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免费(精选11篇)
(2014-2015学年)
一、指导思想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为了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师梯队,帮助青年教师早入门、快成长,并向教学骨干目标奋斗,特制订本计划。
二、培养目标
1.以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为目的,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素养为核心,以校本培训、以老带新为主要形式,以上课、评课、赛课为主要形式,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快速成长,尽快胜任教育教学任务。
2.促进教师适应新环境、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相应信息技术的培训,使教师能熟练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三、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组织。调动和发挥学校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有经验老教师的指导作用,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指导工作。
2.以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展系列教学比武活动,构建教师成长机制。35岁以下教师每天一篇粉笔字展示,每月一张钢笔字,每周一张毛笔字,每学期一次教学基本技能大赛。通过开展书写、说课、讲课、演讲、自我学习等竞赛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全面提高教师基本素质。3.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跟踪指导,帮助青年快速成长,学期末进行课堂教学考核,结果与教研组捆绑;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专题研讨活动、研讨示范课、师带徒等形式,提高骨干教师的综合素养,扩大骨干教师的影响力。
四、具体安排 9月
1.制定青年教师成长计划; 2.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3.“三笔字” 练习安排; 4.师徒结对安排;
5.新教师亮相课; 10月
1.“三笔字” 练习; 2.组内研讨磨课;
3.参加学科专题研讨活动; 4.师徒听课评课; 11月
1、“三笔字” 练习;
2、师徒同台,同课异构;
3.组内练功;
4.师徒听课评课; 12月
1.“三笔字” 练习; 2.组内练功课;
3.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1月
1.“三笔字” 练习; 2.青年教师工作总结; 3.资料归档。
师徒职责:
1、师傅:
(1)向徒弟介绍教学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文章,使其开阔视野,不断充实。
(2)每月听徒弟课至少2节,听课要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认真评课,评议优缺点,做好评课记录,写出指导意见。
(3)精心指导徒弟备好课,认真查教案。
(4)认真审查徒弟批改作业情况是否认真,批改数量、质量要达到基本要求,讲评是否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意见。
(5)每学期指导徒弟上2节公开课。(6)每学期末对徒弟作出一次综合评价。
2、徒弟:
(1)认真备课,主动求教,每周听师傅课至少1节。
(2)徒弟每学期上公开课不少于2节,基本流程是:自己备课---指导教师指导---组内说课---修改教案---公开课---虚心听取意见--教学反思。
(3)平时加强学习并注意积累资料,写好学习笔记。(4)每月写一份教学反思或教学体会、教学随笔。
(5)每一学期末上好1节较高水平的汇报课,结对期末上好1节验收课。(6)主动听课,每学期听同年级教师课不少于10节。听课要认真记录,写出体会或个人见解。由指导教师签字确认后,月末交教务处检查。
(7)每学期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心得。
3、待遇
(1)优先给予师徒共同外出学习的机会。
这一现象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很有启发意义。我想教师要在专业上发展成为“草地之王”,有些必备的工作就不得不重视,不得不提前准备。这就是本文试图阐释的“教师专业成长秘诀”。
秘诀是指干某件事的重要方法和诀窍。因此“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秘诀”就可以理解为是“促成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法和诀窍”。如果说秘诀还有点神秘意味的话,那么方法和诀窍就通俗易解得多了。教师成长的方法很多,但重要方法和诀窍只有一个———阅读。也就是说,阅读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
一、了解阅读现状
也许有人会说:“闹了半天是讲这司空见惯的阅读?”产生这样的疑问非常正常,因为最简单的往往是最难坚持的,最不起眼的往往是最实用的。正如,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要求他的学生们做一个简单的甩手动作,看看谁能每天坚持。最终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这个人就是后来也成为大哲学家的柏拉图。还有荷兰的足球大师克鲁伊夫的盘球动作就是最不起眼的“一勾、一转身”,但它的实用性让多少绿茵场上的“花拳绣腿”望洋兴叹。
我认为:“悲哀的不是无知,而是陶醉。”事实上,我们对目前的阅读现状显得无知,更可悲的是我们还陶醉于这种无知。试问面对阅读我们真的了解并引起足够的重视了吗?就可以陶醉了吗?事实可能会有些出人意料:
根据文化部、《中国经济日报》和《法制日报》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英国每100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德国每66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芬兰每50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以色列每45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奥地利和挪威每40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瑞士每30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匈牙利每500人拥有一家图书馆,而我国每44万人才拥有一家图书馆,远远低于平均2万人左右拥有一家图书馆的国际标准。
另外,截至2012年,我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8册,也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不仅如此,2013年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1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中国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6.74本。而据媒体报道,韩国每年人均阅读量约为10本,俄罗斯每年人均阅读量超过20本,日本每年人均阅读量40本,以色列最多,每年人均阅读量60本左右。
还有一篇名为《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的文章,是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发表的。其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我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 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除此之外,我国中小学生不阅读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我们都有一种普遍的困惑:学生写不了作文。其实原因很简单,学生没有源头活水。那么学生的源头活水又从哪里来?不言而喻,从阅读中来。我经常跟学生讲,其实人的大脑跟电脑是一个原理,如果不用阅读等学习方式来充实,就像没有安装程序的电脑一样是一片空白,你就别指望它会输出什么信息来。当写作文搜肠刮肚、没有思路、无法下笔时,你是否想到自己平时的阅读储备几乎为零。
更为严峻的是教师也不阅读。教师这个最该阅读的职业群体都不阅读,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长期没有阅读体验的教师且不说专业上如何发展,就是应付日常的教学也常常会捉襟见肘。我们经常讲“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没有阅读这种“身教”,很难想象如何去影响学生阅读。
这些数据和叙述也证明了目前国人的阅读现状:最应该读书的人不读书,最应该读的书无人读。因此,在我国,阅读的荒漠化绝对不是耸人听闻。
二、借鉴阅读范例
