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

2022-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

教师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教师需要全面认知、理解包容、把控情绪、善于交往和坚毅执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教师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是教师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根本,正确认识和疏导教师心理问题能够让教师良好个性品质更加完善。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本在于教师队伍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他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密依靠广大教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所说“教育事业,主要在师道。师道所贵,主要在为师之人格与学问。”既有健全的人格,又有高深的学问,才是为师者应持之道。在新的形势下,提升教师的素质刻不容缓。因为教育发展的每一项新成就,离不开广大教师;教育改革的每一个新突破,离不开广大教师。伴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正在取得日新月异的成就。厚德身正、爱岗敬业、学高善教、铸造人才已成为好教师的形象。让自己不仅有学识魅力,还要有人格魅力,也就是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已经成了千万教师的孜孜追求。

教师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

首先,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以示范的方式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和言行等去影响学生,这不仅体现在知识传授、学习指导、智慧启迪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情感的建构、心灵的塑造与个性的培养上。而其中教师的个性品质无时不在起着熏陶作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性格、意志,也就是说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起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这是其它任何教育因素所无法替代的。其次,心理内化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人的一切品行、知识与能力,归根结底都是从外部获得的,而其中的关键则是心理内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如思想要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知识结构、实际操作和教师榜样这些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内化为学生内部的主体的特质,发展成为他们的个性品质。教师对学生的任何影响,都是通过学生自己内化的过程来实现的。显性的东西或许不易被内化,然而像教师本人的个性品质这种深层的、潜性因素的作用虽难以觉察得到,却不容忽视。由此,我们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应该重视教师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充分发挥其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良好个性品质

调查显示:中学生总体喜欢聪慧、博学多才、豁达乐观、乐群外向,并能较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教师。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多种角色的复合体。一方面,他们把教师当成家长的代理人,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凉、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的个性品质;另一方面,他们又把教师当成知识的传授者,希望教师具有精通的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的个性品质;再者,学生还把教师当成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公正、民主、合作;最后,学生还把教师当成模范公民,希望他们言行一致、守纪律、幽默开朗。学生们的这些喜好,给教师完善良好的个性品质提出了努力的方向,也就是使教师知道自己应该塑造哪些良好的个性品质。

1.全面认知。首先,认知自我。教师不仅要认知自己在语言、人际交往、专业水平等方面的特点,还要认知自己的性格、脾气等,能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优缺点;能平衡理想和现实间的落差,努力寻找自己的最佳发展,使自我更加完善。其次,了解学生。应观察和认识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思维活动状况和行为方式特点,以及学生的家庭结构、交往朋友,乃至他们的兴趣爱好。再次,认知职业。教师是一个专业性强、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社会要求高、社会影响力大的职业,需要每位教师热爱教育工作,爱生、爱校、敬业、乐业。

2.理解包容。人无完人,谁人无过,成长中的学生更是如此。扔纸条、开小差、交头接耳、抄作业、迟到、早退、有的无视教育的帮助,对老师的教育充耳不闻,甚至有的受社会邪气影响,言行举止和学校的教育要求背道而驰……凡此种种都会让为师头疼,感受到不被尊重和伤害。实践证明:体罚性的、解恨性的惩罚虽然能把学生制服,甚至使他们不敢犯错,害怕犯错,但教育的效果是短暂的,而且还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难以承受的伤害,严重的还会产生惧怕学校的后遗症。正确的方式是在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进行正面引导,才能让学生接纳教师的正面教育。包容是阳光,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宽容和理解是对学生发展缓慢的一种等待和期待,也是对学生自信心的一种保护,同时也为学生的成长留足了自主反思的空间。

3.把控情绪。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2008年曾对国内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52.23%的中小学教师存在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失调的情绪状态下,往往容易“带上有色眼镜”看待周围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是以灵魂塑造灵魂的职业,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所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教师带着沉重的压力和不满情绪走进课堂,容易出现心情不好,丧失幽默感,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易发怒, 轻率处罚学生等行为。纵观教师的心理问题,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不可避免。首先,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过多过全,势必导致教师有压力源;其次,由于教育体制和人才选拔的单一性,使得教师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中生存,烦躁、焦虑、抑郁情绪不免出现;再次,教师的心理压力与他们接触的各类人员以及自身因素有很大关系。在压力面前,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调整心态,学会放弃,轻装上阵之人必定是行进最快之人。因此,教师唯有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并正确解压,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例如,可以主动找领导、朋友、亲人交谈,一吐胸中积闷,合理宣泄情绪;或通过运动、听音乐、看电影等转移情绪。

4.善于交往。现代社会没有单打独斗的英雄,我们所要成就的任何一件事,都可能需要与人发生这种或那种的关系。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善于交往也是一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教师的主要任务即是培养人,教师只有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往,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教学相长;教师只有与其他教师继续积极的交流,才能创造出一个职业发展的支持性环境;只有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才能较好地把握学生成长环境,以便对学生更为全面的教育。

5.坚毅执着。有关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一名新教师的成长要经过5个阶段——新手、高级、胜任、熟练、专家,从时间上计算大约至少要有10年以上教龄。教材的变化、学生的更新决定着教师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创新要求。细看周围成功的教师,无一不是耐得住寂寞、持续不断学习、潜心研究课堂、积极实践探索、自觉反思完善,经得起时间的磨练,具有坚强意志的典范。坚毅执着这种良好的个性品质,无疑是我们每个教师所要孜孜不倦追求的。

教师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学校环境的熏陶

学校是一个传播文化的特定学习场所,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价值观以及行为养成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重要渠道。从根本上说,学校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过教学相长让师生获得文化素养和行为教养,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专家普遍认为:审美与情感是教育的第一基石,师生情感荒漠是教育的失败!

一位教师在一所学校工作少则数年,多则几十年,不少教师一生只就职于一所学校。他们在学校生活不幸福,影响着他们个体个性品质的变化,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态度和实际教学效果,可以说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给教师良好个性品质的完善留下肥沃的土壤其意义无比深远。

1.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教师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基础。首先,一所学校要努力营造“物资是基础、行为为表征、制度是保证、精神筑品牌”的学校文化的和谐整体,营造“干事业的进来,混日子的出去;不怕苦的进来,图清闲的出去;琢磨事的进来,琢磨人的出去”、“爱心对待学生、热心对待家长、诚心对待同事、尽心对待事业、信心留给自己”、“我工作,我美丽;我健康,我快乐”、“与学生同成功,让教育更精彩”的良好工作和人际氛围。在这种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下,教师良好个性品质怎能不形成呢?其次,学校在管理上应辅之人文关怀,而不是举着鞭子。试想,当教师生病、生日或遇到特殊困难时,他们都能收到来自学校组织的主动及时问候和帮助;当获得市级以上表彰时,校长能发来短信表示祝贺一同分享;当教师有解不开的心结或专业发展上停滞不前时,同事、领导能亲指迷津;在这种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下,教师怎能没有幸福感呢?再者,学校创设的教师间的竞争,让教师有兴奋感,并通过竞争促使教师在不断改进教育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不断形成完善的、科学的知识结构;促使教师从不同教师的独特思维中得到启发和提高,产生发展新的动力。在这种积极和谐的校园文化下,哪有不积极向上的教师?

