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共7篇)

论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 篇1

杨婷婷

今年四月,我读了上官子木博士的《教育的国际视野》一书,这本书以中外教育的差异为视角,对早期教育中外差异、学校教育中外差异、学生素质中外差异、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地阐释,举例详实,理论丰厚,让我对中国当下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有了更为清醒和全面的认识。书中的一些教育教学案例让我不禁联想到了我们目前的教学工作,有几点体会较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应该称为学生学习的第一助推力。我们的教材、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是否把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有机结合了呢?“只有当学生喜欢、热爱所学的内容时,他们才会专注地投入精力,再辛苦也不痛苦。如果做的是不喜欢的事情,不辛苦也痛苦。书中介绍了各国实际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多种途径并与中国教育进行了比较。作者大胆批判了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缺乏可读性、趣味性,充斥这枯燥乏味的篇章,指出教材缺乏趣味性是学生们对语文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动手和动脑同样重要。美国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参加义务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学生都有较强的自理能力。而新疆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对乌鲁木齐9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业余生活情况调查,随机抽样319名中学生,仅8.6%经常做家务,从来不做

家务的有11.3%。其中有16岁的男孩子不敢划火柴,15岁的女孩不会缝扣子。由于当今的孩子缺乏实践性活动,缺乏来自亲身参与而构成的经验,所以他们普遍地缺乏一种综合性的智慧,缺乏处理问题的对策。这也是很多学生不会学以致用的原因之一。

论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 篇2

历史的回溯

一开始的信息技术教育仅仅只面向部分地区部分有条件的学校。中国在1981年参加了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之后在国内五所中学开展计算机修课实验。1984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信息技术教学处于大量小规模实验探索阶段。

直到2000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才规定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以及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内容。2003年4月,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明确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模块设置与内容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从2004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试点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就成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而在各试点高中开设,各学校又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开设了不同选修模块,支持学生的多样化发展。 截至2010年,高中课程改革逐渐推广到全国,信息技术课程也普遍地在各所高中学校得以实施。据教育部2009年的统计,普通高中专任信息技术教师的数量达到了39101人,信息技术教育有效地提升了全体高中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

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了必修与选修模块,注重普及提升全体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在课程设置上落脚于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们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软件等获取、传输、存储、加工和表达信息。在选修课上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路径,根据各校的情况选择开展不同方向的课程,在加强信息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虽然全国各地的开展情况仍有差异,但总体上高中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了普遍提升。但是,部分地区的小学、初中也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并且在内容上与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软件操作部分有大量重叠,导致原本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置并没有在实践中体现。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快速迭代,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软件本身又变得越来越傻瓜化,很多多媒体软件的操作不需要教学学生们也可以自学掌握。

因此,信息技术教育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进行调整与改变,更好地定位自己的教育核心价值,在已有的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体系上继续深度地提升学生们的信息素养。

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国际上不同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有着不一样的定位取向,并且近几年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梳理国际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有助于我们把握当下信息技术教育的趋势。

1.现状

美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向最为多元,各个州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差异化定位。有的偏向于信息社会文化的公民信息素养定位,也有的偏向于纯计算机科学的专业学科定位。因此,我们会看到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不同类型的框架体系,如美国计算机协会提出的计算机科学课程框架,计算机科学教师联盟提出的K12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颁布的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等一系列框架体系。最具代表性的美国K12计算机科学课程标准于2012年发布,明确指出计算思维、计算机实践与编程、 计算机和交流设备、合作和社区全球化与伦理是K12计算机科学课程的主要领域。该标准对各个年龄段有不同的定位。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6年级):计算机科学和我。2第二阶段 (7~8年级):计算机科学和社会。3第三阶段(9~12年级):现代社会中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概念与实践、计算机科学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部分州的高中课程体系里信息技术或计算机课程不是必修课程,而是选修课程,选修课程给予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们选修,并通过国家统一的AP课程进行考核。美国AP课程中CS(computer science)科目包括计算机A、计算机B两门课程。

2006年,欧盟通过了面向全民的 “核心素养”提案,核心素养包括使用母语交流、使用外语交流、数学素养与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数字素养、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和文化意识与表达。其中“数字素养”(DigitalCompetence)框架明确提出了五个素养域,分别是信息域、交流域、内容创建域、安全意识域和问题解决域。这份方案预示着欧盟许多成员国将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推荐。

英国的国家课程方案中将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划分为4个阶段,即5~7岁开始自信地使用信息通讯技术、8~11岁较广泛地使用信息通讯工具和资源、 12~14岁成为信息通讯工具及资源的独立使用者、15~16岁自主选择与使用信息通讯技术的工具与信息资源。

澳大利亚2015年发布的《设计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课程标准》中将项目管理、 设计思维、系统思维、计算思维、数字技术、设计和技术、解决问题作为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俄罗斯颁布了《信息学课程示范教学大纲》,由信息和信息活动、 信息理论、计算机、模型设计、算法与程序设计、信息技术等六部分组成。

2.特性

从世界各国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来看,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两个特性。

