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精选10篇)

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1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财政所工作计划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1

一、努力做好财政预决算工作,严格执行年初预算,确保全年收支平衡。20xx年,按照市财政局的要求,在今年市财力趋于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将努力做好财政预决算工作,年初做好资金预算的编制上报,年中严格按照年初市财政局下达的预算指标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年终做好部门决算和财政决算工作,务必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

二、积极培植税源,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20xx年,市财政将重新实行“税收分层”财政体制,为增加财政收入,镇财税所将与国税二分局、富新税务所一道,对本镇辖区内的所有涉税事项和纳税人进行全面摸底,积极培植新的税源,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的乡镇纳税体系;加强税法宣传和对纳税人员教育,为顺利完成税收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狠抓零星税源的管理。

三、加强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和使用。为加强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和使用,镇财政所将继续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明确资金用途和使用范围,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合规性,有效促进全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及其他项目顺利推进。

四、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增强镇级财力。20xx年,在保障日常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寻求新的发展,为此,镇财政所将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密切联系,力求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增加可支配收入,为我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

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2

一、文明办公,规范服务,实践"国际级景区、五星级服务"

全所人员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行"五项服务":一是文明服务。对办事群众,以礼相待、语言得体、态度谦和、耐心周到,使服务对象高兴而来,满意而去;二是规范服务。做到办事依据、程序、时限、结果和收费项目、标准等全公开。三是高效服务。做到管理有序、制度健全、工作效率高、服务质量好;四是优质服务。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局,创新"三农服务体系"和方式,确保涉农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到户,积极落实中央惠农政策;五是廉洁服务。健全惩防并重的治理体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杜绝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或刁难群众、作风粗暴、办事马虎、效率低下、敷衍塞责"等不良现象。

二、争创"基层群众满意科所"

以"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以"创先争优"和开展"讲政治、练本领、强管理、上水平"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建设。

1、突出队伍建设、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抓班子作风建设,发挥表率作用;抓学习教育,提高自律能力;抓勤政务实,提高服务能力。

2、突出制度建设、强化基层财政

财务管理措施得力、不断完善财政基础工作;规范管理、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加强街村级财务管理,确保基层政权的稳定。

3、突出服务理念、落实好新时期的各项惠民政策。

三、全面推广应用"乡财乡用县监管"软件系统,提高镇财政业务,实现财政所微机化处理的能力,从根本上规范统一会计账簿设置、凭证制作及业务处理。

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3

20xx年1-6月,财政所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压缩公用经费支出,切实增强财政保稳定,保民生的能力,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财政所在职能职责范围内做了如下工作: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是保障各项专项资金及工作经费的及时入账。

二是完成20xx街道预算及20xx年街道决算的整理,上报工作。

三是扎扎实实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20xx年共审核通过13个项目。

四是六月份接受市级领导对本街道青**分洪道资金使用情况的.审核,并顺利通过检验。

五是完成**县公积金个人账户转移合并到市公积金账户,这极大的方便了职工公积金的提取和购房信贷等业务。

六是为事业干部以后的绩效工资改革填报了大量的基础性资料,为今后事业干部的绩效工资实施提供了详实的数据。

七是认真做好惠民资金的发放工作,上半年共计发放惠民补贴资金1X10.09万元,其中:优抚资金14.27万元,低保资金361.83万元,村干部工资55.5万元,计生资金7.1X万元,移民资金3.9万元,两节慰问及临时救助资金115.97万元。摩托车下乡补贴17.82万元,直补资金68.7万元,综合补贴482.35万元,大户资金3.02万元,防疫员资金3.1X万元,残疾补助44.75万元;油菜补贴15.79万元,小麦补贴15.95万元。

八是组织了村级报账人员培训,增强了人员素质。

九是进一步细化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备用金支取及村级小工程建设管理。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是我们将继续加强全所同志的理论学习,提高工作认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二是财政所将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做好财政服务工作。

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2

一、分析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不够全面深入的核算内容

各国主要采取的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但是“新公共管理” (NPM) 运动在20世纪70年代推动以来, 在政府预算会计中, 很多国家运用了权责发生制。根据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实践证明, 对支持绩效导向的政府预算改革, 改进政府对长期资产管理以及鉴别财政风险等方面上, 权责发生制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7年, 我国财政部也发布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其中规定:“总预算会计核算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本文以财政负债和财政资产为例:

1.“暂存款”、“与上级往来”和“借入款”是三个核算财政负债的会计科目。

前两个不属于通常探讨的财政负债的范围, 是反映财政与其他部门的往来。最后一个是属于直接显性负债, 反映了财政向社会举借的债务。各级政府在预算会计报表中, 没有如实地反映出如由财政提供担保的向商业银行贷款、以公司基金的名义借钱等负债。披露财政实际存在的规模远远高于负债规模, 低估了政府承担负债的压力和偿付债务的能力。