2.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是教师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根本。教学是学校的核心,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是学校调动及时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保持良好个性品质的催化剂。好的评价机制能激励教师不断努力,不好的评价机制会制约教师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受批评、没有体会成功教育的环境中工作,情绪低落、不愿交流自然不说,严重的教师还可能患上心理疾病离开教师岗位。学生喜欢的教师就是好老师吗?班级考试成绩高的教师就是教学能力强的老师?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的全面性决定着教师评价的内容不应是只看学生考试成绩,它还应包括教师是否重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品行、人格,以及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多全方位的教育成效。教育个体的班级管理制,使得特色班级和平行班级在教育教学成果上有明显的差异。如何评价任教的教师?这是一个教师评价公平性的问题。实践证明:好的教师评价应由授课评价、成绩评价、连续评价、综合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组成。评价方式可以是:平等性评价——变居高临下的评价为平等性评价,有利于和谐人际氛围;反思性评价——研究表明:只有当个体面临着一个他/她需要去解决的真的问题并且寻求以一种理性的方式去解决那个问题时,真正的反思性实践才会发生。合作式评价——通过听评课、集体备课、教学专题研讨、师徒结对子、沙龙、教案检查与交流等,提高对评价的接纳性。专家性评价——应该说专业研究人员的深厚的理论功底,分析研究问题的前瞻性和敏锐性,决定了他们的参与对学校教学研究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因此,学校要想方设法聘请专家学者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评价。

3.正确认识和疏导教师心理问题能够让教师良好个性品质更加完善。长期以来,教师头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环,以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评价期待,使得教师自身潜意识强迫自己扮演着“无所不能”的角色,甚至错误地认为生活中对自己的一点放纵都和教师职业格格不入,长而久之,心理不健康的因子不知不觉出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据心理学家研究,教师心理问题症状主要有三类:认知类、情绪类和行为类。认知类的问题是追求完美、幻想等,表象为强迫他人必须遵循自己的意愿、或容易猜疑,怀疑别人对自己的歧视或敌意,时常出现旁人威胁感。情绪类的问题有过度焦虑、抑郁等,表象为紧张、逃避、不耐烦、不愉快、悲伤或绝望。行为类的问题主要有不合常理的言谈举止,表象为自我意识过强、自卑感、心神不宁、消极等。认知分析,仔细思考,极易发现上述三类问题在我们或周围人群中似曾相识。应当承认,教师也是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一些心理问题,特别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成长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因此,无论是教师个人,还是学校领导,都不能忽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更无需要将教师的心理问题品德化、生理化。一旦形成“教师心理问题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的共识,教师就能克服心理障碍,尽早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积极改变自己,消除困扰在心理的阴霾,使自己的良好个性品质趋于完善,并更加能够胜任教书育人的任务。

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事业,教师是充满理想和智慧的职业。她需要教师树立牢固的专业情意,立教育理想,感幸福教育。教育是一个精神“特区”,需要教师应远离庸俗,远离低级趣味!大爱、执着、专业、阳光、创新是一名成功教师所具有的良好的个性品格。师者,辛并幸也。在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当一名教师就是无尚的幸福!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幸福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就办不好教育。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只有阳光教师才能培养出阳光学生!学生的幸福,是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是教育的幸福!

(作者系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党总支书记)

作者:陈珍

第2篇:教师成长“关键期”的探寻

[摘 要]运用逆向追溯方法对徐州市相关教师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教师专业成长“关键期”进行了界分和总结,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状况进行了教师专业成长“关键期”支持机制的设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资借鉴的操作路径和实践策略。

[关键词]专业成长;关键期;支持机制

[

“关键期”是著名习性学家洛伦兹1935年提出的一个著名概念,通常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曾被广泛应用于发展心理学的领域。一些学者提出儿童发展“关键期”的观点,如语言关键期、数感关键期、道德发展关键期、情绪控制关键期等,并普遍认为如果错过“关键期”,即使以后有所补偿,也难以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依此推论,新手教师到专家教师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期间是否也有相应的“关键期”?如果有,又是哪些“关键期”?如何把握这些“关键期”,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成长?如果错过“关键期”,教师专业成长是否受到影响?

一、教师成长“关键期”探寻

相关文献综述。王铁军、金连平、方健华等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适应期”“关键期”与“突破期”进行了时间维度的考量,认为教师专业成长具有周期性与阶段性规律、共生性与复杂性规律以及转益多师、期望激励等诸多规律,“质变”往往发生在“关键期”内。鲁林岳对普通教师与特级教师两种类型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快时段、喜好时段、厌倦时段、荣誉获得等关键时间进行了调查与比较。张寿松对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职业认同“关键期”、职业适应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两种类型教师职业认同“关键期”存在差异。罗刚淮发现教师在专业发展存在“专业发展的启蒙期”“团队氛围的感染期”“发展瓶颈的突破期”“安逸守望的颓废期”与“让贤荐才的修德期”,并针对不同“关键期”提出了对策建议。曹莹认为初任教师处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期”,是决定专业成长态度和动机的“关键期”,是决定教育信念的“关键期”,是构成专业素质结构各因素的磨合期。

逆向追溯调研。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我们逆向追溯徐州市相关教师群体专业成长历程,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状况,循证教师专业成长是否存在“关键期”;存在哪些“关键期”;寻求应对不同“关键期”的策略与建议;采用追溯法开辟一条研究教师“关键期”的新思路。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随机抽样问卷94位教师中,89人(占比94.68%)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一定“关键期”,在专业发展的持续过程,关键的人、关键时期、关键的人会在某一特定阶段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催化或推动作用。

第二,从工作年限来看,名优教师成长呈现阶段分层的样态分布,1-5年是教师的专业启蒙积累期,6-10年专业积累成长期,11-20年专业成长上升期,21-29年专业成就高峰体验期,30年以上是生命自觉的超越期;每一阶段的教师群体都呈现了成群结队、并肩生长的“红杉林”共同体特质。

第三,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普遍认为,形成一定的专业素养需要长期的坚持积累,其中82人(占比87.23%)认为专业素养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关键期”。

第四,访谈的四位特级教师也均明确表示个人专业发展经历了相关“关键期”,并指出“关键期”不是指某一个时间节点,而是持续发展的某一时间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专业目标追求,随着专业目标的提升,专业发展呈现层级式平台期发展。

第五,访谈的四位特级教师以及问卷和数据分析结果都显示教师专业成长“关键期”虽然在顺序上大体相同,但在经历的时间上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或长或短,显示出教师“关键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第六,访谈的四位特级教师所强调的“关键期”也有所不同。有的强调任教初期的重要性,有的认为成长高原阶段时期的教师最为迷茫,有的则更加注重成为特级教师之后的个人修炼。

第七,另外通过提取1979年迄今徐州市云龙区属小学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的人员数据,表明评定特级教师平均需要20年左右的成长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鍵期”具有普遍性。

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数据提取,我们发现专业成长优秀者的共性特点是初始的专业认同感强,关键阶段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书籍的影响力比较深远,生命自觉的生长力强,事业的成就感强等。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同等成长环境下,如果认同培养没有递进,导致教师缺失后续发展动力,如果助成引领庸碌,导致教师缺失持续成就感,如果采取的荣誉激励等措施流于形式,忽略教师内驱力等因素,则会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产生职业倦怠。

这些结论告诉我们,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着明显的“关键期”,具有普遍性和顺序性特点;“关键期”又并非和工作年限完全一致,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教师专业成长“关键期”内,学校管理的支持机制至关重要。

二、教师专业成长“关键期”的界分及支持机制建设

1.职业适应关键期

阶段特质:目前新入职教师基本都是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学科专业知识较扎实,但普遍缺少实践经验。在这一阶段,如果教师能够得到很好的职业培训和管理指导,多数都能顺利度过职业适应关键期。需要注意的是,一部分人选择教师职业仅仅是由于就业需要,仅仅是为了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找到一份工作,对真实的教育教学缺少认同和热爱。而缺少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和热爱,就很难顺利度过职业适应关键期,而产生对教师职业的畏惧或厌恶。如果没有建立起对教育教学专业的认同,就不会在工作中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后续的发展势必就缓慢甚至丧失;没有教育教学基本理念和基础知识的把握,就无法胜任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后续肯定难以提升和发展。因此,职业适应关键期的关键在于新入职教师能够尽快完成职业认同感,迅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支持机制:职业适应关键期是新教师对教育教学知识认知认同的最初时期,也是新教师接触、了解学生,理解教育教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最佳时期。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学习教育教学。学校要帮助新入职教师订立近、长期发展目标;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从班主任管理、课堂教学、学校工作、学习教研等方面全方位学习实践;新教师从内心真正形成职业的认同。

