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2023-0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山东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策略研究

名镇名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呈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村庄部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是文明延续的“根”与“魂”。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名镇名村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与价值追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文明历程,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早在1982年,我国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得以形成。此后,又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将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特别是 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表明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制度逐渐成熟,国家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在这种形势下,档案文化作为联接名镇名村历史的重要纽带、档案部门作为档案文化的实施主体,在服务名镇名村发展战略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实现怎样的作为呢?

一、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的意义

(一)充分实现名镇名村的社会价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积淀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丰富的建筑遗迹、历史文物或传统文化往往可以较为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风民俗,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必须借助其突出的文化资源。档案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形成部分,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和形式,在名镇名村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档案文化服务也因此成为档案工作发挥社会作用、为名镇名村做贡献的重要途径。档案部门在服务名镇名村发展中通过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合理利用名镇名村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其自身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名镇名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再利用,最大程度地彰显名镇名村的文化内涵,使其社会价值得以充分显现,对于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名镇名村的发展可以反哺档案文化

档案部门在开发、宣传名镇名村档案资源,增强其公众关注度,提升社会知名度和文化传承度的同时,名镇名村的开发、保护与发展也会产生大量记载着各项事业发展历程的档案。为档案文化建设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和素材,有利于档案工作积累新的历史文化财富。同时,在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名镇名村的发展对档案部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促使档案文化服务在引领社会、推动发展、服务人民上下功夫;在档案文化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从而不断反作用于档案文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由此可见,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可以使其社会效益更大化,社会价值得以最大发挥;反之,名镇名村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档案工作,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新的发展平台,两者实现了“双赢”。

二、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的途径

(一)利用宣传优势,亮出名镇名村“名片”

第一,针对名镇名村特色举办档案展览。档案展览是开展名镇名村宣传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深入挖掘名镇名村独具特色的档案文化资源,运用巧妙的构思与创意,用通俗的文字、生动的图像以及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实物将其展示出来,让公众多形式、多角度地认识档案、了解档案,从而提高名镇名村的社会知名度,充分发挥文物史迹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对激发人们保护村镇的意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旅游功能的开发都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运用广播、电视、网站及微信平台等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借助新媒体,使社会共享档案文化成果,使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真正获得民众与社会的认可、响应。组织有关部门摄制反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的专题片;在广播电台播放反映村镇历史的系列节目;在档案网站、微信平台推送介绍名镇名村内容的文章、微视频。通过媒体平台,各种社会组织、档案工作者、社会公众等在公共空间进行对话、沟通、交流,使各类信息、资源、灵感相互碰撞、产生火花,为促进档案文化资源服务名镇名村进行创造性转化服务。

第三、借助“6·9”国际档案日等活动为名镇名村宣传造势。2015年“6·9”国际档案日期间,天津市档案馆以“档案与你相伴”为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国际档案日当天,天津市档案馆设立专门展台,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专程邀请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杨柳青镇木版年画第六代传承人来馆展示传统技艺绝活。活动期间,由“非遗”传承人现场介绍、示范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并邀请市民亲身动手体验,引起了广大市民的浓厚兴趣。通过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进一步宣传了杨柳青镇,凸显了古镇的历史文化魅力。

(二)加大征集力度,留住名镇名村“记忆”

为了使名镇名村的档案得到妥善和永久保管,檔案部门应及时地将反映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老照片、古地图、旧视频、地方文献史料、个人手稿、历史建筑设计图纸等全面收集进馆。为了突出征集方式的多样化和主动性,档案部门可以利用声像设备,对乡村村容村貌、民俗活动、风俗习惯、传统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拍摄,全方位地记录名镇名村的原貌与风采。除了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拍摄和积累,档案部门还要拓宽收集渠道,向社会、个人、社团组织征集有关历史村镇保护、村落发展变迁的档案,保证征集渠道的多样性。

(三)开发编研产品,打造名镇名村“品牌”

保护、发展名镇名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从而创造城市记忆的新价值。档案部门应自觉地把档案编研工作纳入名镇名村的服务计划中进行规划和发展,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服务工作中找准切入点,形成影响力。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的突出方式,就是集中学术力量,对古建筑和传统村落历史文脉进行挖掘和研究,开发档案编研文化产品。有针对性地编辑制作反映地方特色的史料汇编、地方志书、专题画册。在报刊上开辟专栏,撰写反映名镇名村历史文化积淀的专题文章。适时营造档案文化效应,在构建城市记忆、服务政府决策、满足文化需求、留住美丽乡愁方面展现和发挥档案文化的“软实力”。

三、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的创新策略

1.突出特色,彰显地方韵味

每一个名镇名村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特点。档案文化服务名镇名村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品牌。近年来,天津市档案部门努力挖掘馆藏资源,编纂了大量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天津历史悠久,在我国近代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市域范围内,有很多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以及特色村镇。天津市档案馆充分利用自身馆藏,结合北辰区村镇文化资源,编著了《档案中的北辰》一书。在此影响下,北辰区开展北辰记忆编纂,形成了具有北辰地域特色的“北辰文化”品牌。2013年5月14日,北辰区举行地情资料丛书首发式。该丛书包括《档案中的北辰》、《北辰纪事》、《奋斗中的历程北辰区卷》三部分,真实记录了北辰区历史、民情及党的发展历程,充分发挥了资政育人的社会功效。

