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采访新闻稿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视台采访新闻稿

电视台采访新闻稿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电视新闻采访流程,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公正,杜绝虚假新闻及有偿新闻,我台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台各频道、各中心、报刊社、网站等部门从

事新闻采编业务人员。

第二章 线索来源

第一条 记者需通过正当渠道获取新闻线索,并对所获取的新闻线索

有核实之责任和义务。

第二条 对互联网上的线索来源要认真核实,防止盲目跟风、恶意炒

作、偏信偏听。记者所引用的互联网线索,应当来源于国家机关门户网站,各级政府门户网站,中央新闻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属新闻单位所属的门户网站。

第三条 记者对新闻线索提供者提供线索的主观动机与目的要严格甄

别,防止被他人利用,充当商业纠纷一方当事人或不法中介机构获取利益的工具和手段。

第四条 记者获取的新闻线索须上报各中心编委会或编前会讨论后方

可进行正式采访,突发热点新闻线索需口头报请中心分管领导审批后方可采访。重大新闻事件要报告分管台领导和台主要领导。在采访中有把握不准的问题应及时上报请示。

第三章 采访过程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第六条

第七条 记者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正当要求,对被采访单位或个人进行采访时需遵循相关程序,出示合法的新闻记者证或我台采访公函。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应尽量向被采访对象讲明节目播出的渠道及相关情况,暗访调查采访特殊处理。记者要深入新闻现场采集第一手信息,保证新闻要素准确无误,防止道听途说;除特殊需要对提供信息者保密外,报道中应指明消息来源。采访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当事双方意见,给予当事双方同等的采访条件,不可厚此薄彼、偏信偏听。采访过程严禁虚构事实、导演现场、组织拍摄,严禁将新闻采访娱乐化、表演化。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使用“钓鱼”等违法方式引导被采访对象从事各种违法活动。严禁使用威慑、恐吓等不当手段从当事人手中获取新闻线索或内容;严禁在采访活动中接受当事一方的宴请;严禁收受任何形式的贿赂。记者所选择的采访对象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不得根据随

意选择的采访对象所陈述的内容就对某一事件、现象或问题草率判断,妄加评论;既要确保真实记录新闻现场及被采访对象的陈述,更要注重所记录的现场与被采访者陈述的内容与事实真相之间的关联。

第八条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遭遇特殊情况需对当事一方进行非正

常拍摄时,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侵犯被拍摄者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

第九条 记者应以平等的姿态完成对当事人的录像或录音采访,语

气要诚恳,不得盛气凌人,高高在上,尊重被采访对象的人格、尊严、生活习俗及民族宗教信仰。

第十条 采访意外事件,应顾及受害人及其亲属的感受,在提问和

录音、录像时应避免对其心理造成伤害。

第十一条 采访不得干预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的调解,不得干预正常的司法审判活动;不得影响司法公正和法律判决,不偏袒诉讼任何一方;不针对法庭审判活动进行暗访。

第四章 采访内容选择

第一条 要确保采访内容声画同步,保持画面与声音的时空一致及完

整性,防止移花接木,声画异位导致报道失实。

第二条 对被采访对象同期声的剪辑必须内容完整,不得断章取义,改变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原意。

第三条 引用图像资料要与配音相一致,防止引用不当造成报道内容

失实或侵害资料画面中当事方的合法权益。同时,应注意资料的版权保护。

第四条 不得引用未经核实的互联网图片及视频资料。引用图片或视

频应当来源于国家机关门户网站,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中央新闻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新闻单位,以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直属新闻单位所属门户网站。

第五条 严禁采用自然主义的手法,选择展示犯罪过程和作案细节的图像和画面,坚决制止选用渲染凶杀、血腥、暴力、色情等情节,以及详细描写公安人员破案过程和破案细节的图像。

第五章禁止有偿新闻

一、本台采编人员在采集、编辑及播发新闻时,不得以任何形

式收取费用;严禁向采访报道对象索要钱物;不得接受采访报道对象及不法中介以任何名义提供的钱物、有价证券、信用卡以及实物等;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得以任何名义向采访报道对象借用、试用车辆、住房、家用电器、通讯工具等物品。

二、新闻报道和经营活动必须严格分开。本台由专职人员从事

广告等经营业务;台不给采编部门下达经营创收任务;记者 编辑不得从事广告及其它经营活动;经营部门不得以“维护客户利益”为由干扰采编部门的正常工作,严禁以主观倾向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与公正。

三、采编人员严禁以职务之便要求他人为自己办私事;严禁采取

“公开曝光”、“编发内参”或“扣押报道”等方式要挟他人 以达到个人目的。

四、新闻报道与赞助必须严格区分,不得利用采访和播发新闻报

道拉赞助或变相为企业或产品做广告。

第六章监督与处罚

第一条各中心、报刊社、网站负责对所属部门新闻采编从业人员日

常的采、编、播行为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条 本台采编人员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报道失实,对当事方合法权

益造成侵害,由其归属的部门依法依规对当事人做出严肃处理,并将处理情况报台。

第三条 本台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弄虚作假,编造事实;收受被采访者

第四条

电视台采访新闻稿 篇2

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要运用新奇巧妙而又灵活多变的的访问方法,这就是新闻采访技巧。新闻采访技巧是许许多多新闻记者成功经验、失败教训汇集起来,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采集真实材料、打开真相之门的一把钥匙,加以概括、提炼的结果。记者在采访中担当的是一个问询者、探询者、提问者、记录者的角色,这是采访工作的实质。采访是一门艺术,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成功的采访会为节目锦上添花。其中所要用到的一些技巧,是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摸索才能掌握的。只有善于总结,勤于积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用各种采访技巧,才能出色完成采访任务

