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文化自信(通用9篇)
一、北大社团,这个名字永远属于敢为天下先的北大人,它凝聚着北大人的雄心和热血、坚韧和勇毅,—代代北大人从多姿多彩的社团文化中汲取营养,在社团文化的舞台上一展 才华,在社团文化的沃土中崭露头角。甚至北大社团已经内化为一种组织方式,一种人群 单位,成为北大这个有机体的细胞之一。在北大的辉煌与光荣当中,“北大社团”无时不焕 发她的夺目光彩。
二、1904 年,抗俄铁血会成立,中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社团诞生,北大社团从初始之日 起就与国家和民族休戚相关。五四时期,新闻研究会、新潮社等社团吸引了毛泽东、李大 钊、邵飘萍、傅斯年名人志士。新中国成立以后,北大社团发展进入新时期。1956 年,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成立并一 直延续至今。谢冕和一群有着共同梦想的年轻人创办了社团,冯至、吴组缃等著名的老诗 人、老作家以他们丰富的作品奠定了五四文学社最初的底蕴。从孙玉石、钱理群到陈建功、刘震云,从海子、骆一禾、西川到戈麦、臧棣、西渡,五四文学社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文 学家和文学爱好者。
三、北大注册学生社团已达 263 家,参加人数约 30000 余人次。北大学生社团活动为北大 学子提供了施展自身才能、培养兴趣爱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广阔舞台。根据社团活动 内容性质的不同,北大社团共分为政治理论、学术科创、实践促进、公益志愿、地域文化、合作交流、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八大类,政治理论社团紧跟形势发展,开展座谈、讲座、社会实践、理论学习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学习和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术科创类 社团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在各自的专业领 域开展科普或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践科创类社团以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实 践能力为重点,鼓励同学们投身社会实践,知行并重,为青年接触社会、体验社会提供了 学习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公益志愿类社团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借鉴吸收现代社会文明价值观念,弘扬新时期的北大精神,团结有志青年,广泛开展公益 服务活动。地域文化类社团致力于区域经济和文化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付诸实践,以推 动地方发展。合作交流类社团通过文化交流和出国出访的实践活动,试图加深学生对异域 文化的了解,增进世界各地青年之间的友谊。文化艺术类社团是北大学子陶冶情操、切磋 技艺、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校园原创文艺发展孕育了肥沃的土壤。体育健身类社团基 本涵盖了绝大多数体育项目,
北大荒文化是指长期以来在垦区形成的, 代表垦区民俗特征、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北大荒文化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边缘文化。从区域地理角度来看, 北大荒文化植根于黑土文化, 具有东北文化的一系列特征;从文化的发展特点来看, 北大荒文化是典型的移民文化。具体而言, 北大荒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 兼容并包。北大荒文化形成于上个世纪50—60年代, 是伴随着北大荒的开垦而发展起来的。当年, 来自全国各地的转业官兵、学生、知青等一批人, 来北大荒追寻自己的梦想, 他们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形成了今天的北大荒文化。
第二, 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北大荒精神的核心。至今大荒人还时刻铭记“献完青春献自身, 献完自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
2 北大荒文化创造的价值
2.1 新的生产方式的创造
在北大荒文化的指引下, 垦区创造出了独特的生产方式。创造了以规模化、精细化、信息化为基础的全方位、全过程现代农业;建立了以“两自理, 四到户”为基本实现形式, 统分结合的经营管理体制, 实现了具有农垦特色的“规模化承租”。
2.2 新的生活方式的创造
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具有现代农业文明性质的新的现代农垦城市生活方式。居住在现代化城镇里讲的是生活状态的城市化性质, 更重要的是讲新的生活方式。
2.3 新的文化创造
以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北大荒文化, 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增添了共有的精神财富。
2.4 新的区域管理方式的创造
第一次形成了农垦区域管理的格局, 确立了“人大立法授权、政府依法派出、农垦区域管理、内部政企分开”的区域行政管理模式。虽然是一种过渡, 但也是一种创新。
3 建设具有北大荒文化精神的校园文化的意义
第一, 建设具有北大荒文化精神的校园文化是垦区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垦区校园环境和办学风格的总体反映, 是展现垦区教育理念及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
第二, 加强具有北大荒文化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 是垦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垦区学校应积极做好北大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发挥引领辐射作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北大荒文化及办学特色紧密结合起来, 为建设充满活力、文化风味浓厚的北大荒提供有力的思想文化动力。
4 建设具有北大荒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对策与措施
4.1 构建具有北大荒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学校的校舍建筑、文化设施、科研设施、校园绿化美化等。在校园环境设计过程中, 要融入北大荒的特色, 例如, 自然景观要积极吸纳北大荒园林设计的风格;人文景观设计, 要把北大荒建设过程中的先贤名人的塑像、北大荒风光等充分展示出来, 丰富校园的人文氛围;同时还要在校园内搭建各种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阵地等。
4.2 加强具有北大荒文化精神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首先, 要精心培育具有本学校特色和北大荒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课程教育与学科竞赛紧密结合起来, 如北大荒图片展、北大荒精神讲座等。其次, 要大力开展宣传新时期北大荒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演讲、征文、实地参观,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 要在学生党建活动中体现对北大荒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丰富党组织生活, 与时俱进, 让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积极投身到建设美丽大荒的热潮中, 并发挥其在学生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4.3 加强具有北大荒文化精神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首先, 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正是北大荒移民文化的体现, 在移民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需要一种包容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正是学校所需要的, 尤其是垦区的高校, 更应该是有教无类, 切实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容、温馨的学习环境。其次, 体现创新。这也是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学校是科技创新和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力量, 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物力、人力、财力的支持,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再次, 要体现求真、务实的精神。人才培养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扎扎实实推进, 在教学科研中要踏踏实实, 不要好高骛远。
