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纸质海报的有效性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从扬州大学不同校区内的纸质宣传展示系统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调查问卷出发,对目前扬州大学宣传系统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通过调研结果分析了各个校区纸质海报信息传达的有效性,总结并探析即使在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下,纸媒乃至纸质海报在校园内的不可彻底取代性。并将纸媒与当下新媒体进行系统结合,提出新型高校内部信息宣传方式,强化纸质海报在校园内的有效性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纸媒;问卷调查;校园宣传展示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高等学校文化事业的深入开展,纸质媒体已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生活内的重要传播途径,关于高校校园内部的纸质宣传展示主要是以学生为主力,以校园内部为主要传播范围,以宣传内容为目的,以及以校园内部的各类载体为宣传阵地。而近十年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断冲击着纸媒现状,高校内部的各类宣传展示形式已逐渐发展为各类校园APP或校园公众号等,且线下展示的形式也逐渐退隐化。由此,如何结合新媒体发展高校纸质海报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调查的背景及基本情况

不论是自媒体、全媒体亦或是融媒体的发展,都是在数字媒体技术不断进步下所衍生出的时代产物。在这样的大数据时代下,纸质媒体的发展前景变得十分堪忧,但是,它真的会走向消亡吗?2011年南方日报首席记者梅志清在对传媒巨头默克多的专访中,这位新闻集团的领导者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尤其是在其传媒帝国与世界顶尖电子科技苹果公司强强联合试水新媒体后,更加坚定了纸质媒体的命运,他坚持:纸媒不会消亡,但变革时代已经来临。同理可得,传统媒体的地位在这个时代依旧是存在的,它的不可彻底替代性也体现在其权威性、收藏价值以及独特的感官体验等诸多方面。

在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也正在进行新的变革,它所衍生出的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海报,也是传统纸质传播的媒介之一。而关于海报的展示形式在大背景前提下,其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也开始趋于多元化,由静态到动态的宣传方式也正在不断改变着大众的视觉审美方式。基于此,以及相关社会纸质媒介的有效性研究,由于,主体环境的限制性,无法在社会上进行广泛调查,进而将研究对象改为扬州大学不同校区内部的纸质宣传展示系统,调查对象为在校学生,通过观察收集并对具体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具体论述纸质媒介(海报)的有效性。同时,希望此调查问卷《关于纸质海报校园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调查》在校园中发放,并从问卷数据中了解在校学生对于纸质海报宣传展示系统的认识以及需求。这些数据对于论证的作用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了解扬州大学各个校区宣传展示系统是否合理;其次可以根据数据对比分析在校大学生对所在校区纸质海报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以百分比的形式;进而通过以上有效性的数据分析扬州大学各个校区在校学生对于纸质媒介信息传达的具体需求。

(一)扬州大学各校区纸质宣传展示系统现状

根据现场考察采集到的现状大致列为下列几种情况:学生流量大的场所,如食堂、体育馆等多以社会文明教育以及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为主,较之图书馆内部的纸质海报则大多以文字为主;各个校区诸多宣传栏,内容大多仅限校区内学院主要信息,并且,主干道街道旁宣传栏更新速度大约为一年,有些偏僻场所的宣传栏已出现荒废、损毁现象;校园内部墙面纸质宣传展示张贴规模、高度、位置较为错落不一,且部分出现褪色、脱落以及坏损。以上是从荷花池校区、文汇路校区以及江阳南路校区调研所了解到的关于纸质宣传展示系统的真实现状。

(二)学生问卷调查情况中反映的现象列举

从问卷调查的角度去分析“关于纸质海报校园信息传递的有效性问卷调查”。我们在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文汇路校区、江阳路南校区共发放133份调查问卷发现此次参与本项问卷调查的女性居多(67.67%),所学专业涵盖文科、理科以及艺术学科学生,调查样本中本科一年级学生居多(44.36%),学生日常生活关注较多的方面主要有影视(65.41%)、美食(61.65%)和音乐(51.13%),关注较少的是体育(10.53%)。59.4%的同学表示会关注校园里的海报,剩下的40.6%完全不关注海报。大多数同学会选择从校园公众号(78.95%)以及周边同学分享(72.93%)来获取校园信息。而校园道路旁(69.92%)和食堂(66.92%)可能是海报可以传达校园信息的主要地点。大家平常生活中最不关注的是商业海报(42.86%),影视原画风(60.9%)和国潮风(42.11%)是同学们较为喜爱的海报类型,而概念风类型海报则关注度较低(8.27%)。最后,大多数同学认为校园内海报放置位置的合理性一般(47.37%)。

二、校园信息传播中纸质媒介的缺失

通过对以上三个校区发放问卷并分析数据可以大致了解到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文汇路校区以及江阳南路校区)内部纸质宣传展示系统起到的作用较弱,大多同学还是从校园公众号(新媒体)这类渠道和同学分享获得校园信息。且了解到校园内超过一半的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线下的纸质海报。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的海报类型喜好也多与新媒体内容相关。

