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部工作总结

2022-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总结是当代年轻人的重要成长方式。根据自身的工作情况,编写详细的工作总结报告,可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吸取教训、目标优化的过程中,对自身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改进自身的工作不足之处,从而得出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闻采访部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新闻采访部工作总结

民生新闻采访选题与策划工作探析

【摘要】民生新闻采访工作的开展是民生新闻工作者挖掘新闻内容的有效路径,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民生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明确采访目标与采访思想,而且需要合理开展采访选题与采访策划工作,从而促使民生采访工作具有良好的切入点以及采访规划作为支撑。本文以推动民生新闻采访工作顺利开展以及提升民生新闻采访工作成效为出发点,在对民生新闻采访选题工作的优化策略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民生新闻采访策划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民生新闻;采访选题;策划工作

[

[Key words] People's livelihood news; Interview topics; Planning

1. 民生新闻采访选题工作的优化

在民生新闻报道工作中,采访选题对于新闻传播成效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开展这样工作之前,新闻记者需要对自身所获得的新闻线索做出整理,并对这些新闻线索所具有的报道价值作出判断。围绕具有更高报道价值且新闻受众更为关注的新闻线索,新闻记者还需要明确采访切入视角,从而依托采访工作挖掘出更多更具传播价值的新闻内容。具体而言,在民生新闻采访选题工作中,新闻记者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民生新闻采访选题需要重视与新闻受众信息期待实现良好对接。新闻所具有的接近性指的是新闻信息被新闻受众关切的程度,这是对新闻价值做出评判的重要标准。民生新闻在接近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即民生新闻的内容能够体现出对普通社会大众的关照,这决定了民生新闻在选题层面必须与新闻受众切身利益呈现出紧密关系。与此同时,在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许多民生新闻媒体为了争取更多受众、彰显自身特色,而推动新闻报道实现了本土化,在此背景下,民生新闻采访选题内容往往就发生于新闻受众身边,这促使新闻受众对民生新闻具有了更高的兴趣。在开展民生新闻采访工作中,新闻记者不仅需要继续强化民生新闻所具有的优势,而且有必要依托合理的选题拉近民生新闻与新闻受众之间的距离。在实践过程中,新闻记者需要重视确保新闻采访选题在地域层面呈现出接近性,这要求新闻记者能够重视依托新闻采访挖掘发生于新闻受众身边的内容,从而通过强化新闻内容与新闻受众利益之间的关联,提升新闻内容的报道价值。如在交通新闻的报道中,新闻发生地点与新闻受众的距离越近,新闻受众就会越为关注新闻内容,因此,强调新闻采访选题在地域层面的接近性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新闻记者需要确保新闻采访选题需要在心理层面呈现出接近性,这要求新闻记者能够关注普通社会大众所关注的民生内容,并通过为新闻受众呈现这些内容来获得更好的传播成效。在此过程中,一些新闻虽然没有发生于新闻受众身边,但是往往与新闻受众切身利益具有紧密关系,因此,新闻记者也需要依托新闻采访来对这些新闻内容做出更为深入地挖掘。如社会保障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等都是新闻受众广泛关注的问题,即便是与这些新闻热点相关的新闻事件、新闻采访没有發生于新闻受众身边,也会得到新闻受众广泛、高度的关注,因此,民生新闻记者需要重视将这些议题作为新闻采访选题的重要方向。

其次,民生新闻采访选题需要呈现出更强的时新性。在民生新闻采访选题工作中,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新闻记者需要确保采访选题工作的开展实践能够以新闻受众所具有的兴趣作为根本着眼点。在此过程中,更具时新性的采访选题能够呈现出更强的未知性,即这些采访选题以及采访选题所涉及的新闻事件往往在最近发生,与此同时,新闻事件中许多的信息要素没有被新闻受众所了解且新闻受众具有了解这些信息要素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民生新闻采访选题能够呈现出更大的新闻价值。由此可见,民生新闻采访选题的时新性包括时间性与时鲜性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中,时间性指的是新闻时间的发生时间,而时鲜性则建立在时间性的基础之上,一般而言,发生时间越短的新闻事实更为新闻受众所关注,这就是新闻时鲜性的重要体现。从一般规律上来看,新闻记者需要重视推动采访选题呈现出更强的时间性与时鲜性,特别是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虽然最具报道价值的独家新闻已经越来越难以挖掘,但是新闻记者不应当放弃从时间性与时鲜性层面入手来提升采访选题的显著性,为此,新闻记者在对民生新闻资源进行挖掘与争夺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发生时间更短的新闻事实特别是需要关注突发性新闻,需要重视缩短新闻采访与新闻事实发生时间之间的距离特别是需要重视提升新闻现场采访报道的能力,只有如此,民生新闻采访工作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呈现出新闻受众没有了解而希望了解得新闻内容。当然,在民生新闻采访选题工作中,虽然时新性更高的新闻选题能够呈现出更大的报道价值,但是并非所有的新闻选题都需要具备更高的时新性,如一些极具实用性、能够在新闻受众生活中发挥指导作用的新闻内容,虽然同样被新闻受众所广泛关注,但是对时新性所提出的要求相对较低。

2. 民生新闻采访策划工作的开展

一个好的民生新闻采访选题是确保民生新闻能够取得良好传播成效的基础,而民生新闻采访策划工作的开展则能够促使民生新闻采访选题实现预期的传播成效,为此,在确定采访选题之后,民生新闻记者还有必要针对采访活动开展规划,并在采访实践中对采访活动规划进行不断调整,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民生新闻采访策划工作所具有的作用与价值。在实践过程中,新闻记者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民生新闻采访策划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报道不仅具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而且也具有社会教育功能与舆论引导功能,这决定了新闻报道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重视满足新闻受众的信息需求,而且需要传递出正确的价值观。民生新闻采访工作作为民生新闻报道中重要的一环,对民生新闻社会教育功能与舆论引导功能地发挥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为此,在采访策划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对采访策划工作者提出的最为基本的要求。当前,部分民生新闻媒体陷入了片面追求轰动效应与经济效益的误区,在采访策划工作中呈现出了媚俗化、刻奇化以及过度娱乐化的错误倾向,这导致了民生新闻选题及其策划工作违背了民生新闻媒体所应当坚守的立场以及所应当体现出的职业精神。由此可见,在民生新闻采访策划工作中,新闻工作者需要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探索媒体竞争力、新闻传播成效以及经济效益提升路径。在此过程中,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在民生新闻采访策划中展现对新闻价值的追求,而且需要重视呈现人文精神、开展正面宣传,并在民生问题的呈现与解决中发挥出理顺社会大众情绪、扩大社会共识、凝聚人心的作用,从而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其次,民生新闻采访策划工作必须重视强调创新性原则。在民生新闻采访策划工作中,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性思维对于提升采访策划工作水平以及民生新闻传播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下,民生新闻媒体特别是传统民生新闻媒体平台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而如何依托新闻采访策划工作在民生新闻报道领域脱颖而出并拓展自身生存发展空间,是民生新闻工作者需要关注、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此过程中,民生新闻工作者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民生新闻生产中的同质化问题,而以创新性思维引领民生新闻采访策划工作,则是避免民生新闻生产陷入同质化泥沼的必要路径。在此要求下,民生新闻工作者需要在新闻采访策划工作中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解放自身思想、敢于尝试新的采访方式与采访视角,从而依托逆反思维、发散思维推动民生新闻采访工作呈现出创新性的特征。如在社会见义勇为新闻内饰件的报道中,民生新闻记者不仅需要通过采访工作彰显出见义勇为者所具有的勇气与人性光辉,发挥出民生新闻采访所具有的舆论引导作用,而且需要重视转换采访视角,关注见义勇为者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的保护,从而引导新闻受众、行政部门开展反思,进而促使民生新闻采访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并达到预期的报道效果。

