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要点一览(精选7篇)
一、什么是新闻?
标题:题型完整,肩、主、副题 消息(5个W一个H)、通讯概念
消息、通讯的署名、电头必须规范,消息的导语、主体注意分段,通讯注意最精彩、最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放到最前面……
二、针对性刻意重复
是一种互联网背景下有效而实用的学习方法。在新闻写作练习中,指找到一篇范文,根据逻辑结构分解成若干模块,从自己最弱的模块开始,进行针对性地反复练习。
三、记者的10个工作环节
一篇新闻稿件的诞生,是一项复杂的链条式的劳动过程,其中收集线索、确定选题、策划采访方案、实地采访、梳理采访素材、筛选新闻事实、补充采访、写初稿、修改、发往编辑部10个环节,都是记者完成的事项,也是新闻诞生的最基础的工作。
记者工作的10个工作环节,可以归纳为3大类:思维方式、实地采访、写作修改。
四、怎样让消息出新出彩?
1、借口说话。即借他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一是假托,如西方记者常用‚此间观察家‛说,观察家其实就是记者自己。二是实引,引用别人的话。但表达的是记者的观点。
2、和盘托出。把构成该消息的主要事实好的坏的、正面的反面的都报道,让各种见解都有同等的表达机会。
3、简明扼要。消息一般篇幅均较短,几十字、百把字或几百字,目前评选优秀消息的字数一般限制在千字以下。消息通常不对人物事件作浓墨重彩、精雕细刻的描写,而是对人物事件作简略勾画,重点细节点上几笔。
五、什么是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西方新闻界通常称之为‚新闻鼻‛‚新闻眼‛,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的生命。
六、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新闻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劳动,脚板子底下出新闻,只有一头扎进最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基层的情况摸透,把上级的精神吃透,新闻敏感才能诞生。
新闻敏感与记者的反向思维密不可分。一个敏感的记者对发生的事实总会在心里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比较和联想,追根究底,找到问题之所在。新闻敏感不是记者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靠瞬间灵感所至,而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有作为的记者必须坚持不到现场不写稿,亲临新闻事件现场,眼见,耳听、鼻闻。
七、新闻事实的可感性是什么?
新闻事实是新闻传播的核心。传播中的新闻事实,可划分为可感事实和不可感事实。1 即:在传播过程中多数读者能真切感受和把握的新闻事实;多数读者因为自身阅历等限制所不能感知和把握的新闻事实。
八、怎样处理摆事实与讲道理的关系?
西方新闻教科书一个基本的新闻报道法则,就是‚show, don’t tell‛。其地道而传神的中文译文是——新闻报道应该‚摆事实,不讲道理‛。意思就是,新闻报道应当只提供事实,道理要受众来悟,结论由受众来做。
九、怎样培养精品意识?
1、准确把握创优新思维
2、准确把握时代脉搏
3、准确把握创优特色资源
4、准确把握创优技巧
十、怎样创新报道角度?
我们在消息报道角度选择中打破常规角度,寻找新奇的报道角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去选择报道角度。
第二,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我们选取新闻报道角度,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熟悉方法。当我们发现和把握了某一新闻事实后,从最能揭示事物本质的角度去立意,写出的新闻才有深度,有思想性。
第三,围绕中心工作选择报道角度。
十一、怎样培养创新意识?
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新闻报道中的创新第一体现在主流新闻报道上;其次,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新闻的传播中思想引导力上;第三,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主题新闻策划上;第四,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版面形象语言,彰显特色品牌上;第五,新闻报道中的创新体现在新闻写作文风上。
十二、怎样选择新闻事实?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事实,来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提出了‚事件包容主题‛的思想,目的就在于进一步强化记者表现或再现新闻事实的能力,真正让新闻活起来,以实现传播效能最大化。
(1)选择新鲜的、有情节的事实
(2)选择能表达主题思想的事实。
(3)选择完整的事实
十三、简述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论述?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全党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十四、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报道的主题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内容必须正确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党的基本主张。一句话,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新闻报道坚持党性原则的第一要义。
要始终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诉求统一起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坚持党性原则并非一句空话,有着实实在在的内涵;必须恪守新闻宣传纪律。
十五、怎样让经济报道充满生活气息?
经济报道涉及到各行各业的生产、技术、流通及管理等多个环节,它的工作性和专业性较强,很难写出津津有味的经济新闻。怎样才能把经济报道写得有看头?
1、平民视角看事物
2、以小见大抓事物
3、利用故事写事物
4、深入实际抓‚活鱼‛
十六、怎样理解感性地表现与理性地陈述?
西方记者喜欢‚感性地表现‛,中国记者偏爱‚理性地陈述‛。在新闻写作中,如何 理二者的关系呢?
先来看看‚感性地表现‛:西方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善于捕捉新闻中的形象事实:精彩的场面,典型的细节,然后将其描绘出来去打动读者。
再来看看‚理性地陈述‛: 中国记者采写新闻时习惯诉诸受众的理性认识,常常是先对其掌握的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然后以新闻事实的本质、规律、总体概貌等理性材料为主要表达内容,并以陈述式的语言将其表现出来,以期向受众揭示事物的整体面貌及内部联系,加深受众对新闻事物的理解,并启迪他们深入思考。
感性表现的方法‚是在抽象程度较低的层面与受众交流,恰当运用可以唤起受众的形象感觉,激发受众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但不足是许多时候不能担负全面、深入反映事物的功能,有时会让人产生‘不解渴’的感觉‛,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反映起来有时会欠缺条理性;理性陈述的方法是在抽象程度较高的层面与受众交流,注重用思辨的、分析的、概括的方法,对事物的反映深刻、全面,但不足是理解起来比较费力,容易让人感觉干巴、枯燥、呆板,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如此看来,两种表现手法各有利弊,最好的表现方式应该‚感性表现‛与‚理性陈述‛相结合,这样能使新闻报道在不同抽象层面的相互补充中展开,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既能深入,又能浅出,‚事‛‚理‛有机融合,达到完美的表现效果。
十七、怎样思考文章立意?
立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主题‛(或主题、思想、主旨)。
文章主题,是文章抽象内容即思想感情的中心。有的主要是情,有的则是理与情的交融。这就是使得主题呈现多样性。
十八、采访技巧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采集新闻素材、访问和观察新闻人物、了解新闻事实的活动中,各种采访手段、采访方法的有机运用,目的是在客观实际中发现和捕捉有社会意义和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为写作储备新闻元素。
十九、法拉奇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以采访政坛风云人物著名,被誉为‚世界政坛采访之母‛。她对这些政要人物的采访技巧是值得细细推敲并学习借鉴。
1、充分准备,不同凡响的开场;
2、既予又取,巧妙处理矛盾;
3、追根究底,不达目的不罢休;
4、巧设机关,分解问题‚请君入瓮‛。
二十、在倾听中寻找线索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统一于采访过程以及后续的新闻报道中。记者作为一个陌生人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被采访者身边,注意在倾听中寻找新闻线索,不失为一条采访的捷径。
二十一、不到现场不写稿
灵感来自现场,细节来自现场,感受来自现场,不到现场不写稿,应该成为记者的一条铁律。对于记者来说,终生受益。
二十二、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就是写作方法的灵巧运用,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手段。写作技巧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
写作方法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二十三、直接引语在新闻中的作用
引语是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许多情况下必不可少。直接引语是新闻中用引号引起来的新闻中人物(包括新闻人物)说的话,直接引语要真实、准确、一字不差,完全忠实于新闻中人物的原话。
我国记者在重视使用间接引语的同时,普遍忽视对直接引语的使用,尤其是对于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常通篇采用间接引语来报道某某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重大会议以及外事会见 活动,并且形成了几乎一成不变的报道模式。在一些本可以故事化的新闻中却看不到人的影子,听不到人的声音。有学者认为中国新闻文风的癌症是没有直接引语。
二十四、‚Learning by doing‛
汉语直译为‚通过做来学习‛,或‚从做中学‛‚边干边学‛,是美国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奉行的教学理念,强调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实务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美国密苏里新闻 4 学院强调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自己的第一份媒体工作经历,是为代表性做法。
二十五、什么是通讯?
