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

2022-05-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生态文明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中国古代“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以及“众生平等”的佛家思想。这些思想与当前社会弘扬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理想的契合性,对于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价值:对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对转变生产生活模式提供了借鉴,对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關键词:古代生态智慧;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价值理念

党在十九大报告深入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并将其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市场经济与先进文化并列,确定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就目前而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紧迫性,如果环境问题恶化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还会降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读史可以明智,早在几千年前,道家、儒家与佛家就针对生态环境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多种理论,这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关注。

一、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源远流长。由于在历史上较长的时间内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农业文明阶段,人们的力量微弱,对自然界的依附性较强,这使得人们非常关注大自然的万物生长、生命变化等自然现象。儒家从自身观点出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理解与阐述,试图由此来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并且为我所用。

儒家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提倡“生生不已”的生态哲学思想,试图探索出人类生命延续,同时万物生生不息、无穷无尽的办法。通过对儒家的著作进行研读,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展现“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例如《论语》中记载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道运行、四季更替、万物生长是永不改变的自然规律,天道哪里用得着说呢?它就存在于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的过程里。孔子在此处连用两句“天何言哉”,强调天地宇宙中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四季的交替、万物的生长都要遵循天道的规律,人只是这茫茫宇宙中非常渺小的一部分,人道必须遵循天道,才能延续生命从而“生生不息”。在《论语·述而》中,有“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思想;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要求在生活、生产中遵循生物的生长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体现在生态伦理思想中,孟子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提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孔子也以实现“仁”作为衡量“天人合一”的重要标准,在《礼记·祭义》中有“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等观点,体现了生态智慧中“尊重生命,仁爱万物”的基本思想。

可以说,儒家提出“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在人与自然生成论与德性论的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在本源上的一致性。儒家主张为了真正地实现“天人合一”,就要保持仁义德行,尊重自然,珍爱生命[1]。

(二)“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

“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其本意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道家认为万物与人类一样都是为道所化生、都是平等的,因而它们与人类具有相同的价值尊严,双方并无贵贱高低之分。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自然界虽然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但都是由阴阳二气互相交冲、互相激荡、互相交和,从而均衡成一种和谐的状态而成,阴阳是统一于事物内的两个方面,彼此和合而成为一个统一的和谐体。生态系统也是一样,如果任何一个物种发生变化,都会带来连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危害生态平衡。因此,老子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人们按照“道”的原则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准则,实行无为而治。

道家将“道”作为核心思想,认为“道”是创造万物的本源,在《道德经·第四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描述。老子从生态的整体性出发,描述了天、地、人乃至自然万物的关系,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在大地上生存,受大地的承载之恩,就要遵守大地生长的规则,而大地又受天的覆盖,大地万物生长作息的规律是根据自然气候的变化而变化的,自然气候又遵循宇宙间的法则——“道”来运行,而宇宙间的“道”,则是自然万物本来的样子。老子用一气贯通的手法,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认为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人与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天。人与万物既然有着共同的本源,也就要共同遵循天道的规律,从而确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

庄子在老子“道法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认为天地与我们共存,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人在天地之间生活,因此不能与天地万物割裂开来,要遵守自然的“大道”,如果任由人类的欲望发展、为所欲为,破坏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则,那就只能是自取灭亡。应“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即不能够按照人的欲望去办事情,而应按照天道的规律去行动。庄子同时对人类的行为提出了要求,认为人类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所以人类不能妄自尊大,而应该树立天地万物一体的整体观,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应该“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追求自然和谐,与成群鸟兽比邻而居,看草木生长,看云卷云舒,从而真正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总体而言,道家的思想强调道生成万物,人因循自然而生,道虽然无处不在而又自然而然,在“道”的思想下,万事万物都是因“道”而存在,所以人必须遵照尊重万物的本来面目,不能强加干涉。

(三)“众生平等”的佛家思想

“众生平等”体现了佛家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佛家将“缘起性空”观念作为自己对待宇宙与世界起源的看法,因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而生,所以必然会经历“因缘具足则生,因缘散尽则灭”的过程,所以世间万物在“生与灭”的本质上是相同的,无高低之分;而事物本身具有因缘关系,彼此之间又是相互依赖的,为“法界一体”[2]。为了阐释这一观点,佛家提出了很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话语,包括“普度众生”“泽被草木”,将人维护万物生存的权力看作是上天赋予的责任,应该主动迎合,并将其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在《摩诃僧祗律》中,佛陀肯定了种植花草树木的功德,认为对草木的修剪要配合植物生长;对于植物新长出来的嫩芽不应该伤害它,而是要等到嫩芽长到枝繁叶茂的情况下再做适当修剪即可,人不应该做出伤害山林的行为。由此可见,佛家认为花草树木与人一样,具有佛性,所以在侍弄花草树木时,应该尊重其发展规律,不能随意破坏。

二、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的原则。我国古代思想中,有很多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这些内容对于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参考价值。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例,该思想的生态整体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个部分,人的出现是天道轮回的结果,这一点与世间万物是一致的,人不能盲目的破坏环境,而是要努力保护环境,这样体现“天道”。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古代生态思想中,其生态整体观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不论是佛家的“众生平等”,还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都没有将人放在凌驾于自然界以上的位置,这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正确且合理的视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要树立整体的生态观点,要充分地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遵循自然生长变化规律,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出发,剖析人与自然在“天道”“人道”之间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寻找人与自然共存的新路径[3]。例如自工业革命开展以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愈演愈烈,但是实践证明,现代社会发展与保护环境不会发生冲突,严格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并能够有效避免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发生,例如充分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废气污染物排放等,这些都能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自然万物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食物、资源均来源于自然,只有做到保护自然,坚持“天人合一”,才能更好地维护人类的切实利益,最终获取自然界的回报。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平等的主体关系,这样才能满足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对于推动社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转变生产生活模式提供借鉴