最后,民生新聞采访策划工作需要为采访工作提供保障。采访策划工作的开展既是挖掘新闻价值、提升采访成效的重要手段,而且也需要为采访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为此,新闻工作者在开展采访策划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采访工作所需要的各类支撑条件作出判断,并满足采访工作者在开展采访实践中所具有的多元化需求,从而确保其他的策划内容能够得以有效地实现。具体而言,新闻工作者在民生新闻采访策划工作中需要重视依据采访方案,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财力资源等多个方面为采访实践的开展提供支撑,与此同时,在策划方案的制定中,新闻工作者需要对采访实践所设计到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如分析采访选题、采访视角以及采访中涉及的各类问题是否被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文化传统、社会道德所允许,从而避免引发负面的社会影响。总之,在采访策划工作中,新闻工作者需要以推动采访工作实现预期效果、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为出发点,为民生新闻采访策划方案的贯彻以及采访实践的开展提供必要支持,从而为民生新闻产品生产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民生新闻采访工作中,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重视通过提升采访选题所具有的接近性来推动采访选题与新闻受众信息期待实现良好对接,而且有必要通过提升采访选题的时新性为民生新闻传播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新闻工作者需要在采访策划工作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强调创新性原则并为采访方案的落实提供支持,从而为民生新闻采访工作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发挥民生新闻采访工作的社会功能、提升民生新闻采访工作成效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王琳.探讨民生新闻采访如何把握客观性[J].采写编,2020(02):76-77.

[2]王琳.电视台民生新闻的采访策略探讨[J].记者摇篮,2020(03):88-89.

[3]侯慧琴.民生新闻采访技巧的应用法则[J].科技传播,2019,11(24):33-34.

[4]郑娇,王宇薇.论新闻采访中如何加强民生人文关怀[J].老字号品牌营销,2019(09):41-42.

作者:宋安娜

第2篇:新时期新闻采访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

摘要:新闻电视台是传统媒体的一种,主要作用是信息的传递,所报道的各类新闻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新闻电视台播报主要内容之一,大部分民众都是从电视中了解世界各地,国家政策颁布,倾听各类专家透过新闻现象显现的本质分析,而作为传播社会问题,建构社会价值观的重要引领者的新闻电台,新闻采访编辑的社会责任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新闻采访编辑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要有一定的敏感度,从实际出发,真实、可信的播报社会话题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是一个新闻采访编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新时期;新闻采访编辑;主要特点

前言:如果想要做好新闻采访编辑工作,需要的不仅是他们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电视新闻采访编辑人员运用专业技能对新闻进行加工,直接影响着新闻播报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强采访编辑人员对新闻的敏锐力、加强细节观察的能力、提升采访编辑的准备工作和提升采访编辑人员提问能力等方面,从行动出发,切实解决问题。

一、新闻工作在新时期的特征

当前所有新式媒体的互动性都十分多元化,以至于新闻的互动优势逐渐被取代,加强与听众的互动,是听众的倾向选择。提高互动性,就能增强新闻节目的影响度,由于全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从互联网上获取灵感是不二之选,互联网媒体的互动性是所有媒体中最为吸引大众的,因此,新闻采访编辑工作者需要从中选择合适的素材内容,丰富节目内容,创新节目形式,增强节目与听众的联系,促进节目内容与听众需求相一致,体现了共同性和个性化,从而带来听众听觉的享受和共舞。还得借助网络平台,开设新闻评论栏目,讓听众不仅让耳朵参与进来,也要让思想活跃起来,鼓励听众积极评价,并且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新闻采访编辑工作者们必须虚心接受,并且行动起来,不断完善新闻工作,促进新闻采访编辑工作者们创造出更好的、更加优秀的新闻节目,满足听众的需求【1】。

二、新时期对采访编辑的工作要求

新闻采访编辑工作在现代新闻的播报发挥着基础的作用,而且新闻采访编辑工作内容十分复杂。这就需要新闻采访编辑工作者对新闻资料的收集不能局限在一个小圈子,而是要意识到新闻素材对采访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寻求足够多可以播报的素材,工作人员不能抱着一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必须24小时随时随地待工,当紧急新闻事件发生时,需要第一时间赶往事件发生地,实地进行采访编辑调查研究,以专业敏感度选择需要采访编辑的人员以及筛选出有用、准确的新闻信息,并且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将其编辑成文字稿、音频、视频的等,随着电台这一平台向人民群众传达有价值的新闻【2】。其次,处于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更为迫切,对信息的要求越发的高,因此,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成为了当代新闻采访编辑工作者的追求,也就需要这个行业的工作人员抛弃传统的错误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思想,依据人们的实时需求,并且工作者们要创新思维,用饱满的热情积极对待采访编辑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3】。

三、新时期新闻采访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更具内涵和科学性

在编辑一些新闻话题时,新闻采访编辑不仅要对这些新闻的前因后果的编辑选择做出判断,还要考虑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能否引起群众的兴趣,与群众的生活是否有联系,考虑到这些方面,新闻采访编辑工作才能更具内涵和科学性。要求新闻采访编辑对新闻话题要从受众需求这个角度入手,对所收集的新闻进行深入研究、细致剖析,发现其中与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所契合,让新闻播报内容引起人民群众的共鸣,依据民众需求做出编辑内容的相对调整。新闻采访编辑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将群众关心的内容准确的进行编辑、播报工作,让群众在新闻中能了解到最为真实可信的新闻信息,将播报内容与民众日常生活相联系,要求新闻采访编辑承担起自己的职业责任,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新闻媒体的蓬勃发展【4】。

(二)报道更为及时客观

社会热点话题是新闻采访编辑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采访编辑在这方面的新闻播报已经有内部逻辑体系了,对听众所关注的新闻真相,应该真实的展现出来。所有的新闻采访编辑者都背负着政治责任感,他们的认知深度必须比一般人要深得多,对每一件社会热点话题经过播报后的社会走向要有一定得把握,对新闻带来得社会影响也需要提前做好一定的准备,帮助人民群众切实了解事情真相,对社会热点问题要保持一定的关注度,培养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正确的、理智的看法。因此,新闻采访编辑对于编辑真实新闻的学习道路是永无止境的,应强化政治意识,对社会新出现的新知识要紧跟时代潮流,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并且将新知识合理正确的运用到新闻的编辑工作中。人民群众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极有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就需要新闻电视台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帮助群众了解新闻真相,不被错误信息煽动【5】。

