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北大荒精神

2024-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承北大荒精神(精选8篇)

传承北大荒精神 篇1

铸写北兴中学校魂

——北兴农场中学自主教育一枝独秀

德育的意义在于真正唤醒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我体悟中实现自身的完善,最终获得和谐发展。近年来,所有学校都在践行“德育为先”的理念,所有学校也都在抓德育,但效果都不是很显著,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德育工作往往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往往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容。好的道德教育,不是空洞无味的说教,也不是脱离实际的生搬硬套,而是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用富有生命力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多元的教育意图,这样才会让学生获得心灵的震撼,实现“管是为了不管”的教育目标。因此,我认为:德育应该重过程、抓细节、强体验。在北大荒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北兴中学推出了让学生“自主教育”这一德育理念。现分以下三点做一介绍。

一、“三项机制”让班级成为“自主教育”的乐园。

1、“一体两翼”制。

所谓“一体两翼”自主管理工作理机制,就是指在学校和老师的激励和引导下,学生会和团委会作为学生自主管理的主体,各班委会、团支部作为学生自主管理的两翼,上下联动,各有侧重,相互配合,自主管理自己的言行举止,自主管理自己的一切事务,构建起一个学生自主管理的新平台。为了落实好这一管理机制,学校和班主任积极下放管理权,重点推行了校级学生值勤制度,班委团委会轮换制度等,常年坚持开展了“自我管理日”“宁静日”“无批评日”等专项活动,并通过组织比文明、比诚信等班级“六比”活动,让学生达到待人有礼貌、跑操有激情,公物无损坏、校园无垃圾等“六有六无”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上重自学,生活上重自理,行为上重自律,评优时重自评,自主管理由此渗透到了班级的每个角落,走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灵。推行“一体两翼”自主管理机制,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变被动管理为自主管理,不断唤起自控自律,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在灵魂上做自己的主人,在行动上做学校的主人。

2、干部轮换制。所谓班干部轮换制度,就是采用民主选举的形式,定期对班干部进行轮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从而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班干部轮换制度的实施,一般经过六个步骤,即个人申请报名、公开竞选演讲、全班学生投票、制定施政纲领、全体讨论通过等。每届任期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任期结束,由同学们进行民主评议,表扬优点,指出不足,相互借鉴,携手提高,共同发展。通过这种人与人的奖惩,每个学生都增强了自律意识,提高了自主管理能力。此外,“老班干部”想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新班干部”为了提高班级管理交通,超过上一届,就会思路更新,金点子更多,班级管理始终充满活力。

“干部轮换制”的推行,其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学生拥有自信和快乐,让更多的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学会约束自己的言行,构建自己完善的人格。

3、值周班长值勤制。所谓值周班长值勤制,就是以班级为单位,以一周为期限,由每个班级的班长负责,轮渡组织本班的所有学生。在课间,就餐以及放学时间段,记录校园内发现的好人好事,监督制止校园内的不文明、不和谐现象。每周,值勤班级的学生在上岗期间,要统一配带袖标,按照要求在教学楼、宿舍楼、餐厅及至整个校园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事迹。上、下楼是否“右侧通告、轻声慢步”,用语是否文明,就餐是否有浪费,用水是否注意节约等都是执周班长带领执勤学生需要关注的事情。

三年五班有一位执勤学生在“自主教育日记”中写道:“作为一个我行我素的叛逆生,以前,我对学校的制度一直漠视,对老师的管理特别抵触。最近,在值勤的时候,我遭遇了两次冲突,虽然最后想方设法说服了他们,但让我感受最深的,不是自已管理的成功,而是更深切的体会到了管理者的良苦用心。懂得了学校制定各项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今后,我一定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各项校纪,改正不良习惯,重塑自我,争做优秀的学生。”

推行这一制度,主旨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加宽广的自治舞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通过学生教育管理周围的同学,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克制的能力,从而使班级管理焕发勃勃的生机和生命的活力。

二、“量化考核”让“自主教育”充满动态美。

1、个人量化考核。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从某个角度来说,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是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由于“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所以,必须让学生把好的行为稳固化、自觉化,而这要靠制度的规范和衡量。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学校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了个人量化制度,涉及到生活用、学习、做人、交友等30项条款。把习惯从泛化细化到具体,使之不仅可以具体操作,而且可以有效评估。该制度从起草制定到全面推行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班委会首先拿出草案,然后全班同学提出建议,再修改完善,再提交审议,再修改,现再完善……学生们反复商量研究,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多次讨论各项细则,这样,一个由全班同学自己制定的、适合班级发燕尾服的班规就出台了。正是由于该制度先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由学生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满足了每个人的需求,让每个人都乐于接受,才使学生角摸到了成功,感悟到了责任,养育成了习惯。

该制度的推行,旨在让学生懂得每天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继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我校原学生会主席现就读上海复旦大学的王墉瑶同学,回母校探望老师时说:“在北兴中学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特别是自主教育量化考核,使我享受到了学习与生活的过程美,养大敢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每天都能进步,每天都很丰富,每天都很满足……

2、先进班集体综合量化。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重教育过程,就必须狠抓、真抓教育细节,细节抓的好,就会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学校制定了“先进班集体综合量化评比统计表”,内容包括典型事迹、严重违纪、两操情况、日常卫生等20多项,几乎涵盖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实,我们推行了“三级”负责制,首先由各班班委会落实,再由学生会检查估,最后由政教处进行全面的监督指导。为了加强过程督导,学校要求随时检查,及时解决问题,其结果一日一反馈,一周一公布,一月一汇总,一学期一评比。位居前三名的班级为先进班级体,颁发奖状,排名前5名的学生,被评为“明亮星”,参加假期举办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本学期我们又有60名学生参加了主题为“扬北大荒精神、做北大荒主人”的夏令营活动,学生热情高涨,充分享受着自主教育给他们带来丰硕果实。

3、宿舍量化管理。为了更好地把宿舍建成自主教育基地,我校推行了“星级宿舍”量化考核制度:评选分三个级别——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不同的级别有不同的评选标准;每月评选一次,更新一次。优秀者进级挂牌,表彰奖励。“星级宿舍”的数量一般在宿舍总数的15%以内。在评选过程中,首先由舍长代表其成员自主申报。政教处每周对参评宿舍进行检查,每月最后一周评选出当月星级宿舍,并挂牌表彰。学期末,学校对所有星级宿舍进行总评,并与先进班集体评选挂钩。

“十佳宿舍长”张岩同学说:“星级宿舍”自主申报评选活动,不仅培养了我们敢于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优良品质,而且增强了宿舍成员的凝聚力。如今,北兴中学的学生宿舍已成为校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

4、十佳评选。每年,北兴中学都要开展“四个十佳”评选活动,即十佳班长、十佳环保卫士、十佳舍长、十佳体委。整个评选过程历时两个月,分为五个阶段:宣传发动确定候选人、年级候选人事迹宣传展示、候选人评选表决、候选人事迹宣传展示,通过评选确定“十佳”。在评选过程中,候选人会产生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用四年一班的班长王俊丁同学的话说:“我们做班干部的都应该有一种执着,一种坚持要做到最好的执着,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优秀的,无愧于老师和同学信任的班干部。

开展“十佳”评选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强化以学生干部为核心的自主教育协作体,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学生自主管理中树立榜样,鼓励先进。

