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沂蒙精神

2024-07-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山东沂蒙精神(通用8篇)

山东沂蒙精神 篇1

2017年09月16日 光明日报

巍巍沂蒙山苍翠绵延不绝,滔滔沂河水清流奔向远方。这里的山头燃烧过革命斗争的烈火,这里的土地浸染着革命烈士的鲜血。

2013年11月25日,总书记来到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山东临沂视察工作。他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新的高度定位了沂蒙精神,揭示了沂蒙精神的本质内涵。”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说,把沂蒙革命老区所蕴含的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继承好、发扬好,是我们的重大政治和历史责任。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心系人民群众,始终做到尽责担当,始终坚持严格自律,让沂蒙精神闪耀出时代的光芒,为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铸造理想信念之魂

在沂蒙革命纪念馆,一组名为《力量》的群雕,吸引着众多观展者驻足:几十辆小推车,艰难行进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每一辆小车,都装满了粮食等支前物资;每一位百姓,都目光坚毅,艰难前行……这是沂蒙人民用小推车支援前线的真实再现。

临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次拥军支前,10.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了“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助伤员的“红嫂”、为革命作出贡献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群体。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沂蒙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动力之源。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让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山东将学习和践行沂蒙精神,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杨百战,是郯城县种子公司高级农艺师、临沂市优质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痴迷种子,情系农民,每年七八月,不管烈日暴雨都往田间地头跑。雨淋水浸,给他留下了风湿性关节炎和湿疹及皮疹等皮肤病。

育成一个优良品种,少则七八年时间,多则十几年。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希望,支撑着杨百战的是什么力量?是美好的理想,是坚强的信念:“农民种地不易,作为农业技术人员,我要培育出最好的种子,让农民多打点粮,多赚点钱。”他培育出优质水稻新品种——阳光200,创造了黄淮稻区首例亩产843.5公斤的超高产水平,填补了山东省水稻品种保护领域和国家审定空白,推广水稻新品种606.8万亩,总经济效益6.91亿元。满怀爱民为民之情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心,就是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

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说,在今天,沂蒙精神时刻提醒我们:尊重群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这既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干部的社会责任和感情寄托。

“这是第二次做牵引,医院为我省去了4000多元,还给我建了健康档案。”

“俺一家三代六口人,两个壮劳力现在成了重病号,还有两个学生,如果没有低保、医疗、教育这些补助,俺这一家子连生活都成大问题呢。”

在山东济宁市,一句句脱贫群众的肺腑之言,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扶贫,扶起的是人心。

这几年,济宁市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开展“六核查六整改”,对贫困户一个个“过筛子”,逐户找准致贫原因,创新“送药品”等“十送”行动,多措并举促进贫困人口增收。

而在老工业城市淄博,曾经“看不见蓝天,吃不到海鲜”的歌谣广为流传。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如今,淄博市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在转型,不少曾经的污染大户纷纷脱掉了“污染帽”。淄博的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的获得感也越来越强。

尽责担当 严格自律

“日军把陈若克绑在马背上,把刚出生的婴儿装进了一条马料袋子,孩子被马草扎得拼命哭喊,陈若克的心都碎了……”在孟良崮革命烈士墓区,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烈士碑亭庄严肃穆,解说员正声情并茂地讲解烈士陈若克母女英勇就义的故事,讲述直入人心,学员眼含热泪。

革命老区临沂,红色资源丰厚,典型事迹感人。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东奇说:“为落实总书记视察临沂重要讲话精神,近几年,我们依托沂蒙根据地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着力打造沂蒙党性教育基地。”

山东建设了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革命纪念馆等18个现场教学点,编写了30多部特色教材,形成沂蒙精神、群众工作、党的建设等六大专题教学模块,开发了现场教学、红色故事会、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七种主要教学形式,较好地满足了“学习传统、锤炼党性”的培训需求。