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世界公认的爱读书的民族之一,对此李忠东的《以色列孩子爱读书》一文有几个振聋发聩的观点:
第一,阅读是神圣的宗教义务。犹太人小学生的第一次阅读学习是以宗教般的仪式进入教室的。孩子们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阅读字母,一边津津有味地舔着《圣经》上的蜜糖。这一仪式意在告诉孩子们———“知识是甜蜜的,阅读学习是愉快的。”
第二,犹太人母亲的特别教育。首先,犹太人母亲会翻开《圣经》,在上面滴上蜂蜜,然后叫孩子去吻它。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懂得通过书本获得智慧是甜蜜的。其次,犹太家庭的孩子,都必须回答母亲提出的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家里的房子有一天失火或财产被劫,那么你在逃命时将会带走什么东西?”倘若回答的是钱或者钻石时,母亲会马上耐心地启发道:“记住!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不言而喻,智慧从阅读中来。
第三,死人也要读书。据说,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摆放有书本,理由是死者会出来看书。这种传统告诉人们:人的生命有结束的时候,而求知却永无止境。
毫无疑问,是阅读让犹太民族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是阅读让犹太人涌现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毕加索、卡夫卡、卓别林、洛克菲勒、巴菲特等光辉耀眼的人物。难怪美国人有个玩笑:“全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但美国人的口袋在犹太人的脑袋里。”
按理说犹太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借鉴的范本,但遗憾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认识得到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地去阅读、去获得智慧。因此我主张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就是阅读,养成阅读习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优秀教师都有不平凡的阅读经历和独特的阅读体验。这些阅读经历和体验就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益性因素。
几个月来我认真细致地研读了李镇西老师和张文质老师的相关著作,真是获益匪浅。综观两位老师的教育之路,特别是在对阅读的提倡和实践方面卓有成效。
例如,李镇西老师的阅读视野里既有《毛主席诗词》《欧阳海之歌》《红岩》《烈火金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草原烽火》《红旗飘飘》等极具时代特征的作品,又有李白的诗歌、朱自清的散文、巴尔扎克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等文学经典,更有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巴班斯基、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教育家的专业著作。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就是:“如饥似渴地阅读。”
毋庸置疑,是阅读让李老师的教学洋溢着民主,是阅读让李老师的教育焕发着灵动,是阅读让李老师的作品充满了思辨,是阅读让李老师的专业之路走得稳健。
张文质老师也是阅读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在他的“生命化教育”框架下搭建了许多“读书俱乐部”平台,这些“俱乐部”或介绍好书、推荐美文,或交流阅读心得、抒写阅读体会,无不把阅读置于首位。
张文质老师还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相貌越来越丑陋,而读书则会显得越来越儒雅,越来越有书卷气。读书人通过读书的方式甚至能改变自己的相貌。”这就是阅读可以对人的面貌进行文化塑造的理论,为此他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有关美国前总统林肯的故事。他的办公室曾要聘一个工作人员,他只看了这个工作人员一眼,就对秘书说,他不想雇用他。原因何在呢?他觉得这个人有40来岁,一个40来岁的人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因为40岁之前的相貌是父母给的,40岁后的相貌是自己塑造(指通过阅读进行的文化塑造)的。
另一个是有关北大的一个教授写家庭自传时,谈到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的照片,相当有意思。他的曾祖父和祖父虽是农村的佃农,但在他们留下的照片里面,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中国最底层农民的面貌,看上去显得非常清洁、沉着、不慌乱。但到了他父亲这一代,他照片上的相貌显得极度的惊慌。所以他说,有时从照片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某种程度上的历史演变。虽然是旧社会但可以看到那时代的人沉着,那时代人精神的清洁,这就是读书人的生活和习惯对相貌的一种影响。
香港也有一位学者曾说过,在英国,哪怕在火车看到上了年纪的工作人员,从他的外貌而言,你实在看不出他和牛津、剑桥大学的教授到底有什么区别。
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北大教授曾、祖两代人的面貌是一种读书人的文化印迹,是一种文化塑造。英国火车上那些上了年纪的工人也由于有了阅读这种文化塑造而与牛津、剑桥大学的教授无异。但林肯不想雇用的那个人则是一副没有受到文化塑造的粗陋表情。
这种对相貌的文化塑造无论是否真正可以达到超越遗传的程度,但文化塑造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再联系张文质老师“一个人的气质是从阅读一页一页书的漫长经历中培养出来的”这句话,就不难理解,文化塑造讲的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古理。
所以两位老师对阅读的认识和见解理应成为青年教师借鉴的榜样。
当然,中华民族对阅读的重视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那个时代有关阅读的逸闻趣事不胜枚举,从孟子所主张的通过阅读来“养浩然之气”的典型事例就可见一斑。以至于到1950年,傅斯年先生担任台湾大学校长时,还规定全校学生都要修两门课:一门是《史记》,一门是《孟子》。这些学生冬天很冷的时候就阅读《孟子》,尤其是阅读“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是一种精神力量,居然可以用“浩然之气”来抵抗寒冷的冬天,因此台大的这个阅读逸事流传至今。另外,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在他的自传里还特别提到,他说他是研究物理学的,但从三十岁以后做人处世全靠“孟子”。
这些都是青年教师可以借鉴的阅读的范例,也是阅读的经验,更是阅读的力量。
三、成为终身读者
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故事源于阅读”,这对教师而言尤为重要,因为没有阅读就没有故事,就没有生动形象、蕴藉思想、饱含哲理的教育。因此要求教师成为终身读者势在必行。
青少年儿童研究专家孙云晓对阅读也有诸多独到的见解:“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是自主学习,而阅读恰恰就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径。阅读的结果一定会使人走向真善美。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在他的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阅读习惯的人一辈子不知所措。阅读要成为一个孩子的习惯、一个成人的习惯、一个民族的习惯。”他也坦言令他受益终身的书是《道德经》《红楼梦》,还有《居里夫人传》《窗边的小豆豆》等。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对阅读更是推崇备至:“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习惯阅读的孩子会为满足精神的需要、满足精神的饥饿感而读书。阅读———跟伟大的经典对话获得伟大的智慧———这是我们的教育,甚至于是整个民族的当务之急。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拯救阅读,请从拯救教师阅读开始!”他还写了《电视应该赎罪》一书,书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电视对阅读的不利影响。另外他的《改变从阅读开始》一书,还把“阅读”提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来探索和研究。
新教育还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诚然,孙云晓的观点意在说明做一个终身读者的必要性,而朱永新的观点却在阐释做一个终身读者的紧迫性。
