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本质与内涵(精选7篇)
(一)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
生态园林城市(Ecological Garden City)是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是人们在目前生态环境恶劣、城市景观特色不突出的状况下,渴望实现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模式。它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组合,具有“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境。具体地说,生态园林城市首先应该是一座绿色的园林城市。城市绿地覆盖率较高(50%以上)。市区内遍布公园、街心花园草坪广场,住宅庭院化、街道林荫化。绿地点、线、面连接成片。市区周围的山丘也为绿树遮掩,海滨、湖滨和河流旁形成一条条绿色走廊。
生态园林城市又是一座环境质量良好的城市。空气清新,有害气体的含量保持在最低水平(污染指数在50以下,即一类空气标准)。无酸雨、扬沙之虑。河水清澈,水质应保持1-2级。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后被安全输出。城市通风良好,排水顺畅。
生态园林城市还是一座宁静的城市。交通运输由高耗能、高污染、高噪声、高事故转向使用清洁能源,低噪声、低事故,污染能自然净化,生产和车辆发出的噪声被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噪声源和居民区之间被森林、高墙等隔开。
生态园林城市还是一座美的城市。城市园林既是天然的自然景观,又是高雅的人文景观,是人间最美丽的画,更是最激动人心的诗。植物的形态美、色彩美、动态美、意境美绚丽多姿,丰富多彩。春天的花,夏天的绿,秋天的色,引人人胜。大型园林以开放型空间为主,依山傍水,奔放豪迈。小型园林以封闭空间为主,小巧玲珑,纤细秀美。由于园林风景,是处在蓝天白云之下,有阳光、雨露、朝日、晚霞,气象万千,千姿百态,情景交融,使人沉浸在无限美的享受之中,精神境界不断得到升华,而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建筑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能最大可能地充分利用天然、再生能源,使用的是可循环再生的、无害、无污染材料,环境整洁幽雅,废弃物收集达到100%,并讲究高尚的文化品味,能提供高品位的景观和文化享受。
生态园林城市还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栖居于此的人类、动物、植物都能和平共处,按自然的规律生存,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文化是生态园林城市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园林城市的灵魂。总之,生态园林城市就是生态健康的城市,它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居的聚居地。也就是说,生态园林城市是可持续的、符合生态规律和适合自身生态特色发展的城市。城市以健康的状态运行,并具有独树一帜的魅力。
(二)生态园林城市的特点
1、生态园林重在发展城市森林,突出森林的主体地位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具有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一旦森林消失,对人类来说将是灭顶之灾。正如鲁迅先生指出:“林木尽伐,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城市的无林化,同样也是一场灾难。森林的生态功能之大,是其他生物不能比拟的。在城市园林发展的进程中,大力发展城市森林,使城市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世界生态化城市的潮流和发展方向。城市园林建设应该突出以森林为主,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系统。“点”要绿树成阴,“线”要绿树成廊,“面”要绿树成林。公园、庭院、街心花园、行道树等,都要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常绿和落叶相结合。在城郊和远郊地区,凡是自然的山地丘陵大力植树绿化,建立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区,发挥城市“绿肺”的作用。
2、生态园林重在生态,突出生态系统的支撑力
生态园林是重在大生态、大园林。传统园林具有重情感、重审美,轻生态的特征,因此受到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更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所以城市园林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更要从生活上和工作上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绿色空间。其范围从孤立的市区公园绿地扩大到郊区的农田、林地、菜地、牧场、湿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郊野公园、主题公园、苗圃等,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空间。从小空间到大空间,从小植物群落到大森林群落,其目的是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3、生态园林重在人文生态,突出以人为本的生态生产力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意识,减少矛盾和冲突,改善人的生态心理,恢复人的自然属性,始终把人视为自然的一员,始终如一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热爱自然,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国外园林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
1、城市公园运动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城市公园运动在美国蓬勃开展。一些专家在看到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城市的可能性时,也思考着如何保护大自然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问题。马歇(G.P.March)从认真的观察和研究中看到了人与自然、动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他的理论在美国得到了重视,许多城市开展了保护自然、建设公园系统的运动。1851年,在美国第一个造园家唐宁(A.J.Downing)的积极倡导下,纽约市开始规划第一个公众公园,即后来的中央公园。
1858年,政府通过了由风景园林建筑师奥姆斯特(F.L 01msted)主持的公园设计方案,并根据法律在市中心划定了一块大约3.4 km。的土地用于开辟公园。纽约中央公园的建设成就,受到了高度赞扬。人们普遍认为,奥姆斯特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改善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改善了环境条件,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税金收入,其设计十分成功,继而纷纷仿效,在全美掀起了一场“城市公园运动”。
城市公园运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2、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理论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Howard,1898)提出,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即“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
霍华德对他的田园城市作了具体的规划,用宽阔的农田地带环抱城市,把每个城市的人口限定在3.2万人左右。他认为,城乡结合首先是城市本身为农业土地所围,农田的面积要比城市大5倍。霍华德确定的田园城市的大小为直径不超过2 km。在这种条件下,全部外围绿化带步行可达,便于老人和小孩日常散步。他在城市平面示意图上规划了大面积的公共绿地,用于中心公园的土地面积多达60 km2。除外围森林公园带以外,城市里也充满了花木茂
密的绿地。市区有宽阔的林阴环道、住宅庭园、菜园和沿放射形街道布置的林间小径等。他还规划每个城市居民的公共绿地面积应超过35 m2,平均每栋房
屋要有20 m2的绿地。
他建议田园城市占地为6000英亩(1英亩为0.405 hm2)。城市居中,占地000英亩;四周的农业用地为5 000英亩,除耕地、牧场、果园和森林外,还包括农业学院、疗养院等。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半径约1 240码(1码=0.914 4 m)。中央是一个面积约145 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6个区。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和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
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8 000人,面积也相应增大,城市之间以铁路相联系。
霍华德有关“田园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对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对20世纪全球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绿地生态建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雷德伯恩体系与绿带城
这是在美国社区运动影响下,由建筑师斯泰因(Clarence Stein)规划师赖特(Henry Wright)按照“邻里单位”理论模式,于1929年在美国新泽西州规划的雷德伯恩(Radbum)新城,1933年开始建设。其特点是:绿地、住宅与人行步道有机地配置,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构成口袋形。通往一组住宅的道路是尽端式的,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这种规划布局模式被称为雷德伯恩体系。斯泰因又把它运用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其他新城建设,如森纳赛田园城以及位于马里兰、俄亥俄、威斯康星和新泽西的4个绿带城。
4、广亩城市
这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赖特(F.L.Wright)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城市分散主义”的规划思想。他在1932年发表的著作《消失中的城市》(卟。Di。.appearing City)以及随后发表的《广阔的天地》(Broadacres)中对此有所阐述。他主张将城市分散到广阔的农村中去,每公顷土地的居住密度为2.5万人左右。每个独户家庭周围有一英亩土地(大约4 047 m2),生产供自己消费的粮食和蔬菜;用汽车、飞机作交通工具,居住区之间有超级公路连接,公共设施沿公路布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一些州的规划中,曾把“广亩城市’’思想付诸实践。
5、设计结合自然
这是由美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麦克哈格(I.L.McHarg)于1969年提出的,他在《结合自然的设计》(Design with Nature)一书中提出了建立一个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生态学框架,认为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情况或多数无害条件下,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进行的规划。他通过案例研究,对生态规划的工作程序、应用方法及绿地在其中的结构和功能作用做了较全面的探讨。他的生态规划框架对后来的生态规划影响很大,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规划及绿地景观和生态建设的一个基本思路,被称之为麦克哈格生态规划法。
麦克哈格法的核心在于:根据区域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性能,对其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以确定土地利用方式与发展规划,从而使自然的利用和开发与人类其他活动和自然特征、自然过程协调统一。他的生态设计思想在田纳西河流域绿带及美国一些高速公路绿带的规划建设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6、绿色城市运动
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绿色城市”运动,将生态学、社会学原理与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工作相结合,把保护城市公园和绿地的活动扩大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区域范围,形成了富有新意的理论。1978年西蒙兹(John Ormsbee Simonds)发表了《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全书全面引入生态学观念,把风景园林师的目光引向生态系统,直至整个地球,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作出了贡献。1994年西蒙兹出版了《21世纪花园城市:创造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一书,提出“高效、健康、有活力”的“花园公园”城市模式。
绿色城市运动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国际上愈来愈多的城市注意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特别是利用林地与河流来形成城市绿化的基础。例如大伦敦地区的环城绿带圈,德国科恩市利用森林和水边地形构成环状绿地系统,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利用水系组织园林绿地系统等。过去烟雾弥漫的伦敦和鱼虾绝迹的泰晤士河,现在都变清洁了,大伦敦周围建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绿带,市中心的海德公园占地160万平方米,有40~50种鸟类繁衍,约为城市周边地区的4倍。人们称之为“伦敦之肺”。德国的“煤铁之都”鲁尔重工业区,过去是污染的重灾区,现在已是一片绿色;鲁尔区埃森市的森林面积超过50%,经常可以看到野生动物出没;波恩人口不足30万,人均绿地面积160平方米;淄博人均绿地面积是4.19平方米。柏林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40%,人均绿地面积41平方米。俄罗斯圣彼得堡城市森林公园面积400平方公里,市中心的卡马诺夫植物园是全球最大的植物园,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6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49平方米;莫斯科有8条20米宽的林带将市内的公园林地和郊区的林带连成纵横交错的绿带网,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40%。波兰华沙有公园65个,与郊外防护林连成一片,人均绿地78平方米。澳大利亚悉尼人均绿地70平方米。美国华盛顿人均绿地接近41平方米。
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亚市内有连片的草地、森林和人工湖,人均绿地面积达72 m2;人工湖周长约80 km,面积达44 km2;大半个城市傍水而立,湖畔建了不少俱乐部和旅游点。市内无污染工业,环境质量可列世界名城之先。
日本横滨市的市内公园面积有600 hm2,市郊还有4 500 hm2林地。多年来,市政府一直在郊区购买用于造林的土地,将其作为“绿化保护区”或“市民林”加以保护。1980年制定了绿化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保护和扩大城郊绿地,并列入了横滨“21世纪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正按照计划,从关内绿州的莳田公园到横滨公园、日本大街、山下公园总长约2.5 km的地区,修建“绿色中轴线”,并使之成为新横滨都市空间的象征。到20世纪后期,“生态城市”已经被公认为是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1999年10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其调查报告《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指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协调发展战略的地位,而其大方向只能选择走生态化的道路。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特大城市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即“环形城市”。它的特点是:若干组群的大小城市环绕一大片“绿心”发展,市域间的边界相互重叠,使得作为“绿心”的农业地区成为环形城市的“中央公园”。这样的环形城市,已经在美国的芝加哥至明利波里之间出现,预计将来类似的城市会更多。在21世纪以生态文明为先导的城市化进程中,“绿色城市运动”将带来一场根本性的革命。它是现代人类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
二、淄博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情况
2006年,我市被建设部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同时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新目标。为此,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求:在确立地区发展战略时,优先考虑生态工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优先支持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各项具体工作时,优先落实保护生态措施,全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力争把淄博建设成为生态、和谐、宜居的城市。
(一)做好生态功能区划
这是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
1、科学界定生态功能区
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是追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区域经济复合特色发展、生态多样化功能综合发挥、社会经济文化繁荣、生态景观谐美。我市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市域划分为三个生态功能区:南部山地生态区、中部丘陵生态区、北部平原生态区三个生态功能区。
(1)北部平原生态功能区:位于淄博市北部,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农业发达。但经济相对落后、第二及第三产业比重过小,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其发展方向:规划巩固、建设沿黄生态防护林带;治碱改土、改善土壤环境,建立多种模式生态农业,发展优化立体种植模式,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农田开发工程,建设观光农业示范区。
(2)中部丘陵生态功能区:位于淄博市中部,本区经济发展程度高,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结构性污染、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状况严重,矿山开采管理不善、复垦水平低,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边缘或超负荷状态,为生态脆弱区。其发展方向:加强该区域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布局优化;加大城市土地调整力度,控制建设规模,加强绿地等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整治,大力消减污染物排放量,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3)南部山地生态功能区:位于淄博市南部,作为市域的农林产业供应基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该区域是淄博地势最高的地区,全市多数河流发源于此,沂河源头和淄河上游区域为生态环境敏感区,具有涵养地下水源、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通过自然恢复的手段,营造水源涵养林、生态防护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2、制定了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 要实现功能分区的目标成效,必须加快建设一批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我市已制定了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切实落实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措施,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退化的人为活动,恢复其生态功能。