(1)计算思维成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之一

提升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已上升到一种思维层次。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将问题形式化。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学生能够符合逻辑地组织和分析数据,通过抽象再现数据。按照一定的算法思想支持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并能够利用计算机和其他工具帮助解决问题。

(2)数字素养成为面向全体的基本素养

欧盟所提倡的数字素养,包含信息域、交流域、内容创建域、安全意识域和问题解决域。预设着信息技术教育有着更为广泛的内容和责任。信息技术教育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们的信息敏锐度,如基于信息技术的交流,基于信息技术的内容创造,以及具备基本的信息安全意识等。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在信息时代充分有效负责任地使用技术的目标。

展望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学科。最初,人与计算机只能通过计算机语言进行交流,因此LOGO和BASIC语言成为信息技术教育不可回避的重点。后来,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各种各样多媒体软件成为教学主流,关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加工和表达信息成为了信息技术教育不可回避的主线。紧接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教育承担大众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驱动社会发展,整个社会与计算机、互联网脱离不开关系的时候,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们需要掌握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与投入到当今世界。而如今,提升计算思维的方式似乎离不开对基础语言的掌握,对算法和程序的理解与运用,对数据库相关知识的使用等一系列计算机学科的相关知识。 然而,这依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关注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同时也不可忽略技术的迅猛发展,拓展每一位学生基于技术的创造边界,为每一个人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学科也是一门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如生物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工程、数字艺术、数字音乐等。 信息技术的跨学科潜力十分显著,要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提升数字化学习的能力,以及各个学科的综合探究能力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教育。

论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 篇3

伴随着大众对中国素质教育的重视,人们不得不面临当下教育的一种尴尬:我们最聪明的孩子们,都在学校里忙着做那些做不完的题目。一些学校甚至打出了这样的标语:“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些状况让我们非常揪心,但是这些事情就发生在身边。就连无锡的高中也要挂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标语,让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名联感到“尴尬”与“吃惊”!

当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时候,“中国梦”其实就在今天的校园里—如果我们还是用一成不变的方式来培养学生,那么,学生还会有梦,我们还有梦?这样一想,真让人不寒而栗。我们苦苦地让孩子从小好好学习,结果是他们在高考之后,却把所有的试卷撕了抛向天空,以此宣泄他们心中对学习的厌恶。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说:“让学校成为一个真正可以称为学校的地方。”怎样汲取全人类教育的一点点滋养,让今天的中国教育发生那么一点点的变化,让学校更像学校,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并做出回答的问题。

对现实的思考:一点简单的国际教育比较

在德国,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了学前教育进行知识性教育,在小学以前,对孩子进行包括识字在内的知识性教育都在禁止之列。因为对孩子过早的智力开发,将会造成孩子的大脑变成一个硬盘,除了储存知识,其他功能的发育会因此而受到抑制。孩子在小学以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地成长。义务教育的这个概念,从德国的魏玛邦提出来之后,它的核心定义就是:教育应该是普及的,应该是免费的,应该是非歧视性选拔的。而应试教育的今天,许许多多的做法,都与此相悖。

我们现在开口谈美国教育、闭口谈英国教育,好像每天都忙着去鼓励孩子进行发明和创造。其实,如果一个人没有国家感、民族感,没有公民意识和基本道德修养,其他都毫无意义。诸如三聚氰胺事件、制造伪劣商品等,差不多都是学校培养出来的高材生的所作所为,因为一个没有受过专门教育的人是不知道化合物是怎么回事的。所以关注人的基本道德素养,是我们更应该看重的一个国外教育的因素。

我在美国访问时,看到过这样动人的场景:清晨,走进美国的校园,学生们面对星条旗,虔诚地把手放在胸前,庄严地大声宣誓:代表美利坚合众国的旗帜效忠在上帝之下,国家不可分割,人人享有自由和正义。一位美国校长说:“虽然每个礼拜一都要升国旗,但是孩子是不是用心向国旗、向国家致敬,这其实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在美国,对学生要求的是不参加义工活动则不允许毕业,也难以进入国内著名的学府。在25岁以下的人口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中,有46%的人有打工的经历。

从我们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和其他学校的国际课程班来看,我感到可能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用中国的应试教育的方式,来突击国外的课程以获得较高的成绩。这可能有些麻烦。因此,我要求我们的国际课程,必须像国外的课程一样:它要有社会实践的时间,有志愿者服务的经历,有探究性学习的空间,而不能是用中国的应试方式来博国际课程的高分。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就等于把所有的教育的优势都丢掉,而把所有教育的劣势都光大,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两边都靠不住的学生。

国外教育更关注对孩子品质的磨炼。比如,在法国,每个周三,那里的孩子都在博物馆里游历,因为游学是他们人生成长必不可少的经历。而现在,我们把学生关起来进行文化知识上的一种补习,而他们其实更加需要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世界各国都对必修课降低了要求,而把广阔的时空留给了高中选修课的学习。在美国的好多学校,下午两点半以后,就是大课时间,大课时间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我2013年曾经到以色列去访问过。在特拉维夫大学两个星期的学习进修当中,看到以色列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平等的人格,鼓励发问,没有权威感—这是他们创造的一个基础和源泉;第二,以色列人酷爱阅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在《圣经》上涂上蜂蜜,让孩子去舔舐书籍的味道,从而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学习基础能力的培养,才使他们拥有了那么多人类历史上的巨星般的人物。

