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成长经验交流(共8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能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我万分荣幸。
第一个要感谢的是这所美丽的学校给了我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
第二个要感谢的是学校每一位领导,是你们的关心与帮助,鼓励与信任,给了我最大的支持,也给了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个要感谢我身边的许多同事,尤其是2013级25班的任课教师和平时给予我帮助的全部老师。是你们无私的帮助,从上课到班级管理给我很多经验。让我能这么快的成长。其实我们学校有许多优秀教师是我学习的榜样。
下面就近几年的工作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如有不对敬请谅解:
第一:态度方面,对待工作,我特别推崇俞敏洪的一句话“每一天的努力都是凝聚”。我满怀激情,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工作,可是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自己很努力,可是成绩很一般。我也迷茫过,我也曾想放弃过。但是无数关心我的同事、朋友家人的帮助鼓励下,我一如既往的努力着。每一次挫折后,我都会反思,考得不好也许是自己努力不够。在反思中总结经验教训。卡耐基说“多付出一点,你总不会吃亏。“我教育学生也是如此。”学如春之新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只要每天都努力,每天都收获,每天都进步。那么离成功就会更近一些。
第二:班主任工作方面,用爱去感化学生的心灵
我认真负责,从不敷衍了事。不会偷懒,也许是我很大的毛病。我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们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成绩优劣,家庭贫富。我都竭尽全力帮组他们。复习班学生大多数存在学习压力大,心情郁闷,脾气容易暴躁。所以用心和他们交流,让他们释怀,放下行程中不必要的包袱轻装上阵,达到学习效果最佳化。去年8月初复习班刚开课时,处理蚂蚁事情;进入5、6月时关心学生身体健康;高考两天观察学生脸色等。
顺便谈谈与学生家长、学生交流的几个时机:
谈话确实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但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时机和场合也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新学期开始的时候。2:有集体活动的时候。3: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4:遇到困难和失败的时候。5:周末和放假返校的时候。6:有较大过失的时候。7:开家长会的时候。8:临近放假的时候。
第三:为人师表,树立榜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是学生的楷模,言谈举止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因此我们班老师都很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自己一定做到。例如不迟到不早退。英语教师祝老师早自习总是早早的来到教室,一面督促学生上早自习,一面实际上用行动给与学生莫大的精神鼓励和支持。数学教师宋丽华总是在六点到七点之间叫学生到办公室对有疑问的学生一一解答。文综老师也是倾其所有,五月几次月考不理想,但他们不抛弃有不放弃的精神鼓励着班上的每一位学生,最后各科高考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的感谢你们的辛勤耕耘,感谢你们无数个夜里为学生们批改试卷,从不把试卷留在第二天,是你们的榜样作用鼓舞着鞭策着他们。
第四:让后进生在激励中得到进步
尖子生的培养,中等生的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是很多教师都挂在嘴边的话,抓在手上得是。相对前两者而言,后者显得更难了。每个班都有一定的后进生。虽说是复习班,但所谓的差生依然存在。虽说是少数,但往往集许多缺点于一身。心理状况极差,抗挫败意识不强。高三期间,考试次数明显比以往多了很多。渴求成功,不服输的心理却让很多同学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气馁。甚至有的想放弃。为此,我和班上老师用宽容之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爱心、诚心去感化他们。接近他们说心里话。并用恒心和耐心来转化他们。偏重表演。鼓励。着眼进步。从基础入手,不辞辛劳。不言放弃。给时间,给机会给后进生创设一个宽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力争让更多的学生进入高一级学府深造。
第五:加强家长联系,以真诚换真心
复习生心理压力大,也许单靠老师和单靠家长都不能做到两全其美,只有家长,教师,学生三者共同努力也许才能让教学工作顺利有效。于是我时常与家长联系。在联系过程中,我不仅仅报
忧,也会把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家长共同分享。对学生的表扬告知家长,借家长之口在告知学生,这样也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这些年来,我学会了与人沟通,尊敬他人,随和待人,关心他人有良好的协作精神。我还学会了反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成功的地方需要反思,失败的地方更应该反思。
反思令自己遗憾的原因:比如学生没有全身心投入学习,垂头丧气,没精神听课的样子,很可能是某种原因所致。如果严厉喝斥,也许会让事情更糟糕。反思自己的授课方式。找到好的方法与学生沟通。
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人无完人,金无赤足。”每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正视不足,勇于面对,不断改进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进步。通过对自己存在问题的反思,使我自己更深层次认识自己,正视自己不足。总之,学会了反思,会使自己不断审视自己。会使自己不断进步。
建筑学本科高年级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 传统以“授”为主的改图式教学模式难以为继
2.“假”命题何以吸引学生
3. 调研与分析在设计前期的缺失
4. 技术如何融入到设计中
5. 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
对此本校提出在地化与互逆教学两个改革:
所谓“在地化”, 是基于全球化而言的, 全球化使人类接触紧密, 失去了距离感, 而在地化使人类有了区域感受、找回了文化归属感, 心理距离感拉进, 亲密感增强, 使人们的地方感与地理界限明显, 是地域文化延伸的魅力所在。建筑教育的在地化并不是本地化, 是针对教学课题、教学团队、教学手段等内容与当地实际情况的结合。
而互逆教学, 是基于Seminar (研讨会) 形式的教学模式, 反“教”为“学”, 反“学”为“教”: 教师与学生的相对关系根据情况换位, 从而促进“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所困”, 使教学相长。
而华侨大学将“在地化”细分为四个部分:
1. 在地教学课题;
2. 在地教学团队 (包括专任设计教师、相关专业教师、社会教师, 其中社会教师包括政府专业技术型官员) ;
3. 在地情境调研:为了强化调研分析, 安排3周依次推进:初步踏勘——搜集资料并统计分析——第一次小组汇报——问卷访谈——体验构思——第二次小组汇报——补充调研——整理形成汇报成果——大组汇报;
4. 在地成果检验。
关于互逆教学模式:
1. 由原先教师上大课、布置设计任务的模式, 调整为简化任务书, 仅设计基地与主题;
2. 由学生实地踏勘细化成经多次调研、分阶段分组汇报, 最后进行全体集中汇报的模式;
3.由学人独立课后完成设计再由教师课堂改图的模式, 改为:设计课改为设计汇报, 学生2-3人分组设计, 教师一般不改图, 通过答辩、点评方式提出建议;
4. 由学生自行成图、交图模式, 改变为增加设计相关主题汇报, 学生授课, 教师提问、讲解;
5. 由教师集中封闭式评图模式, 改为公开展评, 邀请不同类型教师参与答辩及点评。
浙江工业大学·侯宇峰建筑学教学改革的彷徨与迷茫
老八校、985等学校的优势是普通院校无法比拟的, 我们在寻找学习对象时是否应首先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衡量?我刚从国外回来在设计院工作时发现, 高校毕业生的设计“不落地”:比如将农村住宅设计成展览馆:三角形的卧室、空间体验型楼…或者有同学设计方案中将厕所门正对服务台…为什么高校 教育赋予学生创造力的同时, 却还有如此缺乏常识的学生呢?
