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方案

2022-05-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的制定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活动过程中的盲目性,保证各项事宜的有序开展,那么方案改如何进行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方案

基于“3+2”培养方案的校企合作研究

摘要:“3+2”中职师资培训方案是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新举措。为培养“双师型”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有必要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为此,借助资源依赖理论构建资源驱动的校企合作模型,并指出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的股份制教学工厂或自创独资型教学企业是落实“3+2”方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生师比;资源依赖理论;教学企业

作者简介:朱文(1964-),男,安徽怀宁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专业职业技术教育。

据教育部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在校生达到2056万人。然而,与中职学生相匹配的教师队伍发展却严重滞后,中职的生师比平均为26∶1,有的省份生师比甚至更高。除了数量短缺外,中职教师的质量也令人堪忧。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既有技术又有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目前仅占中职教师的14%左右,与教育部希望的1/3的比例相距甚远。

引言

笔者于2009年暑假调研了广东省粤东和粤西地区8所中职学校(其中三所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平均生师比约为37∶1,高出全国平均生师比68%。校长们普通反映技术技能型师资奇缺。据教育部测算,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师资缺口达40万人之多,但培养职教师资的院校每年毕业生最多也只有6万名左右。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职业教育由规模向质量发展的瓶颈。

鉴于此,广东省教育厅根据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建立健全现代职教体系的精神,推出为中职学校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师资的新举措——“3+2”培养方案。所谓“3+2”,是指采用专升本入学考试,招收已经过3年学习的高职毕业生进入技术师范学院职教师资班,经过2年时间的专门学习后成为“双证”、“双师”型职教师资。其突出特点:一是打通高职与本科的衔接路径,二是使专业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方法得以融合,有利于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中职师资队伍,满足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对人才的新需求。

为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国务院于2005年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这一阶段,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第三次产学研经验交流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长周济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就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并指出产学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这一模式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改革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调研的8所中职和2所高职院校近几年实施校企合作的实践证明,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不仅有利于建立一支过得硬、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而且毕业生也深受企业欢迎。

一、资源驱动的校企合作模型

(一)校企合作研究文献回顾

广义地说,“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组织机构之间的合作。狭义地讲,“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工程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1];其核心是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

国内部分学者将校企合作名称谓之“零距离对接”式,或“捆绑式”,或“产学研一体”式,或“三对准、四贯通”式,或“全方位合作、全过程参与、多形式推进”式等等。根据实践中校企合作存在的多种形式,张恩祥将校企合作的类型划分为企业配合模式、校企联合模式和校企实体合作模式[2]。马成荣和徐丽华以价值论、本体论和方法论为分析维度,从体制层面、课程层面和教学层面为分析框架将校企合作划分为九种类型[3]。黄亚妮将国外校企合作模式归纳为两种:一是以德国、英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以企业为主模式,二是以美国、前苏联、新加坡为代表的以学校为主模式[4]。

(二)校企合作动因的理论分析

事实上,校企合作根本动因本质上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互补的不仅是双方物质资源,也可以是文化、精神和制度资源。张海峰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认为应当完善法规体系对校企合作进行全面有效的规约;缔结合作联盟以确保校企合作的稳定发展[5]。由于校企合作涉及的因素众多,以下从资源依赖的弱、中、强三个层次,及学校所能提供的人力智力、基础设施、培训服务、财政资金、法规诉求五种不同资源,建立一个资源依赖视角的校企合作动因模型。

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没有任何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是能够自给自足的[6]。因此,所有组织都在与环境进行资源交换,以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获取资源的需求产生了组织对外部环境的依赖[7]。按照资源依赖理论,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合作伙伴之间对资源的相互依赖。学校可供的资源包括: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构成的人力和智力资源;生产、实训场地和相关设施构成的基础设施资源;政府为大力推进职教发展投入的财政资金资源;丰富的课程开发经验、教学经验构成的培训服务资源;呼吁政府制定校企双方互惠互利,使之得以持续发展的立法或税收减免政策的法规诉求资源。显而易见,学校提供的五种资源也正是企业发展所依赖的必需品。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基于企业的真实业务流程、真实的企业商务环境、真实的生产或服务项目,以及先进理念、管理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快速渗透到相关岗位的工作能力。反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则在于看重高校的人力智力资源、职业培训、信息技术服务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等,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为此,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得出资源依赖的校企合作倒金字塔动因分析模型,见图1。

由图1,纵向上,自下而上的4条虚线将倒金字塔分割为五块,每块对应一种学校可提供的资源,依赖程度由弱到强;横向上,若企业对此五种资源依赖程度均不高(指资源依赖在中等程度以下),则校企合作关系为“松散合作型”,或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学合作型”,在实践中表现为“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等模式。只要企业至少对其中某一、二种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才会产生较强的校企合作驱动力,才有可能建立起长期牢固的合作关系。调研的8所中职学校近几年均已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由于这些企业对校方所提供的五种资源依赖程度均不高,故校企合作仅处于“松散合作型”阶段。而另外两所高职院校虽然与当地或外地相关企业合作共建生产实训基地、实习就业基地、服务机构等,但也只是“产学合作型”阶段。

二、基于“3+2”培训方案校企合作的模式选择

由于“3+2”方案中的2是指在本科层次的技术师范学院学习2年。技术师范学院在选择校企合作层次上,有必要引领中职或高职院校,树立自己的职教师资教育品牌;再者,该方案本身并非是短期的行政手段,而是一项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长期政策。因此,基于建立资源依赖的、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显得十分重要。在当前校企合作相关政策不完善的背景下,学校只有开拓思路,结合自身特点挖掘人力智力、基础设施、培训服务、财政资金资源,进一步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才可能吸引企业积极地参与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必须要以制度为保证。因此,建立“股份合作型”校企合作关系或校企合一的独资型校办企业是较佳的制度安排。以股份合作形式,聚合校企双方彼此之间不同价值链上的异质资源,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组织结构或校企合一的独资型组织结构是落实“3+2”培养方案的有效途径。以职业教育理念先进著称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为例,正是坚持了以学校以主体,合建或自建“教学工厂”、“教学企业”而走出了一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创新之路。所谓“教学工厂”、“教学企业”(对于工程类称为“教学工厂”,对于经营类称为“教学企业”)是将现代工厂或企业引入校园,在校内建立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将学校和工厂合二为一,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并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运作。这一职业教育模式,重点突出了技术技能实践教育,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合建“教学工厂”

对于工程类专业,由于涉及品牌、设备、技术和销售渠道等诸多现实困难,建立教学工厂的复杂度和难度稍大于建立教学企业。为此,可采取逐步发展、深层推进策略。首先,基于学校的人力、智力资源和场地资源,采用“乞丐式”战略,引入与工科专业相近的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在校内设立生产车间,或测试中心或维护中心。然后,采用“传教士”战略,将积累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有偿培训服务形式推广至中、高职学校或其它企业。最后,采用“双赢式”战略,走市场化道路,与相关企业或与校内部分教师(拥有市场化前景的专利技术或产品)进行股份合作,携手进行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创新,创立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最终实现“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发展理念。