2.整合资源,形成文创体系

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系统挖掘某个地区或某个领域的档案文化价值,形成集聚效应。为弘扬先进文化,发掘、保护和宣传城市历史,呈现天津市名镇名村独特的乡土魅力,实现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目的,天津市档案馆创新历史档案开发利用模式,通过与有关方面合作,启动了《档案中的名镇》系列丛书项目。列入该项目的城镇,大多历史文化底蕴积累相对丰厚、立镇时间悠久、在各自区域历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 为所处各区的大镇或名镇,在区域规划和社会发展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主创部门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积累,使这套丛书达到相当的规模,为整个天津市域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相对充实丰富的原始资料。目前,作为该丛书的《档案中的独流》(上)已结集出版。该书收录了清朝末年直至1949年之前有关静海区独流镇的各类档案和图片近1200页,反映了独流的悠久历史及社会风俗、工商经济、民间生活等。据悉,这些档案全部是首次向社會公布,具有极高的历史见证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不但对研究独流镇及静海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探讨天津地方文化、中国运河文化也将发挥特殊的作用。

3.主动出击,多方协作配合

档案部门要加强对档案资源的深层次开发,更多地体现档案部门服务名镇名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构建以名镇名村需求为导向,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档案文化服务体系。从过去以档案馆自身力量为主转变为借助社会力量共同制定档案文化服务战略。一方面要加强档案馆际间的交流合作,互相提供工作思路,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档案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探索尝试与相关部门的积极沟通和密切合作。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史志部门之间可以合作编撰、开发集资料性、研究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文化产品,使档案文化服务的范围更广阔。还可以与文化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作,建立一批档案文化研究基地,广泛开展村落研究、文物保护、古迹建筑等专题的档案文化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

四、结语

名镇名村创造了特殊的地域文化,见证了众多的历史事件,在地方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人民文化需求的空前高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名镇名村在发展的同时也为档案文化服务提供了无限的机遇与可能。这既是新时期赋予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档案工作者通过档案文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档案部门只要把握时机、找准定位、勇于担当,必将在这场延续历史文脉、保存人类记忆的战役中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作者单位:天津市档案馆)

作者:张甜甜

第2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迫切性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针对 目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面临的形势机遇,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迫切性

Key words:Historical famous towns and villages;Protection;Urgency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至今分五批公布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公布了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使我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扩大到更大的范围,也使我国不同地域历史村镇传统风貌和建筑艺术的展示有了更广阔的舞台。保护好这些名镇名村对于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和延续历史文脉,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1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回顾

2008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分别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保护规划的编制、保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条例》自2008年7月1日实施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1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审批工作

2008年以来,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先后组织了第四、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和公布工作。目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数量达到了350个(其中名镇181个,名村169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700余个,使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日臻完善。

1.2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章规范制订工作

《条例》颁布后,建设部着手完善名镇名村保护法规的制定工作。研究起草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这些办法分别从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公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了规定,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保护管理提供了技术依据。目前,这两个办法已经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已于近期征求有关部门和各省的意见,待修改完善后发布。

1.3积极支持和推进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

为加强各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交流与合作,建设部2009年、2010年先后在上海市枫泾镇、江苏省周庄镇召开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与全体历史文化名镇的代表共同议定了《枫泾宣言》、《周庄宣言》,汇集众多代表的意见,表达了“坚持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保护名镇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心声。同时,各地也分别加强了地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力度,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保护条例》,河北省起草了《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办法》,山西等省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成果,公布了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海南省开展了“十大古村落”的评选,将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镇古村落列入了地方重点保护的范畴。

1.4在汶川、玉树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坚持贯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精神

汶川、玉树等特大地震灾害,对一些古镇和古村落造成了严重破坏,建设部在指导地方对历史遗存进行抢救性修复的基础上,在指导地方编制灾后重建规划时,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有关要求,坚持在重建工作中注重历史风貌的延续及传统特色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这些地方古村镇的完整性,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5加大了国家专项资金对保护工作的支持

“十一五”期间,在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支持下,全国共实施了78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其中中央直接投资2.7亿元,主要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和环境整治。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改善镇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保护街区、村镇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以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形势和迫切性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在城镇化过程中,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历史名城(街区、村镇)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2006年,“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又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应该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清醒地看到,尽管我们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保护意识薄弱。

一些地方的领导对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识,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城镇和村庄发展对立起来,在工作中重建设,轻保护,没有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些地方将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拆除后兴建仿古一条街,这种做法就像将不断增值的祖传古画换成了一文不值的现代印刷品。

二是依法行政力度不够。

一些地方不严格执行保护规划,随意修改保护要求,结果导致部分古镇、古村落的历史格局被破坏;文物古迹周围的历史环境被破坏;一些地方的历史建筑被拆毁。

三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滞后。

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保护工作缺少必要的依据。在保护中往往重视个别“点”的保护,而忽视对自然历史环境的保护,导致镇和村庄的整体风貌被破坏。

四是保护资金不足,古村镇和历史建筑缺乏定期的全面维护。

一些古镇内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落后,建筑年久失修,居民居住条件差。由于缺乏专项保护资金,这类地区的建筑处于消极保护的状况;或交给开发商进行整治和建设改造,由于商业利益的急功近利,其结果往往毁坏了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五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存在着“开发性破坏”。