三、“大荒精神”让自主教育生活化。

“精神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为了把北大荒精神移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里,由我校团支部和学生会牵头组建了“小记者团”“志愿者服务队”“社会调研团”,让学生广泛深入地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采访老一代垦荒人的先进事迹,去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表演节目,搜集老垦荒人的图片资料……“小记者团”的成员们把采访的事迹加工整理,分门别类,编辑成书,取名为《老垦荒人的故事》,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社会调研团的同学把搜集来的图片整理归类,配以文字,陈列在德育教育室,并由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担任讲解员,利用班会课为学生讲解,每讲一次就深刻一次、升华一次,图片展进一步地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热情。二年二班的于凯月同学看完图片展后在“自主教育日记”中写道:一直没有想过自己的家乡为何叫北大荒,看完图片展后,才知那时的家乡何等的荒凉,在那人烟稀少的土地上,是那群被叫做垦荒人的硬汉们用他们的脊梁犁出今天的北大仓。我一定要学习他们那种不向困难低头、无私奉献的精神,刻苦学习,做北大荒精神的传承人。

记者团的张丁同学在一次采访中,偶然认识了一位多次立功的老垦荒战士,在她的推荐下,由政教处出面邀请老人来我校为全校师生做了一次主题为《我和我的战友们》的事迹报告会,当老师身穿军装佩带勋章进入会场时,全体师生起立鼓掌,整场报告会高潮迭起,同学们被一件件、一幕幕故事深深地感染着、打动着,报告会结束时,由学生会主席带领全校学生集体庄严宣誓,决不负先辈们的厚望,努力学习,报效家乡。

如果你在每周一的第八节课走进每个班级,你就会看到这们的场景:每个班级的黑板上都会有一个与“北大荒精神”有关的标题,由值日班长组织全班学生以小品、朗诵、故事等形式开展活动,同学们通过活动,心灵得到了充实,精神得到了升华。主题班会课是北兴中学的一门大课,班会课之外,学校其他的教育活动也充满了“自主教育”的特色,如北兴中学校园广播站、“北茗文学社”“校园艺术节”“家庭生活技能赛”等等。其中的教育故事太多太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其实,自主教育的契机很多,如果我们能够珍视,学生的心灵将会由此而丰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要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莫过于引导学生树立自觉意识,进行自主教育,并形成一种生活方式。能否把教师的教育变成学生的自主教育,这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传承北大荒精神 篇2

思想指引着行动,行动又是思想的延续。北大荒精神对黑龙江垦区人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应转化为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北大荒精神的树立也应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抓城、带农、强工”作为奋斗手段,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奋斗目标,推进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而实现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应深入实施五大战略。

(一)实施科教兴垦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则是能够提升国民素质的关键性因素。在黑龙江垦区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应将科教兴垦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全面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以教育为根本,教育和科技应优先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增强垦区的科技实力,使垦区人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不仅如此,还能将经济建设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依靠科学进步的轨道中来,从而推进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实施人才强垦战略

当今社会,现代企业的竞争手段已经不再是人才竞争,而是人才学习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长久的创新能力。在建设和发展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应为人才学习力的发展提供宽裕的条件,使人才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得到很好地发挥。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人才为载体,以创新作为动力,加速垦区建设发展,提高垦区经济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所以,应引进和培养具有学习力和创造力的人才,做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还应把建设知识型经济和建设学习型垦区落到实处,为推进垦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三)实施城镇带动战略

城镇带动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推进城镇化进程,是黑龙江垦区能否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性所在。城镇化的建设要整体布局,做好规划,站在长远利益的高度上考虑问题,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做好完整性规划,逐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能够讲求高效率、高质量。提高中心城镇的带动、聚集、辐射能力,小城镇的建设才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突破口,进而带动第三产业和建筑业的发展,改善经济结构,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四)实施产业升级战略

黑龙江垦区的产业升级战略应划分为两条路径以完成目标,首先,针对结构升级,转变现有的农业产业主导的结构,升级为以第三产业和工业产业为主导,逐步优化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社会分工体系不断完善,从而使市场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获得提升;其次,生产要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改造,优化传统产业,运用工业反哺农业、信息化带动并改造工农业的发展等方式完成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目标。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都将很大程度地影响着资源配置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效率,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从而为黑龙江垦区现代经济体系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实施“走出去”战略

如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黑龙江垦区面临着机遇又同样面临着挑战,应更进一步的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兼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才能使垦区在外部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应以优质产品获得市场信誉,深加工技术提升产品价值,采用高新技术逐步更新和完善支柱性产品,从而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应仔细探究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多项政策,获悉市场竞争的规则,才能够争取到许多企业的进出口自营权;应熟悉现代商业银行的信贷规则,努力争取得到信贷的扶持,为开拓市场提供资金支持;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招商引资,从而形成开放式的经济结构。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行动的支持,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针,因此,北大荒精神已经是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黑龙江垦区是一部开荒建设的史诗,也见证了垦区人艰苦创业的历程,弘扬了民族精神,前人的艰辛已经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如若后人能够充分传承和发展北大荒精神,必定推动黑龙江垦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二、北大荒精神是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性的迫切需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北大荒精神核心价值观是“诚信、务实、创新、卓越”,即诚实为本、信用至上、实事求是、发展创新,追求卓越发展。它是现阶段垦区人应具备的信仰追求、行为特质和价值取向,是垦区人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在垦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只有坚持和弘扬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化解垦区农业的体制性、素质性和结构性的日渐膨胀的矛盾,才能够激励垦区人奋发拼搏、励精图治。如今,垦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源环境和市场的约束影响着各农场之间的平衡发展,结构转轨、体制转型时期纵横交织的社会矛盾也日渐突出,对现代农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时代的发展趋势相符合,体现了时代要求,传承和发扬了北大荒精神,并且对于推动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性作用。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垦区人的力量和信心,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北大荒精神以其先进理念和科学人生价值观引领着垦区人逐步向前跨越,在黑龙江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也已经成为提高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性的迫切需要。

三、北大荒精神是促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板块,只是农业经济体系体制较旧,融合性能也不高,因此,把农业培育成完整而高效的经济体系是急不可待的任务。诸多有价值的农业投资政策的制定和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都能够提高农业的资本吸引力。社会力量的集成使政府与市场这两方面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才能够致力于调动政策、舆论导向和资金等各种潜在的社会因素,将其投入现代农业,从而使农业科技的发展得到支持和关注。农业科技的大力投入,要在确保地方财政和中央对农村的科技投入呈现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调整科技经费的支持结构,逐步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积极探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的工程项目与农村科技项目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加强支持现代农业科技重大项目,才能够建立长久的国家现代农业同新农村建设重大科技工程的长效机制。在推进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传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使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观念得到转变,思维得到拓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因此,北大荒精神的传承已经是促进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必不可少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梁娥英.弘扬“北大荒精神”开创农垦事业新局面[J].中国农垦, 1997 (10) .

[2]胡中禄, 曹国锋.北大荒精神——垦区农业现代化的主导动力源[J].中国农垦经济, 2001 (5) .

[3]陈枫.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4.

