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生日顾城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歌生日顾城(推荐10篇)

诗歌生日顾城 篇1

《生日》

因为生日

我得到了一个彩色的钱夹

我没有钱

也不喜欢那些乏味的分币

我跑到那个古怪的大土堆后

去看那些爱我的小花

我说:我有一个仓库了

可以用来贮存花籽

钱夹里真的装满了花籽

有的黑亮、黑亮

像奇怪的小眼睛

我又说,别怕

我要带你们到春天的家里去

在那儿,你们会得到

绿色的短上衣

和彩色花边的布帽子

我有一个小钱夹了

我不要钱

不要那些不会发芽的分币

我只要装满小小的花籽

我要知道她们的生日

本真童心,仍是一种很宝贵的艺术精神

像是一首儿童诗,却又超越一般儿童诗。

倘若说法布尔的《昆虫记》是顾城创作冲动的起点,而安徒生的童话则可视为诗人人生旅程的杠杆。“你运载着一个天国/运载着花和梦的汽球/所有纯美的童心/都是你的港口”,与其说这是诗人写给尊师的礼赞,毋宁说是自己理想的追求与写照。的确,他一向生活在假定性世界里,中国当代诗人中还很少有人像他那样,耽于自造的幻象里如痴如醉。他的爱与恨、欢乐与痛苦、失望与憧憬、沉沦与升腾,都在那个幻型世界中得到补偿或平衡。而维系这一切的无疑是出自天性的本真童心。

诗歌生日顾城 篇2

一、色彩美、节奏美、线条美

1、色彩美

顾城的诗颜色是不断变幻的, 自由的变幻, 可以是浓重的, 如《倾听时间》里:“我有房子了/我有黑油毡的板棚/我想它如果注满海水/纯蓝纯蓝的汁液/会不会微微摇荡”。也可以是明亮如“只看见烟/白的/只看见鸟群升起/白的”, 还可以是暗淡的, 如《感觉》里:“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更可以整首诗不出现一个颜色的字眼就可以看到一幅幅有色的画面, 如《雪的微笑》里“雪的土地/纯洁的土地/静静的, 临近幸福的土地, 这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纯白的世界”。

2、节奏美

他的诗就是这样飞扬的色彩, 但思绪却是超然的, 节奏则是轻缓的, 没有急促感, 如《祭》:“我把你的誓言/把爱/刻在蜡烛上/看它怎样/被泪水淹没/被心火烧完/看那最后一念/怎样灭绝/怎样被风吹散”。这首诗在“把爱”和“看它怎样”两处巧妙的停顿, 引出下句, 百转千回, 余音袅袅, 而节奏的重量又全部压在尾处, 倾之不尽, 又诉之完全。

3、线条美

再看他诗中的线条美, 线条是简洁的, 没有多余的勾画, 寥寥几笔, 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如《弧线》, 整首诗没有提到一个弧线, 然而又无一不是弧线。有人说, 《弧线》反映出了新时期开始时, 部分青年对生活的深沉的思索和痛彻的悔悟。也有人说, 这暗示着诗人对生活某些现象的见解和评价, 启发人们的审美力, 在他眼里单调的弧线变得多姿。说法不一, 但我否定第一种说法, 更倾向于第二种, 弧线的美更在于它的线条, 一种流动的线条, 简洁明朗暗藏其中, 他所要表达的思想只是他在某一个时刻的灵感, 只是一个思想上的弧线, 他只想用最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纯净美、忧郁美、生命之美

顾城的诗, 色彩美、节奏美、线条美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只是形式的, 而是完全柔和在字里行间的, 从而融和成了纯净美、忧郁美、生命之美。

1、纯净美

没有过多的沉重, 沉静却不寂寞, 甚至感不到悲伤, 有的只是淡淡的怜悯与谦卑。“我知道了, 什么是眼泪, 雨水, 在荷叶的掌心滑动, 浸湿了小手帕”。对于从前的记忆, 对于时间的逝去, 清晰中带点恍惚, 这种纯净中又有些谦卑, 让人怜悯, 如最能体现他是个特色的《无名的小花》:“我的诗/像无名的小花/随着季节的风雨/悄悄的开放在/寂寞的人间。”而“我是一个王子, 心就是我的王国”, “我是鱼也是鸟, 长满了纯银的鳞片和羽毛”, 这些看似幼稚的丰富的想象, 多彩的童年, 就像一个少年守着他记忆中的城, 却极易打动人, 让人忘记愁苦。

2、忧郁美

也许纯美的浪漫, 自然的旋律并不够, 似乎缺少了那么一点点沉淀, 那么孤城的诗还有一种, 这种忧郁美没有故弄玄虚, 也不是无病呻吟, 而是凝结了时间, 淡淡的哀伤夹杂在其中, 美的让人叹息。“你的名字, 像一只被森林遗忘的鸟, 始终在这片房顶上飞翔”。“我在时间上徘徊, 既不能前进, 也不想后退”“不要想了好吗?把你的手给我, 让它在温暖的海上飘荡”。有一些忧郁, 有一些坚持, 缠成一丝忧愁, 让人怜爱却不鄙视, 在尘世中的忧郁的情思, 这是诗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3、生命美

