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村利用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文化名村利用(精选8篇)

历史文化名村利用 篇1

开题报告

一、研究概况及相关文献主要观点

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着手对我国“江河流域”(即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以及其他广大地域的传统村(镇)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开展田野调查。特别是2009年至2010年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20个课题组267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含县级市)中的902个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目前,福建沿海的名镇名村研究福建省师大部分专家和林怡教授已有开展调研或研究成果,仓山区的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也有人研究。

主要观点:

1、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认识,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

2、城镇化不能化掉公共空间。城乡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思路下推进城镇化过程,可使农民化不丧失土地财产,农村不丧失文化根基的情况下实现中国的城镇化。

3、名镇名村不是文保单位,是生产生活的基地,社会构成基本单位,是农村社区。面临着改善和发展,直接关系着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必须与发展相结合。

二、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本课题拟紧密结合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历史脉络,在对闽江口沿江沿海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盘点和海防与海洋文化、闽江文化内涵挖掘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禀赋,促进

闽江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精神文明与文化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文化生态保护,防止过度商业化、城镇化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遗产的破坏。

现实意义:当前,市委、市政府作出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署,就是要发挥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努力把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使之成为福建发展的增长极。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是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一个区域,市委因此特别强调要走新型城镇化特色发展之路,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产业支撑作用,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良性互动。其中文化旅游的布局规划应是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环。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亟需挖掘、保护、整合、宣传营销。

三、理论适用及主要方法

理论适用:

1、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理论、2、公共空间和艺术城市(镇)理论、3、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理论

主要方法: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法、跨学科研究法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主要指标:

1、历史名镇名村的概念、特征(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及保护的意义

2、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概况、类型、文化内涵及资源禀赋,3、当前保护和利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主要指标:

福州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旅游资源系统结构(以嵩口为例)

福州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图

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艺术及传说资源分布表

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节庆民俗活动分布表

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民居、古建筑资源状况

四、进度安排及人员分工

调研计划:

1、沿闽江名镇名村调查(3至4月中旬)

3月27日阳岐

4月1日竹屿横屿

4月3日洪塘

4月8日义序

4月9日螺洲

4月11日林浦、梁厝

4月12日南屿镇水西林

4月17营前、琴江

2、沿海海防海洋名镇名村调研(4月中旬开展)

4月20定海,4月24海口

4月26梅花

3、山区名镇名村调研(4月下旬开展)

4月29、30坂东,有可能再去霍口、鼓岭

4、闽北、江浙、皖南古村落保护和利用调研考察(拟5、6月开展)下划线表示已调研

进度:10月底力争出初稿,11月讨论论证,12月结题

人员分工:

田野调查(杨济亮负责沿闽江名镇名村调查,杨济亮、刘艳飞负责山区名镇名村和沿海海防海洋名镇名村调查,杨济亮、刘艳飞、潘冬东共同参与闽北、江浙、皖南古村落保护和利用调研考察)

刘艳飞、潘冬东收集考察资料

杨济亮执笔

五、参考文献

1、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2、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

3、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

4、唐春媛《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研究》

5、邵甬《理想空间。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与实践

6、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

7、《福州盖山镇志》

8、《螺洲志》

9、《尚干七里志》

10、《闽侯县志》

11、《闽县乡土志》

12、市方志办《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志》。

13、余斯伟《文化的审视》。

14、严正著《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

15、蔡昉、程显煜《城乡一体化——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研究》。

16、仇保兴《深刻认识传统村落的功能》,《人民日报》2012、11、2917、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人民日报》2012、12、718、国家文物局《建设传承体系、保护文化遗产》,《求是》2013年第3期。

19、市政协《促进闽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闽都通讯》2012年第8期

20、林怡《文物保护与民生发展——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状况调查报告》

21、《论仓山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的若干问题》

20、杨济亮:福州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刍议

21、杨济亮《提升福州城市形象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福州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历史文化名村利用 篇2

一、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 能不能做到“原真性”和“整体性”?