另外,《朗读手册》这本书对读者的要求是:“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无独有偶,著名作家高尔基对读者也有个形象的比喻:“一个读书的人看到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他没有上过正规的大学,但在《我的大学》里他把阅读作为自己的大学。这些都是终身读者的典范。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讲,阅读进而成为终身读者都是至关重要的。之所以说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是阅读,就是要让青年教师养成阅读习惯,成为终身读者。
大师们的循循善诱、著作中的经典案例,对我们应该有所启迪。周国平先生的《做一个终身读者》一文也说: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每个人在一生中会有各种其他的身份,例如学生、教师、作家、工程师、企业家等,但是,如果不同时是一个读者,这个人就肯定存在着某种缺陷。一个不是读者的学生,不管他考试成绩多么优秀,本质上不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一个不是读者的作家,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作为作家的资格。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相反,对于不是读者的人来说,凝聚在书籍中的人类精神财富等于不存在,他们不去享用和占有这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唯有在成了读者以后才会知道,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也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读者的比例。”
课程名称:青年教师成长之路
课程背景:北京市昌平区百善学校初中部现有一线教学人员41人,其中35岁以下的有23人。学校的青年教师多数为这二至五年内从我国的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但缺少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此,学校以“青年教师成长之路”为课程,对青年教师进行了系列培训。
青年教师培训的意义。第一,对教师的意义: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改进态度和动机。第二,对学校的意义:提高学校的绩效;教师培训是建立优秀学校文化的重要手段;教师培训是建立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原则有:激励原则。因为激励是培训的重要手段和策略。个性化原则。学校中不同教师能力各异,所以教师培训工作应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注重实践。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善教学质量。所以,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课堂教学,更要强调受训教师的实践操作。职业发展的原则。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是教师的追求,只有符合教师利益的培训才能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进而保证培训获得良好的效果。延续性原则。学校对于已经接受培训的教师给予更多的工作机会,这将大大增加学校培训的绩效。
学校青年教师课程培训的使用形式有:讲座、报告、系列活动等,其中着重在系列活动中给青年教师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师德规范,班级建设,心理健康;青年教师课堂业务;在学习和反思中提高;开展系列活动,其中包括青年教师的课堂大赛等活动。
课程的实施:第一,加强管理,保障“校本教研工作”有序开展。为使校本教研有序有效地展开,学校建立了保障机制,从制度、时间等诸方面为校本教研创造宽松的环境。由主管校长和教学主任主抓,明确分工与职责,形成年级组、教研组纵横交错的多维度管理机制。
第二,认真筹划,落实校本培训计划。第一部分:师德规范,班级建设,心理健康。几年来,学校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本校实际,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校本教研融为一体,把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教研的立足点;把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教研的着眼点;把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作为教研的切入点;把提倡教师改革创新出精品,作为教研工作的生长点。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校本教研工作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部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业务提高。2011年学校承办了“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校本教研实践策略研讨会——昌平区百善协作片校本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昌平区协作片教研特色,同时使学校青年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的能力得以提升。2011年,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的课堂评优活动,主题是“打造有活动力的高效课堂”,本次活动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等。
第三部分:在学习和反思中提高。教研组长论坛系列讲座活动:2010年学校的英语教研组长孙晓飞做了《一节英语公开课引出的思考》的讲座,第二期论坛于2011年4月8日在举办,语文教研组长韩宝玉老师作题为“对试卷讲评的再认识”的讲座。这一系列的讲座为青年教师在反思与提高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课堂实例。
经过以“校本教研”的形式,组织和开展的一系列的活动和讲座,学校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了起来。2011年3月,杨秀明教师做了国家级公开课;2011年9月,贺玉梅教师为全区数学教师做说课展示,同时在昌平区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
近几年来,校本教研实践为学校在推进新课程实验改革过程中教师师德培养、理论水平等方面的提高构建了广阔的平台,为整体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相信在打造“队伍过硬、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新农村现代化学校”之路上,百善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两年前,我怀着兴奋与激动,我第一次站在了后凡城小学的讲台上,几张、不安的情形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经过了两年时间的实践与磨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摸索、积累经验,体验到了作为教师的滋味。有工作的艰辛与压力,也有收获的喜悦与欣慰。
回首两年前的我,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里面,面对着陌生的面孔,初次踏入这个社会里面,心里面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对于自己的工作有太多太多的迷茫,无论是在交际方面,还是在教学方面,心中很忐忑,毕竟自己的专业与所教学科不符合,学生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功底较浅,缺少内涵,在教学工作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我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一点一点的学习,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刚刚开始几乎每天都会向老教师请教,请教教材中的重点,学生接受重点难点的特点,以及教学的方法与特点,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就这样走过了一年的时间。
在第二年的时间里面,在工作中,我能够认认真真、诚诚恳恳的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好,师生关系融洽,能够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能和同事和睦相处,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合作,虽然接受了一些新课程改革的洗礼,在教育观念方面有了一些的转变,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学习,特别是业务素养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所以针对自己的情况特制订了个人成长计划: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补充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2、重视课堂的实际效果。