简单源于爱, 厚重源于生命, 于是又有了生命美。顾城诗歌的生命美是激昂的, 如《生命幻想曲》、《在大风暴来临的时候》, 又是新鲜的充满爱的, 《来临》、《我赞美世界》, 还是执着的, 如《小花的信念》、《幼芽》。是高傲的, 如《自信》:“眯着眼睛/独自在落叶的路上穿过/让那些悠闲的风/在身后吃惊。”最后这许多的美又回归到了自然的色彩、节奏、线条, 不可分裂, 就如《我会疲倦》中:“当你对我说/唯一, 永远/当香蕉和桔子睡熟了/当玻璃爱上了蓝天/灰烬变得纯洁/火焰变得柔软/当我失明了/看着你的灵魂/看着没有闪电的夜晚。”这首诗较长, 里面包含了色彩的鲜明和暗淡, 有节奏的缓和, 安静的纯净, 更有童话般的想象, 又有些忧郁美的气质, 这所有的结合, 就是顾城那个自我的小小的世界和充满爱的广阔的世界。

三、结语

顾城作为这些艺术品的主人是自由的, 他总是在世人面前变得沉默, 在诗歌面前变得生动。他说“我从不说话, 风在我的耳边一直吹, 再风停止的时候, 草就吐出了香气, 每种草都用自己的气味和我说话”、“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始终没有长大”。顾城和他的诗就是一座城, 一朵无名的小花, 一个任性的孩子。他所写的诗歌的价值是不可磨灭的。

摘要:纵观顾城的诗歌, 有着色彩美、节奏美、线条美, 而这些美不只是形式, 而是完全柔和在字里行间的, 从而融和成了纯净美, 这种纯净美不带任何杂质, 但却不是不成熟, 因为又加入了忧郁美, 淡淡的哀伤夹杂在其中, 美的让人叹息, 总之, 顾城诗歌的特点就是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是色彩美、节奏美、线条美和纯净美、忧郁美、生命美的结合。

关键词:色彩美,节奏美,线条美,纯净美,忧郁美,生命美

参考文献

[1]顾城:《顾城的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 (3) 。

[2]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8) 。

浅谈顾城诗歌的写作特点 篇3

一.关怀的主题

顾城诗歌关怀的主题,和其他众多作家一样,在他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具有反映现实的特点。他们既反思历史又探索未来,在现实中彷徨,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小巷》自《顾城的诗》49面

重复的“又”“又”“没有”“没有”的字眼和“旧”“厚厚”的陈旧厚重感,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探索的艰辛和无路可寻,对未来的迷茫、不知该怎么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无奈都包含在其中。

种子在冻土里

梦想着春天

它梦见——

自己舒展着颤动的腰身

长睫旁闪耀着露滴的银钻

它梦见——

蝴蝶轻轻地吻它

春蚕张开了新房的金幔

它梦见——

无数花朵睁开了稚气的眼睛

就像月亮身边的万千星点……

种子呵

在冻土里梦想春天……

——《梦想》自《顾城的诗》18面

在这首诗里诗人还是对未来进行着憧憬和希望。“春天”是在梦想中,而现实是“种子”被困在“冻土”里,现实的残酷和诗人坚持理想的信念形成鲜明对比。面对时代的变迁,巨大的伤痛历历在目,诗人不能摆脱,他通过对未来希望来让自己坚持下去。

在他的《我们去寻找一盏灯》里顾城写道: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这句话在每一段描写前被重复着,全诗七节,而这段每次作为独立的一节一共出现了四次,对真理对未来的不懈追求如此执着。

这些都表现了顾城“时代式的彷徨”,这在他们那个时代的许多诗人的诗作中都有表现,他们处在一个新旧时代交叠的路口,免不了对方向的踟蹰和犹豫,并具有一种内心的忧郁。不过顾城在后来还是有充满希望的诗。

尘土可以埋葬乡村

可以埋葬水

埋葬树林

埋葬在水边开出大片花朵的愿望

可以在远离水鸟的内陆

让风吹出细细的波浪

我始终相信

人类不会这样灭亡

雨在谷物和新鲜的平原上飘撒

他们在密集地走动

紫云英在软软的墓地上生长

他们走动的姿态在渐渐改变

天空开始晴朗

淡蓝色的天光,青春

闪在一个又一个少女脸上

——《在尘土之上》自《顾城的诗》162面

“我始终相信/人类不会这样灭亡”“天空开始晴朗”,这时的顾城以一种满怀希望的心情去看待事物,所以他看到“淡蓝色的天光,青春/闪在一个又一个少女脸上”。书上显示的写作时间是1982年8月,而《梦想》是1979年1月,《小巷》是1980年6月,可以看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感受和思索后顾城对未来已经变得充满希望了,他的这首诗也就显得更加阳光和愉悦。

还有一些看似爱情诗又有争议的诗,一说它们写的作者的爱情,表现他的爱情观,一说这些诗是写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心理的距离与现实的距离的巨大差距。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远和近》自《顾城的诗》54面

“你”的动作和“我”的内心感受的巨大落差形成强烈比照,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不信任惨白地被诗人曝光。若从爱情诗来看就表现的是恋人间的隔阂了。这类诗还有《雪人》《游戏》《泡影》等,时间上集中在1980年2月到6月。

