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财政局工作总结

2022-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应当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详细记录自身的成长,可促使我们认真、全面的了解自身,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提升自我,在往后的工作之路上,不断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市财政局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市财政局工作总结

县(市)区财政监督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以公共财政框架为主体的财政管理体制正逐步形成,作为财政职能之一的财政监督,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检查质量和效果已成为财政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我国的财政监督尚未像审计监督一样得到重视和认可,其作用远未发挥。特别是财政监督的最基层——县(市)区财政监督,其现状和发展前景更加值得关注。

关键词 县区财政 财政监督

一、县(市)区财政监督的现状及成因

目前,县(市)区财政监督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财政监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县(市)区政府领导对财政监督工作不够重视。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在部分县(市)区政府领导眼中,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财政收入和支出,只要能够完成每年的财政收支预算,保证政府机关运转,保证工资按时发放,保证法定支出和民生及重点工作的需要,财政部门的工作就能得到县级领导的认可。至于财政监督职能,财政资金支出效果的检验,主要由审计部门承担,因为每年审计部门都要进行同级审计,并对县(市)区部分部门和乡镇进行审计。

2.财政部门领导对财政监督工作重视不够。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财政部门领导把财政收支作为财政中心工作,特别是县(市)财政局,有的甚至成了“收入局”。年年高速增长的财政收入任务把财政局领导压得喘不过来气,根本无暇顾及财政监督工作;二是财政部门领导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普遍存在重预算、重拨款、轻监督、轻问效,只要财政资金按预算、按上级规定、按县(市)区政府领导要求把资金拨付到位,任务就完成了。至于财政监督工作,则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三是县(市)区财政部门领导普遍存在怕得罪人的思想,对财政监督查出的问题,很难做到依法处理,所以对财政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四是部分县(市)区财政部门无专门财政监督机构,有的无专职监督检查人员,也是财政监督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原因之一。

(二)财政监督缺乏主动性,检查范围狭窄

由于县(市)区财政监督不被重视,县(市)区财政部门对财政监督工作缺乏主动性,每年能完成上级分配的检查任务就不错了,很少主动开展工作。

部分县(市)区财政部门因无专职监督检查机构和人员,工作缺乏独立性,检查经费无保障,造成监督力量薄弱,开展的财政监督工作也仅限于上级安排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且检查面小。对财政专项资金、部门预算、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检查,基本未开展或进展成效不大。

(三)财政监督手段弱化

目前县(市)区财政监督的一个难点,就是处理难,导致监督手段不力。财政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处理起来很难,该上缴财政的资金能上缴就不错了,处罚很少,有的也只是象征性地罚一点,起不到惩罚作用,对单位和个人的处理就更不用说了。长此下去,致使财政监督的权威性无法树立,被检查单位对财政监督检查也就不像对待审计部门检查那样重视。监督手段不力,也成为束缚县(市)区财政监督工作开展的一个障碍。

(四)财政监督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县(市)区财政部门财政监督队伍普遍存在人员不稳定,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部分县(市)区财政部门无财政监督专门机构,有的与财政监察室合署办公,有的与其他部门在一起。财政监督队伍人员不足,人才匮乏,加上人员不稳定、不固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政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加强县(市)区财政监督的对策

如何有效提高县(市)区财政监督检查的质量和效果,为公共财政建设保驾护航,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县乡财政工作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县(市)区财政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县(市)区财政监督,应着重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对财政监督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的一项最基本的职能,与审计监督、社会中介机构监督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财政监督体现财政管理的本质属性,是实施财政分配政策,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规范财经秩序的重要手段。财政监督的主体是各级财政部门。县(市)区政府和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财政监督在健全财政政策体系、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依法理财、规范和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财政监督与审计监督并重,支持财政监督机构工作,使其真正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提高财政监督机构规格,使其享有高度的独立检查能力

财政部和多数省、市、自治区的财政监督机构已经升格,成为直属二级单位,比机关内设机构高半格,能够独立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目前县(市)区财政监督机构除个别升格为副科级外,大多为股级规格,使其独立检查的力度大打折扣。因此,要使县(市)区财政监督机构发挥作用,必须提高监督机构规格,配备专职监督检查人员,赋予其独立检查职能,就像香港廉政公署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专门(独立)检查委员会,并且给予经费保证。

(三)加大检查力度,拓宽检查范围

县(市)区财政监督机构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促进财政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更新监督理念,突出监督重点,改进监督方式,把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为主,拓宽到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内部监督、会计监督等方面。一要加强重大财税改革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反映并纠正财税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财税体制改革;二要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等财政改革,建立健全财政运行全过程的财政监督机制;三要按照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围绕“三农”、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的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检查,确保民生资金发挥最大效应;四要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监督,搞好投资评审和绩效评价,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五要继续加强会计监督,改进检查方式,加强日常监督,规范财经秩序,扩大检查的规模效应和社会影响;六要加强内部监督,发挥财政内部监督在健全管理、堵塞漏洞、保障资金安全、保护财政干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果仍然停留在应付上级安排的检查任务上,县(市)区财政监督仍是形同虚设。

(四)坚持依法监督,树立财政监督权威

县(市)区财政监督机构要充分利用《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做到规范执法、严格执法、依法检查,按照法定程序开展检查、处理和处罚工作。对查出的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处理,对涉嫌违法、违规、违纪的人员,要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通过对事、对人的依法、依纪处理,树立县(市)区财政监督权威。并要对财政处理处罚决定的执行、整改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建立一套完整的财政监督检查、处理、整改机制。

(五)加强财政监督干部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下财政监督工作需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县(市)区财政监督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财政监督队伍,在于这支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财政监督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要熟悉国家财政、会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要有一定的财政、会计实际工作经验和检查经历,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清正廉洁的思想品德,要有一定的公文写作能力,要有较强的责任感、敬业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总之,一个合格的财政监督干部,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因此,必须加强财政监督干部的学习和培训。财政监督干部除了向书本学习之外,还要走出去,学习财政监督工作搞得好的县(市)区的做法和经验,才能胜任新形势下财政监督工作的需要。

(六)整合财政监督资源,建立大监督体系

目前的财政监督职能,由财政部门多个机构承担:对财政资金的绩效监督,由统计评价部门负责:对政府投资工程的财政监督,由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负责;对部分财政专项资金,由有关业务部门负责跟踪问效。职能的分散,使财政监督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建议将分散的财政监督资源进行整合,成立财政监督局(或办公室),统一行使财政监督职能,建立大监督体系。

(七)加快财政监督立法工作,使财政监督名正言顺

审计监督之所以被认可,一是因其有独立的检查机构,二是有《审计法》有法可依。目前财政监督依据的法律,主要是《会计法》、《预算法》等,并无专门的《财政监督法》或《财政监督条例》,使财政监督的职责、权限等无法进行科学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政监督工作的开展和财政监督体系的完善。因此,建议财政部尽快制订《财政监督法》或《财政监督条例》,使县(市)区财政监督机构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有尚方宝剑,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监督。