古代思想中蕴含着大量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些思想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其中部分思想与现代文明社会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彰显出古代先贤的博大智慧。我国古代社会以农耕文明为主,自然条件往往是决定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获得更多的产出,古代先贤希望通过“天人合一”等思想,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新社会,转变人们过度向自然索取的错误行为,最终才能实现社会的长远发展。正如佛家所倡导的“众生平等”,就强调人要尊重自然,这种理念对于当前社会也具有借鉴价值。

同时,在我国古代生态思想中,很多思想与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相通的,但是更倾向于从“说教”的角度入手,不断深化环境保护的内涵[4]。正如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深入揭示了人与万物生长的规律,人在物质享受的同时,应该珍惜自然资源,以自然生长规律为核心,尽量通过各种方法来保护自然环境,做到合理有序的开发,避免当前社会生产生活中存在的滥砍滥伐现象,这样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从目前的社会生态形式来看,自然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严重污染以及生态系统的退化,以人类的不合理生产生活之间存在关系。所以根据“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等思想影响,人类要树立“永续利用”的生态观念,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模式,都应该尊重自然的生产规律,摒弃传统过度追求物质生活的态度。有研究指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为了能够迎合现代人无止境的需求,很多人会采用破坏自然环境的方法,例如为了能够实现农作物增产而忽视了植物本身生长规律,盲目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且生产出来的农作物自身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应遵循“道法自然”等观念,适当控制人的过度需求;而人与自然共存在“道”中,人向自然的索取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个“索取”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样才能满足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同时,我们还要倡导“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无论是生产还是生活,都要体现“适度”,减少贪得无厌,正如《老子·第四十六章》中提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在生产与生活中应该尽量做到少私寡欲、知足常乐,合理开发有限的自然资源,适当开发资源,感恩自然给予的馈赠,这样才能使人产生敬畏之心,进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5]。

(三)对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古代思想关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尊重生命”是古代生态智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仁爱之心对待万物”的思想已经被群众所熟知,如佛家的“普度众生”、儒家的“天人合一”等。在面对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中,依托古代生态智慧,能够取得良好的宣教效果。因此,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将“仁爱万物”的生态理论观渗透给广大群众,将生态伦理观念与传统生态伦理观念结合在一起,尊重生命。首先,在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中,需要将道德关怀从人扩展到自然界,努力构建人与自然万物的道德共同体,而这个道德共同体的本源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建立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规范,将这种生态伦理思想体现在实处,树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思想,体现“众生平等”“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次,需要践行万物平等的价值观。通过前文对古代生态文明的研究,发现我国传统思想中有大量彰显“万物平等”的内容,虽然人与万物在“类”上存在区别,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式平等的,正如“众生平等”思想中,强调人要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并关注每个生命体的价值,要求人要保护、尊重生命,彰显每个生命体所具有的特殊价值。

三、结语

当代社会,生态危机问题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我国古代生态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为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道法自然”“众生平等”“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环境,从而实现空气常新、绿水长流、蓝天常在。

参考文献:

[1]李博,黄敏佳.乡村振兴中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发展[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2]施由明.论江西古代的农业生态智慧[J].鄱阳湖学刊,2019(4).

[3]陈靖怡.论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现代转换[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

[4]倪銘英.中国古代儒家蕴含的生态智慧探析[J].汉字文化,2019(8).

[5]李景奇.城市生态复兴与生态智慧——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与生态实践智慧[J].城市建筑,2018(33).

作者简介:左雯雯(1996—),女,汉族,湖南衡阳人,单位为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汤子为(1993—),男,汉族,湖南株洲人,单位为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国古代生态智慧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编号:CX20190851)的有关成果

作者:左雯雯 汤子为

第2篇:浅析《天空之城》对中国构建生态文明的启示

摘 要:《天空之城》作为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代表作之一,蕴含了宫崎骏的生态观。《天空之城》以陆地——天空——陆地的回归过程,展现了人必须依存于大地的观念及宫崎骏所坚持的常绿广叶树林文化论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启示同样面临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环境问题的中国应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解与共生,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关键词:宫崎骏 《天空之城》 和解共生 生态文明

宫崎骏是当代著名动画大师,在国内外享誉盛名。近些年来,随着宫崎骏作品的引入,中国掀起了一股宫崎骏热,目前学术界对宫崎骏研究尚不完善,主要集中在其生平,作品的主题、文化、音乐等方面,依然需要进一步的补充、深化。《天空之城》是宫崎骏的代表作。宫崎骏一人挑起原作、监督、脚本和角色设定的大梁,将宫崎骏的生态观展现得淋漓尽致。在21世纪的今天,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动画作为新兴产业,日益发挥其巨大的作用,在无形中传播着作者及其国家的文化观念与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本文以《天空之城》为切入点,旨在通过分析宫崎骏的生态观,唤起国人对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的反思,从而使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表现出的生态观同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相结合,指导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生态文明。

一、宫崎骏生态观的成因

宫崎骏,1941年生于日本东京,当时正处于“二战”期间,宫崎骏一家遭到战火的波及,优于常人的家庭条件使他在战争中幸存。为躲避战争,宫崎骏全家几度搬迁,最后定居于宇宫都市和鹿沼市。宇宫都市的乡下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且村民淳朴热情,俨然是一个没有纷争、自然和谐的世外桃源。在和谐的乡村生活中,宫崎骏听闻了许多大自然的传说,也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在我们乡下有一种神奇的小精灵,他們就像邻居一样居住在我们的身边嬉戏、玩耍,但是普通人是看不见他们的,据说只有小孩子纯洁无邪的心灵可以捕捉到他们的行迹,如果静下心来倾听,风中可以隐约听到他们奔跑的声音。”{1}这是乡间的老人告诉宫崎骏的,这成为了宫崎骏一系列作品的素材。在乡村中,宫崎骏的生态观开始萌芽。

