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意象月亮

2023-0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诗歌意象月亮

现代诗歌意象教学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在诗歌鉴赏中,我们要体会作者情感,把握诗歌主旨,就要充分借助这一载体。在诗歌创作中,我们也需要通过意象来增强情感表达的张力。下面,笔者就以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一单元为例,谈谈现代诗歌教学中的意象教学。

一、勾连互鉴,品析意象

1.联系诗文,解读意象。

文学意象的内涵具有延续性。在讲解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意象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联系古诗文中的相关意象,进行比较鉴赏,新旧勾连,以诗解诗。这样既可以解读意象的丰富内涵,又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为他们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如表1。

表1中所涉及的意象,无论是在现代诗歌还是在古诗文中,都是经常出现的意象,存在“象同意殊”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筛选,选择那些与课文意象内涵相近或相似的古诗文意象,带领学生进行互鉴解读。

2.紧扣意象,分析情感。

“詩缘情而绮靡。”没有情感,不成诗歌;不解诗情,无法学诗。学生在分析诗歌情感的时候,往往会侧重于那些直抒胸臆的句子,因而失之浅显和片面。分析诗歌意象,不仅是解读诗歌表达技巧的重要途径,也是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学习诗歌时,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抓住意象的特征,就能很好地把握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如表2。

在诗歌中,恰当的意象蕴藉深长,能够营造出浓厚的氛围和深远的意境,从而帮助作者实现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目的。在分析第一单元的诗歌意象时,教师只要引领学生紧扣意象特点,就能快速且准确地揣摩出作者融入其中的思想感情。

二、用情诵读,体味意象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对体味意象内涵、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在诵读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读好语调。

对于具有思索、追忆、悼念等含义的意象,宜采用平直调诵读,因为平直调一般用来表示庄重、严肃的语气。例如,《乡愁》中,“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表达了作者的追忆和哀思,学生便可用平直调朗读相关诗句。而对于蕴含愤恨、感激等情感的意象所在的文句,宜用降抑调读。例如,《我爱这土地》中,“暴风雨”“土地”“河流”“风”等意象融入了作者对祖国遭受的灾难的悲愤痛苦之情,学生便可以用降抑调诵读相关诗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读好重音。

重音不等于重读,它是在朗读中根据语句目的和思想感情的需要,对某个词或短语予以强调,包括拖音、颤音、轻读等。融入了舒缓的情思,具有沉思、呼唤、恳求等含义的意象,学生在朗读其所在文句时,可以用拖音读。如《我爱这土地》中,“黎明”象征着希望,与前几句相比,表意舒缓,在朗读时,就可以采用拖音。对于表达惊喜、激愤、兴奋等情绪的意象,学生在朗读时宜重读。如《我看》中,“绿潮”是让人感到喜悦的意象,就可以重读。另外,在诵读含有深沉、凝重等情感的意象时,可以轻读,如《乡愁》中的“坟墓”“海峡”等意象;在诵读表达特别强烈的情感的意象时宜用颤音读,如《我爱这土地》中的“土地”意象。

3.控制语速。

诗句中的意象如具有庄重、缅怀、沉思、警示、失望、犹豫、苦恼、沉痛、闲适等意味,朗读时,宜采用较慢语速。如朗读《我爱这土地》和《乡愁》时,整体语速宜慢。诗句中的意象如具有斥责、紧张、急迫、惊奇、欢快等意味,朗读时,语速宜较快。此外,声音的强弱、停连也都可以根据意象的特点及其蕴含的情感来调整。

三、尝试创作,用好意象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之一是尝试创作诗歌。单元附有“怎样写诗”的指导意见:“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写作技巧。开始的时候,教师可降低难度,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意象先写几句诗。例如,笔者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给题为《雨》的小诗补写诗句,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借助意象表达情感。

雨滴答在________

雨滴答在________

雨滴答在________

学生如果在横线处填入“瓦上”“树上”“地上”等词语,就只是在客观地描述物象,而不是在创作意象。意象必须融入情感,才能表达诗的意境。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根据遇到不同事情时的不同心境,去补写小诗;而对于意象的选取,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眼见耳闻,就地取象。

比如,小明这次考试考了双百分,还得到了“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根据这个事件,可以这样补写小诗:

雨滴答在一百分的两个湖心里

雨滴答在三好学生的红色印章里

雨滴答在急切回家报喜的心里

在这里,雨就像是跳动的喜悦的音符,不管滴在哪里,都会荡漾起欢喜。

2.跨越局限,依情组象。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眼见耳闻,就地选取意象,但不能局限于此。思维要冲破耳目所及的范围,才能创作出内涵丰富的意象。比如,小明正处于离别的伤感中,眼前可能没有枯藤和落叶,但他完全可以借助这些现实中存在的经典意象来创作诗句:

雨滴答在枯瘦的老藤

雨滴答在枯黄的落叶

雨滴答在枯涸的心田

这样一来,意象选择的范围可以扩大,诗歌的情感也会浓郁起来。

3.学以致用,诗文取象。

初学写诗的学生还可以走一下捷径,借助古代诗文中的经典意象,进行诗歌创作:

雨滴答在长亭古道

雨滴答在孤帆远影

雨滴答在离人心上秋

经典古诗文情味深长,诗意盎然。学生从中选择意象来进行诗歌创作,既可以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又可以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举两得。

总之,意象教学是打开现代诗歌教学大门的一把钥匙,可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在融入情感的诵读中加深对意象的理解,借助“意象”学会诗意地表达情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作者:周满强

第2篇:论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

关键词: 意象派;中国古典诗歌;误读现象;变异现象

摘要:英美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营养资源的汲取是20世纪“中学西渐”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命题,因为。它为西方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在这两种异质文学相互碰撞与交流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误读”现象,尤其表现在意象派诗人翻译和改写中国古典诗歌上。对这种现象及其原因进行梳理和挖掘,可透视“本土”文学在对“他者”文学的接受中所发生的变异现象以及“本土”文学自身丰富的特性。

20世纪的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20世纪的世界文学在多元的文化语境中,更是异彩纷呈,流派众多,思潮更迭,蔚为奇观。形成这一奇观的原因很多,中西文学的相互碰撞与交流,为各自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并提供无限机遇和发展前景,便是原因之一。如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成功借鉴和参照,为美国诗歌的发展探索到一条新的思路,是为表征。关于意象派诗歌吸收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并置、意象叠加等艺术手法,并由此而产生的影响,学界已有很多专家和学者撰文进行研究和探讨,并达成共识,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力图从两种异质文学发生碰撞与交流时,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出现的“误读”现象人手,就英美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因“误读”所出现的变异现象及其渊源进行梳理与透视,为两种异质文学间的交流与互补寻求一种学术层面的可能性。

什么是“误读”?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是指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错误的阅读”现象。但就其深层含义而言,所谓“误读”,并非是指对文学作品的曲解,而是指在尊重文学作品的前提下,接受者对文学作品进行一种特殊化的处理,使阅读行为更适合自己的需要但又不过分地对作品施暴。这是在文学阅读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阅读现象。从正面价值人手,它使文学阅读不但别有洞见,而且极大地得以丰富;若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出发,“误读”则指当两种异质文学相互发生影响时常常出现的一种阅读现象,是指由于“接受屏幕”的不同,一种文学在被“他者”阅读时出现的一种变异现象。因为人们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自己的需要去解读外来的文学作品,因此,在文学交流的过程中,除了不应有的误解之外,一般来讲,“误读”是一种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有时甚至是有意为之。历史事实还告诉我们,“误读”往往对文化及文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即为典型个案。

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主要表现为对诗歌情感元素的淡化、剥离及对抒情主体地位的颠覆。在诗歌创作中,“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但关于什么是“意象”以及“意象”可以分为哪些基本类型,到目前为止,诗学界并未达成全面统一的共识。就基本定义而言,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1)强调意象诉诸视觉的具象性质:“就其最简单的形式而言,它是文字制成的图画”。(2)强调它对于各种感觉的复制功能:“(意象是)任何感官经验在诗歌中的再现”。(3)强调它传达意义的功能:“(意象是)作家采用而且命名的东西,因为它在作品里出现将会释放和阐明意义”…。上述各种定义说明,要给“意象”下一个全面又不至于引起歧义的定义,从意象的功能人手是非常困难的。也有人试图从意象的种类入手来给意象下定义。美国华裔学者刘若愚先生在《中国诗艺》一书中,把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意象分作两种基本类型:单纯意象和复合意象。他说,单纯意象是“一种词语的表达,它能引起实在的感觉和图画般的联想”,在诗中只起描述作用,如“草”、“木”、“虫”、“鱼”、“山”、“河”、“雨”、“露”等。复合意象是“两件事物并置、对照,一物替代另一物以及一种经验由另一种所假托的词语表达”。从以上关于意象的基本定义及种类区分中,可以看出意象具有具象性和包孕性,并具有描述作用和指涉作用,而具象性和描述作用相对应,包孕性和指涉作用相连。前者的体现,在于意象诉诸感官而引起一种如身临其境的艺术感受,是否会由此引起进一步的思考并不十分重要。后者的体现,在于意象诉诸智识而引起理性思考,是否借助意象的描述作用,是第二位的。鉴于以上所述,我们对诗歌意象可作如下界定:意象是在心理上引起某种体验(尤其是视觉体验)或者传达某种意蕴的艺术形象。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作为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则在《意象主义者的几个“不”》中将“意象”定义为:“‘意象’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和情绪的复合体。……正是这种瞬间呈现的‘复合体’,使我们在体验伟大的。艺术品时,产生豁然开朗之感,摆脱时间与空间限制之感,年龄陡然成长之感”。他又在《关于意象主义》中将意象分为两种:主观的——“它们被吸收进大脑熔化了,转化了,又以与它们不同的一个意象出现”;客观的——“攫住某些外部场景或行为情感,事实上把意象带进了头脑;而那个漩涡(中心)又去掉枝叶,只剩下那些本质的、或主要的、戏剧性的特点,于是意象仿佛像那外部的原物似地出现了”。据此,意象派建立了自己的创作原则:(1)运用意象把握具体细节,扬弃含混不清的泛泛之论;(2)务求诗歌的坚实与清新,摈弃笼统与含混。由此可见,意象派诗歌理论突出强调的是意象的清晰和质感,特别是感性特征,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具象性和描述作用。表现在创作上,要求用鲜明、准确、凝练的意象来形象地表达事物,诗中不乏议论和感叹,意象本身融化着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文字上,要求简洁、浓缩。由于有着如此的诗学理论背景,于是当意象派诗歌进行诗歌实践并向“他者”寻求文学资源支持时,在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阅读中,发生“误读”现象就是一种必然,这突出体现于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和改写上。1916年,庞德翻译了王维、王昌龄、李白等人的诗歌,结成《神州集》,其中有由《落叶哀蝉曲》翻译而成的《刘彻》:

《落叶哀蝉曲》 《刘彻》

罗袂兮无声, 丝绸的感宰已不复闻,

玉墀兮尘生, 尘土在宫院里飘飞,

虚房冷而寂寞, 听不到脚步声,而树叶

落叶依于重扃, 卷成堆,静止不动。

望彼美之女今安得, 她,我心中的欢乐,长眠在下面:

感余心之未宁。 一张潮湿的叶子粘在门槛上。

原诗前四句的景物描写充满了孤独、凄凉、寂寞、感伤的意味,为后两句抒发作者对失去心上人而无法表达的哀思、怀念以及难以平静的心情作了铺垫,诗的主旨以情感的抒发为其核心。但是,译作却在一定程度上淡化甚至剥离了情感元素,虽然也可以看到有浓郁情感色彩的句子,如“她,我心中的欢乐,长眠在下面”,但是,原作中抒发情感的色彩却淡化甚至没有了。译作的意象虽然很鲜明,意境也充满质感,但原诗中情感的核心地位已被置换为“意象”的单纯、清晰和坚实,鲜明体现着意象派诗歌的创作原则,即“纯意象”理论:诗人应该运用