“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部分历史建筑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建造了一批毫无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将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作为普通的旅游资源开发,以经济效益为单纯的追求目标,造成了“开发性破坏”。

六是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亟待建立。

不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对资源的种类、数量、年代、工艺、材料等基本信息没有建立档案,导致保护管理缺乏科学的安排,影响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目前,我国仍然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在这一时期,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存,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发现,一些地方以推进城市建设土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名,搞大规模的村庄迁并,不少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历史的村庄被迁并和拆除,不但造成了村庄原有的传统格局和风貌不复存在,一些有价值的民居院落遭到破坏,而且严重损害了农民的长远利益。因此,要解决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就要求我们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坚持正确的理念和方法,不能急功近利,注意少走弯路、避免犯错误,在保护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要做好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即不仅要将保护规划纳入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之中,而且要使编制的保护规划与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土地规划相衔接,共同指导当地的保护和发展。

第二,做好老区保护与新区建设的衔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济建设发展已经与核心区保护产生矛盾时,要主动采取开辟新区、保护核心区的措施,将一些体现新居住功能的建设引向新区,以避免新建筑在高度、形式上与历史建筑产生较大冲突。

第三,要做好旅游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衔接。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时期,鉴于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环境的不可再生性,应未雨绸缪,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严格管理游客的行为,防止过度旅游开发或其他不合理活动,做到不削山、不砍树、不拔草、不填河,以免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

3下一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

针对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面临的机遇和形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地方特色的思路和措施。总的要求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为先、合理利用、加强监管,努力实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3.1尽快完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法规体系

各地要依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进一步细化深化有关保护规划与管理的规定。各地在制定保护办法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注重体现地方特点。建设部将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加快《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的制定步伐,争取尽快以部令形式下发,以指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与管理工作。

3.2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监督管理

及时开展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建档工作,对历史文化遗存状况进行摸底调查。要明确文化遗存的类型、保护等级、各类遗存的数量、遗存的保护状况等。通过调查,发现问题,掌握情况,提出措施。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为基本单元,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状况和保护规划实施进行跟踪监测。

近期,建设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保护范围及数量变化、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护规划制定与实施、地方法规制定、国家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等情况。各省可先对照《条例》做好自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检查过程中,对保护不力的要提出整改要求,对那些整改不力、并已造成无可挽回损失的,可取消其称号。同时,要结合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逐步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监督员制度,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监督管理,保护脆弱的历史文化资源,确保名镇名村的可持续发展。

3.3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备案制度

保护规划要全面覆盖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省要加大对保护规划的审查力度,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水平。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首先要摸清家底,要明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内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的基本信息,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在此基础上提出划定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的保护整治措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家,陆续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成果进行备案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规划要重新编制。

3.4积极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十二五”保护资金的申报工作

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在全面总结《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启动“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规划编制工作。这项工作目前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各地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的要求,规范上报材料,做好基础申报工作。将申报的重点放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方面,注重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居住水平。为了确保“十二五”中央预算资金得到合理使用,充分发挥中央专项资金对于名镇名村保护的作用。我们将适时出台相关的管理监管办法,利用好国家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专项资金,切实发挥国家专项资金保护真实历史遗存的作用。对专项资金使用不到位、改变用途的,一经查实,要先行冻结,再作处理。

3.5继续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培训工作

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下,加强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与培训。为了使市长、县长、乡镇长的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在建设部与中组部联合举办的市长、县长培训班上,将继续把遗产保护相关内容列为必修课程。建设部还将继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不定期地举办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领导及专业人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掌握保护的正确方法。

3.6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当坚持整体保护的原则,保持传统格局、历史和自然风貌以及空间尺度,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要依靠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为各地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服务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不同地域、不同保护对象的政策研究,结合名镇名村保护实际,突出重点,分层次制订保护对策。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优秀文化和传统文脉的传承和延续。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高永青

作者:仇保兴

第3篇: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是回顾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一年多来,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取得的经验,并针对地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保护措施

作者简介:仇保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经济学博士 工学博士

一、近年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回顾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以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地方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保护工作的开展,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通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评选,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

198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0座,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先后公布了四批共25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已达529个,基本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体系。为加强各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交流与合作,建设部先后在山西碛口和安徽黟县召开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联谊会,起草了《碛口宣言》、《黟县宣言》,强调了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的理念。

(二)制订和出台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

继2002年《文物保护法》颁布后,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一直致力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政策和法规的完善工作。在2003年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制定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基础上,2007年正式出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为名镇(村)申报评选和实施动态监管提供了技术依据,并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时得到了实际应用。为了加强对历史建筑比较集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优秀近现代建筑的保护,建设部于2004年发布了《城市紫线管理办法》,主要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的划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等进行了规定。针对一些城市在旧城改建中拆毁名人故居及老字号等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情况,建设部于2004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对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划定和颁布、规划编制、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等提出了要求,同时,2005年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对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的保护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规定。

近年来,建设部陆续启动了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研究课题,开展了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办法研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办法》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办法》等管理办法的研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出台后的配套规章,进一步细化和指导各地的保护管理工作。

