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研的工作总结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科研的工作总结(共8篇)

小学科研的工作总结 篇1

推荐小学科研工作总结

一、落实常规培训,强化科研意识

为了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力争能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取得长足的提高,学校坚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针,多次邀请省、市、区专家到校指导综合实践、语文以及数学工作,组织老师们到示范学校参观、听取优秀经验做法,同时,积极参加市区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听科研方面讲座,努力营造科研氛围;开展研讨活动,收集、反馈实验中老师们普遍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推进。

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经常性的随堂听课活动,不仅教学校长经常听课,还鼓励教师自愿听家常课,积累与总结原生态的教学经验,发现现实性的问题后,在集体备课中进行探讨,取得共识,形成观念,迁移成果,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促动,打造学校办学特色

教育科研引领学科教研,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教科研工作。2011年11月5日上午,我校承担的广州市xx区十一五规划课题面上一般课题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发xx社区文化资源的研究结题报告会隆重举行,并以特优的好成绩顺利结题。此课题自2007学年开始实施,课题组开展了扎实而有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出版了专著《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7篇论文刊登在市级以上刊物上;编写出版了xx文化校本教材《探寻xx文化之旅》;建成了意义重大的创新之作xx文化博物馆。课题推动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和发展,学校先后成功举办了广州市课程资源开发研讨现场会和全国第八次综合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现场会,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学校鲜明的文化特色。学校办学成绩不断涌现,并产生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1年11月17日下午,我校举行了小学生语文前置性学习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会。专家组一致以优分评定通过了本课题的结题,并对我校下一步的课题推广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本课题在推广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前置性学习与学生课业负担之间的关系。注重有效性、合理性,分配好学科之间学习时间。教师应继续加强相关的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人心齐,泰山移。两年来,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兢兢业业,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排除万难,终于收获了甘甜的果实。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课题的研究经验与成果将继续在我校各学科推广,希望迎来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历经三年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语文课题终于成功结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校对学科教研探索的结束,11月25日,广州市第15届综合实践活动特约教研员培训在我校隆重举行。我校潘国洪校长承担的广州市第15届综合实践活动特约教研员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及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面上课题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子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建设研究进行了开题。两个课题的选题、研究目标以及研究路线等都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专家们针对课题内容提出很好的建议,为课题的研究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本学期,我校还有5项区级小课题立项成功并有序开展研究,我校将不断深化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丰富和积累成果,创造新的佳绩,不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重视资料积累,完善成果管理

为了不断促进老师们在活动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本学期,加强了科组管理,重视活动阶段性的总结,不仅要求老师们对撰写教学案例,还对教学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成果资料做好规范的整理和管理,并在学期末进行各班学生成果展示活动;同时,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论文。对典型问题科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并把近两年来,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中形成的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成果集萃成书籍。

四、善于发挥网络平台功能

实地研讨需要外出的时间比较多,外出活动有时不能得到时间上保证。但是,网络研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可以实现跨校级的研讨,也可以不受定点定时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本学期,我校积极组织老师们参与区的网络研讨,与其他学校的老师共同学习研讨,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指导能力。同时,我们还坚持以学校课题博客为平台,把老师,学生的成果以电子形式上传,既保存了资料又加强了和外界的联系沟通。

五、奖励鼓动,有效开展教科研活动

为了增强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水平,也为了加强学校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提高学校教育科研的品位和层次,本学期我校制定课题研究奖励制度。课题研究的教师撰写的课研研究方案或实施计划、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课题研究过程资料、课题研究成果资料等都可以申报获奖,学校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每学期都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教科研积极分子评比,发挥科研骨干的带动作用以及促进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小学科研工作总结

小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大全

一、管理规范。

一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得如何,关键还得看是否有一支务实创新的科研队伍,而在长江小学,教研组长的中坚作用在教科研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学期伊始,教科室分别召开教研组长会议和课堂教学研究小组会议,以宁静致远,勤学善思厚底蕴;淡泊名利,甘做绿叶扶红花;求真务实,中流砥柱显身手;充当心桥,上传下达巧当家的总要求规范管理这一中层组织,使他们明确各自的职责,针对各组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次的教研活动。学期中,每月配合教务处组织的常规教学检查,召开教研组长碰头会,交流各组的教研状况,倾听各组教师的建议和心声,查漏补缺,力求管理上的严密与规范。

二、活动有序

教育科研工作从来就不是纸上谈兵的事情,而是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因此,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提高,本学期的教学研讨和教学实践活动精彩纷呈:

1、以调研抛砖引玉,促进教研与教学的和谐发展。

2014年9月,全州四年级数学调研考试分析会在恩施召开,我校教师代表巴东农村中心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做了专题分析,并糅合全州的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实例分析,在本校数学组加以说明,使之明白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更加有效的辅助学生的想学。

2、以课例研究课堂,促进有效英语课堂的生成。

10月2日,官渡镇英语课例选拔赛在我校举行,教科室积极配合中心学校,妥善的安排了本次比赛活动,并按照要求将相关资料收集和发放,体现教学研讨讲、听、说、评、比、改的特色。

10月10日,全县江北片区英语课例比赛在我校举行,教科室积极配合县教研室,从食宿、时间、分班、会场布置、资料收集整理成册等各方面使得竞赛活动顺利进行。显现了本校各个处室协同一致的工作作风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受到与会老师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3、以主题突出目标,促进常态课堂显现超常的作用。

2014年11月3日,全县小学数学主题研究交流会在茶店小学召开,我校数学组长谭玉波就本组进行的有效建构空间观念的主题进行了交流,效果良好,本次活动中所展示的五节数学课使我们受到启发,也更好的指导了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促使我们不断的针对常态课堂进行研究和改进,使之发挥超常态的作用,体现以研促教的研究目的。

4、抓常规落实,促进教师成长学研一体化。

本学期以来,我校各个教研组依据学期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开展各项学习研讨活动,语文组重点进行了阅读教学的研究;数学组重点进行了空间与图形的主题研究;英语组针对高璐老师的两次参赛课进行了课堂指导;综合学科组针对小科目教学的备、上、听、说、评、改各个环节进行了逐项落实;电教组针对资源应用和整合进行了专题培训;综合实践组针对环保教材的编制进行了反复的修订。抓学习促使教师开拓教研视野;抓培训促使教师教学手段的更新与转变;抓课堂促使教师反思层次的上升;抓写作促使教师教学理论的形成;抓整体评价促使学校浓厚教研氛围的营造和保持,总之,各项常规研究活动的落实有效的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使教师在教学技艺和研究水平上得到很大的进步。

