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诗歌
难得这么一个机缘,我们全家陪父母来骊山观光。新秋雨后的骊山景区,碧空如洗,金榴吐芳,亭台楼阁掩映在骊山的朝晖中,古朴典雅中洋溢着明媚生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骊山在陕西景区中,东不敌西岳华山之险,西不及太白山水之幽,可单凭她厚重的文化积淀,让她在“长安回望绣成堆”中脱颖而出,成为旅游胜地中的翘楚。
沿骊山山麓拾阶而上,不久就来到当年西安事变中老蒋藏身被捉之地的兵谏亭。此处山岩巍峨壁立,青石岩上赫然写着“正气浩然”、“名垂青史,功在千秋”、“大地垂辉”等颂扬张杨二位将军民族大义的联句;虎斑石东侧的石峡内,是老蒋当年仓皇出逃的藏身地;左侧的西安事变叙事浮雕图,生动再现了西安事变的历史画面,两位将军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果断采取兵谏行动、逼蒋抗日的英雄壮举,让人联想到时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动荡不安,联想到“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迈悲壮和气贯长虹!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张杨两位将军的胆识胸襟给出了答案。虽然历史终究会湮灭在时间的风尘中,但他们的浩然正气却永远令后人敬仰膜拜。再想想当时野心勃勃雄视天下的军统老蒋,当时的气焰是何等的嚣张跋扈,但狭隘的民族意识让他失掉民心,在华清宫的五间厅上演了败走麦城的悲剧。据史料介绍,老蒋在听到兵变枪声时,跳后窗出逃,越后墙而走,虽摔伤脊背但忍痛奔逃躲在山间,被搜山的士兵捉住挟持下山。想想老蒋遭此劫难的狼狈情态,不经令人感喟:命运总算捉弄了一回这个心怀叵测的政坛枭雄,留下了不可涂改的人生败笔!
大家一边评说历史,一边观赏山间清幽的景致,心情甚是惬意。在我们行至“上善湖”时,特意在此照相留念。虽然我们只是草根百姓,但骨子里却深植中华民族孝行善念的根脉,愿“上善湖”的.清波和碑刻为我们三代人作证,用善良去体察善良,为大千世界涂上温暖的亮色。在七夕桥上,我们特意给父母照了张合影,让骊山见证父母牵手几十年历经沧桑的笑容。从没见过父母有些羞涩却如此幸福陶醉的神情,从未见过父亲牵着母亲的手笑得那么灿烂,从没有过一家三代看到此情此景都展颜欢笑的画面。其实,爸妈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没少吵过闹过,可这种为过日子的争执吵闹,辛酸中却能咀嚼出彼此为爱为孩子互相妥协的深情。登临直插云霄的烽火台遗址时,年迈的父母因体力不支在此留步。孩子们身轻如燕,一鼓作气征服了烽火高地;我们夫妇几度攀援、几度歇缓,拼尽所有体能也登上了高地,真是年岁不饶人啊!站在烽火台前,遥想当年周幽王为搏爱妃褒姒展颜一笑,而点烽火戏诸侯的闹剧,真是感慨万千:都说美女是红颜祸水,哪知风流愚妄的君王,才是真正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任凭自己的贪欲私念肆虐,哪有不失掉江山而贻笑大方啊。
骊山脚下的华清宫,可谓风水宝地,是周秦汉唐帝王们的行宫别苑遗址所在地,也是历代王公名流在此下榻休养、观光留墨的文化宫苑。更因《长恨歌》的爱情故事而驰名天下。此时,在华清宫中亭台游廊池沼间徜徉,凭吊汉唐千年的文化古韵,沐浴着温泉水暖洗风尘的惬意,让人在现实和历史的交叠中浮想联翩,真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间天上两重天的感慨。
大型历史实景音乐舞剧《长恨歌》,是新世纪华清宫为游客呈现的艺术盛宴。舞剧以骊山的星月为背景,以华清宫的水榭池园为舞台,再现了李隆基和杨贵妃在安史之乱前的爱情悲剧。剧情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玄幻的现代声光舞美元素异彩纷呈,给人一种美轮美奂的艺术享受。白居易《长恨歌》中所描绘的画面,时隔千年正缓缓地向我们展开,真是:“杨家有女初长成,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千宠爱在一身,才子佳人鱼水情;缓歌漫舞看不足,弦管舞低琼楼月;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凌波曲;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落叶满阶红不扫,物是人非不胜悲;七夕寄梦长生殿,词中有誓两心知:在天愿做鸟比翼,人间遗恨无绝期。”沉浸在剧情中,我悲叹连连:他们,一个是绰约仙子,一个是知音情郎;一个善舞能歌,一个通晓音律;他们共编霓裳舞,他们共谱凌波曲,完全沉浸在锦瑟年华共度,高山流水知音的幸福中,不知今夕是何夕?然而,他们一个是帝王,一个是贵妃,当爱情和政治联姻时,爱情注定会变质会短命;骄嗔贪痴,竟是爱情的毒药啊!如果他们只是寻常夫妻,琴瑟和鸣,夫唱妇随,一定会白头偕老共度人生的。可他们却都是政治、权力的牺牲品!鲜花着锦能几时,从来都是荒冢掩风流,史家写春秋。