爱北大更爱北大精神 篇3

【关键词】《北大问学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全民阅读;经典阅读

【作者单位】余人,河北大学。

2016年4月15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肖东发先生因心脏病突发溘然长逝,享年67岁。噩耗传来,笔者万分悲痛。一连十几天,心里实难平静。老师的音容笑貌,总在眼前浮现。纪念、缅怀老师的最好方式或许就是读书、明志,把老师的思想、理念发扬光大。老师曾送我一本他写的《北大问学记》,我找出来重新读了一遍,感慨万分。老师在该书的《自序》里说:“从许多前辈那里,我学会了如何爱书、爱校、爱学生。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相长,和同学们一起学方法、长知识、增能力、开视野、扩胸怀。”语言朴实无华,正是老师一生的理想追求与生活写照。这本书共收录了老师23篇文章,写老师“在北大拜师、求学、读书、写书、教学的轨迹和心得”,细细读来,发人深省。

一、热爱北大

老师1949年11月生于沈阳,1974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并留校任教至2016年。也就是说,老师是工农兵大学生。在人们的印象中,工农兵大学生水平不高,但老师却恰恰相反,很有水平,凡听过老师讲课的学生,没有不为老师的渊博学识而叹服的。

老师1979年考取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1989年被评为副教授,1992年被评为教授,2001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老师先攻图书馆学,后攻年鉴学、出版史学,因成就斐然而享誉学界、闻名遐迩。人到中年之后老师不惧压力,开始研究数字出版、媒介管理、文化产业、新媒体传播等,同样卓有成效。老师用他的实践告诉我们,要“精进不止,日新其学”,要“活到老,学到老”。老师博闻强记,尤善文史哲,课堂上常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而使讲课精彩纷呈,备受学生欢迎。每有外出游览、参观,学生们常不约而同、争先恐后地围在老师身旁,聆听他的讲解,因为总能听到很多精彩的典故、史事,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老师工绘画、善音乐,经典名曲乃至时尚新歌,随口就能唱,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还说了一段天津快板……说老师多才多艺、才华横溢一点也不夸张。

老师的大半辈子是在北大度过的,北大的历史、景观、人物、事件等,他都研究甚深,老师在世时堪称北大的活字典。进入21世纪不久直至2014年,老师开始负责北大的“新生第一课”,在北大百年讲堂或者邱德拔体育馆给几千名北大新生讲大学精神与北大传统,其受欢迎程度是外校学生难以想象的。在《北大问学记》一书里,老师对北大的历史可谓如数家珍,对北大的热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老师主编的“北大人文与风物丛书”,仅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老师对北大的热爱之情——《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风物:燕园景观与人文底蕴》《风范:北大名人故居及轶事》《风采:北大名师的岁月留痕》。老师后来还写了《微说北大》《北大精神》等书,他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北大”两个字。

老师说他“爱书、爱校、爱学生”。爱书自不用说,读书人大多有爱书的癖好,老师也不例外。爱校,老师爱得情真意切:一是勤奋好学,不断提升自我,使自己不愧为北大的名师,给学生做榜样与楷模;二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让学生从他那里学到知识与本领;三是大力弘扬北大的优良传统与人文精神。爱学生,在老师的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善良的,都是可造之才,他像对待自家孩子一般关爱、教导学生。他所倡导的理念首先要求自己能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赢得了几乎所有学生的爱戴。老师总能设身处地替学生、他人着想,为朋友出力,为别人考虑得多,替自己考虑得少。他帮过的人可谓不计其数,却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别人回报。老师正是用他的人格魅力感动、感染了身边无数的学生与朋友。正直、真诚、关爱已成为他的日常习惯。

二、热爱北大精神

老师在《文化强国与全民阅读》一文中说:“应该说现在不差钱,差的是精神,方向信仰道德都成了问题。中国现在有不少乱象,乱在表面不可怕,就怕人心散了乱了,不辨方向,不明是非。”这可谓一语中的,切中时弊。

现在我们缺少精神,至少很缺北大精神。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课堂外,在著作里、发言中,经常讲北大精神,希望北大的学生乃至更多莘莘学子、有识之士能牢记北大精神,弘扬北大精神,为社会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情。那么,什么是北大精神?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核心内容大致就是两点:一是蔡元培提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二是鲁迅总结的“北大是常为新的”。

老师在《北大风物与人文精神》一文里指出:“为什么北大学生总有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高迈气概和‘心忧天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感?为什么北大学生即使毕业离校走到天涯海角,也改不了‘特立独行’、不迷信权威、‘舍我其谁’的劲头?那是由于他们汲取了来自博雅塔和未名湖所象征的那种特殊精神。”那种特殊精神正是北大精神。老师也指出不少北大人确实存在“狂傲不羁、眼高手低”“自由散漫、清高而不合群”等毛病,可谓实事求是,不溢美,不隐恶。

老师非常推崇蔡元培与张元济,蔡元培是做教育的,张元济是做出版的。老师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根本的还是要抓教育、抓出版、抓阅读”。可以说,做教育、做出版、做阅读推广,正是老师一以贯之的人生理想与思想信念。

老师招收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有自己独特的考察方法和录取标准,不唯分数论,也不以出身论,这使得不少非“211”“985”高校毕业的考生得以进入师门拜师求学。这种“不论出身”的做法在国内名校、名师那里目前已不多见。老师正是以这种“英雄不问出处”“不拘一格选人才”“海纳百川,不拒细流”的勇气和胸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使得师门人才济济,百花争艳。老师坚持平等待人、平实做事,向来没有门户之见、身份之别。

nlc202309081621

老师除了带硕士、博士、博士后,还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教学形式常常是三分之一时间自己讲,三分之一时间请校外专家讲,三分之一时间让学生讲,目的在于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同时也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当一面的能力。

记得2010年上半年,汉王电子阅读器异常火爆,不仅阅读器火热大卖,而且其股票市值也迅速飙升。在一次出版经营管理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汉王电子阅读器为什么这么火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老师所带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一起上课)。课堂上讨论热烈,不少同学发表了汉王电子阅读器未来市场更趋红火的分析与预测,我则发表了汉王电子阅读器未来市场堪忧的观点。课后,老师鼓励我把分析写成文章。我遂以《我为什么不看好汉王》为题写了一篇分析文章,发表在当年8月的《出版商务周报》。文章刊发后引起业界的强烈反响,甚至汉王科技的相关部门打来电话质疑我是不是在替竞争对手“抹黑”汉王。大约半年之后,汉王电子阅读器果真如我所预测的那样,市场销售量迅速下滑。这是我在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写的一篇比较有分量的文章,至今记忆犹新,也感佩老师组织的课堂讨论别开生面,让很多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获。这也正是老师上课的独到之处与魅力所在。

老师还极力倡导全民阅读、经典阅读,他精心撰写的《文化强国与全民阅读》(2013.7),后收入《北大问学记》一书,提出“阅读强国”的战略构想;《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图书》(2016.2),阐述“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少儿出版与少儿阅读》(2015.3),提出要重视和优化少儿出版与少儿阅读。文章发表后前两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后一篇被《新华文摘》部分选载,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与重视,也体现了老师的独立思考与家国情怀。

老师还与众多同行、有识之士共同创办和主持了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今年已是第12届)、中英出版论坛(今年已是第6届)、博雅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22期)等,为教育与出版鼓与呼。

老师退休之后,北大不再有出版专业的博士点,后来硕士点也没有了,因为选课的学生太少,本科也曾停过一两届,目前是风雨飘摇的感觉。为此,老师甚为忧虑——北大的好专业太多,是不是对编辑出版重视不够?记得好几次讲课,老师提到国家大搞基础建设,强化城市形象的打造,但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怎么好的,其中拆除路边的书报亭之举就很值得商榷。老师最后说了一句:“书报亭少了,精神病院就会多起来。”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透露出老师对文化建设中急功近利现象的深沉忧虑。老师心忧天下、心怀家国由此可见一斑。

