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2022-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对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对恩施地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摘 要:恩施地区生态和谐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恩施的重要内容。恩施地区在湖北西南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在政策、资源和区位上具有特殊的优势,但在恩施地区的生态和谐建设方面却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城市环境、农村环境污染和农业资源减退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转换人们落后的生态理念,并依据恩施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加快恩施地区生态旅游观光和生态家园建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协调发展。 

关键词:恩施;地区;生态文明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称: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理论形态。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如何,不仅仅取决于系统中人与人的和谐状态,更取决于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当前我国由于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导致的人类生存困难,已经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系统的构建,我们必须理性的面对客观存在的颇为严峻的生态风险问题,必须正确处理社会生态系统的各种关系,建立健全促进和谐社会系统构建的机制,不断的克服发展过程中不积极的因素,主动保护自然生态,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十七大报告要求到2020年使中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中。从原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已发展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的社会文明发展道路,这不仅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对于三大规律深刻认识的深化(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此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尊重,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说,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行动方向。我们恩施是一个很落后的地区,位于湖北西南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在政策、资源合区位上具有特殊的优势。但在目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广大的城市区域以及乡村建设上,生态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传统的生产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完善,很多环境问题日益表现出来,自然生态环境令人担忧,城市环境也进一步恶化,逐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阻碍着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更影响着新恩施建设的进程。因此,恩施这一偏远地区要想尽快摆脱这一落后的面貌,要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实现城乡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在建设农村城乡生态文明上做文章。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恩施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

1 恩施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

恩施,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与湖南省、贵州省、重庆等省市接壤,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北省西南部,云贵高原东延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之间东经108°23′12″-110°38′08″,北纬29°07′10″-31°24′13″,属于武陵山区全州面积24061.25平方公里(2000年国土资源普查)占全省面积12.89﹪.州域东西相距220公里,南北相距260公里,南部与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接壤,西部、北部与重庆市的黔江、万州等地相连,东部、东北部与本省的宜昌市、神农架林区接壤。州府恩施市至省政府武汉市航空线470公里、沿318国道648公里,至宜昌市航空线179公里、公路320公里,至湖南张家界火车站347公里,至重庆市公路454公里,至万州公路251公里,至本州长江巴东港公路195公里。宜万铁路和沪蓉高速公路已经竣工,徐家坪机场扩建工程已经竣工,波音737已经通航,对外交通条件已经得到根本的改善。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的影响,恩施地区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改革开放20多年来,恩施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恩施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远远落后于其它地区,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就更加滞后。 虽然,最近几年,对于恩施地区来说,生态文明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但恩施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却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生态思想观念落后,这里的人们环境意识淡薄。环境意识是人们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反映,它包括了人对环境的需要、目标、态度和价值判断等等。环境意识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因素,人们的环境意识状况直接影响到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恩施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由于过去的地理、历史等原因素,恩施很多偏远的地方还普遍承续着传统的生产习惯,这种传统的生产习惯,在目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严重影响和控制着工作者和生产者,他们按照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方式指挥着产业生产,由于思想观念落后,忽视生态环境,小富即安的特征,严重了恩阻碍了恩施地区生态文明的建设。其次,当前恩施地区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工矿业排放的三废往往未经任何处理就排放,对农村环境和农作物的危害加重。一些企业在农村任意布点,由于经济能力和技术力量薄弱,无力处理“三废”,环境污染严重。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活垃圾和秸秆随意混杂堆放,大量农膜残存耕地无法降解等,成为恩施地区的主要污染源。恩施地区的很多地方没有排水设施,垃圾随意排放,一些农村的农民住房与畜禽混杂在一起,生态环境境况十分严峻。恩施地处我国的西南酸雨区,这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中唯一尚未治理的一个。2007年3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公布的全国降水PH值分级分布情况,恩施州属于弱酸雨地区,而邻近的重庆秀山则属于强酸雨地区。

再次,地区资源退化也是恩施城乡地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土地资源退化。由于这么多年无序利用,很多林地遭受破坏,林木保持水土和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在减退;农用地复种次数不断提高,有机肥料投入不足,需更大量投入才能维持继续高产;水资源也不是很充分,生物资源减退。有些农村地区水质污染严重,农牧渔业水源形势也很严峻,同时也就降低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的能力。 

最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的法律还不完备,有良好的生态法制是一个国家以及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法制体系还有很多没有得到修订和完善,缺乏可操作性和预见性,环境基本法有待于修订,中央生态环境法结构和内容都需完善。民族地区生态法制建设极其薄弱,难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

由于农业资源退化和城乡环境污染,加之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致使恩施地区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趋于不协调、不合理,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恩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2 推动恩施城乡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

所谓:一切的问题,都是由文明问题产生。一切的问题,又应由文明的方法来解决。 

(1)更新思想观念,发展绿色生态产业,逐步提高恩施人民的环保意识。推动恩施城乡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第一要务就是要转换恩施人民落后的生态理念,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与发展,生态产业就成为了首要任务。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模式,以城乡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为切入点,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大力开发农村清洁能源,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建设城乡物业,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构建物质能源高效转化利用的生态产业链,从而促进生态农业文明的发展。

(2)因地制宜比较优势原则,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和环境条件,发展绿色农业生产。坚持比较优势原则,就是要以比较优势论为理论基础,充分考虑本地区资源条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权衡优劣,选择比较优势的生产项目,发展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从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获取比较利益。人多地少、环境恶劣、可耕地面积稀缺是恩施地区的一个现实状况,同时也是促进恩施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和基本出发点。 