总之,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办学实力的印证, 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 对于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学校必须做好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研究从探索北大荒文化内涵及其精神特质入手, 分析建设具有北大荒文化精神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 并且探索在实践层面的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北大荒,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思考
参考文献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
我方认为文化自信的确需要有一定基础,但这个基础不是文化自觉,而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社会群体/对文化的认可状态,是文化被认识,被接受的过程。而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两者相去甚远。对方的定义显然扭曲了文化自觉的定义。
费孝通先生率先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之后,在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红旗文稿》中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定义,即: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历史进步中/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充分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
我方坚定认为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理由如下:
第一,从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先决条件。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文化得到传承,而文化得以传承必定需要/文化自信。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使我们勇于发现/并剔除自身的文化糟粕,敢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如若不然,文化何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潭死水,怎能不腐!文化尚且不知能否延续,何谈发展,更遑论/文化自觉? 第二,从心理学/认知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直接推动力。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学习目标价值的内部期望/会对社会学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也就是说,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内部期望,直接推动/文化自觉。一方面,只有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倾注极大的热情与精力,进而深刻认识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才能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才能通过文化自信做到文化自觉,最终达到/文化自强。
第三,从哲学/认识规律来看,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是感性认识经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再总结,再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社会群体而言,没有充分的文化自信,缺乏主动性的文化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可能推行的。只有不断的文化实践,才能发现自身文化的偏差,最终对自身文化有理性认识,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历史责任,实现文化自觉。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为了配合期中考试及家长会的召开,进一步促进班级管理,建设良好的班风,形成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动手能力。学校决定本学期在全校开展“最美班级”之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使每个班级都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与特色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从而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凸显学校特色。
二、活动主题:最美班级
三、参赛对象:全校各班级
四、总体目标
1、纪律严明,和谐友爱,奋发向上,特色鲜明;
2、以寄宿制的特点为背景,让班级充满活力,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以展示我校学生和谐发展培育的成果;
3、通过实施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班级特色文化功能,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学生智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美化学生心灵,铸造学生人格精神,不断丰富班级文化内涵,使班级充满活力。
五、领导小组
组长:范纲
副组长:彭银翔
副组长:郭熙月 王洪伟 邓玉萍 苏前江
组员:办公室 德育处 教务处 年级组 班主任 学生会
六、班级文化建设要求
1、以学部为单位,各学部德育处负责落实本学部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组织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实施班级文化建设,以体现学部特点、年级和班级特色的有机结合。
2、各班级由班主任负责,组织该班科任教师和学生落实该班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
3、以人为本。在班级建设中,我们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提倡赋予班级个性文化内涵,教师要从学生兴趣爱好、家长素质、家庭氛围和教师的个性特长等因素出发,与学生一起自主选择、自主思考,构建独特风格的班级文化,引导全体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
4、实用美观。以精神文化的建设为核心,确立具体可操作的班级公约,室内布置力求简洁美观,突出立德育人的目的。
5、自主创新。突显班级特色,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培养品学兼优、学有所长的学生群体。
七、班级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1、班级环境文化:
①整体环境优雅大气,整洁卫生,文化角、卫生角等实用美观。班风、标语、学生守则等室内张贴物干净整洁,板块清晰明确。整个教室要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②参考图
① 班级展示牌:班级特色名称、班训、集体照(着校服),统一KT板100乘80大小。
②其它张贴栏和展示板自行设计风格,2、班级制度文化:
①班级日常管理。加强卫生管理(卫生角、墙面、地面、桌椅、讲台整洁)和爱护公物教育。