(二)自创“教学企业”

对于经管类专业,可由学校提供部分场地,建立迷你版创业园教学企业,下设不同柜组,分别经营食品、饮料、文具、服装等商品。各柜组的商品采购、库存管理、商品销售、会计核算等一系列日常业务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承担,老师仅负责监管和指导。所有这些柜组的运营和工作时间与真实的商业企业一模一样,从而学生不仅可以完整体验商业流程和工作任务,而且有利于培养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当然,为降低经营风险,学生经营的绝大部分商品可采用代销方式。其次,与校外服务型企业合作,先通过承接技能技术要求不高的服务项目入手,如承接由会计师事务所外包的代理记账业务,由翻译公司外包的翻译业务,由装璜设计公司外包的工业或居家装修设计业务,由工商企业委托的市场调查业务,以及利用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特色与部分企业合作的岗前培训等业务。最后,再创立相应的各种服务企业,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或国内外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自行从市场寻找项目。

学生在这些高度仿真或真实环境的“教学工厂”或“教学企业”中不仅有利于训练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而且有利于感受企业文化氛围,锤炼坚忍不拔的耐力——如何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保持持续的工作热情。

三、基于校企合作落实“3+2”方案的构想

“3+2”方案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就是为中职或高职培养急需的“双师型”师资。因而,为落实该方案应从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职教水平三个方面进行细化。

(一)第一阶段:理论知识的归纳提高

实践中,我们决不能沿用传统的理论课程讲授方法,而要另辟蹊径,彻底打通课程界线,以仿真的或真实的任务或项目驱动,在实施任务或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理论知识归纳和提升,这一过程大约需一年时间。就会计专业而言,打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审计》、《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例如,选取某上市公司财务年报为教学项目,分解年报内容由不同老师承担不同专题,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和提升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对会计处理的要求、税法规定对企业利润的影响、财务管理理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甄别、审计理论和实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等。

就计算机工程类专业而言,选取原先已投入运行的某软件开发项目为样本,打通《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WEB软件测试》、《网络技术》等课程,归纳提升数据结构理论对应用软件的指导作用,认识良好的算法对提高软件性能的重要性,掌握数据库优化理论对提高软件质量的方法,体会良好的编程风格对软件维护和软件升级的意义,洞悉良好的网络结构设计和部署对WEB应用软件开发的影响。

(二)第二阶段:技术技能的综合实践

不论是工程类专业,还是经营类专业,经过前一阶段的理论知识归纳和提升,学生基本上可以系统地掌握“学以致用”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借助“教学企业”和“教学工厂”承接的校内外项目,实施综合完整且具有真实性质的教学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实施这一过程大约需半年时间。对于会计专业,以上市公司的年报为基础数据,将学生分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编写上市公司分行业财务研究报告。对于工程专业,在企业技术人员和指导老师的监管下,严格按委托方的合同要求,设计或制作产品。

(三)第三阶段:职业技术教育能力训练

在第二年的最后一学期,大约用3周时间安排学生集中学习职业技术教学法、应用心理学等课程,并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课堂训练,再由学校统一派遣学生奔赴中职学校或高职院校“顶岗见习”9周。最后,用3周时间分组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在老师指导下讨论解决在顶岗见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要求这些“准老师”们将岗位见习中指导学生完成的“项目作品”和相关技术文档整理为毕业论文(设计),并积累形成知识经验库。

参考文献:

[1]徐金梧.校企零距离对接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J].北京教育,2007(5):31-33.

[2]张恩祥,李春旺,等.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OL].北京:北京联合大学网,http://www.buu.edu.cn/home/05cg/webpage/zccl/gasolin/38.doc.

[3]马成荣,徐丽华.校企合作模式研究[OL].武汉:湖北科技职业学院,http://www.hubstc.com.cn/keji0/zshow.asp?id=825.

[4]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28):15-18.

[5]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若干难题的理论破解[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24(6):5-8.

[6]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59.

[7]马迎贤.非营利组织理事会:一个资源依赖视角的解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4):81-86.

责任编辑 徐惠军

作者:朱 文

第2篇: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摘要:通过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并结合当前对高职技能型人才需求形势,分析了校企合作教育必要性和意义,指出高职院校应依托和服务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寻求企业支持,走校企合作之路。列举了我院建筑设备专业校企合作特色订单班的成功案例,提出要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念,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指出加强校企合作是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巨大动力,有利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发挥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

关键词: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特色订单班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高速发展得到越来愈多的政府支持。一批具有不同办学特色和经营理念的高职院校纷纷涌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模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但简单的口号并不能改变目前国内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结合国内社会的现实,实施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一个无法躲避的挑战。

一、国内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1.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1-4]。由于在经济、教育水平上的差异,各国的校企合作有各自的特点,并有不同的侧重点和作用,从而使校企合作教育呈现出大致不同的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它坚持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原则,企业在具体的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学校要从企业际需要出发,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课程;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坚持突出以学校计划组织为基础的特征,以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读交替为原则;加拿大CBE模式,它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教学体系;以及英国的工读交替式培训,日本的产学合作,新加坡教学工厂,等等。我国的校企合作,很大程度上是学习了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的经验。但德国的双元制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一方面是政府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有着实质性的鼓励政策,另一方面德国社会贫富差距较小,社会分工没有很大的高低层次之分,即使是技术工人也能够有较高的收入和体面的生活。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我国目前都还不具备。

国外的这些培养模式,主要还是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的,而国内高职毕业生愿意进入技术工人岗位的十分少见,一般都从事于生产第一线的管理工作或技术员工作。因此,国外的经验不能照搬,要有原则性吸收。

2.国内校企合作模式研究[5-6]。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及其他相关职业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引进,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逐渐从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深入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总体上来说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主要有:(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5]。企业主动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与校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优先到企业就业。“订单式”模式强调学校为企业量身打造所需人才,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意味着一旦学生成为订单培养的对象,毕业后即可优先成为企业的员工。(2)“2+1”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生产实习,后一年到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和岗位综合实训。通过两个阶段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职业技能,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轨。“2+1”教育模式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学校与企业往往难以紧密合作,造成相互之间意见和信息交换不够及时与通畅,容易导致两个阶段脱节,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3)“学工交替”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与在校学习交替进行,学做结合。这种校企合作形式简单,但实施起来比价困难,适用于劳动密集型专业。

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校企合作是一种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相适应,与高职教育改革相协调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要做好校企合作,首先应明确校企合作高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