山东沂蒙精神 篇2

我基地有着40年苗木繁育经验, 依托苗木之乡, 联合本地苗木资源。巨资引进国内外新品种, 繁育推广。致力于为全国各地客户推广经济高效新型的苗木种植经验。欢迎新老客户考察指导!特供:核桃20万株、葡萄40万株、石榴20万株、樱桃60万株、桃20万株、山楂40万株、苹果30万株特售8518早实核桃原种苗, 免嫁接挂果早, 出仁率高, 丰产见效快。特售兔眼蓝莓坐果率高, 为近年经济苗木发展新趋势。树种品种树种品种葡萄红色拉多, 阳光玫瑰、东方之星、黑巴拉多、紫甜、紫脆、天山黑色甜菜、早熟内玛斯、夏黑无核、巨峰、维多利亚、藤稔、巨玫瑰、金手指、红乳、雨水红、赤霞珠、醉金香桃春雪、新川中岛、夏之梦、突围桃、仓方早生、黄金桃、美香、中华寿桃、日川白凤、黑桃皇后、春燕、大久保核桃香玲、新疆薄壳、清香、8518、9818、中林短枝枣冬枣、大雪枣、梨枣、沂蒙大枣、金丝4号蓝莓兔眼、公爵、都克、宝石、蓝丰梨秋月梨、晚秋梨、翠冠梨、丰水、大果水晶、黄金、黄冠、圆黄板栗石丰、华丰、日本大油栗、大红袍、沂蒙短枝苹果烟富3号、烟富6号、红露、嘎啦、新红大将军、美国八号、红富士、短枝富士杏凯特、金太阳、大棚王、新世纪樱桃黑珍珠、红灯、乌克兰系列、美早、岱红、沙蜜豆、早大果金银花四季金银花、树状懒汉金银花、木本金银花山楂大五棱、歪把红、大金星、红棉球、豆沙蜜杏凯特、金太阳、新世纪李秋姬李、安哥诺、美国杏李、女神、无花果金傲芬、沙糖蜜、波姬红、布兰瑞克甜柿无核甜柿、次郎、富有猕猴桃红美、红阳、徐香油桃中油4、5号、曙光1.特供绿化苗:侧柏、木槿花、红叶石榴、国槐、木瓜、银杏、日本樱花、西府海棠、红宝石海棠、长寿果。2.特供种子:薄壳核桃种、8518原种, 香玲原种、毛桃种、山杏核、君子迁、黑松、侧柏、甜茶、杜梨、板栗、酸枣、樱桃、八棱海棠、木瓜、银杏种。3.办理邮递业务:本基地长年专业、专人负责办理各种苗木保湿邮寄, 使用高效分子根系保湿剂和分类挂牌等措施确保苗木成活率99%以上。出具品种证明, 假一赔十, 开具检疫证明和正规发票。凡购苗客户均签订公证购苗合同。本省一至两天到货, 外省二至五天, 省时省力省钱。经理:刘晓山联系人:刘长江18315768110邮政绿卡:6221 504 7300015 60456户名:刘长江农业银行:622848 18230954 30215户名:刘长江电子邮箱:18315768110@139.com邮编:276713在线咨询qq:331273199基地地址: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白旄镇沂蒙山良种繁育基地

山东沂蒙精神 篇3

关键词:山东沂蒙;民歌;曲风;延续和发展

山东沂蒙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古琅琊文化和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形式及大量的艺术作品,沂蒙民歌就是其中的典型性代表,是沂蒙地区的重要文化符号。与我国其他地方民歌相比,沂蒙民歌具有自身的特色,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这是沂蒙民歌千百年来延绵不息的重要原因。

1 山东沂蒙地区民歌演唱技巧

真假声交替、拖腔唱法、滑音唱法是沂蒙地区民歌在演唱技巧上的三个主要特色。第一,真假声交替在沂蒙民歌演唱中十分普遍, 经常会看到真声和假声的相互交替与融合。当真声居于主导地位时,舌头靠前,吐字咬字较为清楚,音色会变得明朗、质朴和自然,这适合节奏轻快的歌曲,如民歌《我的家乡沂蒙山》。而以假声主导时, 行腔走韵较为方便,音色会显得更加圆润、宽广和浑厚。第二,在拖腔唱法方面,主要指的是真假声的结合问题,一方面真声适合吐露歌词内容,另一方面假声适合对情绪情感的表现。在出现方式上,假声会在真声句的末尾,通常是衬词或者最后一个字上。为六度、七度、八度翻高,此外还有真声转为假声的唱法,该唱腔在戏曲张经常能够看到,而它也是沂蒙民歌的一大特色。第三,滑音唱法在沂蒙地区民歌中也十分常见,并呈现出多种变化,根据滑音的大与小、上与下、前与后、定位与不定位的差异,会有不同的演唱效果。例如通过对下滑音的使用,民歌《我的家乡沂蒙山》显得十分欢快,地方气息浓郁。

2 山东沂蒙地区民歌曲风的时代特征

2.1 新中国成立前后

沂蒙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前曾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此时期的民歌创作受革命因素的影响很大。该时期不仅民歌创作量大,而且一个普遍现象是很多民歌是在小调的基础上的再创作。概括言之,红色革命歌曲是该时期沂蒙民歌的主流,歌词以革命和战争为主体,尤其注重对当时革命斗争场景的艰苦性、复杂性以及火热程度的描绘,例如民歌《八路军攻打沂水城》、《抗日小唱》、《沂蒙山小调》、《八路军拉大栓》等。这些耳熟能详的民歌作品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们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激烈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儿女。其中,以这一时期的民歌作品《沂蒙山小调》为例,这首歌曲最早出现于1940年,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四四拍,一个是四三拍,它们在长短上有所不同,前者只有八小节,而后者有十一小节,作为一首“小调”,这首曲子具有典型性,舒展豪放,旋律优美,体现了沂蒙民歌总体特色。在产生后一直被传唱,因此后来有了“北有沂蒙山小调,南有茉莉花”的说法。

