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学习了老师讲解统计的教学视频,应该说收获很多、感触很深,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些思考。下面就将自己学习的《统计》后的收获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引导学生充分地经历了统计的过程。
1、设计了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了统计的需求。
老师课前的谈话交流设计的活动充分的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当老师问:你有办法知道这儿有多少吗?生1:有点不明白,愣住了;生2:统计,用统计就可以知道了。这里既让学生产生了统计的需求,同时也找准了本节课的知识起点----一年级统计的知识(排一排、数一数、分一分)。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了学习新知找准了切入点。
2、充分经历了统计的过程。
在引入知识的起点后,老师没有把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上,而是着眼于学生感受统计问题的产生,引发统计的需求,这种需求自然地转化为了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的内在动力。
3、利用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
4、用所学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老师带学生解决了2个问题:一是书上的练习,二是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继而制作统计图。整个教学过程清晰,学生的真实思维暴露更是让本节课生成了很多精彩的瞬间。
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设计了多样的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思考。
本节课中教师设计很多的活动让学生去经历统计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积极引导,直至顺利完成任务。具体来说设计了以下活动:①分一分(课前引入复习中的活动,这一活动充分地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找准了学生知识学习的切入点)②画一画(这一活动是沟通新旧知的桥梁,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习资源来自学生,产生了丰富的生成资源。)③说一说(在有了前面的基础后,学生看统计图说数学问题,这一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也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了基础。)……总之,老师的这节课的多种活动的设计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教学效果很好。
三、反思
老师的真实而精彩的课堂的背后也留给了我一些反思。
1、每一次的活动设计的目的要明确,即活动的要求要细致,不然学生产生的很多资源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的。
2、在课堂上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一定的深度,要能启发和促进学生思考。很多时候当我们的问题学生答非所问,或达不到我们所预设的目标时,我们不能把一切归于学生,应该反思我们自己的问题设计。
在人类迈进21世纪的今天, 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和公司、企业的经营决策, 还是科学研究都越来越依赖于数据的统计分析。当面对着海量的数据和纷繁复杂的信息, 如何迅速有效地从中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统计建模是以统计分析软件 (如SPSS、SAS、R语言等) 为工具, 利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批量数据进行探索分析, 然后根据经济理论建立模型, 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求解等一系列过程达到充分揭示数据背后的因素、诠释社会经济现象的目的。可以说, 统计建模将统计思想、统计方法、经济管理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了, 它能带动以数据分析为导向的统计思维, 能为社会的经济管理提供更好的思路和对策。因此, 将统计建模引入概率论和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之中, 对于促进概率论和统计学教学的改革, 提高学生统计素养及应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将统计建模引入教学过程的必要性
1. 能提高学生学习概率统计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强大动力。如果我们的教学还是停留在抽象、枯燥的概念讲述和定理、公式的推导, 如何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认为很多学生之所以对课程学习不感兴趣, 其根本原因是课程学习仅仅是和教室的情景相关联, 应付考试成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主要动机。统计建模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综合运用概率统计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以及概率统计这门学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提出现实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去分析、调查、研究, 然后引导学生上升为概念、性质和理论, 最后通过统计建模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统计的思想和学习统计知识, 学生必然会在探索、创造的过程中感受到统计学的魅力和创新思维的乐趣。
