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时代新要求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程新时代新要求(精选13篇)

新课程新时代新要求 篇1

新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的要求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质,构建知识与技能、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进步的理念,改变现有的课堂和教学方式,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相融合而形成化学课程目标体系。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实施,引起了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

其次,新课程改革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现代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然后,新课程改革要求教法改变,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学科之间整合性加强。最后,新课改之后所学知识实用性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新时代新要求 篇2

标题所给的“新媒体”主要指的是, 在新技术体系下的具体媒介形式, 例如, 网络、数字广播、移动电视等, 所谓的关于主持人的“挑战”性要求, 具体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1 平台多样化所带来的挑战

随着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的风靡, 客观上使得传统的家用电视一跃成为了可移动的视觉媒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渐渐退居二线, 这一点在80后、90后年轻人身上体现的更为直接, 对于主持人的要求则是, “口碑平台”的出现, 在新媒体时代, 除了节目内容的传播, 也伴随着堆节目本身以及节目主持人评价的“口碑平台”进行大范围传播, 简而言之, 如果主持人的个人综合要求没有达到节目对其的要求, 那么对于节目本身的影响将是巨大和不可逆的。

1.2 分享功能带来的挑战

如今, 移动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也给予了观众进行交流的空间。当下, 一套节目的播出, 往往伴随着观众使用短信、邮件、微信等方式与主持人进行互动, 这是传统主持人在工作中很少遇到的工作内容, 排除节目本身的质量不说, 主持人如何通过与观众互动的环节, 提高观众的参与热情和对节目的忠诚度, 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节目的最终发展状况。

1.3 搜索、点播功能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电视线性播出的方式, 观众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对节目进行有意识的筛选。在这种背景下, 行业之间的竞争就更加激烈, 如何在海量的节目当中, 脱颖而出被更多的人所认可, 除去节目的质量要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外, 主持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个人魅力都会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2 机遇

在信息时代下, 单靠节目总编或者导播一人之力来掌控直播室已经不现实了, 在如今各种数据以及多层级纵深互动的演播环境中, 主持人功底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各种综合信息呈现给大众的质量;当下, 很多电视台已经在尝试“主持人负责制”的以主持人为节目主导的综合模式。

其次, 新媒介多元化的产生, 主持人在节目之外的影响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节目外与潜在观众的沟通和互动来提升自己在大众当中的好感, 进而使其播出的节目有更多的关注, 已经成为了当前一种非常流行的方式。就以微博平台来说, 它给主持人提供了一个与广大民众相互交流、分享的平台, 在对某一件事的看法上, 主持人能够通过微博向大众展示出自己的个人魅力。相比于传统的线上直播, 新媒体时代下对于时间并没有特别严格的要求, 也给了主持人以更加广阔的空间, 去向社会和大众展示自己, 这是一种机遇, 但是背后却对主持人的综合素养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换句话说, 新媒体时代对于主持人来说, 既是一个更广阔展示自己的平台, 不像传统主持人那样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它能够让社会通过各种途径, 去了解你、认识你;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媒体时代对于当代主持人来说, 也是一面镜子, 主持人身上如果具备不好的因素, 也不变与隐藏;在这种背景下, 主持人就应该通过种途径的办法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科学积极的价值观、不一定深但一定要有较广的知识面。

3 对策

在是媒体时代, 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职业能力以外, 还应该具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素养, 结合实践经验来看, 我认为主持人还应该具备以下的几项能力。

3.1 主持人对内容的掌控

首先, 由于互联网、移动媒体与电视之间的相互融合, 对于主持人信息的获取和再加工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由于信息技术的传播非常广泛, 很多信息在经历过多次的传播过后其严谨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也是很多节目内容质量不佳的原因之一。当前, 很多主持人却也不可避免的需要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获取信息, 在信息普遍存在缺乏严谨性的背景下, 对于主持人信息辨别能力、政治觉悟和嗅觉以及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有很大的要求。

其次, 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电视媒介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与某一个小的区域内, 在国际传播的视野里,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中国的主持人必须要具备相当强的文化积淀, 才能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做到“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捍卫承担中华文明的职责。

3.2 语言表达能力

就老百姓的角度来看, 一个好的主持人必须“能说会道”;就这一点来看, 除了要求主持人要具备一定的外语功底外, 还有就是对一些俚语、网络语言的使用要进行一定的权衡, 首先, 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 能够一定程度上使得节目能够更加贴近大众的生活, 但是, 另一方面主持人还承担着宣传话语规范的责任;如何在两者之前进行取舍, 这其实是对主持人对节目掌控能力的要求;只有在节目中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才能够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4 结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在这种情况下, 主持人只有认清发展态势, 主动去适应这种变化, 然后在实际的工作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才能够在眼下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体行业中保持竞争力, 成为一名合格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主持人。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大众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 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客观上来说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基于此,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简要分析在新的媒体时代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主要有哪些。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主持人素养,新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岩, 张军.浅谈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创新[J].世纪桥, 2013, 103:87-88.