三、成果丰实

1、学校的课题研究硕果累累:

(1)、个人课题有序铺开,本学期,我校六名教师申报的州级个人课题得到正式立项通知,然后,各个课题在教师个人的合理安排下,正在按计划进行研究之中。

(2)、留守课题成果结集

在全校教师的通力合作之下,我校国家级留守生的转差与培优课题得到顺利结题,其结题资料汇集了各个研究阶段的成果,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已被印刷成册。

(3)、环保课题资料完备,等待结题。

自xx年年开题以来,我校环保课题组从环保活动的开展和环保校本教材的开发两方面进行了有效的研究,经过多次课题组成员会商定和布置,环保课题的各项过程性资料已经整理装订成册,环保教材经县教研室各位领导的审核通过,结题所需的主件和附件材料已经装订完毕,将在下学期初正式申请结题。

2、成果展示综合实力增强。

在这一学期中,各教研组共展示优质课20多节;高璐老师的英语课获得镇级一等奖和县级二等奖;税典松老师参加州级实验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由环保课题组承担并实施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第五届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县级一等奖,并送州参评,荣获州级一等奖;教师在省校本研究网上上传文章1000余篇,使得本校在网上排名跃居全省第七位,极大的鼓舞了教师们的写作兴趣,促进了本校的教育科研良性发展。

四、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顾一学期以来的教育科研历程,尽管其中蕴含许多精彩之处,但问题与遗憾同时并存:

1、本校各项活动组织得多,应付检查次数多,在时间上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所冲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教师的压力较大,从而也使研讨过程之中的形式比较单一,质量有所下滑。

2、本校现存的研究课题,大部分已经结题或面临结题,尽管教师个人课题的申报立项使得部分教师的后期研究有主题,但是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以后各项教研活动的落实可能进入随意和无序状态,因此,鼓励以教研组为单位申报课题,应该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3、本着以活动育人的教师成长理念,我校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形式上要丰富,渠道上要拓宽,在组内锻炼提高的基础上,联片教研是另一种渠道,送教下乡也可以在本镇内尝试实施。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教师不拘泥于坐井观天,要善于广听群言,交流经验,善纳良议,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4、网络教研名存实亡,令人担忧。因为研讨时间上的冲突,以及研讨次数的减少,本学期的网络教研几乎没有开展,为了促进教师同行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这条渠道该如何走下去,还是一个值得深思与改进的话题。

5、教研评价机制的继续完善,取决于学校在教育科研上的投入量,当然,各项教研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制度的完善修订也必然成为下一步工作的要点。

尽管时光总是匆匆而过,但是我们总不会忘记陪伴我们走过这匆匆岁月的教师们,是领导的支持使活动圆满;是组长们的协助使活动有序;是教师们的配合使活动精彩,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长江小学来年的工作将更加灿烂。

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模板

一、本学期开展的工作回顾

(一)继续做好教学常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抓教学常规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本学期继续以广州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柯木塱小学课堂教学常规》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以科组为管理单位,各科实行科组长负责制,科组长在学校教学工作框架下,把教学中的各环节要求动态的具体化,做到既规范管理,又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提高了构建教师教学特色的意识。在教学中,优化过程管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评价时注重学生的进步程度。

2、建立同课同构和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活动机制。其一,以行政听课和科组教研听课为载体。全体行政每周一第三节下班听课,分两个小组进行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把上课教师的课录制下来,教导处专门建立互助角共享文件夹,下分学科、教师子文件夹,每个教师在上完课后找听课的老师评课,完成后写反思和形成一个新的教学设计。最后把原教学设计初稿、评课后的第二稿、反思、上课的课件等材料放在同一个文件夹。同时,各小组以书面的形式给上课老师提出优点和建议。以此提高了课例研讨的质量,积累了一线教师的基础资源,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二,各科组本学期安排了一到两次以学习方法或教学主题为研究对象的同课同构活动。在开展以课题为主导的模式基础上,探索以方法、主题为研究内容的同课异构、同课同构的模式,为同课异构和同课同构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

3、构建互助学习的平台,引领教师在互助中成长

本学期,继续鼓励教师参加科研自组织、3+7校际联盟、中小衔接等互助团体,并勇于承担团体的工作;校内以科组教研为单位,发挥科组教师的力量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困生辅导等的互助行动;在教师专业发展上采用了行政科组骨干教师新手教师及行政跟踪与辅导模式。

工作总结

(二)加强课堂教学和学习诊断研究,深化课程改革

4、以问题研究为主的课堂教学

教师在备课和实施课堂教学时,要提高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级问题,以问题为导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创新思考、培养兴趣,发展其高级思维。在设置问题时认真研究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其高级思维。

5、确实落实一二一教学模式

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大多数教师都能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验和运用知识。讲课的总时间一般能控制在15-18分钟之内,课堂实施以学生讨论、学习活动、当堂训练、师生共同归纳整理知识规律等为主。但是要求课堂结束前用五分钟左右时间给学生质疑和布置预习作业,课后拓展以重点识记和分层探究练习为主等还需要加强。

6、做好测试结果的分析,及时查漏补缺

本学期要求英语、语文教学质量精细测评价系统,数学用精细分析表,把成绩通过系统的统计分析,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策略,重点对期前、期中、期末的测试要把测试结果进行精细测评的分析,并把分析报告上交教导处的M盘相应文件夹里。针对每次的分析结果,要设计相对应梯级练习,组织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与提高。

(三)加强课题研究,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机制

7、本学期,学校要求各课题实验人员把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中,使课题研究草根化,常规化,使课题研究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师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科研的工作总结 篇2

一、明确方向, 科学定位——让教科研不再成为应景的花瓶

很多农村小学教师一提起教科研, 都认为非常深奥, 是教育专家研究的事情, 自己没有这个水平和能力, 对教科研产生畏难情绪, 产生不了研究的兴趣和研究的积极性。这就给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学校要切实有效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首先要帮助老师提高认识, 让老师明白:教科研就是解决教师教的问题和学生学的问题。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 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就是研究的过程。从而让老师对教科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教科研有一个科学的定位, 使教研活动普及化、大众化。