(1)重要自然保护区
(2)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
(3)湿地多样性保护区
(4)重要水库保护区
3、科学划分了四类主体功能区
(1)优化开发区
(2)重点开发区
(3)限制开发区
(4)禁止开发区
(二)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尽最大努力做好环保工作 淄博市特有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在污染治理方面必须要付出比别的城市更高的成本、更大的代价,抓住了环境保护就等于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命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力促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产业,对建设项目实行“双重控制”,对不符合资源利用标准、不符合排放强度限值、不符合生态优先原则的建设项目一律“亮红灯”,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中,我市先后实施了《淄博市碧水蓝天行动计划(2005—2007)》和《新一轮碧水蓝天行动计划(2008—2010)》,铁腕治理建材、陶瓷、水泥、造纸行业和化工企业重污染项目,全市关停取缔水泥立窑生产线31条,淘汰落后产能310万吨。关停、取缔燃煤工业炉窑700条,对1300多条炉窑实施了清洁燃烧技术改造,拆除废弃、闲置烟囱1000多条。近几年用于各类环保工程的投资累计超过100亿元,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大气环境质量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18天。
水是城市之魂。为使水更清,几年来我市狠抓“清水润城”工程,对13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新扩改和配套管网工程建设,综治了猪龙河、孝妇河、淄河、沂河、支脉河五大流域,封堵河道沿岸排污口879个,整治河道48公里,建成5个氧化塘生态湿地,累计投资15.8亿元。通过几年治理,我市城市地表水质量标准保持在三类标准以上。
(三)大力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我市围绕“中心凸显、十字展开、组团发展”的城市总体发展布局和“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具体目标,精心规划设计建设好每一条道路、每一个片区、每一个公园广场,相继建设了齐林公园、芦湖公园、淦河公园、黄甲渡口公园等8处大型公园,建设完成便民游园53处。截止2008年底,我市园林绿地总面积达到7480万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214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 %,绿地率达到35.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7平方米,全市已建成33个城市公园,140处街头绿地和游园及23 个绿化广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为加快城乡大环境绿化进程,我市以四宝山区域生态修复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近郊山体绿突化和环城绿化,对自然条件恶劣的荒山荒坡和废旧矿山,采用“客土吹覆”技术进行了有效的植被恢复,对四宝山、牧龙山、黑铁山、柳毅山、花山等近郊山体进行了大面积的植树绿化,完成造林5500亩,建设了大量的风景林地、防护绿地。
近三年来,我市新增道路绿地805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 %,道路绿化达标率达到86 %,构筑起纵横交织的城市绿网。张店昌国路、临淄辛河路、高新区化北路、博山西过境路等园林景观路相继建成。在全市大力推行“行道树双多排种植模式”,凸显城市林荫大道特色,建成中润大道、临淄大道、桓台大道、沂源新城路等行道树双排种植的示范路。先后对城市出入口进行了植绿造景为主的综合整治,实施了滨博高速公路博山立交桥绿化工程、张店昌国路立交桥绿化工程和济青高速路淄博出入口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增加绿化面积85.8万平方米。
社会绿化一直是城市园林绿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强社会绿化管理,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我市深入开展了花园式单位、小区和绿色文明家园创建工作。目前,全市共有花园式单位360家,花园式小区35 家,有1048家社会单位、社区被评为“绿色文明家园”。
从2008年开始,市里对中心城区化工企业开始布局调整,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将地处该区域的新华制药、大成农药、东大化工、东风化工四家大型化工企业全部搬出,总投资达60.99亿元,给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城市让路。为解决低收入人口住房难题,我市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从2004年至今,全市经济适用住房累计竣工面积达109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5.14亿元,解决1.2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2008年,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时机,制定城市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大力建设廉租房,先后对滨河片区、洪沟片区、杏园路片区等旧工矿居住区进行了改造,启动首批廉租房改造500套。截至2008年,我市为7700户廉租住房户发放货币补贴,补贴金额954.4万元,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小于10平方米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率达到100%。
我市生态城市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需要做的事情更多。
三、淄博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着力点
(一)精心做好生态园林城市设计,塑造美丽城市 城市设计是建筑和园林建设的前提,并为所需的空间准备条件。规划设计是政府的第一资源,是城市建设的首要依据。在编制生态园林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园林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以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上。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市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1)合理布局。2)节能低耗无污染。3)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4)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5)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规划,20世纪60年代就专门委托联合国帮助开展城市发展的概念规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概念规划为基础、总体规划为统领、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等各专业规划为延伸的规划体系。在规划设计定位上,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新加坡善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上世纪60年代初,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就从柬埔寨学习引入“花园城市”的理念,以种树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并坚持不懈地实施,持续不断地创新。新加坡人善于学习、能够学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建设任务,从种树到种草到种花,从点到线再到面,永不停步,不断推进,现在又提出建设“花园中的城市”目标,把花园城市建设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规划设计编制上,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尊重民意,柔性研究。新加坡政府认为,城市规划设计是一个理性推进过程,也是一个民主决策过程。城市规划设计说到底是为了民众,按照新加坡的法律规定,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批准前必须公示两周,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规划进程和提供反馈意见,在充分听取民意吸收民智后才上报批准。在规划设计实施上,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有章可循,刚性执行。上世纪80年代,历经了道路绿化、建造公园、引进植物等工程,新加坡制定了宏观的远期绿化总体规划。新加坡的规划法令具有法律效力,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城市发展蓝图原则上五年修订一次,不得随意变更。
我们从新加坡花园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规划设计的领先是最大的领先,规划设计的资源是最大的资源。早在20年前,生态学家Odum(1982)就指出由于人类的小决策主导,而不做大决策,是导致生态与环境危机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人也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对异常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决策者不应只忙于应付迫在眉睫的房前屋后的环境恶化问题,街头巷尾的交通拥堵问题,而更应把眼光放在区域和大地尺度来研究长远的大决策、大战略,哪怕是牺牲眼前的或局部的利益来换取更持久和全局性的主动,因为只有这样,城市的使用者才有其长久的安宁和健康。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人口剧增和环境恶化,城市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1 9世纪末,西方城市已开始通过建造城市公园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来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早在奥斯曼进行巴黎改建的时候,在大刀阔斧改建巴黎城区的同时,也开辟了供市民使用的绿色空间,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也是在此背景下建造的。1858年奥姆斯特德及其助手在设计之初,就预见到在城市中心地带保留一块绿地的巨大生态意义。中央公园坐落在摩天大楼耸立的曼哈顿正中,占地843英亩,是纽约最大的都市公园,也是纽约第一个完全以园林学为设计准则建立的公园。从纽约的发展过程来看,像中央公园这样大规模的绿色空间只有在城市化之前预先规划设计甚至建造才可以实现。城市一旦形成,几乎不存在形成大面积绿色空间的可能。像“私人所有的公共空间”只能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通过建造城市公园来构筑城市绿色景观系统最成功的例子是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该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络网格局的限制,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200~1 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Park System),早在100多年前,美国的波士顿还是个小镇,城市的决策者们在土地还没大规模开发前,先廉价地购得郊外大片的土地。这片土地上有沼泽、荒地、林阴道以及查尔斯河谷,他们立法保护它作为永久的绿地系统。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扩大了好几倍,昔日的郊外已变为市中心。现在,这块宝贵的绿地,成为市民身心再生的场所,成为波士顿人最为骄傲的“蓝宝石项链”。
(二)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
1、建立城市森林生态圈,筑起生态的绿色屏障
城市森林化这是大园林发展的必然。把森林引进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历史选择,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因此淄博必须建立城市森林生态圈,扩大淄博的生态空间,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的保障能力,形成“森林围城,城在林中”的格局,使森林成为淄博市的“绿肺”。
根据我国的国情,城市所处的气候带、自然地貌、地理结构、生态区域、人文景观、文化传统、绿化基础以及城市森林的发展趋势,城市森林的范围大体可包括以下3个方面内容:
一是城市园林方面
城市园林方面含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主题公园、花园广场、儿童公园、街头小游园、植物园、动物园、寺庙园林以及各种纪念性园林(如名胜古迹、革命圣地等)的绿化部分,这些园林产业是城市绿化系统工程和建设城市森林的专业化部分。二是城市绿化方面
城市绿化方面含道路绿化(如市内及市郊公路、铁路、街道、便道的绿化)、水域绿化(如江、河两岸及天然或其他人工湖池外围及水体绿化)、公共场所绿化(如体育场、俱乐部、医院、广场、交易场所或其他活动中心等的绿化)、居民区绿化(院落内外、楼体周围及其他空闲地域绿化)、庭院绿化(如机关、学校、厂矿、部队驻地等的绿化)、各种范围的垂直绿化、屋顶绿化以及市内风景林、环保林和功能区域之间的绿色隔离带等等,这是多方位、多跨度营建城市森林的主要方面。
三是市郊森林方面
市郊森林方面含环城林带及其他防护林、市郊人工林(如果园、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等)、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天然森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陵园、公墓绿化区等,这是城市森林的外围部分。我市最新完成的规划总体目标:
以南部自然山体林地和北部大面积农田作为生态基准面,以沿黄河、小清河生态链、大型市政走廊、各城区间绿化隔离带等大型带状绿地为基础,以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两侧的防护绿化隔离带和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公共绿带为骨架,以淄河、孝妇河等水体作为绿化走廊,以城市公园和大范围均匀分布的街头绿地为生态节点,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网络体系。达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布局要求。通过建设以生态恢复为主的城市公园,保护以山地为特征的生态林地,建立以水体为依托的绿廊网络,控制以农田为机理的生态田地,建成以林木为主体,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城区公园、园林绿地、河流、道路宽带林网、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等,最终要在城市的中心区、近郊和远郊协调配置成“绿色生态圈”,保持生态系统联系,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了保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满足人类的需要,联合国生物圈组织规定:城市覆盖率为50%,城市居民人均绿地60平方米。从淄博市的实际出发,重点抓好绿地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在空间上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点”是斑块,“线”是廊道,“面”是基质。垂直和平面相结合。在时空上落叶树和常绿树相结合,四季有花。在品种上,乔灌草相结合,以乔木为主。在城市用地上,力争做到建筑物、道路、绿地各占1/3。通过绿色廊道、绿楔、绿链、绿圈等将城市各类绿地纳入绿色网络,健全生态系统结构,发挥绿地生态功能。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生态绿化不仅要提高绿地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三维绿量、绿视率。要形成乔、灌、草的立体结构,选择叶面大、肉质厚、光合效率高的树种,提高生态效益,满足市民的需要。(1)公园绿地
围绕丰富植物品种和群落、增加园林绿地文化含量两大重点,大力增加公园绿地面积,努力提高建设质量。今后10年左右时间,在全市建设20处大型公园、100处游园绿地,增加公园绿地1500万平方米,实现市区内任意一点500米半径内有一处公园绿地。同时,对广场绿地进行以增植乔木为主的充实改造,建设绿荫广场,进一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以中心城区为例:
依托四宝山区域植被恢复和山体绿化,建设淄博市乡土树种繁育推广基地(牧龙山森林公园),总面积66.6万平方米,建成我市面积最大、功能最完善、生态效益最显著、植物品种最丰富的专类公园,打造成为中心城区的“绿肺”;同时完成菩林生态公园、新城区中央公园、炒米山森林公园、张店温泉度假公园、黄土崖湿地公园等工程;对淄博动物园、张店青年公园、张店植物园、张店儿童公园、威尼斯乐园、西五路游园等原有公园绿地进行升级改造。确保2015年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库里蒂巴的绿化工程,是和环境再利用以及垃圾回收等相结合的。很多公园过去都曾经是废弃的采石场,比如,北郊的坦古阿公园在建园之前曾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在改造之后如今成了一个占地23万平方米的休闲场所,园内青山绿水,是当地市民和游客休闲的好去处,被誉为再利用的典范之作。20世纪70年代早期,巴西欢迎任何形式的工业投资,不顾污染后果有多严重。但是库里蒂巴不同,只允许无污染的企业入住。库里蒂巴建立的工业区,留有足够多的绿地,被昵称为高尔夫球场。当拉丁美洲别的城市的工业区纷纷衰落的时候,惟有库里蒂巴依然欣欣向荣。库里蒂巴城建造了24个公园,多数都有湖泊,在为当地人提供娱乐场所的同时,在雨季也可以起到泻洪的作用。虽然库里蒂巴也同样经历了人口大爆炸,但还是成功的把人均绿地面积从5平方米提高到56平方米。(2)道路绿化
对城区道路实施以补植、增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化改造,确保每条城市道路两侧都种植行道树,有条件的种植两排或多排行道树,建成林荫大道。进一步推行拆墙透绿,加强街头游园建设。在城区外围道路实施绿色通道建设,塑造各具特色的道路绿化景观;要加快高速公路、环城公路林网建设,城区间绿色通道要通过丰富植物品种和群落体现植物造景特色。在立交桥等道路空间节点处,建设大面积、高品质的游园绿地,形成景观亮点。(3)风景名胜区绿化
严格遵循风景名胜区规划,按照大绿量、多栽树的原则,在风景名胜区特别是近郊景区实施大规模植树绿化,逐步建设完成90平方公里的城市近郊景区生态植被带,充分发挥风景区绿化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作用。风景区植树绿化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景观树种和经济树种。要注重景区原有植被,特别是构成景区特色的原生植物群落的保护与巩固,保护好古树名木资源,做好古树复壮和濒危树种保护,加强对古树后续资源的监管与保护。重点规划建设花山柳毅山景区生态恢复、黑铁山景区绿化、蟠龙山景区绿化、玉黛湖景区绿化、炒米山景区绿化、萌山风景区绿化、樵岭前景区环境综合整治、泉河景区上下龙湾绿化和马兰峪生态保护、杜坡山景区生态综合保护、文峰山景区绿化、齐故城景区绿化及小城墙遗址绿化、田齐王陵保护绿地、安平高阳故城保护绿地、九天洞景区生态保护、马踏湖风景区湿地植被恢复、黄河风情区绿化等景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工程,2015年前实现山岳人文型风景名胜区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湖泊水体型风景名胜区绿化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4)水系绿化
在城市河流、水库、湖泊等自然湿地与人工水体周边区域建设大面积生态保护绿化带,塑造生态驳岸,避免人工砌筑河堤与河床,形成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滨水植物、陆生植被组成的水系植被系统,推动湿地公园建设,促进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到2015年,河道两侧全部实现绿化覆盖,90%的河道形成生态型驳岸。中心城区重点抓好孝妇河、猪龙河、涝淄河、玉龙河绿化,在城区段河道两侧建设游园绿带,在城市外围段建设生态保护林带;淄川区抓好孝妇河流域、般阳河流域绿化;周村区抓好淦河流域、米河流域、涿河流域绿化。(5)单位庭院、居住区绿化与村镇绿化
严格按照《淄博市城市绿化条例》中关于各类社会单位和居住区绿地率指标的要求,落实单位庭院与居住区绿化建设。在具体绿化建设中,大力推广乔木群落造景、垂直绿化、见缝插绿、破硬造绿和屋顶绿化。
