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视野下微信赞赏行为分析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微信赞赏,是一种新兴的、非强制性的付费激励模式,以鼓励作者创作出更多优质作品为宗旨。微信赞赏行为本身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子行为:一是微信用户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的浏览行为;二是微信用户自主、自愿对文章作者奖赏一定数额现金的行为。通过一系列法学学理上的分析,微信赞赏中微信用户浏览作品的行为属于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微信用户自愿选择向作者奖赏一定现金的行为属于合同法规制的赠与行为,并非作者网络传播权的收益。

关键词微信赞赏网络信息传播权赠与

一、认识微信赞赏行为

网络时代的大背景下,自出版平台不断成长,第三方支付平台也迅猛发展起来,开始为众多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人性化的在线支付方式,打赏就是随着便捷支付方式应运而生的新事物[1]。2015年3月,微信公众平台开通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以下简称“赞赏功能”),根据《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协议》的规定,赞赏功能是“指腾讯向微信公众账号个人类型用户提供的,允许微信用户自愿就公众账号个人类型用户发布的文章内容赠与款项以示鼓励的功能”。微信赞赏的特点是微信用户先享受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然后根据个人喜好自愿选择是否给予作者赏金。赞赏所得在扣除相应渠道技术服务成本后归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用户(与作者为同一人)所有。微信用户的赞赏行为在法律上到底该如何定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分析微信赞赏的法律性质

网友们对微信赞赏在民法上的定性,意见不一。有的网友认为,对微信公众号的文章赞赏赏金是一种对原创文章的付费阅读,网民阅读后觉得好就进行打赏,这是作者通过作品获得收益的途径之一;还有网友认为微信赞赏是对作者的无偿赠与。那么,微信赞赏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性质呢?根据上述有关赞赏功能和赞赏特点的定义,为了更清晰的认识微信赞赏的法律性质,可以将其分解为两部分:一是微信用户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内容的浏览行为;二是微信用户自主、自愿给予作者一定数额现金的行为。

(一)微信赞赏与网络时代著作权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关系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普及,作品的利用实现了“从间接占有载体到直接体验内容”的转变[2]。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着改变,从腾出固定时间阅读纸质书籍到“碎片化”地阅读自出版平台推送的文章。微信公众平台是自出版平台的一种形式,它的订阅号服务可以作为传播者向不特定群体发送文章,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免费的。这无疑给传统著作财产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提出了挑战。那么,微信赞赏与著作权人的网络传播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国著作权法对于作品是否具有著作权采自动产生原则,即作品一经完成,无论是否发表,只要同时具备独创性和可复制性,并属于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就享有著作权法保护。互联网条件下,著作权人将作品上传或发布到互联网或自出版台上,然后由访问者通过网络数据传输进行浏览、阅读、观看、聆听,甚至下载和复制,这就是作品的网络传播。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在第10条第1款第(12)项中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该权利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适用于电子环境。第二,具有公开性。第三,具有交互性。根据上述定义发现,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与传播的作品均是在电子环境下进行的,并且作品经作者许可后,经转载或分享可以在不特定的对象之间和非常广泛的范围中传播,微信用户能够在自己选定的时间、地点享受阅读服务。因此,作者对微信公众平台上所发布作品可以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

关键点在于,微信用户在未经作者许可的情况下,浏览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作品的行为是否侵犯了著作权人的网络传播权呢?自出版平台的用户、互联网用户作为网络内容消费者(InternetContentConsumer,简称ICC),即一切从网上获取和使用信息的一类主体,不仅包括自然人即个人用户,也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3]。网络内容的消费方式包括对网络内容的浏览、缓存和下载三个主要方面。这里说的“浏览”专指用户在联网的计算机或者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终端设备上不以盈利为目的阅读、学习、欣赏作品的使用行为或称消费行为。用户在浏览信息的时候,联网的电子设备会发生一系列作品使用行为,例如涉及著作权的复制、传播等。从著作权保护方面考虑,浏览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否则就可认定为侵权。但这样的做法会严重阻碍公众获取信息的快捷与便利,最终也会使著作权人作品无法传播而损害自身的利益。世界各国针对这种浏览行为均采用两种处理方式:第一,作为对作品的合理使用对待;第二,视为著作权人的默示许可,我国《著作权法》采用第一种处理路径。因此,微信用户浏览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的作品,该行为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范围,虽然没有征得作者的许可,也没有支付费用,但并未侵犯著作权人的网络传播权。

综上,微信赞赏中微信用户浏览微信公众平台上作品的行为与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相关,并且属于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范围。

