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教师个人成长总结(精选10篇)
碱场小学 沈静静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我忙碌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成长着。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向周围同事学习,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课改与读书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课改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我本人一年来的的成长情况做个小结:
1.吃透教材,研究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2.运用智慧,引领学生
我们要使学生的知识丰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在前进的大路上”!
对于教材的使用,有很多的见解和看法,真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懂得我们这是在“用”教材,而不是在单纯地“教”教材;我们只有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超越教材,让教材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如果这样,我们的课堂上将不再有“照本宣科”,将不再有“恹恹欲睡”,你所看到的将是一双双充满对知识渴求的美丽的眼睛!
二、教学科研方面
首先,加强理论学习,主动关心国内外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等,吸取教育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进一步学习课题研究方法,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
其次,积极参加专业学习培训和教研活动。尊重学生、走近学生,用语言去诠释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想法和做法。探索适合小学生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每周记录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反思。在活动中学习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及对事物的反应、行为态度、学习状况,并进行一些记录,提高教师的观察、记录技能。认真做好教养和阅读笔记,积累自己一些学习或工作上的经验。
三、读书学习方面
书充满了精气神,这种东西依附在服饰上,会使服饰带有生气;这种东西弥漫在课堂中,会把所有的人的心紧紧抓住;这种东西贯穿于生命中中,使他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
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
读书让我心中充满了感慨与兴奋。感慨的是当大家都在提教师专业化,大搞教育科研时,还有这么一位校长从教师的心灵中走来,为教师创设教育理想、教育灵魂。兴奋的是自己竟有许多同感,生发了许多思索。继续走下去。前方依旧亮丽。
一、概述
(一)知识与知识管理
1. 知识
对于“知识”这一概念的阐释,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如哲学家认为知识离不开人与实践,而且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学家通过寻求知识客观性的传统认识论,发展为人具有隐性认知功能的意会认知论;而管理学家则把知识当做一种具体存在的事物,可以被应用与管理。[1]
《教育辞典》中将“知识”定义为:“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总和。”[2]美国《韦伯斯特词典》(1997版)也对“知识”这一概念做了界定:“The fact or condition of knowingsomething with familiarity gained through experience or association, and the acquaintance with or understanding of a science, art, or technique”[3]即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调查而获得的事实或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提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中所获得的对事物的了解,其中可靠的成分就是知识。”[4]
归纳以上说法,本文认为“知识”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对事物的了解、识别、检验,并使其上升为理性的层面,而知识的获得者拥有对事实的熟悉度,通过应用和管理知识,以产生更大价值的各种认识。
知识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从表现形态来讲,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被清楚表达的知识,文字、数字、图形或其他象征物都可以用来作为传播媒介。隐性知识则是根植于个人的经验、判断、联想、创意和潜意识的心智模式内的知识,被认为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5]在存储方式上,知识包括公共知识与个人知识。[6]前者被看做是一种全体成员共享的资源,后者则是个体所拥有的知识。总的来说,知识种类的划分标准,为开展知识管理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2.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管理理论,作为从企业管理中发展起来的新兴理论,知识管理理论以人才开发为核心,以广泛交流为途径,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以持续学习为动力。[7]“知识管理”的概念在1986年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主办的欧洲管理大会上的一份主旨发言中被正式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理念的转变过程中,知识管理顺应网络的发展而诞生,是对一个组织或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捕获过程,而使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合适的人,实现最佳决策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8]
简单来说,知识管理就是将能够获得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使知识与人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了对知识的获取、整理、存储、共享、应用和创新。同时,知识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间的相互转化,进而实现组织的优化。
(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1. 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在个体方面的应用,成为有效管理个人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对这一概念的界说,最早由美国的Paul A.Dorsey教授提出:“PersonaKnowledge Management should be viewed as a set a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at have both a logical or conceptual as well as physical or hands-on component.”即“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做既有逻辑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9]从操作层面讲,个人知识管理包含信息的检索、评估、组织、分析,以及信息协同等技巧。