所谓“原真性”和“整体性”的保护, 或许源自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物保护建筑又有“修旧如旧”一说。然而对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这样的“聚落”而言, 一是它有一个选址、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二是它至今仍然聚居和生活着大量乡民。由此产生的争议是:按照哪一个时代的“原真性”和“整体性”来实施保护?居住于其中的业已进入现代社会的乡民对自己的老房子有没有权利改造更新?这些聚落能不能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而扩大规模, 更新村镇结构, 包括道路和公用设施?如果简单地提出和实践保护其“原真性”和“整体性”, 其后果无非是两个极端:不是对现状凝固起来一律“原封不动”, 就是对现状“推倒重来”恢复假古董, 二者均不可取。现在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种种困境和失误, 表面是实际利益的博弈和价值取向的权衡, 实质是指导思想的模糊和政策措施的疏漏。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核心价值, 是传承和传递真实的历史文化信息。而“历史”是流动的演变的, 一座村庄一个城镇, 本来就是不断生长的, 而不是某一短时间内生造出来就凝固不变的。“文化”又是非常宽泛的, 建筑和聚落的“文化”离不开居住其中的人和人群, 而人和人群也是代代更新的。名镇名村不是如同青铜器或宋瓷那样的“文物”, 也不是兵马俑“遗址”, 不可能凝固, 不可能定格在某一历史时期。因此, 提出保护“历史过程的原真性”和“动态发展的整体性”, 应该说更符合实际, 更科学, 在工作中也能够操作实施。

许多保存和保护得好的中外聚落实例提供了佐证。著名的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其高耸的钟楼建于10世纪, 圣马可教堂建于11世纪, 之后的500多年又陆续建造了旧市政厅、新市政厅、总督府、圣马可图书馆等等, 前前后后600多年。其后仍不断整修乃至重建, 上世纪还新建了新图书馆。中国第一个录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村宏村和西递, 从聚落的缘起到选址、建村、发展和演变业已近千年;不仅有族谱史料记载, 而且聚落的空间结构、街巷道路、不同时期的种种建筑遗存仍脉络清晰。当然, 由于中国乡村聚落民居多为砖木结构, 几百年民居建筑显然更新改造过多次 (见图1-3) 。

二、保护和利用名镇名村, 就一定能发展旅游业, 一定能获取经济效益吗?

毋庸讳言, 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等景点的开发, 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收益, 和名镇名村的评定与挂牌、保护与利用有相当多的关系。但是, 二者之间不应该, 也不可能画上等号。前面说过, 名镇名村的核心价值是传承历史文化信息, 其派生的价值和效益是多元的。总的看来, 历史文化对我们的价值首先还是振奋民族精神, 激发爱国热情, 这种故国乡土的情感价值是无法以钞票计量的。其次还有研究历史、地理、社会、民俗, 乃至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军事学等等科学研究的学术价值。人们或许可以把这些都放在“泛旅游”或“大旅游”的箩筐里, 但毕竟和现代旅游业, 和旅游经济效益不是一回事。

据本人直接或间接了解到的情况, 我国目前业已批准挂牌的数以百计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可以说绝大多数是以发展旅游业为第一价值取向的, 毋庸讳言, 主要目的就是经济效益。对此, 保守一点说, 也是亦喜亦忧, 喜忧参半。喜的是, 这些村镇得到了上起领导下到群众的重视, 忧的是“过度开发”和“急功近利”。比如云南的丽江和江苏的周庄, 历史和文化的“原生态”渐次被现代“时尚”所替代;现在满眼看去, 除了游客就是商人。这是“旅游场景”还是“人居环境”?这是“商业娱乐一条街”还是“历史文化村镇”?