②班级制度化建设。建立班风、班训、班级公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在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学校学生惩戒制度》、《十不准》等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两操、就餐、就寝、礼仪、学习存在的问题等)制定班级公约,结合学校行为达标评比办法,制定班级行为达标评比办法等,增强班级内部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3、班级精神文化:
①含班级环境文化布置部分内容 ②班级活动文化。活动是实现教育的有效的形式和途径,班级文化活动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班级活动要注渗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按学校要求认真组织,开展班会、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组织有序,正常有效地开展,有较为明显的成果。主题班会、各项活动都要有记录,以备查实。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等,以“岗位育人”的理念服务家庭、学校、社区。
八、班级文化建设进程安排
第一阶段(2014年3月26日~31日):宣传发动阶段
1、学校召开相关部门会议,确定《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各学部组织召开班主任会,讲述班级文化建设指导性意见。各班级根据本班的实际制定特色班级创建计划,确定创建主题,制定实施;
2、各班举行主题班会,讨论本班的特色班级创建计划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布置教室氛围。第二阶段:(2014年4月1日~27月)组织实施阶段
1、开展主题班会方案设计、主题班会观摩、进行班级各项静态文化氛围布置;
2、开展班级动态文化教育活动,包括学校的各项活动和班级的特色活动的开展,做好活动记录和资料积累。
第三阶段(2014年4月28日~30月)总结评比阶段
1、一次性评价:班级环境文化评比:时间4月21日;
2、过程性评价:学校各班级的班级制度文化及班级精神文化创建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和评比。表彰示范特色班级、特色班级、优秀班级,总结创建经验。
九、评比标准
十、评比办法及奖项设置
1、评委:从学校行政、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会中抽调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
2、奖项设置:以学部为单位评选出示范班级1名,奖金300元,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获奖班级在全校通报表彰,颁发奖状奖金,一等奖奖金200元,二等奖奖金100元,三等奖奖金50元。
十一、本活动方案解释权归学校“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2011-10-11 14:48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院长 刘进田 字号:
核心提示: 民族自信不能仅靠物质富裕,更重要的是要靠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自信。因为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文化是作为内在核心的价值的表征和体现。价值决定着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没有核心价值和精神气质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等强调,文化的核心是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构成的。著名解释人类学家克里福
民族自信不能仅靠物质富裕,更重要的是要靠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自信。因为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文化是作为内在核心的价值的表征和体现。价值决定着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没有核心价值和精神气质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张岱年指出:“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道德的理论基础也在于价值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等强调,文化的核心是由一套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系统构成的。著名解释人类学家克里福德·基尔兹指出,一个族群的精神气质是指他们生活的一种风气、特征、品质,是其道德与审美的方式和基调,标示着此一族群对他们自己和他们所处世界的根本态度。
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精神气质虽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却以巨大的力量连续地统摄着民族文化的整体活动和发展方向。中华民族之所以会历经曲折而顽强生存和发展,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靠的是自己的核心价值和内在精神气质。从中华民族文化的绵长辉煌历史和未来前景看,我们能够也应当树立足够和坚定的价值自信。当然这种价值自信不是盲目的、非理性的,而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基础上,体现于继承批判、开放吸收和创造超越辩证统一过程之中的。
价值自信以价值自省和价值自觉为前提。通过自省,我们看到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人本理念、生生之德、天人合一、刚健自强、厚生利用和以和为贵等价值观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所在。人本价值主张人自身是价值之源头和价值本身,不以神和物为价值之源。把价值归于人本身是对价值本质的深刻把握,是颠扑不破的价值真理。人本价值要求把个人独立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西方文化价值近代以来在神和人之间游移不定,价值之本未能真正固定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西班牙《阿贝赛报》9月5日公布一项调查结果说,近40%的欧洲人受困于精神障碍,让人震惊。这同价值之源的游移不定是有关系的。生生之德价值使我们重视人的生命,主张“立命”、“造命”,使我们的生命能不断自我更新。生生之德是中国人能接受马克思唯物史观生产概念的价值土壤。天人合一价值观主张人和自然的对立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有利于克服生态破坏之工业文明弊端,能把自然人化和人的自然化辩证统一起来,使人与“宇宙—自然协同共在”,使人在精神上既平和、恬淡、宁静,又刚健、坚忍、“日新”。刚健自强价值观是民族主体性的能动体现,是民族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厚生利用价值观是重视生命和利用自然为人服务的合理根据。以和为贵价值观强调多样性统一,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价值准则。中华文化的这些核心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和个性(此个性是相对于其他文化而言的,就这些价值在中国自身而言又是普遍性、共同性的观念)。赫尔德曾强调,中国文化的形成与中国的民族性有关,其他民族如果处于中国古代的地理和气候的环境中则不一定会创造出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构成并塑造着中国的民族性,规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表征着民族的精神魅力。
价值自信体现在对待其他民族文化价值的态度上,就是以宽阔的胸怀对其他民族优秀价值观念的开放吸收。与世隔绝和封闭保守的文化价值心态,拒绝吸收其他民族优秀价值观念的价值态度恰恰是价值缺乏自信的表现。在中华民族历史中,最开放包容的时期正是价值自信心最强的时期,最封闭的时期则是价值自信心最弱的时期。各民族的文化中都有自己的长处,对他者的长处必须虚心学习,为我所用。不同文明主体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利用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价值自信的重要表现。因而费孝通主张,不同文化之间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其实民族文化价值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将他者的文化价值吸收整合后,他者的也就变成自己的了,就像人吃进了肉、奶、水、菜,不会变成肉、奶、水、菜,而是都变成了自己身体中的营养一样。以我为主,吸收利用他者的文化价值是文化发展规律,我们不会因此而失去文化认同,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文化价值自信。