3、利用现代化网络多媒体,加强对教材的理解与讲解。
4、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扎实学好专业知识,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职位。
5、加强基本宫的雪莲,让自己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
6、加强课后反思。
陈会玲,大专,文秘专业。91年生。
优势:语文根基好,表达能力强,灵活,愿吃苦。缺点:非专业,欠教学经验。
为了让她迅速成长起来,计划如下:
1、入职1周,熟悉公司的基本工作制度和课程概况等。
A、阅读公司的课程介绍,尤其是旭日弘文的介绍。
B、安排一次关于九年义务的课标讲解培训,让新员工对课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思路。
C、根据年级段反复看教材,了解教材。
D、备一节课,做好PPT.2、入职2周,熟悉教材,公开课试讲。
A、全面熟悉所挂钩的年级,了解年级段的知识点。
B、公开课试讲,科组长听课、评课。(反复试讲)
C、与家长沟通的培训。
D、开班前先了解本班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针对性备课,做到心中有底。
3、入职第三周,进入课堂。
A、据自己所带年级,进课堂讲课。
B、随堂听科组长的课,课后对她进行讲解。
4、入职三个月内:备课能力和授课技巧的提升。
A、安排专题给新老师研究,观看教学视频。
B、每周听课6次,做好听课记录,课后写心得上交科组长。
C、每周试讲一次,每次20分钟,时间科组长通知。每周电访10人词以上,科组长在一旁提示,学会与家长的沟通技巧。
D、看整套的九年义务教材,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每个年级段的知识点,了解知识的连贯性。
5、公开试听课的培训与试讲。
——————刘倩
作为一名新教师,一名正需要不断学习的新人,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要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做学习型的教师,使自己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刚踏上新教师的崭新的道路上,我个人认为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要具备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还有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为了可以让自己更好的工作,并在学习工作中得到成长,我对自己的发展进行了一个大致的规划,制定出了个人成长计划,并在计划实施中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各个方面。
一、个人发展规划设计:首先要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活动。其次认真做好教师听课记录,评课意见,并积极与有经验的教师交流听课体会。再次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开展班级工作、进行班级管理和班队活动。
作为人民教师,必须模范做好自己的德育工作;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老师不仅仅是靠“权力”来教育启发他们,更凑效的是用“魅力”熏陶感染他们,因此不断完善自我道德修养是十分必要的。要学会做好德育,注重自身的师德水平,要不断提高师德水平。正确对待教师职业或工作;正确对待学生;正确对待教师群体;正确对待学生家长;正确对待自己,让这些自律的行为外化成一种习惯和工作作风,让自己在工作的实践中成长、成熟。还要让自己学会尊重孩子、走进孩子,用心去诠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想法和做法,让孩子在美育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更加要重视自己的师德修养;
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做表率。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团结协作,进一步提高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懂得我国的基本法律法规,才能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为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质量观和道德观。
二、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素质
政治修养方面 :要加强政治学习,使自己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坚定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信念,坚持育人为本的宗旨,要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团结协作。要关心时政学习,积极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密切和学生的联系,形成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1、专业水平的提高。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每学期除读学校规定书籍外,还要研读一本教育专著,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如:《小学教学设计》、《小学青年教师》、《中国教育报》等,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
与学校老师共同探讨,互助帮助,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2练就自己扎实的基本功。
“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是教师的基本功。如能写一笔好字,不仅看着潇洒悦目,更能影响可塑性强的学生。每周各练习一张钢笔字,不断临摹、揣摩字的写法。、3、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
精心备课;有教案、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本学期采用“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切实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4、勤于反思,完善自我。
在反思中,要学会理性思考,提高了学习效率,更像探索的科学家,不再只是辛勤的耕耘者。教师的成长仅有“经验+反思”是不够的,还要加上“实践”,因为改革最终将发生在课堂上。我也将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在实践中成长。同时,学校积极贯彻新课程标准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争取在新课程与校本的培训和实施中提高新课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研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快乐学习。争取做到在“做中学”。
5、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利用课余时间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同时积极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来提高教学效果。
一、青年教师的优势和不足
青年教师的优势是刚参加工作不久, 教学理论知识丰富, 精力充沛, 思维活跃, 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较快, 年纪较小, 和学生有较多的共同语言, 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不足之处一是虽然教育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教学经验缺乏, 多数正处于教学新手向教学老手转变的过程中。二是个人专业成长意识强烈, 但是缺乏奉献精神; 三是有远大的目标, 但落实较少;四是自主发展意识较强, 合作能力欠缺。
二、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内容
