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工作站简介

2023-0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院士工作站简介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简介

[摘要]從2011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2016年底,已开展31个省(区、市)922个县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全面实施,优化了技术方法、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截止到2017年8月,通过“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初步汇总整理到中药资源调查数据信息200余万条,照片500余万张,腊叶标本等实物20余万份。各地参与中药资源普查的相关工作者,累计发现新物种40余种。试点工作期间,初步形成了包括1个中心平台、28个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66个县级监测站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重点开展190种中药材的价格、流通量和种植面积等6大类的信息服务,中药材质量、田间管理等10大类的技术服务。在20个省(区、市)布局建设了28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对近160种中药材的种子种苗进行繁育生产;并在海南及四川建立了2个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保存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收集的种质资源实物。

[关键词]全国中药资源普查; 工作进展; 简介

[

[Key words]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 census; work progress; introduction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是全面获取我国药用资源信息的重要手段,对中药行业掌握真实中药资源数据,发展壮大中药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带动作用。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全面掌握中药资源本底情况,是制定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中医药产业布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和全民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条件,有助于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有助于提高中药资源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文)“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加强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的文件精神,为落实《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27号)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重点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关于“定期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和监测”的规定,履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促进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的职能。从2011年开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项目支撑工作的方式,陆续开展县域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在各级组织管理和技术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确定了阶段性成果。本文结合各地普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截止到2017年8月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总体进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1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基本情况

11工作目的按照普查与解决中药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相结合,普查和资源基础条件建设相结合,普查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及与中药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调查。通过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数据库,基本查清代表区域中药资源本底情况。构建信息网络化共享服务平台,形成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和预警机制。引导农民进行野生变家种,促进中药材种植规模化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中药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建议,为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

12工作任务在全国范围内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及与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包括:①一般调查。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元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对全国近13万种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掌握我國各地中药资源种类、分布等情况。②重点调查。在全国范围内针对《中国药典》收载的565种中药材,进行专题调查,掌握其种类、分布、蕴藏量、质量等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动物药和矿物药专题调查。③开展与中药资源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收集与中药资源相关的传统知识,构建我国传统药物知识数据库。重点针对我国55个少数民族,进行传统用药情况调查;针对我国特有的药用资源,进行药用方式和方法的专题调查。④建立传统知识保护名录,进行传统用药知识整理挖掘。基于上述调查数据,建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基础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掌握我国中药资源本底情况。

2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阶段性进展情况简介

21工作任务开展情况2016年全国共有2 851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根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方案,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开展中药资源调查的工作部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2011年开始以项目支撑工作的方式,陆续开展县域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到2016年底,已经在全国31个省的922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开展了中药资源普查工作。2017年将有近410个县级行政区划单元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从2011—2017年全国各地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县的分布情况,见图 1。到2017年底将有1 300多个县开展中药资源普查,约占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元的50%。

22人员队伍总体情况随着各级国有药材公司企业转型,政府不再赋予其行业管理的职能。原来曾经承担过行业管理任务的各级国有药材公司,不再承担企业行业管理职能,导致此项工作在省、县级层面出现管理主体缺失。现阶段,中药资源管理涉及诸多部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受人员编制限制,也没有及时补充中药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员。

因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工作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在组织实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组建了国家、省和县3个层面的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和普查队。其中,组织管理工作主要依托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包括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局等,同时商请各级发改、财政、教育、科技、民委、农业、食药、林业、旅游、国土、统计等部门参与和协助。技术工作主要依托于中药资源相关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中医院等。通过行政和技术两线并行的方式,共同推进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

试点期间,通过联合多行业的模式整合资源组建普查队伍,积极吸纳医药卫生、农业、林业等10多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同时,积极吸纳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在校学生、参加过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的老专家、老药工等参与普查。涉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400多个,企业100多家,开展普查的县中70%以上的县级中医院均参加了普查工作。基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登记注册参加试点工作的人员有23万余人,2011—2017年全国各地参加中药资源普查的总人数,见图 2。

23试点工作形成了全国统一的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筹备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之前,由于行内没有针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技术标准。试点工作中,借鉴林业和国土等全国性资源调查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方法,把传统和现代调查技术方法相结合,引入了空间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数码摄影技术等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未用到的现代技术方法。围绕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药材样品的采集、鉴定与保存,中药材市场调查,传统知识调查等14个方面工作任务,从方案制定、外业调查、业内整理和成果汇总等方面,建立了系统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并编研出版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1],颁布形成了8项团体标准[2],填补了中药资源领域没有调查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的空白。据此形成了组织实施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技术方法体系,来规范、确保普查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高普查工作效率和质量。

24中药资源普查基础数据汇总情况试点工作期间,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方法促进中药资源普查数据的收集汇总,研究开发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采集手段、管理方式、成果服务方式的转变。在中药资源普查数据采集、核查和共享等方面,为普查人员搭建工作平台,有效保证各普查队相关工作的顺利实施。

在各省局和技术依托单位的支持下,在参加县级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各个普查队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相关方法和技术要求,获取了大量调查数据。基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截止到2017年8月底,汇总各个普查队采集的数据信息,共200万条。

根据各普查队上报到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的初步统计,各省目前掌握的,可药用资源种类见图3,栽培中药材种类数见图4。在一般调查工作中,各普查队累计拍摄照片500多万张,各省拍摄照片数量见图5;全国共调查16万多个样方套,据此可估算1 000多种药材的蕴藏量,各省调查的样方数量见图6,可估算蕴藏量的种类数见图7。

基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各县中药资源种类数见图 8,各县栽培中药材种类数见图 9。其中有7省16个县的中药资源种类超过1 000种,包括: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安徽黄山区,湖北竹溪县、南漳县、利川市,广西那坡县、凌云县、田林县、凤山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重庆丰都县,四川六枝特区、大方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永德县。

25中药资源普查实物资料汇总为了准确鉴定中药资源种类,长久保存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所获得的实物标本,要求每一个县针对每一种药材,采集、制作并汇交1份标本实物。包括全部物种的原植物、原动物标本等,为中药资源相关研究、科普等工作提供实物基础。针对重点调查药材,采集一份优质的药材样品和种质资源,为区域间中药材质量評价,及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物质基础保障。目前,全国已经汇交药材样品2万多份,各地采集汇交的药材样品数量,见图10;汇交腊叶标本23万多份,各地采集汇交的腊叶标本数量,见图11;汇交种质资源19万多份,各地采集汇交的种质资源数量,见图12。