1.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大量外来劳动力人口从东部回迁中西部。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明显,每年的劳动力增量在下降。因此,建筑行业对于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数据表明[7]:我国的劳动技能指数仅居世界第59位。我国技师和高级技师只占技术工人的1.5%,其中高级工只占3.5%,中级工占35%,初级工占到了60%。新的人才需求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只有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沟通合作,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形成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合作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具备满足企业要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较好职业道德的综合职业素质[8]。

2.人才培养的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因此,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公认。高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更好地确定教学与实践内容,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因此,校企合作对于高职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3.整合教学内容,明确专业定位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至今,仍有一些院校存在专业设置不够合理、教学内容与企业人才需求不配套甚至人才定位不准确等问题,这些都与校企之间缺少紧密的联系和沟通有关。通过校企合作,使高职院校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的设置岗位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教学计划、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4.高职院校、企业发展的需求。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可利用师资力量为提供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技术咨询以及科研项目联合开发等各种服务,不仅为企业准备了大量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还增强了企业内部的研究能力,企业获益很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可通过校企教师的双向流动,即企业定期选派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学校教师可定期参加企业举办的培训,或到企业挂职锻炼。这不仅可以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经验,更主要的是通过让教师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在工程中的应用,促使教师的更新专业知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我院建筑设备专业校企合作成功案例

上述国内外校企合作分析中,可以看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何培养符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如何改革,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校企结合是当今职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具体的方法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各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平台,而不是简单的“订单班”或“2+1”等独立模式,真正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因此要求高职院校应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和就业等方面实行校企全方位结合,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下以我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为例进行说明。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是建筑类中的小专业,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在安全、舒适、高效、便利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作为国家新的发展战略而大力推广的绿色建筑、节能建筑,都离不开建筑设备专业的支撑。对于建筑设备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对建筑设备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1.校企联盟,共育企业特色人才。我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校、企业的各自优势和积极性,相互补充,走出了独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共同培养之路。根据企业用人需求,我院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以“特色订单”形式组建企业冠名班实施教育和培训。目前已与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和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甬港安装特色订单班”和“五洲安装特色订单班”。所谓特色订单班,是以合作企业人才需求为特色,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基础,将企业个性人才需求与行业共性人才需求合理结合,形成了以“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特色岗位技能”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根据企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行业社会普遍性需求等诸多因素确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标准,共同选择专业教学内容、共同编写教材。这样设置的课程即符合企业的需要,也能够适应本专业社会的普遍人才要求;根据企业工程特点,开发出具有企业特色的实训课程。“企业奖学金”是校企双方深入合作办学的标志项目之一。特色订单班均由企业出资奖励那些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对企业来说,这部分资金既能够在学生中营造对企业实力的一种信任,产生归属感,有利优秀学生留在企业工作,同时也能够通过合作办学冠名奖学金的形式扩大企业知名度。总之,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特色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有三点:①专业方向特色。订单班对学生的主要培养方向做了修正,强化了建筑设备施工管理和造价方向,削弱了原专业中的设计方向。②地域经济特色。针对企业性质,订单班对学生的课程体系做了改革,强化了建筑给排水安装、建筑电气安装,通风工程安装、削弱了供暖工程和集中式空调工程安装。③企业文化特色。订单班对学生的企业实践环节做了改革,将实习环节设计成生产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三阶段。从企业的管理出发,要求学生从基层做起,认识企业、了解专业,然后进入技术管理。高校毕业生与企业都有着双向选择的权利,订单班并不意味着全部学生都在合作企业就业,因此我们这种特色订单班,避免了普通订单班仅面向合作企业、就业面偏窄的问题,在企业利益和学生利益之间找到了最大公约数,也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企业和学生的利益。

2.校企携手,共建校内实训。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前后课程的衔接,课程实训必须坚持以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的分析为基础,内容必须强调“工学结合”,突出技能培养,能体现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这就要求应当参照相关的企业用人标准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选取实训内容;这些“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在教室、校外实训基地,而更多的是在实验室、实训室等“真实”或“仿真”的实践性教学场所完成。因此,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元投资、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新途径,也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另一模式。例如2005年我院与上海吉博力房屋卫生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博力)共同建设的给排水实训室,由吉博力成本价提供设备,并培训学院教师。此实训室至今已为我院培训相关专业学生上千名。又如我院正与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即将要建的辐射地板供热实训室和地源热泵系统展示台,由我院提供适合需求的相关场地及空间、水电等基础条件,伟星集团负责对展示装置的技术设计、材料配置及安装工作。本实训室将展示给排水、暖通、管道安装等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仅针对在校生培训,更针对企业员工、社会人员培训,真正发挥我院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服务行业的积极作用。

3.校企结合,促进专业改革。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原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的不足,在合作企业的带动下,分析当前建筑设备专业形式,分析常规企业对建筑设备人才的需求,分析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能够零距离上岗、满足生产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设备人才,我们对原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其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更具区域特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对课程的知识点按照企业工作内容进行整合,对不同课程内容按照实际工作需要进行整合。我们不仅强调水、暖、电等相近专业内容有效合理的相互渗透,而且注意到跨学科(如安装、土建、装饰的互相配合)的交叉渗透。在教师培养方面,我们通过组织教师经常性地到相关企业参观调研,及时了解企业的最新技术和企业人才需求,促使教师改革教学方法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从业意识的培养。在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方面,考虑到企业在关注学生成绩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劳动态度等综合能力。教师不再简单地以学习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而重新制作评价体系,不仅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考核其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总结我院建筑设备专业校企结合的工作经验,我们认为,这种“特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企业、学院、专业学生三者的“共赢”局面。

职业教育的进步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支持和推动。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明确方向,但如何进行有效的校企合作,使企业真正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训中区,将是高职院校共同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永刚.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Dale Williams.Learning from Working[M].San Diego:Southwest publishers,1967:29-36.

[3]Nancy Ching.A guide to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in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s[C].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1998:12.

[4]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28(25):15-18.

[5]刘晓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1-23.

[6]温希东,黄亚妮.关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基于中国大陆部分高职院校的调研[J].高教探索.2008,(6):108-111.

[7]金爱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09.

[8]胡伟光.对高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6(5):27-28.