十一长假的第三天,我们全家一起去了骊山。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路的两旁都是果实累累的石榴树,红红的石榴又大又圆,绿绿的石榴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小鸟站在树枝上唱着动听的歌儿。
很快,我们就到了骊山的脚下,我们要骑马去峰火台。峰火台在骊山的最顶端,是古时候用来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我是第一次骑马很害怕,但是我还是走到马的跟前很勇敢地上了高高的马背。在骑马的过程中,由于路很颠很窄,山坡很陡,我很担心会不会从马背上掉下来。这时候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已经快到烽火台了。就这样,我又骑了一会,终于下了马。我远远地就看到了烽火台几个字。那是一座很高很高的楼。我登上烽火台,站在上面我感觉风好大。四处望去,骊山的景色尽收眼底,风景很美。
今天我非常开心,因为我登上了骊山的最高峰!
妈妈带我去看望在西安出差的爸爸,顺便体验一下爬骊山。
一下飞机就看到爸爸已开车在机场等候我们了。爸爸帮我们放好行李第一站就去爬骊山。开车没多久就来到了骊山脚下,我从山脚望到峰顶看了一遍,说:“哇!这么高啊?我怎么能爬得上去呀!”爸爸听了说:“如果你闲累的话可以坐缆车上去呀!”
这时我看见一位 多岁的老爷爷两个肩膀上还挑了两篮橘子和柿子不坐缆车就向峰顶爬去。
我看见这场面也鼓足了勇气向峰顶爬去。一步;二步;三步……我没走几步小腿就累得走不动了。爸爸说:“我们家的小宇是最棒的,你看那位老爷爷他挑着两篮水果还要上峰顶去做生意已经走得无影无踪了,爸爸相信你也一定行的.!”听了爸爸的话我再次鼓足勇气向峰顶爬去。可每爬一步都很艰难,最后两脚无力实在抬不起来了。越快接近峰顶越是呼吸困难,喉咙干疼,汗流浃背。爸爸只好用手托着我的背继续向峰顶爬去……
我在爸爸的鼓励帮助下终于爬上了骊山峰顶,到达烽火台。从烽火台往四处看:整个西安城呈现在我们眼前,有秦兵马俑;秦皇陵墓;华清池等等……
不一会儿爸爸就叫我们下山了,有句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此话一点不差。我刚下没几个台阶两脚就不听使唤,不停地发抖。你们可别笑我哦!其实我爸爸妈妈也都这个样子。妈妈往下一看都害怕地不敢下山了呢!只见她双脚抖动的比我还厉害,四肢发软无力寸步难行。最后妈妈只好扶着栏杆一小步,一小步,小心翼翼地走下山。生怕自己一不留神滚下山去……
现在,我们从骊山的东大门(史称昭阳门)入园,首先大家看到的是骊山胜迹图,先了解一下骊山的概况。骊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海拔1302米,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13.7公里,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从地质角度来讲,骊山是燕山晚期上升形成的突兀,在渭河裂陷带的一个孤立的地垒式断块山,经运动时期呈整体上升,形成北高南低的断块。
在陕西境内,骊山险峻不及华山,绵亘不如太白,徒峭不如龙门,但却以“秀”而闻名于世,因此又名绣岭,今天人们习惯上把骊山分为东,西绣岭,西绣岭上主要分布有烽火台、长生殿遗址、晚照亭、老母殿、老君殿、兵谏亭、三元洞等景点,东绣岭主要分布有上善湖,七夕桥,上德苑,达摩洞,举火楼、石瓮寺、石瓮瀑布、鸡上架、遇仙桥、秤砣石等景点。胜迹图下面的这些浮雕造型表现的分别是女娲补天、长生殿盟誓、遇仙桥、秦始皇戏神女、张骞出使西域等骊山传说。了解了骊山大概情况后,请大家拾级而上,我们边走边聊,去仔细体味这座历史文化名山独特的韵味。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这是著名学者、诗人郭沫若先生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地位恰当而准确的概括。