(三)及时发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中的问题,严肃查处和纠正各地破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行为。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福州市现存明清建筑集中的地区之一,是福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上世纪90年代,福州市曾经准备将三坊七巷交给开发商进行改造,拆除历史建筑修建高层建筑。在专家的呼吁下,建设部及时约谈福建省和福州市的有关领导,要求立即制止拆除行为,强调在三坊七巷的保护中要坚持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方式。福州市后来改变了原来的决定,使得三坊七巷得以保留。在福州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三坊七巷详细规划的编制中,建设部均委派专家进行了专业指导。几年前,专家反映成都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宽窄巷子正进行拆除。接到来信后,建设部领导立即与有关专家赶赴成都,向成都市指出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及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市政府听取了建设部的意见,停止了拆除活动,抢救了部分真实的历史遗存,使宽窄巷子成为成都市仅存的历史文化街区。近年来,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先后对南京、天津、洛阳、开封等历史文化名城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进行了查处,挽救了一批濒危的历史文化遗存。

(四)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从2003年开始,建设部先后投入近200万元资金,用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在加大部内资金投入的同时,还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共补助历史文化名城75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了近40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地方政府积极进行了资金配套和保护项目的建设实施,既明显改善了街区内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周围环境,又提高了地方政府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在抢救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十一五”期间,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编制了《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国家共投入资金9.8亿元,专项用于178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已受到普遍重视,成为各地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提出要“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予以保护”,不少地方政府开始加强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命名和保护工作,如江苏省的周庄、同里,浙江省的南浔、乌镇,重庆市的双江、涞滩,上海市的朱家角,云南省的凤羽等镇分别被公布为省(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在命名的同时,各地相继组织开展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江苏省人大于2001年出台了《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加强了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法规建设;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004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的意见》,提出了名镇(村)保护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山西、河北、福建、北京等省市开展了历史文化村镇的普查工作,通过摸清家底,抢救性地保护地方的优秀乡土建筑。

(六)建立健全了派驻基层的规划督察员制度,及时纠正了部分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做法。

建设部积极推进派驻规划督察员制度的建立,从2006年开始先后向51个城市派驻了四批城乡规划督察员。目前,由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建设部派驻的城乡规划督察员。城乡规划督察员在支持、帮助和监督地方严格执行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规划和推进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区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驻西安的督察员及时发现和制止了在西安清真大寺文保单位建设控制地带违规建设办公大楼的行为;驻昆明督察员针对昆明官渡古镇、晋城古镇没有划定紫线,导致违法建设出现的情况,及时提出督察意见,昆明市正认真整改;驻桂林督察员及时制

止了某开发商拟调整处在漓江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内地块控规进行房地产开发的行为;驻广州督察员及时向市政府发出督察建议,使得即将被拆除的广州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2栋保护建筑得以保留。通过事前、事中的监督,派驻各地的督察员针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下发督察建议书和意见书,有效地遏止了许多处于萌芽状态的违法违规行为。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颁布以后各地做了大量工作,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认识不到位,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对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认识,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对立起来,在工作中重建设,轻保护,没能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二是依法行政力度不够。一些地方不严格执行保护规划,随意修改保护要求,结果导致部分古城的历史格局被破坏;历史文化街区被挤占,有些名城内甚至已无一处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周围的历史环境被破坏:一些地方在建设中拆毁了部分尚未列入保护等级的历史遗迹。

三是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滞后。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于经费所限,没有及时编制保护规划,在保护整治和建设发展中缺少必要的依据。在保护中往往只注重“点”的保护,而忽视历史环境的整体保护,导致整体风貌被破坏。

四是保护资金不足,对历史建筑缺乏定期的维护。名城中历史文化街区内人口密度过大,基础设施落后,建筑年久失修,居民居住条件差。由于保护专项资金配套不足,这类地区的建筑或处于消极保护的状况,或交给开发商进行建设改造,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其结果往往毁坏了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五是“旅游开发性破坏”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部分历史建筑逐渐丧失其历史原真性,建造了一批毫无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某个地方,为了拍电视剧,竟然把原来单独的历史建筑全部打通串起来作为拍功夫片“飞檐走壁”的道具背景。这些做法,实际是将十分脆弱的文化遗产作为普通的旅游资源开发,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毁坏了真实的历史遗存,造成了“开发性破坏”。

六是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亟待建立。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对自身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底数不清,对资源的种类、数量、年代、工艺、材料等基本信息没有建立档案,导致在保护管理中缺乏科学的安排,影响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讲问题比讲成绩更重要,这有助于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贯彻和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紧迫性和积极性。

二、充分认识《保护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依法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与管理。

《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为历史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确立了法定地位,《保护条例》的及时出台,则分别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保护规划的编制、保护措施等多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提出了名城名镇名村的基本条件,解决了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等方面的问题,这对于正处在城镇化进程中名城名镇的保护和新农村建设中名村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二)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传承延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城乡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地方绵延久远的历史文脉正在被无情割裂,一些古老的城市、村镇不同程度地受到现代化建设的侵袭,传统风貌和历史格局受到一定程度地破坏等问题。《保护条例》强调了对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的整体保护,以及名城名镇名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三)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在漫长历史进程中,遗留和保存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城乡社会发展、民族地域文化融合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真实载体和历史见证,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保护条例》的出台,不仅有利于传承历史文脉、发展先进文化,而且对于增强人民群众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充分发扬和展示我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人民群众世世代代生活的场所,但由于形成年代久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因此,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逐步改善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障原居民的人居环境,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下一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主要任务措施