其次, 给予教师方法上的指导。引导老师寻找有价值的课题, 如何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如何利用群体的优势和合力进行分工协作, 共同开展课题研究, 如何把研究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写出来, 用新理念加以剖析等等。使教科研真正落到实处, 让教科研不再成为一只应景的花瓶。

二、有效管理, 加强建设——让教科研人员不再成为配角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再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参加教研, 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 推动课改的深入开展,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在实际研究中, 教师往往是被动参加多, 主动参与少。再加上平时教学事务多, 教科研形同虚设, 完全成了一副空壳。因此, 教科研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立有效的教科研管理制度

首先成立由校长挂帅的学校课题研究指导小组。其次, 建立完善的教科研管理制度, 把教科研工作与教师的成长、评优评先、晋级、绩效评估挂钩。激励广大教师树立课题意识, 消除对课题的畏难心理, 努力开创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的教育科研新局面。

2. 抓实教科研过程管理

在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的同时, 引导他们把课题思想融入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讲座、观摩、查阅资料等形式教会教师及时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性任务, 如个案、阶段性总结、结题报告、论文等, 并纳入平时的教学检查。

如果将教育比作开垦一片希望之地, 那么, 课题研究正是教师致力改善教育教学、体验职业幸福、实现专业成长的“犁”。农村小学更要本着“研究、服务、指导”的宗旨, 以课题为抓手,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着力点, 以问题解决为基本范式, 切实推进基层教育科研转型, 让教师成为教科研的主角, 引领广大教师在研究中快乐成长。

三、合理转化, 充分运用——让“科研兴校”不再成为空洞的口号

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果把这句话与教育工作相对应, 那么, 教科研就是教育的科技, 成果推广之后, 就可以转化为教育的生产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性和前瞻性地位越来越突出。可以这么说, 谁抢占了教科研这一制高点, 谁就抓住了教育的明天。

作为农村小学, 要想提升办学品位, 形成独具个性的办学特色, 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首先校长必须提高认识, 要有科学态度, 要有战略眼光, 有科研意识, 有组织管理科研的能力。要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积极为教师搭建平台, 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教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有效课堂教学服务, 为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服务。因此, 学校在完成上级要求组织的培训外, 更要强化校本培训, 鼓励教师多参加各种学习, 创造一切机会让教师“走出去”, 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同时采取“请进来”方式, 邀请专家、学者和教研员来校为教师上课、讲座。对于农村小学如果没条件, 可采取教师之间结对子、集体研讨、写教后反思等形式, 充分发挥科研骨干教师的作用, 让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现身说法, 给予其他教师帮助和指导, 有效促进教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唯有这样, 教师才能实现由教书型向教研型的转变, 才能为有效课堂教学服务, 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科研的价值。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就会有成就感, 他们的自我价值才会得到满足, 也才能使他们以更饱满的劲头投入新一轮的教研。否则, 教研就是一朵无果的鲜花, 不论经历了什么, 开得多么鲜艳, 最终什么都不会留下。

小学科研的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教科研工作;现象;对策

G625.1

一、小学数学教师教科研工作存在的现象

(一)领导不够重视

很多区域的小学因為校内资源的有限,因此领导人员对于教科研工作并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因为领导人员将学校的建设中线放在了校内安全、教学常规管理层面之上,在数学教研进度掌控上明显处于低落境遇,想要从中全面整改既定教学质量格局显得更加不且实际。

(二)数学研究水平低

在开展教学教科研活动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由该学科的学校组长来复杂的,在很多的地方小学内老师的数学水平并不算高,而教科研小组的研究进度以及研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研究人员以及研究负责人的影响,素质水准直接决定后续相关工作内容的拓展速率。现如今地方小学教师素质本就不高,尤其在自身专业素养萎靡不振前提条件下,制定一套切实有效的教研方案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因为特定区域师资、信息技术资源比较匮乏,使得屈指可数的经验尚足的教师承接多项教务职务内容,大工作压力和有限精力形成鲜明对比,对于数学教研工作开展制约效应便可想而知。

(三)学校教科研氛围低迷

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区域内的教学资源以及教育氛围也是不同的,在部分小学内教师的教科研氛围十分的低迷,这便使得本身对数学课程感知兴趣不高的学生长期陷入低迷课堂氛围之中,而大部分工作人员在开展教研工作期间完全是走个过场,其间制定的分析方案和信息记录材料都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此类形式过于死板且缺乏学术交流的教研活动,使得数学教师浪费过多精力,对于后期学生成绩提升和素质调整都将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四)教研形式单一且引导方式陈旧

我国各地区小学因为长期承受经费限制等因素影响,使得教师外出接受最新培训活动机会变少,尤其在各类教学引导模式上了解不够深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校研究工作具体利用校内互听互评活动加以拓展,如若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支撑活力而重教轻研,在某种角度上便遏制学校自身教学体制更新效率,至于后期教研工作调整也显得步履维艰。

二、提升小学数学教师教科研工作效率的措施

(一)完善教科研机制

在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是研究的关键因素,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教师专业的发展,是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内涵的内在动力,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小学教师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素质。然而仅靠教师培训部门几次集中性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新的教育理念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观念、体现在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实践中才具有现实意义。小学立足本校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教科研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团队智慧,创设教师间相互关爱与合作、相互切磋与交流的氛围,培育崇尚反思、学习、实践、研究的文化,就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为教师的主动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

(二)加强对于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

针对部分教师思想落后,不思进取的状况,应结合目前教育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寻找个人不足,促使教师积极教研加紧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搞好教科研。一方面要利用好学校的远程教育系统和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用好学校的骨干教学能手,加大帮扶力度,要拟定帮扶计划,并把帮扶工作立为年终考核和评优的依据。

(三)提升教科研检查的质量

上级领导部门在开展教科研检查时应当将检查落实下来,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要重在实际,检查工作不能以书面资料为依据,领导要深入教研组参与他们的研讨。业务学习可以有多种形式,如个人自学,集体探讨,专题报告等。此外应当作好校级交流,把别人请进来,也把自己推出去,交流不能流于形式,要通过对比,找出差距,才能起到取长补短。