首先来到兵谏园。兵谏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65周年,弘扬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建。园内展出有与西安事变有关的飞机、火炮、汽车、装甲车等兵器。西安事变浮雕再现了西安事变的历史过程,是迄今唯一全面反映西安事变史实的浮雕,于2004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68周年时对外开放,成为我们回顾历史的生动教材。(兵谏园及西安事变浮雕简介附后)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记载“西安事变”这段特殊历史的重要景点——兵谏亭.1936年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一阵枪声中,神色惊慌的蒋介石从华清池后门经这条路向后山逃跑,50岁的蒋介石在慌忙的奔跑中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石缝里,扭伤了脚,于是他只能顺势藏在石缝中,听天由命了。当然蒋委员长没有我们今天这么悠闲,大家可以想想看,寒冬腊月,近50岁的蒋介石,身披睡衣,脚踩拖鞋,惊慌失措是何等的狼狈。这个石缝今天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并且加修了防护铁链,以确保游客安全,这块有花纹的大石头,就是“虎斑石”,关于这块石头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眼前这座石亭就是著名的兵谏亭了。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携夫人宋美玲来陕,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期间,张、杨两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内,后来被搜山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进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是临潼最早的钢筋水泥建筑物,同时,王耀武、陈诚、卫立煌等人在岩上题有“艰苦卓绝”等词,后被铣刷,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适应统战工作需要,再次易名为“兵谏亭”,并用蓝田美玉制成匾额悬于其上。
下一个景点是晚照亭,大家都知道“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这座重檐钻尖顶方亭就是取“骊山晚照”之意,建于1981年,从这里可鸟瞰华清池、东花园、临潼全景和渭水。据记载,每当雨过天晴,云开雾散,骊山似一匹青色的骏马,青翠欲滴,清晰可见,在落日的映照下似披上了一层迷人的桔红色,更显得流光溢彩,妩媚动人,有缘人才得一见。关于骊山晚照有二首诗最为著名,一首是明代诗人刘储秀所写,“由来骊山多奇峰,一望岚光翠且重。复此斜阳相映处,红云朵朵照芙蓉。”另一首是清代名士朱集义所写,“幽王遗没旧荒台,翠柏苍松绣作堆,入暮晴霞红一片,疑是烽火自西来。”现在,我们只能从这些诗文的意境中去体味骊山晚照的辉煌。大家可以随意留览一下,借此机会,我向各位介绍一下临潼的历史。
临潼位于关中平原中部,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面积890平方公里,人口65万。元代以前渭河南北分两县,南为骊戎(这也是骊山的由来),北宋时因骊戎东临临河,西临潼河,两水环绕入渭河,故改为临潼县,(1997年6月30日撤县设区)。临潼自古是一个风水宝地,人杰地灵,祖先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宝藏,目前临潼的文物区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以姜寨遗址为代表的始前文化区,二是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化区,三是以华清池为代表的唐文化区,所以当地人无不自豪地说,在临潼每一脚踩下去都是秦砖汉瓦,今天的临潼人也在为把临潼发展成一个旅游名城而努力。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并蒂皂角树,是由杨贵妃与唐玄宗在长生殿前亲手种下的,是他们凄美爱情的永恒见证,“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被传为千古佳话。