与其说老师爱北大,不如说老师更爱北大精神。

谨以此文,深切缅怀我的导师肖东发先生。

北大荒精神的读书笔记 篇4

一、活动主题

这次征文竞赛活动的主题是:“北大荒精神伴我健康成长”。全局广大青少年学生要切合活动主题,围绕“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的北大荒精神实质,联系自身实际,抒发北大荒精神对个人成长的重大影响和感悟。要求作品主旨积极向上。作品题材、体裁、风格不限,可以包括作文、文学创作、读书笔记、读后感等多种形式。

二、参加对象:

垦区普通中小学、大中专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及青年职工。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青年职工)组,三个组分别进行创作投稿。

三、评选推荐:

九个管理局关工委及有关直属单位关工委要经过筛选,各推荐15篇(小学组、初中组、高中(青年)组各5篇)

四、评选的基本标准

1、内容紧扣主题 。

2、选材丰富、新颖。

3、观点表达清晰。

4、文章整体布局、结构条理严谨、清晰。

5、语言表达流畅、优美,真挚感人。

6、抒发真情实感,有感人实例和亮点。

五、奖项设置如下:

此次征文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青年)组,一等奖各设10名,共计:30名;二等奖各设20名,共计:60名;三等奖若干名。优胜者予以表彰,并出版专集。

六、具体要求

3月15日至11月30日为征文截稿日。征文在截止日期前上报总局关工委办公室,联系电话55195220。邮箱:

传承北大荒精神 篇5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要有迎头赶上的雄心壮志和紧迫感,又要牢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切不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把精力放在管根本、管长远的基础性工作上,始终保持深刻的定见和强大的定力,不为浮云遮望眼,不跟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文化建设就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各类量化的评价指标则为工具性的作用。偱本而求用,则用之不竭;以用取代本,虽能喧嚣一时,终难行远。中国的大学能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以什么样的面貌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究竟能在世界一流行列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最终还是要看文化建设的成效。

以文化来推动大学建设

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大变革,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重新以文化统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大学变成单纯的科研工具和商业场所。

古往今来,大到文明兴衰,小到团体消长,无一不是以文化因素为根本推力和根本原因。任何社会和社会中的任何部分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自觉推进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对于大学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性,既体现在文化对于大学的意义,也体现在大学对于文化的意义。

对于当代中国的大学来讲,文化建设的任务尤为紧迫。

这种紧迫性,体现在世界高等教育回归文化本质的发展新趋向所提出的新课题。近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几次深刻变革,第一次是从宗教教育机构转变成通识教育机构;第二次是从教育机构发展成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机构,标志是洪堡大学理念的提出和实践;第三次是走向产学研相结合,标志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大学的崛起;现在,世界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第四次重大变革,就是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重新以文化统领大学的建设和发展,防止大学变成单纯的科研工具和商业场所,以文化确立大学在社会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如果说前几次变革中国的大学都是后发者、追随者,那么,在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一次历史性变革中,中国的大学至少是同步者,甚至还有可能、有条件成为引领者。机遇已经到来,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理应抓住机遇而不错失机遇。

这种紧迫性,体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的新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这个重大任务。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大学是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党和国家把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四项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要求大学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大学要肩负好这个使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则是西学东渐、西强我弱的文化格局已形成一百多年,要重塑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根基,不容易;二则是当代中国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文化日益多元多样,要在差异中重树共识,在多元多样中再立主导,更不容易。我们将交上一张怎样的答卷?国家在期待,人民在期盼,世界在瞩目。

这种紧迫性,体现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推进大学科学发展提出的新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大学的外部办学环境、内部治理方式和师生的思想特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大学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只有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凝聚全体师生和海内外校友的精神认同,激发他们的爱校荣校意识,更加自觉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发展;才能更好地彰显大学的文化风格,塑造大学的文化品牌,提高大学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大学的发展赢得更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支持;才能更好地明确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办学体制,为大学科学发展提供深刻的思想文化资源,使大学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什么是北大精神?

深刻的文化自觉、博大的文化关怀、高远的文化追求一直在北大生生不息。

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着力培育大学精神,把大学精神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和教师、学生、干部、后勤等各个群体。

人无精神不立,校无精神不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文化上的旗帜,在全体师生员工中具有无可比拟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抓住了大学精神建设,就抓住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制高点。

对待大学精神,一要传承,二要发展。所谓发展,就是要不断地赋予大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不断地对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精神体系形成新的体会和认识。

在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我们形成了一个比较初步的共识,就是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来概括北大精神的核心内涵。现在来看,这四个词还是比较有准确性和适应性的。近年来,我们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常为新的姿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内涵,使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真正成为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在此过程中,也进一步深化了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认识,对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新的概括。

首先,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志存高远的特质。

北京大学创立于清末维新运动时期,是中华民族兴学图强的产物。从创办至今,深刻的文化自觉、博大的文化关怀、高远的文化追求一直在北大生生不息。

最早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就提出了“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中西并重,观其会通,无得偏废”,要把大学堂办成“各省之表率、万国所瞻仰”的理念。

民国初年,严复在《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中,进一步提出了北大应当肩负的恢宏使命:“宗旨兼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蔡元培主持北大期间,发出与当时的世界一流大学“平行之发展”的强烈愿望,并按照“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和“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的理念,在北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西南联大期间,北大与兄弟高校一起,抱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信念,弦歌不辍,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北大人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许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据统计,1949年到1965年的北大毕业生中,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就达100多人。

上世纪80年代,北大学生率先喊出了“团结中华,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

近年来,北大师生按照中央的要求,集中精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面向未来,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热爱祖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胸怀天下的崇高情怀和远大理想,始终把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与人民幸福,甚至与全人类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做一个有追求、有品位、有责任、有担当、有献身精神的人,办一所能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动和尊敬的大学。

第二,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醇厚绵长的特质。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积淀的过程。有人说,如果说政治改革需要6个月,经济改革需要6年,文化改革至少需要60年。大学文化也是这样,必须以深厚的历史底蕴作为源泉和支撑。北大的历史非常醇厚,从而使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厚积薄发的重要品质。

110多年来,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三个至关重要的时期。第一个时期即戊戌变法时期,是北大精神的孕育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五四时期,即北大精神的形成时期。第三时期是北大精神的发展时期,即新中国成立时期。今天北大人所坚持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和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造福人民、服务社会的理念,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用心血和行动支撑起来的。每一项传统和理念背后,都有数不清的动人篇章。就像谢冕教授曾在《一百年的青春》中写道:“北大有它永恒的魅力。这魅力来自历史、更来自历史的漫长行进中形成的北大精神。”

第三,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海纳百川的特质。

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海纳百川的特点是由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和综合、多元、均衡的学科结构决定的。

上个世纪初,蔡元培在北大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闻名遐迩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根本方针,在于强调大学以学术为本,学术以自由为本。这一办学方针的实施,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学术、文化中心之一,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是北京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的光辉篇章。从此,“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传统在北大牢固地确立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蔡元培所讲的“兼容并包”,并不是良莠不分,而是要允许不同学术派别、学术观点的争论和争鸣,为新文化战胜腐朽、落后的文化提供条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真实含义是尊重学术,倡导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允许自由探索真理,坚持真理。

从上世纪50年代,马寅初老校长在面对不合理的批判时公开表明自己的态度:“绝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到改革开放以来,北大学者在社会主义股份制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勇敢无畏的探索,都充分体现了北大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鼓励人们自由探索、勇开新风的精神传统。

