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软实力建设路径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关键词]
中国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现代国家建设;路径;述评
[摘要]软实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增强一国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国内外研究中国软实力的文献大幅增加。其中关于中国软实力建设路径的探讨,对促进我国软实力科学发展最富借鉴意义。本文在重点梳理中国软实力建设优势、约束条件与推进路径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做了简要评析,并从现代国家建设与和平发展战略的高度,初步探讨了推进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可能路径。
[
软实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在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约瑟夫·奈敏锐地洞察到当代国际竞争的这一现实特点,提出了软实力理论,为分析国家综合实力和理解现代国际竞争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快速提高,一些国家对我国的猜疑、敌视程度也随之增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一度蔓延,影响我国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有效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猜忌,特别是为实现中国以和平方式从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世界强国的目标,国内理论界日益重视对提升中国软实力问题的研究。随着对国家软实力研究的逐步深入,国家软实力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软实力理论也成为我国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资源。深入探寻符合中国实际和软实力建设内在规律的现实路径,是有效提升中国软实力发展水平的理论前提。本文对国内外关于中国软实力建设优势、约束条件与推进路径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评析,并从现代国家建设与和平发展战略的高度,探讨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对中国软实力发展有利条件的研究
推进我国软实力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当前我国软实力建设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有利条件做了较深入的探讨,主要代表性观点如下:
第一,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为软实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硬实力是软实力的物质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文化与制度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为我国软实力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2008年对美、中、日三国民众的调查显示,中国在亚洲拥有最大的经济影响力。大卫·艾森伯格指出,中国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廉价信贷和消费品,以及潜在的广阔市场前景,许多国家正在享受中国为其带来的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印度总理莫汉-辛格指出,印度应将中国视为经济增长和全球贸易的典范。
第二,中国具有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黄金辉等人认为,中国“举国体制”在决策正确的情况下,具有促进软实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中国可以凭借中央财政和国有企业的强大实力进行对外投资,以赢得软实力优势。正如美国外交事务委员会2008年指出的那样,中国国有企业拥有不计短期、即时利益,而从事与国家整体利益紧密结合、具有长期战略价值的项目投资优势。
第三,“中国模式”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大吸引力。2004年,著名学者雷默提出“北京共识”,认为中国模式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包括:改革创新、大胆试验;循序渐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并重;追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财富的公平分配。在雷默看来,“北京共识”提供了可能替代“华盛顿共识”的新的国家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韩国学者赵英南、郑钟昊撰文指出,亚洲、拉美和非洲的一些欠发达国家对“北京共识”所描述的中国发展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北京共识”对提升中国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中国继续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北京共识”具有取代“华盛顿共识”的潜力,至少对某些国家如此。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2009年指出,中国经济令人惊异的快速发展体现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中国的政治传统和现实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关注。门洪华认为,中国以人为本、关注均衡与质量的发展战略,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超越经典现代化理论和“华盛顿共识”的新路径。
准确把握我国软实力建设的有利条件,是充分发挥我国软实力建设优势的认识前提。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中国软实力建设有利条件的研究,为我国软实力建设的推进提供了有益借鉴,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分析如下:第一,从研究视角来看,多数学者主要从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等宏观层面考察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有利条件,这种研究方式有助于把握中国软实力建设有利条件的核心要素,但对中国软实力形成的深层原因、中国发展模式的独特性和对其他国家发展的可借鉴性缺乏深入研究。第二,从研究方法来看,多数学者主要采用静态、横向比较方法探讨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有利条件,但缺乏动态分析视角,因而难以全面、及时把握中国软实力建设的现实特征和变化趋势。第三,研究者对中国软实力建设有利条件核心内容的认识差异较大。从已有研究来看,多数学者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软实力建设有利条件的关键内容,但对中国发展经验、模式是否在更大范围内具有可借鉴价值的认识差异较大。部分学者认为“北京共识”具有取代“华盛顿共识”的潜力,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大吸引力;但也有学者认为“北京共识”的内涵尚不明晰,“共识”程度仍然有限;少数学者甚至认为“北京共识”的提法,带有浓厚的向其他国家推销中国经验的意味,因而可能对中国软实力建设带来不利影响。我们应冷静思考中国经验的内涵、借鉴价值,既要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度创新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现代化事业尚未完成,中国体制转轨、结构升级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只有努力整合国内国际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因此,对“中国模式”问题的探讨,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自大。
二、对中国软实力发展限制因素的探讨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我国在现代国家建构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多制约中国软实力发展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较深入的探讨,代表性观点如下:
第一,国内政治价值选择和制度安排难以满足软实力建设的要求。一是国内政治体制的弊端抑制了中国软实力的发展。如约瑟夫·奈指出,中国在政治上遭受吏治腐败、分配不公的困扰,缺少民主、人权和法治,从而使中国的政治制度缺乏足够吸引力和感召力。二是中国出口产品频繁出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损害了“中国制造”的信誉,侵蚀了中国的软实力。正如威利·拉姆所指出的那样,“中国出口有毒的奶制品,包括曾经出现的受污染的化妆品、宠物食品,以及危险玩具和
家具等事件,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善意和中国共产党一直试图通过数十亿美元的‘信誉工程项目’,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所获得的软实力”。某些西方学者甚至得出结论:中国的发展模式不仅不能吸引“发达国家和对世界起决定性作用的国家”,反而会削弱其在西方社会的软实力。国内学者许少民认为,中国威权政治的存在、言论自由的缺失也会削弱中国本身的软实力。卢新华也认为,中国国内政治腐败、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制约了中国软实力发展。
第二,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未能有效转化为文化软实力。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未能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竞争力。于运全指出,现阶段中国存在对外文化传播逆差严重、文化价值观缺乏广泛认同等问题。陈正良认为,中国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远远不够,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创新力仍然不足。约瑟夫·奈指出,中国没有完善的文化市场与支撑组织,没有好莱坞那样的文化产业,没有与美国相媲美的大学教育,特别是缺乏像美国那样为数众多的非政府组织所创造的丰富文化软实力。
第三,中国较低的公共外交水平制约了对他国民众的吸引力。柯兰齐克将软实力建设目标分为“高”、“低”两个层次,“高”的目标面向精英,“低”的目标在于吸引大众。中国较低的公共外交水平,限制了中国公众与国外民众的有效沟通和交流,不利于提高他国民众对我国的认同度。郭学堂认为,中国目前的公共外交理论难以解释现有的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行动和影响,同时存在公共外交主体和受体单一等问题,从而难以适应软实力建设对公共外交的内在要求。黄金辉等人指出,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民间资本开发不足,未能充分发挥普通民众在对外软实力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第四,中国软实力建设仍然面临“中国威胁论”等不利国际舆论的困扰。一些西方学者仍然用“中国威胁论”的思维解读中国软实力建设的目标和前景。柯兰齐克指出,“从更广的范围来说,中国软实力建设是中国谋求恢复其中央帝国地位的运动”,“就像美国建国初期在美洲的所作所为一样,中国将在自己所在的地区——东南亚,实施中国自己的门罗主义”,“从长远来看,苏联解体后,中国将成为对美国国际影响力构成威胁的首要国家。”乔尔·伍斯诺(Joel wuthnow)将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目标定位于“保持和扩展在‘第三世界’的领导地位”。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软实力建设限制因素的探讨,为准确把握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限制因素提供了理论借鉴,但由于研究立场和理论深度的限制,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从研究视角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软实力建设限制因素的探讨更多聚焦于我国内部因素,而缺乏全球性的分析视角,对外部限制因素的研究不足。第二,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软实力建设国内限制因素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国内政治体制、文化软实力、公共外交水平等宏观问题,较少分析“台独”、“藏独”和“疆独”等重大现实问题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侵蚀作用;对制约中国软实力建设国际因素的探讨,主要关注的是以“中国威胁论”为代表的冷战思维对中国软实力发展的抑制,而较少讨论新贸易保护主义、非传统安全威胁等全球治理问题,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不利影响。第三,从研究方法来看,多数研究采用“国家一社会”分析范式,从国家层面上主要研究的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对中国软实力发展的制约作用;在社会层面上主要探讨了社会资本不足对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不利影响。“国家一社会”分析范式,虽然有助于完整概括当前中国软实力建设面临的不利因素。但这种宏观分析方法,难以对中国软实力建设限制因素的内部结构进行深入剖析。第四,对某些带有明显偏见的观点需要作出有效回应。一些研究者,特别是某些西方学者,由于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差异,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限制因素、发展前景等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甚至有意歪曲。为更加科学地判断中国软实力建设的限制因素,必须对歪曲中国软实力建设宗旨的言论进行有效回击,以创造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有利国际环境。
三、外交战略优化与软实力发展
约瑟夫·奈指出,正当合理的外交政策是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国内学者对国家外交战略与软实力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积极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郭树勇认为,大国形象包括政府形象和民间形象,其核心要素包括国家的现代身份、国际贡献、战略意志、特殊责任和有效治理等五个方面,涉及政治合作、经济交往、社会沟通与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软实力建设既应构建良好的政府形象,也应塑造良好的民间形象。黄金辉、丁忠毅认为,在国际交往中,应力求实现国家利益与国家责任、本国外交政策目标与遵守国际规范的平衡,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汪涛等人认为,国家软实力的实质是其形象和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国家营销战略,以塑造和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从而提高中国软实力。杨刚等人还探讨了美国硅谷华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形象直接攸关我国国家形象,应进一步发挥华人群体塑造和维护中国国家形象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努力提高中国在国际制度、规则制定中的地位。门洪华指出,中国必须加强在国际制度,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国际制度形成中的议程设置能力,在国际制度中提供更多公共物品,尤其应提高在主要国际政治、经济组织中的出资份额,以此消除他国疑虑、提高中国影响力。郭树勇从国际主义观念嬗变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国应积极探索“新国际主义”,以推动国际制度的创新,从而产生新的国际认同,为中国发挥更大国际影响奠定合法性基础。苏长和从国际制度建设、议程设置、制度内政治动员等角度,探讨了参与国际制度制定与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关系,认为中国应在战略上更加重视制度设计,并将其与中国的全球治理和新的世界秩序观结合起来。