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再现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新闻报道形式,是‚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
通讯的种类:按内容分,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按形式分,可分为纪实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调查、专题侧记、随行散记、记者手记、新闻花絮等
二十六、通讯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关键在于围绕主题选择素材,抓取细节,也就是抓取目标受众有刚需的那些高频痛点,以构成画面,再现高潮。
二十七、什么是细节?
在现代汉语中,细节就是细小的情节。
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细节就是微小、生动、传神,也是极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新闻素材。作为新闻素材的细节,包括人物肖像、人物语言、人物神态、人物心理、人物动作以及新闻发生的场景、场面等。针对细节的现场采访,可以从以上这七个方面入手。
二十八、简述细节在通讯写作中的重要性?
就像射击、动作、MOBA(多人在线战术竞技)、体育和竞速是新一代手游的玩法,细节就是通讯的玩法。通讯写作前的采访,记者必须善于发现细节,记录细节;而采访后的通讯写作,则必须善于刻画细节,再现细节,以构成画面,生成高潮。也就是说,通讯的起承转合,都是围绕典型细节展开的,主题通过细节体现,开头通过细节描写,主体通过细节搭建,结尾也是用细节构成的画面来戛然而止,所谓凤头(华美)猪肚(丰富)豹尾(有力),都是通过细节描写来完成的。
在通讯写作中,细节可以围绕主体结构布局谋篇,细节可以让骨架轮廓跳跃飘逸,细 构成画面,细节再现高潮,细节传递温度,细节打动人心,细节释放美丽,细节凸显 质,细节搭建结构,细节深化主题,一句话,细节决定通讯的成败。
二十九、通讯写作为什么要把最有新闻价值的细节前臵?
倒叙,美国新闻界称之为‚flash back‛,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最前面,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先后发展顺序完成叙述。叙事学中,倒叙是一种逆时序,这种逆时序容易产生引发受众阅读兴趣的传播效果。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资讯海量而过剩,受众把自己的资讯选择权委托给了媒体,媒体代替受众选择、过滤资讯,应当把‚把最重要的、最有新闻价值的资讯‛挑选出来,用更快捷、更愉悦、更容易接受的增值形态回馈给受众;
二、故事是人类最喜欢的资讯传播方式。而一个好故事的基本元素就包括细节、画面、悬念和意外,而平铺直叙很难构成悬念。所以,倒叙是最符合资讯传播规律的叙事方式,5 消息写作的5W模式本质上也是一种倒叙。
三、倒叙容易生成听得懂、记得住、能转述的传播效果,当下移动互联网终端的‚10万+‛大都是由倒叙来完成赋能的。
三
十、简述‚焦点展开结构‛?‚焦点展开结构‛又称‚华尔街日报体‛,简称‚华体‛。所谓焦点,就是用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细节、画面、场景和故事来开头,然后自然过渡,进入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主题和背景合盘托出,集中力量完成深化,结尾再回归到开头的故事。
一、充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除了平时的日常学习外, 注重相关领域的资料积累也非常重要, 因为资料的积累有助于新闻工作者积累经验, 也有助于在报道新闻时增加其厚度。例如, 国家新近出台了一项农业生产政策, 新闻报道者在进行报道时, 可以将近几年国家陆续出台的农业生产政策进行梳理, 从而使观众对于国家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政策在方向性有着一个连贯性的把握。资料的积累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政治性的, 也就是国家的政策文件方面的收集;一是知识性的, 即常识性的资料;三是专业性的资料, 例如其他同行业相关领域的优秀作品等。
二、深入细致地研究采访对象心态
采访决定新闻报道的写作, 新闻记者忽视采访对象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往往会造成采访失败, 采访者首先要以研究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为取得采访成功的前提, 才能打开采访对象心灵的窗户, 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然而, 在新闻采访中, 即便是采访者知道这个道理, 但在接受任务后就急匆匆去采访的时候, 也容易出现采访对象的不配合。
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分三类:
1、愿意接受采访的心理状态。
这类采访对象一般都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要求, 能够较好地配合采访者进行工作。
2、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心理状态。
一、有些采访对象因为工作特别忙, 采访者突然出现, 心理上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二、有些采访对象在工作中受到某些挫折, 或者在生话中遇到某此不顺心的事情, 思想、情绪处于波动、低落之时, 对采访者的出现自然就表现得不够热情, 造成冷淡、僵局等等;三、有些采访对象拒绝采访是想隐瞒事实, 怕采访者调查他们的问题, 故以回避态度对待之;四、有些采访对象, 工作虽然做出了成绩, 但是他们认为这是应该的事情, 无须宣传报道, 故而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待采访者;五、有些采访对象拒绝采访, 是因为担心一旦他的事迹被媒体宣传了, 四而八方就会找上门来, 影响下作、生话和学习;六、有些采访对象对采访者存有恐惧、戒备心理, 如犯罪嫌疑人、罪犯等等, 因而常常拒绝采访;七、有些采访对象对采访者反感, 是因为曾经吃过采访者的亏。总之, 凡属上述种种情形的采访对象, 均需“望闻问切”、将心比心,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不懂得应对采访者访问的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
持有这种心态的采访对象主要有三种:一是有些人, 特别是先进模范人物, 工作成绩突出, 但很少接受采访, 没有心理准备;另一种人是对新闻采访工作的方式、方法不热悉, 在接受采访者的访问时就会感到发怵, 不知所措;再一种人就是不了解新闻采访者的访问意图, 加之心理紧张等因索, 因而造成答非所问、语无伦次、无从谈起等采访的尴尬局面。
由此可见, 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采访效果的好坏, 只要研究者把握了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 对症下药, 就会顺利采访, 反之, 就会受阻、搁浅, 导致失败。
三、注意采访技巧
采访技巧是一门很深的艺术, 记者要想在采访中问得顺利、问到有价值的信息, 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采访技巧, 这是在长期学习实践中积累的一门学问。
首先, 要与采访对象拉近心理距离。记者和采访对象大都是第一次接触, 容易让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距离感并难以开口说话。作为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 一般不喜欢单刀直入, 而是想方设法和采访对象套近乎, 让对方感觉到记者不仅是个采访者, 而且是个值得信赖的倾听对象, 这样对方才能消除对你的戒备心、没有了距离感, 谈起要采访的内容来自然就会滔滔不绝了。
其次, 在倾听中发现新闻, 这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能够认真倾听、在倾听中发现新闻, 这也是最能体现记者采访功力了一个技巧。有的记者墨守成规, 把采访问题一一列到采访本上, 再逐条向被采访者发问, 这让被采访对象感觉很不舒服。这种事前准备有积极的一面, 但有经验的记者在充分准备的同时, 更乐于倾听被采访对象的发言, 并喜欢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新的新闻索材, 因此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认真聆听采访对象的话语, 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 身心投入、有感而发。记者只有身心投入了才能走进人民群众中间并保持零距离接触, 才能感染对方, 并使对方有感而发、真情流露。■
参考文献
李雪飞:《怎样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记者摇篮) ) 2002年第10期