2. 能加深学生对统计思想的理解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历史上说, 较早期数理统计方法的研究是密切结合种种实际问题进行的。例如, 1710年阿布兹诺特考察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否均等的问题, 其所用方法包含了近代假设检验理论的若干思想。再如概率史上有名的分赌本问题:A、B二人赌博, 各下注赌金a元, 每局个人获胜概率都是1/2, 约定:谁先胜S局, 即赢得全部赌金2a元, 现进行到A胜S1局、B胜S2局 (S1和S2都小于S) 时赌博因故停止, 问此时赌金应如何分配给A和B才算公平?通过这个在当时来说较复杂问题的探索, 对数学期望及其与概率的关系, 有了启示。有的解法, 特别是巴斯噶的解法, 使用或隐含了若干直到现在还广为使用的计算概率的工具, 如组合法、递推公式、条件概率和全概率公式等。可以说,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概率计算从初期简单计数步入较为精细的阶段。这些以及概率统计史上的其他例子说明:概率统计方法的研究只有与实际问题结合才会有活力。统计思想不是凭空创造的, 往往来自于实际问题。可以说, 统计思想和实际应用是相辅相成的, 统计思想来源于实际应用并在实际应用中起指导作用;同时, 通过实际应用我们又能加深对统计思想的理解与体会。因此, 概率统计的教学要把统计思想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如何让现代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思想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这需要教师从丰富的现实生活中找素材,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 增强学生利用概率统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实用为原则, 对一些定理公式的讲解应少做推导, 多讲其背景、思想及应用,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三、提高统计建模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1. 注重学生运用统计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和抽象, 统计推断与统计分析等知识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又有较高的要求。因此, 在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思路。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介绍原理、方法及讲解课本例题。在教学实践中, 描述统计这部分的内容我做如下处理:先让学生自学和参与社会实践调查, 然后通过案例的形式讲述数据的分组、数据的展现形式和数据的特征及度量。对推断统计的内容, 我以案例导出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的原理、方法和适用范围, 然后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应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对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在学期末, 我会布置一个大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建立统计模型, 解决实际问题。这样,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2. 加强统计软件教学, 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现代社会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应用都离不开计算机。没有掌握一种统计软件, 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就无从谈起。因此, 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对统计软件应用的熟练程度。非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学习SAS和R语言这两种软件有难度并且耗时多。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选用Minitab软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Minitab也是国际上流行的一个统计软件包, 其特点是简单易懂, 学习起来非常方便。与SAS、SPSS统计软件相比, Minitab要小得多, 但其功能并不弱。Minitab提供了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多种功能, 包括:基础和高级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非参数统计分析、模拟和分布、试验设计、质量控制、可靠性分析、多变量分析和绘制高质量三维图形等。另外, Minitab还具有许多统计软件不具备的功能———矩阵运算。所以充分利用该统计软件, 将会极大地提高统计课的质量与效益。我一般在学期第一次课就把这款软件介绍给学生, 让学生先摸索和操作一周。一周后, 我再利用2个课时介绍和讲解该软件的功能和基本操作。根据我的经验, 学生学习该软件的积极性很高, 并且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学习了相关统计知识。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 我们要求他们学习SPSS统计软件。相对来讲, SPSS统计软件更专业一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一般先讲授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然后通过课堂演示, 讲解软件中数据分析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及详细的操作过程, 最后让学生上机操作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统计软件我们将统计理论知识的教学、现代化计算和分析工具的应用、实际案例的解决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教师的现场讲解和示范, 学生练习及现场答疑解难, 教学效果相当好。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取3+1的教学模式, 即教师课堂讲授的课时数与学生上机操作的课时数之比为3:1。在上机实验之前, 先布置好作业, 部分作业的内容是开放的。我把一个教学班级一般分为7~8组, 每组6~7名学生, 以组为单位完成作业。上机操作完成以后, 各小组要陈述并展示所做的工作。
四、结语
现实世界中, 哪里有不确定性, 哪里就有统计。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统计分析能力。因此, 教师要大胆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法, 引导创新, 注重实践。把统计建模与概率统计教学结合起来是一种良好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只要我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加强建模意识的培养, 就能让学生深刻理会概率统计的思想并感受到概率统计的乐趣。同时, 也能使学生自觉地应用概率统计知识、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工程数学学报, 2005, (8) :2-7.
[2]葛玉丽, 徐少贤, 邵曙光.在概率统计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2) :86-88.
