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的成长感悟(通用12篇)
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各位老师一起交流我的读书体会。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一直很欣赏宋代朱熹的《偶成》。它叙说了时间的宝贵。老师们,您是不是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总觉得每天的时间很紧凑,没时间读书?更没时间写作?是不是有时觉得对工作有一种懈怠感?是不是对于自己的明天很迷茫,没有规划和目标?许多的困惑经常困扰着我们?
我在工作之余一一拜读了廖良国老师的《优秀教师成长解码》这本书,并认真做了读书笔记。合上书本竟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拨云见日的感觉。特别是《优秀教师成长解码》,一直放在床头读了数遍,感悟颇深,很多困惑在书中得到了解答,也给了我许多启示。作者是四川一名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经过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成长为特级教师。他热爱教育事业,在艰苦的条件下,挤出时间,不断学习实践、反思研究,目前已编辑出版多本教育书籍。
在读书过程中,我明白了自己的困惑,那就是在每天的繁琐工作之外,没有让自己浮躁的心静下来,没有为自己的精神寻找“食粮”,思想决定意识。老师们,下面我列举本书中最让我回味的四个篇章跟大家共享。
一、追寻教育理想,点燃教育激情。
从书中我知道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必须要有良好的心态。就像书中所说“悦纳职业,享受快乐”,快乐工作的秘诀不是做你喜欢的事,而是从此刻起,喜欢你正在做的事,我感触很深。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保持乐观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爱自己的职业,随时点燃工作的激情,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年轻活力,勇于面对眼前困难,尽心把工作做到最好。这样才会从工作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愉快、积极地迎接每一天。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二、谋求幸福人生,科学规划先行。
书中说,凡是那些专业发展得好、快的教师,都是自我规划比较早、比较好的教师。他们的共同经验就是为自己建立和修订职业生涯规划。从新手、胜任到精熟、专家;从新教师到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再到优秀教师。怎么做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专家们说,我们要设置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小到每学期听多少节课,读几本书,写几篇文章,进行几次研究等。只要坚持,就能实现目标。老师们,您是不是也有所感悟了?
三、主动深度反思,实现自我超越。
书中一位位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给我以启迪:成功没有捷径,成功源于勤于反思、阳光心态、观察积累、教育智慧和规划人生。这些优秀教师同样工作在教学一线,每天面对繁琐的教学,他们却能从容应对,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复的深思。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了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了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这又是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一个方面——融入实践、勤于反思。四激扬文字之花,绽放灵动生命。
书中说,写作是优秀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善不善于写作是一个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基本区别。有教师可能会说,我也想写文章,却不会写、不善写。其实,我觉得不仅“教无定法”,而且“写文章也无定式”。只要你喜欢阅读,勤于阅读,因为阅读能激发潜能,诱发活力,催生动力。写作的过程,就是反思、审视、提炼、升华教育实践的过程。大家都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吧,其实就是他行走教育的日记汇编。真实的记录、深刻的反思、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学识,几十年的坚守,终于成就了事业的辉煌。而我们,为什么不从现在做起,从年轻做起,实践、积累、读书、写作?
对于我们读书时间紧张的困惑,鲁迅先生说得很精辟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晚饭后、周末、寒暑假都可以利用,改变一些常态给读书。朱永新教授说过:“当你无法改变社会,无法改变别人的时候,你唯一可以改变的就是你自己。而只要你真正地改变自己,其实你就是在改变别人,改变社会。”最后,跟大家分享《鹰的蜕变》希望我们都有所感悟。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年龄可达70岁。但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而重要的决定。
当老鹰活到40岁时,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抓住猎物;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翅膀变得十分沉重;羽毛长得又浓又厚,飞翔十分吃力。此时,它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历经一个十分痛苦的蜕变过程。
它需要150天漫长的磨炼。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能飞翔。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旧喙完全脱落,然后静等新喙长出。然后,它要再用新喙,把旧趾甲一根根拔出来,当新趾甲长出后,它再把旧羽毛一根根拔掉。5个月后新羽毛长出。这时老鹰才能重新飞翔,得以再过神鹰一般的30年岁月!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也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习惯,旧束缚抛弃,使得我们可以重新飞翔。只要我们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事物,我们才有机会发挥潜能,开创另一个崭新的自己。
一、影响优秀教师的因素