丁和根传媒竞争力—中国媒体发展核心方略复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也称为蒙纳士大学。世界百强名校,是澳洲八大名校(Group of Eight)的盟校成员。于1958年由国会建立,是维多利亚州的第二所古老的大学,为纪念杰出的澳大利亚军人、学者兼工程师约翰·莫纳什爵士,大学以其姓氏命名。莫纳什大学以其卓越的教学和精湛的科研蜚声国际,莫纳什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国立大学之一,其综合实力在各大学中名列前茅,也是享誉世界的密集研究型大学,被评为澳大利亚五星级大学。并在四大洲多个国家设有校区和科研中心,与全球科研领域与高校紧密合作,在北美,欧洲,英国,亚洲以非洲建立了合作关系并结为联盟。莫纳什在墨尔本有七个校区,每个校区皆各具特色。
莫纳什大学拥有包括澳大利亚肝细胞中心等100个研究中心和17和合作研究所,是澳洲主要的国内研究机构。2014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莫纳什大学综合排名第70。
教育学专业位列全球第6位,药剂与药理学专业位列全球第8位,法学专业位列全球第16位,语言学专业位列全球第17位,传媒学与媒体研究专业位列全球19位。会计&金融专业位列全球第20位,化学工程专业位列全球第22位,地理专业位列全球第23位,经济学与计量学位列全球第24位,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学专业位列全球第27位。莫纳什商学院同时获得AACSB,EQUIS和AMBA三大认证。
莫纳什大学——牛顿的苹果树:
牛顿因苹果砸在头上而发现了地心引力。除了英国的剑桥大学,莫纳什大学是全球第二个拥有牛顿苹果树的校园。该苹果树是从启发牛顿发现地心引力的苹果树上截取下来的,于1975年栽种在莫纳什大学工程学院的后园里,喻意牛顿在科学上的研究精神将从北半球延伸至南半球,让莫纳什大学的师生都以此为方向。莫纳什大学的学生们,你们还不去那颗“神树”下睡一觉?别忘了定好闹钟。
卓越研究:
1、莫纳什大学主建了95座研究中心,参与了17座合作研究中心。此外,该大学还与全球120所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许多研究领域都树立了国际威信,尤其是以下领域:干细胞研究、纳米技术、繁殖生物学、药物开发、道路安全。
2、作为澳大利亚首所医学研究大学,莫纳什大学从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疗研究委员会获得了2600万澳元研究基金。
3、莫纳什大学事故研究中心在其研究领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事故和伤害预防研究机构。
联合办学:
既然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相辅相成,新闻记者就不能重此轻彼,两者都要过硬,才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如果采访不过硬,则新闻写作的内容、材料、情节、细节,事实的真假、曲直、深度、广度就会变得抽象和模糊;如果写作不过硬,则新闻采访不能转化为好的新闻作品,甚至使前期采访前功尽弃,徒劳无果。
新闻写作离不开采访,而采访离不开新闻事实,否则,写作和采访只能是空中楼阁,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全国道德模范党素珍的事迹在山西省乃至全国反响很大,这首先是她有《50年的坚守》这样的事迹存在,然后,通过许多记者深入挖掘,采访很多接受过她服务的矿工和老人家的子女之后,最后才报道出来。这一环节实现了事实到新闻转化,新闻采访是第一个环节。在党素珍的报道中,报道了她凌晨在井口为矿工送水、缝补衣服,突发脑梗塞摔倒在地,矿工簇拥着把她托入救护车,眼望急驰而去的救护车滚下热泪,像这样细小的情节,被当时正好在现场的我捕捉到(当时我就在她服务的矿井作宣传工作),这些鲜活的事实,说服力强,感动了读者,衬托出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为这一典范人物的推举和奉献精神的传承弘扬发挥了重大作用。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深入实地采访,和鲜活的新闻事实,党素珍的报道会有这样成功吗?“七分采,三分写”,由此可见,采访决定写作,写作对采访又有能动作用,这就是我们在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关系问题所持的唯物辩证的观点。
参考文献:
拾金不昧象一盏灯,能照亮自己,也能照亮他人,一盏盏灯相连,就可以照亮整座城的天空。
五月,透蓝的天空,悬着温暖又似火的太阳,我们迎来了“五一”小长假的到来。三天的假期其实是短暂的,许多同学出去游玩没有尽兴,却不得不在小长假的最后一天赶回学校。
这天下午,杨烨同学和表姐一起在打车回学校的途中,在出租车的后座上意外的发现了一个男士的钱包,当她打开钱包时,十分的惊讶。里面放着价值三万元的现金面炒,还有三四张的银行卡以及一张身份证等。当时这两个小姑娘也惊呆了,后来心想:如果把钱包交给司机师傅,也许不一定会转交到失主的手上,或者会拖延时间耽误了重要的事情。于是,杨烨同学和表姐便商量看能不能尝试自己找到失主。幸运的是,她们在钱包里发现了一张酒宴的票据,凭着里面的电话号码联系到了失主——刘先生,并约定在云龙区见面。
当刘先生和朋友赶到云龙区时,万分的感动,随即从那三万元中抽出一叠(据悉大概两千元)作为感谢,而这位拾金不昧的少女却婉言拒绝。刘先生想打电话让徐州日报的记者前来报道这位拾金不昧的少女时,也被杨烨婉言谢绝。后来刘先生经过打听知道了杨烨的学校,在第二天和家人一起到学校找到了杨烨和校领导,并赠予一面“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锦旗作为感谢。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杨烨同学在平时喜欢在看一些杂志报刊,特别关注一些见义勇为、爱心奉献的社会事例。在宿舍里有时间会上上网,看一些青春励志的电影、微电影、短片等。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出去逛逛,喜欢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和社会上的弱小群体。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杨烨同学的家庭氛围比较浓厚,据杨烨同学自己透露,在家时,爸爸妈妈一直教导自己要洁身自好,不是自己的东西一定不可以拿,而妈妈经常看的普法节目也影响了自己。
通过这件事我们看到,杨烨同学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那一刻,她拾起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送还的,是一颗至纯至美的心。她是我们青少年中现代的“小雷锋”。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而我们身边的美,就在像杨烨一样的人身上。阳光不止来自太阳,也来自我们的内心。杨烨同学的事迹让世界充满了温暖,让我们拥抱了光明,也让我们懂得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新闻采访
给新闻采访下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义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俗词所进行的活动。
2、怎样全面、正确认识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关系是既紧密相连又有先后主次之分。
一是反映在活动的程序上;二是反映在活动的内在联系上;三是反映在活动性质上;四是反映在写作对访的反作用上。
3、采访从形式、性质上各有哪些具体方式
形式:⑴个别访问 ⑵开座谈会 ⑶现场观察 ⑷参加会议 ⑸蹲点 ⑹查阅资料 ⑺改写 ⑻问卷 ⑼电话采访 ⑽网络采访
性质:⑴常驻采访 ⑵突击采访 ⑶交叉采访 ⑷巡回采访 ⑸隐性采访 ⑹易地采访
4、新闻采访有哪些具体的特点
⑴目的的差异性 ⑵时间的限制性 ⑶项目的突发性 ⑷需要的广泛性 ⑸知识的全面性 ⑹活动的艰辛性
5、新闻采访中有哪两条认识线路
一条是唯物论的反映论,另一条是唯心论的先验性。
6、电话采访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第一、准备要充分 第二、提问要凝练 第三、记录要及时
7、网络采访有哪些具体特点
一是信息的广泛性;二是采集形式的多样性;三是新闻采写的即时性;四是信息容量的无限性;五是信息采集过程的交互性等。
8、易地采访有哪些作用和注意事项
开阔记者眼界;帮助本地记者有效地发现新闻;促进各地记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第二章、新闻采访需要的基本修养
1、增强记者修养有何现实意义
新闻工作者成天与人打交道,新闻在采访传播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与人与社会发生作用,即是新闻工作者通过自己采写的报道,向人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灌输共产主义思想,传授各方面知识,更好地负担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任务。
2、思想作风修养与工作作风修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思想作风修养:有一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水平和党的政策水平,具备无产阶级的立场、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思想上同党中央宝石一致,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工作作风修养:核心是新闻工作者的牺牲精神和冒险精神。
3、新闻职业道德的具体范围与内容是什么
⑴坚持真理,忠于事实 ⑵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⑶深入实际,体察民情 ⑷互敬互学,积极竞争 ⑸摆正位置,不牟私利 ⑹甘为人梯,严禁剽窃
4、怎样认识“有偿新闻”
问老师!!!!!
