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公共财政学论文

2024-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大公共财政学论文(共8篇)

北大公共财政学论文 篇1

1.赤字财政是指一个,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而出现的差额。

2.政府的转移支出同购买支出相比,前者将比后者导致国民收入更大的波动。

3.由于公债是一国人民自己拥有自己的债务,借贷双方的损益会相互抵销,因此公债并不构成一国的实际负担。

4.居民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所决定的征税范围是不相同的。5.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为了解决政府间的财政不平衡。西方财政学 判断与填空 1.Erik Lindhal关于公共品供应的效率水平的解系()分析,而P.A.Samuelson人解系()分析。

2.免费提供公共品会导致一部分人试图成为()3.政府的效率管理本身就是公共品。

4.如果选民的偏好曲线是()的,那么“少数服从多数表决制”必存在最终结果。

5.阿罗的贡献表明:在一个非独裁的政治体制中,遵照少数服从多数表决制,寻求一个能够同时满足多种特定偏好的决定是不可能的。

6.在大多数欧洲国家,政府都直接控制天然垄断行业,而在美国,政府只起调节作用。应否调节和是否有效,至今还是个争论的问题。

7.在私人市场上,有强劲的动力来消除外部效应所产生的低效率现象,依据这个事实并体现其中规律的学说被称为()定理。

1998研究生入学综合考试试题 财政学

一、填空(共5分)

1、纯公共品最优提供的萨缪尔逊条件要求______。

2、公共品的______性会导致免费搭乘行为。

3、由个人需求曲线导出社会对公共品的需求曲线时,需要对前者进行______加总。

4、多数表决制若存在确定性结果,则它必然反映了______的偏好。

5、克拉克税制之下只对______课税,税额的大小等于______。

二、判断正误(共5分)

1、由于造成外部效应的一方并不考虑其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所以他总是会过多地提供他的活动。

2、税收的效率原则就是税收中性原则。

3、按照边际牺牲相等原则,功利主义者可以得出单一的政策建议:征课累进税最符合公平原则。

4、对工资所得课税,即使没有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也存在效率损失。

5、设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为线性,成本固定,对其产品征课单位税,可以证明,垄断厂商刚好能转嫁税额的一半。

三、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3分)

1、为什么说财政具有资源配置的职能?

2、预算管理体制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3、跨国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会不会引起国家之间税收权益的移动?(1分)各国税务当局应根据什么原则和方法对转让定价进行调整?(请至少列举2种方法)(2分)

4、假设政府发行面额为100元的3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为10%,如果发行时市场利率已升至12%,请问政府应溢价还是折价发行这批国债?(2分)价格为多少?(1分)

5、已知某市牛奶供给能力没变,而消费者的需求因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大,而对这一变化,政府决定管制价格(价格不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不给企业补贴会出现什么后果?如果政府给企业补贴,应补贴多少?请画图分析。1999

一、填空

1.纯公共品的特征表明既()也()对其消费加以排他。2.()定理认为,在满足一系列合理条件的前提下,要想从已知的个人偏好次序导出统一的社会偏好次序一般是不可能的。

3.一种税收,若无论纳税人的行为如何,都需要缴纳一定金额,则该税可被称为()税,它所引起的超额负担或效率损失()

4.税收的拉姆齐法则的基本政策含义是要求对()物品课高税。5.从根本上看,我国的编制国家预算时所奉行的是()原则。6.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债主要是被当作一种()手段加以运用的。7.消除或减轻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和()等。

二、判断正误

1.若不存在帕累托改善的可能性则帕累托效条件也就无从实现了。

2.次优理论考虑到现实中某些效率条件常遭破坏的情形,认为应尽可能去实现其余的效率条件。

3.可以利用马歇尔提出的消费者剩余的概念,通过衡量马歇尔需求曲线下消费者剩余的净损失来计算税收引起的效率损失。

4.引入税收之后,资本使用者成本会增加。

5.政府实施对企业报酬率的管制会导致企业过分资本化。6.如果各国有关的税收法规没有差异,那么跨国关联企业就无法利用转让定价来谋取利益。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支出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有别于私人项目的主要特点 2.什么是税负的转嫁与归宿?试讨论影响税负转嫁程度的主要因素。

3.设张三在工资所得税后自愿加班,并且还干起了第二职业,试用几何图形表示张三的这一劳动力供给决策,并给出文字的分析。

4.证明:需求弹性为常数且大于1,则垄断厂商可以超过100%地转嫁税负。2000研究生入学综合考试试题 财政学

一、填空(共6分)

1、如果一种资源配置已不可能再进行任何______,那么该配置就可以称为是帕雷托有效的或最优的。

2、福利经济学______基本定理表明,在______之后,任何帕雷托有效的资源配置仍然可以通过竞争的市场机制实现。

3、对福利状况相同的人给予相同的对待是______原则的要求。

4、一种增值税,若以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其耗用的外购商品和劳务、再减去本期购置的资本品后的余额作为课税依据的增值额,则该税可成为______型增值税。

5、无论政府是以课税方式还是以举债方式来为公共支出融资,对于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是无差异的,这一命题被称作______。

6、对某产品征税,设P为价格,Q为销售量,t为税率,η为补偿需求弹性,则,计算税收引起的效率损失的基本公式可以写作______。

二、判断正误,并给出简要解释(共9分)

1、在公共品分析中,多一个人享受该物品的边际成本与提供该物品的边际成本相等。

2、公共部门提供的物品是公共品;私人部门提供的物品是私人品。

3、财政补贴中明补和暗补的区别在于前者不改变市场价格,而后者却可以降低市场价格,因而对消费者来说,暗补政策优于明补政策。

4、税收转嫁的程度与供给弹性成正比,与需求弹性成反比。

5、甲国政府对本国居民在乙国获得的工作收入征税符合属地原则,又可称作收入来源地原则。

6、利息所得税相当于一种资本利得税,故可借以实行收入再分配政策。

三、分析题(共10分)

试讨论征收利息所得税的激励效应,并对我国新近开征利息所得税的举措作出简要评论。

2001研究生入学综合考试试题 财政学

一、填空(共6分)

1、与囚犯困境模型中的______均衡不同,公共品提供的______均衡分析表明,私人可能并不会完全地免费搭乘,而是会自愿提供一定数量的公共品。

2、投票的______原则若能顺利实现则是一种帕雷托最优的境界。

3、在奥森看来,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只有______集团才能有效地存在。

4、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______法则说的是公共支出具有收入弹性。

5、税收公平的______原则虽然要求对于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对待,但是却要求做到使不同的人的______相等。