针对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的问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结合各地保护实际,探索出适合地方特色的思路和措施。总的要求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为先、合理利用、加强监管,努力实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自觉性。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建的建筑占世界新建建筑总量的40%以上。大规模建设将不可避免地给原有城市和村镇历史风貌、历史空间格局保护带来巨大的挑战,如果在这个时候不采取有力的措施,保护好先人们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就要犯历史性的错误。一些地方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在“三年一大变”的强烈诱惑下盲目建设,对城市的历史风貌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许多人对字画瓷瓶等古董十分珍惜,而对历史建筑、千年古镇以及几百年的村庄被破坏甚至毁灭熟视无睹。这样做实际是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毁坏了宝贵的历史遗存。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要多做一些实事,少喊空口号。哪里有破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行为发生,就应当坚决制止。许多老专家不顾自己年老体弱,还在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奔走疾呼。我们每个人都要向老专家们学习,要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尽责尽力。

(二)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培训工作。

要加强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培训,特别是加强干部的培训。现在的干部培训班很多,但很少有涉及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内容。我们国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独树一帜,非常有特色,应该很好地传承。可是一些地方的领导到国外考察,看到的宽马路、大广场和西洋景,不加思考,完全照搬。结果建的建筑不是歪着脖子、就是裸着身子,非常难看,而自以为美,这种现象在不少城市到处可见。照这样下去,我们的后人看到的城市将充斥着世界各国风格的建筑,但唯独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为了使市长、县长、乡镇长的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强,在建设部与中组部联合举办的市长、县长培训班上,

将继续把遗产保护相关内容列为必修课程。建设部还将继续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不定期地举办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领导及专业人员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认识,并掌握保护的正确方法。

(三)要防止在旧城改造和村庄整治中大拆大建。

当前,我们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各地的村庄撤并。村庄的撤并,表面上看可以把宅基地腾退出来改为建设用地,但却忽视了一个问题,即村庄的发展和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产物。同时,在村庄中有劳动人民建造的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还有一些村庄,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一旦毁坏,无法挽回。有一位同志写了本名为《再造乡村风貌》的书,如果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历史空间和风貌不去保留,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和历史建筑不去保护,如此“再造乡村风貌”还有意义吗?不要以所谓节约耕地为名,强行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强迫村庄搬迁,农民集中居住,甚至把农民自家养的牲畜都统一圈养起来。这样做貌似节约了耕地、貌似能够改善群众生活、貌似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实际上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的浪费,造成原有农村的农业生产关系、社会资本的破坏,造成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这是不讲科学发展观的做法。

历史遗存、传统风貌和历史空间格局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要改善。但这些改善必须在保护历史建筑、保护历史空间格局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搞大拆大建,而是要强调修旧如旧,延年益寿。

(四)继续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配套法规规范的制定工作。

《保护条例》不可能囊括所有方面,只能做一些原则规定。还需要对《保护条例》进行细化才能具有可操作性。因此,要抓紧制定与《保护条例》配套的部门规章。比如: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如何列入濒危名单,需要制定管理办法:为了使保护规划编制得科学合理,需要制定保护规划编制的具体办法,需要将原有的《紫线管理办法》细化并延伸覆盖到名镇名村;如何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组织实施,切实做好保护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街区拆迁建设的特殊许可证管理办法;对违反保护规划,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造成破坏的责任人,如何追究其行政责任,需要会同监察部制定相应的办法;还要制定优秀近现代建筑的认定与保护办法等。要抓紧在一两年之内出台这些配套法规,只有完善相关的配套规章,才能有效地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监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内,一定要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的一书两证制度执行,各级规划部门和规划督察员要做好督察工作。

各省要结合本省的情况,在一两年内出台本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办法,要比国家《保护条例》更严格、更具体、更细致,更具有可操作性。要动员广大群众,增强保护意识,制定《乡规民约》,只有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五)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动态监管。

任何一部法律法规出台以后都必须靠人去贯彻落实。根据欧洲的经验,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二战后城市重建期间,英国、意大利、法国一些国家都建立了国家建筑师的制度。这一制度就是由中央政府派驻地方的国家建筑师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修缮进行把关。如果有争议,国家建筑师有权在当地召开听证会,同时把听证结果报给国家主管部门。在英国,靠这种制度已纠正了无数次错误。我国现在也已经建立了规划督察员制度,这项工作的力度必须加大,要发挥更大作用,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尤其是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的失误。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一旦毁灭了就无法再弥补,要再修复就是建假古董,毫无价值可言。因此,必须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现场监督落实。

今后几年,要将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推广到所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集中的县市。要建立动态的遥感监管信息系统,为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构建起更严格的保护体系。同时,各地要开展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建档工作,对历史文化遗存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动态监管信息系统,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状况和保护规划的实施进行跟踪监测,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监管和保护。要广泛发动群众,使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保护都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让群众了解到这些历史建筑、历史村落、历史景观风貌比祖宗传下来的坛坛罐罐更有价值,有更大增值的空间,是当地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资源。

(六)争取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资金的投入。

首先要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基金。各级政府要加大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基础设施和历史建筑修缮保护资金上的投入。同时,应和有关部门制定减免税等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2010年将在全面总结《全国“十一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启动“十二五”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设施规划编制工作,争取加大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国家文物局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切实发挥专项资金对于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作用。

(七)建立健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备案制。

保护规划要全面覆盖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各省要加大对保护规划的审查力度,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水平。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首先要摸清家底,要明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历史街巷等基本信息,建立相应档案,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保护范围、不同类型建筑的保护整治措施。从2010年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家,陆续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成果进行备案审查,凡不合格的规划要重新编制。

