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教师成长(精选8篇)
6月是离别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各个阶段的毕业生都会结束自己人生一个很长阶段的学习生涯,投入到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新的环境会面临新的问题,回首过去,我也毕业一年了。在这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成长了很多,感谢广雅给我的机会和平台,让我由最初懵懵懂懂不知天高地厚的天真的孩子,成长为现在会思考,而且更坚强、更成熟的自己。这一年来,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实践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一)如何很快适应新环境。
初识广雅印象最深刻的是这美丽的校园,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即便是在寒冬腊月,依然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一番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情谊,给我一种亲切感,让我有了归属感,发自内心的喜欢这里,并且努力做到最好以融入这个学校。
工作之后最重要的朋友便是身边的同事了。初来乍到的新人,未免胆怯如鼠,处处小心翼翼,唯恐自己不小心犯了什么错误。我很幸运,在工作的第一年还能遇见很多刚毕业的同事,我们像是认识了好久一样。或者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年轻的朋友在一起呀,比什么都快乐。把同事关系处好了,做事情就不会觉得自己是孤军奋战,大家在一条路上,可以朝着一个方向,一起奋斗。
但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或许我们不能跟所有的人都做最亲密的“战友”,缘分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这点我们只需随遇而安,不必强求。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教师都有优点,也都存在不足,作为教师,应当悦纳同事意见,并在合作互助中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共同提高,这些都是师德的要求。我很庆幸自己遇到的都是师德高尚的人,科组的、办公室的老师,来自各个方面的人都很迁就我这新人,不管是轻轻的一句问候,还是浅浅的一抹笑意,亦或是教学上点点滴滴的指导,都让我倍感亲切,他们都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更为人性化的是,学校的“青蓝工程”给我们新入职的老师指明了方向。工作之后本没有这个幸运有师傅教我们怎么上课的,但是在广雅却有,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太幸运了。我的师傅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待我如同家人一般,给了我很多教学和生活上的指导。面对如此的恩情,我只有做更好的自己,方能对得起恩师的知遇之恩,不留遗憾。
(二)如何进入教学最佳状态。
适应学校之后最重要的,也是迫切需要我去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特点,才能适时适量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刚开始参加工作,我面临的就是跨级的问题,教的是历史,跨的是初一和高一。虽然他们的学习内容有相似的地方,但是知识的深度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却差的很多。初中的内容很简单,但是由于他们年龄偏小,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养成,所以如何提高上课的趣味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及把握重点内容是我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高中生在三年的初中学习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但是又不是那么深入和全面。更加上很多同学到了高中以后变得很慵懒,很多学习的热情没了。所以面对高中生我要解决的问题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又要帮助他们为三年以后的高考打好基础。
正是因为面对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年级,所以在最初的时间一直是我心里面很大的问题,害怕自己兼顾不了那么多的重担,有时候对自己上的课不满意就会很郁闷。但是更多时候我会多找自己的优点,很重要的一点事我本身的性格比较活泼开朗,跟同学们的年龄差距不是太大,所以比较容易相处。加之我也经常从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生活中发现幽默的,有趣的事情总是愿意跟他们一起分享,看到他们一点点的进步我会“狠狠”地表扬他们,这样很快跟同学们熟识起来,打成一片。气氛融洽了,上课自然也顺畅多了。
吊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之后,剩下的就是扎扎实实教学了。我觉得课件对于一节课的效果如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制作精美的课件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他们更愿意关注、学习。比如课件制作环节是否流畅,内容是否丰富等等。在这中我着重关注字的大小,太大了内容有限,太小了后面的同学有看不清楚。这样的用心良苦,同学们体会的到。所以我的课件都是精心制作的,虽然熬夜做课件很辛苦,但是,结果值得。
除此之外,就是知识体系的问题,除了师父的耐心指导之外,我自己也会从网上,书本上搜集相关的资料,一定把该讲得知识弄明白,绝不打无准备的杖。就这样,我的教学慢慢的进入了正常的轨道。
(三)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高一下学期,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让我带了高一五班的班主任。还没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很大的信心,一方面觉得自己各个方面尚未准备好,另一方面了解这个班的同学不是属于很听话的那种,害怕自己真的当上班主任之后误人子弟。但是,学校领导还是把这个难得的锻炼机会给了我。从此便开始了我的第一次班主任工作历程。
“你快乐,你高兴,花儿努力地开。你郁闷、你悲伤,花儿也努力地开”开始的时候虽然没有头绪,没有经验,我告诉自己,要做一个充满热情的班主任,因为快乐会传染,我要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带出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开始的自己也是一点经验和头绪都没有,硬着头皮往上冲,所以跟同学们的关系有很远的距离。因为为他们犯得很多错误着急,而自己有无法说服自己淡定如水,所以哭了很多次。但是现在想想觉得还是笑的更多。不仅是我,还有这么多可爱的学生,跟我关系很近,他们也跟我说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
