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形势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形式与形势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汉斯立克深受黑格尔、康德等人的音乐美学观念的影响,采用科学的态度,冷静、客观地提出了诸多音乐美学问题,由此所建构起的形式主义音乐美学观既开启了19世纪“实证主义”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步伐,同时对近代音乐史学和理论创新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综合其他学派理论学说以及当代音乐理论观点来看,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篇:形式与形势论文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式与现状分析

[摘 要]高等教育的普及意味着就业市场迎来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历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成为社会的关注所在。文章以数据与图标方式呈现中国2018年及以前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包括大学生选择的工作地点、对行业的态度、对单位的期望、就业起薪期望及就业专业满意度等方面。文章主要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与质量、了解大学生就业意向与能力、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感受及就业后的能力变化。

[关键词]本科生;数据分析;就业状况

[

1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政府发布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近十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稳步增长,201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保守估计将达834万人,相较于2018年增长13万人,同比增长3.3%,将产生大量求职需求。

根据校园招聘平台梧桐果自有数据及20.8万份毕业生就业调查问卷统计出的数据显示约五成毕业生选择企业就业,约30%大学生考研,就业环境和社会就业形势的急剧增加,考研已成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项优选,随着考研人数的增长,其竞争也越发白热化。毕业后选择考公务员和进入事业单位的学生约占6.87%,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约占5.85%,选择创业的约占3.63%,选择做其他的学生占3.12%,分析数据可得知,就业仍是应届本科生的主要选择,考研热持续升温,创业热潮依旧。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连续追踪大学生就业形势近十年,是中国社会情况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数据库的庞大资料反映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轨迹,也体现了社会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该报告主要基于麦可思对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评价,并与往届同期本科毕业生进行对比,反映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

读取报告信息:2017年毕业本科生的就业率:91.9% (与2016年和2015年水平相同)。2017届应届本科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6%(低于2016年和2015年水平); 2017届高职高专院校半年后的就业率:92.1%(高于2016年和2015年水平)。得出结论:目前社会上大学生就业率水平稳定,同时职业类专科学校就业率首超本科。

2017届毕业生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7.1%,与前两届基本持平,2017届“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与前两年基本持平,毕业生“正在读研/读本”的比例为10.8%,略高于前两届的10.1%和10.3%;毕业生“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为3.4%,较前两年略低。由此得出,大学毕业生去向并无明显变化,选择读研读本继续提升学历深造的比例有所提升。

2017届的大学毕业生平均工资在4000~4500元,平均本科生比职业类学校毕业生工资高900~1000元,这些平均收入已经高出2017年的城镇居民月可支配收入。对比十年前收入水平,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十年间本科毕业月收入工资上涨1781元。职业类毕业生月工资上涨1517元。可以说收入水平的增长十分可观。

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对自己目前从事工作的主观评判,与毕业生个人经验和个人感受相关,也受客观条件如公司福利、办公环境、职场前景等影响。2017届全国总体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67%,本科院校的满意度为68%,高职高专院校满意度为65%,结合2013年的数据分析: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56%,就业满意度呈现上升态势发展。就业本科生的不满点在工薪低和觉得发展空间不足,有这样想法的毕业生占50%以上。

2017届在政府和科研机构等类就业的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77%,对比民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65%满意度,整整高出十个百分点。其中税务部门工作的毕业生满意度高达85%,相对而言最低的满意度工作为设备操作人员,仅为47%。

以城市归类调角度来看,大部分的一线城市的就业生满意度最高:典型的代表有北京、上海、深圳,满意度都高于70%,远远超过平均水平。新一线城市中就业满意度排名前十的为:杭州(75.3%)、宁波(72.0%)、天津(71.6%)、南京(69.7%)、苏州(68.7%)、成都(67.4%)、武汉(66.1%)、西安(64.9%)、重庆(64.8%)、郑州(63.1%)。老一线城市和新兴起的一线城市就业满意度都普遍高水平,其中北京和杭州就是典型。最新的政府报告也显示出,新兴一线城市更吸引目前的年轻人和企业,所以新兴一线城市的就业满意度很可能在未来超过老牌一线城市。

2017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行业为“教育业”,其就业比例高达14.7%,较2015届提升了1.1%。位居第二的是“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就业比例为10.3%,较2015届略有降低(-0.2%)。“教育业”为就业比例增加最多的专业(+1.1%),“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比例减少最多(-0.6%)。“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政府及公共管理”“艺术、娱乐和休闲业”近几年来形势也不错,就业比例增加了0.6个百分点。而“家具、医疗设备及其他制成品业”“其他服务业(除行政服务)”“住宿和饮食业”在2015—2017年就业比例基本持平。

2015—2017年大学毕业生月收入呈稳步上升趋势,2017届比2016届多329元,比2015届多591元。其中,2017届本科院校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774元(比2016届高398 元,比2015届高732 元)。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860 元(比2016届高261元,比2015届高451元)。