具体、鲜明而又生动的意象,无须添加任何感叹。在改写上,庞德由汉代班婕妤《怨诗》改作而成的《题扇诗,给她的帝王》,也体现着这一特点:

《怨诗》 《题扇诗,给她的帝王》

新裂齐纨素,

噢,洁白的绸扇,

皎洁如霜雪。

像草叶上的霜一样精湛,

裁为合欢扇,

你也被弃置在一旁。

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袖怀,

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

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

恩情中道绝。

从改作中可以看出其变异现象:(1)原诗意象被大量删除,被改写成极为简洁、凝练的三句诗。(2)原作中浓郁的情感元素被大量剥离,如“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特别是最后一句“恩情中道绝”,在原作中是中心和升华,但是,在改作中被剥离。(3)改写后的诗歌人称也发生变化,原诗为“第一人称”,改写后变成“第二人称”。由于人称发生变化,原诗“第一人称”主观感情的抒发被改写成“第二人称”的客观叙事,原诗中的抒情色彩被淡化,抒情主体的核心地位也被颠覆。

实际上,从诗歌创作层面看,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经营方面原本就存有差异性。中国作家营造意象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象”,而是为了“意”,是为了实现中国古典诗歌所追求的“象外之意”、“言外之旨”。正如司空图所言“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即使是关注“象”,也是“略神貌而取神骨”,立足点仍然是“意”。因此,无论写景咏物,都有一个抒情主体存在,并成为“画龙点睛”之笔的承载者。王昌龄在《诗格》中将诗分为三格:“一日生思,二日感思,三日取思”。所谓“生思”,即:“久用情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严羽《沧浪诗话》云:“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奏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体现在创作中,抒情主体是使诗歌生发意义的载体,起着主导作用,占据核心地位,从而产生意境之美。在此,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可为个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的前四句通过十个并置的意象组合,描绘出一幅凄凉、孤寂、萧索、衰败的晚秋景象。假如这首诗仅仅由这四句诗组成,那么,它就是一首纯粹意义上的写景诗了,但是,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使这首小令圆满地达到“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由于抒情主体的出现,使该诗歌成为一个整体,并生发出许多意义,诸如思家的情绪、漂泊无依的孤苦、人生失意的处境……

在意象派诗歌中,庞德的《地铁车站》最为经典:“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在这首诗里,我们见不到抒情主体的存在,解读到的只是由鲜明而富有质感的意象组成的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在人来人往的地铁车站上,美丽的面孔像幽灵一样迅速地或隐或现,人们脸色湿润,就像在漆黑的背景上,撒下许许多多的花瓣,诗中没有任何直抒胸臆的情感元素。根据庞德的自述,他在1911年的某一日,依据对这幅图画的感受,走路回家的时候,想到了一个表达方式,但它不是文字的,而是“小块小块的色彩”,于是,这首诗歌诞生了。但是,最初的诗歌由三十行构成,后来删减至两句。可以想象,诗人面对这样美丽的景象,内心不可能不产生丰富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原来的三十行诗也许不无浓郁的情感色彩,甚或有抒情主体直接呈现,但由于庞德在艺术上追求意象的质感特征,剥离了情感的宣泄,语言简洁凝练而明快,诗成了诗人一瞬间理智和情绪复合的产物。

当两种异质的文学相互碰撞时,“误读”是一种必然产生的现象。但是,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必有其缘由,且透过这缘由可发掘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从有意“误读”的层面看,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是由意象派诗歌的特殊需要所决定的。赵毅衡先生在《关于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新诗运动影响的几点刍议》中说:“中国诗歌影响起伏的规律或许是:每当美国诗人试图松动英国(欧洲)文化传统的束缚,摆脱学院派保守主义的压力,他们就需要中国古典诗歌的支持。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始终与美国诗中的激进倾向相联系”。这段话表征出一个事实:中国古典诗歌被美国意象派诗人发现并进而对美国诗歌发生影响的时候,正值美国诗歌要强化自己民族特色的时候。因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诗歌处于英国的附庸地位,为了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不仅需要摆脱英国正统文学的压力,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松动欧洲文化板块的束缚。同时,为了达到反传统的目的,追求诗歌新的发展空间,他们反对维多利亚时代充满说教意味的诗风,特别是浪漫主义诗歌发展到后期出现的那种伤感情调和无病呻吟的诗风。于是,一些美国诗人受到法国现代主义诗派象征主义的影响,要求用鲜明、准确、含蓄、高度凝练的意象来生动形象地表达事物,并提倡简洁、浓缩的语言。但是,象征主义诗歌的意象虽然很鲜明,诗歌的审美意蕴却仍然显得朦胧、多义,这似乎又不符合意象派追求诗旨之单纯的审美理想,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为什么不是无意而是有意的了。他们只吸收了中国古典诗歌鲜明、清晰的意象营造的审美特质而有意将情感元素剥离了。

另外,20世纪西方的文化语境,也是促使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有意进行“误读”的原因之一。战争的阴影、垄断下的贫富悬殊、无法转嫁的经济危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异化,使20世纪的西方人受着失去自我与主体性的极大威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非理性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它强调人的本能、潜意识、直觉等作用,带有虚无主义、悲观主义、绝望主义等色彩。叔本华说:“我们万不能由外而去抵达万物的真性。无论我们探索得怎样多,我们所能及到的无他,只有印象和名词罢了。我们好比一个人绕着城堡走来走去,总找不到一个入口,有时约略描绘几下外形来。”加缪说:“一个哪怕可以用极不象样的理由解释的世界也是人们感到熟悉的世界。然而,一旦世界失去了幻想与光明,人就会觉得自己是陌生人。他就成为无所依托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对失去的家乡的记忆,而且失去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演员和舞台之间的分离,真正构成荒诞感。”面对一片荒原,出现了“失语症”,庞德于是说:“艺术却从来不要求任何人去做什么,去想什么,去成为什么。艺术就像一棵香蕉树那样存在着,你既可以观赏它,也可以在树荫下小坐,也可以摘香蕉吃,还可以把它当柴烧,你满可以随心所欲。”

因此,中心消失,主体被异化,诗歌中抒情主体即自我的被消解也就是一种必然表象。这样,当中国古典诗歌进入意象派诗人的视野时,无论是译

作、改作、创作,只剩下纯客观的意象并置或叠加,原本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主体”,在意象派诗人的“接受屏幕”上被有意识地视而不见或自觉地被忽略,使诗歌的审美意蕴变得更加单纯、清晰。“应当承认,新诗运动接受的中国诗,是被美国诗人‘中国化’了的中国诗”,“这种‘中国化’,是通过选择实现的,也是通过翻译实现的”。其结果“是产生了一种许多新诗运动诗人追求的理想的诗风”,即“强调了中国诗简朴、恬淡、清静的方面”,拒绝“十九世纪诗”的“感伤”和“做作”。于是,“误读”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学行为,为意象派诗歌提供资源和养分,同时,也吻合时代发生变化后产生“失语症”的文化境遇和氛围。

从无意“误读”的层面看,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是西方诗歌自身的文学、文论传统和文化传统及思维方式特点等影响所致。

诗歌是中外文学史上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外诗歌在要求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及诗歌语言高度凝练集中、富有音乐感节奏感等方面是相同的。但是,每个民族由于其自身的文化传统、历史境遇以及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差异,文学也形成自身的传统,诗歌更不例外。就其传统而言,与中国相比,西方诗歌的传统主要是叙事。如西方诗歌形成了庞大而有规模的以叙事为主的史诗系统:《荷马史诗》以诗的语言叙述特洛亚战争的英雄传说,维古尔的史诗《埃涅阿斯记》叙述罗马开国之君的种种经历。中世纪出现了英雄史诗的辉煌时期,《罗兰之歌》叙述法兰西民族英雄的业绩,《伊戈尔远征记》叙述俄罗斯民族英雄的业绩。18世纪有伏尔泰的史诗《亨利亚德》等。叙事长诗也大量出现,如《神曲》、《荒原》等。即使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代抒情诗成为主流,也仍有拜伦的《东方叙事诗》、雪莱的《麦布女工》等叙事长诗。还有“诗体小说”和“诗剧”文体的出现,也从侧面说明了西方诗歌强烈的叙事性,以至于西方的诗学观念也主要建立在叙事诗的创作实践基础上,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一章并非是指抒情诗,而是指叙事性的史诗。因此,强调模仿并着重冲突、结构、情节与人物个性的描写,就成为西方诗歌叙事诗传统的重要特点。朱光潜先生在比较中西诗歌的不同情趣时曾说:“西方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在这种诗歌传统的影响下,当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诗歌发生碰撞与交流时,以“含蓄蕴藉”的审美情趣及抒情性为主要传统的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叙事诗的传统相异,意象派诗歌又追求一种“硬朗”的诗风,发生无意“误读”是必然的。另外,从诗学传统看,中西学者在界定和运用“意象”一词时,其中,有一个明显的分歧,那就是或者把它视为“意中象”,或者视为“意加象”。中国强调的是象所包含的“意”,西方强调的是“象”,意象派诗人的诗论主张更是如此,从而也影响到意象派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

文化传统对文学也是有影响的。西方文化形态是科学型文化,以“航海文明”为源头的西方人比较彻底地摧垮了氏族血缘关系的纽带而走进奴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每一个公民占有财产的多少来决定,是一种政治法律关系,而不是靠血缘的纽带来维系的伦理道德关系。古希腊的商业经济和民主政治使西方人崇拜人的“力量”和“智慧”,这一崇拜很快导致了对能解释“力”之秘密的“知识”的深刻好奇、对“长于把握并支配‘力’的‘知识”’的不倦探究。因此,无论是在社会文化心理还是美学精神上,西方文化都侧重于求“真”,并作为西方人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对文学美学风格的形成、审美意象的构成产生很大影响。意象派诗歌是反传统的诗歌流派,崇尚并追求新的表达方式和诗风,因此就从异域即中国古典诗歌中寻找新的资源。但是,“反传统”并不意味着能彻底背叛传统,尤其是在漫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已具有定势作用的传统。所以,即使是意象派诗歌愿意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的诗性情愫,也无法彻底摆脱因这种文化传统形成的文学创作心理定势的束缚。

此外,从思维方式看,西方思维趋向思辨与实证,不同于中国思维所强调的直觉与顿悟。思辨体现着一种究天究地的求知精神,实证则体现着对外在物景大小、比例色彩的认真态度。集中表现在西方人观照世界的方式上,受古希腊形式逻辑的影响,他们重形式、分析和演绎,主张通过推理、求证来得出对宇宙最清晰、准确的结论。特别是受到近代实验科学和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后,更增强了这种观照方式的思辨性和实证性,形成重精确、求实证、注重观察的思维特点。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形成西方文学以叙述写实为主导的创作走向,并影响到诗歌创作。意象派诗歌追求意象的质感而忽视诗歌的抒情性,也受到了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当然,还有诸如语言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如汉语属于“表意文字”,英语属于“表音文字”,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误读”是两种异质文学相互碰撞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有时是无意的,有时甚至是有意的。但是,无论是无意甚或有意,只要它对文学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更有价值的空间,就自有它出现的缘由和意义。意象派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误读”及由此发生的变异现象,不但为英美诗歌注入了生气,而且透过其渊源的发掘,呈现出英美文学丰富的特性。

作者:范景兰

第3篇:中英诗歌中日和月意象之浅析

摘 要: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高体现。而意象则被誉为诗歌的灵魂,无论是诗歌的鉴赏还是其创作中足以鉴其重要性。诗人借用具体事物来表达较抽象的内涵,从而抒发自己的志向、情感等。在中英诗歌中自然意象的运用有着其独特的意义。本文拟从日月这两种自然意象在中英诗歌中的运用进行比较,旨在分析意象在诗歌中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更深层次地探究中英诗歌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诗歌;自然意象;共性;文化内涵

诗,最具文学特质亦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学样式。诗不但浓缩并沉淀了一个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精髓,从而体现出其语言精粹,故诗绽放着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意象曾被称为一首诗的灵魂。意象是一个及其重要的哲学范畴。美国著名诗人庞德曾说过:“一个诗人一生成功描写一个意象胜过创作诗书万卷。”[1]