第三,加快提炼中国价值理念的普适元素。陈玉刚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软实力内涵的精髓在于一国价值观、文化和制度的比较优势,体现为一国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共享价值的潜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具有普世意义的三大价值理念:即发展、稳定与和谐,提高中国软实力,应在学理上深入研究这些理念,并努力将其制度化。在李杰看来,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与西方文化有许多共通之处,应深入发掘中国文化中的普世主义元素,以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理解与沟通。黄金辉、丁忠毅认为,应大力传播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新的发展理念,以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第四,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些学者从传播学角度探讨国家软实力建设,认为提升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增强中国的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李希光指出,中国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问题的议程设置方面能力较弱,在
国际传媒中的声音微弱。中国应积极谋求设置对自己更有利的国际议程、制造更多有利于提高中国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在国际社会赢得更多的发言权。许少民认为,中国对外传播不能仅依赖自身,也可以运用第三方力量,从而打开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新局面。郭学堂等学者从积极开展公共外交的角度探讨了提升国家传播能力的问题。
国内学者围绕优化外交战略与提升我国软实力水平这一主题的探讨,既有一定借鉴意义,也有待进一步深化:第一,从研究视角来看,多数学者主要从“自我一他者”这一内向性视角设计我国软实力建设的路径,而较少采用“他者一自我”的外向性视角,审视当前我国软实力发展的路径。如多数学者主张应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价值理念,而缺乏对借鉴他国先进文化的有效路径的探讨。第二,从研究方法来看,已有文献对我国软实力建设具体措施的动态、比较研究不足。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致力于改善国际形象、提高国际议程设置能力和扩大国际话语权,但国内学者对这些措施实施效果的动态评估不足,从而难以对相关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第三,所提方案的针对性较差。已有设计方案大多较为笼统,针对我国软实力建设具体情况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建议较少。国际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中国对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情况千差万别,中国对外软实力建设的具体方案,应因所指对象的不同而具体设计。如中国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近邻与远邦的软实力建设方案应有较大区别;在不同阶段针对同一对象的具体方案也应有所不同。第四,缺乏对非常规状态下我国软实力建设路径的探讨。已有研究主要探讨了正常情况下我国软实力建设的路径,而较少涉及非常规状态下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应急方略,不利于提高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如仅有个别学者探讨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保持和提升中国软实力水平的战略思路,不利于中国及时有效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第五,对国家对外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分步实施方案研究不足。目前,多数学者主要从不同角度探讨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具体途径,而较少从整体上权衡不同建设路径的优劣得失,对中国软实力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长远战略思考不足。为更好推进中国软实力建设,应站在和平发展战略的高度,实现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整体目标和分步实施有机统一。
四、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软实力提升
国内政治价值观和制度安排是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软实力建设的潜力。黄婧、岳占菊针对我国制度创新不足、政策缺少连续性的现状,提出只有加大国内体制改革的力度,促进公平和效率的实现,才能更好地提升国家软实力水平。方长平将国内软实力建设看成基础性的关键议题,认为软实力战略的实施不是单纯的对外关系问题,而是一个国家如何在国际和国内两个舞台上塑造、展示自己魅力的问题。这不仅要求一国把自己的优秀文化、发展模式和外交理念传播到世界,争取他国的理解和接受;还需要在塑造国内主流价值观、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培育市民社会等方面进行富有吸引力的建设与创新,实现“善治”目标。章一平认为,提升中国软实力必须建设一个充分、成熟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政治体制,努力塑造公正、民主、人权、进步的国家形象,充分展示制度创新能力。阎学通等人指出,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国际影响以一国内部实力为基础。必须把社会公平和正义作为软实力建设的政治基础,把政府国内动员力作为对外软实力的基础。当国家制度、社会道德规范、政府官员和广大民众都以公平与正义为行动指南时,中国模式的国际吸引力将大幅提高。蒋英州、叶娟丽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仍然属于政府(执政党)推进型,我国软实力建设也是如此。政治体制改革与执政党能力建设是优化国内制度安排的前提,因而是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出发点。郭学堂从培养国民责任意识、巩固汶川地震后媒体开放制度、提高危机管理应对能力等方面,强调了国内政治价值选择和制度安排对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意义。门洪华等人还从完善中国模式的角度探讨了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有效路径,认为在国内层面,中国要加速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确保政治稳定、文化繁荣、落实民主发展和公平正义,从而构成中国向心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基础。近年来,中国在国家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暴露出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度建设议程越多,制度创新步伐越快,越体现出国家制度建设的不足。因此,他认为必须进一步提高国家制度建设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约瑟夫·奈最初将软实力概念用于分析国际问题,然后逐步将其用于对国内问题的分析。国内学术界对软实力概念的使用也是如此,更多的是从国际关系角度,讨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路径问题,而从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角度,探讨国家软实力提升途径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多数学者主要从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善治”的维度,探讨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可能路径,体现了学者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但一些学者的观点也值得探讨和商榷。如阎学通教授直接将“国内政治动员力”视为国家软实力的基础,而没有对“国家政治动员力”作具体的分析。因而说服力不够。因为,从现实来看,一国政治动员力主要分为强制型、引导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很显然,基于暴力威胁或极端民族主义的强制型国内政治动员力,不能视为国家软实力;只有引导型的政治动员力才具备软实力的基本属性。因此,不能不加分析地把一国“国内政治动员力”直接视为对外软实力的基础。作为后发外生现代化国家,我国现代国家制度建设的任务尚未完成,制约了我国软实力的进一步发展。林尚立等人认为,现代国家建设的目的,不仅在于巩固政权、维护现行制度,更重要的还在于为中华民族构建一套较完整的民主制度体系、深入人心的现代价值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一个稳定有效的现代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从而实现我国的长期稳定和谐与繁荣发展。现代国家建设可以带来两大效应:第一,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的现代化;第二,在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实现国家(政府)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合理化,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这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根本社会条件和制度保障。因此站在现代国家建设的高度,思考推进我国软实力发展的可能路径,具有高屋建瓴的性质。
五、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区域软实力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后,国内学界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路径做了较深入的探讨,代表性观点如下:童世骏认为,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主要面临以下任务,一是同步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彰显中华民族的国际自信力;二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形象的亲和力;三是结合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四是推进文化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韩振峰认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应采取发展文
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凝聚力、强化文化感染力、增进文化传承力、拓展文化吸引力、激发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竞争力、提升文化传播力、扩大文化影响力,以及加大文化保障力等十项措施。姚迎春探讨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关系,认为前者是后者的价值归宿,而后者是前者的重要途径。陈正良指出,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荟萃世界多元文化精华,凝练民族文化精华,建设生气勃发的当代中国新文化,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重视文化创新,奠定文化强国基础;树立“文化国力”观念,整合利用中国深厚悠久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让中国产品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的结晶和载体;增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全球传播力、对外亲和力与感召力,彰显中国文化在国际空间的“存在”。还有一些学者从加强政治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了提升国家软实力水平的关系。如董立人等认为,固化人民的政治文化认同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蒋英州、叶娟丽指出,民族精神培育,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政治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统合都离不开政治文化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国软实力发展必须抓住政治文化这个核心要素,由此出发来促进其他软实力的建设与硬实力建设。熊扬勇认为,中国独特的红色文化,是政治性质的文化,具有明显的软实力特性,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国内软实力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区域软实力建设研究。在区域发展日趋加快与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为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许多地区都把软实力建设作为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新动力,相关研究对区域软实力建设的路径也做了大量探讨。关于提升区域软实力的主要途径,国内多数学者认为,由于各地具体的历史、社会、人文、生态条件的差异,以及各地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区提升软实力的具体举措应有自身特点。目前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增强区域内生发展能力和改善城市形象等方面。
概括地说,国内学者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路径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文化资源开发论、文化产业发展论、文化传播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论。因而较全面地探讨了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问题,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借鉴。但深入分析,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一些学者将国家文化软实力直接等同于国家软实力,而忽视了软实力建设中非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这种观点不利于实现软实力建设的均衡发展,因而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第二,一些学者将政治文化视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要素,将政治文化建设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基本路径,这种主张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未能把握软实力建设的关键环节。因为,政治制度创新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要素,政治文化不等于政治制度本身,如果先进的政治文化不被本国政府与民众广泛认同,并转化为具体的政治实践,那么政治文化的软实力特点就不可能充分体现。
