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统计毕业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统计毕业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对国家和高校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工作现状,对我国当前就业数据统计过程中存在的统计主体单一、统计时间不连续、统计指标重量轻质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完善就业数据统计工作进行思考。

第一篇:大学统计毕业论文

中职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研究

摘要:开展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就业统计工作的操作程序尚缺乏规范性要求,缺乏相应的监督监控机制,统计口径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情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就业统计口径;细化就业率统计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建立就业登记情况监督、审核机制;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关键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

文献标识码:A

中职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工作的开展方便了社会各界了解各中职学校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改革,推动了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然而,这一统计工作的实施是否科学,统计数据的信度又如何呢?我们对较早实施这一统计制度的S市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共走访了15所包括技校、中专和职业高中在内的中等职业学校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并对49所中职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务处、就业办主管领导及合作企业的人事部门主管等,并对上述学校中参加或即将参加顶岗实习的2300名2008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133份,有效率达92.74%。对这些问卷,我们分别采用Excel、Access等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掌握了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进一步完善中职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作用。

一、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办法、统计时间、公布方式、公布内容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精神,S市教委从2003年起建立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告制度。通知中规定的就业统计口径如下:

1、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人数/毕业生人数×100%

其中:“就业人数”按以下八种形式确定:进国家机关和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进合资、独资企业;进私营企业;升高一级院校(列入国家招生计划);进学历文凭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院校;参军及出国就读、工作;自主创业及自谋出路;非本市生源毕业生回生源地区。

毕业生人数的统计口径为:毕业生人数=生源数一退学人数一延长学制人数。

2、统计时间。《通知》要求各中职学校统计学生就业情况的截止时间为当年的9月30日,上报日期为10月15日前。

3、公布方式。每年各学校上报完本校各专业毕业生去向之后,市教委责成有关部门汇总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并由市教委予以公告,目前已先后公布了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市教委有关部门在进行统计时,把上述规定的毕业生就业的8种类型结合S市中等职业学校就业实际情况,分为进企事业单位、升高一级学校和其他三大类。其中,进企事业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合、独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其他”,其中“其他”为中等职业学校尚不了解其属性的企业。升高一级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和“高等教育自考助学院校”。其他包括“参军”、“出国”、“自主创业”、“自谋出路”和“回原籍”。

4、公布内容。市教委公告公布的数据包括各学校、各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升学)情况,以及各专业毕业生进入各种经济成分企业和事业单位所占的比例。具体来说,着重从三个方面对中职生就业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1)总体就业情况。对当年S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总的就业人数和就业率、就业趋向分布、就业的产业分布、就业的区县分布、就业的性别分布、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2)分专业就业情况。分专业大类统计毕业生的就业率;统计各专业当年的毕业生人数;根据毕业生就业率对各专业进行排序:就业率100%的专业是哪些;统计国家级示范专业、市级重点专业的就业情况:统计不同学校相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3)分学校就业情况。对当年本市各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如进企事业单位、升高一级学校还是其他去向进行分类统计:对每所学校所开设专业的就业率分别进行统计并予以公布。

二、开展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意义

(一)就业统计工作扎实稳妥的开展,为社会各界了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政府改善与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告制度建立以来,S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委、局、控股(集团)公司及各中等职业学校对职业指导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各中职学校按照市教委规定认真填写各学生毕业去向。市教委也组织人员对各校、各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或升学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统计数据的公布为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本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初三学生和家长为其挑选中职专业和学校时提供了参考,为政府统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提供了依据。

(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告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学校领导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学校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告制度的建立,促使中等职业学校转变重“进口”轻“出口”的风气,迫使学校真正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到了事关学校发展生命线的高度,强化了各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的开展。调查中发现,各中职学校都有专门负责学生就业安置的人员。他们给毕业生开设讲座,讲解有关劳动法规、社会保障制度、求职面试技巧等,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联络,负责为毕业生联系顶岗实习单位等,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有了较大提高。

(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公告制度的建立,让社会了解各中职学校各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这在客观上把竞争机制引入了中职学校。同时也把学校的发展引向了市场。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各中职学校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如S市信息技术学校成立了“市场部”、中华职校成立了“研发部”等,这些部门积极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深入到企事业单位了解社会用人需求,并把这些需求反馈给学校教学部门,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一些中职学校还进行了课程模式和结构的改革,注重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可以说,就业统计工作的开展,推动了中等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形成了中职学校与社会发展互动的办学格局。

三、就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就业统计工作的操作程序尚缺乏规范性要求

上述就业率统计公式中对就业、就业率的统计与一般意义上的就业定义存在理论上的偏差。就业的定义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人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行为。就业率的定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从业人数在从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中所占的比重,即:就业率=从业人数/(从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目前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过程中,将升学、参军、出国、出境这类实际未参与到就业系统中来的毕业生作为已就业人员来统计,严格来说,不符合就业率统计的定义,因此。也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实际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调查中有教师指出,就业率就是就业率,不应该把升学的人数混杂在其中。