可以看出,个人知识管理其根本是在于以人为中心,个体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知识的吸取和加工,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激发存在于自身的隐性知识,从而进行知识的创新。总的来说,个人知识管理是涵盖逻辑概念层面与实际操作层面的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个体从自身的兴趣与需要出发,组织并集中这些重要的信息,使其最终成为知识基础的一部分。
个人知识的系统、高效管理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已逐步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必需。作为人才的培养者,教师则更需要学习运用个人知识管理的策略,解决教学中的“知识之惑”,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体系,成为知识的管理者和创造者,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2.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概念由台湾学者陈美玉教授率先提出,她从教师“个人发展”的观点出发,强调教师必须强化个人专业实践知识的获取、吸收、组织、管理、创新与活用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其更宽广且快速地再学习的潜能,掌握目前及未来多变且越来越不可预测的教学情境,成为一位具有实践智慧的专业教师。[10]
教师个体主动地利用信息技术,对自身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进行识别、挖掘、创造、存储、传播、应用,使得个人知识系统化,以提高其应变能力,发展个人综合能力。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程的实施需要以学校机制和教师组织文化作为保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作为支持,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效能,提升教师与整个学校的竞争力。[11]
总的来说,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中应用与拓展的一个重要层面,不断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内隐的经验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外显的理论性知识实现转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可以更好地进行知识的传承与共享。显性知识的内隐化则有利于理论知识指导教育实践。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已不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而且是教师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和分享的过程,这点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教师专业成长
(一)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与教师专业成长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教师的个人知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师范课程所给予的教育知识,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则是教师在自己的成长中所不断积累起来的教育知识,这类知识也通常会作为教师教育行为的依据。对于教师的个人发展而言,所谓的理论知识经过学习,进入教师的大脑中,这些知识能够被清晰地复述,然而,教师若未能亲自体验并理解这些知识,将难以成为他们开展教育行为强有力的保障。
教师个人知识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教师个人知识的管理,帮助教师将所谓的理论转化成个人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同时,这样的一个过程也充分考虑了教师原有的个人知识,通过个体对个人知识的管理,将那些潜在的、未被表征和编码的隐性知识显性化,[12]实现知识的明晰化和理性化,使经验层次的个人知识上升到知识层次的真正的个人知识,指导教师的个体行为。
(二)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1.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在于教师不断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13]教师的专业成长内容涵盖多个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已成为教师成长的基础。美国教育家Shulman明确提出了教师应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即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学生及其发展特点的知识、教育背景的知识。[14]
通过学习,教师可以获得相关的公共教学理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教师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这就需要他们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相比从已学过的大堆理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依据自身经验和内化的理论知识分析、处理问题,对教师而言才能够更加快速地解决问题。可以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有一大部分可以被认为是来自于个人的知识。
然而,教师个人主动建构的知识由于在概念与概念之间缺乏一定程度的严密的逻辑关系,知识的内容具有很高的情景性,因而需要重新回到某个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够了解其深层的意义。如果教师只拥有庞杂的经验累积,而欠缺较为系统化的个人知识,就会将过多的时间不可避免地花费在专业实践的对错尝试上。此外,由于问题的情境总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差异性,因此就有可能会使那些极有价值的个人知识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丧失功效。
由此可见,教师采取有效途径发现挖掘自身拥有的个人知识,将其转化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显性化的理论知识就显得十分必要。此外,教师作为典型的知识工作者,其任务是要教导学生如何学习,而教师自身对知识的管理能力决定了其专业素养,同时也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影响。
2. 教师专业成长有益于推动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教师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的建构过程。教师从自身的生活经验、现实情境及对教学的理解出发,经过长时间的累积与创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策略、教学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自身内隐的、实践性的知识外显化,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的质量。这一系列的行为,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都可以被视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段经历。
教师的专业成长促使教师能够主动地学习,不断拓展个人的知识、技能领域,通过在教学中的反思,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处在知识时代的教师而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道路也是知识管理发展的过程。