对区域软实力建设来说,仅从地区层次探讨其建设路径,容易导致相关研究目标层次过低和分析深度不足。文化软实力与区域软实力建设的根本任务和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整体水平。因此,必须把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区域软实力建设纳入国家软实力发展的总体框架,以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整体要求,审视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区域软实力建设,这既有利于避免研究的片面性,也有助于克服区域软实力建设中的“狭隘地方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思维的局限性。
六、结语
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中国软实力建设路径的研究,有效推进中国软实力建设,必须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冷静、理智地判断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前景。一些学者过分看重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有利条件,对中国软实力建设前景的判断过于乐观。这种看法以阎学通教授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中国完全有可能在3—5年内,显著缩小与美国在软实力方面的差距。其他一些学者又过分强调中国软实力建设的制约因素,对中国软实力建设前景的判断又过于悲观。这种看法以许少民为代表,他们认为,中国软实力建设存在两难困境,在短期内提升空间有限。对于当下中国而言,软实力也许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乐观者的立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我国软实力建设的信心,但忽视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悲观者的观点,虽有助于反思当前我国软实力建设的不足,但又低估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潜力,不利于树立我国软实力建设的信心。软实力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实现的重要前提,提升中国软实力水平任重而道远,只有全面准确地把握对中国软实力建设的有利条件与限制因素,才能更好地实现提升我国软实力水平的目标。
第二,必须实现内外软实力研究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对内软实力是对外软实力的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对外软实力;另一方面,对外软实力的提升,也可以促进对内软实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软实力建设的内外因素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国内软实力建设路径的研究,这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重对外软实力研究,而轻对内软实力研究的现状。在这一过程中,又出现新的片面性。如一些学者片面地认为,提升对内软实力是根本性的,对外软实力建设是从属性的。这种观点虽然强调了对内软实力建设的基础性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又忽视了对外软实力建设。在当代世界一体化的语境下,特别是在中国向世界性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必须站在现代国家建设与和平发展的高度,克服软实力建设中非此即彼的机械思维方式,简单地强调内外软实力建设中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建设。必须统筹对内软实力建设和对外软实力发展,实现内外软实力建设的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刘蔚然]
作者:黄金辉 丁忠毅
摘要:以康奈尔大学修改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报道为例,分析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在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际话语权以及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尊严与主权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提出布局顶层设计,构建协同机制;主动服务引导侨团融入主流社会;培育文化认同,凝聚族群意识以及涵养侨务资源,维护华侨华人权益,从而不断优化完善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华侨华人社团;国家软实力;话语权;文化认同;族群意识
一 引言
2016年1月16日,蔡英文当选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1月19日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简称康大)校园网报道称:蔡英文“总统”是第一位女性也是第二位康大校友执政台湾“国家”最高领导人。众所周知台湾不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蔡英文也不应该被称为“国家总统”。在康大华侨华人和康大中国访问学者与学生会等社团强烈抗争下,2月初康大校园网及时修改了报道;而康大另一位校友李登辉在1995年以所谓的“私人身份访问”美国期间发表“台独”言论,也同样遭到了纽约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和该校中国留学生社团联手游行抗议,迫使其在康大演讲只能从大厅后门偷偷溜进会场。我们认为康大案例充分表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在展示国家形象与尊严、捍卫国家利益与主权、提升国家凝聚力与话语权等“软实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对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尤其是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的“新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与国家“软实力”建设内在互动关系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力量
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首创“软实力”观点,提出国家综合实力分为 “硬实力”(Hard power)和 “软实力”( Soft Power )概念。在多级、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格局下,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不仅仅体现在一国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 “硬实力”,还体现在国家凝聚力、文化感召力、政治价值观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国际政治议程的话语权等“软实力”贺俊杰:《海外留学人员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经营与管理》2015年第6期,第39—41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但就中国软、硬实力的现实发展而言,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是 “硬实力”的快速增长与 “软实力”的培育严重不平衡,即存在 “软、硬实力”严重逆差赤字高伟浓:《试析海外新型华人社团在中国公共外交中的文化中介功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95—98页。。或是由于中国国际议事规则话语权、媒体舆论影响力等“软实力”的薄弱态势,或因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对现有国际权力结构产生的较大冲击及由此产生的猜忌心理,或因对中国国情制度不了解,或因中西方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对中国仍有很大程度上的担忧、摩擦和焦虑,甚至出现诋毁丑化中国形象,编造“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虚假言论宣传,试图阻止中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如何转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不公正看法,如何向世界展现中国良好的声誉、并释放善意和稳定的预期、减少国际社会的误解与偏见,如何有效地向国际社会表达中国诉诸于和平崛起的战略意图和勇于担当全球责任,如何按照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利用外国民众“听得懂”“听得到”“听得进”的途径与方式,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对中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塑造一个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形象①,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我们认为,凝聚与发挥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价值是改善这一局面的现实有效途径,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在塑造国家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与支持;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国国际感召力;参政议政融入主流社会,提升国际话语权;以及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尊严与主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大量的案例与事实表明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是国家“软实力”建设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三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海外华侨华人分布广泛、人数众多,“有阳光照耀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正是对过去和现在移居世界各地中华同胞人口和分布的形象比喻。根据国侨办最新统计数据,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数逾6000万人,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裘援平:《大战略 大平台 呼唤侨胞大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3月10日,第4版。,其中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国大陆走出去的新移民接近1000万王耀辉、苗绿:《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新移民主要以高学历海外留学生(据教育部统计,1978-2014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累计已达351.84万人,约200万多人留在国外学习和发展)、专业技术移民、商务投资和家庭团聚移民等为主,他们与海外20世纪50、60年代后完全本土化成长起来的华人华裔一起构成了当代海外新华侨华人,根据《国际人才蓝皮书: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报告(2014)》显示:海外新华侨华人中专业人士约400万人④,他们大多从事技术性、研究性和管理性工作,分布在高新技术、教育、金融等行业领域,这类精英群体除拥有较高的知识学历、职业修养之外,还具有一般意义上的职场人士所不具备的国际素养和跨文化沟通领导能力。当代海外新华侨华人社会趋向年轻化、知识化,整体素质普遍提升,彻底扭转了老一代华侨华人 “四刀”(菜刀、剪刀、剃刀、铲刀)的整体国际蓝领劳工形象,如今他们的整体国际专业形象向白领、金领等“四师”(工程师、医师、教师、会计师)与“四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教育家)转变。
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华文教育与华文媒体堪称海外华人社会的“三大法宝”,海外华文教育、华文媒体是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载体、工具和路径,而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则是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和华文媒体建设的责任主体,是海外华人社会的基石、坚强后盾和重要组织形式,是支撑海外华人社会存在、延续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相比以血缘宗亲为纽带、封闭管理于华社内部的帮扶、互助和联谊等一般性功能的老一代传统社团而言钟大荣:《力推网络时代的华侨华人社团建设》,《侨务工作研究》2011年第3期,第28—29页。,以当代海外新华侨华人为主体构建的海外新型华侨华人社团有较大的改变:在组织形态上以地缘为基础的同乡会、以业缘为基础的工商团体,以新移民为基础的华侨华人专业性社团层出不穷;功能上具有以科技、商业取向明显、政策政治关怀增强和中华文化传播功能显著为特征①;管理模式上与时俱进,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是海外中国形象的塑造者,是居住国中国形象代言人,是中国民间外交使团,正是这一特殊地位与角色决定了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1.塑造国家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国家形象是国家内、外部公众对国家自身、国家行为、国家国事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国际总体评价和认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国家“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之一。优化提升国家形象,有利于中国在和平崛起进程中赢得国际体系下世界各国的认同与支持。作为全球重要的移民输出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移居海外的新华侨华人从踏入迁入国伊始,她所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个体形象,更是整个中国的国家形象,新移民自觉和非自觉的言行举止传递着中国形象符号等相关信息,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林逢春:《海外华人新移民对崛起中国国家形象认知》,《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第50—54页。。因为对于迁入国国家民众和社会而言,新华侨华人的集体属性(中国身份)比个人属性(如身高相貌)更明显,其行为取向自然引起外国人对中国形象的联想,该群体素质与修养自然会受到外国公众的关注;该社团群体所附带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以及华侨华人社团的商业经济、政策取向等更是会对当地社会带来深远显著影响②。前文所述,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舆论误导,部分外国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抱有成见,海外新华侨华人整体专业能力强、文化素质高,且直接、广泛的面对外国民众,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文化活动、商业投资、参政议政等语言行为展现中国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面貌,传递中国正能量,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认知误会,加深彼此互信、理解与认同、支持,纾解噪音四起的“中国威胁论”,为中国和平崛起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