如果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统确立了北大海纳百川的精神品质,那么,北大综合、多元、均衡的学科结构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精神品质。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在北大,一个院系或许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院系;但却似乎没有一个院系敢说自己是北大最好的院系。这充分反映了北大学科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作为一定观念意义上的文化,都一定是社会事实、社会基础的反映。北大学科结构的这种特点,使北大文化不像有的学校那样,由一个或某几个学科占据强势的主导地位。因此,北大的院系之间、学科之间、师生之间必须学会互相尊重和包容,平等交流和对话。这也是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一直延续着海纳百川的精神品质的重要原因。

第四,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有着与时俱新的特质。

纵观北大的诞生、成长和发展,都与改革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同样地,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常为新的体系,具有与时俱新的重要品质。

今天,一些人对北大精神传统提出了质疑。有人说,北大文化蜕化了,北大精神失落了。那么,北大文化和北大精神究竟是封闭僵化了、蜕化失落了?还是与时俱新、生机盎然?这是北大文化建设中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

我们应当承认目前北大的确存在一些与北大优秀文化传统不相符、不相称的现象,并出现了极少数“害群之马”。同时,北大文化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但我们一定要看到,北大文化的主流是好的,北大师生整体精神风貌是昂扬向上、充满朝气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传统在北大生生不息、不断发展,每一种精神都有许多生动的事例,有力的证明。

以爱国精神为例,近年来,许多北大毕业生自愿去西部、基层、农村就业。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学校毕业生赴西部、农村、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总人数就将近800人,涌现出一批扎根西部、奉献基层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如“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莫锋,光荣当选北京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的村官陈丽娟,主动放弃读博和在北京大医院工作的机会,而选择了重庆市开县人民医院担任住院医师的朱兴旺,等等。

以进步精神为例,近年来,学校在师资人事制度、学科建设、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重要改革,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显著成绩。从2002年至2012年,北大进入世界前百分之一的学科从4个增加到18个,居国内首位。今年六月,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又制定了率先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进而走在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宏伟目标。这些都充分说明,北大人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永不自满,不断追求进步,追求卓越,追求一流。

以民主精神为例,近年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民主精神在北大得到了很好的坚持、贯彻和发展。对于一所大学来讲,民主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学术民主精神。在北大,学术民主主要体现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传统。今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在北大得到了认真贯彻。学校始终坚持中央提出的“学术探索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在学术研究、学术探索、学术思考上不设定任何框框,不禁止任何实事求是的独立的正常的学术研究,提倡一切认真负责、言之有据、理性平和的学术表达,保护正常的学术争论和争鸣。当然,学校也会坚决制止和反对不负责任、不计社会影响的公开言论,这并不是违背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恰恰是从根本上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

进一步来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在今天的北大不仅得到了坚持,更得到了极大发展。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的根基是一种互相尊重和宽容的精神。胡适先生曾讲:“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这就是不容忍的根源。”这些都是非常深刻的道理。当然,毫无原则的宽容和容忍也是不应当的,对于践踏基本社会正义和人类良知的行为,一定要坚决反对和斗争。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宽容精神总是比不宽容更为难得。1993年,世界宗教大会从各国文化经典中找到了一条最基本的伦理共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原则,就是充分表达了人类应当互相宽容、互相尊重的精神。

与此相对照,今天的北大的确是极大地发展了作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根基的互相尊重和宽容的精神。比如,在今天的北大,对于卫生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司法改革等重要问题,都有不同观点和热烈争论,但这种分歧和争论,多数都是正常的学术探讨,对于帮助党和政府科学决策、防止政策的片面性起到了有益作用,也没有影响教师之间的团结。又比如,北京大学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北京论坛,在国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北京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总主题,倡导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所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充分反映了北大人提倡互相尊重和宽容精神的实践,已经从一所学校的内部,走向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再比如,这次党的十八大正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北京大学自2009年起就与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了连续四届贵阳生态文明会议,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实际上也是把相互尊重的精神,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拓展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事例,无疑都是今天的北大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精神的极大发展。

以科学精神为例,近年来,北京大学着力推进师德、学风、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成效显著。进一步形成了潜心育人、严谨治学的风气,涌现出王选、孟二冬、姜伯驹三个全国性师德典范和一大批先进典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迄今18位得主中,有8位是北大教师或校友;2011年“两院”院士评选,北大有6人当选,是当选人数最多的高校;截至2011年,北京大学已有36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居高校首位,体现出雄厚的基础研究实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最近一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北大获奖成果总数达59项,高出第二名27项。总之,我们一定要把传承和发展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在传承和发展大学精神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强文化自信,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办好自己的事。

今后如何创建北大文化?

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质量内涵一流、教风学风一流、精神文化一流。

首先,要建立健全文化建设规划和协调体系。

当前,我们对文化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对新形势下文化的地位、作用,对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性特点都有待深入认识。同时,大学文化建设虽然形态丰富、亮点纷呈,但仍然普遍比较分散,缺乏整合机制,发展不平衡,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特别是师德、学风等突出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都需要加强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工作体制和机制。

要牢固树立文化无处不在、文化建设人人有责、文化建设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管理服务全过程的大文化建设观,反对把文化建设界定为个别部门和单位的事情的片面倾向,每一个部门、院系、单位,每一个学科、教研室、实验室,每一个党群组织、班级、团体,每一位北大人,都是文化建设的主体,都有文化建设的责任。

要健全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院系分工负责、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规划编制、政策制定、经费安排、资源配置、宣传引导等方面对文化建设给予全方位支持,形成学校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大力倡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发扬大学传统、特色鲜明、贴近实际、示范引领的价值理念。

一流大学有崇高精神追求方成气象,有先进文化引领方有灵魂。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质量内涵一流、教风学风一流、精神文化一流。当前,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进入了重质量、重内涵、重文化引领的新阶段,随着我们在办学条件、设施设备、科研成果等外延方面不断逼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人才、制度、文化、质量、效益等内涵方面的建设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对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研究,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珍惜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弘扬高尚进取的大学精神。

文化建设既要从大处着眼,也要从小处抓起。各院系、各部门都应当结合实际,从教师、学生、干部、后勤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凝炼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倡导和培育有特色的先进文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精神文化条件。

第三,要坚持正面宣传和加强管理两手抓,进一步纯洁校园文化氛围。

一手抓典型示范,一手抓制度管理,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要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不断发现和宣传师生先进典型,大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风教风和清除赝品、拒绝平庸的学风,倡导清正廉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党风政风,倡导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发展理念。

同时,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文化建设、道德建设、廉政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严肃处理个别害群之马,培育风清气正的校园思想道德环境,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校园文化。

第四,要切实履行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推进一些重点文化建设项目。

文化建设既是贯穿在学校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全局性工作,也需要一定的项目和载体;既要润物无声,也应当有声有色。要着力推进一些重点工作,着力构建大学文化建设长效机制。例如,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找准服务国家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结合点;推动中华文化与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加强师德师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建设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积极倡导文明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新风尚;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等等。

传承北大荒精神 篇6

5月4日上午,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习总书记指出,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习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总书记的这个比喻富含哲理、意蕴深刻,形象生动地揭示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为广大青年如何看待人生、选择人生指明了奋斗方向和取得成功的正确路径。青年承载民族的希望,代表国家的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祖国、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我们正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处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至为关键的发展阶段。我们要胸怀中国梦,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这就特别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的环境是磨练自我的机遇,实践的过程是增长才干的课堂,我们要在艰苦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梦想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年一代要把梦想蕴含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具体奋斗上,为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历史答卷。

具体说来,我们要做到:第一,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摒弃错误观念的引导,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扣好人生中每一个扣子;第二,志存高远,胸怀祖国,无论所做何事,都以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终目标;第三,努力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修养和文化修养,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时刻准备着。