纽约中央公园折射出的是一种经营城市的理念,在日益膨胀的城市建设中,纽约人并没有忘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再造,他们秉承城市和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总体考虑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城市森林建设,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现在,仅纽约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城市森林就达2800多公顷,森林公园上百处,有1500多人管理。这些森林绿地星罗棋布地散落在纽约市区,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绿肺”,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憩娱乐场所。现在纽约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这对于一个拥有12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来讲的确难能可贵。应该说,这功劳除了市政府加强生态保护以外,大量的城市森林发挥了重要的涵养水源的作用。
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可伴生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对于自然的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发挥着多重功能,被称为大地的“肾”,对城市和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如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休闲娱乐等功能。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市湿地主要包括马踏湖洪水调蓄生态功能保护区、大芦湖湿地及河流水库岸边湿地等236.9平方公里。保护措施:
①加强生态景观设计,控制人口规模,建设湿地生态环境,保持湿地生态景观特色;
②加强湿地生态修复,发挥调水控水净水功能,发展景观休闲娱乐;
③禁止过度开发,停止一切导致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开发活动,发展污染治理资源化技术,控制面源污染;
④加强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建设,保护动植物栖息地和物种多样性; ⑤湿地周边农田限控供用农药和化肥。
美国华盛顿州Renton的水园(Water works Gardens)工程是一项集生态和艺术为一体的工程。水园面积3h㎡,原有一块湿地,位于一个废水处理厂旁边,暴雨的时候,从周围20h㎡范围的道路和停车场汇集而来的泥泞雨水,最高会达到每分钟7600升的流量,如果用排污管道处理,代价昂贵,且会破坏原有的湿地,与生态原则相违背。水园的建设能够处理雨水,增加湿地,创造花园空间。¬雨水被收集注入11个池塘以沉淀污染物,然后释放到下面的湿地,以供给植物、微生物和野生动物。一条小径曲折穿过池塘和湿地后与园外的步行路相联系。颗粒状的污染物首先在池塘中沉淀,然后顺水流到湿地,通过呈带状种植的湿地植物如莎草、灯芯草、黄鸢尾、红枝山茱萸等得以完全的过滤。水潺潺流过,途经5个种植一些大型开花植物的花园空间,水通过净化得到的再生。
伦敦坎姆雷大街自然公园。这个公园占地0.9公顷,原先只是一个废弃的火车站。从1981年起,生态学家和园林建筑师们共同合作,花了四年时间,在这里种植了乔木、灌木和各种花卉,敷设了草地,堆起了沙丘,还建造了一个人工池塘,种上了芦苇。多种多样的生态群落,吸引了大量野生生物,现记录到的已有350种植物和200多种无脊椎动物,还有大量两栖动物、小型哺乳动物、昆虫和鸟类等在此定居,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公园每日都向公众开放,让人们能直接与自然接触,摆脱工作的压力和都市的嘈杂。孩子们在这里追逐蝴蝶、捕捉甲虫,看蜻蜓点水,观蜗牛爬行,不但扩展了游戏空间,同时也增长了生态学知识,从小树立了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
¬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
生态产业的规划建设可以实现淄博市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的转变,实现由生态环境恶化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转变,实现传统齐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把淄博市建设成为经济发达高效、社会文明繁荣、环境清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的鲁中经济强市、绿色城市和文化大市,并充分依靠淄博市组群式城市的优势,使其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1、发展生态工业,建立生态工业网络
淄博市生态工业发展应在三个层次上进行构架:企业内部,主要是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污染全过程控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企业间物质、能源、信息的循环;区域工业经济范围内,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市域经济内部与外部经济的整体循环。
(1)生态型企业
清洁生产是工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企业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在方法和手段上,注重7个环节:资源的合理利用、改革工艺和设备、组织厂内物料循环、产品体系改革、加强环境管理、必要的末端处理、合理的生命周期设计,在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宣传的基础上,选择重点污染企业和大中型企业,通过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途径,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淄博市清洁生产推广工作重点应放在化工、建材、冶金、造纸及纸制品、纺织工业、机械制造等行业。
(2)生态工业园区
淄博市应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积极建设现有工业园,进一步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寻求区内企业之间的链接点,形成企业组群,延伸产业链,逐步形成具有强势效益和良好生态的生态工业园。
卡伦堡生态工业园
丹麦在生态建设上的最著名成就当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建设”,这也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工业生态园先驱。卡伦堡(Kalundborg)位于北海之滨、哥本哈根以西约100 km处,人口约2万人,是一个拥有天然深水港的工业小城市。
其工业企业主要有5家:包括丹麦最大的火力(煤炭)发电厂、丹麦最大的炼油厂、丹麦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酶和胰岛素生产厂家之
一、硫酸钙厂和建筑材料公司各一家。这5家企业相互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数百米,在生产过程中,它们逐渐地、自发地相互交换“废料”:蒸汽、水(不同温度和不同纯净度的)以及各种副产品,并用专门的管道体系连接在一起。其中,发电厂烧炼油厂排出的废气,炼油厂则与其他企业共享冷却用水,发电厂的炉渣可用作建材厂、建筑公司的原料,工业余热可为附近的居民或企业供热等,从而形成了一种“工业共生体系(Industrial symbiosis)”,工业共生体系奠定了工业生态园(Eco—industrial park,EIP)建设的基础,使得各企业易于合作,以达到最优化利用资源,特别是相互利用废料(上一级企业或工艺的废料可作为下一个企业或工艺的原料)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的管理与发展部门从各方面给予了支持。在这个工业小城市,已经形成了蒸汽、热水、石膏、硫酸和生物技术污泥等材料相互依存、共同利用的格局,形成生态工业园的雏形,卡伦堡因此而闻名于世。
(3)区域工业经济建设
以产业链构建为主,突出 淄博产业发展特色,明确区域生态工业发展方向,构建本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循环模式,到2020年,基本实现淄博市全市范围内生态工业链网。下面以化工产业链为例:
2、发展生态农业,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要充分借鉴生态区县、生态村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和做法,利用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一是完善农田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形成“农田、粮食、秸秆、畜排泄物、有机肥、农田”为基本途径的营养循环链条。二是继续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完善“种-养-加”、“猪-沼-果”等产业链条。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抓好立体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南部山区重点发展苹果、葡萄、干果等林果产业和黄烟;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花卉、蔬菜保护栽培和农产品加工业;北部平原重点发展奶牛、肉牛、水产和优质专用粮,促进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四是加强循环农业经济载体培植。重点搞好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建设、规模化畜牧小区建设。
3、发展以现代商贸物流业和生态旅游业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业(1)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相结合,加快景区建设,增强景区景点吸引力,有效带动旅游配套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2)发展一批资源消耗低、增加值率高的服务业。尤其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以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和社区信息化为重点,加快发展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服务业。
(3)进一步发展金融业,引导金融业务创新,增强金融业务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有效改善金融生态。同时,要加快发展法律、咨询、研发、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四)建立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淄博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首先,应发挥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优势,建设对外交通联系通道,衔接大型客货运枢纽之间的联系。其次,强化各城区间交通联系,构建由城区间快速路、快速公交形成的“双快"交通运输体系,形成“网络——枢纽”城区间交通格局。并且,还需要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加强次干道和支路建设,提高路网整体使用效率和容纳力。最为重要的是积极发展大容量、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方式,实行公交优先政策。巴西库里蒂巴市公共交通体系 库里蒂巴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建立的整体公共交通系统因其高效、舒适、方便、快捷而被誉为“路面地铁”,这个快速公交系统包括设立公交专用道、修建管状的公共汽车候车站、分散运输线路和在公共汽车候车站设立售票处等,采用专用道与运输线路一体化的作法,充分实现大容量、快速运送。公交专用道与城市发展结合的非常紧密,城市在扩展的同时发展公共交通,即沿着公交专用道发展,保证密集的居住区和商业区集中在公交站点附近。同时自行车与步行区是库里蒂巴公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这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不惜占用机动车道来建设自行车道,步行区则往往位于整体公共交通系统的总枢纽换乘站附近,而且政府采取用对社会发展有利的经济政策来鼓励人们利用公共交通,体现了公共交通和步行者优先的思想。前市长雷勒说,在当时多数市长还在为私人汽车铺路的时候,我们通过城市改造,向世界宣告:城市不是为汽车准备的。库里蒂巴的公共汽车是巴西最密集繁忙的交通系统,日平均输送190万人次,在繁忙的上下班时间,人们只需等45秒钟就可以乘上公共汽车。尽管城市有近100万辆小汽车,但目前城市80%的出行依赖公共汽车。这个比率在全世界所有的城市中是最高的。库里蒂巴成了巴西小汽车使用率最低的城市。其使用的燃油消耗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每辆车的用油减少30%。尽管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居巴西首位,污染却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其他城市,交通也很少拥挤。库里蒂巴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的成功首先要归功于周密的城市规划和决策者的英明决策。城市决策者最初就确立了城市未来发展的理想居住模式,即一个线型城市,然后采用一个集成的、由主干线和支线组合的公交网络来促成城市的发展形态。明确城市长远发展目标,然后取得社区民众的支持,之后按规划持续实施,最终建设一个让很多城市羡慕的、创新的和集成的公交网络体系。同时根据城市土地利用和社区发展的目标,保障公共建设投资合理高效,选择最合适的公共交通服务类型和规模。自行车和步行区应当是公路网和公共交通系统这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库里蒂巴市大力兴建自行车车道,并在市中心设有大面积步行区,这些步行区既在市中心商业区,又在Metrobus系统的总枢纽换乘站附近,因此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考虑到其他城市强化公路建设的计划却导致交通更加拥挤,库里蒂巴市并不重视发展私人机动车,结果是轿车的使用量减少了,污染也减少了。
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乏人性、不适于人居住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的一个追求,生活的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生活与工作场所,以及与休闲娱乐场所之间的步行或非机动车联系,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一个追求。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利用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绿色步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绿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这样的绿色系统的设立关键在于城市设计过程,它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通道,也可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同时,鼓励人们弃车从步,走更生态和可持续的道路。
(五)建立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
建立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对于淄博的高效发展尤为重要。不但可以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可以发挥设施的最大效益,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支撑“大淄博”城市空间的发展战略。
1.统一规划建设大型公共设施,重要公共设施按市级和区级两级标准配置。
2.建立区域供水集中管理系统,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
3.建立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污水处理系统。
4.加强电网建设,完善网架结构,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
5.加强对各通信公司通信管道的管理。
6.协调燃气经营市场,因地制宜,统一建设天然气输配体系。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以马歇尔·麦克卢汉、拉斐尔·卡普罗、马斯·达文波特和劳伦斯·普鲁萨克等人为代表的信息生态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并迅速传播[1], 比肩接踵的信息生态问题研究悄然兴起并很快成为理论家们的“兴奋灶”。特别是在微观信息生态方面, 诸如信息技术生态、媒介生态、信息产业生态等方面, 形成了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当学者们研究社会信息生态结构问题时, 发现“信息——人——环境”之间也存在一个具有类生物性的复杂有机系统, 没有一组独一无二的环境因素可以完全决定和解释社会信息的流动与管理过程, 其更多体现的是一个组分多样、结构纷杂, 涉及许多环境因素的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状态及结果。现阶段, 国内对于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基本上尚处于定性分析阶段。同时, 也有一些学者致力于这方面问题的定量研究, 其贡献主要体现在对信息生态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建构, 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途径来解决信息道德环境问题, 规范信息生态基本内容。然而, 对于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明显滞后, 相关研究成果颇为少见。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的提出, 为研究信息生态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研究者可以应用生态系统健康的思维和方法综合统筹地分析问题, 初步形成一个可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特征去发现、探索、归纳、总结和优化信息生态系统的指标体系, 并依据健康评价指标标准来重新考察、评价信息生态系统的绩效水平。
2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概念界定
2.1 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
作为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 系统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并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一定地域中生物与生物, 生物与环境之间组成的功能单位便是一个生态系统。事实上, 自然界正是各种性质迥异、结构有别的生态系统之间衔接融通、互动耦合的集合体[2]。现代社会生态理论认为, 人类社会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因素构成的功能整体, 是一个以人为主体, 各种生态系统持续互动的有机组织体, 也是一个充满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生态系统。按照人的主体地位, 社会生态系统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 (Micro system) 、中观系统 (Mezzo system) 和宏观系统 (Macro system) 。微观系统是指处于社会生态环境中的单个个体;中观系统是指小规模的群体, 包括家庭、职业群体或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是指比小规模群体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 包括文化、社区、机构和组织。[3]这三种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并总是处于多维互动的情境中。无论是以“单个个体”为要件的微观系统, 还是以“小规模群体”为内核的中观系统, 或是以“大规模组织”为中心的宏观系统, 其正常运作都离不开相关信息的有效组织与系统管理。
2.2 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生态意蕴
信息管理是社会组织最基本的行为表现, 是组织内部结构层次之间联结、互动的核心纽带。从构成环节上看, 现代信息管理包括信息进入、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互嵌、信息共享和信息输出等。从内部构成要素上看, 现代信息管理包括人、信息资源、计算机、信息网络与通讯技术、信息设备与设施、目标、制度规范以及特定的办公场所等。从外部环境上看, 存在许多与信息管理相联系的环境因子, 既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社会性因子, 也有信息提供者、竞争者、合作者等主体性因子。每一个环境因子都不同程度地对信息管理的计划制定、组织设计、实施运作和控制安排产生影响。多数环境因子并不是外在于信息管理的过程、环节而独立存在, 而是广泛渗透在信息管理的整个过程, 与信息管理的内部构成要素共同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关系结构、功能机制和作用表现的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倡导从“以满足信息管理目标为发展导向”和“以适应内外环境变化为优化方向”两个方面, 进行组织与内外环境的信息交流、沟通, 构建信息人、信息资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联系, 强调现代信息管理内部结构的整合应该与外部环境影响因子整合有机联系起来。