6、当市场利率高于国债利率时,国债若______发行就无法找到认购者或承购者,为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______发行。

二、判断正误,并给出简要解释(共9分)

1、与私人品不同,个人对公共品的需求曲线并不满足通常的需求法则。

2、根据科斯定理,没有必要求助于政府干预来矫正外部效应。

3、其他条件相同下,垄断者将会比竞争性厂商更多地将从量税转嫁出去。

4、对资产所得征税,会降低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因而不鼓励风险承担行为。

5、1994年后我国实行的分税制是一种符合中国实际的分级预算体制。

6、“费改税”是治理整顿预算外资金、规范政府收入机制的一种有效措施。

三、分析题(共10分)

试给出你对“税收中性”原则的理解。

2002

一、判断正误并给出简要解释

1.税收由各级地方政府征收会导致税收竞争。

2.如果社会福利函数对所有消费者一视同仁,则最优商品税的拉姆齐法则与商品税的反弹性规则是相等的。

3.在公共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中,内部报酬率为两个备选方案的比较提供了可靠的依据。4.如果一种商品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则税收负担会更多地向前转嫁给消费者。5.税收的替代效应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6.赤字与债务是相同的概念。

7.工薪税的归宿由劳动供给的弹性决定。

8.按斯拉茨基补贴标准,补贴应使价格变动前后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保持不变。9.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资本课税明显的累进性只是一种幻觉。10.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差异是产生不同级次政府支出的关键原因。

二、分析题(10分)

“无论从公平还是效率角度,支出税(对个人消费支出的课税)都优于所得税”,请评论上述观点。2003 2004

一、判断并 1.

2.有关超额负担 3.有关财政支出 4.判断是否是增值税

5.多级财政体制是为方便管理

6.对所得„„和对工薪征25%的税

二、统一公司所得税对税率、储蓄、收入分配、公司决策有何影响 2005 判断

1.非排他是某人对公共物品的使用不影响其他人对公共产品的使用 2.如果征税后商品数量不变,则没有超额负担损失 3.李嘉图等价定理表明,税收和公债对消费影响一样 4.帕累托最优的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 能„„ 5.„„比实物补贴好

6.奢侈品征低税符合最优商品

的观点 2006

一、试分析明补与暗补的区别,如果把暗补改成明补会怎样?

二、Tiebout模型的含义是什么?这个模型的关键假设是什么?

三、试结合生命周期消费储蓄理论,评析这句话“把支出税改成所得税会使储蓄减少”

2007 财政学

1,? ?? ???商品超额负担有那些影响因素?(11分)

2,? ?? ???公共产品为什么不能通过市场机制供给?(14分)

2008 2009 财政学:

1.在一般均衡的框架内,分析私人产品供给与公共产品供给的不同(10)

2.税收归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8)试分析我国将成品油税收从0.2元升到1元,会对不同人群的税收负担产生什么影响。(7)

3.货币银行和西方财政之比较复习

??经济学院的货币银行从2000起采用了一道大题(10分)的出题新政策,这使得准备的风险增大,因为前几年都是几道简答题。而现在如果没有准备到,这门课就失败了。这个改变同样也发生在西方财政上。西方财政原先也是有几道简答题,今年(2000)也改成了一道大题(10分)。另外,在小题上,两者也有共同之处。货币银行的小题都是判断题,而西方财政学的小题有判断和填空,不同之处在于货币银行的判断要求说明理由,而西方财政学的判断不需要说明理由。然而,两者的考试要求截然不同。对货币银行的要求是理解和掌握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基本原理并进行分析,而对西方财政学的要求是能了解西方财政学的基本内容和体系,要求进行分析的较少,大多数的内容要硬记下来。但是,货币银行的知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考试的时候,货币银行的题经常要经过推理才能得出结论,而西方财政学基本都能从笔记上找到原话。西方财政学和中国财政学的笔记就足够了,而货币银行最好要把笔记和金融学这本书结合的看,到考研冲刺阶段再专心看笔记。

??5.中国财政学和西方财政学的复习??经济学院财政学的考试包括两门,分别是中国财政学和西方财政学。中国财政学所占的比例比较低,一般就7-8分,有的年份仅3-4分。任课老师是刘怡,由于她99年出国,所以99年经济学院就没有开中国财政学。但她现在已经回来了,所以,今年的中国财政学应还是她出题。她的笔记内容比较少,也比较精简。如果有精力的话,陈共的财政学可以作为参考书,但这可能不经济。西方财政学的内容特别庞杂,没有什么体系,所以笔记就是最重要的。很多内容如果无法理解的话,只能背下来了。西方财政学的笔记有一个特点,内容跳跃性很大,因为任课老师是从英国留学归来,属于发散性思维。他曾给了很多参考书,但对考研没什么帮助,但如果实在看不懂,可以一些介绍西方财政学流派的参考书。强调一点,西方财政学的数学推理是不会考的。

四、关于复试

? ? 我复试的准备时间比较长吧,加上中间休息的时间大概有40天,其实真正进入状态复习时间只有两周多。大部分经院的经验帖里都这样建议:如果初试感觉不错的话,紧接着就可以直接准备复试的科目了,因为复试有四门专业课,对于经济学专业背景的尚且不轻松,更何况我们这些三跨的。大部分考生都等到初试成绩下来以后再准备,这样一来时间只剩下两周左右,大部分复试能够通过的同学在这段时间里都经历了地狱般的魔鬼训练,我听说有人是靠喝红牛挺过这两周的,因此提前准备是有必要的。

北大公共财政学论文 篇2

有市场经济的地方必定有公共财政。回顾市场经济体制演进的漫长历史, 可以看出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 具有互动关系。概括地说, 欧洲中世纪后期, 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萌芽阶段;欧洲工业革命前后, 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形成阶段;而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危机时期, 是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发展和完善阶段。

1. 财政产生的历史条件。

财政不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 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人类社会中并不存在财政。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出现了剩余产品, 产生了私有制, 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剩余产品的出现, 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财政的产生不仅需要具备经济条件, 而且需要具备政治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造就了私有制, 促进了阶级与国家的产生, 国家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国家为了维持统治和实现其职能, 需要占有和消耗部分社会产品, 因此国家必须凭借其拥有的政治权力, 强制、无偿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 以满足其各方面的需要。这种凭借国家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就是财政。