(三)更具规范和规划性

新闻媒体需要有着严格的行业管理机制才能承担起这个行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新闻采访编辑的行业行规的制定是首要任务,要依据信息传播的道德规范的内在标准进行新闻采访编辑规则的制定,以达到对工作人员的监督以及约束,而对一些违反了新闻采访编辑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惩罚机制的实施,让新闻采访编辑感到压力,才能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新闻采访编辑也应该对工作内容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不同的工作内容就有不同的工作责任,若是在后期新闻播报中出现了问题,应将责任追究到个人,提出解决措施,明确了每份工作的工作任务,有效避免了后期推卸责任等导致管理混乱的问题,也相对节省了解决时间。其次,当今社会的诱惑充满了挑战性,新闻采访编辑工作也是诱惑多多,新闻采访编辑的工作目标自然是希望观看率越来越高,而新闻采访编辑自身目标是希望可以拿到更多的工资以及在这行业上有足够的成就,那么职业道德可能会阻碍目标的实现,这时,就要对三者做好调整。如若未来节目知名度以及自身发展违背职业道德在电视中播报一些虚假、低俗的新闻,短时间内可能会得到许多关注,但长久以来,放弃职业道德而得到的关注注定不能长久发展下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承担起职业责任,向大众宣扬正确的思想,随着时间的发展,工作目标和自身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6】。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下的新闻采访编辑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而这种创新的实施对新闻采访编辑工作者是一个新的挑战,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让新闻采访编辑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压力,新闻采访编辑工作者必须培养新思维、丰富新闻内容、增强与听众的互动、开展新闻采访编辑工作者培训学习和加强创新工作,才能将新闻采访编辑工作的活力重新激发,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仍占据着一席之地。加强新闻对于广大群众的吸引力,注重创新,不断加快变革进程,进行一个完美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杜海荣, 查干其其格. 新时期新闻采访编辑与编辑工作的优化路径探索[J]. 新丝路:上旬, 2021(4):1.

[2]王秋萍.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采访编辑现状及对策探讨[J]. 新闻传播, 2021(19):79-80.

[3]张彩云. 新媒体时代新闻采访编辑人员编辑采访编辑工作策略分析[J]. 中国传媒科技, 2021(6):3.

[4]李毅.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及新要求分析[J]. 电脑乐园, 2021(1):0310-0311.

[5]苑鸿飞. 新媒体时代采访编辑人员新闻采访编辑工作的应对与创新路径[J]. 新闻文化建设, 2021(17):2.

[6]袁立新, 周阳.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采访编辑采访编辑人员如何做好采访编辑报道[J]. 新闻文化建设, 2021(1):2.

作者:魏孝杰

第3篇: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记者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对策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我国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统媒体基础上,迎来了新媒体时代。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合理看待新媒体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运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确保让受众获得最新、最真、最全的新闻信息。本文分析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遇到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希望对新媒体背景下电视记者做好新闻采访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记者;新闻采访

一、新媒体及电视新闻记者新闻

采访相关概念

(一)新媒体概念

所谓新媒体就是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合理运用计算机网络、卫星、手机等途径、终端,向受众传播信息的一种形态。它具有实效性、广泛性、沟通性、主动性、个性化、灵活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可以说,新媒体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电视新闻记者新闻采访概念

新闻采访可以说是电视新闻记者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但是要想最后呈现的报道得到受众的认可,就需要记者把握住采访工作的各个细节,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要克服主观判断,要和采访对象进行有效的双向沟通,学会疏解采访对象紧张的情绪,巧用一些采访技巧。将新闻的原本性和价值性进行呈现,同时确保报道的及时性。

在进行采访之前,记者要做足功课,为新闻采访及报道奠定良好的基础。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就是受众通过电视获取新闻消息。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后,受众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来获取消息。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新闻消息做出评价。

二、当前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记者在

新闻采访中遇到的挑战

(一)不利于新闻记者筛选信息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新闻记者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出大量关于要采访新闻的相关资料,可以具备大量丰富的素材。可以说,收集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上网,轻轻用手指一点,就可以搜索到信息。另一方面,网络上铺天盖地地充斥着信息,有真实的、虚假、半真半假的,干扰着新闻记者的视线。新闻记者在海量的信息中会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在这些信息中进行辨别,寻找出有价值、真实的信息。一不小心,就会报道出有偏差的新闻,受众就会对新闻报道产生质疑,损害了新聞质量,不利于电视新闻权威性的树立。

(二)进一步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的准入门槛

在过去的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只需要对采访者进行适当提问,然后抓住采访者答案的关键词进行提问,最后由电视后期团队对采访的整个过程进行删减,从而在电视上报道出相对有价值的信息。但是,现在处于新媒体的环境中,受众更加渴求新闻采访话题的深入性和吸引力,希望看到创新型的报道方式。

在新形势下,电视新闻记者要有危机意识,摒弃之前传统的新闻采访方式,学会抓住受众的心理和眼球,合理运用采访报道技巧,锻炼自己在新闻直播中的反应、总结、提问、互动能力,挖掘问题的本质。

三、新媒体背景下做好电视新闻采访工作

的具体对策

(一)电视新闻记者要更新观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电视新闻记者要转变传统的采访报道工作理念,合理看待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利与弊,要能够进一步开拓思维,学习先进的采访报道技巧,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素质。

其次,在进行新闻采访之前,明确采访的目的,安排好采访的流程,梳理好相关资料,列出准备提问的问题。同时,制定好应急预案。

最后,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要学会与采访者建立感情,尽快融入进轻松的沟通氛围中,拉近距离。记者要注意根据实际采访情况合理删减、增加之前罗列好的问题,收集到有价值的信息。做好突发情况的处理工作,保证采访顺利进行下去。

(二)创新表达,与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

首先,电视新闻记者要从新媒体中合理提取新颖的、受到人们欢迎的表达手段。

其次,记者还要学会在新媒体时代下的语境,合理穿插网络流行用语,与时代同发展,让受众能够接受。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电视新闻记者要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与技巧,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创新表达,与新媒体进行有机融合,深入实际,确保实效,使新闻采访保持时代感、新鲜感,为广大受众呈现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作者:梁哲熙

第4篇:新闻采访学课程总结

课程总结

1、新闻采访学概述

新闻学领域四大部分: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事业史、新闻事业经营管理 新闻采访学属于新闻业务分支 新闻采访的特征

5 新闻性、时效性、广泛性、公开性、连续性

2、记者的思维和意识

记者的思维

3 多向思维、逆向思维、立体思维 记者的意识

4 导向意识(社会效果)、 市场意识(报道针对性)、竞争意识(新闻竞争 )、法制意识(新闻侵权)

记者为什么需要多向思维? (1)、记者报道新闻时,需要从不同侧面对新闻事实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完整、深刻、全面地认识事物 (2)、新闻报道领域繁多,记者需要用联系的观点、用发展和变动的观点来分析和认识事物 (3)、客观世界不断变动发展,记者的采访思维也不能一成不变,应呈现多样性和多向性

3、记者的素质、修养与道德

记者的素质——德、识、胆、才、学 识:强烈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又称“新闻鼻”、“新闻眼”或“新闻嗅觉”,指的是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以及具有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 记者的修养

4 政治修养、理论修养、知识修养、作风休养 记者的道德

7 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依据: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5、新闻采访的内容——新闻

好新闻的依据

4 准确、真实、独立和公正、同情心

6、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表现出的某些信号或迹象。

记者主动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 利用互联网寻找新闻线索

从其他新闻媒体中发现新闻线索 新闻线人提供新闻线索 热线电话提供新闻线索 新闻线索的甄别:真伪和优劣

7、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向其了解事实,或以各种方式向记者提供事实的人

作为事实拥有者的采访对象

3 当事人、知情人、相关者

作为事实提供者的采访对象

3 手中有事实,但不能顺畅提供的采访对象 ⑴思想上有种种顾虑的采访对象 原因:

a.采访对象担心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副作用;

b.采访对象本身是有争议的人物,对记者采访持不欢迎态度; c.采访对象过去曾犯过错误,担心报道后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 对策:

记者要摸清原因,适当改变采访计划,或寻找新的报道角度 ⑵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或因初见记者比较紧张的采访对象 原因:采访者的心理障碍

对策: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迅速找到一种能够把双方连接起来的中介 ⑶因反感记者的举止言行而不愿交谈的采访对象

原因:记者采访前准备不足,对采访对象基本不了解,不能与采访对象产生交流与沟通 对策:记者采访前做好充分的、有针对性的采访准备

8、采访前的准备

临时准备的内容

5 明确采访目的

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充实相关的新知识

拟好采访提纲,做好提问准备 做好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准备

9、采访的组织与策划

新闻策划:指采编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策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地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 采访组织与策划的必要性

4 策划可以有效解决采编脱节问题 策划可以有效整合新闻资源 策划可以满足受众的多方面需求

策划可以有效增强采编人员的精品意识 采访策划的基本类型

策划时间:即时策划、超前策划(3)

10、采访中的谈话和提问 采访中谈话的重要性

4 说好开头话,让对方产生一见如故的亲切感

运用谈话来转折过渡,使采访张弛有度,节奏明快 运用谈话来引导采访深入进行

运用谈话为采访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问题类型:开放式问题、闭合式问题 使用原则:交叉使用原则 采访中的提问角度

3 正问、侧问、反问

11、采访中的倾听、思考和记录

全感采访:即指记者调动眼、耳、脑、手、口、鼻、舌等全部感官来进行立体采访。 倾听中注意分辨重要、新鲜、有疑问之处

12、体验式采访

体验式采访:记者以亲历的形式融入到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和自然情景中去,在获得切身感受的基础上进行深入采访的方法。 关键词:亲历和融入 体验式采访的作用 4 体验式采访,可以做大限度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体验式采访,可以增强媒体和记者的新闻竞争力 体验式采访,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体验式采访有利于新闻的改革和创新

13、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又称暗访,指记者为完成某些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 隐性采访的类型

2 旁观式隐性采访:记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秘密查看人物和事物的状态,对人物和事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的隐性采访方法

介入式隐性采访:记者根据需要,乔装打扮成某种“角色”,参与到人物的工作、生活环境中的隐性采访方法

隐性采访的法律依据

3 新闻自由权、公民知情权、舆论监督权 隐性采访的应用规范

4 隐性采访应当确定程序正当 隐性采访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 隐性采访与公开采访相结合 保护记者的人身安全

第5篇:新闻采访学知识点总结

新闻采访学

采访: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像、录音、录像等活动。

记者的类型

1、专业记者

定义:专门采访报道某一领域的记者。如专门采访报道农业领域的记者,称农业记者;专门采访报道工业领域的记者,称工业记者,等等。专业记者一般有两种形式:专门的记者和编采合一的记者。

特点:一言以蔽之,曰专,即要非常熟悉他报道领域的专业情况、专业知识和专业政策。

要求:需要有热爱新闻工作的敬业精神,还需要有勤奋学习的精神,深入采访、刻苦钻研业务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

2、机动记者

定义:不局限某一领域某一地方,类似特派记者,有时甚至就以特派记者的身份外出,直接受总编辑或记者部派遣与指挥。主要负责重要的报道任务和调查任务,以及突发事件的报道。

特点:任务不固定,哪里需要去哪里,机动灵活,随时出击。

要求:政治和业务两方面的素质都应该较高,政治水平要高,新闻敏感性要强,知识面要广,工作经验要丰富,写作要快,身体要好。

3、特派记者

定义:因特殊采访任务的需要,受编辑部特别派遣的记者。

要求: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都应比一般记者要高,否则难以胜任编辑给他的任务。

4、特约记者

定义:特约记者的编制不属于编辑部,是社(报社、通讯社)、台(电台、电视台)外的工作人员,应约完成社、台一定的报道任务。

目的:第

一、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第

二、弥补记者力量的不足;第

三、发现人才,为报道增色。

要求:他们应当是热情的社会事业家,应当是党与国家的方针和任务在各地实施的观察者、监督者和报告者,应当是各地人民群众舆论的代表者,应当是各地向全国报告工作的一个代言人。

(特约记者的工作一度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有些新办的报刊在发展特约记者时,没有严格掌握标准,多而滥;个别新闻单位甚至出卖特约记者证牟取暴利,给不法之徒利用特约记者身份招摇撞骗一可乘之机。)

记者的职责

1、采写新闻报道:采写新闻报道是记者的首要职责,包括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在内的各种新闻报道。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采写新闻报道的责任重大,记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新闻报道具有传递信息、宣传政策、弘扬先进、批评监督、传播知识、教育人民等功能,记者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 2)、记者要发挥作为新闻报道主力军的作用。要重视才写新闻,不漏报重大新闻,不断开拓创新。

3)、要正确处理好记者与编辑部之间的关系。服从调遣,从实际出发,发挥主动性,处理好和编辑的矛盾。

2、反应情况,指一写内参稿的形式,反映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对编辑部和党政领导机关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情况。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的问题: 记者方面

1)、要及时反映情况。情况贵在及时。 2)、要如实反映情况,要反复核实,并说明资料来源,以做到对事实负责。

3)、要贯彻全面反映情况的方针,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作全面反应和分析,力戒片面 4)、对工作中一些带尝试性的做法,因为尚不成熟,可以先写成“内参”,供领导机关的参考。

5)、记者通过调查研究,对某些问题形成一些新的看法,为慎重起见,也可先写成“内参”供领导阅读。

6)、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被反映情况的变化,如果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可以公开宣传,作正面报道。

7)、要警惕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记者反映情况 新闻单位方面:

1)、新闻单位领导对记者反映的情况要敢于支持、保护 2)、记者出的差错,只要不是有意造假,就不要追究记者个人的政治责任,不做政治处理,而应按岗位责任制处理

3、做群众工作,结合自已的采访活动,或者在自己分工采访的地区、部门,重点做好通讯员(或报道组、做着积极分子)的工作。地方记者的群众工作:

1)、做群众工作要有长计划、短安排 2)、要协助当地党委开展通讯工作 3)、要经常联系一批骨干通讯员 4)、把编辑部每个时期的宣传意图、报道要点,告诉给自己经常联系的骨干通讯员,以便他们及时掌握,进行报道 5)、组稿

6)、与通讯员合作写稿 7)、征求通讯员和读者对宣传报道的意见,并报道给编辑部,以利于报道工作的改进 8)、给通讯员讲课 9)、关于读者来信、来访的问题 10)、为搞好报纸发行,开展群众工作

记者的修养

1、 政治修养: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政治远见

2、 理论修养:理论水平即马克思主义水平,学习马克思主义,要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

3、 知识修养:记者知识修养的标志,主要看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既要博,又要专。 第一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

第二层次:文学知识、历史地理知识、经济学知识、法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统计学知识、心理学知识

第三层次:自然科学知识;第四层次:新闻业务知识;第五层次:外语知识

4、 专业修养

1)、要学好新闻学

2)、要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一专多能,成为业务上的多面手

要讲究语法、逻辑、修辞,掌握新闻写作规律,重视语言,还要训练写的好,写的快。写新闻要专,同时也要能写评论,报告文学,写散文等。

记者的道德(指新闻职业道德)