作者:王辉

第2篇:A市乡镇财政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乡镇财政所属于整个财政体系的最基层,作为我国五级财政最基层的部门,在进行合理配置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成为乡镇财政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基层乡镇财政管理,以A市乡镇财政为研究对象,对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常见问题做出分析,然后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乡镇财政;财政管理;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乡镇财政理财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乡镇财政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取得这场战役的最后胜利,从与民生关系最密切的基层出发,在乡镇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而这些财政资金如何监管、如何使用,则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的安全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1乡镇财政管理的概念

乡镇财政管理是指乡镇政府为了履行职能,依法运用一定的手段,对财政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行为和方法,贯穿于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编制和执行预算以及财政法制建设等财政工作的全过程。它既是乡镇政府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国民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是通过这些行为和方法来为其辖区内的人民群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

2乡镇政府加强财政管理的实践意义

我国目前所采用的五级财政体制,乡镇财政作为财政管理的最后一级,也是最接近广大基层群众的一级,这使得乡镇财政的管理负有了解基层群众、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的责任和义务。解决好A市乡镇财政管理的现有问题,有利于为发挥A市乡镇财政自主权的作用,提高A市乡镇财政的管理水平,推动A市乡镇各项事业的加速发展,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2]。

3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预算不透明、决算不公开及缺乏监督等情况较为普遍,究其原因,还在于财政部门没有做好对财政资金的安全管理工作,这不仅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给贪污腐败、私设小金库等行为提供了滋生土壤。为此,笔者就从乡镇财政所的角度,来对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做出分析。

3.1安全意识薄弱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备了安全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发现问题,从而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乡镇财政所存在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比如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制度不了解,缺乏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没有注重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等,如果说这些问题属于内因,那么财会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过硬和业务能力欠缺,则体现为客观上的问题。主观上因意识的缺位而导致行动无法落实,客观上因能力的欠缺而有心无力,成为诸多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真实写照。

3.2财政预算的问题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在财政预算的约束环节存在不严格的问题。从审计部门反映的状况能发现,乡镇预算编制以及批复和调整等层面存有差异,进行编制预算的时候有着不科学以及不细致等问题,个别单位预算不完整,资金的分配方面没有全部透明化呈现。另外,其他收入没有全面纳入预算中去,对于资金在使用的时候缺乏信息反馈透明度,预算监督机制没有全面到位落实,这就造成了财政预算效率低下的问题。

3.3资金管理问题

乡镇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方面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各部门在支农项目管理方面存在职能交叉的问题,这就使得资金管理比较分散。项目多以及资金量相对比较大的乡镇,对专项资金核算做的不够细致,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专项资金与财政资金分不开,部分日常支出占用专项资金垫付,这就在监督管理及绩效评价的开展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

4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解决对策

4.1强化安全意识

强化安全意识可以有效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为此,作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财政人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是要具备规范意识,即切实按照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办事,明確资金收付、印鉴管理、票据收发、账务核算、用款计划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严格把关资金支出手续,实行专人专柜保管收据及印鉴,出纳与记账会计按月核对资金账户余额,确保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第二是要具备内控意识,即对出现的安全问题,启动追责问责程序,按照“管好每一分钱,拨好每一笔款,记好每一笔账,确保财政资金万无一失”的目标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科学分工,规定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实现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的互相制约、相互监督,以形成规范的内部制衡机制。

4.2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预算支出控制

乡镇政府应在内部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设置独立的监督管理部门和人员,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确保监督管理部门和预算部门的相对独立性,确保预算监督报告的权威性。同时借助内部审计、内部控制来加强监督力度和内部相互制约力度,约束人员的行为,确保预算支出的合理性,避免预算调整的随意性。其次,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制度。由财务人员将财政预算指标细化到各部门、各岗位,以此为依据,将预算执行结果和各人员绩效相挂钩,从而加强对人员行为的约束力。同时配备适宜的奖惩制度,刺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3]。

4.3完善财政财务管理制度

保障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化落实,这就需要从完善财政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加强重视,结合乡镇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制定相适应的制度以及管理办法。对传统地把预算单纯作为应付思想消除,将各乡镇经费测算到位,保障正常运转。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按照当年预算安排以及细化支出项目和标准,设置单笔以及年度控制的限额,将审批权限及责任明确到位,这样才能有助于促进实际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也是比较关键的,要注重将财务收支审核以及管理方面加强控制力度,将支出审批手续积极完善,按照现金管理制度以及结算制度进行落实,明确好责任,控制财务资金收支[4]。

4.4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发展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是落实好党的各项惠农政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防范财政资金风险的必经之路。村级财务实行“双代管”制度,款项由乡镇农村经济管理站代管资金、代理记账。因此,乡镇财政所要加强与农村经济管理站的合作,两部门之间要做好衔接工作,信息沟通、协调配合、细化收支,严格把控村级资金的支出情况与使用方向,促进乡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发展[5]。

5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镇财政的支持。在当今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动的背景下,乡镇财政作为其后盾必须坚实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淼申.我国乡镇政府债务问题研究——以辽宁省P市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1.

[2]黄旭.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20(22):54-55.

[3]肖璐.德州市乡镇财政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5.

[4]张广峰.浅谈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20(09):6-7.

[5]张正菊.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4):20-21.

作者:李雪

第3篇:新时代新思想背景下来宾市财政创新发展研究

[摘 要] 党的十九大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新时代财政工作提出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广西 “三大定位”新使命,提出了“五个扎实”新要求。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广西新使命新要求为指导,以新兴地级城市——来宾为焦点,对来宾市财政运行现状、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成因进行综合评价,借鉴陕西榆林和江苏江阴的财政改革创新模式,提出适合来宾市的财政创新举措。

[关键词] 新时代;财政;创新发展;来宾市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1. 063

[

1 引 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据此,国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新时代财政工作提出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的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提出了“五个扎实”新要求,作出了“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这是对新时代广西发展的精准指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广西篇”,也是广西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坐标和路线图。为此,广西财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助力实现更有效率的发展”的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加快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决定》要求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大力推进思想再解放,破因循守旧思想、立改革创新意识,破封闭狭隘思想、立开放合作意识,破安于现状思想、立开拓奋进意识,破甘于落后思想、立创先争优意识,破畏首畏尾思想、立敢闯敢干意识,破等靠要看思想、立主动作为意识,持续推动解放思想走深走实,只要是不违反中央规定、法规不禁止的,只要是发展有需要、基层有呼吁、人民有要求的,只要是别的省份能做、广西自己能定的,就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以思想大解放推动事业大发展。”

2014-2017年,来宾市财政收入一直处于下滑的趋势,虽然2018年比上年增长了5.2%,但财政持续增收的基础非常不牢固。而且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复杂的环境下,来宾市经济也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阶段,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仍然非常大,特别是工业发展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停减产企业较多。尽管来宾市大力推行减税降费政策,努力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使一些新引进企业实现了一定的产值,但短期内尚难以发挥税收拉动效应,而且在税改政策实施初期乃至一段时间内,必然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产生冲击,影响来宾财政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的目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新建地级市财政可持续健康发展问题,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效为原则,对标先进,精心谋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新举措。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有关财政改革创新的相关论述多集中于对财政管理体制的研究,尤其关于财政分权理论的相关著述颇丰。