2.2 改革开放前后

新中国成立后,沂蒙地区人民当家做了主人,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后的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较为安定,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沂蒙地区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发展上的飞跃,这为沂蒙人民创作歌颂幸福美好生活的民歌创造了基础。因此,该时期产生了许多的风格淳朴、歌颂家乡的民歌,这些作品在彰显时代精神的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沂蒙民歌的原有特色。例如作品《谁不说俺家乡好》,这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红日》中的插曲,词曲作者包括吕其明、杨庶正、肖衍,在创作上,作品取材于胶东民歌《王二小赶集》。在这首民歌中,一个突出的创作手法是词曲运用乐段,从旋律音调中更可以看出蕴含着典型的传统山东民歌风格。

2.3 21世纪初

进入21世纪后,沂蒙地区进一步发展,沂蒙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着为沂蒙民歌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后沂蒙民歌注重对革命战斗的歌颂,改革开放前后倾向于赞美家乡山水风情,而在该时期,沂蒙民歌曲风的最大特征并不体现在主题上,而是在技巧、形式、艺术性上有了更大的丰富和提升。以歌曲《沂蒙山,我的娘亲亲》为例,创作者在歌词和曲调上运用了许多民歌元素,使曲风变得憨厚、质朴,浓郁的乡土气息令人称赞。在曲调方面,作品融入了山东方言语调,因此在演唱中歌唱者的感情更有感染力,能够增加听众的亲切感。

3 沂蒙地区民歌曲风的延续和发展

3.1 沂蒙地区民歌的传承和创新

沂蒙民歌的创作较为复杂,很多作品被劳动人民传唱,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也有一些作品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包含一定的不合理与不健康内容。历史的脚步是不断向前迈进的,即使是曾经受欢迎的作品,也可能与时代精神不一致,因此对旧有的民歌进行认真整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内容合理、曲调优美的作品,可对其进行段落方面或歌词方面的少许改动,尤其是那些讲述美好故事传说、歌颂劳动生活、表现坚贞爱情的优秀作品,也有一些民歌作品在叙述故事时过于追求完整性,歌词会有十几段至二三十段之多,演唱时间较长,在改动过程中,要在保留作品原有精神风貌的同时注重精简。 创新改编、老曲新唱也是沂蒙地区民歌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方式。

3.2 沂蒙地区民歌的延续与发展路径

首先,要积极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增强沂蒙地区民歌的魅力。沂蒙民歌的生生不息离不开自身的魅力,如今沂蒙民歌已具备了自身的特色,具有完备的体系。为了实现对沂蒙地区名的延续和发展,应当注重对时代元素的吸收,尤其是借鉴现代艺术的积极方面,满足当下人们的音乐审美需要。临沂市于2008年组建了青年民族管弦乐团,数年来坚持在市内进行演出,曲目丰富多样但是以沂蒙民歌为主,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而其中的《沂蒙山小调》尤为受欢迎,成为一年一度的临沂新年音乐会的保留曲目。其次,在沂蒙地区民歌延续和发展中,要注重和教育事业之间的配合,使民歌进入学校,进入课堂,进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因此,中小学学校应加大对民歌小调普及的重视程度,教育部门为此进行了积极的努力,把沂蒙民歌纳入了学生的音乐教材之中。最后,在沂蒙地区民歌继承创新中,要注重以沂蒙民歌旋律为根本,不断对民歌作品进行创新。

4 结束语

沂蒙地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沂蒙民歌独具特色。在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沂蒙民歌创作紧扣时代脉搏,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同时也继承和发扬着沂蒙民歌的精髓。为了实现沂蒙民歌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其延续与创新,就需要兼顾对历史特色的保留和对现代文明的吸收,尽管这是一条漫长而充满波折的道路,但沂蒙民歌曲风能继续传承下去,为劳动人民发声、为劳动人民歌唱。

参考文献:

[1] 李萍.“老调”“新曲”——谈沂蒙小调的艺术性[J].改革与开放,2010(8).

[2] 赵静.我国民族音乐的独创性探究[J].音乐时空,2015(1).