然而面对大数据时代, 老师的话语权式微; 据数据统计2010年中国高校论文产量是2000年10倍, 在国际期刊的占有量却呈下降趋势;而某些在国外属于研究生的课程, 出现在本科生菜单中, 面对各种课程数据的冲击, 学生陷入“信息炸弹”的阴霾中越学越多, 却越迷茫。如果在知识碎片中梳理一个系统化的结构, 这是留给所有老师与学生的功课。
我认为建筑学授课的核心应该是:教授学生设计逻辑的推演流程, 比如建筑分为“建筑”与“环境”两大块, 我所理解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 (地形、气候、地势) 、人工城市特征 (城市肌理、交通) 、传承人文文化特征。我认为在提取文化特征时, 应利用设计者观点形成抽象化元素使设计作品更生动, 再根据抽象化深度形成作品的差异。我认为设计就是从环境中抽取要素, 在形体、平面、表面素材表现上进行应用。
兰州理工大学·孟祥武
西部办学信息欠发达、经济欠发达的窘境从2010年2014年没有实质性的解决。兰州理工大学1987年创建建筑学专业至今一直在发展, 但始终无法壮大。从1999年开始由四年制改成五年制的专业教学模式, 并坚持每年级2个班并30名学生的规模。虽然规模不大, 师资力量仍显薄弱:专任老师20人, 其中教授1人, 副教授4人, 这样的梯队使各位老师疲于应付教学, 难有好的、突出研究成果出现。
同时, 教学经费的匮乏根源于学校发展政策, 对专业评估的了解不够, 从而建筑学专业在学校中的劣势凸显。
尝试:在现有经济受限状况下, 学校更注重“地域性”在教学特色种的作用, 这也是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良好契机。
为体现“地域性”特色, 着重体现建筑史系列课程:
建筑初步课程:“中国传统建筑之美”与“中国建筑师”, 这是感性认识环节;
中国建筑史课程:实现营建, 这属于直观认识环节;
古建测绘课程:将理论联系实际, 着重知识提升环节, 学生也提高了学习兴趣, 并做了合页以纪念;
建筑设计课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起到“学以致用”。
值得欣慰的是, 在2012年“REVIT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第二届“中联杯”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得奖项。
最后, 提出一些希望:
希望师资得到根本的改善;
希望得到兄弟院校的建议;
希望加入专业评估的队伍;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的实践者。只有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水到渠成地成为新课标呼唤的科研型教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体现。
教学《唯一的听众》时,虽然教龄已有二十载,但这一课却是陌生而又新鲜的。在备课过程中,我有些思路不清晰,几种教学设想都觉得不妥当,抓一条主线,总觉得有遗漏的内容,但抓两条主线是不是多此一举呢?于是我认真反复的读课文,看教参,上网查资料,看名家课堂实录,终于豁然开朗,备出了一份自己认为满意的教案来。先分析第一条主线,在分析第二条主线。即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活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正是由于课前的斟酌,深入的研究,周密的设计,充分的准备,才使得这一课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记得当时我把重点句子和精彩的过渡语都用大屏幕展示出来,与学生一起讨论分享,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就连平时不爱听课的几个淘小子都能纷纷举起手来,那节课我给回答问题的同学发出将近40个小笑脸粘贴。这节课之所以达到预想的效果,主要是因为课前的反思与调整,使得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加之激励效应,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中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量的运行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在前面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在拓展处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知道经常听你拉琴的老妇人是大学音乐教授这个真相后,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同学们有的说:“我会很感激地和她拥抱。”有的说:“我会很敬佩她,激动地握住老人的手说:您真是我的指路明灯啊!”——听到孩子们的发言,我突然想到了感恩这一话题,所以我动情地说道:“人要知道感恩啊!要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养教育之恩;他人的关怀帮助之恩。感恩和付出同时在我们身上体现,真善美才能与我们结伴而行。”看到学生连连点头,我知道我的教育目的达到了。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我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起到了更好的引导效果。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只有在润物无声中进行,学生才能潜移默化地欣然接受,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也洗涤了他们的心灵,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三、教学后反思,能促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便于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闪光点,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我在教学《山雨》一课,课后做了这样的反思,这一课学生虽然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语言的表达特点,突破了教学重点,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却让学生望而却步。怎么办?得让学生有我要学的欲望,我想不论大人小孩,都希望得到表扬,得到别人的认同,那就用鼓励效应吧。谁在课堂上能够大胆的朗读课文就给谁在评比栏中贴上一枚小笑脸粘贴,这样的决定一公布就调动起了全班的热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也不再是形同虚设。
引领教师成长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全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绿峨小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互相学习、促进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校际教学研讨交流活动,力求做到括宽渠道,博采众长,增加与兄弟学校切磋交流机会,尽可能提升教师专业素质。2014年12月9日下午,林树小学、雨洒小学部分教师到我校开展“三校”联谊教研活动。
根据安排,此次活动分别由我校曾老师,雨洒小学郭老师,林树小学蔡老师献上了三堂精彩纷呈的数、语、英课。
活动中,老师们课堂准备充分,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方法灵活,教者普遍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敢说敢想,互帮互学,互评互补,人人学得扎实,个个兴趣盎然,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体现了教学民主,独特的风格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魅力和教学艺术。