在芬兰考察的时候,我也发现国家把支持学习当作一个基本的战略。在芬兰,他们的图书馆服务非常周到也非常人性化:你借什么书,他们就能帮你找到什么书,如果这个图书馆没有,那么在全国的图书馆里面也要尽力查找到,送到读者的手中。这么一个与无锡人口差不多的国家,但它却拥有900个公共图书馆,这是芬兰的一个基本情况。芬兰人热爱阅读到什么样的程度?就连孕妇在其专门的交流场所,也会探讨应该阅读什么样的内容。

在历史纵深中 悟思教育的终极价值

在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教育实践方面,无锡曾经创造了一个足以让我们后人景仰的教育高度:1902年,无锡人编出了《蒙学读本》的全套教材;民国时期,无锡还被评为“教育模范县”(当时无锡还是县级市);大名鼎鼎的杜威先生,曾经来无锡做过两次演讲;当年无锡也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锡山高级中学的前身—匡村中学、无锡县中学,他们当年所使用的教材,就是和英国那些著名中学使用的同样的教材,其中,数理化教材还是英国原版的。当年,学校还开设了用外语浸没的方式来教学的课程。可是遗憾的是,今天无锡的学校没有一个能达到80年前那样的水平,包括我现在任职的学校,也远远达不到我们学校历史上那样的一个高度。

这是我们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不能不承担的一个责任。我们要向无锡的历史致敬,更要像过去一样吸纳国际教育的精华,让我们对当下的教育做出那么一点点改变,这样才能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后人。

之前做过一个统计:2008年,对全国院士人数进行比较时发现,无锡院士人数排在全国第四位。但遗憾的是,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100岁以上的院士占到18.8%,90岁以上的占21.3%,80岁以上的占27.5%,70岁以上的占22.5%,而40岁以上的院士为零。由此可见,无锡当今所有的院士都是70岁以上的高龄,也就是说这些院士都不是今天的基础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这个数据让大家很汗颜。

当今40来岁的那些人,他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我们都已经是基础教育的一员了,包括我们这一代无锡的校长,但我们没有拿出好看的成绩。历史的数据告诉我们,应该担当起教育的责任。曾经的匡村中学(锡山高级中学前身),他们提出了:把发展个性,健全人格作为教育的终极价值。今天每一个省锡中的学生,都背过之前的校训:知道校训者,昭示学校训育之旨,俾学生之所遵循也。我校校训曰诚,曰敏,夫真实不欺则为诚,择善践行则为敏……之所以让学生记住这些,就是让他们有“立身有诚实之美德,做事有敏捷之习惯,勿蹈机械变诈之习,勿为苟安旦夕之计,方能救国于一发千钧之危,庶不负本校校训之宗旨也”。

培养要以身心为先,以品行为主,以能力为重,以习惯为基,能够实现人(学生)的愉悦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一个生命旺盛的人,精神高贵的人,智慧卓越的人,情感丰满的人。这是百年历史昭示的教育终极价值。

在中央电视台,我和崔永元对话的时候,引用过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以人为本”,真正把学生当成人,“实现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

孩子就是孩子,孩子不是家长的面子,不是学校的牌子。应该努力地促成一个人健康、和谐、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学校不能只考虑升学率,因为升学率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辅助产品。有了人的全面的发展,自然可以优雅而体面地通过考试。我们不能仅仅追求升学率,不能把哲学上的根本价值降低为次要的价值,也不能制造根本价值和重要价值之间的价值对立。

我们的选择:让教育细节指向崇高的价值追求

教育的终极价值其实是为了生命的幸福。人生的价值可以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就是精神享受;优秀,就是人之成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真正的人。因此,二者都取决于人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学校努力做的是让学校所有的教育细节都指向崇高的价值追求,培养精神高贵的人。在省锡中,不参与义务活动的孩子,是不能拿到毕业证的。学生去义务看望老人,去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会抚慰老人的精神,学会承担社会责任,这些行为的根本就是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

每一年的9月18日,我们要停课让学生去清唱国歌。那一天,让他们知道,这一首国歌,原来是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喊出来的,它应该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强声。

每一年,我们组织学生们给“远望号”科学测量船的官兵送行,向他们致敬。对于那些亲自把祖国梦想送上天空的人们,学生们不能不向他们表达由衷的敬意,这是体悟崇高和感受崇高的活动。

每一年无锡沦陷的那一天,我们要都组织中学的学生从新校区步行走到老校区。因为在日本兵的太阳旗插上无锡城头的那一天,无锡的一批热血青年,就从无锡城步行走到匡村中学,在那里成立了“无锡抗日流亡青年先遣团”,走上了抗日的道路。这一天,让学生重走“锡流路”,就是还要秉承无锡人血脉中的那份血性。

