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护士执业岗位为导向的外科护理多站式实训考核
[摘 要]为了使在校高职护生进入临床后能尽快胜任护士执业岗位,学院护理专业采用自行设计的小组化“多站式考试”方法对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平行班级进行外科护理实训考核。通过对考核中各类角色考生的成绩的比较及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后对“多站式考试”评价态度的分析,证明了该考试方法设计的合理性,显示了该考试对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外科护理;多站式临床考试;护理综合能力
[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否胜任执业岗位,关键要看其所具备的护理综合能力能否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不仅要注重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传统的护理技能考核模式仅侧重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考核,已不能适应当前护士执业岗位对护生的护理综合能力的要求。近年来,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简称OSCE,又称多站式临床考试)正逐渐成为评价在校护生护理综合能力的有效可靠的手段。为促进护生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提高,本院护理专业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开展以护士执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外科护理实训考核改革研究,借鉴多站式临床考试模式,运用角色扮演与情境模拟相结合的形式[1]开展外科护理实训考核,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促进护生的外护学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平行班级共9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98名学生全为普高统招生,入学起点一致,均为女生,年龄在20至22岁之间。
(二)方法
1.外科护理实训教学方式。两个班级的外护实训教学内容完全一致,包括技能操作训练和课间临床见习两部分。技能操作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如手术人员术前自身无菌准备、手术病人术野消毒铺巾、手术器械的清点与术中传递等)、各类引流管的护理、人工造瘘口护理及切口敷料更换等,均在校内实训室进行。而课间临床见习则以寝室为单位让学生分期分批到市区四家教学医院见习常见的外科临床病例,收集完整的病例信息,之后各见习组讨论见习病例的护理知识及要点,并制作成PPT(幻灯片)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汇报。将各组学生见习汇报的病例整理成“多站式”实训考核病例库(疾病种类包括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胆道疾病、胃癌、腹部外伤等外科常见疾病)。
2.外科护理实训考核方式。两个班级的外护实训考核均采用“多站式”实训考核模式,时间均安排在学期末。
考站的设置方式为:以6人寝室为一组,作为考核单位,组内成员随机编号为A、B、C、D、E、F。每组考核站点按围手术护理的程序分成术前、术中、术后共五个不同的考站。
第一站:入院护理评估站。由A生根据具体病例资料扮演病人;B生担任责任护士,负责入院护理评估,包括收集资料和护理体格检查,简要填写入院护理评估单,写出主要护理诊断。时间为15分钟。第二站:手术前准备站。A生仍扮演病人;C生担任值班护士,根据手术医嘱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要求先演示(如通知禁食、输液、插胃管、备皮等),随后写出术前准备要点。时间为15分鐘。第三站:手术中护理站。A生担任巡回护士,B生担任麻醉医师,C生担任第二助手,D生担任洗手护士,E生担任主刀医师,F生担任第一助手;各角色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借助手术器械物品及设施,以模型作为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开始前后的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如术前洗手与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病人手术野的消毒与铺巾、手术器械的清点与术中传递等)考核。时间为30分钟。第四站:手术后护理站。D生扮演术后病人;E生担任责任护士,负责术后护理评估,根据手术后医嘱为患者制订合理的术后护理计划,要求先演示术后护理要点(如体位安置、引流管护理等),然后写出术后护理计划要点。时间为15分钟。第五站:健康教育站。D生扮演术后病人;F生担任责任护士,负责为患者做好术后的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工作,之后要求F生写出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要点。时间为15分钟。
在“多站式”实训考核前,要求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按上述方式反复进行考核前模拟训练,直至熟练。在“多站式”实训考核正式开始后,轮到考核的任一组均先随机选排A、B、C、D、E、F六个不同角色,再由A生单独随机抽签,从备选的3个外科临床病例中抽出一例,然后A生按该病例的资料描述扮演病人,组内各考生按分工进行“多站式”围手术护理考核,要求每站考核时考生先行演示,然后填写相关表格。由教师负责监考,按顺序从第一站到第五站,全程观察每一个考生在各个相关站点的综合表现并打分。
3.统计学方法。数据收集后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多站式”实训考核中各类角色考生的成绩比较
比较外护“多站式”实训考核中各类角色考生的成绩,以检验该“多站式”考试中组内各个成员完成考试任务的难易度是否均衡(见表1)。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外科护理“多站式”实训考核中各类角色考生的平均考试成绩,结果显示,F=0.549,P=0.738,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由此可以认为,各类考生在整个外护“多站式”实训考核中所承担的任务量及难度是基本均衡的,说明了该实训考核模式的小组化分工设计是合理的,具有切实可行性,能全面考核每个护生对外科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综合能力。
(二)学生对“多站式”实训考核方式的评价
外护实训考核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末,之后学生即进入毕业实习阶段。等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向两个试验班级的学生发放调查表,征询学生对外护“多站式”实训考核方式的评价意见。调查表于发放后5个月内共收回60份。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由此表可以看出,经过5个月的临床实习,学生对“多站式”外护实训考核的评价总体仍然持肯定和赞同的态度,学生们普遍认为该考核方式能较客观全面、真实公平地反映外科护理的学习情况,能促进自身的护理综合能力提高,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
三、讨论
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不断改变,现代社会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外,护理专业更加注重评判性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护理技能等综合能力。[2]如何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分散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串连成有机的整体,形成可服务于临床的综合能力,是护理高等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3]“多站式临床考试”在护理实践教学与考核中的应用价值就在于能够整合临床知识和技能,使之有效转化为职业能力,以利于护理教育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能真正解决护理问题的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 “多站式临床考试”因使用评定量表和多站评估使评分的客观性大大增强,适合用于课程后的总结性评价。[4]实际上“多站式临床考试”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考核方法,而只是一种客观的、有序的临床考核框架[5],各医护院校完全可以借助此考核框架,根据自己的临床护理教学实际情况,制订出适合自己的护理教学需要、合理有效的“多站式”护理考核方案,以促进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本院实施外科护理实训教学与考核改革的结果来看,以护士执业岗位为导向,借鉴“多站式临床考试”模式,采用角色扮演与情境模拟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外科护理多站式实训考核,确实促进了外科护理的学习,提高了護生们的外科护理学习成绩,培养了护理学生的临床护理综合能力。该实训考核方式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外护实训考核与平时教学中的技能操作训练、课间临床见习紧密结合,使考核内容客观全面、贴近临床实际;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复习演练外科护理的基本技能,做到考教结合、以考促学。
第二,以护士执业岗位为导向,采用角色扮演与情境模拟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在体验不同护患角色及工作岗位的过程中,领会临床护士的职责;遵照外科护理的基本工作流程设置围手术护理的相关考站,通过对外科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情境模拟,让学生感受外科护士的真实工作情境,为其今后顺利地走上护士执业岗位作好铺垫。