作者:黄奕沄 张玲 乔晓刚 方民

第3篇:校企合作指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方案

摘要:通过项目组三年的研究和实践,高校与企业合作在基于跨境电商平台指导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应该协同育人共同创新创业。首先,在专业设置尽量做到与跨境电商匹配;其次实施以学分制为主个性化培养方案;构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和创业观念;学校、企业、学生、老师共同参股建立跨境电商企业;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近年来,外贸电商增速30%,是一般外贸增速的5倍,许多外贸企业转型,强烈需求能从事跨境电商的人才。并且小额的跨境电商有着门槛低,风险小,利润空间大,时间灵活,资金压力小等特点,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实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缺乏此类专业能力和技术,无论是就业和创业都存在一定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组老师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2016和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生为实践对象,通过与相关企业建立各种合作关系,探索各种解决方案。

一、在专业设置尽量做到与跨境电商匹配

因为本科层次专业目录并没有跨境电商这个专业,一般高校开设跨境电商课程和项目主要是挂靠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这三个专业里面,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是专业性最接近的。本校2016和2017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主要开设专业核心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单证实务、跟单信用证解读、国际结算、国际服务贸易等,只能在外贸模拟实训课程中安排跨境电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学时太少,相关知识不能系统传授,学生理解和接受困难。因此在目前本科没有办法以跨境电商专业招生的情况下,建议以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方向)专业招生,在对应的培养方案设置跨境电商概论、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跨境电商网络营销、网络产品拍摄与图片处理、电商数据化运营、跨境电商综合实训、跨境电商创业项目实习等核心课程,科学安排开课的学期和合理分配学时。

二、实施以学分制为主个性化培养方案

跨境电商这种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要注意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喜好、特长或自身条件,进行个案设计与实践,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化修养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懂得规避风险的理性思维,孵化培养创新创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千人千面,也要有多种可行的培养方案供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以基本课程为主,占总学分的60%左右,其以传统教学方式授课,评价学生学习成效,提供基本学分。同时,提供其它的记学分的课程模式可占总学分40%,比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企业顶岗实习,企业项目合作,入驻校内跨境电商工作室,入股跨境电商企业等,这类实战课程是由学生自己选择,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和参与度要求各有侧重,但都可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探索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抗压抗挫折的意志。同时,通过这类课程实践,也可以大幅度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和风险,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社会条件,找到就业创业的方向,看到职业的前景。

三、构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建立第一课堂体系,第二课堂体系和自我教育体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一课堂体系应该加强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让实践课程比例占50% 以上。除了传统的如仿真模拟实验等实践教学课程以外,增加跨境电商运营、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运营、跨境电商网络营销实训的教学;第二课堂体系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意竞赛,通过竞赛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思维习惯,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竞赛取得的名次可进行学分置换,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性。自我教育是一种嵌入式课程,有创业意愿的同学选择该课程,可加入跨境电商创业工作室,选择其非常了解的家乡特色产品或是家里有生产或者经营某类产品或是可以拿到非常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在老师指导和帮助下上架、营销、客服、订单处理和发货,老师根据其经营成果给予以学分,销售利润完全属于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更高。

四、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和创业观念

项目组联系了武汉跨境电商的行业组织在本校召开跨境电商专场双选会,有十几家企业,近100个职位供选择,但学生积极性不高,求职意向不强,没有一人进入到相关企业实习和就业。从2019年11月份统计的数据来看2016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学生有118名,只有24名去实习,占比20%,其中8名从事外贸相关的岗位,占比6%。根据对没有实习的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不去实习的原因:没有准备好实习就业占41%,薪酬待遇不满意占39%,考研考公务员占10%,等家里安排占6%,其他4%。说明首先毕业生的心态还没有转变。家里和学校没有施加竞争意识和就业压力,留恋学生这样轻松自由状态,一下要成社会工作人员,心理上没有接受。第二,对薪酬待遇普遍存在较高期待。根据跨境电商行业经验,应届毕业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一般是工作6 个月后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考虑武汉的薪酬水平,行业里普遍是2000底薪加绩效,6个月的实习期,工作六天休一天。在我校招聘成功其它单位提供是2500的底薪加500-1000的绩效,3个月的实习期,工作五天休一天,转正后可达到6000-7000。这个落差使跨境电商企业很难招到本科毕业生,转而去招专科高职中职。然而实际上是有很多本科毕业生是对自己没有一个准确定位,也没有一个职业规划。根据調研,跨境电商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要求、发展前景实际是很适合国贸类本科学生,进入到跨境电商企业工作一定阶段实际也是可以达到所期待的薪酬水平。对此高校应该在创业课程、专业认识与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指导、暑期实习等课程引入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引入真实工作项目,提供真实工作环境,让学生看到这个职位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并且加强职业素养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五、学校、企业、学生、老师共同参股建立跨境电商企业

校企师生四位一体,以一定比例入股成立跨境电商企业。比如以学校入股10%主要提供办公场地和网络基础设施;企业入股60%主要提供创业资金和供应链管理;学生入股15%主要提供劳务;老师入股15%主要提供劳务和教学管理。在学校建设企业办公点,以便学生参加跨境电商业务,学生在真实有自己股权的企业中可以进行跨境电商的实务操作,包含产品刊登、各类订单的处理、产品的售后等,跨境电商企业安排相关的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训,老师全程进行教学和管理。真正实现学校、企业、老师、学生无缝对接,学校既是学习知识的场所,又是进行工作实践的场所,即“校中场”。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加深了他们对于跨境电商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和投入,增加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职业责任感,另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实战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实训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了未来求职的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而且还能从中获取到一定的工作报酬,解决一部分学生的生活压力。对于企业而言,获得免费的办公场地和相对低廉的人力资源,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水平。对于学校而言,“引企入校”使得教师“足不出户”就能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了双师型队伍,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带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真正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

六、改革创新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考核学生标准指标化

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评估,以真实的案例或项目为依托,主要来自企业的真实评估和效果评估。对于实践教学有效性评价,主要从学生参与度、企业满意度、跨境电商平台销售额及客户满意度、学生创新创业具体指标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引入企业的员工评价指标,比如:月刊登量、月订单量、客户回复率、客户好评率等指标。可以通过个人自评、团队互评、创业指导老师评价、行业企业专家评价、绩效成绩结合制度来实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近期效果可以从团队合作的销售业绩来衡量;远期效果通过学生与就业的无缝连接和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孵化指标得到体现。这样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沈洁.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析.中国商论.2018(10):184-185.

[2]廖战海.跨境电商背景下创新创业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智库时代.2019(07):89-95.

[3]田毕飞.戴露露.基于跨境电商的中国新创企业国际创业路径.科研管理2019(09):149-158.