我们让学生做终身的阅读者。在省锡中每一个教室的后面,打造出一间小的班级书屋,把天堂搬到离学生最近的地方,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实现精神的成长。“学习”在今天不能是只做题,还应该让学生多读一些书。这些作为都是我们把国际教育中的一些共识搬到学校里面,力图让当今的学校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俯下身来,努力为我们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比如,在省锡中,高一高二的学生可以选择的艺术课程多达17门,其中部分门类一直上到高三。再比如,学校引进了哈佛大学的辩论课程让学生自主吸收,接触世界最顶尖级大学的课程。

在无锡的历史上,最成功的国际教育是把国际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应用于课程实践中,从而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今天,我们完全有能力让一些孩子出国接受教育,拓宽自己的视野。但是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改变我们当下的课程,引入最先进的理念,使学生不出国门,也能够用国际化的方式来培养他们—无锡未来的希望所在。

也许这可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是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每天都要给自己留一点做梦的机会,否则我们的心里那盏照亮我们生活、工作的明灯就会熄灭”,“只有不让遥远的地平线在我们的视界中消失,我们的脚才能迈出有意义的一步”。

论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 篇4

2015年5月3日,我和朝阳区骨干书记和新任书记班的48名成员汇聚在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共同经历了为期十天的国际化培训。区教工委刘丽彬书记为我们作动员,机器了我强大的学习热情。情怀、视野、责任、激情也是我们整个培训过程的关键词。此次培训活动旨在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素养,使之成为具有大情怀的国际朝阳教育人,使之成为智慧型教育管理者的重要手段。

一、开放视野 丰富认识

教育的国际化既激发了我们对中西方教育的比较思考,也延伸了我们对教育思考的视角。通过对中国和加拿大教育的比较我认识到了两国之间政府对教育管理的层级相似,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似,有着相似的对教师的资格与管理,同时也都面临着教育发展中的困惑。二者之间在课程设置,学校对教师的人事管理模式、管理框架方面存在差异。只有客观地认识中西方教育的异同,才能更好的相互吸收与促进,使当下的教育发展更符合未来社会的需求。

西方关于科学教学的技术应用促进了我对现有教育发展的反思。已经习惯了以成绩论英雄的教育评价方式,我们应该对未来的教育持有怎样的教育情怀?21世纪的学习者应该能够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具备全球意识,善于沟通、协作,处事谦恭,善于解决问题,具有批判性思考的意识。

Rick教授为我们由浅入深地讲解了STEM。STEM教育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教育。Rick教授指出要在交互、体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通过针对STEM及对 “合作式“、”探究式”等学习方式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我感到要结合学校及教师实际,加强学科知识间的整合,促进学科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并努力将科技融入到高质量的学习中,将现实生活应用在学习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思考中,实现深层次的研究、理解性的学习,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而生动的思维过程。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养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认为上学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取得好成绩,他们特别重视学习过程,相信努力越多,能力提升越快,他们认为,即使是天才,也要努力才能学有所成,遇到考试成绩不理想之类的打击时,成长型学生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倍加努力,或者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完全不同,他们只想表现得聪明,并不想努力学习,他们对努力持否定态度,认为只有能力不足的人才需要努力学习。有天分、智商高的人即使不努力也能成功。他们相信成绩不好是由于自己不够聪明,于是更加不愿意努力或者干脆不选学的差的课程,甚至在考试中作弊。

二、多元融合、理性思索

两名外教专家Richard whirt和Darren Hoeg创设出平等、尊重、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我们领略了加省的教育魅力。教师带领我们重温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再次深刻地感悟到其理论的核心,即人的智力结构是多方面的,在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中都具备至少八项智能,这些也是人类最基本的智能,人人都具有这些智能潜能,只是各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程度和发挥程度不同。那么,结合智能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就应该要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工作中,我们教师应该要注重发挥学生个体的优势智能,去带动弱势智能发展,把强项迁移到其他领域,同时还要在肯定-接纳-启发-协助下,努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展示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多元化的全面发展。

在讲到的深入学习的6大要素时,我学习到有效学习的首要条件三个主要问题,更是引起我们的激烈探讨,大家纷纷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大数据时代来临带来的人才多样性需求,个人发展诉求日益彰显,人们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价值追求趋向多元,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幸福感和生命价值。从而期盼有更好的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应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带来可能,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被激发,逐渐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同样,教师主动变革的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也应不断增强,在变革中找到更深层次的责任和更崇高的使命。

三、更新观念 踏实实践

外教老师授课方式灵活多样,通过给元素周期表找朋友、液体密度鸡尾酒实验、参观“美术馆”课后卡等教学互动模式的体验,充分调动了学员们对东西方教学方式的思考。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未来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怎样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创造性,让每个孩子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我们每个教育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回头审视我们的教育,改革的路还很长。重要的是要回归理性思考,高站位也要结合学校及教师实际,加强学科知识间的整合,促进学科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并努力将科技融入到高质量的学习中,将现实生活应用在学习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思考中,实现深层次的研究、理解性的学习,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而生动的思维过程。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培养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多元·共存:论国际理解教育专题 篇5