第三,在以学生寝室为单位按角色分工开展的外科护理“多站式”实训考核中,各类角色考生的平均成绩无显著差异,证明了考核中角色分工的合理性;这种考核组织形式既扩大了实训考核内容的覆盖面,又提高了考核的效率,非常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第四,外科护理“多站式”实训考核是对学生外科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考核,避免了传统考试的偶然性和变异性,减少了主观性,使考试情景更为真实。[6]
综上所述,该外科护理多站式实训考核模式是非常适合当今社会对护理人才的培养需求的。
[ 注 释 ]
[1] 李正姐,侯晞,丁腊梅,等.护理技能情境教学角色扮演法的研究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253-254.
[2] 严鑫,孙敏芝,洪艳燕,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5(1):29-32.
[3] 邓少娟,吴蓓,马雨泉,等.应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评价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J].中华护理教育,2012(9):393-395.
[4] 章芳芳,黄丽华.临床教学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4(2):119-121.
[5] 陈英,曾凡,朱丽,等.注重护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组织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2(26):155-156.
[6] 粟连辉.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心血管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2):118-119.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徐春岳 李胜琴 余静
摘要:目的:探索以护士执业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改革。方法: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研究对象为2016级110例护理本科生,实施传统分课程考试模式、课堂理论讲授及临床实践教学法;观察组研究对象为2017级110例护理本科生,实施以护士执业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法。结果:观察组护理学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分、实践操作得分分别为(106.11±8.52)分、(105.63±9.51)分,CLEN通过率为98.18%、就业率为97.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护士执业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CLEN通过率和就业率。
关键词:护士执业考试;岗位胜任能力;导向;护理教学改革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CLEN)属于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之一,2011年国家CLEN发生重大变革,着重强调了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1]因此,护理学的教学方面也应随之进行改革。为了探索以护士执业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改革,对2017级110例护理本科生进行了以CLEN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研究对象为2016级110例护理本科生和观察组研究对象为2017级110例护理本科生,两组均符合大样本抽样要求。
对照组:男生12例,女生98例,平均年龄(20.47±138)岁。
观察组:男生10例,女生100例,平均年龄(21.13±141)岁。
比较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分课程考试模式、课堂理论讲授及临床实践教学法,观察组实施以护士执业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法,具体如下:
(1)优化整合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首先成立护理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我校护理教育专家10名和实践教学基地的13名医院临床护理专家。接着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深入调研,掌握社會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情况和要求,另外参考护理职业岗位需求和CLEN标准,最后经过护理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充分讨论后确定护理学主干课程体系,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设置课程,同时修订各门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具体如下:将《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整合为《成人护理学》,将《社区护理学》、《康复护理学》等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而《急危重症护理学》由原来的“30学时理论+28学时实验”调整为“22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另外增加开设《健康评估》、《循证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等课程,《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临床见习均由原来的12学时增加至24学时。
(2)学校课堂教学与CLEN接轨,改革考试模式:委员会中担任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护理教师必须熟悉CLEN大纲内容,掌握近几年的相关考试动态。在授课计划和集体备课过程中如果涉及到CLEN的相关内容时,则在课时分配上予以重点倾斜。同时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结合每章节对应的历年高频考点,最后重点讲授护理程序。另外,再编制与CLEN大纲要求相符的试题库,按照CLEN考试要求每学期至少进行34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科目的模拟考试,并纳入形成性评价考核成绩。每次考试后,教师集中对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和讲解试题,讲授各类考题的审题和解题方法技巧,让学生学会自我复习和备考。
(3)重视临床实践教学,采取多形式教学方法:在抓好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所具有的临床护理实践带教资源,加强“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教学工作。具体如下:将原本从第四学期开设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提前至第三学期,同时第三学期增设《健康评估》;在临床见习期和实习期中,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循证PICO(P患者、I干预、C对照或其他措施、O结局)”的实践教学方法,并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如每57人为一组,每组由一名教师负责。责任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和见习、实习大纲要求向学生介绍学习任务,然后选择相关的典型临床案例按照PICO模式提出25个循证护理问题,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问题上网查询资料或图书馆检索文献以收集证据,并进行小组讨论寻找最新、最佳的护理证据,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于临床,同时予以动态评价,要求学生于每学期见习结束前或者实习科室轮岗前进行学习反思汇报。其他教学形式还可以采取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BL)、团队合作学习(TBL)角色扮演、以体验为主导的翻转课堂等,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质疑权威,形成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同时强调专业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学习的重要性。
1.3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2016级护理学本科生和2017级护理学本科生经过教学后,学生的CLEN专业知识得分(卷面总分120分)、实践操作得分(卷面总分120分)、CLEN通过率、就业率等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CLEN专业知识得分和实践操作得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学生CLEN通过率、就业率均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ⅹ2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的CLEN得分情况
观察组护理学学生的CLEN专业知识得分和实践操作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学生的CLEN通过率及就业率