2.3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内涵
信息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丰富的构成要素与复杂的结构关系形成的不同组分、关系纵横交错且错落有致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结合信息生态管理的特点, 可以将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描述性地定义为:信息生态系统在其运作和发展过程中, 对内逐渐形成了合理的构成要素、稳定的结构关系和高效的功能机制, 对外能够不断与外部环境实现物质流动、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 为个体、组织和社会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服务。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可以从多方面得到阐释:
(1) 多元的构成要素。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并非是某个构成要素功能表现的结果外化, 而是诸多构成要素内在本质力量均衡协调的结果体现。
(2) 丰富的环境条件。信息生态系统内部要素的活动过程以及与其他要素的交往互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 有的构成要素的活动比较独立于环境的影响, 而有的构成要素则需要得到更多数量或比例的与其活动、任务相关的环境条件。
(3) 高效的功能机制。长期探索健康状态过程中, 信息生态系统逐渐形成了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层面机制。这些机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形成信息生态系统运作机制的整体功能效应。
(4) 显明的态势属性。一是信息系统自身的新陈代谢即系统内部构成要素运行及相互协调健康的“态”属性;二是信息系统内外环境之间的物能流转健康的“势”属性[4]。
3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本质分析
3.1 从性质特征上看,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管理构成要素在交互影响过程中形成特定内在结构和外在关系的复杂自组织系统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是信息管理构成要素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的一种共生现象, 为信息人之间、组织之间、信息人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互动、流转和传播提供了条件。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所以能形成联结共生态势, 除了信息管理运作需要外, 更在于这种共生态势能够产生多元复合、排列合理、组合有序的生态关系。由于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适应性, 决定其信息管理要比传统信息管理具有更加有利的流通环境、循环渠道。不仅如此,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还通过内部要素的有机协同与外部环境的适应互动, 产生信息管理构成要素简单叠加所不具有的新的功能, 即系统整体性。在构成要素、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自组织产生的对内和对外的共生效应, 正是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本质的集中表现。事实上,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蕴含着诸多的信息生态管理理念与价值精神, 信息构成要素间关系的协同共生、有机统一、多元开放等都是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特征体现。
3.2 从系统的形态表现上看,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由要素形态、结构形态、功能形态、价值形态和组织形态等多种表现形态构成的有机系统
在要素形态层面,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主要由具有意识性的主体要素、丰富性的客体要素、多样性的目标要素、现实性的内容要素、能动性的介体要素以及客观性的环境要素所组成, 这些要素借助于功能流而形成复杂的关系网络。在结构形态层面,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主要由内部构成要素之间、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决定。在功能形态层面,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的实质是不同要素间的物能流转和信息流动, 即各种信息资源在不同的信息人之间流动转化。与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能、信息“由上游向下游” 流动方式不同,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物能、信息流动主要是信息人与信息人之间的双向可逆互动。在价值形态层面,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由外部价值形态和内部价值形态集合而成。信息生态系统做出外向化行为需要综合考虑自身行为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以及环境变化对系统内部结构、运作机制、管理绩效的影响, 催生了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外部价值;信息生态系统对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位置排列和功能组合进行合理搭配, 即有效设置内部结构, 促成了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内部价值。在组织形态层面,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交流而形成的动态结果。
3.3 从系统的沟通方式上看,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实现信息沟通、反馈以及共享的网络化信息系统
信息生态系统通过准确定位要素功能, 有效整合要素关系, 合理设置内部结构, 及时调整资源取向, 有力构筑发展空间以及动态构建外部环境关系等方式, 来达到信息的内外相渗透、纵横相交错、动静相结合的健康互动效应。较之传统信息管理,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在沟通方式上实现了系统内外信息的网络化共享。随着经济发展、政治重组、科技进步和文化变迁, 信息管理越来越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 外部环境更多地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交织共生, 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融通叠加的复杂态势。外部生态环境不仅影响信息管理的内容设置和过程开展, 而且也影响信息管理的绩效水平和绩效评价。信息生态系统可根据外部生态环境状态, 构建内外高效互动的渠道与平台, 从而避免传统信息管理背景下信息流转沟通的时空局限。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以促进组织持续发展为旨归, 围绕组织发展开展信息管理活动, 关注组织内外信息的健康流通始终是其本质内涵。信息生态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内部构成要素的互动沟通来实现信息的输出输入、筛除整理、吸收内化以及反馈流动, 而且还可以通过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生态链接来实现信息内容更新与体系完善, 不断获取和补充系统内部需要的信息资源。
3.4 从系统的整合机理上看,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是通过内部物能整合、信息整合、结构整合以及功能整合等方式, 实现结构与功能的最大协调化的有机整体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 内部构成要素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多重的、非线性的复杂关系。虽然构成要素之间的容错性、自组织性, 以及信息管理制度规章、信息人心理契约所形成的和谐交互机制能够有效整合信息生态系统。但由于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自组织性和不可重复性, 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会随着内部构成要素关系的重新组合而不断变化, 准确判断信息生态系统的最优功能和最有结构就显得非常困难。为此, 信息生态系统需要构建较强的整合机制来有效规范和协调每一个构成要素的行为, 维持系统内部秩序, 促进系统持续发展, 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增强系统整体凝聚力。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的整合机制具有双向性, 整合程度不足会诱发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关系不协调, 降低系统发展力和竞争力;整合程度过高则会压制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的积极性、创造性, 很难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和绩效水平。所以,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整合机制就需要在协同共生目标的指引下, 通过行之有效的整合手段, 合理规范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保障信息管理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促进信息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协同发展。
4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体系建构
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是对健康状态下的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内部结构、功能机制和作用表现加以科学判断、合理归类和有效评估的过程。本文综合考虑影响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内部构成要素和外部环境条件, 设计了如下评价指标体系, 见图1。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中, 一级指标共4项, 包括内部构成要素指标、外部环境条件指标、功能机制指标和态势属性指标。
4.1 内部构成要素指标
反映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对内部构成要素的要求。其二级指标有内部构成要素多样性、内部构成要素匹配性、构成要素间关系稳定性。
(1) 内部构成要素多样性。
在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内部, 每一种构成要素都与其他要素存在着彼此适应、相互制约的关系, 并且每一种构成要素的活动都必须依附于某一相对的要素关系之中, 不能随便脱离其他要素而独立运作, 否则会导致要素正常功能破坏, 内部构成要素关系紊乱, 甚至是信息生态系统健康难以逆转或不可逆转。
(2) 内部构成要素匹配性。
信息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匹配性对于发挥每一个信息构成要素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可以使信息构成要素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变化发展的需求, 而且可以使信息构成要素更加灵活有效地利用周围要素资源, 提高信息管理绩效和水平。
(3) 构成要素关系稳定性。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包含着构成这一机体的多种要素关系, 各种要素关系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 具有多层面性。要素间关系是否稳定, 是否与已经形成的信息内部结构相适应, 是制约信息生态系统朝向健康状态发展的重要因素。
4.2 外部环境条件指标
反映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对外部环境条件的要求。其二级指标有政治环境、经济形势、科技水平、社会文化氛围。
(1) 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对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总是对信息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并制约信息管理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有效选择;二是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定也会引导信息生态系统内部构成要素的行为方式的演变发展。
(2) 经济形势。
经济对于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性作用体现为:首先, 经济发展为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形成、保持提供财力、物力支撑;其次,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范围取决于经济对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的要求;最后, 良好的信息管理经费投入有利于提高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 它是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3) 科技水平。
科技水平的提高总会带来信息技术的优化更新, 改变信息管理内容的布置, 相关配套信息技术设备的选用, 信息管理模式及流程的设计, 进而影响信息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有序稳定。
(4)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指存在于信息生态系统周围并影响信息生态系统活动的各种精神文化条件状态的总和。[5]信息生态系统与社会文化彼此依存、相互影响, 社会文化越进步、越繁荣, 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形成和保持;信息生态系统越健康, 社会文化就越有利于发展。
4.3 功能机制指标
反映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对信息系统功能机制的要求。其二级指标有动力机制、整合机制、创新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
(1) 动力机制。
信息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是政府拉动力和组织自动力, 共同作用、交互影响和均衡发展而形成合力的过程机理。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是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重要拉动力。政府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给予信息生态系统发展新动力, 提高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效应的影响范围, 促进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生态化发展。在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发展演化过程中, 组织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也会影响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方面。
(2) 整合机制。
大量对信息生态系统运作及其效果产生影响的内外部要素形成的复杂关系, 使得信息生态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整合能力来有效规范和控制其中每个构成要素的变化, 以提高信息生态系统的整体凝聚力。所以, 信息生态系统的整合机制必然成为维持信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抑制内外部要素不良发展倾向产生的能动平台。
(3) 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是信息生态系统以持续发展为导向, 以外部环境为依托, 建立一种新的内部结构关系与资源整合模式, 以实现竞争优势提高的能力机制。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更强调的是一种涉及信息管理的价值理念、模式手段、方法途径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和系统创新。
(4) 控制机制。
在发展演化过程中, 由于内部要素与外部环境作用力的程度差异, 不同健康状态下的信息生态系统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进化表现。同时, 信息生态系统内部构成要素在协同运行中可能会因为内容、文化、制度和流程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协调成本过高的情况。为此, 信息生态系统需要启动控制机制, 科学设置控制目标, 有效确定控制主体, 准确锁定控制对象, 采取控制方式和控制手段, 对系统和要素的行为活动进行导向指导和适当制约, 确保系统信息绩效的正常发挥。
(5) 保障机制。
系统内部构成要素活动的基本条件的获得离不开信息生态系统保障机制效能的发挥。保障机制是信息生态系统根据内部结构的发展程度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态势, 遵循内部构成要素成长规律、系统演化规律以及环境演化规律, 逐步建立健全能够有效促进系统内部要素正常生存和持续发展, 推进系统平稳有序演化的机制体系。
4.4 态势属性指标
反映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对信息生态系统能力表现层次的要求。其二级指标有生产力、发展力和竞争力。
(1) 生产力。
信息生态系统的有效运作需要一定量的资源投入, 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深刻体现着信息生态系统的绩效水平。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可消耗较低的资源成本来获得较高的管理水平。
(2) 发展力。
外部环境是信息生态系统实现运作的必要条件。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不只是被动地受制于各种社会环境因子的影响, 它能够根据信息管理的目标要求及时调整内部结构, 充分发挥内部构成要素的潜在功能, 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保持信息生态系统与社会环境的动态稳定, 从而推动信息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 竞争力。
由于一定时期优质资源稀缺, 不同层次、水平的信息生态系统之间为了积累更多的资源必然展开激烈竞争。健康的信息生态系统能够有效构筑信息生态系统的竞争力, 合理确立信息生态系统的竞争优势, 积极促进信息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不同环境背景和发生条件下的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具体情况和表现特征是有差异的。生存环境变化、资源格局改变, 以及内部结构动变, 使得信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呈现出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格局。在此关联下, 将信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在固定不变维度上的可能性极小, 需要对其适时进行规范化的体系设置和局部性的指标调整。
摘要:从生态系统健康理论视角看, 现代信息管理是一个与信息活动存在关联性的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系统。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本质集中反映在性质特征、形态表现、沟通方式和整合机理等方面, 对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有效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本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周庆山, 李瀚瀛, 朱建荣, 等.信息生态学研究的概况与术语界定初探[J].图书与情报, 2006 (6) :24-29
[2]刘志峰, 李玉杰.信息生态位概念、模型及基本原理研究[J].情报杂志, 2008, (5)
[3]CHARLES HZASTROW, KAREN K.kirst-Ashman.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 Sixth Edition, THOM-SON BROOKS/COLE, 2004:8-24.