青年教师的成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具备丰富的知识, 这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这里丰富的知识既包括学科专业知识, 也包括综合知识, 也就是说作为语文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二是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其中包括班级管理能力, 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想品质, 还包括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三是要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作为教师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对学生一视同仁,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的途径
(一) 要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每个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一般都是满腔热情、志向远大的, 但是,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 有的教师逐渐变得麻木, 没有了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没有目标就不会成长, 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于青年教师来说, 工作的前十年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一定要认真规划好这十年, 这些成长目标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自己的品格修养要达到什么标准。二是知识结构所要达到的要求, 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以及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三是教育教学要达到什么标准, 包括课堂教学达到什么目标, 班级管理达到什么水平, 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什么成果。
(二) 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
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 学到老”, 也就是说要有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 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作为青年语文教师, 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这样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教师知识的丰富、阅历的增加, 对于文本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
(三) 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从教技能
1.认真备课
青年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要特别认真, 要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 切实了解学生对课堂的需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在此基础上, 深入钻研教材, 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的教学方案, 为讲好课做充分的准备。
2.认真上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 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就是要变接受性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学习, 因此作为青年语文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 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在语文教学中, 青年教师一般具有接受知识快的特点, 要把课堂教学作为自己成长的主阵地, 坚持认真上课, 提倡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索, 力求教学的最优化, 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3.注重课后反思
作为高中青年语文教师, 每上完一节课后, 要认真反思, 通过反思以求进步。具体做法是通过对自己教学的过程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 认真进行反思, 对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教学中的失误教训进行总结。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4.教师之间要积极合作交流
提倡开放式教学, 青年语文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互相评课、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另外还要多听有经验的教师讲课, 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与同行的合作交流, 通过同行教师之间的互动, 互相启发和补充, 才能产生新的教学思想, 从而不断完善语文教学水平, 促进青年语文教师专业水平的成长。
5.突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 并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 发挥特长及优势, 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个青年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幽默诙谐、有的细腻婉约。有的教师擅长朗诵, 就可以范读, 给学生以示范;有的教师擅长活动, 就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总之,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个人优势, 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基本教学方法和技能,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水平, 尽可能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从而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四) 积极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青年语文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活动, 如听课、说课、集体备课、进行课堂教学经验交流等。在参加这些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真正理解什么是一堂好课, 如何上好一堂课?比如从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课堂内容的趣味性着手, 要想讲好课, 就必须备好课, 备课环节非常关键, 只有做到这些, 青年教师才有可能自己上好一堂课。
(五) 青年语文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培训
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另外还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通过教育战线上的具体事例鼓励青年教师爱岗敬业, 乐于奉献,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六) 青年教师要树立积极向上的教学心态
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人们拼搏进取, 保持旺盛的斗志, 激发自身的潜能, 更好地促进自身健康成长。比如学校的公开课, 有的教师积极争取, 有的教师抱着应付的心态, 这种不同的心态造就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 作为青年教师, 树立积极向上的教学心态是很有必要的。
结语:综上所述,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语文教师, 就必须精读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 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其次, 要经常和同行进行经验交流, 取其之长, 补己之短。另外, 还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 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孙喜凤.青年教师成长的路径[J].吉林教育, 2011 (9) .