(八)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

要依靠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为各地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技术服务提供帮助。在此基础上,结合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实际,加强对不同地域、不同保护对象的政策研究,突出重点,分层次制订保护对策。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适应名城名镇名村数量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专家保护名城的积极作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拟对1994年成立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进行专家委员增补工作,并完善相关的专家工作规程,更好地发挥专家在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总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直接关系到我国优秀建筑文化和传统文脉的传承和延续,在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弘扬先进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断开拓、勇于探索,积极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仇保兴

第4篇:河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大全)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第1~6批)

为弘扬民族传统和中原文化,促进河南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等法规,经申报、评选得出,名单如下:

 第一批

 历史文化名镇

禹州市神垕镇,淅川县荆紫关镇。  第二批(2007年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 新安县铁门镇, 鹤壁市山城区石林乡, 禹州市神垕镇 ,禹州市鸿畅镇, 临颍县繁城回族镇, 郏县广阔天地乡, 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 遂平县嵖岈山乡, 光山县白雀园镇, 光山县泼陂河镇,永城市芒山镇。  历史文化名村

孟津县朝阳镇卫坡村 , 卫辉市狮豹头乡小店河村,

临颍县皇帝庙乡小商桥村,

郏县堂街镇临沣寨,

郏县李口乡张店村, 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 。

 第三批(2008年公布) 历史文化名镇

郑州市巩义市康店镇 ,安阳市林州市任村镇,安阳市滑县道口镇,许昌市襄城县丁营乡,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信阳市固始县陈集乡,商丘市永城市陈官庄乡 ,商丘市睢县后台乡。

 历史文化名村

洛阳市嵩县田湖镇程村, 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大胡村, 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平顶山市郏县薛店镇下宫村,平顶山市郏县茨芭乡苏坟村,平顶山市郏县茨芭乡姑嫂寺村,平顶山市鲁山县仓头乡仓头村,信阳市固始县武庙乡锁口村。

 第四批(2011年公布)

 历史文化名镇

尉氏县洧川镇,滑县万古镇,桐柏县淮源镇,永城市李寨镇,商水县邓城镇,淮滨县张庄乡,济源市轵城镇

 历史文化名村 内乡县乍曲乡吴垭村 。

 第五批(2012年公布)

 历史文化名镇

登封市君召乡,灵宝市函谷关镇,南召县云阳镇,宁陵县张弓镇,光山县砖桥镇。  历史文化名村

汝阳县蔡店乡杜康村,汝阳县小店镇圣王台村,孟津县小浪底镇乔庄村,陕县西张村镇庙上村,渑池县段村乡赵沟村,义马市东区办事处石佛村,光山县文殊乡东岳村,项城市王明口镇袁寨村,济源市承留镇南姚村。  第六批(2014年公布)

 历史文化名镇

登封市颍阳镇、荥阳市汜水镇、安阳县蒋村镇、林州市石板岩乡、禹州市浅井镇、禹州市花石镇、宝丰县大营镇、宝丰县商酒务镇、项城市秣陵镇、滑县瓦岗寨镇、邓州市汲滩镇、永城市城关镇、永城市太丘镇。 

历史文化名村

郑州市上街区方顶村、栾川县三川镇抱犊寨村、修武县岸上乡一斗水村、修武县西村乡双庙村场、禹州市浅井镇扒村、漯河市郾城区裴城村、宝丰县赵庄乡魔冢营村、宝丰县李庄乡翟集村、宝丰县商酒务镇赵官营村、宝丰县石桥镇高皇庙村、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郏县薛店镇冢王村、郏县茨芭镇山头赵村、郏县渣园乡渣园村、郏县姚庄回族乡礼拜寺村、淅川县盛湾镇土地岭村、桐柏县城郊乡北杨庄村、商城县长竹园乡何家冲村、商城县长竹园乡四方洼村、商城县达权店镇新店村、新县周河乡毛铺村、新县八里畈镇神留桥村。

第5篇: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泉州、

2、福州、

3、漳州、

4、长汀。

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1、上杭县古田镇

2、邵武市和平镇

3、永泰县嵩口镇

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1、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

2、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3、武夷山市武夷镇下梅村

4、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

5、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

6、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

7、清流县赖坊乡赖坊村

8、屏南县甘棠乡际下村

9、福安市溪潭镇廉村

四、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莆田市

2、邵武市

3、建瓯市

4、武夷山市

五、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1、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

2、连江县透堡镇

3、安溪县湖头镇

4、永定县湖坑镇

5、连城县四堡乡

6、永安市吉山乡(已撤销,并入燕西街道)

7、平和县九峰镇

8、漳平市双洋镇

9、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

10、邵武市和平镇

11、武夷山市五夫镇

12、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

13、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

14、永泰县嵩口镇

15、永安市贡川镇

16、宁化县石壁镇

17、清流县赖坊乡

18、武平县中山镇

19、顺昌县元坑镇

20、屏南县双溪镇

六、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1、长乐市江田镇三溪村

2、福安市溪潭镇廉村

3、连江县筱埕镇定海村

4、浦城县水北街镇观前村

5、长乐市航城镇琴江村

6、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

7、南靖县书洋镇石桥村

8、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

9、莆田市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

10、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

11、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12、连城县庙前镇芷溪自然村

13、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大坝—凤池村

14、武夷山市武夷镇下梅村

15、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村

16、光泽县崇仁乡崇仁村

17、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林浦村

18、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

19、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

20、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湘桥村

21、南靖县书洋镇河坑村

22、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山亭乡港里村

23、仙游县石苍乡济川村

24、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

25、建宁县溪源乡上坪村

26、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竹贯村

27、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

28、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

29、福安市溪柄镇楼下村

30、福鼎市管阳镇西昆村

31、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

32、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

33、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

34、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

第6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24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温家宝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 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镇、村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确定该镇、村庄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建议。