【关键词】统计学原理;教学模式;探讨
统计学在学术研究、公司决策、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有独立而完备的理论体系。它以数学作为基本工具,比数学更有实际用途,可以对生活中大量无序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规律,从而为研究、决策提供基本的依据,它是其他学科的一切理论的基础和来源。如何解决非统计专业学生学习《统计学原理》课程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实用、灵活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意识问题。学习《统计学原理》之前,学生心目中都会感觉统计学是一门枯燥、复杂的学科,而且和中学时的数学水平以及从未涉及的高等数学密切相关,让学生对这门学科存在异乎寻常的恐惧。(2)教师的问题。一是按部就班的按照学期初的授课计划讲授,不顾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注重完成授课计划;二是针对不同非统计专业的学生着重应当掌握的内容、方法不清晰,授课过程中缺乏对应专业的着重点。只讲求量的积累,不追求质的要求。(3)教学内容问题。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材体现,教材的内容中涉及具体方法时的事例,还仅局限于很小的范围,不能够扩展到更大的社会经济范围。教材应向实用性方向完善,在名称上可以叫做《统计实用技术》,其内容及结构体系以经济统计学为主线,融入Excel的应用技术。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原理》课程,一般是作为专业拓展课程来开设的,周课时为4学时,总课时一般在52~68课时之间。致使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亦越来越突出。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技能的训练。这个问题在本科院校仍然存在,高职高专院校有所改变,但是还不够彻底。(4)教学方法问题。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是主讲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5)教学效果问题。大多数院校的统计学原理考核方式仍然以答卷为主,许多学生没有转变固有的学习、思维方式,习惯于死记硬背公式、概念,应付考试,很容易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无法真正反映学生对统计方法掌握的程度和具体应用的能力。
二、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原理课程实用的教学模式
(1)在课程学习的第一节课,消除学生数学不好就学不好统计的顾虑。刚开始学习《统计学原理》接触的主要是一些统计学的基础术语,所以这时应当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强化记忆。这是学习后面内容的基础。所谓的强化记忆,是从最开始的机械记忆——理解记忆——训练有关题目加强记忆——反复记忆——牢固记忆,达到最终的完全记忆,也就是强化记忆。(2)基础概况内容之后的学习,采用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内容做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模式,不再过于强调教师的教,而是强调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比如,统计调查。在这个内容学习之初,由教师简要介绍调查方案设计的有关知识点,给出思路,给出任务。需要学生按照程序来完成这个学习任务,由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并真正到调查对象中去完成,整个学期的学习以这份调查为主线,接下来进行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报表、统计图、统计预测等一系列学习任务,并且将计算机的技术融入其中。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系统设计统计调查方案,而且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3)在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内容学习时采用先简要介绍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学生完成统计调查搜集的第一手材料,给出任务的教学模式来完成学习。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通过强调学生的主动操作,学生通过相互讨论、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4)统计预测内容的学习采用突破书本范围,结合实际案例讨论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其他专业课程内容,解决实际预测问题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枯燥的统计学知识变得更加有吸引力。(5)考核的方式改为上机完成或者一个学期实际系统完成一项调查、整理、分析任务,并最终提供一系列相关资料作为佐证材料。并将平时讨论、工作的态度,纪律,与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综合评价,给出这门课程的成绩。
三、多种教学模式运用过程中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1)强化记忆的过程,不仅利用课堂时间,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训练记忆这个环节可以在课后思考题的完成过程中进行。(2)统计调查实际操作时,应当规定完成的时间,避免影响之后的学习内容。这就需要教师与教务部门联系,安排集中的两天到三天的时间完成从设计调查方案到完成调查资料搜集的全部内容。(3)强化记忆、实际操作、案例讨论等教学模式进行时,都应当对学生分组。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任务完成过程中,强调学生为主,教师适当引导,对关键问题及时提示,指导学生思考。教师应掌握学生的进展情况,要适当设置疑问,让学生的思路紧跟老师的思路。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并参考教材,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4)在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内容的学习时,应当将Excel的功能融入其中,而不是在一个主线内容完成之后,再单独学习计算机技术。这样就需要与实习基地协调,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5)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内容都与统计表、统计图、EXCEL的应用有密切关系,作为非统计专业学生的学习不一定有很高深的统计理论知识,但是必须要学会和生活、工作、其他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统计技能。也就是学习的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炼。(6)合理制订教学计划,整合教学内容。任课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教学内容和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在课堂上主要是完成理论的学习及少量的讨论,有关调查方案的设计、组织实施、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主要靠课余时间来完成,课堂教学与课余调查进度要衔接。