观察组护理学学生的CLEN通过率及就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医学学科。[2]护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否胜任执业护士岗位,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是否熟练掌握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另外,《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要加快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3]坚持以岗位胜任要求为导向,强调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和促进学校教学与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有效衔接,实施护理教学改革,以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以CLEN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法是一种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相适应的新型护理教学模式,[4]与传统护理学教学模式明显不同的是,首先该教学模式是以CLEN以及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模式,讲究与国家CLEN相接轨,适应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第二,该教学模式在抓稳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临床实践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5]以CLEN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改革的实施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其中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要求紧扣培养临床护理实用型人才的目标。
护理课程优化整合过程中,部分课程整合到一个课程中,有些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有些课程则调整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时,有些课程则增加了学时。经整改后,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不仅充分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特点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6]同时还增加实践教学与人文课程的比重,充分体现了护理“专业”和“应用”的特性。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学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有效教会学生学会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和提高其综合运用能力,[7]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其就业率。正如本研究中,观察组学生的就业率为97.2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护理学教学改革要求学校课堂教学与CLEN接轨,改革考试模式。该改革措施改变了学校传统的考试模式,实行了CLEN模拟考试,对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了34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考核,让学生提前适应CLEN考试模式,[8]教会学生自我复习和备考CLEN的考试技巧和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CLEN考试得分及其通过率。正如研究中,观察组学生的CLEN理论知识得分、实践操作得分及通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改革后更加重视临床实践教学,并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经验,提高其岗位胜任能力,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综上所述,以CLEN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改革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实现培养大量临床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燕玲.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效果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0):4648.
[2]杨翠红.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护理教学改革探索[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7(03):9193.
[3]吕文龙,江山,房德芳,张岩,邱群.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高职护理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07):11001102.
[4]马景丽,金花.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融入内科护理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38(S2):124125.
[5]曾芬莲,张咏梅,陈凌云,王连红,宋凌霞,焦娜娜.以护士执业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改革探索[J].护理学杂志,2016,31(17):7274.
[6]刘明明,穆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变化趋势分析及护理教学改革探讨[J].全科护理,2016,14(16):17091710.
[7]周俊杰,熊杰平,宋小青,吴少林,彭文晴,黄一凡,汤薇.基于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导向的高职护理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全科护理,2015,13(36):3643.
[8]胡蘅芬.试论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导向的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9):57.
作者:彭文博
当前的医疗卫生学习教育当中,医护人员自身能力的职业资格考核认证工作十分重要。由于医疗卫生事业所面临的服务群体是身心不健全的病人,患者更加需要医护人员的热心照顾,因此,对于医护人员的从业资格要求也比较高。当前护理、助产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给予岗位胜任能力的职业资格考试,对于当前的护理专业课教育教学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护士专业的成绩考核也成为医疗卫生学校专业课教师研究的重要议题。
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岗位胜任能力
(一)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护士执业资格的考试制度,是当前我国为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自身素养所设置的护士从业资格门槛,目的是为了确保从事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的人员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减少医护与患者之间的矛盾。护士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对于其职业素养的要求特别高,由于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面临的服务对象也与其他服务业有很大差别,因此,护士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都需要护士任职资格证作为当前优秀护士从业者选拔工作进行的资格凭证,决定着我国医护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
(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
护士的从业任职能力最基本的体现就是通过护士在任职之前所取得的执业资格证书。当前选择从事护士职业工作的学生人数少,学生对医学的领悟性及专业能力相差大,同时由于医疗卫生专业的特殊性及局限性,尤其是我国现有的医疗环境,导致护理、助产专业的学生在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上较好,但是在实际的医院实习中的经验较少,因此,当前的护士执业资格认证的考试工作,从护士岗位能力的胜任情况进行考核,增大了护理专业职业认证的难度,但是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的医院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在不断提升,护士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护士的职业资格认证与实践性的岗位胜任能力考核相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于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一)决定护士任职资格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入职之前必备的凭证。在我国现在的医疗卫生专业教育当中,对在校学生只能做到加强理论知识的教育,难以做到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考察,因此,当前我国职业的入门条件是“双证”制度,即学历学位证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护士的执业资格证书,代表了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工作入行凭证,决定着护理、助产专业的学生能否获得一份专业对口的护士工作。因此,护士执业资格证对于、助产学生来说,起到了学有所成的关键性作用。当前的医院招聘,以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护士招聘的关键性审核材料,每一位护理、助产专业的学生,都期望顺利通过任职资格考试,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业顺利完成,为自己的学习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更关系到护理、助产专业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工作,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护士职业本身就比其他职业入行标准高,任职的资格要求也较高,当前的护士执业入职考试的难度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大,特别是从2016年起采用人机对话考试,对于护士的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考察项目也逐渐增加,成为当前护士执业资格入职考试的新模式。