[2]彭兰, 廖文辉.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三种媒介素养及其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3:52-60.

[3]黄崇亚.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角色转型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 2014, 8:27-28, 30.

[4]牛英豪.全媒体时代电视节目主持人职业发展的瓶颈与突破研究[D].河南大学, 2013, 102, 112-124.

新时代图书编辑素质的新要求 篇3

图书编辑作为图书创意的策划者、设计者和开发者,他不仅要落实图书的选题、作者和审定稿件,还是图书的优化者(加工、整理、美化和质量的提高)和组合者(编排、有序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编辑是出版业整个经营活动的龙头,是图书艺术创意和质量把关的先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时代在变,尤其在知识经济和现代通讯技术革命的今天,作为一名图书编辑,除了具备传统意义上的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语言功底,娴熟的文字技巧以及成功的社交能力外,更有一些新的基本素质急需培养。

一、富有忧患意识的思想素质

图书编辑应该看到,目前中国的出版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外出版集团对于我国出版业的冲击,电子媒体对于纸质媒体的冲击等。

1995年, 三个人、一张桌子、一张椅子,没有空调、没有传真机的贝塔斯曼走进中国。短短10年,贝塔斯曼发展到在中国拥有一万多平米的办公场所,业务由邮购、网上销售到连锁零售再到批发,全面进入中国出版物的分销市场。现在,它已是世界四大出版集团之一。贝塔斯曼到底做了些什么?

起初,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以贝塔斯曼书友会的形式注册,在上海成立读书俱乐部,不声不响地发展会员,并做出了“十年不赚钱”的计划。1998年底,它的会员已经扩展到五十余万人,估计可提前实现营利。它开始是租出版社纸型,后进入买版权,与中方出版社共同出版,由贝塔斯曼出版“俱乐部版”。贝塔斯曼就这样进入了中国出版领域。据说他还扬言,要花100亿买下中国所有的科技出版社。且不说其勃勃野心是否可以真的实现,但它在中国不惜工本的投入,深谋远虑的发展,预示着外国出版集团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的日子并不遥远了。

多少年来,我们习惯“矛盾少” “包袱小” “负担轻”的温饱型日子,如今,大海的波涛一旦涌入,江河上的“小舢板”还能再风平浪静地行进吗?中国入关后,关税由原来的28%降为零,图书市场也将全面放开,中国没有撑门面的精品图书将何以自保?因此,新时代的图书编辑要化忧患为动力,放手发展,创造更多的精品图书。

二、敢于参与市场竞争的素质

一个有忧患意识的图书编辑必定是一个敢于参与市场竞争的图书编辑。但是,敢于参与不是拍拍脑门往前冲,要想参与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获胜,编辑必须要有市场观念,要学会利用和发挥市场记录在图书编辑中的作用。所谓市场记录,是近期在相关因素作用下同类或相近的图书在市场的销量或某个作者近期作品的市场表现。它主要存在于图书的版权页和大众传媒的图书销售榜中。从市场记录中,图书编辑可以提取决策依据,从而获得编辑工作的技术支持,以制作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图书产品。

图书编辑运用市场记录的具体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1.运用题材记录进行市场营销

图书编辑如果善于运用题材记录,那么决策就容易准确、合理。华艺出版社拟出版癌症晚期病人陆幼青的《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时任该出版社副社长的金丽红开口就将首印册数定在10万册,是无知者无畏吗?不是。金丽红虽然事前未与发行部主任商量,但她掌握了一个市场记录——《相约星期二》。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位叫莫里的美国老汉在自己生命的最后3个月,利用每周二给学生上次课。深受感动的学生于是将老汉讲课的内容记录下来并出版成书。《相约星期二》的中译本在中国发行了30万册,因《死亡日记》与其题材相同,所以金丽红才会推出看似惊人实则有所保留的印数。后来,《死亡日记》的实际发行量为43万册,是题材记录让编辑决策多了理性与从容,从而帮助编辑走向市场营销的成功。

2.运用作者记录进行市场营销

所谓的作者记录实际有两种:一是个人作者的市场记录,二是同类作者的市场记录。个人作者市场记录指的是一位作者自己撰写的图书在既往出版中的市场表现,它可以帮助编辑决断该作者现有的近似文稿是否值得出版与如何出版。如余秋雨、王朔、郑渊洁等人的作品之所以会成为国内各个出版社的热选目标,就在于他们的作品近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市场记录,许多都成为了畅销书。

依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文化水准、观念等综合起来大体相当的作者群,即为同类作者。运用同类作者的市场记录也是编辑进行市场营销的好方法,如近几年的明星出书热、少儿出书热,就是出版社根据这一规律而进行的经营策略。