為了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效果,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打破各章节的限制,将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安排,充分考虑实用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7)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由于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对各个环节进行指导、检查、考核等,因此,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知识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精通各种理论和方法,并及时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把最先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求教师具备使用多媒体和统计软件的能力,真正把计算机作为备课、授课、组织教学活动的工具;要求教师经常深入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深入实践教学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了,才能达到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统计学更加地贴近实际,在学习中必须紧密联系现实意义,在统计之后,必须理解分析出来的数据所具有的实际经济意义,这样就完成了整个统计的过程。学生在统计学原理课程完成之后,在未来的学习或工作中,能够运用统计学的知识,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及水平,让学生都能够成为一个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张晓庆.统计教学中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
[2]于新匣.统计学原理》教学思路与模式改革的探讨[J].教育与现代化.2009(3)
1.教学内容生活化。
2.教学过程活动化。
3.师生关系民主化。
做得比较成功的如下:
1.通过实践活动,亲身经历统计过程。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活动的开展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熟悉的事情、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因此,设计了统计老熊的花店各种花的销售情况,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充分地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的重要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中要求要尽量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于是,我让学生观看动画亲自去记录各种颜色的花的盆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然后根据图中的数据做出决定。望着学生活跃的热衷。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培养了统计意识。
2.在实践中创造。
实践活动是学生创造的基石。我通过让学生第一次观看动画,学生没能记下数据?产生了如何记录这一节课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必须展开思维的大门去寻找答案。结果是学生就记录的方法就有“正”字法、打钩法、画三角法、画圆圈法等几种。学生在这一个实践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潜力,激发了自己的创造思维,使自己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反思统计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本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所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这节课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缺少生生之间的评价。应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及时激励学生。
2.随着开放式教学的深入开展,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应用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也不断增加。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把它作为一种课堂资源,及时调控课堂教学。这节课在汇报老熊花店的统计结果时,有个别学生出现了统计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当时课上我一带而过,没有进行原因的分析,可课后我想,统计数据不准确是统计中常见的错误,当时我不应急于下结论,应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错误?原因出在哪里?应该怎么办?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学生就可能认识到原先自己发生的错误,并且经过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个人的经历与体验以及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而形成对知识正确的理解,这对统计意识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篇二
我本次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例1及其相关内容。例1通过给定的某地区城乡人口的复式统计表,分别让学生完成该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绘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2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聪聪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更宽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建立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设计的4个问题中,最后一个问题“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是在前3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一.教学中的临时处理
1.因为没考虑到他们对已经学过的复式统计表读的不熟,所以,临时加了对学生读题的指导。
2.看到他们画图时很困难,画出的图形不美观,不准确,我临时加进了一个内容:“如何把图画得美观,准确?”。
二.教学的不足
1.由于没有考虑到学生绘图的速度和水平在纸上和书上有一定区别,学生在纸上画的快些,在书上慢些,所以没有完成教学目标中例1后面的练习及其和例一配套的做一做。
2.对学生尝试合并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后的总结不是很到位,导致学生在总结经验完成书上的复式统计时,还有小部分学生做得不是很好。
三.教法和学法
我想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尝试学习:教师适当点播的教法学法。因此教学时,我首先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空间。首先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绘制2个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