(二)代表护士专业能力
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在学校当中进行多年的学习,学习能力与专业能力的检测不仅仅依靠日常的期中期末考试,更关系到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认证的考试情况,顺利通过执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代表着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在几年的学习生涯当中学有所成,没有浪费学习时光,给自己的学习生涯划上圆满的句号,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学业成功的象征,是对自己护理专业能力的认证与肯定,也预示着学生拥有了护士的从业资格。因此,学生对于护士执业资格的认证考试相当重视。在医疗卫生学校中,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代表着该学校教师专业课教学的情况,直接影响该学校今后的招生状况。因此,护士任职资格的教育教学,尤其是对学生专业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研究,成为当前医疗卫生学校教育教学探究研讨的重要内容。提升护士资格通过率,成为每位护理专业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的教学策略
当前的护理、助产专业教育教学中,基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新时代的医护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状况、以及实践能力的了解程度较低,教师的因材施教理念运用不足,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因此,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应当有针对性地提高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水平与实践能力,在岗位任职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认证的学习效果,提高护士资格认证的考试成绩。
(一)加强护理、助产专业教学方法的创新
护理、助产专业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是解决当前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重要方法。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手段,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护理、助产专业基础教学活动,基本采用讲授法进行日常教学,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教师关注得较少,虽然当前我国护理、助产专业就业前景较好,但是选择从事护士专业的高学历学生人數较少,主要以中职类学生为主,由于中职类学生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的差异性大,因此,教师对于每一位学生难以做到效地进行因材施教。在教学方式的创新上,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从学生内在因素出发,提升护理基础综合课程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日常的护理课程教学设计时,首先对于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对于护理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的优势在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为护理专业学生创设近乎真实的医院工作场景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化的学习氛围,带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融入护士专业的工作氛围当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学生在未真正进入医院实习工作之前,对于自己的专业具有理论与实际脱离的陌生感,学生的思维模式中,没有对本专业的全面工作场景创设,直接影响学生基于岗位任职能力的学习思考。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生动的模拟教学法,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积极地应对护理专业岗位工作中能够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真实的护理专业工作做足校内教学准备。教学方法的新颖化,是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课堂学习的效率提升,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积极性。
(二)强化护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基于岗位任职情况的教学,最不可避免的就是护理专业学生任职能力的考察。在当前的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当中,特别是从2016年起采用人机对话考试后,对于从业者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当前的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教育中主要以接受理论性的学习为主,对于真实的医院护理工作的实际接触较少,在护士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基于护士服务型职业的需求,在面对患者时,护士首先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护理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医院工作实践中。因此,要求学校教育为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综合教学提供更多的见习、实习与实践机会。例如,作为护理专业的任课教师,首先可以在自己的课程教学中,采用模拟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模拟化病人,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护士工作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次,教师本人每一两年也要利用寒暑假时间去医院进修回炉深造。同时应当争取带领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去医院见习、实习的机会。在课业紧张的情况之下,可以采取小实习的方式,例如,在教师进行患者护理方面的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场地安排在医院,让学生在医院的实际氛围中,感受不同的科室对于患者护理的不同需要。比如,在儿科与内科的患者护理就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再次,教师应当采取案例教学的方式,将真实的案例融入实际的护理实践当中,激发学生的实际操作思考能力。在实践操作之后,教师应当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对于见习、实习经历进行总结,以实验报告的方式进行见习、实习回报。此外,还应当在考核中加强实践考核的部分考试。以不同疾病患者的护理以及不同科室护理突发状况处理水平作为考试的必备题目,以此全面考查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岗位胜任能力是当前护士专业人员必备的能力,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对于岗位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护士职业资格考试中,更加重视岗位问题处理能力的考察,这需要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护理专业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三)结合人文关怀进行护理教学