还有表现诗人坚持自己的信念,甚至为此殒身不恤也在所不惜的诗篇,像《我唱自己的歌》(《顾城的诗》85面)、《早发的种子》(《顾城的诗》87面)、《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的诗》101面)。在《我唱自己的歌》里诗人先是在原野中唱自己的歌,后又在嘈杂的城市唱着自己的歌,他最后唱得是“世界恢复了史前的寂静”,这首诗歌颂原始的生存状态,把城市工业描写得可怕混乱,带有反对工业文明渴望自然安静的味道。而在《早发的种子》中诗人最后说:我从来没被谁知道/所以也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记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表示他为理想为时代愿意做急先锋而默默献身。

在顾城年轻时他还有充满激情的代表年轻一代人的宣言式的言语,这个时期作者创作的十分有名的《一代人》和《巨星》就是代表。

此外,诗人不乏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有时祖国只是一个

巨大的鸟巢

松疏的北方枝条

把我环绕

使我看见太阳

把爱装满我的篮子

使我喜爱阳光的羽毛

我们在掌心睡着

像小鸟那样

相互做梦

四下是蓝空气

秋天

黄叶飘飘

——《有时》自《顾城的诗》97面

和这个时期的另外一首《假如》一道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我将在冥夜中/编织一对/巨大的翅膀/在我眷恋的祖国上空/继续飞翔”。祖国是使人温馨的归属和最后的家。

后期顾城的许多诗歌笔者个人感觉是看不大明白,其艺术手段也与前期的大相径庭。也许他出国后学习了外国诗人的写作手法,他后期的诗从篇幅上来说一般较前期要长许多,更多的带有西方叙事诗的一些特点,一些意象也看不出来是中国传统的意象象征。另外他后期的许多诗不知所云(应该是笔者个人学识有限),笔者怀疑他是否陷入虚无主义,在这一时期的两首诗《我要成为太阳》和《我是你的太阳》让人想起尼采,他们都说自己是太阳,不知道这个时候他们的精神境界是不是很相似。

二.写作方法

顾城作为朦胧派诗人,他的诗歌除了具有朦胧诗共有的一些特点外还有顾城自己的特点。

重复。在顾城的诗歌中重复是很常见的,在《梦想》中间三段都是以“它梦见——”展开作者的想象内容,在《我们去寻找一盏灯》中则不断用“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来强调自己的不懈追求。其它像《我唱自己的歌》重复“我唱自己的歌”,《我知道了,什么是眼泪》重复“我知道了,什么是眼泪”,这些既是对表达内容的重复也是对主题的强调,使得诗歌的格调和主题贯穿始终。

感官感觉的组织和运用,这在顾城前期的诗中很常见。

青青的野葡萄

淡黄的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

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

——《安慰》自《顾城的诗》57面

“青青”“淡黄”“红”这些暖色系的色彩营造了一个温馨安静的画面,“小”“甜甜”则突出一种细致美好的感觉。顾城对颜色的敏感是很显然的,在《眼睛》(《顾城的诗》22面)一诗中“打开一顶浅蓝的伞”“在黄金的沙滩上”“在深绿的波涌中”都是表现色彩的。而著名的《黑眼睛》更是以黑与白的颜色的对比来表现主题。

顾城诗歌的最大特点是意象的运用。意象不论是在传统诗歌还是在新诗中都是作为极其重要的艺术手法来运用的,意象具有暗示和隐喻的作用,另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许多事物被作为意象运用是有其特定的寓意和内涵的。意象的建构和组织可以营造特殊的境界和氛围,实现诗人表现特定境遇的目的。新诗的许多诗人在意象的运用上早已突破传统,甚至出现跳跃的看似毫不相干的意象并举和大量意象集中出现的“意象群”式的意象运用。顾城被称为“童话诗人”,他对意象的感觉是直觉而又独特的,顾城以一种儿童的心去看待事物,所以他的诗歌的许多意象具有儿童眼光下事物的特征,他也喜欢把自己说成是孩子并表现对童年的向往,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和《给我的尊师安徒生》中他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孩子。

顾城诗歌中意象的运用以《我的诗》为例:

我的诗

不曾写在羊皮纸上

不曾侵蚀

碑石和青铜

更不曾

在沉郁的金页中

划下一丝指痕

我的诗

只是风

一阵清澈的风

它从归雁的翅羽下

升起

悄悄掠过患者

梦的帐顶

掠过高烧者的焰心

使之变幻

使之澄清

在西郊的绿野上

不断沉降

像春雪一样洁净

消溶

——《我的诗》选自《顾城的诗》113-114面

这里的羊皮纸、碑石、青铜、金页、指痕都与文字与书写有关,这些意象群的出现是表现诗人诗歌的落寞。而诗的第二节回到现实说我的诗是“一阵清澈的风”,但后面却掠过的是“患者梦的帐顶”和“高烧者的焰心”,它的作用是“使之变换/使之澄清”。这些意象则有比较和转换的意味。

顾城的诗我还是很喜欢的,总体说来,他的诗具有儿童的眼光和童真,他的忧郁,他的希望,都代表着一颗渴望纯洁的伟大的心。

参考文献:

[1]《顾城诗歌探析》黄晚 文化研究 2007.06

[2]《浅论顾城诗歌的艺术特点》张虹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9月

[3]《顾城的诗》顾城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2.10

冉建平,盛家林,教师,现居重庆黔江。

顾城诗歌读书笔记 篇4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诗人将四个弧线的意象并行排列,给人一种暗示,一种理性思考。诗的“确定性”,在于标题对“弧线”的点明,在于四个意象所显示的表层含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一切运动都采取弧线形式,“不止不行”、“不屈不伸”这是万物运动的规律;诗的“不确定性”一面则隐藏在意象组合所构建的深层结构之中。“鸟儿”在疾风中“转向”,“葡萄藤”自然生长的“触丝”,“海浪”的自然变化,这自然界的“弧线”不是很美吗?然而“少年”因为“一枚分币”而屈身“捡拾”,这种人为的“弧线”,却不能给人以美感。诗的朦胧性带来多种暗示:畸形社会中人的价值的贬值,社会不良风气对天真心灵的污染,自然界弧线的和谐美与人为弧线不和谐的对比,对社会走过一段弯路的暗喻等等,读者可以见仁见智,不必求其固定答案。诗不是为着解答什么,只是启示。

顾城现代诗歌欣赏 篇5

《门前》

顾城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

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窗门很低,

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

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有门,

不用开开是我们的,就十分美好

《秋天》

顾城

黑夜是凝滞的岁月,岁月是流动的黑夜。

你停在门口,回过头,递给我短短的一瞥。

这就是离别吗?难道一切都将被忘却?

像绚丽的秋天过去,到处要蒙上冷漠的白雪。

我珍爱果实,但也不畏惧这空旷的拒绝。

只要心灵饮着热血,未来就没有凋残的季节!

秋风摇荡繁星,哦,那是永恒在天空书写;

是的,一瞥就足够了,我已该深深把你感谢。

拓展阅读:《远方》安德鲁·怀斯

那天是如此辽远

辽远地展着翅膀

即使爱是静止的

静止着让记忆流淌

你背起自己小小的行囊

你走进别人无法企及的远方

你在风口遥望

彼岸的`紫丁香

你在田野拣拾

古老的忧伤

我知道那是你心的方向

拥有这份怀念

这雪地上的炉火就会有一次欢畅的流浪

于是整整一个雨季我守着阳光守着越冬的麦田

将那段闪亮的日子轻轻弹唱

《原来是为了分别》洛拜

原来是为了分别

命运才安排我们相逢没想到却是一见如故更没想到一笑离去后心情会沉重

有一种感觉很模糊但却很深刻那是我吻你时的颤抖而尽管想你

怎么也描不出你凄然的笑容

有一种感情很真挚但却很朦胧若问我为什么爱你我不能回答

但爱你使我心灵深深颤动

我不必乞求朝朝夕夕能和你相依

只希望这一份伤感能为你珍惜当你历尽沧桑之后或许会说

诗歌生日顾城 篇6

关键词:顾城,洛尔迦,童心,自然,纯净美

在朦胧诗登上中国当代文学历史舞台时,顾城无疑是其中特殊的一个,人如其诗,看过顾城照片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双绝对纯真而清澈的“黑眼睛”, 他以一个“任性的孩子” 的形象走进了读者的心中。顾城诗歌创作受外国文学影响较深,尤其喜欢西班牙诗人洛尔迦。在现当代诗歌史上,顾城和洛尔迦无疑是中外诗歌一对光辉的对称,在洛尔迦的影响下,顾城找到了诗歌创作的最佳载体和形式,他们同样倾心于“童心”与“自然”,有着极其类似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向度: 重视对以“童心”和“自然”为客体对象的抒写。[1]

徜徉在洛尔迦的诗歌中,顾城感觉到“有一种做人的感觉,做小孩的感觉”。在顾城的世界里,有的是“欣赏着暴雨的舞蹈”的蓝海洋(《小春天谣曲》),是“干干净净的月光”(《草原》),是“麦田边新鲜的花朵”(《不要在那里踱步》) 是“褐菌的部落”,“花香和雾的涌泉”(《水乡》)……在这个“天国”里“我是一个王子”(《小春天谣曲》)。

在顾城的精神天国里,与“童心”相伴随的,是对于“自然”的歌咏和对隐逸的向往。在顾城的诗歌世界里,“城市” 和“自然”是天平不相融合的两端。在“城市”里,人们感受到的只有逼仄的道路,坚硬密集的建筑,浑浊的空气,被物化了的、失去感受力的苍白的灵魂,城市像一座藏污纳垢、 无所不在的理性机械,控制着人们的言行及所思所想。顾城对城市衍生的罪恶、愚蠢和现代文明至为厌烦。而这一点洛尔迦感同身受。作为安达卢西亚的民间诗人,洛尔迦曾去纽约访问一年,在纽约,贪婪卑鄙的生意经,对人为的价值的崇拜,摩天楼写字间对人性的摧毁,这一切都使他大受折磨, 这是一个“不眠的都市”,“到处是泥沼、电线和死亡的纽约”。 在这个世界里“战神和百万只灰鼠哭泣着经过/ 富翁给与他们的情妇/ 一具小小的容光照耀的行尸走肉/ 人生并不高贵,不善也不神圣。”而“牧场”恰恰相反。这里有广阔的天地、清新的空气供骑手自由驰骋。顾城的童年在农村度过, 他在诗行里不断重现记忆中的田园牧场:在那里“大地像磨盘一样转动”;在那里他可以“一个人随意走向任何地方”; 在那里他“可以想象道路”,“可以直接面对太阳、风,面对着海湾一样干净的颜色”。[2]