我们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亦是诗歌永恒主题之一,其中最为耀眼的独属自然意象。几千年文化精髓积淀,展现出独具风格的意象,并形成了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理论,而这些意象理论相较于西方而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并相互渗透。

一、诗歌中日和月意象体现的文化共性内涵

从古至今,大自然都是诗人们争相讴歌并赞美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他们愿意为之饱蘸笔墨的焦点,这一共性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的诗歌中都别有一番异曲同工之妙。歌颂大自然的美轮美奂,赞美大自然的沧桑变化,通过自然界中的一景一物来抒发传递自己的内心情感。纵观古今,诗人对孕育万物的太阳无不具有特殊的情感。当然还有皓月的崇拜意识。

其中夕阳这一自然意象在诗中的运用尤为颇多,以此来寄托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及较为深层次的精神领域。由于文化地域的不同,这种夕阳情结,日暮黄昏的感觉也就传递出许许多多种不同的意蕴[2]。而月亮意象的运用也是我国诗人的最爱。诗人们认为月最易触景生情。比如:

北宋文学家晏殊曾在他的《浣溪沙》中这样写道“夕阳西下几时回”。看着太阳西落,诗人不禁感叹这样一去不复返的时光还有多少呢?读者面对这样巧妙而又无厘头的问话,犹醍醐灌顶,诗人那种失意怅然的感伤不经意间流露在字里行间之中。北宋文豪苏轼在其代表作《水调歌头》中也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样的文笔来感慨人世间的万事无规律可循,此乃世事无常也。

美国现实主义女性诗人埃米丽·狄金森在她的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中,向我们读者描述了死亡的那一瞬息,并通过想象向读者们描画了一条捷径——通往永恒的捷径,我们称之为“人生的最终归宿”[3]。在这首诗中,我们不难体会出诗人用“日落”象征“迟暮的晚年”时期。人生犹如一次旅行,这条漫长而又曲折的旅途中,“晚年”只是诸多驿站中的一个,一个我们不得不路过的驿站。在这首诗中,诗人给读者一种“死亡是结束亦是开始”的观点。死亡意味着人生的尽头,生命的结束,如落日般渐渐消失。日落日出,周而复始,所以它又象征着我们慢慢长路的伊始。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在其作品Lyrical Ballads序言中这样写道:“诗是人与自然界完美融合的一种表象”。纵观中国诗歌的经典理论史,我们发现“诗言其志”是一条颠扑不破的至理名言。从一个人的作品中,我们便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壮志豪情以及广袤的胸怀气魄。诗人通过对自然意象的描述来抒发自己所追求的崇高美,不仅是伟大的心灵之回声,更是表达一种无限企图愿望的方式。伟大的灵魂,不朽的精神在诗歌中得以传承,得以永恒。

从这些中英文诗歌例子中,我们能明显地体会到诗人的感伤之情,夕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对于人来说,时间飞逝,事业却未成,无不为之哀叹。月象征着思乡,孤苦,失意等悲痛之情。纵观古今,人类往往借助空间载体描绘时间,从而通過物体的运动使时间更加概念化,这一特质在以上几首诗歌中日意象也有所体现。我们可以说诗歌中意象体现的文化共性内涵之一就是其所表达的时间意识这一共性内涵。时间的运动性,时间的无限性以及时间的不可逆性无不与有限的人生有着不可分割的矛盾与摩擦。日还是月,这种借自然物体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使读者感受中西方诗歌中的共性内涵,展现了诗歌中的意象美。

二、诗歌中日和月意象体现的文化差异内涵

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自然”这一特殊概念却有着各不相同的内涵意义。在我们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影响并左右着我们人类思想方式、思维意识以及行为准则的自然观非儒家、释家、道家三家混为一体的自然观莫属。比如唐代被大家誉为“诗圣”的杜甫和“诗仙”李白笔下所描绘的落日和明月是最有代表意义的意象。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

落日邀双鸟,晴天卷片云。

——杜甫《秦州杂诗十二首》

明月出天山,苍茫坛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

英国文学家济慈在作品To Autumn中所运用的自然意象当属其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在这部作品中所描绘的意象美是它带给我们读者最为深刻的特质之一。To Autumn中有曾这样描述:“Season of mists and mellow fruitfulness, Close bosom-friend of the maturing sun.”翻译成汉语则是“雾气洋溢瓜果飘香的秋季,你和催熟万物的太阳是一对挚友”。还有一句描述夕阳意象的优美句子:“While barred clouds bloom the soft-dying day, And touch the stubble-plains with rosy hue.”翻译成汉语则是“霞光似的云朵儿在柔美渐逝的白昼中绽放异彩,为已收割的草场涂上了一层瑰色”。

相较于这几首描述自然意象的诗歌,中国诗歌中意象的描述习惯采用概括性强且程度性高的较为粗线条式的勾勒技法来向读者展示无我忘情、虚己应物的一派优美或凄美风景画。相反之,西方诗歌中意象的描述注重强调其细致,较善于它的精雕细琢[4]。济慈所著的《秋颂》,其中所描绘的意象充分地向我们大众展现了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作家作品重描述、重分析以及思维缜密的特点。

究其原因,不仅受不同地域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有很多因素。首先,我们传统的尊古尚贤的这种意识已经在中国诗人心中根深蒂固,在他们创作的过程中,这种意识也是其创作之源泉。西方,恰恰相反,他们所追崇的对象则与我们大不相同。西方自由且开放的商业经济无不造就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所以我们欣赏的西方诗歌大多较重分析,思维也更为缜密,西方诗人通过自己非常独特的文笔来传达自己内心情感。其次,就诗人的社会地位而言,中西方也大相径庭。中国长达三千多年的封建思想文化,其中儒家思想占据着优势地位。所以“学而优则仕”这种意识一直激励着许多古代的诗人学者,使他们积极上进,奋发进仕途。从中国古诗词可以得知,大多数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志向、抱负以及希望和前途,以至于他们的作品内容大多和其坎坷的仕途有着不可分割的牵连。所以大自然的夕阳等意象自然就成了笔下壮志豪情的宣泄。反观西方诗人学者,诗歌或者文学作品是他们的职业,通过自己辛苦的创作而获得一定的报酬。所以他们的作品更具有一些社会贡献功能。这些艺术作品甚至包括对人生的探讨与思辨也赋予它们一定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故他们通过对一些自然意象的描述来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经验。当然,还有诗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也造就了其创作风格的迥异。中国古代诗人追求的是一种实现个人理想的伟大胸襟。相对而言,受西方商业经济以及民主政治的影响,西方诗人则追崇的是自由平等、个性发展、个人奋斗、个人创造等爱情、享乐,以及个人冒险主义和英雄主义。

诗人把对大自然界乃至人与自然的各种微妙关系的认知通过意象这一具体事物巧妙地运用在诗作中。但中西方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因此形成的生活方式也有所不同。基于此,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信仰,不同的思维方式,当然各个时期诗人所处的社会地位的不同等等。受这些差异的影响,中国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就会强调人在自然界中的自我感悟,追求的是一种想要达到“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更偏向于“无我之意境”。所以其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呈现出的是一种非常恬淡的、平和的、神秘中又带有那份禅趣、那份幽静中所蕴含的生机,那是一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精神栖息地[5]。然就西方诗人而言,她们则更加强调以“我”为中心的境界,辐射自然,更忠于偏向“有我之境”。所以我们能领略到西方诗歌中的自然山水意象,其呈现给读者更多则是一种生态意识。诗人通常借此来呼吁社会的发展必须和自然界的发展同步,号召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破坏“自然界的和谐”这一前提条件来满足私欲。通过这些意象的差异内涵,诗人传递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一种生态意识,传达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生”的一种主题。向读者们传递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并互利互惠”的一种博大情怀。

三、小结

有人曾说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一种以意象为核心的语言艺术。而意象,不仅是诗歌最基本的成分,更是其最基本的审美成分。也有人曾评价说意象是诗人内心世界和自然事物的一种交融,亦是诗人精神以及物质世界的一种完美融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诗歌作为其最具代表的文化瑰宝之一,历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与热议。中国诗歌最具特色的特质是其精练的语言以及优美的意象。反观西方诗歌,同样形象生动,异彩纷呈,给人一种别样情结。

宇宙之大,但全天下夕阳是同一个夕阳,每天东升西沉。月亮仍是那个月亮,时而娇羞,时而妩媚,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亘古未变。反观我们人类,我们的人生却总是起起伏伏,世事更迭。太阳还是月亮,一直在那儿,凝视着我们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自然意象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畅想,使我们为之着迷,使我们为之赞叹,更引我们的共鸣,从而使我们感伤。从某意义上而言,无论是自然意象引起读者们对生命的感悟还是诗人们借助这些意象对自己情感的释放,无不证实了中西方在这一方面有着一定的文化共性内涵。但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从而造就了另有一番美感的文化差异内涵。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 Leech. 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0.

〔2〕包丹.中外詩歌“月”意象审美内涵之比较[J].滨州学院学报,2007,(04).

〔3〕李书仓.天下夕阳望相似,中外诗人别样情—— 英汉诗歌中夕阳意象的伤时情结初探[J].贵州文史丛刊,2005,(01).

〔4〕徐言行.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张晗.夕阳意象美学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2).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乔锐

第4篇: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

摘要:自李白因母梦长庚而出生到晚年因醉酒入水捉月仙去的传说,表明诗人一生与明月有着不解之情缘。其千首诗作中就有月意象336例,涉月诗更高达400多首,月意象之丰富,意蕴之深邃,表现之突出,艺术之高超,都非他人可比,且对后来如刘禹锡、苏轼等咏月诗词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亮;意象;

说到对唐诗的接触,首先是幼时从李白的《静夜思》等诗歌开始的,并由此而一下子喜欢上了唐诗。常为诗人笔下那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所吸引,如:“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1]的大鹏;“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的黄河„„深感诗人对那些雄伟、壮观的景象尤为倾心,总是将其放在广阔、苍茫、浩瀚的时空背景下,以其如椽的生花妙笔予以大胆夸张或神奇想像的艺术描绘和表现,构成雄奇壮美的诗歌意象;与此同时,也时常为诗人笔下那清新明丽的优美诗歌意象和意境所倾倒、所陶醉,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清溪行》)的诗情画意;“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游泰山》其六)的清新、明丽等等。特别是诗人笔下那反复出现的月亮意象,诸如:“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秋浦歌》其十三)、“波光摇海月,星影入城楼”(《宿白鹭洲》)、“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月夜江行》)、“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等,更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月的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出现,其使用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笔者据《全唐诗》统计,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这还不算那些如“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等等月亮的代称、别称,至于那些表现时间和月份的月则更不在统计之列了。由此可以看出,李白对月亮有一种出于本能、超乎常人的特别喜爱之情。对他来说,恐怕最为美好、最感亲切的东西就是心中和笔下的月亮了。诗人之恋长空皓月,不仅因为她有照见离人的情愫,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高洁的品格,而且因为她善解人意,能够慰藉诗人悲苦幽怨的心灵,并伴随其度过孤寂飘零的流落生涯,使之暂时忘记尘世的纷扰纷争,在安宁静谧的世界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寻觅尘世之外大千世界所涵蕴的无穷美感。

一、李白与月之不解情缘

李白的一生与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解之缘,或者说他对月亮有着一种特别的、如同图腾般的崇拜情结,诗人的一生也仿佛和月亮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相互视对方为知音与挚友,将对方作为情感诉说的对象,诗人将人生的喜怒哀乐诸般心绪都诉之于月,托之于月,常使得人与月共喜,月和人同忧。月亮成了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李军: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映和负载诗人无限情思的“心灵多棱镜”与“心灵多媒体”。在诗人笔下,有静态的月:清月、明月、圆月、残月„„有动态的月:月出、月涌、月升、月落、月圆、月亏„„有不同时间的月:古月、今月、春月、秋月、夕月、晓月„„有不同地点的月:松月、萝月、林月、江月、海月、山月„„也有各种形态的月:玉盘、玉轮、玉镜、玉环、玉钩、玉弓„„不一而足。真可谓是多情谁似南山月,天上人间长相知了。试读其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写诗人少年时对明月的认识和理解。因年幼,把一轮圆月当作