2. 政府资产没有反映出政府债权的收回和发生, 不核算对贷款发生和收回导致的债权变动。

没有反映政府债权的规模和增减变动, 使政府可支配的公共财务资源虚减了, 从而对贷款加强回收管理是不利的。对缴存国际金融组织的股本和对外投资形成的国有资本金, 政府没有座位政府产权的反映。结果造成政府无法反映资产状况和结构, 使国有股权的运营状况没有核算和反馈, 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非常不利的。

(二) 在会计核算范围内没有系统的反映新的资金运作情况

目前在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中, 已经纳入了预算外资金, 在收缴领拨和预算编制上, 预算外资金和一般预算资金已趋于一致, 会导致财政资金的体外循环, 对财政资金的统筹使用是十分不利的, 也造成了财政预算单位会计报表反映的资金和总预算会计报表口径不一致。另外不统一的社会保障基金核算, 也导致了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和增值情况得不到财政部门的反映。

(三) 会计报表过于简略, 会计科目和政府预算科目不匹配

会计报表反映的内容过于简略, 如:政府在资产负债表中, 没有分开当年结余和历年累计, 导致了调度资金上的不方便。政府预算科目是反映预算和详细记录的批准情况, 同时, 对经济业务用详细记录和反映实际发生的情况。预算科目和会计科目的设置是相互匹配的, 并且为了方便反映政府预算执行的情况, 预算账户不能高于详细程度。

二、财政预算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 总预算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 适应构建公共财政改革的要求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力确认收入和费用是否已经形成了和义务是否发生为标准, 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 但凡归属本期的费用和收益, 都要作为本期处理。反之, 在本期没有发生的款项不应该属于本期的费用和款项, 都不作处理。在政府资金和负债管理中, 运用权责发生制会控制财政风险, 使政府预算会计信息提高透明度, 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对往来款项和利息费用在明确期间, 按照权责发生制会得到确认;对政府收支状况能够完整全面的反映;处理欠发职工工资和政府采购资金的核算;使预算的执行情况得到真实的反映;应该及时的处理预案算单位的年终结余资金和其他应付未付的款项, 从而达到财政结余解决不实的问题。

(二) 完善各项基础工作, 适应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

1. 加强内部管理, 从制度上规范拨付资金和会计核算等工作, 对预算资金拨付等要完善修订管理办法, 加强财政内部业务部门明确职责所在, 使预算资金拨付规范程序, 设置总预算会计岗位, 提供制度保证。建立定期对账制度, 使国库资金减少划转的环节, 构建财税库一体化网络, 做到及时上划税款收纳, 直接到位库款;减少混级次等和串科目等差错, 在途缩短税收时间, 实现共享、监督和交流信息资源, 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发挥总预算会计核算职能, 提高有效的工作效率, 核对收入入库数字, 使财政收入保证准确无误;定期核对拨款数字, 是财政支出数据保证准确无误。

2. 要彻底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账户,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的管理, 取消没有按照规定设立的银行账户, 并且预算单位财务部门要统一管理其所有的账户, 尽快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账户的基础数据库, 实施动态管理和监督, 做好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管理工作。建立制约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 对财政资金支出的事前和事中强化动态监控, 加强监督财政资金支付活动的管理。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 对预算单位资金的使用监督和代理银行办理财政支付业务, 财政总预算会计要加强监控,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 完善建立资金支付动态监控系统, 建立合理科学的监督制约机制。

(三) 在总预算会计核算中, 纳入预算外资金, 适应部门预算改革

统筹安排使用预算内外资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就是在总预算会计核算中, 纳入预算外资金收支, 也是综合使用预算内外资金实现的前提条件。以部门为依托, 部门预算覆盖了所有公共资源的完整预算, 反映了预算外收支和预算内收支, 只有在总预算会计核算中, 纳入预算外资金收支, 才能实行综合预算, 切实增强财政宏观调控的能力, 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所有财政性资金随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建立, (包括财政零余额账户、预算外资金专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以及特设专户等) 存储、结算和支付都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在总预算会计核算中, 纳入预算外资金实现了预算内外资金的统一核算, 是改革国库管理制度的内容之一, 在总预算会计核算中纳入预算外资金需要相关制度作为保障, 因此, 统一会计核算口径, 修正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是明确总预算跨级核算中纳入预算外资金收支的具体方法和原则, 为其提供了法规依据。

参考文献

[1]叶林虎.预算会计确认基础改革的思考[J].职教通讯, 2011 (10) .