5、怎样认识知识修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⑴能提高采访活动效率 ⑵能满足受众求知心理 ⑶能加强采访写作综合能力
6、联系采访实际,简述技能修养有哪些重要性 记者在其他修养完成以后,技能修养的好坏往往就是决定一切的了。从心理学角度看此问题,道理及答案也是一样,即人的活动是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和完成,主要依照人对实现这些动作的方式掌握到何种程度为转移,动作方式完善化了,技能修养搞好了,则活动进行得就顺利,就有效率。
7、怎样看待记者的情感修养
⑴情感是融洽采访气氛的桥梁 ⑵情感是构成谈话的基因 ⑶情感是促使记者采访的动力 ⑷情感是写作激情的源泉 ⑸情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构件
8、健康对记者有何意义
在新闻工作者的修养与条件中,强健的体魄是十分重要的,是具有基础性质的。新闻工作既是复杂的智力劳动,也常常是强度较高的体力劳动,加上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生活规律常常被打破,因此,新闻工作要得以顺利完成的基础和保证,是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9、记者在同各界朋友交往中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修养
⑴不要轻易失信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守信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坚实的基础。⑵不要忽冷忽热
记者应主动积极地与对方交往,不断增进友谊,千万不能搞有事是朋友,无事不相识这一套。
⑶不要夹杂私利
记者于被采访报道对象交朋友,纯粹是为了新闻工作,在这之中容不得半点庸俗的交易成分,否则对方就会看轻讨厌记者。
第三章、新闻采访报道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
1、真实性有哪些要求
⑴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 ⑵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必须真实 ⑶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确切无误 ⑷新闻中涉及的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⑸讲究分寸,留有余地
2、增强可读性的业务手段主要有哪些
问老师!!!!!
3、欲增强新闻时效应当抓住哪些环节
⑴新闻从业人员的时间观念要转变、强化 ⑵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修养要增强 ⑶采编人员的分工不宜过细 ⑷先简后详地搞连续报道 ⑸简化审稿制度 ⑹尽可能更新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 ⑺组织强有力的多渠道发行网
4、应当怎样全面、正确看待抢新闻
一是注意抢和压的辨证统一,即抢新闻要考虑政治和社会效果,应当在准确、无副作用的基础上抢,而该压的则压,要服从一定的组织纪律和遵守相关的新闻政策。既强调抢,又注意压,既主张迅速,又讲究及时,这是我们的历史经验,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原则,应当遵循;而是要剔除和排斥西方资产阶级记者那种损人利己、不择手段抢新闻的做法。
我们对抢新闻的态度和原则是:一是不失时机地迅速采写新闻,争分夺秒;二是根据时机有效及时地发布新闻,不一味图快。
5、怎样较好地用事实说话
⑴精选事实
这是较好用事实说话的前提和保证。⑵多细节,少议论 议论必须依托于事实,要为事实服务,要做到这些议论就应当注意:一不能多,多了就喧宾夺主;二不能俗,俗了就为败笔。⑶多解释,少晦涩
采访时遇到的难懂的事物,若是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不加任何解释、说明,势必就晦涩难懂,报道九四版,事实就没有很好地说话。⑷插叙场景、背景和人物形象
这种做法,旨在增强新闻形象性和感染力。
6、怎样理解增强新闻通俗化的时代意义
问老师!!!!!
第四章、敏锐感知与判别新闻
1、新闻敏感是一种什么能力?它有哪些具体内容?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
内容具体包括:⑴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⑵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 ⑶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⑷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⑸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2、怎样正确认识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从根本上看问题,记者的新闻工作责任感是比新闻敏感还要重要的东西,也可以说,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责任感派生出来的。有些记者发现不了新闻,首先缺少的恐怕不是“新闻鼻”、“新闻眼”,恰恰是工作责任感,即缺少那些对实际工作呼吸相关的感情和和求“新”若渴的工作态度。概言之,是惰性作怪。
新闻采访是发现新闻的一个根本手段,而新闻采访的深浅,在主要取决与记者的工作责任感。
3、新闻价值有哪些具体因素
⑴重要性
是指新闻事实具有震撼人心、能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的那种特质。⑵显著性
是指新闻人物和实践具有引人注目的特质。⑶时新性
理解为两层意思:一事实景,即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才有新闻价值,也就是说,新闻发生与发表之间的时差越少,新闻价值就越大。二是新鲜性,即新闻题材新鲜感强。⑷接近性
是指新闻事实具有令人关切的特质。这种接近主要是指地理、职业、年龄、心理及利害关系等方面的接近。⑸趣味性
是指新闻事实具有引人喜闻乐见的特质。
4、怎样理解新闻政策及其主要含义
所谓新闻政策,即指关于新闻报道的政策界限的规定。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注意些什么等等。新闻政策中外都有,只不过形式、内容有所不同罢了。新闻政策的某些重要内容,若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就成了新闻法。
5、应当怎样正确看待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新近发生的某个事实能否报道,一要看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二是看其是否符合新闻政策,两者兼备,就报道,缺一就不报道,两者之间应当相辅相成,互相制约。
6、我们与资产阶级在趣味性认识上有什么不同
西方新闻学一般都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的基础和试金石。因此,在他们看来,衡量新闻价值的真正要素,乃是趣味性。有时为了追求刺激性、趣味性,不惜让低级黄色的新闻充斥版面。我们也讲趣味性,特别是随着这几年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入,情趣横生的新闻报道也日见增多,但如前所述,我们所倡导的趣味性的原则是健康、高尚,有趣不俗,有益无害决非污染社会及人的灵魂的、低级的趣味。
第五章、采访活动的第一阶段
1、什么是新闻线索?它的获取渠道有哪些?
所谓新闻线索,即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获取渠道:⑴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
⑵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
⑶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
⑷通过记者对日常情况的积累获取
⑸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和与他们的接触获取
2、平时准备与临时准备有哪些主要内容
平时准备:⑴理论的准备 ⑵政策的准备 ⑶情况的准备 ⑷知识的准备 临时准备:⑴收集新闻时间的相关资料,打有准备的仗
⑵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异 ⑶拟订采访计划和调查纲目 ⑷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
3、怎样认识知识准备与采访功效的关系
问老师!!!!!