战后至今日本的发展状况是推动宫崎骏生态观形成的动力。日本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的气候适宜植物生长,森林面积252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日本和中国一样长期属于农耕文明,在日本人天性中有着对自然的亲近和敬畏,他们坚信万物有灵论,认为一花一草中都有神灵的存在,日本神社正是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的。随着“二战”结束后,日本经过民主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经济飞速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末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工业文明迅速取代了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这一过程中却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1945年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使得这两个地区及其周边饱受核辐射的侵害;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水俣病、第二水俣病、疼痛病和哮喘病频发;工业污染对人的身体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与此同时,其他进入工业时代的国家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问题,地震频发,全球变暖,沙漠化严重……正是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宫崎骏一直思考着如何反映这些问题,逐渐形成其成熟的生态观,并通过自己的动画作品表现出来。

二、《天空之城》中宫崎骏的生态观的体现

《天空之城》发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以一段惊险的空中海盗抢劫为开场,紧接着是片头曲,描绘了欧洲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的画面。而女神在天上不断地把风吹向大地,和煦春风使大地一片青葱,人们用餐时草地上燃起炊烟,这正是农耕时代的真实写照;逐渐机器开始增多,在地面作业,在地底开凿,炉口冒出黑烟,整个画面昏沉、黯淡。然后无数飞行器在天空飞行,人们用智慧建立起天空之城。最后,又回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炊烟燃起,人和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简单几分钟却昭示了电影的主题:人与自然的关系。

飞行石是全文的重要线索,海盗和军队都想得到希达的飞行石,因为飞行石能够引领人们追溯拉普达的踪迹。拉普达上有着大量财富和最先进的科技,他们能够用技术让家园漂浮在天空之中,以免普通人打扰,但天空之城上的人后来又纷纷回到了大地。希达正是拉普达的后裔,在一番争斗后,军队、海盗和希达都登上了拉普达,为了保护拉普达,也为了不让野心家得到毁灭地球的力量,希达念出毁灭咒语,拉普达的武器系统彻底崩坏,只剩下飞行石载着生命之树飞向更高的天空。

在电影中处处可见宫崎骏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根要扎在土壤里,和风一起生存,和种子一起过冬,和鸟儿一起歌颂春天,不管你拥有多么惊人的武器,不管你拥有多少先进的机器人,只要离开土地就没办法生存”。拉普达人利用光合作用使生命之树提供氧气,而拉普达机器人,虽然形貌丑陋,但和自然相处融洽,它们打理着生命之树,保护脆弱的鸟窝,在坏了以后任青苔漫布一身。拉普达居民拥有无尽的宝藏,却选择回归大地。这是拉普达人的生态观,也是宫崎骏的生态观。

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森林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意象,宫崎骏吸收了中尾佐助照叶林文化论的成果,认为日本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给森林的恢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常绿广叶树林生长在此,且再生能力强,虽然日本的森林受到了破坏,但只要停止下来,就能够逐渐生长出二次林,恢复森林的生机。所以,在宫崎骏的电影中,人要征服自然,势必站在自然和它的守护者动物的对立面,在两败俱伤中走向毁灭。但只要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停止破坏,最终都能以大自然的恢复为结局。

由于宫崎骏电影对自然的思考,日本称他为环保主义者,但宫崎骏并不愿意有这样的称号。因为环保主义依据的是人与自然的对立,人是掌控者,既可以为利益而随心所欲破坏自然,也可以为了自身利益保护自然。这有违宫崎骏的生态观——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他“试图建立一套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伦理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增强人的生态意识,为人类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一种理论”{2}。这种生态观意图重新定位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而以一种新的方式与自然相处,解决当前日本乃至全球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三、《天空之城》对中国构建生态文明的启示

当前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比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养育着十三亿人口,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当前中国环境主要面临三大问题,首先是资源约束趋紧:干旱缺水严重,森林资源匮乏,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其二,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水污染相当严重,典型的例子就是雾霾天气。雾霾不仅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肺癌、心肌缺血。另外,癌症村频频出现,重度工业污染威胁整个村落的生命,人们不得不居家搬迁,不然就得面对死亡的威胁。其三,生态系统退化。河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无数河流干涸或受污染。森林生态系统日渐脆弱,土地日趋贫瘠,山地滑坡和泥石流经常发生。在这种严峻的局面下,党和政府不得不注入一支有效的强心剂来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

2006年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过去“又快又好的发展”转变为“又好又快的发展”,好字排在快字前面,看似差距不大,实际上却代表了中央对经济和环境关系的重新思考。此后,党和国家愈发重视环境问题,理念不断的成熟,党的十七大首提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

党和政府已经制定建设生态文明的相关法律法规,各种措施也着手实施,但是成效缓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仅仅依靠制度强制力量是不足够的,还必须结合精神方面的熏陶,使国人在精神上认识到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学会与自然共处的正确方式才能真正从根基上构建生态文明。

宫崎骏动画一般都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解为结局。和解之所以是一种理想的关系,在于其在根本上是一种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人和自然共生,人不再自认为是自然的主人,而是众生平等,和睦共处。这其实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谋而合,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而这三家对于自然和人的关系可以总结为“天人合一”,目标就是达到与天地同样自然而然的状态。这种观念经过千年的积淀,仍然存在于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只是被现实欲望所遮掩了。宫崎骏就是拂开心灵的尘埃,让人们在思考中回归自身、回归自然、回归传统的那个人。

虽然宫崎骏的思想不乏局限片面之处,提出的构想也有些近似空中楼阁,但确实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只要恰当借鉴,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领导下切实付诸行动,那么我们的中国梦终会实现。

{1} 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5页。

{2} 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3}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109/c1001-19529890.html.