山东临沂沂蒙考察报告心得体会 篇4

15日乘车到达临沂后,在临沂市委党校老师安排下,我们首先观看了临沂发展规划馆,了解临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临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有中国物流之都称号。临沂是文化古城,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筒就出土于临沂城。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和珠算发明家刘红等都出生或曾生活在临沂。临沂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八路军、新四军、华东野战军曾长期驻扎在这里。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长期在临沂工作过。改革开放以来,临沂大致经历了脱贫、基本小康和建设全面小康的发展阶段。近年来,临沂上下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围绕建设富裕美丽的大临沂目标,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16日上午,我们参观了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展览。在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展览中,我们看到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的历任领导都十分重视党同群众的关系,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反对“四风”方面,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已作出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民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等。

下午我们参观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在向烈士纪念碑进献了花圈,重温入党誓词,观看《英雄孟良崮战役》纪录片,到孟良崮山顶瞻仰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在观看战役沙盘时,我们又仿佛回到战火纷飞年代。面对全部美式装备的国民整编师及与其呼应的其他国民党军队,解放军指战员抓住战机,巧妙布置,在3天时间内全歼国民党王牌74师,击毙敌师长张灵甫,取得孟良崮战役的最终胜利。在烈士陵园,很多碑面上刻写着无名烈士,他们牺牲了却没留下姓名,让人感到悲壮。无数革命先烈为革命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令人敬佩,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义无反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直至牺牲自己年轻生命。在今天,我们更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只有信念坚定,工作才有干劲,思路才能开阔,遇到困难才能不退缩。

17日,我们参观了沂蒙红嫂纪念馆。通过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我们了解到红嫂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大群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山东妇女为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一大批年轻妇女动员丈夫或未婚夫参军,母亲送儿参军,她们中有的直接参加担架队,运输队,有的在后方做军鞋,帮助筹粮草,有的帮助照看护理伤病员,家里有粮食优先提供给部队。涌现出王换于、沂蒙六姐妹等杰出代表。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根据地420万人,120多万人次拥军支前,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有10多万名革命烈士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生命。

18日,我们来到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凭吊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参观了淮塔廉政教育基地,观看了淮海战役模拟实战场景,大家感到非常震撼。淮海战役是国共两党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决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在这次战役中,解放军以60万的兵力战胜了国民党80万兵力。这次战役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共两党军事力量上的对比,为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江南国统区奠定了基础。在这次战役中,支前民工达几百万人。陈毅元帅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中百万小推车支前的壮观场面,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一个缩影,是中国共产党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践的生动写照。

无论是孟良崮战役的胜利,还是海海战役的胜利,都感人至深。回顾过去辉煌的岁月,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兵民是胜利之本。我们党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关键是我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可以说,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根本不可能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只有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担负起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我们更加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建立了深厚的

鱼水情谊,形成了我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建设改革实践和党的全部活动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并恪守党的根本宗旨,认真学习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沂蒙精神 篇5

红嫂故里:无私奉献沂蒙精神的发源地:

红嫂故里景区暨沂蒙影视城位于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马牧池乡是著名的红嫂之乡,这里有用乳汁救伤员、被评为全国“双百”英模人物、红嫂原型明德英故居;有创办“战地托儿所”养育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故居;有妇救会长李桂芳带领姐妹们为部队架起的“火线桥”旧址;有千万个推磨、碾米、烙煎饼,做军鞋、缝军衣拥军支前的姐妹们的先进事迹。这里是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是百姓集体英雄主义纪念地;是沂蒙精神发源地。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小车队长”李家才故居、战邮会纪念馆、中共山东分局旧址、山东纵队司令部旧址、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旧址、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抗大一分校旧址、北海银行旧址、火线桥旧址、战地托儿所旧址、战时总医院旧址、战时兵工厂旧址、战地供销社旧址等红色遗迹30余处,是典型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马牧池乡地处沂蒙区的核心地带,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圣地。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党政机关的大本营,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等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生活过。原**省委书记高克亭曾说过:“**的抗战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的中心在**”,**就是指我们今天的马牧池乡。“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均出自该乡。马牧池乡红色历史资源十分丰富,在该乡拍摄的 42 集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通过一系列个性鲜明、生动真实的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形象,完美诠释了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在央视一套及各省市电台热播后,马牧池享誉齐**,“沂蒙精神”誉满神州。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依托**沂蒙影视拍摄基地这一红色资源整合全乡旅游产业,寓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于互动参与之中,寓革命遗址保护于开发管理利用之中,寓革命传统文化于**绿水之中,取得了良好实效,在红嫂故里马牧池乡发展红色旅游可谓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创举。

沂蒙精神: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

沂蒙,这里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如沂蒙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后来被概括为沂蒙精神,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激励着广大沂蒙人民在新的领域昂首阔步前进。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来临沂视察时曾为其题字“事在人为,后来居上”。

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雄群体至今让人动容。“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就成为沂蒙精神的内涵。沂蒙红嫂