4、在性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采访对象各有哪些访前心理
性质内容:⑴先期性心理
即指采访对象对细嫩事业、新闻到位、新闻记者及新闻采访活动的观念。这一观念是构成采访对象访前心理活动的基础。⑵临访性心理
即席采访对象接受记者采访请求后的心理,通常也乘坐采访对象临访期间的原始心理。这一心里一般主要有采访对象对自己在某一新闻事件中所处的“新闻位置”和临访心里组成。
表现形式:⑴积极配合型
即采访对象积极按照记者的要求提供素材,显得十分主动热情。⑵一般协作型
即采访对象公事公办,不冷不热,采访活动平静无高潮。⑶蓄意应付型
即采访对象根本不愿意接待记者,态度冷漠生硬,拒不回答或故意讲错,甚至于记者唇枪舌剑,挖苦嘲讽记者。
5、创造良好访问条件的重要性及其内容
重要性:记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所需要的事实材料,然而采访对象的性格等心理反应由各不相同。面对着心理反应不一样的采访对象和种种复杂的采访局面,记者又要限时限刻、有质有量地完成采访任务,除了掌握熟练的采访方法和技巧和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外,访问前和访问中还必须创造各种良好的访问条件,否则,访问效益实难兑现。
内容:⑴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 ⑵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⑶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⑷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⑸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 ⑹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
⑺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
6、记者仪表风度的设计有哪些意义与原则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共性需要,也是增进采访双方关系的重要和最能发生影响的因素。首因效应或第一感觉、第一印象是关于对外表特性的效应、感觉和印象。它关系到交往双方对对方的评价,关系到彼此的交往能否持续。记者仪表风度的设计的原则是:主要不是指华丽、漂亮,而是指得体、大方,主张同采访的场合与采访对象的服饰习惯相吻合。
7、怎样认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相互关系
应当特别强调记者要尊重采访对象,因为这是对对方的自我价值的肯定行为。采访对象如果感觉到记者对自己不尊重,那他就会因自己的自我价值未得到记者承认而感到委屈和不快,随即便会对记者产生厌恶情绪,一直是原有的需要心里减弱和转移,是采访受到影响。而相互尊重,则给人的心理以强化作用,是交往双方因对方对自己的肯定行为而提高了与对方交往的需要。具体从两方面看此问题:一是见了外宾、领导、名人、专家正采访对象,不要低三下
四、阿谀奉承。自卑自贱和奉迎拍马不会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反而会招致对方心理上对记者产生厌恶和不信任感,一直做出不屑作谈的心理反馈。二是见了基层普通群众,也不要眼睛朝天、盛气凌人。在这类采访对象面前,记者越是以“无冕之王”、“钦差大臣”自居,对方的自尊心理就越受到损害,一旦形成心里反馈后,就越不买你的帐。
8、形态语言具体构成方面有哪些
一是面部表情,这是人类最主要的表情动作,在采访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以眼睛表情最为丰富。二是体态表情,人的站、坐姿态和举手投足等,均可以表达一定的信息。三是手势,这是人们在交谈中用以加强言语效果的表情动作,恰到好处得手势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9、注意转换有哪些意义和做法
注意对采访活动会发生积极和消极的效果,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能随时转换,记者若能在采访中灵活机动地处理,则能提高采访活动效益。
具体做法:一是强调采访意义;二是约束神情语态;三是排除外来干扰;四是变换活动方式。
10、增强认识新闻采访策划与准备的重要意义
问老师!!!!!
第六章、采访活动的第二个阶段
1、提问有哪些形式及注意事项
形式:⑴正面提:即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单刀直入,不要转弯抹角兜圈子。此形式适合记者熟悉的人和干部、学者、演员、外宾。
⑵侧面探:即运用启发引导的原理和技能,旁敲侧击、循循善诱的促使采访对象对以往的新闻材料产生回忆。启发包括接近性启发,相似性启发,和对比性启发。
⑶反面激:即记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的感觉由“要我谈”转变为“我要谈”,从而打开采访通道。可采用激问和错问两种方式。
注意事项:⑴提问宜简洁 ⑵提问宜具体 ⑶提问宜简洁 ⑷提问宜深刻 ⑸提问宜自然
⑹提问宜节制
2、调查座谈会由那些益处及注意事项
益处:⑴节省时间:比较个别访问及其他采访形式,调查座谈会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迅速收集较多的新闻线索和材料,收效极为显著。⑵互相启发:熟悉情况的几个采访对象一起座谈时,若是某人对有关材料回忆不出,知情者们稍加启发或提示,便可产生回忆。
⑶及时验证:几个人一起座谈时,一个人说得不全面或是说错,众人可以补充或纠正;某人想要糊弄记者,即使是说谎老手,脸上不露一丝疑窦,但记者只要细心,也可以从知情者脸上,或多或少地捕捉到“此人在说谎”的信息,以便及时对所属材料进行验证。注意事项:⑴事先通知对方 ⑵精心选择参加座谈的人员 ⑶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⑷不要轻易下结论 ⑸作深入采访捕捉线索的有心人
3、为什么要强化视觉功能
所谓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行动,是人对现实感性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使人们直接用肉眼或借助一起获取信息的过程。所谓新闻采访的现场观察,通俗的讲就是指记者用眼睛采访。现场观察及是强化视觉功能。因为:其一,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必须靠感觉开始;其二,感觉是有人的感觉器官与客观实际相联系的反映;其三,视觉是最灵敏的感觉器官。
4、现场观察的注意事项由哪些
⑴明目的:目的明确后,方可有效地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指向一定的观察目标。
⑵多请教: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请专家陪同观察。这样便可提高观察效率,保证对事物认识的准确性 ⑶抓特点:将客观事物的某些有特点的方面提取出来,然后与有关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抽出事物共同的、本制的特征进行概括,最后形成概念和产生认识。⑷选地点:记者在观察一目标是,应依据一定的科学原理精心设置。观察点的选择应注意:第一,掌握一定的明度,获得较好的感受效应;第二,巧择适宜的角度,增强视觉的敏锐程度。⑸善用脑:看不同于察,看是指眼睛注视一定的对象,察则指分辨事物,要开动脑筋思索。
5、听觉地过程是怎样产生的问老师!!!!!
其运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⑴悉心闻取线索:不言而喻,记者的听觉主要是用以听取新闻的。
⑵适时调节音强:在采访时不能离对象太远,声音、节奏应该适中,环境应该安静。⑶着力训练听力:要抓住三方面训练——专心,虚心和耐心。
6、记录内容的主要范围有哪些
⑴记要点:采访时注意力应放在要点上。所谓要点,及至新闻事实的关键材料或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之处 ⑵记易忘点 ⑶记疑问点
⑷记采访对象的思想和有个性的预言:即指记录采访对象思想的“闪光点”和能反映其心声、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话语 ⑸记观察所得 ⑹记记者的联想
第七章、采访活动的第三阶段
1、深入采访如何抓特点、抓本质
抓特点:一是看准形式抓特点。二是通过比较抓特点——其一,通过纵断面比较,也即顺序比较法;其二,通过横断面比较,也即对照比较法。三是选择角度抓特点——即把大的、总的报道思想及题材,选择一个最有特色的侧面、切入口,然后深入挖掘,以小见大,通过具体、新鲜的事实表现主题。选择角度是要抓住三个字:比,小,异。
抓本质:一是对问题要想的宽一点、远一点。即记者采访调查的面要宽广一点,思考问题要深远一点。
二是对问题要钻的透一点、深一点。即记者对问题要钻研的透彻、深刻些,要在所收集的大量新闻素材的基础上,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地多次反复,直到把问题的本质挖掘出来。
2、验证材料的必要性及主要方法是什么
主要方法:一是投入记者智力进行验证,二是在直接通过采访实践进行验证。
必要性:由于客观事物的错综复杂,加上采访对象或多或少地受到心理情绪、表达能力、周围环境等各种主观客观干扰因素的影响以及记者本身的采访技能的不熟练程度等,都可能影响这种假设本身的正确程度以及假设实践过程中所的效果的正确程度。因此,记者就有必要将前阶段采访所得的有关材料,再放入实践中进行验证,即进入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的检验假设阶段。
3、为什么强调迅速整理采访笔记 这是因为人皆会产生遗忘现象。遗忘的心理活动在进展上有个“曲线”规律——先快后慢。记者的笔记采访中尚有许多靠心记的材料若不及时回忆整理成文字,时候整理的难度则一定更大。因此,记者应当自觉在采访活动告一段落时,迅速将所得的材料,其中包括笔记材料,也包括心记材料,或是修订,或是补记,然后一并编码、归类。
4、如何认识资料积累的重要性
有利于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了解过去、直到现在和预测未来;有利于新闻报道更有新意和深度;有利于记者从中产生联想进而获取新闻线索。
5、怎样认识新闻主题与新闻采访的关系
问老师!!!!!