三、结语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个人知识管理,二者彼此影响、相互促进。高水平的个人知识管理是教师实现专业成长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能够通过知识管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不断地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学习素质,主动学习新知识、创造和自我超越的能力,能够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还要增强对知识的需求意识,使自己拥有的各种信息变成更有价值的知识,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摘要: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 知识成为当前社会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 建立学习型社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以及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迫切要求加快教师教育改革进程。企业知识管理进入教育领域, 为学校组织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也为教师专业成长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本文通过对知识、知识管理基本内涵的阐述, 探讨教育领域内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作用, 以及对教师专业成长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一、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专业素质结构
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专业素质的要求具有特殊性。首先,幼儿教师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需要把握、熟悉该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其次,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课程不同于中小学的课程,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具有全面性和广泛性,课程编排低结构化,课程实施以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游戏课程为主。再次,幼儿园的教学更需要老师具有生成课程的能力。幼儿的学习具有游戏化、情景化、生活化的特点,要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达到新经验与已有经验的结合。以上三点充分说明了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有明显的区别,幼儿教师不仅要解决幼儿在学科知识上疑问,更主要是解决幼儿在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对幼儿教师在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有专门的要求。
(二)专业成长阶段
我国台湾学者王秋绒将教师专业成长划分为三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三个时期。他将职前教师教育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阶段,即师范生的专业社会化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实习教师的专业社会化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合格教师的专业社会化发展阶段,其新生期是教龄3年以内,通过实习对教学工作有胜任感和成就感。但笔者认为大陆地区的新教师更符合该理论的第二阶段,因为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的教师在师范生阶段的实习时间和工作经验还是很欠缺的。第二阶段的三个时期(蜜月期、危机期、动荡期)更符合我国大陆地区新教师的心态以及所面临的情况。
二、现阶段影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
(一)政策性与制度性因素
1.幼师生职前基本文化素养低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职业属性的多样化,决定了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在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据此世界各国纷纷提高了幼儿教师任职的“门槛”。近几年,随着众多高校的扩招,幼师生的生源质量有进一步滑坡的趋势,考大学无望,升高中无门的学生才会选择读幼师。基本文化素养较低已成为制约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与现实脱节
目前主要由幼儿师范学校或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幼师的在职培训,存在着将学科理论知识作为唯一研修目标的倾向,甚至很大程度上只是中师或高师课程的“重复”,忽视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同时,在职称评定过程中,更看重的是任职时间和资历,按部就班,论资排辈。这样,使得职称评定作为教师组织内部专业约束和激励杠杆的功能大大降低,不利于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机。
(二)幼儿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实践因素
1.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内动力缺乏
在当今社会看重学历的大环境下,许多幼儿教师局限于自身较低的学历,缺乏从事本职业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认为自己的工作属于保姆性质,只是看管孩子,从而把自己的工作性质定性于服务行业,漠视了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追求;同时,由于工作时间长,要想追求专业发展,必须依靠幼儿教师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利用宝贵的业余时间,通过自学、函授、远程教育等方式来获得,这对年轻的幼儿教师们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如果信心不足,将极大地影响她们在专业发展上的进取心。
2.幼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本文据对山东、河北等地幼师2010年抽样调查显示,幼儿教师工作时间一般超过八小时(私立园尤为突出);城市幼儿教师收入水平一般比小学教师低20%左右,潇湘晨报2005年调查显示,幼儿教师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44%,1500元以下的占66.3%,2000元以上的仅占17.7%,仅为当时城镇工资平均水平的80%。繁重的工作任务与收入不相称,迫使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对幼教工作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以致有些幼师不思进取,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更不想在专业发展上投入时间和精力。
三、促进幼儿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策略
(一)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教师的专业成长
许多发达国家与地区在运用法律、经济、政策等措施推进教师专业化的同时,也特别重视通过教师专业标准的制订来促进教师专业化。目前我国亟待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政策、法规和相关制度,如明确界定教师专业水平标准的文件、教师专业培养制度和奖励制度等。
(二)开展教育科研,形成教育研究、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具备科研意识、知识与能力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因此,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必须强调教师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幼儿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为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会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看似平常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和探索,善于从中发现问题,会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判断和反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