早期西方财政学的学者主要从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空间特点入手,论证多级政府以及财政分权的必要性。Tiebout( 1956)在《地方支出的纯理论》文中提出传统财政分权理论的最初的相关理念,分析了在特定条件下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分拆成不同层级政府对公共产品的供给。Oates(1972)通过社会福利最大化均衡模型,认为某种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优越于中央政府。斯蒂格勒(1995)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分配的公正性两个角度证明了地方政府存在的必要性。

到20世纪80年代,财政分权理论有所扩展,融入了政治学、经济学、委托代理关系、激励机制等。Rosen(1995)从地方政府激励机制和鼓励竞争角度来阐述政府分权。Diego Romero-ávila and Rolf Strauch(2008)运用欧洲 15 国财政数据,探究财政改革与欧洲长期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财政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的不利。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关注财政分权实践产生的经济效果。Gattiand Fisman(2002)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财政分权能有效制约政府官员腐败行为。Giovanni Facchini and Cecilia Testa(2007)分析了巴西财政分权与地方均衡发展的关系。Andrew Feltenstein and Shigeru Iwata(2005) 对中国的财政分权和宏观经济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20世纪 70 年代以后的中国,财政分权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却是以牺牲价格的平稳运行为代价。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多级政府的财政分权,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及必要性,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分权对经济的影响,鲜少探究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主要从财政制度创新、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财政体制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

(1)地方财政困难主要源于制度缺陷。贾康和白景明(2003)认为当前中国地方财政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于现代化转轨过程中财政制度安排的问题。阎坤(2004)认为地方财政的问题本质上市制度创新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贾康和白景明(2007)认为可通过制度创新解决我国地方财政所存在的制度缺陷之困难。周黎安 等(2008)则认为中国的财政分权没有赋予地方独立的税权;分权没有在地方层次上形成水平制衡。

(2)财政分权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林毅夫和刘志强(2000)认为财政分权可提高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资源份额,提高地方政府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张军(2007)发现财政分权对基础设施等硬性公共品供给具有促进作用。刘小勇(2009)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省以下财政分权度提高,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财政体制改革创新。吴丽莉(2018)从某一社会现象入手分析当前地方财政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深入改革和追求地方财政高质量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刘秀婷(2019)则从预算管理体制的角度提出制定合理科学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是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内容。佘坤(2018)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看到我国财政税收体制存在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体系存在明显缺陷等问题,提出要权责分明、加强财政监督力度等改革创新新思路。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提出了财政改革创新必须是制度创新;近几年主要集中于通过研究税收结构、预算制度、财政支出结构等优化进行财政改革创新,目前尚未发现有从新时代新财政思维视角分析地级市财政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文献。

基于文献梳理,本文尝试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财政理论来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来宾市财政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并探讨来宾市财政走出困境的创新举措。

1.3 研究路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路徑

本文研究路径如图1所示。

1.3.2 研究内容

首先,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新发展理念,厘清新时代背景下财政的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重构财政职能,作为来宾市财政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其次,运用该理论对来宾市财政运行现状、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综合评价。来宾财政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财政收入偏低、税源结构及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效率不高等。主要成因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开放合作力度不足,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与分配不均并存等。

再次,总结梳理国内资源富集地榆林财政改革创新模式以及新农村建设模范的江阴模式等与来宾市发展有相似地区的财政创新发展举措,为来宾市创新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最后,基于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及经验借鉴,结合新时代财政新要求,提出来宾市财政创新五个方面举措:一是保稳定,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二是促发展,着力增强财政“造血”功能;三是重衔接,提高财政资金安排前瞻性;四是强调控,积极稳妥化解财政运行风险;五是严把关,提升入驻企业财政贡献度。

2 新时代的财政理论

2.1 新时代新思想背景下对财政的新要求

(1)基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新部署,各项财政工作必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

(2)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各项财政政策必须更具针对性、科学性、灵活性、有效性,支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3)基于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财政投入必须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推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基于民生改善要求,财政分配必须突出公共性、公平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5)基于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财政运行的效率。财政干部必须加强大数据应用等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

2.2 财政新要求背景下的财政职能重构

财政职能是财政与生俱来的内在属性。西方现代财政理论从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角度,认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是财政的三大职能。在新时代新思想背景下,我国财政应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监督管理四大职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展、丰富和深化。

2.2.1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政府通过财政收支以及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调整和引导现有经济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在新时代新思想背景下,要树立科学的市场平台观,“将市场视为交易平台,国家作为市场政治边界的规定者;政府是市场的参与者,是社会经济体内在的成员,也是国家的‘受托人’,其行为受国家的规范;企业、法人等社会组织成员与自然人成员也都是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公共部门为实现其公共价值最大化而进行市场活动;私人部门则为了私人价值最大化而进行市场交易;第三部门为了社会价值最大化而经营运作”。市场是价值创造的平台,明确政府、企业和个人均是市场平台的参与主体之一,避免将政府与市场对立;以新市场财政学的市场平台观指导资源配置,使各种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能够合理分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部门并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能。

2.2.2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就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客观上对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拥有的国民收入发挥直接与间接影响,从而实现收入分配上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强调的是要素投入和要素收入之间的对应关系,经济公平突出的是效率原则。社会公平则追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应维持在人们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履行,以政府为主体,以社会公平为准则,其目的是通过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来缓解市场分配不公及其一系列矛盾,进而协调社会分配关系,以求得社会经济在良好的环境中稳步、和谐发展。

2.2.3 财政经济稳定职能

经济稳定是指一定时期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相对均衡状态,具体表现在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主要体现为政府通过财政活动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施加影响,促进整个社会的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发生变化,实现均衡。

2.2.4 财政监督管理职能

财政监督是财政透明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包括:监督管理宏观经济的运行,及时反馈信息,发出预警信号;监督管理微观经济的运行,规范财政、税收、会计法规等经济秩序;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的运营情况,实现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到“管资本”的转变,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自身工作,实现财政运行法治化、规范化。

总而言之,新时代新思想背景下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更强调“市场平台观”,注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并以市场平台参与者身份推进公共资源配置,维护公平、有序、高效运转的市场环境。资源配置职能是其他职能存在、运行并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和条件。财政收入分配职能是政府对社会经济资源的直接安排,本身也具有资源配置的功效。财政收支本身并不天然地具有促进公平实现的机制,新时代新思想背景下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应更多地考虑公平,通过合理适度的政策安排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财政经济稳定职能实质上也是以资源配置为基础,在一定的财政收支安排和政策刺激之下得以实现的。而财政监督职能,是对经济主体及政府部门自身的监督管理,也体现在资源配置的全过程中。财政监督职能是确保政令畅通,及各项政策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新时代新思想背景下要推进“互联网+财政”的财政信息化平台建设,并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和问责力度。