2.专业积累关键期

阶段特质:这个阶段的教师逐渐地摆脱了以往在书本和听闻基础上形成的先入之见,在教学实践中自主建构专业的经验水平,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逐渐使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知从简单到复杂、从浅表到深入、从零散到系统,形成自我的经验积累。

支持机制:专业积累关键期是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认识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的重要时期。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学会教育教学。此阶段确立个人发展五年目标(职称),任务目标(班主任、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从个人课题入手引领其专业学习发展,帮助教师学会研究,定时定人提供学习交流机会,为教师发展提供支持。建立起实践—学习—反思—提升的发展机制。

3.成长高原关键期

阶段特质:这个阶段的教师虽然能够熟练把握学科教学体系和学生学习发展机制,也试图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开展教学,对教育教学也有了自我认知框架和基本观念。但通常是经验有余,观念游移,对教育教学尚缺少本质把握。这个阶段专家引领、自我反思、探究提炼,提升水准就变得非常重要。

支持机制:成长高原关键期是教师能够突破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转折时期。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会教学生学习。确立个人提升目标(相应的职称、荣誉、阅读、论文、课题);专家引领,定时定期的指导和交流,达成对核心理念、关键概念的通透理解;整体备课、系统把握,在学科专家引领下形成个体学科教学的系统梳理,为教师发展赋能。

4.自我超越关键期

阶段特质:这个时期的教师年资渐深,经验丰富,又处年富力强之际,对教育教学既有理论的认识和了解,亦有足夠的实践体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一般都成为学校的核心骨干力量。从个体角度来说,他们对教育教学有了较深入而独到的理解和自我的经验,也个人获得的高峰体验期。但是这个时期的教师也有个别情况会出现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问题,很有可能又重新返回到成长高原期内。

支持机制:自我超越关键期是教师超越自我、进入生命自觉关键期的特殊时期。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习。确立个人提升目标(相应的职称、荣誉、阅读、论文、课题);将长期的经验积淀梳理反思,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专业概念进行解读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检测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形成有理据、有实践、思想贯通、逻辑自洽的“个体教育学”体系;为教师发展提供上升通道,化高原现象为高峰体验。

5.生命自觉关键期

阶段特质:这个时期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站在人生的高处回望生命的发展、深刻感知到为人基本素养和做事关键能力的价值和意义的阶段。他们往往能跳脱分数、任务的约束和局限,真正触及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从思维上启迪、从学科底层逻辑引导、从做人的关键处着眼,顺应生命生长的轨迹扶植培育学生,对教育教学有着独特而深刻的体悟和认识。

支持机制:教师生命自觉关键期是教师追求自我人生理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终极时期。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唤醒生命自觉。给予相应的荣誉,以回馈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强学校的黏性;提供充分的平台和空间发挥他们的引领、教导、传帮带的职能;充分将他们经验、智慧、感悟记录下来和传递下去,丰富学校的办学经验和教育文化;育人与育己齐进,成人与成校并举。

(责编 韦淑红)

作者:刘婷

第3篇: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要素

摘 要: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往往受到包括生活背景、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一些重要人物和重要时期的影响。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有看观摩课、得到领导认可、参加有效培训、做一节公开课等;校长、学生、教研员、学者专家和学校师傅,成为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人物;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时期包括工作第1年、工作2-5年和工作10年左右。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关键;要素

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与体育教师的经历密不可分。体育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经历的事件、所接触的人物、所经历的时期都有可能对个体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事件、人物和时期就会成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时期。基于对近千名2012-2014年参加北京教育学院承办的示范性“国培计划”学员的调查,本研究试图对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要素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揭示关键要素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帮助体育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的问题瓶颈,探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

关键事件的概念是沃克(Walker,R.)在研究教师职业时提出的[1],用来专门考察教师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事件对教师发展的影响。关键事件就是指个人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围绕该事件做出某种关键性的决策,它促使教师对可能导致教师特定发展方向的某种特定行为做出选择[2]。在体育教师个人专业生活中,往往有着一些重要的事件,这些事件对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态度和专业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1.看精彩的观摩课

对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关键事件的调查发现,56%的体育教师认为“看精彩的观摩课”成为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关键事件。由此可见,走出去观摩交流对于体育教师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改进教学有着关键的作用。因为体育教师在看、听、评的观摩过程中,会学习接受到各种信息和刺激,如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重难点的处理、驾驭课堂的方法、课堂评价的方式、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等,会吸收感受到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机智等,会聆听到学者专家的课堂点评和点拨。看精彩的观摩课,对老师来说,不仅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提高,因为体育教师在看课中不光是听课,也是在发现自己、比较自己、反思自己需要改进提高的方面,并寻找可以借鉴、可以改造、可以重构的方面。正如有些体育教师所说的:就是因为看了那年的观摩课,我发现原来体育课可以这样上,原来体育教师可以这样当。

2.得到领导的肯定认可

调查发现,有50.8%的体育教师认为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是得到领导的肯定与认可。由此可见,得到领导的肯定认可对于体育教师工作价值、信念信心有着关键的作用。或许是因为体育学科一直被称作“小三门”的弱势学科地位,或许是因为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劣等意识,或许是因为一些学校领导没有意识到体育教师工作的重要和特殊给予必要的照顾,反而歧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师取得成绩、得到荣誉时,如果能及时得到领导的肯定与认可,哪怕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次全体大会的表扬、一顿简单的慰问餐,体育教师将“给点阳光就灿烂”,就会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就会更努力付出、拼命争取。比如说学校、市区等各种大小规模的体育竞赛,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就会长年累月、不求回报的带学生训练、参加比赛、夺得名次。

3.参加一次有效的培训

体育教师们一致认同,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的过程,38.6%的体育教师认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关键事件,是参加了一次有效的专业化培训。由此可见,参加培训对于体育教师理念更新、全面提升有着关键的作用。因为培训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收获学识、学到绝招,收获“原来是这样的”的释疑,解决一个个困惑。因为培训可以让体育教师在逐渐缺乏激情和斗志的职业道路上再度迸发激情、充满自信,如曾有培训学员说:通过培训,一下子让自己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学生时代”,突然间,又感觉“年轻了”,又活跃了,求知欲望又一次被打开了。因为培训可以让体育教师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学的东西有很多;因为培训可以让体育教师理解自我,对自己更有信心,如有的培训学员曾说:培训后发现从事体育教师的路宽阔了,将不再难走了,我会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4.做一节公开课

公开课作为一种较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35.9%的体育教师认为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关键事件,是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由此可见,体育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上一节公开课对于驾驭课堂、提升自我有着关键的作用。因为要上好一节公开课,体育教师需要前期充分的准备与研磨,要吃透教材,要做好教学设计,要推敲教学细节,甚至要与一群不熟悉的学生合作上课,还要反思教学过程。特别是在磨课过程中,能得到专家、教研员和同行的帮助与指导,课后能听到专家学者的点评和同行的交流。即使公开课不是很成功,也能够促进自己对整个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进行全方位反思。许多优秀体育教师都是经过多次的、各个级别公开课的历练与磨练成长起来,最终走向成熟和卓越。

调查中还发现,解决教学中的难题、获得重要的奖励、看了一本好书、上了一节失败的课、遇到了难教的学生,这些都成为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事件,都使体育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思考和专业发展取向产生重要作用,甚至使体育教师围绕这样一个事件作出关键性决策,并朝着专业成长的特定方向发展。

二、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人物

关键人物是从关键事件中派生出来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在与诸多特级教师访谈交流中,发现他们都会提及在其专业发展过程中受其影响比较大的人物,这个人物应该就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人物。这些人物对体育教师的关怀和帮助、支持和鼓励,给予其专业成长的台阶以及在他们专业成长道路上的指引,不仅影响到体育教师的待人处事、同事关系,也影响到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自我发展意识,以及自身的教学风格和行为。