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完成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得到提升。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一个问题要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在感受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最后引导学生进一步在统计知识和观念上加以提升:通过对这样的统计图的描述和数据分析,发现了很多信息,了解了很多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作用与意义。例1后面的“做一做”很遗憾没完成,它安排的是对四年级男生、女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统计,可以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回答统计图后面的问题。第(4)小题可组织学生对本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通过分析和交流,发现本年级学生课外活动的特点,知道同学们的爱好和特长。教材呈现的内容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设计及其策略
1.把原教案设计中的“做一做”删去
2.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做成作业单(一),便于学生完成。
3.把教学中的尝试完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改为作业单(二)
统编教材第十二册“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教学内容,虽然没有提出过多的计算能力和过高的对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的要求,但通过搜集资料,分类整理数据,以及图表的制作等活动,能使学生受到生动的德育教育,并且能在初步学习统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重视社会实践,重视调查研究”的意识。
“统计表”的教学,是初步统计基础知识的起始课,它既不同于计算、应用题等教学,又与计算技能有一定联系,是实践性很强,应用极广泛的内容,而且是下阶段制作统计图的依据。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克服重计算,重应用题解答,轻统计表的倾向,按大纲和教材要求,切实教好。
“统计表”一节共4个例题,在结构上有其共同点:1.确定调查的内容(学生身高,考试分数,男女生人数,试验田播种的亩数等)。2.收集原始数据的方法(记录单的填写,直接记录法)。3.数据的整理。4.数据的分类(栏目的确定)。5.统计表的格式要求与制作。例1、例2是单式统计表,以数据的整理为主;例3、例4是复式统计表,以数据的分类为主。
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学习统计知识的意义(为科研、生产服务,是对客观事物的评估,为正确为决策提供依据)。其次才是使学生了解统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按有关的数据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
在教学例1时,教师出示原始数据后,不宜过早也出现教材中已整理好的统计表,而应先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你从手中的记录单中可以看出哪些内容?”(学生的身高、谁最高、谁最矮、1.4米-1.5米的人数……)之后再学习教材,看看教材是怎样整理数据并制成统计表的。这样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对调查内容应怎样取舍,对数据应怎样整理,才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
教学例2前,设问坡度可略高一些:“如果要了解我们班某一次数学测验成绩,你打算做哪些工作?(了解每个同学的分数并做记录,及格人数,不及格人数,按10分一段,数一致各分数段中的人数)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再对调查内容作适当的取舍,并一起完成表头的设计和统计表的绘制。通过默读教材,使所学的知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例3和例4中“内容的分类”、“栏别的确定”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它是从多项具体的内容中,筛癣提炼出需要统计的内容,并进行分类。这些要求,可通过阅读教材完成,教师既不能包办,也不能一带而过,应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表头的设计可由师生共同完成)。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逻辑分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我满怀期待。
当我准备让学生着手写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已调查完,可以写了,可我仍发现班上还有几位同学还没有调查,反思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缺少了让学生调查过程的跟踪,如果能经常了解学生的调查现状,对学生会有个督促、指导作用,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了。
然而, 当前生物统计学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 当前高校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 突出应用性, 因而专业基础课学时有不同程度的缩减, 生物统计学仅有32课时, 教学时间有限。另一方面, 生物统计学包含众多关联度高的抽象概念, 公式多且难记忆。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 教师既要介绍基本概念和原理, 又要通过实例阐释统计方法的应用, 教学难度大;而学生要记忆大量公式和概念, 还要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掌握基本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 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真正理解生物统计学的作用, 不会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甚至不能正确地描述数据。课程结束后, 学生会迅速遗忘学过的大部分知识, 面对毕业设计和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一筹莫展。
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在生物统计学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呢?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 重视和加强统计分析软件的辅助教学作用是提升生物统计学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统计分析软件excel和SPSS简介及应用