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到了耄耋之年,但她们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延续传承,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明德英(1911-1995),沂南县马牧池乡人。1942年底,日本侵略者对沂蒙山区进行了拉网合围大扫荡,年仅13岁的八路军战士庄新民负伤后,被马牧池乡横河村的哑女明德英发现。在庄新民昏迷不醒时,明德英用乳汁将其救活。鬼子来搜村时,明德英与丈夫李开田把庄新民当作自己的儿子躲过一难。

弘扬沂蒙精神实践报告 篇6

荏苒的时光提醒我们,我们以一个大学生的的身份在这片红色革命孕育的热土上生活了两年,临沂作为红色历史革命的根据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精神-沂蒙精神。当代我们不能说沂蒙精神仅仅是临沂人民的精神财富,它已成为全国人民的财富。它为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荣誉责任、健全的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这次学校组织的红色育人工程“下基地”实践,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以“传承沂蒙精神,强化责任担当”为目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弘扬沂蒙精神、担当社会责任呢?

我们所说的沂蒙精神,就是 “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爱党爱军已成为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临沂的不断发展正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向让走向未来的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社会责任就是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对他人和社会承担的义务。

今天,我把自己这次实践的心得向大家分享,首先要思考两个互相联系的问题,即:沂蒙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和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

一 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临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对于沂蒙精神的形成会有影响。但是,我们所讲的沂蒙精神,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在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光荣传统。我们都知道,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38年,党中央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指示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1939年,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到达沂蒙山区之后,山东党、政、军机关,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相继在沂蒙山区建立;刘少奇、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经在这里工作、战斗过。当时的沂蒙山区成了山东乃至华东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这样的历史背景,这样的历史实践,就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出发,我们可以注意到,沂蒙精神首先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一心一意为民族解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行为的感染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而奋斗的纲领,经过大革命时期、十年土地革命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八路军一一五师是从井冈山走出来,在延安组建的一支精锐部队。在他们身上体现的老红军本色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给沂蒙抗日根据地带来了全新的景象,给这里悠久的传统文化和质朴民风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沂蒙精神的基本来源。

同样,从这样的基本事实出发,我们应该看到,沂蒙精神是沂蒙抗日根据地的人民通过自觉的模范行动展现出来的。临沂市委提供给我的材料告诉我们,在革命战争年代,饱受“三座大山”压迫之苦、对新生活充满强烈向往的沂蒙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以极大的热情和崇高的精神,积极参军参战,碾小米、做军鞋、送弹药、抬担架,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参军入伍,100多万人参战支前,6万多革命烈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同仇敌忾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著名”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大批先进典型。党的培育,血与火革命战争的洗礼,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逐渐形成了坚信党的领导、热爱人民军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政治信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顾全大局、勇于奉献、自我牺牲的价值观念。沂蒙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政治觉悟,无疑是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来源。

今年是八路军一一五师挺进山东,建立沂蒙抗日根据地73周年,也是建国63周年。为了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发挥沂蒙精神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临沂大学做出红色育人工程下基地实践活动的决定深层开展弘扬、宣传沂蒙精神活动,是很有意义的事。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呢?

首先,要看到,沂蒙精神是不断与时俱进的。要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必须以新的实践为基础给沂蒙精神赋以新的内容。我的了解中,沂蒙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诞生于战争年代,但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仍在不断发展着。临沂市委提供给我的材料说,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面对贫困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愚公移山,艰苦创业,向愚昧和贫困宣战,为了修建水库,有40万农民舍弃了自己的家园。并勒紧腰带,省下粮食支援国家,支援灾区。沂蒙人民靠沂蒙精神,艰苦奋斗,极大地改变了生产生活条件,成为60年代全国农业先进地区之一,涌现出了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等先进典型,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批示表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承发扬沂蒙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迅速发展经济,于1996年在国务院确定的18个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走上了加快发展的道路,涌现出了被江泽民同志称为”了不起"的王廷江,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九间棚等一大批改革开放的先进典型。如火如荼的弘扬沂蒙精神的实践,推动着沂蒙精神不断发展完善。沂蒙精神逐渐成为临沂最大的政治优势。