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3

一、2013年《农村财政与财务》宣传报道重点

(一) 围绕党的十八大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经济工作重要部署,宣传国家部委出台的有关“三农”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等法规政策及相关举措;

(二) 介绍各地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措施和经验,探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三) 交流财政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及配套等问题;

(四) 交流总结财政在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推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增强农业生产保障能力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讨农业技术转化利益机制、农业有机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等问题;

(五) 交流地方在落实农业、林业、牧业财政补贴政策,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做法和经验;

(六) 跟踪报道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推进涉农资金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各地在优势特色农业、小农水重点县、连片扶贫开发等现有平台上整合涉农资金的做法和经验;

(七) 宣传各地财政在支持农村生态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创新财政扶贫开发机制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探索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等问题;

(八) 介绍财政部涉农司局财政支农工作动态;

(九) 介绍国外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做法;

(十)介绍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十一)介绍农村财政研究会工作动态。

此外,其他与农村财政工作相关及本刊栏目设置所覆盖的内容,也欢迎踊跃投稿,并期待有更多的作者和读者对本刊批评指正。稿件务必写上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方便编辑部与您联系。

二、来稿要求

(一)文章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吸引人注意,起到好的效果,文章题目要突出主题、新颖、简洁、贴切。

(二)文章内容。

1.突出重点。要紧密围绕当前中心工作,紧扣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主题,紧跟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热点进行宣传报道。

2.有新意。文章不应局限在一个方面谈问题,要换个角度,换个思路,紧跟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深度挖掘,力求有新意,才能引起编者的注意、读者的共鸣。

3.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把握宣传导向。随着国家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村经济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文章的重点应该是如何落实和完善现有政策、制度,求真务实,言之有物、经验要具体。

4.字数要求。本刊欢迎6000字以内的具有创造性、应用性、前瞻性的文章,对触及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热点、现实性较强的文章优先录用。对准备采用的稿件,本刊将根据版面情况,在不违背作者本意的情况下,适当压缩修改。此外,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联系人电话等,论文如有资助背景,请注明项目编号或代码。

(三)参考文献。

本刊参考文献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中文参考文献中若有3个以上作者,在文内仅列出一个作者名,再写等,若有两个作者,在文内必须全部列出;同时引用几条文献时,按出版年从老到新排列。英文文献中期刊名用斜体表示,姓用全称,名用缩写。

(四)稿件投寄。

文字稿件请邮寄给本刊编辑部,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邮编100820,单位: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会刊编辑部。电子稿件请发到nc3832@163.com,稿件投送一次即可,不必反复投送编辑部,为了便于编辑部工作,现将本刊的来稿电子邮件格式要求敬告如下:邮件题目为稿件标题,邮件内容为稿件正文,邮件附件为稿件的电子版。

《农村财政与财务》编辑部

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4

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1年 地方政府债券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省直管县市财政局:

根据省政府批准的我省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分配使用方案,现核定省级转贷你市(州、县)地方政府债券资金 万元(具体见附件1)。请认真做好本地区的债券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妥善安排债券资金。债券资金使用安排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要求,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用于新上项目;必须优先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其他中央投资公益性项目地方配套;足额配套后尚有剩余的地区,要重点用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债务的公益性在建项目。严格控制安排能够通过市场化方式筹资的投资项目,不得用于安排经常性支出。

二、转贷资金方案审批。本文下达后,各地要严格按以下要求履行方案报批程序。

(一)在本文通知的转贷额度内,严格按照上述要求抓紧制定本地区的债券资金安排使用方案;认真填报《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表》(附件2)。上述报表由市州财政局汇总后,于6月17日之前统一上报省财政厅。

(二)及时将债券收支纳入本级政府预算,报同级人大审查批准;政府预算已经同级人大审查批准的,要及时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经人大审查通过的债券安排方案与报省财政审核内容不一致的,需及时将变动情况报省财政审核确认。

(三)省财政按要求对市县债券资金安排使用方案进行严格审核,确认资金用途符合政策规定后再将转贷市县的债券资金予以下达。

三、切实履行还款责任。2011 年地方政府债券期限分为 3年和 5 年两种。根据中央发债计划,我省债券资金中 3 年、5年期债券各占 50%。据此,省财政转贷各市县的债券资金中的3年、5年期债券各占50%。各地要统筹安排本地区综合财力,提前制定还款计划,及时向省财政上缴地方政府债券本息、发行费等资金。对未按时上缴的地方政府债券本息、发行费和罚息等资金,由省财政在办理结算时如数扣缴。