3.运用定价记录进行市场营销

所谓定价,就是出版者对一本书销售码洋的确定。图书编辑通过定价记录也能够寻找良性的市场空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冒险小虎队》之所以首次印刷60万册,出版者除了参照既往引进版畅销书的销量之外,还借鉴了相关的定价记录。在《冒险小虎队》推出之前,同类畅销书在定价上存在两个价位:一是高价位的引进版畅销书,定价在20~30元之间;二是中价位的引进版畅销书,定价在15~20元之间。而畅销书要求定价不低于10元,因此,如果推出一本10~15元的低价位少儿读物,销售情况一定不错。于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引进了《冒险小虎队》这本10元档低价位的畅销书。结果,《冒险小虎队》发行超过460万册。市场表现证明,编辑对该书价位空间的测算是准确的。

三、熟练运用电脑、网络技术的素质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除了七八十岁的老人,大多数的作者都是利用计算机撰写书稿,这为图书编辑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书稿的审定、编辑加工和排版提供了可能。除此之外,现代图书编辑还能利用它进行更多、更有成效的工作。

1.利用网络可以收集信息、开发选题

出版界人士深知,目前状况下,困扰出版业发展的最大危机始终是选题危机。选题匮乏、稿源枯竭无疑会缚住编辑的手脚,但编辑掌握了因特网这一技术后,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编辑可以在因特网上查阅到国内外各类图书的出版和销售情况,经过比较、分析和策划,确定出自己的选题,避免或减少了选题重复。另外,还可以参加因特网上有关的专题讨论来了解或掌握有关图书出版及读者需求情况,分析图书市场“热点”和潜在需求等因素,这些对策划市场需要的选题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利用网络可以交流信息、开发作者

因特网出现后,编辑与作者之间开始用一种崭新的方式进行联系:参加因特网上的专题讨论组,编辑与大量的作者进行某一专题的讨论,从中获得可观的学术信息和作者信息;从相关的网站搜索到许多与本选题有关的资料,如学术研究动态,相同或类似选题图书的大致内容、框架以及出版社情况等等,作为决策时的参考资料;通过E-mail、MSN、QQ等交流工具的使用,图书编辑可以与作者、审稿者进行信息交流和文件传输;编辑可以在网上访问作者,询问书稿的写作进程,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作者也可以向编辑询问具体选题细节,以便更切合主旨。这样,收稿、审稿、改稿、编辑、校对、定稿等程序直接在网上一一完成。

3.编辑利用网络可以发布信息,放眼市场

1996年以后,全世界主要的学术刊物几乎全部发行计算机网络版,改变了编辑学家们收集、传播信息的传统方式。不仅如此,因特网上还蕴含着大量最新的图书市场信息。据新华网报道,如今通过网络购买图书已成为人们买书的重要渠道,去年全国约有20万人在网上购买图书。业内人士预计,在全国出版社的一般图书销售总额中,网上购书所占的份额今年将达10%。

能否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是编辑能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作为的基本阶梯。我们唯有精通这些,才能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特殊的环境更需要而且必将造就有特殊能力和素质的编辑。

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的要求论文 篇4

专业期刊肩负着推动社会文化进步,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荣使命,能够引导社会群体进行正确的文化消费,丰富其精神世界,是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之一。新媒体时代编辑门类迅速扩张,不仅是传统媒介,比如图书编辑、报纸编辑、刊物编辑等,还包括互联网编辑、论坛版面编辑、影视作品编辑等多种类型,在不同领域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传承华夏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为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专业期刊编辑应与时俱进,进一步坚定文化使命感,积极践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备与专业期刊业务相匹配的信息技术能力。职业荣誉感是敬业爱岗的具体表现,是从事出版行业的专业期刊编辑应当具备的道德情感之一。新媒体时代对专业期刊编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积极的职业情感,对出版行业怀抱着强烈的热情和自豪感,能够从内心深处全身心投入工作实践,还要求专业期刊编辑能够正视、重视职业光荣感的重要性,借助由职业光荣感焕发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进一步强化工作自律性,在工作中倾注情感,不断优化自我。编辑是决定专业期刊发展方向的引路人,因而素质要求中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尤其是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激烈竞争的当下,专业期刊要想突破重围,实现长足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突破有悖于时代发展要求和市场规律的思维局限。因此,专业期刊编辑要善于将现有的丰富经验与时代发展要求相结合,要深度分析文化市场、科研学术方向,要提高洞悉信息的敏感性、认知鉴赏的敏锐性,通过反复的论证和思考,摸索适合专业期刊发展且能够提高专业期刊品牌知名度的系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专业期刊质量,凸显专业期刊优势,使专业期刊能够适应不断创新和变化的新媒体时代。

新课程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篇5

新课程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人物.在以往的体育活动中,人们一般都很重视体育教师的体质、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等外部表现,而忽视其教学理念、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和科研意识等内在因索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既违背了体育教学规律,也影响了体育教学进程,更阻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发展.