(三)加强园本培训
以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幼儿园办园过去人们总是认为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的场所而不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出去进修学习。而出去学习注重理论、缺乏课堂实践,与教师实际工作脱轨,课堂教学才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师每天生活的场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开门办园,积极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下,教师不仅能勤奋地工作而且能聪明地、有创造性地工作,从而享受工作中不断向自己的智慧、人格、智力发出挑战后获得成功的快乐,体现个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最终获得理想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宝安.近十年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学园.2011(04)
[2]彭寿清.论中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失及构建[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3]解希静,程利.英美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相关研究述评[J].世纪桥.2010(21)
教师专业成长材料
盛月川
莒县第五实验小学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个人成长总结
时光飞逝,很快最为新教师快要两年了。本学期教学也快结束了,9月份参加县里的公开课观摩学习,9至11月份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多任务重,我积极向老教师学习,保证准确上传体测数据。9月份组织参加县乒乓球、足球联赛取得优异成绩,11月份参加市乒乓球联赛,11月举行学校运动会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检阅;12月份举行了第七届“尚德杯”学校乒乓球班级联赛。通过这些比赛,我收获良多。学习了很多新技能,同时也加强了业务能力。在此我对自己将这样规划:
一、在集体备课中向老教师学习。
为提高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够得到好学习方法。我们教师每周都会集体备课,而在备课中,老教师的丰富经验能够使我少走很多弯路,并且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例如足球教学中我们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明白练习的方法,精讲多练,总结口诀,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
二、加强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知识。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现状:为此我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了《如何上好体育课》。这本书很好的诠释了体育课的构成,目标以为达到目标的各种优化方法。用一个个真实教学案例呈现出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完美状态。这本书让我收益良多,让我与一个真正的体育教师越来越近。
三、多外出学习,掌握先进理念。
在外出学习中,刘主任首先进行了“关于今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动态分析”讲解。刘主任言辞非常幽默,说得问题也非常尖锐,让我们大开了眼界。他讲了上课的一些错误的思想、做法,更指出了现在一些公开课的错误倾向。这让我们以后上课,有了信心,有了方向,感觉受益匪浅。
11月份参加了市乒乓球联赛进行了裁判工作,通过学习执裁发现我们的乒乓球教学训练水平与市里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努力改进加强教练水平的提高,我们将一起努力为了我们的体育项目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强化基本功训练,加强专业素质。
本学期学校组织教师加强粉笔字、钢笔字的练习。因为一手好字是做教师的门面活,我们面对的是渴望知识的孩子。如果我们自己把字都写不好怎么去要求学生写好字。同时还要加强自身体育技能的练习,篮球,乒乓球,排球。不但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为学生们更好展示技能。
改进提高:
1.加强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适合我们自己的教学方法。2.让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训练形成一种独特的自我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方法而努力,同时加强学生的梯队训练没有好的梯队就不能保证有好的比赛成绩。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在思想上严于律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这学期主要担任数学教学。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应该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另外,留守儿童占了全班总数的五分之一。这样对这部分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则成了我这学期的一个工作的又一个重点。
教师的业务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提高了业务能力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最终目标。所以我经常参加听课、评课和教学研讨学习。不断的阅读教育教学著作,文学作品。
我每天还坚持和学生一起写钢笔字,读书并做读书笔记,以督促自己不断进步。
总之,我认为如果一个教师能够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升华自我,就能够很快地成长起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最受欢迎的好老师!
个人成长总结
记得第一次上公开课,心情既紧张又激动,觉得自己作了许多的准备,但是课上的不理想。课后郭校长和各位老师给了我许多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他们的话语温和,却让我有些挫败感。后来我对自己说“小小挫折等于激励”,我们时常教育学生首先要有信心,那么做为老师的我们又怎能轻易被一点困难所打倒。
从那之后,我看到了自己与一名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我对自己说,要从最基本的教学理论开始学起,从最基础的教学流程开始学起。转眼,一年悄然逝去,我对自己这一年的学习做一个小结:
一、用学习扎实底气
我常常问自己“课要怎么上?”后来有一次听刘荔老师讲座,我找到了答案。“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外的学习决定着你的课堂成败。我首先要学习的不是课怎么上,而是课怎么备。
1、备课标
上课之初,不不清楚课标的重要性,上课往往比较随性,想到哪里就上哪里,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课文编排的目的。直到郭校长听了一次我的课,问我到底想教些什么,每一读到底有什么目的……我哑口无言。我才开始意识到课标作为教学的基本标准对于一名教师的重要性。
无论设计怎样的教案,课标都是指导文件,备课首先是要根据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原则以及低、中、高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和任务,把握各年级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衔接。