当前的护士工作面临的患者形形色色,尤其会遇到各色各样的患者家属,当前的舆论对于护士工作的要求较高,尤其对于护士专业的人性化要求较高。因此,在当前的护理专业教育教学中,应当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以提高护士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例如,在护士专业课程当中,开展医学心理学专业教育教学,尤其是护士沟通技巧方面的心理知识教学,更应当适当加入日常的教学当中。其次加强护士礼仪方面的教育培训,增强护士基本素养的训练。护士资格考试不仅仅考察护士从业者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于护士的待人接物能力、以及心理能力与服务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护理、助产专业的教育教学中,还应当加强护士的人文知识教育,在人文关怀的境遇之下,提高护士的自身修养。护理专业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的护理知识,更需要护士们拥有高标准的品德素质,因此,对于护理、助产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当前的护士资格考试,在职业修养方面的考察也相当重要,护士行业归根结底是服务业,护士行业又是特殊的服务业,关系到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直接接触,极其容易引发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矛盾,经常发生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治疗工作不配合的状况,直接导致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对护士自身的服务态度要求较高,作为护理专业的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收集医护服务方面的案例资料,以真实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护士资格方面考试复习,有针对性地进行护士从业资格教学训练,减少学生在复习当中的失误。护士专业的资格考试,应当有的放矢地复习,盲目地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不利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护士从事的是医疗卫生职业,也是服务型行业,不仅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较高,而且对于护士自身的修养、性格、待人接物的标准要求也较高。在对于护理专业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补充相关人文知识,帮助学生拓展思想内涵。
(四)培养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护士资格考试最直接的内在因素。护理、助产专业学生自身的素质素养,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在教师的教学当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护理专业的日常教学时,可以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之前,给予学生大量的资料,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试验探究,以此得出研究成果。学生自主探究的专业护理理论知识,相对于教师直接灌输的经验来说,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直接经验的获取比间接经验的所得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直接影响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在执业资格考试中的正常发挥。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方法,将教育教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之前先布置给学生,尤其针对需要实验的知识点,将实验问题直接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实验探讨的基础之上,结合自学内容,呈现在课堂上,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结果,有根据性地进行点评指导,以达到教师教的目的。当前的教育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做—学—教”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做到自我学习、自我实验、自我探索,尤其是针对护理专业当中适合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学生亲自动手,比教师动手,学生总结效果更好。护理专业当中,很多课程需要学生亲自参与,亲身试验,用心体会。这种教学方式,打破常规,是最适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再次,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做项目的方式,将教学的重难点分配给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模式,进行项目探讨,结合自学知识以及学生的实验所得,以学生亲身体验完成护理学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达到学习目的,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对学生今后的护士资格考试有很大帮助。
四、结束语
新时代的护理专业学生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但是,新时代的医患关系也更加错综复杂,尤其是护士与患者、以及与患者家属的关系,更加令当前的护士职业资格认证受到重视,也间接增加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难度,使得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更加注重崗位实践能力的考察,因此,医疗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教师,应当根据护士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成绩,提高护考通过率。
责任编辑朱守锂
作者:侯碧凤
临床科主任岗位职责
医疗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临床科室管理又是医疗管理的主体,因此搞好临床科室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前提,作为一名科主任,应做到以下几点:
1、科主任全面负责科室工作,科副主任协助科主任做好分管工作及委托办理的临时性工作,同时应履行相应技术职务的岗位职责。
2、规范医疗行为,认真抓好基础、培训,特别是青年医师的培养,督促本科室人员认真执行各级医生职责及技术操作常规,组织总查房、疑难、危重、死亡病例的讨论,组织协调本科室的重大抢救,不断提高本科室的医疗、护理质量,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减少医疗纠纷,一旦有纠纷时,及时做好纠纷接待工作。
3、领导和组织全科人员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培养技术骨干及新生力量,形成本科的医疗特色。
4、合理安排本科室人员的轮转、值班、会诊及其他院外活动,保证完成本科室的业务工作。
5、负责对大学生、住院医生、轮转医生、进修医生的培养,督促和检查下级医师的带教工作,并定期考核。
6、及时完成院部各项指令性任务。
7、加强对本科室人员的外出管理,科主任外出必须到有关职能处室请假。
8、根据“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要求,认真执行“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的原则,严格掌握药物使用范围,杜绝在科内进
行未经医院许可的药物、一次性用品的购销和使用,上班时间不接待医药代表,集中精力搞好科内业务工作。
临床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分管病区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为下级医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定期组织查房,每周至少二次(医疗查房、教学查房各一次);认真执行“合理诊断、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的原则;主持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亲自参加重、危、疑、难病例的诊治,认真把握重、危、疑、难病人及其他特殊情况病人的诊断质量和治疗质量,按需要撰写有关记录,遇到重大抢救应随叫随到,并决定院外会诊。
3、负责病区病案质量,注重病史缮写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并据情给予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每份出院病案,并在病案首页上签署全名,以示承担最后责任。
4、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
5、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主动关心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及实习医师的业务学习和技能提高。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召开业务讲座,参加授课(至少每半年一次),介绍有关专业进展情况,督促和检查下级医师的带教工作和临床科研工作。
6、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并负
责对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的工作业绩的量化与考核。
7、主任医师在医院内参加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的时间,每周至少4天(包括有关职能处室批准的外出会诊、会议等),根据手术审批制度作好审批工作,每周至少参加手术(包括指导手术)二次,定期参加门诊工作,担任科行政领导者,可酌情减轻业务工作量,但每周仍应参加查房、手术及门诊等业务工作。
8、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对本组病人满意度负责,及时处理所分管病人的投诉。
9、对未按职责要求执行,将接受主管部门的处理。