现在不少地方申报名镇名村的积极性很高, 本人就不下多次被带到一些很有希望申报的村镇考察。但是, 当事人的初衷或明或暗的总希望将其打造成“聚宝盆”, “钱罐子”。但是, 这些聚落之所以还能比较好的保存, 原因在于大多数位于“老、少、边、贫”地区, 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滞后。因而整治、保护、维修的投入很大, 外部交通又相当不便, 有的甚至很难和交通旅游线路连接。当地领导对发展旅游业期望值却非常之高。这种情况, 还是缓行为好。此外, 也有一些传统村镇, 历史文化遗存是比较多, 只是学术价值很高, 少数专家学者即使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也会问津, 而作为大众的观光休闲旅游目的地, 显然也是不可取的;勉强为之, 前景也很难乐观 (见图4) 。

三、为了风貌的统一和谐, 名镇名村的新区是否都要建成仿古建筑?

名镇名村都面临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课题, 一些成为旅游热点包括保护和利用相当好的名镇名村都要增加和建设旅游设施, 比如转移安置部分核心保护区的居民需要新建住宅楼, 旅游接待的餐饮住所乃至活动用房、会所、停车场地等等也需要规划建设。但凡有条件离开核心保护区另辟新区的, 无论对“保护”和“发展”“利用”, 效果都比较好。普遍存在的误区是:这些新区和其中的新建筑, 动辄就盖一片仿古建筑, 甚至钱多的什么琉璃瓦彩画、亭台楼阁一起上, 钱少的也因陋就简照葫芦画瓢, 不伦不类。这种名为沿袭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 实在是对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误导。

传统是川流不息的长河, 不是一汪濒临干涸的死水。我们的新区当然要延续传统以求风貌的统一和谐;但是新区的建筑在体量和尺度、材料和结构, 特别是建筑的功能和类型等方面与名镇名村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群不是一回事。其街巷宽窄、界面大小、屋顶高低。新区和核心保护区也不可能相同。甚至某些传统民居的“符号”, 也不可能简单地移植和搬用。例如徽州村镇传统民居入口大门上的“门罩”和屋顶上的“马头墙”。前些年, 原徽州地区的黄山市出于城镇风貌统一和谐的良好愿望, 对一些在建筑色彩和建筑形象与地区特色不协调的建筑物进行“改徽”, 即进行色彩和造型符号方面的建筑整治。有的相当成功相当出效果, 也有的简单处理就显得不伦不类, 比如在体量比较大的建筑物平屋顶挑檐端部加上“马头墙”, 就非常勉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燕坊 篇3

有着800多年悠久历史的燕坊古村,坐落在赣江边的一块台地上,面朝赣江,背倚后龙山,山环水抱,古村的选址深合传统风水原理。燕坊的先民们充分利用紧靠赣江之便利,乘舟而下,经长江至四川、湖广、江浙等地进行商业贸易。他们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守信,创建了诸多名噪一时的商号,同时也赚取了丰厚的财富。他们带着经商积累的财富回到家乡,延请各地有名的工匠,起屋造舍,精雕细刻,造出了一栋栋形式各异的建筑。燕坊现保存有明清建筑102处,以民居为主,宗祠、书院、门坊、古井、照壁、池塘错落其中,堪称内涵丰富的庐陵民居博物馆。中国民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浩对燕坊民居的独特风格赞赏不已。他说,燕坊的民居既不属于北方四合院,也不属于江南天井式类型,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个独立体系。这种民居的个体内部不设天井,而是把天井推到外面,成为天井院形式。

村中最有气势的建筑要数20栋大院。20栋民居分3排横式排列,整个大院长120米,宽65米,总面积7800平方米。院内巷道纵横交错,大院只设三个出口,俨然一个自成体系的城堡,彰显出村中望族的人丁兴盛和威严。

燕坊建筑中做得最精美的当属司马第、大夫第、资政第等官宅府第。这些建筑既坚固实用,又精致美观。它们一般在中轴线上开设大门,进大门为大开间厅堂,厅堂上部为宝壁,大门上方设藻井,藻井前方设天眼,大厅两侧为厢房,厢房前设隔扇或屏风。屋内外到处可见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以及富有艺术气息的楹联。燕坊人讲究一年做房,三年雕刻。看过燕坊雕刻的人,一定会觉得此话不虚。雕刻的图案有人物花鸟、四季风光、传说故事,工艺精湛,栩栩如生。楹联的内容大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如“家风端自守;天命不言欺”“礼以明心乐可照德;治能用事仁足爱心”等。楹联的书法也是诸体兼备,各具特色。更可贵的是,许多屋内还保存了成套的古家具,有香案、茶几、太师椅、长寿床、衣橱等。