作 者:刘文清 作者单位: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130400刊 名:新校园(下旬刊)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2)分类号:G45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对编辑业务能力的要求 篇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编辑业务能力,要求,提高对策

1 新媒体时代对编辑的业务能力要求

1)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比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电视新闻的语言通常比较简洁、平实,稿件经过加工过后,往往生动而具新鲜感,并不是无聊乏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新闻编辑运用语言的文字的能力比较强。

实际上,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其文字稿就是解说词,解说词在新闻作品中是对播放的画面图像加以补充,帮助观众理解画面图像内容,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对画面进行重复或解释。解说词主要发挥两个方面的功能,一个是对新闻事实进行叙述,另一个是向读者交代必要的新闻背景材料。新闻编辑在对记者及通讯员进行编辑修改时,应当特别注意,对于解说词,不能完全根据写新闻稿和报纸的方法去写,尽量克服声音和图像不相符合的情况,尽可能地使电视新闻画面和声音合二为一,以取得信息传播效果。

2)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

首先,对于电视新闻编辑而言,应当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在日常工作中,编辑的主要职责除了要进行编稿外,还要进行组稿。任何重大报道或者专题节目,需要使用什么样的稿件和画面,由哪些人负责进行采写拍摄,这些新闻编辑都应当做到胸有成竹。不仅如此,新闻编辑在进行组稿时,尽可能地突出重点。在进行组织报道形式选择时,作为新闻编辑,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创新,一方面,可以选择典型报道、连续报道和综合报道相结合的办法,另一方面还能选择嘉宾访谈、录像剪辑以及受众互动等特殊形式进行报道。不仅仅要使报道更加具有针对性,还要体现出报道的广泛性。

其次,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还要注重新闻策划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重大题材进行报道,还是开设专栏时,都需要新闻编辑事先进行仔细认真的策划,确定需要报道的主题和所需报道的重点,应当事先与记者、通讯员进行约稿,同时配发本台评论或者加上适当的编后话,并通过集中报道,并加大营造宣传力度,造大声势。在报道形式上,应当采用新颖独创的表现手法,尽可能地使报道内容成为当天新闻的重点,从而被广大观众所接受。

3)较强的编排艺术能力。

编排与新闻之间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往往是由内容所决定的,编排往往受到内容的制约,但是并不意味着这种制约是消极的,实际上,它能够直接对内容产生影响,往往体现着编辑对新闻内容所做的评价和持有的态度。新闻内容编排的是否合理,往往能够直接关系到新闻对观众的吸引力大小,以及新闻表现力的强弱。如果编排杂乱,或者编排不能很好的表现内容,会对新闻传播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电视新闻编排而言,它其实是一门集思想、政策以及艺术等于一身的学问,所以新闻编辑必须事先考虑好,如何将相关理论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对节目进行编播时,作为编辑应当对新闻框架、节目内容做好严格把关,并严格按照电视新闻的线性排列原则,通过适当增添删节,确保各类文体新闻排列有序,确保相互补充,张弛有度,以便被观众更好的接受,从而达到预期电视宣传效果。

4)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众所周知,电视媒体上播出的各种各样的新闻内容都是来自于社会各个角落和阶层,对于新闻编辑而言,主要通过前线记者获取社会上各种新闻信息,因此,新闻编辑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这样能够更好地与前线记者取得有效的沟通,确保信息传递渠道畅通无阻。其次,新闻编辑要尽可能地腾出时间与基层记者进行思想交流,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讨论,并虚心听取基层记者们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以及时纠正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另外,要想做好新闻编辑工作,就不能忽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只有深入一线,了解情况,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得到提高,同时对新闻的把握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这样观众就能享受到别具特色的新闻报道,了解社会新闻。

2 新媒体时代下提高编辑业务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1)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作为重要的媒体工作者,编辑应该清楚的明白身为一名媒体工作者的使命,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能够把握住编辑工作的重点,不断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并以积极主动地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保质保量地完成编辑工作。此外,作为编辑还要不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工作,既要坚持正确的宣传方向,还要能够准确把握住稿件的重点所在,促进文章主旨说服力和诉求力的提升,同时还要时刻不忘充电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从而使稿件内容对读者更具吸引力。

2)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积累。

编辑应当学会利用各种媒介手段,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得自身新闻敏感性得到有效增强,促进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同时应该能够深入生活之中,把握时代脉搏,能够从媒体受众的审美要求出发,能够增强文章内容的可读性,并吸引读者关注。编辑还应当把“专家型”编辑作为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同时,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数据收集,不断提高对媒介定位及媒介产业发展的分析能力,不仅要提高自身对稿件的录入整理和栏目稿件的撰写能力。此外,还应对多媒体网络稿件发布技能做到熟练掌握,能够独立的完成专题网页的维护更新操作、页面布局的适应性调整工作,并能够完成版式制作等工作,提高版面的灵活美观程度。另外,还应从多个角度对内容的配置进行思考,制定出多种类型的方案,还应该能够掌握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操作手段,完成各项事务办理,并能够防止纰漏和差错的出现,并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性。