3 来宾市财政运行的现状、困境及成因

3.1 来賓市财政运行现状

2017年以来,来宾市积极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理财、稳财、管财“六篇文章”,加快打造新型财政,在支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财政运行状况良好,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就初步建立、债务风险安全可控,存量债务置换工作接近尾声;存量资金盘活、收回及使用工作顺利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等政府预算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明晰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方案并加快落实等。

如图2所示,2014-2017年,来宾市财政收入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到2018年全市完成财政收入50.73亿元,同比增长5.2%,财政收入下降趋势才得以扭转。2014-2018年,来宾市财政支出均呈现增长的趋势,2016年财政支出较上年增长达14.6%,2017年财政支出较上年增长达11.7%;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183.33 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目标196亿元的93.5%,财政支出总量创历史新高。

3.2 来宾市财政运行面临的困境

3.2.1 财政收入偏低、税源结构不合理

目前来宾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滞后,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全区14个设区市中倒数第一位。

如表1所示,2014-2018年以来每年财政收入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比均超过50%,且波动较大;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也较大且波动也大。2018全年全市财政收入50.7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04亿元,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7.13亿元,比上年增长7.1%,增速比上年提高29.8个百分点。17个税种有11个税种实现增长,5个税种增幅在两位数以上。

如图3所示,从财政总收入结构来看,依赖于转移性收入。从一般预算收入结构看,依赖于税收收入。从税收来源看,2017年税收来源中增值税(含国内及改征)占比46.5%,企业所得税占比9.6%,而房地产和土地资源相关税收高达35.2%(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详见表2所示。这些税源易受宏观经济影响及资源稀缺性制约,从而税收收入波动大、不确定性高,税收可持续性难保障。

3.2.2 税收收入不稳定

如图4所示,2014年来宾市税收收入41.71亿元,到2018年来宾市税收收入17.13亿元,一直处于总体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非常不稳定。2015年较2014年税收收入下降了5.9%,2017年较2016年税收收入更是下降达到了22.7%,2016年较2015年、2018年较2017年税收收入有所增长,但是涨幅不高。

3.2.3 财政支出规模日益膨胀

如图5所示,2014年到2018年以来,来宾市每年的财政支出均超过12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8.32%;其中2016年来宾市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达14.6%,而2016年度全国财政支出增长率仅为6.4%,广西财政支出增长率仅为10%;2017年来宾市财政支出增长速度为11.7%,而2017年度全国财政支出增长率仅为7.7%%,广西财政支出增长率仅为10.6%;2018年来宾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3.33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3.2.4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来宾市各项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农林水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占比较大。如图6所示,2016-2018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均超过17%,农林水支出占财政总支出均超过15%,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均超过12%。但是,对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交通运输支出的比重较小,都没有超过5%。而且,从教育事业与科技、文化、卫生事业投入比例来看,与推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地方政府财力不足。

3.2.5 财政风险日益加重

建市以来,来宾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及加大民生投入的决策部署,实施了一大批城建项目、工业项目以及民生工程,但受历史条件等限制,财力有限,资金多依靠举借债务等方式筹措,因此形成比较高的政府债务余额。如图7所示,2015年以来,市本级通过自治区发行政府债券置换一、二类债务,将平台公司大部分债务转换成政府债务,虽然缓解了短期还债压力,但债务总量不变,只是利用长期低利率债券置换了到期高利率的债务,仅仅优化了债务结构。由于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很难挤出财力化解债务,政府债务率下降非常困难。

3.3 来宾市财政运行困境的成因

3.3.1 历史因素

来宾市经济体量经济及增速仍处于“双低”。2002年建市之初,来宾市GDP仅147.71亿元,2018年来宾市GDP为710亿元。如图8所示,2014-2018年,来宾市年均GDP为614.35亿元,广西全区年均GDP为18 293.98亿元,来宾市占比仅为3.36%。如图9所示,2014-2018年,来宾市年均GDP增速为5.6%,低于广西全区年均增速7.6%,低于全国年均增速6.9%。

经济总体态势依然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程度均较低,农业的深加工及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特征明显;生产性服务业效率低和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并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仍存在供给不足与分配不均的问题,如水利、城市排水防涝、“最后一公里”水电气路、生态环保治理等仍是薄弱环节,进而阻碍了招商引资能力。

在空间经济发展布局上,各个环节缺乏跨区域的产业链式延伸和分工合作,进而使得县域之间、中心城市间存在同业并存,竞争无序的状态,难以做到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缺乏协同联动,难以做到紧密结合。

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的直接来源,来宾市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了市本级及所属各县(市、区)财源基础薄弱,财力小,财政自给率较低;同时,因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更需要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决策部署,财政支出刚性不断增强,刚性支出不断膨胀,收支矛盾日益尖锐,财政平衡压力巨大。

3.3.2 财政体制因素

(1)严重依赖上级补助,财政自给率偏低,并且存在“吃大锅饭”“等、靠、要”的错误思想倾向,对发展经济积极性不高。如表3所示,以2016年为例,来宾市全市和市本级财政收入分别为155.85亿元和31.12亿元,相对2015年,其增长率分别为8.64%、9.00%,有所增强,但由于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不断下降,来宾市地方财政主要来源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上级补助收入。2016年来宾市全口径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为68.27%,市本级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2.0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不高。2016年来宾市全市及市本级下的上级补助收入占财政收入分别达75.99%和51.96%,过分依赖上级补助收入。财政自给率方面,2016年来宾市全市和市本级分别的值分别为19.01%和37.02%,自给率严重偏低。

来宾市还没有形成良性的财政收入体系,仍然依靠蔗糖、电力、冶炼等支柱产业,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此,糖价格波动以及降水量对水力发电的影响波动,直接影响税收收入。

本数据来源:来宾市财政统计信息网

(2)财政绩效管理方面。虽然来宾市出台了《来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来宾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但是主要是针对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缺乏对预算收入绩效和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尚未形成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绩效管理激励约束有待加强。2018年,来宾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3.33亿元,5 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34.9%,但是2018年市本级财政投资项目预结算评审仅为410个,送审金额仅为25.62亿元。2017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7.64 亿元,只完成了年初预算的86.8%,下降 8.9%。

(3)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面。来宾市仍然存在对县区的管理衔接不够顺畅,市级管理及监督责任弱化,对所辖县的财政扶持力度不够大,上级财政对收支缺口弥补仍然存在不足,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仍然存在不匹配。

3.3.3 社会发展因素

近年来,来宾市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使得工资总额增长速度较快,支出人均数也不断提高,人员经费的快速增长挤占了正常工作的经费支出,加大了行政成本。

同时,来宾市作为新建市,市本级的社会事业发展如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基础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投入更多的管理费用;为了筹措更多的城市建设发展资金,又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与运营融资平台。

4 先进地市财政创新发展的典型模式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迎来春天,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先进示范,它们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在实践基础上开拓出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我们选取现阶段对来宾市发展更具有借鉴意义的陕西榆林、江苏江阴两地进行学习。