作者简介:李芝兰(1979-)女,汉族,福建福州人,武汉工程科技學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跨境电商。

依托项目:“校企业合作指导大学生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创业研究,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B2016392。

作者:李芝兰

第4篇:XXX公司校企合作方案

XX公司校企合作策划书

一、方案的主体简介

二、指导思想

三、策划目的

四、策划背景

五、目标受益分析

六、合作原则

七、合作模式

八、方案实施的基本流程

九、管理模式

十、合作共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十

一、相关保障机制 十

二、预算和收益

一、方案总体简介

与开设环境类相关专业的院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公司业务的发展和扩大储备相关的需求型人才。

二、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拓展企业的招聘渠道,密切高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建立与学校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三、策划目的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关系,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智力资源,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储备所需的专业人才,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使其理论和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同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提升学校的实践教学能力,加强学校招生宣传力度。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受益的目的。

四、策划背景

1、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不仅毕业求职人数众多,而且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的弊端日益突出。因此注重加强毕业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2、由于受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观念的影响,当前高校的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多的不足,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在报考时会更加青睐于注重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这也给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校园内独特的背景,丰富的资源。

大学校园内部有很多资源,有很多优秀的大学生,有很多有知识有管理经验的教授作指导,也有很多专业方面的人才。他们在管理方面都很有理论上知识的指导,理论上涉及到很多最新的模式和管理案例。大学们思维也很活跃,也很有想法,易于创造。

4、目前,公司发展迅速,业务不断扩大,随着上市相关准备工作的开展,公司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且行业的性质决定了公司对环保类专业人才需求的相对专一性,但是刚刚毕业的应届生因为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必须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上岗,这也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和时间成本的支出。

5、社会上近年来,社会上普遍关注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问题。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更好地支持大学生就业,更能为大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能充分体现公司的社会责任感,会提高社会的美誉度,可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五、目标受益分析

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模式,会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获得不同方面的收益:

3 学校方面

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可以增强学校的实践教学能力,在招生宣传时更加有优势。 大学生方面

1、大学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头脑清晰,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更早的接触社会,为其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2、建立新的模式,与学校进行合作共建,帮助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企业方面

1、可以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谋划策,提出好的建议和好的想法。使企业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高校众多学生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可以为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各种新的建议性建设方案。

2、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会提高企业社会的美誉度,增加企业的知名度。

3、能够为以后储备人才干部,通过在大学里面招一些骨干和强人,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经过特殊的培训,选出来学校中的人才和精英,可以担当重任,保证质量。

4、可以通过利用学校的相关资源(师资,理论知识等)来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

六、合作原则

1、校企互利原则

4 校企双方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有权向企业输送环境类相关专业的优秀学生进行实践学习,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人才,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统一管理原则

校企合作是一项双向活动,校企双方权利义务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3、校企互动原则

学校定期组织相关专业理论专家到企业的现场进行培训,企业组织相关高级技工或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举办实训讲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七、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模式可以灵活多样,检验的标准是是否促进了双方共同发展,是否双方满意。以下是几种可选的合作模式:

1、“订单”合作模式

招生前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委培用工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毕业后即参加工作 5 实现就业,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等。

2、教学见习模式

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解合作单位的产品、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到合作企业对企业工作过程和生产、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观摩与学习;并安排学生实地参与相关工作、亲自参与工作流程,较为系统地掌握岗位工作知识,有效增强协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3、顶岗实习模式

即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管理,合作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职业人。

4、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习教学需求,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有发展前景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这些基地不仅可成为师生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重要阵地,而且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加专业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的机会,促进专业教师技能 6 提高;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5、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学校长设专业的不同特点,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6、举办校企联谊会及企业家报告会

学校每年举办校企联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家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八、校企合作的基本流程

1、企业、学校双方互相参观、考察,通过协商确定一种可行的合作模式。

2、与学校开设相关专业的院系联系,按照既定的合作模式,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建立合作关系。

3、在合作的院系中选拔2-3名学生成立实习自治委员会,负责本系、本专业的毕业学生的信息收集、反馈工作,与企业、学院一起建立具体的实习方案和实施流程,并向企业反馈实习的情况。

4、根据预先设定的方案,开展具体的实习活动,在实习过程中对相关实习人员进行跟踪考核,并根据企业对于员工需求的素质进行针对性引导、培训。

5、在实习期结束时,对实习人员进行最终考核汇总,留用适合企业的人才。

6、对本届学生的实习活动进行总结,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估,根据相关信息调整、完善合作方案,开展下一阶段合作的准备工作。

7、开展下一阶段的实习工作。

九、管理模式

在管理模式上,采用校企双方共同管理的模式:

1、由企业领导和学院相关领导共同组建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在总体上负责管理、监督日常的实习工作,根据实习信息的反馈制订和改进具体的活动方针。

2、在环境类院系班级中选出2-3人成立实习自治小组,负责实施期日常的相关工作(记录考勤、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实习信息收集反馈等)

十、合作共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在合作过程中,各方要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履行应尽的义务,以保证校企合作活动的顺利进行。 企业

权利:可以优先选择优秀毕业生到公司工作,邀请校方相关理论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到企业中开展免费的招聘活动。

8 义务: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通过暑期及其他假期的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校方

权利:可以组织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活动,在招生时可以将企业列入实习基地进行招生宣传。

义务:向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安排相关的理论专家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在校园内对企业进行宣传;为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咨询和建议服务;为企业的校园招聘活动提供场所、进行宣传;优先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学生

权利:到企业中接受实践培训,参加实习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义务:按计划参加学校和企业安排的实习活动,接受实习领导小组和自治小组的监督和管理。在校园内宣传企业的招聘信息,推荐自己相关专业的同学到企业中应聘。

十一、相关保障机制

1.经费保障

按照企业相关预算和具体计划经校企双方协商确定。 2.合作企业实行挂牌,签订协议,仪式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

9 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提供培训、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习任务的安排。

对已签订合作协议书的院校,由公司制作统一的牌匾,并采用一定的方式举行挂牌仪式。对已挂牌的合作院校,要建立定期联系和走访制度,并做好记录,了解校企合作信息(包括合作内容、模式、进展情况、毕业生状况及相关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

3.全面推行劳动就业引入制度和相关奖励制度,调动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

4.学校与企业协商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校企合作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校企合作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不断检验、改进校企合作工作。

十二、预算和收益

预算

1,团队成员本身没有什么工资,只作为储备干部的一员。

2,作为激励的奖励,与活动的参与热情相比,所达到的效果和收获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3,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竞争优势,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各个团队在各自高校内部的平时日常活动,所应用到的校园资源,是免费的。(比如:高校成员内部开会申请教室,大学生在制作自己的方案时可以向由专业老师指导等。)

10 收益:

1、为公司提供了强大的专业指导基地,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的智力资源,可以集思广益,也可以真正发掘出一些精英人才,作为公司的人才储备。

2、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学习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提高大学生的竞争优势。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实习平台和基地。

3、开发出一种新的模式建设,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如果运行的比较好的话,将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好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企业的招聘渠道。

4、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好的社会美誉度,提高社会美誉度,关乎大学生自身,更能吸引大学生关注。

5、可以节约新进员工适应企业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使员工快速进入角色,提高工作效率。