1.校长——影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关键人物

有50.2%的体育教师认为,校长在自己专业成长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成为影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关键人物。一方面,校长的政策性支持、实质性认可和经常性鼓励是大多数体育教师努力工作的重要动力,因为校长是体育教师干事业的坚强后盾,有了校长的支持与认可,体育教师就会干活不累,觉得有奔头。另一方面,校长个人对体育的爱好、对学校体育的理解和个人魅力,对体育教师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校长的正能量和正引导自然会传递给体育教师。再者,如果校长懂体育,体育教师自然不敢怠慢和懈怠,自然不能盲目和应付,自然就会去寻求提高和创新,自然要做出点成绩为校长争光。

2.学生——最能打动体育教师的内心

排在第二位的关键人物是学生,有48.2%的体育教师认为学生是影响自身专业成长的关键人物之一。体育教师天天和学生打交道,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会与学生一起摸爬滚打,往往有着和学生与其他学科教师特殊的感情。学生的成长进步、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名次获得、学生的健康快乐也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可见,在体育教师的心中,最能打动他们的还是学生,这些学生不一定是体育成绩最好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一定是身体素质最好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一定是上课认真乖巧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一定是最喜欢体育教师的学生。这些学生也许是上课最调皮捣蛋的学生,这些学生也许是最讨厌上体育课的学生,这些学生也许是心智有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也许是不知道感恩的学生。

3.教研员——与体育教师最亲近

虽然体育教研员不具有行政的职能,不是地区行政部门和校长的“质量监理”,有35.9%的体育教师认为教研员作为体育教师的“娘家人”,是影响专业成长的关键人物之一。因为教研员是管体育教师成长的,是指导和引领体育教师发展的,他们离体育教师最近,最能解体育教师所急。同时,体育教研员一般都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能平等对待每一位体育教师,能深入基层了解并指导教学,能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善于聆听体育教师的不同心声,帮助体育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许多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一般都离不开教研员的“伯乐”发现、业务引导和行为影响。

4.学者专家——最能震撼体育教师的灵魂

调查发现,34.7%的体育教师认为影响自身专业成长的关键人物还有学者专家,因为学者专家是引领体育教师成长的。有的体育教师,仅仅通过聆听一次学者专家的报告,通过接受一次学者专家的点评指导,通过看一篇学者专家的论文,通过读一本学者专家的著作,就深深被学者专家的敬业专业、学识智慧、激情投入、人格魅力所震撼和深深吸引,就会努力去学习、去追随学者专家的思想和理念,就会努力去践行、实操学者专家的办法和高招,就会用心去开拓、创新学校体育工作,以得到学者专家的鼓励和认可。这些学者专家,往往都是学校体育界的“大腕”或“名人”,或是本地区德高望重、受爱戴仰慕的人物。

5.学校师傅——最直接影响体育教师的人

调查发现,有32%的体育教师认为影响自身专业成长的关键人物还有学校师傅,且他们一进校门就有位“师傅”,这些师傅一般都是教学经验丰富、德行素养好的老教师。正是这些学校里的师傅,一点点严格要求、以身行为示范,一次次耐心指导备课、反复修改教案,一节节用心指导上课、听评课,一天天进行教学研究、项目锻炼,一篇篇“逼”着写教学反思、积累教学案例,做到对青年教师的全面带领和全方位帮扶。事实也证明,年轻体育教师在“师傅”的带领下,成长过程中不用跟着感觉走,不用“摸爬滚打”,能够少走很多弯路,促进自身快速成长。

三、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时期

关键时期是指对特定技能或行为模式的发展最敏感的时期或者做准备的时期。在与一些体育名师交流中,经常能听到“自身成长最快的是那几年”“那时候最迷茫了”“那时候有人推了我一把”“在那时候有人给了我很大帮助”,可见,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关键期。在这些关键时期,体育教师如果有针对性的得到帮助,搭建合适的平台,或者助力推动一把,他们往往能迅速突破瓶颈,更加快速成长。

1.工作第1年——找到职业印象与定向

对于刚刚走上教师岗位、工作第1年的体育教师,他们往往缺乏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学生情况不了解,对体育教材不熟悉,对教学技能不熟练,还没有或刚刚取得教师的初级职称,但他们有热情、有干劲、可塑性强。也就是说他们似一张白纸,只要多多给予正向、正能量的传递和指导,给予好的原料、提供好的方法、模仿好的榜样,他们就会顺利度过教师的适应期,就会根红苗正、健康成长。反之,则会对自己选择体育教师这个职业产生疑问、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失去信心、自己的教学热情逐渐消退、内心深处充满躁动不安。

2.工作2-5年——体验职业幸福感与过渡期

在“你大约在工作的第几年感到最幸福”的调查中发现,工作2-5年的体育教师感到最幸福,体育教师表示因为这个时期,能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和常常能获得成功,因为能得到学生关心和喜爱,因为体育教师工作本身很有趣,因为得到领导重视与支持,因为工作集体关系和谐融洽等。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给予体育教师充分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他们就能感受到实现自身价值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体育教师即将跨入“高原期”的前奏,他们在这个时期需要自我调整好因为停滞不前内心充满矛盾和急躁情绪的状态,解决好因为不想简单模仿而难以形成自身体系的状态,改变其自身“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状态,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由量变到质变的过渡时期。

3.工作10年左右——成为“门内汉”与自我风格形成

这个时期的体育教师,如果在前两个阶段发展良好的话,他们经过多年教学的历练和经验的积累,应该在体育教学方面不再是一个“门外汉”,已经完全入门,并有了一定的教学思想和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了成为体育名师的积淀。如果在这个专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体育教师自身能够努力挖掘教育教学思想,使之成为一个体系,就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同时体育教师自身能够多总结、多反思、多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就可以成为体育教学研究型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对于10年左右的体育教师来说,需要通过使自身成为门内汉、凸显独特风格的有效方式,调节并处理好随着工作时间越长、承担的重任和压力越大的矛盾。

参考文献:

[1]白益民:教师的自我更新:背景、机制与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

[2]Patricia J.Sikes et al..Teacher Careers: Crisis and Continuities.UK:Falmer Press,1985.

[3]吴清晰,程丽娟.关键事件: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15(5).

[4]钱兵,翟媛媛.浅谈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期”[J].中小学心理教育健康,2006(5).

[5]潘建芬,毛振明,陈雁飞.体育教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潘建芬

第4篇:学风建设关键在于教师一辩陈词

反方一辩陈词

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亲爱的对方辩友及在场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能够在这个美丽的傍晚和对方辩友讨论这一辩题。首先,让我们明析以下几点定义:学风主要是指学校师生职工在教学精神、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风格;学风建设就是学校全体师生为营造学习氛围而需付出努力、相互配合的一个过程;关键是指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于是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而教师,在辩题中主要是指在教育机构中主要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据此,我方的评判标准是:何者在学风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更有利于学生自身价值的提高并促进学校良性发展。下面由我来一一论述我方观点:

首先,教师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从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教师都是学生学习和思想的导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对价值的判断;我们都知道:知识积累和思想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教师积极的引导往往会比学生盲目的摸索来的更加直接而有效。而且为人师长,老师必定有义务以身作则,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必定是深刻且长远的。

其次,教师能够更好的完善学风建设这个过程。其一,教师教书育人,不仅仅因为他的文化素质比学生高,更是因为思想成熟度比学生高。而学生对于社会认识较为不足,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容易对其人生观,价值观造成错误的引导,这时就需要教师将其及时纠正过来。其二,在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来来往往,而且不同时代的学生拥有着不同的特点,不可能承前启后地建设学风。而教师可以在学校长远稳定的计划中,合理恰当地调整教学方法,从而在现阶段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来完善学风建设这个长远的过程。

最后,教师主导的学风建设能够更有效地执行。教师相对于学生拥有更多的资源调配权,这使他们可以根据学风建设的要求,合理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结合硬件、软件设施资源,为学风建设作出潜移默化的引导。教师对于资源的调配方式将影响学校各种项目的建设。这种调配方式为学校未来的走向引路,也为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提供方向。相比于学生,人民教师的智慧和经验将是学风建设的指向标。

综上所述,故我方坚定认为:学风建设关键在于教师。谢谢!