四、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各级政府务必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各项部署要求,确保资金使用合规、拨付及时、安全高效。省财政厅将会同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债券资金紧密跟踪,严格管理,全程监控,对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查处。

附件:

1、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转贷市县分配表(不

发总表)2、2011年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表

二○一一年五月三十一日

主题词:财政 债券 通知 信息公开选项:依申请公开

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5

鲁财库〔2010〕10号

颁布时间:2010-5-24发文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

市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各市中心支行、分行营业管理部,各国有商业银行山东省分行,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邮政储蓄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恒丰银行,各股份制银行济南、青岛分行:

现将《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2010年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推广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财库〔2010〕32号)转发给你们,并就做好2010年山东省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计划安排

为确保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顺利推进,经省财政厅、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省地税局共同研究决定,我省今年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以下简称TIPS)上线分三批进行。济宁市为第一批推广上线单位,德州、聊城、泰安、菏泽和莱芜为第二批推广上线单位,威海、潍坊、临沂、日照和枣庄为第三批推广上线单位。我省国税部门TIPS的上线计划待有关事宜研究确定后再另行部署。各级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的重要意义,尽快成立由财政部门牵头的跨部门横向联网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密切搞好配合,共同抓好此项工作。

二、几点要求

(一)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尽快研究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时间安排表,并按照时间表抓紧组织实施,开展好纳税人委托商业银行划缴税款协议(以下简称三方协议)的签约工作。要制定配套工作应急预案,对TIPS上线运行后可能出现的各类技术、业务等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详细的防范措施,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妥善解决。对于人民银行国库、税务机关、商业银行因系统维护或升级等原因,影响业务处理、需要暂停业务或变更业务处理时间的,应提前3个工作日通知各联网单位,税务机关、商业银行应提前告知纳税人。

(二)税务部门要通过多种渠道对纳税人进行广泛宣传,取得纳税人对联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大培训力度,针对税库银业务处理发生的变化,抓好对基层税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对纳税人的申报流程培训。在TIPS联调测试过程中,税务部门要监控实时业务的响应时间,重视信息核对和对账工作,并保证足够的测试业务量。

(三)各商业银行要配合税务部门做好联调测试工作,地方性商业银行要按照文件要求按时完成联网接口软件开发和相关系统改造,确保联网工作的顺利开展。TIPS上线后三方协议的验证、撤销均由税务部门主动发起,商业银行只有在收到税务部门通知后才能撤销或删除协议。商业银行因与人民银行国库对账失败未能划缴国库的资金,必须于扣款当日返回纳税人账户,冲销原扣款业务。

请人民银行各中心支行、分行营业管理部收到本通知后,及时转发至辖内地方性商业银行。

省 财 政 厅省 国 税 局

省 地 税 局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6

陕财办综〔2012〕37号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财政局,省级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全省财政票据管理,大力压缩票据种类,规范票据样式,促进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经研究决定全面清理整合现有财政票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清理整合财政票据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一)基本原则。按照“简并票种、统一样式”的原则,全面清理整合现有财政票据种类,规范财政票据规格、式样。

(二)基本思路。在全面清理整合现有财政票据种类的基础上,确定“以通用票据为主,专用票据为辅;以机打票据为主,手工票据为辅”的管理思路,设置非税收入通用票据,替代和废止行政事业性收费通用票据及部分专用票据,优化财政票据种类结构,扩大通用票据和机打票据的使用范围,缩小专用票据和手工票据使用范围,为规范财政票据管理和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二、清理整合财政票据的内容

(一)设置非税收入通用收款票据,替代和废止相关财政票据。设置《陕西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陕西省政府非税收入收款票据》和《陕西省政府非税收入定额票据》(以下简称非税收入通用收款票据)。非税收入通用收款票据适用于全省各级执收单位在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时,向缴款单位或个人开具的收款凭证。其中,《陕西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一式五联,第一联为回单联,第二联为付款银行付款凭证联,第三联为收款凭证联,第四联为收据联,第五联为存根联。《陕西省政府非税收入收款票据》一式三联,第一联为收据联,第二联为记账联,第三联为存根联。《陕西省政府非税收入定额票据》左边为存根联,右边为收据联,分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七种面额,并在票据背面加印处罚依据和有关条款。以上票据各联次以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并套印全国统一样式的“财政票据监制章”。

全省各级执收单位自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之日起,启用非税收入通用收款票据,原使用的以下票据同时废止:一是全省工商系统、质量技术监督系统、食品药品监督系统、公安交警系统的行业性收费票据。二是相关部门收取营业性道路运输车辆牌证工本费、公路路政管理赔补偿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道路交通事故车物损失价格鉴定费、植物检疫收费、河道砂石资源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土地出让金、耕地开垦费、畜禽及产品检疫费、占道停车咪表收费(西安市)税务登记及发票工本费、水利建设基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价格调节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中小学幼儿园收费、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高等院校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时使用的专业性票据。

