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事业单位的预算是指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果所制定的预测,可以反映出未来一定期间的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财务预算主要由资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组成。预算管理则是财务部门与主管部门为了优化财务管理而做出的全面的、合理的规划,并且在制定预算后通过监督,将实际情况和预算不断地对照和分析并及时对经营活动做出改善和调整。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最大程度的实现战略目标。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事业单位运行资金相对有限,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业务、资金、信息和人才的整合,把资源项目化、细致化,对事业单位的资源做出合理的配置,为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计划和依据,加强对资金流向的把控,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更需要的部门。有效的预算管理可以在确保事业单位有效运营的基础上,促进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管理水平

预算是根据各岗位各职能的工作任务编制的结果,通过对各项活动的合理计划与有效的组织,可以更好地帮助管理者开展工作。员工在工作中依据预算展开工作,可以提高单位运营的效率和经济性,同时也可以方便单位考核员工的工作质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预算管理有助于管理层工作协调一致,可以更好地实现事业单位的目标,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运营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有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对预算的认知模糊,并没有真正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具体表现为:预算管理没有与单位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不够;在各个部门展开工作的过程中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不够,从而导致预算管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未能得到显现,造成各个部门无法合理地执行预算管理,甚至出现预算支出混乱的状况。

(二)预算编制缺乏规范性

事业单位每年的预算应该由下至上,层层把关,把每一年的目标及工作内容编制在预算里。然而,有些单位仅仅根据上一年的执行情况,做一些简单地增减估算后就直接上报。如此方式缺乏下级事业单位的参与,下级单位作为预算的实际使用者并没有发挥出实际作用。除此之外,有些事业单位甚至只让财务部门简单依据上一年的情况做出计算,并没有单位各个部门的参与,从而导致预算编制缺乏规范、日常办公的预算定额标准设计不够科学、科目设置不够精细、缺乏具体内容等问题。

(三)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

预算管理是对于事业单位经营过程的控制,是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控制。然而,有些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导致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例如,有些单位对资金的下拨缺乏联签制度,往往是领导直接决定,从而导致资金下拨混乱,甚至会造成资金贪污浪费等现象。另外,有些事业单位因为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完善,很难对资金使用情况实施监控,对于一些日常公用经费缺乏有效地控制,造成管理空白。另外一个问题则是基层年度计划制定的不够精细,对预算规划的不科学,对预算指标所设定的开支范围不够细致,缺乏有效控制。

(四)预算管理缺乏监督

事业单位的监督包括了内部和外部监督,由于有些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都是财务部门和领导结合上年项目支出的数据,再根据本年任务做出简单的调整,所以缺乏透明度。另外,有些事业单位并不会及时向各部门提供具体的资金使用情况,单位内部员工不了解具体数据和使用情况,所以在单位运营的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监督预算的执行。财务部门拨付资金后,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缺乏对预算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督。

(五)预算信息反馈渠道不够畅通

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直接影响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有效性,然而,现阶段许多事业单位对预算反馈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信息反馈渠道,从而导致管理层及财务部门无法及时掌握预算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发生超支甚至更为严重的问题。

三、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认知与意识

预算不仅仅是上级财务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简单分配,预算管理是对单位资产,甚至是国有资产的合理分配与利用。为此,事业单位应该对管理层以及下级员工宣传预算管理的原则、组织学习相关法规,树立起员工对于预算法规的敬畏,使所有员工都明白预算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健全其基础管理体系,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及预算考核等各个方面都能做到全员参与,相互监督,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细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

想要制定合理的预算就需要真正了解事业单位的发展及经营状况,建议事业单位可以采用从下而上的方式制定预算。上级单位或领导层可以通过分析事业单位的服务性质、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财务状况,制定出合理的财政支出表,供下级部门参考使用。同时,要求下级部门制定出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对执行进度进行分析,并且算出下一年合理的开支以及收入;另外,对于日常的公用经费的开支明确列出具体内容,所有内容都详细列出并且计算出以后,再上报给上层以及财务部门。

(三)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健全的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然而前提是管理层对预算管理要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在各个方面都要逐步完善,权责明确。例如,许多事业单位都会有缺乏联签制度的问题,因此,想要拥有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就必须要识别可控成本,细化到具体责任单位与部门,并且明确预算决策、执行以及监督等方面的责任。其次,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管理时需要随时监督、分析执行情况并且及时进行调整。事业单位也可利用内部审计来进行监督,包括建立内部审计部门、保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及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及职业素养。

(四)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监督水平

事业单位应逐步使单位内部每个部门都参与到预算管理中,除了让各部门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之外,还要让他们明白单位收入和支出的状况。同时,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及时的公开资金使用情况,让每个部门都有所了解,以便于更好地监督支出与收入情况。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下级部门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及时对监督情况做出评估,明确责任,做到奖惩分明。

(五)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预算反馈机制

事业单位的预算体系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事业单位使用的多个内部系统,例如会计系统、资产管理系统、预算管理系统等所产生的数据可以传递到各个部门,有助于单位内部进行总结及监督,也可以帮助各部门编制下一年的预算。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应建立预算反馈机制,及时反映和分析预算执行的差异,保证对事业单位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的调节和控制。通过加强宣传力度,确保各部门及每位员工都了解给予及时反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可以使各个员工、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反馈更加顺畅,确保有关预算管理方面的反馈能够及时地反应给管理层,从而保证预算目标的完成,真正做到“过程可控,结果可查,易于监督”。

四、结语

为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贯彻执行国家推行的财政体制改革,因此建立及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系统、推进事业单位预算改革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加强预算管理执行的有效性并将其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中已成为事业单位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从而保障事业单位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当今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 其在降低事业单位运行成本、合理配置单位资源、实施并完善财政体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关键。因此, 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变得尤为迫切。本文从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管理水平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预算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从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编制、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监督、预算信息反馈渠道等方面指出了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本文旨在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周晓燕.基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加强问题的探讨[J].特区经济, 2012 (10) .

[2] 叶敏.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思考[J].财经管理, 2019 (151) .

[3] 章幸.关于事业单位管理问题的思考[J].管理创新, 2018 (8) .

上一篇:浅论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问题下一篇:护理干预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预防褥疮形成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