(四)将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

数学教育科研应结合学校的实际工作,不管是城镇学校、还是学校,都有巨大的教育科研空间,需要花大力气投人。数学教育科研的每一个步骤言之有理、每一个环节无懈可击,而不是自以为是地不顾实际条件盲干。应当以课题牵动教研。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形成假设--选择研究方法--制定研究方案--收集和整理资料--实践检验--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探究过程,抓一点带一线,提一线带一面,解决教研过于空乏,无法深入的问题。教科研工作不允许造假、注水,而是需要数学教师心中有“数”、目中有“学”,脚踏实地、一如既往地开展数学研究。数学教育课题不但要吸引眼球,更要在学校数学教育中行之有效。数学教育科研一旦脱离学校的实际工作,所谓的教科研成果是空中楼阁,效果不佳。因此,教育科研应切合学校的实际工作。

(四)重视教科研的价值成果

在开展教科研工作时一定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应当认识到课题研究不是理论游戏,而是实践与理论的完美结合。因此,数学教育科研工作是有效的、科学的,而不是毫无价值的文字游戏。数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要找到课题研究的价值,即研究是为了促进数学教学,而不是二者毫无联系的空洞研究。数学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是有成果、有成绩的,决不是自娱自乐般毫无价值的研究。数学教师哪怕研究的课题级别是低的、内容是浅的、形式是土的,但不代表着无成果、无成绩,相反,研究的成果极具创造性。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其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的课堂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的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充分的发挥课堂教育的指导性和创造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努力探索,重视教学的教科研工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标准服务,令学生在数学知识海洋中激流勇进。

参考文献:

[1]韩媛媛.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5,12(37):171-171.

[2]白玛旺加.浅谈小学数学教研工作[J].读与写:上,下旬,2015,26(2):115-116.

小学科研工作总结 篇4

一、高度重视、保证投入。

1、学校领导重视

我校领导有超前的科研意识,充分认识抓好教育科研的重要意义,积极利用本校教研风气浓厚、师资力量丰厚的有利条件,扎实开展教育科研,努力发挥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为了达到利用教育科研兴教、兴校、兴师的目的,学校始终把教育科研工作摆在学校发展的先导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

校领导不仅思想上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而且带头参加教育科研,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力争使自己成为领导科研工作的内行。我校承担的只省(含国家级子课题)、地、市教科研课题,校长都是课题组组长。从课题的选题、立案到实施、结题自始至终全程参与和调控。主持召开课题组会议;组织课题的开题论证;组织课题组成员聆听科研报告、学习科研信息、外出考察学习;为课题组成员补助科研津贴;为实验教师出台职务晋升、评比先进等优惠政策等。从而不断深化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每位学校中层领导坚持做到带头申报科研课题,带头设计和实施科研方案,带头参加科研活动,带头完成科研任务。领导的率先垂范使学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

2、科研投入优先

科研投入是教科研工作的硬件。学校有限的办公经费优先保证教育科研的开支。各课题从立项到结题期间有关的打印费、资料费、培训费、差旅费和接待费。全由学校负责报销;给每位教师配备电脑,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可以直接上网交流;学校在要求教师自订一份业务刊物的基础上,每年给每位教师订一份教育理论刊物,以便交流。同时学校给五大教研组和科研骨干订阅《教育月刊》、《教学研究》、《教育管理》、《金华教育》。《上海教育》、《浙江教育科研》、《东方教育研究》等教育理论刊物;落实教师科研津贴和奖励制度:经考核合格——160元/年·人,优秀——200元/年·人。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获奖论文和在有统一刊号报刊上论文发表的奖励60——280元/篇不等。教师个人承担市级及以上级别课题研究通过鉴定及获奖的标准,200——900元/只不等。

二、落实制度、规范管理。

1、完备的科研制度。

重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只有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才能使教科研工作沿着正确方向运行。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制定《教科研工作管理条例》,阐明了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指明了科研工作的具体目标,规定了各科研组织的职责,确定了科研成果的考核方法,提出了科研工作的奖惩条例。

制定《教师科研成果考核细则》,具体明确地规定了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合格和优秀的条件,各级各类论文获奖或发表的奖励金额,把教科研工作列入激励竞争机制。

为了突出科研重点,形成有特色的教育科研成效,学校注重从研究课题的长远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入手选取课题,制订了学校教育科研中、长期规划,使教科研工作目标明确、连贯协调。

制订好每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具体落实各项教科研计划,保证教科研工作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

2、规范的科研管理

管理规范是教科研工作的保证。光有制度不落实,规章制度就成了一纸空文。为了落实科研工作管理条例、考核细则和工作计划,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课题申报、论证、立项、指导、结题和成果推广等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按时完成上级科研管理部门下达的任务。

能正确运用东阳市、金华市科研课题网络管理系统。

建立了完整的科研档案。主要档案有:各课题研究方案、研究参考资料、研究活动的组织和效果、论文(总结)、教学案例或活动设计、阶段性报告、结题报告、考核记载、会议记录等。共积累档案资料万字。

3、健全的管理机构

组织健全是教科研工作的基础。为了保证教科研工作的正常运作,我校成立了以下教科研组织——

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学校申报的刘邦题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和总务主任担任副组长,教研组长为组员;负责教科研决策、组织和指导工作。

教育科研办公室(简称教科室)。有兼职教科室主任和教科员各一名,负责教科研的具体组织和管理工作。

子课题组。组长由组员推荐,报学校备案,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教科组。组长由教研组长兼任,负责各科子课题的研究、检查、考核工作。

三、全面落实、扎实研究。

1、贴近实际优选课题。

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5

Xxx小学 xx

本学期,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教研室的工作计划,根据本学年的工作要求,立足我校实际,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育人为根本任务,以教科研为突破口,以落实素质化教育目标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围绕“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工作思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开拓进取。以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协调、组织、检查、管理”等功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各学科的教学研究和业务上的指导与检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我校的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发挥教导处的教育科研作用,将我校的教科研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一、加强理论学习,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 加强“演讲评”一体化教研教改