精心筹划,做好采访前准备

在采访前,要先对采访对象有所了解。先查看一些有关资料,通过事前走访有关部门或人士,对采访对象做一些了解。将现场采访的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在同一时间内,按照各自分工的不同,组合成采访团队,完成采访工作。在事前沟通中,获取责任当事人相关资料、体貌特征等方面的相关信息,才能在现场采访中获得圆满成功。在有充分调查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采访,往往能唤起被采访者的信心、激情,使采访更顺畅,采访结果更富有成效。

新闻的前期采访

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也就是静态采访。其次,要善于提问。在这一环节要把握三个原则: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细节性原则。记者要明确自己采访的目的,根据目的去设计问题,不要漫无边际地泛谈。提问的针对性包括关键人物和报道思想两个方面。再次, 每一位受访对象的身份、个人修养、地位不同,都会影响到记者采访时的心理状态。要善于调节和控制心理和情绪, 始终保持平和冷静的心理状态,善于和各种类型、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采访对象打交道,机智灵活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采访工作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双向相互交流的活动,记者的言谈举止、情绪都会影响到采访的效果,圆满地完成采访任务。要想达到理想的采访效果, 记者必须和对方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沟通桥梁,取得采访者的信任,降低采访对象的心理戒备。

采访的一般方法

采访是一门艺术,是获得新闻的基本手段。新闻采访记者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是在采访提问中要增强感染力、吸引力、亲和力,坚持以人为本。提问得当可以使采访过程顺利完成,被访者全力配合默契,取得较好的采访效果,创造出良好的采访氛围,并且可以融洽双方和谐关系,创造一种良好的采访气氛。提问的技巧归纳起来有三种形式:正面提、侧面问、反面激三种。提问采访的基本形式大体分两种。开放式提问和另一种是闭合式提问。要灵活运用采访的方法,采访的方法一般有一般性采访、隐蔽性采访和即兴采访。采用恰当的采访方法,可以使大大增强了记者采访的真实感、生动感、现场感、亲切感和观众的参与感,观众产生见其人,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正是新闻所追求的真实性。

要全面真实地掌握事实的真相

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要尽一切可能走进采访的第一现场。离新闻现场越近,就越贴近真实,新闻的价值越高,这已经是新闻记者们达成的共识。把新闻发生事件现场直播、同步报道是最高境界。作名一名新闻记者,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具有清晰的思辨力和政治敏锐性,坚持“事实第一性,报道第二性”的观念,要忠于事实的本体,坚持正面宣传,把握正确的与舆论导向,坚决杜绝失实报道和虚假新闻。

采用“全感采访”来增强采访效果

“全感采访”的含义就是新闻记者要深入现场一线,运用全部器官如耳朵、鼻子、眼睛、舌头等去全面感受, 通过触觉、味觉、视觉、嗅觉等去感受新闻事件,对人物、场景、事情经过进行全面了解,感受深同。采用“全感采访”的方法不仅可以捕捉人物形象、新闻事件、活动情节所透析出来的崇高的思想境界,而且可以获取新闻事件及人物活动的基本情况,“发掘和掌握事实的真相”就是“全感采访”的目的,所以,新闻记者只有亲自感受,亲临现场,才能捕捉到真正的第一手材料。

总结

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体验 篇3

一﹑要准备充分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比喻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如果采访前不做任何准备,不对采访对象和相关信息进行了解,进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然后匆忙上阵,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就是所提问题有限,找不到话题,采访中出现“冷场”,采访收获不大,结果写出的新闻作品必然干瘪无味。

二﹑要注意细节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概况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泛泛而谈,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

三﹑要有针对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一次,笔者到农村采访,想了解农村干群关系方面的一些情况,于是问一位农民:“你认为当前新形势下,该如何处理好干群关系?”结果那位农民立在那儿,嗫嚅半天也没说出什么东西来,后来,我改口问:“你认为要做一名受农民欢迎的村干部,他应该怎么样?”这下,这位农民反应过来了,马上谈了起来,而且讲得还很生动。但如果当时是就这个问题询问乡镇领导,那么第一种问法就比较合适了。

四﹑要尊重采访对象

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五﹑要营造气氛

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

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笔者有一次前往江西省采访一位经济园区负责人,由于是外地媒体,对方不大配合,笔者听他说话,觉得好象有点安庆口音,一了解,这位园区负责人曾经在宿松县插过队,于是笔者就从宿松县这几年的发展聊起,渐渐地他就打开了话匣子,使这次采访获得圆满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融,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总之,记者在采访时,要准备充分,设法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的气氛,使采访成功,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电视台采访新闻稿 篇4

实习时间:2005.07.10~2005.08.20

工作内容:协助记者进行联系、采访、拍摄、写稿、编辑等一系列新闻实操工作,并跟随记者到罗定市拍摄城市宣传片

实习报告

贯穿整一个实习过程并且暗自潜藏在意识深处的,似乎是一种无法遣散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并非来自可触摸的失败经历,而是来自实际表现与自我期许的反差;如另一位实习的同窗所言:从理想回归到现实,想到自己的将来,不禁心乱如麻。

上述这种说法似乎有些打击士气的嫌疑,而且对学院的付出和期望亦是一种不忠,但是这的确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的观感。实习到中段的时候,王军老师来犒慰我们这些在南方电视台饱受就餐之苦的同志们,饭桌上逐一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收获。我说,在这么多实习故事之外,我并没有经历什么不平凡之处,我甚至没有一个自己的独立作品;而电视媒体的运作方式和视像新闻的操作方式也使我产生了疑惑——我将来是否该从事这一行业,抑或应该去平面媒体和广播媒体谋求立足之地?当然,我可以找出很多现实中的很多限制因素来说明我为什么没有独立的作品,比如说电视台里有规定实习生不能操作机器而他们参与报道的新闻也不能附上他们的署名,但是,我必须承认,这更多是有关我的性情,其次则是能力和态度。