{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EB/OL].http://chinese.chsnenu.edu.cn/jinzhenbang/HTM

L/wdewangluowenxueguan.htm.

作者:王茜

第3篇: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万物平等”思想、佛家的生态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观,对我国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和思考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能够为我国现代生态理论建设作支撑。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天人合一”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的生态观出发,研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针对我国现在出现的公民意识薄弱、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缺乏国际合作等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为我国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路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1.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凝结了儒家生态思想的基本原则,属于儒家思想其中的一个基本哲学命题。但是,“天人合一”思想并不是儒家独创的,它是通过历代中国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

在孔子看来,天是指自然界。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这边所说的“天”就是指自然界。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天没有说话,但是它却主宰着世间的一切,四季照常变化,生物继续生长。所以说,孔子虽然去除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但是还是认为“天”是具有主宰性的。他还指出“富贵在天”的思想,认为人的贵贱取决于天的“天命论”。孔子认为,人和天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也就是人和自然界是一体的,天地万物与人不可分割,即“天人合一”。关于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主旨是道德境界的问题,是人的道德达到一种高度后,人与天地合二为一的一种精神感受。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说,他认为天是人格神,天创造了人,因此,天是有意志的,天和人是可以相互感应的。

儒家的“天人合一”,是指万事万物的发展和规律,认为人的行为需要符合天地万物的法则。從这可以看出,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主体是人即以人为主体,通过更加深入的认识天,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和自然万物的和谐与统一。

2. 道家老子的“道生万物”宇宙生命观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一致认可“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并且,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是平等的,人和其它的自然万物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他们都是由“道”而生。

“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与根本规律,贯穿在整个理论体系当中。“道法自然”是指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相互依赖而存在。天地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之道,也就是受自然客观的制约。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做对生态有破坏的实践活动,不能任意妄为,我们应该付诸行动来保护生态平衡。

老子认为“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本原因,对待万物应当一视同仁。正因为道家“万物平等”的这种思想,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也要体现这种平等的观念,把人与自然的平等共存作为首要条件,从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 佛家的生态思想

佛家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没有明确界限的,提出“万物一体”的主张。佛家认为世界万物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关于万物的生命,佛家认为“众生平等”,世间万物的生命都是平等的,要尊重万物的生命,拥有慈悲之心。

在“万物平等”的基础上,佛家还提出了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大智度论》卷十三说:“诸罪当中,杀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佛家的第一大戒律就是“不杀生”,佛家认为人和自然万物的每一条生命都值得被爱护,要有慈悲之心,要用慈悲精神感化众人、教导众人。从而,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悟。佛家的这种慈悲情怀所强调的是对其它生命体的关怀之情,主张善待世间万物,珍惜每一条生命,所以佛家要求佛徒吃素,也是对每一个动物生命的珍惜。

佛家对保护自然这方面的行动是积极主动的,其“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道德追求,使得人在保护自然时,拥有一种使命感,使得保护自然的行为成为自己的一份责任。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和合”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强调“和合”强调和谐。和合文化对我国有很重要的时代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天人合一”是“和合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观的重要来源。“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习总书记这是在提醒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保护环境,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应同时进行。我国强调可持续发展观,提出高质量发展措施,都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环境破坏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发展时必须高度重视“绿水青山”的作用。习总书记又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说明习总书记把生态环境放在了经济建设前面,强调了任何经济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大自然为基础而存在,力求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们生存的根本。“宁要绿水青山”的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要保护自然的意识。儒家“天人合一”以人为主体,通过人对自然的认识再去保护自然,促进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个时期,结合习总书记所说的“宁要绿水青山”的深刻内涵,是不是可以强调“以自然为主”的观念呢?从自然本身出发,以自然为主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境界。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膨胀导致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温饱问题是首要问题,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时期,谈何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为了发展经济,不断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耕地面积也不断减少。在当今,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发展还是第一要务,但是,我国现在已经大面积脱贫,生态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经济大发展的时期,我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问题。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可以看作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果。自从有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人类就一直在向自然索取,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不断索取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循环,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工业革命后,工业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但是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例如:工业废水的不合理排放、工业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对原材料的不断需求等等,这都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和合文化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合”思想承认个体差异性,强调差异中的一致、矛盾中的统一。当然,当代的“和合”思想和传统的“和合”观是有区别的,如今我们所强调的“和合”实际是经过“扬弃”后的“新和合”,结合了当今实际情况更具有时代意义。在保护自然的同时,也必须把经济建设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各方面的发展,推崇发展和保护的步调相一致。“和合文化”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科学学习“和合文化”,将“和合”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三、“万物平等”观对增强我国公民生态意识的启示

我国以农立国,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深入人心。受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百姓们大都重视生产发展,而相对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问题。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已经在公民们的思想观念中深根发芽,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这是导致公民生态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数字媒体迅速发展,多种多样的娱乐搞笑节目深受公民们喜欢,观看这些节目成为他们休闲的方式,并且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相比这些娱乐搞笑节目,生态新闻报道缺乏趣味性,并且比较严肃,公民们也就不太愿意去关注这类型的节目和新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明显很低。其实,生态环境保护标语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树木草坪多的地带“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这句标语随处可见,但是见多了大家都习惯了,对于这种环境保护的标语看见了也不在意。