(二)各学校自行填报毕业生就业去向,教育主管部门缺乏相应的监督监控机制,容易造成统计数据失真

目前各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登记工作基本上由学校自身上报。由于就业率是上级主管部门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招生数量、生源质量、教学评估、经费划拔等工作。是学校的“面子工程”,因此,在就业率统计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学校就业统计数字以学生毕业实习单位作为就业的依据,甚至有的学校出现虚假统计数字等问题。问卷调查显示,中职学校对学生就业单位的认定,有26.02%的是依据劳动合同;21.89%的是依据就业协议:17.46%的是依据用人单位电话、口头回复:26.92%的是依据用人单位回函;还有8.09%的依据其它手段,即通过电话、口头询问学生家长或学生本人确定其目前就业的单位或依据学生的实习协议确定学生就业单位。可见。学校在向市教委上报学生就业情况时,有的学生是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合同或就业协议:有的学生只是被企业暂时留用。因此,建立在这些资料基础上的统计分析。其信度、效度必然大打折扣,失去比较及指导意义。

(三)目前的统计口径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情况

从中职学校填报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口径可以看出,目前统计的只是毕业生毕业后短期内的就业状况,现行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指标中还没有反映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就业层次、毕业生的起薪等一系列体现“质”的重要信息。而且。统计口径也缺乏对毕业生毕业后职业发展情况的长期关注,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在现有就业岗位上的稳定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中职学校做出不顾及长远影响而寻求短期利益的行为,只关注当下给学生找到一个就业岗位,而不考虑这一岗位是否与学生所学专业、与学生的个性特征相匹配,是否有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一些学校单纯注重“就业率”数字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就业的实际质量。如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与用人单位无正规合同、不签订合同等问题。

四、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规范就业统计口径

对现行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公式进行调整,增加升学率的统计信息,使之更准确、更及时、更详尽地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状况等。

在就业率的统计公式中将升学、参军、出国、非本市生源毕业生回生源地区等人员从统计数据中去除。使之更加符合就业率统计的定义。具体公式如下:

毕业生就业率=实际就业人数/(毕业生总人数-升学人数-出国参军人数-回原籍人数)×100%

(注:实际就业人数=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升学人数-出国参军人数-回原籍人数)

毕业生升学率=升学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之所以把实际的就业人数与升学人数分开,统计学校的实际就业率,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促使中职学校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技能性人才。

(二)细化就业率统计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完善就业统计体系

适当调整就业统计口径,细化就业率统计体系中的二级指标,进一步完善统计体系。使之更准确、更及时、更详尽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要求中职学校在统计毕业生就业岗位时以毕业生所签署的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为准,没有签署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的,要以就业单位签署的就业证明为准:在就业统计表中要求学校填写毕业生首次就业薪酬水平,合同期限,学生就业单位的详细地址和主管部门的联系电话,以及毕业生本人的联系方式等,以便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和审核。另外,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3-5年的长期跟踪制度,通过走访、发放问卷、电话访谈、e-mail等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将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纳入统计体系。

(三)建立就业登记情况监督、审核机制。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为确保就业统计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现阶段市教委有关部门有必要建立中职毕业生就业统计监督、审核机制,对就业登记的有关信息进行抽查、核实。根据各学校上报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根据就业性质和去向的不同划分毕业生的种类,确定抽样调查的对象,有选择地通过走访、信函、电话等方式对毕业生就业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对出现问题的学校严肃处理,从制度上确保毕业生就业统计的真实性。审核工作可以选取在每年度就业率统计工作基本结束后的11月到12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并对审查结果进行公示。力争通过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制度的完善和监测制度的建立,促使中职学校高度重视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形成既重视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又重视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理念。

(四)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水平

毕业生是学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的高低,是衡量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存发展,直接影响招生数量和质量以及在校生的学习情绪和质量。因而,中职学校应切实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是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职业指导与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学校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开展职业指导的机制。二是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队伍,提高职业指导与就业工作的科学性。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作者:王 琴

第二篇:青海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与分析

[摘 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既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关系到培养人才的合理使用,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文章通过对青海大学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的统计与分析,找出影响青海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探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措施和对策,寻求开展就业研究、拓宽就业途径、提高就业率的思路与方法,挖掘就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 分析

一、青海大学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007-2009年青海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连续三年接近或达到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水平。作为省属地方高校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更重要的是为青海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高层次人才保障。

1.从不同学历层次看,由于培养方向、学历结构、专业设置等原因,青海大学研究生、本科生、专科(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历层次与就业率逐年成反比。

2.从就业去向看,在省外就业的毕业生比例平均约为43.65%,在省内就业的比例约为56.35%;其中本省生源省外就业人数为323人,省外生源留青就业人数为389人;在青就业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平均比例为19.36%,逐年减少,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平均比例为23.95%,呈上升趋势。

3.从所学专业情况看,就业率较好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工科类、财经类和医学类。如水利水电、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资源勘查工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土木工程、护理、财务管理等专业,其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就业率比较低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农牧类和个别财经类专业,如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

4.从男女生就业情况看,占本科毕业生45%的女生和占专科毕业生60%的女生,整体签约率仅为25%,签约率明显低于男生。

5.省外生源毕业生由于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就业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就业状况明显好于省内生源毕业生。