有一个学生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其实觉得我们老师挺不容易的,一个刚毕业的外地小妞,在我们广东打拼挺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遇到了他们这群魔头。这半年她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我们虽然有的时候不懂事,但是老师的付出和教诲都记在心里。我们一起把她气哭,又一起把她感动,我们一起做了好多有意义的事情,这一年,我们哭过、笑过、闹过、感动过,成长过,所以青春无悔。
有位师长曾经跟我说过,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良心活,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而且时常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很有良心的老师。所谓付出总有回报,对于一个老师来说最大的回报就是见到同学们的成长。在经历过了以后,回过头来再看,印在脑海里和心里的是无限的感动和不舍。最大的成功是我教会了他们团结,使我的班级真正的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虽然在最初跑步的时候他们喊得口号声音并不是最响亮的,“五班风采、排山倒海,活力青春、唯五独尊”!但是五班精神他们都记在了心里。
就像歌词里写的,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人生犹如在人生的大道上行驶的列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见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也会不时的面临分别。无论是喜是悲,期望留给我们的回忆是永远的财富。等到哪一天我们无力奔跑的时候,回过头来再看,希望那时候会念叨的是:只愿你的追忆有个我。
一、幼儿园教师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1. 掌握全面的职业技能, 收获多样化的教学成果
《指南》中明确指出, 幼儿教育是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 必须建立科学的标准与制度, 必须保障幼儿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益。而保障幼儿权益, 实质上就是保障幼儿的未来,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职业技能, 具体体现为:正确理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 坚持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研究并重, 取得多样化的教学成果。也就是说, 新时期的幼儿教师不仅要会灵活处理教学实践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而且还应该注意不断总结和提升教学实践经验, 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形成论文课题、小报画展、成绩简报等多样化的教学成果。
2. 做好教育角色转变, 引领幼儿全面发展
《指南》中突出强调了五种教育理念, 总体来说就是以促进幼儿发展为中心, 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 深入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从近两年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来看,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看法,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实现教育角色的转变, 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二是坚持从生活的角度来组织教学, 做到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回归生活;三是注意教学活动的社会化, 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当中存在的问题
1. 幼儿教师专业起点低, 难以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 幼儿教师的起点偏低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总体来说, 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理论水平都要好于民办幼儿园, 不少民办幼儿园教师既没有学过幼儿教育, 也没有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只是因为幼儿教师工作相对清闲, 压力小, 需求量大, 所以他们才走进了幼儿教育行业。但是, 从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来看, 幼儿师范教育的缺失, 使幼儿教师出现了从教育理论、专业精神到技能技巧的不足, 因此, 要实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值得怀疑。
2.《指南》要求过于抽象, 幼儿教师难以消化
对多数幼儿教师而言, 《指南》当中全面发展的要求过于抽象, 教师总感觉难以把握, 总会产生理论水平不足和实践能力欠缺之感。仔细研究, 不难发现, 全面发展要求当中任何一个层面都有着极深的理论内涵, 都值得我们仔细地研究, 特别是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相关理论更是让幼儿教师感到高深莫测。[1]
3. 教育教学研究薄弱, 教学设施简陋
从全国范围来看, 幼儿教育科研课题的主要研究群体集中在高等学校和各地的教研部门, 只有极少数课题由地市级政府直属的公立幼儿园承担研究工作, 而县级以下幼儿园基本上没有参加课题研究的记录。以连云港市在教育行政部门登记的幼儿园为例, 近三年内做过或正在进行幼儿教育课题研究的幼儿园只有3所, 而全区幼儿园普遍存在偏离教育目标的现象, 组织幼儿活动的方法陈旧, 教研活动开展不起来。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 一方面, 是学前教育快速发展, 加之幼儿园工作环境相对较为艰苦, 使得幼儿园存在师资不足的问题, 幼儿教师没时间, 也没精力和条件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另一方面, 较之于快速发展的学前教育, 各幼儿园普遍出现了设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的情况, 图书资料购置乏力, 在职教师培训开展不及时, 使得教师未能及时接触并领悟新的教学理念, 更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了。