从恩施城乡地区的比较优势看,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方面。我们以恩施的中药材生产为例,恩施的广大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使得其生物资源特别丰富,被誉为“鄂西林海”和“中药材宝库”之美称。如黄连、五倍子、当归、天麻、党参、灵芝、金银花、青蒿素等名贵药材应有尽有。目前从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需求来看,绿色食品、医药保健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且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绿色食品的社会需求也逐日增加,尤其是现代食物安全观念的引入,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恩施地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生态产业,在这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因此、根据恩施地区的基本情况,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生态产业发展的重点应向绿色和环保农产品倾斜,这对于恩施地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来说是迫在眉睫的。。 

(3)广泛利用城乡资源、人文资源和农业自然资源,加强恩施城乡生态旅游观光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的服务业。恩施地区自然资源特殊,民族风情浓郁、具备旅游开发的优势。在恩施既有自然风光,又有文物古迹。既有民情民俗以及自然村寨和民族文化,又有很多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等。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清江、清水走廊、神龙溪、小南海、唐崖河、,梭布垭石林、格子河石林、星斗山、坪坝营等等。此外,恩施的农村主要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发展乡村民族旅游业,开展生态和乡村旅游,既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又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的建设则要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以现代科技含量为支撑,以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施工,建立具有集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一体化的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并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模式。 

(4)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城乡的基础设施,抓好农村生态文明的家园改建。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排水、道路硬化、公共绿地、文体设施、交通设施、供电设施及信息通讯和治安、 环卫等,不断改善城乡经济发展的条件,提高城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生态家园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农田林网化、水渠洁净化、乡村花园化、以建设新农村为标准。乡村道路畅通,环境优美、森林繁茂,花草点缀。农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果、畜、禽、鱼、菌、沼立体化循环种养配套,发展庭院式的生态经济。通过营造绿色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开发绿色产品,构建乡村美景,使城乡人民享受绿色生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

(5)建立健全民族地区生态法律制度体系,完备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屏障。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很多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保护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在引导和促进人们增强环保意识,防止和制裁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十分的作用。但是,已有的法律法规尚有不完善之处,一些法律法规还不适应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因此,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1]姬振海.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J]. 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08 .

[2]蔡平.恩施市生态文明建设初探[J]. 清江论坛,(4).

[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R].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1.

[4]李应友.实施准西部开发战略[J].民族论坛,2002 (2) .

[5]孙忠良,吕学芳.对武陵山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8,(12) .

作者:李利人 周文质

第2篇:对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思考

摘 要:而对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正确认识生态文明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反思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之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生态文明;县域经济;屏边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县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带来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一个地区县域经济越是发达,环境污染也越是严重。实践证明,建立在牺牲环境基础之上的县域经济小仅小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还会被环境危害吞噬殆尽。在这种背景之下,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正确把握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进步。

1.生态文明概述

1.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农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型态,生态文明产生的重要现实背景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工业文明虽然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但同时也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人与环境要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是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从而减少各类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

1.2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赖的关系,而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经济的发展壮大,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行不通,没有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必然会严重受阻。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二者并不存在所谓的冲突,这是实现二者和谐发展的基础所在。

2.屏边环境资源概况

屏边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州东南部,是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云南省唯一的苗族自治县。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水迤逦、气候宜人,是中国最南端的春城。县城距省城昆明300公里,距州府蒙自50公里,至越南首都河内300余公里。全县总面积1906平方公里,总人口15.6万。

屏边县有相对完整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自然、森林、水利、矿藏、旅游等资源。全县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6.5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657毫米,湿度87%,日照光热1555小时,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被誉为“中国最南端的春城”。

4.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重点从多个方而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4.1更新发展理念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要更新发展理念,树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部仅要“金山银行”,更要“绿水青山”。在政绩考核模式方面,政府要将绿色发展纳入到政绩考核中去,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坚决不能突破的底线,在生态保护方而进一步发力,力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4.2发展生态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要将生态经济作为一个重点,将生态经济打造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高科技新兴产业等,壮大生态经济规模,发展生态经济的带动及辐射作用。在生态经济发展中,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经济发展环境,从财税、土地等方而给子大力支持,推动生态经济更好地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4.3转变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摒弃以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集约经济模式。经济模式的转变要从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方而着手,从产业布局方面来看,要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引入高附加值产业;在技术创新方而,要依托技术创新来提升生产效益,减少污染;在设备更新方面,要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发展模式转变。

4.4加强人才引进

县域经济发展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意识到人才在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构筑方而的重要作用,通过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的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在人才引进方而,政府要在公共产品服务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不仅要依靠薪酬待遇来吸引人才,还要给人才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等,营造一个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才的工作满意度。

在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不断彰显的时代背景之下,县域经济必须顺应生态文明建設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和谐并进,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5.屏边县不断推进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主要做法

5.1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并重,以规划引领生态建设工作,将产业培植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组织编制了《屏边苗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实施了一批陡坡地生态治理、退耕还林和巩固退耕还林(草)项目等,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和封山育林力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全面整治破坏生态环境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私挖滥采等行为,积极在石漠化区域探索发展种植苹果、核桃等经济林果取得成效,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8%。加大土地整治建设力度,实现全县耕地保有量62万亩。加强对重点河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管控,编制了红旗水库、团坡水库、大围山取水点及新华、和平、白河集镇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完成新现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深入开展“七彩云南?生态红河?绿色屏边”保护行动,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3个,成功创建89个省州级环境教育基地、生态文明乡镇、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屏边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7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省8个国家公园建设试点县。

5.2着力构建森林屏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天蓝、地绿、山清、水净的“森林屏边”建设。抓住屏边县被国家列为全国7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及大围山国家公园被列为全省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的机遇,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以及退耕还林、低效林改造、石漠化治理和面山、水源保護区绿化等生态工程,强化林业“三防体系”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左右。

参考文献:

[1]朱舜,县域经济学通论——中国行政区与经济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81.