坐落在骊山第二峰的老母殿是为了纪念传说中中华民族创始人女娲而建的,相传女娲“抟黄土做人”,创造了人类,又在骊山炼石补天,劳苦功高,后世人尊她为“骊山老母”,她死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今蓝田县境内)又在骊山上修女娲祠纪念.据载,女娲本为骊山附近一名杰出的氏族首领,每当农历六月十三日,四方群众携床单干粮,夜宿骊山,祭祀老母,这个风俗沿续至今,称为“单子会”,并逐渐成为一种附近居民的欢乐节,庙会期间,寺前庙后,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这里也是骊山又一个最佳观景点,从这儿远眺,重山叠障,苍翠欲滴,不觉使人神清气爽。
大家眼前的这座大殿即是老君殿了。老君殿始建于唐代。唐高宗李治因老君姓李,且为道教始祖,认为和其同宗,更加敬之,被认作先人,上了封号,相传唐玄宗游幸华清宫时,两次在此梦到老君降临阁内,因此称为“降圣阁”又称“朝元阁”,殿内原供奉着白玉老君像,是唐代西域著名雕像家元迦儿的杰作,玉像造型细腻,刀法简练,神态逼真,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丰富想象力,后经“安史之乱”,华清宫被焚,这精美的石雕艺术品的正身和莲花座均被烧裂,双手被道人盗走,其后,刻木手嵌于腕下,现玉像保存在陕西省博物馆。
明圣宫位于老母殿南侧,始建于1992年,是台湾著名爱国人士颜武雄等人为报答映登仙祖保佑之恩,捐资修建的一座大型道教观。明圣宫占地面积60余亩,共有殿堂房屋300余家。明圣宫是我国现代少有的大型纯木古建筑群,是西北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
鸟语林坐落在西绣岭,占地面积50余亩,网内空间100多万立方米,充分利用原有峡谷地带,使涧、溪、瀑、潭、池巧妙地串成一体,自然流畅,碧水长流,树木葱郁,鸟语花香,给人以回归自然,世外桃源之感。园内存养有上百种近十万只珍禽异鸟,有朱鹮、鸵鸟、白鹭、富贵鸟、代胜、大雁、七彩小鸟、美国落地王鸽等。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我们公司在2008年修建的一个储水量为两千立方米的人工湖,叫做上善湖,它既是一个景观湖,又保证园区内的卫生用水以及园内树木的绿化灌溉。这个名字来源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意思就是说,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老子用水性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他认为做人要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之相争,即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在这里湖与老君殿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置身于此,你的心灵也会受到洗礼。
“无限风光在险峰”,沿着这条气势宏伟的台阶路,我们还可以沿途欣赏到骊山东绣岭秀丽的自然风光。现在我们已登上骊山最高峰烽火台了,在这一段路途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这里的树干都是扭曲的,我们叫它拧拧柏。关于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设施,相传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来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的狼狈样,果真“扑嗤”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
公元前775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时,却无人来救,西周至此灭亡了,从而留下了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眼前这座烽火台,是1985年在烽火台遗址上用精制的仿古砖修筑起来的,高约13米,底座10米见方,顶端有一个观景方亭,游人可沿内壁楼梯盘旋而上,如果有兴趣,大家可登台顶而四望,临潼景区可尽收眼底,你自然会有一番好心境。顺便告诉各位,这烽火台还真的启用过,时间是1990年西安临潼第一届石榴节,而且用的是真的狼粪点燃,是从动物园中收集的。但却不是用来报警,而是供游客们进行观览,在笑声中记取这千年古训。