4.1 陕西省榆林市财政的做法——资源税征收方式改革

陕西榆林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和岩盐,已形成了以能源矿产资源为基础的經济运行系统,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植被破坏,地面沉降等问题,并且资源价格低及资源浪费严重。

榆林财政通过制订资源回收率的评价标准,构建资源回收率与资源税的反向关系,加大资源税执法力度,同时,增加矿区使用费,耗竭补贴,特别收益税,合理分配国家与地区资源税比例。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榆林财政收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4.2 江苏省江阴市财政的措施——巧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

江阴撤县建市32年来财政极力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打好政策引领、资金扶持、减税降费“组合拳”,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服务外包企业发展基金、开放型经济奖励资金、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科技创新资金等科技金融手段引导和支持高成长性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关鍵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累计实现各类专项撬动杠杆的基金超过70亿元。

4.3 对来宾市的借鉴与启示

(1)培植新税源。来宾市在绿色产业方面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并已具备一定的绿色产业基础。在绿色财政收入方面,可注重对“生态+新兴产业、生态+旅游产业、生态+健康产业和生态+农业产业”等绿色税源的培植,发掘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绿色税收比重。

(2)市场化运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示范作用, 充分运用市场化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可使用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投资引导基金、直接股权投资、PPP、贷款贴息等方式, 加快推进来宾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核心示范区建设,引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

(3)税收征收方式调整。目前来宾市主要以电力、制糖、冶炼、铝综合加工等产业为主,是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但目前面临着“增产不增收”问题,可通过产能与税收挂钩、资源消耗与税收挂钩等方式调整,形成“以财养财”,促进财政经济良性循环。

5 来宾市财政创新举措

5.1 保稳定,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

足额安排来宾市本级并指导县(区)财政定额安排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运转经费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项民生支出。考虑减税降费基层财政困难因素,加大对下财力性转移支付规模,强化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加大财力调节力度,优化来宾市横向、纵向财力格局,确保全市不发生“三保”特别是工资发放风险,给来宾市财政经济运行打好“强心剂”。

5.2 促发展,着力增强财政“造血”功能

建立财政增收奖励激励机制,进一步对产业发展好、收入增长优的县(区)加大补助力度,鼓励其加强招商、培植财源、升级产业,激励其加快发展。财政支出不仅要保基本、促均衡,还要强激励、促发展,“以财养财”,促进财政经济良性循环。在财政支持发展上,既要使政府能够分享产业、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又要注重防范财政风险,控制在财政可承受风险范围之内。注重使用市场化的方式支持企业发展,综合使用投资引导基金、直接股权投资、PPP、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分类施策。

5.3 重衔接,提高财政资金安排前瞻性

推动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能和行业发展规划,提前做好项目储备。在编制年度部门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前,部门要完成项目的储备工作。对具备实施条件符合入库的项目要及时纳入部门项目库,作为部门预算和中期财政规划的备选项目。将来宾市党委政府的决策和部门、行业发展规划落实到具体项目,提高政策和规划的可实施性。部门、行业规划确定的项目要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申报预算的项目要从纳入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的项目中选取,严格按照中期财政规划控制项目规模,依据政策优先次序安排,合理安排项目实施节奏和力度,促进政策与预算相结合,增强中期财政规划约束力,提高预算的前瞻性。

5.4 强调控,积极稳妥化解财政运行风险

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加大财政暂付款清理消化力度,使库款规模保持在合理水平。对财政运行中可能的风险因素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确保财政运行高效优质、安全稳健。

5.5 严把关,提升入驻企业财政贡献度

针对当前来宾市财税收入占GDP比重偏低、产业税收贡献率过低等“增产不增收”问题,考虑将财税收入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标准。引进项目前,就精准测算项目存续期间财税贡献额,避免招商引资财政投入巨大而税收贡献较少的问题,要统筹当前和长远,收入与成本。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土地出让收入优惠等财税优惠政策要与项目、企业的财税贡献度挂钩。

主要参考文献

[1]鹿心社.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扩大开放 担当实干 奋力开启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J]. 当代广西, 2019.

[2]李俊生, 姚东旻. 重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市场财政学的“国家观”“政府观”及其理论渊源[J]. 财政研究, 2018.

[3]戴运龙.在新时代再创广东财政改革发展新局[J].中国财政,2018(7):22-23.

[4]李世泽.越是后发展欠发达,越是要思想再解放[J].当代广西,2019(8):56.

[5]陈贻泽,董文锋,魏恒.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 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启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 鹿心社陈武讲话 蓝天立出席[J].广西经济,2018(12):15-17.

[6]贾康,白景明.中国地方财政体制安排的基本思路[J].财政研究,2003(8).

[7]阎坤.转移支付制度与县乡财政体制构建[J].财贸经济,2004(8):20.

[8]贾康,白景明.财政的扁平化改革和政府间的事权划分[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

[9]周黎安.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差异:一个理论假说及其证据[J].新余高专学报,2008(8):5-6.

[10]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5-17.

[11]张军,高远,傅勇,等.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J].经济研究,2007(3).

[12]刘小勇.经济增长视野下的中国财政分权实证研究[D].濟南:山东大学,2009.

[13]吴丽莉. 地方财政高质量发展与民生事业制度创新 ——基于六安教师上访事件的深层次反思[J].地方财政研究,2018,168(10):51-56.

[14]刘秀婷. 探讨新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J].财经界:学术版,2019(6).

[15]佘坤.浅议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J].财经界:学术版,2018(24):168.

[16]Charle M Tiebout.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 64(5):416-424.

[17]Oates W.Fiscal Federalism[M].New York,NY: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35.

[18] [美]乔治·斯蒂格勒.地方政府功能的适用范围[M].黄挺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19]Harvey S Rosen:Public Finance[M].4th edition.NewYork,NY:Mc GRAW-Hill,1995.

[20]Diego Romero-ávila,Rolf Strauch.Public Finances and Long-term Growth in Europe: Evidence from a Panel Data 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8,24(1):172-191.

[21]Gatti R,& Fisman R.Decentralization and Corruption:Evidence across Countries[J].Journa l of Public Economics,2002,83(3):325-345.

[22]Giovanni Facchini,Cecilia Testa.Fiscal Decentralization,Regional Inequality and Bail-outs: Lessons from Brazil's Debt Crisis[J].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7(3).

[23]Andrew Feltenstein,Shigeru Iwata.Decentralization and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in China:Regional Autonomy has its Cost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5,76(2):481-501.