门坊是燕坊建筑中的一大亮点。“字水潆洄”门坊位于“麟凤院”左侧,依水而建,寄托着屋主人期望子孙繁衍、后代兴旺的美好愿望。“水木清华”门坊上的字体和北京清华大学“水木清华”四个字如出一辙。“青阳绚彩”门坊,砖石结构,雕刻和彩绘十分精美。

燕坊的古建筑很讲究风水,屋前大都建有照壁。其中位于王氏宗祠前的照壁,长22米,高9米,掩映在高大的古樟中,气势威严,被称为“江南第一照壁”。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条件 篇4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这一规定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它保存了丰富且集中成片的文物及历史建筑,它应该是真正的历史遗存,不是仿建的,不是假造的,这是对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

第二,它应该保存着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这一条很重要,是区别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与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标志,若只有分散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整体上体现不出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那它完全可以用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方法加以保护,没有必要定为历史文化村镇。

山东历史文化名村莱州湾头村 篇5

山东历史文化名村莱州湾头村

莱州市湾头村位于莱州市西南部,明初有刘姓由四川迁此立村,因临河湾而居,故取名湾头。湾头村因保存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遗产——刘子山大院而闻名。刘子山是湾头村人,东莱银行创始人,于1925年前后在湾头村的东南建了一处建筑特色鲜明、占地20亩的砖瓦木石结构的大院。刘子山大院反映了清末民初胶东民间上层人物住宅的建筑特点和风格,对研究山东地区清末民初民间建筑及其建筑史有着重要的价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著名老字号帽庄“盛锡福”创始人刘锡三也是湾头村人。到1943年,“盛锡福”的帽子已畅销国内及美、英、法、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泰国等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历史文化名村利用 篇6

近年来,我国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上,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使得一些历史悠久,且具有传统风貌的街巷和建筑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存。同时,也存在诸多认识理念和保护实践的误区,导致不少古村镇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无情的被拆除,或者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对于资源价值并不高的建筑群落等过度开发,甚至炒作,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鱼龙混杂的局面。因此,认真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审核、开发和保护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条例》的重要作用

1.加强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意识。为了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特别强调加强保护的意识。要让人们,尤其是地方旅游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旅游规划企业、旅游景区投资商等,认识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文化意义和保护价值,让其了解哪些东西是应该保护的,哪些是必须保护的以及应该怎么保护等。否则,可能出现投资越多,结果离要取得的效果越远。没有正确的保护意识,盲目的开发只能把这些文化遗产毁掉。《条例》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定义和保护做出了详细的定义,普及了大众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认知,也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规划与开发工作提供了指导思想。

2.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价值评估体系,强调名城名镇名村的价值核心。价值评估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中最重要的环节。价值核心及价值评估体系对于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也同样重要。《条例》第七条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条件做出了如下规定:(1)保存文物特别丰富;(2)历史建筑集中成片;(3)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4)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这一条款暗含了三个方面内容:第一,要求申报应该是真正的历史遗存,不是仿建的,不是假造的,这是对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基本要求。第二,保存着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这一条很重要,是区别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与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标志,若只有分散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整体上体现不出传统的格局和历史的风貌,那它完全可以用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方法加以保护,没有必要定为历史文化村镇。第三,对历史事件、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要求,暗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突出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典型意义和文化价值。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评判,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开发不力、过度开发或者虚假开发。

3.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和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还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作出了一体的规定:提出在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构成破坏性影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明确提出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要整体保护。