[4]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展假说[J].生态学报, 1997 (3) :324-332.
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
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
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
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
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我拒绝用刺激来换取施舍;
我宁愿向生活挑战,而不愿过有保证的生活;
宁愿要达到目的时的激动,而不愿要乌托邦式毫无生气的平静。
我不会拿我的自由与慈善作交易,也不会拿我的尊严去与发给乞丐的食物作交易。
我决不会在任何一位大师面前发抖,也不会为任何恐吓所屈服。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
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美国企业家宣言
1904年,美国《企业家》杂志的发刊词,作者:托马斯 · 潘恩(Thomas Paine)
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却在发展的过程中陷入了“物质化”的怪圈。也正因为此,中国的发展付出了牺牲环境、牺牲诚信、牺牲平等的代价,企业家们也牺牲了信誉、牺牲了安宁、牺牲了幸福。
而这些归根结底,都是信仰缺失所带来的问题。
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在瓦解人们原有价值观、伦理观与社会观的同时,并没有及时整合出新的信仰、价值观与伦理道德等社会底线共识。许倬云教授曾经指出:“如今的中国,不但政治化,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商品化,所以就出现了信仰真空的问题。”
企业家的信仰缺失使许多企业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也使许多企业家自身陷入困境。褚时健带领玉溪烟厂历经18年,造就了红塔帝国,却最终折戟并身陷囹圄;牟其中由曾经“首富”沦为“首骗”,英雄黄昏;禹作敏目无法纪,以言代法、以身试法,最终未能善终;资本枭雄唐万新以命豪赌,霸业随风飘逝;一代标王胡志标,人生潮起潮落最终无言;国美帝王黄光裕,内幕交易终至锒铛入狱;国企掌门人王效金,贪婪终酿古井腐败大案……这些案例,都提醒着我们,企业家的信仰对于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此外,企业家的信仰真空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奶业巨头三鹿因三聚氰胺倒闭;肯德基苏丹红影响消费者健康;4S店扣押合格证抵押牟利;锦湖轮胎超量掺“返炼胶”,安全性难保;宝洁纸业用脱墨纸制餐巾纸;国美天津大港店骗取以旧换新补贴;双汇因瘦肉精面临巨大挑战;上海染色馒头危及百姓民生……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让我们意识到,没有信仰的企业家,不但无法帮助企业健康发展,还会危及公共安全与健康,关注企业家信仰的问题刻不容缓。
企业家信仰
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其相信和尊敬。信仰的本质是相信其正确,甚至宁愿相信其正确,而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所以,信仰无所谓真假,有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因为坚持这种信仰使自己有所追求、有所寄托。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后,人的精神需求就会超越物质,信仰的力量就会对一切施加力量。
信仰是一个精神体系,它起源于敬畏,并由敬畏建立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从而通过心灵的对象显现出来。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即是支撑人类精神的信仰。 著名社会学家周孝正曾用四句话概括了信仰的真谛:对大自然的心灵感受、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心情、对社会公正的内心追求、对美好人生的情感寄托。
信仰对人有决定性作用。人的理性工具心理系统和情感精神心理系统也是发展变化的,在物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理性工具系统作用大,但在其基本满足时,情感价值作用增大。这是个动态变化过程。而信仰就是人们情感精神心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仰问题已经引起了企业家的重视。例如,新希望集团的董事长刘永好曾经说过:“赚更多的钱没有太大的意思,当财富和个人事业关联不大时,一定要寻找支撑上升的动力。没有信仰的企业家,或者是没有寄托的企业家,心态肯定不好,肯定会出问题。”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家拥有信仰的某种理由。王石也曾经反思过:企业家是不是走得太快了,天天忙碌,灵魂都跟不上脚步了。
那么,相较于通常意义上的信仰,企业家信仰为什么尤为重要呢?
首先,对于社会而言,企业家作为掌控资源较多、影响力大的公众人物,他们的信仰已不是个人独善其身的问题,而是关乎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性,导致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虽然重复博弈能够减少市场参与者的投机行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也能对此产生制约作用,但是仅仅依靠博弈和法律约束,并不能够真正解决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而且可能引发市场的不经济性。而信仰作为一种根本信念,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拥有企业家信仰的市场经济有更多的诚信,更容易建立一种自我约束和共同遵守的制约机制,交易者们也更加容易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从而顺利签订契约,节约交易成本。有信仰的经济能够更好地平衡贫富差距,引导企业家拥有对财富的理性认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其次,对于企业和企业家个人而言,企业家的信仰决定了企业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企业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与此关系重大。同时,企业家的信仰也能为他们提供灵魂的归宿,给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最终幸福地走向终点。
企业家信仰的内涵
在中国,我们可将企业家的信仰大致分为两类。首先是宗教信仰,主要以基督教和佛教为主。此外,由于中国的信教人数并不高,许多企业家信奉儒学等国学理论与思想,在本质上与信仰宗教类似,我们也可将其划归为企业家信仰的范畴。
宗教信仰
圣经有言:财主进神的国,比骆驼穿过针的眼还要难。如此警世名言,让古往今来的许多商人陷入深思。宗教是拯救无信仰企业家的一个途径,可以赋予一个人生活以意义。企业家在实现财富积累和地位提升之后,在居高临下地审视社会时,就会感到生活的无意义,就如尼采所感叹的:“我长,我长得寂寞了,我长这么高。我等待,可是我什么也等待不着 。”宗教的世界观中很大一部分在引领人们思考人生的深刻与丰富,帮助人们对生存和终极追求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为企业家们找到终极意义的支撑。
基督教义中的原罪论认为,罪是人顺从自己的私欲而违背上帝旨意的所言、所行和所想,人一生下来在上帝面前就是罪人,需要基督的救赎。这就把人们原来对外的反抗引向对内的改革和自省。同时,基督信仰也给予契约精神以神圣的地位,使得其成为现代商业文明的基石。基督信仰使人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好事会有意义,相信死后必得救赎,相信自己有所依靠。人类的精神从此获得了莫大的安慰。由此,基督饱含热泪,以牺牲、舍己的圣爱来拥抱、救赎罪恶、苦难的人类的榜样,成为企业家寻求事业成功和精神安宁的思想归属。
当今活跃于中国大陆的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知名企业家有:华为总裁任正非,神力集团董事长、温州商会会长郑胜涛,远大空调创始董事长、远铃公司董事长张剑,谭木匠公司董事长谭传华,中芯国际的首席执行官张汝京,被称为中国企业家中的“福音战士”、前摩托罗拉中国区总裁及百事可乐中国区总裁时大鲲(Daniel Shi),香港上市公司亚钢集团副董事长兼CEO符气清(Desmond Fu),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中国区总裁杨薏(Steven Yeo),庄胜集团总裁战略顾问等。他们在基督教这种信仰下,寻求了精神的宁静和思想的升华。
除了基督教,佛教也是许多中国企业家的信仰选择。佛学理论认为,“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心平则天下平”,进而实现“新六和”的愿景,提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自利利他”的思想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它贯穿于全部佛教教义之中,尤为大乘佛教所倡导。大乘佛教要求佛教徒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即在“自利”的同时要“利他”,并把“利他”作为修行的出发点和目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度度他”的菩萨行成为大乘佛教修行的宗旨。这就为企业家正确看待财富和寻找心灵净土提供了出路。
沈阳凤祥集团董事长孙凤祥的办公桌上有两个青花瓷碗做成的香炉,办公室后面套着他的“静心堂”,里面供着如来和观音,香烟缭绕。这是孙用来“洗心”的所在。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每年都要到五台山礼佛。海航董事长陈峰研学参禅,在办公室里穿着道服工作,读书、打坐、记录心得是他每晚的必修课。这些企业家们敬神如神在,有一种敬畏,以虔诚的佛教信仰实现了内心的安宁和社会责任。
由此,企业家们身处波涛汹涌的商业大潮中,起伏跌宕原属平常,宗教给了他们相当大的慰藉。很多企业家从宗教中找到了立身的根本,做人做生意的原则。
国学信仰
中国的国学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留存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的不竭动力和精神纽带。国学是中国人的心,中国人的魂,如果丢失了国学,丢失了传统文化,那中国人就如鲁迅先生所言,没有了脊梁。中国虽然缺少宗教,但是国学作为一种超越人力的力量存在,也是被人们一如宗教般地虔诚信奉着。
中国国学以儒家伦理为指导,企业家们也多是以这种儒家伦理作为主导,构建自己的价值体系。儒家所讲“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讲诚信、讲人性本善、讲政治。
海航董事长陈峰就是一位有着国学信仰的企业家。他在面临资金问题、经营问题和管理问题时,发现光靠物质手段、仅用刚性的管理制度是解决不了“人心所向”这个问题的。他遵循着父亲“不求做大官,只求做大事”教诲,以国学大师南怀瑾为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做人、做事”的人生“大道”。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以国学精神作为自己的信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带领海尔走向了成功。他从《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经典中汲取企业发展的智慧,从《易经》中探求企业发展的动力。他取《易经》中“君子终日乾乾”,在海尔工业园内建造名为乾泉的泉水景观,以激励海尔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
方太总经理茅忠群,以儒家之道修身养性,在方太集团内部建立了一所“孔子堂”,自己研读并培训员工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在酒桌文化流行的今天,茅忠群只是偶尔邀好友一起品茶,闲暇时的他更喜欢唱唱越剧、读读经。就是这样一位儒雅气十足的家,引领方太做到了高端厨具行业第一。
北京汇通汇利公司的董事长胡小林,从接触传统文化开始学习《弟子规》,并在企业中落实推广《弟子规》,按照《弟子规》来管理经营企业。在两年时间内,他不但治愈了自己的焦虑症,提高了自己的商业信誉,还帮助无数个员工家庭重新找回和谐与幸福。
财富并不能够解决企业家们安身立命的问题,企业家在追求财富积累的同时,还要关注灵魂的回归。灵魂需要安身之所,生命需要意义的港湾。寻找生命之道,追问生存的终极价值,是企业家们的必经之路。中国五千年文化中积淀下来的国学宝藏,就为一些企业家们提供了修身养性、追求超我的途径,也为企业家评判自己的所作所为提供了标准。
企业家信仰的层级
企业家对信仰的选择各不相同,其信仰的层次也有所差异。由浅入深,企业家信仰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基本的层面,是实现个人的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在此基础上,更加优秀的企业家可以通过构筑“企业信仰”,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进而言之,企业家信仰的最高层次,则是将自己的“个人信仰”、“企业信仰”与“社会责任”联系起来,超越个人和企业的利益,关注社会发展与公众利益。
修身养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曾推出《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企业家“有时出现”或“经常出现”“烦躁易怒”症状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心情沮丧”的占37.6%,“疑虑重重”的占33.1%,“挫折感强”的占28.6%,“悲观失望”的占16.5%;而根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20年中,自杀的中国企业家多达1200位。这种因信仰危机而导致的发展危机数不胜数。对于企业而言,灵魂是企业家。而对于企业家而言,灵魂是他的信仰。而信仰的基本功能,便是帮助企业家“修身养性”。
“修身”就是正本清源、修正观念、调整心态;“养性”就是弃恶扬善、规范行为、养成习惯。
《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信仰可以改变人的精神世界,并通过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气质个性,进而是他们在物质层面的行为得到改观。尤其是在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之时,信仰可以帮助企业家建立起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从而能够抵挡诱惑,保持自我,达到修身的目的。
同时,由于企业家平时过于忙碌、过于疲惫,因此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性格修养问题。这种情况下,信仰可以帮助企业家实现“养性”,使他们能够从认识自己、认识自然开始,懂得人性本质,不断完善自己、成熟自己。
此外,信仰还能使企业家了解到:幸福的产生和建立,固然离不开基本的物质条件,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健康的心态和对幸福的正确认识;物质只能造就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还需要有相应的心情去享受。信仰使企业家不断发展出那些构成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基础的内在品性。这些品性包括信仰、勇气、爱、同情心、有信用和谦卑。当这些品性越来越多地被显现出来时,企业家的幸福指数会随之提高,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也随之进步。
企业信仰
企业家的个人信仰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个人层面的烧香拜佛,甚至依赖“大师”的秘密指点,以八卦、风水、算命等方法来左右企业决策,这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毫无益处,甚至会产生危害。这时就需要企业家将个人信仰激发至更深层次,即建立“企业信仰”。
纵观中国商史,但凡能够持续经营的企业,都树立并坚持了正确的价值信仰。企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卓越的价值信仰。一个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构筑一套被全体成员所奉行的价值理念体系,这套价值理念体系是不可挑战的,将成为企业整体和员工个人行动的榜样和指南。这就是“企业”层面的信仰。它可以是一个观念、一种思想、一种主义等。
“企业信仰”不等于“企业家信仰”,企业家的信仰是个人问题,在本质上讲是一个独善其身的过程。企业信仰则是一个组织的问题,涉及到组织中的每个人。但是企业信仰的建立离不开企业家信仰最有生命力和最有影响力的基石。
但是,“企业信仰”又与企业家密不可分。“企业信仰”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企业家有意识的倡导、建设、培育才不断发展起来的。企业家承担着对企业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重任,他们是企业信仰建设的主要倡导者、培育者和推进者,他们以自己的信仰,建立企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倡导了企业员工的理想追求,形成了自己企业独有的价值观和经营哲学。他们的个人信仰直接影响着企业信仰的形成和发展,在企业信仰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由此看来,“企业信仰”是“企业家信仰”的延伸,是企业家德识、才学、胆略、智慧、事业心、责任感、冒险精神与创新精神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家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以自己的哲学思想、管理风格、理想价值、文化品质、伦理道德等融合而成的一种群体的文明意识、行为方式与管理风格。建立一个稳定的、健康的、卓越的、优秀的、有生命力的企业信仰,是需要以企业家信仰来倡导、支持和示范的。
社会责任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家,不应只关注自身和企业财富的积累,而应当以公众利益为先,勇于承担起践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伦理的重担。
如今,中国的企业家们并不缺少金钱和财富,他们缺少的恰恰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不简单地等同于捐款和慈善,而应该更多的包含对社会的关心和对人的关怀。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应当承担对利益相关者和全社会的责任,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员工的健康及安全保护、节约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客户创造价值、遵守商业道德等。企业家应该以自己的信仰,引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进可持续发展理论,追求企业与员工、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创建和谐的企业发展环境,践行社会责任。
企业家们可能会不信宗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信仰。企业家们可以不做企业家,但是这也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选择不做人。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中宣扬的仁、义、礼、智、信以及博爱思想,在企业家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内心价值的认同和积累,从而形成企业家信仰,同时也可以落实到企业的经营运作中。企业家在处理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时,也会将信仰运用到化解矛盾中去,从而实现企业、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