从烽火台向南望去,那座球形屋顶就是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以时间频率的研究和服务为主要方向,是我国国家授时中心,承担着我国标准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这里与烽火台相望近在咫尺,但却完全把我们带入了另一个崭新的现代科技的园地,这里有天文知识厅、放映厅、观察室等展视厅室,在放映厅里,您可以畅游300万光年前的河外星系,探索宇宙的奥秘,最值得自豪的便是我们平时听到的广播上传出的“现在是北京时间X点整”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它的授时误差仅为0.1微秒。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现在,如果有人已经精疲力尽了,那么我们建议大家可以从老母殿处坐索道下山,沿途领略骊山全貌。如果您还游幸未尽,那请随我从东绣岭下山,这一路我们可以在达摩洞小憩,在七夕桥边倾听牛郎与织女的悄悄话,可以在巨大的象棋残局间闲庭信步,可以在上德苑休闲广场上伸展疲惫的腰肢,你也可以在东绣岭间的小径中体验人在画中游的诗情画意。
经过晚照亭向西,我们来到三元洞。三元洞北临华清池,是从西门登山的第一站,是一处自然景观。这里有几孔清净幽雅的窑洞,洞内奉祀着道教所尊的“天官、地官、水官(玉皇大帝、土地爷、大禹)”三元,其奇特之处是窑内有5个茶杯口粗细的天然通风圆洞,深不知底,昼夜生风,春夏风向外吹,秋冬风向里吹,故称三元洞。
骊山美如锦绣,又名绣岭,以石瓮谷为界分为东绣岭、西绣岭。 骊山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山上山下古迹随处可见,神话传说层出不穷。“渭水秋天白,骊山晚照红。”每当夕阳西下,骊山在落日斜阳里彤霞万状尤显壮观,“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昼夜,多少g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在此对骊山胜景及其历史位置做了适当而正确地概括。远在上古时代,这里曾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处;西周时,周幽王又在此上演了一幕“战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将他的陵墓建于骊山脚下,还留下了驰名世界的秦兵马俑军阵;唐朝时期,唐玄宗、杨贵妃在此演绎了一场凄美的恋情故事,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吃苦,这是骊山沧桑的阅历,也是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见证。
骊山不仅天然景观奇丽,而且有几十个闻名的文物景点胜迹,古往今来,骊山给人们留下美妙的回想,登骊山别有一番情趣。青石台阶路把有名的周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 石瓮谷、举火楼、遇仙桥、秤锤石、鸡上架、三元洞、风筝翻身等古迹连在一起。游人可拾级而上或乘坐骊山索道缆车登山至烽火台。纵目远眺,在茫茫八百里秦川上,渭河如一条玉带飞舞在绿野之间,俯视山下,风景如画,游人熙攘。
六七句是说朝代更替的“遗恨”就如眼前烟锁迷离的树林,哪里还找得到“列国”中“周、齐、秦、汉、楚”的影子呢!在历史的长河中,隋、唐在这里的.兴衰,也同样被无情地冲淡了。实际撒谎那个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
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灭亡,“都变做了土”。这一警句点明了全句的主旨,显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和醒世意义.
作者张养浩简介
【骊山诗歌】推荐阅读:
骊山之旅优秀作文09-14
元旦诗歌新年诗歌12-08
诗歌鉴赏之诗歌题材06-02
经典诗歌:永恒的诗歌09-13
共筑中国梦诗歌诗歌12-20
母亲节诗歌:赞颂母爱的诗歌12-12
少先队建队60周年诗歌:关于红领巾的诗歌09-18
守望的诗歌05-24
守望优秀诗歌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