6、如何看待综合分析的意义
一、采访目的:
响应我校大学生领导力培养项目,通过采访各学院心理部部长或学生会主席,借鉴和吸收其管理、组织经验,为自身领导力的提升和发展提供引导,并吸纳整合至协会的发展建设中,为协会的发展建设提供全新的视角和广阔的途径,并提升协会内部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成员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采访意义:
契合心理协会“阳光心态,成功人生”的活动主题,本次采访活动将使学生在采访的筹备、实施和反思过程中实现组织、表达、交际能理得综合提升。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并藉此提升协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扩大协会的影响范围,促进协会的进一步发展,树立协会的形象。
三、采访对象:
管理学院、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外语学院、环境与建筑学院学生会心理部部长或主席。
四、采访方案
前期:
1、采访团分组:(负责人:各部门部长)
各部门参加活动者均分为2组,每组3人之内(需要录制DV的小组由
组织部分配一名宣传部同学携DV随行)各小组选定负责人,并上报组织部。
2、联系相关受访人以及商定相关采访时间:
各部门部长负责
3、小礼品的准备:
由受访团小组讨论决定,金额限制在20元之内
中期:
采访思路设置:(注:红色字体部分为必问问题)
第一篇章:领导物语(倾听心语,感悟成功)
要求:围绕受访人对“领导力”这个概念的认识情况
问题示例:
1、怎样认识“领导力”这一概念/领导力素质包括哪些?
2、培养积极心态的必要性?
3、结合自身经历,阐述怎样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领导力?
4、对于主席这一职位的职责和义务是怎样看待的是如何看待?
第二篇章:领导心路(重拾旧忆,辉煌再现)
要求:结合受访人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领导力”的培养
1、你所组织的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活动是什么?面临过怎样的困难,以怎样的心态如何克服?
2、结合自身实际谈一下自己在不同时段的领导心态和行为
3、认为自己作为领导者,最为辉煌的阶段是?表现是什么?
4、时值建团90周年,怎样利用了该契机举办相应活动?
5、作为领导者,怎样处理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第三篇章:领导感悟:(放眼未来,追求卓越)
要求:围绕受访人领导力提升过程的感悟,以及自身感悟设置内容
1、作为学生干部,对于以下几方面重要性的排序以及原因:
1、积极的心态
2、决策能力
3、言语沟通能力
4、人文艺术修养
5、礼节仪态
2、经历三学年工作后的改变?
3、作为一位领导者,什么精神是最为重要的,怎样在实践中贯彻这种精神?
附注:
1、采访时间限制在60分钟之内(采访时长由采访人据情况和采访计划自行决定,上限为60分钟)。具体时间和地点由各组负责人与受访人联系自行商定。
2、采访时间与地点的商定需尽量迁就受访人
3、采访时可不必直入主题,可用轻松活跃的问题活跃气氛。
4、采访时举止大方言行得体,尽量回避私人问题。
五、人员安排:
组织部:
1、2、宣传部:
1、2、六、活动预算:
小礼品200元
采访资料的整理,将后期影像资料反馈给部分受访者,录制DV、拍摄照片后期影像材料的处理
七、应急预案:
1、若与部分学院协商出现问题,则两小组合并为一大组,共同采访
2、若与受访人时间冲突不好协调,尽量迁就受访人时间,采访者不可少于2人
2、DV机若临时借不到,可看情况用手机摄像功能或拍照替代。
新闻采访策划书范文篇2一、采访背景:
在现代中、大都市中,民众一改传统的独立个人楼房变为多以商品房小区为单位,由物业公司为统一管理的普遍的居住方式,而正是处于这种居住方式的初级阶段,相关政策和正规管理理念并未能真正成为居民的一般维权常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时常会出现部分物业公司大肆侵犯居民利益,例如,最为严重且屡见不鲜的就是违规占地出租居民公共用地,这一类“占”居民便宜的现象,不仅直接给小区居民带来交通出行、休闲娱乐等生活障碍,同时,使得产生社会效仿效益,从而导致“侵权”的扩大化,最终将直接恶化为社会普遍问题,使得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法规受到不可估量的挑衅。
居住小区,是当前我国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过程中,由一幢幢楼群组成的新的住宅区。19xx年建设部令第33号《城市新建住宅小区管理办法》中,把住宅小区以概念的形式作出如下规定:“新建住宅小区,是指达到一定规模,基础设施配套比较齐全的新建住宅小区(含住宅小区、住宅组团,以下简称住宅小区)。”?
目前我国针对物业小区管理出台了多则保护条例,如《城市绿化条例》、《物业管理条例》等,随着社会不断的法制化,人民的维权意识也日渐加强,所以,我报社为应对广大市民的意愿,进行一次主题为“谁把我家地盘给出租了?”的新闻采访活动,主要通过对占地出租现象最为严重的某小区进行调查访查,进而跟踪报道,利用传媒力量不仅可以向社会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常识,而且同时做到“施压”于物业管理层面,利于鞭策其能在日后完善不足之处。
二、采访目的、意义和目标:
这次采访目的在于将现阶段存在于生活小区中的最为常见的、也是对居民影响较深的公共用地的使用权得不到保障的社会问题提出来,意义上让这些让人诟病的暗处公示于世,从而做到提出问题,促使“解铃人”能在问题的苗头上大力压制,使得我国物业小区管理能茁壮成长。而民生问题的解决不能急于求成的,而是一小步一小步地走向完善的,所以这次采访的目标则以将占地问题深度披露,成熟地分析问题的存在原因,使得问题能在各大群众、管理层面上都能得到相对高度的重视,并同时初步要求相关部门就具体问题给予最合乎法律法规的处理,这样才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和谐社会。
三、采访准备:
现有资源:人力资源包括5个组员,指导老师一名,物力资源方面有手机相机一部,录音机一部,笔记本和钢笔各数件。
需要资源:数码相机一部,交通工具一架,录像机一部。
四、采访开展:(时间从20xx年09月10日起)
(一)、采访整个大致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多媒体调查阶段(前期):针对物业违规占地问题;
首先,在网上新闻网站进行问卷投票,投票方案的受众侧重于居民群体。问题如下:
1)、你对你所在的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满意吗?①十分满意②勉强满意③十分不满
2)、你所在小区是否存在物业违规占地现象吗?①有②没有③不清楚
3)、如果你所在小区存在违规现象,你懂得如何维权吗?①懂得②完全不懂得③懂得一点点,但不懂得如何实际操作
其次,开设网上论坛,广泛民意见,让网民通过网络途径有“冤”可申,这样能大大地扩大我们调查的活动范围,使得我们的结论更具普遍性和科学性。
再次,联系当地电台,邀求作一次题为“我有话对小区物业管理说”的电话节目,现场邀请有关部门代表,物业管理代表,知名律师代表即时式对来电听众作问题解答。
最后,在当地,某些有拥有一大部分住户的小区大门,或群众出入要道上设有定点式岗位,接受群众意见反映,并设置有针对性的“建设和谐小区”海报宣传,同时设有专人现场进行法律法规问题咨询解答等。
事后,再将节目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和解答部分以书面形式,通过报纸媒体载体刊登出去,目的使得能在人民群众中获得共识和关注。
前期流程时间表(20XX、09、10——20XX、09、26)
2、采访调查阶段(中期):(时间20XX、09、27—20XX、10、22)
针对物业违规占地问题,对主要的三方人士进行“面对面”式采访(即本小区居民,物业管理代表,相关行政部门),同时进行部分“红”点抓拍,录像。
A对某小区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针对这一群体,作出以下方案:
首先,是传统问答形式采访,抽样一百户居民问答。这次调查目的是得出更为真实的采访新闻材料,问题是围绕“物业管理违规占地”的看法。问题大纲如下:
1、)你对你所在的小区物业服务满意吗?