(省环保局副巡视员 张振钿)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其含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生态文明以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许多资源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战略阶段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如果继续沿用原有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将难以完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当前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还存在着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对策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内容上具有全面性,时间上具有长期性,过程上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成果上具有多样性。1.建立生态文明的产业支撑体系
(1)加强环境分类管理。加紧环境功能区划工作,逐步实行环境分类管理。在优化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优先,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在重点开发区域,坚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力。在限制开发区域,坚持保护为主,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在禁止开发区域,坚持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2)严格环境准入。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规,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清洁生产标准和排放标准,已无环境容量的区域,禁止新建增加污染物排放的项目。
(3)加快推进循环经济。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制定相关法规,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推进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省、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推广循环经济先进适用技术和典型经验,建设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建立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技术支撑体系。
(4)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按照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原则,把节能、节水、节地与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统筹规划,同步实施。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资源节约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类废弃物收集、转运、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的构架体系,大力推进生产、生活中各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2.构建生态文明的环境安全体系
(1)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分区、分类管理,确定不同地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和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提高保护质量;建立一批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定生态脆弱区,使脆弱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加强灾后生态恢复与建设。加强物种资源保护和生物安全管理;做好转基因生物安全、外来有害入侵物种的环境安全管理。
(2)强化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加大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力度。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力度,优先保护饮用水源。逐步划定各主要河流、湖泊的水生态功能区,建立健全水生态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加快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工程建设。推进重点行业污染综合治理。
(3)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改善,积极开展农村污染治理,加强养殖污染防治,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规范有机食品发展,组织开展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县建设,防治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4)严格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管。按照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做好资源、能源开发规划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有效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而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新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有效保护水资源。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长,提高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加强对生态敏感区域旅游开发活动的监管,推广生态旅游试点示范。3.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体系
(1)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不同层面入手,制定和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促进人们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节约资源。大力倡导以清洁生产、爱护公物、文明办公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不断壮大环保志愿者队伍;积极弘扬以简约生活、善待生命、邻里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树立勤俭节约为荣,奢侈浪费为耻的社会新风尚。
(2)推广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以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引导公众改变不良的消费方式;完善塑料包装制品减量化、无害化、再利用政策措施,实行垃圾分类、清运和回收,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
(3)强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家庭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家风;通过学校教育,普及生态文明知识;通过社会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4.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环保部门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2)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建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考评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新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推动企业成为节能环保的实施主体和投入主体,逐步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投入格局。
(3)完善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建立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4)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强化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建立并完善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制定和实施利用信贷、保险、税费、证券、贸易等市场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等等。
(5)推广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活动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也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的基础和前提。全面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街道、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自下而上、由点到面,不断扩大建设成果,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三、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2008年5月,韶关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将承担起为全国其他地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重任,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韶关正积极在推进和探索,加强了组织领导,完善了工作机制,制定了建设规划。同时,提出了努力完成五大建设任务,即: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经济体系;建立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建立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功能体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建立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
(一)、做好规划先行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制定科学的生态发展规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市里已组织编制了《韶关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韶关市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韶关市2009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要点》等制度文件。
规划、建设时,要注意示范性,能否提炼出一些模式、做法等,能为同类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同时,要注意特色性,提炼出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难以复制的主题。根据地方的自然景观特质,人文景观特质,经济环境特质,通过系统分析,逻辑推理,科学论证,梳理出地方的主题,之后对地方主题进行系统开发和利用。地方主题文化是一种稀有的战略资源,同时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手段。
(二)、推进生态创建
生态示范创建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载体。韶关可结合各类创建活动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践证明,生态创建活动是地方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和有效载体,是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目标模式,对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环保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循环经济
市里提出:“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韶关产业发展的基本取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这是从源头和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的三个层次:企业层面上为清洁生产;区域层面上为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社会层面上为生产与消费大系统。企业层面(小循环)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量化。区域层面(中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社会层面(大循环),从解决消费领域的废弃物问题切入,逐步向生产领域延伸,以求在每个产业链网的节点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密切结合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通过一、二、三产业间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及产业间废弃物的循环,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前和消费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建立循环型社会。
(四)、完善生态旅游
韶关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这是韶关的优势之一。以“绿色生态环境与禅宗文化交相辉映”为主题,着力抓好丹霞山和南华寺两大龙头景区的开发建设,打造广东旅游航空母舰;精心营造五条黄金线路,全面提升韶关旅游形象。完善配套旅游休闲服务体系,增强韶关市的综合接待和服务能力。稳步培育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会展业,逐步形成特色会展产业。
在推进生态旅游建设中,应注意把握好生态旅游的内涵,寓生态文明理念于其中,起示范、引领作用。生态旅游,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托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系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高级旅游形态;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活动全过程及旅游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均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突出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强调天人合一,追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主要是指采用生态友好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生态体验的服务和要素组合;作为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指到具有生态价值的地区,用生态友好的方式,体验生态之美的行为。
要清醒地看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一是生态旅游规划滞后,规划理念、专业化水平和规划深度不足;二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同质性开发比较普遍;三是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四是由于引导不够、盲目开发,一些开展生态旅游的地方,环境恶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五是一些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不高,对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不清,形成了对生态旅游的不当需求。
(五)、提升生态文化
2016年是我省“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十三五”期间,四川将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加快增长动力切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那么,这场改革四川将如何应对?改革的关键点是什么?记者就相关问题邀请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王小刚进行解读。
辩证看待需求侧和供给侧
记者:从需求端到供给端,当前改革思路发生了转向。现在我们更多的谈到供给侧,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重视需求侧了?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王小刚:我们现在更多地谈供给侧,并不是去否认需求侧的措施,而且有些措施很难说是需求侧还是供给侧。比如投资,既含有需求侧又含有供给侧,这就要看采取的思路和措施,是单纯的增加量还是调整投资结构。投资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要看分析。我们现在更强调供给侧,是因为结构性的问题更需要从供给侧来考虑。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既有区分,又相互关联。
我们现在谈供给侧,绝不是说不重视需求,需求还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们还要继续扩大出口,继续扩大消费。在投资方面,目前重点是要转向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而不是再去增加无效投资,比如说再去扩大钢铁产能。所以,强调供给侧,并不意味我们不重视需求侧,而是和过去相比较而言,侧重点有所调整。
四川还是一个欠发达的省份,尽管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已经是第6位,但是我们的人均GDP在全国处于二十几位,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来看相对较低,所以说四川还有相当多的有效需求,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的发展、民生的改善,这些都要不断地增加投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所以说,投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保持四川经济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不同地区有不同侧重点
记者: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很明确,能否分别就“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谈谈您的认识?