最后进行说课和评课交流。先由上课的每位教师说课堂教学设计的意图和课后的一些感受。接着三校老师讨论交流。会上,听课教师代表就此次教学联谊教研活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全国小学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经验交流研讨会有感好课 五字诀 这个周末,全国小学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 经验交流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因此有幸聆听来自北京的几位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讲座,名师就是名师,他们的讲座就象是一顿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目不暇接、异彩纷呈。专家不愧为专家,各个透露着大家的风范,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
听了钱守旺老师的课堂展示和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他把新课程教学背景下的理想课堂,也就是一节好课的标准概括为 新、趣、活、实、美,启发大家这才应当是当今教师的一致追求,下面是我对这 五字诀 的一点点理解:
新:即教学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理念新体现的是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思路新体现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手段新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是的,新课改以来,教学的一切工作都在求新,我们一线老师在上课前也都是经常首先想想如何才能在课堂中贯穿新理念,这一直是我在慢慢摸索的事情,暂且不说。教学思路新,我觉得这个 新 如果处理的好,是最能实现教学高效的办法,因为如果一节课堂的整体思路好,课堂环节层层相扣,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情绪调配到最佳状态,那么无论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有多少,有多重,老师都可以把信息轻松的输入给学生,而不用为了刻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占用课堂时间和教师的精力。手段新在我们学校而言,我觉得是大家比较得心应手的事情,因为我校的高标准教学硬件早已为老师们提供了优便的条件。
趣:即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兴趣,讲授新课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这里面的三个兴趣,我的拙见是觉得导入新课如果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最为重要。俗话说 好的开始便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能否顺利的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效顺利的进行和实施下去,好的开始占了一半的玄机。而课堂的开始好与不好就在于导入的好不好。这里我有一个亲身体会,这个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上,我的课堂设计是四个好朋友在其中一个人的家里聚会,由聚会一个个过程来出现每一个教学内容,在开始的导入我便采用了提问孩子们想不想跟着这几个小主人公一起聚会,同时看看他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激起来了,注意力也在无形中就集中到了课堂内容上,在这个好的开端下,这节课上的轻松愉快。
活:即教学方法要灵活,教材要用活,学生要教活。我对其中的 学生要教活 最为看重。在过去的时间里,我经常要求孩子们上课要抱臂坐直,恨不得他们一节课40分钟都能一动不动,稳如泰山,似乎只有这样我才信心把这堂课按照安排上下去,可是我发现有时即使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做到了,可课堂效果却不如人意。我想我这里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钱校长所说 学生要教活 这一思想,而是生拉硬套的把知识灌输给坐的笔直的一群 呆若木鸡,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就这样被我给交 呆 了。
实:即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我想这一点也应该是对身为教师的我们每个人在教学时的根本要求吧,把教学目标彻彻底底的落实到教学中去;把课堂训练发挥到应起到的效果,使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扎扎实实;有选择有计划的把更多的信息输入到课堂中,使课堂内容尽可能的充充实实。
我很荣幸作为老教师代表来参加此次会议,更加乐意与青年教师们分享我在备课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优秀教师经验交流稿
匆匆忙忙,我的教学已经经过十个年头。静下心来反思这年来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这些年以来学校开展了综合整治,无论是学风还是校风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为了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现就自身浅薄的教学经验作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上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对于我这样一个教龄不长的教师来说,备好课是需要不断学习的。不仅要学习教学内容,还要在教学理论以及施教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在备课时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师教学常规指出的方法进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同时利用备课组之便,积极吸取他人经验。备课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上课前尽可能地做好充分的准备,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上课过程中重视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努力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果。多学习一些具体教学情境下的应对法则,不断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是很重要的。
二、落实好每天的作业
适当的作业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仅仅为作业而作业,而是通过做作业,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所以布置合适的作业是重要的。我所任教的班学生基础相差比较大,所以采用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做到照顾差异。作业的重点放在巩固所学的,再适当提升。对基础不够好的要让他们从基础入手。对基础好的每天布置一个有助于开拓思维的题目。总之,作业不能一概而论。