二、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毕业生就业市场拥挤,社会给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而每年的毕业生人数在增加,例如,2009年青海省提供的毕业生就业岗位4000个,而毕业生约为35000人,仅从数量上看,供需平衡尚且无法保证。

2.青海省的经济发展和地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青海地处边远,较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都无法与内地省份相比,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自然不足,加之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不高,不同程度上影响我省农学、林学、草业科学、动物医学毕业生的整体就业。

3.劳动力市场对于高学历人才需求增多,对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招聘单位不论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动辄要求硕士以上学历毕业生,[1]人为造成本、专科生无用武之地;对毕业生英语、计算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用人单位需要有数年实践经验的应聘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科毕业生就业。同时,我校研究生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又处于饱和状态,竞争力度大,就业信息不畅通,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4.毕业生普遍不愿进私人、个体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大多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管理也不够科学和规范,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甚至没有用人的长效机制,不注重对大学生的管理和培训,存在不诚信的现象,使毕业生对这些企业失去了基本的信任,从而不愿到类似的企业工作。

5.贫困毕业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5%,由于大多来自山区、牧区,入学成绩低、基础较差、性格内向、与人交往较少、就业自我推荐能力较差,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部分毕业生的成功就业。

6.就业信息不对称现象也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一个因素,我省大学生对社会的就业信息获取的渠道不够畅通,或者说他们得到这种信息不够全面,很大程度影响了就业率。

7.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没有完全改变,没有真正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由于“期望值”过高,易失去宝贵的就业机会[2]。

三、在就业工作中主要措施和对策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承担的义务和作用明显加大,多年来青海大学结合工作实际,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了多方面有益的尝试,为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做了大量的工作。

1.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率先成立专门的管理和服务机构。1998年学校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了“青海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职能机构,开始了新形势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探索、研究和开展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有关院系和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院、系也相应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从组织和体制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真正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了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

2.加速构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为加速构建青海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以“青海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牵头,以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方便快捷的服务为宗旨,强化了服务功能。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培育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适应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校毕业生主管部门及各教学单位主动出击,深入各有关用人单位了解和搜集用人信息,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在主要用人单位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既方便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考察和选择,也有利于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了解,提高了签约率;同时,积极培育以学校为基础的就业市场,把用人单位请到学校来,在连续几年举办各类中小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洽谈会的基础上,在省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青海大学已连续八年成功举办了青海大学“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供需洽谈会”,使青海大学在新体制下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推荐、派遣等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2)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不仅要求学校的工作机制要与之相适应,更主要的是要使广大毕业生的思想和认识能够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教务部门为此安排了专门的课时,下达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组织专人进行授课,就国家有关就业政策、择业观念、就业途径、求职技巧、创业准备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指导。

(3)落实“三个到位”,保证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教育部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场地、经费三落实的要求。

3.主动适应我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努力克服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近几年来,学校注重社会市场调查,始终坚持“市场需求就是我们的计划”这一原则,加大了专业调整力度,在继续办好社会需求较好的专业、适当减少就业困难专业招生计划的同时,新增了 “城市规划”、“交通土建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日语”等社会急需的专业(方向),不仅有力地保证了我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积极实行“多专业、单班级,订单和定向齐头并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1)根据我省人才需求上“总量小、门类多”的特点,青海大学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多专业、单班级” 的培养方式,尽管大大增加了办学成本,但有力地支持了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拓宽了青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2)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青海大学自2005年开始尝试定单式培养模式。先后为青海省国土资源厅、青海省西部矿业集团、青海省煤炭地勘局和青海盐湖集团等单位定单培养了300余名急需专业大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将开辟新的途径,主动出击,积极与省内石油、盐湖、水电和省外冶金、建筑、化工、农牧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定向就业。

5.积极征求和采纳用人单位意见,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如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时尽量安排到用人单位去实习。与实习单位商榷,在学生实习期间进行对毕业生的考核,以便录用。教学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根据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可以提前到用人单位参加工作,允许在工作期间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答辩)等教学环节。

6.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固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几年来,学校立足青海,面向全国,不断开拓新市场,联系新的用人单位,为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条件。几年来,有近百家省内外用人单位与青海大学保持经常性联系。同时随着学校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每年不断有新的用人单位到青海大学联系招聘毕业生事宜。

7.加强网络建设,通过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增加就业信息发布数量,举办大型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办好中小型招聘会,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已初步形成了校、院、系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8.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全省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第一期培训班在青海大学启动后,我们以此为契机。今年4月,青海大学对农林、机械、食品卫生三个专业的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对成绩合格,由劳动部门颁发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激情,我们开展了邀请成功人士进校园,举办精英论坛,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制定《创业学生鼓励、帮扶制度》。2009年7月青海大学与团省委、江苏万联能源集团共同创建了我省高校首个毕业生创业教育基地—青海大学万联创业教育学院。