“童心”和“自然”构筑了顾城的精神“天国”。他决心 “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纯净”,就成为顾城诗歌显著的美学特色。 表现在诗歌技巧上,首先是通感的运用。在《爱我吧,海》 里,顾城运用了这样一个意象:“声音布满/ 冰川的擦痕”[3], 声音本来仅仅作用于听觉器官,但是在这里,声音却变的可感可触,像是有形的身躯,被坚硬的冰川擦刮出痕迹,无法消退。顾城化无形的声音形象为有形的视觉形象,消融了听觉和视觉之间的感官壁垒。同样,洛尔迦在自己的《吉卜赛谣曲》中写道:“请你不要让我忆起那大海,就在那种青橄榄的土地上就在那树叶儿的喃喃轻语下萌发的是那黑色的痛苦。”在这里,痛苦是黑色的,通过吉卜赛女郎的话语, 诗人描写了那份使女郎难以安睡的莫名的痛苦,让它映现在海水的波光中和种满了橄榄的土地上。

此外,顾城在诗歌创作之余,还十分倾心于绘画,因此, 他的诗句中不断闪现着绘画的技艺。色彩的强弱、光线的明暗、 线条的虚实,在顾城的诗句里自由穿行,变换自如。在我们非常熟悉的《感觉》一诗种,顾城写道:“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在这里,红色与绿色本来是一对炫目的互补色,再衬以灰色做背景,则更加醒目明亮,短短几行诗,却如油画一般,给人以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

北岛、顾城、舒婷诗歌的异同 篇7

异:

一、诗歌思想内容的侧重点

1.北岛,原名赵振开,他是中国朦胧诗的领袖,曾提出过“文革”后一代知识青年的灵魂的最强音。

北岛的诗,最突出的是表达一种怀疑和否定精神,对虚幻的期许、选择的犹豫和对缺乏人性内容的苟且生活的坚持拒绝。人们看到的是一个内心充满痛苦和不安、热血激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感,正在努力摆脱黑暗,四处寻找光明的青年形象。而对中国70年代“文革”前后纷乱荒诞的社会现实,他有时感到苦闷和迷茫,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命运之神的安排,一切都是过眼烟云,飘渺,无痕迹。对现实的不满,使他发出了充满激愤唾弃和理想追寻的呐喊:“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此中包含的情感,展现了当代中国历史“转折”期觉醒者的内心冲突和理想精神,这种在批判、否定中的寻找个体和民族再生之路的英雄式悲壮情感,在“文革”结束之后的许多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北岛90年代以后的诗,技艺更圆熟,声音更内敛,是他独自的低语,有时似自己对镜交谈。寂静与孤独时而对他构成威胁和敌意,时而引起他对往昔自我的反讽与自省。这些诗有着佯装的平静和易碎的紧张,随时准备像火山爆发。他的诗,有时候像“匕首投枪”,有时候像喷吐出的郁怒的火焰,他对于历史废墟的哀叹,对于自由的风的歌唱,对真诚的渴望,构筑起一个正义和人性的情感世界。

2.顾城,是我国新时期诗派的代表人物。

顾城的诗现实意味比较浓,富有哲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和光明分别是专制、压抑和人道、人性两种生存状态的总体特征。“黑夜”作为一个时代典型的暗喻,笼罩着一代青年对往事的记忆,历史的苦难给个体带来深重的伤害。但是黑暗并不意味着沉沦和深渊,相反,正是黑暗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和毅力,它释放出巨大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精神力量。

3.舒婷,是“新诗潮”的代表人物之一,成了当时诗坛上崛起的朦胧诗派的领军人物。

舒婷的诗多抒发她自己对情感、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和经验,能够把个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和对自我情感的抒发,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感知结合起来,她是“以自己的感悟方式,在个人青春的失落中感应民族的命运,在自己不甘沉沦的追求中寄寓一代人的精神探求。把个人的复杂感情和内心隐秘加以展示,并借以建立通向世界,通往人的心灵的出点和通道。”舒婷的诗歌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如 “一只小船/不知什么缘故/倾斜地搁浅在/荒凉的礁岸上”、“ 满潮的海面/只在离它几米的地方/波浪喘息着”(《船》),一只小船,所渴望、乞盼的无非就是能在海里畅游。但它,却只能在离海仅咫尺距离之间,静静地看着海面的波浪起伏。对一只小船来说,纵使它的心有多大,渴望有多么急切,这咫尺的距离也都是永恒的。而它所能做的,只有乞盼、只有煎熬而已。舒婷将自己比作搁浅在岸的“小船”,抒发了自己回城后,工作无着落时被搁浅船的感觉和向往着融入那波涛汹涌的大海。

二、艺术表现方式

1.北岛善于用鲜明、独特和坚实的意象,并且通过意象之间的拼接跳跃和组合营造出复杂的富有张力的意象结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整体上带有否定色彩和批判意味,在价值内涵上处于对立的位置。