优秀教师成长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专业发展过程。胡定荣以《人民教育》杂志2003~2005年“名师人生”栏目报道的优秀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优秀教师撰写的带有个人自传性质的人生经历的内容分析,揭示影响优秀教师成长过程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因素,如性别因素、教龄因素、学段因素、学科因素、入职学历等对优秀教师成长存在明显影响。而家庭富裕程度、入职学校类型对优秀教师成长不存在明显影响。优秀教师的成长主要不是天赋,而是后天的因素。后天因素对优秀教师成长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个人的努力、教学互动、专家引领、师傅指导、同伴互助和领导支持。他的研究还发现,教学中的挫折和冲突等关键事件对优秀教师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自身努力、积极参与教学展示活动、积极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得失、积累课例等,都对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优秀教师成长的路径
1. 有效开展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培养教师专业理想和精神。
从一般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尽管有外部压力的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还是教师自身。作为成人学习者,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自我导向、自我驱动的结果,没有教师的自主参与,教师个体只能获得狭隘的经验。要发挥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作用,关键是要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然而,由于我国师范教育的不足和学校用人机制的弊端,很多中小学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为此,教师继续教育中要加强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帮助教师树立牢固的专业理想和公平、进取、民主的专业精神,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自主动力。
2. 有效开展积极情感教育,重塑教师健康人格。
积极情感教育,就是帮助教师悦纳自己,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就是养成教师开朗宽容、平等待人的心态和尊重学生的品质。职业情感是职业自豪感与职业满足感的前提,是人们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心理基础,要充分肯定情感在普通教师成为优秀教师过程中的价值。教师凭借对学生的情感、对教育事业的情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积极进行自主探索。如果教师缺乏积极的情感,则这些参与的内容就会减少,程度就会降低,就会影响他们从普通教师向优秀教师的发展。
3. 有效开展校本研究,积累实践智慧,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专家引领、同伴合作、实践反思,是校本研修的三大特点,也是优秀教师成长的经验。将岗位训练、课题研究、教学反思和拜师结对等功能集于一体,有利于教师提升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思维品质,从而积累实践智慧,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4. 有效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升教师的科学与人文素养。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魏书生、李镇西等名师的发展经历都显示,一名普通教师要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就必须不断地学习、阅读,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对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就是要精心组织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为教师自学提供机遇、条件和氛围,促使教师提高人文修养。
5. 以评促教,倾听学生的声音,促进教师对教学进行深度的反思。
都说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有动力去实践。记得来到这的第一学期,学校就组织了青年教师讲课展示,接到这个任务真是一百个不愿意,本来就不熟悉课堂还要展示给别人看,拿着教材不知道从哪入手,好几天心里也没有思路。大家都知道如果你不爱干的事那肯定是干不好的,于是调整心态主动去接受它,慢慢的我就发现灵感来了,思路越来越清晰,在备课的过程中一点点的琢磨和修改其实也是一种享受,当你面对努力得来的成果时是非常欣慰的,特别是在讲课过后,我发现自己成熟了,对课堂流程更明了了,和学生配合更默契了,鼓励评价更恰当了,对突发事件更机智了,一次磨课为我带来很多很多收获。可是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去工作,可能这些收获都是我体会不到的。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可以说是个0,所有的一切对我来说都很陌生,可是有句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除了自己摸索我向周围老师身上学到了好多好多东西,大到怎样讲课,小到怎样打错号。刚到学校,校领导就给我们每名新老师找了师傅,举办了这一年半来让我收获最大的活动,师徒结对。记得第一次师傅听课时,我连课件都没有准备,写了满满一黑板的字,课上紧张课下沮丧,我的师傅陆老师不仅没有批评我还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第一次知道一堂数学课的流程是什么,而且好多理论都是从那之后经常用到的。当我遇到工作问题的时候,师傅非常尽心的帮助我解决问题,从选课、备课、上课等等环节上给予指点。每次听完我的课,给我评课,指出不足,让我在每次的讲课中都有所提高。记得有一次上课课前师傅讲的关键点我忘记了,他在后面听课急的直摆手,提醒我,我讲的好的地方他就不住的点头。总之师傅真的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看着我成长,为我的不足烦恼,为我的进步高兴。也是在这一次次的磨练当中我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了解了磨课的重要性,知道的课后反思的作用。
不仅是师傅,其他领导和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在工作上有时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就能为我指点迷津,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学会了工作要做在平时,而不是考试之前。课堂出现问题时我学会了表扬一个犯错的孩子比批评更来得有效。教学效果不明显时我学会了制造学生的知识冲突更加重要。刚接一个班级不了解每个孩子,所以除了自己去接触孩子外,搭班的老师也主动给我介绍每个孩子情况。记得第一次家长会之前我特别紧张,我怕家长不接受一个新的年轻老师的到来,也怕他们会提出很多质疑,于是我就请教班主任怎样说,他们非常尽心的帮我想,而且在我说话之前也做好了铺垫。可以说从怎样写材料,怎样批作业,到怎样和不同的家长沟通,每一个老师身上都有我学习的地方。