陶华坤 著

内容概要:

国际理解教育,旨培养具有多元文化之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精神与能力的“地球村民”,促进世界的持续和谐发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贯穿于所有课程的教育理念,被视为一种新的学习领域,是一种培养全球公民意识的终身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是对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内涵的充实和丰富。国际理解教育是高于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具有思想引领作用,是上位的、高层次的学习。国际理解教育具有一流教育的特征。

作者简介:

陶华坤:安徽蚌埠人,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不同地市任20年中学校长,曾任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教育学院中学校长培训客座教授、师范大学兼职研究员,现从事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市政府通过报省政府《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教师。著作13部:《校魂》《校长谈治校》《校长发展学》《电视剧本-校魂》《“规范+特色”办学模式》《新教育学校全面质量管理》《学校教育力》《走进名校:构建以学为基点的组织新模式》《区域教育发展战略与运行机制》《都市教育》《多元·共存:论国际理解教育》《“质量-效益”型教育》《教育家-思想的接生婆》。入选《世界优秀专家名典》《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等;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其事迹。

目录

导论 民族融合:“共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国际理解教育与教育国际化

二、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研究

三、探讨学校国际理解课程的理论框架

第一章 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人心的丧乱

第一节 全球视野——价值观认同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二、国际理解的意识与能耐是衡量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文化可以是一种有意识地被培养和操纵的工具 第二节 多元文化:五大学习领域

一、让教育植根于“和平文化”之中

二、反对国际理解教育中的霸权主义

三、“和平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第三节 民主精神—自由存在于精神和心灵之中

一、中国梦·美国梦·俄罗斯梦

二、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的基石

三、教育需要“外行者来搅局”

第二章 在阵痛中寻找国际理解教育的解药

第一节 治学者不纠缠说不清的学问

一、以事件作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契机

二、寻找国际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平衡点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 第二节 国际理解教育是高于知识与技能的教育 一、四大支柱: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

二、在课程里与世界“对话”

三、基础教育面临“国际化”大考 第三节 寻找教育改革的实践领袖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能力目标

二、思考是语言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用国际化思维管理学校

第三章 构建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体系 第一节 将国际理解教育当作国家事业来推行

一、大学应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聚合体” 二、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三、课程研究:在选择中拓展,在拓展中发展 第二节 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

一、中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建构

二、为了未来:走在与世界“对话”的路上

三、探索培养国际公民素养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 国际理解教育贯穿人的终生

一、梦想与责任:在学会合作中彰显个性

二、再长的光荣榜也遮挡不住应试的“短”

三、在成人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思考

第四章 培养确立国民意识前提下的全球公民 第一节 换位思考:创新思维方式

一、先瞄准再射击:用远大理想来指导思维

二、团队思维与个体思维——孙悟空斗不过白骨精的原因

三、重视法理的“契约精神”

第二节 兴趣培养:善于思考者终将成功

一、智力革命:在学术研究中自己培养自己

二、形象思维的研究是“思维科学的突破口”

三、考试的目的是大家一起求进步 第三节习惯养成: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一、商界领袖: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二、天公疼憨人: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三、实现培养“中国人·世界心”的目标

结语 社会和谐:在求同存异中生存与发展

一、相互依存:世界是靠冷静和智慧来维持

二、和谐世界:民主、和睦、公正、包容

三、合作共赢: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序言

国际理解教育,旨培养具有多元文化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吸纳的精神与能力的地球村民,促进世界的持续和谐发展。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贯穿于所有课程的教育理念,被视为一种新的学习领域,是一种培养全球公民意识的终身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是高于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具有思想引领作用,是上位的、高层次的学习。国际理解教育具有一流教育的特征。

一、走出“国门”的教育 冲突•建构•融合。《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和不同的价值观既冲突又融合,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根基是学会“理解”与“共存”,共创和平环境。国际理解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理解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等,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全球共同生存发展意识和理念。

“走出国门”体现文化张力。一个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应看对世界输出了多少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数字化时代的公民素养和责任同样重要。21世纪的学习意味着学生在精通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以一种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方式,制造、整合、评估各种信息。汇聚向上的力量,在理性与经验间攀升。

二、视教育为改变社会的力量

教育是国家凝聚力形成的重要依托。当全世界的公民都理解全球问题和掌握解决冲突的技巧,愿意为正义而进行非暴力抗争,以保护人权和平等的标准而生活,尊重地球和每个人时,和平文化才会被接纳。教育就是传授社会共有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和信念,只有把和平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和组织原则融入到家庭、学校和社区中,才能从根本上夯实和平的文化根基。

不健康的学校教育将威胁到社会的生存。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学校就在不断强化效忠天皇、尚武和绝对服从、称霸亚洲的军国主义教育体制。据统计,“二战”结束前夕,包括师范学校在内,当时高等教育机构的男女学生总数约28万人,其中18万人属于战争动员对象,大批青年学生走上前线,从而沦为法西斯主义的帮凶。