本学期中,我校教导处多次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备课,就教学中的问题共同商讨,并学习新课标理念,潜移默化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并逐步落实到了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加强“演讲平一体化”教研教改,开展不同形式的班、组活动方式、展开浓厚的教研教改氛围。改变了因循守旧、经验式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新课程标准来指导和规范我们的工作,为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特别注重演讲评一体化教研活动,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研讲评一体化 ”擂台赛、“研讲评一体化”擂台挑战赛、“研讲评一体化”优秀备课展评、优秀作业展评等一系列活动。

二、加强教学工作的指导与检查,规范教学过程

认真工作是衡量一位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最基本的尺度,更是对学生是否负责最直接的体现。我校教导处和各教研组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经常性地对部分教师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信息和填写工作检查表。在这五个环节中主要抓好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努力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备课上,本事显在课堂里。1.备课:平时做到组内互相交流,同年级共同研 究集体备课,各教研组长把关,杜绝了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并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何有效的备课。本学期进行了研讲评一体化备课有三位教师受到教研室的好评。教师努力将备课的中心转移到备学生上去,加强备课的针对性。期中考试后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各科目的备课情况较好。在期中工作分析汇报会上,教导处能起到导航作用,指出了在阅卷、作文批阅中的不足,表扬了一批在教学业务上有创新的教师,业务认真的教师,交流了他们的工作方法和业务特色。2.上课:一方面,在各位老师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很抓质量,向40分钟要效益,做到精讲精练,改变以往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做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整体上看效果明显,各学科教学质量都有了大面积的提高。教导处尽量每周亲临教室听课,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并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开课,每月一次新课改先导课,给青年教师展示的平台,给全校教师指引课改的方向,并组织有成效的评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抓好作业的布置和批改工作:通过随机柚查和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总结,反馈给任课教师,真正掌握等一手材料,在期中时组织部分学生进行教育访谈,了解学生的作业负担。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要求教师听课10节以上。

4.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开学初进行了全校学生的“交通安全”作文竞赛,“六一”儿童节举行了朗读比赛。全面开展主题阅读计划,开学初将阅读书目发到每个班级。注重落实实施,有方案,有计划,有考查。

5.做好期中段测和期末检测的各项工作,及时进行成绩统计和分析,并做到每位老师写出失分原因,以此来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成绩得到提高。在教研室的抽测中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水平和教学能力

1.加强教研组建设,实行组长负责制,各位组长订好计划,组织学习各学科教育丛书和新教材调整意见,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开展各项活动,使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到提高。

2.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做好新上岗教师的考核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多给他们开课的机会,使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3.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给他们定任务、压担子,在科组活动上,要求他们上一堂示范课,供其他老师学习,使他们迅速成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加强教学管理,深化素质教育

本学期认真安排好三表课表,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各类学科,特别加强对一些小学科的课程执行的管理,使课程执行计划得到了保证。

五、展望未来,成绩回顾

本学期,在教委以及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全面贯彻教研室的教育教学方针,在教育教学方以及教科研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演讲评一体化擂台赛取得了区域第三名的好成绩,教育教学质量抽测取得了全市第一名,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等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演讲评一体化备课有秦宏睿、辛江丽、张安红老师的备课获得了市教研室的好评,教师们积极钻研教材,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圆满完成了教育教学目标

六、存在问题与不足

1.在教育教学方面,个别教师竞争意识不强,责任意识不浓,不能很好的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甚至有空堂现象发生。有少数教师备课质量较差,数量较少导致教育教学成绩不理想。

2.个别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仍以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课、学生无兴趣厌学。

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篇6

一、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营造科研氛围

前苏联着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年初,教科室就在全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在科研活动中不断地读书,提升自我的`理论修养。教研组、备课组安排了具体的活动时间,每周一次。加大了备课组内部的交流,提升了备课组活动的效率。

本学期我校还安排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观摩特级教师授课,聆听专家沙龙研讨,激发对教科研的热情。

(二)、积极搭建平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科室积极利用各种条件,为教师搭建平台,更好地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1、加快新教师的角色转换

本学期我校引进了3名新教师,为了使新教师尽快地转变角色,开学伊始,教科室举行了“新老教师结对”仪式,给每个新毕业的青年教师指定了专业的指导老师,鼓励、培养、督促他们尽快适应现在的工作。

2、开好公开课、抓住课堂教学这个核心阵地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我们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年度教科室紧紧抓住这个核心不动摇,一共举行三轮课堂教学的研讨。

第一轮:开学初,我们为了使新教师较快地适应教学,选择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新老师开课,督促其他教师前去听课,从中学习他们的长处,发现不足,以便指导自己教学。

第二轮:为了使新教师明确怎样的课才算一堂高效、优质的课,教科室组织了部分骨干教师开了示范课。

第三轮:期中考试后,教科室又组织了新的一轮的示范课,在课型方面进行了尝试。一学期下来共开出汇报课及示范课达20多节,极大地推动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3、积极撰写论文、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有位特级教师说,论文便是教育反思。我们尚不必讨论这个命题的科学与否,但就从此论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论文撰写的重要性。写论文既是一种反思,更是自我教学的一次理性的升华,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反思自我、总结自我,才能看到自我的不足。

(三)、抓好课题研究提升内涵发展

课题研究是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更是衡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数据,通过课题的论证,许多老师对课题的形式、概念、撰写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他们感觉受益匪浅,相信通过这次课题的组织活动,将为我校内涵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开辟教科研专栏引领教师成长

为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本年度我们专门开辟了教科研专栏。对教科研专栏我们分两步进行操作:

首先选择优秀、骨干教师给予展出,在教师中树立典型,建立目标。下学期我们将要选择一些在“优质课”、教研组建设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给予展出。接着,在期中考试后,我们选择一个橱窗,把它专门设计成教科研专橱。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要提升教科研,必须得有一部分老师先站起来,这样才能带动更多的老师走到这个行列中来。

二、存在问题:

我们教科室固然做了一些工作,但与领导的期望,与我们理想中的状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我校教育科研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

1、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还比较淡薄,个别老师甚至与教科研完全脱离开来,因为他们不想评职称,也不想提升,抱着就这样走走看的态度。

2、课题的立项与申报还需加大工作力度,我们的课题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教师根本不知道何为课题。

三、努力方向:

1、加大教科研的宣传力度,营造更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

2、总结本校科研工作的优点,学习外校教科研的经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3、还是要走出去,不了解外校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与教科研水平,就不知道自己的落后,对比才可能有收获。

中小学群体科研的区域实施模式 篇7

一、中小学群体科研的组织方式

“差异教学策略研究”是“十一五”期间为了配合海淀区初中建设工程而规划的, 是在海淀区初中学校范围内实施的一项群体课题。该课题历经三年多的研究, 在区总课题组执行组长的带领下, 28所学校合作探索, 形成了一些常规的组织方式。

1.建立分级课题组

群体科研要有多方主体参与其中, 形成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区级课题组为总课题组, 由行政、科研、教研等部门领导担任负责人或执行人;校级课题组为子课题组, 一般由校长、主管初中的副校长或主任、年级组长等学校领导担任负责人或执行人;年级或教研组或教师个人承担的研究专题为下一级子课题, 专题研究小组组长一般由年级组或教研组、备课组组长担任执行人和组织者;在下面还设教师个人研究的小专题。这样, 就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领导、指导, 自下而上研究、执行的互通、互动网络和研究群体。每个级别课题组负责人和执行人各负其责, 各司其职, 形成了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研究的局面, 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融为一体, 理论研究、问题研究与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同步进行, 共同建立起各级研究成果共享机制。

2.建立分片组长负责制

海淀区初中学校参与差异教学课题研究的学校有28所, 参与课题的老师有500多位。总课题组将参与学校按照其所处的地域位置, 划分为北片组、中片组和南片组。每个片组9~10所学校, 每学期选一个课题校担任组长校。

组长校的职责是:定期组织小组内网上讨论, 汇总讨论结果;收集小组内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建议;率先做差异教学研究课;提供课题组专题研讨和专家培训的会场和会务服务;担任课题组内论文、案例评审的评委等。

3.定期进行需求调查

“在工作中研究, 在研究中工作”是中小学研究的基本特点, 因此, 必须及时调整区总课题组的指导方针和实施策略。在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 需要分别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调研, 包括研读学校的计划、总结, 在课题组活动中座谈相关问题, 让课题负责人填写问卷, 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反馈等, 及时了解课题组的需求, 安排相关研究专题和培训服务。

4.根据研究专题开展征文活动

作为行动研究的中小学教育科研, 跟踪研究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老师们进行一个专题探讨, 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活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形式记录下来。因此, 组织基层科研实践活动, 定期开展征文是十分必要的, 引导老师们把自己的研究内容记录并呈现出来, 由案例、论文、教学反思等一个个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积累, 最终完成研究报告。

5.组织网上小组讨论

海淀区建立了专门的科研网, 建立了差异教学专题资料网页。我们利用课题组建立的公共邮箱和教师研修网以及个人电子邮箱, 实现网上互动, 开展专题研讨。如:先后开展了“课题核心思想讨论”“课题核心思想解读”、“教研与科研的关系”等专题的网上研讨活动, 由各个分片组长校主持, 小组讨论结果汇总后发送到总课题组, 总课题执行组长汇总后, 再分发给每一所学校。这样大家既可以看到自己的观点, 又可以分享别人的观点, 每次讨论, 都形成一个电子版的专题讨论资料。

二、中小学群体科研的活动方式

科研活动是中小学课题研究最重要的载体。课题校之间、教师之间需要一定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可以说, 不开展科研活动, 就无法实现中小学的课题研究。因此, 科研活动方式和内容也就成为决定课题研究成败的重要因素。

1.专题研讨活动

专题研讨活动是课题研究最常用的方式, 它体现了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差异教学课题组按照研究设计, 共开展了4个专题研讨。第一个专题是结合学习课题相关理念和思想, 开展“我对差异教学的理解”专题讨论, 分为网上讨论和现场讨论两个阶段, 最终确定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帮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另外, 区总课题组根据研究阶段设计了“了解和关照学生差异”、“差异教学课堂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策略”等专题研讨活动。

2.现场研究活动

现场研究又称实地研究, 是指在真实、自然的教育环境中, 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和实验等方法收集数据, 以探讨教育教学规律的方法。中小学教育科研必须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实践, 在学校现场进行研究, 差异教学课题需要深入课堂教学, 进行课例研究, 从中提炼出实施策略。

差异教学课题在推进过程中, 进行了四次现场研究, 确定了差异教学课堂评价框架。第一次现场研究以《鸟》专题语文研究课和政治研究课为例, 探讨了“什么样的课才是差异教学的课”;第二次以语文、英语、数学三节课为例, 重点讨论在三维目标设计与达成、促进全体学生有效参与、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发展、学科活动设计有效性等问题;第三次以数学和英语课研究课为例, 重点探讨了学生是否有收获、问题的设计是否有梯度、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课堂练习或任务设置的层次性、评价反馈的针对性、作业及练习设置的分层性, 以及差异教学与普通教学的异同、差异教学终极目的等问题, 提出了差异教学的一级指标和框架;第四次是以英语研究课为例, 围绕着差异教学的评价框架, 探讨了差异教学课堂观察二级评价指标。

3.系列培训活动

培训是引领群体科研推进的重要手段。在不同阶段, 需要安排不同内容和水平的培训。

在差异教学研究起始阶段, 区课题组安排了“个别化教学理论与实践”、“实施差异教学, 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研究方法”、“学习适应性 (AAT) 测验培训”等专家报告和讲座, 为老师们操作方面提供一些可供学习模仿的策略;在课题推进中期, 安排了“语文学科个别化教学实践”和“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等专题讲座, 进一步从实践角度为课题组教师提供参考;在结题阶段, 对课题校结题报告撰写人进行了如何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的培训。

4.教师论坛活动

教育论坛是教育研究和成果传播的重要形式。如今, 各种级别的教育论坛频繁举办, 大部分主角是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中小学群体科研的基本特点是一线教师广泛参与, 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性思考, 举办“教师论坛”体现了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的价值, 激发了教师们科研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差异教学课题在专题研究中举行了两次教师论坛。一次是“我对差异教学的理解”, 一次是“差异教学课堂实践”。这两次教师论坛内容都是配合专题研究确定的, 每一次都是从一等奖征文中挑选的。教师论坛为各校多个学科的一线教师提供了基于差异教学这一共同理念的交流平台, 打破了一线教师原本固有的只与同学科或同年级教师交流的局面, 开阔了教师的研究视野。