另一方面新时期如何利用红色资源弘扬沂蒙精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具有独特的教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沂蒙革命老区形成的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伟大民族精神的凝炼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临沂的具体体现,是临沂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四个一类革命老区县之一,莒南县有着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目前,全县现有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市级8处,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量位居全市第一。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军区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长期驻扎在这里,莒南是当时山东党政军指挥中心,被称为山东的“小延安”。这里出现过被誉为“中华抗日第一村” 的渊子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政权——山东省政府,山东第一个团支部等都诞生在这里。所有这些红色资源都传承了沂蒙精神底蕴深厚的内涵。在新时期,如何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方法,运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充分发挥沂蒙精神的导向、教育、激励功能,莒南县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莒南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历史课堂,沂蒙精神是最生动的教材。围绕建设一批主题鲜明、特色突出、感染力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莒南县深入挖掘境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内涵,搭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丰富教育内容和载体,切实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爱国主义教育优势。一是依托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打造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自2010年开始,莒南县依托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光荣历史进行整合,新建了山东抗日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此基础上,开办了红色教育大课堂。“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莒南县先后在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建立了纪念馆,总结了他们组织群众、尊重群众、发扬群众首创精神的群众观,依托这三个纪念馆,打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基地。三是依托中国首届红色运动会场址,打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二 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就学生来说我们的首要责任是学习,这里我们所说的学习不仅是指学习理论知识,还包括学习专业技能。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无处不在,存在于每一个角色。父母养儿育女,老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工人铺路建桥,军人保家卫国„„人在社会中生存,就必然要对自己、对家庭、对企业甚至对祖国承担并履行一定的责任。责任有不同的范畴,家庭责任、职业责任、社会责任、领导责任等等。这些不同范畴的责任,有普遍性的要求,也有特殊性的要求。责任只有轻重之分,而无有无之别。

所谓的责任意识,就是清楚明了地知道什么是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和参加社会活动,把责任转化到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有责任意识,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意识,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意识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意识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有责任意识的人,受人尊敬,招人喜爱,让人放心。

责任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机遇,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手段,是一种发展自我份内和不得不做的事情。让我们听从责任的召唤,珍惜自己的每一份责任!为先锋事业发光、发热!

增强责任意识,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责任感是工作态度,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追求:

第一,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工作自觉性。第二,强化责任履行能力,持续提高工作水平。第三,健全责任管理制度,全面增强制度保障性。第四,完善责任监督机制,继续提升监管能力。任何一项决策作出之后,关键是要强化责任抓落实,做到定人员、定岗位、定任务、定时间、定要求,使人人肩上有担子、项项工作有着落。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部门的客观条件不相上下,发展思路也大同小异,但发展速度却迥然不同。究其原因,就在于抓落实的力度不一样。少数同志在工作中往往口头承诺多,具体承办少;遇到难题推诿多,破解难题行动少;执行决策计划多,具体落实措施少;开头轰轰烈烈的多,收尾富有成效的少。这就使许多好的发展计划只是停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为了促进工作发展,必须坚决克服那种看似大家都在抓、实则大家都没抓的现象,紧紧抓住“不落实的事”,严肃批评“不落实的人”,让每个人都能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自觉担负起抓落实的责任。

愿不愿抓落实,反映的是工作作风的问题;会不会抓落实,反映的则是工作能力的问题。抓落实不能只凭工作热情,还要讲究科学方法,其中的关键是要学会抓具体、具体抓。所谓抓具体,就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把总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把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分解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操作性强的具体行动方案,找到过河的桥和船。所谓具体抓,就是在抓落实的步骤上不能急功近利,而是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一环套一环地去落实,逐个解决问题。既善于从大处着眼、又能够从小处入手,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小”处上下功夫,落实思路举措尽可能紧贴实际、周详具体。