(二)设置《陕西省社会保险费缴费专用票据》,替代相关财政票据。设置《陕西省社会保险费缴费专用票据》,替代和废止原“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专用票据”、“陕西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家庭缴费专用票据”、“陕西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专用票据”、“陕西省社会保险基金统一收款票据”、“ 陕西省社会保险费专用缴款书”、“ 陕西省社会保险费现金缴款凭证”、“陕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缴费专用票据”等专用票据。

(三)保留部分专业性票据。

1、保留部分罚没票据。保留《陕西省当场处罚收据》、《陕西省罚没财物暂扣凭证》、《陕西省罚没财物暂扣退还凭证》、《陕西省没收财务凭证》、《陕西省代收罚款收据》。原罚没定额收据用非税收入定额票据代替。

2、保留《陕西省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票据》、《陕西省公路车辆通行费票据》、《陕西省公路车辆通行费(定期 包缴)票证》和《陕西省高速公路非现金收费车辆通行费票证》

3、保留《人民法院诉讼收费专用票据》。分为预收、退费、结算三种。

4、保留《陕西省非经营性停车收费票据》(1元、2元、5元)。

5、保留《缴款书(水资源费)》和《陕西省水资源费专用零星票据》

6、保留乾陵、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华山风景区、西安植物园等旅游景点门票专用票据。

7、保留《缴款书》。专门用于非税收入代理银行将资金从非税收入代解缴科目向国库划转时使用。

8、保留《陕西政府非税收入退付书》。专门用于缴款人已将款项缴入财政但按政策规定需退还给缴款人时使用。

9、保留《陕西省门诊医疗费用结算收据》(机打)和《陕西省住院医疗费用结算收据》(机打)、《陕西省各级医院门诊费统一收据》(手工票)、《陕西省各级医院住院费统一收据》(手工票)。

三、清理整合后的财政票据共分两类32种。

清理整合后,财政票据统一分为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和其他财政票据两类。

(一)政府非税收入票据,共22种。

1、《陕西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机打)

2、《陕西省政府非税收入收款票据》(机打、本装)

3、《陕西省政府非税收入定额票据》(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本装)

4、《陕西省当场处罚收据》(本装)

5、《陕西省罚没财物暂扣凭证》(本装)

6、《陕西省罚没财物暂扣退还凭证》(本装)

7、《陕西省没收财物凭证》(本装)

8、《陕西省代收罚款收据》(本装)

9、《陕西省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票据》(机打)

10、《陕西省公路车辆通行费票据》(机打)

11、《陕西省公路车辆通行费(定期包缴)票证》(机打)

12、《陕西省高速公路非现金收费车辆通行费票证》(机打)

13、《人民法院诉讼收费专用票据(预收)》(本装)

14、《人民法院诉讼收费专用票据(结算)》(本装)

15、《人民法院诉讼收费专用票据(退费)》(本装)

16、《陕西省非经营性停车收费票据》(1元、2元、3元、5元)(本装)

17、《公益事业捐赠统一票据》(机打、本装)

18、旅游景点专用票据(具体票样另行通知)

19、《缴款书(水资源费)》(本装)

20、《陕西省水资源费专用零星票据》(本装)

21、《缴款书》(机打)

22、《陕西政府非税收入退付书》(本装)

(二)其他财政票据,共10种。

1、《陕西省社会保险费缴费专用票据》(机打、本装)

2、《社会团体会费统一收据》(本装)

3、《陕西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本装)

4、《陕西省门诊医疗费用结算收据》(机打)

5、《陕西省住院医疗费用结算收据》(机打)

6、《陕西省各级医院门诊费统一收据》(本装)

7、《陕西省各级医院住院费统一收据》(本装)

8、《陕西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用收据(业主使用)》(本装)

9、《陕西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专用收据(出售公房单位使用)》(本装)

10、《陕西省建筑行业劳保费用统一收款票据》(本装)

今后,随着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财政票据管理工作的日益规范,对于上述保留的财政票据,将继续创造条件,逐步予以归并。

三、切实做好财政票据的清理、整合和管理工作

(一)旧票据废止时间和新票据启用时间。全省各级执收单位自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之日起,废止旧的行业性和专业性票据,使用新的非税收入通用票据和归并后仍保留的专业性票据。实行非税收缴改革的最后期限为2012年12月31日。

全省各级执收单位使用除“陕西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以外的非税收入类票据收取非税收入的,应将所收资金统一使用“陕西省政府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缴入财政。