3)提高编辑创新意识。

在新媒体时代下编辑要努力地将独特的想法和新颖的思维融入到工作中去,严格按照新闻事件的自身特色和发生全过程完成采写方式的布置,资源的调动采编,重点关注新闻的来源和真实度,不断提高自身创新求变意识,不断提高专题栏目资源和信息的搜集能力,能够从常规程序报道、信息或突发事件中,进行线索的搜集,从而找出选题,并通过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对稿件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从而让终稿审评达到刊用的标准。同时编辑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处理能力、文案策划能力,并通过对资源的整合推广,使用巧妙的链接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文稿联系起来,从而使受众关注度得到提高。作为编辑,还应不断提高对信息发掘的敏感度,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并能够通过细小线索判断组稿后能够具有的影响力,从而吸引众多读者浏览阅读。

4)注重加强与各界人士的沟通和协作。

作为新闻编辑,不仅仅需要和新闻信息本身进行沟通,更需要与社会各类人群进行沟通,还需要和稿件作者、观众以及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沟通,因此,新闻编辑的沟通能力往往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新闻编辑应当能够掌握受众对于新闻信息的实际需要,这样才有可能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价值。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新闻编辑要注意与各界人士加强沟通与协作,还要向其他编辑取得沟通,互相学习,找出自身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新闻编辑人员的沟通能力,使得编辑团队合作意识和凝聚力得到增强,从而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使得传媒生态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一方面使得传统的媒介霸权被打破,另一方面对编辑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媒体工作者,我们编辑人员要不断促进自身综合素养提升,不断提高自身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稿件审核能力以及组织策划等多种能力,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郑杨.浅析新媒体时代对编辑业务能力的要求[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1.

[2]赵茜.浅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J].新闻传播,2014(8).

[3]朱树烟.基于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传播,2012(18):34,42.

[4]高明慧.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编辑业务技能[J].西部广播电视,2015(22):144-145.

3G时代对企业组织结构的新要求 篇7

进入3G 时代,电信业新的技术日新月异,新进入者可以通过新技术的使用迅速创造强大的后发优势。环境的变化导致公司战略的调整,而新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新的组织结构来做保障。

在欧洲,移动运营商平均每2年进行一次组织变革,而固网运营商平均3到4年进行一次组织结构调整。在国内,随着行业管制的改革和行业垄断被打破,更多的参与者进入通信领域,市场竞争也更加剧烈。在此背景下,电信运营商需要反思:现有组织结构是否依然有效,它能否成为企业实现短期经营目标和长期战略目标的平台?思考如何调整组织才能规避变革的风险,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目标。

我们认为,运营商在3G 时代的成功将取决于权衡组织变革的软着陆和硬着陆,并在两种模式中寻找平衡。在3G发展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变革模式,其根本目的就在于使变革更有效率。组织变革依据程度可以分为温和的演进(evolution)和激烈的改革(revolution), 我们称为组织变革的软着陆和硬着陆。

温和演进有助3G业务的前期培育

演进是通过一系列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及业务流程的重组来实现组织结构的改变。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变化在已有的组织结构上进行,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增加、减少和功能调整,是组织的局部变化。卷入变革的人员和范围比较小,对于公司的整体影响较小。

英国电信的组织变革可以认为是一种演进模式。英国电信按照客户群对现有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其中英国电信批发作为电话网络运营者身份仍然保持不变;与AT&&T终止合作后,全球业务和IP 网络业务合并成新的英国电信全球服务部门,为跨国公司提供服务;互联网业务并入英国电信零售业务,并将零售业务按普通住宅客户、中小商业客户、公司客户和公共部门客户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打包的解决方案。

在3G 运营的最初阶段,3G 业务规模比较小,3G 的发展需要相当时间的培育期,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还是在原有的成熟业务上。为了保证3G 的健康成长,应该单独设立3G业务部,使其独立于其他成熟的业务,采取不同业务管理办法和业务考核制度。这样既有助于避免干扰现有的业务运营,又能保证战略业务的发展,这一孵化器模式,有助于3G 业务的前期培育。

激烈改革整合业务结构

组织改革指的是对公司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彻底的改造,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涉及整个公司,,对公司造成的影响较大。由于变革带来的混乱期使公司效率下降,这种变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的运营,所以当组织必须进行巨大变革时,时间和力度是成功的关键。

快速且强有力的实施使混乱期的时间缩短,使负面影响尽可能小。通用电气公司前任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在其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组织变革,采用的就是这种休克疗法的硬着陆模式。通过变革,使其原有的25 层管理层次被压缩到5-6 层,消除了事业单位与高层管理阶层之间的沟通障碍,提高了管理效率。