挂在蓝天上的白玉盘子,又想像成神话传说中的镜子飞落到了碧蓝的天穹上。白兔长年捣药辛苦不辛苦?这种长生不老的药是嫦娥一个人服用,还是与别的人或神仙共同享用?丰富的想像与神话传说的迭合,生动的比喻与强烈的抒情结合,构成诗人笔下瑰丽神奇的月亮意象,使人感到新颖有趣。有了“呼”、“疑”的前后照应,再加上“与谁餐”之问,表现出诗人儿时的天真烂漫,也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一种朦胧而又美好的情愫。恐怕也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之心使诗人从此与月亮结下了终身的不解之缘。自此以后,明月便如影随形一般地与诗人终生相伴了。《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是年轻的诗人初出蜀时的作品。诗写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捧出半轮之月,世界顿时撒满月光的清辉;接写诗人趁着月色乘舟远行,只见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江水中,好似随着流水伴着诗人远行,又好似诗人在携月外出旅游;继写月亮为山峰挡住,诗人只能默默地向明月告别;最后写其对明月也是对故乡、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以拟人、象征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向往光明世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及思念友人、眷恋故乡的强烈思想感情。后来,诗人漂泊四方,只好与“朗然清秋月”(《赠从孙义兴宰铭》)相依为伴,“时来饮山月,醉酒弄清辉”(《赠秋浦柳少府》),“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赠僧崖公》),显然,他已以明月为知音与挚友了。“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对他的赏赐和带给他的忘怀世事的快乐。但诗人毕竟是生活在尘世中的人,尽管他时常做着“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人生理想之梦,终不能也无法忘怀现实。当他远离家室,独自漫游在外,在旅舍寒夜孤灯之下,不免为自己人生的理想抱负不得实现而备感忧凄愁苦;“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长相思》),对月伤怀念远,思念故乡和亲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辗转难眠,在迷迷糊糊的朦胧状态中,错把射进屋内床前的月光“疑”作遍地浓霜,反映出诗人所处环境及心境的凄清寒冷。再由抬头所见之月光,不由得以极其沉重的心情和难抑的酸楚“低头”思念故乡和亲人,勾画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显得意味隽永,令人回味不尽。此诗显得语浅意深,堪称千古绝唱。当诗人孤独痛苦的时候,便深情地邀请明月与自己一起饮酒解闷:“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诗人邀请明月与自己的影子一起饮酒,把原本的孤单清冷写得颇为“热闹”,但“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他和月、影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了解,更不要说相知相慰了,即使如此却也无可奈何,因为没有别的人或什么来陪伴他了,故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在酒意朦胧中,诗人仿佛也多少感受到了月与影的和谐或者说其带给自己的短暂快乐(实为精神麻醉)而减轻了自己的痛苦。显然,诗人是将月当作自己的酒友对待的。当诗人遭受人生最严重的打击而遭流放夜郎时,却感受到了故乡明月对其的深情厚谊:“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送蜀僧晏人入京》)在诗人的心目中,月永远是纯洁、美好、光明的,它伴随自己度过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在自己遭受磨难、打击而孤苦无依的时候,月则多情地抚慰过诗人心头的创伤,月亮是诗人忠贞不贰的知音和挚友。因此,他总是热情地去拥抱天上和心目中的那轮明月。诗人幼时就对月亮怀有一种特殊而深厚的亲切感情,直到传说诗人晚年在长江采石矶因醉酒入水捉月溺亡,这种感情始终是执著如

一、终身不渝的。李白因醉酒入水捉月而死传说最早见于五代王定保所撰《唐摭言》,考今本不见这一著述,但清人王琦《李太白年谱》(王注本,卷三十五)曾作转引:“《摭言》曰: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2](p.104)后北宋梅尧臣据有关传说写《采石月赠郭功甫》诗悼念李白:“采石月下闻谪仙,夜披锦袍坐钓船。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诞,便当骑鱼上青天。青山有冢人谩传,却来人间知几年。”[3]显然,这一临终传说与李白母梦“太白星”而孕的出生传说遥相呼应,或者说是李白之母梦太白星而生李白传说的传承与发展。李阳冰《草堂集

序》云:“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2](p.105)显然,这与世人对李白“谪仙人”的评价有关。笔者以为,关于李白的诞生与临终传说与诗人诗作多歌酒咏月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对我们深入探讨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意蕴和潜存于诗人心灵深处的月亮情结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导引意义。

二、李白诗中月亮意象的内在意蕴

明月在诗人笔下,虽也常表现为自然月的属性,但更多的时候却被赋予了丰富而深邃的象征意义。因此,明月被诗人高度人格化,赋予其以人的思想感情。“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夜坐吟》),“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长门怨二首》),“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落户笑床空”(《春怨》),诗人将明月人格化,将其写成有人的思想感情的精灵。通过它来表现宫女、思妇的对月伤怀念人,使诗作更生动活泼,也更见情趣,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诚如张福庆先生指出的那样:“每当诗人写到明月时,常常是把月当作友人、亲人和恋人,把自己的感情向它倾诉,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交流,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毫不掩饰地向它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最纯洁、最真诚、最热烈的情感去拥抱明月。”[4](pp.166-167)也由此而反映出诗人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李白诗中之月的象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笔者就此略作阐说。

以明月象征美人和恋情。古代,人们认为日为阳,故曰太阳;月为阴,故曰太阴。因此,人们常用月来形容女子容貌、体态与情操之美,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在《诗经·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歌咏,以皎洁的月亮衬托女子的清纯与美丽。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用比喻和夸张的笔法写女子的美丽无比;“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上之回》),写宫中一女子于夜深人静之时,在“楼台与天通”的阁道上踏着月色徘徊,其忧愁的是对君王临幸的愿望一次次地化为泡影,表现出一位缥缈似神仙的愁美人形象;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不落言筌。“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既以月比人,又将人比月。写歌女用歌扇遮面的娇羞貌,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忆旧游》),写歌女美丽超凡脱俗,犹如新月之清辉,而且舞艺出众,歌声甜美,“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同上)。实际上这也反映出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即恋情,略此不赘。

以明月象征对故乡、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远离家乡、亲人,常年漂泊在外,不免对月而顿生思家念远之情。“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游秋浦白笴陂二首》),对明月而思念家乡和亲人,感情深沉。《静夜思》也正是这样一首留传千古的咏月名作。诗人深感“崖倾月难圆”(《安陆白兆山》),故“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秋山寄卫慰》),因月而思念亲人和友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深情化作奇思妙想,请明月代自己去夜郎探望慰问朋友,传达自己对老友诚挚的关切之情。堪称借咏月抒写友情的千古绝唱。李白的伟大,还在于他常把自己的这种个人之私情推而广之地来表现天下所有人的共同思想感情,特别是月下边地征夫的思家念远之情,如:“边月随弓影,胡剑拂霜花”(《塞下曲》其五),“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写长安城中的思妇乘着月色,忙着赶制寒衣,以寄送给在边地的丈夫。她们渴望早日结束战争,好让丈夫早日回到家中,抒发月夜思念丈夫的一腔深情。诗人表达的正是人民大众的这样一种共同的心声与呼声。

以明月象征自己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诗人曾有着“济苍生”、“安社稷”、“忧黎元”

的远大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其诗中也多次以大鹏自喻、自比,他把取得功名看做是轻而易举的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正是其远大志向、抱负的生动反映与形象写照。诚然,这也反映了诗人“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实现人生理想途径的不切实际的虚幻性。尤其是他那种“不屈己,不干人”的平交王侯的狂傲而张扬的个性,使得他在过了短暂的京城词客的生涯后便被“赐金放还”了,遭受到最严重的人生挫折,但他却绝不因此而屈服。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他明白地宣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为坚持自己的理想绝不奴颜婢膝,表现出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决绝的态度,并坚持寻找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执著追求。

以明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古人写月亮,多表现其皎洁、纯净和冰清玉洁,李白也经常用月来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上云乐》),诗人认为,太阳是由火精炼而成,月亮则是由水银铸冶而成,故才显得那么的纯净无瑕。“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正直形象;“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要追求所谓清高等等虚名;再如“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都借月写人的清静淡泊的高远情怀和孤高出尘的高洁心灵。“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卿衡》),诗人用明月来比喻日本僧人晁衡为发展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巨大贡献,并以此来纪念其为中日友谊而献出生命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外交往史中的一段佳话。另外,诗人还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的诗句和对比的手法,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诗作千古流传,可与日月争辉,而当年曾经不可一世的楚王只不过是留下荒冢古坟而已,褒贬分明。

以月食象征黑暗对光明的侵蚀和遮蔽。月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古人们却把它作为一种灾祸的征兆。“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古朗月行》),诗人借古代“癞蛤蟆吞吃月亮非好兆”的说法,比喻和暗示唐王朝表面的繁荣所掩盖下的腐朽本质和寓含**之因的深刻危机,表现出诗人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深沉的忧患意识。“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古风》其二)此诗和上诗可谓异曲同工,都是象征皇帝为一些奸臣所蒙蔽,或象征国家的衰败。后来的安史之乱则证实了诗人的观点和看法,这就是诗人“昔是今已非”、“天霜下严威”(同上)的别一种表达。

以明月意象象征哲理的启迪。诗人有一首著名的咏月诗《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怜?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朗照,尽情地流泻着无涯际的清辉,它晚升晓没,与人总是若即若离。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顿生,故而停杯问之。将千古感慨系之于月,引发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对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的人生课题摆在了月亮与读者的面前。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这就给人带来不能与月长伴相守的遗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也是说的这个道理。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流水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只有那明月、那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无限的深邃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表现了对人生理想、价值的执著追求。诗人对月之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哲学思辨,不是游离或外加于诗篇的,而是通过对月的观

察、认识、理解而得到一种思想上的领悟和升华,是一种渗透在全诗中的内在精神与意蕴,尤其是将哲理的思考与对月的形象描绘有机地结合并高度地统

一、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诗的主题发轫于情感,净化于审美,升华于哲思,构成其不朽的艺术价值。另如《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这两首诗都是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后的怀古之作。梁王已去,六朝风光不再;苏台荒废,当年繁华已歇;物是人非,惟有江月不败。诗人抒发的是对物是人非、沧桑巨变与历史兴亡的深沉感叹。在这里,明月已成了目睹梁王、吴王由盛极一时的辉煌走向衰败、灭亡的沧桑巨变、朝代更迭、历史兴亡的见证人。明月依旧在,而当年曾不可一世的梁王、吴王除留下其荒坟野丘外,已化作历史的烟云散去。这与后来刘禹锡著名的怀古诗《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极为相似,可谓异曲同工,堪称前后相续、相映生辉的咏月怀古诗之杰作。它们不仅给读者以精美的艺术审美享受与感染,同时也给读者以深刻的哲理启迪和情感陶冶。

分析和探讨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及意蕴,对全面认识和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多样化艺术风格和鲜明个性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诚如袁行霈先生指出的:“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一个意象成功地创造出来以后,虽然可以被别的诗人沿用,但往往只在一个或几个诗人笔下才具有生命力。以至这种意象便和这一个或几个诗人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诗人的化身。”[5](p.242)诚哉斯言。若谈到咏月诗词,我们不可能不谈到伟大诗人李白,他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咏月名作经常出现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已成为不可多得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诗人不仅在咏月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而且还是个善于博采众长的咏月高手与集大成者,其广泛吸收自《诗经》、曹操、张若虚等人咏月的优秀文化遗产与表现技巧,有时甚至还喜爱化用前人诗句,并加以创新和发展,达到了咏月诗创作的高峰,对后来刘禹锡、杨万里、苏轼等咏月诗词的创作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在认识、理解李白诗中诸如“大鹏”、“高山”、“瀑布”、“黄河”等壮伟意象,领略其崇高的壮美诗风的同时,也能认识、理解李白诗中还有着诸如“明月”等许多清丽秀美的玲珑意象和优美诗风,从而,对诗人、诗作、诗风以及诗歌意象等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全唐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本文所引李白及唐诗未注明者均见此书)

[2]松浦友久.关于李白捉月传说[J].北京大学学报,1995,(5):104-106.