第5篇: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关键

读《课改路上》有感(之一)

上学期,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校本培训,不仅对我原有的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还使我的实际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尤其是在阅读了樊城区域课改感悟集《课改路上》后,我真实的感受到反思对我们教师来说有多么重要。我将本着“实践,反思,积累,创新”的理念,努力使自己也成为一名有反思力的。

有反思力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就的。因此,作为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要注重在动态中不断获取新的理论,提高自身的研究修养。要不断的创新,及时了解、掌握的新信息、新动态、新趋势,选择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课题及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只有敢于实践,乐于创新,敏于捕捉,精于积累,善于、勤于思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任何一次实践都不是完美无瑕的。如果在实践后,缺乏研究意识,漠视许多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现象、方法;不注意经验的积累与反思,缺乏对有价值的实践成败的,就丧失了实践的意义。古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对学习而言,那么对于则应是“教而不思则退,思而不教则废”。

勤于积累是厚积薄发的需要。只有采集花粉才能酿出甜蜜的花粉就是在浩如烟海的种种资料中,撷取自己需要的,广泛的阅读是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修养水平,借鉴他人成败经验的途径。使自己的行为教养、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得到不断的提高。

勤于反思,是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与写教科研文章是相互促进的,只有时时留心辨别问题,主动吸纳别人的成功经验,才容易发觉自身的不足,才能把握住时机找到提高自身的切入点和能力的增长点。著名的改革家魏书生说:不写教研文章的只不过是经验型的,而经常写的则有可能是创造型的!写得多,写得好的人未必是名师、大师,但不写者则一定不是名师、大师。因此,在今后的中,我将勇于实践,善于反思,重视积累,勤于笔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有反思力的人。

焦校长曾经说过:反思是一个人进步的关键。人不是十全十美的,聪明的人是可用别人的缺点来反思自己,如何让自己更加成熟,这样才是达到成功的关键之处。

现在的我经常通过一件小事就要反思自己,现在的我感觉比以前要成熟多了,最起码能够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且积极改正,让自己能够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去迎接工作,迎接崭新的一天!

第6篇: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反思教学

当前以课程改革为动力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全国上下全面铺开,作为改革主体的教师,其素质的提高就显得至关重要,反思性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新课程也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形成影响。他同时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探究,加强教学反思,使教学实践日趋合理,以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开辟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拓展教师专业化知识的新领域。

“有反思”的教学与“反思性教学”是不能完全等同的。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由此可见,反思性教学不仅仅是回忆或回顾已有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而是要通过教学主体的不断探究、质疑,找到其中的问题和答案,谨慎地考虑教学实践并不断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我从经验型教师发展为学者型教师。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主要特征:一是立足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是“两个学会”加速师生共同发展;三是在探索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反思性教学会促成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反思,那么我们这样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呢?

一、 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最好的证据。在近代教育史上,杜威率先强调了教学要有反思或反思性。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意识到教学是无止境的,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至于满足现状,不思进取。首先要认识反思的价值,充分认识到反思性教学对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明确反思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识错纠偏,同时优化已有认识,提高自身水平。其次,要增强教学的责任感。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缺乏较强的责任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的人往往望而却步。我们要经常思考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教学对象,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三,要形成习惯化的反思行为,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全过程和教学情境进行反思,教师只有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一有疑点就进入反思状态。

“没有反思,便没有感悟,没有感悟,便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句耳熟能详的口训在研讨会上经常响起,然而在经过一年多课改实践后,我才意识到它价值的真谛。过去的教师处在被研究者的地位,如今的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通过反思、研究,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以提高工作的目的性和自主性,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

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可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思维品位及业务素质,从而改革自己的生活方式,从中体会自己课堂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了解反思性教学的过程

反思性教学的完整过程主要分为三部分:

1、 比较筛选——教学活动前的反思

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同样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新课的教学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的、相关的知识经验(也包括预见到他们可能碰到的困难),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了解”,以往大多来自教师的教学经验。但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班级和学生并不一样,因此,这种“了解”,更多的还需要来自于教师课前对学生的调查。如一位老师教“时、分、秒的认识”,按照教材的要求,要让学生认识钟面、学会看时刻、掌握时和分的进率,知识点很多。对教材这一安排,老师进行了分析,并且课前做了调查,发现多数的学生已经会看时针、分针、12个数字以及大致的时刻,但是对“分”的概念以及“时”和“分”的进率关系还不清楚。同时教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即学生在看接近整时和刚过整时的钟点时容易出错。于是把这几个方面作为教学重点,并加强了相关的练习,而对钟面的认识则做简单的介绍,使这节课做到了“省时高效”。由此我们可看到,教师经过教学前反思所形成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符合了班情、生情,也自然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从容驾驭——教学活动中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以后,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应有的发展,因此常会有一些意外的场面突现。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某校的一节课上,老师准备讲评练习卷,提前把评后卷子发了下去。上课是发现,以往铃响,教室就安静下来,而今天却反常,不少学生拿着卷子交头接耳。“学生为什么安静不下来?他们有什么意见?到底是按自己原计划的思路讲评还是先听听学生的看法?”老师作了短暂的反思后,决定还是先听听学生到底在议论什么。于是几个学生举手说:“老师,这道题您改错了。一千克鸡蛋约(8)个,我认为是对的。”“我填的约是22个,我认为也是正确的!”“老师,我在店里帮妈妈卖过鸡蛋,确实有的大有的小。”……面对学生的各种意见,老师有些

始料不及。她想:在改卷时几个老师商量过,答案可以填12~20之间。可学生现在有这么多不同意见,如果都肯定,那以后碰到这样的题目,学生想填什么就填什么,老师还怎么批改呢?于是这位老师做了说明:“我们只是考虑一般情况,答案可以填12~20。”可是学生不依了:“那特殊情况也有的,我在电视上就看过,有一种鸡下的蛋很大。”“对,少年报上也有介绍过。”面对学生坚持己见,老师心里一动。于是她说:“那么给你们一次机会,如果你能找到有关的资料证明你的答案也是对的,老师就给你改对。”学生欢呼起来。第二天,他们找来了各种“证据”,有的跟着家长去菜市场实地调查,有的从网上、从书上找来了答案。还有个同学说:“老师,我想打电话到上海吉尼斯总部问问,您知道他们的电话号码吗?”在这一“证明”的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态度的形成,搜集、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其价值远远超过答案本身。而老师也通过即时的反思,得到三点收获:(1)教学相长,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2)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3)过程有时候比结论更重要。

3、概括归纳——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教学后的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形式。它能使教师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的教学得失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和总结,使教学经验理性化,以指导、改进后继的教学,并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评价的能力。课后反思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方法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如,教材中有些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②教学的不足之处

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找到了哪些解决的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从而不断强化自己有效教学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精彩的片段赏析

侧重于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展开过程中的亮点。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如,哪个教学程序安排的富有科学性?哪个问题的提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即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这时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回答。这些都可以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④学生的独到见解

在我们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体会:下课后我们总是乐于把这节课上学生的独特解法、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与老师们交流,让他们共同分享其中的喜悦。这种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更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感受自尊。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教学的宝贵资料。

当然,教师在开展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反思只是手段,其实质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若只顾反思,不去行动,只能成为无效反思。教师如果只顾研究,著书立说,却把教学工作耽误了,这就背离了反思性教学的宗旨。反思性教学强调的反思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问题解决了,一次反思也就相应结束了。

总之,反思性教学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反映了人类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不断追求,它能使教学活动更趋合理,是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从“教书匠”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有效形式。

第7篇:关于关键在于落实作风整顿的方案

XX学校关于开展以“关键在于落实”为主题的

干部作风整顿活动方案

根据中共三台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以“关键在于落实”为主题的党员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意见》(三委发〔2011〕23 号)文件和三教党委知[2011]36号、37号文件《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以“关键在于落实”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意见》的要求,学校党支部决定成立成立开展以“关键在于落实”为主题的党员干部作风整顿。为了抓好此项工作,使这次活动收到切实的效果,特制订本活动方案。