2、备生字
研读课标之后,我发现低段的学生,识字、写字是重点,这就好比做房子打基础一样,只有这个环节扎实了,房子才能盖的高大、宏伟。就我感觉,新课改之所以加大了会认的字的力度,就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使孩子们可以自己阅读。我很认同这个观念,语文素养说到底就是一个阅读的问题。原本作为低年级的认字没有什么难度,其实却大有文章。怎样把在学校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理念用在这些孩子身上还真是需要经过一翻思量。
我以为,首先教师自己要把每一个字“备清楚”,其次是结合孩子的特点,不能让认字变成枯燥的事情,而要使其成为有趣的事情;其三,在文章中去认字,去感悟文字的魅力、人文特点。
在第一次上《父亲和鸟》的时候,生字的学习我只是一读而过,混淆了要读和要写的生字。之后邓老师对我说,生字学习一定要扎实,识字要五步,层层递进,绝不仅仅是读读而已。自此之后我严格按照五步的生字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识字、记字兴趣,令我意外的是学生可以想出许多有趣的识字方法,写起来,字出错都少了不少。
3、备课文
一是认真的“读”,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在开始教授《父亲和鸟》的时候,我自己没有读明白“喃喃地说”是怎样的说。结果到了课堂上问题就来了,无法准确的指导学生读好这个句子。自此我明白了,教参、教案都不能代替自己的“读”。
二是关注教材本身,而不是过度关注教法。我总是想怎么教,这可能也是许多新老师的困惑,殊不知“教无定法”,方法只是位目标服务,有了目标,方法常常会“应运而生”。我在教授《数星星的孩子》时采取的就是这样的备课方法,少想一些教法,多想一些文本本身。于永正老师的“课文研究好了,教法往往也随之有了”说得就是这个理。
三是利用好课本资源,不要盲目拓展。新课标强调“课程资源意识”,我一度认为扩展延伸教学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于是花大力气收集课外信息,结果在上《父亲和鸟》的时候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教研时,邓老对问我:“你利用了课本资源吗?”我才恍然大悟,其实课本本身就有许多可以深挖的地方,有时间不如认真研读课本。
二、读的形式有多样,读的运用要恰当
刚开始上课,只知道“齐读”和“个别读”。为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一节课频繁的读,读到学生和老师都累了,却达不到好的效果。
一次评课活动时,邓老问过我“你们知道有多少种形式的读吗?你知道什么时候要用哪种读吗?”。我们总是说要多读,却并不清楚到底什么地方要怎样的读。读固然重要,怎样读的有用更重要,在不同的文章中,同一篇文章中不同的地方读的方式都应该是不一样的。真可谓是朗读、齐读、引读、悟读、练读一个都不能少,样样有讲究。
1、一读读通文本
低年级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能流利通顺的朗读课文,在课堂中我们应该“舍得”时间让他们去读,在识字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是必不可少的。
2、二读读懂课文
引导把自己当作一名读者,把教材当作一篇读物,能够读懂文本,谈谈自己的体会,谈谈字里行间带给你的联想,谈谈你有此而产生的感悟火启发。
3、三读走进文本
以作者的身份读课文,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想象成文中的一员,设身处地的读,方能读出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三、过渡、评价要“巧设”
郭校长在评课中多次讲过,教师授课本身就应该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语言魅力的展示,所以一定不能口语化,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时时受到规范用语的熏陶。教学的过度语与评价语应该丰富自然,有趣多样。我也总是想,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让学生都非常喜欢的课,应该是像讲故事一样的引人入胜,但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这与老师的教学理念有关。
记得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只知道简单的罗列教案上的内容。经过研讨课之后,我开始领悟到,教师的授课语言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性”的体现,怎样把课堂用优美、恰当的语言连接起来至关重要。我们所教授的不只是一门课程,而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课的时候,优美的语言,有趣的评价会给课堂增值不少。作为老师,我感觉到责无旁贷,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才是为师之道。
四、多媒体教学,有利有弊
在我们学校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方面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我自己是很喜欢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比如在上《父亲和鸟》一课的时候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资源,效果还不错。可以利用许多网络资源,有趣的图片、声音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思考,因为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学,有时候可能是画蛇添足。记得有一次研讨课,多媒体课件做的很漂亮,有许多图片,完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离教学的目标却相去甚远,这样的多媒体应用就是一个反作用,不如还一个简简单单的课堂。
于是我有了几点想法
1)媒体运用必须合理,找准媒体与教材的作用点,
(2)要重视教学效果,避免本末倒置、喧宾夺主;3)注重学生、教师、媒体的有机结合。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同样如此。要想让青年教师在较短时期内实现业务素质的提升, 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外环境的影响。
一、青年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自身发展尤其是起步阶段的成长
据科学家对25~35岁职场的中坚后续力量这个人群调查得知:27%人, 没有目标;60%的人, 目标模糊;10%的人, 有清晰但比较长期的目标;3%的人, 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而这种调查统计的数据导致的结果是:3%的人, 后来成为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 后来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 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 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 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27%的人, 后来是生活不如意, 常常失业, 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目标决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青年教师只有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才能为职业生涯的发展指明方向。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一步步实现, 对于个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科研能力的提升、职称的评定能起到较强的指导和督促作用, 而对于学校来说, 则有助于师资力量的逐步壮大。