[2]鲁林岳.特级教师成长与成功的因素[J].教学月刊 (中学版下) , 2011 (8) .
[3]章师亚.教师专业成长应该牢记的7句话[J].浙江教育科学, 2011 (1) .
[4]吴金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2 (7) .
【摘要】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也是各学校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从骨干教师引领这个角度出发,从结对互助、示范引领、个性化备课、做实培训、以赛促教等五个方面简要阐述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骨干教师引领;方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的生力军,同时,青年教师又会因为经验不足而成为学校的“短板”。如何有效规避“短板”,使教师群体均衡发展呢?每所学校都会有一批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名师的骨干、带头、示范、辐射、引领作用,引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一、师徒结对,互助成长
青年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基础,但他们的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因此,青年教师需要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和带教。对刚参加工作1—2年的新教师,可选派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骨干教师进行“入门”带教。对部分参加工作3—5年的青年教师,可挑选校内优秀中青年教师、教学名师等,进行“稳定期”示范。提倡一位“名师”带几个徒弟,也可以一个徒弟拜几个师傅。在“师带徒”的过程中,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实地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刚开始可完全“拷贝”师傅的做法,一段时间之后再融入自己个性的创新;同时师傅也要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专业成长情况和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在期末考核时,实行师徒捆绑评价。这样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一批新的“骨干教师队伍”就会迅速成长起来。
二、“四课联动”,示范引领
所谓的“四课”,一是“青年教师诊断课”,即先由青年教师执教一节展示课,学校骨干教师团队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二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优势,针对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精心备课并提供示范课,青年教师观摩后逐人交流观摩感受,挖掘授课“亮点”,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三是“跟踪矫正课”。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结合研讨、评议情况,分析授课得失,指导授课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四是“反思汇报课”:青年教师经过听评课的磨练、示范课的引领及个人的感悟,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上好汇报课。
“四课”活动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骨干教师的示范课起了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而青年教师通过参与 “诊断课——示范课——跟踪课——汇报课”等“四课”联动研讨活动,能迅速激发起参与教研的内在动力,加快成长步伐。
三、个性备课,突出实效
为保证让骨干教师、有经验的教师拿出主要精力培养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个性教学模式,可以进行备课制度的改革,减少机械、重复性的备课,研究实用高效的、新的备课形式,把教师从繁重的抄写备课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一方面,学校可根据教师的教龄和授课水平确定不同层次的备课要求,青年教师和有经验的老教师有所区别;一直从事某学科教学的和刚刚改教某一学科的也要有所区别。这样分层要求就使得骨干教师有了更充足的时间钻研教材与教学反思,他们个性鲜明的教学特色也成为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开展集体备课。以“生成备课”为着力点,采用青年教师个人备课和年级组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法,青年教师个人备课的教案,由年级组集体讨论修改后作为执教教案,实现协作备课。
四、各展特长,做实培训
每位“名师”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有的擅长组织教学,有的擅长阅读教学,有的擅长写字教学,有的作文教学最拿手。每学期开始,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形式向教师征询培训内容,就教师在平日教学中产生的困惑及目前在教育教学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培训专题。也可通过调研让教师自己选择培训者和培训对象,青年教师可以选择自己的培训导师,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教师也可自我推荐,并确定自己培训的对象。
学校可根据教师的需求组织本校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等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给全体教师做讲座和专题报告。让骨干教师介绍自己平时积累的教育教学小技巧和金点子,使青年教师直接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这样一来,作为培训者本身是一个梳理、总结、升华的过程,对于受培训的教师也是一个收集新信息、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的过程。
五、以赛促教,搭建平台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优质课竞赛等方式,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使青年教师能迅速脱颖而出。通过竞赛,骨干教师可以充分了解青年教师的现实状况,为进一步的指导提供依据;通过竞赛,青年教师之间能增进理解,相互信任,有助于集体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竞赛,青年教师之间能产生互相寻找差距的竞争意识,有助于形成学习别人的经验,吸取别人的失败教训,用别人的方法对比自己教学、改进自己教学的良好教研氛围。这样的竞赛活动,还能促进青年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及成熟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而成长为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
当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和途径还有很多,比如集中式专业培训、走出去跟班学习等等,但结合校情、依托校本、挖掘本校优秀教师资源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而有效的