三、分层教学,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老师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不对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有难题知道主动来问老师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和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有进步,但是还有反复,我就不断地进行教育和疏导,要允许学生在行为上有反复。
五、坚持听课
注意学习教研组里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我还积极地参加了学校开展的评课活动及教研活动,定期地听不同科目的优秀教师的课。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驾御课堂的方法和经验。
六、不断总结、反思
不断总结、反思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保障。注重“教学的反思”——从“教”的角度研究教学。把教学作为活动,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还要注意对“数学的反思”——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爱好兴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时教师也必须进行“教数学的反思”——反思教学行为是否合乎意愿,是否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来够建知识等。
总之,就以我目前的教学经验、水平而言。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提高。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优秀教师经验交流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给予了我一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今天在这里谈教学经验交流,实在有些诚惶诚恐!我下面所介绍的,大多是学习一些教师的好的做法,加上自己的想法和平时实践,下面我就怎样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家庭作业、写字教学等方面向领导、老师们做一下汇报:
家校携手事半功倍
有位科学家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一年级时为了更好的激发孩子们的读书热情,我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设立了五花八门的奖项:什么小书迷、小白灵、读书冠军奖等,一开始孩子们只要读,我就给他们发奖,自己亲手剪的小红花。(几角钱一张的大红纸一节课就能剪很多。)争取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小红花。学生得到小红花后都很高兴,有的学生把小红花郑重其事的摆在桌角,有的喜滋滋的夹到书中,有的则小心翼翼的装到口袋里,看到孩子们拿到小红花后那珍惜的样子,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件高兴的事,我的第一个目的就达到了。
课外阅读重在课外,这就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支持。为此我及时把孩子在校的读书表现在证明本上(证明条)反馈给家长,有时是一句表扬的话,有时是画一个笑脸。家长也及时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我。一开始的时候,家长的证明条都干巴巴的,就写孩子读了什么,没有一点感情色彩。我们班有我几个很熟悉的家长,有的是我原来的同事,也有我本村的,于是,我就和她们商量怎么写证明条。我每天布置读两首儿歌,我就告诉他们,可以引导孩子多读几个,并写上孩子读儿歌的态度。第二天早上,孩子们上交证明条(本),我浏览一遍后,找出读得多的,或表现好的学生的证明条念给学生听,并加上一番表扬。在班里一读,学生感觉特光荣,读书兴趣更浓。其他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还可以多读。也开始效仿起来,每天早上,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互相询问昨天晚上读了几首儿歌。有的一晚上读几十首,有的背过几首,对于读得多的,一家人既惊讶又羡慕。抓住时机,表扬表扬再表扬,树立榜样,几朵小红花发到手中,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领到小红花,那高兴劲就甭提了。除此之外,我还给学生讲故事作为奖励。一年级时,预备铃响后,我在班内给学生读故事,这时的教室,除了我的朗读声外,没有一丝杂音,就连几个平时屁股上像长刺的小调皮也静静地坐在座位上,脸露喜色。这时的学生,都瞪着新奇的眼睛盯着我,生怕漏掉一个字。听到有趣处,孩子们会情不自禁的发出开心的笑声。孩子们在笑声中领略到了书的魅力,在笑声中喜欢上了读书。
家长的反馈让我在指导孩子阅读、表扬孩子方面更有的放矢。有的家长在证明本上写道:“尊敬的刘老师,耿晓雨今天晚上读了12首儿歌,还想多读呢!”还有的写道 :“王靖晨读了20首儿歌,还给家长背了好几首,在家当小老师教我们读呢!”“李鹂萱的小书迷奖整整齐齐的贴在自己的房间里,还不让我们动一动,非常珍惜!奖励激发了孩子读书的兴趣,谢谢您,刘老师!”“孔源让我们用他的压岁钱来买书,孩子能主动提出买书,我们做家长的感到非常高兴!”“耿一凡和家长每次逛超市,直奔图书,在那儿一看就是很长时间”……于硕、伊钧泽、田森然、高志扬等家长每次写证明时都把孩子读的故事题目一一列举出来,满满的一张纸。我告诉他们,只要写读了多少故事就行,不用全部罗列,可这几个家长却说,只要孩子喜欢读书,我们愿意写。孩子们用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小红花特别珍惜,我想,他们每数一次,内心一定会很高兴。家长们对孩子读书的评价加上我的表扬鼓励像扬起风帆的小船一样鼓足了劲。于是孩子们盼望每周五举行的儿歌(故事)诵读,评选读书冠军,给他们发一只剪的“小百灵鸟”,孩子们高举“小百灵”,脸上露出成功的喜悦。没得到的用羡慕的眼光注视着他们,下一次,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读书冠军的行列。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浓厚,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现在,班里有很多小书迷,(当然到现在还有不主动读书的,)感谢家长,是他们的支持,我的培养学生的读书计划才进行得如此顺畅!教学中,有家长的协助,我觉得孩子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
现在的孩子,有的撒谎都理直气壮的。有的学生,经常不拿作业来,每次问他,都说作业做完了,家长给他检查了,就是忘带了。经常这样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打电话和家长沟通,家长听完后,说:“我每天问他有没有作业,孩子都说没有,只有读课外书,谢谢老师告诉我真相,要不我还蒙在鼓里呢!每次都是报喜不报忧。”我想,要不是和家长沟通,我也被蒙在鼓里,还被他忽悠呢!还有学生再说作业忘在家里时,我要给家长打电话证实时,才告诉我,没做作业。学生先和我兜圈子,最后无路可走时才承认错误。我就想: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是二年级时不布置书面作业,学生已形成习惯,家长也没有了检查作业的意识。是不是以前我太相信他们,让其拿来就行,时间一长就忘了。回家撒谎说没有作业,家长也不知情。学生两头瞒,吃到甜头就放肆起来。
一开始我确信无疑,时间长了,我才从被骗中醒过神来。原来我被学生忽悠了。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学生偷懒的多了,不是没带作业,就是布置的预习作业没做,有一次,令我意外的是,班里有62名学生,竟有26名学生不做预习的作业,我气得不得了,打,打不得;骂,骂又骂不得,发言稿《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我真是黔驴技穷了。学生也摸上了老师的脾气,知道你不能把他咋地,胆子越来越大。课文没预习,就没法讲。让他们在课上补,哪来那么多的时间。打电话告诉家长,也没那么多时间。