三、教育之道,道在心灵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是“以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人的心灵是一个极其宽广、复杂、多变的世界,“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教育的全部秘密在于解放,在于尝试着放弃控制之心,渐渐地,不仅解放了孩子,也解放了自己。“教育就是生长”。让我们在生长的教育过程中,抓住教育的道,教育的根,回归教育的本质。

思想力是人类行为的碑石。开辟的教育家是教育思想的传播者,脑际有星河宇宙,笔底涌万顷波涛。教育人怀着对教育的真诚情怀,为生活而教。教育是精神唤醒、潜能显发、内心敞亮、主体弘扬、个性彰显与灵魂感召。教师应具备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学校要采用知识管理建构新文化。著作《多元·共存:论国际理解教育》以理论研究的范畴思维,准确理解和把握国际理解教育之本真,搭建新的国际理解教育理论框架,能为建构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是图书馆藏之珍品。

国际理解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新亮点和教育发展的新生长点。国际理解教育注重“理解”,理解是注重认识和体验的心理过程。写作的过程是心灵和精神的炼狱,为拓展国人的教育视野,著作《多元·共存:论国际理解教育》穿越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弘扬中华精粹、瑰宝,为读者留下拓展与思索的空间、享受思想的盛宴。

2015.12

论历史教育的国际视野 篇6

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 又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其主要教派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耆那教。这些宗教影响着印度社会文化的每一部分。在印度有83%的人为印度教徒, 13%则为穆斯林。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教徒不和, 其源出于英国人“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1947 年, 印度、巴基斯坦分治, 触发两大宗教的流血冲突。几十年间暴乱冲突不断, 宗教冲突的残暴性和非人道性使得原本引人向善的宗教却让“恨”的种子生根发芽。[1]宗教对立冲突是由于相互憎恨、抱怨和怀疑的情绪意识已深深埋根于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教徒之中, 对立宗教间的偏执顽固性和骄傲自大, 自以为本身的宗教比另一种宗教更为优越, 从而使教徒之间嫌隙隔阂非常深。

2014 年12 月上映的印度影片《外形醉汉PK地球神》 (P.K) 极大程度体现了印度电影在宗教题材方面的大胆突破。影片采用两条故事线, 第一条讲述了外星人PK误打误撞来到印度, 因飞船遥控器被人抢走而求助于印度各大宗教, 渴望神来帮他找回遥控器回家;第二条故事线讲述了大学生嘉古与她相恋多年的男友因宗教信仰相悖被迫分开, 返回了家乡成为了一名记者。片中最犀利就是对宗教神棍一针见血的批判。外星人PK求助神渴望得到帮助, 但他却看到印度虽宗教众多, 大家供奉不同的神灵, 却时常谎话连篇, 斗争不断。PK虔诚地认为求助各大宗教的神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可他看到的却是扭曲教义的宗教神棍麻醉群众, 误导印度社会的现实。印度电影作为社会文化的代表, 反映着印度的社会状况。特别是二十一世纪后发展日趋国际化的印度电影, 在涉及宗教题材的处理中颇有世俗化的倾向。片中外星人PK作为印度文化圈的局外人揭露了印度荒唐愚昧的宗教陋习, 其“求助神是否能得到帮助”的思辨性也使得影片上映后取得339.5 (千万) 卢比的高票房成绩, 位于2014 年度印度电影票房榜榜首。[2]

二、对于政局意识的大胆突破

近年来各宗教, 地域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印度电影中常常被提及, 尤其像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对峙等。然而印度影片在处理这些敏感题材时则贯彻了印度政府所倡导的“宗教宽容”理念, 以更为开放的心怀去传达世间和平与大爱的思想。不同地域与教派之间不应仇视和敌对, 而应互相包容和理解。一些人为设定的界限和禁忌在影片内容中统统被取消。不论是2004 年上映的《爱无国界》 (Yash Chopra's Untitled Film) 中印度直升机救生员与巴基斯坦女孩的爱情故事, 还是2006 年1 月上映的《芭萨堤颜色》 (Rang De Basanti) 中的坚定的印度民族主义者与巴基斯坦小伙最终达成和解的故事, 抑或是2015 年7 月上映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Bajrangi Bhaijaan) 中印度大叔和6岁巴基斯坦女孩的温情故事。