北岛诗的意象的象征指向明确,形成可以作明确意义归纳的象征符号体系。他以鸽子、五色花、星星、山谷、天空、浪花等,来暗示一种人性的、值得加以争取的理想生活,以夜、乌鸦、栅栏、网、深渊、残垣等,作为对人的合理生活进行分割、阻滞、破坏的力量的象征。如“沉重的影子像道路/穿过整个国土”“在父辈们肖像的广阔背景上/蝙蝠划出的圆弧,和黄昏/一起消失”(《同谋》),“烟囱喷吐着灰烬般的人群”“消失的钟声/结成蛛网,在裂缝的柱子里/扩散成一圈圈的年轮”(《古寺》),“网”(《生活》)。

2.顾城重视感觉,想象独特,意象叠加。

顾城善于发现和创造出人意料的意象,并加以巧妙地组合,使普通事物呈现出种种奇异的色彩。如他的《小巷》,“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拿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一个平凡习见的事物在他的笔下,具有了丰富、深长的象征意义,而《弧线》则表现出他对意象和感觉的捕捉、表现和组合才能,“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藤因幻想/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

3.舒婷善于从具体的事物出发,运用想象、联想和意象的拼接和组合,表达多层次的丰富意蕴。

舒婷的诗,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她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使人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如《神女峰》通过对人们习见的风景开掘出独特的思想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女性独立价值被漠视的不满和愤慨,而这种情感,又是通过“金光菊”“女贞子”等被诗人赋予新意的物象的拟人化使用来表达的,“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舒婷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的女性情怀将朦胧诗的核心思想: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展示得更加真切。对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张扬,是她诗歌的核心,如《神女峰》“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她告示人们:与其成为望夫石,等待没有结果的爱情,不如追求现实的幸福。

三、话语风格

1.北岛的诗歌史典型的男人的诗歌,他诗歌的主调是冷峻、凝重、悲壮。语言富有质感,铿锵有力,在色调和情绪上偏向暗冷,形成冷峻傲岸的诗歌风格。

北岛绝不回避现实的丑恶、黑暗和荒谬,对于现实的险恶有着足够的警觉,对现实进行无情的指控和揭露。《回答》是那时期最有个性的时代的强音,是从迷惘到觉醒的一带青年对现实的严肃回答,其中表达了一个时代觉醒者和叛逆者决绝的叛逆姿态。“我——不——相——信”,这是文革后当代诗歌中出现的第一声对强权的叛逆的呐喊,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反叛精神。“第一千零一名”挑战者正是诗人勇于承担、勇于牺牲的悲剧英雄形象。诗的最后“新的转机”“闪闪星斗”表达了对真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此诗通过暗示、比喻,表达了诗人的郁愤、忧患意识以及抗争精神,使全诗具有一种深沉、冷峻、凝重的独特风貌。

2.顾城多以大自然和儿童世界为描写对象,营造唯美、纯真的童话世界,语言清新,被称为“儿童诗人”。

顾城的诗以跳跃的短句、迷离的色彩、喃喃自语的独白,营造一个远离尘世的童话世界。甚至为了保持这个童话王国的纯粹,他拒绝长大,反之,大自然的任何细水波动却能触动诗人纤弱敏感的心灵,“所有的花都唾去/风一点点走近篱笆”(《风偷去了我们的浆》),诗人用他的整个心灵和感官融入其间,体会着自然一切,并为之心醉神迷。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美”。这追求在未经涉世的孩子的眼中和未经人类涉足的大自然中流露出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采用儿童视角,在儿童的理想里改造着成人世界。顾城此诗里的孩童形象如清新的风,敲击着成人世界的污尘。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非常圣洁。这很有力量,一语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而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更具震撼,比成人的呐喊更振耳发聩。顾城在执著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让“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尘埃飘动,受了洗礼般,世界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

3.舒婷的诗歌是典型的女人的诗歌,形成了特殊的话语风格:细腻、柔婉、典雅。与之比较,北岛的风格过于冷峻,顾城的风格过于纯净。

舒婷的很多诗篇着重以真诚、缠绵、婉丽而柔美的情感,表现人间的理解、友爱、亲情《啊,母亲》表现的是对母亲“甜柔深谧的怀念”,是一种绝望的至爱至痛。《自画像》与《会唱歌的鸢尾花》所吐露的又是女性在内心深处细腻、深婉的动人情感。舒婷的爱情诗总有一个道不清说不明但却实实在在发生过的故事。究竟发生了什么?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空间,令人心驰神往。如《四月的黄昏》:“四月的黄昏里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在峡谷低回/在天空游移/要是灵魂里溢满了回响/又何必苦苦寻觅/要歌唱你就歌唱吧,但请/轻轻,轻轻,湿柔地/四月的黄昏/好象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也许有一个约会/至今尚未如期;/也许有一次热恋/永不能相许”。诗中显然是一个过去了的爱情故事的演绎,尽管仅有着淡淡的影子。一份简单而永恒、古朴而新鲜的心灵契合之美;是爱而不得其所爱,又不能忘其所爱的最美妙的音符。

同:

顾城的代表作诗歌 篇8

星星曾生长在一起,

像一串绿葡萄,

因为天体的转动,

滚落到四方。

我总觉得,

人类曾聚集在一起,

像一碟小彩豆,

因为陆地的破裂,

迸溅到各方。

我总觉得,

心灵曾依恋在一起,

像一窝野蜜蜂,

因为生活的风暴,

飞散在远方。

借助于意象的比喻进行并列式的呈现,把焦点集中在一种感觉上面,使这首诗成为有较完整的结构之作。

顾城诗歌中的修辞艺术 篇9

杨树

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

赏评:这首小诗只有两句,却用拟人手法极为传神地刻画出杨树的外表形象,并传达出深刻的寓意。杨树折断树枝,便会在树干的折断处留下一个疤结,在诗人的想象中,折断的树枝变成了臂膀,疤结变成了眼睛。失去总会带来收获,经历痛苦的磨难,便会更深刻地认识人生。在相关主题的作文中,如果能够化用这首小诗,或引为题记,一定会给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无名的小花(节选)

野花,/星星,点点,/像遗失的纽扣,/撒在路边。

赏评:路边的小花总会惹人怜爱,总会激发人们无尽的联想,你想到了什么呢?诗人在此将野花比喻为纽扣,可谓贴切新奇。一方面,野花与纽扣形状相似;另一方面,纽扣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们每天都会触摸到的东西,可见,在诗人的眼中野花是多么的亲近。从整首诗来看,诗人是将自己的诗歌比喻为“无名的小花”,虽甘于寂寞,独自生长,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珍爱自是情理之中的,“纽扣”的比喻正表达出了这种珍爱。

小说(Ⅹ)

地球是一滴蓝色的水/中间住着微弱的火焰

赏评:人的想象力是无止境的,它在瞬间驰骋千年,又在转眼间从微尘一粒跨越到整个宇宙。可以说,文学作品的魅力就源自于这种想象力,它给人带来新鲜、独特而丰富的感受。地球表面70%被水所覆盖,而地壳下则是一层高温岩浆,这样一种物理表述并不会带来美感,同样的事物经过诗人的想象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地球成了包容着微弱火焰的一滴蓝色的水。水火在此相容,偌大的世界变得如此精致可爱,诗人对我们生存家园的热爱表达得趣味盎然。

给安徒生(节选)

我相信/那一切都是种子/只有经过埋葬/才有生机

赏评:姑且不论整首诗在讲什么,“那一切”是指什么,就节选的这一段来看,诗人对“种子”的感悟已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种子可以是希望,只有经过现实生活的磨砺,才能最终得以实现;种子可以是某种纯净的情感,当它穿过人世的喧嚣和躁动,终有一天会回归自己。同样,这段诗也值得记诵下来,无论作文还是做人,对我们都是有益的。

给我的尊师安徒生

――安徒生和作者本人都曾当过笨拙的木匠(节选)

你推动木刨,/像驾驶着独木舟,/在那平滑的海上,/缓缓漂流……

刨花像浪花散开,/消逝在海天尽头;/木纹像波动的诗行,/带来岁月的问候。

赏评:这两小节诗,将诗歌创作的`过程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出来,其中运用了多重比喻。我们依次来看,诗人将用木刨刨木头比喻为独木舟在海上漂流,刨花比喻为浪花,联想十分生动巧妙,同时,“独木舟”这个意象也传达出诗人的孤独感;木纹实际上就是年轮,它与岁月紧密相关,而将诗行比喻为木纹,则体现出诗歌来自于诗人深沉而敏锐的生活感受;将诗歌创作整体上比喻为刨木头,还有更深层的意蕴,诗人用语言接近这个世界,木匠则用双手以及木刨接近这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都是贴近世界并进行创造的“艺人”。

有时

有时祖国只是一个/巨大的鸟巢/松疏的北方枝条/把我环绕/使我看见太阳/把爱装满我的篮子/使我喜爱阳光和羽毛

我们在掌心睡着/像小鸟那样/相互做梦/四下是蓝空气/秋天/黄叶飘飘

赏评:民族、祖国,是诗人们经常涉及的话题,这不同于一般而言的爱国主义。当超出个人化的情绪感受,诗人便从自身出发,上溯到一个民族的源头,或置身于更广阔的生存领域,以此为自己的生命找到皈依和家园。同样,诗人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也绝不同于口号式的宣言。在诗人眼中,祖国是鸟巢,而自己就是巢中的小鸟。这是天高气爽的季节,天空是蓝的,树叶是黄的,阳光照进鸟巢,小鸟偎依在一起睡觉。多么美妙而幸福的场景,这种幸福正是有所皈依的幸福。

我总觉得

我总觉得/星星曾生长在一起/像一串绿葡萄/因为天体的转动/滚落到四方

我总觉得/人类曾聚集在一起/像一碟小彩豆/因为陆地的破裂/迸溅到四方

我总觉得/心灵曾依恋在一起/像一窝野蜜蜂/因为生活的风暴/飞散在四方

赏评: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三个小节分别都是一个比喻,将星星比作一串绿葡萄,将人类比作一碟小彩豆,将心灵比作一窝野蜜蜂,几个喻体可谓生动而别致;三个小节结构上完全一致,产生一种工整和韵律之美,同时由星星到人类再到心灵,由物及人,由外及内,由可见的及不可见的,层层递进,不断加强读者的感受。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心灵与心灵之间的隔阂,诗人心存感叹,而对心灵相互间沟通与慰藉的渴望更是溢于言表。