于是我就让学生在书上课题处写上老师布置预习的作业,自己没做的字样。写上日期,写上自己的名字。请家长在此处签名。这样做就是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家没认真完成作业。有时,我会写张纸条说明孩子这段时间的表现,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看,签名后再带回来。(这样做是防止个别学生撒谎不交给家长,却向老师撒谎说给家长看了,我这是被学生忽悠很多次后,被逼出来的方法。)家长看到后,有的打电话询问,有的在纸条上写上表示多督促学生,抓好孩子的学习。家长知情后,就会对孩子的学习上心,这样,老师又多了一个帮忙的。老师、家长双管齐下,孩子在一段时间内会有突飞猛进的进步。因为家长会上,我就告诉过家长,老师告诉您学生的不好表现,并不是让你在家打他,也不是给您没面子,我的出发点是,问题及早地暴露出来,那是好事情。我们及早发现,及时沟通,把学生的坏毛病及时制止或消灭在萌芽之中。如果我找你反映了孩子的情况,你回家打孩子,我以后再也不找你了,你的惩罚,让孩子心理恨着老师,就是认为老师找家长就是告状。亲其师,才信其道。心理恨着老师,怎么能喜欢老师教的科目呢。学生学习上出现的不良苗头,家长有知情权,也有管理权。因为教育不仅仅是学校一方面的事,千万别有孩子上学了就是老师的事这样的想法。有的学生表现好了,我也会在纸条上写上学生近段时间的表现及表扬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也高兴,这样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会更上心,也更有劲头。在教学中,有了家长的协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进步更快。让家长知道实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及早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能力是有差距的,好学的程度也是不一致的。我要做得是,把孩子一丁点的学习热情放大、放大、再放大,只要孩子喜欢了,有一点点进步也是值得高兴的。想想以前的教学,我只是自己埋头苦干,孩子出现诸如不做作业的情况,我总是抽时间摽着学生做完,不到迫不得已从来不告诉家长、怕麻烦家长。现在想想,这种做法很不合理。家长应该有知情权,也有权利和义务辅导孩子的学习。光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带动家长积极参与,会事半功倍。
有时家长会主动给我打电话沟通。就拿这学期开学第一天来说。我收缴假期作业——读书卡(包括家长的)、手抄报,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并展示了优秀作品。晚上,高志扬的妈妈就打来电话,说高志扬回家把评奖的情况向家长说了,自己一项也没被选上,心情有点沮丧。家长教育孩子,结合假期表现,这是必然的。家长还一个劲的自责,说自己不合格,没有督促孩子做好。我晚上布置写有关检查作业情况的日记,高志扬记录了收缴作业时的情况,以及欣赏优秀作品后的想法,自己没被评上的原因及真实想法。文章写得非常好,不仅写了自己的不足,还看到了同学的优点,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端正学习态度促发展
有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很消极,自己的方法他们已烂熟于心,重复地教导不起作用,有一次,我让学生算算我的工作量,老师需要看课堂作业、作文本、日记本、读书笔记、练字本、家庭作业本,光作业就有六项,给老师算算我各种类型的作业各一次就得翻多少本子,这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学生们都惊讶得不得了,各一次就得378次!老师每天还得备课,制作课件,每周也得干值日,也有作业。学生一听老师有作业感到很新奇。我把自己的政治、业务、法律笔记一一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知道,老师比他们干得多得多。找个心理平衡,让学生从心理上体谅老师的辛苦,并不是像见到的悠闲自得,实际上老师很忙很累。老师也像你们的家长一样,不仅在单位忙,回到家还得忙家务,给自己的孩子检查作业等等,学生知道了老师的辛苦,也知道了家长的辛苦,在一段时间内,很多学生学习态度有明显的转变,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我们班就有一个好榜样,张智慧同学2周岁时动过开颅手术,记忆力、说话、走路等一切从零开始,现在的他说话口吃不是很清楚,走路不是很稳,书写总是很慢,因为他的动作协调能力不是很好,可就是这样,这个学生从来不服输,做什么都是认认真真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每次手抄报,虽然书写不是很好,但拿到他的手抄报总让我感动,我感动与他的执著、他的勤奋、他的认真。我总是把他当作榜样,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当我把张智慧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时,很多孩子眼里闪着泪花,日记中表示向他学习。XX年春节,唯一的一张勤奋奖的奖状就发给了张智慧。这个乐观的、开朗的小男孩在同学们敬佩的目光中、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上了讲台,领到了最高殊荣的奖状。
转变方式促兴趣
每到复习阶段,巩固生字成了老大难。平时一课一课的听写,学生的出错率小。可每到复习阶段,每次听写都有出错的,那些学困生更是混成了一锅粥。更可的是他们没有学习意识,该怎么玩还怎么玩,一点也不着急。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监。我为此非常苦恼,学生学习太被动,激发不起学习兴趣,学习没情绪。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办法。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比赛,看那个小组最棒。这样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整体,这样把老师的作业转交给小组内的作业,小组内的同学互相叮嘱,第二天听写,效果出乎意料的好,正确率明显提高。表扬小组的同时,对于平时那些老大难的学生,给他们发喜报(所谓的喜报就是用红色卡纸建一个心形或一个别致的形状,写上喜报 二字,并写上的喜报的原因,这是老师寄语,再由本组的小组长代表本组同学写上一句话,最后在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中领回。这大大激发了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连平时表现很好的学生都羡慕起他们来,问我:“老师,您什么时候给我们发喜报呀!”。
教育不是教师单方面可以完成的,至少需要家长、老师、学生的共同合作。喜悦我们可以一起分享,困难我们一起克服。孩子进步是一件缓慢的持续的长久的事情,需要耐心、需要恒心,若都一抓就灵,那是极不现实的。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老师和家长耐心经营。相信我和家长、学生的同心协力,一起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优秀教师经验交流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在座的都是青年教师,是学校的骨干,你们的身上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我喜欢与青年人交往,给自己补充新鲜的血液,使自己不断地跟上时代,不断地进取,这有利于让自己保持身心健康,时时充满青春的活力。今天,我很荣幸作为老教师代表来参加此次会议,更加乐意与青年教师们分享我在备课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备课