26创新性工作情况在试点工作期间,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在调查工作中,发现了2个新属、40多个新物种。新物种的发现,使得人们对地球物种多样性有了新的认识,新物种是否有一些潜在的药用价值有待进一步发掘和研究。部分新物种名称如下:合溪石蝴蝶、天麻天竺葵、武陵酢浆草、马铃苣苔属一种、征镒麻属、木论马兜铃、环江马兜铃、灰背木姜子、麻栗坡半蒴苣苔、巢湖铁线莲、东川葶苈、先骕兰属、皖浙老鸦瓣、旋枝景天、那坡栝楼、纂江报春花、征镒橐吾、剑叶蜘蛛抱蛋、狭叶蜘蛛抱蛋、征镒黄鹌菜、竹溪山萮菜、竹溪繁缕、靖西冬青、拟卵叶蜘蛛抱蛋、霍山水晶兰、天门山淫羊藿、马铃苣苔属、南丹金线莲、春秀蜘蛛抱蛋、龙胜蜘蛛抱蛋、弄岗虾脊兰、崇左蜘蛛抱蛋、灵川蜘蛛抱蛋、弄岗蜘蛛抱蛋、花坪天麻、木论耳蕨、黄花地黄、七齿珍珠菜、腺花藤春、中越万寿竹、克刚虎耳草、亮叶重楼、小萼柿、广西天葵、李树刚柿、恭城马兜铃。各地发现新物种的数量分布,见图13。

3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进展情况简介

在试点工作中,已初步建设了包括1个中心平台、28个省级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中心,66个县级监测站的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服务体系(监测体系),见图14。

重点开展190种中药材的价格、流通量和种植面积等6大类的信息服务,实时掌握我国中药材的产量、流通量、价格和质量等的变化趋势;同时开展中药材质量、田间管理等十大类的技术服务,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4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总体进展情况简介

为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促进珍稀、濒危、道地药材的繁育和保护,加强对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生产,面向行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种子种苗服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组织开展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已在20个省(区、市)布局建设了28个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总面积累计超过6万亩(1亩≈667 m2,在海南及四川分别建立了国家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对近160种中药材的种子种苗进行繁育生产,参与建设单位140余家。各繁育基地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咨询与指导、生产推广等多种形式,传统与信息化手段相结合,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在种植选址、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指导本地区农户进行中药材种植生产,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璐琦,王永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中国中药协会标准ZGZYXH/T 292015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吕冬梅]

作者:黄璐琦 孙丽英 张小波 郭兰萍 王慧 李梦 景志贤

第2篇: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简介

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推动中央企业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由中央企业自愿结成的全国性学术研究团体;是经全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主管部门同意、民政部登记注册、于2002年成立的全国性社团。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瑞祥兼任会长,现有团体会员党委170个,常务理事24人、理事159人。研究会下设秘书处、研究部、培训部。秘书处设在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承担日常工作。

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宗旨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遵守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结合中央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推进中央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为促进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

研究会成立以来,按照民政部核准的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緊紧围绕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和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研究为中心,开展调查研究、传递信息、总结经验、理论研讨、表彰先进、评选成果、考察培训等活动,在推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3篇:社会主义管理工作的《二一三五办法》思路简介

基本观念的比喻

人类已有的各种制度,能做到既有公平又有效率的,是竞技体育。五环旗下,不分种族、国度和穷富,把一切参与者置于公平的竞争规则之下,使有潜力者可望得到最大的培养机会,有才能者可望得到最大的发挥机会。不仅如此,如今的竞技体育活动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和尊严。

那么,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方式可否推广到更宽的领域呢?不难看出,各种示范性的劳动竞赛、选拔性的考试(包括高考)、各种项目的招标、政府采购等,都与竞技体育在方式方法上类似。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常举行的劳动竞赛,不但创造出了有关项目超常的劳动记录,而且所产生的模范人物多少年来一直鼓舞着全国人民的劳动热情。

不妨设想有一个“体育国”。这个国度的人民既不知道市场经济,也没听说过什么计划经济。他们酷爱体育,对生产劳动的组织,对人的评价和相应的待遇,都要按照竞技体育的规则行事。或者说,假想定期举行相当规模的特别运动会,无论是建筑砌墙还是农田收割,都把它搞成一种体育竞赛项目,排列出其中的金牌、银牌、铜牌序列……姑且称之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竞技体育框架”。

根据长期的实践可知,竞技体育框架有着三大积极意义:第一它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第二它的平等观念已经为世界所公认,这两条合起来自然解决效率与公平难题;第三,它在本质上不存在公与私的对立。竞技场上,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思想固然高尚,但“夺金抢银”的个人利益动机也无可厚非。为公与为私在这里完全“重合”。原来公与私的矛盾是一定体制下的弊病和问题。过去的社会主义实践,总是从思想教育入手,试图以提高人的觉悟来改善工作,之所以有时成效不大,就是没有看透“觉悟”背后的体制问题。

更值得称道的是,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形式,丝丝入扣地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三大基本原则!

先看“公有制”。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场地、器械等无疑可以看作体育领域中的“生产资料”。比赛时,参赛的任何一方,只能凭自身水平取得名次,而不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享受优待计分。这就是体育比赛中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再看“按劳分配”。运动员的成绩和名次(自然也意味着待遇的高低)是以运动水平按运动水平来确定成绩和名次的规则,正是按劳分配原则的体现。在此,“按劳分配”与“公有制”表现为一种原则的两个侧面:既然是按运动水平计算成绩,当然也就是不能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享受优待计分。人类在体育领域中的长期实践,使这样一个重大结论显而易见: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要比实行其它规则,无论是按运动员的种族、种性、国别或是按运动员的贫富来论名次的规则显然要合理得多,对体育运动的发展也有利得多。难怪五环旗下参杂其它因素的比赛,无论是服用了兴奋剂的,还是幕后权钱交易的,全世界都嗤之以鼻。即便场地在法律上确属参赛的某一方,在实际比赛中也实行“虚拟公有制”,不因场地归谁所有而在成绩名次上照顾“地主”。

最后看“计划发展”,无论对于体育项目的扶持,明星的遴选、规则的改进,都不是杂乱无章地自发进行的,而是充分体现出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管理。各国有政府支持的体育管理机构,国际上则有奥委会等“核心”机构进行管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组织计划作用。当然不是说竞技体育中的已有机构或已有工作没有缺点和不足,而是这样一种组织管理的框架,本质上是最为先进合理的。

进一步的问题是,是否所有(或绝大多数)的生产劳动或经济工作都能纳入到“竞技体育框架”中来?在我们看来,这里并没有根本性的障碍。人类社会本来就是劳动创造了体育,它们本来就有着很亲近的“血缘”关系,要把更多的经济活动改造成为竞技体育形式,无非是一种组织工作或设计工作上的“技巧”而已。从已有的管理方式看,在美国、日本已经流行多年的目标管理体制,其实就是竞技体育框架的一种小型设计。因为目标管理体制就是把一个总的经济目标层层分解,组织小指标竞赛的一种组织管理方式。由于实行目标管理,个人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并将企业每个人的个别力量集中于企业总的目的,使得整个组织充满活力。由于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本位主义、官僚主义才被减少到最低程度。由此可知,原来类似竞技体育框架的管理方法,已经在美国和日本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难怪他们的经济发展的比我们快,难怪去过美国、日本的人都说那里人与人的关系比较“简单”!也正因为这种管理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原则,我们把具有这种特征的管理称为“社会主义”的管理。