9.制定和修改了《青海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职责》、《青海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条例》、《各系(部)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工作职责》、《青海大学岗位信息通报制度》,《青海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教研室工作职责》、《青海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青海大学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方案》、《青海大学就业指导工作考核试行办法》等一系列工作管理制度,使青海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四、建议

1.高校毕业生缺乏相应的动手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政府应建立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毕业生见习基地[4]。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对培养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成绩突出的高校,应给予财政支持。

2.政府应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定期由专门机构发布大学生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应加强大学毕业生创业培训免费教育工作。确保每个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都能参加创业培训一次以上,帮助毕业生开启创业之门。

4.政府应尽可能地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逐步增大西部计划、青南计划、选调优大生、农牧区特设岗位教师、“三支一扶”、“村官”等面向基层的就业计划[3]。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我省政治、经济、科学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五、结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已经不单纯是个人的问题,已经演化为一个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得到全社会各方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如果较大规模的毕业生不能顺利实现就业,这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将影响社会和家庭对人力资本进行开发投资的热情,降低人们参加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会对整个人才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毕业生就业问题,应当引起政府、企业和高校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只要把握就业形势,全面分析毕业生就业的价值取向,并加以正确引导,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李麦样,高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8,(2),40-41.

[2]郭寒宇,毛晨蕾.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力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4),190-190.

[3]李毅,何伟光.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8, (1),125-126.

[4]吕荣娟.由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3),72-74■

作者:梁祥永

第三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机制改进研究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对国家和高校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工作现状,对我国当前就业数据统计过程中存在的统计主体单一、统计时间不连续、统计指标重量轻质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完善就业数据统计工作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机制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的意义

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是国家以及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的问题,每年在这个问题上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无论对国家、学校,还是对家庭而言,每培养一位高校毕业生都需耗费较高的成本,若高校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创业,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甚至对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科学的就业数据统计机制来准确、全面地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

对国家而言,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是教育部进行教育宏观调控的参考依据。就业数据统计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准确全面的就业数据能传递出毕业生就业的真实状况。国家通过就业数据统计,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的教育政策、制度进行相应调整,引导高校健康发展。另外,准确全面的就业数据能让相关部门掌握就业困难学生的情况,为其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对高校而言,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学校教育水平的指标之一。通常,毕业生就业数量越高,就业质量越好,社会各界会认为学校的教学能力、人才培养能力越高;相反,毕业生就业数量较低,就业质量较差的学校,其教学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往往被认为较低。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工作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口碑和名誉。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能反映出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对高校的学科结构、招生规模等进行调整,对于就业情况普遍不好的专业,可以考虑缩小招生规模甚至停止招生。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结果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对相关方面作出调整。

二、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现状

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具有统计主体多元化和指标体系多维化特征。它的调查主体通常由政府、社会组织、高校三方组成,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通常在学生毕业时、毕业后3个月至4年不同时段内对毕业生进行调查,数据统计中不包含升学和出国的学生,采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附加指标等多维指标体系。

英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的特点是调查数据具有高度的真實性,其健全的法律体系保证了这一特点。它由高等教育统计署(HESA)和高校共同完成,调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统计报表等,通常在毕业后6个月进行调查,统计中对升学、出国等数据分别分类计算。

加拿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工作由政府和高校共同完成,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通常在毕业后6个月和1年进行调查,数据统计中不包含升学和出国等学生。

印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工作由政府和高校承担,其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统计纳入全社会就业统计调查,并没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专门统计。调查主要按年龄、学历等分组进行,通常在毕业后6个月和1年调查,统计范围不包括升学和出国学生。

日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工作由文部与厚生省、高校、媒体等承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电话以及面谈的形式,按学科、区域等分组在毕业后1年内每3个月进行一次统计,按就业率、就业希望率、非就业者率等分别计算。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开展较晚,主要是依据教育部门的规定进行。根据要求,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每年统计两次,一次在9月1日前完成,另一次在12月30日前完成。两次统计都以高校作为统计主体,一般以毕业生的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签订情况作为统计依据。毕业生就业率是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在毕业生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其数据统计中包含了升学和出国的学生。毕业生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信息没有得到体现,统计指标比较单一,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具有统计主体多元化、统计时间连续化、数据采集方法多样化和统计指标体系多维化的特点。我国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借鉴国外这些经验进行改进。

三、当前就业数据统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主体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工作主要由高校进行数据收集,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证明由学校出具、数据亦由学校申报,统计主体单一。高校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其统计的结果很难有说服力,数据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易造成社会各界的质疑。

2.统计时间不连续

我国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每年进行2次,一次在9月1日前,是学生毕业后的首次数据统计,其结果通常称为初次就业率。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其入职的不确定性较强、流动性较频繁。两个统计的时间节点是静态的,不能及时将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客观全面的反映出来。另外,学生毕业离校后,其情况很难由学校掌控,部分学生群体不愿意配合学校的工作,至使就业统计样本不全面,就业统计质量待提高。12月30日毕业生已经离校,此时的统计工作难度较大。高校通常重点关注第一次统计时未就业的学生,并在当时的数据上进行完善。这样一来,9月之前就业学生的数据变动并未统计在内,而对于9月前仓促就业毕业生的数据并未进行更新,不能反映毕业生的真实就业情况。