1.备课前的准备:了解整本教材的内容,教材编排的特点,章节之间的联系(了解人家为什么这么编排)。多看有关教材的资料,弄清楚每个知识点,怎样围绕知识点出习题。这样在备课时就有材料了。同时要了解学生的基础,为讲课时的讲解深度,出例题时的难度做准备。还要多看一些小故事、幽默、笑话,为讲课时课堂能充满活跃气氛做准备。
2.备课:列出所讲内容的提纲,选择准备好的材料,不能多多益善,一堂课时间容量是有限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句话好说,但不好做,采用什么措施,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突出重点,设置什么样的平台使难点分化,就像上楼一样,让学生一级一级地上,不能跳跃。把握基础,照顾到大多数同学,怎样看得出来照顾到大多数同学呢?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的成绩就可以看出来。两头小,中间大是原则,比如此次期中考试二(5)班的化学成绩70-80分的有46人。中间大的好处是在高考备考中中间档次的学生经过系统复习,强化训练都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喷涌而出的。并且这样做还会在学生的评调中自然会获得好评。
3.备课完成后:用蓝或黑笔备课,用红笔修改,仔细斟酌,慢慢修改,或增补内容,或调整顺序,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上课前还要温习一下备课内容。课讲完后,如果教案还需要改进,课后及时修改,否则时间长了就忘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备课本要妥善保存,以备后用。
二、讲课
1.首先心情要好。心无旁骛,不能有杂念,不把课外的情绪带到课堂,不能随便发怒,性格开朗。语言要风趣幽默,1-2分钟的短故事要结合课堂环境随时拿得出来。
2.语言要充满吸引力。语言的磁性,语气的抑扬顿挫,节奏感明显。注意语言的惊奇性设置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3.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均可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教师就是要善于课堂表演。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和眼神来确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板书要规范。板书规范有助于学生做笔记和减轻学生的上课疲劳感。我们青年教师中如李鹏举、伍坚、程时景等一批老师的板书就很规范。
5.培养学生的学科语言帮助学生记忆学科内容,尤其重点内容要经常帮助学生回忆,让学生学出学科的特点。
6.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不仅受益一科,对学习任何知识都有帮助。
7.讲出学科的解题方法。选择题要典型,讲解分析一定要仔细,注意知识点的覆盖面,多角度剖析,但学生能够做到的一定让他们自己做,不要代劳。
一、优秀体育教师成长的共性
(一) 优秀体育教师的基本状况与整体特征
1. 优秀体育教师的年龄、教龄分布范围较广, 但整体表现出中年成才的特征
大多优秀体育教师年龄分布在40~55岁之间, 尤其是体育特级教师的评选年龄, 这说明体育教师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奋斗与创造, 才可能成为优秀体育教师;这些优秀体育教师的教龄大多在20年以上, 有的体育特级教师教龄甚至达到30多年。
2. 优秀体育教师大都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大多优秀体育教师均受过各类高等院校的专业体育教育, 部分教师还获得了研究生学历;他们的职称均在高级以上。教师的职称和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教学、科研的水平。此外, 大多数优秀体育教师还是国家级、省市级竞赛裁判, 有的特级教师甚至是国际级竞赛裁判。
(二) 优秀体育教师具有教学、训练、科研能力相结合的综合优势
1. 优秀体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深受学生欢迎
优秀体育教师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且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颇受学生的欢迎;他们均参加过省市区县级公开示范课, 有的特级教师甚至参加了国家级公开教学观摩课。
2. 优秀体育教师在学校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中教学水平突出, 为国家各级体育部门输送了大批体育人才
绝大多数优秀体育教师在学校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领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一定贡献。此外, 优秀体育教师所训学生在省市区县级比赛中获奖甚多, 举不胜举。这反映了学校体育在完成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教育任务的同时, 在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方面也大有作为。
3. 大多优秀体育教师能结合体育教学与训练实践开展科研, 并取得累累硕果
大多数优秀体育教师怀着强烈的事业心, 结合教学训练经验, 积极从事科研工作, 在各级各类体育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例如, 北京市特级教师蔡福全老师, 多年来笔耕颇丰, 发表论文、经验总结等百余篇, 主编、编著体育著作和教材12册。这些对于科研条件较差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来说, 实属难能可贵, 成果来之不易。
(三) 优秀体育教师的身上凝聚着体育人的精神、蕴含着体育文化的精神
每位优秀体育教师都有各自的成长环境和专业背景, 都有各自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特色, 但在以下方面他们是共同的。
1. 敬业
敬业指的是大家在工作时, 优秀体育教师在工作;大家在休息时, 他们还在工作, 所以他们比大家走得更远、更快。
2. 善思
善思指的是大家在听时, 优秀体育教师在思索;大家在说时, 他们还在思索, 所以他们总比大家想得更多、更深。诸如“为什么学生听不懂?是不是我讲得不清楚?学生做得不好, 是不是我教法选择的不得当?都是他们经常考虑的问题。他们总是通过不断地观察, 反复思考、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把握关键,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创新
创新指的是, 大家都在这样做时, 优秀体育教师在审视是否可以那样做;大家在那样做时, 他们又在考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所以他们总比大家更具独特性, 也更有新意。
4. 大度
大度指的是, 大家在批评时, 优秀体育教师在寻找其中的可取之处;大家在否定时, 他们在寻找其中的优点, 所以他们总比大家更辩证、更全面。
二、优秀体育教师成长的促进因素
(一) 浓厚的兴趣
浓厚的兴趣是优秀体育教师立志学体育、当教师的起始动因。优秀体育教师绝大多数在青少年学生时代就热爱体育, 在中小学就喜欢参加各类体育活动, 从而具备了学习体育的身体基础和兴趣基础, 这也是优秀体育教师长大后, 选择学体育、当体育教师的主要原因。
例如, 福建省特级教师张培基老师一直酷爱体育运动, 曾是市少体校的体操和田径运动员, 经历过学生时代荣获省级奖牌的欢乐, 也有过花甲之年荣获区级体育竞赛个人冠军的喜悦。曾有人问他:“你可以教别的学科, 为何偏要上体育课?”“你的工作担子已经不轻了, 为何还要带运动队?”“为什么你教体育一教就是四十多年?”张老师只是斩钉截铁地回答:“这是爱的选择!”“回顾我走过的教育历程, 也许是从小与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许是对体育教育领域辛勤耕耘之后的眷念, 我对这辈子当一名体育教师的选择感到无怨无悔!”