道德通常是指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用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解释是:“从质的规定性来看,所谓道德,就是人类现实生活中,有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种社会现象。”

1、新闻职业道德产生和发展 1)、邹韬奋的新闻职业道德

要有正确的的动机,要为社会大众的福利而活动,不能为私图,有健全高尚的人格,才可以做新闻记者,才可以谈其他各种技术方面的问题。

2)、中国记协的公约准则

拥护抗战建国纲领、坚持新闻岗位,为中国新闻事业而奋斗、不非法收受金钱、发扬集体主义,加强团结、建立平凡坚韧之工作与生活作风、努力自我教育。 3)、修订版的准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体协作精神。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3、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4、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不以舆论权谋私。

【“有偿新闻”表现形式:广告式新闻;拉广告,用新闻作交换;“三包”(包路费、包吃、包住);红包;重奖记者;出卖版面等。

“有偿新闻”是拜金主义在我们新闻队伍中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上不正之风在我们新闻队伍中的一种反映。“有偿新闻”实质是钱稿交易,用钱换稿,用稿换钱。西方舆论称“有偿新闻”为“新闻改革的怪胎”。“有偿新闻”破坏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标准,党性原则;破坏了当的新闻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和良好形象;腐蚀了新闻队伍;容易被坏人利用。】

5、道德与法律边缘问题。有些问题,既涉及道德,又涉及法律,带有边缘性,必须慎重对待,如诽谤、揭人隐私、抄袭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等。

6、保守党和国家的机密,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的大事,是社会主力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采访意识

1、 信息意识:广辟新闻信息源、增大新闻信息量、传播正确的信息、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让信息增值、快速传递信息、重视信息反馈、加强对信息的综合利用

2、受众意识

记者树立和强化受众意识,归根到底要解决为受众服务和服务的更好的问题。 报道要看读者对象,满足读者正当需要,要对读者负责,要引导读者,要重视读者参与

3、监督意识 1)、学好党和国家关于舆论监督的提法、条例和规定,树立和增强舆论监督意识;

2)、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批评性报道,其突出特点是公开性、揭露性、扩散性 3)、要知难而进、迎着矛盾上 4)、要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揭露和解决矛盾 5)、要掌握批判报道艺术

4、未来意识。树立未来意识,重点要落在搞好预测性报道上,给受灾展示一个未来世界 预测性新闻,是指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作的报道,即前瞻性报道。要重根据、比较、辩证。 预告性新闻所报道的是那些将要发生又一定要发生的事情,具有必然性、确定性。

5、竞争意识,要注意反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形成合力,讲求合作。

采访路线【结合“走、转、改”】

1、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党的新闻采访工作的优良传统,怎样深入?

1)、要下决心长期的无条件的全心全意的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这取决于记者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不怕困难,不怕艰苦,不怕挫折。 2)、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直接接触新闻源,这是记者认识采访对象,掌握第一手材料的需要。

2、正确处理好深入的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采访领导机关和深入基层的关系; 2)、正确处理好形体深入和思想深入的关系; 3)、正确处理好报道实际工作和关系实际工作的关系

采访方式

1、直面采访:是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或称面对面采访。其特点是,记 者通过口头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

掌握的原则:平等、因人而异、主动权

2、视觉采访:用眼睛采访,记者在采访时,要善于把自己的眼、耳、口、鼻、舌、身等 人体的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为采访服务。 1)、认识和发挥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

接收信息、发现线索、识别美丑、辨别真伪、洞察本质、捕捉情景 2)、视觉采访与视觉新闻。视觉新闻是指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

3、书面采访:指在不能面对面的交谈情况下,通过书信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要说明采访意图,设计好问题,给对方一个答复期限并给与反馈。

4、体验式采访:指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的劳动的酸 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是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规律性:选好体验点;甘当小学生,向被采访对象学习;不是为体验而体验,体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写好报道,并把报道和采访结合起来;体验时间的长短视情况而定;报道要有体验的特点,区别于一般报道。

5、电话采访:指记者通过电话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

哪些情况下宜用电话采访:

1)、联系采访对象 2)、重大事件,收集反应 3)、重大事件,快速报道 4)、热点话题,广泛调查 5)、咨询专家,释疑解惑 6)、留下悬念,需要追踪 7)、传闻颇多,澄清事实

具体方法: 1)、要有一套查电话号码的本领 2)、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问题 3)、报身份,讲明意图,争取合作 4)、要有礼貌 5)、记下对方谈话的语气和感情等 6)、

核实新闻

6、互联网上采访。方法:了解最新信息;拓展消息来源;运用网络进行调查;通过电子邮件和网络聊天工具进行采访;收集背景资料;同谣言作斗争。要树立补课(提高文化素质)、法制、网络规范的观念。

采访方法

1、上下结合。在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既要自上而下采访,又要自下而上采访。

2、点面结合。基于典型报道和综合报道的需要

3、交叉采访与跨行业采访

1)、交叉采访:记者到一个地方进行采访时,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往往可以发现好几个新闻线索,在采访第一条新闻的同时就顺便为第二条、第三条新闻收集材料。 2)、跨行业采访:跨行业采访一般发生在专业记者身上,跨行业采访的两种情况:记者的采访任务涉及另一行业,需跨行业采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了非本行业的重要新闻,在时间允许条件下应该跨行业采访。

4、易地采访: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应注意的情况:1)、一般以专题采访为宜 2)、由于情况不熟,要有把握了后再写 3)、对当地记者平等,尊重 4)、不与当地记者抢新闻 5)、利用机会学习外地记者的长处

5、抽样调查: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对全部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算,已达到对全部研究对象认识的目的。

新闻线索:是提示新闻的信号。

1、 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 1)、关于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重要活动 2)、关于各种会议 3)、关于新闻媒体 4)、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 5)、关于受众来信来电来访

2、增强新闻敏感: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别人不能一下看出他的新闻价值,而你却能,这就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

怎样训练新闻敏感度: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2)、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价值的理论 3)、要胸有全局 4)、掌握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

新闻策划的定义

我们所谓的新闻报道策划,是指在承认新闻是客观事物的反应这一前提下的策划,按新闻规律办事,实行新闻资源的最佳组合和配置,更好的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

采前准备(了解)

在事前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采访是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做到心中有数,以缩短主管和客观之间的距离,提高采访效率,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获得比较满意的采访效果。

1、 采前准备是初步认识采访对象的工作,以下几类需要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1)、采访高级领导干部、知名人士、国际要人 2)、采访重要会议 3)、采访重大典型 4)、采访大型国际活动 5)、采访特殊事件 6)、采访不熟不懂的问题 7)、去陌生的地方采访 8)、国外采访

2、 准备工作包括的内容

1)、明确采访目的 2)、熟悉采访对象 3)、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4)、充实新知识 5)、准备一些问题 6)、设计“作战”方案 7)、体能准备 8)、物质准备(采访本、钢笔、铅笔、名片、介绍信、资料、电脑、照相机、微型录音机、手机等)

访问规程

1、分清访问类型与选准访问对象 访问类型:

形式上:现场访问、非正式访问、正式访问

事件性新闻:突发性事件新闻和非突发性事件新闻

非事件性新闻;人物新闻访问、经验新闻访问、风貌新闻访问、批判性新闻访问

2、研究访问对象接受访问的心理

1)、愿意接受记者访问的 2)、不知道怎么接受记者访问的 3)、不愿意接受记者访问的

3、遵守时间,讲究礼貌,信守诺言

讲究礼貌:尊重对方风俗习惯;注意对方身份,提问得体;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

信守诺言:为新闻来源保密的承诺;不得发表的承诺;不得透露姓名的承诺;送审稿件的承诺

4、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谈话气氛

5、提问的技巧 1)、看对象 2)、由远及近,由易到难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3)、抓住要害,提出对方不得不回答的问题 4)、提问具体 5)、正反两面问 6)、提问要讲究方式

6、问与看相结合 1)、观察采访对象 2)、观察访问对象置身的环境

7、记录

善于观察

1、 对观察的基本要求:敏锐、独特、准确、抓要害、抓特点、要深刻

2、 观察术 1)、选择恰当的观察位置 2)、粗细结合,以细为主 3)、用眼睛观察数据 4)、在比较重观察,在观察中比较 5)、在观察中联想

突发事件

1、定义:指那些“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2、特点 :突发性、异常性、破坏性、紧迫性

3、报道基本要求 1)、留心异常现象和先兆 2)、对突发事件严重程度等级的认定问题 3)、要有紧迫感 4)、沉着应对,稳而不乱 5)、既要勇于赴汤蹈火,又要善于保护自己

4、做法:如实公开报道方针;从积极着眼报道灾情;进行连续报道;快速报道,“后来居上”(深层次报道);精心策划

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与显性采访是相对的,指记者为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藏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

1、 隐性采访的必要性

社会环境是复杂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用显性采访的方法不灵,采访对象不仅不 会推心置腹的同记者讲真心话,反而心生疑窦,多了戒备,从而设置种种障碍来应对记者,

使记者了解不到真实情况。

规律:隐性采访都是有条件的;出发点的积极意义;要冒一定风险。

2、隐性采访的类型:侦查型 体验型 验证型

3、隐性采访应注意的问题

暗访与明访的关系,将两者结合;处理好勇于冒险与善与保护自己的关系。

对“无冕之王”的看法

1、此语处于19世纪英国《泰晤士报》三大主笔时期,当时,被称为“大力神”的《泰晤士报》成为英国舆论领袖。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称他们为“无冕之王”,他们在政治上没有一定的权力却有很大影响力。后来,西方新闻界也自诩记者为“无冕之王”,意思是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

2、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新闻媒体大多属于垄断资本所有从根本上说,他们是为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的。记者们的报道也受种种限制,日本的记者标榜自己绝对的自由,称自己为“无冕之王”,称舆论是独立于政治和法院之外的第三势力,可实际上这这是办不到的,如日本记者对皇室是绝对不敢侵犯的,因为政府有一个宫内厅不断对媒介设置各种框框。即使是自由撰稿人,也有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约束他,还有国家这样那样的法律管着他,他也不能随便逾越的。所以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有些西方记者也不承认。

3、向记者不做“无冕之王”,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方面拓展。

第6篇: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编导102班 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 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 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 专业性 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1

体的报道a细小的揣测新闻背景,捕捉反常事态的蛛丝马迹b注意了解新闻和周围事物的联系和影响c寻找报道破绽,追踪求证新闻的真实核心d预测新闻发展方向,追踪进行补充报道(新闻是主体的角度)e交换角度,突出未被人重视的新闻事实⑦社会公共空间⑧公开征集⑨查询急救电话

3新闻敏感与新闻线索。获得新闻线索有赖于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和核心内容就是判断新闻价值,新闻敏感具体实在的内容:①整体判断是否具有新闻价值②与以往的哪些报道有关③该线索中最关键的内容是什么④判断事件影响的轻重缓急⑤判断读者的兴趣

4新闻线索的捕捉:①敏锐的从异常情况中捕捉到新闻线索②根据当前的宏观形势,高屋建瓴的发现新闻价值③敏锐的寻找不同事务之间的联系④锲而不舍

5采访与新闻报道策划:①报道策划的涵义:a计划b制造新闻②策划对于新闻的意义:a提供了可行性方案b充分利用了线索是报道在时效性和深度上胜人一筹

九、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1采访的十个步骤:明确采访的主题、背景研究、采访预约、采访计划、面对采访对象:打破坚冰、第一个问题、建立融洽的关系、具有威胁性的问题、恢复、总结:

2十步骤:①提炼采访的主题。采访之前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是问自己的,你需要什么信息,谁是提供信息的最佳人选。一般来说这两个问题之间是相对立的,采访的主题越具体明确,你将获得的信息就会越有趣,最佳信息提供人(当事人),审讯刑侦人员,舍友同学②背景研究。并不是每位采访者都需要大量的资料研究,但是它的重要性在于向对方表示尊重,问出有创造性的问题:a了解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年龄、籍贯、个人爱好、生活经历、从事什么职业)b了解关于新闻事实的背景材料。这包括历史背景与国际背景,也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不但有利于采访深入,也有利于报道的写作c获取材料的途径。查阅相关资料,检索相关报道,进行与采访③采访预约。 ★拒绝采访的原因:a记者动机不纯,揭负面b主观原因c客观原因,没时间d对采访目标没兴趣e对事件缺乏了解f对记者没信心,媒体能量g团队★a合适的采访环境:环境,需找合适的采访地点,由于被采访者的身份、职业、职务、文化素养、工作性质等方面不尽相同,采访地点有所不同(政府官员办公室)。语境,现实生活中,身份相近的人之间常常有较多共同语言,在新闻采访中如果利用恰当,则可以成为迅速接近采访对象的桥梁,如果身份悬殊,只要巧妙加以利用,也可以成为桥梁b在强硬交锋中创造交锋机会c在侧面迂回中创造采访机会d在多次接触中创造采访机会④采访计划。a再次说明采访目标b如何夸赞一个你从未遇到的人c采访问题的提纲(确保他们和采访目标的一致性)d多准备问题⑤面对采访对象。打破坚冰,有人说采访的前五分钟就决定了采访是否成功⑥第一个问题。一个优秀的记者会把话题非常自然的过度到一个采访问题⑦建立融洽的关系。这决定了采访会不会有一个顺畅真诚的交流,如果前面都做得很好的话,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采访越随意,信息越多,你的倾听和积极的反映会鼓励对方,你吃惊的表情也会帮助你获得更多的信息⑧具有威胁性的问题。一个融洽的关系会给你提供这样的机会⑨恢复。你可以抱歉的口吻进行关系修复⑩结束。a表现你想要结束的意思b给对方一个最后补充的机会,也许会有意外收获c留下名片d索要资料e如果再有问题,能不能和对方联系

十、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一般方法(提问、倾听、观察、记录)、特殊方法

1提问。简洁的组织问题,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能以是否来回答的问题或者答案简短明确。特点:①提问具体,范围严格,利于对某一问题的明确回答②留给对方回答的自有余地较小,限制对方扩散发挥,便于记者对某个时间和观点进行追踪

☆开放式提问,对采访对象回答没有限制,求的采访对象畅所欲言。特点:①提问概括,范围限制不严,给对方充分的自由发挥余地②谈感受,谈经历③谈话节奏舒缓,气氛较轻松

☆陈述引题:陈述是记者在提问前就自己已经掌握的材料进行陈述,陈述的内容可以是记者提问的原因,新闻人物或事件的背景材料,采访对象曾经说过的话,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等,记者由陈述引出提问。目的:①为了让对方更清楚提问的理由②是采访对象有一个思考线索③限定对方回答问题的范围和角度④提示对方回忆记忆模糊的事情⑤让对方证实记者掌握的材料