传承北大荒精神 篇7

一个企业文化形成不易, 但是要长期继承和发扬下来, 更不容易。七化建企业文化, 是七化建几代领导和职工从实践中培育并发扬光大的,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 是企业所共有的精神财富。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它不仅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 是优秀的。而且, 也被一代一代的七化建人传承下来的。

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传承

七化建企业文化的形成于60年代, 建设我国第一套引进化肥装置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工程大会战。1964年, 七化建成立后承担的第一个建设工程就是我国引进的第一套化肥装置。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这一工程。在当时缺资金、缺技术、缺粮食、缺房子的情况下, 全体参战职工决心“为国争光”、“为中国工人阶级争气”, 打好这一仗。在干部职工中形成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 牢固地奠定了“质量第一”的思想。最终实现了“三高一低” (高质量、高速度、高水平、低成本) 和“为国争光”的要求。但是把这种文化传下去, 却经历了几代七化建人的努力。随着全国一个个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 一批批来自四面八方的干部职工从四川把七化建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和海外建设施工现场。在困难的条件下, 做到了“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 又是一支“拉得出、上得去、打得响”的队伍。通过总结工作经验教训, 制定了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放眼国内、外的所有公司规章制度, 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当年那些规章制度的框架, 只不过根据时代的发展, 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 “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吃苦耐劳, 敢打硬仗”和“三高一低”的精神一丝不少。50多年的不间断传递, 让七化建人对自己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深刻认知。即使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许多人把经济利益看得至高无上, 并为此严重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 七化建的文化也没有改变。从这个意义来讲, 七化建精神应该是在整个化工施工建设企业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优秀企业文化传承的关键还是继承

七化建发展到今天, 已经充分体现了“传承”的力量。今天的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在企业文化的传承上就有共同的学习榜样, 那就是:第一个建设引进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巴蜀大地迈进西域建成了新疆第一套大化肥装置的人、第一个走出国门建成亚洲最大的化肥装置的人。但是, 要让企业文化有效地传承下去, 则必须坚持长期宣传教育, 笔者认为主要通过三个方法来实现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 搭设文化理念的灌输通道。二是将文化理念层层分解到组织行为、管理行为与员工行为中去, 通过规章制度、作业流程、职能职责、工作标准使企业文化固化于制, 达到文化与制度的融合。三是把企业文化宣传阵地、文化活动、评先树模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 使文化有效落地。几十年来, 七化建已经做到了这三点。

多年来, 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朱德、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分别对公司的多个已建和在建项目进行视察, 对七化建也给予了高度关注。1983年, 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在视察了乌石化大化肥工地后说:“新疆大化肥速度快、质量很好, 投资没有突破概算”。一些国外项目所在国领导人和业主对七化建的工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驻孟加拉大使在一份推荐书中写到“该项目 (指孟加拉CUFL项目) 是我国公司在国外承包的第一个大化肥项目, 与国内同类项目相比, 是一个进度快、质量好、效益高和安全生产的典型。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 表彰他们的事迹, 对国内同类项目, 对经营管理的改革和对国外承包工程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1982年, 泸天化30万吨尿素装置工程获得国家工程首批银质奖。2008年, 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公司已经获得二项优质工程鲁班奖, 一项国家首批境外优质工程鲁班奖。八个优质工程银质奖, 二十多个优质工程奖。2012年, 公司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无数殊荣。培育了七化建的企业文化, 锤炼了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英雄队伍, 在我国化工建设发展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为七化建企业文化的传承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更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当铅华洗尽、尘嚣远去, 唯有精神的力量光芒依旧。

要在继承企业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七化建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柱。致力于培育良好的团队精神, 形成奋发向上的团队合力, 使团队不断自我提升, 起到了“凝聚核心、突出中心、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作用。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讲, 过去形成的良好传统, 不能老想着“弃”。大家都知道, “创新”一词比较时尚, 有些人喜欢在思想领域中割断历史搞“创新”, 可是, 在一个有良好传统的企业, 割断历史的所谓“创新”是不对的, 证明是浮躁的。文化上要创新是对的, 但一定要有基础, 要着力于继承和发扬, 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传承企业文化方面, 七化建做得比较好。多年来, 一直在进行企业传统教育。比如, 1983年创刊的《文明建设》报, 后于1996年改为《七化建》报, 一直培育公司企业文化、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沟通职工思想, 增强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自己的特殊功能。在一年一度的新入司教育培训中, 就把企业发展史、规章制度、行为准则、价值观、管理理念、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内容进行不间断的传递着, 引导他们把个人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的企业文化, 才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着有力的思想支持。公司制定了《企业文化标准化建设考核评估办法》、《企业文化调查问卷》的调查、各单位工作《简报》的出刊, 都是在推动着公司企业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七化建的风气永远是健康向上的, 先进模范人物是受到尊重的, 有贡献的人是受到肯定和表彰, 公司“管理制度”是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正是在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中, 先进和模范们才能够展其能而尽其力。同时, 他们的卓越工作又带动了一大批人, 不断促进着企业文化的发展。只有这样, 企业才永远是朝气蓬勃的。

弘扬企业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中国的化工建设是一个勇敢面对困难, 顽强克服困难, 全面战胜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七化建的广大员工发挥讲求科学、以“创新、诚信、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 为“建成国际型公司”这一发展目标, 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在管理上, 向国外先进企业学习, 降本增效, 使七化建一直保持了良好的效益, 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充分体现了高度负责任的企业精神面貌。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七化建在海内外化工建筑市场面前所代表的是中国企业面貌。文化源于精神, 这就是七化建企业文化的精神基础。

“第一个北大”思维中的书院精神 篇8

——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古人说“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职责第一位的就应该是“传道”。

——习近平2014年考察北师大时指出

书院精神与大学精神之对比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先生对中国的两大传统非常推崇:一是科举,一是书院。不幸的是,这两大传统因清末新政而湮灭,胡先生对此曾多次表示惋惜:

这一千年来的中国教育史,可说是书院制度的沿革史。这是我深信而不疑的。二十年前的盲目的革新家不认得书院就是学堂,所以他们毁了书院来办他们所谓“学堂”!他们不知道书院是中国一千年来逐渐演化出来的一种高等教育制度;他们忘了这一千年来造就人才,研究学问,代表时代思潮,提高文化的唯一机关全在书院里。他们不知道他们所谓“学堂”,——那挂着黑板,排着一排一排的桌凳,先生指手划脚地讲授,学生目瞪口呆地听讲的“学堂”,——乃是欧洲晚近才发明的救急方法,不过是一种“灌注”知识的方便法门,而不是研究学问和造就人才的适当方法。他们不知道这一千年演进出来的书院制度,因为他注重自修而不注重讲授,因为他提倡自动的研究而不注重被动的注射,真有他独到的精神,可以培养成一种很有价值的教育制度,二十年前的革新家因反对八股的科举而一并废除了文官考试制度;因反对书院的课程不合时势而一并废除了一千年艰难演进的教育制度!没有历史眼光的革新家的流毒真不浅啊!(《书院的教育》,见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5册)

这段话主要有如下几层意思:(一)唐宋以来一千年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书院,其主要功用是研究学问和造就人才;(二)清末新政,废书院,兴学校,“因反对书院的课程不合时势而一并废除了一千年艰难演进的教育制度”,这种非此即彼、因噎废食的决绝态度,无异于“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是没有历史眼光的体现,这也意味着,一旦条件成熟,书院将重回历史舞台;(三)书院有其“独到的精神”,相对于学校的被动与整齐划一,书院的学生因为注重自学而主动,书院的老师因为注重因材施教而灵活。