影片《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Bajrangi Bhaijaan) 是由卡比尔·汗执导, 萨尔曼·汗、卡琳娜·卡普、哈尔莎莉·马尔霍特拉主演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了一个拥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单纯印度男子帕万费尽周折帮一个巴基斯坦哑女沙希达与父母重聚的故事。巴基斯坦女孩沙希达六岁了却还不会讲话, 心急如焚的母亲带着她去印度德里的大清真封朝圣祈愿。然而沙希达却在返回巴基斯坦的途中不慎下车, 母女两人被迫被分隔在印巴国境两端, 虽近在眼前, 可又不啻远在天边。帕万是一位生活在印度德里的哈努曼神的忠实信徒, 逢哈努曼神必拜。他在街头看到了衣衫褴褛沙希达后, 将她带回家中照顾。这看似简单的两个人物之间却跨越着社会阶级、宗教分歧和国仇家恨等多重隔阂。对帕万来说, 沙希达不仅是一个异教徒 (穆斯林) , 而且还是来自与印度关系紧张的领国巴基斯坦。然而当帕万得知沙希达是来自巴基斯坦的穆斯林后, 仍毅然决定亲自将小女孩送回她家人身边。影片大胆地将这两个角色安排在一起, 巧用人类的大爱将淡化宗教及政局意识差异的问题, 借用印度教义中的信仰来诠释人们心中的爱绝不仅仅是一尊泥塑的佛像, 更是存在于内心的大爱, 无关国籍与宗教;对这个世界来说, 信仰也不应仅仅是五花八门的宗教流派, 抑或各种哲理思想, 而是能够跨越阶级、宗教、种族、地域、国籍的大爱。

随着越来越多的印度电影在创作中选择打破宗教禁锢与社会政局问题, 通过电影思想来摒弃恶习, 弘扬和平大爱的主旋律。印度影业得以将这种正能量展现于国际舞台中, 使得海外观众对印度片的记忆从最开始歌舞搞怪的风格开始改观。然而这种电影创作思想的主旋律也影响着印度本国的政治决策。著名的印度国父甘地曾为了印度政府扣押巴基斯坦的款项作出绝食抗议, 最终迫使印度政府归还款项, 解救巴基斯坦于破产的危难之中。甘地做到了自己对“大爱”信仰的坚持, 也缓和了印巴两国的紧张关系。此外, 印度与孟家拉两国于2015年签订交换陆地边界协议批准书, 互换超过160 块废地。这项协议令国力弱小的孟加拉国喜出望外, 却也使得印度损失了近一万公顷的土地。印度为5 万多民众过上安定的新生活, 主动选择令自己吃亏的决策, 实乃大爱情怀。这也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件典范事例。

三、对于种姓制度的大胆批判

种姓制度所带来的阶级矛盾是印度长期以来都存在的社会问题。种姓制度是根据姓氏、种族, 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印度教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其中婆罗门地位最高, 其余种姓的社会地位依次降低。种姓制度在印度现今依旧盛行, 人的高低贵贱就以种姓区分。不同的种姓之间严禁通婚, 甚至老死不相往来。[3]印度影片在题材选取中直击种姓制度, 渴望通过倡导的人间大爱从而修正种姓制度背离现代社会价值观的问题, 以清除种姓顽疾。2001 年6 月上映的影片《印度往事》 (Lagaan:Once Upon a Time in India) 中描述了印度民众在种姓制度下的复杂关系。片中布凡不顾旁人反对, 鼓励身份低下的“贱民”喀拉一同参加球队最终取得胜利的场景, 是对种姓制度的对抗。2002 年上映的影片《宝莱坞生死恋》站在道德伦理的层面对印度的种姓制度进行控诉。影片讲述了因门当户对观念而造成的爱情悲剧故事。一对恋人虽是青梅竹马, 却因社会阶级地位悬殊而被强行拆散。因种姓家规的限制, 男主人公在生命临终时也没能见到自己的爱人最后一眼。而在2015 年上映的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Bajrangi Bhaijaan) 中, 导演希望通过人间大爱来淡化种姓制度。影片中拉茜卡一家属于印度教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其父亲频频提及种姓之分。对守旧的人来说, 破坏种姓制度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但人的本质并不会因为种姓的贵贱之分而有所不同。就像主人公沙希达不管是属于婆罗门还是穆斯林, 她都是一个同样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而帕万则用自己心中的大爱跨越了种姓制度的鸿沟, 在护送女孩回巴基斯坦的一路艰辛历程中, 他得到了内心的成长。帕万坚持护送沙希达回到巴基斯坦父母身边的执着信念深深感动了印、巴两国人民, 影片也借此传达信仰的本质不重在形式, 而在于内心的理念。人性的闪光点终将战胜政治、宗教、种姓的隔阂, 正所谓大爱无疆。

四、总结

近年来, 印度影业在本土及海外市场中都取得巨大进步。越来越多的印度影片并不浮于表面的制作技术与形式包装, 而是从创作思想层面做出从内及外的大胆突破。印度电影工作者们在对于宗教、地域等敏感题材的选取中, 从之前的不碰渐渐发展为现在的必碰。他们把影片中的人文关怀设定为主题, 在宗教政治的纷争里找到一个平衡点。然而以争议性题材为创作突破口的印度影片在取得成功的背后, 也离不开印度电影审查制度的扶持。《外星醉汉PK地球神》 (P.K) 2014 年在印度本土上映时曾引发巨大的争议。印度人民党所在的多个地区领导人及印度教激进分子对电影中流露出的对于宗教的讽刺表示出极大不满。然而电影的宣传、上映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产生这种局面得益于印度的电影审查制度。和其他国家一样, 印度也有自己的电影审查机构即印度电影审查委员会 (CBFC) 。印度的电影分级制度共分为四个等级, 即U级, UA级, A级, S级。其中U级和UA级适宜所有人群观看, A级和S级则为限制级别。[4]任何影片发行之前都必须经过委员会的批准, 然而印度电影的审查制度却区别于我国, 其更倾向于评级工作。在每年大量送审的印度影片中, 很少有未过审的例子。印度较为宽松的电影审查制度也为其争议性题材影片的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使得影片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倡导的价值观趋向可以为印度未来的发展提供更深远的致思途径。