2. 公共财政的起源。

据考证, 在5 000年前的两河流域, 苏美尔邦国家就存在国家基础建设投资, 主要是灌溉系统建设财政支出, 但财政制度的形成要比财政活动晚得多。在封建社会, 国家的收入可以说是统治者的私人收益, 统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使用, 财政收支的不规范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到了中世纪晚期, 专制君主自身的财产收益已不能满足其挥霍的需要, 财政收入进一步转向非个人财产收益的税收方面。而此时正是社会经济规模快速扩张时期, 封建性质的私人财政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相当尖锐。从另一方面来看, 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资产阶级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 与封建贵族展开了争夺财权的斗争。通过长期的斗争, 资产阶级通过国会夺取了财政收支的控制权, 政府的一切财政收支都必须向国会提出“财政收支计划书”, 并由国会审核批准。公共财政形成初期, 最普通的形式就是政府预算。公共财政最早是在英国产生, 1787年英国国会通过了“统一基金法案”, 规定政府的一切财政收支必须向国会提交计划, 并且要经过国会的审核批准, 从而确立了国家预算制度。欧洲一些国家纷纷效仿。

3. 公共财政理论变迁。

纵观世界各国, 财政的历史源远流长, 而将财政理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至今不过200多年。众所周知, 公共财政理论起源于西方国家, 而其形成与发展较其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要晚得多, 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发展的。因此, 本文按照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 对公共财政理论的变迁与发展进行了梳理。

(1)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公共财政理论。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 西欧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时期, 自由经济主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1776年,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 这标志着公共财政理论的诞生。亚当·斯密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 反对国家干预, 主张自由竞争。同时, 他也承认国家有其存在及执行其应有职能的必要性。此后, 约翰·穆勒、威克塞尔、林达尔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理论, 公共产品理论的创立和福利经济学的兴起使得公共财政理论逐渐丰富。

19世纪3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经济危机, 英美经济学家对福利经济学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形成新福利经济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福利经济学又经历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认为要想增加经济福利、消除国民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光靠“看不见的手”是不能消除外部性问题的, 只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干预才能消除外部性, 消除外部性是公共财政的目标之一。

(2)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公共财政理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垄断随之出现, 市场经济的缺陷进一步凸显。分配不公和经济大幅度波动尤其突出, 并开始直接威胁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学家对市场缺陷和政府干预作用的认识与研究日益深化, 政府开始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 公共财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1929~1933年, 西方国家陷入经济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凯恩斯提出资本主义自发作用不能保证资源使用达到充分水平, 国家有必要采取措施干预经济, 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1936年, 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文, 认为因市场缺陷造成的宏观经济的大幅度波动与失衡只能由政府来矫正。20世纪50~60年代, 萨缪尔森、罗宾逊、希克斯、汉森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理论成为当时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3) 经济“滞胀”时期的公共财政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通出现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并行的现象。“滞胀”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政府干预本身也存在着缺陷, 因此凯恩斯主义受到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自由主义等的抨击。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自由主义回潮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反思后的新经济理论产物, 既承认市场缺陷, 也承认政府缺陷。该理论认为,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市场和政府之间进行选择。只有对市场缺陷和潜在的非市场缺陷 (政府缺陷) 进行比较, 才能知道是否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对需要政府干预的领域, 也要采取种种措施来严格限制政府权力, 以防滥用。

供给学派在此背景下兴起。供给学派主张通过减税抑制通胀、降低社会福利支出, 强调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供给学派对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影响很大。1981~1988年的美国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以供给经济学派的理论为依据, 该计划实施不久, 美国就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总之,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西方各国出现经济“滞胀”以及社会储蓄率、投资率、生产增长率的急速下降, 以及国外竞争力的急剧削弱, 导致西方经济学界对政府干预普遍产生质疑, 经济自由主义开始回潮。从现实情况来看, 尽管政府干预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国民经济的运行仍然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干预, 如何提高政府干预水平及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协调性才是政府有效干预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4) 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主要内容。当代西方公共财政理论认为, 财政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市场存在缺陷, 即“市场失灵”。社会经济的运行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 只是在市场难以调节或者调节失灵的领域, 才需要政府进行适应性调节与干预。公共财政理论还认为, 公共财政是为弥补市场失效, 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分配行为, 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不是盈利性的市场运营主体, 不能参与市场的盈利竞争, 因而也就决定了公共财政的非盈利性。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只能限定在市场失效的领域内, 不能超出这一领域而损害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

二、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的选择

1. 公共财政的本质决定了其理论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管理形式、财政管理体系与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公共财政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政府以社会和市场经济管理者的身份代表全体国民管理国家财产, 取得国民收入, 并将这些收入用于政府的公共活动支出, 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以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保障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秩序,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以说,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它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 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这是公共财政的本质, 也决定了公共财政理论基础的选择方向。

2. 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

(1) 把市场失效作为财政职能定位的经济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职能的定位应建立在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分析基础之上, 从市场机制的角度研究公共财政的定位。有效的市场机制通常能产生经济上的高效率, 这是因为:一方面市场信号能有效地引导资源向高效率的企业、行业和地区流动, 从而带来整个市场经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 市场竞争机制可使效率低、成本高、技术落后、经营不善的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 通过竞争筛选出来的企业必定是高效率的。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在18世纪就悟出了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的道理。然而, 市场机制虽在许多情况下可以带来效率, 但也有失败或无效的时候。比如, 外部效应、垄断、收入分配不公乃至经济失衡等都是市场失效的典型表现。市场失效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合理性依据。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在以市场为资源配置主体的经济社会中, 只有在市场失效的领域, 政府部门的介入才是必要的。在经济领域, 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克服市场失效的问题, 财政则是支持政府行使这些职能的手段。财政所要解决的只能是市场不能解决的或者是通过市场解决不能令人满意的问题。由此可见, 社会不同领域的资源配置职能必须由国家和市场分别承担, 一切可以避免经济效益外溢的生产经营, 其资源配置都应当由市场机制去完成;相反, 凡是具有难以克服的效益外溢性的产品生产, 都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来解决。

(2) 以公共需要作为财政支出定位的前提。一般来说, 财政支出是财政职能的具体化, 财政职能服务于政府职能, 政府应做什么, 财政资金就应该支持什么, 而政府应做的事很多, 因此应当确定一个划分标准。对此, 西方财政理论界认为, 所有社会产品可划分为三大类, 即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其中, 私人产品具有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受益的排他性, 市场能有效提供;相反, 公共产品则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 不能通过市场有效提供;还有一些在性质上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 既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 又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的产品, 被称之为准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 这类产品有的可完全由市场提供, 而市场效率不高或供给不足的则应由政府适当提供。这样, 政府的财政支出就是全部公共产品和一部分准公共产品。财政支出必须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来界定和规范。所谓公共需要, 是区别于私人消费的需要, 是市场不能满足的需要, 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需要。满足公共需要的事务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代表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务;二是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完成的事务;三是企业和个人不愿意筹办而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事务。只有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事务, 财政才应提供资金支持。