价值自信还体现在文化价值的创造超越上。价值的本质是人本身和人的自我完成。人的自我超越的本质规定着价值自我超越的本质。价值超越的目标是自我完善。民族文化价值总是通过否定和继承以往的文化价值,批判吸收外来文化价值,并在实践基础上予以综合创新而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费孝通认为,传统与创造的结合极为关键,“因为传统失去了创造是要死的,只有不断创造,才能赋予传统以生命”。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价值就是在不断自我超越中走向自我完善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遵循文化价值发展规律,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意味着中华民族文化价值正在臻于自我完善。
一、感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
有学者认为, 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人经历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碰撞、文化冲突、文化迷茫、文化反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曲折道路。通过学习, 我觉得这种认识有道理, 这个道理就蕴含在中国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我认为, 中国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包括:自发的文化发展阶段;自觉的文化发展阶段;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发展阶段;现在我们所经历的便属于第三阶段。
1.自发文化与自觉文化
所谓自发文化的发展阶段, 是专指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只会说话、不会写字的阶段, 这个阶段覆盖了原始社会的绝大部分历程。那时人们的思维水平, 还处于形象化的幼稚状态:如结绳记事、在岩石上刻画各种符号, 等等。所谓自觉文化的发展阶段, 是专指从仓颉造字开始、主要依靠文字积累和传播文化的历史阶段, 这个阶段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开始之前。用文字取代口头传说、岩壁画符和结绳记事, 表明中国先民学会了抽象思维, 进入了自觉创造、自觉利用、自觉宣传、自觉发展文化的时期,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意味着自觉文化达到了高峰。据实而论, 中华文明领先于世界各地文明的基本标志, 就是在这个阶段树立并巩固起来的。由自觉的抽象文化取代自发的形象文化, 是中华文明自我进展中质的飞跃。然而与后来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需求对比, 分量仍显不够, 因为那时的中国文化在对外关系中尚未发生重大挫折和失落。
2.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作为第三阶段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阶段, 是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 从今往后, 它至少还要延伸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目标的基本实现。就字面的含义来理解, 文化自觉是指在文化方面的自我觉醒;文化自信是指在文化方面的自我信念。客观的进程告诉我们, 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是在同西方列强之间文化比较与反思中产生和发展的:首先, 是感觉自己的科学技术不行, 于是就有了洋务运动;其次, 是感觉自己的政治制度不行, 于是就有了戊戌变法;再次, 是感觉自己的图强道路不行, 于是就有了辛亥革命;最后, 又感觉自己的思想文化不行, 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一系列自我否定都是自我觉醒的必然步骤, 但由于文化否定中矫枉过正了, 所以又导致了文化自信的流失, 乃至经过种种波折之后才重新找回这种自信。根据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启示:所谓文化自觉, 应当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之优长与缺陷的全面性清醒认识;所谓文化自信, 则应当是在扬长避短基础上再创文化辉煌的长远性坚定行为;文化自觉是先导, 它呼唤着洋为中用的责任感;文化自信是内力, 它激励着古为今用的事业心。
二、感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楷模
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属于中华全民族的共同责任, 全民族都必须朝着自觉自信的方向努力。然而在实践操作上, 有两部分人的责任更大:一部分是知识分子——因为各类知识分子都处在各种文化工作的第一线;另一部分是领导干部——因为各级领导干部都肩负着包括文化工作在内的全局工作的组织引领职能。就是说, 这两部分人都应成为自觉自信的楷模。
1.知识分子需尽心竭力
知识分子以文化载体的身份出现, 坚守在文化阵地的前沿, 发挥着文化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创新的效应。就承担文化载体的角度看,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均需从知识分子开始;就坚守文化前沿的角度看,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均需靠知识分子推进;就坚持文化进步的角度看, 知识分子既是本身自觉自信的闸门, 又是民众自觉自信的酵母。面对当前文化强国建设的滚滚热潮, 知识分子理应积极认同, 主动献身。关于认同方面, 务必找准自觉自信的切入点。如果说历史上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分别从自我否定、自我肯定开始的话, 那么现实中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则都应当从对传统文化优势的充分肯定开始。关于献身方面, 务必焕发文化自强的能动性。具体地讲:一是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起来、弘扬开来, 保证五千年的民族瑰宝代代相传, 永远繁衍在后续炎黄子孙的心田里;二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推广下去, 促使五千年的世界奇葩处处争艳, 持续聚焦在全球精神百花园地中;三是要围绕外来有益文化同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下功夫, 千方百计推动文化创新。
2.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
文化方面的自觉与自信, 既取决于国家规划的程度, 又取决于政府执行的力度, 而国家的规划和政府的执行, 最终都要经过各级领导干部之手。由此不难看出:在全民族提高文化自觉与增强文化自信的全过程中, 领导干部的表率形象最关键;领导干部要争当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表率, 就务必要加强三个方面的修养。一是要加强汲取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修养:这方面的根本举措是从掌握基本常识入手, 通过刻苦攻关弄懂弄通传统文化某一点或某一侧面, 并循此磨炼品格、陶冶情操、提升档次。二是要加强改善和增进家庭文化的修养:这方面的根本举措是从充实文化氛围入手, 通过言传身教尽可能疏导家庭成员深扎中华伦理公德意念的根子, 并循此严家教、正家风、消民怨、顺民心。三是要加强组织和引领社会文化的修养:这方面的根本举措是从培育文化兴趣入手, 通过抵制摆脱繁琐应酬的努力, 及时构建、主动投入健康有益的文化圈, 并循此鞭策自身转化成为相关文化领域的行家里手, 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
简言之, 中华民族要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不但必须发挥知识分子的中坚和骨干作用, 而且必须发挥领导干部的统领和先行作用;有了知识分子的自觉自信, 全民族的自觉自信就有了趋动性能量和牵动性能量, 有了领导干部的自觉自信, 全民族的自觉自信就有了凝聚性能量和感召性能量。
参考文献
[1]陈中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人民网, 2011-10-31.