2.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国国际感召力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上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海外华侨华人无论生活在世界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因此,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展示了海外侨胞良好形象,是每一位海外华侨华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李其荣:《华侨华人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新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17—123页。。
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和文化艺术机构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的主导性和中坚作用更为突出。他们熟悉海外文化市场的运作模式和发展趋势,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具有独特优势,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天然桥梁和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组织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他们在促进中华文化与当地主流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利用外国民众“听得懂”“听得到”“听得进”的途径与方式,借助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文化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品牌文化活动,将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诚信等中国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真实地展示并传递到世界各国,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准确传递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和平崛起“奇迹”的独特社会发展模式,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华侨华人社团在海外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有利于加深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有利于提升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促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张恒艳、庄国土:《侨乡研究的知识积累和现代资料体系建设》,《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第100—108页。。
3.参政议政融入主流社会,提升国际话语权
参政议政对于海外华人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传统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往往游离于居住国主流社会尤其是政坛之外,其功能主要是封闭于社团内部,政治上鲜有建树,缺少话语权。但近年来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参政议政融入主流社会意识明显增强,一方面是由于海外居住国对华人参政开放与接纳,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随着华侨华人在居住国的不断融入,新一代华侨华人的经济基础、知识结构、社会影响等整体形象显著提升,华人社会希望通过参政议政平台,借助新华侨华人社团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来维护与提高海外华人社区在居住国的权益和地位任娜:《海外华人社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东南亚研究》2014年第5期,第96—101页。。
相比老一代华侨华人社团,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在国际政治事务上,敢于表明独特鲜明的政治立场,敢于抨击当局不当言论,敢于组织游行示威等正当方式发声,维护华侨华人和祖国利益。如前文所述康大蔡英文事件,2016年1月下旬,康大华侨华人与中国访问学者与学生社团敢于发声,表明社团政治立场,抗议校方将台湾称为“独立主权国家”的错误事实,强烈要求修改有损中美两国政治共识的报道;如对待钓鱼岛问题,2013 年年初,全美中华青年联合会、美华国际青年商会、全美华裔优秀青年联谊会、南加州华人华侨联合会等多家大型美国华人社团联合发表公开信,强烈谴责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Diane Rodham Clinton)发表的有关钓鱼岛问题的言论,并呼吁两岸共同维护领土主权①;如对华侨华人权益问题,愈来愈多的华侨华人敢于为自己发声,拒做“哑裔”。2016年2月11日,纽约布鲁克林区法院陪审团裁定,华人警察梁彼得过失杀人罪、渎职等5项罪名成立,将面临最高15年监禁,这是美国纽约近年来第一次警察被判定过失杀人罪。纽约曾经发生的几起白人警察执勤致人死亡的案件中,警察都没有被起诉或被判无罪,而华人梁彼得明显是事故误杀黑人,却被起诉和定罪,这彰显美国司法不公的一面,海外华侨华人认为“梁”成了替罪羔羊。2月20日,在华人纽约布鲁克林总会、纽约华人联合会、美国香港旅美华人总商会、美国福建同乡会等新华侨华人社团的组织下,有十多万美国华侨华人和部分亚裔人士(其中有相当部分闽籍华人)在美国纽约、华盛顿特区、波士顿、旧金山、费城、迈阿密等40多个城市举行全美维权大游行,声援华裔警察梁彼得,抗议美国司法当局对于华人梁彼得警官的不公正判决,创造了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华侨华人游行示威活动的纪录《拒绝做“哑裔”:全美40城市华人游行声援华裔警察》,http://talk.ifeng.com/a/20160222/41553611_0.shtml,2016年2月22 日。。在华侨华人社团的强烈抗议示威游行压力下,2016年3月23日,纽约联邦检察官建议主审法官,不要对2月11日认定的二级过失杀人罪成立的前纽约华裔警官梁彼判监禁刑,代之以6个月监视居住,500个小时社区服务,缓刑5年的较轻处罚。据悉,一旦法官采纳该建议,意味着梁彼得警官将免于牢狱之灾。这个阶段性的胜利改写的不只是对梁彼得一个人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华人作为移民群体,显示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改写美国社会秩序的力量。 华侨华人大规模抗议梁案意味着华侨华人今后不再沉默、不再是一盘散沙,大规模游行示威争取的就是华侨华人真正的人权平等。据悉,这次全美国集会游行维权没有任何官方机构介入,完全由以中国新移民为主的3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组成的联盟机构发起,再联系各地的华人组织实施《在美学者谈美国华人大规模抗议梁案:华人参政意识的觉醒》,http://news.ifeng.com/a/20160223/47554023_0.shtml,2016年2月23日。。
相比老一代华侨华人社团,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在居住国参政选举、政治诉求意识明显提高,华人参政社团不断成立,比较著名的如“华人权益促进会”“洛杉矶华人参政促进会”、美国“百人委员会” “美籍华人政治行动委员会”莫光木:《二战后美国华人社团的发展》,《前沿》2012年第14期,第169—170页。“英国华人参政计划”等社团。在华侨华人社团支持下,美、欧、亚等地区不断涌现华裔政府议员与高官。华侨华人社团不仅组织华人选民登记,支持华人参政,还举办各种活动为华人候选人站台背书,鼓励华人选民用手中选票发声。如2012年法国大选前,法国华人服装业总商会、法国上海经济文化发展会、法国华裔互助会、潮州会馆、法国华侨华人会等社团通过刊登公益广告、召开动员会等形式,号召会员和其他有投票权的华人投票《回看2012海外华人参政舞步》,http://huaren.haiwainet.cn/n/2013/0104/c345779-17959816.html,2013年1月4日。;如华人律师李贞驹创办的“英国华人参政计划”,该社团旨在推动华人参与英国政治和社会事务,维护华侨华人族群的合发权益,英国从2005年没有华人参选,到2010年有8名华裔候选人,再到2015年有11名华裔参选。华人参政要有长足发展,不仅需要华裔候选人加深对所在国家政治体系、政治历史、政治大事件的了解,还需要激发居住国政坛华人青年领袖的参政意识,培养符合议员能力标准的下一代华人后备军。为了激发年轻一辈新华人的参政热情,目前已经有美国“百人委员会”、美国“华人公共事业会”和“国际领袖基金会”等华侨华人社团和人才训练机构联合起来,让年轻华裔去白宫和联邦政府实习,提高华裔的政治领袖才能《前美商务部华人官员:培养年轻华裔参政成当务之急》,http://www.chinanews.com/hr/2015/11-16/7626226.shtml,2015年11月16日。。
4.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尊严与主权
由于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某些惧怕“中国梦”实现的国家,利用各种途径抹黑中国、妖魔化中国;海外“疆独”“藏独”和“台独”等分裂势力,利用歪曲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宣传极端思想,并借助西方部分国家和团体的反华力量,鼓吹中国没有民主、少有自由、腐败丛生、体制残缺,破坏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受此影响海外民众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对中国存有偏见。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具有民族性、本土性、国际性特点,他们能够较为客观、以居住地易于接受的合法方式,准确传递中国声音,这些特征决定了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在改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国家尊严和主权完整方面具有国内其他媒体和组织机构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例如,前文所述1995年康大校友李登辉“私人访问”事件,在纽约本地华侨华人和康大中国留学生社团发表公开抗议信、游行抗议下等,康大做了低调处理,取消李登辉“记者招待会”,不得悬挂“伪国旗”,不能播放“伪国歌”等,“台独”分裂势力不能得逞;2001年5月,李登辉再次以“私人身份”来到康大看望孙女,康大没有安排李登辉任何公开演讲、记者会或活动,也不做官方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过程中多次受到“藏独”分子破坏的情形,法国的华侨华人以及中国留学生社团自发组织了“保卫圣火”的活动,以维护祖国尊严。还有“藏独”“疆独”事件,2008年3月和2009年7月先后在西藏拉萨和新疆乌鲁木齐的“藏独”“疆独”恐怖分子杀人恐怖活动,英美等国家的某些媒体,不顾客观事实,反而恶意攻击中国政府。英国华侨华人社团组织爱国侨胞把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的造假新闻选登在互联网上,揭穿其造假,逐条痛击;2009年美国洛杉矶华侨华人社团和中国留美学生社团上街游行,抗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CNN)对中国的造假报道和电视台主持人杰克·卡弗蒂(Jack·Cafferty)的辱华言论,迫使电台负责人不得不登台向世界华人道歉《辱华事件激发美华人政治觉醒 摆脱歧视仍长路漫漫》, http://money.163.com/13/1129/09/9ERDMAO100254TI5_all.html 2013年11月29日。。2013年10月16日,美国ABC电视台主持人吉米·基梅尔(Jimmy Kimmel) 在其主持的节目“吉米鸡毛秀” (Jimmy Kimmel Live)中召集几个孩子开“儿童圆桌会议”,一个白人孩子称,“我们应该绕到地球那一边去,把中国人都干掉”。而吉米却说道,“把他们都杀掉?好吧,这是个很有趣的主意”,吉米没有做任何纠正。此节目经播出后在北美华人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美国华侨华人社团在全美26个城市组织了3万多华侨华人的大规模游行,以抗议美国ABC“种族灭绝”言论。迫于舆论压力,基梅尔公开道歉,美国广播公司承诺采取整改措施以消除有关言论的影响,永久清除该内容,永久取消“儿童圆桌会”节目环节《辱华事件激发美华人政治觉醒 摆脱歧视仍长路漫漫》,http://money.163.com/13/1129/09/9ERDMAO100254TI5_all.html 2013年11月29日。。总之,从奥运圣火、海外“台独”“藏独”“疆独”分裂行径到西方媒体等反华言论,海外华侨华人社团都能及时准确的发出中华声音,披露事实真相,回击西方虚假甚至欺骗报道,维护国家形象与尊严。
四 拓宽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路径
在海外,华侨华人个体的力量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广大海外华侨华人只有团结起来,组织社团,众志成城,才能共同维护国家权益与形象。康大蔡英文、李登辉等事件都表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巨大能量。布局顶层设计,构建协同机制;主动服务侨团建设,引导侨团融入主流社会;培育文化认同,凝聚族群意识以及涵养侨务资源,维护华侨华人权益,不断优化完善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有效路径。
1.布局顶层设计,构建协同机制
发挥新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和中央政府从国家战略、从侨务外交的高度进行统筹布局与顶层设计。首先,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建设是要在有利于海外华侨华人长期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推进我国和平崛起和祖国统一的原则下,充分调动发挥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在各个领域增强中国“软实力”的作用;其次,鉴于目前国内没有一个比较权威完整的全球华侨华人社团统计资料,因此建议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简称国侨办)牵头,协调外交部、中国侨联等部门,组织华侨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等专家学者,全面调研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名录、数量、分布、类型、组织架构与运作模式,初步建成全球华侨华人社团平台信息数据库;第三,建议国务院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交流合作工作总纲要》,国侨办等部委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奏地开展此项工作,加强对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在构建和促进中国“软实力”作用的引导;同时,由于不同国家对华侨华人政策存在较大差异,国侨办还应针对全球不同区域出台《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工作细则》,正确对待、评估华侨与华人的中国情结差异,注重海外社团中外籍华人的特殊作用和影响,分析国际侨情侨务,涵养侨务资源,避免急于求成,避免“软实力”元素过度包装陈奕平:《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作用、机制与政策思路》,《华侨华人历史研究》第2010年第6期,第14—20页。。