对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公民可能有所了解,但真正了解又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因此,在理论和思想层面上,要结合公民实际生活情况大力宣传生态文明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价值观;在实践上,各地要开展更多深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活动,从实际中让公民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实施垃圾分类举措,但是还没有全部普及。相关部门一直都是通过报纸或者节目频道从理论上呼吁公民们保护环境,在实践上的行动还很有限,致使公民们对垃圾分类等等活动的具体做法还很不了解,这也是一大问题,需要重视起来,开展更多的活动使得公民可以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道家的“万物平等”思想是从老子开始的,老子认为人也是万事万物中的一部分,在道面前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庄子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提出了“物无贵贱”的思想。道家的万物平等观是基于“道法自然”的,道家超越了人的自我优越感,对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佛家也提倡“万物平等”的观念,佛家认为“众生皆平等”,强调慈悲怜悯之心,这对增强公民保护自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一定意义。

首先,加强公民的生态意识是首要的问题。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应当理论结合实际,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开展有关生态的各种主题活动,呼吁大家参与,让公民们从实践中感受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其次,应从青少年抓起,呼吁各大高校创立生态小分队,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并组织互相交流的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最后,生态文明建设应更加普及,应传达到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由党员带头,党组织发布宣传活动,挨家挨户宣传,呼吁广大民众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切实加强公众的生态意识。

道家和佛家的万物平等观强调了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和自然也是平等的,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吸取这种万物平等观中优良的部分,并结合实际,切实加强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把理论付诸行动。

四、为全球生态治理提出“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道家的“道生万物”思想强调物我平等即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佛家的生态思想强调的是众生平等以及佛家一直坚持的“慈悲为怀”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和自然被认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人离不开自然,没有自然的存在,人无法生存便也不存在了;自然离不开人,人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一旦人不存在了,自然界只能是宇宙中的一个“死体”,没有谁来认识改造它,它也就失去了探索的价值。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和人彼此依存。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合作,人类之间的关系没有因为距离而遥远,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组成部分。通过战略定位、战略部署、法治建设等等,以确保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概念,主张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交往合作越来越密切,生产不断扩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如果我们忽略生态环境的问题,那么我们必将受到环境对我们的“惩罚。”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把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两方面同时推进,并且我们得意识到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在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得注意要有生态合作意识,要有全球生态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万物平等”思想、和谐思想都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思考价值,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让全球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话。

参考文献

[1]曲文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7.

[3]叶舒宪.从生态人类学看老庄的社会理想[J].海南大学学报(哲)1994,(3).

[4]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03).

[5]赵梓博.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生态文明的启示[J].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2011,(11).

作者简介:

[1]张宇文,(1997-),女,江苏苏州,,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5009,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

[2]惠树倩(1998-),女,江苏苏州,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KYCX20_2739):马克思恩格斯居住思想的当代研究价值

(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宇文 惠树倩

第4篇:浅析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启示

中文摘要 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颇具影响力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孕育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绿色运动,是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一个派别,其思想是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集中反映了人类对生态危机及其引发的诸多新问题的思考和希望,提出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借鉴的观点。它不仅对西方国家国内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推动了全球范围的生态运动。本文在吸收这些有益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和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得到一定的启示。

关 键 词 生态社会主义;环境问题;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一) 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在实现了人的解放与自然的解放的生态社会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一种有着内在平等交流的生命关系。生态社会主义主张以"人类尺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把"人放在物之上",把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统一起来。它认为人和自然都是生物性存在,具有共同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社会化的自然,二者相互作用,在人对自然支配的基础上走向和谐统一。

(二)追求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是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公正是生态社会主义团结和动员广大下层人民群众的一种策略。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即把属于人的权力还给人自身,特别是那些"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处于被动的、受压迫地位"社会的阶层:而是,人的实现能力的平等,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三是反对利己主义,强调"社会责任感",使一切私人的或公共权力机构的决策和行为符合社会正义。

(三) 提倡人类和平,反对暴力

生态社会主义的非暴力原则有两层含义:第一,非暴力意味着终止个人暴力,人们极端的暴力行为将受到反对;第二,非暴力意味着终止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暴力和压迫。为此,生态社会主义者在强调变革者采用非暴力的同时,也要求国家放弃自己的暴力特权,采取与变革者合作和协商的态度。而且他们认为现代资产阶级国家的民主制度已不再具有阶级性和压迫性,国家与社会各阶级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对立,无论哪个阶级都可以利用民主程序让国家为自己服务。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一)保护好生态基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主题之一。生态社会主义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主张在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即提倡把人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统一起来。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有所改善,局部趋于恶化,仍然存在严峻的挑战。其一,资源总量相对短缺,人均占有量绝对不足。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0.1公顷,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2%;人均淡水资源量2257立方米,为世界水平的27%;现有森林面积1.59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4%,人均森林面积仅有0.12公顷,人均蓄积量8.9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0%和12.5%;其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令人触目惊心。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1990年的5.8亿吨上升到2000年的8.16亿吨;城市垃圾清运量由1亿吨上升到1.8亿吨,其中只要少数经过无害处理;城市大气污染普遍比较严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3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8.2%;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地总面积达135万平方千米。

德国绿党早在其理论声明中警告我们说:“人类理性可以干预自然平衡,但没有任意改变自然的权利,我们必须意识到和承认保护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是基于它自身的价值。”因此,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认清当前国情,树立危机意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此,我们要教育先行,要在我们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开设更多的环保知识、环境伦理方面的课程,不仅要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提高他们的环境道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缓解我国日趋紧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

(二)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积极采用多种手段保护环境。现代社会,环境日益恶化,资源逐渐枯竭,生态危机严重,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了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我国的资源总量位虽居世界前列,但是从上文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实行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把解决浪费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率,科学、合理、综合、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创造条件,开发尚未开发的自然资源来取代已经接近枯竭的稀缺资源。一些发达国家已大量开发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新能源,我们应加以借鉴。

第二,加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目前,我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发展第二产业,这必然造成资源、能源的紧张,影响生态环境。而资源、能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第三产业,却一直发展滞后,和一些发达国家比,差距很大。因此,为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必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经济结构大调整这一潮流,对我国传统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大调整,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信息产业)的同时,要着力调整和优化第二产业的构成,切实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增长方式转