王小刚:中央强调的“三去一降一补”,主要是针对我们当前的突出问题,这是今年的主要任务。从长远来讲,创新驱动是供给侧改革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一以贯之的。创新驱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制度的创新,一个是科技的创新。中央已经说到了,就是通过改革创新,为经济发展增加新动能,这是更长远的。体制机制的创新,就是增加制度的有效供给,比如说减少政府的审批权限。当然,核心是科技的创新,这是中央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文件中所明确的。
记者:那么从近期来看,四川如何做好“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
王小刚:“三去一降一补”对于不同的地区而言也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既要讲全面,又要有重点。对四川来讲,我个人觉得,在“三去一降一补”中,更应该强调是的“一去一降一补”。
首先是去库存。不能简单理解是去房地产的库存。去库存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开拓市场,为产品找市场。我们有很多有市场需求的产品,但市场开拓不够,“酒好但巷子深”。怎么为它去找市场,去开拓市场,这个应该要延伸。比如说,四川白酒的生产能力很强也有优势,但产能是不是过剩了,这个很难说,关键是看有没有市场。前几年,白酒出现了效益的下滑和停滞,但是通过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营销策略,对价格因素做适当的调整,我们把中低端的市场打开了,白酒产业仍然可以保持较好的增长。所以说,对四川来讲,用我们的优势产品打开市场,用产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因素。房地产很复杂,如果光是靠政策,最终不降价的话,这个库存是去不了的。
其次是降成本。市场经济无非就是比质量、比成本。创新是提高技术水平,但是同时也是降低成本。我们现在的企业负担非常之重,企业的生产成本始终降不下来,这就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举个很明显的例子,比如说多晶硅,前几年市场价格很高,大家一窝蜂都上,后来市场价格降下来了,降下来之后大量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一生产就亏损,为什么?技术水平太低了,能耗太高了。这导致很多企业不得不关停生产,甚至倒闭。但乐山有些企业,下决心进行技术改造,当然也要投入,后来多晶硅的能耗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了。
这几年我们强调企业的内部管理是比较少的,好像重视不够。实际上内部管理也有很多降成本的环节,如果做好了,成本也可以相应降低。作为引导经济发展的政府而言,主要是看政府怎样来减轻企业的负担。企业现在的税费负担还是比较高的。我们现在已经采取的包括社保、五险一金的降低比率、缓交等,减免一些税费,严格制止乱收费,简化程序等措施,都是为企业降低成本。二是靠自身,企业自身也要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从内部降成本。
再次是补短板。四川经济、企业确实还有短板,比如说企业的营销方面是比较差的。刚才提到的白酒企业,也缺乏面向全球、面向全国市场的开拓精神。我们现在的生产技术水平落后于全国,物流的费用比较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地理条件复杂,我们的交通基础设施还要进一步加强。
至于说去产能,去杠杆,我认为要区别不同产业、不同企业来看。如四川煤炭资源禀赋差,煤炭产业缺乏比较优势,随着全国大市场的形成,有一部分煤炭企业已不可能生存,省委省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关停了相当一批了,还有一批僵尸企业也要下决心关闭。政策措施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说各个行业都按分配比例来,要从实际出发。
去杠杆也是这样,四川的企业整体来讲,杠杆率是比较高的。但从实际来看,去杠杆重点应针对的是非实体经济,投机性资金要去杠杆,而实体经济,还要稳妥地采取措施。现在我们也有很多企业本来是有市场前景的,有一定的市场容量和竞争力,但在自身运行中间出现了现金断流的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就不是去杠杆,而是“扶一把”的问题。这个要区分对待。
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记者:结合四川实际,您认为推动供给侧改革首先应从哪里入手?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小刚:我个人觉得,现在的改革环境和过去比较要复杂很多,改革还需要不断地明确方向,凝聚共识。还是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政府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是中国特色,但我们也不要忘了,一定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比如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这“三去”主要还是要靠发挥市场机制来决定,不能靠分配指标、分配额度、分配补贴来操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政府要发挥作用,多用经济手段,少用行政手段,这一点应该重视。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的统筹和协调作用,提升城市品位与内涵,根据《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通过加强和完善城市规划工作,推动城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宜居宜业城市,实现城市效益、品位与内涵的全面提升。创新规划理念,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功能;优化和美化城市重点地区地段规划建设,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品质;加大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特区内外城市发展一体化;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建设绿色城市,加快建设生态市。
二、主要任务
(一)突出规划重点,积极谋划和保障城市发展。
1.加快推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力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通过国务院的批准。召开第二次全市规划工作会议,明确新时期我市规划工作的任务与要求,部署城市总体规划实施。
主办:市规划局。
2.推进深港规划合作。加强深港之间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策略等宏观层面规划的衔接与合作,积极与香港方面联合开展深港共建国际大都会发展策略研究。加快跨境交通及能源基础设施等的互通衔接,加紧深港机场轨道连接线(深圳侧)、广深港客运专线等规划研究,加大力度推动深港边境地区综合开发合作。完善与加强深港城市规划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召开政府层面联席工作会议。主办:市规划局。协办:市发展改革局、贸工局、交通局、水务局、环保局。
3.进一步完善法定图则的编制和管理,尽快实现法定图则的全覆盖。
主办:市规划局。
4.加强规划统筹的建设用地管理,严格落实土地储备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理顺并完善土地储备管理机制,开展土地整备制度研究,启动编制土地整备规划,开展转地后特区内外用地规划管理相关政策的研究,清理历史遗留用地。
主办:市规划局、国土房产局。协办: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新区管委会。
(二)加强城市与建筑设计,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1.完善城市公共配套,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与规划布局研究》、《深圳市基础教育设施布局
规划》和《深圳市社区规划试点研究》等项目的深化和实施。开展城市重点地段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如光明新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深圳市中轴线城市设计及皇岗村改造规划、东西部海岸线与深圳河沿岸整体城市设计、金融产业服务基地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前海中心区规划等。积极推动各区总体城市设计工作。加快修订和制定城市规划设计相关标准准则。
主办:市规划局。
2.系统推动绿色建筑、绿色住区及绿色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强化《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规范性指导作用,制订深圳市绿色住区设计导则,开展“绿色城市”规划建设标准研究。
主办:市规划局。协办:市国土房产局、建设局。
3.办好第三届城市建筑双年展,把其打造成我市著名的展会品牌。高规格、高标准组织国际规划设计招标和竞赛活动,推动我市勘察、规划、设计行业提高水平,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本土原创,培育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并具有自身城市特色的原生态人文环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规划设计专家。
主办:市规划局。协办:市文化局。
(三)大力推进新区新城规划建设,提升特区外城市功能和环境品质。
1.重点推进光明新区规划建设。开展光明新区规划、土地整备规划、生态景观资源规划、旅游产业空间规划、交通综合规划和市政综合规划等;加快编制光明中心地区等法定图则及地铁6号线详细规划;加快推进新城启动区及光明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以光明新区为试点开展绿色城市规划建设,实施多元联动的综合开发模式,坚持“基础先行、开发跟进”、“先地下、后地上”的开发建设原则。
主办:市规划局。协办:市光明新区管委会。
2.全力实施“大运行动”。加快大运新城片区法定图则编制工作。加快各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前期工作进度,尽快完成施工图的编制。加快龙岗中心城地区旧村专项规划审批工作,推动荷坳村的整体改造。全面推动大运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确保2010年底投入使用。
主办:市规划局。协办:龙岗区人民政府、市体育局。
(四)加快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增强城市竞争力。
构建城市区域交通网络体系,积极配合加快建设连接珠三角的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促进区域航空、海运、铁路、公路网络等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一步强化深圳的区域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环境,制定全市交通发展白皮书,开展干线道路网规划修编;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积极推进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开发模式,编制轨道交通三期详细规划;积极配合推动南坪二期等干线道路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主、次干道,打通片区微循环,逐步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主办:市规划局、交通局。
(五)改造与保护并举,打造宜居宜业城市。
1.加强城市更新政策研究,加快完成城市更新办法起草工作,制定《深圳市工业区升级改造总体规划纲要》及《〈关于工业区升级改造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大力推进工业区升级改造。规范和加快城中村改造和综合整治项目的审批,科学合理解决城中村问题。加强城市历史保护工作,开展城市改造与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研究,重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地名的研究与保护。完善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工作机制及机构建设,系统推动城市更新与再生。
主办:市规划局。协办: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新区管委会和市国土房产局、文化局、法制办。
2.加强生态保护,确保城市有序开发。严格执行《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及其实施意见,严控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用地。加快完成“五线”划定工作,加大对城市生态空间资源的保护和控制。加大垃圾转运站等民生工程建设力度,落实公共绿地建设,合理增加城市规划中公共绿地面积,创建良好的市容环境。整合全市森林(郊野)公园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海滨带的自然资源,高标准推动羊台山、梧桐山和东西部海滨带、深圳湾岸线等地区的利用规划,打造生态保护性开发示范园。加强遥感监测,确保城市有序开发,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手段进行动态监测。
主办:市规划局。协办: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新区管委会和市国土房产局、水务局、环保局、城管局。
(六)开展系列活动,挖掘和彰显深圳城市魅力。
开展“公共深圳”、“步行深圳”、“观看深圳”、“生活深圳”、“建筑深圳”系列活动。强化对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标准化控制管理,加强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沟通,营造城市开放空间,推进街道、广场、公园、社区等多样公共空间建设。注重近人尺度的城市细节设计,加强地面铺装、街头绿化、小品设置,规范和完善城市标识系统、广告设施等景观环境工程建设。提倡绿色交通理念,进一步完善城市步行系统、无障碍系统和自行车系统,提高城市的通达性和亲和力。多层次打造城市观景点,展现城市轮廓线、灯光夜景、中心区、深圳湾大桥、东部滨海风光、滨海休闲岸线以及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基地、客家围屋、大鹏所城、OCT创意产业园等不同特色的城市风貌,增强市民的家园感和自豪感,扩大深圳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丰富城市生活内容,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合理利用水平,包括居住区建筑架空层的整合和利用、社区公共空间系统的整合等。开展全市建筑普查,通过建筑标识、建筑评议和描绘建筑地图等活动赋予城市建筑以生命,让市民通过了解建筑而了解深圳,了解深圳的历史和深圳人,激发对城市的热爱。主办:市规划局。协办:市教育局、文化局、城管局。
(七)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和机制。
建立以城市规划为主导的城市建设管理综合决策机制和综合协调机制。推进以城市总体规划和法定图则为核心的“一张图”规划决策、以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为核心的“一张表”规划实施。实现城市规划引导建设用地管理,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加强规划的公众参与和宣传普及,保障规划实施。改革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做好规划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明确制定各委员会的职责以及各委员会中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的职责。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有序,市场机制
我国矿产资源的配置机制应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 实现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与有效利用。20世纪80和90年代, 国家 (或区域) 为了适应当时的经济环境, 以资源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 出于对竞争力的保护 (仅限于价格竞争力) , 对外部性问题与市场竞争秩序监管方面过度宽松, 而在资本稀缺的年代, 国家为了获取外汇, 鼓励资源出口, 这些政策制度设计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
近十年来, 政府对资源市场采取了战略性调整, 但调整并不到位。首先对内整顿市场秩序, 通过资源整合来调整优化市场结构, 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抑制过度竞争。然而对环境外部性问题的解决并不显著, 其主要原因是资源整合存在利益集团的推动力, 而外部性是公共成本分摊, 并没有利益主体推动。其次是逐步限制资源出口, 采取配额制度, 如焦炭和稀土出口配额。出口配额是行政管制手段, 其副作用必然是降低效率、滋生腐败、国际国内价格脱节带来贸易问题。矿产资源有序开发是国家或区域政府矿产资源政策的重要目标, 尽管被频繁提及, 但其内在涵义一直不明确, 学术界也缺乏深入探讨。本文从探讨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本质内涵出发, 结合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提出实现我国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市场机制完善的建议。
1 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本质内涵
1.1 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本质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 系统从环境中获得负熵来维持系统的有序,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系统可能进化也可能退化。系统的有序可用系统的功能来表征, 对一个煤矿来说, 需要从环境中吸收煤炭资源、技术、能量等负熵维持自身的生产功能, 在市场竞争中可能发展壮大 (如产能扩大) 也可能缩小, 在某些情况下 (如煤炭资源枯竭、市场需求枯竭) 也可能彻底倒闭 (无序) 。一个煤矿走向无序并不是企业也走向无序, 实际上企业可开发别处资源, 走向另一个发展周期。尽管对国家或区域的有序内涵不尽相同, 但其内在耗散结构特征的本质是一致的。
从本体论上说, 有序是指事物的某种客观规则状态[1], 可以说万物既有序又无序, 取决于衡量的基准;从价值论上讲则是事物达到主体价值标准的程度, 强调与主体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2]。这两者并不矛盾, 前者是认识的基础, 后者是实践的出发点与归宿。有序问题研究回归到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矿产资源有序开发首先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客观规则状态, 其次是这一有序状态符合资源开发利用主体价值标准的程度。将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看作一种客观状态, 则可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测度, 其测度结果即是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序度, 进而可观察有序度的演化过程与趋势, 是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决策依据;通过与主体价值标准的比较可反映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序程度, 判断是否符合主体的价值诉求, 从而进行调整与控制。
1.2 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内涵的三个层次和两个维度
