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播中动画的应用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建筑是见证千年优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对古建筑的保护应当树立起“生态美学”理念,注重生态平衡性。“生态”的丰富性必然导致古建筑保护中内涵的多样性,因动画特有的技术性、艺术性及卓越的表现力,在“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古建筑保护及其文化的传播方面,动画有广泛的应用空间,能发挥重要作用。

动画;古建筑保护;文化传播;生态美学

引言

我国早期的生态美学受西方环境美学的影响。《国外社会科学》杂志于1992年发表了我国第一篇涉及生态美学的论文,该文实际上讲述的是西方的环境美学,由曼科夫斯卡亚①所写的《国外生态美学》翻译而来,它对我国生态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后,李欣复②进行相关学术研究,徐衡醇③编写了《生态美学论著》。2001年我国召开了首届生态美学学术研讨会。

2003年,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代表学者曾繁仁④撰写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一书出版,提出“生态存在论审美观”。此后生态美学在我国得以发展,这方面的研究一直在继续并逐渐涉及各个领域。近年,国内学者对古建筑的研究包括古民居、古庙宇、宗祠、书院等,集中在古建筑的主体、装饰内容、建造特点等方面,然而对于古建筑的“保护”研究有限,大多建立在二元论基础之上,体现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观。实际上保护应该树立“生态”的理念,古建筑的保护活动应该放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下进行,但关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尚显薄弱甚至苍白,国内学术界对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进行研究的成果较为丰富,这方面的代表学者有曾繁仁、陈望衡等人。

梳理学术史的过程中发现关于“生态美学”的著作有限,代表性的有曾繁仁的《中西对话中的生态美学》《生态美学基本问题研究》,曾繁仁、谭好哲⑤的《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等。关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古建筑保护方面的书籍尚无。硕、博学位论文类中,以“生态美学”与“古建筑”相结合的学位论文亦尚未发现,但标题中直接冠以“生态美学”字样的有二十多篇。

已有成果无疑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但窃以为对古建筑的保存尚存拓展空间,过去的保护措施还不足以充分、有效,大多仅停留在“技术”或“器物”保护层面。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古文明的代表,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其的保护应更加完善,将其保护行为置于完整的“生态”中来探讨,应用系统整体性的生态学方法。若能在“生态美学”视域下建构起古建筑保护的理论框架,正是文章的学术目的所在。

1古建筑保护应树立“生态美学”观

检视现有古建筑方面的相关文献,发现对古建筑的保护多数体现的是“人化自然”的理念,彰显了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以将古建筑作为自己役使、支配、索取的对象,人成为一切的主宰。稍加引申,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的这种主体性剥夺了古建筑存在的某种自由,无视古建筑自身的生态,古建筑只是被当作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场所,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初衷也归之于对它的利用和征服上,反映了人所具有的功利性。

古建筑的保护不能离开古建筑自身生态,这种保护必须建立在自身自由存在的基础之上。古建筑活性生命力的保持和灿烂绽放都与其环境、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它的生命力是融入其中的。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多元,不同的民族建筑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化,从生态美学视角出发把古建筑作为案例研究具有典型性。目前,我国对古建筑的保护多数停留在“技术”保存和“器物”保护的层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古建筑的保护应在“生态美学”视域下展开,在这个保护过程中所保护的不仅仅是古建筑本体,还保护了它背后的文化,保护了古人的民俗民风、生存哲学、伦理秩序、审美理念等。生态美学主张在万物一体化的生态平衡状态中保护生态的整体和谐美。若能在“生态美学”视域下建构起古建筑保护的理论框架,将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近年在古建筑的保护上常以修缮、复原、仿制等为主,若能在这些保护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考虑到古建筑与它所处环境、历史、文化的生态一体化,而不是古建筑保护中的功利性或表现出人的本质力量,则更有意义。

我们应当超越“技术”和“器物”保存的局限性,针对拜物拜金主义、工具理性盛行、生态恶化等问题进行必要反思。生态美学观基本的原则就是系统整体论,这种整体性的理论观点是对二元论、机械论世界观的突破,“对古建筑的保护研究应建立起整体性的生态学方法,‘人—自然—社会’和谐一致的整体性观点,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反对盲目的经济效益论和科技决定论,力主生态效益和再生能源技术。”[1]古建筑保护的过程中,还应保护好它所包含的历史、古人的风俗、古人的生存哲学、古人的伦理、古人的审美、古人对天地的信仰、古人对动植物对生灵的敬畏,古建筑与自然、经济、政治、当地气候特征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古建筑对我国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认同起着怎样的作用,古建筑在当今承担着怎样的“角色”,回归到万物一体、同生共运的生态观上来。