变,改变以前高投入、低产出和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降低其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倡导绿色消费观,培养绿色消费者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人们普遍把消费的多少作为衡量幸福程度的标准,这种异化消费观是人性扭曲的表现。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而自然的可承受力是有限的,为克服二者的矛盾,必须走出这种消费观念的误区,在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性原则下规范消费行为。早期生态社会主义者接受了舒马赫“小即美”的思想,且不论以这种思想来指导生产是否合理,但若将其在消费观念上做一适当的引申,不无深刻的现实意义。促进当代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要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也要解决如何消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有了显著提高,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也初露端倪,甚至在某些群体中甚嚣尘上。政府必须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以保证绿色产业的健康发展,绿色消费的顺利实现。绿色消费不仅是一种消费模式,更要成为一种制度。作为个人,消费者应该提高自己的绿色意识,自觉购买获得“绿色产品”标识的产品,自觉抵制使用一次性用品。

综上所述,虽然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并非完全正确,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甚至与科学社会主义有根本区别,但毕竟提出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思想资料,表达了“对地球以及对人民、组织和政府正在与之斗争的相互连接的生态和经济威胁的共同的关切”。 如果能够剔除其消极影响,吸收其积极主张,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治理乃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 唐正东等译, 南京大学出 版社2003.

[2] 段忠桥.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 杨秋生. 经济与社会发展. 辩证分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2007(2).

[4] 王立. 论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当代价值. 哲学研究. 2007(os). [5]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 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7] 房宁. 生态社会主义离不开中国特色, 观点争鸣, 2006.6.

第5篇:自然辩证法对当代中国生态环境的启示

摘要: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然而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污染却愈加严重。自然辩证法中早就指出,人在内的自然界,是普遍联系、不停运动的和谐整体。可这种和谐正在被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破坏。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强调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应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影响到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我们需要反思,更需要付诸实践。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 生态环境 科学发展观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地关系,是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就一直探索的哲学问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尤其在进行工业革命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人类在过分强调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尤其最近的几十年里,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伴随着全球变暖,臭氧空洞,酸雨侵蚀,水资源的恶化等问题,都即将甚至已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步向前,经济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大气污染问题,像最近的雾霾天气和PM2.5超标问题,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如长江、太湖、巢湖、滇池的污染问题,土地污染问题,如矿场的污染、农药、化肥对土地的污染等,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都一一凸显出来。

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目前正逐渐陷入一个被透支未来的恶性循环里。大量的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力均集聚在长江沿岸,随着各种类型的化学工业园区的建立,港口码头、储罐、化工项目蜂拥而至。由于大量招引各种企业,却无法严格控制企业排放废气、废水的标准,造成污染近600公里,含300余种有毒物。近年来,国家明确规定了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采取关、停、并、转和限期治理的制度,长江沿岸各地环保部门也加大打击力度,但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很难在全流域取得显著效果。另外,虽然长江沿岸建起了相当数量的污水处理厂,由于是国家出绝大多数的费用,很多地方不顾实际情况需要,拼命扩大污水处理厂规模。建成以后,才知道运行经费要污水处理厂自收自支,因此很多污水处理厂建成后都没有运行,或者半开半停,维持正常运行的也不过1/3。

所以,治理好、利用好、保护好长江,不仅是长江流域4亿人民的福祉所系,而且关系着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但其实从《自然辩证法》中,我们早就获得启示:科学技术愈益发展,愈益揭示一个规律——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是普遍联系、不停运动的和谐整体。

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五六十年后,恩格斯的论断才在西方世界中有了知音反响。遗憾的是,这些隔代的反响,纯属自发,而非自觉,是由一堆堆棘手的现实问题逼迫引发出的被动性的、不得不进行的反思和调整。这些反思和调整,反映在思维观念上,就是尽可能多地把已有的抽象分析提升到思维的具体;反映在实践上,就是极尽综合把握的能力,更为和谐地推进人与自然的关系。

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1990年代以后,《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文件相继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球共识。

今天,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我们现在却觉得自己居住的环境越来越差。我们希望的是我们能够常常看到蓝天白云,而不是雾霾,呼吸到新鲜空气,不必时时担心PM2.5的多少,影响出门的计划;我们关心的是我们能看到满眼绿色,能预测明天的天气;我们担心的是我们的后代还有没有能源可以用,有没有清洁的水可以喝。这些问题是那么现实而又亟待解决。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审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教训,反思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生态文明不仅写进了党章,而且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更是在人权白皮书中首次写入生态人权保障,凸显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然界客观逻辑的敬畏。

要实现这种发展转变,首先应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确立生态文明的观念。观念改变世界,观念塑造世界。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局面。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自然辩证法》对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阐述最为系统,相应的认识论、方法论阐述也十分丰富。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着领导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历史责任,必须在发展观念上实现真正的转变。

我认为政府应该对各级党政干部和企业高层进行培训,结合现实学习《自然辩证法》,。加强宣传,让人们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认识到人类自身和生态环境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就等于我们在破坏我们自身。让政府和人民都能够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并自觉的监督、实行。当然,这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其中不乏用一些强制性的手段,如制定一些更系统、更具体、更全面的环境法,来制约企业以及人们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行为。

第6篇: 浅谈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环境是哺育人类的摇篮 ,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内在的依存、保护、改造和利用的关系。因此,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是人类同自然界关系的内在要求。目前,由于人类不顾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任意损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其后果必然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无疑为今天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和启示。

关键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地球上高级生物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的“母亲”。然而,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人类不顾自然界自身的发展规律,对其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最终,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这不仅阻碍人类的发展,更危及人类的生存。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指导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在其指导下将这一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

一、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用独立的篇幅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地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1、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现实基础