摘要:从1913年至今, 印度电影在其诞生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如今要论电影产量, 印度电影业当之无愧是世界之最。1995年上映的《勇夺芳心》 (Dilwale Dulhania Le Jayenge) 被称为印度影片打入国际市场的标志, 自此之后的20年里印度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逐年提高。随着全球电影业资源在国际市场上流动和配置越来越自由, 印度电影的选题也发生着新变化。其表现在影片对于宗教题材、政局题材、种族题材的大胆选取与突破。

关键词:印度影业,国际化视野,宗教问题,政局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叔英.宗教与印度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46.

[2]谭政.2014印度电影产业观察[J].当代电影, 2015 (01) .

[3]汪许莹.当代印度电影的世俗化建构[J].艺术百家, 2012 (07) .

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分流 篇7

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可以说是全球职业教育及培训的最新政策共识和行动走向,议程要求,“提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也明确提出,中国将“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可见,在未来15年内,我国政策框架必然会对联合国的系列倡议(包括教育领域在内)作出响应,并立足基本国情向前推进。

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教育2030行动框架》,其目标是“到2030年,确保所有女性和男性平等获得可负担的、优质的包括大学在内的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涉及职业教育的内容是:“从中等教育及包括大学在内的高等教育开始,为年轻人和成年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减少技能发展、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障碍势在必行。在不同教育层次上提供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包括大学以及成人学习、教育与培训在内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都是终身学习中的重要因素。促进终身学习需要采用跨部门的解决路径,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人的正规、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有必要为大龄成年人提供平等的进入大学的机会,尤其要关注成年人中的弱势群体。”

该文件在职业教育的指示性策略方面倡议:“开发针对职业技能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和技术同高等教育的跨部门政策,加强科学与政策发展之间的联系,以便同不断变革的环境保持同步和关联;促进有效合作,尤其是公私部门之间的合作,让雇主和工会都参与合作实施过程。制定开发政策与项目,为促进高等教育中优质远程学习的供给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和技术应用,包括互联网、向大众开放网上课程以及其他满足提高入学率、可接受的质量标准的各种模式。为所有年龄段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年轻人、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大学以及成人学习、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改善和调整自己的技能,特别关注性别平等,包括消灭建立在性别基础上的障碍,关注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初步勾勒了未来15年世界范围职业教育及培训的发展前景。

在这一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具有可比性的框架——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2011年版的ISCED对职业教育的最新定位是:“主要为学习者掌握在某一特定的、或某类职业或行业从业所需的知识、技艺和能力而设计的教育课程。这样的课程可能有基于工作的成分(即实习)。成功完成这类课程后,可获得由相关国家主管当局和(或)劳务市场以从业为目的而认可的与劳务市场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ISCED也为职业教育分流树立了标杆。

如图所示,中等职业教育(ISCED2-3级),分别相当于我国初中和高中阶段,教育课程和相关资格证书划分为4个子类别,获得其中一个本级学历文凭便可直接通向5级及以上第一个高等课程。中等后非高等教育(ISCED4级),在中等教育基础上提供学习机会,为进入劳务市场和高等教育做准备,对象为期望获得知识和技艺、能力低于高等教育复杂程度的学习者。高等职业教育(ISCED5级),相当于我国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有些国家划分普通高等教育和专业(专科)高等教育,有的国家完成ISCED5级课程者便可参加ISCED6级(相当于学士)或ISCED7级(相当于硕士)教育,各国学历学位授予方式差异很大。

综观各国教育纵横交叉的分流模式,其中有许多国家的政府主导作用甚于市场调节作用,在法律政策层面就明确了政府、学校、企业、社会乃至学习者对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成本分担的责任。目前,没有什么国家、地区的职业教育能在政府完全放任不管、单靠企业需求驱动的情况下取得良性发展,另外,也很少见到由政府包办职业技术学校、完全没有行业企业参与的成功范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的职业教育及培训正彰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不仅成为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升级的基础条件,还成为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业态的强劲动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高度重视提高职业教育及培训的质量(用户获得有用性)和效率(资源配置合理性),同时也着眼于个体的发展,促使终身学习尽可能地涵盖学校学历教育,并与在职培训融为一体,把职业教育体系打造成国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正在努力优化教育结构体系,推动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衔接,与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培训相互连通的“立交桥”。展望未来,作为教育体系同劳动力市场关联最直接、最紧密的领域,职业教育与培训必将成为贯穿公民学习和发展路径的重要枢纽、环节。

上一篇:上海金融考研辅导班下一篇:转变观念,培养能力,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