(3) 以公共权力作为财政收入定位的法律依据。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资金来源, 是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基础。私人用于满足私人需要的资金, 是凭借其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取得的;而政府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资金, 必须凭借公共权力获得。所谓公共权力, 是由立法机关赋予政府代表公众行使的权力。在现代民主制度下, 政府的任何权力都应通过公共选择程序, 由立法机关审批、赋予, 否则就是滥用职权。在组织收入方面, 政府可以凭借其行政管辖权获取财政收入, 这类收入都带有典型的管理和强制性征收的特色, 主要包括税收、规费、使用费、罚金等收入。政府也可以依据经济所有权获取财政收入, 其具体形式有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租赁国有资产的租金收入、国家参股所获得的股息和红利收入、国有资源管理费收入和其他国有资源收益。此外, 政府还可以凭国家信用获得财政收入, 这类收入是政府按照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 通过发行公共债券获取的。综上所述, 政府是依据公共权力取得财政收入的。各种收入形式都有其优点和不足, 相对而言,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以及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决定了其在财政收入体系中的地位, 成为各国筹集财政收入的首要选择。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一般在90%以上。其他收入形式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较低, 收入功能和调控功能难以与税收相比, 只能作为财政收入的辅助形式。

(4) 把公共选择作为财政决策定位的理论依据。西方公共选择理论把政府的预算决策看成是由公共产品的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 政府通过预算收支提供的公共产品应符合公众的偏好或意愿。为了揭示公众对公共产品的偏好, 并把公众的个别偏好集中成为集体偏好, 从而作出符合公众意愿的决策, 预算决策必须按照一定的民主政治程序进行, 国家预算的内容要向社会公开, 社会公众有权监督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 这就要求国家的预算必须步入民主化、法制化和程序化的轨道。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应当借鉴和吸收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合理成分, 采纳西方国家科学的预算决策办法, 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立法机关、政府部门、人民群众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财政分配权力制衡机制,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分配公共选择程序, 实现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摘要:本文阐述了公共财政及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并对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基础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应借鉴西方公共选择理论的合理成分, 实现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理论,公共需要

参考文献

[1].贾康, 冯俏彬.中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0年回顾.经济研究参考, 2004;2

[2].陈石.论公共财政的起源、改革与发展.鞍山社会科学, 2004;3

[3].于海峰, 姚凤民.公共财政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北大公共财政学论文 篇3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支出结构;政府职能

一、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的实证分析

理论与实践表明,公共支出结构与一国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要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电力、供水等,同时还要支持基础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这些都必须有政府财力的介入。因此,财政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较大,投资性支出占整个公共支出的比重也较大。进入经济发展中期以后,财政投资应逐步让位于私人投资,财政投资应作为私人投资的必要补充,因此,财政投资在社会总投资及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当经济发展到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后,财政的收入分配功能增强,公共支出除了保障行政机构正常运转之外,应更多地向社会保障、卫生、保健、教育等方面倾斜,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性支出在公共支出中的比重将大幅度上升。

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在总支出中一直占据较高的比重,90年代我国在以基本建设投资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等为主的经济建设支出中投入比例较大。近几年,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还可以发现,我国的社会文教类支出在总支出中比重一直稳步上升,尽管增长比较缓慢。另外,国防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总的趋势是下降的,近年来一直低于10%,占GDP的比重也相对稳定。行政管理费支出在总支出中也占据相当的份额,而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二、我国公共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1,经济建设支出份额仍然过大,其中很大部分财政资金投向竞争性的生产领域

由于我国经济体制仍处于转轨时期,财政支出与解决重大经济建设问题关联度较大,生产建设型财政的痕迹还很明显。经济建设支出不仅承担水、电、道路等公共项目的投资,而且还包办或管理一些应当由企业、私人或市场从事的经济活动,如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增拨流动资金、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资金等。另外,一些有条件进入市场的经营性单位,如行政事业单位经办的出版社、杂志社、培训中心、各类学会、研究会等,仍由财政负担经费,公共支出范围过大,包揽过多。

2,公共教育支出不足

1995年,我国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仅为2.3%,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5%和世界平均水平5.2%,而且遠低于发展中国家的3.5%。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支出有所增长,但目前我国的公共教育支出维持在3.3%的水平,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要求的4%也还存在O.7个百分点的差距。

3,社会保障支出不足,国防支出有限

从国际经济来看,在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中,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公共需要,在财政支出中的数额历来不小,尤其是发达的高社会福利的国家。但我国,由于财力不足等方面原因,200 1年社会保障支出仅占到11.6%,支出偏低。另外,社会保障覆盖面颇窄,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社保资金严重不足,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另外,国防作为一种纯公共物品,具有很强社会效应和外部效应。它是确保一国国民安全的保证。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不超过总支出的8%,相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稍嫌不足,其基本目标应当是保持和国民经济同步增长。

4,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急剧膨胀

1995年到2004年,行政管理支出占了总支出很大一块,在财政各类支出中,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增长幅度最大。2000年,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增长达到顶峰,达到37%,虽然国家先后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机构精简改革,但各级行政人员仍然过多,人浮于事,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行政费用增长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北大公共财政学论文 篇4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以下哪项不是公共物品的特点()D.使用的无偿性

2.下列哪些手段会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D.增加政府投资

3.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应该退出的领域是()D.一般加工工业

4.如何正确理解财政平衡()B.收大于支,略有结余

5.我国消费税的纳税环节是()D.生产环节

6.公债同其他财政收入最大区别()C.有偿性

7.属于财政收入中的专项收入的是()A.教育费附加收入

8.以下哪一项是紧缩的货币政策()B 提高再贴现率

9.社会保障经费应该是()D.由企业、国家、个人承担

10.税收的强制性依靠的是()C.国家的政治权力

11.在安排预算时,应支持的科学顺序是()B.先维持,后发展

12.下列属于补偿性支出的项目有()C.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13.下列不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是()C.所得税

14.财权、财力基本上集中于中央,地方机动财力财权很少,是一种()体制A.统收统支

15.地方财政支出不包括()B.武警经费

16.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产品是兼备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A.混合产品

17.财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B.社会分工和剩余产品的出现

18.当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呈剧烈波动,应采用()B.双紧

19.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B.向银行透支

20.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C.17%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财政补贴主要包括()A.无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资金 B.实物补贴 C.购买补贴 D.税收支出和财政贴息 E.规章制度补贴