因此说, 只有那些具有浓厚的体育兴趣并立志终身从事体育工作的人, 才可能在体育教师岗位上长期工作, 为学校体育事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职业特点
职业特点使他们必然要经历艰苦和长期奋斗, 并多在中年成才。多数优秀体育教师需要在学校体育的各个环节 (教学、训练、群体、竞赛、科研等) 历经长时间、多方面的磨炼与积累, 要奋斗到中年才可能被评为优秀体育教师。这主要是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竞技场上的体育明星一样, 经早期专门的系统训练后少年成才。体育教师的角色地位完全不是自己去创造运动成绩, 而是去对千百万青少年进行系统全面地学校体育教育, 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与双边性、学生的群体性、教学目标的多样性、知识技能掌握的长期性和教学工作的创造性, 都决定了他们要长期不懈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反复探索和不断总结。大多数人要经过十年、二十年, 甚至终身不懈的努力奋斗, 才可能达到优秀体育教师所要求的德、才、学、识几个方面的水平。
例如, 湖南省特级教师刘平贵老师认为一名优秀体育教师, 除了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最重要的是要有教书育人的真功夫、硬本领。在30余年的教学和训练生涯中, 刘老师首先做到立足本职, 有的放矢, 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其次, 做到扎扎实实, 打好基础, 不仅在身体素质上艰苦训练, 还要在教学中勤奋学习, 总结出从书本学、参加培训班、虚心求教、寻找一切机会学习、在比赛现场学、参加函授班、在实践中学7种自学方法;第三, 及时总结自己教学和训练中的得失, 注重反思, 才能不断地创新和提高, 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事业成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第四, 要从生活上关心学生,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还要关心学生的前途, 特别是体育特长生的前途……
因此说, 只有安心在学校体育的园地中长期耕耘, 不断奋斗, 扎扎实实练好教学基本功, 熟悉各项业务工作内容与方法, 努力探索体育教学训练的规律, 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才可能成为体育教师中的佼佼者。
(三) 个人努力
对于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 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毋庸置疑, 个人长期不懈的奋斗和努力是优秀体育教师成才的根本条件和前提。个人因素的核心是理想信念与工作学习态度。大多数优秀体育教师工作在基层, 长期面临各种难以预料的困难。体育教师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长期奋斗, 必然需要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才能为他们工作提供前进的动力, 支持他们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跨越障碍、克服困难, 鼓舞他们去努力奋斗、奉献青春。
例如, 广东省特级教师彭佩华老师将“努力成为孜孜以求的学习者”作为自己的信念, 坚定地认为“牢固的敬业乐业思想、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是教育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从教20余年, 彭老师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在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专著的同时, 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教师素质培训班, 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因此, 只有在具备了理想信念之后, 才可能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与钻研精神, 才会在教学训练中勤奋工作、努力探索, 才会去为实现理想不断自学进修, 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四) 环境影响
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所处环境的影响。这主要反映了体育教师要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 除了个人努力外, 还需要争取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与信赖, 进而采取必要措施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为成为一名优秀体育教师创造条件。同时, 一位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研室乃至全校其他教师的帮助与支持。因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任务与内容, 绝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包办的, 它需要体育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与相互协作。越是优秀的体育教师, 越应尽可能地去争取别人的帮助与支持和更多地去帮助别人。
例如, 江苏省特级教师杨潘顺老师认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紧紧依靠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需要团结协作, 以求共同发展”。因此, 杨老师在担任体育教研组组长期间, 不断致力于抓好体育教研组的组织与建设, 提升教研组教师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 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层次。在杨老师的引领下, 全组教师团结协作,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努力做到“人人有课题, 人人有文章”, 并多次承担了国家、省市级教改与教学观摩课活动, 且体育教研组的先进管理经验, 也在全市范围内被介绍与推广。
因此, 只有在一个相互扶持、关系融洽的良好环境中, 才能增强合力、发挥个人和群体优势, 进而取得优异的工作成绩。
(五) 学生评价
教师对工作的热爱、突出的成就及独特的个人魅力, 总是能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而正是这一点, 常给予体育教师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他们在艰苦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下含为国育才, 鞭策他们常守师道、乐此不疲。很多优秀体育教师在访谈中深情回顾, 正是他们在中小学时受到体育教师良好教育的影响而爱上体育, 走上了终身从事体育的道路。而今, 他们又在用知识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 全身心地为学生树立前进的旗帜!
例如, 北京市特级教师韩玲老师30年执教不离操场, 但是无怨无悔, 这种动力和对于体育教师, 尤其是一线女体育教师而言的永久的新鲜感源自于被教育者—学生回馈给韩老师的每一份成绩。看到学生的迅速成长, 知晓学生的人生进路, 听到学生亲切的声音, 所有的艰辛瞬间化为乌有。韩老师认为“热爱就是我的动力, 热爱使我保持着对职业的新鲜感, 我感谢这些活泼可爱的学生们!”
关键词:优秀教师成长规律
一、优秀教师的界定
对优秀教师的界定,现在国内有很多种说法,如唐林海老师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眼中的优秀教师具备以下一些特征:优秀教师也是一个“孩子”,优秀教师是一个“戏剧演员”,优秀教师是一本“百科全书”;周群老师对优秀教师的界定是辞海加文件,是描述性的,很笼统,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即中小学教师中品学兼优者;此外,赖学军老师对优秀教师概念的科学内涵与外延做过专门的研究,他认为优秀教师的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性是优秀教师的本质属性。优秀教师具有一定的时间范畴属性,即优秀教师具有历史动态性特征。当然,这并不否认那些能够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创造力经久不衰,长期甚至在几代人中都能保持优秀席位的优秀教师。由此,我们可以从影响时间周期的长短上对优秀教师进行分类,可分为中长期的优秀教师和短周期的优秀教师,不同层次优秀教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优秀教师具有一定的空间范畴属性,即优秀教师具有相对性特征,他们是在一定空间内的优秀教师。优秀教师创造的成果具有特殊性,优秀教师可分为不同类型。按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来划分,可分为准优秀教师、潜优秀教师和显优秀教师,这种分类是现代人才学的人才纵向分类方法的体现。最后他说优秀教师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得到同行专家确认。综合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进行创造性劳动,探索新设想,制作新产品,对教育领域的发展做出某种较大贡献者。还有就是在年度考核中,大多数学校把教师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并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是对优秀教师的名额加以限定,一般不超过15%。当然有时候(县区)政府以上等单位也要评,从而会出现国家、市级、区级、校级的优秀教师,这对教师而言更多地意味着一种荣誉。我们这里谈优秀教师的成长,对优秀教师的界定主要基于三点考虑,1、优秀教师的成长是个动态过程,是一个延续不断变化的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其中有两个重要的转化期:一是从教育的新手向教育的能手转化的时期,二是从教育能手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的时期。2、优秀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有不同层次的,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学者型名师。3、优秀教师的成长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可以这样说,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的载体。强调优秀教师业务能力的不断提高,一个重要的外显方式就是教师专业职务提升。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学者型名师。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优秀教师是指从教师业务学术角度评定的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动人,特级教师以及学者型名师。
