对没有兴趣的知识及习题时,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将抽象的问题由学生自己的想象变日常生活所接触到得事物。课堂上设置生动有趣乃至幽默的问题情境,来解除知识的单调和乏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其参与意识。

3、“说唱结合”吸引学生目光,“有意无意”一切尽在掌握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从外部获得信息的90%以上是通过视觉渠道获得的。在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声情并茂、讲做结合,才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学生的情绪与课堂教学节奏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热情洋溢、欢快喜悦的课

堂氛围,将会使学生消除不良情绪,让学生注意力始终跟着老师转,并积极参与思考。另外,我还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入境乐学。因为整体和谐的班集体,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才能形成普遍全神贯注的大气候,有了这种大气候,注意了才能真正地入神。

4、有目的犯错,收获意外效果

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探究的过程。我一改以往老师挑学生错误的模式,在讲解习题及复习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复习课上,我都看似无意的出一些小错误。这样,利用了学生“我找到老师错误”、“老师也会犯错”的心理,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在挑错的过程中,即巩固所学知识又顺利的将注意力放到了课堂上来,并且比之前更精神地等待老师的下一个“错误”。

5、合适语言表扬鼓励,给予学生学习动力

“聪明”是指智力发达,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强,这一含义中遗传的因素多一些;“勤奋”是指不懈努力,说明有意志力,属非智力范畴。所以,在学生回答正确或思考出有意义的问题时,不会经常夸学生“聪明”,而是用“像样”、“完美”等学生感觉特别的字眼来鼓励。这样,学生在得到夸奖的同时,经常会被我新奇的用词所吸引。

6、针对问题委婉解决

课堂不可能一直都是安安静静,总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影响课堂纪律。这时,以往的教师会言辞激烈的加以训斥,不但打乱了课堂节奏,扰乱的正常的教学计划,有些不当的用词还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会先提问出现问题的学生,起到警醒的作用,如继续不安分,我会利用现今网络的流行语进行教育。即达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会使学生由于不接受的用词产生反感。而且不能针对性的对指定的一名学生,要有范围的泛指,这样犯错误的学生对上了号,但是在班级同学的面前老师也给留足了面子。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这次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些要继续观察研究的地方,在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继续在课堂上,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及时给予学生以肯定并无意有意的提点学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还有一些较“顽固”的学生,在课堂依旧“我行我素”,对于这些学生,不单要增加对他们的注意力,还要寻找适合这些学生更为有效的方法加以处理。

对于本次研究课题《如何使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的回归课堂》

整体来讲是成功的。我多以平时实际的课堂教学及学生为研究对象,取得了一些效果。如我所授课班级的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已经能跟住老师的思路,跟着老师的节奏思考问题,演练习题。由于学生注意力回归到课堂上,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下问题的学生多了,问的问题也都开始有价值、有代表性。另外,一些学生由于注意力的集中,思考的问题都先于老师一步,能够带动课堂气氛,同时授课内容由于这些学生的带动,也显紧凑很多,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真可谓事半功倍。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下一篇:财务工作总结及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