2、国债产生的基本条件是()A.政府支出的需要 E.社会上存在借贷资本

3、我国财政收入的征收机关是()A.财政机关 B.税务机关 C.海关

4、当经济过热需要抑制投资时政府应采取的税收措施是()A.提高税率 C.减少税收优惠

5、税收的基本特征是()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6、衡量国债规模相对指标有()A.国债依存度 B.国债负担率 C.国债偿债率

7、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我国现行的财政收入包括()A.税收 B.公债 C.政府收费 D.国有资产收益

8、国债的作用包括()A.弥补财政赤字 B.调节预算收支差额 C.为加快经济建设,调节产业结构筹集资金 D.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E.促进对外开放

9、下列属于政府非税收入的是()A.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B.政府性基金收入 C.国有资产收益收入 D.彩票公益金收入 E.罚没收入收入

10、按经济部门分类,上交财政收入的部门有()A.农业 B.工业 C.建筑业 D.交通运输业 E.商业及服务业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政府补贴和社会保障是同一回事。(×)

2、纯公共物品既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但不能由政府部门给予补贴的办法通过市场提供。(×)

3、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

4、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5、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6、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计划性安排使用,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7、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入完全等于财政支出。(×)

8、如果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起的,国家财政就能在GDP在分配中分得

更大的份额。(√)

9、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导人们开展财政支出活动的准则。(√)

10、公债是国家信用的唯一形式。(×)

11、税负转嫁不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12、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主要体现在私人支出的增加上。(×)

13、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是决定财政收入

规模的根本因素。(×)

14、税收的固定性具有连续性的含义。(√)

15、税收是历史上最早的财政范畴。(√)

16、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17、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直接动因。(√)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财政

支出规模呈下降趋势是一个基本规律。(×)

19、外部效应是微观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害。(×)

公共财政的概述 篇5

公共财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依法促进公平分配,调控宏观经济,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谓公共财政,就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公共财政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 缺陷。公共财政的历史使命,在于它支持、促进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市场经济体制,必有公共财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交替推动,共同前进,是一种紧紧捆在一起的双边互动的关系。只有真正推行公共财政,才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共财政的特征

公共财政具有以下特征:

1.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行为准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但也存在市场自身无法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的公共问题。比如,宏观经济波动问题、垄断问题、外部性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政府是首要的“责任人”。政府解决公共问题,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需要以公共政策为手段。而公共财政的制定和执行,又以公共资源为基础和后盾。公共财政既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执行公共政策的保障手段。相对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大包大揽的生产建设型财政而言,公共财政只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职责范围,凡不属于或不能纳入社会公共需要领域的事项,公共财政原则上不介入;而市场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项,公共财政原则上就必须介入。

2.公平性。公共财政政策要一视同仁。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公平竞争,体现在财政上就是必须实行一视同仁的财政政策,为社会成员和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财政条件。不管其经济成分,不管其性别、种族、职业、出身、信仰、文化程度乃至国籍,只要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政府就不能歧视,财政政策上也不应区别对待。不能针对不同的社会集团、阶层、个人以及不同的经济成分,制定不同的财税法律和制度。

3.非市场营利性,又称公益性。公共财政只能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己任,追求公益目标,一般不直接从事市场活动和追逐利润。如果公共财政追逐利润目标,它就有可能凭借其拥有的特殊政治权力凌驾于其他经济主体之上,就有可能运用自己的特权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影响公平竞争,直接干扰乃至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打乱市场与政府分工的基本规则;财政资金也会因用于牟取利润项目而使公共需要领域投入不足。公共财政的收入,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筹措资金;公共财政的支出,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不能以赢利为目标。

4.法制性。公共财政要把公共管理的原则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始终,以法制为基础,管理要规范和透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的约束规范下进行;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形式,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保障手段,社会公众得以真正决定、约束、规范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活动,确保其符合公众的根本利益。具体而言,获得财政收入的方式、数量和财政支出的去向、规模等理财行为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不能想收什么就收什么,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或者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要依法理财,依法行政。推行公共财政存在的问题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需要建立公共财政。虽然我国的公共财政管理已具雏形,但受计划型财政管理模式的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供给“越位”和“缺位”并存。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供养范围过大,包揽过多,特别是对应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延伸和干预过多,大大超出了政府职能范围和财力承受水平。相反,应由政府承担的一些社会公共需要和事务却得不到应有的资金保障,推给市场竞争主体去承担。突出的问题有:巨额的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除政

策性亏损补贴外,国家财政实际上承担了大量的经营性亏损补贴,成为国家财政沉重的负担。过长的事业单位供给战线。一些不属于公共物品范围,可以由企业及个人举办,完全能够商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仍然由国家掌握,财政供给经费。行政经费膨胀。这与政府机构的臃肿、人浮于事及效率低下相一致。科技、教育投入不足。从绝对数量看,改革开放后,科教投入确有较大增加,但从占财政支出的相对比例分析,近两年还出现下降的趋势,而且财政科教支出占GDP的比重在世界上也是居于后列。财政供给方面的上述问题,与政府职能的界定与转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活动范围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财政支出格局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是非常困难的。

2.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近年来,我国在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的情况下,将财政支出逐步向重点领域倾斜,特别是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从总体上看,由于财政预算的约束力逐步下降,财政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重点支出的需要,教育、科技、农业等发展领域的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提高的速度较为缓慢。相反,大量的资金(包括预算外资金)却被用于竞争性生产建设和行政管理开支等非重点领域,导致财政对国家重点支出项目难以实施更加有力的资金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3.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突出表现是税收的费化和收费的“越位”问题严重。这种税收“缺位”和收费“越位”并存的现象必将直接导致收费规模的扩张和政府收入机制的混乱。同时,也将严重影响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资金保障来源。从产生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分析,主要有:社会公共权力缺乏制约,众多公共权力机构直接介入分配领域。突出的问题是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屡禁不止。财政的职能被肢解,国家财政不能统管政府收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如物价部门可以核准行政部门收费等。

4.财政分配秩序不规范。目前,在财政分配中,仍存在将一部分财政资金切块分给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自主安排使用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少主管部门还设立了各种收费和基金,拥有大量预算外资金。这种分配方式的结果,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财政分配秩序。