[3]四部丛刊本.宛陵先生集(卷四十三).

[4]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5]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第5篇:论李白诗歌中月亮的意象

论文编号

内蒙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业论文

准考证号

010310100780

论文题目

论李白诗歌中月亮的意象

姓名

张树新

指导教师

石海光

论李白诗歌中月亮的意象

作者:张树新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内容摘要]:

李白的一生都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自古以来月亮就很浪漫,而诗人对月亮的那份独爱,那份真挚,那份同生共死,使笔下的月亮更加风情万种,千姿妩媚。在李白笔下的月亮有乡思乡闺的,感慨人生的,感叹历史的,清幽淡雅静的,伤感时事的……无所不及。

[关 键 词]: 李白 诗歌 月 亮 意象

自古以来泱泱华夏民族对月亮就有一份独特的情感,人们喜欢月亮,崇拜月亮。尤其是文人骚客们对咏月亮的名篇佳句,千姿百态、数不胜数、都赋予了她无数风情。月亮,从而被卷入中国的文学殿堂,千百年来,使历代文人所传唱。

李白的一生都与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解之缘,或者说他对月亮有着一种独特的爱恋,在诗歌的国度里写月亮的诗歌灿若星河,名篇佳句更是层出不穷。在这其中李白便是佼佼者,在他的笔下月亮更是千姿百态。在李白的诗歌中涉及月亮诗歌高达三百处。月亮就如李白的知心好友“与人万里长相随”,“夜发清溪向三峡”的天然绝唱,“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神奇梦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寞,“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挚友情,“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李白笔下的月亮有千姿万态的风情万种,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月亮在李白诗歌的意象美。

一、月思

月亮在中国已成为一个历史文化,月亮早已超出了赋予她本身所在的意义。在中华民族文化海洋中,尤其是在灿若星辰的诗歌中,早已形成了一个众星捧月的文化意象。写月亮的诗歌更是数不胜数。月亮本无情,但文人骚客们面对阴晴圆缺的月亮变产生了无限的畅想,并赋予了月亮真挚的亲情。把自己的满腔真情,无限乡思都赋予了广袤天空中的那轮优美的月亮之上。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便是故乡,寄托了诗人的恋恋依乡之情;月亮便是闺妇眼中的柔情哀怨,有着无限的孤独与相思;月亮便是边塞战士 孤寂的身影,有着一抹苍凉与悲壮。

(一)月之思乡

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本土观念和回归故里的意识,人们追求和睦、美满的家庭,追求对祖国的挚爱。在这种强烈的回归故里中望月思乡变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化,无论是客居他乡、孤寂漂泊的游子,还是久戍边关、悲壮凄凉的边塞战士 ,月亮都是诗人借用的寄托手法。李白的乡思之作更是千古绝唱。如《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首抒情诗中,描写无声的月光和客居他乡的漂泊游子,在秋夜望月时的思乡之情。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诗人愁思不眠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背井离乡游子的共同心声,抒发了深深的怀念故乡之情。诗中没有奇幻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巧华美的辞语,有的只是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在一“望”一“思”中,就将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一一表露出来。他对故乡的思念全都寄托在这质朴无华、平淡如素的文字上,全都寄托在夜空中那皎洁的明月之上。自从有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的千古名句,月亮便成了那些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思念的寄托。在几个明月高照的夜晚中,无数漂泊孤寂的游子,面对那轮冷月在低沉浅唱,思乡之情就油然而生。即使是不经意间听见那哀声叹气的轻吟也是潸然泪下。而另一首 《峨眉山越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对家乡的思念,大都借月亮作为传递。对故乡有依依惜别之情,对故乡的月亮也念念不忘。看“峨眉山月”的山高月小,半轮秋月,显得特别秀美。然而又由于山影倒映,月亮显得更加明净。秀美明净的秋月倒映在晶莹碧绿的江水之中,这就比某处的月亮倒映在某处的江水中更加美丽,更加可爱。这是李白在峨眉山下所见的奇特的景色,倾诉了即将离乡的游子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峨眉山月是故乡的象征,也是李白感情的依托。无论是入深山寻访亲友,还是游侠漂泊,峨眉山月的身影总在诗人的心头环绕,徘徊„„在这里与其说是秀美明净的秋月使李白对家乡依依不舍,倒不如说是因诗人对家乡的万般不舍的眷恋使月亮显得更加清幽可爱,幽美秀丽。

(二)月之思情

李白的一生中最渴望的就是在边关建功立业一展雄才,然而它却命途多舛,终使他壮志未了。因此诗人便把自己这种浓烈的愿望写进了诗歌的海洋中,也许正是因为诗人有着这样强大的的理想与抱负,所以李白在边塞的月亮中少了些往日的凄凉的悲伤,反而多了一份侠士的豪放与奔放。 如《塞下曲六首》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书未下,少妇莫长嗟。”

这首诗虽写边关征戍,但却无半点哀怨和惆怅。且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出唐朝的强势以及战士们的必胜信念和献身精神。

月亮本身就无情,但文人墨客们便赋予月亮无限的深情。或喜、或哀、或怒„„月亮的扑朔迷离使月亮成为表达情与爱的寄托和寄望,同时也是久守边关战士回归故里的依托与期望。当然边塞战士在李白浪漫的笔下并非全都是豪迈,也有久戍边关思乡的悲凉与哀叹。 如《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一轮明月溶溶漾漾,出没云海间,万里长风浩浩荡荡,初度玉门关。这首诗用寥寥数语,便把边塞所特有的雄浑景象描摹出来。没有浓浓重绘,却将戍边生活描写得如在眼前。在征戍别离之苦,怀远之情,便在这一思一叹中,融入那苍茫的明月中。又如凄靡的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是《子夜吴歌》四手首诗之一,写的是秋天。但说的并不是一味凄凉。而是孤独远于超奇妙之意,给人以无际之感。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月光,对思妇是一种煎熬。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悲哀与凄靡。而此时的月亮便充满了殷殷思情,不解相思之苦。可见谪仙般的李白并未抛开凡间的痛苦,而是把自己游历凡间的人情冷暖、相思用其仙人之笔寄托这轮如灵魂似泪的明月中。从而使月亮成了悲伤的闺中思妇,成了痴情的军中男儿。而其《长相思》更是动魄心魄,《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此诗写尽了无数相思者的相思之苦以及对相思的执着。“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在孤灯下饱受相思之苦的相思者对月亮长叹与诉说,月亮便成为相思者们心目中的美人,但是高高在上的明月而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即。因此只能用一声长叹来压抑着心中无望的相思。对美人的思念和渴望是无法控制的,仍是魂牵梦绕即使是摧心伤肝也在所不惜。上有青冥,下有渌水,都不能托付心中的那份痴情。天长路远,梦魂难到,于是,只能可把心中的那份相思,都寄托在那遥远的天边,可以一同共念、共思、共叹的月亮上。因此月亮不是本来的物像了,而是幻化无数相思者的美人。

有许多的月亮,在李白的笔下便化成了边塞战士思归的家乡,也幻成了闺中少妇的孤独落寞。征夫们的思乡之情、怨妇们的相思之苦,而然多情的李白并没有忘记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时的月亮是友情的化身,李白把对挚友的怀念和同情一起带走了,送给了远方孤独的朋友。把两颗相隔千里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便是李白中的月亮——有着凄美的思情,又有着誓言的执着。

二、月感

月亮有着极其特殊的时间感、空间感和运动感,月亮便成了怀才不遇文人骚客感慨惋叹的对象,也是对其心灵创伤的慰藉。李白堪称天赋奇才但却怀才不遇,使他显的特别孤寂与悲壮。月亮便是如此,在漆黑的夜空中,孤独的冷清,于是便成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文人骚客们倾诉感叹的对象。李白更是把月亮当成了患难同行的挚友,诗人对月亮的感慨、哀叹、深思的诗也很多.(一)感慨生命

李白把人生的喜怒哀乐诸般心绪与顿悟也寄托在那一轮明月之上,揭示了月亮意象的哲理深度与维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深沉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真谛,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

李白以独特的天才发现了明月意象的丰富、奇妙而精彩的用途,使中国古典诗词变得有灵性。在“明月”这一型类的月亮意象的作品中,如《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此诗是诗人无比神往真情的写照,也是诗人带有几分醉意的慨问。明月高高的悬挂在青天之上,总使人不禁生出无限感慨,当你无意追逐攀爬之时,它又会万里与你相随,呈现出依依不舍之情。从而启迪着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对生命的感慨: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我们在其间有数不尽的坎坷之路、寂寞孤独。天赋奇子却不被所中用,建功立业更是无望。但他毕竟是李白,是天上的神仙。虽然统治者放弃了他的天赋奇才,可他却在诗歌国度里把自己发挥的淋漓尽致。即使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享受生命,但其中精神和理想却可以永远享这个世界。李白思想当中也有儒家的济世理想,但是在他入世的不如意后,诗人重新适应了现实的生活。在老庄道家的思想影响下,诗人去追求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境界,这首诗中也有美丽的神仙世界。然而人终究不是神仙,所以诗人就有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建功立业无成的忧患之感。此时千古不变的明月便成了诗人对酒当歌倾诉的对象。在月亮与酒的世界里,诗人可以找到无限的快乐。

其中《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强烈的人生孤独之感。作者先用自己的孤独来写月亮,再从月亮的孤独之中来看我的孤独。他面对空中的月亮独饮,他把月亮化身为人的形象,使本不与他相识之月亮成为与他相识之月亮。然而月亮却不会饮酒,这就意味着它的不知人间哀愁,所谓的相识也只是表面罢了。而此时只有月亮与影子伴随着他,但不能谈天内心仍是孤独的。正是这样,使他们彼此相连。我与月亮、影子三者结忘情之交,超脱丑陋的人士间尘哀,进入人与天和谐之中、找到了心灵自由之境。在歌舞的欢乐声中,总让人感到淡淡的忧伤和难以诉说的凄凉。影子是自己本身,所以能容易唤起诗人的种种遐想。诗人明明是自己独饮,却偏偏出现三人独饮。也许是诗人对生命独有的感悟吧。

(二)历史浩叹 岁月的沧海桑田,历史的年轮往返在淹没与流失之中,而又流在亘古不变的月亮之中,文人骚客们面对着月亮,大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物是人非之感慨。

李白是盛唐文化的天才诗人,李白的诗歌千古传唱,震撼着一代代人的心灵。而李白诗歌中月亮的意象就如同李白“诗仙"皇冠上的明珠一样,璀灿夺目,灿烁古今。月亮,从古至今,用它独特的神秘指引着人类无尽的遐想。千古明月,默默的视着尘世间的沧海桑田,人们从它的阴晴圆缺里勾勒出种种遐想。并从这千古不变的月亮中探索历史的演变和古人的情思。如《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凄冷的夜晚诗人登舟望月,遥想着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而自己却仕途坎坷。即使自己有旷世之才,也难一展才雄。就算有报国有心,也请璎无路,无奈间,散发弄扁舟,青崖白鹿间,将满腔真情遥寄冷月之中。诗人在思念古人的同时,也寄托了世间无知音的深沉感慨。