对不同的资源利用主体, 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内涵不尽不同, 可分国家、区域和企业3个层次。此外, 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也存在差异, 这使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内涵不十分明确。表1阐释了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内涵的三个层次和两个维度的区别与联系。
表1可以较清晰地解释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内在涵义。从空间维度来说, 矿产资源有序开发从结构上达到资源开发的合理布局, 功能上实现资源开发广义效率的最优化;从时间维度来看, 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在结构上获得不同时间节点上的最优开采量, 从功能上寻求规划期内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与替代资源的动态接续。从不同层次上观察, 国家、区域与企业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相同之处都在于寻求资源开发主体效率的最优和价值的最大化, 不同之处在于主体不同, 其价值倾向和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但都是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内涵之一。
从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内涵可折射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矛盾:①全局的资源利用最大价值并非区域与企业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资源所有者与资源利用者之间目标不一致, 资源所有者长期利益与资源开发者短期利益之间的矛盾。资源开发者追逐经济效率的最大化, 往往存在牺牲环境效率、社会效益、资源利用效率的倾向。②空间效率最优并非跨期效率最优。矿产资源开发寻求空间上效率最优往往忽视矿产资源的代际外部性, 而跨期效率最优则要实现资源的跨期优化配置和矿产资源与替代资源的动态接续。此外, 子系统之间演化规律不同, 资源的耗竭与经济的可持续、社会的稳定、生态环境的保护之间的矛盾。从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内涵可见,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关键在于如何设计三个层次和两个维度之间的协调机制, 实现从微观到宏观、从空间到时间上资源开发利用主体间的激励相容。
2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及其内在原因
2.1 主要问题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据我国国土资源公报资料显示, 我国90%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 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源于矿业。然而, 由于矿产资源的低效配置与无序开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稀缺性加速增长与不可持续等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主要表现在:①资源粗放式开采、矿业秩序混乱、资源整合困难导致我国资料开采效率较低, 资源浪费严重[3]。如我国煤炭资源回采率总体上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 自建国至2010年我国累计生产煤炭约500亿t, 而煤炭资源消耗量却超过了1400亿t, 如果资源开采效率提升10%, 节约的资源相当于2010年煤炭消费量的近5倍。②经济利益驱动下, 采富弃贫、乱采滥挖、掠夺式开采模式加速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如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不足世界稀土储量的1/3, 却供应了世界95%的稀土产品, 中国的稀土探明储量从1995 年的4300 万t、占全球总量的43%, 下降到2009 年的3600万t、占全球总量的36.52%, 可开采储量从10多年前的占世界80%以上降到了如今的50%以下[4]。③固体废弃物排放、工业废水排放、污染气体排放、地表深陷、草场退化造成区域水资源污染、环境破坏严峻[5,6]。全国采矿业固体废弃物产生及排放量已占全国工业废弃物排放总量的40%左右, 各类尾矿累计约25亿t, 并以每年3亿t的速度递增。2007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CO2和SO2排放最多的国家, 中国每年因煤炭开采向大气中排放的煤矿瓦斯总量为130 亿m3左右, 约占世界煤炭工业瓦斯排放的45%, 其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废水排放总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5%, 对矿产资源富足而水资源匮乏的中西部地区, 矿产资源开发消耗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 严重制约了地区工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如山西省由于煤矿开采业的发展, 造成18个县28万人饮水困难, 水田变成了旱地。④矿业城市或矿业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三次产业比例失调。矿业产业一枝独秀, 占用和消耗了大量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源, 即使带动区域矿产资源关联产业的发展, 但总跳不出“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产业发展模式[7]。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区域发展对资源型产业的严重依赖, 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例, 该市2009年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八大优势产业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以上, 而其中73%是由煤炭行业创造的。⑤矿产资源开发带来了经济利益分配不协调、矿难频发、矿区与农牧区不和谐发展, 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变迁等社会问题。如新中国成立以来, 仅一次性死亡100人以上的煤矿安全事故多达20起以上, 开发矿产资源付出了巨大的社会代价。这些社会问题与矿产资源开发中机制、制度问题紧密关联, 社会问题不仅仅是被影响而产生的结果, 同时也是产生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根本原因。
2.2 内在原因
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问题十分复杂, 一直是政府与学术界广泛讨论的热点和难点, 其内在原因涉及理论认识、制度与机制与我国特有的历史与现实情况等诸多方面:①资源价值理论和评估方法的滞后与错位。资源价值理论是资源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是制定煤炭资源经济政策, 促进煤炭资源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也是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恶化、资源短缺、贫富差距扩大等现实问题产生的源头。煤炭资源价值理论从“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争论, 到目前资源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统一理论[8], 对煤炭资源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而资源价值的评估方法也存在滞后性, 难以反映资源的真实价值。理论与方法的错位造成了煤炭资源价值与价格扭曲, 加速扭曲了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有序状态, 产生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②地方保护与历史遗留问题。地方保护主义在我国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带来很多障碍, 是资源整合的重要阻力, 不利于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 潜在问题是与地方经济集团的利益勾结, 导致更加严重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地方保护问题中很多情况是与我国改革开发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紧密相关的, 矿业基地基本上是内地原本经济落后的区域,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地方保护实际上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越位、缺位和错位”[9]。③利益驱动与资本扩张的动力。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部门来看, 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存在一致的利益驱动。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 在GDP指标的指引下存在经济扩张的动力。国有矿业企业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企改革以来, 大幅甩掉肩上的包袱, 经营绩效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应看到国企的成功实际上是利用国家的优质资源, 并把许多公共成本甩给了社会, 从而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回报。民营矿业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 尽管没有国企的资源优势, 但在地方保护与经济机制不完善的环境下, 忽视社会成本也是必然的结果。丰厚的利益回报是资本扩张的原因, 而简单复制企业发展模式则是最快的路径。④制度与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还在不断深化之中, 原有的体制也在迅速转变, 制度与机制的不完善是造成目前能源基地发展问题的主要内因之一。宏观管理体制不完善, 难以理顺矿产资源开发各级主体间的利益协调关系, 无法形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良好秩序[10];市场机制及其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使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矿产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利用。制度在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上起了关键作用, 不完善的制度必然导致市场机制的扭曲, 扭曲的机制造成不良的发展模式, 在“路径依赖”的陷阱下要改变这种模式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这些内在动因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困扰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困境, 但理论与实践表明“资源诅咒”陷阱并非是不可跨越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完善制度与机制是走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困境的根本途径。
3 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市场机制的建议
矿产资源配置的核心是市场机制, 矿产资源有序开发的本质内涵要求完善市场机制以达到资源开发利用主体间的激励相容。市场机制的本质是一种分散的决策机制, 在严格假设条件下可以实现信息成本最低且是激励相容的。然而完美的市场机制是不存在的, 总是存在市场失灵现象, 需要配套的制度安排, 完善市场机制体系。图1是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市场机制的思路。
基于我国矿产资源市场的现实情况, 应分别从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税费调节机制和市场秩序监管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具体建议如下:①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准入退出机制。矿产资源市场结构主要取决于供应端的数量与质量, 不良的市场结构将破坏市场供需平衡, 造成过度竞争。如果开采企业忽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协调, 必然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准入门槛较低, 一些实力与资质不健全的企业低价购买矿山资源后无序开发, 造成矿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巨大破坏。矿产资源有序开发不仅仅是提高准入门槛, 而是要设计和完善一套可进可退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 从经济、环境与技术层面约束不具备资质的企业不能进入矿产资源开发领域, 或被淘汰而有序退出, 从而保护矿产资源。不良的市场结构滋生于不合理的市场准入、退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因此需要构建与设计包括矿权制度、资源整合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其他政府管制政策的开采准入退出制度体系, 形成和完善矿产资源开采准入退出机制 (进入机制) , 规范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市场结构。②完善我国矿产资源税费调节机制。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 设计与完善矿产资源税费调节机制 (激励机制) , 包含补偿资源代际外部性与环境外部性在内的资源税费体系, 还原矿产资源的真实价格。发挥税费对补偿国家的财产权益、调节资源的级差收入、优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实现税制的效率与公平的均衡;另一方面寻求矿产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所有者激励相容, 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矿产资源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目标。我国的矿产资源税费调节制度应不断优化和完善资源税制度、资源租金制度和采矿权出让制度等财税管理体系, 通过制定具体的财政制度措施, 包括限额制是限定产生外部性行动数量来恢复帕累托最优, 在一定条件下限额制可延伸到对能源资源使用数量的限制。通过资源税对外部性后果进行补偿, 通过采矿权的一级市场出让行为规范来明确产权归属, 减少企业无偿或低价获取采矿权而造成的浪费行为。③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市场秩序的监管机制。矿产资源开采问题根源之一在于政府的政策与监管机制不完善, 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 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难以协调。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在政策制定者、资源监管者与开采者之间难免会出现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主观上追求个人利益的经济主体, 按照主观私立行事, 必将隐瞒真实的经济特征。设计与构建真实显示偏好的诱导机制, 使中央与地方政府、资源开采企业真实地显示自己的偏好, 在规避趋利性行为的同时, 实现资源开采秩序监管的优化目标。根据诱导机制的设计, 获得基于资源开采秩序监管优化的真实偏好策略, 从而完善矿产资源市场秩序监管机制 (约束机制) , 规范市场不良竞争行为, 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④回归政府职能, 保障市场机制及其配套制度安排的有效实施。完善市场机制并非否定政府的作用, 政府既是矿产资源制度与机制的制定者和监督者, 更是宏观调控、矿产资源开发规划布局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不管是矿产资源市场准入退出机制、税费调节机制还是监管机制都离不开政府的完善和维护, 而且市场机制需要在宏观调控的指导下才不会偏离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政府应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合理规划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与路径, 不断健全体制与规范秩序, 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市场机制的优化配置作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研究矿产资源如何达到有序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目前相关研究才刚刚展开, 有待做进一步的探索。实现矿产资源有序开发必然需要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及其配套制度安排, 才能不断优化市场结构和内化环境外部性, 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最终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采、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武杰, 李润珍, 程守华.从无序到有序——非线性是系统结构有序化的动力之源[J].系统科学学报, 2008, 16 (1) ∶13-18.
[2]王秀山.复杂系统演化过程的有序性和无序性[J].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5, 13 (1) ∶44-47.
[3]梁占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煤炭工程, 2006, (2) ∶55-57.
[4]倪平鹏, 蒙运兵, 杨斌.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保护性开发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 2010, (10) ∶13-20.
[5]孙启明, 王明鹏.西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和产业, 2010, 10 (10) ∶42-45.
[6]邢春峰.煤矿开采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J].经济纵横, 2010, (9) ∶82-83.
[7]邵帅.煤炭资源开发对中国煤炭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资源诅咒学说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 2010, 26 (3) ∶90-101.
[8]李霞, 崔彬.关于自然资源价值的思考[J].中国矿业, 2005, 15 (8) ∶1-7.
[9]朱向东, 邓锋.从体制机制探究煤炭资源开发秩序及资源整合[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7, (4) ∶26-30.
【生态城市的本质与内涵】推荐阅读:
浅谈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构想10-27
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实习报告10-04
城市规划生态论文06-20
水生态文明城市验收09-21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10-06
开封城市生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09
城市生态学实习方案05-25
城市生态学论述题05-29
城市生态学期末试题09-09
绿色生态和智慧城市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