3.统计指标重量轻质

高校在统计毕业生就业数据时,一般以收到的就业协议为依据,只要收到协议即视为毕业生已就业,并不关注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福利待遇、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性、职业发展等就业质量情况。高校学生就业是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就业统计中只注重就业数量,不重视就业质量,是不能够客观全面的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容易造成以偏概全,影响社会各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了解。

四、完善就业数据统计工作的思考

1.引入第三方调查主体,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统计机制

不同的调查主体,对就业统计的价值取向会不同,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统计机制,采用多种渠道获取毕业生就业的数据,可以增加就业统计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增强说服力。国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统计通常由多个主体参与,不同主体承担不同的统计任务,提供多元的参考价值。可以引入第三方调查主体,成立专门的机构,由政府部门主导和组织,进行多方位、多手段、多渠道地收集毕业生就业数据。就业数据可以来自于高校,可以来自于企业,亦可以来自于毕业生。毕业生在校期间,高校积极协助政府部门、第三方调查主体,做好学生毕业前的就业摸底工作,准确了解各专业学生就业的质和量。毕业生就业后,用人单位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第三方调查主体,做好毕业生就業后的实时、动态数据的统计,及时、准确地将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反映给统计部门。另外,可建立机制引导毕业生自觉、真实地将就业情况报送给统计部门,将参与就业情况统计与个人利益挂钩,使学生在就业后能够主动地报送就业数据。

2.进行动态化就业数据统计

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普遍采用多时点统计,有的在毕业后1年内定时多次对毕业情况进行统计,有的对毕业多年后的学生继续统计。实践证明,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保证数据统计的连续性是很有必要的。在毕业生就业后4年内,进行定时、不定时的后续调查,以初次就业统计为基础,不断完善就业数据,可以更准确、及时的反映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有利于高校、政府、国家及时了解人才需求,对专业设置、招生等进行调整。另外,为了保证学校能实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高校班主任、辅导员或其他教师要经常与毕业生联系,建立学生联系长效机制,在学生毕业后也能准确了解其状况,做到就业数据统计的全面性、动态性。

3.建立就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

将就业率、就业层次、就业满意度、职业发展前景等指标纳入就业统计工作中,建立就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统计不仅体现就业的数量,也体现出就业的质量。就业层次包含就业单位层次和起薪水平两方面,是反映就业质量的核心体现。就业满意度包含毕业生满意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两方面,是就业质量的重要内涵。职业发展前景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四个方面来衡量。在统计就业数据中,综合考虑多维就业指标,有利于综合反映高校的就业情况和人才培养质量,为高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8年校级科研立项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机制改进研究》(2018061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河清,谭永生.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比较及对我们的启示[J].人口与经济,2011(6).

[2]贾桂丽.论就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贸实践,2015(07).

[3]王飞.大学生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

[4]汤迪娟.高校就业数据统计的现状与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7(08).

[5]沈延兵,费毓芳,余新丽.大学生就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4).

作者:匡思莉

第四篇:天津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

【摘要】高职高专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天津是全国高职教育的发源地,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深入挖掘就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是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职;就业;统计

高职高专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

一、天津市高职院校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就业率提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迅速扩大,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日前公布的数据,截至到2005年,我国共有高职院校1091所,高职院校在校生849万,占全国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54%。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总数已经超过了本科在校生,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大群体,截止至2006年9月,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00万人,其中半数生源为高职毕业生。

天津是全国高职教育的发源地,是教育部认定的高职教育改革试验区。自1999年至今,天津高职教育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全市高等职业学院达到27所,高职高专在校生超过10万人。2005年全市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中,本科生达到3.4万人,高职毕业生更高达3.5万人。在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中,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9个,市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0个。天津职业大学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高职院校,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高级护理专业为国家级精品专业,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基地为国家级实践基地,还建立了由6所基地校组成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天津市高职毕业生毕业率显著提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高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61%,天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2004至2006年分别为86.77%、88.03%和86.59%,全市200万产业大军中的40%是来自职业学校的学生。

(二)专业技能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因素

根据2004年对全国337所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10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调查结果,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制造类的平均就业率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其中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则分别保持100%、99%和97.7%的高就业率,“重技能,轻学历”成为高职就业的基本理念。

“双证书”教育是高职院校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策略,在天津市被调查的110个专业中,实施“双证书”制度的专业覆盖率为70%左右,就业率排名前10位的专业几乎全部实施了“双证书”制度。

(三)就业渠道和方向多元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多元化的经济格局业已形成,新的经济格局对传统的就业去向和渠道提出新的要求。根据资料统计,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占城镇就业总规模的75%左右。由于择业意识、社会舆论、用工制度、待遇保障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到中小企业、基层单位、西部地区就业一直是个难题。随着我国经济布局的转移、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用工制度的日趋完善,毕业生的去向逐渐拓宽。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从2004年天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走向看,大多数毕业生走向了三资企业、中小企业等非国有企业。如天津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到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的仅为10.7%,而到三资、民营企业就业的却高达86.1%。天津职业大学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达50%,而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只有15%。天津滨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中,仅三资企业就达38个,而国有企业仅有20个。高职教育合理的市场定位,客观反映了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加速了毕业生人力资本的社会回报,缓解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流向分布不均衡的矛盾。