[2]陈德昌,生态经济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3]陈池波,论农业科技、经济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八期

作者简介:

岳逸凡(1988.10-),性别:男,民族:汉,籍贯:云南蒙自,学历: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作者:岳逸凡

第3篇:对生态文明教育服务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考

摘要: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对生态文明的价值指向有所违背和偏离,忽略甚至放弃生态文明教育。事实上,生态文明教育在理论上可以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引导机制,在实践上能加快粗放型旅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区域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机构和市场主体应进一步明确和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为区域旅游经济注入新元素,不断提升发展的层次和品位。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价值指向

生态文明教育和发展区域旅游经济,是近些年来讨论较多的话题,但讨论的重点似乎只集中在其中一个方面:要么着重在生态文明教育,要么倾向于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笔者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理论思考和探究。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缺失生态文化意蕴

总体而言,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平稳运行的态势。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大体说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忽略整体的和谐规划

在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对整体主义原则认识的缺乏。整体主义原则强调系统内外各要素、各环节、各关系的统一与流畅。在生态文明意义上则表现为生态整体主义,它是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而提出来的。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框架中,人是诸事物的中心,所有的思考点和落脚点都围绕人类来进行。在人类利益单一并且不能保证实现的情况下,人类中心主义曾经有一定的影响。然而,在突出生态文明的今天,人类中心主义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时代需要一种能环顾人类、自然与社会的新的理论原则,这种新的理论原则就是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生态平等”,也就是主张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都自有其价值而处于平等地位。按照生态文明的基本价值取向,理所当然地应当涵盖对于万物价值合理性的突显,以扬其平等性。然而,需看到的是,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谋划的时候,这种整体主义原则被有意无意地放弃了,而经济利益的获得被夸大,获得的方式被曲解,乃至于涂抹上政治功绩宣扬的成分。在这种思想驱动下,植物的生命、动物的权利、大地的尊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也出现异化。这些与生态整体主义原则的缺失不无关联。

(二)缺少生态文化构思

这种忽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区域旅游经济虽然带有地域性,但区域经济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国家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各区域旅游经济的良性互动。在国家旅游经济趋好的情势下,一般而言,区域旅游经济也会有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当区域旅游经济被吸纳到国家旅游经济范围内的时候。就目前看,区域旅游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各区域旅游不仅和国家旅游有脱节的现象,即便是各区域旅游之间也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按照国家旅游经济的方向看,应是全国一盘棋,有着统一的规划和管理,而实际情况却与之相反,缺乏全面布局的构思。第二,就区域旅游经济来说,很多时候也缺乏实际的全局构思。

(三)没有和谐文化支撑

文化意涵是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与该地区固有的文化内涵有着很大关联。传统文化的采掘与提炼以及新文化市场的建立,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意识到这一点并能正确实施,自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依旧缺少旅游经济的核心力和凝聚力。例如,为了获得旅游利润,一些部门机构对于当地名人的思想观念附以主观性的解释说明,使其笼罩在强烈的商业色彩之中。至于这种思想观念是否果如其说,则缺乏细究和探讨。此外,为吸引游客,部分旅游区域杜撰文化名人,或者虚构所谓的地方特色文化,要么虚有其名,要么名不副实。更有甚者,以历史上的反面人物作为宣传标杆,无视其历史影响和民众接受度,大谈其文化价值。这样做的结果,不仅偏离了文化历史的真实,而且使得通过文化意涵支撑区域旅游经济的初衷无法实现。

我们说,当前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但并不否认在运行态势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把区域旅游当作财富经济迅速增长的发力点,存有速利主义倾向,或者有通过发展区域旅游经济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愿望和想法,可由于生态文化观念淡薄、合作意识不强、利益分配冲突、整体规划失调,从而出现一些不曾预想到的问题。

生态文明教育的独具价值:彰显和谐人文关怀

在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是区域旅游经济提升品位的内在需要,其价值指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一)中和伦理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

“中和”语出儒家经典《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这里看,“中和”既指情感意识的中正平和状态,更指由此而成的人与天地万物的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需指出的是,这种有序排列与生长状态,首先是基于人的中正平和状态而言,在此基础上再向外推扩出“天地位”、“万物育”的合理排列秩序。我们可以把这种合理排列秩序的建成称之为中和伦理。在这种动态的中和伦理秩序中,强调的是以主体“我”的完备为排列秩序的起点,但这又不会导致自我中心主义的形成,因为主体的完备是为了指向外在的伦理秩序,以期实现由内而外的价值目标,而这正是中和伦理的价值所在。

与中和伦理价值相应,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质核要求上,两者显示出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从生态文明的质核看,它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突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同发展和长远规划。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始终处于关系链条的核心,并始终作为诸关系的首发者而存在。不管怎样,人作为灵动主体的一方,他总是试图靠近自然、社会以及他人,通过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和谐共存来促成自我的完善,由此亦形成一个由自我——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良性循环轨迹。显然,前后两端的“自我”,内涵已有很大不同。前者是逻辑价值的起点,主动实践的意味居多;后者是伦理价值的满足,它经历了一个价值完善的过程。这种生态伦理价值的前进路线,与中和伦理价值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者说,生态伦理文明教育的实际价值指向就是中和伦理价值观。中和伦理价值要求从主体的人出发架设起人与万物的合理伦理秩序,生态文明教育主张以人为首发要素,通过人的作为实现自然、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两者在理论实质与前进方向上是一致的。