2 大学生就业意向、能力

2.1 大学生就业意向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尤其在高等院校纷纷“扩招”以后,大学生就业情况和环境更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直以来,影响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几个传统因素主要包括就业地点、薪酬标准、专长、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创新化,大学生就业意向也对应地不再只被单一或少数因素所影响。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意向,本组于2019年3月对辽宁省部分较具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了問卷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针对2019届毕业本科生和研究生,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720份,回收问卷679份,其中有效问卷数为670,有效使用率为98.7%。

本次问卷对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主要包括:毕业后去向、就业地点、就业行业期望、就业单位期望、就业起薪期望及就业专业满意度。此次调查中男女占比与本科、研究生占比 ,虽然各校人员构成各有不同,但样本的选取也基本达到较为均衡的状况。

在对毕业去向的调查中,选择就业所占比重最大,约占本科生总人数的67%,其次是选择考研和已经保研成功的毕业生,约占22%,这一数据正好反映出近年来越来越多人选择读研的现象,又由于这两者所占数据比重较大,说明毕业后工作和读研仍为主要趋势,且读研比重有上升趋势。除了工作和读研外,部分人还会选择出国和自主创业,不过所占比重均不足10%。其一,出国对目前的大多数家庭而言仍然可望而不可即,高昂的费用、对陌生环境的担忧和恐惧、父母对子女的不舍和思念等因素都导致毕业后出国人数不如工作、读研人数多。其二,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建立一支规模宏大、底蕴雄厚的青年人才大军,国家积极鼓励创新创业人才的出现,大力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但由于自主创业需要相关行业经验、资金、人脉等,大学毕业生恰恰缺乏这些,因此选择创业的人数也非常小,即使有创业者,经营状况也大多不太理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政府创新创业政策有待改进,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还不够,社会为大学生创业者留出的创业空间仍待扩大。此外,研究生毕业后去向的情况与本科生差别较大,有工作意向的人高于90%,其余人数所占比重较小。

2.2 就业地点

不少大学生会把就业地点作为择业的首要考量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大型城市数量大幅增加,大学生流入量也随之提高,超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更是吸引了大批不同层次的大学毕业生。其次,就地区层面而言,沿海地区、中国东部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较内陆地区、中国西部仍相当大,但近年来随着部分内陆城市及新兴城市出台大量人才引进和落户优惠政策,如西安、郑州等非大型及超大型城市。据数据显示,自从武汉推出其人才吸引政策——“双百万”计划,有40多个城市纷纷效仿,制定并出台了各自的人才引进政策。截至目前,不仅国家批复的9座中心城市全部参与到这场“人才抢夺战”中,一些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如杭州、长沙、宁波、苏州等,也陆续迈开了人才争夺的步伐。部分省市为了留住人才,推出了相关的户籍、社保优惠政策,在各方面均做出了一定政策突破和创新以吸引并留住人才。争抢人才的出现体现了“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思想转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各级政府与时俱进的观念,都认识到了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飞速发展的未来,吸引并留住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是保持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

诚然,各城市积极进取谋发展、想尽办法引人才,都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但这种以人才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如果缺乏配套的政策和后续跟进措施,大量人口流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人才聚集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尽管出台政策吸引人才的大部分城市在最开始都喜不自胜,对大量人才流入为城市所带来的活力及其被激发出的潜力表示满意,且这种“人才吸引效应”还在缓慢向县级行政单位扩散。但高素质人才终究也是人口组成的一部分,大部分涉及公共服务的问题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以人口数量为基本出发点,而不考虑人口差异和受教育程度。因而,大量人口流入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当地有限的交通、教育、医疗等资源跟不上人口涌入速度,导致了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不均衡、服务范围不够广、公共服务人员负担加重等现象,许多地区在出台优惠政策之前并未做充分准备,只能在人才引入之后再匆忙对相关政策进行修补,也引起了已落户群体和准落户群体的不满。此外,鉴于大部分省市对所吸引人才的标准和对其素质要求具有高相似性,也使得人才去向呈现“断层”趋势,即对高端人才趋之若鹜,但对中低端人才的吸收却相对饱和,加大了中低端人才市场本就激烈的竞争。就区域发展协调情况而言,飞速的人才政策势必产生虹吸效应,中小型城市在发展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缺少人才补充,在城市资源利用和城市发展路径选择上就越发受限。但值得一提的是,虹吸效应或许“有缩有放”,引入城的准备不充分导致大量人才蜂拥而至又一哄而散,从而让“引人”政策停留在热闹一时的程度,最近两年又见人才回流。

2.3 就业期望

2.3.1 关于就业单位性质

数据显示,最受欢迎的三类单位分别是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私企。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仍以其稳定的工作条件吸引着很多大学毕业生,其中研究生中选择这两类单位的人较本科生又多一些。

关于就业起薪,据数据而言,大部分本科生的理想起薪在3000~7000元,其中选择3000~5000元和5000~7000元的人分别占38.6%、35.11%,而2000元以下、2000~3000元、7000~9000元的比例相当,接近10%,而9000元以上的人数最少,低于5%。而研究生的起薪平均期望水平较本科生更高一些,9000元以上的人数更是超过了10%。