《二一三五办法》概要

按照以上基本观念设计出一套运行规则和工作程序,就是所谓《二一三五办法》。

“二一三五”当然是一种通俗化的简称,其内容为:两个基础概念、一项审核程序、三大职能分设结构、五条基本原则。

1.两个基础概念:效益标准和效益指标。

人们在从事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时总要有一个目标。有的目标表述明确,譬如短跑,追求的目标就是“速度极大化”或某个特定的“终点”,毫无歧义;有的目标表述的不太明确,譬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要求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对“效益”的理解却见智见仁;有的目标看起来明确,而实际执行起来又不明确;譬如在市场经济的理论中让企业追求“利润的极大化”,但法规和道义反对不当得利,而分清什么是“不当得利”又是另一个相当复杂的主题。

目标不论正确与否,只要明确,就会产生效率极高的活动。譬如高考,追求的是分数的极大化。不论单纯追求分数是否合理,但其计分办法使考生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其效率也就令人击掌。

因此,为提高效率,首先要找一种方法,把所要追求的目标表述的尽可能明确。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人们直观地可以感到一个企业的效益要比另一个企业的要好些。但往往又说不出究竟好多少,或在什么意义上更好。譬如一个企业产值较高而安全状况差,另一个企业产值较低而安全状况好(这里的“安全”作广义解,包括人身健康、防火防爆、排放污物等)。哪一个企业的效益更好些呢?再譬如,人们都感到“手术刀劳动”比“剃头刀劳动”价值高,但又很难说准前者比后者究竟高多少,或在什么意义上高。

对此,我们深深感到,它与热学理论最初的情况是相似的。热学理论同样也曾基于一个物体比一个物体更热的直觉概念,但是却没有直接的方法来明确表示: 这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热多少,或者在什么意义上,这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更热。后来发现,热的数量描述不能用一个数值,而要用两个数值,即热量和温度。说得确切一些, 要采用更加细致的方法。

根据这个启迪,我们创造出“效益标准”和“效益指标”这两个基础概念。

任何目标都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或者说目标包含有内容和数量两个方面。因此,可以把原是一个概念的“目标”分解为“效益标准”和“效益指标”这样两个概念,分别予以把握。效益标准是一个广泛而又具体的概念,其一般形式为

n

J=ΣaikiXi

i

其中

i=1,2,......n

J-效益标准

a-比重, 取值范围为实数;

k-比例因子,使各项具有同名数,以便相加;

X-各种有形无形的具体要求,如某种产品、产值、利润、工期、某项质量标准、上缴利税、减亏数额、固定资产增值……等任一种能够“说得清楚”的事项。譬如,高校招生的现行考核内容,就可看作“效益标准”的一种具体例子:

总分=数学分(数学题目×比例因子×比重)+

物理分(数学题目×比例因子×比重)+

+…+

外语分(数学题目×比例因子×比重)

也可以认为,效益标准实质上就是把现行工作中的考核办法及其内容加以规范化,使之趋于严谨。在进行政府采购时,它就是所要采购的种种物品。类似地,在进行工程招标时,它就是招标的内容,等等。

效益标准可以是针对个人提出的,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团体,例如一个企事业單位。不同的层次,由于分工不同,所处地位不同,各自的效益标准在内容上也不同。但它们都是确定一组适当的a、k、X 值,在形式上是完全相同的。这就对目标的量化和形化指出了一种规范化的形式。它对实行包括目标管理在内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将带来很大的方便,也对宏观调控很有用。在此我们还规定,效益标准是根据所处层次不同而分级的,上一级的效益标准对下一级的起评价和引导作用。

效益指标。在已然确定的效益标准上定出数量界限,谓之效益指标。以政府采购为例,提出要“1辆确定型号的汽车+ 5部变频空调”,这是效益标准,而关于汽车、空调的综合报价“50万元”,则是效益指标。

效益指标的数学表达式同效益标准完全一样,只是增加取极值的要求,即

J→Max(Min)。

从数学公式看,确定a的大小是确定效益标准,继而定出X 的大小是确定效益指标。k是比例因子。当a或X中任一为零时,akX为零。其经济意义是,一种产品如果一钱不值,那么其数量再多也等于没有产值;反之,一种产品如果价值连城,但没有这种产品,还是没有产值。效益标准定性,效益指标定量;效益标准与效益指标合在一起定性定量。

a、k或X都是根据需要和方便选定的。如果所选的比例因子能使各子项以货币单位相加,那麽akX 就是该项产品的价值,而 J 则为这一组产品的总产值,ak就是该产品的单位价格。合理的价格相当于有一组合理的ak值。当然,也可视方便把各子项表示为某种技术经济指标。a 的取值越大,表示该项内容越重要或对该项内容的重视程度越高,a = 0 表示不考虑该项内容,而a≤0 则表示要防止发生的内容,如排污等。倘若除了产值以外,其余a都等于零时,效益标准就成了产值标准,而“以效益为目标”在此也就成了“以产值为目标”。因此,追求产值成了追求效益的特定情形,这将有利于合理把握和评价追求产值的行为是否正确。显然,此处的“效益”概念是“产值”概念合乎逻辑的一个推广。关于如何确定合理的a、k、X 值,本办法将从机制上寻求解决途径。

也可以说,效益标准实质上就是把现行工作中那些有效的考核办法及其内容加以形式化的处理,使之趋于严谨。

也可称上述J=∑为一个完备的效益标准,不仅因为它在概念上可以包含一切社会需要和工作要求,包括对合理的价格体系的表示,而且它可以通过数学变换改写为:

J=∑=∑(1)+∑(2)

其中第一项表示以利润为内容的一组标准,第二项表示以实物和技术为内容的一组标准。在完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第二项的系数是零;反之在完全产品经济的情况下,第一项的系数是零;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或混合经济的条件下,两项系数均不为零;也就是说,我们所定义的效益标准具有非常广阔的覆盖面。不同的经济体制,在此仅仅表现为所取系数不同。它因此可以作为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种很简明的操作办法。

顺便说明一下,现实当中可能有大量的目标并非“线性”。这没有太大关系,从数学方法上,非线性可以根据泰勒级数展开为线性多项式;而在实际当中,高阶性质的误差都可忽略不计。从单纯的形式上说,我们这里定义的效益标准与线性规划中的目标函数相同,也可以看作后者的一个自然而然的推广。

2.一项审核程序:信任推定法。

前面论述了效益标准的意义及其在表述形式上的规范性和完备性。但仅有形式上的这种明确是不够的。明确不等于正确。如何将效益指标表述的尽可能正确呢?