在我们正式报到之前,广州大学和复旦大学实习生已经来回穿梭于办公室间,或是手拿资料文件匆匆赶稿,或是跟随记者外出一线。频道的黄副总监带着商量的口吻对我们训导说:你们是来做贡献的,不仅仅是来学习的,你们的付出就是你们的学费。之后采访部的杨副监制则在复旦的实习生面前说:汕大的师兄们操作方面已经没有问题了,以后你们多跟他们学习学习。这句话让我们暗自欢喜了一阵,但是不足以成为我放下担心的理由。在此后若干次的采访拍摄中,某摄像师看着在一旁将脚架挪来搬去的我,说:你过来,将这张文件上拍下来,我要的这些、这些、还有这些字眼的特写。我顿时一阵紧张,手忙脚乱地将那笨重的机器切到脚架上,调白、对焦、构图,忙活了好一阵,该摄像问:你以前用过这机器么?我面无表情地答道:没有,我们以前都是用小机的。他用手一挥,“行了,走开,我来吧。”我更加忐忑不安了,心想我刚才回应他时的那个表情一定让他很不高兴,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来自父母的遗传常常让我在紧张的时候就变得脸色很难看,而此后的几次临阵被撤也没能让我省悟过来——无论你天生的表情是怎么样的都好,面对你的老师的时候,都要尽量给出一个淡定的笑容来;又或者,你为什么不干脆对他说:老师,不好意思,可以多给我一次机会吗?

我曾经在我的实习申请上写下了我的缺点和劣势,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我反应很慢。我承认这是一个可以逐渐得到改进的缺陷,但是,在分秒必争的新闻现场,我怎么能够以这样的理由在记者面前应付我的工作呢?有一次跟随一个跑政法线的记者去采访一条关于汽车诈骗案的新闻,在采访受害者的时候,由于来的媒体记者众多,受害人被围成一团,摄像记者则肩扛摄像机推着挤着在拍摄。意外的是该受害人讲得声泪俱下,将受骗过程的细节一一道来,摄像记者们则脸色惨淡,肩头酸痛双手发软。我站在外围插不进去,完了我们的女记者出来破口大骂:你怎么搞的?人家摄像在里面扛了半个钟头都不止,你却在外面闲着!别忘了你是来干什么的,你是来扛脚架的!我无言以对,照样是脸色苍白,极其不讨人喜欢。过了几秒钟,我终于鼓起勇气对摄像记者道歉说“是我的错是我的错”,但是,此事却让我再次认识到,这是一个不打无准备之战的战场,没有人会听你的解释,甚至道歉都没有用,因为错过了现场就永远不可以再挽回。

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在我未实习之前,则因为课程的缘故胆大妄为地设计过实习的报纸专刊,并且在上面发表“学而实习之”的“大论”。但是真正实习的感觉却远非如纸上谈兵那样简单。南方电视台是一个省级台,机构精简,也没有兄弟台那样的众多冗员,因此在我们新闻部的办公室里,整天可以看到记者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上班的时间并不太早,又异于我最初的想象;但是来到之后便立即着手找选题,联系外访,或者一有突发立即赶赴新闻现场。我们这群为数大概三十人的实习生们,则早早来到办公室,尤其是那些安静沉默的女生们,早早地便守在热线电话机旁,帮他们的老师“找料”。本地的电话并不多件,反倒是东莞等工业城市的来电占了绝大多数。我每每听到有关拖欠工资不给反打人之类的投诉,只能按照接听热线的常规程序,用“中立”的态度向他们表示我们会跟进此事,如果领导审批之后需要采访我们则会立即与之联络。但是实际的情况是除非发生重大的事故或者灾难,这些外地的新闻往往是得不到上镜的机会的,毕竟南方台是一个立足于本土化的媒体。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内心常常感到矛盾,既感到自己作为一个新闻人的责任重大,又感到自己并非是万能的救世主而无奈万分。类似的投诉每天听上几百个,耳朵渐渐地感到迷糊,而过后反省,才感慨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要保持恒久的良心和责任心是何等的艰难。

我所跟随的马记者也是汕大的毕业生,但我还是称呼他为老师而代之师兄。他跑的是交通线,火车站是常去的地方,据说那里的便衣警察和小偷都已经到了可以跟他打招呼的熟悉程度。身材短小的他在办公室里经常遭领导和同事的讹揄,他却总是以嘻嘻的笑脸相对,完全没有生气的迹象;但是到了编辑室里,如果看到摄像拍的东西不符合他的要求或者不够水准的时候,他便毫不顾忌地破口大骂,骂完了之后则会告诉我哪些镜头不能那样拍等等。写稿是我们实习生应尽的义务之一,但是我写的稿件却没有给他看过,只是直接就交给了总监,想想这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因为那样就失去了一个修改和进步的机会。