(三)审美艺术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

如果说,中和伦理价值体现的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本质规定,那么审美艺术价值则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表征形式。这里所说的表征形式,首先是指自然环境赋予人的视觉之美。视觉之美要成为一种审美艺术价值,显然不能着意于外在环境对人的感官的简单投射。毋庸置疑,当原初生态以其天造地设、自然浑成的面貌特征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所感叹赞美的,不仅仅是其外在的表面形式,更在于由此而引发的对于人的心灵的启发与思索。进一步说,视觉之美的形成,是出于外在自然对人的灵魂深处的触发,从而导致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产生。对于人为修饰的旅游区域而言,视觉之美也应该具有同样的审美效果。这样,生态文明教育中关于审美艺术的内容之一,便是建立起外在自然与主体之间的审美渠道。这里所说的建立审美渠道,不仅在于确保外在环境的原初、质朴与优美,也指担保人之心灵对于这种原初、质朴与优美的触机与感应。对于两者来说,是由自然之美荡漾起人之视觉之美,并扩展出人的心灵之美,其间呈现的是一个自然流动并充满愉悦享受的审美艺术过程。

作为一个旅游区域,视觉之美固然重要,但最令人期待的则是这个旅游区域所具有的文化蕴涵。这里所说的文化蕴涵,既指在历史变迁中沉积下来的思想体系与观念系统,也指在自然、社会和人之间形成的整体协调氛围;既指具有国家范围的大文化主干,也指独具特色的地方区域文化之支脉;既指已经成熟稳定的定型文化,也指正在形成或将会出现的现在文化与未来文化。文化的多样性内涵,一方面表明文化本身的特殊与丰富,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生态文明教育独有的方向,这个方向就在于采掘旅游区域的所有文化资源,或者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文化观念,以期促成该旅游区域审美艺术价值的建立。实际上,文化因子对于人的审美艺术的形成具有全局作用,而且它一旦形成,便具有持久性和深刻性,不会轻易改变。不妨这样说,视觉之美带给人的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艺术体验,而文化蕴涵带来的审美享受则是具有广远深度的内心体会。这种文化艺术上的审美艺术价值带有自觉的意义,表现为人文关怀和追求,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灵魂深处的革命,因而更值得去探究。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这增添了难度,但其意义和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

(三)生态经济价值:生态文明教育的利益诉求

生态经济价值作为一个问题提出,首先是基于人和外在环境的不适应。由于人们对外在自然的干预日趋紧张,导致人与自然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生态经济价值就是为挽救人与外在环境的不适应而提出来的。它要求在人与外在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避免因人类的过度干预而改变外在环境的原初面貌。另一方面,在已经遵循中和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前提下,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价值,亦指生态环境给予人类的某种利益回报。也就是说,生态环境可以满足人们因对它的适度改造而带来的利益需求。

人和外在环境的关系,在理论上可以表述为主体和客体的对应。与这种对应相应,则有主体价值和客体价值之别。所谓主体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正面的体现,其合理性的需求得到满足。客体价值则是指外在环境作为一种实际存在,它不是孤立地自我发挥作用,而是在纳入主体的意识范畴和行为实践之后,其自身的属性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这种满足就包括客体对于主体的物质利益诉求。我们不妨以区域旅游地为例对此稍作说明。当一个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在经过一定的管理程序后,这块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被当作旅游场地呈现出来的时候,其中的物质利益需求可能就成为管理部门的考虑内容。特别是当这块自然环境附有人为加工痕迹并且一开始就被赋予一定经济利益目的时候,这种考虑就显得更为明显而迫切。也就是说,人们是怀着一定的功利目的和经济效率来管理、经营这块自然环境。

然而,需指出的是,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而言,无论是主体价值的满足和客体价值的实现,它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贪求“纯功利主义经济效率”,而是基于追求“生态经济效率”。因为在生态经济效率模式下,它强调人类对经济效率的追求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有效统一以及生态经济效率的产生过程对良好社会秩序和优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这实际上意味着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应同时兼顾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协调一致。我们主张合理利己的物质需要,也认为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以不损害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生态经济价值才会有适当体现,也才符合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教育的中和伦理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生态经济价值,构成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价值指向,也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伦理方向。

就生态伦理学的基本立场而言,在于主张“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伦理思考的框架内,即要求人们在道德上不仅仅要关爱人,而且要扩展到关心生态系统中的自然事物身上,要对它们予以良知上的尊重,要用道德来约束自己对待大自然的行为”。生态伦理学的这种基本立场,也正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两者共生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框架。

生态文明教育服务区域旅游

经济的有效方式:无缝对接、合作双赢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地位和作用,使得自然、社会、他人与自身既保持属于自己的独特性,又能与诸因素和谐共存,而这正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旨所在。由上可知,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共生于生态文明的的伦理框架,统一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实践。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立场恰好迎合了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引领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现实中是可行的。发挥生态文明教育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确立教育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无论是生态文明教育,还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都应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存作为首要目标。如前所言,在这种关系链中,人往往因其灵活主动的特性而处于核心地位。这种地位本有利于通过人的活动满足自然和社会的互动,形成一种合理的自然伦理秩序。可是,如果过分强调人的存在价值与利益需要而忽略了自然、社会的实际意义,就违背了生态整体主义原则,导致生态的不平等。这与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立场不相符合。因此,对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而言,必须贯彻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使旅游经济发展有据可循;生态文明教育也不是无的放矢,它必须具有相应的实际内容,同时为这些实际内容提示方向途径。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便在于对人与自然、社会的理性把握,既照顾人的合理需求,又能维护自然的尊严和社会的价值。

其次,明确生态文化引领支撑的作用。生态文明教育要给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生态文明教育自身是文化教育的一种形式。文化教育形式,一方面在于浓缩已有的知识精华,另一方面在于产生新的知识领域;而它的输送形式,不仅表现在不同的文化场合,也突出地显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提出在时间上虽然是近些年的事,但它所包涵的知识容量却涵盖古今中外,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许多新的边际学问。从其输送形式看,也愈发呈现在各种经济安排之中,区域旅游经济对于文化的内在需求即是其中一例。我们前面提到,当今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的情况,而生态文明教育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既可以知识浓缩的形式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知识背景和文化熏陶,也可以通过知识创新的形式为旅游经济展示文化发展的前景,同时也能让旅游经济的发展兼具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双重意义,以此避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因文化底蕴不足而带来的窘境与迷茫。

最后,重视手段与目的互通共促的功能。要在生态文明教育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手段——目的”的互通性上下功夫。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脱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思想上所表露出来的迟滞与落后,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是思想上的革新与创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寻找一条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适合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以摆脱经济发展的单一形式,而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也是思想上的变革与创新。在思想与经济互为条件的情形下,已很难分清两者在目的上的显明界限。对于实现这个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其共有的理论特质和思维行程则更为明显。实际上,在生态文明教育和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今天,这种“手段——目的”上的互通性将越发显示出理论意义与现实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曾繁仁.人与自然: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8.