在平时每一次课堂上都能学习很多,可是所有的课堂都是千篇一律么?我该怎么将实践找到理论支撑,所以我觉得强化专业素养很重要,一堂课我们可以很平淡的上下来,但是重点如何把握,难点如何突破,这就需要我们去学习课标大纲钻研教材,以前拿到课标看到里面都是枯燥理论知识不知道有何用,但是慢慢我发现现在的教学模式都是和里面的要求相呼应的,在课堂上注重什么,培养学生的什么等等,只有知道要做什么才能想好下一步怎样做。咱们学校也是带领老师学习新课标,在集体教研和备课时候大家一起探讨,现在我也了解到数学课标上双基变四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好多新理念。
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想要把课上好,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虽然教学知识对于我们来说很简单,但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这些简单知识,却不那么简单。“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怎样备好一堂课就是我需要做的。记得最开始拿到教参时不知道怎样看该看哪里,上面也没有教学流程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可是慢慢的我知道了读懂教参有多么重要,上面不仅提示了每课的重点难点,还有每节课在整章知识里的地位,除了了解教参我还发现预设学生的反应很重要,其实做为年轻教师的我,最怕的就是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自己总以为我提出的问题孩子们肯定会按照我的方式回答,可是现在的孩子思维开阔,总有我没想过的情况发生,比如有时问题刚说一半,有成绩好的孩子已经说出的结果;还有针对一个问题所有孩子干起不发,所以课前我就尽量把每种情况都预设出来,这样上起课来也很放心。
成为老师这么长时间,有好多东西是之前没接触过的,比如每周写粉笔字。记得最开始写粉笔字一块小黑板我能足足写两节课还写不好,连笔都不知道怎么拿,每次看其他老师写一手好的粉笔字真是非常羡慕。其实每次只知道去写,去展示但是却忽略的练字的真正含义,直到有老师告诉我写好粉笔字的意义在于课堂而不是那块小黑板,也是这句话点醒了我,我要把最好的字展现给孩子们,让他们去耳濡目染写得一手好字。
在逐步的了解和交流中,我发现了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值得我们表扬的地方。也许他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是劳动能力特别强。也许他有时候调皮捣蛋,但是上课的时候非常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只有细心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才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总之就是把所有的心都化成一颗真心去感染孩子吧。
说了这么多,都是我个人的一些成长经历和体会,希望能为新同事们提供一点借鉴。可以说在咱们学校我是从像一个婴儿一样成长到现在的孩童,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给予我很多关怀和帮助,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有教学经验非常优秀,希望也能够对我身上的不足给予指点批评,咱们一起在这个大家庭中共同进步,更快成长,为咱们的学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我的大脑开始不停地思考一些好像现实又好像渺茫的东西:人生,未来,世界的发展,人性……诸如此类,大脑高速运转到发昏发烫,到迷茫,真相和秘密依旧只是像那屏风后舞动的女子,不可窥得全貌。我不再简单地为一事、一人大吵大闹,哭哭笑笑,潜藏在脑海里的那颗名叫“理性”的种子,悄然萌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我的肩上疑似承担了些东西。曾经,也就是大人们所说的“不是愁滋味”之时,肩上果真是什么也没有,反而那背上是长着一对五彩缤纷,却足够单纯的翅膀的,那时就靠着那对翅膀,快快乐乐,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地成长。肩上的东西出现以后,背上的翅膀就逐步消失了,我感受到现实大地的厚重踏实,我清楚地记得每一年,每一天,每个小时,每一秒的流逝。我的思维开始形成一张网膜,不再虚无奇幻。为什么要活着?也渐渐有了懵懂的理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我的内心长起一颗虚伪的能力树,那棵树所具有的力量好像随时都会喷薄而出。我想写小说,想登刊,想画一幅获大奖的作品,想光芒万丈,想一个人能够承担很多成年人都有的责任……但那张画着比任何老虎都要凶猛的老虎纸,早已被现实的大剪,以能力不足的理由捅得七零八落。所以在向父母提出无理要求,因不甘心而吵架,动手,离家出走;比不过别人,就会沮丧到想让所有人消失,认为所有人都不理解自己;想像成年人一样打理自己……在这虚伪能力树的力量爆发的时候,我总会默默哭泣。因为失望、沮丧、自责,恨自己“为什么没有能力”“为什么还没有长大”?这颗看似强大的能力树,其实是空心的,是虚伪的。这能不能看作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揠苗助长”呢?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我在我的内心深处发现了一株极其美丽的小树,它蕴含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在这个年纪的时候,总是蠢蠢欲动。是否因为亲戚不够多,这份感情分配不完?还是因为它太过具有诱惑力,亲人招架不来?总之,因为它而产生的对一个人的心动,占据着相当的位置。也许就在隔壁班,也许就隔着几排桌子,也许就在同一个小区,甚至也许只是一面之缘……一瞬间的心动,脸红,让人着迷的感受,无法抗拒。那几个字,“我喜欢…”是想说却说不出口的秘密心事。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拥有了这些思想,承担了些许责任,也拥有着许多能力……也许这,就是长大吧。孩童时代的,成年人的,简单的,复杂的,交织着,我想这样的我,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大抵都这样,是个矛盾体,无知又懂事着。
前些天,几个年轻教师在一起讨论自己读高中时的“长大后的志愿”。不禁想起了当时自己的想法:读书读的真是累,老师天天逼着我们,几乎经常在背后对老师们指指点点的,以后我长大工作了绝对不做老师。也因为自己经常生病,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心里暗自下决心要做医生。但是,不知不觉我走在教学岗位上已经有7个年头了,从一名青涩的大学生转变称了一名人民教师,挥洒了汗水,付出了心血,个人认为是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和遗憾共存,困惑也是出了又出。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我这几年的成长感悟。
一、心理态度上的根本转变
起初,把来江汉油田任教只看作是一份工作,没有当做是事业来做,心里总是认为,我认认真真的上好我的每一节课,耐心的对待我的学生就行了,其他的不需要我去想,我也不想想。就这样,工作是看不到大的起色,管理学生方面不如别人做的好,教学方面进展也不是很大,自己都觉得做的没意思了,是不是得换分工作。当你有这种心态时,你对工作就失去了热情,更谈不上爱,你的态度是浮躁的,你的工作给不了你欢笑,而工作是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自然生活也变得无趣。2011年寒假,在家想了很久,也和家人交流谈论了的很多,发现自己放不下这份工作,自己必须改变自己的现状,才能有让自己满意的生活。