实习将近结束的时候,我和秀彬跟随频道的王副总监和“台里最杰出的摄像”单记者去罗定拍摄城市宣传片,在时事新闻操作之外了解了宣传片的拍摄和制作过程。我们两个作场记,兼作扛机器的伙计,而当地的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则尾随我们,看我们拍摄当地的建筑和民俗。每到一处,我们便受到上等的招待,而我和秀彬的实习生身份因为并没有得到“揭露”,所以也享受一样的礼遇,当地的领导甚至在工作的倒数第二天极力推荐我们去桑拿沐足,走的时候亦给我们捎上大量的当地特产,只是有没有给红包我就不得而知了。颇为讽刺的一次是我们到当地的一个镇去拍蔡廷锴先生故居,而当地的宣传部门负责人则在餐桌上跟我们大谈进行正面宣传报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令陪同我们的市宣传部门领导很不好意思。在此前的采访拍摄中,我也遇见过类似的情况,或者说,见识到在现实中的新闻操作果然跟书上的颇有出入。

一旦工作起来,记者们通常便吃了上餐没有下餐了。一般而言,从上午九点多十点钟出去,有时候要工作到一两点,回来之后叫个外卖,一个钟头后便开始写稿,然后立即到编辑室去“霸位”上机。像经济频道的两个栏目《南方报道》和《今日一线》,截稿时间分别是下午六点和晚上八点,要是记者超出了这个时间完成,不但影响了后期配音和编辑的工作,而且严重的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常播出。所以每临近截稿时间,总监和监制就会变得格外严肃和不通人情,记者们稍微动作慢的便会被骂得狗血淋头。不过这是工作,做不好就要挨骂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这也是有关薪水,每个人不得不兢兢业业地工作。

等到监制审批了上交的“作业”之后,记者们终于可以抽身离开了。因为新闻部里的大多数员工都在二十多岁上下,无家无室,一下班就到附近的网吧去上网打游戏了。晚餐在网吧里叫外卖解决,而晚上十点多十一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去,明天又是忙碌的一天。我们就住在附近,晚上也会到那里去上网,每当看到那些记者,大家都没有了客气,各自在眼中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而已。

我们有时候会说,呆在办公室里没有一种归属感。没有一张椅子是专门为你设置的,也没有任何一张桌子是为你准备的,我们就像是一群临时工,我们的薪酬就是我们所看到、听到、体验到的一切见闻;但是,我没有值得后悔的地方。如果有的话,那就是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来实习,为什么不把专业的基础打地坚实一点,为什么不更积极主动一点以获得更多的锻炼。

在将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新闻实习报告--广东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新闻采访部近四十天的实习中,我深切体会到,做一个真正的记者不仅仅是一个摄像或者写手,也是一个细心的社会观察者和大胆的社会体验者,就像是马记者在火车站的时候对我说的:小曹,你看看哪些人最有可能是小偷或者野鸡车的团伙分子?看,那些无事打着伞的就是。我也做过类似于卧底的角色,但是我所满足的绝不仅仅是由此得来的勇气和自豪感,而是一种正当性被实现的感觉,就像在揭露火车站附近的黑公话摊点的时候,我感觉到,原来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好人。

对于实习,有过许多新鲜的体验,但是面对不久的将来就业的压力,未免有一种欲说还休的迟疑。我无法将这份实习报告写得很正式很官方,因为我的感触全部来自零散的印象,而我所要提供的所谓的经验和告诫也包含在我的文字中,无需用条条框框的方式列举出来,倒是在最后附上几则我认为比较有趣的东西,以飨读者:

第一份是公告在办公室黑板上的通知:各位司机,请勿再把杂物废弃在班车里,尤其是安全套,未用过的也不行。关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要抓典型了。

第二份是有关报料热线的,我从中做了一份排名,让大家看看民生百态:

最热门报料信息:老板欠我工资还打人!

最热门报料来源:东莞市某某镇某某工业区某某厂,想采访我,对不起,还没固定电话~

最不愿意透露个人信息的报料:那一条街的女人都卖淫的!

最受非议的部门:劳动局——我去年就找过他们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回复?

最遭人骂的工作人员:保安。唉,比小混混的声誉还要差~

最可以令记者快速行动的报料:死人塌楼了!而且就在您楼下~

最令接线生头痛的报料:唉,你说这样下去中国的前途何在中国人们的前途何在…………

最让男接线生不好意思的报料:我被人强奸了,想自杀,但是不能跟你说。

最让人爱莫能助的报料:我女儿患的也是地中海贫血,你能帮帮我们找个三十万出来吗?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报料:哎呀你们的节目真是好啊我最爱看你们的节目了我现在还在看呢~

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报料:……(先生您说慢一点好么?你到底想说什么呀?)

最吸引人兴趣的报料:我刚才在楼顶看到UFO啊!

最长气的报料:事情是这样的……我再跟你说清楚一点吧,事情是这样的……事情是……

最令人感叹的报料尾声:你们记者是为社会声张正义的,我就只相信你们!

……

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与写作的心得 篇5

十一周的学习,感觉最轻松的学习,就是听,学习。

听老师说许多个人经历,非常有借鉴性,也非常值得学习。老师很可爱,幽默风趣,阅历丰富,能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要说起半个学期以来的心得很多,想法也很多。

首先,感觉课好少,被好多事情冲掉了好多,好可惜,我们的课本来就比第一专业是新闻学的同学少了很多。当老师说课程讲完了以后,我还愣着,为什么我们冲掉了那么多,还可以提前一周结束!还有就是学二专的心得,我感觉学院好敷衍我们,最开始看见新闻学院的宣传牌的时候,我想大家都是奔着能多学点东西心修的二专,可以修了以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在课堂上学来的东西好少,课程也很少,最无语的是,为了节约教学资源,居然是三个年级一起上,先上新闻编辑与评论再采访与写作。今天,看到新闻台湾一大学生大骂教育部长,指责其关于不应该发文“关心”参与反媒体垄断的学生,可是我们什么时候能维护我们该享受到的学习的权利,或者说我们也应该节约下老爹老妈的学费,可叹!