5.读书交流活动

在差异教学群体课题研究中, 阅读伴随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在不同阶段为课题组推荐了不同书目。在开题阶段, 区课题组为学校推荐了20余篇学术论文, 编印了10万字的文献综述资源, 发给学校, 以便学校设计自己的课题研究内容。

在针对具体专题的研究中, 为学校推荐了中外相关领域的专题著作, 具体是:《差异教学论》、《教学策略》、《差异教学: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差异教学的学校领导管理》、《多元智力》等;在课题研究深入推进过程中, 又介绍了《班有天才》、《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课堂学习研究———如何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真实性评价》等不同种类和内容的书籍。通过专题阅读、任务驱动式阅读, 促进了老师对于差异教学理念的理解, 使他们创造了很多有效的、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策略。

三、中小学群体科研的管理策略

群体科研既要实现群体课题的研究目标, 完成群体课题的研究内容, 又要切实对每一个参与的学校负责, 指导和督促学校完成子课题, 让每个学校都有收获, 实现自我发展。差异教学群体课题在组织工作中, 主要采取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管理策略。

1.计划总结交流

课题研究是一种较长周期的专业性工作。尽管课题研究的计划制订不易做到特别具体, 但是每个学期具体要研究的问题必须明确。针对不少学校缺乏研究经验的情况, 每个学期, 总课题组都先将区里的研究计划向大家公布, 学期末做区课题组总结。这样各个学校如果还不知道应该做什么, 就可以根据区里的计划安排本校的研究计划。

2.专业写作指导

尽管中小学科研具有行动研究性质, 但教育科研不能脱离一定的范式。群体课题的组织也必须让学校学会科研的方式。除了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的规范之外, 科研写作是一项必须训练的“基本功”。

科研写作指导中最重要的是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文献综述等, 这些是各校课题负责人必须具备的技能。此外, 还需要规范论文写作、案例写作、调查报告、叙事研究的写作方式等。

3.课题思想建构

共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的问题、相似的课题名称和研究进度似乎是群体课题的一个显著标志。然而, 真正的群体课题应该是研究思想的统一和研究价值的认同。在学习了差异教学、个别化教学等理念之后, 课题校负责人基本理解了差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让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但是, 尽管达成了这种一致性认识, 老师们还有可能“半信半疑”, 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理想, 怎样做到并没有太多的信心。

我们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教育经验和读书学习, 提出自己对于差异教学的理解, 试着用自己的话语方式表达出来。有14个学校提出了对课题思想表述的方式, 在专题研讨会上, 每个人逐句对自己的表述进行了解读, 会后, 让大家通过网上投票的方式, 从14种表述方式中选取一种作为课题的核心思想, 区课题执行人对投票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归纳, 最后确定“让每个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 帮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这26个字作为课题核心思想。接下来, 我们让各学校负责人组织本校课题组教师开展讨论, 让老师们解读这26个字。这样, 课题核心思想不仅为28所课题校负责人接受, 也被参加课题的老师们广泛接受, 成为课题的核心理念和老师们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践行的基本原则。

4.阶段成果交流

群体课题一般研究周期为三年左右, 这期间, 大约在过了一年半的时候, 应该安排中期总结工作。这一方面可以促进课题校对前一阶段研究及时回顾、反思, 调整研究方向和策略;另一方面, 也使得总课题执行人了解各校研究进展情况和成果情况, 便于总课题组对研究进度和方式作出及时调整。针对学校上交的中期总结报告, 区课题执行人逐一进行反馈, 提出修改意见和下一步研究建议。及时交流、成果共享、传递动态是群体科研的重要特征。

5.电子档案管理

群体课题组的管理程序只要求学校上交材料的电子稿, 不需要上报打印稿。这样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 也能够节省纸张。区总课题组提供的调查问卷、测查量表、访谈提纲、评价量表等研究工具也是通过电子版发给子课题学校, 学校负责人再分发给各位老师。这样逐层传递, 电子档案在群体课题组织中具有显著的独特优势。

四、中小学群体科研的评价方法

1.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是考虑到每个学校具体情况而言的。只要学校课题负责人有参加科研的愿望, 能够坚持、认同课题核心思想, 在学校积极组织活动, 建立研究小组, 信息上传下达, 与兄弟学校积极交流, 按时参加区总课题组的活动等, 具备这些因素, 我们就认为科研态度是好的, 应该对子课题负责人和学校给予肯定。

2.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使得各课题校得到应有的认同, 而通过量化评价可以使对课题校的评价更有依据, 更科学, 也使得参与学校更能体验到一种过程之感。量化评价包括每次区总课题组活动各校的出勤情况, 每次阶段性成果的上交情况, 每次组织老师参加征文的数量, 参与小组网上讨论的次数, 组织本校老师做研究课的数量, 在总课题组做典型发言的次数等。

3.评选先进

在课题进行过程中, 根据不同阶段研究专题开展的征文活动, 区课题组进行评选, 被评为一、二、三等奖的, 给老师们颁发证书。但是对课题校组织工作的评价, 并不是每一次都进行。到三年课题结题之后, 区课题组根据课题校负责人和教师参加活动的出勤情况, 对区课题组的贡献情况, 每次组织老师参加征文的情况, 开题报告、结题报告等上交情况, 学校老师征文获奖数量, 是否担任过组长校等若干指标进行考核。评选先进包括评选先进学校和评选群体课题先进个人。

4.向校长通报研究进展情况

参加群体课题的学校有的是校长担任负责人, 科研主任担任执行人, 有的是科研主任 (或教学主任、年级组长等) 担任负责人。无论哪一种情况, 科研都是学校工作的一部分, 工作业绩和效果都代表着学校。因此, 有必要让校长了解各校课题负责人或执行人的工作情况, 也便于让校长了解区总课题组的工作开展情况。对于各校课题负责人的工作情况, 区课题执行组长以个人名义, 每年年底给校长写一封通报信, 汇报本校课题负责人在区课题组中的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