☆追问。是一种深入挖掘的提问方式,追问有助于扩展采访对象的回答:①积极反应②重复③沉默。让对方打破沉默获取更多信息,沉默3~4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更多的回答,如果不好把握时间,可以默数④扩展⑤细化⑥换话题①②③④⑤

☆引导性问题。记者故意隐蔽语言动机,借别人的话刺激采访对象,引出他急于释疑,解惑的愿望,或假设事实来套话

☆过滤性问题。面对陌生采访对象时,使用过滤性问题会提高采访效率

☆问题的顺序。从概括到细节,从细节到概括。

2采访中的倾听方法。

☆积极的倾听:①倾听的作用:懂得倾听的人会获得更多的更真实,更有用的信息,倾听的前提是你清楚的知道在一个采访中你需要什么样的信息②倾听的要求:a好的倾听者。能够记住对方口头表达的信息、琢磨对方表达的真实含义、知道对方已经说了什么,接下来又会说什么、发现对方没有直接表达,暗藏的态度和含义、换位思考,关注对方b糟糕的倾听者。局限于情节,不去发掘内藏的含义、容易被外界因素影响,如噪音,语速,甚至是对方的相貌③倾听的代价:改变自我的看法,融入对方所提供的情境中,柴静为遗孤抹泪

☆怎样学会倾听:①为听做好准备。准备听什么,提炼要点,很能够证明观点的证据,除掉先入为主的情节②提炼要点。采访对象不是专业的演讲者,需要你不断的提醒,提炼,思路才会清晰③寻找支撑材料④逆向思维⑤注意对方措辞⑥鼓励并引导⑦表现出倾听的愿望 3采访中的观察法。

☆新闻观察法的两种类型:非参与式,观察的第一层次,自然而然发生的;参与性,一个记者为了描述拳王让对方把自己鼻息打破,这个过程中,记者的整个感官都在体验新闻事实,内心感受更加丰富

☆观察的内容: ①场景、环境、声音、气味②人物:从外貌到性格,一些行为会有一些象征意义,透漏出对方的真实自我 ,如着装、眼神、面部表情、手势、脚步姿势③行为和动作、动作主体④意义

4新闻采访中的记录方法。

☆记录方法。录音、摄像,满足精确记录的需要;笔录,使用与常规性采访,复合性采访。 ☆笔录的优点:整理思路,添加表情,可保存性。

☆笔录的方法:速记、记忆、抓关键词复述笔记

5采访中的特殊方法

①隐性采访②网络采访③精确采访

☆ 定义:身份、目的、手段、只占一条就算

☆ 分类:体验式、伪装式

☆ 风险:法律、道德

十一、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价值、真实、事实、失效,让读者看见,令读者在乎) 1新闻报道的写作程序:

① 写作程序的四个阶段:a构思,在一大堆新闻信息中选择什么去报道b收集c建构,写作

阶段d修改,反复阅读、修改语法、措辞,甚至错别字

② 确定报道的焦点:a报道的重点是什么b如何向朋友讲故事

2主体的价值(新闻价值)

① 时效性,突发性事件②接近性,地理上的接近与心理上的接近③反常性,离奇事件④显著

性,名人的故事⑤重要性,社会各领域中有重要影响的事件⑥趣味性,带人情味的,娱乐的

十二、报纸媒体的优势

1可以进行深入解析:主要体现再解释性报道方面

2图片符号可以加强报道的生动性:报刊图片包括照片、漫画、图示,这些手段加强了报道的视觉冲击力

3文字有利于展示事例情趣

十三、广播电视的报道优势

1形象生动。易于接受,覆盖面大

2录音、录像的方式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3可以利用音画组合的不同方式充分展示新闻事件的含义

4运用有声语言报道新闻的若干规则:①为听而写②多用双音词,少用单音词③注意同音不同义,避免书面语

十四、互联网包容诸多优点的新媒体

1网络信息具有综合包容性特点

2网络新闻实现了全方位位的互动

3信息量大,并通过搜索引擎的方式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中国新闻四大类,消息、通讯、报道、评论,西方硬新闻:政治、科技重要事件、无趣、意义重大,西方软新闻:娱乐性、趣味性) 十

五、消息文体的分类和结构:

1消息文体的涵义:最直接最简练的方式报道新闻,最常见的一种文体

2消息的分类:①动态消息:刚发生新闻事件的时效性报道,通过报道使受众获得事件最新发展②综合消息:体现出宏观规律的报道③述评消息,带有评论色彩的消息

3消息的结构:①倒金字塔结构:常用语硬新闻的写作结构,先概述事件的焦点作为导语,在正文中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组织信息,导语的基本新闻要素包括5W。缺点:读者读完标题,导语就不读了②华尔街日报:开篇使用软导语,把焦点放在一个人、场景或时间上面,思路是从特殊到一般,借助人物、地点和事件来引出文章的重点③时序结构:故事性结构。按照时间顺序的发展来安排内容,易于表现紧张的情节④悬念式结构:设置悬念 揭示答案⑤沙漏式结构:倒金字塔+时序结构

十六、消息标题的不同形态

1单一结构标题:在简短的文字中触及新闻的主要事实,多由一个完整的句子构成 2复合结构标题:有引题、正题、副题等组合构成

引题:烘托氛围,交代背景,为事实做铺垫

正题:交代主要新闻事实

副题:进一步补充说明

十七、导语的含义

1导语的类型:硬新闻导语: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报道的主要内容,它直击要点,开门见山①概括式导语:回答几个问题而不是全部的基本问题,和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如、结果怎样②次日导语:如果别的媒体在报道新闻的时效上抢占了先机,可以尝试这种导语,他通过对新闻事实顺序的调整,把新闻报道向前推进了一步③影响式导语:在导语中写入新闻事件的影响,使报道的针对性更强,它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该事件的结果如何,对读者意味着什么

2软新闻导语:也称作特写导语。他可能有几个段落,逐渐进入正题,他暂不告诉读者报道的主要内容,而是采用描写或讲故事的方法挑起读者兴趣(时序结构、悬念式结构)①描写

式导语:开篇对一个人、地方、行为进行细节描写②叙述式导语:用足够生动的情节讲述故事,使读者感到亲身目击事件一般的感觉③提问时导语:

3应注重的问题(细节描述后、核心段落揭示事实、进一步报道)①如果使用软导语,必须在核心中告诉读者要点②注意建立软导语与核心段落的联系

十八、消息主体的写作:

1主体的涵义:消息的主干部分,具体展示新闻事实,提供相对完整的新闻信息,地点时间会更加具体,人物信息会更加详细,事情的过程会更加细致,并保持适当节奏,维持读者阅读的兴趣,主体并不是一个消息中心不可缺的部分

2主体写作的注意事项①追求细节的真实:明确五要素,新闻源等,要把某人某地等模糊性词汇具体化,不要使用化名,可使用据悉、据传②擅用数字a可用真实可靠的数据,注意数据的权威性b将数据形象化c正确使用引语:如果能够正确反映被访者的观点,可以做适当的改动,进行解释,并且要去掉引号;使用引语的情况包括:引语有趣具有戏剧性,具有相当的信息量,代表被访者的观点或倾向