5.财政预算管理不科学。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预算分配过程中,预算指标到位率低,执行中追加频繁,往往造成年度的实际支出数高于年初预算数;预算分配,特别是转移支出和专项支出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人为因素较多,随意性较大;预算年度的起始日期先于人大审批日期,造成预算审批通过前就已经开始执行,形成预算审批的法律空档以及预算约束的缺位;法与法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以法压法”的现象严重,如教育、科学、农业等方面的法律和卫生、计划生育、环境保护、文化宣传等方面的规章,都对财政支出作了限定性的规定,要求某项支出增长必须高于财政收入或支出的增长等,而《预算法》却又要求在安排预算时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统筹兼顾。法律、法规的不统一性与不一致性弱化了法律、法规的约束性,造成了预算管理的不规范;预算编制方法上欠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没有统一政府收支,大量财政性资金在预算体外循环。国家财政实际上没有能力通盘掌握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规模、结构及效益,难以履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职责。

推行公共财政的对策和建议

1.财政资金应突出公共性特征,逐步退出经营性与竞争性领域。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凡是市场办得了、办得好的,就不应由政府承担。但长期以来,财政职能的“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一方面财政干了许多应该由市场配置去解决的事情,由于广泛介入了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对国有企业供应资金,弥补亏损,审批财务收支计划和决算,妨碍了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地位的形成和确立;另一方面,那些本来应该由政府去做、通过履行财政职能去实现的一些事情,反而因为财力“缺位”而没有能力做到或做得不好。今后财政资金必须逐步退出应由市场配置资

源的经营性和竞争性领域,转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方面来,逐步提高财政对政权建设、教育文化、科学事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

2.科学界定和规范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是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支出效率的基础和前提。在具体实施中,重点是解决财政供养人口过多、对一些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包揽过多、不合理的补贴和投资过多问题。当前,主要应该是紧紧抓住机构改革的有利时机,做好定编定岗工作,清理超编人员,控制人员经费,有效遏制行政经费过快增长的势头。通过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逐步减少直至取消财政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集中财力,保障政权建设和科技、教育、社保、农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出需要。

3.逐步建立规范的政府收入保障体系。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应根据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划分和对它们各自保障方式的不同,对现行的税费收入体系进行合理调整和定位,逐步建立以税收为主、收费为辅的政府收入机制。一是将现有收费中一些不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不再体现政府职能的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作的收费方式,逐步推向市场,依法经营和纳税。比如勘察设计收费、咨询服务收费、各种公证收费等;二是根据纯公共产品由税收提供保障的观点,取消现有收费中用于提供纯公共产品、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代之以税,即进行费改税。如农村的乡统筹和村提留、交通部门的各项收费等;三是保留现行收费中那些用于提供受益面确定、体现受益性原则比较明显的准公共产品的收费,并进行了合理规范。通过税收与收费的科学“归位”,不断提高公共财政的保障能力。

4.积极推进公共财政的管理手段。这是公共财政顺利推行的重要保证。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国家加强公共支出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这项制度也是现阶段有效节约财政开支的最直接的办法。近年来,全国各地都不程度地开展了政府采购试点工作,效果十分明显。今后,应逐步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各类办公用品、设备工程、公共设施、大型会议及有关劳务等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社会购买,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还应积极探索“零基预算”等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的管理手段和办法,以不断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创新公共财政监督机制 篇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财政职能也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就为财政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为此,如何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财政监督机制,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现行财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内容和方式仍以直接检查为主,针对事后的财务会计结果进行处理,缺乏事前事中监督。由于缺乏事前监督,单位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以争投资、上项目为目的,只注重争取建设资金,对于项目立项可行性、投资收益、偿债能力等问题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因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预算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监督滞后于财政管理,不能对整个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因此使财政管理中许多不应发生的问题发生了,而且有些违纪问题触目惊心:截留、挪用、支出效益不高、损失浪费等问题诸多,有的甚者连人民的`“保命钱”社会保障资金也敢挪用。

(二)财政监督偏重微观监督,忽视宏观监督,已与现行的财政职能转变不相适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主要通过税收来调整,财政将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对企业财务收支管得过死的状况应该改变,对企业财务决算的审核要逐步交给中介机构来完成,今后财政监督工作应主要强化对预算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宏观监督。这就要求我们的财政监督的思路、方式、手段也要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以行政事业单位违纪类型为例,真正属于财务会计处理上的问题属于少数,而违纪的实质在于部门、单位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违纪,如:擅自立项收取基金,挪用专项资金等,而对这种行政违纪,再采用经济处罚手段,就难以发挥监督制约作用。

(三)财政监督绩效的考核指标弊端严重。长期以来,对财政监督机构的考核指标是以组织收入为主,也就是以入库额多少为评价指标,这样造成了现行财政监督存在着重检查,轻整改,重罚缴,轻堵漏,监督检查与规范管理相脱离。一方面监督机构认为处罚数额越大,监督成效就越突出,从而把查处违纪行为作为财政监督唯一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被查单位感到监督检查只是罚款了事,这就促使被查单位在违纪风险与成本和违纪“收益”之间权衡得失,认为查着了是你的,查不着是我的,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这也是出现边查边犯,屡查屡犯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监督与管理相脱节。目前,财政职能部门尚未与监督机构建立规范、畅通的沟通方式和制度,致使监督机构不能准确掌握各项财政资金的拨付情况及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使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检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权威性。

(五)财政监督立法严重滞后。建国以未,财政立法取得了显著成绩,相继颁布了《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法》等财政法律、法规,使财政运行中一些重大领域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财政立法严重滞后,迄今尚无一部完整的、具有权威性的对财政监督职能、内容和手段等方面作出专门规定的法律。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时,至今还是依照国务院19

北大公共财政学论文 篇7

《公共财政学》作为一门专业理论课程, 其知识内容具有综合性强, 涉及面广, 理论体系完整严谨的特点, 是高等财经院校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及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公共财政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现, 《公共财政学》应当让学生深入了解财政收支过程, 包括具体的形式、衡量的标准和报告的方法, 以及决策管理过程中财政政策的分析和利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不仅应该了解财政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也应能更好地运用财政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

目前的《公共财政学》本科教学有助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但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却有所欠缺。在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中, 应当重视创新的实践活动, 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等。以往的《公共财政学》教学往往只突出学科知识比较确定的一面, 力求知识的传授和现有制度的解释。这对于掌握公共财政学科的主要知识是有效的。但是, 由于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机会去“发现”或思考学科中与现实发展紧密相连的一些问题, 只能在考试的指引下游弋于教材所限定的各知识点之间。如果没有怀疑和探究的目标, 体会不到发现问题的乐趣, 所学的知识只是一堆需要死记硬背的现成结论, 在这样的心态下, 要使学生对公共财政学产生兴趣是极其困难的, 也就遑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了。