第十一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在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评价标准,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专家论证,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第十二条 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批准机关应当将其列入濒危名单,予以公布,并责成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加强保护工作。

第三章 保护规划

第十三条 历史文化名城批准公布后,历史文化名城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批准公布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第十四条 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四)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第十五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第十六条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十七条 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经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

第十九条 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二十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 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第二十二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第二十三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第二十四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第二十五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制订保护方案,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

(二)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三)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

第二十七条 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第二十八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九条 审批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建设活动,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将审批事项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告知利害关系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公示时间不得少于20日。

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示期间提出,审批机关应当在公示期满后及时举行听证。

第三十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三十一条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三十二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历史建筑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

(二)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

(三)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四)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五)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保护资金中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

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第三十四条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历史建筑;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对历史建筑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因公共利益需要进行建设活动,对历史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本条规定的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三十五条 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六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三)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四)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或者未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审批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因保护不力,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的。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50元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

(二)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

(三)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

(四)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

(五)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经批准进行上述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标志牌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的文物造成损毁的,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第7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再启动

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进行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认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进行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申报认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基本条件及申报程序

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必须是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并附公布文件。

请各地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十一条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印发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办法》(建村[2003]199号附件3)的要求组织申报。

申报材料要求

申报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表。

(二)申请报告。

(三)经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或省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的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基础数据表》。

(五)名镇名村保护措施。包括对原貌保存、古建筑的修缮、环境整治等方面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及具体办法。

(六)能反映该镇(村)传统建筑群风貌的,并与《评价指标体系》有对应关系的照片集、电子幻灯片等。 电子幻灯片包括以下内容: 1.名镇名村概况及历史沿革。 2.历史文化特色。

3.能反映该镇(村)传统建筑群风貌的,并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价指标体系》有对应关系的照片(要注明照片的名称)。 4.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简介。 5.名镇名村保护措施简介。

请各省(区、市)将申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和申报材料(一式2份以纸质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文本文件使用word格式,图纸和照片使用jpeg格式,电子幻灯片使用Powerpoint格式,视频文件采用Mpeg格式)于2016年12月底前分别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

第8篇: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单[定稿]

中国最新10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一、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4座) (国务院1994年1月4日至今) 凤凰山海关濮阳安庆

二、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座) (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

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 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淄博 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梅州 雷州柳州琼山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巍山 江孜咸阳汉中天水同仁

三、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 (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

天津保定平遥呼和浩特沈阳上海镇江常熟 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 南昌济南安阳南阳商丘武汉襄樊潮州 重庆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 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四、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 (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 开封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江陵长沙广州 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中国最新8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

日前,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于2003年和2005年分别评选了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目前全国已有80镇(村)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命名。

一、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角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市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

3、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

4、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

5、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

7、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

8、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

9、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

1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

1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

12、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

二、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16、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17、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

18、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

19、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

2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21、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

22、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23、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

24、重庆市江津市中山镇

25、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6、四川省邛崃市平乐镇

27、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28、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

29、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 30、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

31、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

32、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

33、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

34、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2、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3、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4、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

5、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6、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

7、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

8、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江村

9、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10、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

11、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

12、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

13、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

14、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

15、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

16、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

17、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

1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

19、四川省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

20、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

21、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

22、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

23、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

24、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 参考资料: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共评选了三批,后来又增补了几个,现在一共有103座,其中县级的历史文化名城远远不止4座。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完全名单如下:(括号内的数字为批准的批次) 第一批:1982年2月8日公布,共24处 第二批:1986年12月8日公布,共38处 第三批:1994年1月4日公布,共37处 增补a:2001年8月10日公布,共1处 增补b:2001年12月17日公布,共1处 增补c:2004年10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d:2005年4月14日公布,共1处 北京:北京(1) 天津:天津(2)

河北:承德(1)保定(2)正定(3)邯郸(3) 山海关(a)

山西:大同(1)平遥(2)新绛(3)代县(3)祁县(3) 内蒙古:呼和浩特(2) 辽宁:沈阳(2)

吉林:吉林(3)集安(3) 黑龙江:哈尔滨(3) 上海:上海(2)

江苏:南京(1)苏州(1)扬州(1)镇江(2)常熟(2)徐州(2)楚州(淮安)(2)

浙江:杭州(1)绍兴(1)宁波(2)衢州(3)临海(3) 安徽:歙县(2)寿县(2)亳州(2)安庆(d) 福建:泉州(1)福州(2)漳州(2)长汀(3) 江西:景德镇(1)南昌(2)赣州(3)

山东:曲阜(1)济南(2)青岛(3)聊城(3)邹城(3)临淄(淄博)(3) 河南:洛阳(1)开封(1)安阳(2)南阳(2)睢阳(商丘)(2)郑州(3)浚县(3)濮阳(c)