(一) Excel的功能及其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Microsoft Excel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的组件之一, 提供大量统计函数, 使用Excel可以实现如下统计分析功能。 (1) 用于数据整理和分析。试验过程中获得的试验数据首先要输入到统计分析软件中进行保存和整理。Excel提供求和、求平均数等简单运算, 使用者可在Excel中对试验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后, 再将数据导入其他统计软件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2) 用于统计图表绘制。以Excel2003为例, Excel提供了含柱状图、折线图在内的共14种标准图表类型供用户选择;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图表区、绘图区、坐标轴和图表标题等的格式进行修改。 (3) 统计函数分析。Excel提供包括数学函数、文本函数、逻辑函数以及统计函数等基本函数供用户使用, 如COUNT、MAX等描述统计函数以及AVERAGE、STDEV等统计分析函数, 可以帮助用户完成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Excel还在其分析工具库中提供了一些统计分析程序, 如t检验、方差分析及回归分析等。因此, Excel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统计计算功能使其除生物统计学外, 在会计、经管等专业的本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 SPSS的功能及其在生物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SPSS软件是国际认可的专业统计分析软件之一, 最初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三名研究生于1968年开发成功, 该软件操作简单易学, 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大量的、复杂的专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此外, SPSS还具备强大的制图功能, 可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分析结果。因此, 它是另一个适用于生物统计学教学的重要统计分析软件。
SPSS的功能详解如下: (1) 数据导入。SPSS软件既可直接建立或打开SPSS类型的数据文件, 也可导入Excel、ASCII等数据文件, 可以实现和检测仪器输出原始数据的无缝对接。 (2) 基本统计分析。SPSS可方便的实现数据汇总和描述性统计分析, 用户获得的分层报告中给出了包括中位数、最大/小值、方差等常规描述统计结果。 (3) SPSS的复杂统计分析功能。SPSS几乎涵盖了生物医学研究可能用到的所有的统计方法, 如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平均数的检验、回归分析、判别分析等。 (4) SPSS的绘图功能。在SPSS中各种统计图既可以由相应的统计过程产生, 也可以由用户直接调用“Graph”菜单实现柱状图、散点图、饼图、时间序列图、频谱图等多种类型图表的绘制。
综上, Excel与SPSS统计分析软件各有特色, 前者使用较方便、通用性强, 适宜生物统计学初学者使用;后者的专业性更强, 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统计学原理的知识储备后, 可逐渐加强对SPSS软件的学习, 进一步提高自身分析复杂试验数据的能力。
二、统计分析软件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一) 激发学生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 发展新的能力。对于生物统计学这样一门逻辑思维严密、概念抽象、计算繁杂的课程而言, 引入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这将大大促进学习效果。例如, 在讲授“数据收集整理”内容时, 我们设定了如下教学场景:检测纳米材料导致老鼠肺部炎症的情况, 要求学生将教师提供的或自己参与实验获取的原始数据录入统计软件, 后续学习中利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 包括定性/定量数据的转换、次数分布图绘制, 配合正态分布和t分布曲线, 可使学生对一些理论分布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学生还可以继续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等统计分析, 避免了传统教学单纯讲解教科书上抽象原理和例子的抽离感, 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 梳理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经验, 将教学内容整合、梳理为基本统计原理、统计方法、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及试验设计四大块。在教学实践中,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遵循以下原则: (1) 减少抽象概念和公式推导的讲授、弱化计算, 在讲清基本统计原理的基础上, 集中精力介绍统计方法的适用范围、统计结果的描述和解释。 (2) 增加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实例讲解, 让学生接触到本专业研究的前沿知识, 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3) 将统计软件的使用融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中:教师在每章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 立即演示Excel和SPSS软件在本章节的应用。此外, 预留一定的教学内容 (如方差分析) 要求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制作课件, 并走上讲台介绍统计软件在该章节的应用, 加深学生对统计原理的理解。通过此环节学生进一步熟悉运用了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方法, 掌握了统计分析结果的判读和描述方法。通过上述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也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为学生顺利撰写毕业论文和从事相关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实践证明, 利用Excel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辅助《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掌握了利用统计分析软件整理、分析复杂试验数据的方法, 可以真正利用《生物统计学》理论解读数据背后隐藏的试验规律, 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面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摘要:《生物统计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也是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然而其教学内容抽象, 在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下, 学生难以掌握相关理论且实际应用能力偏弱。为了提升教学效果, 作者在前期教学基础上, 提出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辅助《生物统计学》教学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 该模式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统计软件,生物统计学,本科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春喜, 姜丽娜, 邵云, 张岱静.生物统计学[M].第五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2]付八军.高等教育变革的三大趋势[N].中国教育报, 2014-01-06.
[3]李广驰.《Excel财务应用》课程在会计学本科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5, (4) :128.