借用串说词的用法,刚刚谈的是比较沉重的话题,其次,说说轻松的。因为上学期上的是万忆老师的课,也是广播电视新闻学概论,万忆老师也是一位有趣的老师。两位风格差不多的老师让我们在私下小小忍不住放在一起对比了下,最后感叹,干到圆满的记者是不是都是这样:有点愤青,幽默风趣,不拘小节,会传授我们一些在社会上行事应该注意的行规,思维强劲,上课中接完电话,我们还没回神过来,老师马上就说下一段了,给我们感觉都是咱广西的新闻的大师,有次我们还开玩笑说:不知道两个老师到底谁比较厉害呢?

新闻采访提纲以及采访记录 篇6

采访主题:大一学生对大学期末考试的看法 采访对象:大一学生(1—2名)采访方式:校园现场采访

采访背景:临近期末考试,大一学生对大学的考试方式看法不一 设计问题:

1、与高中考试相比,大一学生更喜欢哪种考试方式,理由。

2、两种考试模式有何不同,其优缺点。

3、学校实行的绩点制度因老师标准不一,会不会有损公平。

4、如果绩点导致的不公平发生在受采访者本人身上,他(她)作何感想。

5、绩点不公对学生的影响。

6、如何正确对待绩点可能导致的不公等。整理采访资料:完成写作 工作人员安排:

记者:XX

采访提纲:XX

采访记录:XX

道具师:XX

采访记录

记者:同学你好,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同学甲:好,行。

记者:现在临近期末考试,同我们以前的考试相比,大学考试有它自己的特点,那么你是喜欢以前的考试模式还是喜欢现在的呢?

同学甲: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现在的考试模式。记者:能具体谈一谈为什么吗?

同学甲:因为现在考试和以前相比,它少了很多压力,没什么期中考试和月考,就一个期末考试。你只要最后努努力,就行了。记者:那你就是说“临阵磨枪”也管用是吗?那么这样的知识你认为是牢固的吗?

同学甲:首先我得声明一下,这也不是你说的什么“临阵磨枪”,它还有一个平时积累的过程,最后是一个冲刺阶段,需要抓紧复习。这样的考试应该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相比较高中而言,知识可能没那时记得牢固。但是我觉得,大学重要的是能力培养,知识都是次要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积累的。记者:对大一新生而言,我们学校的绩点制度是一个新事物。那么你认为绩点制度会不会有损公平呢? 同学甲:我觉得有点。记者:为什么?

同学甲:因为有学长就说,你拿到的分数、绩点是看你选什么老师。比如说,同样的一门课,你选的老师不一样,可能有的老师给的分高,有的老师给的分低,老师存在不公平。他给大三的学长学姐分高,给我们大一的分就比较低。我有的同学选那个管理之类的课,那老师给的分都比较低。

记者:如果这种不公平发生在你身上,会对你有什么影响? 同学甲:说实话,肯定会有点打击我的学习积极性的,因为我会觉得白付出了,有点不公平。

记者:那你是怎样看待这种不公平的呢?

同学甲:首先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平时的积累,只要你付出了,回报肯定还是会有的。当然这个绩点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呼吁一下,对绩点制度做一些改革。让学校在培养我们能力的同时,也考虑一下我们学生的公平。最好不要让我们心里感到不平衡。

记者:谢谢你的建议,好的,谢谢。

记者:同学你好,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 同学乙:好的。

记者:据我们了解,你平时还是挺努力的,也并不缺课,而你的选修课得分却比较低,那么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同学乙:我觉得这个整个的大学教学体制有点不公平,主要是这个绩点制度,它完全由老师决定。那些平时和老师走的近的学生、交流比较多的学生,老师就可能给他们的分比较高。而一些不善言辞,沉默寡言的学生得分就比较低。老师看不见他们的努力。这样就会造成不公平,打击像我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记者:如果这种情况不能改善,那么你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继续努力吗?

同学乙:这个看以后的情况吧。在搞学习的同时,我应该多注意和老师同学交流这一块。

浅析电视新闻采访技巧 篇7

在采访进行前,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必须的和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人比喻采访为面对面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如何在这个思想交流中从对方口中挖掘出更多有用有价值的信息, 则需要新闻采访者了解采访对象, 因此, 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如果不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匆忙上阵, 那么在采访的过程中, 可能找不到合适的话题来挖掘信息, 也有可能因为话题不恰当, 而出现尴尬冷场的情况, 这样得到的新闻作品质量是没有办法保证的, 因此充分的准备是优秀的新闻采访必备的组成因素。

二、采访问题要具有针对性

针对不同的事件, 不同的采访对象, 其采访的问题或者提出问题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如果采访对象是事件的领导或者负责人等, 则采访的问题可以以全局性的问题为主, 如果是普通的群众或者干部, 则采访的问题可以针对事件的细节和要点来提问。举个具体的例子, 如果记者到农村进行采访, 想要了解当地农村干部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如何, 这个时候如果问一个农民“你觉得在目前党风倡导的形势下, 一个好的农村干部需要如何处理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显然会让很多农民觉得茫然而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但是如果提问:“你觉得一个受到百姓欢迎的干部需要具有哪些品质”, 那么农民也就有话可以谈了, 而记者也可以相应的从中得出很多相关的信息。因此, 搞清楚采访对象, 进行针对性的提问, 是提高采访效率, 获得更多有利信息的关键步骤。