1.工作态度上的转变
工作不只是备课,上课,改作业。备课上,加强了与其他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沟通,积极参与教研组的活动。也沉下心去看书,吸收专业知识,也增长其他知识。在上课方面多向老教师请教,多与年轻老师交流,也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在课堂上和课间,让自己尽量保持宽容平和的心态去听学生的心里话,去感受那个年龄层的小孩的心理状态。同时,最决定性的改变是找学校领导“要”班主任干,既有着年轻人的干劲,也认为不当班主任的老师不是一民合格的人民教师。理念指导行动,心中有了信念,思想方能成熟,做事才能尽可能完善。
2.对学生态度上的转变
职校的学生,学习习惯普遍要差了一些,但是,他们也需要成长。老师如果一直黑着一张脸给他们上课,认为他们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你与学生就隔着千山万水。如果带着轻松愉快去上课,相信每个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你会发现学生给你的千山万水也很美。
3.与家长交流上的转变
在没有做班主任的时候,对家长的态度是能避免就避免,不能避免的也就很表面的交谈下。但是现在我发现,当你家长沟通去了解一个学生,配合家长去引导改变一个学生的时候,家长对老师是感激,学生对老师是信任,自己收获的感动和欣慰。也是为自己的工作成长在积累有效的经验。其实,这些都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做的呀!
二、对教师职业的重新认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给学生传授好知识,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社会在发展,每个时代的学生有他鲜明的特点,那么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也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在我看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永远没有过时之说,教师就应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要有好的师德素养。同时,我认为作为这个时代的教师,还应有好的师能素质,即能将专业知识更好的传授给学生,学生管理上做的合情合理;还应该有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老师有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去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成长;另外还要有非常强的信息素养,现在时信息化的时代,强的信息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
三、工作中的困惑
理论指导实践,但有的时候理论也没有有效的方法去实践,这也是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难。1.职校学生对书本知识的不渴求,不感兴趣,我们该怎么带着他们培养兴趣,我们上课时的专业知识该教哪些内容,怎么有效的交给他们,让他们能真正的掌握一项技能。2.与学生年龄差距越来越大,有时候学生谈论的事情我们根本无法接受或是没办法理解,这样的交流该怎么进行下去。
每逢失败与失落,心中总是有那么一些酸涩。考试、测验、许许多多的时间都被占去。而你付出了努力,不一定就有所回报,结果总是那么出人意料,经常是不好的结果,这怎么不让人心酸落泪?而就在这时,人生处处峰回路转,时时存在柳暗花明,好消息传来了,我考上了某某中学,那生活中的甜味会第一个跑出来,甚至酸也会凑热闹,我想哭想大叫,想找个地方宣泄心中的压抑;我第一次发现原来酸与甜就像亲兄弟一样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成长的感觉也是伴随着苦和甜。有一天,我生病了,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想着打也打不完的吊瓶,看着自己满是针眼的手,那感觉犹如将五味瓶打翻在地,五味合一,不是个滋味。几天后,我出院了,回到家后,又不得不忍受听觉的打击,唠叨,又让我进入了一种过度紧张的状态,甚至崩溃。我开始故意和妈妈赌气,惹妈妈生气,那是苦的味道。
不一会儿,我的气消了,我母亲端上一锅喷香扑鼻的饭菜,安慰我那颗千疮百孔的心,我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温暖,那饭菜的香味,犹如置身天堂般的美好。渐渐的我接受了妈妈对我的唠叨,慢慢的我感受到了她对我的关爱,那是爱的味道。
又开始考试了,手紧握笔尖,食指推动笔杆,我感觉到了试卷的困难与手指的酸痛。我分明看到了我的梦想,也感觉到了苦和涩。
一、专业化程度不足
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举措。目前, 广州市海珠区的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 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有三点。第一, 教师教育的广而浅。教师教育既要突出教育专业课程的教育, 又要保证其他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但现实中的教师教育未能遵循上述理念, 并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二是专业学科知识过窄而不实用, 三是实习工作没有较好地开展。第二, 缺乏职业意识和专业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教育需求急剧增加, 虽然教师激增, 但教师素质不高。具体包括两点:一是因为缺乏严格的教师任职资格制度, 所以无法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二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教师在职培训制度, 因此在职教师的素质难于不断提高。第三, 教师待遇普遍较低。目前, 广州市教师的工资水平总体上居于中等。
二、优势积累的过程
一般而言, 优秀教师的成长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优秀教师是从一般教师经过长期、复杂的过程, 成长与发展起来的;二是优秀教师的基本品质相同, 但要养成这些基本品质, 则各有各的经历;三是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根本差异在于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及人品。
实践证明, 优秀教师的成长周期分为三个。其一, 角色积累期。表现为热爱教师工作, 熟练掌握教学基本功, 渴望学习教育理论与经验, 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其二, 角色成熟期。表现为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有较好的认知结构和深厚的教学功底, 有教研能力和成果, 有威信。其三, 角色创造期。表现为有创新精神和能力, 教学风格与模式充满个性化, 善于总结自己的观点和理论, 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较有分量。