构建海内外侨团工作协同机制,增强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建设国家“软实力”的整合协同性。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以海外传播中华文化工作为例,有中国侨联、教育部国家汉办、教育部孔子学院、文化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国侨办海外华文教育、外交部主办的各种海外中国文化年活动等等。多部门积极投入促进海外华侨华人事业发展,有其利但也有弊,因国侨办使命就是协助国务院总理办理侨务工作,是侨务工作最高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因此建议由国侨办统筹协调各部委的有关海外侨务工作;在海外,加强与完善驻外总领馆侨团服务工作机构建设和服务力度,建立由总领馆主导,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海外侨胞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2.服务侨团建设,提升侨领素质
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前提条件是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自身应具有较强的“软实力”,增强“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加强社团自身建设,提升社团领袖素质。目前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林立,据相关文献报道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数目到达2.5万个谭天星:《 构建和谐侨社关乎海外侨胞福祉》,http://www.njqb.gov.cn/wqfw/hdjl/zxft/201411/t20141118_3058577.html ,2014年11月18日。,规模均较小,虽侨团相互之间会保持适当沟通和联系,但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杯葛的状况依然存在。当需要协调彼此立场,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和重大事件,体现整个华人社会的存在、意志与声音的时候,现有的组织形式未免过于松散,组织能力有待提升徐文永、谢林森:《华侨华人社团与中国侨务公共外交》,《八桂侨乡》2012年第9期,第18—23页。,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建设,社团带头人、侨领是关键。建议国侨办加大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培训力度,尤其是侨团领袖的领导能力培训,在完善“华侨华人中青年社团负责人培训班”“海外侨领高级研修班”的基础上,增设“华侨华人社团管理与运作高级研修班”“华侨华人社团骨干人员研究班”,引导社团组织与功能与时俱进,向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转变;建议成立由驻外总领馆牵头,华侨华人社团为主体的侨界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在应对华侨华人自身权益和维护国家形象尊严突发事件时,沟通协调,做到尊重事实,不卑不亢,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权益。例如前文所述2016年蔡英文事件,当康大报道蔡英文当选台湾“国家”领导人后,康大华侨华人、康大中国访问学者与学生会、康大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等社团负责人,立刻通过QQ群、微信群讨论沟通协调,以社团名义通过抗议信的形式阐明政治立场:我们强烈抗议。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绝大部分国家都认同台湾不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 这也是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基本原则,2014年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Barrack Obama)总统又重申这一原则。整个维权突发事件展示了社团负责人即尊重事实,又不上纲上线;既理直气壮,又不急不躁 ,在维护国家权益的同时传递了中国国格人格形象。
3.融入主流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增强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软实力”的另一有效途径是引导社团积极融入主流社会,履行社团社会责任。海外华侨华人,虽然素质普遍有所提升,但大多数还是从事商业经济活动,真正融入国际主流社会,参政议政在政府工作的还是相对欠缺,在当地主流新闻媒体和法律界任职的华侨华人也为数不多。因此一旦发生华侨华人权益侵害事件,往往由于缺乏主流社会、媒体的支持与报道,难以及时有效地捍卫和争取华侨华人的权益。华侨华人社团要想在住在国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必须设法使自己融入主流社会,即本土化,要有自己的“声音”。
海外华侨华人日益认识到,必须团结起来参与住在国的政治生活,才能影响住在国政府有关华侨华人政策法规的制定。海外新华侨华人社团不仅应积极支持华人参选,为华人背书站台,还要积极运用自己手中的选票,表达自己的“声音”;社团应鼓励协助华侨华人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挥社团与本地经济利益团体沟通对话的功能;社团还应加强与本地主流媒体的联系和来往,主动结交媒体的朋友,借助主流媒体的力量,争取媒体话语权;多做公益事业,履行社会责任,赢得当地主流社会的信任与认同。
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只有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移居国本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事务活动中,只有立足本土,融入本土,才能更好地表达华侨华人的声音和诉求,才能提高社团自身的影响力林逢春:《海外华人新移民对崛起中国国家形象认知》,《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第50—54页。。
4.培育文化认同,凝聚族群意识
由于历史和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原因,在看到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对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有正面效应的同时,在某些国际区域也应该意识到中国因素和华侨华人对此的制约效应许梅:《东南亚华人在中国软实力提升中的推动作用与制约因素》,《东南亚研究》2010年第6期,第58—65页。,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陈瑶:《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与华侨华人的作用——国际关系学和华侨华人学整合的视角》,《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82—88页。,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软实力”不能等同于中国“软实力”,这也是前文建议国家因地制宜出台《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工作细则》,正确对待、评估华侨与华人的中国情结差异,讲究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服务工作策略与方法,避免急于求成,避免“软实力”元素过度包装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软实力”的基础是全球华人的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向心力,要想实现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软实力”向中国“软实力”转换的正能量效应,争取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认同是关键,
在大部分海外华侨加入外籍成为华人的侨情下,力争海外华人对中国文化认同是实现中国“软实力”提升的现实有效途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凝聚着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之精髓,载负着一个族群认同和信奉的核心价值。我们首先建议国家加强中华文化价值观体系建设,除继续巩固传统文化对海外华侨华人文化认同之外,还应加强当代中国文化吸引力,使海外华侨华人对传统文化的普遍认同扩展延续到对中华当代文化的认同,创造全球华人的“文化家园”汤锋旺:《华侨华人与中国软实力:概念、方法与理论》,《东南亚研究》2013年第1期,第73—79页。;其次,国侨办、外交部、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汉办、孔子学院等国家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与开展“文化侨务”工作,文化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并举,构建中国内地、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海外华侨华人居住国文化交流与合作互动机制,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最后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完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塑造和平崛起敢于担当负责的大国国家形象屹立于世界之林,传播中国核心价值观念,传递中华民族正能量,不断满足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心理诉求,增强海外华侨华人对华人族群身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海外华侨华人社团“软实力”向中国“软实力”转换。
5.凝聚侨心,维护海外华侨权益
对华侨的保护研究多数关注其在中国境内的合法权益,而海外华侨权益的保护尤其是从法律的视角研究相对较少。保护本国侨民的合法权益是符合国际惯例的,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提出“强化涉外法律服务,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依法维护海外侨胞权益。” 《决定》提出依法维护侨胞权益是依法治国全局的组成部分,而不是某个部门或者行业的行为,这将大大强化涉侨法律的权威性,将维护海外侨胞权益纳入中国涉外法律制度的框架之中,更加适应海外侨情的新变化,有利于更好地为侨服务。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华侨权益保护法》,完善驻外领事保护海外华侨权益的方式方法,探索海外华侨权益法律援助工作方案,落实符合条件的海外华侨华人领取退休金、医疗保险等,给予海外华人同胞在回国签证、居留居住和回国创业上最优惠的便利和待遇,建议尽可能放宽海外华人签证时间,放低“中国绿卡”门槛,探索试行“侨胞证”或“华人证”等,彻底解决广大海外华侨的后顾之忧。我们认为,维护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不仅可以进一步凝聚侨心,增进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故土认同感和华人身份的自豪感,而且还有利于进一步汇聚侨智,发挥侨力,吸引高层次海外华侨华人回国投资创业发展,海内外华侨华人联动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Key words:New Chinese Associations;Soft Power;Discourse Power;Cultural Identity;Ethnic Awareness.
【责任编辑 吴应望】
作者:衣长军
【摘 要】普通高校社科学报作为知识传递、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阵地,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面对网络化、数字化和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普通高校社科学报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可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和地方文化特色设置优势栏目和特色栏目,在期刊传播方面利用新媒体拓展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建设具有凝聚力的学者型编辑团队,以实现党报在学术期刊界的创新性、可持续化发展。
【关 键 词】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承与传播;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多元化传播
【作者单位】许伟丽,《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时代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研究”(L21BXW011)。
从本质上讲,文化软实力是一种人文力量,相较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两个硬实力而言,其更多呈现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隐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1]。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因素之一。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家影响力能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普通高校社科学报是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其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2],必然为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在中国及世界舞台上的传播做出应有贡献。
一、文化软实力概念的内涵及外延
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次提到软实力(Soft Power)一词,在他随后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中,软实力的概念得以进一步完善。综合来讲,约瑟夫·奈将软实力定义为一种非物质的隐形力量,具有吸引他人效仿的感召力[3]。不久之后,中国学者王沪宁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崭新概念,将约瑟夫·奈对软实力概念里的内涵和外延纳入文化软实力中,认为文化软实力包括诸多因素,如民族文化、意识形态、历史发展、价值观念、民族信仰、科学技术等。可以说,文化软实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内,它是一种凝聚国民力量的感召力;对外,它是一种获得他国认可与支持的柔性魅力。显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前各国竞争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者对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不断深入,文化软实力的理论研究在国内不断完善壮大,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使用软实力概念;党的十八大将“文化软实力显著提高”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5]。
二、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目前拥有近千所高校,绝大多数高校都创建了自己的学报。其中,普通高校社科学报作为高校学报的重要成员,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是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发言人”,肩负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学术交流、服务社会、人才培养的使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阵地[6]。虽然学报在宣传、推介方面不同于大众媒体,但对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助力作用不容小觑。