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作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结合高职院校的大环境, 确定自身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更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因此, 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也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注重“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知识储备的同时, 也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他所成长的环境, 青年教师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这个大背景、大环境来确定自己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目标。第二, 结合自我个性, 制订规划方案。教师之间性格各异, 教学风格也不同, 青年教师应当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学习, 但也应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异, 适合别人的职业发展方式不一定就适合你。因此, 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之前, 应当首先问问自己:我性格怎样?我属于哪种类型的老师?我的教学功底如何?然后确定自己适合怎样的发展路子: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还是寻求突破跨越发展?第三, 切合实际, 不做虚无缥缈之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职业初期完成的, 这时青年教师往往斗志昂扬、雄心勃勃, 所以难免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念头出现。因此, 我们需要对主客观条件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才能确定切合实际的目标, 尤其是在完成目标的时间上更应谨慎, 否则在执行过程中就会一步受挫、步步受挫, 自信心受到打击后, 完成目标的动力也就削减了。
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行的方向, 但光有思想力没有执行力, 一切也只能是一场空谈。因此, 青年教师在确立目标之外, 还要为各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左传》中在谈及兵法时提到“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这又何尝不是个人发展奋斗时的情绪体现, 往往青年教师在起步阶段接触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面对的教学对象都是新鲜的, 在教学过程中会比较有激情、有冲劲, 也爱思考。那么, 青年教师该如何将激情、冲劲转化为教学成果、教学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加强事业心、责任感, 提高自身素质修养, 认真备课、上课, 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 虚心向资深教师、骨干教师求教, 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 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第三, 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数据信息平台, 通过阅读书籍、期刊论文等多种途径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拓宽教学思路, 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第四,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抓住机遇, 接受挑战, 磨砺自己, 在竞争中发现不足, 寻求发展;第五, 树立创新意识, 探索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努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二、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学校的帮助、团队的助推
青年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经历从新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变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 而由于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在经历了几年的教学工作之后往往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如何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过程, 避免青年教师刚刚成长成熟就进入职业倦怠期, 这就需要学校、系部、教研室等各个层次的团队给予帮助和支持。
1. 学校作为管理团队, 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体制
机制的支持, 搭建青年教师多样化的成长平台,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培育肥沃的土壤。学校应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如:通过“以老带新, 结对帮扶”的方式使青年教师得到老教师面对面的指导和引领, 在老教师听课评课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等活动促进同伴之间的激励和互助, 以竞争促发展;邀请校外专家做教育教学系列讲座、培训, 使青年教师接受到更专业、更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武、示范课这类集中听课学习的活动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 短时间内难以学习消化, 因此, 若条件允许, 学校可将优秀教师或者一些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拍成视频在全校范围内共享, 或者将示范课等活动中的优秀教案、PPT在全校范围内共享, 这样教师可以选择学习状态较好的时间去观看学习, 所达到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2. 系部、教研室可组织教学团队, 选择教学精英承担
团队带头人, 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 创造优越的成长环境。教学团队指的是在教学活动或教学研究活动中结成一团的一队人, 团队成员有特定的共同目标, 有一定的组成和运行规则, 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协同工作, 并且每个成员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都能够得到合理利用, 所以成员个体的力量虽然是有限的, 但组成的团队的力量却有可能是无限大的。教学团队可以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 如:各系部、教研室组织团队进行校本教材的研究和课题的研究, 并将青年教师纳入这个团队, 让他们参与其中或者旁听学习。在这个教学团队中, 应当有一个带头人, 能登高一呼, 有榜样的力量, 团队成员要做到互相交流、互帮互助、共同协作、资源共享, 这样的团队才能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 取得研究成果, 才能让青年教师学有所得。
每个人不管在什么样的群体中都一定要有自我意识, 要不忘提高自己的价值, 初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更应当抓住机遇, 利用学校创造的有利条件, 提升自己的价值, 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团队助推的力量, 实现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
摘要:青年教师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 青年教师群体的教学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如何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的关注。
关键词:青年教师成长,个人努力,团队助推
参考文献
[1]王克全, 刘建军.对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 2010, (12) .