2、)你觉得你小区管理里面哪个方面应该改进吗?
3、)你是否有向物业反映过这些问题吗?最后得到是怎样的答复?
4、)当你发现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例如如果小区物业在没有经过业主的同意,私自出租公用地位,你会到什么部门反映情况吗?
5、)在反映问题的过程中你是否有遇到什么阻碍?有没有来自物业的压力?
6、)如果问题总是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你会选择提出要求换物业管理公司吗?
其次,在问答采访结束之后,我方将免费赠与对方一小本《物业管理条例(摘要)》的普法知识小册子。
最后,留下我报社的联系方式和信箱地址,欢迎其随时来电来信反映问题。并提供相关行政部门的联系号码,便于以后能更好反映问题。
B对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层、执行层进行采访。
首先是对管理层的采访,电话联系其公司高层,采用电话采访。问题大致如下:
1、在此小区进行物业管理有多长时间了?
2、在期间有接受过什么居民反映的问题吗?
3、一般居民反映的问题是由哪个部门来解决的?一般要多长时间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2、根据所在小区,有居民反映小区管理存在在未经业主们的同意情况下,私自将业主的公共地位进行出租,租金由物业公司占有,问题是否属实?
3、这个问题是由公司哪个部门处理的呢?
4、请问这样做,是否得到行政部门的批准了吗?
5、请问可否知道出租车位使得小区内的道路行走不便、环境混乱,这样是侵犯了业主的权益?为什么到现在问题还没得到解决呢?
其次,如果在电话采访环节得到的信息含混不清,或不满意采访的结果,我们将直接找到问题处理部门进行这个“蹲点”的环节,采取面对面的采访,问题如下:
1、小区内那些占地出租的行为是否有得到有关行政部门的批准?
2、出租地位得来的租金最终用在哪里?
3、是否有接到居民的反对?
4、贵公司将采取怎样的行动来处理这个问题?
5、要落实处理预计要多长时间?
再次,就是对执行部门进行采访,主要是物业环保部门人员,保安处人员。
1、这些出租车位租费是怎样计算的呢?
2、出租的对象是不是只对小区内的业主开放的呢?
3、对出租的车位服务是不是也同样给予业主一样的服务?还是说只提供车位,其他保管服务并不提供?责任自负的?
4、这样出租车位的事已经多久了?
5、到现在为止,大概有多少车位已经出租了,6、出租的车位是不是直接由公司决定,收钱?你们能不能在其中有所收益,例如补贴奖金之类?
7、有没有居民向你们反映过关于这样出租车位会影响到他们的出行交通呢?
8、反映之后,上层有没有进行过问题的处理?
9、你们觉得这样做是否合理呢?
最后,进行采访总结。根据采访得来的资料,编排,整理。事后,在网站、报刊上对调查采访结果公布出来,并“借光”于其他媒体在过去调查出的数据、事例、网民说反映问题、来信和来电的问题总结数据来深入、客观分析问题。
C对物业管理的主管部门——房管部门、当地物业管理协会及消协、工商部门进行面谈
4、是否有对现在小区普遍存在的占地出租的新问题向物业企业和行政主管部门反映和处理过?
5、有没有接受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处理这方面问题的工作?消费者协会,问题如下:
近期是否有过向消费者(针对物业小区的居民)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吗?服务的方式一般是怎样的途径?
现在有部分小区居民向本台反映小区存在着物业管理占地出租的现象,请问在这之前是否接到过这样的问题,贵局是否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在受理消费者的投诉之后,是否有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最后双方能得到调解吗?
若果问题经过调查属实之后,贵协会是怎样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开展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的活动?
最后,要求这些部门提供有关当地物业管理投诉的数据、当地有哪些物业管理公司利用公共用地的是已经通过部门审批的数据等数据资料。
整个采访活动结束之后,对采访过程,采访得到的信息进行刊登,网上新闻广播等。
中流程时间表(20XX、09、27——20XX、10、22)
3、深入跟踪报道阶段(后期):
这阶段又可分为报道阶段、反馈阶段、升华阶段三个小阶段。
A报道阶段,分别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专题的途径进行深入报道,反映问题。
B反馈阶段:则主要是开通电话,邮箱,信件,定期对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再在媒体上报道出来的方式向社会展示问题处理的进展情况。
C升华阶段:则是通过在某一整治成绩突出的小区进行主题为“携手共建和谐小区”的活动。
新闻采访策划书范文篇3一、活动的背景:
1、我小组主要针对此次校田径运动会进行有选择的采访,通过典型个案,力求表现校运动会的精彩与盛大。
2、由于此次为校级运动会,故而活动场面盛大、占地面积广、赛事多、比赛点较分散,而我组新闻现场的采访人数及采访设备有限,所以对人力、物力资源的分配需合理、慎重,务必使各项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3、由于开幕式这段时间整个运动场上人员最集中、最整齐,同时也最利于现场采访人员互相交流、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突发状况从而获取新闻采访素材,因而我们应当牢牢抓住这个机会。
4、出于专业课程实践目的和锻炼自身新闻采访活动的经验和能力方面的需要,我们在分配和集体协调的情况下积极准备,努力做好此次校运动会的新闻采访策划活动。
二、活动的目的:
1、通过事前的周密策划,各采访人员之间才能配合默契,提高新闻采访集体协作性,从而尽可能最大程度地克服新闻事实的突发性和转瞬即逝的特点,并顺利完成新闻素材的采集工作。
2、通过前期策划,我们可以加强预见性,可以确定后期编辑的风格、样式,这些都有利于记者们在一些可预知的.新闻现场准确快速地找到描述、采访的对象或细节,捕捉到具有形象特征的场景。
3、此次是对采访活动进行统筹调度、有效组织和利用媒体资源的重要途径,可以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我们的课堂理论知识和自己动手实践能力。
三、活动的意义:
1、培养和锻炼我们的新闻意识,从而发现新闻点,择选出有价值的新闻。
2、考察我们对新闻采访活动知识的总体把握与掌控,以及活动整体的有效组织与充分运作。
3、协调大家的集体实践动手能力,充分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实践作业的任务。
4、通过这次采访,我们可以将一些课本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实践操控能力,从而培养我们作为新闻记者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和基本经验。
四、活动的时间:
XX年4月22日——4月24日
五、活动的地点:
主席台、运动场、看台、各院系大本营
六、活动中所需的采访设备:
一只录音笔,两台照相机、笔、笔记本、手机
七、人员安排:
1、随身携带记者证入场,在主席台、运动场、场地进出口等地分别分配人员。
2、在采访前大家熟悉仪器,安排小组口语表达能力强的(至少2位)同学负责录音报道
3、安排对采访熟悉有经验的同学负责采访过程(至少4人),比较擅长照相的同学负责照相(至少2人)
4、其他同学负责相互联络,或者在遇到突然情况下帮助其他同学完成采访任务,提醒采访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安排同学