第5篇: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对接实施方案

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开展校企对接实施方案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生物制药、机电类技术工种人力资源较少,企业技术工种用工需求大,造成企业招录技术工人遇到困难;企业缺少技术员工培训基地,不断提升在岗员工技术素质有困难。我公司借“助企服务团”专项行动契机,恳请相关部门支持,开展公司与学校之间的校企对接活动,帮助解决企业用工、员工培训、企业宣传等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1、帮助联系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或者绍兴县职教中心(最好是县内学校),实施校企对接,制定方案,分步实施。时间可定在11月份。

2、在学校现有专业课程设置中,能否增加公司涉及的生物制药、机电等相关专业知识内容,与公司技术岗位用工对接。

3、将公司作为学校的实践基地,邀请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来公司实习,使学生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为有意向到公司工作的学生提供条件。时间12月底前。

4、请学校提供条件,由公司派出技术高管分期赴学校相关专业班级作专题讲座,推介企业科技信息,宣传公司人才培养导向,吸引优秀学生到公司工作。时间2013年1月底前。

5、校企对接是一项长期的常态化工作,需要校企双方不断实践与磨合,在长期的合作中不断提高和完善。

6、企业招录技术员工是日常性的更替和补充,根据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而定,一般在年初需求会更大些。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一日

第6篇: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范文)

第四期

2007年10月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Fujian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页码

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徐宁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应是与精心挑选的企业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开展的合作,学校应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探求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以及校企间产学研合作等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深层次;零距离

中图分类号:

文章标识码:

文章编号:

高等职业院校要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实践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实训基地建设中,除了加大对校内教学实习实验设备建设的投入,让学生在校内进行必要的实验、实习训练外,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发挥其多种功能,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笔者下面就围绕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开展校企合作的情况,谈谈对校企合作的思考。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自2004年成立以来先后与福建骏鹏五金有限公司、福州模具厂、福日模具有限公司、福州太洋五金有限公司、福州新光塑胶有限公司、福州兴伟达塑胶有限公司、福州聚丰五金有限公司,福建东方电器公司八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并与福建省模具工业协会合作密切,是省模协常务理事单位,成立了省模协模具开发部和模具数控培训基地,同时还与福州、厦门等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另外从省模具工业协会的企业中挑选三家有影响的企业为合作企业,这些合作企业的生产性质基本上覆盖了我系的三个专业。我们还根据不同企业的性质和特点,明确了合作的项目和内容。

表1 校企合作情况表

单位名称

福建骏鹏五金有限公司

合作项目

钣金、冷冲、数控、电火花加工等实习,学生社会实践、参观实习、毕业实习等

数控、机电、大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习,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实习,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塑件生产、数控实习,学生社会实践、参观实习、毕业实习及生产科研合作 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三坐标测量实习,学生社会实践、参观实习、毕业实习、产学研合作等 冷冲模设计与制造、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冷冲模设计与制造、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安装等暑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2 福州模具厂 3

福日模具有限公司

福州新光塑胶有限公司 福州兴伟达塑胶有限公司 福州聚丰五金6 电器有限责任

公司 7 8

福州太洋五金有限公司 福建东方电器有限公司

5 1 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情况

1.1 精心挑选合作企业,明确合作项目和内容

机电工程系目前开设的专业主要是模具、数控和机电三个专业,其中模具专业在全省最早开办,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很多校友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模具企业的老板,于是在这些校友企业中挑选了四家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企业,开展校企业合 收稿日期:2007-05-18 作者简介:徐宁(1959- ),男,湖南 人,高讲,研究方向:机械设计。

1.2 聘请合作企业的专家委员,指导专业建设

为加强专业建设,机电工程系成立了专家指导委员会,除了聘请部分大学教授外,还聘请了福建省模具工业协会理事长、宏达模具厂厂长,福州模具厂厂长、福州市模具协会理事长,福日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建骏鹏五金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行偶数页码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2007年

业、企业的领导、专家担任委员。

专家们对机电工程系模具、数控、机电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模具、数控专业的学生要加强机械制图识图能力的培养,提高计算机绘图能力,特别是各种三维设计软件的应用;要加强制造工艺特别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教学,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教学要联系生产实际;要教育学生明确就业定位,要能吃苦,从基层做起,不要随意跳槽等等。

针对专家的建议机电工程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制图教学课时,开展制图教学改革,实行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必须要参加计算机绘图考证,将CAXA、MasterCAM三维软件纳入教学计划,购买多种正版三维软件,并组织Pro/E和Cimatron培训等。

1.3 “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

一方面,系领导走访校企合作企业,既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听取企业对学院专业建设的意见,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与企业老板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情意。另一方面经常请企业领导来学院指导工作,参加学校的各种重大活动,如2005年学院举行“国家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和“省模协模具、数控培训基地”挂牌仪式,2006年学院百年校庆,合作企业的领导都亲自到学院表示祝贺,并给予资助。

2007年上半年,机电工程系在校内召开了校企合作座谈会,八家合作企业全部到会,福州市科技局、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的领导和系全体专业教师参加了会议,座谈会就企业用人要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需要学校加强哪些方面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加哪些知识、能力模块;如何加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如何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如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如何进一步加强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如何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和教材,开展教师互兼互聘,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上课、开讲座或指导实践;学校如何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专题开展了研讨,企业领导和专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4 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与这些企业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企业承担机电工程系各专业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学生毕业实习、学生参观实习、“双师型”师资培养等任务。

近几年机电工程系每年都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各种实习,如2004年安排了50名学生到两家企业煅练,2005年安排了100名学生到十家企业参加实践,2006年又联系了近二十家企业,组织了150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06年我系首届毕业生203人中有30%的学生安排在合作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企业在安排学生实习的同时,为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课题,派技术人员指导,并参加了学生的毕业答辩,圆满完成了学生的毕业工作。

为了提高我系教师的双师素质,每年我们都派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开展专业调研,企业还为我们无偿提供各种实物教具,为我们的教学联系生产实际提供了帮助。 1.5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

开展产学研活动是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我们先后与合作企业开展了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如与新光塑胶公司合作申报了省经委技术创新项目,数字化设计制造与PDM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还开展了数控油压机技术成果转化(618成果转化项目)。与聚丰五金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接插式组合触片类精密模具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兴伟达塑胶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激光读取装置中的OPU零件的精密成型课题研究获得了省科技厅的立项。与宏达模具厂合作申报的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面向模具企业的PDM应用研究等科研课题已验收通过。

2006年5月与福建省模具工业协会和福州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合作在校内为学生开办了模具行业创业培训班(首次在高校开办),聘请了企业和行业的专家来学院讲学,有100多学生报名参加,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6 为合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机电工程系积极为企业开展各种技术服务活动,如为东方电器公司培养一批操作技术员工;为新光塑胶有限公司和兴伟达塑料胶有限公司新员工,开展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培训。新光塑胶公司有生产上一批急件需数控加工,由于企业的设备紧张,我们便无偿为企业提供数控设备,并协助加工,保证了产品按期交货。福州聚丰五金有限公司引进了逐层切割扫描反求设备,但由于企业技术力量较薄弱,设备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无法正常使用,机电工程系在进行校企合作调研时了解到此情况后,主动与福州大学省制造业数字化第四期 徐宁: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奇数页码