三、采访过程中需要注意细节

一部好的新闻作品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细节。处理好细节可以直接决定新闻质量。因此,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需要时刻注意如何挖掘丰富的新闻素材, 如何找出事件背后细小的闪光点。新闻是通过事实来体现其信息价值的, 如果一个新闻没有具体的东西做支撑, 全部都是数据或者泛泛而谈的词语, 那么这样的新闻是很难吸引人或者引起读者共鸣的。因此, 记者在新闻采访时, 需要从尊重事情的角度出发, 把握信息的细节, 从而整合出一个生动而内容丰富的新闻作品, 以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和价值来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或者讨论。

四、采访过程要学会营造气氛

要让采访对象自然而然的透露出新闻事件背后的信息, 记者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取得被采访者的好感, 并且营造一种轻松交谈的氛围, 让被采访者快速转变角色, 感受到交流的氛围, 将采访当作是一种倾诉或者交谈的方式。因此, 记者要学会如何营造合适的气氛便于采访, 其中, 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某种“媒介”来营造气氛。例如, 某记者在一次采访江西省经济开发区负责人时, 由于记者是来自外地的, 所以对方不是很愿意接受采访, 当该记者从该负责人的口音有点陕西口音聊起, 该负责人渐渐找到了聊天的感觉, 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从而渐渐和记者攀谈起来, 这也使得该记者得到了许多其需要采访的信息, 使得这次采访相当成功。因此, 当记者发现采访对象由于性格或者其他因素不愿意进行谈话时, 其需要通过寻找某个兴趣点或者媒介来营造气氛, 拉近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 这样可以让新闻提问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五、在采访中需要尊重对方

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态度, 记者本身的言行举止等不但会直接影响采访的效果, 还会影响被采访者对记者所代表的新闻媒体的印象和看法。所以, 记者在进行采访时, 需要做到进退有度, 谦和礼貌, 无论采访对象背景如何, 要懂得尊重对方。由于现在大部分采访对象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更加注重自由言论, 所以很多人对新闻媒体不再像过去那样敬畏, 这对于新闻采访来说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因为在平等的状态下, 信息的分享和流通才能更好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要求新闻采访者尊重他人, 礼貌对待被采访者。

总而言之, 要取得好的新闻作品, 要得到更多新闻读者的支持和关注, 记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新闻采访的技巧, 例如新闻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所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 要学会营造气氛, 要尊重被采访者, 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等。总之, 作为新闻报道的前提和新闻报道的基础, 采访是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采访的新闻作品其质量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记者在采访时, 就是要能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创造良好的采访提问的气氛, 使采访成功, 为后一步新闻写作收集充分的素材, 从而圆满完成报道任务。

摘要:作为新闻报道的前提和新闻报道的基础, 采访是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采访的新闻作品其质量是否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要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 特别是新闻电视作品的质量, 就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本文将根据电视新闻的特点, 具体探讨这些新闻电视的采访技巧, 希望对新闻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闻,电视,采访,技巧

参考文献

[1]杨庆红, 李冬梅, 关于电视新闻采访的技巧和方法探究[J], 中国人民大学广播与新闻学院学报, 2010 (2) , 18-24。

浅析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篇8

关键词:电视记者 采访技巧

通常来说,电视记者在进行实际采访时,记者能有效获取报道内容的重要途径是提问,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采访意图和报道效果的是采访记者提问技巧的高低。为了可以确保观众在观看节目后形成强烈的共鸣,从而达到报道的目的,这就需要进行高质量的采访,同时,这样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开掘报道内容内在的价值,这样可以使得报道的内容更加深刻化、具体化[1]。

1、对记者自身素质的要求

通常来说,记者以用观念的形式认识和把握客观事实的主人身份从事新闻采访活动。就这项活动自身而言,采访活动的主体就是记者。不管你是哪种无媒体的记者,作为记者来说,就需要具有学、识、才三方面的修养,具体来说,就是除了具备科学的世界观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和政治政府水平作指导以外,还有真知灼见、有学问,同时,还需要精通业务。

由于电视记者的业务需要和摄像机、话筒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电视记者还需要具备控制现场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在镜头前随机应变的能力[2]。

在镜头前,电视记者如果想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可以确保对方充分明白自己的问题,也让电视机前的观众能听得懂自己的提问。在进行实际提问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提问方式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浅显易懂同时又有特点的,不仅要做到高度的概括,而且还应该注意对细节进行把握。

就新闻事件而言,通常来说,特别是突发性的新闻事件,经常会表现出较大的随机性,没有人可以预料接下来会出现什么事情;就采访对象的谈话来说,也表现出不确定性,同样,也没有人可以预料你的采访对象下一分钟会说什么话[3]。因此,要想做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应该需要拥有控制现场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果一个仅仅懂得照本宣科的人,肯定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在进行实际采访前,有时记者虽然做了一部分的前期准备,但是到了新闻现场后,会发现有些事情可能会和自己的预想不太一样,甚至出现明显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记者能够进行从容的进行应对。

2、在进行实际采访前,应该尽可能地做足准备工作

在进行一些重大策划报道、技术性强的报道,以及名人访谈时,在进行实际采访前,一定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第一,为了能够更好的判断哪些资料是有价值的,这就需要大量查找相关资料,充分利用网上搜索等方法,这样就可以找到采访对象的所有资料。第二,为了能尽可能的做到“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就需要拟订好采访提纲,按照目前已经掌握的材料,同时,进一步结合自己需要得到的内容,对采访完的提纲进行进一步的制作。当然,一旦出现不充分的准备时,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采访效果起到不利的影响,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直接造成尴尬的局面[4]。