显然,J的正确与否,取决于等式右边的每一子项akX在数量上的正确与否。当ak已确定时,效益指标akX的大小,就唯一取决于X的大小。好比每项产品的价格已定时,产值的大小就取决于产品产量的大小。我们规定,确定产品产量必须采用竞标的方法。在既有的条件下,此时投标人所提出的产量,若有偏差一般也只会比可能的产量偏高,因为竞争中投标低的将会被自然淘汰。也就是说,投来的产量指标含有“水分”。如何“挤干”竞标中的“水分”,做到既不承认一个“牛皮”指标,也不埋没一个有创造性的指标?又如何尽量减少审核者因个人因素造成的主观性呢?“信任推定法”就是用来对效益指标加以客观评定的一项工作程序。

“信任推定法”的基本观念来自司法实践的启迪。对犯罪的认定有两类不同的原则。一种是有罪推定,即,若不能证明无罪,则推定为有罪。一种是无罪推定,即,若不能证明有罪,则推定为无罪。前者的优点是不易放过坏人,但缺点是容易冤枉好人。后者的优点是不易冤枉好人,但缺点是容易放过坏人。可是,如果不放过坏人要以冤枉好人为代价,那是根本不合理的。“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反动政策,只能证明那是历史中的一段黑暗时期。人类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逐步认识到无罪推定的合理和可取。

与之类似,在人类的推举实践中,对成果的认定也有两类不同的原则。一种是不信任推定,即,若不能证明你有成果,则推定为无成果。一种是信任推定,即,若不能证明你无成果,则推定为有成果。前者的优点是不容易让“吹牛”者得逞,但缺点是容易埋没人才。后者的优点是容易发掘人才,但缺点是容易使“吹牛”者得逞。可是,如果不让“吹牛”者得逞要以埋没人才为代价,那同样是根本不合理的。“武大郎开店”的自大政策,只能证明那是历史中的一段蒙昧时期。人类经过长期的推举实践,逐步认识到信任推定的合理和可取。

例如,专利审查中的“新颖性”审查,所采用的办法就是:如果在既有成果中找不到相似内容,则推定为其具有“新颖性”。这个审查的过程就是信任推定原则的体现。这种对“新颖性”审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确定了推定的原则还不够,还要提高推定的准确程度。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推定原则,推定的工作总是要由某个具体人来做,推定的结果总会受到推定者主观因素的影响。那么,能否找到一种办法,使得推定出的总体结论水平,要高于推定者的个体水平呢?美、英等国在司法审判中使用的“陪审团”制度,就降低了个人主观因素的随机作用,使得团体判断的可靠性明显大于个人判断的可靠性,因而是可取的。

根据以上认识,本办法中“信任推定法”的核心内容是:凡不能认定所提效益指标中的内容有背科学原理、国家政策和社会公德时,当予以信任。

“信任推定法”的合理性是很直观的。它的“证明”来自一句反问:既然你不能认定所提效益指标中的内容有背科学原理、国家政策和社会公德,又凭什么不予信任呢?

我们规定,信任推定法的取舍规则为:对所投指标,每个审核者在认可与不认可两种判断中二者择一。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这样的审核过程会使团体正确判断的概率显著高于个体正确判断的概率。因此,它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审核程序。

还有,一种可能源自于任命制的常见观点认为,选人者要比被选者有更高的水平。上级领导任命下级干部,总是有意无意地认为上级比下级高明。其实,下级要比上级更能干,才是大量的和正常的。教练员选拔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就是因为运动员的预期竞技水平要高过教练员,否则教练员何不自己上场参赛?投票选举总统,能说投票人的治国水平要高于被选出的总统吗?说得更确切些,对选人者与被选者,其实所要求的水平,在指向上是不同的(也就是所面对的效益标准是不同的)。伯乐识马的例子,可以更浅显地说明这个道理。行千里路的是马,而伯乐的水平不在于跑路而在于识别马的好坏。所以,由一些人来“挑选”另一些人去做某种工作的做法,只要组织得当,是有利于提高水平,促进发展的基本办法之一。

3.三大职能分设结构。

信任推定法论述的是如何正确得到X 的取值。因k是比例因子,可自然确定,所以得到正确的效益指标,还要研究如何得到 a的正确值,如何就此问题找到一个普遍性的方法。

首先,这是一个典型的随机目标跟踪问题。为直观起见,先假定效益标准公式的右边只有两个子项。之所以如此,完全是为了使得这个抽象的问题能用平面图来表示。把这两个子项分别定义在平面的横轴和从轴上,平面图上的每一个点就对应着效益指标J 的一个可能取值,整个平面图则代表效益指标的“可能性空间”。

一般说来,此时此地有一个最佳的效益指标,在平面图上体现为“最优点”。由于信息不完全或某种干扰(包括水平有限),决策者实际采取的“决策点”可能与“最优点”有所不同。于是问题就归结为:使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好。

我国各类企业条件不同,规模不等,产品品种形形色色,工作基础及思想面貌也有许多差异。种种因素相互作用,都对效益指标“最优点”的所在位置产生影响;而且,这个位置对不同的时刻来说也不一样。即不但这一企业的最标佳目标不一定适合另一企业,且同一个企业今年的最优目标与去年也不一样。这个“最优点”好比在地面上随时“乱跑”的一只兔子。所谓“乱跑”,当然不是说兔子的前进毫无规律可言,只是影响因素太多,不如干脆把它看成“乱跑”还更实际些。

如何抓住这只兔子?战士举枪射击,瞄得越准也就打得越准。但这只是对固定目标而言。假如目标的位置随机而变,也就不存在一次性的瞄准了。这个情形,在控制论的概念体系中,完全等同于一只猎狗在追兔子。大自然用千百万年的时间教会了猎狗如何追兔子。猎狗只是朝兔子所在的“大致”方位奔去,随着兔子的“乱跑”而不断改变追踪的方向,不断靠近,直到完全抓住为止。这里的关键在于,与其把功夫下在一次性的“瞄准”上,不如把功夫下在“调节能力”的增强上。猎狗作为一个追踪装置,其结构特点是,眼睛瞄准(监督),大脑盘算(调节),腿爪移动(执行)。三者配合得体,无论兔子怎么跑,都能迅即捕捉到目标。导弹打飞机,也是同样道理。飞机的声钠、计算机和发动机,分别起到了监督、调节和执行的作用。控制论还指出,追踪装置中监督、调节、执行三者缺一不可;任意两者合二而一就会产生“振荡”。例如一个人的眼睛失明或中枢神经有毛病,走起路来就歪歪扭扭、跌跌撞撞,这就是振荡的表现。控制论所揭示的这个道理可以使我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理解得以加深。公、检、法的分立和制约,是不错捕错放的结构保证。破坏了这种分立结构,就会出现大批冤假错案。

当然,实际当中效益指标的子项一般不是两个而是若干个,这无非是把两维的平面空间表示成“多维空间”。想象大于三维的空间需要极高的抽象思维能力。那是数学家游弋的领域。我们只要知道,随机跟踪的道理在多维空间同二维空间完全一样就行了。

市场经济在长期运转中演化而成的企业管理体制,有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三大机构。我国企业制度的演变中,也曾有过“党委集体领导、厂长行政指挥、职工民主监督”的提法。近年来党和国家的有关文件中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强科学管理,探索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组织和制约机制”的要求,顯然与控制论中随机目标跟踪装置的基本结构应分为调节、执行、监督三个基本单元的科学原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尽管许多企业也早已设置了三大职能部门,却往往因职责权限划分不科学,效果也就不尽人意。而《二一三五办法》则从原理上指出了责权利如何划分的问题。