[2]崔虹, 陈姗姗.浅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J].科技向导, 2011, (27) .
一个强调:让幼儿自己动手
我们自己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件事听过之后,没过多久就忘了;如果是看到的,便容易记往;如果再亲自做一下,就更容易理解了。对孩子来说,亲自“做”的效果远远胜过对他说什么、让他听什么,在孩子每天的操作活动中,我都认真地观察、研究他们,然后试验孩子的反应,并给予个别化的启发和引导,最后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成长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的理念,让孩子永远有持续性的发展。
一个核心: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
在开设蒙台梭利教育一年多来,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给儿童爱与自由。
首先,我们给幼儿营造一个温馨、宽松的环境。尊重孩子,不轻易打断孩子的话,即使孩子说得慢或出错,也耐心听完,然后用正确的语言复述示范。还有我在和幼儿交谈时,一般是坐下或蹲下,与幼儿的高度相仿,使他感到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
其次,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出错时,我尽量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纠错,而不是急于指出孩子的错误。尽量少说“你错了”或“你做得不对”。我们尽量给幼儿以相对独立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投入地玩、做……我们要在幼儿玩与做的过程中去捕捉孩子的一举一动,从而去发现和引导幼儿。
一个提高:不断地提高自己
蒙氏教育给我带来了快乐和自信,自踏上蒙氏岗位的那天起,我便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心中始终牢记一个信念:用我的真心去关爱幼儿,用我的真爱去温暖幼儿,用我的真情去感动幼儿。这种信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更加坚定,在这一年多的实践与学习中,更激发了我对“寻求专业成长教师”的热情,同时通过反思,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以下三点:
1向“长度”发展。在教学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用于创新、苦练教学基本功,提升业务素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2、向“宽度”发展。在积累“长度”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教育实践能力,向“宽度”发展。即:提高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教育性反应意识,教育的监控能力等。
3、向“高度”发展。在具有了“长度”和“宽度”的同时,更要具有专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以提升我的专业高度。而要真正做到这些,离不开两个字:“爱心”。而恰恰这点,正是我的内有的特质。
一个希望:家园同步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与家长保持了较好的关系,互相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开展家长会活动4次。家长们都很重视,来的也整齐。会议中我们向家长介绍了蒙氏理念、学期计划,和幼儿们一天的流程,还有关需要配合的事项等,家长们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2、家访多次。详细地了解了幼儿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家长们的教养方式和孩子们的个性情况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为了能更好的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3、每周按时发放《家园联系本》,做到每周定期与家长反馈幼儿情况。
4、个别谈话。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及时交流一些问题看法,非凡是对有进步的孩子要当天及时给予交流表扬。
总之,“我一定为您的孩子提供最大的帮助,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分享最好的实验成果。”这也是我在今天家长会上对您的庄严承诺。
最后和大家共同分享三句话:
“学习是最不亏本的投资”
“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学理念。
教师教学要走向成熟,是需要一定教学理论的积淀。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唯有博学,才能多才多艺,才能娴熟地掌握并运用教学技巧,才能成为学生乐学的引路人,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境界。开学初,工作室开展了《教师上好课的秘诀》一书的交流活动。交流中,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读书收获进行了分享。老师们一致认为,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其次要提升教师的专业修养。本学期在教学之余,我认真阅读了邵清艳老师编著的《备好课的教学艺术》、刘金玉老师的《高效课堂八讲》、程红兵老师《好教师就是好教育》几本书,从中学到了许多备课的理论知识和不少教学技巧;明白了,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给自己补足钙,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提升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开阔了眼界。
二、参加教学研究,提升自身素养。
名师引领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渠道,为使教师开阔教育教学视野,拓宽教育教学思维,王老师组织我们工作室成员参加了各级业务培训及研讨活动,让我们感受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最新动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开学初,我有幸参加了该工作室的同课异构活动,参与了每一次的评课活动。我自己也为工作室讲了一节汇报课记,听课的老师从我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法等不同角度对我的这堂语文课给予了中肯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在名师工作室的学习中我一直结合自己日常教学工作,时刻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对照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行为。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结合所学教学模式,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我努力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会学生学习策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以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信任。所教学科和所带班级的教学效果显著。
大家好!