高职高专毕业生走进用人单位的渠道也逐渐拓宽,除传统的人才市场外,通过日趋完善的订单培养、校园招聘、专业招聘、网络招聘等多种需直接见面的方式大大缓解了高职就业的压力。

(四)高职人才需求持续升温

2005年天津职场高职毕业生仍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对一线的操作人员和懂操作的基层管理人员的需求很大。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态势和天津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天津市一般技术工人的需求可达1159878人,年均增长率为0.02%;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将达到321865人,年均增长率则高达9%。未来几年内天津市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将大大高于一般工种,这为培养高职技工的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天津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分析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分析

自2003年迎来全国高校扩招后的首个毕业生就业高峰年后,高校毕业生呈快速增长的态势。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了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人,增幅接近50%。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至280万人,其中毕业研究生16万人,本科毕业生124万人,高职高专毕业生140万人,与2003年相比,毕业生总数增加68万人,增长32%,其中,研究生增加4万人,增长33%;本科生增加32万人,增长35%;专科生增加32万人,增长30%。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再攀新高达到338万。从2003年至2005年,高校毕业生总数三年间增长了60%以上,其中,高职毕业生的增长速度为80%,增幅最为显著。

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重地,整体的教育水平也有了飞速的提升。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的高职教育,无论是在教育水平,还是在就业质量上都有着显著的提高。天津市高职教育及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其中,高职毕业生总数,从2002年的0.95万人,增加为2006年的4.33万人,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6.1%,而反映着教育质量的高职就业率也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根据2007年初步统计的数据,全市高校毕业生的总数为10.43万人,高职毕业生为4.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4%。

表1:天津市教育及相关数据

资料来源于天津市统计年鉴及天津北方教育网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相关与回归分析

高职教育的任务应定位于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各类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的发展与各类经济指标有着重要的关系。根据表1的统计数据,可以计算GDP(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GST(高校毕业生总数)、PGST(高职毕业生总数)、PER(高职就业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利用SAS统计分析软件的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

GDP(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GST(高校毕业生总数)、PGST(高职毕业生总数)三者之间保持着较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均达到99%以上,达到高度正相关的水平,且其P检验值均小于0.01,拒绝其相关系数与0无差异的假设,即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是显著的。PER(高职就业率)与其余三者的相关系数R处于75%左右,属于基本相关的水平,且其P检验值均超过0.01的显著性水平,达到了0.1以上,因此无法确认其对应的相关系数是显著的,即PER(高职就业率)与其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较弱。究其原因主要包含两个,一是高职就业率自形成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其他三个指标的快速增长不相匹配;二是高职就业率在近年的确没有明显的提高,表明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与社会的现实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表2:CorrelationMatyix

表3:P-Values of the Correlations

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也形成了对应的人才需求,最小平方法拟合PGST与GDP的直线回归模型,及相关的图形如图1所示。

PGST=-1.9017+0.0014 GDP

图1:高职毕业生总数与天津国内生产总值拟合直线模型

拟合模型的Mean Square(均方差)为0.0149, R-Square(可决系数)为0.9933,Adj R-Square(调整后可决系数)为0.9911, 即PGST的变动有99.11%可由GDP解释,说明GDP对PGST的影响非常重要。模型显著性检验Prob=0.002,即模型整体是显著的。在模型的参数检验中,GDP(自变量)参数的检验值T=21.0780,Prob=0.0002, Intercept(截距)参数的检验值T=-8.6064,Prob=0.0033,即拒绝模型参数为0的原假设,说明模型整体及相应参数均是显著的。

(三)性别与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

在高校毕业生中一直存在着男生比女生好找工作的现象,这种“性别歧视”在高职毕业生中也广为流传,为了验证这个规律,现随机抽取天津职业大学作为典型单位,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天津职业大学是天津职业院校中的龙头院校,是全国最早进行高职教育的院校之一,其整体的毕业生水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03年毕业生总数为1461人,2004年毕业生总数为1578人,2005年毕业生总数为2532人,2006年毕业生总数为3548人,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6%,最近5年的就业率分别为87.4%,98.04%,98.93%,97.98%,96%。天津市2006年本市生源的性别与就业状况如表4所示:

表4:天津市2006年本市生源的性别与就业状况

根据上述列联表数据,对性别与就业与否进行独立性检验,假定性别与就业相互独立,计算天津市2006年本市生源的性别与就业的期望值数据eij,如表5所示。

表5 :天津市2006年本市生源的性别与就业期望值

卡方统计量Χ2=ΣΣ[(fij-eij)2/eij]=4.745,当显著性水平α=0.01,自由度为1时,临界值Χ2a=6.635, Χ2<Χ2a,因此不能拒绝学生性别与就业与否是独立的原假设,即毕业生性别与就业与否相互影响是不显著的。

【参考文献】

[1]张磊,李四化,郑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J].复旦学报,2004.