这里所说的“整体保护”,并非是指保护内容上的城市整体,而是指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保护价值,从城市整体的高度来采取保护措施。比如不只要保护文物古迹、历史街区,还要按《保护条例》所说的,“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人口数量,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

二、《条例》的重要启示

《保护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标着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又上了一个台阶,使得保护工作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然,《保护条例》并不是一方万能灵药,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深化发展的空间。例如,价值评估体系应该细化,应针对名城、名镇、名村出台不同的评估手段和规定,否则在理解和执行将会出现比较大的差异;可在《条例》的基础上,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监察巡视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实行国家和地方分级监察管理;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管理问责制,将保护和政绩挂钩。

历史文化名村利用 篇7

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必须加强保护工作。城市和村镇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方, 也是文化积淀最丰厚的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进一步规定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四项重要内容:一是保存的文物特别丰富;二是历史建筑集中沉淀;三是保留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四是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的历史事件, 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这些重要的文化内涵表明,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能够深度完整地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长期生活的积淀, 应当丰富多彩地、鲜活地传承于社会中, 传承于生活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既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又是当今社会生产生活的聚集区, 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文化遗产才能是真实的、生动的, 而不是呆板的, 是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加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能够凸显文化遗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独特角度和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实践表明文化遗产地是区域发展的亮点, 而不是脏乱之处;是升值速度最快的黄金地块, 而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许多名镇名村和历史街区已经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升文明程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与文化遗产朝夕相处和谐共济,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居民的文化自尊意识、公民责任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区域平等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地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和意识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这些方面的进步是党和政府强调社会文明和民族团结的必要的基础。

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各项规定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最基本的要求, 必须严格执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确实涉及到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 涉及到一些理论问题和学术问题, 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逐步研究解决,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涉及到的最基本的问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并对有关工作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 对于这些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执行, 依法行政。政府职责是《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保护工作的首要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安排保护资金, 并列入财政预算,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要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申报与批准程序方面, 在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备案、公布、修改及监督实施等环节, 在法律责任的追究方面, 我们大家的义务和责任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实施17个月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 毋庸置疑, 对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基本要求, 我们工作的改进空间依然是巨大的, 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还没有编制合乎法律程序要求的保护规划, 许多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和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 许多地区保护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管环节还有缺失,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具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在经历漫长的制定过程的同时, 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已经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如果《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基本要求仍然长期得不到严格执行, 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三、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必须主动履行职责, 积极配合建设主管部门开展工作。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和各级文物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 各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都包含有大量的文物, 这些文物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严格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各级文物主管部门保护名城名镇名村的职责也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我们应当逐项对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的内容积极开展工作, 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法制轨道上有效运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因保护不利使其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 批准机关应该将其列入濒危名单给予公布, 并责成所在地人民政府限期采取补救措施, 防止情况继续恶化并完善保护制度, 加强保护工作, 文化历史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拆除历史建筑以外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它设施的, 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 应当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制定。以上内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 各地主管部门要责任在身, 当仁不让, 主动积极地配合有关部门履行职责。

四、公众参与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重要方法, 应当充分重视, 积极鼓励和保障。文化遗产的主人是当地民众, 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主体应当包括当地民众, 保护项目的成果和收益也应当由当地民众共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文化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保护工作理应充分重视并积极鼓励和保障公众参与, 近年来公众已经开始积极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 成效显著。许多有价值的街区和建筑由于公众的呼吁而得到了保护, 一些违法事件, 由于公众的检举而得以曝光, 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受到公众的批评而改善了工作作风, 提高了工作效率, 尤其重要的是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全社会的文化遗产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社会各界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了明显提高, 公众参与能够进一步提高保护工作抉择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能够进一步实现保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目前政府鼓励保障公众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的方法措施还不能适应保护工作的需要, 还不能够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欢迎当地居民参与保护工作, 要以更加宽厚的胸怀对待保护工作中来自社会的批评意见。我们还要积极开展制度建设工作, 保障公众的参与权。今年10月开始实施的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其目的之一就是推动这方面工作, 各级文物主管部门要严肃对待, 积极回应来自社会的文物认定申请, 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要求我们必须鼓励和保障公众参与保护工作。