4. 与外界沟通交流少, 教师成长途径单一
一般来说, 幼儿园比较注重教学的管理, 对外交流相对较少,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途径一般就是在实践中模仿、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等。虽然教师在自我探索与总结过程中, 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认知, 但是也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接触的新的教育理念较少, 导致教育方法单一、落后;二是倾向于知识的传授, 忽视游戏活动的重要作用, 导致了学前教育的小学化现象;三是幼儿教师与外界交流少, 成长环境过于狭窄, 教育经验具有明显的封闭性。[2]
三、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如前所述,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欠缺, 成长环境单一, 对外交流不足已经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并已经开始阻碍学前教育的发展。如何尽快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使之更加适应家长和社会的需求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笔者以为, 攻克这一课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完善管理制度, 规范幼儿师资队伍, 保障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是健全幼儿教师聘用制度, 从源头上保证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各类幼儿园, 不管是省级幼儿园、地市级幼儿园, 还是县级幼儿园、乡镇幼儿园、农村 (社区) 幼儿园, 不管是公办幼儿园, 还是民办幼儿园, 都应对新教师的聘用进行严格把关。二是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让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教师逐渐退出教师队伍。幼儿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在于实现幼儿教师培养、管理与聘用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只有强化幼儿教师队伍, 才能使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根本上的提高。三是依法落实和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建立积极有效的评聘机制和工资增长机制, 解决所有幼儿教师的医疗、失业、养老、进修等问题, 使其在工作中没有后顾之忧。
2. 依托高等学校, 强化学历教育, 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历层次是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策略就是依托地方高等学校, 举办多样化的学历教育, 逐渐提高学前教育从教人员的专业素养。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情况来看, 专门的幼儿师范类高等学校并不多见, 但是从各地级市来看, 基本上可以达到每个地级市都有高等学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鉴于各地幼儿园资金短缺、幼儿教师工作忙碌、经常外出参加各类培训活动不现实的情况, 不如依托地方高等学校, 借助网络信息技术, 开展诸如函授、自学考试、在线教育之类的学历教育, 以形式灵活、层次多样的专业学历教育来促进幼儿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3]
3. 健全制度, 多措并举, 构建立体化的培训体系
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 培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结合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需求, 合理制定师资培训规划, 建立多样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体系, 才能使培训活动收到实效。
(1) 各县以一级示范园为核心, 建立骨干教师培训网络, 不断推广先进经验, 不断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2) 各幼儿园以园长为核心, 以教学团队为载体, 依托教学实践活动, 组建教学共同体, 积极构建专业对话氛围, 在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中自我剖析、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3) 围绕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富有特色的教育科学研究, 不断破解教学实践当中的疑难问题, 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当中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 (4) 发挥一级示范园的龙头带动作用, 实现不同幼儿园之间的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和共同成长, 建立各幼儿园之间积极有效的互动机制。[4]
4. 强化内在动力, 强化自身建设, 展现自身魅力
幼儿教师的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更多的是来源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感悟。《指南》当中的理论和观念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过于抽象, 而真正理解这些理论和观念的方法就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建构和自我调整。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只有幼儿教师不断地强化自身素质, 不断地认识、分析和完善自我, 才能获得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 才能加速自身的专业发展, 尽情地在幼儿教育事业当中展现自身的魅力。[5]
参考文献
[1]朱家雄.从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谈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J].幼儿教育, 2009 (10) .