(二)微信赞赏与赠与的关系

微信赞赏中的第二部分行为即微信用户自主、自愿给予作者一定数额现金的行为涉及财产所有权。那么,作者所得赏金是接受微信用户的赠与所得还是其网络传播权的收益?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类比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文学作品的付费阅读模式来解答。付费阅读是作者以其作品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途径,是著作权人依其网络传播权获取收益的典型方式。通过类比可以发现,微信用户对微信公众平台的作品给予赏金的行为完全不同于付费阅读模式下的购买作品阅读权限的行为。因为赞赏是微信用户对作品的认同和对作者的鼓励,是否赞赏不影响阅读体验,而付费阅读模式必须支付一定金钱才能享受阅读服务;微信用户如果有意赞赏,可以选择1~256元之间任意金额赞赏,而付费阅读的用户所支付的购买阅读权限的金额是固定不变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微信用户是先阅读后选择是否赞赏或者直接忽略赞赏,而付费阅读必须先购买作品阅读权限后享受阅读。所以,付费阅读的用户和作者之间达成了一个有偿使用作品的合同,即用户的付款行为是履行合同义务,而使用作品是享受合同权利,付款行为和使用作品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然而,微信用户浏览微信公众平台作品的行为与在后的对作品支付赏金的行为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更谈不上微信用户与作者之间达成了某种有偿使用作品的合意。并且根据前面已经详细论述的微信用户浏览微信公众平台上作品的行为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的范畴,那么,微信用户向作者支付一定数额赏金的行为与著作权人行使网络传播权之间没有必然关联。因此:微信用户给予著作权人的赏金不是作者依网络传播权所获得的收益。

我国现行民事法律将赠与视为契约,涉及财产所有权的转移。在网络环境下,互联网用户通过网上支付平台转移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和在现实生活中转移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在法律上并无本质区别,同样发生财产移转的效果。所以网络环境下的赠与行为同现实生活中的赠与行为仅仅是移转财产的手段的不同,其他要件相同,可以等同讨论。

赠与合同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赠与合同的实质在于转移财产的权利,而且财产权利的转移须为无偿。赠与合同的无偿性表现在受赠人并不因接受赠与给付而有对待给付义务。第二,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第三,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

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操作流程可以发现,作者在推送其文章给订阅该公众账号的微信用户之前,选择了“接受用户赞赏”这个选项,并同意了“文章赞赏须知”中“赞赏是对读者认可原创文章和原创作者而自愿赠与”的条款,这一举动表明作者做出了接受赠与的意思表示;而微信用户点击“赞赏”选项并无偿支付一定现金的操作,表明微信用户做出了赠与的意思表示。微信用户和作者意思表示一致,赠与合同即成立生效。而且,在《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协议》第1.1款、第1.3款、3.1.1款和4.3.6款等条款中以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第3.7款也多次认同微信用户给予作者一定数额现金的行为是赠与行为。

综上,微信用户自主、自愿给予作者一定数额现金的行为是赠与行为,受合同法约束。

三、完善微信赞赏的对策建议

微信赞赏是许多打赏模式中的一种,将付费模式与免费模式巧妙融合,它是互联网免费经济下的新模式。在传统的作品刊印发行的传播模式下,合理使用有效平衡了公众及时获取大量新鲜信息等公共利益和著作权人的私人权利。但是,在互联网条件下,作品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元化、电子化,使得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的界定减损了互联网条件下著作权人的部分经济利益,故应当重新定义“合理使用”的内涵。

微信赞赏中微信用户自愿选择向作者支付一定现金的行为属于合同法规制的赠与行为。微信用户无偿赠与现金的方式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先打款到腾讯设立的代收代付的中立平台,由腾讯在允许的范围内定次或定期结算赞赏所得后转至微信公众平台作者的微信支付账号中。那么在微信用户打赏后,腾讯结算赞赏所得给作者之前存在一个时间差,这期间微信用户还不能撤回赠与。但是,赠与作为一种纯粹使对方获利的行为,微信平台应当给予微信用户更多的考虑时间,并在赞赏操作上设置更多功能上的机动性,使微信用户在赞赏作者时保留更多主动权。对此,可以类比银行转账的相关规定。例如,现在各大银行出台了新的规定,从2016年12月1日起,客户通过ATM自助柜员机的转账业务,除向本人的银行账户转账的以外,银行均在受理24小时后办理资金转账。在受理的24小时内,转出的银行用户可以通过柜面或拨打客服电话向银行申请撤销转账。因此,可以在腾讯未结算赞赏所得给微信公众平台作者之前的一个固定期限内给予微信用户一次申请撤销赠与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熊琦.著作权激励机制的法律构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23.

[2]简·金斯伯格.从拥有复制品到体验作品:美国版权法中使用权的发展[J].美国版权法,2003(113):116.

[3]段维.网络版权保护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上一篇:集约化护理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下一篇:多维互动教学模式下的小学语文线上课堂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