研究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古建筑保护原则,在保护建筑本体的同时,还应挖掘出并保护好古建筑背后的深层文化,批判现代性的非生态论的生存观,倡导后现代的生态论生存观。在保护中思考“人—自然—社会”这样的系统整体性,反对二元论、机械论,拓宽观照视角,在古建筑的保护过程中引入平衡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反馈转化规律与物质循环代谢规律等等,丰富生态美学视域下古建筑保护的内涵。古建筑是见证千年历史文化的一块“活化石”,鉴于我国多民族的特殊身份,对古建筑的保护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极其迫切的。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出发,主张在研究古建筑主体保护的同时,还致力于研究其背后的许多相关联因素。研究古建筑与文化、古建筑与自然、古建筑与经济、古建筑与政治、古建筑与人之间的生态平衡,论述古建筑保护活动中超越功利性的一面,重“精神”、重“生态”的一种回归。图1、图2分别彰显了古建筑与生态、文化艺术的联系。

2动画在古建筑保护及其文化传播中优势显著

动画作为数字化技术的呈现形式之一,目前已在多学科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样,它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及其相关文化的传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优势显著。第一,便于建档。

动画可利用3D软件技术对古建筑或者相关遗址进行数字化修复、还原。其相关的数字产品易于建档、保存和管理。第二,便于编辑。许多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建筑本体都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风化,再加上当今工业城镇化的扩张,古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已经破坏甚至消失。动画技术的编辑功能恰好为古建筑本体及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像还原提供了可能和便捷。例如:福建闽越王城遗址⑥,该古遗址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者所在单位曾承担了“(古)闽越王城古建复苏动画”的项目制作,该项目在对史料进行充分搜集、掌握,并到现场进行大量田野调查后,利用3D技术对该遗址的古建筑群进行了很好的数字还原,并且在整个项目的制作过程中,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出发,对王城的历史朝代、建筑艺术、文化、形制、价值观、伦理秩序、周边的原生态环境等都进行了融合,在动画中得到了相应的数字恢复。动画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使得该王城达到了很好的保真及展示效果。图3、图4是王城修复前后的对比效果图。第三,便于传播。无论是2D动画还是3D动画,都有着极其丰富的视听语言法则,融技术、艺术、文学于一体,对建筑本体或对其所包含的相关文化、信仰、历史事件、周围环境等都能进行数字可视化恢复。场景搭建、角色建模等技术可快速生成历史情境与相关事件。再加上现代传播媒介的丰富多样性,以及动画的趣味性及受众全龄化等特点,便于使古建筑及其相关的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传承。“动画作为一种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正是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赋予了它在我国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重要使命。”[2]

结语

古建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丰富并且活化了文化因子。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扩张,古建筑曾遭遇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它们的有效保护面临挑战。近年来,国家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也投入了大量资金、人力、物力。但对古建筑的保护,我们还应当树立起生态理念:注重系统整体性,超越“二元论、机械论,从“生态美学”视域下来探讨古建筑的保护无疑是一种可取之路。另外,因动画特有的技术感、艺术感及卓越的表现力,使得动画在古建筑保护及其文化的传播传承中均能发挥很好的作用。把动画技术应用于其中,可使古建筑的文化艺术脱离地域限制,在全人类中进行广泛分享,意义深远。随着动画技术飞跃发展,5G时代的到来,传播平台和媒介已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捷,动画在各领域的应用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动漫宣传片虽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视频宣传片,但它将是宣传片未来发展的趋势,具有可观的创作和推广价值”[3]。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3):5-16.

[2]丁家珍.动画为“媒”:闽北地方文化动漫化的若干尝试[J].武夷学院学报,2015,34(7):5-10.

[3]魏三强,侯舞阳.动漫宣传片在地方特色文化宣传中的独到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8-130.

上一篇:大学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下一篇:基于管理会计理论的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