关于校园内大多存在的纸质宣传媒介,从设计专业的角度看,可能存在吸引力不足、制作不太精细、模板使用频繁以及版面设置单调等较为明显的海报设计短板。这些短板会使学生们的关注点大打折扣,在一定的环境下,学生容易形成视觉色彩疲劳、视觉形象疲劳以及视觉心理疲劳,长此以往的审美疲劳,会造成校园信息传播中的纸质媒介一定缺失。

(1)新媒体伴随着各类电子产品在校园生活中占据着学生们的大多时间,“微博”“公众号”或是“抖音”等APP无疑是当下年轻人最为熟知的热点,它们所带来的即时性、丰富性、新颖性、互动性是传统纸质海报所无法睥睨的优势。而单一的传播途径、一眼看到底的版面使得纸质媒介在校园信息传播中展现了极大的劣势。以上根据不同校区内部的纸质宣传系统现状中也能体现纸质媒介的传播力度有限,大多都只仅限于各个学院间的学习文化交流。

(2)对于综合性高校而言,各类学科知识的发展大相径庭,但在日常学习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地会运用计算机进行海报设计并将其纸质化,所以,纸质媒介的传播效应依旧存在。根据以上调查报告分析可以了解到大多学生会关注校园内的海报,但关于海报设计专业而言,并不是每一个学科都可以有效地运用专业软件并设计出视觉效果显著且吸引力强的纸质海报,因此,学院内部的宣传模式存在一定的专业性缺失,以至于宣传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这样关于纸质媒介受众群体的重视程度会大打折扣。

关于大多这样的情况发生,不免会存在一些难言之隐,首先,表现在跨专业的差异性;其次,也包括成本以及制作周期这些耗费大量精力的琐事;最后,可能在展示以及宣传形式中采用了较为简易且一成不变的方式。

不论是新媒体或是纸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毫无疑问也是信息美学不断改变着大众审美的途径之一。单纯的设计美学可以在信息化的空间中展示非信息化的理念,也就是情感化的表达。不论是通过文字、色彩还是图片所带来的共情能力,无疑是宣传途径过程中“添加剂”,美学所带来的艺术传播职能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在2020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要加强美育,要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并组织高校师生为本地中小学提供持续性的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美术教育体系。他的发言无疑明确了美育的重要意义,以往校园教育中不被重视的艺术教育学科的重要性在国家层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意义再一次得到凸显和强调。

三、当下高校纸质媒体的再定义

具体关于高校学院间的宣传活动,大多并非针对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有关海报方面的设计工作,这样会导致可能最后产生的效果有时会有些差强人意。关于这方面的缺失,解决办法首先可以是高校内部成立相关部门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跟踪设计和宣传,但这方面可能在预算以及制作成本上略显昂贵。其次也可以是利用高校内部学院人才,譬如,美术与设计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以及计算机学院进行相关人员的结合,成立学生间的部门,吸收较为专业的人员,打破学院间的固有模式,虽然可能存在对应的一些现实距离,但可以利用网络方式缩短距离和周期,相应的在学生工作进行的同时应给与相关奖励政策,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关于高校纸质媒体,不论是纸质书籍、纸质报刊或海报都相应的进入数字化的时代,条形码、二维码再结合扫一扫能帮助受众群体快速获得信息。而纸质传播的重要媒介——海报,它在高校媒介传播过程中起到的显著作用,是前期宣传以及氛围感的营造,不仅只是于线下的纸质宣传,较之应是在事前就应完成相关内容的数字媒体设计,比如,熟知的公众号或是短视频,让其在学校的官方渠道进行前期预热。近年来随着AR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身临其境的感受氛围也可以在线上同步进行,比如,在活动开始前,将前期需重点进行宣传营销的类别通过虚拟技术再现,营造适当氛围感,将线下与线上的宣传方式对应结合,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这样针对海报的有效性传播,不仅是二维空间的单一体现,也是三维空间的立体感受,对于纸质海报的传播力度也是起到相应的相辅相成作用。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纸质海报在校园内传播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纸质媒介在校园内传播的新方式,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纸质海报的利用率,同时,也希望在快速发展的电子媒体中,不应全然忽视纸质宣传在校园生活里的作用。美国学者罗伯特·达恩顿在著作《阅读的未来》中,肯定了电子书的优势与强大威力,但最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电子书将充当古腾堡的伟大机器的补充物,而不是替代品。”由此,数字阅读应在校园生活中与纸质阅读长期共存,而纸质媒体的传播也应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找到适合其自身发展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慧敏.传统纸媒向新媒体转型的策略探析[J].中国市场,2020(29):68+80.

[2]刘惠丽,杨拓.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纸媒转型发展路径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05):125-130.

[3]张紫晴.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疲劳现象研究[J].明日风尚,2019(04):20-21.

[4]陶开俭.数字媒体时代纸媒优势分析[J].中国地市报人,2017(05):38-39.

注释

11梅志清.纸质媒体不会消亡变革时代已经来临[N].南方日报,2011-05-31(A07)。

上一篇:基于中国元素创作中国特色动画片分析下一篇: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