具体说来, 教师的每个成长周期均有相应的特点、要求和目标 (如表1所示) 。
可见, 从一般教师到优秀教师是一个较为漫长、复杂的成长过程。归根结底, 教师要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有四个:一是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爱学生, 二是良好的性格特质——肯负责, 三是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的能力——会教书, 四是优异的教学能力——有成绩。
总之, 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是其敬业精神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过程, 是其教育教学素质不断提高和更新的过程, 是其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是不断利用外部资源和条件, 进行优势积累的过程, 是不断实施自我监控的过程。
三、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
优秀教师队伍的建设涵盖三个重点:一是培养学习型教师队伍是必由之路, 二是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是重要举措, 三是人事制度的深层次改革是根本保证。
1. 培养学习型教师队伍是必由之路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 只有终身学习的教师才能成为优秀教师。具体包括三点。其一, 积极倡导自学。自学, 即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专业知识和技术不断变化与增长的情况下, 自学具有两个特性:一是贯穿终身, 二是在自学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体验生命。其二, 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不仅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而且应获得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 我校采取各种有益的尝试。例如, 开展新教师的岗前培训, 具体采用参与、研讨和问题解决等方式, 大受欢迎。其三, 完善继续教育。广州市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展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虽取得一定成效, 但在培训模式、内容、要求及管理等方面还有待完善。
2.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是重要举措
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成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具体包括三点。其一, 课堂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主渠道。课堂是展示教师专业技能的舞台, 因此, 学校要将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中心的基本功训练作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并将教坛新秀、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形象大使和名师工程的建设等寓于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之中。其二, 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培养是造就优秀教师人才队伍的关键, 青年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 因此, 学校应努力研究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以使青年教师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较高的教学能力。其三, 搭建锻炼和展示才能的舞台。学校应积极发动广大教师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力争做到“逢赛必参, 逢奖必夺”。
3. 人事制度的深层次改革是根本保证
一、教师要重点读那些书
1.要熟读教材
2.要精读专业经典
3.要读教学基本功必备技能的专业书
4.要泛读文史
5.要读最新的时事、最新的科技、最新的教育理念等社会发展最前沿的新书
二、教师应该怎样读书
1.要有选择地读书
我们的时间有限,然而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即使什么事情也不做,用毕生的时间来读书,也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书目的选择上要把握一个大的原则:非经典不读。这样可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获得最大的收益。
2.与写作同行
写,有时候比读书更重要,只读不写,常常是泛泛而读,随性而至。往往是边读边忘,犹如走马观花,不会留下深刻印象;而边读边写,情况就完全不同,会认真地读,反复地读,仔细琢磨,深入思考。
3.随时调整读书策略
读书不能死读,否则,就会变成书呆子,读得再多也收效甚微。所以,读书要有计划,再弄明白为什么读、读什么、怎么读以后,还要检验读得怎么样,以便随时调整读书计划,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读书。我为自己下一步读书制订了时间表,列项有:读什么书,什么时候读书,读到什么程度,最后还有小结,也就是读的效果反馈。
三、教师读书的最终目标是应用于实践
知与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读书只停留在书上、脑海里,那么只是纸上谈兵,只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使知识的价值最大化。把书本与实践相结合,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不断读书,不断思考,在阅读中就常常能找寻到教育实践的灵感。每每此时,对于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心中就会多一份自信与兴趣,于是反过来又促使我继续去书中寻找更多。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等待有一个人或者一种体制在我们身前铺一条通往专业的道路,殊不知,真正走向专业化是我们自身发生意识转变的自觉。阅读是一种需要,它能很好地为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服务,事实上,我们都有迫切地收获信息、积累经验、指导工作的需要。书能把我们带到多远,取决于我们品味过多少书香。一个教师,知识的宽度将最终决定他所达到的高度。所以,我一直以为,不读书便无以为师。阅读正是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钟慧笑.寻找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J].中国民族教育,2009(12).