三、月景

诗人不仅赋予了月亮多情,还赋予它本身的纯自然之美,或淡雅、或幽静、或冷清„„表现的是一种几乎完美的意境之美女。 (一)月之凄美

月亮的漂流,使人感到伤感伤情。月的圆缺,使人感到离愁别恨又极其凄美。在浪漫诗人李白的笔下,月亮有的时候是极其复杂的,有的时候是恬静的,有的时候是清幽的,但也有的时候是悲伤愁离的。他一首《春怨》中感情表达的就极为强烈。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月亮已悄悄地西斜了,烛已慢慢地燃尽了,但人却还未眠。体现了诗人对她们寂寞独居的惆怅、悲情渲染得浓烈而深沉。如花一般的青春年华,却在白马金羁远征辽东,就连落月飞花都可怜她们,看到他们的寂寞孤独。而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她们如花似月的美貌被无情的岁月所击打,使她们原本大好的青春年华都覆盖上了一层凄冷的美,更加显得楚楚可怜。李白以独特的奇才,将月亮的幽美之景,月亮的清冷与寂寞,呈现在古人和今人面前。使读之人感到悲喜交加,欲痴欲醉。

(二)月之幽静

月亮清幽而又可爱,闲静而又优美,因此诗人们借月亮的闲逸幽静来营造一种淡淡的仙境。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的诗中也有恬静优雅的意境,如《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湖五首·南湖秋水夜无烟》: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诗中描绘的是南湖秋月的景色,湖与月仿佛水天相连,从而激发了的诗人浪漫情怀。诗人以独特的想象把天边的月色和洞庭水域写的非常传神,抒发了诗人自在悠闲的心情。尤其是“且就洞庭赊月色”一句,这一个“赊”字,简简单单就把天上那一轮明月写到了人间,好像人与自然有了娓娓对话,表现的十分自然亲切,给人一种恬静之感。

王国维《人间词话》曰:“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里的月亮既是淡雅的,又是忧愁的,在诗人现实的矛盾世界中,明月和自己有着心灵上的沟通。在李白的诗中谈到月亮景色的诗句很多。 “海树成扬春,江上皓明月”、“绿水静素月,月明白鹭飞”、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波光摇山岳,星影入城楼”等。有的是梦境和现实交织,有的是丰富的想像与神话传说重叠,用独特的浪漫性物我融合,营造出闲雅幽静,清幽可爱之境。

千古明月,默默地视着尘世间的沧海桑田,人们从它的阴晴圆缺里就能看见世间的各种情态。月亮,从它被卷入中国文学殿堂开始,就牵系着历代文人的思想情怀。他们对高高在上的明月,有着及其特殊的情感,或思之,或念之,或怀之,或惑之,抒发着心中的阴沉,释放着自己对天地间、人生间的悲感情怀,寄托着对于人世间事世故的眷恋。月亮展示了孤独清冷、脱俗风尘的心里意象。李白的一生仕途极其的短暂、坎坷而又跌宕起伏,他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的痛苦悲愤。幸好诗人有一方心灵净土来安慰他,那就是月亮。他是诗人理想的目标,能让诗人脱离尘世间喧嚣,寻求自己本质的心理。它是李白在不得志的时候一种倾诉的对象,也是李白理想化的空间。他把月亮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远离尘世和精神家园的寄托。在现实世界中,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李白免不了受到排挤、得不到重用。但在诗歌的海洋中,他可以用不计其数的名篇诗句,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这个世界给人一种清新幽美之感,更是诗人内心真实的写照。于是忽,李白便把他的离愁别恨、悲欢离合,以及他游历人世间的种种坎坷都融入了月亮之中。

参考文献

【1】葛景春 注《李白诗选》 中华书局2007年版

【2】郭漫《唐诗宋词三百首》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出版

【3】(清)王国维 著 《人间词话》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4】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5】李军《论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及意蕴》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 第14卷,第4期

第6篇:论李白诗歌中月亮的意象

论文编号

内蒙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

准考证号

010310100780

论文题目

论李白诗歌中月亮的意象

姓名

张树新

指导教师

石海光

论李白诗歌中月亮的意象

作者:张树新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内容摘要]:

李白的一生都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自古以来月亮就很浪漫,而诗人对月亮的那份独爱,那份真挚,那份同生共死,使笔下的月亮更加风情万种,千姿妩媚。在李白笔下的月亮有乡思乡闺的,感慨人生的,感叹历史的,清幽淡雅的,伤感时事的……无所不及。

[关 键 词]: 李白 诗歌 月 亮

意象

自古以来泱泱华夏民族对月亮就有一份独特的情感,人们喜欢月亮,崇拜月亮。尤其是文人骚客们对咏月亮诗歌更是数不胜数、千姿百态并且还都赋予了她无数风情。月亮,从而被卷入中国的文学殿堂。千百年来,使历代文人所传唱。

在诗歌的国度里写月亮的诗歌灿若星河,名篇佳句更是层出不穷,在这其中李白便是佼佼者。李白的一生都与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解之缘,或者说他对月亮有着一种独特的爱恋,在他的笔下月亮更是千姿百态。在李白的诗歌中涉及月亮诗歌高达三百多处。月亮就如“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的诗情画意,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神奇梦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寂寞,“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挚友谊,“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感慨。李白笔下的月亮有千姿万态的风情万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月亮在李白诗歌的意象美。

一、月亮的独特——情感

月亮在中国已成为一个历史文化,它早已超出了赋予她本身所在的意义。在中华民族文化海洋中,尤其是在灿若星辰的诗歌中,早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意象。月亮本无情,但文人骚客们面对皎洁的月亮变产生了无限的畅想,并赋予了月亮真挚的亲情。把自己的满腔真情,无限乡思都赋予了广袤天空中的那轮优美的月亮之上。在李白的诗歌中,月亮便是故乡,寄托了诗人的恋恋依乡之情;月亮便是闺妇眼中的柔情哀怨,有着无限的孤独与相思;月亮便是边塞战士孤寂的身影,有着一抹苍凉与悲壮。

(一)望明月抒思乡之情 自古以来,就把月亮作为思乡的一种寄托被历代文人所使用。人们追求和睦、美满的幸福家庭,追求对祖国的挚爱。在这种强烈的回归故里中望月思乡变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化。无论是客居他乡、孤寂漂泊的游子,还是久戍边关、悲壮凄凉的边塞战士 ,月亮都是诗人借用的寄托手法。李白的乡思最著名,甚至人人皆知。如《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 这是一首抒情诗,描写无声的月光和客居他乡的漂泊游子,在秋夜望月时的思乡之情。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诗人在深夜人静,辗转难眠思乡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背井离乡游子的共同心声。诗中没有神奇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巧华美的词语,有的只是对家乡深深的思念。望月就将李白对故乡的思念一一表露出来。他对故乡的思念全都寄托在这质朴无华、平淡如素的文字上,全都寄托在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之上。 正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思乡的千古名句,所以月亮便成了那些漂泊他乡的游子对家乡思念的寄托。在几个明月高照的夜晚中,无数漂泊孤寂的游子,面对那轮高洁的月亮都会低沉的浅唱,思乡之情就油然而生。即使是不经意间听见那哀声叹气的轻吟也是潸然泪下。而另一首 《峨眉山越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

此诗写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月亮也念念不忘。看见峨眉山的月亮很微小,但显得特别秀美。然而又由于山影倒映,月亮显得更加明净。秀美明净的秋月倒映在晶莹碧绿的江水之中,这就比某处的月亮倒映在某处的江水中更加优美,更加美丽。这是李白在峨眉山下所见的奇特的景色,倾诉了即将离乡的游子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峨眉山的月是故乡的象征,也是李白感情的依托。无论是漂泊他乡,还是游侠仙境,峨眉山月的身影总在诗人的心头环绕,徘徊。与其说秀美明净的秋月是李白对家乡依依不舍之情,倒不如说是因诗人对家乡的万般不舍的眷恋使月亮显得更加恬静清幽,秀丽唯美。

(二)览明月抒思情之感

李白的一生经历坎坷,但性格却豪迈奔放。他一生中最渴望的就是在边关建功立业一展雄才,然而他却命途多舛,终使他壮志未了。因此诗人便把自己这种浓烈的愿望写进了诗歌的海洋中,也许正是因为诗人有着这样强大的的理想与抱负,所以李白在边塞的月亮中少了些往日的凄凉的悲伤,反而多了一份侠士的豪放与奔放。 如《塞下曲六首》其五: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书未下,少妇莫长嗟。”【1】

这首诗虽写边关征戍,但却无半点哀怨和惆怅。且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出唐朝的强势以及战士们的必胜信念和献身精神。

月亮本身就无情,但文人墨客们便赋予月亮无限的深情。有的欢喜、有的忧伤、有的感慨等等。月亮的扑朔迷离使月亮成为表达情与爱的寄托和寄望,同时也是久守边关战士回归故里的依托与期望。当然边塞战士在李白浪漫的笔下并非全都是豪迈奔放的,也有久戍边关思乡的悲凉与哀叹。 如《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2】

此诗是一幅有关、山、月的辽阔的边塞诗。这首诗用寥寥数语,便把边塞所特有的雄浑景象描摹出来。没有浓浓重绘,却将戍边生活描写得如在眼前。写出了战士离别家乡之苦,怀念家乡之情,一思一叹融入那苍茫的明月中。又如凄靡的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2】

这是《子夜吴歌》四手首诗之一,写的是秋天。但说的并不是一味凄凉。而是孤独远于超奇妙之意,给人以无际之感。皎洁的月光照在长安城,出现了一片白色的世界,是思妇们的一种凄靡。伴着秋风随处都能听见用杵捣衣的声音,起起伏伏,是思妇的哀愁。而此时的月亮便充满了殷殷思情,不解相思之苦。可见谪仙般的李白并未抛开凡间的痛苦,而是把自己游历凡间的人情冷暖、相思用其仙人之笔寄托这轮如灵魂似泪的明月中。从而使月亮成了闺中悲伤的思妇,成了军中的痴情男儿。而其《长相思》更是动魄心魄,《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1】

此诗写出了无数相思者的相思之苦,以及人们对相思的那份深沉的执着。“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写的是在孤灯下饱受相思之苦的相思者对月亮长叹与诉说。月亮便成为相思者们心目中的美丽佳人,但是高高在上的明月而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即。因此只能用一声声长叹来压抑着心中是我那份相思。但对美丽佳人的思念和渴望是无法控制的,即使是摧心伤肝也在所不惜。就算上有青冥,下有渌水,都不能表达心中的那份痴情。但是天长而又路远,梦魂很难到达。于是,只能可把心中的那份相思,全都寄托在那遥远的天边,可以一同共念、共思、共叹的月亮之上。因此月亮不是本来的意象了,而是幻化无数相思者的美丽佳人。

有许多的月亮,在李白的笔下便化成了边塞战士思归的家乡,也幻成了闺中少妇的孤独落寞。征夫们的思乡之情、怨妇们的相思之苦,而然多情的李白并没有忘记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时的月亮是友情的化身,李白把对挚友的怀念和同情一起带走了,送给了远方孤独的朋友。把两颗相隔千里的心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便是李白中的月亮——有着凄美的思情,又有着誓言的执着。

二、月亮的独特——感知

月亮有着极其特殊的时间感、空间感和运动感,月亮便成了怀才不遇文人骚客感慨惋叹的对象,也是对其心灵创伤的慰藉。李白堪称天赋奇才但却怀才不遇,使他显的特别孤寂与悲壮。月亮便是如此,在漆黑的夜空中,孤独的冷清,于是便成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文人骚客们倾诉感叹的对象。李白更是把月亮当成了患难同行的挚友,诗人对月亮的感知、哀叹、沉思的诗歌也很多.