五、中小学群体科研应注意的问题

群体课题组是由区教科所研究人员设计课题、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然后对全区发布, 中小学校根据本校的兴趣、人员、研究基础、发展需求等自由选择, 填写群体课题子课题学校申请表, 简单阐述本校确定的子课题名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即可。这种申报方式具有简洁化的优点, 但同时, 也必然导致同一个课题组内的二三十所学校水平参差不齐, 重视程度不一, 投入的人力和精力有别。那么如何组织这样一个群体科研队伍呢?除了上述的若干管理策略, 还需要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满足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的统一

加入到同一个群体课题组的学校, 为着一个共同的研究题目加入, 但期待各有不同。虽然这些学校起点不同, 但是一定都有进步和收获的期待。所以, 区课题组执行人在工作中要充分估计并照顾到这种差异性, 让各个学校在研究中各得其所。比如, 研究水平相对较高的学校, 让他们多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让他们与科研弱校结对;悟性好的课题负责人, 多给他们任务和具体指导, 及时引导, 让他们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不太积极的学校负责人, 引导其对“责任自担”、“权利与义务相平衡”等工作准则加深理解, 必要时劝不认真的学校“退出”群体课题组, 这样对不同的参与者都有一个督促。

2.以校为本, 发挥学校主体作用

群体课题是由区教科所选择和设计的, 但是, 各个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不同, 能动用的研究资源不同, 在群体研究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在群体课题研究中, 团体 (区总课题组) 出成果是必须的要求, 学校出成果也是必须的要求, 每个参与课题的教师个人出成果也是必然的要求。在指导学校申报子课题、撰写子课题开题报告的时候, 一定要引导学校认清自己的问题, 根据现有条件, 对研究目标和内容作出可行性设计。以校为本, 发挥学校在群体研究中的主体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必须防止学校“等”“、靠”区总课题组, 而自己无所适从的局面。

3.纵向评价, 注重发展

由于参与到一个群体课题组中的学校科研水平及办学水平、发展基础、教师队伍等差距较大, 所以, 在群体课题组内, 学校之间和教师之间的科研工作评价不能做横向比较, 必须向纵向评价引导, 即引导学校自己和自己比, 看参加课题前和参加课题后前后三年是否有积极的变化, 如果教师参加对工作有所促进, 就说明课题研究取得成效, 促进了发展。教育需要慢的科研, 要引导课题组教师心态平和, 认识到“慢教育”、“慢科研”的性质, 将学校导向发展性评价, 只要有收获, 科研就是有成效的, 就是成功的。

总之, 在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 群体科研是中小学科研发展的大趋势。通过差异教学以及海淀区其他群体课题的长期实践, 群体课题在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学校对群体科研的认同度越来越高, 总结群体科研的实施策略, 探索群体课题的实施模式, 对于今后引领中小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颖惠.群体科研:有效务实的中小学科研形式.教学与管理, 2001 (15) .

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养成探讨 篇8

【关键词】小学教师 科研素养 养成 探讨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实施,在小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还需要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这样才符合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能够推动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提升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十分重要。

一、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养成存在的问题

首先,小学教师对科研素养认识不足,不少小学教师也参加过科研活动,但是大部分都没有接触到实质性的科研工作,认为科研工作比较困难,没有深入探讨和研究。有的教师还认为自己的本质工作是教书育人,对参与科研活动不够重视。其次,教师科研水平有限,现阶段,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有限,接触的科研理论知识较少,不少教师没有充足的科研知识储备,科研能力无法提升。而有的小学教师掌握了基本的科研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的科研实践,无法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再次,学校领导对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不重视,科研管理工作相对薄弱,导致不少小学教师的科研素质较低。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领导比较重视升学率,而忽视教师的科研素养,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对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最后,学校缺乏开展科研工作的条件,不少小学在科研工作方面投入的物力、财力、人力较少,几乎没有专门的科研部门,学校也不能很好的组织开展科研活动。并且学校也没有大量的科研理论书籍,教师的科研理论知识一般。

二、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养成的有效途径

1.开展科研活动构建小学教师共同科研。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养成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与重视,学校应该为教师构建一个科研平台,组织开展科研活动,让学校与教师共同参与科研活动。学校可以组建一个教师科研队伍,小学教师之间在科研过程中要经常沟通交流,互相分享科研经验,共同讨论科研内容,合作完成科研任务,并且获取一定的科研成果,小学教师之间互相促进,相互影响。学校通过开展全体小学教师都参与的科研活动,制定新的课程目标,教学宗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倡素质教育,以具体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科研对象,激发小学教师的问题意识,能够主动发现问题,从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动参与实践、改革,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小学通过建立教师科研共同体,挖掘科研培训的多方面功能,使科研活动成为小学教师共同发展、相互学习,逐步提高其科研素养。

2.强化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反思意识。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贯彻实施,小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提升对科研的认识,努力养成良好的科研素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将科研理念与教学行为有机结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科研理念,是一个比较不易解决的难题。要想合理解决这一难题,小学教师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或技巧,深入小学教学课堂,深入教学实践,深入教材内容,注意观察教学细节,提升反思意识,认真进行教学反思,促进科研行为。小学教师具体的策略可以是:运用课堂实例引导、对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讨论研究问题、进行科研、产生新的认知、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每一个课堂环节或教学问题,进行交流、探究、反思和剖析,有所感悟,有所提升,解读教学课堂,分析研究,发现问题,进行反思,组织科研,从而制定改进方法。

3.规范科研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全员参与。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对于学校来说也十分重要,能够振兴一所学校,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得以提升和锻炼。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要有层次性,有计划的一步一步提升,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急功好利,分层次的培养和提升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因此,学校应该规范科研与案例研究、个案研究相结合,全体小学教师都参与科研活动。对于层次较低的小学教师应该学习借鉴他人的科研成果,并且能够合理评价。要求小学教师认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感悟中培养科研素养,提升教学水平。小学教师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听课、评课,发现彼此的不足,深层次的理解科研理念,系统性的参与科研活动,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三、总结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学校应该重视对小学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学校应该全力组织和培训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并且要求全员参与,共同探讨交流,科研课题,在教学中反思,养成较高水平的科研素养。

参考文献:

[1]林枫.提升教师科研品质 推动学校全面发展[J].生活教育, 2015,07:51-53.

[2]韦芳.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的调查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2:81-86.

上一篇:公安部46号文件下一篇:体育老师工作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