关键词:教学网站;设计;统计学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6-30982-01
Design of the Statistics Website on Education
CHEN XU-dong, CHEN Xi-zhen, LIAN Jia-jia
(School of Mathematic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theory analyze of the design and the realistic casesr, deeply discuss the thought of a statistics website's design, use the mutual design way, pay attention to the view exchange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mainly surround the students, reflect students' inquires, make full use of the resources of school teaching, arouse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Key words:Education Website; Design; Statistics
1 引言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给网页设计带来了新的表现天地,在网络世界里,技术始终起着先导作用,设计则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对于统计学网站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双向交互功能,在学习模式直接体现了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要求,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
2 平台建设
目前最流行的建立WWW服务的工具主要有IIS和Apache。由于IIS是集成于Windows系统的一个组件,使用方便,因而很多用户都使用IIS建立网站,但是如果想要合法使用IIS就要购买正版操作系统。并且IIS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出现http500错误,甚至有时会有假死现象,离开Windows操作系统后基本上就丧失了用武之地,而Apache虽然配置较IIS复杂,但是Apache完全免费,在稳定性和可移植方便表现的也比IIS要强很多,不仅可以用于Windows系统,在Unix、Linux等多种平台上也能正常工作,而且在不同系统上的配置方法十分相似。在安全性方面,由于IIS6.0与.net平台相互依靠,安全性与 Apache一样可靠。总的来说Apache的优点在于在各种开源的WWW服务提供工具中特性最全,支持最广,相对比较稳定的,而且扩展性丰富,但是由于要考虑扩展性,Apache在性能上不会很好,而IIS6在处理连接及事件性能方面还是很强大的,超过了Apache。另外安全方面IIS6也有了质的飞跃,弥补了以往IIS漏洞漫天的缺陷,而且我们没有涉及太多的开发的,在加上IIS6的管理方便,因而仍然使用IIS6建立网站设计和测试平台。
3 网站架构
以Windows2003为WEB平台,ASP为实现技术,建立ACCESS核心动态网页,实现网站会员注册审核机制与认证登录技术,开发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等功能实现统计学网络互动教学;不设聊天室;开发留言板功能实现对教学网站的信息反馈,对教学提出意见及建议。
网站主要功能可分为文章管理功能、信息浏览与查询功能、资源管理功能、交流与讨论功能、用户注册审核管理功能,对于这些功能的实现,我们可以用search.asp实现信息查询功能;guestbook.asp和getbookdata.asp来实现交流与讨论功能;由于资源管理系统主要用来实现教学课件的下载功能,于是用soft_list.asp(显示课件列表)和soft_down.asp(课件下载页面即可实现,包括课件简介,主讲教师等信息)即可实现。对于用户的合法信息验证,我们可以在check.asp中定义function函数来判断用户合法性以及用户访问权限等级,在其它对于只能由合法用户才能访问页面中调用这些函数即可。
下面是一个关于实现文章管理功能的系统结构,结构如图1。
图1 文管理功能系统结构
网站结构体系如表1。
表1
4 结束语
本文讨论的该网站设计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辅助教学与
研究,设计风格简洁明了,而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教学内容是影响统计学教学网站有效性的最主要的方面。因而这里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教师提供的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而讲授的知识、网络课件和课堂教学视频,还包括学习中需要的一切资源和教学资料。教学内容还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的需要,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够正确地向学生反映该学科的基础知识或学科的前沿信息动态,因此统计学教学网站的设计上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丽彦. 教育科研类教育主题网站的典型站点分析及策划方案[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周敏. 数学教学资源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 台州学院学报,2004,26.