北京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名镇名村 篇8

第一批2003年10月8日公布,共10个镇、1 2个村。

第二批2005年9月16日公布,共34个镇、24个村。

第三批2007年6月9日公布,共41个镇、36个村。

第四批2008年1 2月23日公布,共58个镇、36个村。

北京有3个村、1个镇被选为历史上全国文化名村镇。

1、门头沟区爨(音川)底下村。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斋堂镇西北部的深山峡谷京西古道中,距京城90公里,距门头沟区大峪65公里,村域面积5 33平方公里。全村现居43户。

这个村庄是明初自山西移民实行军屯建成的村落,已有400多年历史。村子初建时名叫“爨里安口”,至今村口石崖上还刻有一个很大的“爨”字。村中有保存完好的656间76套明清时代四合院民居。

村庄端庄典雅,石雕、木雕、砖雕精美细腻,街道用青石、紫石、灰石铺地,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1995年开始开发旅游,吸引了无数游客前來村中休闲度假。村里人心灵手巧,女人们平日里剪窗花、捺鞋垫、绣枕花;男人则是写对子,编背篓,编挎筐,做炕席和压恰铬的床子等等。一段时间,人们嫌爨底下这三个字难写,于是将“爨”字简化,写成了“川底下”。这确实是一个有古老文化意蕴的农村。

2、门头沟区灵水村。灵水村是北京西南部门头沟区斋堂镇辖村,位于镇域西北部,京西古驿道上。灵水村是一座千年古村。最兴旺时期是明清两代,当时村民3Q0多户,人丁2000多人。

村里古建筑除6套民居宅院为明代建筑外,剩下的以清代民居为主。古时候,灵水村有72眼水井,井井有水,水源充沛,得名“灵水村”。自明清以来,村中出过22个举人。村中还有举人宅院,在宅院房梁上可以看见有四百年历史的雕花。“举人宅院”典雅精致,建筑为砖瓦结构,青砖灰瓦、错落有致、布局合理、装饰华美,门楼、影壁、石阶一应俱全。清道光年间,还出过两名进士和10余名国子监的监生。人称“京西举入村”。

3、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坐落京西门头沟区龙泉镇三家店永定河古渡口西岸,面积3,5平方公里,东距市中心26公里,东南距门头沟区中心大峪4公里。有农户363户,农民790人。该村以琉璃闻名,被称为“中国琉璃之乡”。

琉璃渠村形成于元代之前,其出产的高品质页岩石料可加工烧制成釉色艳丽、绚丽斑阑的琉璃制品。该村建于公元1264年,是经历辽、金、元、明、清五朝的千年古村,是皇家建筑材料琉璃的重要生产地,明清时期被称做“琉璃厂”。琉璃渠村出产的琉璃制品历来为明、清皇宫的专用制品,解放后,这个村的琉璃制品还曾被用于建筑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西站。目前村里有三家琉璃瓦厂仍在经营琉璃事业。

4、密云县古北口镇。古北口镇位于密云县东北部,距密云县城55公里。全镇总面积84.71平方公里,人口1.1万。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刘彻在这里建立“奚城”。自南北朝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始修筑长城,居庸关至山海关长城从此经过。1403年明朝大修长城,戚继光在古北口地区修建长城。

古北口明长城是进入北京东北部的第一道军事防线。有敌楼烽火台172座,烟墩14座,建立了16个关口,3个水关长城,6个关城,以及三个瓮城。古北口的关城,跨于两山之上,有“地扼襟喉趋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之称。

古北口镇,有70多座庙宇及其他文物古迹,也留下了众多文人的足迹。宋欧阳修曾登上峰顶,留下“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城头日欲斜;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的诗句。仅清朝乾隆皇帝就为古北口作诗歌53首。

上一篇:无重大违法记录的声明下一篇:暑期社会实践--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