于丹教授在讲论语时,谈及交友就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是好朋友;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是坏朋友。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朋友的人格可以映照、校验你的人格,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可以在你犹豫不决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大多数时候是一种美德,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和批评,都不如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与朋友相处,考验的是我们的眼光和智慧。总之,就这是生活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交怎样的朋友,就有怎样的收获与感受。
孔子在还《论语》里说“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人生应有一个目标,这样才合乎常理。这还不够。还应为人处世以德,应遵循仁爱的方向。但仅仅有了这些就够了吗?不,不够,所以他又教导我们要涵泳于六艺之中,这就是人生了。
又比如,在《论语》子罕第九—十六中,他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其实就是对生活常理时间流逝的感慨而已,孔子只是把这些常理用平易近人的话记录下来,看我们在两千五百年后仍然受益而已。
孔子说的道理,也不是索然无味的教训,也不是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更不是像辞海那般严肃的解释,他所说就是一些生活平常小事中的常理,是一种对生活艺术的诠释!他只是把他为人处世、生活等的秘诀告诉了我们了而已,所以,于我看来《论语》就是孔子交给我们的一把钥匙!它能使我们在这个时代仍能保持心境的恬淡,智言的畅通,亲情的无阻。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他是一个循循诱导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朋友,它是一个映射着我们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艺术和智慧,多一份清醒与闲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馈赠的心情。
闻停
2012年七月我参加了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成绩不错,八月份参加了樊城区举行的面试,结果不太理想。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我资教的宜城市余棚小学继续工作,直到十月十八号接到通知我被录取了,心情异常激动。
来到牛首一中,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生活环境变了,所要教的学生也变成了中学生。我经常告诫自己:你若热爱生活,积极面对生活,生活就会拥抱你;你若厌倦生活,消极面对生活,生活就会抛弃你。所以我一定要积极面对新的工作,新的生活。
我被安排教八年级,专业知识是没有问题,但对于缺乏初中教学经验的我来说,心里还是有一丝担忧。刚上完第一节课问题就接踵而至:大班教学,声音太小;语速过快,学生跟不上;更让我忧心的是:这里实行的是高效课堂模式,学生的座位排列,导学案和小组建设让我耳目一新,我以前闻所未闻,这也让我感觉惭愧:自己以前生活过于闭塞,不太关注各地教育的发展问题,以至于孤陋寡闻。
课后我立即向这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高效课堂的问题,导学案的编制问题,在备课组长的悉心指导下,我复备了第一张导学案,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运用高效课堂的模式上课,但总觉得不尽人意,比如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小组展示时其他听展组的纪律问题;怎样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怎样为学生的展示做好知识储备,各个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问题等等。我带着这些问题阅读了“三究四学课堂模式”,也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还存在很多迷惑。
英语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对于单词的拼读,如果在初一音标没有打好基础,是不能很好地正确拼读出来的,所以在每次上新课之前我还是教读了单词,这与高效课堂要求的学生独学是相违背的,但是又一直找不到好的方法。后来在一次外出学习中看到有的老师用旧单词引入新单词感觉还可以,回来就尝试了此方法。这种方法优生能很快接受,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还是行不通,那只有在互学中让优生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辅导了。但是有的基础差的学生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好像不愿意让别人教,这一问题也让我感觉很棘手。
关键词:优秀教师;成长个案;分析探讨
从当前我国的教师队伍来看,我国的师资仍然有待提高,而在今天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优秀教师数量的提升已经成为必然。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有强烈的情感和责任心,以此来促进我国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优秀教师的界定
优秀一词指的是在品行、学问和成绩等方面都非常好的人。对于优秀教师的评定主要指的是在德行方面有比较好的修养,同时能受到学生的爱戴、家长的认可,能与学生之间和谐相处。其次,在日常工作中,教学方法应该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能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制订良好的教学计划并了解学生心理,使学生真正热爱学习。此外,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让自己获得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和素质的发展。
二、影响优秀教师成长的个案分析
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要将精力放在教师个体发展方面,同时还应关注社会和学校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优秀的教师在发展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内在的和外在的,只有将内在和外在的影响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使教师得到提升。
1.社会环境
教师成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不好的舆论会引发教师心理上的压力和不满,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教师是教育实施的主体,因此教师在人们的眼里不能存在一丁点的瑕疵。社会上的抱怨和职责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让教师感觉到寒心。因此,应正确看待教师行业,不能以偏概全。媒体经常报道校园暴力事件、学生殴打教师的行为,社会需要对此进行认真的思考。这些不利于教师发展的舆论,会给教师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对此,我们应站在教师的角度,理解教师行业,重新进行评价,并让他们感受到希望,从而帮助教师重新树立教书育人的信心。
2.他人期望
他人期望指的是学校的愿望、家长的愿望。理性的期望应从实际出发,为教师营造出支持的氛围,是一种理性的期望,这种期望对教师的心理压力缓解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可能一点问题都没有,如果出了问题就将责任怪罪到教师身上将对教师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教师(甲)一生中非常注重他人的看法,在数学课堂上他将故事融入其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一堂课改变了校长本身对他的看法。后来校长任命他为班主任,给予了他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他认为在课堂中并不一定要严肃刻板,而是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变成充满乐趣的方式,用诙谐搞笑的语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式将明显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从而真正提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动力来自于他人的支持、学生的支持。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心情舒畅,与他人关系融洽,才能促使教师个人发展更加顺畅。
三、优秀教师的培养策略
1.关注教师的生存环境
教师相对于其他的行业来说,职业要求更加严格,新课改更是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应给予教师更多可以进行支配自由的空间,让教师能得到一定的自我解放机会,促进他们在专业上得到提升,此外应扩展教师的生活空间。教师(甲)之所以能在教学中成功,主要还是来源于其生活阅历上的丰富。他在尝试了兴趣教学法之后,开始逐渐调查其他地区的教学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他还会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以便拓展自己的思路。
2.减少教师的重复性工作
升学压力不仅存在于学生的心中,同时也给教师造成了不少的压力。教师不仅要应对日常教学,同时要不断进行重复性的讲述,教学十分单调。对此,应积极改变这种现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减少重复性工作,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优秀教师的成长与教师所处的环境、心理影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关系。要想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应从多反面进行考虑,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这样才能让教师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申燕,吴琳娜,张景焕.优秀教师成长历程的质性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1(09):41-44.