设计工程研究中心的博士、教授联系,并一起到企业了解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受到企业的欢迎。

2 深化校企合作的思考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要以企业为主组织学生实训,加强校外顶岗实习,大力推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要按照企业需求开展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为高职院校如何开展深层次校企合作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机电工程系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校企合作: 2.1 订单定向式培养,开办“骏鹏班”

与福建骏鹏五金有限公司合作,从2007年9月份开始,开办“骏鹏精密钣金班”,每年招收100名学生(模具专业),为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这个班级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教材都于企业合作制定后实行。班级还引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管理模式,聘请企业专业人员担任专业课程的兼职教师,校企双方共同组织教学和管理。

2.2 实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的模式

如“骏鹏班”实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形式,三年的学习时间内,50人在企业实习,50人在校内学习,轮流交换,一年级在企业进行普通岗位轮换实习,二年级在企业进行相关技术岗位实习,三年级根据学生的能力和企业的需要进行顶岗实习。实习期间企业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劳务费。在校学习期间主要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企业需要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并完成基础实习和技能鉴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相应的岗位参加工作,实现学生就业上岗的“零距离”。

2.3 加强校企间的产学研合作

机电工程系成立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积极组织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申报,项目研究、产品开发等活动,并开发一些既能作为学生生产实习,又能为企业生产产品的项目。计划与福州市科技局合作成立现代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合作投资三坐标测量机、快速成型机、慢走丝线切割机床等先进制造设备,为企业提供逆向工程、快速成型、现代加工等技术的合作平台。

2.4 扩大校企合作的地区、行业、企业和专业

目前的八家校企合作企业,主要集中在福州地区,大都为中小型企业,今后需将校企合作的区域扩大到厦门、泉州及深圳、东莞等制造业较发达的地区,与这些地区的一些大中型知名企业开展合作,争取使校企合作企业、校外实训基地达到20家以上。加强与福建省制冷协会联系,争取成为理事单位,并积极与制冷行业的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2.5 继续为合作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积极为企业开展各种技术服务活动,如利用国家三维CAD培训基地,为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开展各类三维设计软件培训,利用省模具协会模具、数控培训基地和浙江大学数控培训基地,为企业开展模具、数控、逆向工程等培训,为企业新招员工开展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培训等。

高职院校如何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各高职院校都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条件,不断寻求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第7篇:校企合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发挥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同时也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校企双方建立培训班,达成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

一、合作优势

1、学校通过此次培训班合作,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

2、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3、校企合作模式可使职业学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4、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5、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

二、合作模式及内容

(一)校方内容

1、校方为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授课场所、设施、学生及部分相关教师等一系列手续。

2、未经陕西知行信息有限公司同意,校方不得复制、传播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自编教材、讲义等学习资料。

3、校方从合同签订之日起,根据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指定年级、专业的学生到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具体人数根据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岗位需求、校方学生情况等因素,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

(二)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内容

1、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培训项目、教学课时、开课日期、结业日期、开设课程、学习形式、教学成果形式。

2、作为校方的实训、就业基地,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校方毕业生。

3、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培训班提供专业授课老师。

4、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向校方提供本企业职业岗位特征描述,如督导、网络优化、勘察设计、工程优化等各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等级要求,并为校方制订相应各专业培养目标,审订合作各专业培训计划及专业课程设置。

5、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培训班的前期宣传、招生及学生的后期就业问题以及认证考试。

6、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校方学生的顶岗实习单位,同时也是校方的校外实训基地,应优先满足校方学生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的需求。双方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本着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紧密、长效的合作机制。

7、在不损害校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经与校方商议后,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教学时间、地点及改进教学服务,但陕西知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应在变更事项决定后提前通知校方。 谢谢领导鉴赏并给出合作意见,我方真诚期待与您合作。

目的

培养通信企业专业技术型人才,解决公司及本行业技术人员就业率低和人才储备等问题,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

二、原则

1、互利原则: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首先,搭建校企合作有利于加快社会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既能满足企业需求,又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其次,学校可在合作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学生提升实操能力和就业能力,企业可在合作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操作技能,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缓解招工压力并能够适当储备人力资源。

2、互动原则:互动是促进校企建立更紧密合作的前提。首先,通常企业为人力资源需求方,学校为人力资源供给方,校企合作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本形式,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次,学校与企业可利用各自优势资源互补不足,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培训基地,在培训与就业工作上建立互动平台。

三、职责

1、校方负责按要求向企业输送相关专业需求人才,提供教育培训场地并不断扩大办校规模和影响力。

2、企业负责就业、学生技能培训,提供技能认证和学生实习基地,根据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设备、耗材等。

四、合作方向

1、专业方向可分为生产工程督导、工程优化、日常优化、专题优化。

2、专业细分(工程督导)勘察、设计。

(工程优化)单站优化、单站优化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 (日常优化)数据测试、数据分析调整、报告输出、网络参数调整。

(专题优化)校园专网、高速公路、高铁专网优化、政府专网优化。

五、合作方式

2、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利用学校设施设备、教育管理、师资和企业实训场所、技术指导等优势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六、操作模式

1、理论培训:企业合理设置课程、制订培训计划,开展阶段培训,为企业培养专项技能人才,培训毕业后即实现就业。

2、岗前培训:应企业要求送教进企业,对上岗前的工程师进行岗位职业操守培训。

七、实施步骤与细则

1、校企对接,校企双方找准合作点,自行对接沟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按协议书要求开展校企合作。

2、成立招生就业办公室,建立社会劳动力和学生信息库,掌握市场人力资源实时动态。

3、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对多余生源向同行其他企业进行劳务输出和派遣,适当收取劳务派遣费,用以补贴办学相关支出。

4、协调沟通,校企之间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工作的协调沟通,学校派专人到企业进行学生日常管理,企业各部门根据工作要求对实习和配置学生进行工作指导。

5、招生范围,根据公司及本行业性质,招生对象为大专及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

第8篇:校企合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并形成资源共享、人员互动、双向介入、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本着设备、技术、销售、培训等资源共享的原则,来实现“既提高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又提升企业产品产量、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二、组织机构

(一)校企合作委员会

该机构是固定机构,由海南大学海洋学院院长陈国华担任名誉主任,海南仙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农担任主任,委员由学院教师、企业负责人、行业负责人等人员组成。