譬如,企业设立管理委员会,履行“调节”职能,它根据上级效益标准和本企业具体状况提出企业效益标准,并以此招标选贤。凡有志投标竞取厂长者在通过政治和道德审查后,以所提效益指标进行投标竞取。管委会按照信任推定法程序取总分最高者为中标人,后者则以得中的效益指标为主体内容立下“任期目标责任状”,然后受命为厂长,组织一班人马履行“执行”职能。职代会(常设机构)履行“监督”职能,对管委会和厂长班子的工作(包括对它们所提效益标准和效益指标)加以记录,对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主要数据加以统计、核准并存档,年终计奖算罚。若在效益标准和效益指标的解释上有争议,由职代会进行裁决。

在企业改革的实践中,已经有过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终期审计制等方案。但实行起来,目标如何制定的合理,责任如何规定得明确,还缺乏一种科学和规范的办法。而在《二一三五办法》中,经过信任推定法审核认定的效益指标,就是科学定位的任期目标。

厂长任命后,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终期审计制。责任状所列效益指标也就是当然的任期目标。厂长任职不受年龄和所在单位的限制,也可投标连任。管委会和职代会(常设机构成员)按干部“四化标准”配备,退任厂长是管委会的候补人选。管委会成员可长期任职,不与厂长换届相联系。这就象运动员不断换届而教练员相对稳定,学生不断换届而教师相对稳定的道理一样。由稳定的管委会系统提出的效益标准,将从根本上制约和改变厂长的短期行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党的代表,也将是管委会的重要成员。特别是,三者一定不能互相兼职,一兼职三大部门就等于少了一个,就会产生振荡。各自的成绩和不足按一定计算公式分别奖罚,使之既能目标一致地协调工作,又能互相分立制约。

4.五条基本原则。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论述中,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消费资料的按劳分配和国民经济的计划发展三条。为了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我们认为还要加上劳动任职的能者优先原则和组织规模的分级调控原则。

①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原则。

在一个由许多人共同参与和组织起来的社会中,生产资料不界定到任何个人,而归属于一定的共同体,这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其基本涵义是任何人不能利用生产资料来无偿占有他人劳动,也就是不能存在剥削。反之,只要有人能够利用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有制。

有人认为,公有制产权不明晰。这是一个误解。公有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意义完全清楚。观察一个最普通的家庭就可以发现,在家庭内部,物品是共有的,而并未界定到任何家庭成员个人,又有谁说这些物品的产权不明晰了?又有谁说这些物品的购买、保管与使用不合适了?反之,如果将家里的桌子、板凳都界定到家庭里的自然人,那才会带来一系列的别扭。

准确地理解什么是公有制,一个简便的办法就是联想一下竞技体育中的比赛场地。如果某个球队能够凭借对场地的所有权获取优惠得分,那就是场地私有。反之,不能凭借对场地的占有而获取优惠得分,那就是场地公有。在后一种情况下,你愿意把比赛场地说成是地球人所有还是火星人所有,都无实质差别。

现实生活有一些物品还只能公有。例如,大海中的灯塔对于航船来说,便是公共物品;灯塔发出的光芒对每一个航船都同样有用。国家安全、社会秩序、自然环境、电视信号和各种公共设施等,作为公共物品给全社会带来莫大的利益。如果使之“私有”,将带来相当多的麻烦和低效。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公共物品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譬如人人都需要安全,但很难设想各人自建一套安全体系。只有依靠整个国家的安全体系,才能有效地提供给每一个人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物品的范围和数量在总体上看是增加的,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新重视。奥尔森教授注意到:在任何情况下,发达国家中政府用于处理与公共物品有关的费用,占国民经济总费用的比重已大为上升。诺斯教授也注意到,"当今象整个历史一样,许多资源更接近公有财产,而不是专有财产"。公有制必将在社会发展中趋于兴旺,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它更合理,效率更高。

有人可能会提问说,大量实例表明实行生产资料公有或国有的地方效率就低,对此应当怎样去认识呢?我们认为,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不懂得必要与充分的区别。生产资料公有制对于提高效率,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正如说吃饭对于人的健康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一样。使得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提高效率的充分条件体现在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中。

②消费资料的按劳分配原则。

消费资料不同于生产资料,是直接用来供人们消费的。社会主义社会一般来说消费资料还不能达到极大丰富。对于有限的消费资料,应以什么标准来进行分配?按劳分配原则规定,作为社会产品的消费资料,在进行分配时,所依据的惟一标准是领取者向社会提供的有效劳动,鼓励劳动者多提供劳动,多为社会作贡献,因而也就比按等级分配、按资本分配等其它原则更能促进社会的富强。

有人把按劳分配原则通俗地概括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一概括并不十分准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是对的,但“不劳动者不得食”则不对,因为不劳动者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一种是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老幼伤残,另一种是自己不愿意劳动。而不愿意劳动只要不是恶意占有他人劳动,不给社会造成副作用,譬如进行学习、休闲等,也都是每个人的权力。社会不应使其“不得食”。而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角度看,既然这些人也拥有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就意味着据此而来的收益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生产资料所产生的收益,也应有“不劳动者”的一份。事实上,社会主义国家不许饿死一个人,并为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和失业者提供一定的社会福利,对失去工作的人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包括对上学的孩子提供学费,就是这两条原则合乎逻辑的体现。河南省的南街村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称之为分配制度中的“共产主义因素”。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前,虽然理论上倡导的是讲按劳分配,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具体操作手段,实际上执行的却往往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多劳不能多得,背离了按劳分配原则,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出现了严重的分配不公,那些暴富起来的人,不多劳也多得了,同样背离了按劳分配原则,也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这都是按劳分配原则没有贯彻好的表现。所谓有效的操作手段,体现在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中。

③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原则。

社会发展的总方向、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重要产品的生产、分配或使用,都不能依赖自由市场,而是要设立一个高智力的机构,进行有意识、有远见和尽可能考虑全面的计划。就象是有了国际奥委会这样的高层次管理机构,更有利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一样。即便被看作市场经济样板的美国,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市场经济,而是一个混合经济的国家。事实上,美国在许多长远和重大问题上把计划工作看得相当重要。美国所实行的阿波罗计划,更被看作是精密计划和人为协调的范例。就连美国的宪法,这个被视为具有典范思想的文件,也是由那些开国元勋们,在充满理想和远见的头脑中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掉了妨碍计划工作的所有制障碍,能更方便地在全社会范围内调配全社会资源,只要计划得当,经济发展完全有可能比资本主义更快更稳定。

过去的计划经济之所以屡屡失误,原因主要在于数据失真。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数据失真。完全可用“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来形容。而数据失真的主要环节又首先在于原始数据就失真,汇总后的数据又怎能没有较大误差。层层假数真算,怎么会有好的计划?而在企业实行“三大职能分设”,会从根本上促使企事业单位提供成本、产量和状况的真实数据,各级各层的管理者据实填写数据报表。这样,作出的计划才談得上科学性。我国有丰富的从事经济计划的工作经验,相信在有了可靠数据的情况下,计划工作也会走上一个新台阶,比以前大放光彩。