(一)感叹历史的苍茫

岁月的沧海桑田,历史的年轮往返在淹没与流失之中,而又流在亘古不变的月亮之中,文人骚客们面对着那轮优美的月亮,总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慨。

李白是盛唐文化的天才诗人,李白的诗歌千古传唱,震撼着一代代人的心灵。而李白诗歌中月亮的意象就如同李白“诗仙"皇冠上的明珠一样,璀灿夺目,灿烁古今。月亮,从古至今,用它独特的神秘指引着人类无尽的遐想。千古明月,默默的视着尘世间的沧海桑田,人们从它的阴晴圆缺里勾勒出种种遐想。并从这千古不变的月亮中探索历史的演变和古人的情思。如《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2】

在凄冷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登舟望月,想象着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场景,是多么的豪壮。而自己却仕途坎坷,即使自己有旷世之才,也难一展才雄。就算有报国有心,也请璎无路,无奈间,只能散发弄扁舟,青崖白鹿间,将满腔真情遥寄冷月之中。诗人在思念古人的同时,也寄托了世间无知音的深沉感慨。

(二)感慨生命的真理

李白既是一位诗人又是一位哲人,他把人生的喜怒哀乐诸般心绪与顿悟也寄托在那一轮明月之上,揭示了月亮意象的哲理深度与维度。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深沉中探寻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真谛,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5】

李白以独特的天才发现了明月意象的丰富、奇妙而精彩的用途,使中国古典诗词变得有灵性。这一型类的月亮意象的作品中,如《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2】

此诗是诗人无比神往真情的写照,也是诗人带有几分醉意的慨问。明月高高的悬挂在青天之上,却总使人不禁生出无限感慨,当你无意追逐攀爬之时,它又会万里与你相随,呈现出依依不舍之情。从而启迪着对人生哲理的寻求、对生命的感叹:人的一生是短暂而痛苦的,我们在其间要经历数不尽的坎坷之路、寂寞孤独。也许你是天赋奇子也可能不被重用,建功立业更是遥遥无际。但他毕竟是李白,是天上的神仙。虽然统治者放弃了他的天赋奇才,可他却在诗歌国度里把自己发挥的淋漓尽致。即使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享受生命,但其中精神和理想却可以永远享这个世界。李白思想当中也有儒家的思想,但是在他经历不如意后,又可以重新适应了现实的生活。在老子思想影响下,诗人又能去追求逍遥自在的生活,这首诗中也有美丽的神仙世界。然而诗人终究不是神仙,所以诗人就有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建功立业无成的忧患之感。此时千古不变的明月便成了诗人对酒当歌倾诉的对象。在月亮与酒的世界里,诗人可以找到无限的快乐。其中《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强烈的人生孤独之感。作者先用自己的孤独来写月亮,再从月亮的孤独之中来看我的孤独。他面对空中的月亮独饮,他把月亮化身为人的形象,使本不与他相识之月亮成为与他相识之月亮。然而月亮却不会饮酒,这就意味着它的不知人间哀愁,所谓的相识也只是表面罢了。而此时只有月亮与影子伴随着他,但不能谈天内心仍是孤独的。正是这样,使他们彼此相连。我与月亮、影子三者结忘情之交,超脱丑陋的人士间尘哀,进入人与天和谐之中、找到了心灵自由之境。在歌舞的欢乐声中,总让人感到淡淡的忧伤和难以诉说的凄凉。影子是自己本身,所以能容易唤起诗人的种种遐想。诗人明明是自己独饮,却偏偏出现三人独饮。也许是诗人对生命独有的感悟吧。

三、月亮的独特——意境

诗人不仅赋予了月亮多情,还赋予它本身的纯自然之美,有的淡雅、有的幽静、有的冷清等等。表现的几乎是一种完美的意境之美女。 (一)凄冷唯美的月境

月亮的漂流,使人感到伤感伤情。月的圆缺,使人感到离愁别恨又极其凄美。在浪漫诗人李白的笔下,月亮有的时候是极其复杂的,有的时候是恬静的,有的时候是清幽的,但也有的时候是悲伤愁离的。他一首《春怨》中感情表达的就极为强烈。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1】

月亮已悄悄地西斜了,烛已慢慢地燃尽了,但人却还未眠。体现了诗人对她们寂寞独居的惆怅、悲情渲染得浓烈而深沉。如花一般的青春年华,却在白马金羁远征辽东,就连落月飞花都可怜她们,看到他们的寂寞孤独。而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她们如花似月的美貌被无情的岁月所击打,使她们原本大好的青春年华都覆盖上了一层凄冷的美,更加显得楚楚可怜。李白以独特的奇才,将月亮的幽美之景,月亮的清冷与寂寞,呈现在古人和今人面前。使读之人感到悲喜交加,欲痴欲醉。

(二)恬静优雅的月境

月亮清幽而又可爱,闲静而又优美,因此诗人们借月亮的闲逸幽静来营造一种淡淡的仙境。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白的诗中也有恬静优雅的意境,如《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湖五首·南湖秋水夜无烟》: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1】 诗中描绘的是南湖秋月的景色,湖与月仿佛水天相连,从而激发了的诗人浪漫情怀。诗人以独特的想象把天边的月色和洞庭水域写的非常传神,抒发了诗人自在悠闲的心情。尤其是“且就洞庭赊月色”一句,这一个“赊”字,简简单单就把天上那一轮明月写到了人间。好像人与自然有了真实的对话,表现的十分自然亲切,给人一种恬静之感。

王国维《人间词话》曰:“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3】这里的月亮既是淡雅的,又是忧愁的,在诗人现实的矛盾世界中,明月和自己有着心灵上的沟通。在李白的诗中谈到月亮景色的诗句很多。 “海树成扬春,江上皓明月”、“绿水静素月,月明白鹭飞”、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波光摇山岳,星影入城楼”等。【5】有的是梦境和现实交织,有的是丰富的想像与神话传说重叠,用独特的浪漫性物我融合,营造出闲雅幽静,清幽可爱之境。

李白用他的独特的奇才,将月亮的凄美、幽静一一的表现出来,使世界的色彩变的更加有灵性。从而使文人们不断地开拓与挖掘,寻找无际之美。

千古明月,默默地视着尘世间的沧海桑田,人们从它的空洞里就能看见世间的各种情态。月亮,从它被卷入中国文学殿堂开始,就牵系着历代文人的思想情怀。他们对高高在上的明月,有着及其特殊的情感,或思之,或念之,或怀之,或惑之,抒发着心中的阴沉,释放着自己对天地间、人生间的悲感情怀,寄托着对于人世间事世故的眷恋。月亮展示了孤独清冷、脱俗风尘的心里意象。李白的一生仕途极其的短暂、坎坷而又跌宕起伏,他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的痛苦悲愤。幸好诗人有一方心灵净土来安慰他,那就是月亮。他是诗人理想的目标,能让诗人脱离尘世间喧嚣,寻求自己本质的心理。它是李白在不得志的时候一种倾诉的对象,也是李白理想化的空间。他把月亮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远离尘世和精神家园的寄托。在现实世界中,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李白免不了受到排挤、得不到重用。但在诗歌的海洋中,他可以用不计其数的名篇诗句,编织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这个世界给人一种清新幽美之感,更是诗人内心真实的写照。于是忽,李白便把他的离愁别恨、悲欢离合,以及他游历人世间的种种坎坷都融入了月亮之中。

参考文献

【1】葛景春 注《李白诗选》 中华书局2007年版

【2】郭漫《唐诗宋词三百首》航空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第出版

【3】(清)王国维 著 《人间词话》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4】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5】李军《论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 第14卷,第4期

第7篇:中西方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从“联想”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选择 从电影片名翻译窥探中美文化差异

An Analytical Research on the Errors in Junior High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 ) 从保罗的恋母情结角度分析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从归化和异化角度谈《绝望的主妇》字幕翻译 中式菜谱英译策略研究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外国商标的中文翻译策略及其产品营销效应研究 高中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策略

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探析《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悲剧美 论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分析习语的翻译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

An Analysis of Young Goodman Brow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A Study of Humou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wo Famous Adventures 英语汉源借词研究

Diversification in Translation On Chinese-English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kopos Theory 礼貌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On Paul’s Self-development in Sons and Lovers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及其作用 《榆树下的欲望》中的自然主义 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意象解析

浅析托妮·莫里森《宠儿》中人物的身份建构

比较《简•爱》中女性“陈规形象”与《飘》中女性“新形象” 中英新闻标题的差异及翻译方法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 美国黑人英语在电影中的应用研究 从花语的不同含义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英汉基本姿势动词(立、坐、躺)的语义实证比较研究 换位思考在商务信函中坏消息的运用及建议 论汉语缩略语的英译

委婉语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

《紫色》后殖民语境中耐蒂的觉醒

浅析广州-ELEVEN的经营模式及其发展前景

43 心理效应对后进生学习影响之探究 44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45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 46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47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幽默语 48 元认知策略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49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 50 中西方酒文化对比分析 51 中英问候语对比研究

52 中美文化视阈中的商务谈判风格 53 中美时间观文化对比研究

54 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海狼》两个译本

55 从《灰姑娘》到《神谕女士》—浅谈反面母亲形象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56 莎士比亚:男权神话的守望者—莎士比亚戏剧的女性主义解读 57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 58 《爱玛》中身份和同辈的压力

5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 60 从动态对等角度论英语俚语的翻译

61 Feasibility of Popularizing Bilingual Teaching 62 《傲慢与偏见》中的对立与统一 63 英汉植物词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 64 英语广告语的语言特色分析 65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差异研究 66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67 《飘》中斯嘉丽的生活态度

68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美两国幽默的特点 69 如何增强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70 浅析苔丝之死

71 从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

72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 73 《纯真年代》女性意识探析

74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75 霍尔顿的人生之旅--《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存在主义解读 76 国际快递公司的本土化战略

77 文化商务交际中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78 奥巴马演讲词中的委婉语研究 79 英汉称谓语中的文化差异 80 商标文化特色和翻译技巧

81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82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 83 目的论与对外传播翻译

84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人物的认知局限

85 论《荆棘鸟》中德罗海达的寓意及其对命运的影响

86 语言行为性别差异研究

87 The Inharmonious Elements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from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88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

89 A Probe into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eologisms 90 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 91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根源分析

92 分析女性语言特点在英语委婉语中的体现——以《绝望主妇》为例

93 Growing Pains—An Analysis of J. D.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a Bildungsroman 94 英语幽默语言的会话含义分析—以《老友记》为例 95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96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97 中英习语之间差异的原因和用法

98 从“硬汉”角度分析《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皮拉尔 99 中美基础教育对比研究

100 从新闻用语特点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 101 论旅游英语的语言学特征 102 中美数字禁忌研究

103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104 英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05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106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幻灭 107 心灵探索之旅——析《瓦尔登湖》的主题 108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 109 中美脱口秀会话分析对比研究

110 Color W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 111 从美国影视剧中浅析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12 从文化差异角度看中式菜单英译

113 走出迷茫,寻回丢失的信念——富兰克林给毕业者的条忠告

114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15 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浅谈商标翻译的特点和方法 116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

117 《名利场》中蓓基夏普的女性主义

118 解析电影《黑暗骑士》中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 119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的英译-以红楼梦为例

120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in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121 通过姚木兰和斯嘉丽形象的对比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122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国内手机APP营销现状及其策略分析 123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

124 论词典在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有效利用 125 析《狮子和宝石》中拉昆来失败的原因 126 《红字》中对自由的求索

127 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汽车商标词的汉译

128 论跨文化因素在跨国企业管理中的影响作用 129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认知隐喻

130 从心理学角度看霍尔顿的内心世界 131 浅析以学生为中心的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132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 133 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企业简介汉英翻译

134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to Task-based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135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 13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7 《嘉莉妹妹》和《名利场》中的女性的性格及命运对比分析 138 《紫颜色》中爱丽斯沃克妇女主义解读 139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140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 141 中美教育的比较及对比

142 透过七夕和情人节看中西文化差异 143 试论美国第二代女权主义 144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幽默翻译

145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 146 作为失败者的淑:双性同体视角 147 斯佳丽的性格分析

148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修辞分析

149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 150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分析 151 世纪英国继承制度对婚姻的影响 152 苔丝的悲剧成因浅析

153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154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

155 Growing Pains: An Analysis of the Hero in Catcher in the Rye 156 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 157 从英汉习语视角看中英文化差异

158 比较分析《喜福会》与《日用家当》中两代人之间的文化冲突 159 《奥特兰托堡》和《弗兰肯斯坦》中哥特元素的比较研究 160 论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161 英语委婉语及其语用学原则 162 拟象性对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 163 形成性评价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64 浅谈商务英语句法特点及翻译技巧