湖北:荆州(1)武汉(2)襄樊(2)随州(3)钟祥(3) 湖南:长沙(1)岳阳(3)凤凰(b)

广东:广州(1)潮州(2)肇庆(3)佛山(3)梅州(3)雷州(3) 广西:桂林(1)柳州(3) 海南:琼山(海口)(3) 重庆:重庆(2)

四川:成都(1)阆中(2)宜宾(2)自贡(2)乐山(3)都江堰(3)泸州(3) 贵州:遵义(1)镇远(2)

云南:昆明(1)大理(1)丽江(2)建水(3)巍山(3) 西藏:拉萨(1)日喀则(2)江孜(3)

陕西:西安(1)延安(1)韩城(2)榆林(2)咸阳(3)汉中(3) 甘肃:武威(2)张掖(2)敦煌(2)天水(3) 青海:同仁(3) 宁夏:银川(2) 新疆:喀什(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迄今,中国政府已将109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对它们进行了重点保护。这些城市,有的曾被各朝帝王选作都城;有的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因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则因出产精美的工艺品而著称于世。它们的留存,为今天的人们回顾中国历史打开了一个窗口。中国的109座历史文化名城如下: 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区(秦皇岛) 山西:大同市、平遥县、新绛县、代县、祁县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哈尔滨市

吉林: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沈阳市

江苏: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

浙江: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 福建: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莆田市、长汀县 江西: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亳州市、歙县、寿县、绩溪、安庆

山东: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淄博市、泰安

河南: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 湖北:武汉市、荆州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雷州市 广西:桂林市、柳州市 海南:琼山市、海口

四川: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 云南: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 贵州: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同仁县 宁夏:银川市

新疆:喀什市、吐鲁番、特克斯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审批,目前已公布三批及10座增补城市,共计109座

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个: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个:

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个:

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梅州、海康、柳州、琼山、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阳、汉中、天水、同仁。 增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增补城市10处(2001-2007):

山海关区(秦皇岛)、凤凰县、濮阳、安庆、泰安、海口、金华、绩溪、吐鲁番、特克斯

一、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4座) (国务院1994年1月4日至今) 凤凰山海关濮阳安庆

二、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座) (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

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 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淄博 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梅州 雷州柳州琼山乐山都江堰泸州建水巍山 江孜咸阳汉中天水同仁

三、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 (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

天津保定平遥呼和浩特沈阳上海镇江常熟 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 南昌济南安阳南阳商丘武汉襄樊潮州 重庆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 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四、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 (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 开封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江陵长沙广州 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中国最新8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村)

日前,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于2003年和2005年分别评选了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目前全国已有80镇(村)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命名。

一、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角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市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一批)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川底下村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西湾村

3、浙江省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

4、浙江省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

5、安徽省黟县西递镇西递村

6、安徽省黟县宏村镇宏村

7、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

8、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

9、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张谷英村

1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

1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

12、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

二、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16、河南省淅川县荆紫关镇

17、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

18、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

19、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

20、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21、广东省吴川市吴阳镇

22、广西灵川县大圩镇

23、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

24、重庆市江津市中山镇

25、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26、四川省邛崃市平乐镇

27、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

28、四川省阆中市老观镇

29、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 30、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

31、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

32、云南省禄丰县黑井镇

33、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

34、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第二批)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2、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3、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4、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

5、山西省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6、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镇美岱召村

7、安徽省歙县徽城镇渔梁村

8、安徽省旌德县白地镇江村

9、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10、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

11、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乡渼陂村

12、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理坑村

13、山东省章丘市官庄乡朱家峪村

14、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临沣寨(村)

15、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村

16、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

17、广东省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

18、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

19、四川省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

20、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

21、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云山屯村

22、云南省会泽县娜姑镇白雾村

23、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

24、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

第9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管理条例

【导读】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 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镇、村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确定该镇、村庄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建议。

第十一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在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评价标准,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经专家论证,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第十二条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力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批准机关应当将其列入濒危名单,予以公布,并责成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加强保护工作。

第三章保护规划

第十三条历史文化名城批准公布后,历史文化名城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批准公布后,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

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第十四条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四)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

第十五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第十六条保护规划报送审批前,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

保护规划报送审批文件中应当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十七条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经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

第十九条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第二十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保护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状况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第二十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第二十三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

第二十四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第二十五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保护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制订保护方案,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活动;

(二)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

(三)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建设控制要求。

第二十七条对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

第二十八条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征求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九条审批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建设活动,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并将审批事项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告知利害关系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公示时间不得少于20日。

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示期间提出,审批机关应当在公示期满后及时举行听证。

第三十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三十一条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三十二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历史建筑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

(二)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三)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四)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五)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保护资金中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

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第三十四条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历史建筑;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对历史建筑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因公共利益需要进行建设活动,对历史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本条规定的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三十五条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六条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三)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四)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或者未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审批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因保护不力,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 (二)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系、道路等的;

(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的。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50元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改变园林绿地、河湖水系等自然状态的;(二)进行影视摄制、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

(三)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

(四)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 (五)其他影响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的。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经批准进行上述活动,但是在活动过程中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恢复原状或者不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能力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标志牌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的文物造成损毁的,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七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

第四十八条本条例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城市设计人才网提供资料。

上一篇: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下一篇:家庭安全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