从大学毕业踏入教师这个行业已经某年了,这某年来,在学校领导无微不至地关怀下,在同事的热心帮助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下,在某某中学这个摇篮里我收获到了成长的快乐,我感觉自身的综合素质正在逐渐提高。某某中学,她是一个融洽的大集体,上至领导,下至同事,处处体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温情。学校在管理方面也是处处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仅是重视学生,更是善待每一位老师。
每一个年轻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遭遇到困境,包括因为课上得糟糕而沮丧、受到家长误解而委屈、学生的淘气而气馁,特别是学生不肯学、学不好时,我们常常会手足无措,失去信心。每当回顾自己成长的经历,我都会深深地感到,某某中学是我们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她使我们由懵懂走向成熟,使我们脱胎换骨;我也深深地感到,某某中学是能充分展示我们聪明才智的舞台。是她,使每一个教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角色;是她,为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机会。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我也是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一个很大受益者。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并关注着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成长,为了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素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并支持我们参加校内外各种教学观摩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积极吸收青年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工作,为提高我们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搭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平台,帮助我们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这种成长是快乐的,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领导的温情关怀;因为在这里,我们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真诚相待的同事。和他们一起工作,让我们提高的不仅仅是业务水平,更有为人的气度和胸襟。为此,有三点感想和体会想和青年教师一起分享:
一、热爱学生、对学生负责,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德。台湾教育家高震东有一句名言:“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一个教师,就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或弟弟、妹妹一样,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进步和成才着想。这是职业所要求的,也是教师这个光荣称号所要求的。
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作为一个教师,三尺讲台就是自己的岗位,人生价值首先体现在课堂价值,所以应努力使这种价值最大化,认真地讲好每一次课,在课堂上得到最好发挥。事实上,任何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能讲一手精彩的课,得到领导、同事和学生的认可。有位哲人说:“人性深处最大的欲望,莫过于受到外界的认可与赞扬”。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得到他人的尊重,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体现和张扬这种天性,追求自己的课堂价值。要想讲好课,首先要有这种欲望和激情,有这种价值追求。
三、干哪一行都需要基本功。作为一个青年教师,对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在三尺讲台上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更要讲究教学基本功。学生的大脑不只是一只装知识的容器,更是一只需要点燃的火把。过去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现在要求教师得有一条河,是活水,是时时更新的知识。所以,做一个称职的教师是不容易的,我们必须坚持学习,坚持研究。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在某某中学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激情和才华,致力于自身的发展,用勤学和善思书写成长,用求实和崇真建立我们的教育事业,推动学校的发展;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虚心向学校的名师学习,把前人的宝贵经验作为我们自己成长的养料;我们要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成长的路上携手并肩、共创未来!
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保持一份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珍惜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奉献我们的激情、品尝教书育人的快乐,在实践中增长为师的才干、放飞我们的梦想。
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我们要学习的太多了,而且就我自身而言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今天,站在这儿,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我们各位青年教师是某某中学的希望,我们自身的发展与某某中学将来的发展共赢。唐朝诗人刘禹锡有句诗:”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浅读教师个人成长总结】推荐阅读:
老教师个人成长总结11-12
教师个人成长现状分析06-09
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规划06-26
高职教师个人成长规划11-17
幼儿教师个人成长记录06-05
教师个人成长心得体会12-08
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计划12-13
教师个人成长五年规划06-04
教师个人三年成长计划12-30
幼儿教师个人成长计划范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