途径。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一转眼已经从教快十个年头了。在这近十年来的工作中有过欢笑、有过泪水,有过甘甜、有过心酸。我从初为人师的新奇、喜悦中逐渐走向成熟,平稳。也逐渐退却了许多的激情、想法,逐渐甘于平淡。每天奔波忙碌着:备课、上课、批改,每天急急忙忙地应付着各项任务,每天下班回家时总觉得这一天的工作留下许多遗憾需要明天抓紧时间补一补„„似乎从没静下心来考虑过“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转眼间,已进入而立之年。在这不该再懵懂不该再困惑的年龄,真该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我未来的路,细细想清我最能走好的路,让我的心不再有感叹时光飞逝的无奈,让我匆匆忙忙的脚步拥有从容前行的理由。
一、自我剖析
优势:
1、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工作作风踏实,认真。
2、与同事相处融洽,能虚心地向他人学习,也能将自己所学所思与同事交流互补。
3、有十来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能够胜任数学教学工作。敏于发现,勤于思考,容易接受新事物与新观点。
4、有着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能与学生互相沟通。
5、能够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灵活有效为教学所需服务。
6、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弱势:
1、在专业知识、专业素养方面还不够,尤其是教育专著读的较少。
2、缺少教科研的能力,还没有掌握教科研的方法,离研究型教师的路还很远。
3、个性中缺少一些张扬,适度的张扬有助于教学。
4、虽然参与了新课程的实践,但因理论功底的不足,对于课程开发研究的能力还只是停在较浅的层次。课堂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虽掌握了一些方法,但不能做到游刃有余。
5、作为一个老师,书读的还不够多,没有一定的文化积淀。虽敏于思,但惰于笔,不善于总结与整理
二、个人发展计划
根据本人的个性,结合本人优缺点,特制定以下个人成长发展计划:
1、学会有计划地做事。
2、结合自身的数学教学,主动承担新课程的研究。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力争发表或获奖。
3、每月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反思或研究心得;坚持将课堂中灵光一闪的精彩记录下来。
4、每学期认真阅读两本教学理论专著,平时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类杂志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提高自身数学素养。
5、争取每学期至少开一节校级以上研究课。
三、具体措施:
1、专业水平的提高。
(1)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每学期除读学校规定书籍外,还要研读一本教育专著,及时作好笔记,写出自己的心得,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如:、《中学教学参考》、《中国教育报》等,了解更多著名教育专家、行家的观点,了解当前的教改动态,这些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2)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汲纳中充实自我。
与学校老师共同探讨,互助帮助,坚持教学相长,获得自我发展。勤听课,通过课堂听课,与授课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勤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不同观点,在共同探索中达到共同进步;从中得到真切的感受,不断完善自我,促进个人专业知识的提升,让自己与新课程同成长。
2、日常教学常规的扎实与提升。
精心备课;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杜绝错批、漏批现象,探索趣味性作业,创新性作业。并及时做好批改记录。有教案、不迟到、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本学期采用“一帮一”以优带差、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切实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勤于反思,完善自我。
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等,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每节课后,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
4、练就自己扎实的基本功。
“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是教师的基本功。如能写一笔好字,不仅看着潇洒悦目,更能影响可塑性强的学生。简笔画可以使教师板书生动有趣,也会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每周各练习一张钢笔字,不断临摹、揣摩字的写法。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思想,掌握新方式,运用新理论,提高教学效果。利用课余时间向电脑能手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6、始终保持专业的情怀——激情
教育是一项需要献身的职业,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职业。我们要挑起这份重担,就需要有为之献身的激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既要敢于冒尖,又要甘于寂寞。也许我们是清贫的,但我们也是富有的,因为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塑造着一群群鲜活的生命,难道不是吗?
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只有怀着激情去实践和反思,才能尽快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尽快成长为一位优秀的老师。
张碧侠2010、9、5个人成长计划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怀着归零心态,一切从头学起。
首先,学习和认真负责的心态。不论老教师新教师,积极向他们请教学习,无论新媒体教学视频还是纸质媒介教学相关书籍,都可以拿来学习。同时与优秀教师多沟通、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积极改进。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绝不马虎应付。
第二,关注学生。教学最重要的是“备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问题,循循善诱,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多跟学生沟通、交流,根据学生反馈,适时调整教学。不能自己说的太多,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第三,教学技能有所提高。如课堂语言力求准确、生动、优美。其次课件简洁,教师要学会筛选、提炼信息,课件信息要简洁高效。
第四,学会课堂管理。教学环节设置合理,努力使课堂严肃活泼。同时注意教学生成的过程中培养教师机智。
第五,阳光健康的心态,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
第六,挖掘深度,追求完美。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真正让语文课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课。此外还要注意细节,例如错别字、字体颜色、声调的抑扬顿挫等等。
以上是我的成长计划,我相信在同事、指导教师还有各位领导的帮助和指导下,我会很快地成长起来。
一、争先鼓勇,溯游而上——激发内驱力