[2]裘晓雯.武夷山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97.

[3]巩英洲.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M].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72.

[4]廖建荣.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1):5.

[5]向玉乔.生态经济伦理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6-118.

[6]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79.

[7]王彬彬.建设设生态文明的生态基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34.

(责任编辑:杨在良)

作者:姜赛飞

第4篇: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通过阐释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我国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探讨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策,以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1 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共产党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地方工作期间,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号召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举国上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共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和长期奋斗目标。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必须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党和国家顺应时势提出“新农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理念,将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因此探索 农村生态文建设之路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是事关国土安全、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就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

[1]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

党和政府提出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政策与方针,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不仅仅意味着治理与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农地和农村水土资源等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政策与制度。实际上,我们要深刻地理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社会作用,首先需要理解与领会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为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 1. 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

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人类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同时,又积极注重改善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关系的一种表现,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积极优化,并且对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进行积极的克服[2]。生态文明中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是和谐的,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生态文明下人类能够以人的主动性创造力为基础,同时兼顾自然规律,关注资源环境承载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寒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的涵义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摒弃过高投人、低利用率的粗放式模式,构建科学的发展方式。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因此,一方面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要切实注重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强化两者的亲和力,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二是农民居住环境的优化。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需要做到改变农村的整体风貌,营造良好的居住氛围。三是农民生产以及生活方式环保。建设新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求人们不仅仅在农业生产中能够顺应自然,更应该在生活中也做到取之于自然而又用之于自然。四是农民生态思想观的提高。这要求农民摆脱人类中也主义“征服自然”的观点,能够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并作为一种理念深刻的贯彻到行动中,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人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农业生产活动历史悠久,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人地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仅有利于保持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实现美丽中国梦。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三农”问题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就必须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提高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的目标即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乡风文明、农村村容整洁、农村管理民主,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够确保农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只有通过对资源的节约和对可替代、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才能为后人留下足够的用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只有通过对生态平衡的维持和对环境的保护,才能为后人留下绿色而健康的生态环境。二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实践中因为环境污染而导致农村矛盾的现象越来越多,如果不能及时的缓解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就会给社会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农村环境,培育出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三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实现农村经济与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进而实现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的建设。四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国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从追求数量和以消耗资源为主转型成为注重质量效益并行、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业资源能源、积极进行农村环境治理,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2.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结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必须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而倡导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理念。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和改善人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是以人为本的最根本的意义。生态文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创造了人类宜居的生态环境条件,而且创造了良好的投资和生产环境,促使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无论是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从人与人的和谐;无论是从发展的质量,还是从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讲,都必须走生态文明的道路,把发展提高到“文明”的高度,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发展经济,而且必须统筹兼顾好短期与长远利益,兼顾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旨。因此,要达到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局面,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只有贯彻执行好科学发展观,才有可能真正出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全面实现的美好景象。 3.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基本特征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与相互作用的。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客观基础,是面向自然的,而其他的一些特征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社会和谐的物质基础。农民的贫困与环境污染、损害之间存在髙度的耦合。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位于生态环境恶化地区足以证明这一点。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首先就必须解决贫困问题,也就是农村问题。因为我国绝大部分贫困人口是农民、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解决贫困问题,这些有利于打破贫困一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减少贫困结合起来,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物质基础,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繁荣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持久。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社会和谐的精神源泉。我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独特的人类精神生活与文明成果离不开特殊的生态环境。迄今为止的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成果是在一个有毒有害的生态环境中被孕育、培养直至最终成型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核就是“和谐”。缺失和谐精神的社会绝不是和谐社会。要使得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地和谐,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具备和谐精神的气质,就需要对社会成员进行一定的教育,培养他们的和谐精神。和谐精神的培育与养成不能缺少自然生态的维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维系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在人与自然之间建构和谐的关系,就在人们的头脑中植入了和谐精神的种子,就可以在人际之间也建立和谐的关系。

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许多地方积极地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农村循环生产,尽量地减少对土地、淡水、空气等消耗、污染与破坏。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还在继续恶化,亟待解决。总体来讲,现阶段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1. 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缺乏论证

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的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盲目求成地上项目、扩规模的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合理规划、有效论证的状况。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多引进工矿企业、多修路盖房、多给农民分红就是新农村建设,一味追求利益地招商引资,占用大量耕地用地,无节制地利用当地有限资源,导致部分地区农村出现生态功能倒退现象,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降低等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环境污染后可以再治理,结果导致在没有有效的排污能力和水平的时候,就引进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想再进行环境治理的时候发现投入过大或污染已经造成的伤害难以修复。 2. 新农村生态环境缺乏有效保护监管和治理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监管和治理则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当前,虽然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上下不断努力下取得一定成绩,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和治理能力有一定提升,但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需求。简单说,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和治理仍远远滞后,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法规措施制定、地方监管体系、治理措施和能力建设不到位。第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地区相关机构和单位缺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往往把经济目标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环境保护,更极少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制定相关保护措施。第二,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不到位,许多地区乡镇机关针对当地土壤、水质、空气等保护没有做到时时监测、处处监管。第三,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和能力建设不到位。