[2]彭兵, 谢苗苗.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调查[J].学前教育研究, 2009 (10) .
[3]叶圣军.《指南》背景下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困惑与原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1) .
[4]肖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探索, 2011 (6) .
一、正确认识高校教师角色
韩愈在《师说》中所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角色的概括。不同年代赋予了教师不同的使命,当代高校教师的使命,再也不是韩愈在《师说》中所说的狭义要求了。诚如温家宝总理所讲的当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是:“传道,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传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温总理的话高度概括了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也明确指出了当代教师的使命。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如下多重角色。
(一)榜样模范,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社会上的人们往往按照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理所当然地要求教师,特别是高校教师成为学生和公民的楷模。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源泉、智慧的替身、行为的典范,教师的思想、品行、情感、意志力、人格特点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无疑会成为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在学生心灵中打上深深的烙印。正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知识传授,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评价者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丰富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必要条件。高等学校如果没有一流的科研,就没有一流的师资;没有一流的师资,就没有一流的教学;没有一流的教学,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所以,在现代社会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能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自己不仅成为一名教育实践家,而且还要成为教育理论家。
(三)良师益友,管理者与生活上的朋友
教师在课堂上、学习上是老师,在生活上是朋友、管理员和长者。大学生在年龄上和新教师相差不大,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上更愿意把老师当成他们的朋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热情、友好、同情、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同他们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他们打成一片。当然,教师在充当朋友角色时,又不能忘记自己还是管理员,是学生学习纪律的监督者和执行者。在关心爱护、帮助学生的同时,还要维持课堂教学等秩序,运用奖惩来控制调节学生的活动,创造优良的班集体,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应该培养他们好的生活习惯,引导他们处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关怀、期望、帮助他们,充当好一个长者的角色。
二、新教师促进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一)做好岗前培训,尽快进入高校教师角色
为使自己能尽快成长起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积极、认真地参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对即将到高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教师进行初步的、师范性质的适应性培训。通过课程与讲座的有机组合,能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认真对待岗前培训,会使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少走很多弯路。比如在教学内容难度上的掌握,专、本科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需要学习的课程又很多,教学中不能一味地拔高要求或简单化,因当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及时调整教学难度,“学生跳一跳就可以达到”这就是合格教师的课堂标准。另外,岗前培训不仅有利于缩短新教师由学生角色向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历程,以使其尽快适应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要求,同时还是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依据之一。
(二)增强责任感和修养,尽早规划职业生涯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做道德的楷模”是高校教师应具备的首要条件。青年教师应该树立起“三心”:爱心、责任心、进取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志当存高远,有做一番大事业的志向。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就应该认真思考:在教师岗位上怎样才能做一名受人尊敬、爱戴与欢迎的好教师?自己是偏重于教学上的发展还是科研?在学术上应该达到什么样高度?通过思考,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注重经验学习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首要环节就是要备好课。在正式上课之前,要把教材、大纲认真细读一遍,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教学的重、难点,领会教学目的,搜集相关信息及阅读其他资料和参考书,注意和跟踪本学科最新发展情况,充实教材,分析课后习题并动手做一做,考虑教学思路,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调查、研究和分析学生的学情,了解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状况,从而写出教案。讲完课后要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反馈并进行课后总结,写下教学心得体会,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课堂组织能力,特别是对教材的理解,非常值得新教师学习。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心理需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的人就是人才”。提出问题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新的观点、新的发明往往就诞生在学生的灵感中。因而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大量提问的素材与机会,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信息反馈。随着社会生活、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中呈现出来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尖锐。要做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求专业知识渊博,还要求有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分析呈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加以辅导和纠正,让他们时刻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只有学生的心态阳光了,教师才会真正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