[2]冯骥才.“文化自觉”如何避免变成一个空洞口号.文汇报, 2011-08-26.
铸就文化辉煌
坚定文化自信铸就文化辉煌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铸就中华
文化新辉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意义,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开创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不仅代表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还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文化建设,才能在
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生态中,有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抵御腐朽文化影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都离不开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振兴强盛,都需要以文化繁荣发展为支撑。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正是有了这一强大精神力量的凝聚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奋勇前进;也正是有了这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更加充
分地展现出旺盛生命力。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提振起全党全国人民的信心和斗志,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要达到新时代这一目标,离不开发展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就不可能有真正幸福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可以说,衡量美好生活,文化是一个重要尺度,是一个显著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不久将实现全面小
康。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更好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丰富,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更充分,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更充实。
十九大报告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发展路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努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人,是文化成果的创造者、享有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文化。一旦脱离人民,文化建设就会丧失根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我们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不断强化大局观、全局观,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统一于文化建设实践之中。更
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我们应当结合实际,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入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所在。只有形成导向正确、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才能成就文化理想、实现文化价值;只有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才能焕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要提倡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知识创新,提倡不同观点、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文化创新精神竞相迸发、持续涌流。知识分子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要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
子政策,加强团结、加强引导,最大限度发挥他们文化创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把他们凝聚在党的周围。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更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客观科学地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补充、拓展、完善,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只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坚定民族自信,发挥我们的优势,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勇往直前,不断铸就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新
辉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下的文化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从政治的高度出发,紧紧抓住重点任务,全力以赴抓好落实,不断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历史与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的党才有战斗力,我们的民族才有凝聚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三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思想教育,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弘扬孝善文化,着力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四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实际,努力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加大脱贫攻坚典型和榜样的宣传,积极营造起关心扶贫、参与扶贫、支持扶贫的浓厚文化氛围。
----擦亮“中华诗词之乡”文化名片是县政协之责的思考
罗 小 玲
众所周知,我们湘潭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以毛泽东、齐白石等为代表的名人集群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人文历史的代代传承,延绵至今。