临床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主任(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负责完成本专业规定范围内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能正确对待病人的合理要求。
2、主持病房的日常临床工作,全面负责病区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参加交接班晨会,及时检查新病人,在24小时内作出诊断及处理意见;每天按时带领下级医师查房,对于危重病人至少上、下午各查一次,随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病人发生病危、死亡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能及时处理,并主动向上级汇报;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特殊诊疗操作;根据手术审批规定做好审批工作申请;参加计划手术并参加手术每周不少于三次;组织好科主任查房和病例讨论的准备工作。
3、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书以达到病案的质量标准;决定病人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决定院内会诊和陪同院外医师的会诊。
4、在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本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
5、认真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带领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完成各项医疗任务并定期考核(含轮转考核),做好记录。协助护士长抓好病区、门(急)诊室的管理及病人的思想工作,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6、参加值班、会诊、出诊工作,严格执行《值班、交接班制度》;定期参加门(急)诊工作。
7、对未按职责要求执行,将接受主管部门的处理。
临床住院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及上级医师指导下,认真做好各项医疗工作,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
2、对所管病员全面负责,参加交接班晨会;做好主治医师查房前的准备,查房时详细汇报病员的病情,提出诊治意见;严格执行上级医师的诊治决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日至少上、下午各查房一次并作好病程记录;请其他科室会诊时,应陪同诊视;下班时应遵守交班制度,作好书面交班,危重病人应当面交班或床边交班;严格执行值
班制度。
3、认真写好书面文书,在24小时内完成新病人的入院录;写好病程录,一般病人二——三天一次,危重病人随时记录;认真记录主任查房内容及家属谈话记录;每月撰写依次阶段小结,对手术病人要作好术前谈话记录、术前小结和手术记录,手术记录必须在术后及时完成;及时完成出院病人的出院小结,填好病史首页;检查和修改实习医师的病史记录及有关记录,第一年的医师要撰写大病史,不少于10例。
4、向上级医师及时报告所分管的病人诊断、治疗情况及病情变化,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遇有疑难病例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不得推诿病人甚至贻误病情。
5、认真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6、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学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积极参加院内、科内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及读书会,做好读书笔记,负责实习医师的带教工作。
7、遵守院纪院规,坚守工作岗位,上班时不随便离开工作岗位,及时查阅检查报告,及时处理病人的病情变化。
8、住院总的医师,除完成住院医师岗位职责外,科间会诊及时,尚要协助科主任做好各项行政管理工作。
9、对未按职责要求执行,将接受主管部门的处理。
住院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内各项医疗业务和日常医疗、行政管理工作。
2、执行并检查、督促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落实,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负责参加和组织科内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抢救和治疗的工作,带领下级医师做好夜查房和巡视工作,负责安排院内外的会诊工作,主治医师不在时,代理主治医师工作。
4、协助科主任和主治医师加强对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实习医师的培养和日常管理工作。
5、组织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讨论,掌握治愈率、死亡率、无菌切口感染率、病床周转率、床位使用率等医疗质量及效率指标完成情况,做好医疗事故、差错的登记、报告工作。
6、参与本科室医疗纠纷的处理工作。
7、负责日常排班及书写各种医疗文书。
8、督促床位医师做好病史撰写、修改,参加每月病史及医疗质量的检查。
科主任(三级医师)职责
1、组织
①制定本科室工作计划和学科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每年向医院提交科室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工作计划。
②贯彻医院规章制度及院务会决议,包括着装和行为举止方面的规定。 ③安排本科室人员承担门、急诊和病房病人诊治工作、院内外会诊工作以及临时指令性院内外医疗活动。
④安排医疗实习生、进修生的教学工作,为本科室各级医生安排业务讲座和死亡、疑难病例讨论会。
⑤安排本科室病区主任、项目主任、医疗组长召开常规工作会议,讨论本科室工作计划实施及有效管理科室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事项。
⑥安排进入本科室的本院轮科医生的轮训工作,轮科医生进入科室1个月内不得单独值班。
⑦每周必须承担本专科门诊坐诊1天。
⑧按时参加医生大会、科主任例会、院周会、集团月会,并做好相关会议记录及时向科室成员传达会议精神。
2、专业发展
①与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商讨和制定本科室各级医生的资历要求、工作职责和权限。
②与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参与本科室员工的面试工作,包括新员工的招聘和老员工的续聘。
③根据湘南学院的课程,组织本科室有资质的医生完成医学生的教学工作。 ④领导并组织各类学术讲座、死亡、疑难病例讨论会,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等提供专科相关教学,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创造条件培养并鼓励他们形成科学的循证临床诊治决策观。
⑤在教学中起模范作用,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如查房、上课和各类诊疗操作)进行教学,培养住院医师等各级医生。
⑥每周在科内至少组织1次死亡、疑难病例讨论会或业务学习会。 ⑦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制定各级医生外出进修学习和培训计划。
⑧鼓励本科室医生阅读专业杂志、参加相关学术会议,促进自身发展。 ⑨每年至少1次与病区主任、项目主任、医疗组长个别会谈,讨论个人发展目标、计划和某些共同关注的事项。
⑩每年向医院汇报本科室医生的情况和绩效方面的资料,并提出改进建议。
3、质量管理
①建立和实施与医院质量改进计划一致的科室质量管理流程,包括报告和分析医疗缺陷,与病区主任、医疗组长一起处理病人和家属的抱怨,关注并参与处理医疗投诉等医疗安全方面的事项。
②组织本科室医生按时开展死亡、疑难病例讨论会。
③与病案室一起制定病历抽查的筛选标准,并为这些病历安排恰当的同事间评估(科内质控),负责审签本科室全部死亡病历。特别关注感染控制和意外事件方面的信息。
④为本科室常见的操作尤其是高风险的操作建立工作规范或临床路径,并组织实施。 ⑤与医院职能部门和病案室合作,确保本科室医生按时完成病历并归档。每月质控病历不少于40份或不少于科室当月出院病历数的1/3。
⑥应本科室病区主任、项目主任、医疗组长等要求为其提供指导,特别是涉及到与其他部门有关的事项时。
⑦鼓励本科室各级医生参与科研,特别要重视本科室项目主任的临床研究项目。
⑧科主任至少每周组织2次科室大查房,每天关注科室的高危病人、高危手术病人的诊治情况。
⑨兼顾职业发展与个人生活,鼓励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家庭关系,并承担社会责任,为本科室医生树立榜样。
二级医师职责
1、承担门、急诊和病房患者诊治工作、院内外会诊工作以及临时指令性院内外医疗活动,每周力争承担本专科门诊坐诊1天。
2、负责本组患者的日常诊断、治疗和处理,每天至少查房1次,重点了解疑难、危重患者的病情,对检查、诊断、治疗方案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并负责落实。
3、指导各下级医生的日常诊疗工作,有义务帮助他们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有责任督促下级医生及时完成各项病历记录,负责本组患者病历的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达标。
4、及时听取本组下级医生关于患者每日的病情和体征变化并做出相应处理。对于特别重要的检查、操作必须亲自和患者或家属谈话,详细说明其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情况,书写手术记录等重要的专科操作记录。
5、及时签署住院病历首页、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重要的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
6、必须和患者的责任护士有良好的沟通,及时解答护士有关患者事宜的询问。对本组所管患者住院后的检查、诊断、用药、手术、出院等工作和有关问题的解释实行全程负责。
7、当患者出现明显的病情变化或家属对患者的诊治不满意时,应积极处理并立刻向科主任报告。负责本组病人医疗争议的协调处理工作,就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做好调查并作好细致的解释工作,力争在组内协调解决。