首先,国内一些高校社科学报依托本校的优势专业创办优势栏目,也有一些学报在“名刊工程”“名栏建设”的引领下设立了反映中国的历史、民族、饮食、服装等传统文化的特色专栏。通过这些特色优质栏目的传播,中华博大精深的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传播。
其次,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数字化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传播领域,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新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协同发展,高校学报的传播方式也有了质的飞跃,从以前的单一纸质出版逐渐过渡到不同程度的数字化出版[7]。一些普通高校社科学报与时俱进,顺应新媒体发展潮流,创建了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传播平台,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面临的挑战
文化软实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支持。作为科研成果展示的窗口、文化传播的平台,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在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助力的过程中面临多种挑战。
1.受众面偏窄,发行量较小
要想振兴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面向一定数量的受众,如果受众面窄,影响力和号召力自然减弱。普通高校社科学报作为高等学校出版发行的学术性期刊,办刊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校相关领域的教师和学生,期刊的受众面相对较窄。同时,学报出版力量相对较弱,期刊发行量小,难以被大型书店和图书馆订阅,期刊普及面不广。
2.数字化之路任重而道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多媒体、数字技術相融合的出版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在此历史大潮中面临一定的挑战[8]。虽然多数高校社科学报实现了网上收稿、审稿、校对等数字化工作流程,并加入了知网、万方、维普、超星等期刊数据库,但受众群体仍有局限。同时,高校社科学报在数字出版和网络传播方面存在短板,论文的传播渠道没有真正面向大众,因此,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数字化管理和运作并没有从实质上提升学报的社会效益。
3.编辑的文化传播意识有待提升
提升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文化传播力,编辑的作用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编辑仍然停留在纸媒编辑阶段,没有很好地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能,因此学报的传播难以实现多样化。与此同时,编辑自身的文化传播意识不强,在栏目设置、稿件审理过程中对文化信息缺乏敏锐性。因此,要想使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内容辐射到广大受众,实现社会价值,编辑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传播意识,并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不断学习、提升文化素养,更好助力文化软实力的发展。
四、普通高校社科学报促进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发展策略
虽然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在助力文化软实力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为了更好地在媒体融合时代凸显重要价值,提升学术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1.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普通高校社科学报不仅肩负着传播知识和文化的责任,也肩负着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使命。编辑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普通高校社科学报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思想和行动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础。
2.创办优势专栏和特色专栏
一是设置优势栏目。当前,大多数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栏目设置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办刊特色和办刊优势。因此,学报栏目设置应依托本校优势学科,呈现本校办学特色。这样,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在服务本校办学宗旨的前提下也要凸显鲜明的办刊目标。
二是创建特色专栏。一些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名刊工程”“名栏建设”倡议,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创建特色栏目,推动了当地文化的宣传与发展,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了贡献。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在创建特色栏目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历史名人、民族文化、饮食文化、语言文化、旅游文化等,通过特色栏目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辐射力[9]。如《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栏目的《陕西方言及民族研究》,《五邑大学学报》的《侨乡文化研究》《南粤名人研究》栏目,《攀枝花学院学报》的《金沙江文化研究》栏目,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特色专栏。
3.英文论文写作和翻译顺应文化外传需要
目前,国内多数期刊要求论文附有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英文是国内学术成果与国际对接的关键桥梁,对中国科技和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过去,期刊为迎合目的语读者,摘要等部分的写作或翻译多以西方语言的表达习惯为写作标准,对于复杂的中华文化部分选择删减或用西方文化中的相应内容来替换,这样确实给西方读者带来很大的便利,但不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不利于西方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也不利于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因此,在英文写作和翻译部分,作者应在顺应西方语言表达习惯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文化为归宿,采取注释、拼音加注释等方法保留中国文化精髓。
4.构建高校社科学报多元化传播格局
高校社科学报的影响力既取决于期刊内容的质量,也依赖于传播的途径和速度。虽然多数高校社科学报采用同第三方平台合作的数字出版模式,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报自身的特点和主体地位。因此,高校社科学报要想对外展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提高影响力,除了要致力于提高期刊质量,还要运用新的传播媒介构建多元化传播格局。
近年来,多数高校社科学报建设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上为作者、读者、编辑、学者提供互动功能,开通微博、抖音等宣传平台,传播途径的拓展使学报的获取趋向大众化,文化传播力和号召力随之提高。未来,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可进一步探索数字化产品的开发,使高校社科期刊走出学术圈,扩大高校社科期刊的大众传播。
5.建设学者型编辑团队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为高校社科学报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编辑队伍应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設,发挥自身对期刊质量提升、行业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一是提升文化传播意识。编辑平时应多读书、多交流、多学习,加强自身在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方面的文化修养,调查和研究文化的核心,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稿件。二是实现编辑自身角色的转变,由传统纸媒编辑转变为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编辑。新时代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期刊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须进行创新性改革,编辑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网上审稿流程,还要努力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努力转变为数字技术编辑。
此外,学报编辑部也要培养并引进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编辑,促进学者型编辑团队的建设。期刊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是其中重要的生产要素。普通高校社科学报要想增强竞争力,提高期刊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内培养、对外引入专业化的学者型编辑势在必行。编辑部可以为编辑创造学习机会,让编辑进一步掌握本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动向。如果缺乏某学科领域的专业编辑,编辑部应积极运作,吸引相关专业人才。
6.鼓励国内优秀作者把论文写在中华大地上
多数高校期刊虽然稿源充足,但欠缺优质稿源,特别是普通高校社科学报的高质量稿件更是凤毛麟角。普通高校社科学报想要凸显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必须提高期刊的内容质量。一方面,编辑在审阅稿件时要具有高度的敏锐性,善于发现优质论文,通过遴选稿件挖掘具有较高写作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作者,培养优秀的作者队伍。同时,编辑可以通过向专家、学者约稿的方式有效提升期刊质量。另一方面,鼓励国内优秀学者和科学家将学术研究成果投至国内期刊,助力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和科技腾飞,提升中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五、结语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新时代各个领域的重要战略任务,普通高校社科学报作为知识传递、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阵地,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面对网络化、数字化和新媒体的高速发展,普通高校社科学在报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普通高校社科学报应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优势栏目、特色栏目的打造,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实现自身在学术期刊界的创新性、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狄心悦. 彰显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疆样本”:基于“我为新疆代言”“达人西游”大型活动的调查研究[J]. 甘肃高师学报,2020(4):48-55.
[2]席珍彦. 新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探讨[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76-83.
[3]约瑟夫·奈. 论权力[M]. 王吉美,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17-10-27)[2022-01-10]. http://cpc. people. com. cn/19th/n1/2017/1027/c414395-29613458. html.
[5]李家祥. 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J]. 理论导刊, 2021(11):125-129.
[6]孙永泰. 高校社科学报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困境与破解[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8):1007-1015.
[7]刘红. 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及思考[J]. 中国编辑,2017(3):60-64.
[8]吴应望. 高校学报数字出版困境及发展策略研究[J]. 中国编辑,2019(1):53-57+62.
[9]梁赛平. 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调查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6):596-600.
作者:许伟丽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软实力”是相对于一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资源实力等“硬实力”而言的。“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在他看来,软实力就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利诱的方式改变他方的行为、从而使己方得偿所愿的能力;构成软实力的有三种主要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软实力体现为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外交策略等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的说服作用、渗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通过文化来体现。因此,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文化软实力”概念由“软实力”概念衍生而来。在现实中,人们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涵义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和运用方式。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软实力”的意思是“文化这种软实力”,或者说“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文化”。作为这种观点的体现,人们会说:“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见2006年1月5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论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另一种观点认为:“文化软实力”也便是“以文化为基础的软实力”,或者说是“文化所产生的软实力”。这种理解方式与约瑟夫?奈关于软实力载体的界定有关。奈认为,软实力主要来自三种载体或者说资源基础: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价值观和国内政策(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践这些价值观时)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时)。