文化和经济历来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发达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而先进的文化理念又可以引导经济的健康、高速发展。理念决定观念,有了先进的文化理念,经济才能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文化观念更具有前瞻性。作为县政协,有责任和义务为湘潭县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建议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以打造县域文化为目标,进一步统筹和整合优质文化资源,强化对文化遗产、文化名片的保护和支持,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湘潭县大文化健康发展,从而提升我县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文化乃立县之本,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建设,对文化的投入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通过几年的努力,县有关部门坚持立足本地实际,先后创建了两张重要的文化名片,成功创建了“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及“中华诗词之乡”。
2009年12月,我县成功创建了“中华诗词之乡”。
1“中华诗词之乡”这张文化名片来之不易。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笔者作为县政协委员、县文联副主席,现就我县将如何继续巩固“中华诗词之乡”这张文化名片,且使其发扬光大,特提出如下设想和建议,希望引起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一、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努力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
当今时代,文化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增进民生幸福、促进社会和谐,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和衡量的标尺。
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文化发展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地区发展的先导力量、带动力量。湘潭县的文化建设正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我们县政协必须充分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深刻把握文化的特点和规律,创新体制机制,动员一切力量,取得政府支持,为推动湘潭县文化大发展大
繁荣而提供有力的保障。
推进文化建设要立足湘潭县实际、突出自身特色,使文化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政协常鼓呼的原则,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生态文化资源,加强战略谋划、总体策划,加强品牌培育、市场开发,大力发展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集群。要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要把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开发、在利用中保护,使文化资源成为可以永续利用的宝贵财富。
二、擦亮“中华诗词之乡”文化名片
湘潭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是继承历史文化传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一大举措,诗词文化建设方兴未艾。目前,湘潭县有县级诗社3个,会员超过1000人;乡镇级诗社30余个,会员2300余人;全县有诗词爱好者20000多人。全县创办县级诗词阵地7个,基层诗词阵地10余个,出版有各类专著100余本;涌现了老中青骨干作者100多人,近千件作品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或获奖。
因湘潭县有这么好的诗词创作基础,我们在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后不能松劲。擦亮这张难得的文化名片是湘潭县政协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诗词文化建设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要借助创建前各乡镇建立的诗教工作领导机构,继续巩固诗词活动基层组织,积极开展各种诗词宣传、吟唱、创作、采风和辅导培训等活动,形成读诗、诵诗、学诗、写诗的浓厚氛围。乡镇党政领导要支持乡镇诗社多方筹措资金创办刊物,不定期组织会员深入农村、工厂采集民歌、民谣,为丰富传统文化内涵,促进诗词创作开拓广阔的空间与舞台。
要结合实际,注重创新,使诗词文化活动多姿多彩。要继续充分利用当地人文资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部门联动,协调配合,使诗词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健全。充分利用现有旅游文化景观融入诗词文化内涵,城区白石文化广场、五龙山大杰寺、晓霞山中林寺、齐白石故居、黎氏故居等景区的诗词楹联硬件设施要进一步完善。
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把诗词“五进”活动继续深入开展下去。要继续抓好湖南省首家文艺家深入生活联系村——白石文艺村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当地人文资源及自然资源优势,使诗词创作成果不断,活动常新。要继续抓好云湖桥镇文联、中路铺镇文联、花石镇文联工作,常检查,常联络。要继续抓好湘潭县一中、江声实验中学、云龙实验中学等创建“诗词之校”工作,经常开设诗词赏析课,利用校园文学社、电视台、广播站开展诗词创作及吟诵活动,让诗词走进课堂。继续巩固牛头岭社区、城塘社区的诗教工作,让诗教
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乡镇、社区要把诗词组织作为一项文化工程来推进,全面加强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继续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机关、学校、社区、工矿企业成立诗教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四有”(有机构、有队伍、有活动、有场地)标准,成立诗词活动小组或诗会,发展壮大创作队伍。加大对现有诗社扶持的力度,摸清诗词爱好者的底子,建立文艺家档案,大力发展会员。要建立培训网络。通过举办讲座、辅导课的形式,加强对业余创作爱好者的培训,逐步形成老、中、青、少相结合的诗词创作队伍。
要打造亮点,树立典型,大力推进诗词“五进”示范点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新农村条件比较好,有诗词创作基础等村发展诗词文化,壮大诗词创作队伍,以促进农村文化品位的提高。