④劳动任职的能者优先原则。

公有制条件下每个劳动者都有劳动的权利。由于生产资料和物质条件在客观上存在差异,劳动的岗位有“肥瘦”之别,领导职务也有高低之分,谁有劳动任职的优先权?一般说,当劳动和职务的岗位相对短缺时,应按求职者的能力大小排序,能者优先。这个原则的合理性正如体育竞技场上,绝不是所有员动员一窝蜂上场,而是按能力排序,能者优先。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本来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旗帜上写的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这里的“各尽所能”就已经逻辑地包含着“能者优先”的推论。假定有两个人都可以在某一个岗位上工作,如果不让更有能力的人优先,不就离“各尽所能”更远吗?那些自己不干,也不让别人干,以公有制的名义蹲在岗位上“死而后已”的事例,说明这个岗位已经不是公有而异化为私有了。想一想,一个不会打球的人占着球场是个什么情形?任何任人唯亲、山头门户、论资排辈的做法都是背离能者优先原则的。而专利制度、考试入学、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和竞争上岗等,则符合能者优先原则。贯彻好能者优先原则的关键,在于客观准确地评价和排出谁能谁更能的序列,从而把有能者排在劳动任职的优先地位上。

马克思说过:“需要有一个可以比较不同劳动日价值的尺度表;确定这种尺度表的就是竞争。……你每小时的工作和我每小时的工作是不是等值? 这是要由竞争来解决的问题。”(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96页) 。有了竞争所确定的价值,不但给按劳分配的原则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基础, 而且, 竞争的结果当然也确定了谁更有使用生产资料的优先权, 使公有制的长处得到了发挥。现实中的招标竞岗,就符合马克思的这一思想。

⑤组织工作的分级调控原则。

国家要有一个总的发展目标。总目标的实现又要分解为各级分目标,往往才更好组织,更为有效。这就象是组织一个大型运动会,因为工作量太大,一定要分解为许多小赛场。总目标与各级分目标的协调手段既可以是高度指令性的,也可以通过效益标准来层层诱导。如何协调好总目标与分目标的关系,借助于控制论的方法概念,我们可以得知最好的组织形式是分级调控。

分级调控是要将全国这样一个大的、复杂的调控问题逐级化为一个个小的、简单的调控问题。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政治家曾想当然地认为按集中控制来设计国家体制最好。其实不然。首先,集中控制很难实现。其次,集中控制减少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控制中心出现的错误难以得到及时纠正,使系统处于不利地位。但分散结构又是另一个极端。分散控制难以对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效的协调,波动太大,稳定性差,易使整体利益受到损害。控制论认为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相当于集中控制结构,而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当于分散控制结构。它们都不是最好的体制,其缺陷应当通过“第三种体制”——多级递阶结构来克服,即从宏观到微观,逐级地把系统分为子系统,直到再分下去就太小不适当了为止。各层次系统之间建立控制与从属关系。最基层的子系统又称之为基本子系统。

企业就可看作是基本子系统。前面讲到企业实行三大职能分设结构,讲到企业效益标准的制定要受到上级效益标准的制约。把这种方法概念加以推广,一个行业,一个市,一个省,一个国家也可以改造成这种体制。各行业、各地区的管理体制也是同样的三大职能分设结构。各级各层之间形成多级递阶结构。这就形成分级调控,它使得基层只决定局部控制的问题,因而比较简单。基层留给上一级的问题也是简单的,因为上一级仅需要协调基本对象的工作,只要掌握比较粗略的信息就可以了。一级级均如此,使得各层的工作都简单而必要。就象是军队里排长管三个班,而连长又管三个排……一样。控制指令通过效益标准的制定和层层分解,由上到下越来越详细和具体,而信息则以越来越概括的的形式逐级由下往上传递,越来越宽广和抽象。在此,无论哪个级别、哪个层次,无论调控的具体内容有多大差异,调控的形式都是相同的。由此形成多样性的调控内容和统一化的调控形式,为规范化的管理和严肃的立法提供良好的基础。虽然现有的领导机构看起来也有这么三个机构。如一个市有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但若缺乏对其责权利的科学定位,运转起来就会有“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差异。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树青同志多年前就提出过一种精辟的观点:

显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实践同时确认了这样两方面的正确性:作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它必须体现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这些最基本的规定;作为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它必须同时具有建立在这种最基本的规定基础上更为丰富的规定,后者来自现阶段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任何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的作用。否则,现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就不可能是理想的经济模式。

我们认为,能者优先原则和分级调控原则,就是这种“更为丰富的规定”之一二。它同前三个最基本的规定一起,成为现阶段社会主义管理工作中的五条基本原则。

《二一三五办法》是一个整体,其中每一项内容不仅有明确涵义,且力求做到多一条不必要,少一条不完备,相互之间无逻辑矛盾。

从某种意义上看,《二一三五办法》的可操作性超过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方案,其有效性具有“三不依赖”特长:第一不依赖于参与者的大公无私,如以往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倡导的许多办法。第二不依赖合理的价格体系,如既有的市场经济所论证的办法;第三不依赖于外部给定的一套完备的数据资料,如计划经济年代及计量经济学所推崇的哪些办法,它本身就是一个“数据发生器”。同时,《二一三五办法》运转起来还具有“自组织”和“自学习”的功能,起步时,使用者只要掌握简单的方法要点就行,适合从基层单位和农村地区开始试点。然而,它一旦运转开来,不仅会以超常的速度提升参与者的水平,而且就当前许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潜力来看,它能凸显出“成本减一半,效益翻一番”的惊人功效。

作者:张敢明

第4篇:院士工作站简介--简介

甘肃省心脏外科院士专家工作站简介

经甘肃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领导小组批准,于2012年10月25日,甘肃省心脏外科院士专家工作站在兰大二院正式挂牌,这是我省医学界第一家院士工作站,也是全国首家以学科为依托建站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朱晓东出席挂牌仪式。

兰大二院心脏外科是获得中国心脏外科金刀奖的团队。早在1964年,开展了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在经过历代院领导和科主任的不懈努力,心脏外科已成为集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学科,是兰州大学博士点、硕士点。心脏外科已经初具规模,现有三个临床科室、一个心脏重症监护和体外循环科、心脏外科研究室、心脏外科教研室。现有医护人员38人,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导2人,博士5人。

心脏外科团队将利用心脏外科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平台,与院士专家紧密合作,促进我省心脏外科学科发展,进一步提高在全国的影响力,极大地促进西北心脏外科工作的发展。1.人才培养方面: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把全科专家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扎实的创新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2. 科学研究方面:在我院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与两院院士合作,共同申请、完成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先进的科研技术带动心外科工作的发展。3. 技术革新方面: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平台,在院士的指导下,在我院开展新的业务、新技术,并且开展心胸外科标志性手术。 4.学术交流方面:充分发挥院士学术影响力,在院士工作站的平台上,加强我院心外科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甘肃省心脏外科院士专家工作站简介