软实力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国家软实力,实际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它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人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认为软实力即国家的文化力量,包括三种力量,一是对他国产生的文化吸引力;二是本国的政治价值观;三是具有合法性的和道德威信的外交政策。在国际较量中,一个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可见,软实力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筹码”。
文化是思想领地和精神家园,是信仰依归和创造源泉。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灵魂,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进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必将成为国家发展的强动力。
首先,要让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发展硬道理。文化是贯穿软实力的经纬,是维系软实力的灵魂。软实力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强弱、人民贫富。缺少文化高度的软实力是短视的,缺少文化深度的软实力是肤浅的,缺少文化包容的软实力是狭隘的,缺少文化创新的软实力则必然会僵化和萎缩。苏联解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软实力的严重衰落。如果我们日益重视文化软实力,文化必将成为我国加快科学发展和重塑国际形象的主角。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迫切需要文化软实力充实发展硬道理,着力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激发奋斗热情,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其次,要让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发展硬任务。任务硬就硬在要始终不渝地做到“四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持以人为本,正视人的地位,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始终把人放在最主要、最突出、最根本的位置;重视人的价值,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好信仰危机、道德滑坡等问题;发挥人的作用,满足人的利益,维护人的尊严,珍惜人的生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为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坚持“双百”方针,多出文化精品,努力继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目标。此外,更要坚持改革开放。
第三,要让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发展硬支撑。文化软实力推动和支撑发展,是当前地方十分前卫而先进的发展理念,我们应当把握好文化三维力加以谋划,予以增强。即在增强文化生产力下硬功夫。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与经济、科技等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生产力已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软实力,首先应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键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增强文化凝聚力上下硬功夫。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民族文化具有整合资源、凝聚意志、形成共识、提振精神的力量,是支撑国家、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增强文化凝聚力,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增强文化影响力上下硬功夫。当今时代,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广为流传,谁就能够掌握话语权,增强影响力。我们必须坚持“走出去”的文化战略,加强中华文化宣传,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加强对外文化贸易,深化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只要制定好政策,让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发展强动力,中国就会加快迈入世界文化强国的进程,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进一步。传播、介绍与宣传,它应该是通过坚持不懈、潜移默化的提升过程,是一个从国家到国民素质的提升与展示过程要着眼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切实推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外交等各种领域的工作,追求国富民强、社会公平正义以及国民幸福程度等重大目标,调整经济模式与利益结构,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建设成为一个与文明规模、历史规模与人口规模相符合的文化大国。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
单位:政法学院 姓名:顾敏玉
摘 要: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关键字: 文化软实力 传统文化 国际话语权
一、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1.“软实力”的来源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文化软实力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军事力量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 “„„硬实力和软实力依然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语言是信息传播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大小的重要指标。美国之所以能够将各种文化产品连同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行销全世界,除了国力的支撑外,主要依靠的就是语言优势,这也是美国的软实力“依然强大”的一个重要表征。为了维护自己的语言文化利益,扩大在国际传播中的份额,目前许多国家都在有计划地实施各自的语言战略,并努力扩大语言的国际影响。
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对比政治与经济,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为持久,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的国际环境中,文化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是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中华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与竞争中却处于弱势,文化软实力展示和运用不足,民族文化面临着被侵蚀和渗透的危险。 2.中国软实力的现状
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围绕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四个方面所作的精辟阐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指引。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是复杂的,国际局势的动荡,中国的国际的话语权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是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升级。“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一想法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当前,中国政府对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有着自己的主张,提出了中国自己的文化安全观,改革开放以来历任国家领导人的文化立场,多在于强调合而不同,求同存异,鼓励和加强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文明对话。中国也开办了孔子学院和语言文化学院,有更多的外国友人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洗礼,现在也出现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最近几年,一些中国电影逐渐走出国门,在为世界所认知的同时,也赢得了部分海外市场。分析中国电影现状现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中式大片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受到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影片的海外竞争力仍然偏弱,与中国贸易大国和文化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所以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和语言软实力在发展的同时也收到了挑战。
二、 如何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1.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发展不平衡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在国家较量中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并非都能产生预期效果,诸如文化、外交等其他因素的作用却在渐渐增强。中国文化要征服他人,先要征服自己,要在别国为人所接受,就要先在国内为广大人民群体所实践、所接受。现在在国外的许多知名景区有标有中文的警示牌,比如说注意安全、请勿吐痰。好的方面来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出国旅游,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更坏的一方面是我们国人的文明缺失,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人的印象就保留在不文明阶段,这让我们中国如何在国际社会中以德服人,诚信交往。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软实力仍然非常有限。实践也使人们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应该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提升。
但是,目前我国的文化力却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仅占百分之四。另外,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贸易的逆差有数倍之大。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为国家发展智力的动力源,文化产业的落后,必将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2.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统的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够实现它的文化价值。进而言之,国家的软实力并不是一种自我确认、自我命名的文化属性,而是一种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能量转化、并且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够实现的文化力量
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一直是我们构建国家文化产业体系、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命题。中国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就像蕴藏在地下的丰富矿藏,如果不经过人工的开采、冶炼,它永远不可能实现其内在能量和价值。因此,传统的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够实现它的文化价值。进而言之,国家的软实力并不是一种自我确认的文化属性,而是一种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能量转化、并且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够实现的文化力量。
我们不能够对传统文化资源照单全收,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流行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我们高中的政治一直也在灌输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道理。不论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除了通过政府的公共职能机构进行贯彻之外,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感性的、甚至是娱乐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由此建立公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国现阶段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经过社会媒体的大力推广,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 3.如何全面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对于中国来说提升文化软实力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5000年文明的厚实积淀,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强大的文化优势,但是必须承认,中华文化在对外交流与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上面临着如何发展、如何繁荣的重大课题。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交往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有了较大的进展。一些文化机构与海外文化机构加强合作,推进中国文学、美术、戏曲、音乐、舞蹈及民族民间工艺等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等当代科技手段也使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速度加快。同时,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等西方大国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产生的兴趣,客观上也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了一定作用。
