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的高科技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新宠”。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高新技术产业中,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也趋于饱和状态。在此背景下,企业若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通过控制产品的成本,才能提高经济收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文从价值链理论视角对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介绍了这一理论的特点以及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意义,并对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新时代下,科技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为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市场大环境下,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加强研发,才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就高新技术产业而言,研发是一项较大的成本投入,且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这就需要高新技术企业在前期重视成本控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而价值链理论的出现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从而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

一、价值链成本理论和方法概述

(一)理论概述

价值链理论是指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贯穿企业业务的所有活动,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从研发到销售之间的所有过程,是现代企业中的重要管理方法。同时,价值链是由企业业务活动中的若干个活动组成的,所以在实际过程中具有动态化的特点。在此理论下的企业业务活动,可以在同一目标的指导下,促使企业的各个活动都能有序地进行,最大若获得业务活动各个环节的失误和不匹配性,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根据笔者的观察发现,多数企业已将价值链理论作为控制成本的重要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但是由于应用时间较短,还需要对该理论的应用做出进一步的探究。

(二)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

价值链理论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在这一理论的积极作用下,学者们和管理人员也通过这一理念探究出了多种成本控制方法,如战略成本、目标成本等。对此,对其方法进行如下阐述:战略法控制成本,即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必须根据企业的战略思想、要求进行;作业控制成本,在企业开展业务活动时,必须对整个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监督,并且还需要监督企业业务活动中的成本以及所生产的数量,在此基础上制定成本管理方法;目标法控制成本,即根据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并科学地控制生产数量,避免产品过多而占压成本。

(三)价值链的显著特征

高新技术产业的业务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研发阶段、采购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后阶段。第一,在研发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必须先进行研发,才能进行后续的采购、生产和售后。其中研发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时间周期。在这一阶段中,如果项目产品研发成功,就会对这一产品的研发过程、生产过程以及最终产品作为后期的生产样品。也就是说,这一阶段所研发的产品的生产,可以得出后期产品大批量生产中的采购、生产、售后等产生的费用。第二,采购阶段,研发成功后,就需要进行生产,而生产前必须要将产品所需要的材料进行采购,这一环节也是成本支出较大的环节,这一环节直接关系着生产的总成本。第三,生产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在生产中存在较大的区别,具体体现在管理环节中,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利用作业成本法对生产运营活动中能带来收益和无收益的部分进行划分,而制造业则是笼统的将收益部分分为生产和销售。第四,售后阶段,这一环节是产品研发、生产的最后环节,是获得收益的部分,这一环节中用户可以从体验中感受到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服务。

二、价值链下高新技术产品成本控制的意义

(一)便于管理

基于价值链下的高新技术产品成本控制更加便于管理。具体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成本控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产出率,因此,为了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企业中引入较高管理知识和素养的人才,才能统筹兼顾合理地配置资源,使成本得到降低,同时还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准确定位

价值链理论下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还需要对企业的增值环节进行分析和定位。做好上述工作后,再由相关的人员对这一环节进行分析,并指定针对性的成本管理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挥成本法的作用,实现最大收益。此外,在这一环节中还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成本改进措施,以降低成本。而对于非增值部分,企业则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进行优化。

(三)全面控制

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在成本控制中,往往只重视部分环节,不重视整体的成本控制管理。例如,在生产环节,一旦发生计划外的变化,企业则不能第一时间有效应对,致使企业出现额外的成本支出。而基于价值链下的成本控制,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即将采购、制造、售后等责任构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并将这些链条上的职责具体到个人,并对这一链条进行动态化的监督,实现全面控制,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

(四)提高竞争力

价值链理论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具体来说,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同类市场的状况,了解对手企业的产品,从而完善自己的生产短板,使企业可以不断优化产品,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无法进行精细化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成本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单一的成本管理理念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需求。而精细化成本管理已成为新的管理方式,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建立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具体可从以下两点进行管理:一是加强财务管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分配,加强财务费用的控制,从而优化企业的资金分配;二是在实际过程中还需要熟读我国有关政策,以此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预算管理力度不足

根据笔者的分析来看,目前高新技术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预算管理存在不足。具体来说,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业务过程中,必须进行研发才能开展后期的工作,然而,研发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在实际研发过程中没有对研发费用加强管理,经常出现副产品,这些副产品会消耗大量的资金,进而增加产品的投资额度,导致预算管理较为困难。另外,部分高新企业技术企业的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时只具备财会专业知识,但是对高新技术的了解较为匮乏,加之没有形成预算习惯,在生产过程中面对生产费用和研发费用不能正确区分,导致在生产过程中研发调试材料支出和人工支出等存在较大的不合理,这就极有可能造成研发费用的不足,由此会严重影响三年一度的高新评审。此外,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人员的专业性参差不齐,在预算过程中存在不科学预算的问题。如果企业的机械设备陈旧也会对研发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使预算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

(三)对技术研发与服务的成本细化程度不够

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产品研发就是一项较大的成本投入,因此,这一环节应作为成本管控的重要部分。但根据实际情况来看,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较为薄弱,出现形式化现象,难以将制定好的成本控制计划落实到实际中。如:对人工费用、研发支出、设备维护等的把控不够严格,成本控制也就无法实现。

四、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一)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

高新技术企业中研发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成本投入较大的环节,对成本控制有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技术属于企业核心,因此,必须要对企业技术研发与服务等相关服务费用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将研发中的各项成本都要进行细化,比如研发人员的相关费用,同时还要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养,这时全部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较强,不仅可以负责研发工作,同时也可以完成资料的翻译等工作,进而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

(二)采购阶段成本控制

企业发展中必须重视管理。因此,这就需要制定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夯实基础。采购阶段的管理工作就应该完善采购制度,通过完善科学的采购制度,使得物资采购更加系统科学,例如:采购计划的申请、提出、审批等都需要由相对应的部门严格地按照制度进行,以保障物资采购的科学性,避免采购出现混乱以及谋私的行为。

(三)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

价值链下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中,要避免出现一人身兼多项工作的现象。基于这种情况,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人员通常会比较偏向根据以往经验进行决策,很难对成本进行细致的分类,这时就会导致企业出现产品不明等问题。因此,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必须要对产品成本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同时还要明确相关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的流向,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计算的精准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四)售后阶段成本控制

售后阶段直接关系着用户的最终体验度,同时还影响着企业信誉。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必须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并且要强化售后人员的服务水平,特别是售后人员的沟通能力。具体来说,售后人员每天要面对各种类型的消费者,他们对产品的体验感受、需求也不同,因此,这就需要售后人员具有良好的技巧沟通能力,及时应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此外,一些产品在售后过程中需要进行维护,企业在面对这种产品时可适当调整交易价格,将后期的维修服务费加到交易中,以避免未来服务费过高而引起的沟通补偿。

五、结语

通过对价值链下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进行分析探讨得知,高新技术企业是现代企业的新兴产业,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但同时竞争也十分激烈。高新技术企业要想赢得发展机遇,就需要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并掌握好成本控制的方向。将价值链理论作为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理论,同时还要将精细化的成本观念应用到成本控制中,实现对成本的全面控制。此外,还应重视人才管理,选择优秀的科研人才,形成专业特色,不仅可以为企业研发优势的产品,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成本。

参考文献

[1]杜晶.高新技术企业DYJ公司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20.

[2]杨杰.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J].市场观察,2020(2):43.

[3]郑丙兴.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在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应用[J].当代会计,2019(23):113-115.

上一篇:新纪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式发展探讨下一篇: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探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