校企合作委员会负责制定校企合作战略,筹集合作资金,发挥联合优势,加强校企联系,协调校企双方的互动,共同推进校企双方发展。

(二)校企合作办公室

该机构为常设固定机构,设在海南仙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落实校企合作委员会的决定,负责合作项目的管理、协调,保证合作项目科学、规范地运行。

三、校企合作的内容

1、合作开展科研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合作开发校企作合作科研项目,开展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同时争取政府科研资金支持,用于企业建设实验实训基地的环境改善等方面。包括:合作建设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资金、实验实训场地、设施资金、提供给企业用于购置专业实训及科研设备的资金。

2、搭建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品产量、质量。企业不定期邀请学院教授到基地进行现场指导,为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骨干人员进行培训。

3、合作开展专业建设,学院不定期邀请企业代表举办专业建设研讨会、讲座,每学年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毕业设计进行指导和考评。

4、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实验场所,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水平。

5、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品牌建设及国际贸易(越南)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申报政府重点项目或农业新技术项目建设,共同找寻产业链最佳切入点。

四、校企合作的方式

1、科研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由学院提供相关的科研技术,由企业提供相应的生产基地,共同立项争取政府科研资金支持,资金不足部分,双方协商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融资,

产后出的利润按双方出资比例(含无形资产评估值)进行分配。

2、技术服务。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学院派出教授进行现场指导。

3、学生实习。根据学院专业建设的需求,企业给学院提供教学实习基地。

五、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

1、项目负责人要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与任务,按时按量完成任务。要负责企业与学院之间的协调工作,及时、妥善处理项目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接受学院对项目开展情况检查制度。项目负责人要全面负责项目的自我管理,应保存好项目全部资料,记载从项目申请、立项、开展到结题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填写《校企合作项目进程表》。经系审核后报校企合作办公室备案,由校企合作委员会审定。学院对合作项目进行的检查,一般采取工作汇报、现场了解与调查、讨论会等形式。项目负责人须填写《校企合作项目检查表》并报校企合作办公室,由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组织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项目组是否按计划投入产学研合作建设力量,进度是否符合计划要求;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是否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阶段性成果和初步效果如何;下一步合作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具有力度等。

3、校企合作项目到期或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须填写《校企合作项目验收表》,上报校企合作办公室,并由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组织项目检查验收工作。项目负责人应进行结题总结,将结题材料报校企合作办公室。需要进行研究成果鉴定的,由项目负责人向校企合作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经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批准后,再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鉴定。项目负责人应负责将鉴定成果在教学工作或教学管理工作中落实,并推广应用。

六、合作成果的推广

1、校企合作办公室要建立校企合作的成果档案,技术成果提供给海洋学院。

2、校企合作办公室需动态地掌握校企合作的情况,随时根据动态情况反映合作双方领导。

3、充分利用科技成果交易会等平台,由校企合作办公室牵头组织,将有关成果向其他企业和社会推介。

第9篇:校企合作方案

XXXXXXXXXXX中职学校

XXXXXXXXXXXXXXX公司

校 企 合 作 实 施 方 案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我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进一步搞好我校的中职教育,实现我校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在进一步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更好地发挥中职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遵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和XXX机械加工公司的实际,并借鉴其它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纵深推进校企合作,更新教学理念,依托XXX机械加工公司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机械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XXX机械加工公司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学习XXX机械加工公司所急需的职业岗位

(群)知识和技能,达到供需共识,签订两年的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校企共同制定切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开课计划,并与XXX机械加工公司共同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齐辉机械加工公司参与学校实习、实训场地建设,为实训场地建设提供专业化建设或投入建设资金;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两年(1-4学期)的工学结合学习,培养学生适合XXX机械加工公司不锈钢制管产品生产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第5学期,根据XXX机械的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在XXX机械加工公司的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在XXX机械加工公司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轮岗实操培训,熟悉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为顶岗实习奠定坚实基础;第6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拟定就业岗位,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完成毕业实习,为将来的就业铺设道路。在这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和学生管理问题。

(三)专业课教师的工作岗位培训模式

根据专业教学的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要求,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的管理需要,学校和企业按照“工学结合”的学生人数,安排专业课教师到XXX机械加工公司管理“工学结合”学生。管理教师到企业后,一方面担负着管理学生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担负着到齐辉机械加工公司参加企业的岗位培训的工作任务。XXX机械加工公司按照企业岗位的要求培训和考核教师,并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轮流参培,全面提高我校专业课教师的时间技能操作水平。

学校和企业根据教师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发给参培教师适当的培训和带队补助。

(四)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

校企合作的共同开发《不锈钢制管工艺》、《焊工工艺》两个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实训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学生的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实际工作岗位(群)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XXX机械加工公司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过程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二是,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三是,课程“理实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具与工具、耗材与原材料相结合,做到教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等;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

(五)校企合作的教材开发模式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以不锈钢制管的生产为蓝本的《不锈钢制管工艺》、《焊工工艺》等校本教材。教材开发应基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实施。成立校企共同参与的教材开发团队,根据教材开发的需要,由XXX机械加工公司安排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和XXX中职校机械专业的骨干教师共同组成教材开发小组。教材开发应针对不锈钢制管产品生产实际工艺流程,结合学生在XXX机械加工公司一线的实习实训

环境,编写针对性强的基于不锈钢制管产品生产过程的专业教材。操作实训过程完全来自于企业的生产过程的实际。教材的编排结构以“项目”化的形式编排,将专业理论知识融于操作过程,企业的每一个操作程序为一个实训项目。克服传统教材的空洞理论阐述。

(六)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课程特点,聘请XXX机械加工公司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校企合作具体要求

(一)新开发的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XXX机械加工公司发展的需求。在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时,充分调查和预测企业发展的先进性,在初步确定课程体系后,应邀请齐辉机械加工公司的专家进行论证,以增强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现实应用性。

(二)各专业课程的教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调整等教学工作应征求XXX机械加工公司的意见,使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同XXX机械加工公司生产实践紧密联系,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能够紧跟齐辉发展的步伐,满足齐辉发展的需要。

(三)在两年内,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不锈钢制管工艺》、《焊工工艺》二门课程的校本教材,实训教材采用校企合作编写的教材。

(四)完善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一线轮训制度,各专门化方向要选派10﹪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2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严格执行“关于专业课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若干规定”,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每个专门化方向至少聘请或

调进1个以上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

四、保证措施

(一)健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领导及各教研组长组成的“专业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协调校企合作各项工作。

(二)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学校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企业用人的优选权,为企业提供用工等方面的支持。企业保证在设备、场地等条件上的支持及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实训任务的安排。

(三)校企合作期间发生的课程建设、教师培训、专家指导、学生实习等方面的内容,校企双方另订方案。

二〇一三年一月二十二日

上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县级支行下一篇:工厂环保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