二、《公共财政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内容、特色

1.研究内容

第一, 紧密结合改革实践。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几乎所有的财政理论都与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直接相关, 在当代社会, 财政分配已成为与市场配置资源相适应的政府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 公共财政学必须回答政府如何通过财政分配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 就业水平的提高, 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实现, 保持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国际收支的改善等问题, 必须回答政府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应采用的财政分配手段与政策制度选择。因此, 公共财政学不仅需要研究探讨财政在分配过程中应遵循的客观规律, 建立起财政分配的基本理论依据, 而且要紧密结合财政政策与制度来证明这些规律或理论, 并用以解决社会经济中的矛盾与问题, 从而反映出公共财政学鲜明的应用性学科的特征。从当前我国转轨实践看, 符合财税实践的理论知识包括:其一, 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存在着政府、企业、个人家庭三大经济主体和与之相适应的三种理财活动、两大部门作为公共财政学理论体系建设的基础;其二, 加强对政府职能的研究, 公共财政学是研究理财关系的学问, 政府行为对财政活动的制约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应在划清市场经济条件、政府与市场基本界限的前提下, 利用公共选择理论把政府职能界定到具体的财政行为过程中;其三, 重视财政原则研究。公共财政学是研究财政活动规律性的学科, 而财政规律集中体现于财政原则。财政原则是财政规律在财政业务活动中的体现。 上世纪80年代的公共财政学教材在财政原则的研究上是有贡献的, 一些重要原则, 如量入为出原则等, 至今仍指导着各级财政工作。这是中国公共财政学的一大特色。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近年来对财政原则研究有所忽视。各项财政收支活动是公共财政学中的基本业务部分, 但如果仅满足于一般业务介绍, 就有可能变成业务手册。要防止这一倾向, 就应当把对财政总体活动的规律研究与具体财政业务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财政原则, 包括收入原则、支出原则、税收原则、预算原则、分税制财政体制原则等;其四, 加强国有财产管理研究。应将财政活动由传统的收入、支出两环节扩展到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国有财产管理三个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管理国有财产是财政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现有的公共财政学中却没有把国有财产管理作为一个财政管理环节;其五, 对财政体制进行规范研究, 这是历来公共财政学的难点之一, 从优化资源配置角度如何规范中央与地方财政的事权和财权, 这不仅对学生, 而且对于业务部门也有一定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 充实和深化教学内容。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公共财政学一方面要求与我国实践密切结合, 另一方面又要求提供更多有指导价值的理论, 特别是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仍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亟待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众多, 给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的衔接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 可加强教学和学术研究, 注意系统化和模块化的结合, 注重基础性内容的选择与采用, 删除复杂的枝节性内容与知识。目前辽东学院的本科公共财政学教学, 教学对象涉及到金融学专业, 同时, 经济类专业中的的其他专业的课程为《财政与金融》, 虽然所有专业都涉及到《财政学》大纲, 但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教学内容应该是有所区别的, 既要体现各专业在财政基本原理掌握上的共性, 又要体现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可考虑对所有经济类专业, 由于这些专业一般是把公共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经济学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来对待的, 课程开设目的是为了给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经济学理论知识结构, 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应把其基本理论原理和发展动态完整介绍给学生, 并就一些现实财政经济问题引导学生从财政学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同时, 经济类专业中的各专业内部不同, 专业在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也有区别, 如金融专业侧重于公债、宏观财政理论与政策的知识, 尤其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非金融学专业, 公共财政学教学的重点又有不同。因此, 教学只能将其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理论原理的分析和阐释上, 如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支出、公共收入、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等, 而将许多实务性、制度性的内容留给后续专业课程。正是基于对不同专业学习公共财政学的不同要求的理解, 我们对《公共财政学》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多次大幅度修改, 以适应各专业公共财政学教学要求。

第三,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 改革教学方法。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修改完善。将公共财政学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可以方便地实现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 能节省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利于学生对公共财政学知识内容的系统把握。其次, 习题的编写, 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公共财政学》课后习题的编写, 主要是为考查学生对公共财政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服务, 为学期考试服务。从实际使用看, 习题集的建设, 可以全面集中反映公共财政学基本理论和概念以及基本业务知识, 不要过偏过难, 强调学生对主要内容的掌握, 而不是用以体现对学生的淘汰。再次, 案例的搜集,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公共财政学》本身是一门专业理论课, 教材内容应以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为主导, 这客观上使教材本身难以包容极其丰富的财政理论观点与实践问题。如果能搜集较典型的公共财政学理论观点与实践素材加以整理集中, 并通过教师的努力, 对每一案例进行必要的分析注解, 既能为教师教学带来方便, 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公共财政学的兴趣, 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公共财政学知识来认识分析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2.主要特色

第一, 专业建设体现出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特点。

第二, 对财政学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优化和更新, 注重财政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 注重财政理论与实务的相互关联分析。

第三, 在学习借鉴西方财政学科理论的前提下,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认真进行《公共财政学》的课程大纲编写。

第四, 应用多媒体手段, 不断修改完善多媒体课件, 推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网络化。

第五, 重视信息建设, 搜集大量先进的教学经验, 并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高培勇.“一体两翼”:新形势下的财政学科建设方向———兼论财政学科和公共管理学科的融合[J].财贸经济, 2002 (12) :33-36.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分析 篇8

一、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体现着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

1.公共财政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把公平、公开、规范的原则贯彻到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保障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公共财政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公共财政所履行的收入和资源配置职能是以政府与市场活动边界的准确界定为前提的分配。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项,公共财政原则上必须介入。因此,公共财政主要致力于解决资源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在解决市场失灵的同时防止行政失效。公共财政所追求的是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公共财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是财政部门的职责所在;其次,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公共财政直接参与的重要内容;最后,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以及完善司法体制机制,需要公共财政发挥保障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公共财政而建立起的制度性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

“十五”期间,黑龙江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按照国家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总体目标,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努力解决财政支出保障上的“缺位”和“越位”问题,加速了公共财政的建设进程。

(一)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进展

1.财政支出有进有退,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在向公共财政目标逐步转变的改革实践中,各级财政往往面临“越位”一时退下、“缺位”难以及时补充到位的境况。“十五”期间,黑龙江省财政在财力有限的条件,努力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支出较好地体现了“优化结构、有保有压”原则,优先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和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并加大了对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一是通过转移支付,解决县乡普遍存在的拖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工资标准不统一等突出问题。到2001年底,全省兑现县(市)历年欠发的机关事业 单位职工工资6.5亿元;2003年解决了县乡工资标准不统一、发放不同步问题:2004年和2005年,省财政专门安排转移支付资金,帮助县(市)兑现了省政府以前年度出台的8项津贴和补贴。

二是“十五”期间社会保障支出年均递增24.8%,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了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任务,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农业、教育、科技支出年均增幅分别为25.4%、17%和14.9%,均高于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较好地支持了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