二、制约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
纵观国内优秀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大都很泛泛,在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因素中哪些是教师自己要做的,哪些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做的,搞不清楚。分析文献资料和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因素是制约优秀教师发展的关键因素:
1、长期、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
一名教师新手在成为优秀教师的过程中,要实现其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要一个基本平台。这就是教育教学实践,这是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场所,是自己成长的“肥沃土壤”,实干是基础,所有优秀教师的成功。无一例外来自长期、扎实的教育实践。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要为教师提供长期、扎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机会。现在各地学校有一个趋势就是领导干部年轻化,当然,这样做的效果是让那些有管理才能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也有一种不好的趋势,教而优则仕,仕后就纯做管理,这类教师的发展模式就是普通教师—优秀教师—主任—副校长—校长。要明确优秀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经过适应期、成长期、高原期和成熟期,所以对于那些确实已经走上领导岗位的优秀教师,如果其在教学科研方面仍能独树一帜,应该为其提供从事教育实践的机会,在教学和行政管理上实现双赢,比如李镇西、程红兵。当然,作为优秀教师本人应该对自己的发展方向仔细考虑,不受中国“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维的影响,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向学者型名师迈进,比如孙维刚、盘振玉。
2、优秀教师发展动力问题
一名教师从新手到优秀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漫长过程,需要源源不断的动力,比如有些教师不是一开始就愿意当教师的,而是日久生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到了幸福感和成功感。当然要走得更远则需要专业发展动力,能够影响教师继续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师专业情意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理想。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多让教师接触先进,因为教师的发展动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身边和同行中的先进人物,如于漪、魏书生等,他们的教育教学经历与成绩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能使千千万万的教师获得前进的动力,所以要创造机会让教师们接触他们的思想。而教师自己也应多看教育大家的书籍,不但从中寻找教育教学方法的启示。而且增强自己发展的动力。
3、教师进行系统进修学习
朱永新教授提出: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个案也表明:顽强、自觉学习应该是优秀教师成长为专家型名师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条件,当然主要靠自己。学习的形式粗分有三种:1、师徒学习,从身边最为优秀的名、特、高级教师学习,学习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2、学历进修,即在本学科专业方面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一路走来;3、读书学习,看百家之言,吸收更多养分,给自己不断的启发。在学习方面做得好的如厦门第一中学校长特级教师任勇,他提出了12种学习方式,如报刊书籍学习、进修学习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给老师们多创设些读书、学习的机会,如购置最新的教育理论书籍,订阅适当数量报纸杂志等,而教师自己则应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创设的条件丰富自己,自己应主动地购买、订阅符合自己专业特点的图书杂志,保证自己始终处在前沿的位置。
4、教学经验的自我反思。
近年来,无论是对我国优秀教师成长道路的探析,还是与此相关的国际比较,均已清楚地表明实践反思模式是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的基本模式,即实践+反思=教师成长。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保持教育理性状态的前提是群体具有反思能力。而名师就是处于反思的‘多震地带’。他们在反思宏观的教育,也在反思教育的细节;他们在反思历史。也在反思现在,尤
其总在反思自己。名师是我们教育界反思状态的发动机——他们启发了我们。这便是名师的价值。”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坚持对自己每日的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学设计等进行主动积极地反思,反思成功和失败的地方,长期坚持下去,渐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使自己走向成功,而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则要为老师们的成长创造批判性的、反思性的校园文化,使反思贯穿于优秀教师成长的适应期、分化定性期、突破期、成熟期、成名期。
5、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会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变得日益敏感,有些问题能及时解决,有些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加以解决,成长的初期。我们可以申请校级课题立项,或跟随他人搞课题研究,课题研究通常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有了一定基础后,我们可以申请级别更高的,如区级、市级、国家级的课题研究,它能使教师几年如一日地思考一个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必然要学习很多东西,自身的素质和科研能力必然获得有效的提升。许多教育大家的成长过程都具备课题研究的历史,如邱学华与尝试教学法,顾泠沅与上海青浦实验等等。而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积极创设科研兴校的文化氛围,为老师们提供参与课题立项、研究的机会。我们教师自己如果想成为优秀教师就应很好地争取搞课题研究的机会。并且一旦立项就应该搞好,出精品。
6、教师应该主动勤于创作
学者型名师都具有先进、独特的教育思想、突出的办学业绩和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他们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有代表自己专业思想的论文和论著。所以教师要成为优秀教师,实现其专业化发展,走得更远,就必须主动勤于创作。其实,我们任何一位有所追求的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时常会有一些好的想法和感悟,闪出智慧的光芒,这些好的想法和感悟往往稍纵即逝,如果及时地拿笔随时记下。一般此时的文笔很流畅,用不着绞尽脑汁,晚间稍加整理就是一篇很好的日记,日后再翻阅你会发现当时用的语言、情感是最恰切的,自己都会佩服自己。为了超越自己,为了给自己提供写作的素材,提供第一手实践的事实与有关数据,我们必须善于抓住这些灵感。现在网络发达了,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把教育日记写在博客上,这样不但便于我们查找、整理。同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而网络的四通八达,还能给我们带来一些读者,给我们以更好的反馈。记教育日记,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成熟后要及时地写成文章,争取获奖或发表。长此以往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思想。达到一定的层次后出论著是水到渠成的事。
7、对教师进行挑战性评价
评价是促进优秀教师成长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它的外在表现方式可以是教师专业职务提升,如初级、中级、高级、特级、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也可以是各类评优如年终评优考核、各级政府先进称号的命名;各类比赛诸如双优课评比、青年成才比赛、青年学术论坛、论文评比、说课大赛的获奖等等。挑战性的评价能有效调动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在获得各级各类荣誉或各级各类评比获得较高级别的奖项后。会有很强的幸福感和成功感,这也会成为他们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动力。
以上七点实际上是建立在教师对人生的思考、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上。吴正宪认为:“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付出、奉献:我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我收获了孩子们的那份真诚;收获了老师们的那份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我也获取了自身成长中成功的喜悦,获取了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积极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为教师的成长多提供些崭露头角的机会,而教师自己则应积极地参加各类评比活动。
【优秀教师成长经验交流】推荐阅读:
优秀教师的成长感悟06-16
优秀青年教师成长心得11-22
优秀教师成长三部曲01-14
优秀教师经验交流体会11-10
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心得体会10-24
小学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的心得体会11-12
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07-05
教师节优秀教师事迹01-06
优秀教师讲坛11-13
优秀教师评比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