一、开展“关键在于落实” 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重要意义

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制,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出成效。习近平同志今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作了“关键在于落实”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抓落实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了抓落实的科学方法。省委奇葆书记在省委九届八次全会上明确提出 ,要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实的责任机制 ,促使各级各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市委靖平书记在市第六次党代会上强调,要充分运用责任制这一基层工作的重大法宝,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中央、省委、市委的精神和要求,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 ,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为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今后五年,是教育事业参与竞争迎接挑战谋求跨越的重大发展机遇期。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奋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跨越,关键在于党员干部作风,关键在于落实。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作风整体是好的,但是随着灾后重建任务的全面完成 ,当前教育系统党员干部队伍中一些自满的情绪、一些松劲的思想、一些懈怠的现象有所抬头。这些现象虽然只是发生在个别单位和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与党的宗旨格格不入,与“抢抓机遇、发展振兴”教育事业要求格格不入,若不及时加以整顿 ,必将严重制约我县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我们须充分认识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教育局党委要求上来,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

- 1

风政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行政效能进一步提升,努力实现“党员干部更精神、工作更高效、环境更清新、群众更满意”目标,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二)基本原则 重在落实,务求实效原则;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原则;开门整顿,群众监督原则;责任追查,惩戒教育原则。

(三)目标要求 开展以“关键在于落实”为主题的党员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全面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要大兴学习之风,树立勤奋好学形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树立真抓实干形象;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树立真情为民形象;大兴艰苦奋斗之风,树立清正廉洁形象;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树立团结协作形象。要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努力建设善于领导科学发展 、堪当时代重任的领导班子和政治坚定、纪律严明、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党员干部队伍。

三、整顿重点

重点整治“庸懒散冷满”,主要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上,解决因循守旧 、自甘平庸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平庸,满足现状,凡事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对工作一知半解;忙于消遣娱乐、交际应酬,静不下来,沉不下去,学不进去。

2、工作上,解决责任心不强、敷衍懒惰问题。主要表现在:办事推诿扯皮、患得患失,怕冒风险、怕负责任;工作敷衍塞责,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思进取,不求创新,四平八稳,得过且过;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作为的乱作为。

3、纪律上,解决自律意识不强、工作散漫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上级安排事项拖延不办,动机不纯;上班时间炒股、上网聊天、玩游戏、滞留酒店茶楼等娱乐场所参与赌博等问题。

4、作风上,解决服务意识淡薄、态度生冷硬横问题。主要表现在:官僚主义、衙门作风,对办事群众接待不热情, 解读不耐心;滥用职权,行政审批人为设卡,故意刁难服务对象,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5、能力上,解决执行力不强、骄傲自满问题。主要表现在:自我感觉良好、工作满足一般化,自强争先意识不强; 不畏艰险、加快发展的干劲有所松懈,

- 3

对一团和气。组织党员干部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刻剖析“庸懒散冷满”、“肠梗阻”、“吃拿卡要”、“顶门杠”问题及原因,提出整改办法,作出整改承诺。

3、全面整改阶段(2011年11月21日—2012年1月20日) (1)制定整改方案。立足群众期盼,着眼强化责任 ,紧密结合查找出的突出问题,逐一完善规定、程序、办法,并征 求分管领导、服务对象意见建议后向社会公示。 (2)进行警示教育。围绕增强党性修养抓落实,结合党员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在学校内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特别是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公开通报。 (3)开展学校效能“大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责任“三项制度”,树立一批能力强、作风实、业绩好、群众认可的正面典型,狠抓一批“庸懒散冷满”、“吃拿卡要”、群众意见大的反面典型,掀起“落实风暴”,大力提升工作效能。 (4)严肃查处违纪行为。接受上级的明察暗访、随机检查,对党员干部“五类问题”进行检查。对群众反映突出的人和事,经查实,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分别采取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公开曝光、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方式进行处理。

4、小结提高阶段(2012年1月 21日—2012 年1月31日) (1)认真开展“回头看”活动。针对整改过程中出现的 新情况 、新问题,尤其是领导“点评”、群众测评中反映的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进一步修改完善整改方案;坚持立说立行、立查立改,以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效体现活动成果 。 (2)形成专题报告。学校支部要向教育局党委写出活动专题总结报告。 (3)建立长效机制。围绕强化工作责任、工作考核、工作督查、奖优罚懒,建立健全落实到人的责任制度、科学到位的考核制度、全程跟进的督查制度,形成一套实用管用抓落实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方法

1、抓思想,找差距 ,把思想教育贯穿始终

- 5

(3)从严查处追究责任。严肃查处落实不力、工作不扎实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工作不负责、履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 ,发现一起,问责一起。在通过会议、工作通报等形式曝光的同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加强领导,确保活动开展落到实处

(一)健全组织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开展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作风整顿活动,增强党员干部落实力,是全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学校要建立健全作风整顿工作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明确责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是党员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第二责任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地抓好分管领域的作风整顿,形成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责任机制。

(二)实施典型推动,确保群众满意。开展作风整顿活动,关键要取得实效,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判。大力宣传开展作风整顿活动的重大意义及成效,宣传领导党员干部作风整顿中的先进典型 ,通报违纪违规党员干部,着力营造“奖优罚劣、鼓励干事”的舆论氛围;建立健全督查、考核、问责、行政审批等制度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

(三)联系工作实际,推动活动落实。坚持开展党员干部作风整顿活动与做好当前工作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既把活动的成效落实到促进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发展上,又以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发展以及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来检验和巩固活动的成效,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提速增效等主题实践活动, “示范岗位”、“落实能手”等创先争优活动,实现活动开展与强化工作落实、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推进工作创新相结合 ,做到 “两不误、两促进”。 三台县XXXX学校 二○一一年十月

- 7 -

第8篇:学习关键在于落实的心得体会

--精选公文范文-------------------------- 学习关键在于落实的心得体会

学习关键在于落实的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学习,品味书中其中的哲理,我深受教育和启发。

我深深地感觉到,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我们每一名干部职工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具体到我们教育系统来说,就是要充分履行职责,把抓落实与当前教育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牢固树立“落实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就是实干,落实就是水平”的工作理念,真抓实干,抓出成效。

当一个想法产生的时候,它只能算作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只有我们用行动来把它转化为现实的时候,才真正赋予了它生命。拿破仑曾经说过:“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法国前总理若斯潘称自己的执政原则是:我说我做过的,我做我说过的。

----------------精选公文范文----------------

1 --精选公文范文--------------------------

这句话对落实做了精辟的概括。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才会实现它的价值,否则,也只能是一个空想。工作成败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抓落实。

工作也是这样,无论目标定的好,计划的再好,没有落实,都只能是空想。

抓落实,就是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人们的实践行动。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抓落实才能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始终弘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项落实工作保持不竭的动力。抓落实,就是紧密结合工作付诸实施。

抓落实,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精选公文范文----------------

2 --精选公文范文-------------------------- 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我们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不要绕开矛盾和问题走,而要同群众一道千方百计地去求得矛盾和问题的及时正确解决。

目前,许多单位研究人的比研究事的多,作报告的比调查的多;指挥的比指导的多,批评的比关心的多,指手画脚的比实际干事的多,要求人的比严律己的多。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信奉“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推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今年王厅长在一次讲话中也对厅系统存在的八种现象做了深刻剖析:“一曰理想淡漠,得过且过。二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三曰不思进取,学业无进。四曰小权在握,乱发号令。五曰不懂政策,恣意行事。六曰推诿扯皮,逃避责任。七曰办事拖沓,萎靡不振。八曰追名逐利,乐于评说。”并强调:“凡此种种,是可忍孰不可忍。要克服以上种种----------------精选公文范文----------------

3 --精选公文范文-------------------------- 弊病,必须扶正祛邪,对症下药,下猛药,这剂最好的猛药就是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倡导人人争做有思想的实干家。”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落实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执行力。要真正落实,必须要做到对工作怀有满腔的热忱,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认认真真对待每一天;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注意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满足需要的复合型多面手技术人才;踏实肯干,养成尽职尽责的做事风格,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抓好各项工作。

----------------精选公文范文----------------

第9篇:为什么幸福的关键在于时间

为什么幸福的关键在于时间,不在金钱?