(五)努力提高学术境界和科研水平
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发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只有教师自己通过科研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通过参加科研,教师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使讲课有丰富的内容,为学生介绍当前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方法,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通过参加科研,教师可以更好的了解社会需求,明确所教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授课内容能够紧密联系实际,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在完成好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积极地开展科研,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才能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参考文献:
1.高海燕.如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化学教师之我见[J].化学教育.2006.5
2.赵平.试论高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与职业道德规范[S].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3.尹明静.浅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升格高等院校[J].化学教师教书育人.2007
4.李书兰等.新教师如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药学教育.2008年第24卷第6期
5.黄治.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http://www.msvtc.net/Article/pinggutl/pjtl/200711/1724.htm
6.李春玲等.浅谈如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高校化学教师.http://journal.shouxi.net/html/qikan/yykxzh/syyjzz/2008121534/wz/20081125150324953_446820.html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是权威,在学生面前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已经发生变化,课程改革势成必然,我们应该给教师的角色赋予不同的内涵:
一、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偶像
教师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楷模,所以说“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要有一颗挚爱孩子的心,永远具有一双公正、亲切的眼睛,同时要以渊博的知识、人格的魅力、高超的技艺来赢得学生的敬仰和崇拜,努力成为学生的偶像。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新形势下,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全面的影响。尤其是引导学生做人,教师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三、教师应成为文化的创造者
现代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每个教师都应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对教育教学有一定的研究,而且有一定的积累和创造。教师应能从事学科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思考,不断提高,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教师。
四、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
传统教学中教师作为控制者、组织者的角色已经转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习要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本着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宗旨,有意识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五、教师应成为努力学习者
大学毕业,走上三尺讲台,转眼已经当了三个月的人民教师,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感受到了很多东西,这里主要谈谈作为一名新教师如何快速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首先是教学工作,存在问题是,要从学到教得转变,对于要你要教的知识你都懂,但如何让学生学懂,学得更好,因为学习的逻辑不同于教学的逻辑。面对这样的问题就要求新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上多下功夫了。第一,要备好教材。教材是学生获得新知识和教师传教的主要渠道,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要让学生学习这个内容,也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去学,弄懂了学得价值,学生才会有学习动机。其次要弄清楚所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次要弄清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二,备学生,新教师要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习心理有个详细的了解,充分利用学生最近发展区,结合所学的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第三,备教法。都教材和学生了解清楚后,要选择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这其中包括新课的引入,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例题的选择等等。都要认真考虑寻找一种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法来讲。第四,对一些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做到有的放矢。做好以上几点准备工作,那么教学目标的达到也就水到渠成。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很多新教师的弱项。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不适应,不自信致使课堂教学不是很好。这是就要求我们新教师调整好心态,自信一点,大胆的面对学生,大胆的讲出来,大声的讲出来。特别要强调声音一定要宏亮,要坚定,这样不仅学生可以更好的听到你讲得内容,而且无形中会增加你的自信。按照课前的备课,关注好学生。一堂课下来效果就会很好。