感觉

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

赏评:这首诗极具画面感,通过对色彩的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一节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套用同样的句式写到天、路、楼和雨,充分地渲染出一个灰色的世界;第二节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前一节铺垫的基础上,“鲜红”和“淡绿”显得格外醒目。当然,这首诗可以引起更多的理解,比如人们在逆境绝望中突然看到一丝希望的曙光时的感受,正像看到一片灰色中的鲜红、淡绿那样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人们走来走去/他们围绕着自己/像一匹匹马/围绕着木桩

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偶尔,也有蒲公英飞舞/没有谁告诉他们/被太阳晒热的所有生命/都不能远去/远离即将来临的黑夜/死亡是位细心的收获者/不会丢下一穗大麦

赏评:这首诗前后两节各运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表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感悟。“在这宽大明亮的世界上”,既是诗题,也用来引起每一小节,起到了烘托反衬的效果,世界的宽大明亮,更显出人生的孤独和无奈。一个人无论去感受、思考还是行动,都脱离不了自我,他们所有的一切都存在于自己的世界中。人们可以在世界上走来走去,但无论走到哪里,都依然是围着自我在转,似乎永远无法真正地走出孤独的自我,抵达别的心灵。而正如黑夜总会降临一样,人也终究会离开这个世界,生活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或幸福或痛苦,或富贵或贫穷,唯有死亡是每个人无法逃避而不得不接受的可能性。整首诗流露出宿命般的悲凉与伤感,读之令人动容。

蚯蚓

当你失明时/你彻悟了/彻悟了那未知的一切/于是,在一页页土层中/开始写你的著作

这是属于黑暗的文字/字体古怪而流畅/是盲文/只有根须那敏感的指尖/才能阅读

人,自负地翻动大地/给它装上各种硬皮/水泥的、砖的、柏油的……/毁坏了你的书/还印上自己的名字

但草仍在空隙间阅读着/树也在读/所有绿色的生命/都是你的读者/在没有风时他们决不交谈

我是属于人类的/因而无法懂得/但我相信/里边一定有许多诗句/看那小花的表情

赏评:这首诗通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我们也可以将它看做是一首童话诗。在诗人的笔下,蚯蚓是一位彻悟了的诗人,他在土壤中写作,而土壤中一条条掘出的的孔道就是他的作品。草木是他的读者,用敏感的根须来阅读这些作品,他们自是领悟了其中的美妙,小花喜悦地在风中摇曳。相反,那些自负的不懂诗的“人”,则完全无视这一切,甚至破坏了蚯蚓的作品。整首诗给人诸多启示,比如诗歌是“在黑暗中”的,需要我们用心去领悟,比如诗歌创作要融入自然深切地去感受等等。

史诗

娃子们在街上大叫大喊/投出自己的矛,射出自己的箭

他们在煤堆上,建立了王国/他们在阴影里造船/他们在好几个地方打败了红巨人/和绿宝石苏丹/他们打穿了一个桶,追上了一只猫/活捉了一个没有嘴的瓦罐/他们建立了烈士陵园

他们胜利了,就发表宣言/每个人都当上尉/请全世界喝自来水,喝醉/让上帝交钱

最后,姨妈总会出现/拉着他们的耳朵/顺便收些衣服,顺便/把他们丢到感冒药和乘法中间

生日诗歌欣赏 篇10

我从远方赶来撒下十九朵花瓣

点燃十九根蜡烛顺流而去十九只小船满载星辰与霞光 向你走去!

二、今日

月华衣你以华裳光衬你以光泽一渠芙蓉 轻笑如你的眼眸

如你的肌肤如你清澈的心灵拾万点诗句 截万点鸟鸣在今夜

零辰零点我祝福恰好抵达的时刻。

三、也许是甜蜜浪漫也许会呼朋引伴你的身边不需要我陪伴

心情是比黑夜还黑的暗想象远方的你穿一身温柔的蓝静静的唱起那首祝福的歌努力让声音不要颤

但愿你会笑的灿烂但愿幸福不会变淡你的快乐就是我要的最好答案

四、淡淡的粉色的蔷薇 深红的芬芳的玫瑰

每一枝花都是一个美好的祝愿 远方的你还好吗? 在这个特别是日子 祝你生日快乐!

五、请原谅我的一路沉默

我只想把祝福修剪成X月X日黎明时的第一缕曙光不管你有没有醒来都暖暖的挂在你的窗口

六、我知道

有很多朋友的祝福伴随了今晨的朝阳 我要以迟到的方式 把愿许给今晚的星光 让流星

传达给你一句话 “君君,生日快乐”

七、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 燃起一根蜡烛 让祝福, 飘进你的耳畔

让美丽, 留驻你的心间 让笑靥, 挂在你的脸上 让幸福, 在你眉眼里漫延 让喜悦, 涌向你的窗前

八、今天是你的生日 在遥远的地方祝福你 问候, 是最动听的语言 牵挂, 是最真挚的心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内心和你一样的欢悦 友情的背景, 永远是春天

上一篇: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读书笔记下一篇:管控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