作者:骆平原

第4篇:市财政局工作总结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两加一推”主基调,遵循“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基本路径,以“一先二超一提升”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坚持六大发展、建设六大生态”的战略重点,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大力开展增收节支、继续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切实加强财政管理,财政收支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

一、**年财政预算执行概况

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亿元,为全年确保目标的**%,比上年增长21.6%;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41.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为政府考核目标的**%,比上年同期增长28.92%。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7%;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累计完成*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9%。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75亿元,为预算(人大批准调整的预算,下同)的101.38%,比上年增长21.65%。市本级实际可支配财力**亿元,经常性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6.6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亿元,实际支出***亿元,为预算的99.94%,比上年增长27.26%。年终滚存结余**亿元。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年市本级教育投入比上年增长*%、农业投入比上年增长41.91%、科技投入比上年增长26.09%,均高于市级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市级民生投入**亿元,占实际支出的60%。

二、**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培养财源、狠抓收入,确保完成年度财税目标任务,

一是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夯实财源基础。市本级拨付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支出4.7亿元,支持了全市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发展,以及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和微小企业财政扶持补助等。二是协控联管、加大社会综合治税力度。通过加快涉税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税收稽查力度,大力清缴欠款,规范税收秩序。三是严密监控财政收支进度、合理调配财政资金,从全局的高度促进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统一协调发展。四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质量。一方面,建立了非税收入征管网络系统,创新了非税收入征管新模式;另一方面,加强对非税收入的分析,对重点非税收入来源适时监控,确保了财政收入质量。市本级通过非税执收系统累计收缴非税资金**亿元,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4.96亿元、政府性基金5.96亿元、罚没收入**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亿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0.49元、其他收入**亿元。

(二)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不断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一是统一认识、建立机制。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共同做大财政支出规模。全年共争取到上级专项资金约57亿元,剔除上年廉租住房补助的一次性因素后,2012年全市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比上年增加超过14亿元,增长30%。二是明确目标、搭建平台。抓住国发2号文件出台的机遇,顺应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实施的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争取到中央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资金**亿元(其中:奖励资金4.19亿元)。三是积极协调、多方筹资。各部门、各单位通过主动与国内外各金融机构对接、协调,全年新增各类融通资金**亿元投入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是在湿地公园建设、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等工作中,通过盘活土地,提高土地运用收益,引入大量社会资金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及学校、医院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五是为切实防范财政风险,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债务的核实、统计和管理工作,并多渠道筹集资金**亿元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在扩大支出规模的同时,维护好政府筹资信誉。

(三)调整结构、加大投入,保障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序发展

一是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关注民生。近几年来,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民生的支出逐年增长,**年民生支出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二是健全投入机制、优先发展教育。**年市本级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幅19.41个百分点。三是按照科教兴市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12年科技投入比上年增长26.09%,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9.46个百分点。四是不断完善机制、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市本级投入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资金8.48亿元,比上年增长25.93%。五是加大投入、促进就业。全年用于就业扶持方面的资金4.2亿元,比上年增长20%。

(四)城乡统筹、共同发展,多方推进“三农”建设

一是加大农业投入,支持农业发展。市本级农业投入比上年增长41.94%,农业投入增幅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25.31个百分点。二是城乡统筹、共同保障。全市社会保障支出中用于农村的支出达到**%。三是积极申报、争取项目。全市争取上级农业发展方面的资金7.7亿元。四是落实政策、兑现补贴。通过一折通,各级财政下发各类补贴2亿多元。五是一事一议、促进公益。通过积极申报和制定实施方案,共争取到中央和省级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亿元,加上市级支持和县级匹配资金(含整合资金)1.16亿元,共实施了2.61亿元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六是批复常规土地治理项目7个,到位财政资金0.31亿元,占计划数的100%。

(五)助推改革、工业强市,支持企业加速转型

一是预算安排技改资金3.07亿元,企业贷款贴息补贴**亿元,企业改革发展资金0.8亿元,加大在企业科技创新、技术造改、产业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流动资金贷款贴息等项目方面的扶持力度。二是安排微型企业财政补助资金1亿元,保障“3个20万”政策的顺利实施。三是争取到上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2.4亿元,用于扶持5000余户中小企业。并为在全国首创的中小企业一站式服务及补贴模式补贴0.1亿元。四是安排0.13亿元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并积极为213个项目申报中央对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0.14亿元资金支持。五是为市级各投融资平台公司作好服务,增加、转变融资渠道,化解财政风险,积极参与三家公司发行债券总额56亿元的相关工作。

(六)多方筹资、强力推进,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步伐

一是根据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在财政预算中重点保障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资金。二是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筹集生态补偿资金,用于生态文明城市相关项目建设和财力补助。三是整合各类财政性资金、重点投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四是利用各种渠道和各类平台,积极筹措国内外资金,增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投入,强力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成了一批如三环十六射、城乡规划馆、小车河湿地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大大改善了城市景观。

(七)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切实维护财经制度的严肃性

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制度,努力构建财政“大监督”工作机制。二是强化财政内部监督管理,防范财政管理风险。按照《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认真组织开展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三是组织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强化财政监督工作职责。四是组织全市会计监督检查,按照要求对87家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执行国家财经制度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发现有18家单位存在违规问题,违规资金**亿元。五是通过整改,全市财政系统保留专用银行户数470户,撤销与要求不符的财政专户**户,在原基础上减少22%。

(八)厉行节约、强化管控,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从严控制购车、接待、出国等方面的经费、压缩一般性行政开支等,落实“三公”经费的控制目标。二是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管理,通过建立健全财政投资项目事前、事中、事后跟踪监督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三是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办理政府采购业务,市本级全年政府采购计划资金18.17亿元,实施政府采购金额**亿元,节约资金**万元,资金节约率8.2%。四是加速推进国库管理的各项改革。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全年财政直接支付资金**亿元,授权支付**亿元。五是依法依规完成对704个**亿元建设项目的前期(勘察、环评、监理、设计、地勘等)费用及部门预算内项目的审核,审定金额合计21.92亿元,核减金额3.87亿元,综合核减率15%。六是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生活垃圾处置运行费》、《省医医疗及交通环境工程》、《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维护费》、《“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市社会综合治税信息服务平台》8个项目进行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七是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各市级单位上传数据逾1200万条,并据此查补税收**亿元。

(九)夯实基础、作好支撑,全方位提高财政服务质量

一是继续完善会计从业人员信息采集和换证、继续教育培训等服务工作,全市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个,不断改进“贵阳会计网”服务功能,并组织完成近4万人会计类的考试报名工作。二是清理出行政许可事项2项、行政处罚事项23项、行政确认1项、其他职权项目58项,并制定《贵阳市财政局行政复议工作程序》。三是继续组织开展关税重点产品国际竞争力调查工作,为国家调整关税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四是共清理全市事业单位1426家公务用车**辆,价值**亿元。并对100户次共0.91亿元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进行处置批复(其中:划拨资产0.36亿元、报废资产0.55亿元)。五是动态监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截至201*年12月31日,全市累计资产总额**亿元,负债68.53亿元(其中:市本级资产总额**亿元,负债29.09亿元);全市累计固定资产总额109.14亿元(其中:市本级固定资产总额**亿元)。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共征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收入0.16亿元、资产处置收入**亿元)。六是认真抓好局组织建设、内部目标考核、职工教育培训、党风廉政建设、帮扶“三结合”等各项工作。七是及时按要求办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80件。八是全方位作好财政宣传工作,全年共编发《贵阳财会》6期、《财政工作信息》11期、《内部工作动态》6期、《财政简报》37期、《情况反映》2期,并向上级报送财政信息专报36条、被采用27条。九是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保密、机要、文书、档案、局域网络等管理。十是继续推进“金财工程”建设,顺利启用全市“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系统,并完成公务卡系统建设工作。