[2]钟慧笑.寻找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徑[J].中国民族教育,2012(09):21-25.
1. 听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前三年是教师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 接受新鲜事物快、善于模仿, 但专业素质发展还处于较低的层次, 再加上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经验和技能掌握不多, 因此在如何适应并完成常规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时会碰到较多的困难。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多看多记总能起到作用, 于是随堂听课成了我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走到哪儿听到哪儿记到哪儿, 教师们的课堂驾驭能力、把握问题本质的能力、文化气息、理论功底、洞察能力、问题意识都成了我看、听、记的对象。当时我也成了最谦虚的“孩子”, 反复听老教师上课, 感叹遥不可及的同时, 更让我感到了自己的浅薄, 但也促使我开始揣摩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体会其间的意味, 试图将其内化, 为我所用。
2. 问
任何工作都需要有一股闯劲, 有一种敢于参与的精神, 教师也不能闭门造车、故步自封。为了练就教学基本功, 不知多少个傍晚, 我独自一人坐在教室里, 面对着空无一人的桌椅, 一遍遍地操练、模拟。然而, 技能终究是外在的, 要能在活的课堂中灵活驾驭、应对自如, 必须提升自己的综合教学实践能力。为此, 我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学习, 力求“以内养外”, 用综合学习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另一方面虚心询问, 向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请教。怀着一份执着和坚韧, 一遍遍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 利用晚上、休息日亲自跑到优秀教师家中, 缠着他们帮我提意见、出主意, 那真是一段难忘的岁月!一次次备课, 一遍遍试教, 一次次修改, 我仿佛一只蚕在经历着人生的蜕变, 痛苦并快乐着!
3. 思
反思促人成长。看到有经验的教师们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 我总不能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
当我兴冲冲地去寻找自身价值的时候, 却发现前进的道路原来是那么的艰难。我的第一次公开活动, 《小老鼠扫落叶》, 尽管我自以为设计得周密巧妙, 但孩子们的表现全然没有生机, 在活动快结束的时候, 几个孩子居然在听课老师面前你推我挤, 玩闹起来。课后的我开始迷茫起来, 难道是自己对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没有把握好?还是各环节的衔接不够流畅?或是没有掌握好关键的教学技能?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到底要注意些什么呢?
“没有问题, 才是最大的问题”, 我开始寻找自身的不足, 主动到听课老师那里, 听取他们给我的建议,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针对如何设计目标的重点, 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预设关键问题, 指导语的巧妙运用等, 寻求突破难题的出路。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需要持续不断地反思已获得的教学经验, 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最多只能是肤浅的。
二含苞待放争艳时
1. 比
幼儿园教师只有“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才能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更好地结合, 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深刻体会到教育的丰富性, 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才能深化对教学知识的认识, 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可以说,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立足于教学活动, 又服务于教学活动的。在一个集体的工作中, 只有在一种你追我赶、互帮互助、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氛围里才能提高。
第一, 同课异构, 促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实践者。要改变课堂教学, 必须要改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行为。“同课异构”研究是集体智慧和个人智慧的结晶, 贴近教师教学实际, 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在工作中我发现教师对活动的分析也有不同的理念, 所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让自己成长得更快。于是我找跟自己教龄相仿的教师, 一起来进行同课异构活动, 首先我们确定了同一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标志》, 经历了钻研教材——独立备课——上公开课——互动评课等一系列过程, 由于是不同的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 在不同的班级进行的开放活动, 因此充分发挥了教师自身的不同优势, 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也展现了几个风格迥异、各有特色的研讨课。在评课的过程中, 大家都很认真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 分析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 更让我关注到了自身在教学目标落实方面的缺陷, 也能洞察到他人课堂的不足, 当然更多的是发现他们教学的亮点, 取长补短, 让我从“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过程中, 大大地提高了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第二, 一课多磨, 促完善。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探讨, 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起着激发教师主体生长性、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的作用。和老师们聚在一起时不讨论时下最热门的娱乐、服饰、购物, 而是谈谈在平衡班中, 相同活动的开展所出现的不同效果, 思考教师实施的手段和策略。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也就是说, 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情况。