在3G 发展后期,3G 网络将逐渐替代2G 网络,业务发展也进入成熟期,全业务经营的运营商需要将移动和固网业务整合,打破原有固网和移动网络分网运营模式,而采取网络与业务分离模式,在共享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依据客户细分的业务组织结构。

德意志电信原有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纵向组织,依据网络特性设有固网公司、移动公司、互联网公司和系统公司几个分网运营的子公司,目前它正依据客户细分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增设大客户、中小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的水平组织结构,以实现多种业务融合,为客户提供全面服务。

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篇8

1.树立“全人 发展 ”的教育教学理念

有什么样的理念,必然配之相应的行动。新课程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关键在于它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的诸多理念中,“全人发展”显然是其核心理念。“全人发展”的理念是指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这里的“全面”,指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它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而“自由”,则指在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素质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特长。这就要求我们所设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

2.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

一个完整的课程教学设计应包括以下的三个环节:一是知识从哪里来?它们是怎样被认识的?二是知识及其相互关系;三是知识到哪里去?它们在实践中有哪些应用?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通常只注重第二个环节,对其余两个环节鲜有涉及,因而导致学生中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扎实,但探索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缺乏的现象。新课改就是要求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能够协调平衡地发展,并且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中,而不是孤立存在。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从三个维度融合的角度来构思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安排。

新课程新时代新要求 篇9

为规范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特制定本《基本要求》。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有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要使学生受到设计方法的初步训练。能用文字、图形和现代设计方法系统地、正确地表达设计成果。

二.课程设计的组织

(1)课程设计应按教学计划的规定进行。基层教学单位应依据教学大纲,从学生的中等水平出发,确定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具体要求,使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综合性,每位学生的设计内容应不同。

(2)基层教学单位负责课程设计(或大型作业)的全面组织工作,选派称职的指导教师,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师生比一般为1:15左右。基层教学单位应在设计开始前编印好课程设计(或大型作业)的任务书、指导书,准备好必要的文献资料并做好各项具体的准备工作。

(3)设计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参考资料,在难点和关键性问题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设计能力和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教师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辅导,对优秀学生可适当提高要求。指导教师应做到教书育人。设计开始时要进行动员布置,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设计任务要求及注意事项,在设计期间要每天进行辅导和检查,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使设计顺利进行。基层教学单位的指导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考核

课程设计完成后,指导教师要认真审阅学生的设计资料,对每个学生的设计写出评语,并评定成绩。考核的方式可采用口试、笔试或两者结合。

课程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工作态度,设计考核成绩综合评分。采用五级制记分,成绩评定标准是:

优秀:能独立完成设计工作,方案先进,计算正确,设计符合规范要求,说明书叙述透彻、图面整洁,体现一定的创新能力。设计过程中表现好,无违纪现象。

良好:能独立完成设计工作,方案合理,计算正确。设计符合规范要求,说明书叙述清楚,图面清晰。设计过程中表现较好,无违纪现象。

中等:能完成设计工作,达到要求,计算基本正确,设计符合规范要求,说明书叙述比较清楚,1

图面基本清晰。设计过程中表现较好,无违纪现象。

及格:能完成设计工作,基本达到要求,计算基本正确,设计符合规范要求,说明书叙述基本清楚,图面基本清晰,设计过程表现一般,无违纪现象。

不及格:达不到及格水平。

课程设计期间学生的考勤与纪律按《广东工业大学学生考勤管理规定》执行。

四.课程设计总结

课程设计结束后,必须进行总结,以便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课程设计总结经主管教学的院(系、部)领导审阅后交院(系、部)保存。学生课程设计资料由基层教学单位至少保存三年。

新课程新时代新要求 篇10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教师 能力 要求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3-031-01

一、知识的更新能力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仅是一项事业,更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学校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单凭职前的文凭是不够的,“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也要有一桶水”这强调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而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新的科技效果不断涌现,这就更强调知识更新的能力。如:具有现代教育理论、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的体育理论知识、及取得运动员等级证书、裁判员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等的相关的体育技能知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技术知识,有多种综合知识又有专业技术知识。

二、教师的创新能力

新体育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的意识被视为新课程的生长点。因为只有教师不断地创新,学生才会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体育老师应该积极不断革新、力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改变单一考试法、改变传统陈旧的教法。教师应是一名决策者、创新者,而不是实施者、依赖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性精神和能力的主要途径。体育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爱好,鼓励学生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敢于发表意见。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创造性发展能力、创造性动手能力是十分重要。故首先要求体育教师要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只有教师首先成为创新者才能使学生大胆探索,敢于怀疑、敢于创新,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创意。

三、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

现代技术教育是信息时代的教育,现代信息教育可以使学生的视野开阔,提高学习效果,拓展教学的空间,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多媒体教学将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新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更要掌握现代化技术渗透到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育科研中去。如:优秀运动员的图片动作技术分析、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运动心率测试的运用等,有利于诱导学生形成学习先进技术意识的方法。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的设备大胆改革,提高课堂质量。这既是革新教育手段的前提,又是我们培养学生“有理想”的需要,更是教师在21世纪生活必备的知识素养。