“中华诗词之乡”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要通过组织活动、宣传推介、创评先进、树立典型等方式,不断推进诗词创作、吟诵工作向纵深发展。注重“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的长期性和实效性,不断建立健全诗词文化发展与繁荣的长效机制,让其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人文旅游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使中华诗词文化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中华诗词之乡”是打造文化大县的一张文化名片,是服务文化大县建设,打造提升湘潭县发展软实力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全社会各界
《北大荒文化》的创刊
《北大荒文化》的前身是《北大荒文学》, 而《北大荒文学》的前身则是《北大荒文艺》。
1958年, 中央军委一声令下, 十万复转军人开赴北大荒。由于人民军队历来有重视文艺工作的优良传统, 所以, 在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 有一大批文学人才。当年11月, 铁道兵农垦局政治部决定在密山北大营创办《北大荒文艺》, 由宣传处副处长郑亢行具体负责筹办。郑亢行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 曾任广东东江纵队指导员, 在解放军总政治部从事过理论研究工作。他接手创办《北大荒文艺》的任务后, 立即从农场调来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的林予和《解放军文艺》编辑部的符宗涛、杨昉等人, 后来加入这支编辑队伍的还有著名“右派”、文化名人聂绀弩、丁聪。所以, 《北大荒文艺》时期的编辑都是相当过硬的。《北大荒文化》从2010年第12期到2011年第9期, 刊发了周良国的10篇回忆《北大荒文艺》时期的人与事的系列文章。周良国1960年至1963年曾任《北大荒文艺》的编辑, 后来回到老家江苏江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组织与辅导工作。从周良国的叙述中, 可以感受得到《北大荒文艺》在北大荒文学史中的地位与作用。1960年6月, 受自然灾害影响, 物资匮乏, 纸张紧缺, 《北大荒文艺》停刊了。直到1979年, 《北大荒文艺》才以全新的面貌重新与垦区的广大读者见面, 并更名为《北大荒文学》。
在北大荒文化的发展史上, 2009年4月9日应该是一个值得记载的日子。就是那一天, 总局党委发文, 将北大荒文学杂志社整体划归北大荒日报社。
接过这本杂志, 北大荒日报社的决策层首先考虑的就是怎么办好这本杂志。经过深思熟虑, 报社党组、领导班子决定把《北大荒文学》更名为《北大荒文化》, 并把过去的双月刊变成月刊。很快, 总局党委同意了报社的想法。2009年12月份, 《北大荒文化》创刊号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
当初, 北大荒日报社走改名扩刊这一步, 主要有三点考虑。
一是生存的需要。近些年来, 从全国范围看, 纯文学刊物办得都很不景气。这也很正常,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的接轨, 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人们在文化方面的选择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那种几乎全民崇尚文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文学这个圈子逐渐变小, 纯文学刊物的发行自然是一个萎缩的趋势, 相应地, 广告也越来越少。北大荒文学社的同志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 但效果不佳。划归报社之前, 《北大荒文学》的发行量也就2000份左右, 一年的广告费也就10多万块钱, 有一些还是欠账, 到现在也没要上来。大家的收入也不是很高, 甚至还欠着部分人员的工资、三险一金。从大环境看, 归到报社后, 如果还是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路肯定是越走越窄。
二是适应垦区跨越发展形势的需要。从2008年下半年, 世界经济形势开始明显恶化, 金融危机、然后是经济危机, 离我们越来越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 以隋凤富同志为核心的总局党委高瞻远瞩, 提出了实施现代化建设跨越工程的决策, 以此为起点, 2009年, 总局党委提出了“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在这些发展战略中, 都对发展繁荣北大荒文化, 提升黑龙江垦区、北大荒集团软实力有明确的部署。打造文化软实力, 需要一个有效的平台。在这一背景下, 《北大荒文化》可谓生正逢时。
三是主动承担责任的需要。作为垦区的主流媒体, 理所当然地要在北大荒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承担一定的责任。从一开始, 北大荒日报社就把《北大荒文化》定位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打造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就是为了以《北大荒文化》为载体更好地履行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去年的9月10日, 在垦区宣传文化工作座谈会上, 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进一步把《北大荒文化》定位为“现代化大农业文化事业的大舞台”, 赋予这本杂志更重的责任, 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北大荒文学》到《北大荒文化》, 看上去就变了一个字, 但这一变, 办刊思路越来越宽, 作者队伍越来越庞大, 内容越来越丰富, 可读性越来越强, 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自然地, 发行量、广告收入也是今非昔比。
《北大荒文化》风格的形成
过去长期读《北大荒文学》、现在对《北大荒文化》关注的读者应该会发现, 现在《北大荒文化》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由于北大荒、北大荒人、北大荒历史、北大荒精神、北大荒文化的独一无二, 所以具备《北大荒文化》这种风格的杂志在全国, 甚至全世界, 也是绝无仅有的。
《北大荒文化》风格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强调“三味”。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创新, 到2010年末, 北大荒日报社基本上走出了一条具有北大荒文化特色的办刊之路, 即《北大荒文化》的内容全面体现了“三味”——荒味、新闻味、文化味。荒味, 即体现的是北大荒的味道, 作者大多数是北大荒人, 发表的文章贴近北大荒的历史、人文、精神和反映北大荒的火热生活, 简单地说, 就是北大荒人写北大荒的事, 给北大荒人看;新闻味, 即体现的是政治性、时效性、纪实性, 反映的许多事实都是刚刚发生的, 而且紧紧围绕主旋律, 显示出党委主管主办刊物的风格、品位与追求;文化味, 即体现的是北大荒大文化的丰富内涵, 彰显文学性、可读性和史料价值。
后来, 经过进一步的总结、提炼, 基本上可以确定《北大荒文化》具有以下几种风格。