“水本无华, 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 相激而生灵光”。我们组成了一个小集体, 以“一课多磨”的形式, 凭借集体的力量, 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教学策略的实施, 最终落实方案, 通过我来上、大家评的方式, 在每个平衡班中都进行了活动, 第一次开放——反思修改——第二次开放——再反思再修改——第三次开放——总结反思, 从中我收获了自身课堂教学的经验, 更让我们看到了每个班孩子的不同表现, 促使我去思考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教师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集体环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及智慧特长, 如果只是孤立地发挥作用, 其效能是有限的, 通过这样的形式, 促使我们进行智慧碰撞、取长补短, 它还创造了分享、合作与支持的条件, 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 使大家在活动中了解他人、了解自己, 分享各自的经验, 共同讨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2. 超
第一, 勇于献丑, 自由飞翔。有人说, 教师不是“教”出来的, 真正高水平的教师也是难以“培训”的, 那种脱离教师成长实际和发展需求的“被培训”“被发展”, 某种程度上不仅无助于教师的成长, 反倒会成为教师的负担和对自主发展的干扰, 所以我们要从被动、忙碌中解放出来, 在身心自由、自主的状态中去发展, 不断拓展自己的疆界。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为之崇拜、为之模仿的人, 我们称他们为“师傅”, 有些是师徒结对的师傅, 有些虽无师傅之名, 确是我们心中期许的“重要他人”。要从他们身上获取自己成长的资源, 好学乐比, 才能“青出于蓝”。
记得一位名师说过“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是培养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高效平台, 是教师平时教学智慧的凝练。”我正是汲取着公开课的营养迅速成长的, 给自己一点压力和动力, 主动承担、历练, 促使自己尽早成熟、更快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 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运用特长。于是当我设计好活动方案以后, 会找优秀的教师进行交流, 听取他们的意见, 并汲取他们的优点, 再融合自身特点, 实现超越他人的梦想。在艺术活动《水果歌》中, 我利用瓶盖、报纸做成简单的打击乐器, 让活动出现了一个个亮点;利用可操作的模拟水果娃、正确清唱哼唱、适时让位等策略, 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充分感受到了艺术活动的魅力。“宝剑锋从磨砺出”, 一次次地“毛遂自荐”, 一次次地跌倒爬起, 为我铺了捷径, 让我“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二, 立意高远, 超越自我。教师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要清楚地认识自我, 挖掘自己的优势。我充分利用自己在艺术方面的些许特长, 以此为切入点, 拿着课例去请教优秀教师, 超越自我, 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 他们也非常乐意接受, 每次都热情专注地参与, 从评课老师的评价中, 我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通过一段时间的打磨, 我在专业发展上收获颇丰, 对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活动结构的分析、与幼儿的回应互动能力、幼儿新旧经验和知识的衔接的把握等方面均有所增强。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 也会更多地关注幼儿的需求, 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转化与整合, 构建起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富有成效的教育行动理论, 使自己不断地实现教学上的突破。
三瓜香蒂落寻觅时
1. 破茧而出
每个人发展到一定阶段, 都能很好地胜任教学工作, 但是在专业发展上也容易陷入瓶颈、陷入茫然当中。
为了让自己成功突破教学瓶颈, 我又回到教育实践中, 依靠自身力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将在发展期已经获得的各种经验及积累作为载体,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更新, 在与同伴的相互切磋中再次树立自信, 主要目的在于反思、梳理、总结、提高、突破。因此我也有了第二次做《春雨》语言活动的计划, 借助这个平台, 让我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批判性的思考, 旨在探求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并让大家一起分享成果。
2. 超越梦想
当我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又有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后, 虽然摆脱了教学初期的困窘状态, 但又面临着更高的专业发展要求, 而且表现出一种特色不明显但各方面发展水平比较整齐均衡的混合型时期, 于是我开始冷静下来, 重新认识自己, 思考自己以后的发展。
我记得一个名师这么说过:“把所有的家常课都当成公开课”, 平时我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我希望我的每一个活动都是体验式的游戏课堂, 在我的活动中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活起来, 让每个环节都轻松、有效, 让孩子们无时无刻都能吸收有效的信息, 并使其贯穿在每一个活动当中。
我希望我的语言能更多一分智慧、灵动和诗意, 评价能真诚、大方和激励。我希望在教学中刻意牵引的痕迹渐渐淡出, 让自由对话、个性张扬、互动生成, 成为我活动的主旋律, 或许有一天我能“把每一次公开课都变成家常课”。
教师的成长不是抽象的, 而是扎根于现实生活, 与教师的个人经历密不可分的。古德森认为, “教师的行动与个人过去的生活历史密不可分, 教师过去所发生的一切生活历史, 都会慢慢发展成为足以支配教师日后思考与行动的‘影响史’, 对教师后续的检验选择与重组有无所不在的影响作用。”过程是留给自己的, 结果是留给别人的, 只有重视自身课堂成长的过程, 才能得到收获的喜悦。
摘要:“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要着手于课堂教学, 只有在活动中才能提升专业技能, 提高教学能力。本文将从教师课堂成长的三个不同阶段——新手期、发展期、成熟期, 阐述教师成长的经历。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教学,教学活动,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分会编.浙江幼儿教育研究文集[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199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优秀教师的成长感悟】推荐阅读:
优秀青年教师成长心得11-22
优秀教师成长经验交流06-22
优秀教师成长三部曲01-14
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0-24
成长的感悟优秀作文09-28
教师成长共同体感悟06-09
青年教师成长心得感悟发言稿09-08
社戏的优秀教师教案05-27
优秀教师的激励方法06-21
《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