[2]王桂松,陈敏,陈立萍.线性统计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4]黄唏建,熊丙奇,翁铁慧.步人大学——学习、生活、就业指导[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5]洪楠,侯军.SA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系统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6]天津市统计年鉴M].天津:天津市统计局,2006.

【作者简介】杨国良(1975-), 男,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统计学与电子商务。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杨国良

第五篇: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构建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建立科学的就业率统计体系,并严格监控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动态的就业监测体系,通过动态追踪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教育质量,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状况 就业率 统计与监测

“就业难”与“用工荒”是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各自面临的难题。在理论上,这两种现象不应该同时出现,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结构与现实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很难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中挑选到合适的员工,造成企业人才短缺。如何破解这两大难题,科学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要件之一便是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和监测工作,为高校科学管理和评估教育质量提供衡量指标,同时也为政府作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与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①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科学内涵

在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具体内涵之前,有必要界定清楚两组概念:一是就业率与就业状况。就业率是指就业人数与毕业总人数之间的比值,反映了毕业生在就业人数上的情况。就业状况不仅包括就业人数的多少,还包括就业领域、就业结构、就业满意度等多方面的内容,不单单从数量上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多的是从质量上反映就业情况,因而被作为评估高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因素。二是就业情况描述与就业状况监测。就业情况描述一般是对静态事物的描述,例如在什么期限内有多少毕业生实现了就业。就业状况监测则是从动态的角度长时间、固定地、连续追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就业动态数据。通过将各地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汇总,建立动态数据信息库,从该库中可以查询关于就业的不同信息,如就业领域、时间等。二是预测就业状况的趋势。根据数据库中的就业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模糊算法等寻找规律,并根据发展规律预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三是预警就业状况的危机。根据对数据库中就业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预测异常将影响的范围及程度,做出准确判断,发布就业状况的预警信息,以便高校、毕业生等做出应对之策。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具体内涵是指不同的预测主体从数量上和质量上统计并动态追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具有评估和预测双重功能。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结果分析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剧增,我国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扩招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从2004年开始,我国每年从高校毕业的人数已经远超250万,且每年毕业生的人数还在高比例增长。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大幅度提升,平均增长幅度在20%左右,至2011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8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680万的毕业生就意味着有680万人等着就业,再加上往届毕业生未实现就业的情况,在2011年需要提供的就业岗位必须远远超过680万。但是,由于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容乐观。

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导致毕业人数基数大,远超社会实际需求量,造成“僧多肉少”的竞争局面。二是企业人才需求量减少。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量转为质,需要的是高端复合型人才或者高素质专业人才,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在不断减少,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随之降低。三是高校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轨,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每年从热门专业毕业的人数非常多,超出了社会所需人才的承受范围,而相对冷门专业的人才少,造成就业领域的失衡。四是高校毕业生择业观不正确,就业心理预期值过高。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压力大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深有体会的,从感性层面出发,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结果应该是比较低的,但是,就现有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6.6%,2011年更高达90.6%。笔者对如此高的就业率表示质疑。事实上,由于某些高校在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时弄虚作假,就业率统计及监测结果并不科学和准确,因此,对于以上如此之高的就业率应该辩证地看待,而非盲目接受。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1999年开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随着实践的逐渐完善,在2004年发布了新的统计办法,相比1999年的统计方法有了明显的改进,但是,依然在统计指标和操作方法上存有重大缺陷。

监测指标不完善,监测主体不科学。监测指标不完善是指监测指标只有数量维度,没有质量维度。2004年的就业统计方法仅树立了数量维度,且还不完善,将“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的毕业生列为就业人员,这明显与就业概念不符;没有将“隐性就业”人员列入就业范围,影响了就业率的计算基数,导致就业数据不科学②。这种统计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把质量维度作为监测指标,缺少对就业满意度、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情况等质量维度的评价,使得就业状况监测效果大打折扣。监测主体不科学是因为就业统计监测的数据来源(主要是高校)缺乏强有力的监控,高校为了保证自身信誉和提升影响力,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数据真实性有待考察。

统计监测时间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各高校在每年的6月和12月分别向国家教育部报送当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但是,国家只公布6月份的就业信息,而6月与12月的就业信息结果相差比较大,只公布6月的信息会造成毕业生和各大高校对全国就业信息接受滞后,不能提早做好应对就业难的准备。

另外,6月是毕业生刚刚毕业的时间,短时间内毕业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加之,6月作为毕业季,学校关于毕业的工作本身就比较繁杂,处理毕业事项就耗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处理毕业生就业统计和监测,为了完成国家教育部的任务,许多学校往往是应付交差了事,因此,报送的统计数据有效性不高,这严重影响整体的统计和监测效果。