(二)做好新旧票据衔接相关工作。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做好新旧票据的衔接、清理、登记和销毁工作,切实加强管理。各执收单位应在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前,将上述废止和归并的财政票据,分为已使用票据和尚未使用票据进行登记造册,经财政部门审查合格后,予以核销或销毁。各级财政部门应重新为各执收单位办理《陕西省财政票据购领证》,注明非税收入项目,使用票据种类,登记每次票据领取、核销记录,切实加强管理。

(三)进一步加强票据清理整合力度。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应抓紧启动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加快票据整合归并力度,减少手工票据使用,逐步实现票据印制、发放、稽查和核销的全过程电子化管理,提高票据管理和规范化和管理效率。

(四)加强票据使用单位的管理。各用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填开财政票据,不得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不得用非税收入票据收取经营性收费,各种财政票据不得互相串用。用票单位应按照票据号码顺序填开票据,完整填写有关信息,加盖收款单位印章及收款人名章(或签字),保持票面整洁。如填写错误,应另行填开,不得涂改、挖补、撕毁票据。票据作废应加盖作废戳记,并完整保存各联次备查,不得自行销毁。用票单位如发现《陕西省财政票据领购证》或财政票据丢失,应在县级以上媒体上申明作废,查明原因,报财政部门。各执收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政票据管理制度,设置专人管理,建立管理台账。已实施电脑开票的单位,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自动建立财政票据管理台账,完整记录财政票据库存、领购、分发、使用、核销、销毁及票面金额等信息,并定期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二O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省财政厅

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7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简称“实施条例”) 的有关规定, 经国务院批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就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予以进一步明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87号) 规定, 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 凡同时符合条件的, 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该文件取代了财税字[1995]81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补贴收入征税等问题的通知》, 新规定比旧规定更细化, 更具有操作性。

一、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 方可不征税

财税[2009]87号文件规定, 只有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才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 (1) 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 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 (2) 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3) 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若缺少任意条件的不允许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尤其注意对该项资金单独进行核算, 以备税务检查。

二、遵循后续管理, 防范涉税风险

财政性资金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已经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所形成资产的折旧、摊销额, 若再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就会获得双重优惠, 这是不允许的。财税[2009]87号文件规定:“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 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 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根据财税[2009]87号文件的规定, 企业将符合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 在5年 (60个月) 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 应重新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收入总额;重新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 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对于以上两个要点, 若企业忽视了或处理不当, 不但要补税, 还要被处以50%~500%的罚款。

三、区分不同类型, 正确进行会计处理

1. 国家投资, 应当作为权益计入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

2. 资金使用后要求返还的本金, 会计上应当作为负债处

理, 计入短期借款或其他应付款,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短期借款”或“其他应付款”科目。

3. 企业取得的除上述两种情况之外的其他财政性资金,

会计上作为损益处理, 原来计入补贴收入的, 现在全部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几个注意事项

为准确把握财政性资金的内涵, 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 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资金都是财政性资金, 不局限于财政拨款的单一形式; (2) 直接减免额应并入应税收入的只有增值税, 其他税种的直接减免额不并入应税收入; (3) 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属于税收优惠的具体形式, 即由税务部门先足额征收, 然后由税务部门或财政部门退还已征收的全部或部分税款, 享有此类优惠的所有税种, 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 (4) 出口退税款不并入收入总额, 因为出口退税退的是上一个环节的进项税额, 是企业购进货物已负担的部分, 不是本环节实现的税收; (5) 某些地方政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以财政补贴等变相“减免税”形式给予企业优惠, 这些均应计入企业当年的应税收入; (6) “乱收费”项目不得税前扣除。

五、案例分析

湖北省某县振兴制造企业发生5种与财政性资金有关的业务: (1) 从地方政府借款1 000万元, 需要按期付息, 并要在5年后还本; (2) 取得“三废”资源综合利用200万元增值税退税款; (3) 地方某职能部门要求支付10万元“集资建学费”, 依据是县政府的文件; (4) 取得了地方政府用于帮助企业发展、购置固定资产、不需要偿还的财政支持资金280万元; (5) 取得了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 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160万元。

企业对这些与财政性资金有关的业务应如何进行所得税处理呢?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1. 政府借款不属于应税收入。