提高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有很多种途径和方式方法,这里我们主要提出几点:
(1)全方位传播,让世界认识中国。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汉文化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物质成就与思想底蕴。现在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信息时代。在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掌握话语权。因此,我们要建立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使我们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更多体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精品介绍给世界。 (2)我们要大力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各国的相互依存空前加强,一国利益往往与其他国家密切相关,并且一些与各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全球性问题也需要世界各国共同来解决,这就决定了国与国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至关重要,而合作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能否平等相待,恪守诚信,互惠互利。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和谐”,讲究“和而不同”,主张平等相待、诚信合作、互利互惠的理念,在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家与家之间的冲突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实现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发展。以“和谐”为主要价值目标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能够发挥独特的协调、平衡、包容作用,为解决新形势下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心态,发挥以“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的比较优势,不断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学者的研究表明,近几年来,“韩流”汹涌,把中国文化的内蕴精神表现到了极致。尽管韩剧中的故事情节和社会场景皆为韩国的和现代的,但融注于其中的思想观念、人情世理、生活习俗、道德准则等,则一应都是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制、延伸与创新,特别是通过对剧情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把儒家文化的精髓表现得出神入化、淋漓尽致。这就启示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不但具有丰富的内蕴、恒久的价值、广泛的适用性和极强的再生能力,而且具有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和当代信息社会的高度契合性与强大亲和力。 (3)我们要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展示和应用。软实力竞争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作为强势的西方文化,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的手段,可以畅通无阻地向世界各个角落扩散,而弱势文化若想对外传播,却是步履维艰。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文化霸权。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主要是因为它率先完成现代化的过程,实现了与现代科技、现代市场的结合,然后有意识地在全球推广。长期以来,我们国家没有制定出一个明确而完善的对外文化发展战略。文化企业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文化品牌建设薄弱,特别是缺少国际性的、可参与性的文化品牌。像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传承、开发、推广明显不足。而且我们国家传统节日的文化遗产的申请还被别的国家抢了先机。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的意识和手段落后于国际潮流,很难以商业化的手段,进入西方主流销售渠道。因此,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开发、传承、推销,文化产业部门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扩大文化产品的输出,才能改变我们在软实力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4)重视海外华文教育,调动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我国现在分布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约有5000万人,这支力量是中国国家软实力在海外的表现和扩展。因此,我们要重视海外华文教育,并且充分调动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中国在海外推广汉语,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西方舆论更是十分警惕。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说,中国正在创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汉语文化中心网络,旨在全球范围内教授外国人学习以难学著称的汉语。这种汉语文化中心叫做孔子学院。前苏联于1957年发射第一枚人造地球卫星。当时,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引发了美国和欧洲国家对于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超级大国的担忧,但中国的孔子学院所要做的正好相反。孔子学院一方面要提升中国的声望,一方面要缓解人们对中国崛起的忧虑。重新加入全球声望的竞争反映了中国包含更广范围的战略。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仍然关山重重,任重道远,非一日之功可以成为对外文化传播大国的。关键是我们要踏踏实实地把宣传工作做好,假以时日,必出成果。
文化凝结着历史,文化连接着未来。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在当今中国,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潮中,中国文化毕竟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编:《跨文化传播论坛文集》,新星出版社,2007 陈乔之、李仕燕:《西方文化霸权威胁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选择》,《〈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李海娟:《“软实力”竞争背景下的文化战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12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靠的就是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就会失去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
关键。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凡是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的国家,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就能掌握影响世界、影响人心的话语权。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文化扩散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播中处于特殊地位。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具社会影响的科技进步的手段和载体,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四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舞台、创造有实现空间、贡献得到社会尊重。要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动员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文化建设,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有志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如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则是制约整个软实力的经纬、维系整个软实力的灵魂。近年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区域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挖掘、对外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准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和内在凝聚力,其核心就在于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程度。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因此,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做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和核心。
文化软实力内涵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决定了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具体就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培育中国文化魅力;要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创造中国文化价值;要倡导共赢、责任、和谐的理念,提高中国文化的贡献度;要发展良好的国际关系,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努力掌握国际话语权。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大力发展文化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而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与了解,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基于辉煌传统的新的文化创造,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优秀文化成果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有机结合,以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成果确立中国文化的现代形象,在崭新的现实境遇中彰显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文化的实力和魅力。
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平台,有利于中国建构与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主张,有助于增进我国与对象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从而为中国赢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并获得更高的国际声誉与国际地位。
只有让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都来分享我们的文明成果与智慧,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让世界听到中国较为全面客观的声音,才能使中国真正走向世界,我们的软实力也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浅议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概念)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那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哪些作用呢?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呢?
一,是能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靠什么统一人们的思想、凝聚人们的力量?靠的就是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这个最核心的东西,就会失去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二是能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开阔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三是能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凡是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的国家,其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就能掌握影响世界、影响人心的话语权。文化的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
四,能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拥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舞台、创造有实现空间、贡献得到社会尊重。
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
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
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软实力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重要基础。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我们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以利于世界民族之林。
杨萍萍 20111190
11级广告一班
推荐阅读: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09-16
软实力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06-19
北大论文封面07-19
北大附真题10-02
北大讲稿10-14
北大阅读书目10-28
2024北大毕业演讲07-07
北大成人教育09-06
北大讲话学习总结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