山东沂蒙精神 篇7

睿智改革唤醒企业生机

山东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组建于1951年的临沂建筑公司。在计划经济时期,公司的设备与生产条件十分简陋,但经过一茬茬领导的用心耕耘与市场开垦,企业慢慢有了起色并实现了盈利。随着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改革开放,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营业收入实现了翻番。1986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的张桂玉加入临沂建筑公司,从技术指导一直干到公司副总,并于1995年创建了今天的山东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从此之后,张桂玉带领公司员工开始了艰难的第二次创业。创业过程中的心酸百味不言而喻,提及这些,张桂玉微笑坦言:“虽然企业的起步条件很差,但随着改革开放春风的到来,百业兴旺令大开发的建筑热潮翻涌,也为企业飞跃式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提及改革开放初期遇到的最大困难,张桂玉认为是计划经济观念深深地束缚着员工的思想。通过认真分析市场形势和企业深层次矛盾,张桂玉深刻认识到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健康发展,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惟此才能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探索一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机制。于是,他以超前的意识,致力于探索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运行机制,并以一个企业家的胆识大刀阔斧进行一系列改革,为天元增添了强劲动力。张桂玉在我们的采访要求下,回忆起了过往的经历,用他的话说今天谈论依然历历在目。他喝尽了杯中的红茶说道:“1986年我被派到常驻青岛的第六工程处主持工作,率先在企业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当年就扭亏为盈,1990年该处的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均在全公司名列首位。1995年我创建山东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后,也大力实施促进业务生产的经济政策,并逐步建立一套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至2005年,企业总产值由1995年的不到3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2亿元人民币,公司的整体资本运营及业务范围有了质的提升,也为临沂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桂玉处处闪烁智慧的光芒,他既是一个精明的企业家,又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遇到大是大非问题他能够果敢坚定、勇于决策。他曾经对连续几年亏损的公司下属4个单位的党政工负责人实行就地免职,这项举动在公司上下乃至全省建设系统引起了轰动,真正实现了公司“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此外,他还通过组织召开第十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企业总经理、副总经理,在省内开创了企业领导由职工选举的先河。他对公司领导层和基层进行改革之后,又一鼓作气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和干部任命终身制,实行公开竞争、聘任上岗,在同行业中引起巨大轰动。紧接着,张桂玉提出了以集团总部为“战略决策中心、资本运营中心、企业文化中心”,以子公司为“管理中心、效益中心、联结中心”,以项目部为“品牌中心、形象中心、成本中心”的3层9中心企业战略。他微笑着介绍道:“实践证明,将企业内部组织分层次定位,既调动了基层单位和项目部的积极性,又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张桂玉改革的焦点也不断细化,2006年他全面推行单项工程风险承包,让项目部实行风险抵押责任经营。如此,项目部不仅可以自由施展拳脚,也令整个项目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在长期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张桂玉又逐渐实施“四大战略”、增强“六个意识”、发展“九大支柱产业”……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迅速成长为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

创新锦囊增强企业活力

改革开放打开了国内市场的大门,大量境外施工企业集团涌入,面对强烈的建筑市场冲击和竞争压力,张桂玉明白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因此,他率领企业走上了一条“科技兴企”的阳关大道。目前,公司拥有各类经济技术人才8500余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3600余人,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创新团队,令企业不仅在大型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等领域积累了行业领先的科技优势,同时也获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赢得了诸多市场先机。谈到创新锦囊,张桂玉充满自豪的为我们分析道:“通过3点足可以说明一切。”

锦囊1、升级创新软件,保障人才资源充沛。

张桂玉认为领导层是宏观把控的指挥站,是具体行动的指导者,为了落实“科技兴企”战略,公司专门成立了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网络体系。在张桂玉介绍下,我们了解到企业技术中心下设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其中技术委员会主任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主要职责是审定企业年度技术创新工作规划,确定重大技术研发项目等事项。而专家委员会主任由公司总工程师担任,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对企业科技开发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参与年度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的鉴定、评审。另外,张桂玉认为建立强大、先进的科技人员队伍才是真正的王牌,他积极践行“大平台、大家庭、大学校”的人本理念,在引进国内外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通过组织企业内部工法总结、QC成果发布、技术研讨会等形式,以及工资倾斜、课题奖励经费、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等政策,激励内部科技人员不断学习与研发,培养自己的“土专家”。从1997年开始,每月的9日作为公司“质量技术培训日”,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和质量技术人员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公司质量技术部不定期的对分公司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锦囊2、完善创新硬件,投入资金鼓励优秀成果。

“离开资金支持创新就是空谈”,张桂玉意味深长地说。经费投入是技术创新研发的基本保证,因此公司按照年产值的一定比例提取并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同时,基层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总结提炼工艺、工法的创新成果,鼓励支持申报各类行业奖项;对于项目部创出的名牌、精品工程,给予他们直接经济奖励。自2007年以来,公司累计奖励各类质量管理人员540多人,累计支出奖金1460多万元人民币。另外,张桂玉还主张努力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不断增加科研资金积累,从而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锦囊3、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张桂玉认识到只有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坚持以工程为依托,推进科技创新与市场经营、园区建设等相结合,才能在建筑业中崭露头角。在承建施工天元商务大厦工程时,面临施工工期紧、新材料与新设备复杂的挑战,公司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先后解决了超长超大混凝土一次浇注、超长圆弧结构定位放线、屋顶玻璃消除安装应力等技术难题。张桂玉骄傲地说:“该项工程应用了当时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8个大项、17个子项”。正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主体工程比原计划提前120天封顶,节约钢材170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350万元人民币,该工程还被评为“鲁班奖工程”,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同时,随着新时期工业园区的兴建热潮,公司以此为契机凭借强大的技术团队,不断加快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容器制作、新型模板、钢结构等建筑施工的相关行业。张桂玉感叹道:“在新的竞争形势下,工业园区的建设逐步带动了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也为企业带来新的专业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张桂玉董事长表示,“天元品牌”的形成离不开每位员工的默默付出,以及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今后,天元集团将继续大力开发适应工程项目实示需要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在施工速度上勇攀新高,在服务业主上做到细致入微、无可挑剔,让“天元品牌”真正扬名海内外。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我们相信山东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张桂玉董事长的率领下,定能实现“建自强和谐天元,筑百年长青基业”的梦想。