四、具备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改变学习机械模仿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把自主、合作、探究这些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的曾经被我们忽略了的东西凸显出来,变成学生的自觉追求,主动学习,让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敢于探究学习、交流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运用新课程的标准要求,选择有价值有吸引力的题材让学生探究、分析。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探究,但应对学生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在探究性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性,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收到预期效果。

五、具备学生的科学评价能力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取得新的进步。在评价时要中注意以下几方面:(1)要关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2)恰当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评价;(3)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各项练习,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步。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人力资源的开发,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实施过程中,除了体育老师以外还应开发和利用班主任,校医等人力资源,发挥体育特长生的作用,如请他们作示范,当体育委员等。

(2)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如:垫子可以用来跳高也可以做前后滚翻等;栏架可以跨栏也可以做足球门。根据学校情况废旧器材的利用如:用铁圈,木桩作篮球架;用旧足球、沙子、制成实心球等。

(3)自然地理资源的开发,春季可以开展春游,夏季可以开展游泳,秋季可以开展爬山,秋游,冬季可以开展滑冰、滑雪等活动。体育老师要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开发它潜在的功能。

综上所述: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进一步更新知识,改变教学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尽快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确定体现时代精神的新课程价值观,除去现行课程体系的弊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新时代新要求 篇11

一、新媒体的界定及内涵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 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 至今没有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 无线移动的问题, 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 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根据各方面的观点和意见, 可以尝试着对新媒体下个定义:

所谓新媒体 (New Media) 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 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 以及电脑、手机、液晶电视、数字电视机等终端,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传媒变革力》喻国明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二、走转改活动综述

“走转改”是2011年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等5部委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的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旨在提升新闻媒介正确的舆论引导、回应社会的关切问题、提高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

“走基层”: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把镜头话筒对准普通群众, 反映各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帮助解决基层实际困难。

“转作风”: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转变工作作风, 把“服务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思想上、工作上、行动上认识到只有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去发现群众的实际诉求, 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的报道, 引起广泛共鸣, 真正起到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改文风”:新闻作品内容所体现的思想作风, 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要避免在新闻采访、创作中出现弄虚作假等不良之风, 拓宽自身视野, 切忌不做井底之蛙。

自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教育活动以来, 媒体用“平民语态”贴近人心, 用“身边的故事”温暖人心, 用“走转改”的深入来强化广度, 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三、新媒体时代, 开展“走转改”活动的要求

(一) 按照“走转改”要求, 围绕群众的心声设计选题。

新媒体的特有属性使从业者可以轻松工作, 特别是博客、微博的流行, 大量名人发言和网民爆料都可以成为记者的新闻源, 许多媒体人守在互联网找新闻线索成了一条捷径, 但这种躲在网络中“做”新闻的作风, 势必会影响到从业人员的工作习惯和职业认知, 结果势必远离群众, 远离生活。

那么新闻如何才能做到三贴近?题材创新无疑成为首选的突破口。新闻来源于社会生活, 所以新闻的寻找和创造必将回到生活的原生状态中去。今年1月以来, 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报道将镜头对准老百姓, 记录生活的酸甜苦辣。“用脚采访, 用笔还原,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 生动呈现了基层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新貌, 充分展示了干部群众辛勤工作、开拓创新的风貌, 热情讴歌了各地青年助人为乐、志愿服务的精神。”一位读者对各媒体“新春走基层”的报道这样评价。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主持人拉瑟提出一个“后院篱笆原则”, 他认为, 设想一天结束的时候, 两位家庭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 一个问另一个, 今天的重要新闻是什么?主妇们谈论的, 就是CBS要报道的。我们的新闻当然不能完全依据这样的标准进行选题, 但它却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那就是新闻的选题必须贴近民众, 并被绝大多数老百姓关心关注。除此之外, 新闻的选题还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应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二是应具有新闻价值;三是应力求做到党和政府立场、媒介立场和百姓立场三者的统一。

(1) 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选题。大到国家大事, 小到百姓琐事, 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成为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 也是新闻的选题范围。

(2) 围绕社会现象进行选题。社会现象多姿多彩, 有真善美, 也有假丑恶, 新闻对这些现象都应当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予以关注。

(3) 围绕社区和家庭进行选题。社区是新型的社会组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这两个地方也是新闻素材的富矿。

(4) 围绕安全问题进行选题。大到国家安全、生命安全, 小到食品安全、卫生安全, 可以说民生处处与安全有关。

(二)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通过“走转改”, 创新新闻宣传工作。

新媒体与群众生活的实际距离不断减小, 但是要想实现心理距离的缩小, 还需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通过“走转改”活动, 创新新闻宣传, 以达到舆论引导正功能的实现。