一是文化味。也就是这本刊物反映的内容都是和文化有关的。《最新声音》反映的是政治文化, 《知青岁月》反映的是知青文化, 《军垦之光》反映的是垦荒文化, 《移民之履》反映的是移民文化, 等等。简而言之, 就是这本杂志所关注的是大文化。而北大荒文学不过是北大荒大文化洪流之下的一个支流。当然, 考虑到这是一本文化类刊物, 所以这本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即使不是文学作品, 也要用文学的手法来表现。所以, 除了《散文天地》、《小说世界》、《荒原诗卷》中的稿子, 其他稿子笼统地讲, 都可以被认为是散文。表面上看, 《北大荒文学》改为《北大荒文化》后, 文学稿件发得少了, 实际上呢, 并没少, 反而多了。因为过去《北大荒文学》是双月刊, 每期还要发一些收费的文章, 而现在的《北大荒文化》是月刊, 收费的文章基本上没有了, 所发的稿件80%到90%都是文学稿件。因此, 现在《北大荒文化》仍然是垦区文学作者驰骋的重要平台。
二是历史感。也就是说《北大荒文化》是北大荒历史的一个新的参照物。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史已经有65年, 参与其中的人群可以说很复杂, 有复转军人、城市知青, 有支边青年、当地百姓, 还有大学毕业生及被打成“右派”的文化名人, 所以, 其历史呈现出五彩斑斓的特点, 其中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需要挖掘。这为《北大荒文化》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 《北大荒文化》已经发表的很多文章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从一些侧面反映了北大荒波澜壮阔的开发建设史。像2010年第一期刊发的两篇文章, 郑加真的《电影〈自有后来人〉是怎样从北大荒破土而出的》和丁继松的《〈红灯记〉的根在北大荒》, 使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北大荒的文学艺术史加深了了解。
三是纪实性。《北大荒文化》中的稿件除了最新声音、纯文学稿件, 剩下的基本上都可以归为纪实文学作品。也就是说, 从写作上采用的是散文手法, 但反映的内容却是新近发生的, 这些作品更强调即时性、时效性。比如说, 创刊以来, 《北大荒文化》曾经对刚刚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情系北大荒》进行过全面的跟踪宣传, 反映过从北大荒走出去的世界冠军、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主教练李琰回访垦区的情况, 关注过红兴隆体校的学子、全国跳高冠军张树峰的成长经历。垦区援藏工作队、垦区赴上海考察团、李长春等领导同志来垦区考察百场百城、春播现场等, 都在第一时间通过《北大荒文化》得到了反映。而《北大荒文化》的卷首语更是紧紧围绕当月垦区、全省、乃至全国的热点、大事展开写作, 给读者以很新鲜的感觉。
四是本土化。说《北大荒文化》风格独特, 更主要的是它体现了北大荒的地域性特点, 和北大荒人之间具有很强的接近性。这几年, 总局党委强调打造北大荒文化软实力, 实际上就是要彰显北大荒的独特性, 特别是北大荒集团要“走出去”, 打造世界级现代农业企业集团, 进军世界500强, 更强调“天下只有一个北大荒, 天下北大荒人是一家”, 以此来增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北大荒人的归属感。所以, 从北大荒的历史、文化和战略等层面, 都需要有像《北大荒文化》这样的媒体, 营造浓浓的“荒”味, 成为全体北大荒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具体办刊中, 就是力争使内容更加亲切, 反映北大荒的人与事, 作者基本上也都是北大荒的作者。这与原来的《北大荒文学》有很大的不同, 原来的“文学”编辑很多是外聘的兼职编辑, 他们更愿意在自己的圈子里约稿, 稿件来自四面八方, 而垦区作者的稿件相对较少。现在的《北大荒文化》的作者90%以上都是垦区的。
总体上看, 文化味使《北大荒文化》的文章更有水准, 更有嚼头, 更有高度;历史感使《北大荒文化》更加厚重, 更有深度;纪实性使《北大荒文化》离现实生活更近, 和时代结合得更加紧密, 更有广度;本土化则使《北大荒文化》更加贴近北大荒人, 让垦区的广大读者感觉更亲切。
北大荒日报社的目的是, 经过努力, 把《北大荒文化》杂志打造成为北大荒主流文化的缔造者、传播平台和风向标。
《北大荒文化》引起各方关注
值得欣慰的是, 《北大荒文化》的编辑们坚守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在历史与现实交融的世界中不断求索, 使《北大荒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
——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表扬现在的《北大荒文化》办得好, 他说:“《北大荒文化》不光有文学的内容, 还有其他大文化的内容, 非常值得一读。”而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播音主持人一定是有个性的。其实,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广播电视不同功能的节目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创作、创新提供了很大、很自由的发挥空间, 笔者有意谈个性化, 是因为个性化是所有成功播音主持人的共同标志, 个性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衡量播音主持语言质量的重要指标。
第一, 个性化是不可避免的时代趋势。在当今信息多元化的传播环境当中, 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播音主持人在继承传统的播音主持方式的同时, 还要创新受众喜闻乐见的播音主持方式, 不然就一定会遭到时代的抛弃。
第二, 个性化不可以作为播音工作的主流。个性化对于播音主持只是一种优化的方式, 这种方式是建立在符合播音语言规范标准上面的, 一定要避免富有个性化的播音主持走入自我和展现小我的泥沼当中, 这是不会被广大受众所接受的。
第三, 被受众接受的个性化其实是代表着一种潮流、一种文化、一种审美前进的方向的, 是衡量个性化分寸的标尺, 播音主持只有把握好这把标尺, 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不迎合小众及个体, 就一定会走在正确的播音主持创作道路上, 也一定会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和喜爱。
结束语
总之,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里, 播音主持人必须要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升值, 遵守广播电视的语言规范, 勇于拓展创新, 找准自己节目的定位, 培养自己的主持风格, 符合受众的精神需求, 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高电视广播的质量, 更好地服务受众, 并更快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郁.播音主持语言质量的定性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 (5) [1]吴郁.播音主持语言质量的定性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 (5)
[2]周宸宇.关于播音主持语言规范化的探讨[J].大观周刊, 2011, (1) [2]周宸宇.关于播音主持语言规范化的探讨[J].大观周刊, 2011, (1)
【北大人文化自信】推荐阅读:
北大论文封面07-19
北大附真题10-02
北大讲稿10-14
北大阅读书目10-28
2024北大毕业演讲07-07
北大成人教育09-06
北大讲话学习总结10-21
主席北大讲话心得10-28
北大青鸟年终总结06-13
北大国学毕业典礼致词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