十九、背景并不是必不可少P265

1消息文本中的背景意义:背景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采用从头道来的方法,、而常常是从事实的最有新闻价值、最能引起受众注意的部分切入,受众可以方便的知晓消息所报道的最主要信息。

2消息文本中背景的类型

①烘托行背景②说明性背景③揭示性背景

3消息背景运用的原则①必要性原则:并不是不可缺少的部分②简明性原则:体现简明扼要③灵活性原则:运用背景材料,应当遵循灵活性原则,让背景材料出现在各个应该出现的地方,而不应当过于集中地、呆板的使用背景材料④趣味性原则:新闻报道写的具有可读性,新闻事实本身鲜活、生动固然很重要,背景的作用也不可忽视⑤通俗性原则:为了帮助受众排除障碍,理解新闻事实,认识新闻事实的意义和价值

十、结尾并不是必不可少P268

1消息文本结尾的作用:①对新闻事实加以概括②对全篇报道进行升华③对事实的新闻价值和蕴涵意义进行点化④就报道的事实加以引申,以此启发受众思考⑤对前文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予以补充

2消息文本结尾的写作方法:①背景性结尾:在报道的末尾引入有意味的背景资料②描写性结尾:使用极富想象效果的场面描写来结束自己的报道③引语式结尾:④评论式结尾 倒金字塔{①标题高度概括②导语硬导语,概括式导语③主体展开④背景⑤结尾 华尔街日报{①标题②导语具体③核心段落概括=倒金字塔导语

二十一、通讯文体的写作P272

1通讯定义:通讯是对于新闻事实所作的较之消息体现出延展性的报道。

2通讯文体的特点:a内容的延展性b手法的多样性c效果的多层性

3通讯的分类及通讯与相关文体的比较

通讯分类:a叙事记述型通讯b调查分析性通讯c谈话实录型

通讯与相关问题的比较:共同点:讲究时效性、讲究新闻真实性、注重凸现事实的新闻价值差别:文本失效有差异,消息的时效性强于通讯、文本结构有差异署名方式,标题形态,文本容量,文本表达。

第7篇: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教案

新闻写作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基本特点

2、学习新闻的写作。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新闻的基本特点

文体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2)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做具体的叙述与展开。 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 (3)新闻的特点:传播性、真实性、时效性。 (4)新闻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5 )新闻的六要素:“五个W”+“1个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

二、学法指导 【拟标题方法】

1.简明扼要:突出新闻中最新鲜最有特点最有价值的事实。 2.爱憎分明:标题中要有明确的是非立场,鲜明的爱憎情感。

3.巧用修辞:标题中可运用比喻、对偶、引用、仿拟等修辞,使标题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导语写作方法】

1.交代新闻的来源和根据,给人真实感。 2.交代新闻的重要点,给人鲜明的印象。 3.交代新闻的新鲜点,给人耳目一新。 4.文字表达巧妙精练,给人形象感。

三、文题展示

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最近发生了什么特别的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尽可能多方调查、采访,采集相关信息,写一则消息。不少于300字。

【点拨思路】审题:注意题目限定了文体——消息,也限定了选材的范围——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选材。

选材:可以选择班上或学校近期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体育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文艺会演活动等;社区、村镇等开展的各种特别的或有意思的活动等。

写法:按照消息的基本结构布局谋篇,结构要完整,中心事件要突出,语言要简洁,必要时可以交代一下背景。

【写法指导】

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让别人关注你的报道,标题就一定要醒目,特别是主标题,要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消息标题的要素必须包括何人(何物)做何事,语言必须简洁准确。

2.导语:导语是指一则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吸引读者。导语的形式主要有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

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现在,一般的消息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让人们能看一眼就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

因此,我们在写作消息的时候,要具体掌握消息的结构特点,勤于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消息。

四、学生写作实践,集体评议。

【附:板书设计】

学习写作消息

确定一个新颖、醒目的标题

合理安排结构

语言要准确、简明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第8篇:新闻采访提问(新闻学专业)

1)开放式提问:大而化之的提问。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抽象、范围较大的提问,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被采访对象自由发挥的余地。

A、长处

a、问题问得比较自然、缓和,有利于创造融洽的谈话气氛

b、被采访者回答起来比较自由,容易谈出一些宏观性的材料,也可能露出一些有价值的“话头”

c、记者比较容易处理:对于不太了解的采访对象,可以“投石问路”,并且赢得一定的思考时间

B、短处

a、问题流于一般化,被采访者容易泛泛而谈或者不知如何回答

b、问题焦点不集中,被采访者不容易说出心里话

2)封闭式提问:有特定指向的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被采访者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

A、长处

a、问题问得明确,容易得到被采访者的具体回答和有价值的材料

b、问题焦点集中,被采访者容易说出心里话,采访容易深入

B、短处

a、提问的度比较难于把握,很容易影响到谈话的气氛

b、提问的面比较容易疏漏,很容易影响对情况的全面了解

一般说来,开放式提问大多用在提问的开头,中间话题的转换,或者用来搜索情况、调节谈话气氛等;封闭式提问大多用在提问要从某一点突破,,深入了解某些情况、某个问题,或者是“步步紧逼”的追问,或者核实某个材料等。但是,整个采访仍然要以封闭式提问为主。封闭式提问的技巧就在于要不断细化问题(需要“再现”/“展开”部分)内涵。

2、方法

1)反问法:指从事实的相反方面活被采访者谈话的相反方向提出问题,迫使被采访者思考并回应的提问方法。反问法是一种激将法,社和采访在关键地方步愿意透露真实信息的人。但是要注意:反问法提问通常比较尖锐、奇特、刁钻甚至古怪,所以提问者的立场正确与否非常重要,并要善于控制气氛

第9篇:新闻采访

文字报道

()

图文报道

()

摄影存档

()

请外媒

()

出席者,参加者

新闻点(是否首次,与过去同类活动比较有何创新,有何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等)时间

星期

地点

预约

单位

预约单位联系

人及联系电话

任务分派(由新闻中心

填写)

文字报道

新闻图片

摄影存档

对方供稿

请外媒

1,学校《周表》(包括南校区周表)上的会议与活动,我中心将根据其新闻性自行决定是否报道或摄影,无需提交此表预约.二级学院的一般会议与活动,原则上自行采写,通过新闻网投稿.

2,请主办方至少提前一个工作日递交此表.由于工作程序的需要,本中心不接受电话预约,口头预约,电子邮件预约等.未按程序预约的活动,需请主办单位自行提供稿件,通过新闻网投稿.

3,校领导参加的活动,请承办活动的部门填写此表.如无明显的承办单位同时又需摄影存档或新闻报道,请校领导的秘书人员填报此表.

4,外媒(电视台,报纸等)对普通会议及学术研讨会一般不予报道,除非有新闻人物到场.

5,多个采访任务发生冲突或预约的活动新闻性不强时,我中心可能作出取舍,敬请原谅.

6,学校摄像工作是由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的,如需摄像请与教育技术中心联系预约.

北校区联系:36207017(行政楼四楼414新闻中心,杨老师,孙老师,刘老师)

南校区联系:39328338(教学楼A座3楼党政办,陈老师)

此表可复印,可在宣传部主页下载,可向新闻中心,南校区党政办申领.预约也可通过新闻网右上角"新闻与摄影预约"网上提交.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2005年12月制

上一篇:学校建设发展邀请函下一篇:外科护理教学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