第5篇:市财政局人才工作总结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3人,本科学历121人,大专学历227人。具有中级职称的48人,高级职称5人。有党员385人。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后,我们围绕全市人才工作重点,着力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工作氛围,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狠抓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培训,增加人才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广大人才参与财政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建立和谐秀美新汉川,促进全市人才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人人才保障。

一、努力营造人才工作氛围

我们局党组从抓宣传教育入手,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工作氛围。一是局党组高度重视,把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依法理财水平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提上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人事工作的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任副组长,有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精心制定和严格落实培训计划。每年都组织1—2次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培训。建立健全了学习内容、考勤、教学等日常管理制度,使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三是组织政治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电算化知识的考试,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一是以局党委中心学习组为龙头,建立了学习制度。我们完善了《中心学习小组学习制度》、《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员学习教育制度》、《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建立人才选拔任用激励机制。对取得高级学历的学费按照制度报销50%的学费;对取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工人,符合条件的做到随时聘用。局机关进人时都是采用公开考试选拔,考试考核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对发表文章的人员按照不同档资,给予100—300元的奖励。

三是建立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局机关都安排一定数量的学习培训经费列入机关部门预算。安排党组成员、开发办主任王秋明参加省厅组织的县市财政局长培训班学习;安排了刘雄军和倪华清参加市委党校组织的培训班学习。安排张志和鹏参加省厅组织的在湖北经济管理学院举办的青干班学习。

四是建立学习培训的考试机制。每次的培训我们都要进行严格的闭卷考试,将成绩作为对财政所考核的依据。今年我们组织了全系统40岁以下在职干部职工政治理论业务知识闭卷考试和电脑操作考试。组织全系统40岁以上的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开卷考试。5月22日对做文章写得好的又进行复试。组织正股级干部参加全市行政执法考试。

通过上述措施,极大地激发了人才积极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积极性。

三、抓好人才的培训教育工作

一是注重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不定期地组织学习、专题辅导、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是加强党员廉政教育。每年春节集训都要由纪检组长通报有关违纪违规典型案例进行纪律教育。由局监察室组织观看典型案例、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忏悔录等教育专题片,进行党纪党规教育和反腐败警示教育活动。 三是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把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作为支持全市人才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来抓,采取灵活措施,严格培训考核,确保培训效果。今年共举办初级会计电算化培训班1期,培训 168人;下半年将举办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班5期,培训1000人;会计从业资格证考前辅导班1期,培训150人。

四、狠抓人才基础工作

一是为人才工作提供资金保障。我们充分利用当前省管县(市)财政体制和市域经济发展有相关优惠策,采取向上要一点、预算安排一点、单位自筹一点的办法保障人才的基本支出。今年我局向省争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专项资金25万元。2009年预算安排拔尖人才开发资金50万元,科技推广费720万元,农业科技试验示范资金30万元,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费48万元,农村远程教育43万元,党员干部培训费10万元,村干部培训费20万元,大学生村官补助费19.29万元。

二是积极引进人才。2008年我局从乡镇引进一名公务员,从当年大学生中引进了一名公务员。2009年又引进了一名大学生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人才。目前已经通过了笔试、正在准备面试工作。对引进的人才我们都跟踪培养,放在重点岗位,让他们担重担,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2009年5月22日

第6篇: 市财政局财务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市财政局财务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总结频道。

XX年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市文明办提出的《金华市市区XX年年社区共建工作要点》,以“讲文明、促和谐”为主题,以服务社区居民为重点,以各党支部为基础,从地域性、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工作入手,以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和共同目标为纽带,在构筑“党建共抓、环境共建、治安共建、文体共建、教育共建”机制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共建工作取得了显著实效,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 加强领导,确保共建活动高质量。

社区共建的任务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各项共建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关键在于领导是否重视。市局主要领导十分重视社区共建活动的开展,在年初全局工作会议上,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益民对实施社区共建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一把手切实负起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抓部署、抓检查、抓落实。同时指派一名干部任联络员,加强与共建单位的沟通联系,协调双方共建事宜,共同制定共建计划,明确阶段性工作任务,确保社区共建活动的有序开展。

社区每年召开有共建单位成员、街道联系领导、联点干部参加的文明共建会议,会上,对解决、探讨社区文明建设工作中

存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献计献策,为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使共建各方形成共建合力。

二、建立制度,经常开展活动。

每年初,分管领导杨晓明副局长都要专门走访共建单位,征询工作意见。几年来基本形成了以下制度,一是定期参与共建社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带领机关党员,经常轮流到所在社区协助巡逻,有力促进了社区治安工作。二是建立与社区联系1-2户家庭,经常登门看望慰问,协调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将关注弱势群体工作落到实处。三是春节前夕机关领导走访困难户、送温暖。四是组织全局干部职工为社区困难家庭进行“爱心一日捐”活动,机关党支部开展“上一堂党课、交一次特殊党费”活动。五是围绕“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 这一主题,开展税法宣传进社区活动。通过组织轮滑队、设立税法宣传服务点等形式,积极有效地向社区居民宣传了税法,推动全社会学税法、知税法、懂税法、守税法,形成良好的税收法治理念,增强公民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和遵守税法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依法治税环境,提升地税的社会新形象,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三、发挥“三个优势”,用活共建单位资源。

一是发挥共建的服务优势,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发挥共建的教育优势,把各支部的党员教育活跃起来,让党员走进社区,接受八小时以外的监督,他们情系社区,树好党员

一面旗,开展五个一(当好一名联络员、带好一幢楼、帮好一家困难户、出好一年金点子、办好社区一件事)活动。三是发挥共建的人才优势,利用我局的摄影协会、书画协会、合唱团等群众性团体,借助这一优势,和共建单位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落实责任,积极创建。

一是优化社区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我局积极派遣人员帮助社区清扫街道、清除牛皮癣。社区还健全爱卫组织,落实考评奖励机制。二是利用社区宣传栏、黑板、墙报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全年共出36期,印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基本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宣传教育,使社区对创建工作知晓率、创建工作的支持率不断提高。三是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共16次,参加人数480余人,为创建文明城区提供精神动力。如:组织开展“3月公民道德宣传月”和5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加强宣传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4月29日,开展了一次以“千家万户齐动、干干净净迎五一”为主题的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共26人对辖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彻底整治,使广大居民们过上一个整洁、祥和、健康的节日;积极开展“文明市民”、“五好家庭”等创优活动及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创建内容;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引导人们提高文明素质,