实施条例规定, 财政拨款, 是指各级政府对纳入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拨付的财政资金, 国务院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财税[2008]151号文件规定, 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 除属于国家投资和资金使用后要求归还本金的以外, 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国家投资, 是指国家以投资者身份投入企业、并按有关规定相应增加企业实收资本 (股东) 的直接投资。如果地方政府对是否支付利息不作明确规定, 只要求本金一定归还, 则属于借款行为。这种行为与收入无关, 不计入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2. 增值税退税款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财税[2008]151号文件强调, 财政性资金是指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 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 包括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种税收, 但不包括企业按规定取得的出口退税款。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性资金, 除投资和借款以外, 均应计入企业当年收入总额。据此, 该企业取得的“三废”资源综合利用200万元增值税退税款, 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取得的地方政府用于帮助企业发展、购置固定资产的财政支持资金280万元, 也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乱收费”项目不得税前扣除。

财税[2008]151号文件规定, 企业按照规定缴纳的、由国务院或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以及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和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缴纳的不符合上述审批管理权限设立的基金、收费, 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很明显, 该企业支付给地方某职能部门的10万元集资建学费, 依据是县政府的文件, 不属上述审批权限规定的范畴, 而属于“乱收费”项目, 所以不能在税前扣除。

需要注意的是, 事业单位因提供服务收取的经营服务性收费, 不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 不受此项审批权限约束, 可以在税前扣除。

4. 经批准的专项资金可视为不征税收入。

财税[2009]87号文件规定, 对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 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 准予作为不征税收入,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扣除。据此, 该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 并经国务院批准的160万元财政性资金应作为不征税收入,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从收入总额中扣除。

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8

问:请问《通知》出台的背景及政策特点是什么?

答: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来落实,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历程,但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2亿多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常住人口还没有享受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财政支持保障不健全有关。因此,必须创新思维、创新机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立财政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体系,这是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抓手和牵引动力。

《通知》提出的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条具体政策措施,不是几项财政补助政策的简单叠加,而是财政政策的系统重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涵盖了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涉及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出结构的重大调整。《通知》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二是把推进城镇化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机结合起来,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抓手。三是十条具体政策措施都很“实”,“含金量”高,有利于确保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全覆盖等政策落地生根;四是探索出了新的政策思路,根据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求相应调整完善了现有转移支付政策,提高了转移支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体现了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

按照《通知》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同城市居民完全平等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有利于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对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问:如何优先将持有居住证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

答:使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关键所在。对此,《通知》明确提出,要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居住证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完善政策,筹措资金,优先将持有居住证人口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做到公共服务提供随人走,为人的自由流动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一是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完善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杂费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按在校学生人数及相关标准分配资金,实现“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本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

二是中央财政要大力支持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创新,重点支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当地医疗救助范围;对于农业转移人口选择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按照参保城镇居民同样的标准给予补助。

三是抓紧做好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等工作,加快实施统一规范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同时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四是分配就业专项资金时赋予城镇常住人口和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因素适当权重,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在常住地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随着居住证制度的不断完善,持有居住证人口被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范围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逐步与当地户籍人口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目标。

问:如何强化经济发达地区的主体责任?

答:农业转移人口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人力资源,其市民化过程对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消化房地产库存、创造税收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从实际情况看,经济发达地区财政状况相对较好,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备,也具备更多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责任的能力和条件。《通知》要求,人口流入地政府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政府要承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体责任,合理安排预算,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将财政支出重点由经济建设转向提供公共服务,主要依靠自有财力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改变城镇化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问: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的考虑和安排是什么?

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促进流入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但要在短期内使得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成本较高,财政压力很大。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通知》提出,中央和省级财政要通过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适当分担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这是引导地方政府推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市民化、确保到2020年使1亿左右已进城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重大举措,也是财政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机制创新。

按照《通知》要求,中央财政专门设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实际进城落户以及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情况分配奖励资金,并适当考虑农业转移人口流动、城市规模等因素,向吸纳跨省(区、市)流动转移人口较多地区和中西部中小城镇倾斜。省级政府也要参照中央做法,建立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统筹安排中央和本级奖励资金,引导市县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

nlc202309081458

问:如何确保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财力不因政策调整而减少?

答:确保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财力不因实施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即“人钱挂钩”政策而减少,是此次改革必须坚守的一项基本原则。《通知》关于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转移支付政策主要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部分。对享受均衡性转移支付的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中央财政仍以户籍人口而不以常住人口为基础进行测算分配,并充分考虑各地区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需求,基本可以实现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存量规模不会减少,同时随着转移支付规模的增加,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也将保持平稳增长。对与农业转移人口相关的专项转移支付,虽然有的以常住人口为基础、有的直接按人头进行测算分配,相应减少人口流出地主要是中西部困难地区的义务教育等专项转移支付数额,但考虑到人口流出地已经不提供户籍在本地但持有外地居住证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这部分专项转移支付的减少并不会影响当地实际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人均财力,相反还会因与人头有关的配套资金减少使地方财力得到改善,如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人口流出地财政负担的部分配套资金将转由人口流入地财政负担。综合来看,《通知》出台后,中央财政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不会减少,且随着人口流出,享受公共服务的人数减少,其人均财力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有利于加快缩小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也有利于中西部中小城市基层政府就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问:如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相关权益?