随后追问“合并的这张统计表要满足哪些要求?包含哪几个方面?”学生提出了要有的要素。展示教材中的复式统计表,让学生观察所要求的几个要素是不是都包含在里面了?着重分析表头。合计和总计。指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空格应该怎么填?让学生很快的熟悉表格的要求。学生独立填写表后,组织交流。再与前面的单式统计表作比较,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让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优势,它容纳的数据信息比单式统计表多得多。最后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增强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在练习中通过对奥运会奖牌情况的统计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复式统计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同时,抓住这一契机,渗透爱国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发展。
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让学生调查统计自己身边的事,正值学生的体检结果公布,就以“本班男女生身高、体重的统计表”为题,引导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意识到统计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1、要把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体会统计思想上。
应该说: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怎样精彩,所用的数学知识都不离其中,统计与概率这部分新增内容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体会统计思想。统计思想是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数据以及使用数据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例如对随机抽样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抽样过程中对样本代表性的要求以及关于如何抽样才能保证样本代表性的思想;用部分数据来推测全体数据的性质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利用教科书中提供的或学生身边的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完整的数据处理过程中体会统计思想。
这时要注意(1)不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诸如计算平均数的技巧之类的细枝末节上去。例如计算一组繁杂数据的平均数或方差,可以使用计算器(机)的统计功能进行计算,使学生充分体会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将学习重点放在理解统计思想和从事统计活动上来,避免将这些内容变成单纯的数字计算。
(2)淡化处理概念 虽然概率与统计的概念不多,但有些概念给出定义是困难的,于是我将将重点放在理解概念的意义上来。例如概率的概念,可以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让学生感受到概率是对随机现象中规律性的一种刻画,是对事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种估计。
2、概率和统计的教学一定要强调案例的作用。
统计(包括概率)的现实生活素材是非常丰富的,教材时应当充分挖掘,因此通过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经历几次统计,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对于学生领会统计的基本思想、掌握统计的基本技术,学会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基本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是从分利用教材中的示范实例来解释贯穿“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全过程。例如:(1)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从各种媒体选择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例子,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统计原理。(2)选材广泛,文字叙述通俗、简洁。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引出和呈现内容,通过丰富的素材处理内容。(3)选材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社会问题或人与自然的问题等,突出现实性 等等。总之、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统计学习的全过程中要体现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统计(包括概率)与代数、几何相比,在研究的问题上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区别。统计、概率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可以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学习。在统计与概率中,强调让学生从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活动,经历统计的基本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教学角色: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是始终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主动探究,从事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活动从事收集和处理数据的活动。因此在具体内容的处理上,要注意体现对教学方面学法和学习方式的指导。
学生学习方式: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此环节将过去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调查方法,尤其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将传统教学中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项,4、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对能力的培养。
在汇报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各组采用的方法,而且各组之间取长补短,更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自己对今后的教学究竟应该怎么做才好有了思路,还需不断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总结经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敬请专家,同仁帮助指导。
3.初中概率教学要注意的是什么?
概率是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从统计学内在的知识体系看,概率是统计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数据的分析阶段,可以利用概率进行统计分析,从数据中得出结论,根据结论进行预测或判断。因此,在初中阶段,可以把概率看成是统计过程的一个阶段。如果把整个初中阶段的统计内容按照统计活动的过程来安排,概率的内容安排在分析数据阶段更合适。另一方面,概率的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其中包含丰富的随机性以及随机中有规律性的辨证思维。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看,初中阶段只是辨证思维的萌芽,还很不成熟,因此概率的内容宜安排在学生辨证思维有一定发展的高年级阶段。
1.使用信息技术,突出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变得更方便、更快捷。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统计表,绘制各种统计图以及进行概率实验,这是统计与概率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材编写和实际教学中,应当提供使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内容的方案,作为弹性处理,供有条件使用计算机的学校或学生选用。
2、先进的计算器不仅可以处理繁杂计算,有的具有强大的统计功能。因此在处理统计内容时,强调使用计算器(机),尽量使用计算器(机)处理数据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计算一组繁杂数据的平均数或方差,可以使用计算器(机)的统计功能进行计算,使学生充分体会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将学习重点放在理解统计思想和从事统计活动上来,避免将这些内容变成单纯的数字计算。
3.淡化处理概念
虽然概率与统计的概念不多,但有些概念给出定义是困难的,教材不必追求严格定义,应将重点放在理解概念的意义上来。例如概率的概念,在中学阶段给出严格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在编写时,可以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让学生感受到概率是对随机现象中规律性的一种刻画,是对事情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种估计就可以了。
4.选材广泛,文字叙述通俗、简洁
统计(包括概率)的现实生活素材是非常丰富的,编写教材时应当充分挖掘,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引出和呈现内容,通过丰富的素材处理内容。选材 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问题、社会问题或人与自然的问题等,突出现实性 与时代感。
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虽然有大量的图表,但也需要一定的文字语言解释说明。为 不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要避免大段的文字叙述。
5.体现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指导
【统计的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扇形的统计图教学设计06-06
教学中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体会12-26
浅议改革统计学教学的尝试06-14
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几点体会论文10-22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06-03
《统计》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06-02
《扇形统计图》教学案例06-11
复式统计表 教学反思12-29
统计学教学大纲格式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