8、在疑难、危重患者疾病的复杂性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时,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由科主任协调处理。
9、必须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掌握所必要的专科技术,努力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科研,阅读专科新进展类等医学论文。
10、按时参加或主持科内业务学习讲座或死亡、疑难病例讨论会,按时参加医务部组织的医生大会等会议。
11、参加科室教学计划的执行,做好进修医生、轮科医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12、完成其他所指派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一级医师职责
1、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负责所管患者的日常诊断、治疗和处理。每日查房至少2次,观察所管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变化,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
2、负责填写医嘱单,各种化验、辅助检查申请单,会诊申请单等。充分了解所管患者的医疗、护理记录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3、认真及时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重要专科操作记录等医疗文书。
4、必须和本科室护士有良好的沟通,及时应答护士有关患者事宜的询问。
5、在上级医师查房或科间会诊时,汇报患者新的病史、体征的变化,汇报生命体征(包括体重和出入量等),新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资料。
6、当患者出现明显的病情变化或家属对患者的诊治不满意时,应积极处理并立刻向上级医生直至科主任报告。
7、必须完成所要求的值班任务,值班时及时了解危重患者的病情,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做出相应处理,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
8、必须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掌握一定的专科技术,学习新技术,参与科研,阅读与疾病诊治有关的医学论文。
9、参加科室教学计划的执行,做好实习医生、见习医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10、必须按时参加科内业务学习讲座、死亡、疑难病例讨论会,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逐渐形成科学的循证临床诊治决策观。按时参加医务部组织的医生大会等会议。
11、保持工作区域整洁,及时书写交接班记录,危重病人必须做好床旁交接班。
12、完成其他所指派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江苏省人民医院钟山康复分院医师岗位职责
一、主任医师:在科室主任领导下,全面负责本专业组日常医疗技术、教学和科研工作,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指令性医疗指标。
(一) 医疗工作
1、病房工作: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0周。具备独立承担各专业组日常临床工作的能力,合理安排本组工作,有较突出的业务能力。定期查房,每周组织完成医疗查房至少一次,每月完成教学查房一次,并亲自参加指导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参加和指导康复功能评估3次/周,指导下级医生掌握正确、规范的康复医学科临床诊疗程序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和操作规程,并应就疑难病例及临床上的热点、难点展开讨论,提高康复医学科整体水平。定期组织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组成的康复团队讨论会,分析患者的康复问题,制定康复出院目标和康复治疗计划。
2、 门诊工作:完成普通或高级专家门诊工作1-2次/周,遵守门诊工作制度,首诊负责制,指导、督促下级医师门诊工作,提高门诊医疗质量,杜绝医疗纠纷、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3、会诊、值班工作:完成院内外会诊以及院部指派的各项医疗工作;承担科内节假日二值班或三值班。
(二)教学工作
1、负责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工作,积极开展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
2、指导康复研究生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并进行督查。
3、 高质量的完成康复医学培训班的教学任务,积极承担1-2项继续教育学习班的教学工作。
(三)科研工作
1、协助科主任做好本专业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计划拟订,在科主任领导下组织、实施、评估,保证本专业学科健康有序发展。
2、能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不断吸取应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能跟踪本专业的国际先进水平,结合临床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研究,积极申报国家或省级课题,投稿刊发学术论文,参加全国或国际性会议,申报科研成果。
(四)履职要求
1. 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团队协作精神。
2. 在康复科副主任医师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并在本专业领域有所专长,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深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之中。
3. 在康复医学科各种疾病及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抢救、治疗危重病人。 4. 身体健康,能胜任全日制工作。
5. 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能力。
二、副主任医师: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派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一)医疗工作
1、 病房工作
(1)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35周。担负病区医疗组长工作,负责本组的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每周完成医疗查房至少二次,参加和指导康复功能评估6次/周。
(2)负责危重病例的抢救指导工作,对疑难病例及死亡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并做好记录。组织并主持康复治疗小组讨论至少1-2次/周。
(3)及时阅读及修改病例及病程记录,保证病例质量,杜绝丙级病例发生。督促下级医师及时完成“医用五本”、月报表等的填写。
(4)加强病床使用率及周转率,提高病区经济收入,完成病区的医疗效率、效益指标和医院制定的各项医疗指标。
(5)协助主任医师定期组织康复团队讨论会,分析患者的康复问题,制定康复出院目标和康复治疗计划。
2、门诊工作
(1)完成专家门诊的工作,遵守门诊工作制度。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指导、督促下级医师的门诊工作,提高门诊医疗质量,自觉维护医院窗口形象,杜绝投诉。
3、会诊、值班工作
(1)完成院、科安排的院内外会诊或点名会诊工作。
(2)科二值班工作,值班期间要按时到岗,带领下级医师巡视重危病人,指导处理好有关病人的诊疗和康复工作,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并向科主任汇报,保证值班期间的医疗安全。
(二)教学工作
(1)完成第一临床医学院安排的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教学工作。 (2)积极监督并指导下级医生开展康复实习生、进修生讲课工作。
(3)高质量的完成康复医学培训班的教学任务,积极承担1-2项继续教育学习班的教学工作。
(三)科研工作
(1)掌握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能结合临床实践设计课题,开展科研工作。 (2)能正确引导科室开展临床应用型科研,及时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和药物试验结果等。 (3)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积极申报课题。 (4)根据临床及实验室科研工作结果,认真书写论文及有关综述。 (5)积极申报院、省级以上科研成果。 (6)积极投稿、参加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
(四)履职要求
1.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团队协作精神。
2.在康复科主治医师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并在本专业领域有所专长,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
3.在康复医学科各种疾病及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组织并主持康复治疗小组讨论,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抢救、治疗危重病人。
4.能独立担负病区组长工作,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做好病区医疗管理工作。 5.身体健康,能胜任全日制工作。
6.本科以上学历,具有较好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主治医师:在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派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一)医疗工作