答: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能采取硬性措施或“一刀切”要求,不是要进城落户农民放弃在农村的相关权益。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自主定居权利,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通知》提出,一是地方政府不得强行要求进城落户农民转让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或将其作为进城落户条件。二是要通过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逐步建立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相关权益退出机制,积极引导和优先支持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相关权益,但现阶段要严格限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三是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进城落户农民在城镇居住、投资、创业,促进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相关权益的实现和维护。

问:如何保障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政策的贯彻落实?

答:建立健全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之一,《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尽快部署、狠抓落实。一是中央财政要加快调整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力度,建立绩效考核机制,督促地方尽快制定有关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措施。二是各职能部门要以居住证为载体,抓紧研究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就学政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制度、跨地区流动连续参保等政策,加强与财政支持政策的衔接。三是省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四是市县政府要统筹使用自有财力和上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加强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预算,优化支出结构,管好用好资金,确保政策落地生效。

(本刊编辑部根据财政部网站内容整理)

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9

财税[2009]87号

颁布时间:2009-6-16发文单位: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现就企业取得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

(一)企业能够提供资金拨付文件,且文件中规定该资金的专项用途;

(二)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二、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三、企业将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重新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收入总额;重新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有关财政所工作计划 篇10

关于财政投资公共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政府采购有关事项的通知

冀财采[2005] 7 号

各市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省直各部门:

为加强财政投资公共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管理,规范财政基本建设支出行为,防止工程建设项目中“超规模、超标准、超投资”问题的发生,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政府采购的认识

《政府采购法》颁布以来,我省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的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采购规模逐年扩大,采购行为逐步规范,实施政府采购的效果更加显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大幅度提高,一些违规违纪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财政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还有相当一部分未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已纳入政府采购的工程建设项目“三超”问题时有发生等等。所有这些,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特别是各级财政、监察和审计部门的高度重视。要逐步建立健全财政、监察和审计等部门对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机制,将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的工程项目,全部纳入政府采购。强化对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行为的约束,促使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活动依法、公开实施。在保证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范围

我省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凡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自筹资金的工程建设项目均应依法纳入政府采购。自筹资金包括:政府融资、国家特许的融资资金;财政贴息资金;担保贷款;使用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种政府性专项建设资金;使用国家发行债券所筹集资金、国债转贷资金;使用政府对外借款或担保所筹集资金;使用国家政策性贷款;使用以后财政性资金;单位将用各种收入归还的银行贷款、各种借款等。

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范围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的工程建设项目。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安装、装饰装修、市政、水利、交通运输、能源、生态环境、社会公益工程建设项目等,以及各类建设项目中的勘察、设计、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

关的货物和大宗材料等。

三、明确职责,发挥职能,共同做好政府采购工作

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政府采购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但在管理上各有侧重,不可相互替代。

(一)财政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管理,保证资金使用效益。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在编制部门预算的同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财政部门要认真做好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预算审核工作,并与部门预算统一批复。省财政厅依据《政府采购法》、《行政许可法》及有关规定,对政府采购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进行认定和考核,获得政府采购代理资格及考核合格的,才能依据其执业规模和范围承担政府采购业务。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前,对其资金落实情况、政府采购计划进一步进行审核,对低于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标准以下的工程项目,采购人拟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进行审批。做好政府采购信息发布的监督管理工作,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工程建设项目,采购信息除在国家、省有关部门指定媒体发布外,还需在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发布。财政国库部门要根据项目单位出具的政府采购合同等有关资料,将工程建设资金直接支付中标人,具体支付程序按国库集中支付有关规定执行。对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进行审批。加强对采购当事人、采购活动及评审专家(《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规定的基本建设工程招标限额标准以下,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部分)等的监督,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了解和掌握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推动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政府采购工作全面规范运行。

(二)监察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监察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对参与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活动的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监察,认真查处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纪案件。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对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的具体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重要或金额较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程监督,以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推动公共工程政府采购工作健康发展。

(三)审计部门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实行政府采购。审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把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经常性审计之中。对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和建设工程项目政府采购当事人进行全面审计监督。既要对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情况进行审计,又要对采购人的工程项目立项、资金来源、资金到位情况和资金管理与使用、项目竣工决算,以及政府采购法规落实和执行情况等进行审计。要逐步开展对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最大化。

上一篇:微信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王维的竹里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