数据难核实、难收集、质量难保证。一是数据难核实。就业统计需要核实的是毕业生是否就业,由于高校对毕业生是否就业的标准依然以其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为准。事实上,就业不能以签订就业协议为唯一准则,因为只要毕业生向社会提供劳动并从中获取报酬等经济收入,就可以看作是其已经实现了就业。高校将签订就业协议认作实现就业的唯一标准,需要毕业生及时提供所签订的就业协议,并进一步核实就业协议的真伪。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地方比较分散,难以及时提供就业协议。另外,用人单位数量多、性质各异,学校核实协议真伪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还不一定能够获得有效信息。

二是数据难收集。高校毕业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收集所有毕业生的就业协议有一定的难度③。由于毕业生没有正确认识到就业统计的重要意义,对提交就业协议存有抵触心理,在行动上不予配合,导致学校回收就业协议工作量增加。再者,用人单位对高校开展毕业状况统计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因此,推脱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使得毕业生无法“交差”。

三是数据质量难保证。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起步较晚,统计数据的产生、收集、统筹等工作不规范,严重影响了数据的质量;另一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指标考核不完善,存有许多漏洞和缺陷,如考核方式不科学、问责机制缺位等,对造假数据的处罚也不够严厉,威慑性不高。统计法规的不健全,政府监控不到位也给高校制造虚假数据提供了条件。

统计经费难保证。统计就业率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高校资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原本资金较为紧张的高校根本就拿不出多余的经费来开展统计工作,统计经费不足使得一些高校在统计毕业生就业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目前国家和政府充分重视高校的毕业统计工作,也专门拨款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投入毕竟有限,经费依然是制约统计工作的重要因素。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对策探讨

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就业状况统计体系。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就是要在完善数量维度的监测指标基础上增加能够反映就业状况的质量指标。就业率能够在数量维度上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能够引导高校树立“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提高办学质量。可见,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数量维度指标仍应该被重视,并得到不断完善。但是,就业率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考核指标,使得某些高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办学质量,在进行就业统计时,在数据上做手脚,从而大大降低了评估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完善就业率指标考核方式。一是在考核就业率时,不仅要看量,还要看质的一面,如就业满意率(包括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业稳定状况以及就业前景等。二是要综合评估近3~5年就业统计情况,全面看待就业问题。

建立统一的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将所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筹在一起,建立一个全方位、多方面协调的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一方面国家和政府要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宽松的就业环境,待其毕业后能顺利就业,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各高校应联合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共同建立毕业生就业协调机制,并形成全国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该系统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人才中心、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劳动社会保障中心等机构紧密联系,随时为高校提供毕业生就业信息,以便及时、准确地统计就业情况。

变更科学的统计及监测主体。为改变单纯由高校自主报送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做法,应该科学设定就业数据统计及监测主体。笔者以为,为保证就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应该有多方主体共同承担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任务。各高等院校依然需要承担报送本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的义务,学校对其本校毕业生的相关情况了解更多,获得就业状况的数据信息比较及时和完备。

其次,政府教育部门应该成为就业状况统计监测最重要的主体,因为政府部门掌握着该地区,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以及人才需求的市场信息,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政府部门应该承担这一义务,为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贡献自己的力量。④

此外,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行动中来,从各自角度出发,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以政府为主体,统计情况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社会各方积极参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可以有效避免高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统计弊端,也可以大幅度提升统计及监测的公信力,增加其透明度。

合理设置就业统计时间。要确保就业情况数据的科学和合理,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对其进行统计,如果过早统计,得到的数据可能不全面,或者因为时间紧迫为应付任务而任意编造数据,使得数据失真;如果统计过晚,使得统计失去意义,不能及时反映就业情况,不能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我国个别省份对统计时间进行了科学细分,例如广东省将最终就业率统计时间设置在毕业后当年的12月10日,在此之前又有许多的统计细分时间,如毕业学年的3月开始初步统计就业信息,全部完成第一次的就业统计时间截止在次年9月等。

科学合理的时间设置能够保障高校有足够的时间统计学生的就业情况,客观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除了细分统计时间外,还可以通过延长统计时间的方法科学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成才情况。通过这种长时间的追踪记录,可以更为全面地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例如用人单位对其工作评价,就业满意率等,成为高校日后设置调整专业、课程等的依据。

强化就业统计监控。有了科学的就业率统计体系还不够,还需要强有力的就业统计监控,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强化就业统计监控需要建立健全统计执法法律法规,落实统计责任,严惩就业统计数据造假行为;严格规范管理就业统计数据;在高校中实行不定期内部检查,督促高校重视就业统计工作,并且重点检查数据信息的真伪情况,对就业统计混乱、虚假等学校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对达不到要求的高校责令停止或限制招生。

结语

毕业生就业统计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就业现状,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上,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就业率统计体系,并严格监控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愈发复杂,仅从静态角度统计就业情况难以满足发展需要,需要建立一套动态的就业监测体系,通过动态追踪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教育质量,为教育决策提供更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杨晓慧:“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5期,第4~6页。

②游明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思考”,《社会广角》,2010年第10期,第17~20页。

③温晓慧:“对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思考”,《中国统计》,2006年第6期,第33~41页。

④刘志,许文:“浅议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体系的关键因素”,《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4期,第52~55页。

作者:春英

上一篇:大学生管理学论文下一篇:大学生信息素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