许多研究生常常哀叹:什么时候理想的周五晚上不再是逛夜店,而是变成了朋友们吃着爆米花一起看长长一串Netflix电影了?但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凯希·莫吉内尔(Cassie Mogilner)表示,完全没有必要去为这种转变感到担心——它仅仅只是证实人们对幸福的定义会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

在系列论文中——与达特茅斯大学(Dartmouth)教授阿米特·巴特查吉(Amit Bhattacharjee)合著的《特殊经历和平常经历带来的幸福感》(Happiness from Ordinary and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与斯坦福大学教授珍妮弗·阿科尔(Jennifer Aaker)和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塞普·卡姆瓦尔(Sep Kamvar)合著的《幸福对选择的影响》(How Happiness Affects Choice)和《幸福的意义转变》(The Shifting Meaning of Happiness)、以及单独撰写的《对幸福的追求:时间、金钱和社会关系》(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ime, Money and Social Connection)——莫吉内尔分析了影响人们满意程度的不同经历和情绪,发现幸福并不简单,也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完全因人而异。

在接受沃顿知识在线的采访时,她介绍了自己的研究发现,并且分析了这些发现对消费者和市场人员的参考意义。 以下是经过编辑的对话内容。 时间和幸福之间的关系

我对人们的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在工作中发现,时间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我分析了让人们仅仅关注时间和仅仅关注金钱分别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会如何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年龄、尤其是人们对余生长短的看法会如何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带来幸福感的不同经历类型又会有何影响? 例如,我发现相比于注重金钱而言,注重时间可以带来更大的幸福感。我是根据此前的研究工作来进行这些分析的。在此前我们曾经追踪过人们如何度过每一天,以及人们在每天生活中的感受如何。这些研究发现,人们在与他人交往时是最为幸福的。他们在工作或通勤途中的幸福感最低。我希望从研究中发现,考虑时间或金钱会如何影响人们带来开心或不开心的行为方式。

在一个研究中,我选择了人们既可以与他人打交道也可以进行工作的一种背景环境——即咖啡馆。在人们进入咖啡馆时,我拦住他们请他们协助进行调查。该调查是一项句子整理任务,其中悄悄地包括了与时间相关或与金钱相关的词语。此后,他们进入咖啡馆。我们会在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观察他们在咖啡馆里干些什么,看他们与咖啡馆内的其他人怎么打交道,是与他人交谈还是打电话,以及他们工作的情况,不管是使用电脑还是阅读书籍。

在他们离开咖啡馆时,我们又会进行另一项调查,询问他们是否感到幸福。相比于那些在进入咖啡馆时被引导关注金钱的人而言,被引导关注时间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与人打交道,而且在离开咖啡馆时感到更加幸福开心。

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年龄也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我们最初采用的方法是分析人们在个人博客上如何来晒幸福。我们查阅了数百万份博客。只要有人写着“我感觉幸福”,我们就会分析其情绪的具体表述。我们发现存在两种形式的幸福——一种是与兴奋激动相关,还有一种则是与平心静气有关。

根据博主的档案信息,我们可以看出谁在晒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幸福。我们发现,

一、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所晒的幸福更多地与兴奋激动有关,而且这种倾向相当明显。30来岁的人所表述的这两类幸福程度相当。然后40、50、60和年龄更长的人明显地更加倾向于表述与平心静气有关的幸福。从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幸福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

在另一项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经历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且再次发现年龄在其中也发挥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对比了特殊经历——遗憾清单类的事件,例如不可思议的假期、生命的里程碑、毕业、结婚等——和平常经历(即日常的普通事情)所带来的幸福感。对年纪较轻的人和那些认为自己的人生之路还长得很的人来说,特殊经历可以带来更大的幸福感。但有趣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常经历所带来的幸福感越来越多,因而年龄较长的参与者认为平常经历和特殊经历所带来的幸福感相当。 最令人惊奇的研究结论 当一位20岁的年轻人说“我感觉幸福”和一位60岁的老者说同一番话时……他们两个人的感受其实是截然不同的。这点非常有意思。也许一个是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而另一位是感受到更加强烈的淡定。平常经历是那些天天会出现的微不足道的时刻,但它们可以带来同特殊时刻一样多的幸福感,这点令人感到惊讶,但也的确很好。人们从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找到幸福感?从这个方面来看,上面的发现相当具有价值。

研究发现的实际意义:

对于消费者或者是对幸福感兴趣的所有人而言,其意义在于将关注点从金钱上移开,放到时间这个从根本上来说相当宝贵的资源上。金钱这种资源每天会吸引我们多数的关注力,成为我们思考和计划的重点。进行此类转变将会提醒和激励你在一举一动时选择更幸福的方式,并且用更充实的方式来使用自己的时间。 另一种意义在于,懂得什么会让自己感到幸福以及自己会感到幸福的方式这两点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你不能根据自己年轻时的概念来评估自己的幸福程度,或者是坚持此前的幸福标准。你应该接受并懂得也许可以从那些安静、让人平心静气的时刻里找到幸福感。如果你为周五晚上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或电影而火冒三丈,这并不意味着你已经感到厌倦。 市场营销领域的借鉴意义:

这项研究对市场营销人员而言,在两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你看见越来越多的市场营销人员在广告宣传和品牌打造中通过保证创造幸福来从根本面上与消费者拉近关系。从这可以看出,他们首先应该考虑自己所针对的对象。他们想要同哪个人群对话,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而且他们在承诺创造幸福时应该如何进行沟通?是通过鲜艳的颜色、激昂的动力、以及浓烈的色彩来凸显兴奋激动所带来的幸福吗?或者他们应该是表达更安静、平和和沉稳的幸福,面向年龄较长的消费者,让他们能产生共鸣?

此外,市场还存在通过电话来介绍产品或品牌体验的趋势。再次建议市场营销人员应该考虑他们希望对话和打交道的对象是谁,从而能够就相关的体验类型提供信息。是那种让人激动的、非同一般的体验吗?或者是更为普通的日常体验能够让目标消费者产生共鸣呢? 《幸福》歌与本研究的关系:

几周前,6名伊朗人因为将他们随着法瑞尔(Pharrell)的《幸福》(Happy)歌曲翩翩起舞的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而被捕。首先,事实是法瑞尔的《幸福》歌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让人发现这种幸福的情绪如此重要,如此激励人心,而且如此让人心有戚戚焉。而且事实上,人们纷纷支持和关心这些因为庆祝和分享自己的幸福而被捕的年轻伊朗人,从中也可以看出幸福这种情绪如何地具有力量。

研究所消除的误解:

人们正在追求而且某天可以找到的并不单单只有幸福这一样东西。而且幸福并不完全因人而异。相反,人们的幸福感和可以带来幸福的经历具有一些可加以预料的规律性,而且幸福会随着人们的年龄增长而发生系统性的变化。年轻人的幸福更多地是与激动兴奋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幸福更多的是找到内心的平静。 研究脱颖而出的原因:

我们应该将关注重点从金钱转移到时间上。人们大量关注金钱和利润,也有许多商业研究关注这些东西。有心理和幸福方面的调研质疑金钱是否可以买来幸福。我想说——我的研究也提出——将注意力转移到时间这种对我们而言具有更根本意义的资源上,这将具有重要的价值。 接下来的计划安排: 我正在探索与时间和幸福相关的多种不同路径。一个项目是分析幸福地度过每一天的方式。我们一直在分析人们在每一天中应该有更多变化还是要少点变化。截止目前,研究显示,整体而言,变化的确是生活的调味料。人们可以从更多样的活动中找到更大的幸福感。但当你将时间的划分单位缩小,例如变成每个小时,那么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太多样的活动会让你感觉自己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完。

我正在和一位博士生进行另一项研究。我们在研究中探索给予时间对人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有何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物质礼物而言,当人们给予他人体验式的礼物,也就是时间礼物,接收人会感觉与赠礼人更为亲近。最后,我也正在研究人们是更喜欢当前这个小时或当前时刻感到幸福,还是更喜欢等到回首那个小时或回首人生时感到幸福。人们是更喜欢体会当下的幸福,还是更喜欢回忆过去所带来的幸福呢?