熟悉联系裁判,尽早获得比赛结果。
八、活动的内容:(主要选取具有典型意义且采访时间较充足的比赛项目)
a、活动的主题报道:重点关注运动会的开幕仪式报道;女子田径1000米赛事作为预备主题报道(如果开幕式仪式采访出现状况或者没达到预期效果,则采访的重点转移到女子1000米赛事报道上来)
b、采访内容的计划安排:
(一)开幕式的采访安排:
运动会前期阶段:
1、熟悉开幕式的介绍单,掌握相关流程,如:比赛流程,出席领导,场地分布,人员分配,各院系大本营驻扎的地点及运动会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
2、运动会前两到三天小组集体开会,讨论人员分配和采访部署及采访当天集合的时间地点等。协调好大家的任务分配和仪器的使用,并检查好仪器的情况,并综合大家的意见对采访是否有相关更新颖的看法,力争大家齐心协力做好此次采访策划的最后准备工作。
3、准备好采访材料和相关需要提的问题,以及设计准备拍摄的镜头和场景,组织好人员讨论模拟采访现场的状况,提前做好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要求在运动会期间保持小组成员之间的联系。
开幕式开始阶段:
1、搜集前几届的运动会开幕式新闻报道,了解内容,号召大家分析学习,并了解应该注意的问题,而且争取号召小组成员在当天最早的时间到运动会集合,以备提前熟悉好会场。
2、看台分配三到四个人,其中一人手拿录音笔并口头播报开幕式前的现场盛况;另一人则手拿照相机,观察现场各处实况,用相机拍下有价值的新闻画面,从而弥补现场播报人员的不足之处,为后期广播新闻的编辑工作提供照片凭证,另外一个人辅助他们,避免出现意外事故或者为他们的即时需要做好现在准备(3—4人)。
3、仪仗队进场时,口播记者继续播报,看台上的摄影记者和运动场上的另一个摄影记者则拍下现场实况图片,要突出场面的盛大、气氛的热烈;同时,也可适当拍摄观众席上人头攒动的景象;要注意现场全景,中景,近景等镜头的结合。
3、三人坐于主席台旁,做好领导讲话的相关笔头记录工作,也可在用手机记录讲话内容或者在领导退席时向领导借用演讲稿。(3人)
4、在领导退席时,持录音笔的记者可适时、适度采访某位领导,拍照同学也可拍下采访领导的照片;同时也适度的采访几位现场观看的同学,仪仗队员和工作人员,力求采访的完整性,全面性,多样性。(克服采访领导的困难)
5、将这些录音报道做成开幕式的报道,注意录音的连贯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把搜集到的往年运动会开幕式报新闻知识等穿插到录音报道中,做成开幕式采访前的广播介绍,力求做好报道前
播报的连续性,完整性,及时的编辑和整理;另外,相机的镜头也可以做成运动会的图片新闻报道。(2—3人)
(二)赛事采访)(备选主题报道)
女子1000米赛事(5—6人)
1、赛前,提前了解比赛的运动员,并及时了解上届运动会此项目的材料和情况;并选取其中最有可能夺冠的运动员a,事先对其进行采访;赛中,重点关注a的状态;赛后,不论输赢,对a进行赛后采访;采访相关的比赛工作人员,如运动员裁判、及相关工作者,观看的观众,谈谈他们对此次运动会的看法。(需1人录音)。(需2人采访)
2、若a不是冠军,赛后也可对冠军进行专题采访。
3、摄影拍照:一人位于起点∕终点处,拍下运动员起跑和最后冲过终点的瞬间;另一人位于运动场上跑道的中段位置,拍下运动员跑过时照片,特别是她们在精疲力竭时还奋勇前行以及其同学陪伴其跑步或送水给她们的照片。(注意重点拍摄运动员a)
4、预备1—2个人员负责相互之间的联络,或者帮助处理遇到的障碍和出现的突发困难,保证此次采访的顺利完成。
(三)采访结束后
1、集合组员,对采访的内容进行整理和编辑工作。并商讨采访结束后期的处理制作工作,分工协作。
2、进行总结和修改,把整理和编辑好的采访内容用word文档打出来分享或集中小组成员放录音报道,大家相互提出修改
提意见或看法,并总结自己的收获看法。
3、完成最后的工作,上交整理好的采访录音作业。
九、活动成果:
完成要求的广播新闻稿件:开幕式新闻广播专题报道;女子1000米实况报道。
新闻采访策划书范文篇4一、采访宗旨:
七十二年峥嵘岁月,七十二年绚烂篇章。重庆理工大学作为兵工系下属的四大传统院校之一,七十二年的办学历史不仅积累了丰厚的办学经验,更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他们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是重理工的优秀学子。重庆理工大学以他们为骄傲,他们也深爱着自己的母校。为了庆祝我校成立72周年,欢度校庆周。同时也为了让更多的学子了解母校,热爱母校。
二、采访主题:
校庆周的作用和意义及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校庆周的活动
三、采访地点:
办公室
四、采访时间:
20xx年10月28日
五、采访对象:
各二级学院的领导
六、采访方式:
采取预约面谈方式采访
七、采访分工:
两人拍照、两人采访、两人执笔
八、采访问题:
1、咱们学校现在把校庆所在这一周作为校庆周,对于校庆周,您觉得它的意义是什么?
2、您希望咱们学校校庆周应该做一些什么活动?您希望看到一些什么活动?
3、您校庆周会有很多校友回母校,咱们学校近几年发展的很好,得到了很多校友的支持,您觉得校友对学校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4、您所在的学院在校庆周来临之际会举办哪些活动喜迎校庆周呢?
5、您对现在在校的同学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呢?
6、您觉得现在的大学生需要培养哪些素质?
九、采访需带东西:
采访前带好必须身份证明证件、采访所需器材等相关物品。如采访提纲、采访时所需的记录本(录音笔)、笔、摄像机(照相机)
十、采访后期:
整理收集好的资料和问答记录,组织整理完成采访稿,传给老师进行核对。修改无误后做成终稿。(写一篇采访稿即可,但是需要质量,字数需要1500字左右。)
十一、注意事项:
1、之前做好充足准备,做好策划和提问题纲,做好知识准备,包括被采访人的资料、爱好的相关背景,以及预约好时间地点。
2、采访时间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
3、采访时提问不要过大过空,防止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
4、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长句分成短句来问。适当使用些激将法充分发挥激将的作用确定采访设备可以正常运转,提前估计到困难和意外,做好心理准备。
5、拍照时关闭闪光,尽可能地多拍,供事后筛选。
6、采访时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
7、确定采访设备可以正常运转,提前估计到困难和意外,做好心理准备。
8、按照采访对象选择合适的衣着。
【新闻采访策划书范文4篇】相关文章:
1.新闻采访策划书范文1500字
2.新闻采访教学课件
3.新闻采访写作方法参考
4.新闻采访稿怎么写
5.新闻采访的提纲怎么写
6.新闻采访座谈会主持词范文
7.电视新闻采访部实习报告范文
8.新闻采访实习个人报告
【新闻采访要点一览】推荐阅读:
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要点07-15
新闻采访提纲范文06-03
新闻采访与写作09-17
新闻采访与写作总结06-08
新闻采访策划与选题07-18
新闻采访与写作期末资料06-25
新闻采访学测试题07-04
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11-13
电视台采访新闻稿06-02
《新闻采访写作》名词解释汇总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