“走转改”是创新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根本举措, 要求记者深入基层一线, 深入群众生活, 反映各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新举措、新思路, 倾听大家的所愿、所盼, 用身边人、身边事讲述“中国故事”。在这个过程中, 蕴藏在基层群众中的新人物、新事物、新风尚就会不断映入眼帘, “最美风景在基层, 最深感悟在基层”。实践一再证明, 来自基层的热点新闻、独家报道、深度调查, 就是这样产生的。■

新课程新时代新要求 篇12

三个特点:

(备课、授课,理念、原则)

以学定教——依据学情备、教

先学后教——依据学情调整、点拨

以学为主——依据学情跳一跳、尝一尝

●以学定教即了解学情,做到心中有数(会什么,不会什么)●先学后教即先让学生做探究性活动,后定哪些该怎么教。●以学为主即降低教师的掌控程度,以学生为主。

四个环节:

(达标过程,体现“以学为主”“过程与方法”)

个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展示交流 达标测评巩固

●个人自主学习即培养学生主观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从校内外的学习中获得乐趣。在课堂上给学生“安静”的时间,自省的过程,自主默读、回答问题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即是形成自主学习的策略。在合作互助的活动中有机会获得与他人交流的时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己体验去发展。

●课堂展示即多创造性地设计活动去实现目标,吸引学生参加,贴近学生生活,活动的目标要有可操作性,每个环节都要有目标,每个环节链接就是总目标。一感知教育的显象:思想的展示,也许是无言的相对,切记表面的理解,要展示才能和理解力等。给学生帮助别人的机会、理解的机会和顿悟的机会。二量的把握:展示的作用就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可而止。三通过展示获取什么,学生做什么,展示的是什么。四鼓励的评价:不光是语言,是心灵的触动区赞赏的抚摸他的头,去欣赏的拍拍他的肩。●测评巩固即每个教学环节的测评环节,或是几个活动后的测评同一个目标。要有及时检测的意识,并检测到结果。最后要有一个明确的达标检测,可有拓展。没有目标意义的教学就是无意义的教学。不断地从学生那儿得到反馈,为下一步做铺垫。

观课议课三个精要:

(观课议课的视觉,学生学习状态,普遍达标程度)

学生整体,状态激奋

体现体验,达标训练

达标效果,明显明确,可测有量有据

●听课的目标:把课作为载体和老师探讨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效果好不好,看学生学会了没有。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说课的基本要求 篇13

说课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理论、课程标准,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它不仅可以解决“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说课因其研究性、群众性、交流性、灵活性、时效性等特点,成为教师教研活动和选聘新任教师广泛应用的有效形式,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鉴于传统说课形式的模式化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特制订如下指导意见:

一、说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突出过程教学原则。说课的主体是教学设计,解说教学过程是重中之重,不但要说怎样教,而且要说为什么这样教。

(二)坚持科学性原则。说课时不能出现理论性和知识性的错误。教学目标要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三)坚持可操作性原则。说课是为课堂教学实践服务的,说课中的一招一式、各个环节都应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不能在实际教学中落实,那就是纸上谈兵、哗众取宠的“花架子”。

(四)坚持教育性原则。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唤醒学生的灵性、培养学生的情感、健全学生的人格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应体现在说课的全过程。

(五)坚持演说式原则。说课应采取交流介绍式的演说方式,尽量脱稿,避免照本宣科似的朗读说课稿。说课语言应富有感染力。

二、说课的主要误区

(一)面面俱到,轻重不分。传统的说课内容一般包括说教材(含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等)、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说课已凝固成约定俗成的模板。说课人面面俱到,往往造成详略不当、轻重不分。

(二)前后脱节,油水分离。说课人往往依照传统的说课模板填充说课内容,忽略了各部分之间的互相衔接、互相印证,导致部分凌驾于主体之上,造成油水分离的疏离感。比如说教法部分列举了甲乙丙丁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而在说教学过程时不能体现出来。

(三)复述教案,再现课堂。教案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它虽也包括教案中的精华部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说课稿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不能像上课那样给听者“上课”。说课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

三、说课的主要内容。

为了增强说课的实效性,提高说课质量,我们建议把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流程的设计作为说课的两大核心内容。

(一)说教学目标。遵照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阐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应相对具体,可从学习条件、学习行为、目标达成程度等方面详细说明。

(二)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特征和教学环境,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运用、设计思路或意图、课堂小结等。

1、关于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资源,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及其他课程资源。教学内容准确无误、容量适中、难度适宜,贴近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生活。

2、关于教学结构、教学节奏。教学结构条理清晰、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教学节奏流畅自然、缓急有致。

3、关于教法、学法。运用对话式、启发式等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关于教学思想。阐释重要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或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教学设计应体现出新课程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思想。

上一篇:集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山东省事业单位考核试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