Why Time — Not Money — Is the Key to Happiness It’s the lament voiced by many a post-grad: When did the ideal Friday night become a full Netflix queue and a bowl of popcorn shared between friends rather than hours of club hopping? But Wharton marketing professor Cassie Mogilner says that this shift in priorities is no reason to fret — it’s merely evidence of how people’s definition of happiness changes as they become older. In a series of papers — “Happiness from Ordinary and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co-authored with Dartmouth professor Amit Bhattcharjee; “How Happiness Affects Choice” and “The Shifting Meaning of Happiness,” both co-authored with Stanford professor Jennifer Aaker and MIT professor Sep Kamvar;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ime, Money and Social Connection” — Mogilner looks at the different experiences and emotions that factor into human contentment, finding that happiness isn’t just one thing, but also isn’t as unique to each person as we might think. In this conversation with Knowledge@Wharton, she discusses her finding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both consumers and marketers. An edited transcript of the conversation appears below.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ime and happiness:

I research people’s happiness, and what I’ve found across the work is that time plays a critical role. For instance, I’ve looked at what is the effect of merely drawing people’s attention to time, as opposed to our other resource of money. How does that impact people’s levels of happiness? How do age and, more specifically, the amount of time people feel like they have left in life influence both how people experience happiness, as well as the types of experiences that elicit greater happiness? “When a 20 year-old says, „I feel happy,‟ and when a 60 year old says the very same thing … they‟re likely feeling very different things.”

For example, I have found that focusing on time leads to greater happiness than focusing on money. The way that I explored that was building on prior work, which tracked how people spend their days and also how people feel over the course of their days, finding that people are happiest when they are connecting with other people. They’re least happy when they are doing work or commuting. I wanted to see if thinking about time vs. money would influence people’s tendencies to behave in particularly happy or unhappy ways. In one study, I looked at a context in which people both connect with others, as well as do work — namely, at a café. As people were entering the café, I asked them to fill out a survey. That survey involved a sentence unscrambling task, which surreptitiously exposed them to time-related words or money-related words. Afterwards, they entered the café and unbeknownst to them, we observed how they spent their time there, noting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were connecting with other people at the café, talking to others or on the phone,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were doing work, either on their computers or reading books. As they left the café, we conducted another survey asking how happy they felt. Those who were led to think about time on their way into the café spent more time connecting and left happier than those who were led to think about money. The other work I have done found that age influences how people experience happiness. The way we looked into this initially was looking at how people express feeling happy on their personal blogs. We looked at millions of blogs. Any time someone wrote “I feel” or “I’m feeling happy,” we looked at the content of that emotional expression.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really two forms of happiness that emerged — one that is tied to feeling excited, and the other that is tied to feeling calm. SPONSORED CONTENT: Based on the bloggers’ profile information, we could see who was expressing these different types of happiness. We found that people in their teens and twentie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express excited happiness than calm happiness. People in their thirties were actually equally as likely to express one or the other. And then people in their forties, fifties, sixties and above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express feeling calm happiness than excited happiness, suggesting that the way that we feel happy changes over the course of our life. In other work, we were looking at the types of experien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happiness, finding that again, age has an impact. We compared the happiness that people extract from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 those bucket list-type events, like incredible vacations, life milestones, graduation, getting married — vs. ordinary experiences, those mundane everyday events. Among younger people or people who felt like they had a lot of time left in their lives, it was really those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that led to greater happiness. But interestingly, as people got older, ordinary experiences produced increasingly greater happiness, such that older participants felt as much happiness from ordinary experiences as they did from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The most surprising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I thought it was really interesting that when a 20 year-old says, “I feel happy,” and when a 60 year-old says the very same thing … they’re likely feeling very different things. One will be feeling excited, and the other, a greater sense of calm. I also think it’s surprising — and actually quite nice — that ordinary experiences, those little moments that pop up every day, can produce as much as happiness as extraordinary moments. I think that’s really powerful in terms of where people find the happiness in their life.

On the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n interesting implication for consumers, or really anyone who’s interested in feeling happy, is to shift attention away from money, which is a resource that tends to absorb most of our attention and our thinking and planning on a daily basis, and shift attention to this fundamentally precious resource of time. Making that shift will remind you and motivate you to behave in ways that are happier, and to spend your time in more fulfilling ways. “You shouldn‟t evaluate or assess your level of happiness, or hold yourself to a standard, based on a concept that you had when you were younger.”

Another implication is to understand that what makes you happy, and even the way that you feel happiness, will or has changed over the course of your life. So you shouldn’t evaluate or assess your level of happiness, or hold yourself to a standard, based on a concept that you had when you were younger. You should allow yourself to accept and appreciate that it is maybe those quiet moments, those calming moments, where you really will find happiness. It doesn’t mean that you’re boring if you’re fired up about a Friday night on the couch watching TV or movies. What this means for marketing:

The research has tremendous implications for marketers in two ways. First, you see more and more examples of marketers through their campaigns and branding trying to really connect with consumers on a fundamental level by promising happiness. And what it suggests is that they should think about, first of all, who they are targeting. What demographic are they trying to speak to, older or younger individuals? And relatedly, how should they be communicating the happiness they’re promising? Is it excitement, with loud colors, high energy and intense color? Or should they be conveying happiness as a more tranquil, serene, calm type of happiness to really connect with and resonate with an older consumer? In addition, there is a trend toward dialing up the experiential aspect of your product or brand. It’s suggesting that, again, marketers should consider who they’re looking to connect with and speak to in order to inform the types of experiences that they are positioning themselves with a respect to. Is it exciting, extraordinary, types of experiences? Or is it those more every day, mundane experiences that will really resonate with their target consumer? How “Happy” (the song) relates to the research: There was a news story from a couple of weeks ago when six Iranians were arrested for posting on YouTube a video of them dancing to the Pharrell song “Happy.” First of all, the fact that the Pharrell song “Happy” has become a phenomenon in and of itself suggests that this emotion of happiness is so fundamental and so motivating and so resonant with people. And the fact that there’s been such an outpouring of support and care for these young Iranians who were arrested for the act of celebrating and sharing their happiness just goes to show how effective this emotion of happiness is. “Happiness is not a singular thing that people are pursuing and will someday find. It‟s also not purely idiosyncratic and something different to everyone.”

On the misperceptions dispelled by the research:

Happiness is not a singular thing that people are pursuing and will someday find Twitter . It’s also not purely idiosyncratic and something different to everyone. Instead, there is predictable regularity in how people experience happiness, as well as in the experiences that elicit happiness. Also, there is a systemic shift over the course of people’s lives whereby when people are younger, happiness is more about feeling excited, and as people get older, happiness is more about feeling calm. On what sets the research apart:

We should be shifting our attention away from money and toward time. There is a lot of attention and business research focused on money and the bottom line. There is also psychology and happiness research questioning if money does buy happiness. I would argue — and my research would argue — that there is a lot of value in shifting attention altogether toward the other resource that is so fundamental to us: time. On what‟s next:

I’m exploring several different paths all related to time and happiness. One project is looking at happy ways of spending time. We’ve been looking at whether people should be filling their days with more variety vs. less variety. And so far, it suggests that in general, variety is actually the spice of life. People enjoy greater happiness from more varied activities. But that is not the case when you get to smaller partitions of time, like an hour. And in these cases, too much variety makes you feel like you haven’t gotten anything completed. In other work I am doing with a doctoral student, we’re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giving time on the extent to which people feel connected with other people — specifically finding that when people give experiential gifts, the gift of time, the recipient feels more connected to their gift giver than if they had received a material gift. And finally, I’m doing work looking at whether people would prefer feeling happy over the course of an hour, or their life, or whether they would prefer feeling happy looking back on that hour or life. What are people’s preferences between experienced vs. remembered happiness?

上一篇:经典护士节主持词下一篇:小巴掌童话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