书院与学校优劣的对比,毛泽东在1921年的《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也有精彩论断。他认为,所谓书院的主要问题在于,其研究内容“‘八股’干禄之具”“只是一种玩物”,算不上正当的学问。关于学校的坏处:

一是“师生间没有感情。先生抱一个金钱主义,学生抱一个文凭主义,‘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简直异化为“一种商业行为”;

二是“用一种划一的机械的教授法和管理法去戕贼人性”,“自有划一的教授,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性。自有机械的管理,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格”,这是学校的最大缺点;

三是“钟点过多,课程过繁。终日埋头于上课,几不知上课以外还有天地”。

总之,学校“坏的总根在使学生的之于被动,消磨个性,灭掉性灵,庸儒的堕落浮尘,高材的相与裹足”,因为被动,所以无个性,教育的平庸化则不可避免。

相对于学校的三大坏处,书院则有三大好处:

一是“师生感情甚笃”;

二是“没有教授管理,但为精神往来,自由研究”;

三是“课程简而研讨周,可以优游暇豫,玩学有得”。

“优游”的“游”特别紧要。如果学生疲于奔命,则无法体贴到学问的滋味,一旦离开学校,所得必然易于忘掉。这一点,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1941年4月在《〈大学〉一解》(此文是梅贻琦在主持西南联大常务工作期间,熬了一夜写出要点、由潘光旦先生代拟的文稿;另,潘光旦先生与梅贻琦先生、陈寅恪先生、叶企孙先生并称为百年清华四大哲人,他是最早发现专业化教育弊端并提出通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之一,其在教育上最具特色的贡献是提出了“位育”之道——这可能是中国学界自严复后将传统文化精神与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进行结合的最早的成功范例)中有极为透辟之认识:

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

“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才是真正的“以文化人”。师生由“大鱼前导,小鱼尾随”的“从游”关系转变为“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这正道出了书院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本质区别之一。

古人云,“学者,效也”,又云“学者,觉也”,老师必先引起学生效仿之爱慕,方能唤醒其自性之觉知,这正如大鱼带着小鱼游,跟着“游”是“效”,而会“游”则是自身的潜能,并非外在给予乃至强加。

自由的教育是与“填鸭子”的过程恰好相反的一种过程。自由的教育不是“受”的,也不应当有人“施”。自由的教育是“自求”的,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只应当有一个责任,就是在青年自求的过程中加以辅助,使自求于前,而自得于后。大抵真能自求者必能自得,而不能自求者终于不得。(《自由之路》)

潘光旦先生这段话道出了自由教育之真谛。“填鸭子”的灌输从根本上说是违背人性的,“自由的教育”必定是“自求”的。“大抵真能自求者必能自得,而不能自求者终于不得”,在这里,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得到最充分的重视。

过去有个成语叫“负笈求学”,现在更多的是“考学”,这是两种颇为不同的心态,耐人寻味。百年间,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仅学生有不同的心态,老师也有不同的心态,对此,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恩师楼宇烈先生三年前在应燕京读书会之邀的讲演中有颇为形象生动的论述:

nlc202309040613

近代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学者,叫做马一浮,我们称他为中国最后一位理学家。我曾经写过一篇介绍马一浮先生的文章,如果要跟他比,那他才是真正的学者,我们自己什么也不是。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他真遵守“礼”。他说,“礼闻来学,未闻往教”,礼啊,只听说过你主动跑过来向我求学,没听说过我跑过去主动教你,于是,当年浙江大学的校长竺可桢先生专程去请他,说你到我们学校来讲课吧,结果马一浮先生搬出《礼记》这两句话,“礼闻来学,未闻往教”,我不能跑过去当老师,他们要学就让他们找我来学。

当年我不太明白,怎么这么老顽固啊!慢慢地,我想明白了,他这个有道理,我们在他面前都要汗颜。当然时代不同了,我们也可以用变通变通嘛,但是根本精神是要坚持的。《礼记》的这句话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学习主体一定要有主动性,那你对他讲才是有效的,他根本没有想要得到,你去给他讲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今天来讲我来给大家讲,还是守了礼的。如果大家不是自愿来,我跑到这个地方来讲那就是“对牛弹琴”。

说“对牛弹琴”大家不要生气啊!“对牛弹琴”是批评那个弹琴的人,你怎么不看对象你就弹呢!学习最重要的就是主动性。《论语》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啊,叫做“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常常讲“启发”,“启发”不是随便乱“启发”啊,要他胸中有这个要求,逼得他不发出来难受,这个时候你给他去说,他才能够受益啊!他根本就没有这个要求,他不“愤”,也不“悱”,你非得要“启发”他,可能吗?所以一定要等他“愤”,等他“悱”,这个时候“启发”才有用。

光有主动性够不够呢?还不行,还要能够融会贯通。不要今天我给你讲了一,你就知道一,明天给你讲了二,你就知道二,那我要让你知道十,那我得讲十次。所以《论语》里面接着这句话下面就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什么意思啊?我给你讲一个方的东西,方的东西有四个角,我给你讲一个角,你应该也知道其他三个角也是这样啊,结果我给你讲了这一个角,其他三个角是怎样的你不知道,这样的学生啊,趁早别教了,因为他不能够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去融会贯通。

学子一定要主动、自觉地求学,先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正所谓“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在我者也”。学子如果没有学习的要求,老师主动送上门,那就是“对牛弹琴”,类似于上文所说的“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这样的教育是没有希望的。“钱学森之问”,很大的一个症结就在此,失掉了教育的灵魂,何以涵育杰出人才?书院精神与大学精神最为核心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要守礼的,是要坚守和弘扬“礼闻来学,未闻往教”师道精神的——倘若“师”无“道”,“传道”有何意义?

书院精神与大学精神之融合

当然,中西文化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书院与学校也并非不能融合。事实上,“五四”以后在国学研究与人才培育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机构,都有书院精神的支撑。

1925年,清华成立了研究院国学门,亦通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在清华国学研究院短暂的办院历史里,培养了数十位学有专长的国学学者,其中很多成为我国人文学界的著名学者或国学大师。清华国学研究院几位导师的研究,在当时代表了我国国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清华研究院在短时间内开创出一股研究国学的新风气,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清华国学研究院的《章程》指明了它的根本精神之所系:

本院略仿旧日书院及英国大学制度。研究之法,注重个人自修,教授专任指导,其分组不以学科,而以教授个人为主,期使学院与教授关系异常密切,而学员在此段时期中,与国学根祗及研究方法,均能确有收获。

如果说清华国学研究院是中西合璧的话,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原名国学专修馆)则基本上沿袭宋明以来的书院精神与格局。

1920年,近代著名教育家、工科先驱、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辞去南洋校长职务,以几近双目失明之身,创立无锡国专。他为无锡国专确立的办学宗旨为六个字,“正人心,救民命”,因为“当战国之世,孟子专崇仁义之训,斥去私利……今世一大战国也,于斯而提倡仁义之说,欲以救心而救国”,“吾国情势日益危殆,百姓困苦已极,此时为学,必当以正人心、救民命为惟一主旨”。这个宗旨的制定并非偶然。掌校南洋时,唐文治先生就在大礼堂悬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横幅,并亲书“人生惟有廉洁重,世界须凭气骨撑”的对联,借以警策莘莘学子。