2.完善县(市)乡财政管理体制,加大省对县(市)转移支付力度

通过加强县级财源建设,有效地增强了县(市)财政能力,遏制或扭转了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上差距加大的势头,为全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省级财政充分调配各种财力资源,逐年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一般性转移支付额由2000年的9.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2.5亿元,加大了对财力薄弱的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和力度,资金更多地用于扶持社会发展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加大对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生活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救助以及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通过实行“转移支付资金由省核拨到县”、“乡财乡用县监管”和“村财民理乡代管”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完善了省以下财政体制和资金管理办法,提高了县级财政及县以下基层组织行政职能的财力保障程度,有效改进了基层财政、财务状况。

3.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公共财政特征日益明显

从2000年至2005年的支出结构变化中可以看到,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结构不断走向优化。体现公共支出的教育、社会保障支出得到优先发展,支出比重分别由“九五”末期的12.83%和12.69%上升到“十五”末期的13.53%和 13.94%;公检法司支出也稳步增长,支出比重由“九五”末期的5.75%稳步提升到“十五”末期的6.06%。与此同时,政策性补贴支出比重由“九五”末期的11.63%下降到“十五”末期的5.53%,企业流动资金的供给已退出财政保障范畴。

在向公共财政目标逐步转变的改革实践中,各级财政往往面临“越位”一时退不下、“缺位”难以及时补充到位的境况,黑龙江省的财政支出结构目前也存在着这类问题。为此,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其核心是解决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顽症,突出公共财政特征,着力建立起一个支出合理增长、内部结构有保有压、能够有效地规范支出行为和管理方式、全面适应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支出结构框架。

l.优化公共投资支出结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美国学者马斯格雷夫对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支出状况进行大量的比较研究之后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直接影响私人部门生产性投资的效益,从而间接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而这类基础设施的投资往往投资大、周期长、收益小,又具有较大的外部性,私人部门不愿投资或没有能力投资,因此需要政府提供,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克服可能出现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据这一理论,黑龙江省公共支出结构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第一,积极探索公有制多样化的实现形式,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财政要逐步取消对竞争领域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停止弥补国有企业资本金的作法,慎用企业贷款贴息和担保方式,不再干预微观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产权改革和股份制改造,解决企业的流动资金和资本金不足问题。第二,要继续在能源、邮政通讯、交通运输和农业等方面增加投资,提高基础产业的供给水平。对供水、排污、煤气、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可以增加投资加快发展,同时其政策性亏损由财政弥补,以保证居民的福利。另外,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政府可投资发展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力争达到国际水平。第三,财政要保障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包括:(1)增加对道路、桥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2)在发展商品市场的同时,保障对低收入者提供廉租住房投资。(3)逐步扩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支出,如重视生态保护,加大对治理河流、空气污染工程和国土整治、 城市绿化的投入等。

2.支持公共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

社会公共服务涉及面很宽,包括科技、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是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公共支出结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支出。

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保障公共服务支出方面,黑龙江省近期可从以下方面落实具体工作。

一是在教育方面,“十五”期间黑龙江省比较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但从教育发展的需求来看,教育投入还明显不足,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今后黑龙江省还应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支出,支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特别是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的推进力度;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探索将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纳入“两免一补”范围;支持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支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二是在科技方面,黑龙江省财政科技支出比重在“十五”期间有一定的回落,科技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0.71%下降到2005年的0.43%。近期在科技投入方面,要巩固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改革成果,探索公益类科研院所转制改革,调整科技支出结构,启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整合科技资源,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支持科技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将科研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

三是在文化方面,建立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支持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文化事业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推进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支持以重点体育场馆设施为龙头、群众健身设施为基础的体育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和网络,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四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政府组织,企业运作,市场融资,财政扶持”的方式,重点支持城市、农村和矿山环境保护、污染源综合治理等项工作,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加快生态省的建设。

五是在医疗卫生方面,急需加大对城市、农村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要推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支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建立覆盖全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支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和医疗卫生改革,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3.优化政府运行成本,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政府应有功能,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为此,要保障政府正常运行的开支。从总体来看,黑龙江省的行政管理支出偏高,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失控,规模庞大,占公共支出比重不尽合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编制,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严格控制行政管理支出增长,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及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府的行政开支进行规范:第一,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对政府的职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重新界定,将政府职能及管理方式要从分指标、分项目、分资金等逐步转移到法制建设、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上来,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问题。要根据职能设置政府机构、确定政府编制,撤销按产业设置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改革政府机构上下对口的格局,形成精简高效的政府行政体系第二,将机构编制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实行机构编制的立法,增人增机构必须依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改变机构编制管理的无序状态。第三,严格控制经费开支。一切开支都要按照财务制度和批准的预算办理;一切开支都要置于严格的财务、审计监督之下;对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要依法进行惩处。

在规范行政开支的同时,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各项工资、津贴项目和标准,规范和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逐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努力缩小地区间差距。

4.改革财政支农机制,增加农村财政投入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解决“三农”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黑龙江省对农业方面的支出横向比较不算低,但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投入显得相对较低。特别是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用于这方面的支出应该要高于其他省份:从纵向比较来看,黑龙江省在“十五”期间用于农林水气象支出呈快速下降的趋势,林水气象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2000年、2001年、2002年的7%,直线下降到2005年的4.02%。今后要加大这方面的支出比重,同时按农业支出的性质来调整农业支出的内部结构。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需要纳入国家和地方财政政策规划统筹考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失业保险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随着老龄人口和失业群体的扩大,社会保障的资金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无疑将对财政收支运行和分配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财政运行中不难发现,社会保障支出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财政运行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和国际经验。目前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及国家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应从以下两方面优化社会保障支出:第一,适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社会保障不应局限于国有单位,还应包括非国有单位。在继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要适时扩大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范围,彻底打破城乡、所有制和劳动者身份界限,使社会保障覆盖到全体社会公民。同时,坚持社会保险资金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原则。社会福利救济不仅要注意对低收入者的生活救济,还要重视对贫困户的医疗救济,确保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低收入者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要制定并实施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并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并积极支持就业和再就业的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岗位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的落实,足额安排各项财政补助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做好促进再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衔接,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村敬老院、城市福利院维修改造的投入,支持城乡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全省防病治病水平,为全省人民提供可靠的医疗卫生保障。第二,要重点对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进行生活资助。财政分配属于二次分配,二次分配应注重公平。为此,就要从财政分配入手,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保证社会公平。

上一篇:发明活字印刷术下一篇:春节的餐桌上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