165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语篇分析和阅读理解 166 以颜色词为主题的英汉习语比较 167 《远大前程》中皮普成长的心路历程

168 原版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研究 16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女性主义分析

170 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看《推销员之死》的现实意义

171 The Joy Luck Club :Chinese Mothers’American Dreams Lost and Regained 172 论尤金•奥尼尔《毛猿》中的悲剧根源

173 从《时时刻刻》看三种不同身份的女性与现实的抗争 174 Impact of Latin on English Vocabulary 175 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 176 分析《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 177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分析

178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179 文体学视觉下的英语商务信函的礼貌表现 180 情感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理论和实践

181 The Important Role of Body Language in American Daily Life 182 合作原则视角下《飘》中的人物性格探析

183 从金融危机看美国自由企业制度下的政府调节——浅析“美国政府接管两房” 184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 18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6 爱伦坡哥特式小说探析

187 论托马斯•哈代《还乡》的悲剧效果 188 论《兔子,跑吧》中兔子逃跑的原因 189 网络英语交际对会话合作原则的影响

190 放弃完美选择缺失---对比分析王熙凤和郝思嘉 191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192 A Contrastive Study on Languag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193 On Romanticism in Ode to the West Wind 194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195 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学研究 196 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研究

197 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时间观对比研究 198 从两个H男孩的出走看美国历史的变迁 199 动物词汇的英汉互译策略

200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第8篇:浅析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

宁振强

李白(701—762),字太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人物,诗的成就很高,现存诗1000余首,收在《李太白全集》里。其诗想象奇特,风格奔放,诗中抒情意象丰富,其中尤以写月为最多。现存诗中有近400首月亮诗(有关月亮的诗,姑且称为“月亮诗”吧)。

人教版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录有李白诗共计8首,其中月亮诗5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年级上册)、《峨眉山月歌》(七年级下册)、《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上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月下独酌》(九年级下册)。下面就《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三首诗做一简单赏析。 《峨眉山月歌》是诗人年轻时初离蜀地的作品,写于约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秋天。秋高气爽,月色特明,可到了渝州就望不到月影,看来这“半轮”月当是下弦月。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流动,月影是不动的。所以诗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人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穿于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山月与人千里相随,夜夜可见,成为故乡的象征,成为具有人格的思念的“君”。江行见月,然而“月”却不是故乡的月,自然勾起诗人对故乡、亲人无尽的思念,正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月”,寄托了游子怎样的故乡情结啊! 《月下独酌》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是所作,写于约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的开头两句着一“独”字,点出了诗人有酒无亲,一肚子话无处可说。怎么办呢?只好举杯邀请明月和自己的身影来做伴了。然而,明月是不会喝酒的,影子也只会默默地跟随着自己而已,结果还只能是“独酌”。此时诗人的心情还是好的,诗人认为有这样两个伴侣究竟是好的,不如暂且在他们的伴随下,及时地行乐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歌舞行乐的情形。这时,诗人和他们已达到了感情交融的地步,所以趁醒时三人结交成好朋友,醉后不免要各自分散了。但李白是不舍得跟他们分散的,最后只能作“无情游”。“无情游”是超出一般世俗关系的交游。李白认为这种摆脱了利害关系的交往,才是最纯洁、最真诚的。

这首诗表面看来诗人在自得其乐,其实诗人却有着无限的凄凉。作者抒写他自己孤独寂寞、以酒浇愁的苦闷心情,这和当时现实是有关的。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期间,唐王朝已开始腐化,是李林甫、杨国忠和皇亲贵宦们当权的黑暗时期。他们纠合党人,排挤异己。李白既非“廊庙器”,又是性格孤傲,当然必为他们所不容,因而在政治上始终不得志,从而对现实不满。但作为封建士大夫的李白,既无力改变现实,也看不到其他的前途,因而他感到孤寂和苦闷。本诗通过对月独酌,集中反映了这种思想感情。诗人不愿与李林甫之流同流合污,只有引明月为知己,倾诉衷肠„„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写李白饯别族叔李云,地点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时间大约是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诗人从自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诗的开始郁闷之情喷薄而出,随后两句转到饯别,然后以赞美建安及谢朓等人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再后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后以放舟江湖,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全诗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

面对现实,诗人虽有苦闷,彷徨,但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年轻时的宏伟志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这里,“明月”是诗人理想的象征。

综上所述,李白诗中的“月”,是他思念的寄托,亲密的伙伴和理想的象征。李白与月水乳交融,不可分割,月即是人,人即是月,月是诗人的化身。李白的月亮诗,引发后人无尽的遐思,带给后人美好的幻想,为中国月亮文化注入了最为鲜活的一笔。

注:获邯郸市论文交流一等奖

第9篇:浅析古诗文中的月亮意象

江苏省昆山市秀峰中学 陈希凤

【摘要】古诗文中,月亮是个常见意象,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她是人们情感的载体,意蕴十分丰富:她的阴晴圆缺,象征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她清幽柔和的月光,既能表现人的悠闲自在,也能烘托人的凄凉心情;她亘古不变,蕴含时空永恒,人生短暂„„这种种不同的意蕴,形成了不同的意境,也烘托出诗人不同的情怀。

【关键词】月亮 相思 离愁 感伤 悠闲 永恒

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对古代诗文情有独钟。考察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就会发现,“月亮”这个意象频频出现。这是为什么呢?教学之余,我便有意无意地搜索资料,对这一现象作了一个粗浅的分析。

月亮,作为人们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她的阴晴圆缺,象征了人类的悲欢离合;她清幽柔和的月光,既能表现人的悠闲自在,也能烘托人的凄凉心情;她亘古不变,蕴含时空永恒,人生短暂„„月亮的种种不同意蕴,形成了不同的意境,也烘托出诗人不同的情怀。

一、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从月亮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何等相似!月亮的圆缺,自然会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宁静的月夜,沐浴在清幽的月光之下,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

月亮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游丈夫的闺情诗。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杜甫的《月夜》,安史之乱中,他流离失所,寄居长安,这里借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思念自己,实际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思乡怀人之情。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思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想念自己,所谓“月圆人不圆”,这是夫妻离别后的共同感叹!诗人通过望月把自己真挚而凝重的相思之情流露无疑。

月亮还寄托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李白的《静夜思》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客旅他乡,夜不成眠。这时月亮悄悄地升起了,皎洁的月光穿堂入户,来到诗人的面前,恍如在地上下了一层霜。诗人不禁抬头仰望,那凝然不动的月亮似乎也在深情地看着他呢!这样的情景何其熟悉!自然而然,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朋故友,想起了曾经熟悉的一切的一切。这样的望月思乡的过程,很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因而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水调歌头.中秋》是苏轼的咏月名篇,其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面上是埋怨月亮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又亮又圆,实际上表达了对弟弟子由刻骨的思念。但很快,词人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

第1页

又自解自叹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月无常,自 古皆然,既然这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那就惟望各自珍重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情感深沉婉曲,意境幽深高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咏月诗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是较为特别的一首。其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朋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然而,妙就妙在诗人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却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二、以月渲染离愁别绪,表达身世感伤

月光清冷,与人的凄凉心情极为相似。触景生情,月亮常常被诗人用来烘托离愁别绪,表达身世感伤。

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春花秋月,本是自然美景,令人赏心悦目,然而在词人眼中,这些却成了他不堪回首的记忆,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再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词人和自己心爱的人儿分别了,心中自然十分痛苦,但他不并直接说自己分别之后如何孤独凄凉,只是想象别后旅途中的情景:黎明酒醒,冷风侵肤,岸边,是稀疏的杨柳,空中,只有一弯残月。读到此处,词人与心上人离别之后的那份怅然和失落已经跃然纸上。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则写他科举考试落榜后苦闷凄凉的心情。那时,夜已深了,西天的一弯月亮渐渐地落了下去,寒霜满天,乌鸦悲啼,诗人看着江中的点点渔火,听着寒山寺传来的沉重钟声,悲愁、郁闷、伤痛„„再也控制不住地涌上了心头,流向笔端。

而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则写出了内心的孤寂与悲苦。杜甫《咏怀古迹》“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写王昭君生前失宠,死后无依,离家去国,遗恨绝域,可谓凄怨之极。

三、以月营造清幽气氛,烘托悠闲旷达情怀

月亮给人的美感,是高远、皎洁、柔和、清幽的。写月诗中,月亮意象的出现,会使全诗的意境立刻变得优美起来。

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幅多么幽雅,明净而又充满情趣的画面!刚刚下过一场秋雨,天空澄澈,天气凉爽,被雨水洗涤后的松林,一尘不染,青翠欲滴;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松林之上,真是静美空灵之极!再看那溪中的石头,也一定是格外晶莹圆润的吧?山雨汇成的清泉在石上汩汩流过,月光的照射让它闪烁着一种梦幻般的光芒。淙淙的流水清脆悦耳,宛如奏着的一曲宛转动听的“小夜曲”。这首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山光与水色齐美,人心与自然俱净,意境恬适纯美,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

第2页

再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写尽了春山的宁静、优美。“人闲”是说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诗人内心闲静。 因此,当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或花落衣襟上的触觉,或花瓣飘坠时的芬芳,也能被他明显地感觉到了。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而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山鸟竟惊觉起来,在寂静的山谷中不时发出清脆的鸣叫。这样的意境何其清幽与雅致!

白居易《暮江吟》中感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他说,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你看,露水晶莹剔透,像极了一颗颗珍珠,而弯弯的新月,多么像一张银弓,镶嵌在蔚蓝的浩渺的天空!这样的景色多么迷人而美妙!

另有苏轼《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写七月十六那天,作者与朋友泛舟游赤壁见到的美景,那天的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她缓缓地爬上了东山,静静地看着这个世界。再看江面上,雾气茫茫,江水茫茫,它们在月亮银辉的笼罩下,显得浩瀚无边,这样的秋江夜月美景是不是让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四、以月蕴含时空永恒,感慨世道变幻或人生短暂

月亮亘古不变,高悬于天,也常常引起文人们的哲理思考。自古明月如斯,岁岁年年,相比之下,世道无常,人生短暂。于是,在善于观察思考的诗人那里,月亮就成了永恒不变的象征和世事变迁的无他见证。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开篇便用“秦时明月汉时关”勾勒出一幅苍凉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呼之欲出,气氛孤寂、苍凉。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一幅永恒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然而, “万里长征人未还”。边关依旧,月亮如故,战争总是持续不断,将士们远离家乡,在沙场浴血奋战。有多少人血洒疆场,至死未归?又有多少人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诗人借助阔大、悠久的时空意象,表现战争给秦、汉以来历代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月在此,成了跨越时空的见证人。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明月千古如斯,人类世代更替,可贵的生命转瞬即逝,今人只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生命在时间面前何其短暂,又是多么的无奈!

刘禹锡在《石头城》中感慨虎踞龙盘的石头城曾是六朝古都,繁华无比,然而现在只剩下一座寂寞的空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是说一切的富贵风流,都烟消云散,转眼成空,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在夜深人静时分,慢慢地爬上女墙,临照空城。这里,月是宇宙的冷眼,由盛到衰的见证者。

苏轼《赤壁赋》中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豁达地看到,水虽滚滚滔滔,不断东流,但

第3页

江中之水仍然满满当当;月虽时圆时缺,盈虚变幻,但月还是那个月亮,千古不变。从长远的眼光看,天地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因此,又何必计较个人得失,忧愁计较呢?读到这里,不禁为他阔大的胸襟和睿智的见解击节赞叹!

有关月亮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对于月亮是有着特殊的感情的。它是恋人们旧梦重温的情思,是游子凝然不动的乡愁,是迁客骚人孤独寂寞的心态,也是士大夫逃避现实、飘逸脱俗的人格化身,它的永恒常唤起诗人们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而它诸多的象征意义,将决定了它永远在中国文坛上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崇文书局出版社

2、《北宋名家词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3、《唐宋古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4页

上一篇:学校党支部工作述职下一篇:六一儿童节的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