唐先生手订的《无锡国学专修馆学规》以张载的《东铭》、《西铭》,朱熹的《白鹿洞学规》,高攀龙的《东林会约》和汤斌的《志学会约》为精神先驱,馆内科目很特别地分为“躬行”“孝弟”“辨义”“经学”“理学”“文学”“政治学”“主静”“维持人道”和“挽救世风”十大类,前面三项和第八项与为人之道相关,中间四项与为学之方相关,其中“经学”“理学”“文学”基本上为传统中国学问的科目,而“政治学”一科的设置则凸显了唐先生经世致用的问题意识,所谓“凡士人通经学、理学而能达于政治者,谓之有用,谓之通人;不能达于政治者,谓之无用,谓之迂士”,这是理学之空疏与朴学之繁琐之反动。后两项是希望学生们努力的目标。

在欧风美雨席卷华夏大地之时,师生傲然挺立,以“继绝学”自命。讲学的大儒“痛旧道德之沦丧,新文化之似是而非”,“深愿以淑人心扶世道救中国”;学生则谴责新学之士“见异思迁,抛荒古训”,“所有这些论说,都直接针对北大为代表的新文化”(参见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传统书院的现代转型——以无锡国专为中心》一文)。

1931年,国际联合会教育科代表唐克尔·培根参观无锡国专后感慨:“我们来中国看过很多学校,读的是洋装书,用的是洋笔,充满洋气。这里才看到纯粹中国文化的学校,才看到线装书和毛笔杆。”培根除谈及国学之重要性,更宣称:“贵校为研究‘国学’之最高学府,负有保存固有文化之责,与普通学校之使命不同。”这样的评价,给出了无锡国专在中国教育史上的精准定位,可谓深得唐先生本心。

nlc202309040613

唐先生是它无锡国专这所“书院式的学校”(参阅钱仲联:《无锡国专的教学特点》,见《文教资料》1985年2期)的灵魂性人物。对此,陈平原教授指出:

民国年间的大学校长,颇有一言九鼎,决定整所大学的风格与走向的,如国立大学的蔡元培、梅贻琦、私立大学的张伯苓、教会大学的司徒雷登等。但所有这些校长,就其与所主持的学校的亲密程度而言,均不若唐文治之于无锡国专。称唐校长乃无锡国专的灵魂,一点也不过分。不只是规划与创办,更包括日常的管理与讲授,唐先生几乎事必躬亲,尽管其眼睛已经基本失明。可以这么说,无锡国专的一举一动,都带着明显的唐文治个人色彩。这自然是因为学校规模小(顶峰时期学生人数也不过三百人),加上是私立,校长有权“说了算”。但更重要的是,如此兼及传统书院的山长与现代学堂的校长,正是唐文治的自我定位。

那个时代,西学涌动,人心浮薄,“是今而菲古,骛外而遗内,尊西而忘中”是社会的大流,唐先生却中立不倚,为后世播下了不少读书种子。

无锡国专培养学生的绝对数量不多,却保持了极高的成材率,唐兰、吴其昌、蒋庭曜、王蘧常、魏建猷、蒋天枢、钱仲联、王绍曾、朱星元、王桐荪、郭影秋、吴天石、鲍正鹄、马茂元、冯其庸、陈祥耀、杨廷福、陈征、周振甫、汤志钧、范敬宜、姚奠中、曹道衡等一大批文史研究领域及其它领域的优秀人才,至今仍嘉惠学林。

书院制度适于传承中华文化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书院自有其特有之精神,一旦丧失自由讲学之精神而沦落为功名利禄之学,则书院名存实亡,反而会戕贼人才。对此,南宋大儒朱子早就有过明示:

先生至岳麓书院,抽签子,请两士人讲《大学》,语意皆不分明。先生遽止之,乃谕诸生曰:“前人建书院,本以待四方士友,相与讲学,非止为科举计。某自到官,甚欲与诸公相与讲明。一江之隔,又多不暇。意谓诸公必皆留意,今日所说,反不如州学,又安用此赘疣!”

书院教育是超越于科举应试的,但正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才来执行、来光大。这一点, 1949年由国史大家钱穆先生在香港创立的新亚书院的《学规》中有鲜明展示:

中国宋代的书院教育是人物中心的,现代的大学教育是课程中心。我们的书院精神是以各门课程来完成人物中心的,是以人物中心传授各门课程的。

课程学分是死的,分裂的。师长人格是活的,完整的。你应该转移自己目光,不要仅注意一门门的课程,应该先注意一个个的师长。

宋代书院的设立,正所谓“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没有连续性是其缺点,而以人物为中心、有大贤之人则有高品质书院,不会因为被体制化而僵硬,民间社会的活力成为推动社会革新与进步的主动力,这是其优点。现代大学只看得到课程而看不到课程背后的师长,学生头脑也被死的学分纠缠得支离破碎,师长的品格成了不受重视的私德,人被学术异化,这是大学的流弊。

与朱子并成为“东南三贤”的大儒张栻在《岳麓书院记》中指出,“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这正是书院真精神所在。“唐宋以来一千年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书院,其主要功用是研究学问和造就人才”,这是前贤往哲筚路蓝缕探索出来的、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中国书院,在开创儒家学派、挺立民族脊梁、凝聚民族精神、涵养民族元气以及传承中华文明等方面,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时至今日,振兴书院精神、借鉴书院制度更是刻不容缓,对此,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卫平教授研究指出:

实践证明,借鉴书院制度对于传授传统文化、培养传统文化的研究人才有着特别明显的效果。何以会如此呢?简单地说,是由于书院的体制有着与传授传统文化、培养传统文化研究人才相适应的三个“打成一片”:把现代学校中分科的知识打成一片;把为学与为人打成一片;把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三个“打成一片”的论断颇为中肯。“把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就是师生亲密的“从游”关系,“把为学与为人打成一片”则正是儒家仁智合一、知行合一的伟大传统。对此,楼宇烈先生有精准的概括:

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我以为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为立国之本,“立国之本”的根本之处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

方者,术也,“道”为本,“术”为用,《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

如何让书院精神“活起来”?楼宇烈先生作为七宝阁书院名誉院长,给书院题过四句话,将“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做了精炼的概括:

教之以爱,育之以礼,启之以智,导之以行。

在接受时任《小学语文·国学》编辑部主任张素闻女史的采访时,楼宇烈先生对这16个字做了阐释:

培养孩子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能力,有些孩子不知道自爱。作为家长,首先要给孩子爱,又要让孩子懂得爱人,开发他的情商,而不仅是开发他的智商。只有懂得爱人的孩子,才会为了他人而努力学习,学习的动力来源于他对世人的热爱,对家人的热爱,要把关爱他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就讲到八岁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这些都是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懂得什么样的场合该如何言行举止。

开拓孩子们广泛的兴趣,包括求知欲,这个兴趣即便只有五分钟热度,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广阔的兴趣,广阔的探索精神。

锻炼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多让孩子们动手,包括叠纸、雕刻、女孩子学学插花,都很好。

“为人”与“为学”并行不悖,且以“为人”为统领,这16个字不仅对蒙学有指导意义,对大学教育一样有指导意义。《新亚学规》也指出:“你须先求为一通人,再求成为一专家”,先成人,再成家,这正是“把为学与为人打成一片”的体现。

集天地正气,砥砺涵养尊德性

读古今文章,切磋琢磨道问学

这是楼宇烈先生为敬德书院至圣堂题写的楹联,“为人之道”与“为学之方”二者皆涵容于其中。

上一篇:讲话学习感悟下一篇:我们家的“变色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