1、病房工作
(1)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0周,负责对分管床位病员的诊断、治疗,完成每个患者的康复评估及康复计划制订。
(2)坚持早、晚查房制度,组织病区康复治疗小组讨论(2次/周),每周1次教学查房,负责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对疑难及死亡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并做好记录。
(3)及时阅读及修改每份病例及病程记录,保证病例质量,杜绝丙级病例发生。督促下级医师及时完成“医用五本”、月报表等的填写。
(4)独立担负病区医疗工作,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护士长做好病区医疗管理工作。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工作,认真传达和落实上级医师的指令。
(5)监督所管辖的本院住院医师、进修医师的工作,杜绝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的发生。 (6)完成病房和节假日二值班工作。 (7)及时完成科内布置的院内会诊。
(8)在康复团队讨论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出患者的康复问题,制定康复出院目标和康复治疗计划。
2、门诊工作
(1)每年完成普通专科门诊工作。
(2)能对门诊病员进行正确诊治和康复评定,实行首诊负责制,杜绝医疗纠纷和差错。 (3)认真、准确书写病历和处方,遵守门诊工作制度,首诊负责制。
(二)继续教育
1、参加由院、校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
2、参加科室组织的专业学习。
3、参加科室组织的病例讨论会和教学查房。
(三)教学工作
1、认真完成第一临床医学院安排的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专业本科、专科等教学工作。
2、高质量地完成康复医学培训班的教学任务,完成1项继续教育学习班的教学工作。
3、认真完成下级医师、进修及实习医师的学习。
4、定期参加科内康复专题讲座。
(四)科研工作
1、积极参与临床科研工作。
2、主治医师任职期间应积极申报课题,至少申报校厅级以上课题一项。
3、认真书写论文及有关综述;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
4、积极参与辅导研究生,协助研究人员完成科研工作。
(五)履职要求
1、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团队协作精神。
2、在康复科住院医师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并在本专业领域有所专长,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新进展。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取康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康复医疗实践。
3、在掌握康复医学科各种常见疾病及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和治疗,组织康复治疗小组讨论,能独立完成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工作。
4、能担负病区组长工作,协助科主任及上级医师做好病区医疗管理工作。
5、身体健康,能胜任全日制工作。
6、本科以上学历。
四、住院医师:在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完成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一)医疗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1、病房工作
(1)每年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44周。认真执行医院值班制度,值班时必须在岗,不得擅自离开。
(2)具备开展日常临床工作的能力,能诊疗康复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
(3)住院医师应对所管病员全面负责医疗工作,随时诊查处理病人病情,坚持早晚查房制度,并做好交接班工作,关心体帖病人,无医疗纠纷。 (4)检查和修改实习医师及进修医师的病程记录,保证病历质量,杜绝丙级病历发生。完成“医用五本”、月报表等的填写。
(5)积极参加康复团队讨论会,分析患者的康复问题,参加康复出院目标和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
2、门诊工作
(1)完成医院规定的门诊任务。
(2)执行门诊工作制度,首诊负责制,杜绝医疗差错。 (3)认真及准确地书写病历,无不合格处方。
(二)继续教育
1、参加由院或校组织的学术报告及专题讲座。
2、参加科室组织的康复专业学习和康复团队讨论会。
3、参加科室组织的病例讨论会和教学查房。
(三)教学工作
1、认真完成第一临床医学院安排的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2、积极开展康复进修医师及实习医师讲课工作。
3、熟悉科研选题及设计与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4、积极参加科学研究,任职期间至少参与一项科研工作。
5、认真书写学术论文,任职期间发表论文二篇以上(第一或第二作者)。
(四)履职要求
1.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团队协作精神。
2.康复科住院医师的基础上,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知识,熟悉与本专业领域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初步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3.掌握康复医学科各种常见疾病及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估和治疗。 4.身体健康,能胜任全日制工作。 5.本科以上学历。
1.熟悉掌握内镜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各项内镜检査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及并发症的处理。
2.热情接待病人,诊疗前充分/解病情,阅读有关检査资料,必要时亲自询问病人及体检,并将重要病史、体征补充于申请单上。
3.诊疗前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陈述利弊及可能发生的危险,患者自愿接受并签字,不能勉强或强行操作。
4.诊疗细心,操作轻柔,严防穿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疑难或可疑病例(镜下与病理不一致、镜下与X片不一致、本院与外院结果不一致),应请上级医师或其他有经验的医师镜下会诊,避免漏诊和误诊。诊疗后应充分观察,对可能发生意外者要留院观察。
5.检查治疗中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中止检查,及时处理。
6.检查后应详细书写或打印内镜报告,向病人或家属交代病情、检查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及进一步治疗的建议。认真填写病理或细胞学检査申请单。
7.各种登记、记录要及时齐全(包括设备故障登记),对少见特殊病例要详细补记病史、体征,必要时随访。
8.认真做好培养轮训及进修医师工作,把好关,放手不放眼,既要为送培单位负责,更要为病人负责,还要保障仪器安全。
9.及时了解国内外动态,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提高诊疗水平。
10.认真总结经验,保存并总结资料,撰写论文,参加专业会议。
1. 在科主任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 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工作。
3. 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知道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4. 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原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5. 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6. 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7.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8. 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医疗,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累计,及时总结经验。
9. 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资格。
1.参加临床和门诊需做放疗病人的会诊工作。
2.对需要接受放疗的病人,做好放疗解释工作,进行放疗计划的设计,制定具体的放疗方案。
3.具体执行放疗定位,与操作技术人员共同拍定位像,定位时一般要有两人参加。
4.指导操作技术人员进行放疗摆位及各种照射条件的选择,注意初治病人或特殊照射的摆位。
5.负责放疗前、中、后期病人的病历填写、病情观察、病程记录,并进行各种必要的检查处置。
6.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福射安全防护工作。‘
7.认真做好放疗结束后的登记、随诊、复查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提高医疗质量。
8.担负一定的科研,并进行科内技术人员和进修人员的培训讲课工作。
推荐阅读:
执业医师技能总结06-08
国家执业医师考试07-20
中医执业医师总结09-13
执业医师押题10-16
临床执业医师习题11-01
临床执业医师内科试题05-29
执业医师变更注册申请05-30
执业医师报考条件07-01
执业医师内科学10-29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