公司简介

目前,山东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公路工程、机电安装等20余个专业的一级承包资质和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是集建筑施工、科研设计、路桥施工、市政工程、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工程监理、检验检测、商贸物流、机械制造、建材生产、房地产开发于一体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现有分支机构和控股子公司70余家,共创建省部级优秀工程奖500多项,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建筑业50强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等荣誉称号。

山东沂蒙精神 篇8

东夷、西夏是中国远古文明的两大起源文明,西夏文化发展形成了夏、周文化,他们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塑型了夏族和周族务实的人文主义传统,重视血缘宗法制度的“重礼尚德”的基本文化特征;东夷文化发展包括了它的原始文化和虞、商文化,农、渔、猎经济并存,形成“尚武好仁”的传统精神。鲁文化结合了周时的“重礼”和东夷的“好仁”。而儒家学说则是主要哺育于鲁文化“重礼好仁”的襁褓之中,《说文》曰:“儒,柔也,术士之称。”《素问·皮论》中注:“儒,顺也。”《礼记·儒行》郑玄疏:“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以鲁文化为母体的儒家思想,与鲁国特有的浓厚的礼乐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典籍以及东夷之地的“柔顺”“尚仁”的民风习俗有密切关系,儒是鲁国的人文文化在特定时代条件下的产物。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儒教以其完整的体系浸透中国文化时,许多舞蹈便成为‘道’的载体。”[1]儒教具有以下自身特点:(1)强烈的社会性。(2)强烈的宗法性。(3)强烈的世俗性。(4)强烈的普世性。[1]另外,因为儒家思想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总结和继承之上的,是围绕着代表传统文化的《五经》的阐发而展开,并随时代发展有所翻新,所以决定了儒家思想的保守性。

首先,我们来关注《又见沂蒙》的表述内容,是大家异常熟悉的军民鱼水情的題材,道具的使用(军用水壶)使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直击作品的主题,作品中有几次舞台调度和队形都非常强烈地突出了对道具的关注,如领舞高举水壶而立,其他所有的演员在舞台台口的前沿一字排开同时猛然蹲下仰望领舞手中的水壶,以及舞蹈结束时的造型设计,都突出了真正的主角——军用水壶的主人。这恰恰暗合了儒教的社会性和宗法性的特点,由于统治阶级对儒家的推崇,使儒教与社会的政治组织合二为一,而儒家的价值观念表现为对道德的崇尚,这观念早已进入人们的血液之中,化入了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成为人们无意识的行为准则。在这个作品中,浓墨重彩所要表达的是人民对军人的爱戴与拥护,即是高尚道德的一种呈现。解放军给人们带来了自由和新的幸福生活,人们把他们奉为一种命运的依托和精神的归宿之处,是人民崇拜和敬仰的对象,他们在人民心中占有最高的、最重要的位置。这种道德的标准直接转移和表现在了对解放军的深厚感情之中。其次,《又见沂蒙》在诉说的内容上平淡无奇,在编创上不易舞出新意,但作品在舞台调度及动作节奏处理上却是纷繁多彩的,给予观者在视觉上的快感享受。作品中在编导技法的运用上,编导很大的心思是在整个作品的舞台调度之中的。三十二名演员在舞台上呈现的各种流动和构图,如封闭的同心圆与处于圆心高举水壶的领舞,给人安定、平衡的感官效果,又如一字队形之后紧接的星散式的分组先后动作,犹如和声对位,流畅、协调且错落有致,每个队形的变化衔接都是顺势而成,平衡、对称又不失流动的留韵,这符合了传统的儒学审美,倾向于保守的中庸之美,对称、协调之美。最后,这个作品所采用的动作素材——胶州秧歌,就是在儒家思想发祥地——山东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样式,胶州秧歌脚下的拧与碾的动态形成与当地妇女的缠足是有着直接的关系,这种动式定型的本身即是精神封闭在舞蹈形式中的外化表达。在作品中手臂动作连续停顿的运用打破了胶州秧歌中手臂八字圆的路线,增加了舞蹈的动感和韵律节奏感,但这些变化又统一于脚下的动律之中,融合于舞台调度的流动韵律,在整体上持续了中庸的美感,体现了重礼仪的整体化动作。

《又见沂蒙》突出了对世人的教育教化的功用,从这个作品中可以依稀感觉到儒精神中“用仁证礼、纳礼入仁”的礼仁结合的理论结构。参考文献:

[1] 刘建.宗教与舞蹈[M].民族出版社,2005:387,392.

上一篇:圣诞节奥尔夫课程教案下一篇:第三单元鄂教版主观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