新教师还面临师生关系处理的问题。很多新教师在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时总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方法,得到的结果适得而返,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以致影响到教学效果,甚至是学生的成长。面对师生问题新教师首先要调整心态,积极思考,分析学生特点,在课后积极向老教师请教,增强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但要批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善后处理,积极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除了以上几点,新教师还应在言行举止,着装方面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着装要大方得体,说话行为要以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做好学生的表率。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为了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在第一线的教师均需不断地研究新课改,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本文从数学教师角色转变的准备、方向、要求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中学数学教育以及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教师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关系着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这些都要求数学教师转变观念,尤其是转变教师角色。
一、数学教师应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
首先是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为了适应教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数学文化课的开设和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工作。
二、数学教师角色转变的方向
1.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在新课改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单纯的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要用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面对新时期的挑战。
教师作为促进者,其角色行为应表现为: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各种便利;建立一种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和学生一道探求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等。
2.由单一的注重结果、学会向多向的注重过程、会学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知识的结果,把大量结论性的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记忆下来,学生只能单一地从教师这一条信息途径获取知识;而现代化的教学则要求教师转变为要学生注重过程方法,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因为“会学”比“学会”更重要;学生除了从教师这条传播知识的途径获取知识外,还可以从网络、书籍、社会和其它方面多条途径获取信息。把传统课程和现代课程归纳比较如下:
传统课程(应试教育):知识结果——授之以鱼——给学生真理(知识)——量——记忆——结果——学会——教师的方法——单向信息传递
现代课程(素质教育):过程方法——授之以渔(网)——给学生钥匙(方法)——质——思维——过程——会学——师生合作的方法——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传递
3.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师道尊严、居高临下是陈旧的教育观念所遗留的产物。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我们必须明白,新课程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根本变化。教师将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将不再是教师惟一的角色。
4.由单一型教师向综合型教师转变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堡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此次课程改革,在改革现行分科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分科为主、包含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和课题研究涉及多门学科和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综合型教师。
三、数学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要求
1.不断提高施教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在保证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能力的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一些用处不大的内容。与此同时,增加了一些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有着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先要了解删去什么,增加了什么?其次对新的教材体系中的新内容、新要求要努力吃透。对知识点的分布及其要求的不同,教学时要把握每一处出现时的力度,防止因不了解整体安排而把教材中分几次达成的知识作一次性处理。提前对新内容进行分析,应分析为什么引入,引入了多少?怎样教学能体现新教材的意图,防止范围、难度失控。对应用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因应试是否需要作弃取。对删去的内容也要分析,有些知识点是内容删去了,但其思想可能还会有所体现。
2.现代教学手段的掌握者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已进入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计算机工具,能设计出好的教学脚本,能使用常见的数学教学软件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能评价课件的好坏,有能力用好课件;有能力在网络上获取教学中所需的信息资料等;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验。例如,利用动画技术演示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规律、三角函数曲线周期的变化规律、探求点的轨迹等。通过实践探索,使学生体验数学家的思维过程,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意识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3.善于做好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看教师,最主要是看教师素质,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教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由于新课改是在不断实践、大胆创新中进行的,每个教师都处在探索试验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学后的反思尤为重要。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课堂上随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等。研究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灵感,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及时回忆、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还要注意了解和分析自己在同行中的同一领域处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不足。通过观摩课向别人学习,对比反思,取长补短;通过看资料、看案例等,充分提高自己。总之,反思有助于