甘肃省心脏外科院士专家工作站经甘肃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领导小组批准,于2012年10月25日在兰大二院正式挂牌,这是我省医学界第一家院士工作站,也是全国首家以学科为依托建站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朱晓东出席挂牌仪式。

兰大二院心脏外科是获得中国心脏外科金刀奖的团队,已成为集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学科,是兰州大学的博士点、硕士点。

心脏外科团队将利用院士工作站的平台,促进我省和西北地区心脏外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甘肃省心脏外科院士专家工作站简介

甘肃省心脏外科院士专家工作站经甘肃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领导小组批准,于2012年10月25日在兰大二院正式挂牌,这是我省医学界第一家院士工作站,也是全国首家以学科为依托建站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心脏外科专家朱晓东出席挂牌仪式。

兰大二院心脏外科是获得中国心脏外科金刀奖的团队,已成为集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学科,是兰州大学的博士点、硕士点。

心脏外科团队将利用院士工作站的平台,促进我省和西北地区心脏外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第5篇: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简介

党中央要求中国科学科院、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家自主创新、培养科技人才多做贡献。成立“院士工作站”是中国科协的一个创举,是搞好院、地合作的一种新形式,系科协牵头,政府推动,多名院士实质性参与,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以共同利益为纽带,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平台。

企业院士工作站工作内容主要有:

(一)开展产业及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

(二)围绕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研发人员开展联合攻关

(三)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在企业共同开展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

(四)与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联合培养企业创新人才。

目前全国各地科协系统不同程度开展了推进企业院士工作站的工作,有的省市经省委、省政府下发文件出台了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有的联合科技厅、财政厅出台制定科研扶持奖励办法等。

“院士工作站”创造了很多经验,起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聚集高端人才,支持和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借用院士及其科研团队这个“外脑”,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条件。院士工作站这种形式,将地方企业的需求和院士团队的技术支持紧密地结合起来,会产生巨大社会财富、形成强大社会生产力成为可能。

二、发挥院士知识专长,为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一方面,院士及其科研团队,用自己的智慧和技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服务;另一方面,院士们也找到了施展才智,为国民经济多做贡献的广阔平台。

三、促进“产学研”相结合,营造良好的组织形式和合作氛围。

当前,我国的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院士工作站”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是搞好“产学研”三结合的一种非常好的组织形式。

四、为企业培养高端技术人才创造条件。

通过“院士工作站”这一互动形式,企业派出了许多年轻的技术骨干与院士交流讨论。面对面的交流对人才的提高和培养是很重要的。有些企业通过“工作站”院士的牵线搭桥,向高校甚至国外输送了研究生,也是为企业培养高端人才的一种好的途经。

第6篇:方滨兴院士简介

一、基本情况

方滨兴,男,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籍贯江西省万年县,汉族,1960年出生于哈尔滨市。

主要研究内容是网络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并行处理、互联网技术等,首先提出了建设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理念,并组织研制、实现了相应的系统,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信息安全理论方面,将涉及了物理安全、运行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狭义的信息安全)及内容安全的信息安全概念给出了统一的形式化定义,同时着手提出并研究信息安全属性可计算性的思想。

二、学习简历

1978-198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77级本科生,获学士学位; 1982-1984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81级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6-198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85级在职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1990-1993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在职研究学习; 2003年,在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第41期脱产学习半年;

三、工作经历

1984-199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其间任任教研室副主任; 1992-199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任教授;其间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1995-1999年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其间任教研室主任,副院长,网络中心主任;

1999-2000年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任副总工;

2000-2002年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任总工程师、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2-2006年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任主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3-2007年任信息产业部互联网应急处理协调办公室主任,其间被任命为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名誉主任; 2005年起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12月起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四、2001年以后的科研成果

1、2001年,“计算机病毒及其预防技术”获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一;

2、2002年,“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3、2002年,“大范围宽带网络动态处置系统”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二;

4、2004年,“大规模网络信息获取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5、2004年,“国家信息安全展略研究”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机关优秀成果三等奖;

6、2005年,“搜索引擎安全管理系统”获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二;

7、2007年,“通信数据安全管理系统”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

五、当前的主要学术兼职

2003年起: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委员会(TC8)主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技术管理委员会委员;

2004年起: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委员会主任;

2005年起: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常务理事、通信安全技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

2005年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兼职教授;

2006起: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工大国家计算机内容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起:中科院计算所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信息安全首席科学家; 2007年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起:《通信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

2008年起: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

六、当前的主要技术工作兼职

2003年起:财政部“金财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4年起: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5年起:全国人大信息化系统改造和建设工程专家咨询顾问组成员; 2005年起:国家863计划“十一五”信息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7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可信软件重大专项专家组副组长; 2007年起:国家973计划“信息安全理论及若干关键技术”首席科学家。

七、当前的主要社会兼职

2002年起:信息产业部通信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2004年起: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2004年起:解放军总后勤部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5年起: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认证管理委员会委员; 2005年起: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技术委员会委员;

2006年起: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006年起:上海市互联网宣传管理技术咨询专家; 2006年起: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6年起:国家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 2007年起:公安部信息安全特聘专家;

2007年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评审委员会委员。 2007年起: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专家顾问团成员

六、2001年以后的主要奖励与荣誉

1、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2001年获中组部、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民政部、人事部等联合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2、2001年获信息产业部“在信息产业部重点工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特等奖先进个人”称号;

3、2002 年获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科技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

4、2004年获人事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授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5、2006年获信息产业部“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

6、200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第7篇:院士工作站办理流程

1、选择1-2名相关学术方面的院士与企业进行初步对接,由企业发出邀请函请院士到企业进行参观考察,会晤商讨。

2、企业将提出需要院士工作站解决的科研课题,与院士进行沟通。

3、院士如果觉着科研课题可以进行合作研究并同意企业给出的条件,将向院士所在科研院所的所长进行书面汇报,得到科研院所领导的批准。

4、企业与院士签署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的合作协议,标明合作研究课题内容,约定每年院士工作站科研经费数额及使用情况,约定院士工作室每年提交研究结果汇报时间,一般合作期限为3年。

5、签署完协议后,企业将填写当地申请成立院士工作站的申报表格,标明合作院士工作站的院士姓名及合作研究方向和内容,最后落款由院士亲笔签字。

6、申报表格速递送到当地地市级科技局或者市科委,当地科技局或者科委再将此表格上报省科技厅或者省科委,等待省科技厅或者省科委的最后批复。此期限大概为2-3个月。

7、省里批复下来后将择机举行院士工作站挂牌仪式,由当地企业主办,由省里主管科技的副省长及签约院士和企业主要领导共同出席揭牌仪式,揭牌仪式过后,院士工作站正式启动。

第8篇:院士工作站申报要求

一、申报资格条件

1.申报主体为在贵州省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能为院士进站工作提供必要的科研、生活条件及其它后勤保障;