3、采访过程中的技巧运用

3.1创造和谐平等的交流氛围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通常来说,双方的权利是对等的,所以说,在进行实际的采访活动过程中,这就需要与被采访者充分利用以平等交流的方式来进行。然而由于不同的采访对象,相应也就出现了不同的谈话气氛。在进行对名角采访过程中,一旦出现过于随便的言语,过于简单的称呼,没有把名角称呼为“老师”,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给人造成浅薄、缺乏素养的印象。这就会直接导致名角们出现轻视,不信任感,甚至说产生不愿与其深入交谈的现象。正因如此,在进行实际采访名角时,大家应该态度谦卑。反过来说,在对普通戏迷朋友进行实际采访过程中,考虑到他们很少接受采访,难免会在镜头面前出现紧张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记者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能过于重视言谈举止礼仪和提的问题过于文绉绉,这样将会直接拉开与被采访对象的距离,为了使得他们感觉到亲近,对普通的戏迷可以称呼成“伯伯”、“叔叔”、“嬸婶”等,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同时,在与普通戏迷进行进一步的交谈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地方方言和戏迷易于接受的语言。

3.2寻找兴趣点、逐渐深入

通常来说,采访对象有着不特定性的特点,这就直接造成记者在进行采访时,不能对被采访对象进行选择。比如[5]:在进行《秦之声》栏目组的采访过程中,戏曲界的一些名角往往会被采访到,这里由于这些名角得到了观众的掌声和来自社会的赞誉声比较多,因此,在受到记者采访过程中,往往容易表现出对不十分愿意配合的情况。当然,这里有部分的名角通常会表现得较为配合记者的采访,这样整个采访过程也就显得较为轻松。当然,不可否认,还是会存在一部分名角不十分愿意配合记者的采访,当记者碰到这样的情况时,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激发出被采访者的访谈兴趣,记者只有尽可能地去寻找被采访者的兴趣点,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尽可能的做完整一些,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部分名角排斥记者采访的态度,然后,利用进一步交谈的机会,慢慢的深入到主题,最终,完成核心问题的访谈。

3.3增强随机应变能力

在记者进行实际采访过程中,一般来说,记者应该先准备一些问题,然后在采访过程中按顺序的进行提问,然而,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名角进行采访,考虑到这些名角经常接受采访,这样就容易掌握记者惯用的采访技巧,甚至说知道你采访前的准备工作,目的是想让他们回答什么,正因为这样,有时这些名角会反过来为难记者,一般来说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这就容易出现记者采访陷入困境的局面,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就需要记者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首先,记者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通过被采访者的表情及语气来改变采访切入点。当然,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及时找到很好的方法进行处理时,这时就可以选择倾听的方式,以不变应万变。这主要是由于倾听是营造和谐的有力武器。同时,倾听也是对采访对象的一种尊重态度。就这些名角而言,不会有人愿意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这些名角尤其重视他们在电视上的形象,不愿意形象被矮化。倾听可以看做请被采访对象打开言路的一种期待。记者的倾听会逐渐为这些名角培养起美妙的成就感,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愿意倾听他故事,愿意接受他思想的人,会滔滔不绝的说出他们的想法,这正是普通观众想要听到的,这样就可以化解刚才的意外状况。

4、结论

总之,一个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是老一辈工作者给我们留下的巨大的财富。在记者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一个十分最重要的环节是,在进行实际采访时,需要讲究技巧、方式、方法。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就必须掌握各种采访的技巧和方法,并进行灵活的运用,此外,还应该加强学习,视野开阔,关心政策,阅历丰富,并具备纵横驰骋的思考能力和敏锐的新闻捕捉能力。这就要求记者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到群众中去,时时将自己处于采访的环境中,事事留心,勤于积累。只有这样才能采访到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前.新闻采访的提问要素[J].记者摇篮,2009.4.

[2]公强.说说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J].新闻传播,2009.4.

[3]汪蕾.浅谈电视新闻采访[J].青年记者,2008(10下).

[4]王家彬.采访提问的技巧[J].记者摇篮,2009.6.

采访安师大校友新闻稿 篇9

——采访泥汊政府里的07届安师大学学长

7月3日中午,泥汊小队成员像往常一样在政府食堂里吃着大锅饭。正当我们跟一些政府领导干部说明我们是安徽师范大学来做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时,一位中等身材的青年人告诉我们他也是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这让我们很激动,匆匆吃完了午饭,准备饭后采访这位学长。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他叫钱军,早年是安徽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2003级数学专业的学生,比我们早了十年。他现在作为一名公务员工作于泥汊镇镇政府,担任首席统计员一职。

回顾他的大学生涯时,钱军学长说:“那些年应该是一种充实快乐的日子吧!”他在班级里担任文艺委员和体育委员等工作,经常组织策划文体活动,丰富了自己和同学的学习生活。学习方面,钱军学长始终保持着谦虚和执着的热情。在他心中,始终揣着自己的梦想与规划,并稳步求进。他坚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课余读书学习,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钱军学长是第一批搬进花津校区的学生。据他回忆说:“当时学校还在建设中,规模还很小,只有12幢宿舍楼,食堂只有第一楼,教学楼开放两层,连现在的西门都没有,西门北边就更不用说了,都是荒地。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氛围不浓厚,对我们影响很大。”钱军学长现在买房在花津校区后面的中央城,对现在的花津校区也比较熟悉,他感慨变化太大了,比他们那时候条件好多了,真的很羡慕我们,他还强调让我们利用优良的条件和氛围好好学习。

最后,钱军学长还向我们谈了大学所学的知识与工作的相关性。他说:“工作上用的上的不一定是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而是学习知识时锁锻炼出来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带入工作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同时,我们要虚心向身边人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电视台的采访作文550字 篇10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电视台的记者给盼来了。

记者一进门,我们立刻端端正正地坐好。王老师开始播放幻灯片,这次晨会课的主题是:如何使用压岁钱。接着王老师让我们谈谈压岁怎样合理使用,有的同学说:“我的压岁钱一半存银行,一半用来交学费,买一些学习用品”;还有的`同学说:“我的压岁钱用来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孩子”。……王老师说:“听了周端瑞的话,让我很感动。来!为他鼓掌”。

“好,今天的晨会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哦.对,对,对,还有一件事,来,上位,上位.要找两位同学采访一下,有自我推荐的吗?"