从资源上讲,一方面:我国资源总量有限,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愈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存在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场退化、河流的水功能严重失调,特大洪涝灾害频发;土壤污染、废气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污染物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改变“高消耗、高污染、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变得尤为必要和必须。

2、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不争的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日益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 西方国家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我们却不能走这样的歪路,因为这是一条死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论述:“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 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论证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演化。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在自然科学全面发展,尤其是天文学上的“星云假说”、地质学方面的地质演化、生物学的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化学上的元素周期律以及人工合成尿素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的核心内容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自然

在马克思研究的自然并不是指存在于人类之外,与人类实践无关的自然,而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了的自然、具有社会历史性的自然。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它是人的无机身体”。人要依靠自然界而生活,也就是说,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必须与自然界持续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首先: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认识到人类来源于自然,是从自然界中分化而来的,具有自然属性。其次:人类要靠自然界而生存。因为,不但人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来源于自然,离开了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而且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无机界,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人们形成不同的审美和精神世界。再次:自然是人的自然。马克思对人的考察,从一开始就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说明自然, 从人类的生存层面上来理解自然的。

总之,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的论断,体现了他所关注的不是与人毫无关系的“自在自然”,而是同人的存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其中包含着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包含着马克思对自然的实践态度和价值追求,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根据和价值尺度。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上唯一科学和正确的思维形式。在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今天,我们必须积极领悟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中获得帮助和启示,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一)、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自然观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论侧重。然而无论是人对自然的绝对统治还是人对自然的绝对从属都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既强调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二者共同作用,人类生存资源才能不断扩充,生存条件也才能改善,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更相信“人定胜天”,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利用自然,而忽略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从而造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此基础进行人类的各项生产和生活活动。

(二)、要求人们尊重自然规律

规律是客观存在并不以热的意志为专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并永恒发展着的,其运动和发展都有自身的客观规律,只有认识到各种联系背后的规律,并正确利用这些规律,才能正确地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从而做出既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又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事情,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并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一方面,自然观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向适应的,每一种自然观都不能摆脱其历史局限性;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它必将不断接受检验并随之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也必将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今天,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生存。因此,我们要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周海军 乌尼日 黄莹

——广西教育学报学院 2013年第5期 总第127期

《浅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洪承武

——商业文化(上期) 2011年 07月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讲评》 吕世英 ——社科院纵横 1991年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方世南

——河南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宋开元 杨文逸 杨艳

——经济学研究导刊 2007年第4期 总第11期

科 技哲学

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姓名:刘利洁 学号:1107114156

第7篇: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以前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对我国现今生态治理问题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而生态社会主义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追求目标,突出强调自然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借鉴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阐述对我国现今生态治理的启示

关键字: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环境;启示

随着全球变暖、粮食危机、气候异常、环境破坏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的生存空间一次又一次受到大自然的警告。使人类认识到生态问题愈来重要,过去的过分注重经济发展俨然对大自然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生态社会主义就是从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的现实为出发点,有力的批判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人类过分的追求物质财富增长,对大自然过分的索取的观念进行了质疑。生态社会主义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追求目标,强调人与自然一元论,对我国现今处理生态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一、生态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与理论基础

20 世纪70 年代,生态社会主义首先出现在德国,随着绿色生态运动的发展,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在整个西欧迅速崛起,在短时间内风靡欧洲,80年代才开始传入中国,经过90年代的启蒙期,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进入21世纪,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在中国渐入佳境。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第二个方面是当代的西方生态学、系统论以及未来学理论;第三个方面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1]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周甜

首先,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的,并不是单一的索取与服务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演化过程。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问题不单单是自然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其实就是上升到人类层面上的东西,人与自然要和谐的相处,实现人类自由的最终格局也是人类依附于自然并利用自然。

其次,生态社会主义坚持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最根本原因。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当代生态危机不仅是纯自然领域的问题,也是社会、政治问题[]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照康 鸿,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总是过分地追求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这种资本主义的贪婪欲也是造成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急剧破坏的催化剂,资本家对自然无限制的掠夺,超过了生态环境所能够承受的范围,造成生态失衡,而西方资本主义者在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却是生态危机转移,以经济转移为耳目,实际却把生态破坏转移到一些不发达国家,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将生态危机全球化,使问题更加的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建立一个生态健康的大社会,而维护好我们所生活的大环境,人类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生态社会主义最终结果就是一种社会井然有序、公平公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社会,有学者认为环境破坏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一种社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王晓华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就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永远存在剥削与被剥削者,永远有利益化在其中。而社会主义则追求的是一种公平主义,追求的是一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化道路,因此生态社会主义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上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我国生态问题的起源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但是在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生态大环境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最明显的就是现今大城市严重的雾霾,北方与南方气候极端异常的现象,这其中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依赖成分,人们总是有一种先把经济搞上去,国力强大,生态环境可以再治理的心态,这其实是早期人们对整个社会大环境认识的偏差造成的。另一方面,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殖民,[]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应对生态危机的启示范楷西方主义国家把国家的一些制造企业引入中国,在享受到其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破坏,在加上一些监督部门监管不力,造成的大气、土壤、水质污染,这些后续的污染有些甚至是不可逆转的。

我国现今生态问题表现在许多方面,水土流失严重,90年代的统计数据,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7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7%;土地沙漠化严重,草原退化严重,草原退化目前仍以每年2000多万亩退化速度扩大导致牧草产量持续下降;森林资源的锐减,现今中国的许多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森林赤字是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当代人已经过多消费后人的森林资源;生物物种的加速灭绝,几乎每天都有几种物种灭绝消失;地下水位下降,过量的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再加上我国淡水资源匮乏,水资源显得愈来愈宝贵;大气污染严重,主要是工业废气的排放不达标所造成的;现今这种污染还有向农村挪移的现象。