接受科学思想,培养卫生习惯,树立良好风尚;9月26日,组织共建单位、社区党员、楼道长、社区志愿者、巾帼志愿者、幼儿园的环保小卫士共160余人,集中开展“百人动手传文明 干干净净迎国庆”宣传活动,号召社会各行各业,居民群众都能“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努力打造诚信的社会环境等一系列活动。四是

第7篇:市财政局工作计划

市财政局2008年主要工作规划

2008年财政工作基本思路为:

“一个提高”和“三个突破”。“一个提高”是指全面提高财政综合保障能力;“三个突破”是指财政实力有新的突破,预算内外资金统筹能力有新的突破,财政资金集约使用度有新的突破。

2008年财政工作主要目标为:

1、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20%,一般预算收入

增长18%,收入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2、全面实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增强政府对非税收入的调控能力。

3、积极参与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试行项目“代建制”。

4、逐步推行绩效预算,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公共财政体系。

5、完善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6、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及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7、建立和完善对综合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管机制。

8、扩充政府采购专家库,完善供应商登记制度,提高政府采购效能。

9、建立财政增收激励机制,促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10、强化行政效能建设,全面提升机关服务水平。

2008年财政工作主要措施和抓手是:

一是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公共财政需求,以培植地方财力为目标,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加快财源建设。

二是加强收入征管。进一步加强财税联系,严格征收管理,依法治税,各项“金”“费”做到应收尽收;全面实现契税财政自主征收,进一步扩大契税占一般预算收入的份额;积极应对,减轻出口退税政策对地方财力的影响。

三是优化财政支出。转变理财观念,善于用市场的观念、市场的手段来分析和解决财政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消除“越位”和“缺位”现象,保重点、保稳定、重“三农”,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规范财政资金使用行为。探索建立绩效预算和绩效财政,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推进财政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设,增强财政资金的保障能力;积极组织实施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制订激励措施,进一步激发镇级增收积极性,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五是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监督机制,转变监督方式,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切实提高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资金、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各种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水平。同时,以贯彻《小企业会计制度》为契机,加强会计教育和会计培训,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六是优化财政服务。通过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效能型机关,提高财政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诚服务,依法理财,把财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8篇:市财政局工作计划

**年市财政局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围绕“稳中求进”和“竞进提质”,持续推进“六型”财政建设;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着力支持经济转型发展;加强财源建设,狠抓增收节支,不断壮大财政实力;坚持依法理财,优化支出

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预算管理措施,将绩效理念和要求贯穿于财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努力提高财政绩效,更好地服务“两个中心、四个**”建设。

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全市经济发展状况,**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目标22%,奋斗目标增长*%。

一、狠抓增收节支,着力完成财政收支任务

(一)完善组织收入机制,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和效益。坚持收入目标管理,将收入任务细化分解到位。坚持财税库联席会议制度,抓好组织协调工作,做到足额入库、均衡入库。加强重点税源监控,及时掌握动态税源,挖掘收入潜力。认真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注重涵养税源。密切关注国家结构性减税等财政体制改革动向,做好分析应对工作。强化收入质量考核,稳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全省比重、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

(二)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认真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探索推进会议费、差旅费管理和公务接待制度改革,清理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等活动,切实厉行节约、狠刹铺张浪费。

(三)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树立预算引领执行、预算约束决算的预算执行观,切实增强非税收入预算、绩效预算、政府采购预算、政府专项资金预算的约束力,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建立健全均衡预算支出的制度和机制,实行支出进度通报制度,加快支出拨付进度。进一步规范预算指标、预算调整、财政拨款结余资金、会议费和因公出国(境)经费管理等预算执行基础工作。

二、发挥财政职能,着力服务经济转型发展

(一)大力支持做大做实做强投资。把握国家投资重点方向,围绕“两个中心、四个襄阳”建设内容,精心抓好项目策划储备,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力度,确保争取资金比上年增长10%以上。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经费,引入绩效评价机制,提高招商项目的质量。落实财政激励政策,鼓励引进区域性总部和结算中心。加大对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激活民间投资,壮大市场主体。

(二)大力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运用预算、国债、贴息、担保、注入资本金、投资参股、政府信用平台等手段,培育大产业、做强大企业、建设大平台。管好用好省域副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基金和其他各类发展资金,认真落实现场办公会确定的“一企一策”财政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有效投入,支持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和流动资金短缺。探索财政专项资金跟投信贷资金机制,促进战略化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市级投融资平台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推动商圈建设项目和市场外迁,完善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研究制定支持农业“四化”建设财政政策。落实农业投入政策,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支持发展规模农业,稳定粮食总产,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统筹市级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建设襄州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尹集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樊城都市农业示范区。完善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扶持一批龙头企业进入国家重点培育计划,鼓励争创“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四)大力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机遇,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盘活经营性资产、支持组建投融资平台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快新城新区建设,推进旧城更新和城市功能开发、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落实民生政策,着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一)不折不扣完成“十件实事”财政筹资任务。认真测算“十件实事”财政资金投入任务,做好资金筹集工作,科学调度资金,保证资金及时拨付。

(二)推进惠农政策落实。继续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及时足额到位。支持农村安全饮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扶贫开发等工作,扎实推进“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三)推动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落实财政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重点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力度,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加快优质高中建设,支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促进教育公平。

(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

第9篇:市财政局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和监督实施国家财政、税收、财务会计、国有资产管理的法规制度和方针政策;组织拟定全市财政、国有资产、资产评估、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地方性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参与有关税收法规和制度的拟订。

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本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拟订全市财政发展中、长期规划,参与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执行中央、省制定的市级财政分配政策和国家与企业的分配政策;提出运用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和综合平衡社会财力的建议;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履行公共财政职责。

3.编制年度市预决算草案并组织执行,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全市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决算。

4.制订财政和预算收人计划;管理和监督各项财政收人,监缴国有资产收益和罚没收入等非税收收人;负责组织农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和管理。

5.管理和监督各项财政支出;管理市预算外财政专户和各项政府性基金,会同有关部门管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资金;管理和监督彩票发行与彩票市场;管理政府贷款业务和政府债务工作;管理财政预算内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非贸易外汇。

6.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拟订和执行需要市统一规定的开支标准、政府采购政策、制度;负责建立和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贯彻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及分行业企业财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管理市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组织实施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财政监督;执行社会保障资金财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制度和涉外企业财务制度。

7.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清产核资、国有产权界定和登记、转让、授权经营等工作;组织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负责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财务会计报表)的统计、分析和评价。

8.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对市属单位委派财务总监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负责向市属资产运营公司、授权资产经营的集团公司、财政拨款的基本建设重点项目和重点行政事业性单位委派财务总监的工作。

9.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和制度;指导和监督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管理和指导社会审计工作。

10.统一管理资产评估行业;指导和监督评估机构和注册评估师的业务,办理涉及国家和集体产权权益的资产评估项目立项确认。

11.监督财税方针政策、法规和财会制度的执行;检查、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

12.制定财政教育规划;组织财政人员培训;负责财政宣传和信息工作。

13.承办市人民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上一篇:重症监护护理质量标准下一篇:企业风险抵押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