除了我和邱承祖,没人举手。

王老师又说:“女生,女生有人推荐吗?没人我点名了啊,骆艺研,男生有人推荐吗?”

“我!”

嘿,嘿,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比邱承祖快了0.01秒“取得了胜利”。

“好,就马颢宇吧。”

接着,我就被记者哥哥带了出去。

记者哥哥:“就说一些课堂上讲的东西。”

马颢宇:“哦”

记者哥哥:“我说开始就开始(10秒过去了)。好,开始。”

马颢宇:“我的压岁钱准备……”

记者哥哥:“不是说这个,是说有什么启发,先去整理一下思绪,女生先来。”

5分钟过去了……

马颢宇:“听了王老师的这一堂课,我深受启发,我知道压岁钱不要乱用,不要乱买玩具,要合理使用它。”

电视新闻:全方位使用同期声采访 篇11

一在哪些方面应该使用采访同期声

1,报道的事件距离事件的发生时间已经很久远,需要用同期声来还原事件的真实。

在组织包钢建厂50周年系列报道时,对50年前发生的事件只能通过零星的文字资料来了解,要报道当时发生的事件,用同期声的形式,让人们了解。只有通过走访多名老同志,通过他们的讲述,再现了当时建设包钢的历史场面。

2,图像素材不能满足报道的需要,需要用同期声对报道的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

在12,23抢险报道中,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虽然拍摄了许多抢险资料,但在编辑新闻时仍感到画面的不足。在热电厂采访时,一个深夜室外抢修的细节很令人感动,但这只是当时宏大抢修地面中的个点,没有一个关于那里当时的抢险镜头。于是记者请参加那天抢险的一名职工到现场讲述当时的经过,用同期声再现了那天热电厂职工如何在深夜依靠手电筒照明在5米高结满冰的管道上进行抢修的情景。

3,新闻当事人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认识、感受和评价,用同期声来表现更为恰当。

在新闻报道《公司6座高炉干法除尘投产:技术优势和效益明显》中,记者在开篇采访一名在煤气净化岗位工作了十多年的职工,通过这名职工对湿法除尘工艺和干法除尘技术的比较,客观地表现了干法除尘的优点。这种表现方法比那种画面配解说的形式更令人信服。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用同期声来表达新闻当事人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认识、感受和评价的方法,记者使用的较多。比如,用同期声来表达新闻当事人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和对劳模等新闻人物的评价以及新闻当事人在节日坚守工作岗位的感受,这些都比用画面配解说的形式来传达信息显得客观、真实。

4,目前尚未发生的,规划或计划中的事件。

这在报道中也常使用,如:年初公司及各单位一年工作计划安排,规划工程建成后的规模和效益,对于这些内容用相关的一些画面和解说词也可以表达,但给人以牵强附会,远不如用采访同期声来表达容易讓观众接受。

二采访同期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确定合适的采访对象。记者应选择有代表性、有特点的人物作为采访对象以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和深度。要选择适宜的环境,环境过于嘈杂势必影响录音的效果。要设计好采访的问题,提问要有针对性,要选择观众最关心的问题,采访的问题要具体,避免提那些大而空的问题,切忌不要提带有主观色彩、有倾向性的问题。要掌握好采访节奏,引导采访对象的谈话方向。在采访中记者要始终控制好现场的主动权,要不断的从采访对象讲话中发现新的线索,吸收有用的材料,捕捉生动的细节,进而丰富报道的内容。

三编辑同期声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使用的同期声要与解说词的内容一致。相对而言,电视新闻的主题是单一的,因此,同期声的内容与解说词的内容要为同一主题服务,在内容表述是不能不一致,更不能相悖。这就要求记者在编辑同期声时要准确理解同期声的内容,选择与新闻内容密切相关的同期声。

2使用的同期声不能与解说词的内容重复。记者采访新闻的内容主要源于现场的采访,因此在写解说词时就容易将采访的同期声用在解说词中,造成同期声与解说词的内容重复。这就要求记者在反复听同期声的基础上,明确哪些内容用同期声表述更合适,在考虑画面因素的前提下,将那些表达准确,表述言简意赅的内容用于同期声,而将其它有用的材料经提炼用在解说词中。

3,同期声与解说词的衔接要自然。同期声和解说词都是为新闻主题服务的,二者表达的内容应该一致,衔接也要自然,如果把同期声的内容写成文字,它与解说词应浑然为一体,不应看出二者在衔接上的不和谐。

4,不要使用专业术语太多的同期声。声音是转瞬即逝的,不可能像文字,一遍没有看懂,回过头可以看第二遍,直至看懂,而用于表现电视新闻内容的声音却不是这样,要力争使观众一遍听懂,这就要求记者在运用语言时要通俗易懂。在采访同期声中,尽量少用专业术语,对于个别必须用的,记者应在稿件中进行简明扼要地解释,让观众听懂。

5,使用的同期声不宜太长。采访的同期声如果多于画面来表现内容,有喧宾夺主之感。

上一篇:钢筋工清包承包协议书下一篇:陪护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