这些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其实也是给予我们一种警告,西方的先进科技可以学习但是要辩证地看待,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而把我们生存的家园破坏掉。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治理的启示

首先,生态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我们更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提出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说明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做不到的,资本家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是改变不了生态危机这个关键性问题的。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将其发扬光大。

其次,建立健全各种执法制度,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针对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企业要依法处罚,可以实行群众举报制度,以群众作为监督力量,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位置,实行环境考核奖惩机制,使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再次,生态社会主义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生态殖民的丑恶本质,戴卫·佩帕谴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生态殖民主义行为“环境的质量与一个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裕与贫乏是紧密相关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是通过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掠

[4] 戴卫·佩帕.生态社会主义:夺来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环境,使之成为全世界羡慕的对象”。从纵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这更使我们国家要提高自身的实力,然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还没有改变,集约型经营发展缓慢。这需要转变经济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由原来的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并且形成节约资源能源的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空间布局,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键所在。

最后,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我国自然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人口众多十几亿人民对环境的索取同时对生态平衡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全民素质,要把环境保护时时刻刻放在心中,应该做这个社会环境的监督者与执行者,树立一种生态保护的新风尚、新理念,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抓,要养成一种生态危机意识,保护好生态环境,“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各种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要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污染为重点,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会,促进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 2- 19.

生态社会主义就是以生态效益为核心,追求的也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是要保护好已有的资源与环境,这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应有之义。

第8篇:谈谈生态方法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谈谈生态方法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目前我们所讲的生态大多数指的都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而对应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经济在现代也开始追求“转型”,绿色GDP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指标。绿色GDP是指在通常的GDP指标中,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即扣除生态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实的国民财富。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绿色GDP”的提出,是为了校正传统GDP的缺陷,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关注环境的保护。中国政府正在制定标准,用绿色GDP来考核官员。

“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人(商业世界中的有机体)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是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相互配合以生产商品和服务组成的群体。商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方式正在兴起,必将对企业竞争、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寓意。

第9篇: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涵丰富,其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进一步调控我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路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 文明建设

步入21世纪,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环境亦在人们的活动中发生了改变,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物种减少等生态问题频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类开始反思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我国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后,生态问题成了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马克思主义蕴含着对人类命运、人类解放的极大关切,同时包含着有关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想,因此,深刻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与自然两者之间表现为内在的统一关系,同时两者及时相互联系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对于自然有着依赖性,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及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人类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同时是社会的产物,具有高于自然物质的社会属性,其表现形式为理性、道德和劳动生产能力,人类不但具有改变自然界的能力,同时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生态观的核心理念。

1、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虽然是自然存在物,但是人又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马克思在肯定古典经济学有关劳动创造价值原理的同时,也强调了劳动对象在自然界中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地位,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必备的生存空间以及生产资料,人类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人类离不开自然界,正如马克思引威廉?配第的话:“劳动是财富之父,自然是财富之母”。

2、自然创造人,人也创造自然

马克思肯定自然界是客观独立存在的,人对于自然界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但同时认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尤其伴随社会、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改造能力在不断加强,自然界被人化的速度加快,范围亦在不断扩大。因此说,自然创造人类的同时,人亦在创造自然。

3、人与自然必须要和谐一致

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关系。人的这两种关系之间及时相互依存关系同时又是相互制约着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的脱离、独立存在,人与自然之间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社会性关系,两者之间是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形成的社会性关系,并凭借这种社会形式实现生产、生活。自然生态的恶化时人类在追逐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所产生人类与自然互相伤害的结果,欲解决这种恶性循环,需对人类的物质生产进行整体的规划与控制,以满足人民生活需要为生产目的,保证人类的短期与长期利益为基础,保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摆脱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对自然的疏离关系,自然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与人类对立,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真正和谐。

4、社会制度改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然与社会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实质上市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要解决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必先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营造崭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交换节奏,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更大的成效。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

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

一、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以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大”特征。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是 其强大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其本质特征。 二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科技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同时过度的自然开发导致资源出现匮乏、生态失衡等问题出现,危机到人类的生活与生存,人类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人类走出生存危机、摆脱环境危机困境指明了方向:

1、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方向

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理念,这种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除生态环境危机指明了方向,马克思生态思想中指出虽然人具有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的能力,但人却最终不能脱离自然、超出自然,我们不能过度的依赖自然,开发自然,这样会打破自然自身的平衡关系,使自然本身的循环能力丧失,最终会波及到生活在其中的一切物质,包括人类在内。因此,我们是时候应该重新审视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重新开创新的生态文明的时代。

2、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思想前提

传统的发展观念是将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分割开来看,即更多的是看眼前的利益,没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规划,不能够辩证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导致当前一些地区环境已经威胁到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重点强调经济与环保的关系,其中涉及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这一理念亦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前提,可持续发展观认为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的,如果人类的不合理使用资源、任意开发等活动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将导致自然界的反补现象出现,危机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共生的局面被打破,尤其像是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领我国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过渡。这一历程中工业文明阶段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最大,进入生态文明时期正是人类对于以往传统文明的深刻反思的结果,人类重新审视传统文明形态中的个体行为,并调整和控制,坚持自然主义和人类主义相结合,以自然界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为基础,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处于自然生态系统所承载的合理范围之内,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真正的走向生态文明。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考察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指出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并揭示了这两种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认真学习马克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有珍贵的启示。

启示一:建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就是探索我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问题,就是破解能源资源和温室气体排放约束的世纪性难题。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启示二:健全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的人与人的关系。如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采取确立生态意识的教育措施等等。

启示三: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绿色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的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是人们在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对人类行为的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的消费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既有益于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有益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具体到个人、家庭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3] 毛泽东《实践论》科技信息2009年,第7期160-161.

上一篇:公务员工作总结多篇下一篇:刍议如何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