2.申报单位应建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拥有水平较高、结构合理的研发团队,具备较强研发能力,有明确的研究方向;

3.与相关领域1名以上院士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明确的科技创新或成果转化项目;

4.建有省级以上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和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可优先设立工作站;

5.已批准建站的单位不能重复申请建站。

二、申报材料

1. 建站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2. 院士工作站管理制度;

3. 与院士合作开展联合创新或成果转化的相关证明材料; 4. 本单位软硬件条件证明材料;

5. 其它能够证明申报单位有能力与院士及其团队开展合作的支撑材料。

申报书与附件材料合并装订(一式一份),所提供的材料复印件须经单位核实并加盖公章。

1

第9篇: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公司人才基地,培养造就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保持公司在国内外的技术领先地位和持续快速发展能力,创建国家一流的电子商务数据挖掘技术科技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公司设立企业院士工作站(以下简称院士工作站)。

第二条 为切实做好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和运作,促进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进站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对我公司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根据江苏省和南京市有关政策和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条例(暂行)。

第二章 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 院士工作站接受江苏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和江苏省科技厅的具体业务指导,省科技厅是院士工作站的主管部门,院士工作站接受其动态管理和评估。

第四条 院士工作站领导机构为公司院士工作站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公司副董事长、技术总监及技术委员会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公司的战略发展方案,制订引进院士及其科研团队总体规划与政策,审批科研课题方向、经费筹措及使用等重大问题,监督和检察院士工作站的运作情况,听取院士工作站的工作汇报。

第五条 工作站的办事机构为公司院士工作站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管理办公室),由企业技术中心统一管理,设专职人员负责工作站的具体事务及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设立工作站学术秘书,负责协调院士工作站各项任务的实现。

管理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执行领导小组决议,提出实施意见和办法;征集公司及其子公司各部门对院士工作站研发项目的建立和意见;向有关部门和相关部门送审院士工作站研发人员的申请材料和相关手续,协助解决进站院士及研发人员的生活安排等问题;负责院士工作站常务事管理,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其科研工作进行指导、

监督、检查、考核;协调院士工作站与产学研合作院校之间的关系;向上级院士工作站管理机构请示和汇报工作。

管理办公室同时还要制定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机制与计划,在工作站不定期举办国内外技术交流会,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工作站讲学或授课,不定期参加相关行业协会主办的各种会议,了解国内外发展趋势,学习最新技术,提升工作站研发能力和水平。制定优惠政策吸收优秀项目,根据合作项目的大小、难易,进行人员、资金、以及软硬件设施等的合理支持与配制。积极与国内外的数据挖掘学术界联系,争取由焦点公司主办有关的数据挖掘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到焦点公司作报告。

相关子公司及其开发部门作为院士工作站研发人员的具体培养使用单位,支持院士工作站的运作,组织院士工作站研究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为研发项目配备必要的助手,对研发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考核,并在其它相关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管理办公室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工作站工作,检查合作开展情况,协调合作有关的问题,确定下一阶段合作的计划。工作站与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第六条 院士工作站根据公司事业发展和各相关技术开发部门需要,提出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好市场前景的研究项目,经管理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后,报领导小组审定。

第七条 院士工作站遇到临时重大问题,通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解决。

第三章 管理规定

第八条 院士工作站的进站院士及其团队经公司领导小组确定,报请江苏省科技厅批准后,依据江苏省相关管理规定办理进站手续。

第九条 为保证进站院士集团团队在站期间顺利工作,由公司、院士及其团队原所在单位签订《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研究内容、待遇、双方权利与义务、知识产权归属等。

第十条 院士工作站主要工作内容为:

1、开展甲方技术咨询和指导;

2、围绕甲方亟需解决的有关数据挖掘方面的技术,由院士及其创新团队与甲方研发技术人员联合攻关。

3、将院士及其创新团队关于数据挖掘的新技术应用到公司的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的研发中。将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PROMIS/KW框架技术应用到公司,支持公司的企业计算各种服务(如分布、目录、事务、安全、持久、并发等),从根本上解决公司面向电子商务的特色问题。

4、为了保证院士团队开展工作与生活,工作站将每年从科研经费中拨出专项资金购买仪器设备,引进专家、学者进站合作研究开发、技术交流与生活等费用;每年从企业或行业精选出1-2个学术价值高的科研项目请专家学者提供咨询和指导;向院士团队提供为研究工作必需的足够实际数据;对进站工作的院士及其团队提供生活宿舍;为院士团队、专家、学者提供专用交通工具,配备专职技术助手和生活助手。

第十一条 公司选派相关的专家作为院士工作站研究工作的业务协作人员,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术指导人,并配备必要的科研人员作为助手,参与课题研究。

第十二条 院士及其团队在站期间,应遵循公司项目管理办法,在研究各阶段,按照公司科研质量保证体系的规定,提供研究的相关的数据和报告。

第十三条 除《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中有明确规定外,院士及其团队在站期间应遵守公司各项保密规定。

第四章 经费管理

第十四条 在合作期间,公司提供专项经费用作工作中的建议、项目研发和人才培养等。

第十五条 江苏省科技厅资助经费100万元由甲方团队用于院士工作站建设,按照

原项目申报书规定之用途使用;

1、甲方使用自有资金60万元支付给乙方,由陆汝钤院士掌握,并分发到乙方创新团队成员在各自单位的实验室作为分散开展科研工作的用途,为院士工作站团队交流活动及准备相关课题研究及培训课程费用,以及在每年来院士工作站交流活动中支付各位老师差旅费。

2、甲方使用自有资金配套作为乙方创新团队在南京期间集中科研的工作和后勤保障费用,不用于实验室建议及房租、水电等日常维护费用。该项目费用的使用由甲乙双方代表按使用进行审计。

第十六条 根据院士工作站的课题进展情况,由公司产生的需求需要院士团队额外增加研究课题和工作的部分,由公司与院士团队或成员另行签订协议,商定经济条款和支付条件;

第十七条 院士团队各位老师如有安排调研或学生来参与课题,学生来回差旅费可由各老师研究经费解决,学生及老师在南京的食宿由甲方解决,甲方亦可以为没有工资收入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津贴;

第五章 院士工作站的研究成果归属

第十八条 由院士团队和公司合作的课题,知识产权为参与的双方或多方共有,或从课题的协议约定。

第十九条 由院士团队单独根据行业或焦点的相关数据或文档归纳总结形成的相关知识产权或文章由团队相关老师独享,如涉及公司名称或有迹象表明可以获知公司的内容的,在发布前应征得公司同意;

第二十条 由公司团队单独完成的研究成果,其知识权归公司,如由院士团队的相关学术讨论形成的指导性建议和建议在公司的课题中起到关键作用,亦可由双方或多方共同拥有。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条例若与现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不一致的地方,则以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为准。国家如有新的规定,则按新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管理条例自发布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股份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2010.08.08

上一篇:汽车零部件介绍下一篇:自动售货机顺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