[5]3. 新农村建设缺乏农业新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农民增产增收都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离不开农业新技术的实地培训与指导。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化肥和农药使用大国,但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却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物资价格较低,农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弱,导致化肥和农药等农用物资过度使用,土壤硬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近年来频繁发生,引发稻米、蔬菜等农作物重金属超标。部分地区农村土壤灌溉技术落后,仍采用漫灌方式,造成地下水资源严重浪费。这就对农业科技部门提出了新要求,既要加大农药和化肥的技术创新,更要推广滴灌技术。同时相关农业科技部门还应更多普及农业新技术,加大农村社区与田间地头的培训与指导,使农民能够直接快速掌握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实际操作中,真正实现绿色种植和养殖。

4.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生态文明观念落后

围绕城乡一体化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逐步在缩减城乡差距。由于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农民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盖房子、增收入,以至于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过于追求利益而忽视或忽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第一,部分农民为了追求土地高产,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破坏土壤平衡度,大量使用地膜并留有残余使土壤丧失自我调节恢复能力。第二,部分地区农民在收获季节,不顾各地出台的禁止焚烧秸秆等措施与办法,为减少麻烦,趁无人监管的午间或夜间大量焚烧秸秆,对当地空气质量及耕地土地造成极大破坏。第三,部分农民由于缺乏生态文明认识,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与焚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水渠和沟渠,造成土壤和地下水二次污染。

5. 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决定着农村生态环境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难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均严重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相对于城市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关注度明显较低。第二,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当前,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投资,政府资金投入有限且缺乏社会资本进入,以至于新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探讨

建设新农村必须考虑到生态环境对农村发展的制约,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支撑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一个紧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水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对我国现阶段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约因素,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探讨如下。

1. 从生态文明角度出发,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其规划和布局应首先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出发进行合理筹划。第一,根据当地农村硬件基础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区、乡村产业区、农民居住区,促使农村资源能源有效循环。第二,根据当地农村特色发展优势产业,切勿过度引进与本地乡村发展不相关联产业。第三,结合当地农村自然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造地域性生态产品及品牌。从生态文明出发合理规划新农村建设,既符合长期发展的要求,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稳定上升发展。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农村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原则,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纵观各国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都是运用法律和制度手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将生态环保政策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政策,强调生态环境措施的多样性、创新性和灵活性。为了从源头上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或者即使产生也可以采取治理措施把问题减少到最小限度,需要政府一系列的法律保障和制度设计,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生态补偿与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3、转变理念,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

首先要实现农村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实践表明:过去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而要实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因此农村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通过科技创新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现阶段加快农村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就是加强科技投入,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比如农村要大力发展农业沼气工程,提高农村环保水平。

其次针对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部件要加强对农业技术的研 究,还要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因此农村环保工作的前提就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环保工程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展因地制宜的环境治理办法。并且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生态文明理念

农民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员,农村的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渐进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较为淡薄,这与缺乏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有关。公众对生态环境危害认识不清,对自己的环境权益了解甚少,往往在自身受到环境危害的威胁时还弄不清楚危害的根源,搞不清楚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意识领域问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树立和培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

[5]文明理念。加大宣传,第一要农村基层工作人员作为带头人要深入群众中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第二,通过电视广播、墙报、文艺演出等活动形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第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多渠道宣传,通过手机微信、网络平台等制作微知识、微动漫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宣传,使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升。

5、发挥多方力量,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应不断增加各地政府资金投入,用加强监管,让政府资金真正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扩宽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吸纳农村当地的厂矿企业资金进入其中。第三,地方政府应给予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同时对于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主动修建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垃圾回收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农村集体、农村厂矿企业等,在一定条件下给予补偿或有偿转让等措施或办法。

五、结语

当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已在我国蓬勃展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农村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农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面向新世纪,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农村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农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美丽农村,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农村建设必须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步伐,助推“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段蕾,康沛竹.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背景、内涵与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2016(02):41-45. [2] 陈志向.深化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J].新视野,2014(02):56-58。

[3] 方世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系统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4):17-2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 卷[M].人民出版社,1995.

[5] 黄巧云,田雪.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35-37。

[6] 陈启明.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农村环境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09(9):12-15. [7] 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25-27. [8] 李亚青,王栓军.浅析低碳生活方式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2012(06):41-44. [9] 张洪霞,刘元珍.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04):46-47. [10]杜受祜,丁一.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2):36-38.

第5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作业(2012-02013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物流1103姓名:冯妍瑶学号:4号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生态文明的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人类文明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是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一方面,生态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创造的生态环境,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是以其他三个文明为前提,又反过来有利于促进三个文明的建设;而三个文明则是在生态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四种文明共同构成文明建设的体系。另一反面,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生态文明体现了三种文明建设的升华,是后者的落脚点,物质文明建设主要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精神文明是指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提高人的自身素质,而生态文明不仅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社会不公,使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发展,而且还把许多新观念、新内容引进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全面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生态文明这一崭新的文明形态完全可以与三个文明相提并论,形成新的“四位一体”建设。

第6篇: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种全新的文明,它强调我们人类在追求自身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权力的同时,电应当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它强调我们人类在追求当代发展与消费的同时,要努力做到使后代人与自己的机会平等。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三大文明建设的一个支撑点。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处理自然关系时昕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而言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口与环境、社会生产与发展相适直,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就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旰枯诀和国家的长久治安。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人民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人民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方面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知识欠缺。

人民不了解生态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人民是否了解生态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1 针对人民是否了解生态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有调查显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了解的人群占30%,了解一部分的人群占25%,不了解的人群占45%。