总结经验教训,有助于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一、教育目标、内容、观念和手段的超前, 势必要求每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首先, 新课程在知识的编排上, 力求新颖, 紧随时代潮流。现行人教版、北师大版教材从起始年级开始, 已将学科知识 (如, 空间图形位移、数形结合配对、排列与优化组合、统计初步知识、逻辑推理、信息技术) 、基本技能等渗透在各学科当中。如此新颖的内容超前出现, 不少教师都要仔细斟酌, 甚至要查资料搞研讨, 才能深知其中的奥妙和理念, 而过去传统的教材根本无法整合如此复杂的内容。
其次, 新课程教材中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 必须借助相关的教学器材来实施, 同时, 还要求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行为习惯。否则, 仅凭教师枯燥无味的说教是很难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更加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 教师只有通过努力学习, 掌握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 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信息资料, 才能应对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二、树立合作意识, 努力构建平等、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是因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是新课标下素质教育的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是简单的“传声筒”, 更不是“统帅”、“领导”, 而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录音机”, 他们是具有个性和思维的智者。只有让每一位学生广泛参与, 积极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习惯, 通过交流思想和认识, 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师和学生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从而为学生步入社会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人际环境。
其次, 教师间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科间的相互包容、渗透, 因而知识的综合性和互补性较强。所以, 教师在知识点、教法等方面交流、探讨、协作的机会大大增加, 只有教师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力量, 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高效、务实、和谐的氛围中展开。
三、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核心
新课程突出了知识的两大特征, 一是知识的时效性;二是知识的无限增殖性。教师要彻底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模式和方法, 大胆革新、勇于创造。教师在重视“教”的同时, 更要侧重于指导学生“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是新课程目标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
【关键词】班主任专业化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7X(2014)07-086-02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和不断深入,尤其是近年教师待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教师队伍,90年代以来老化的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许多学校班主任队伍中多数是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而其中30岁以下的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新教师又占了相当大的部分。
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新班主任们,充满着热情和朝气,心中多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对工作充满新鲜感和热情,有着在师范院校学到的最新教育理论,没有各种传统教育经验的束缚,思想紧跟时代的脉搏,能与学生打成一片。这些优势,都是年轻教师成为优秀班主任的天然基础。
然而,光有积极的热情和先进的理论是不够的,他们还都是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本身的心理和思想都不是非常成熟。新班主任们一进入角色,说不定高涨的热情很快就会被现实教育焦头烂额的现实而浇灭,就会发现,现实教育和课本上说得头头是道的教育理论完全不是一回事。于是从满怀憧憬到无所适从,付出了大量努力,结果并没有多大收获,甚至走了不少弯路,给自己刚起步的职业生涯带来打击。尽管当中肯定会有一些年轻老师脱颖而出,但是学校、家长和学生所盼望的并不是难得一遇的个别优秀班主任,而是盼望每个班都是好班,每个班主任都是优秀的班主任。这就需要学校从多方面对新班主任进行指导和关怀。
从学校自身发展看,过去在强调学生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时,没有关注到教师发展的问题。显然,这出于教育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单向度的理解。学校重视教师发展正是适应着教育从单向度知识传递到多向度文化融合的历史性变革。学校应当具有教师发展的功能,应当也是教师发展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样的学校才能使所有参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在教师发展的意义上也意味着对教师的重新发现。因此抓好新班主任的培养,注重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不仅关系学校德育工作的未来,也是实现德育工作跨越性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突出扎实有效的岗前培训,扶上马
新班主任虽然有短暂的师范实习,但毕竟还是新老师,对学校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对于即将面临的新生注册报到、家访、军训等工作一无所知,甚至一片茫然,不知从何着手。他们最需要的是学校手把手地教如何应对这些即将纷至沓来的任务,需要注意什么,而不是一大堆的班主任工作理论和暂时用不上的案例分析。有鉴于此,笔者在组织新班主任岗前培训时一般有以下三个步骤:
1.参观校史馆和校园,介绍学校历史,了解各学科各职能部门所在位置,发放学校《班主任工作手册》和《教职工手册》。让老师们了解学校,为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2.职业生涯规划。新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的老师,很快就会因忙于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被淹没在繁重而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中。这样的工作虽然很充实,但是一个学期下来,除了每天应付层出不穷的问题之外,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收获,会使刚走上班主任岗位的青年教师逐渐丧失工作的积极性,沦为普通班主任。
这就需要学校在一开始就做好新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指导新班主任老师从烦琐的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使他们从更高地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认真思考和总结,用科学指引自己的工作,为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年轻班主任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得到专业化发展,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自然就调动了内在积极性。
3.优秀班主任介绍接新生注册报到、家访、军训的经验,交代这三项事情要注意的每一个细节,并组织讨论为什么要注意这些细节。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像上课组织学生讨论一样组织新班主任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培养班主任工作思维,最后发放有关工作的班主任工作指引。
4.布置班主任老师写新生注册报到、家访、军训的总结和反思,召开总结会,布置新学期开学工作。
后两个步骤,其实就是培训——实践——反思。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班主任工作要抓住细节;二是培养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注意反思调整(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方法)。
这样的培训思路摆脱枯燥的理论说教和暂时用不上的无效案例分析,对新班主任工作有更强的针对性,同时又培养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核心方法。
二、开好每周“神仙会”,送一程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很繁忙,班主任工作更是无底洞,光靠每学年一次的德育研讨会或几场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来对指导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是不可能的。利用好每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才是建立指导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长效机制的基础。
许多学校的每周级长班主任例会(又称德育例会),大多安排三项内容:一是学校布置任务,主管校领导到场讲话,强调当前工作的重要性和要求;二是分级组总结近期工作出现的问题和布置下一周工作;三是安排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或者专题讲座。
对新班主任来说,由于他们刚走上工作岗位,许多面上的问题暂时还遇不上,但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具体如何处理却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培训。他们最需要的是有人去指导他们对于某项具体工作,某个具体问题应该怎么做。
考虑到这种情况,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把每周例会简单分为固定的两个内容:一是布置工作任务和总结;二是分级组进行一周工作交流讨论(我们把这称为“神仙会”)。要求每个级组必须在每周例会的两节课时间里挤出时间,组织班主任去讨论本年级、本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或班会课集体备课,并要有讨论记录,学期末要上交德育处进行评比。
所谓的“神仙会”,其实就是要求级长组织班主任坐下来,以级组近期发生的学生问题或如何完成学校某项具体工作为案例,每个班主任都发表意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交流处理方法。或者各自谈谈遇到自己的问题,各自谈谈自己的处理办法和想法。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个交流,组织班主任老师讨论本周班会课的主题和具体上课方法。
三、抓细节重规范,促成长
新教师一走上班主任岗位,不可能样样工作都很清楚,而引导他们养成凡事多动脑子的习惯,就非常重要。同是做一件事情,不同的方法,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记得在每次初始年级开学预备周前,我们就利用“神仙会”让班主任们去讨论做操如何集合,引导班主任思考从班级下到操场,分别有多少个阶段?怎样可以做到迅速地找到自己班的位置?是下楼先集合再带到操场快还是先分散到跑道再集合快?各种方式分别会遇到什么问题?我们甚至对于新班主任怎样向家长谈电话这样的细节问题都进行了分享和交流。通过这样的经常性地思考和讨论,以级组这个平台引导新班主任多动脑子,注重细节,凡事先做好充分预案,想在学生的前头,工作做在前头的工作思维就自然形成了。
有了工作思维还不够,还要靠有效的制度来养成良好工作习惯——《班主任工作手册》就应运而生。为了使班主任工作走上规范,形成长效机制,我们专门就班主任工作常遇到的问题,编印了《班主任工作手册》,具体内容随着德育工作的发展不断充实,主要有:1.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2.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规(规范班主任从上班进校门到放学离开学校所必须要做的所有工作);3.班主任岗位职责;4.突发意外伤害事故应急处理程序;5.与家长(学生)谈话指引;6.家长会指引;7.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指引;8.季节性流行疾病防疫办法;9.各年级班主任指定阅读书目。
这本小册子的编印下发,获得了班主任们的广泛赞誉,成为了班主任案头随手必备的工具书。它使班主任尤其是新班主任的工作从此有据可依,有规可循,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新班主任的成长少走弯路,是促进学校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一大利器。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在新班主任的培养过程中,以开放、创造的态度理解班主任工作和研究,不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注重班主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把教育教学和研究视为班主任教师工作的整体构成(这种整体性的认识是对教育意义和价值的根本性理解)。学校的德育工作将因为与研究融为一体而获得内在的、根本的推动力量。
[ 参考文献 ]
[1] 高万祥,优秀教师的九堂必须课[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
[2] 曾纪洲.教书,不简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浅谈新教师成长】推荐阅读:
浅谈新教师备课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0-27
教师成长随笔10-18
年轻教师成长11-09
生物教师专业成长07-28
年轻教师成长之路09-20
骨干教师的成长10-21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1-03
体育教师成长规划11-13
我与学生共成长教师05-27
青年教师成长活动总结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