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还没有形成稳固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容易随波逐流,成为“迷失的新一代”。所以,找准方向、规划人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第一要务。基于这一认识,学校领导周密部署,开办“青年教师读书班”,每年一期,每期一个月,读具有针对性的精选之书。在读书班里,青年教师们阅读、交流、辩论,学校领导与之进行对话、沟通、指导。比如怎样看待金钱与事业,怎样避免虚度人生,如何在岗位上用生命影响生命等问题,就值得在读书班里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在每期读书班结业时都要举办的演讲比赛上,青年教师们人人登台,激扬指点,各展风采,表达做好教育的信念,陈述发展教育的决心。在这样的过程中,青年教师们的人生观能得到升华。
同时,还要着力营造浓厚的创先争优氛围。
学校依靠制度管理,对事不对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对青年教师,学校领导一视同仁,不戴有色眼镜看人,不给任何人贴标签。努力给青年教师们搭建公平竞争的舞台,均衡分班,均衡安排工作量,让青年教师各显神通、尽展才华。
年度考核和评优评模公开透明。青年教师人人述职,对照量化标准进行评价;先民主选举,再集中研究,推选出让人信服的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对那些没有评上荣誉称号的青年教师,帮助他们比差距、找不足,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把思想工作做到位,确保每个人心服口服,口中没有怨言,心中没有委屈,思想上没有包袱。
激励和公平,是激发内驱力的加速器、均衡器。
二、高山仰止,心向往之——发挥榜样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领导注重榜样的引领作用,推选出本校三名骨干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榜样。这三位教师的工作风格,一个以“细”见长,一个以“严”出名,一个以“爱”感人。他们从青年教师的切身需要入手,既教育人,又传授业;既重宏观,又重细节。榜样就在身边,青年教师们可以在朝夕相处中随时请教,自然地形成了良好的传、帮、带的氛围。青年教师们从模仿开始,观察学习,切问近思,耳濡目染,浸染熏陶。长期的潜移默化,日趋成熟,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学校还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让青年教师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学习榜样。每次有外出培训的机会,学校领导总是争取尽量多的名额,分批派出青年教师学习取经,回来再在其他教师中传达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学校经常请校外名师到学校来举办讲座,与青年教师们面对面地交流座谈,解决他们的疑难。学校领导一直坚信,培训是最好的福利,是低投入高回报的有实效的重要举措。
值得欣喜的是,由于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们当中迅速涌现出了一批市、县级师德标兵和模范教师,他们的事迹在教育媒体上被广泛宣传。江山代有才人出,学校自己培养出的榜样,又将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注入新的能量。
学榜样,做榜样,榜样就是成长的导航。
三、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适度给压力
适度的压力,能使青年教师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有更专注的工作态度,产生更高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学校领导给青年教师压担子,让刚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让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担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主任。
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学比赛。在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细致入微的帮助和毫不留情的“逼迫”下,青年教师们深入摸索,不断改进,一点点地磨,一次次地试,在经受近乎折磨的过程中成长、成熟,终能百炼成钢。追梦的雏鹰离不开蓝天,他们在更大的场合历练,与不同的高手过招,见识广了,胆子大了,自信心也就更强了。
组织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他们筛选课题,搜集数据,撰写论文,成果一点点积累,由单纯到深刻,由稚嫩到成熟,他们的教研能力明显提高。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有多人次的论文获得了国家级奖励,获省、市级奖的更多,有多篇论文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走上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之路。
鼓励青年教师去镇内偏远学校支教,用艰苦的环境磨炼他们的意志,用学生纯真的眼神唤起他们的爱心,用肩负的责任激发他们振兴教育事业的使命感。
有了压力,石墨能变成金刚石。压力,创造奇迹。
四、润物细无声,能开二月花——关心化动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校对青年教师无微不至的关心,是青年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倾心解决青年教师的困难,在关键时刻为他们雪中送炭,更能使青年教师内心产生强大的动力。
青年教师刚分配到学校来,学校千方百计地保证青年教师吃好、住好、生活好。学校校舍紧张,就从旁边的幼儿园调配来足够的周转房,并及时安装水电,进行必要的装修,买家具,配备厨房和洗澡间,全方位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学校工会还为年龄偏大的青年教师介绍对象,并指导交往,甚至还要张罗婚事。
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政治生活,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教师光荣入党,数名青年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还有的青年教师被推选为广水市政协委员。
对于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大难题——高级职称评定问题,学校没有忽视青年教师群体。通过补充评定标准,使青年教师一样能努力创造条件参评高级职称。近几年,有十几名青年教师成功晋级。
学校领导经常找青年教师个别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在交流中帮助他们解决专业成长中的困惑,消除人际关系中的误解。对工作顺利者,给他们再添一把火;对不顺利者,为他们指点迷津。有好想法的充分肯定,有不平之声的让他把牢骚发完。这样,人人能轻松上阵,个个能稳健成长。学校领导成了青年教师的知心朋友,何愁他们不能心情愉快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呢?
关心和理解,既能产生动力,也是最好的润滑剂。
总之,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学校领导对于青年教师,应该如灯塔之于航船,指引方向;如长风之于白帆,提供力量;如沃土之于幼苗,悉心滋养;如秋风之于稻穗,积淀芳香。
【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免费】推荐阅读: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计划11-01
青年教师成长计划表06-26
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三年成长计划09-22
青年教师成长活动总结06-03
青年教师成长启动仪式07-07
青年教师成长规划总结11-10
优秀青年教师成长心得11-22
浅谈青年教师专业成长12-10
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建议12-13
关于青年教师成长心得体会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