由此可见,社会上大多数人生态文明知识欠缺,对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不重视。

(二)人们某些行为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 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们乱砍滥伐、乱扔垃圾、随意焚烧垃圾、工厂乱排汗水和有毒气体。二是浪费各种生活资源,如:经常使用一次性碗筷、浪费水、浪费电,没有深层次的节约概念和行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注意生态环境的行为显而易见,人们习惯生活中人走灯未灭,餐厅、饭店经常使用一次碗筷,特别是人们随意扔垃圾,不注意环境卫生更是常见,种种现象表明社会中现存大量破坏生态文明现象和行为无处不见。

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问题

(一)人们对生态环境非常满意度很低,大多数不基本满意,也有一部分人群不满意,有的认为无所谓,对自己的生活无碍无灾。

建区30年来,区政府对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动了大手笔、做了大文章,有一定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对大汤河的改造后,环境有很大改观,两岸绿树成荫,白鹤成群。反之,有的人们对生态环境感到不满意,这说明社会在此方面还需要改进的地方,社会还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给人民一个更

2 好的生活环境。有的人对生态环境持无所谓的态度,反映出这部分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重视和生态环保的意识匮乏、对自身生态环境的忽视。

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没参加过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大多数人都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不容忽视。

三、针对生态文明现存不足的对策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柬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目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在家里

1、注意随手关灯、照明用电。

2、尽量节约厨房里的能源,使用低碳烹调法。

3、节约用水

(1)淘米水可以用来洗碗和浇花,它也是很好的去污洗涤利。既可以省谁又能少使用洗洁精,也可以减少污水。

3 (2)洗衣服、洗脸、洗澡、洗头等的水可以收集起来冲马桶或者擦地。

4、循环再利用

靠循环再利的方法来进行材料的再循环使用,可以减少生产新原料的数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例如,纸和卡纸版的循环再利用。回收的纸再生可以减少树的大量砍伐,从而减少水污染。因此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和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

5、垃圾处理分类

在我们的日常垃圾处理一直延续混装,特别是有的人群不注意公德,装修杂物也图方便倒进垃圾桶。

垃圾分类:把再生与不能再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的习惯和自觉性。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但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一起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

第7篇: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结课论文

题姓

名学

号专

生态文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解析

叶久贞

13108020004058

机械工程

一、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二、生态文明建设哲学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和体现,也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以往的一切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他们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整个世界,科学地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论断,显露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没有明确提出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都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对此做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理解生态文明的概念,并给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1、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这一哲学基本观点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以及由人构成的各种社会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界中进行的,人和社会都不能脱离自然而独立存在。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是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是唯一的物质基础。“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先后经历了从“膜拜”“敬畏”自然阶段到“征服”“统治”自然阶段到“协调”自然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达到“尊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辩证统一。

其次,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同生死,共存亡。大自然作为无意识的客观存在,自从人类出现以来,它的发展和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人类或者没有人类肆无忌惮地过度开发,我们的生态系统是不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生态问题的。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们可以并且能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去探索、认识并掌握客观规律。不仅如此,人一旦掌握客观规律后,就能够运用客观规律,去能动的改造世界,以满足人自身需要。

人是具有自觉能动性的存在物,人的实践则是有意识、有计划并且有一定价值取向的活动。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严重后果,如果人类不能很好地及时解决这些严重的生态问题,将会阻碍人类的发展,长此下去必将威胁人类的存在。主体的人的活动是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就必须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生态文明。可见,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

2、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发展具有其特定规律,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的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

首先,坚持了实践第一,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人的实践活动是利用自然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活动,人的实践是不能创造物质本身的,“没有自然,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提供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所需要的资料。”[1]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在长期探索发展道路上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创新的经验总结,是在认真分析比较优势后作出的历史抉择,是在实施了科学发展观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经济等基础上提出的一条符合国情的新的发展路径。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全体公民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还应该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与解决生态问题的各项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使生态文明建设向着理想的新境界有序迈进。

其次,坚持了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的辩证统一。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关于自然界所有的过程都处在一种系统的联系中的认识,推动科学从个别部分和整体上到处去证明这种系统联系。”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球及上面的人、事、物是一个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统一体系。人、人类社会、自然三者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关系。

自然是人通过自身能动的实践活动改造了的自然,是人的自然,也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所以,人们不管是从事理论研究,还是进行实践活动,都不能只从人的视角或社会的视角来进行,还必须关注自然,把人、社会和自然有机的统一起来。现在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都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到人、自然、社会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只是一味地以人类为中心,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发展,过分注重物质文明,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

建设生态文明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必须从全球大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局部的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做法,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矛盾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来指导生态文明的建设。人、人类社会、生态环境之间也是矛盾的。个体的人或集团在利益动机的驱动下,为人类社会可能创造一时的物质文明,但也可能损害区域环境,使得公共资源和环境受到威胁。现实中无约束地滥用公共资源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活动的参与人理论上均偏好寻求个人理性的纳什均衡——双方均取非公平利用公共资源环境,而先取公平利用(帕累托均衡),这就需要政府的正确制度、机制安排。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提出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就是要平衡利益矛盾,实现公共资源和环境的合理配置。

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实社会中的继承和发展,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所以,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等统筹考虑,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只有这样,才能早日真正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8篇: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分析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主动地去保护客观世界,积极地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其实质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主旨是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的价值,以期在经济建设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今天,人民只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胡锦涛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

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关系。中国人的素质一直以来都被许多的国家质疑。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发展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开始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高。但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还有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特别是对于农村,因为农村的条件有限很多人都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没有生态文明的意识。 我国有着悠久5000历史,其中“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成为生态文明社会,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新农村建设必须走生态文明之路,这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的原生态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而新的生态秩序却没有建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工业化带来的农村工业污染不容忽视。农村工业面广量大,而且普遍存在低、小、散的特点,技术相对落后,自身治

污能力差。特别是农村相比于城市,环境容量相对较大,群众环保意识相对较淡,环境监察力度相对较弱,使得一些城市淘汰产业转移到农村,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二是城镇化带来的农村环境压力不容忽视。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转移和人口集聚,使农村人口的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偏远农村成了空壳村,集镇流动人口大量增加,而眼前大多数乡镇的集镇基础配套严重不足,由此带来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问题成了乡镇环境建设的焦点问题。三是农村环保设施严重匮乏。集镇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工业的污染渐逐转移到了农村,城乡二元体制使有限的环境保护投资及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及工业地带,造成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城乡二元结构。从城乡的环境基础设施来看,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由于投资到位,在集中用水、垃圾、污水和粪便处理等基本面上都能够满足城市需求且每年呈增强的形势,而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匮乏,供水和垃圾处理等基本需求都难以得到保证,大部分垃圾由于没有相应的设施,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随意乱扔、乱倒、乱堆,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破坏农村景观。绝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渗入地下或直接排入沟渠、水塘,污染水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愈演愈烈。

2.农村生产生活习惯转变带来的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生态破坏不容忽视。众所周知,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破坏农业伴随型生态系统,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农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地力下降,引起水体污染、耕地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以及通过食物链给人畜带来危害。二是规模种养殖业带来的面源污染不容忽视。规模养殖由于缺少相应的治理设施,动物排泄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成为近年来农村环境投诉的一大热门。另外,由于传统种养模式的改变,大棚技术的普遍应用,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且综合利用率低,导致农村面源污染严重。三是农村白色污染不容忽视。随着化合制品的增加,例如竹篮、木桶、畚箕等传统道具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塑料袋、塑料薄膜、塑料制品等难降解的道具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白色污染十分严重。

3.农村社会自治转变对农村生态建设的影响日益突出。我国村民自治从1998 年正式实行,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社会治理已经从原来自上而下的高度控制转化为农村基层的普遍自治。由于农村居民民主、法制等意识淡薄,村民自治在运行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行之有效的农村民主自治并没有真正运转起来。一是基层组织稳定性差难以安心办事。三年一次的村级组织换届使很多村干部头尾两年要顾虑换届因素,不敢或者不愿做事情。而且在一些村每一届中都存在反对派,增加了村两委办事的阻力。二是经济基础薄弱无钱办事。多数农村身陷“发展慢,收入来源少”的恶性循环中。以新昌为例,多数农村的集体生产资料统少分多,导致基层自治组织无收入来源,甚至负债累累,根本无法对农村环保和生态建设进行资金投入。三是思想偏差导致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农村要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由此引发的思想偏差往往导致经济主导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来治理污染,建设生态。导致一些地方掠夺性利用、开发土地、矿产资源,由此衍生的生态问题不在少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稳控联系起来。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性事件、群众上访事件是由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因此,要在化解社会矛盾中,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和作用,要建立经常性的生态建设矛盾排查制度,认真解决环

境问题,纠正损害群众生态利益的行为。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须始终坚持生态战略,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既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又按照经济规律搞好建设;既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又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有序高效利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而不是把经济和环境孤立起来片面地看问题,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把生态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主线。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式地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发展生态农业加快生态产业基地建设,推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加强农民环保教育,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努力减少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工业提升产业结构,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并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控制源头污染。 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客源创收入,以收入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折不扣落实保障机制。要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形成完善的生态建设组织体系。特别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农村生态最后的落脚点在农村。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巩固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帮助农村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是农村生态建设落到实处的核心。强化文化保障机制。用文化的理念做好生态县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精心设计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化。要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的创建活动,通过绿色细胞工程,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众参与机制,引导人们生产、生活、消费意识的转变。强化法制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保证生态建设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

近年来,我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渐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尤其是农村的生态问题。农村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进步,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是离不开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因为,没有农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中国的生态文明。为此,我国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战略、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把其作为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生态文明被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面对当前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级政府应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不惧困难,共同谱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篇章。

第9篇: 关于建设文明生态村的思考建议

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几乎涵盖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方方面面。为把这项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特建议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和收益的主体,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对照“五个好”标准,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措施,以治理“五乱”、改水改厕、建沼气池为突破口,确保按期保质完成年度创建任务。

2、要树立和增强统筹发展的观念,坚持文明、生态一起抓,软件、硬件一起上。切实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落到实处,大力协调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农村文体中心或活动场所的宣传、教育、娱乐等功能和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和文化科技知识讲座等,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倡导文明新风。要通过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最终 达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

3、要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创建规划,指导工作全局。要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由县建设局指导,各乡镇负责,从实际出发,突出适用原则和村街特色,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帮助村街制定规划,合理确定具体目标,使创建工作近有方案、中有目标、远有蓝图,保证创建工作的连续性、长期化。

4、要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长效建设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权责分明的组织指挥体系和目标考核机制。明确创建工作领导责任,制定严格的督导、考核、评价措施,保证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长效性、持久性。二是建立健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机制。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督促各职能部门切实承担起各自职能和任务,层层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具体完成时限,努力建设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形成强大合力。三是建立健全依法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的机制。通过完善村规民约,依法建立一套完备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投入、管理机制,实行群众性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使创建活动规范化、经常化、法制化。

5、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切实增强创建后劲。“筹资的路子千万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积极 整合国家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集中用于文明生态村建设;采取“五个一”的办法,即:县乡财政拿出一点,包村单位、有关部门专项资金重点倾斜帮一点,动员社会力量筹一点,村集体出一点,群众集一点。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创建活动投资机制,整合各方面财力资源,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全力支持创建活动。一是争取外援。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并主动与本村在外工作人员联系,发出公开信,动员他们捐资捐物,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二是村企帮建。积极争取本地企业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支持,吸引企业自愿给予资金和物质帮助。三是结对帮建。组织县直单位和集体经济实力强的村与临近穷村结对子,富村帮穷村,共建文明生态村。四是自力更生。“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凡能自己动手解决的决不对外承包,干部、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带头出义务工,能省则省。

上一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下一篇:中学打印费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