专业对口程度及行业选择,从问卷收集的回答来看,多数人(超过2/3)在考虑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起薪时相对不重视专业对口程度及行业的选择,只有不到10%的人坚持专业对口或者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

2.3.2 大学生就业能力

中国的就业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中国进入新时代,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复合化趋势,国内企业要想“走出去”,除了过硬的“拳头产品”,还要以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作为产品输出的桥梁。国际化人才不止在语言上起纽带作用,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掌握行业知识。

(1)沟通与表达能力。每个人都具备沟通和表达能力,但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丰富的沟通经验和高超的沟通技巧以及優秀的表达能力。在信息和电子化时代,尽管通信工具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上的沟通和表达次数,但仍有大部分工作场合需要从业者具备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从经济多样性的职业多样性来看,尽管不同从业者在其能力素质上不尽相同,但大部分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具备口才。教师、同传交传译员、外交外事人员、企业家、销售员等职业都要求从业者能言善辩、口齿伶俐,这些都是对口才有一定要求的职业。在从业过程中,口才的作用不可小觑,同样的课题由不同的教师阐述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良好的口才能够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在商业谈判中,能言善辩者能将有利于己方的条件通过口才“加工”,使对方听起来觉得有空子可钻。

(2)母语和外语水平。尽管语言教育及相关高等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全球高质量的双语及多语言人才仍然供不应求。在联合国确定的六种官方工作语言里,英语使用者的数量居全球第一,全世界超过1/3的人口都讲英语,因此世界上很多具有跨国性质的活动都会以英语作为通用语言。英语不仅在各种活动中使用,也是很多较为普及的文学著作和非文学文本的首选语言。而对中国从业人员而言,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各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深入,掌握除中文以外的一门或多门外语会大大提高自己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就汉语而言,不同于拼音文字,学习难度在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需要花更多的工夫学习,且在不同的领域中,汉语的应用也是极为复杂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公司、中外合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从事相关工作必定要求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母语传达能力,也就是多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就文化传播层面而言,只有具备优秀的多语素质,才能互相传达不同文化的准确内涵,帮助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也能够为传播中国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3)所从事领域的专业知识与通用技能。不管是打算从事学术研究还是做实务工作,当代大学生都应该了解、熟悉、掌握甚至精通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具备一定的通用技能。一方面,“术业有专攻”,学校作为培养单位应该合理设置课程,合理、全面地安排教师教授学生本专业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也应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主动增加未来就业可能性;另一方面,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当代大学生应当做好职业规划,学会挖掘自身优势,发展职业兴趣,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工作中通用的能力和技能,如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计算机软件使用等。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感受及就业后能力变化的调查

3.1 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换

每一个高校毕业生在经历了大学四年或者更多的学习之后,必将踏入职场。初入职场,每位学生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彻底适应与职场前辈的相处,往往会出现还停留在对自我学生角色的认知层面,并且在初入职场的实习期这种认知最为明显。而即便经历了实习期的历练,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地定义自己的角色并理解自己的职场身份,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学校人”与“职业人”之间要想实现真正的角色转换并非易事,以下是两种身份或角色的主要区别。

首先,两者在职场工作的目的不同。对于刚毕业的高校学生而言,进入公司尤其是在实习期,由于十几年的思维惯性,其进入职场工作就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应当多学知识。此外,鉴于高校教授知识与实际的职场工作知识——两种不同的知识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体验。而对于职业人士而言,在经历了对职场工作的一定熟练和掌握了基本技巧后,并且基于各执其职的原则,职业人士在职场工作的目的更多是完成公司上传下达的某项任务。

其次,两者所需要的技能不同。初出学校的毕业生所拥有的能力主要是其良好的思维与逻辑能力和记忆力,而职场人士的主要技能在经历了职业生涯的打磨后,开始变得更加专业化和具体化,对自己领域的相关设备和资料的处理更加具有职业的气息。

最后,两者的工作方法不同。虽然目前的高校不断要求学生之间多团结合作,并常常以小组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但实际上,学生的大多数工作方法依旧是以个人的独立行动为主,例如各科目的期末论文或者毕业论文的完成。而职业人士往往被划分为不同部门不同小组进行合作,更加具有团队精神和分工意识。

3.2 如何从“学校人”成功过渡到“职业人”

3.2.1 调整角色预期与心态

在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中,常被告知:当你无法改变环境时,试试看改变自己。在初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往往对身边的职场环境感到不满意或者无法接受上级领导安排工作的方式,这就要求高校毕业生从自身出发,少一点埋怨环境,多一点改变自己。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时会产生好的或者坏的结果,这关系到自己在职场是否能够继续“生存”。一旦产生了比较消极的情绪,会更加无法清楚地定位自我,由此心态的无作用或者更坏的调整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改变自己、无法改变、埋怨环境、改变自己。这不仅让自己的身心会受到伤害,同时对整个职场的风气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职场领导应当从此处入手,合理关心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老员工也可带动积极的思想在團队内部的传播与扩散。

3.2.2 角色的重新定位

角色定位是指人在进入特定环境中根据环境的改变来对自我价值、权利以及义务的重新判断。高校毕业生在初入职场时,势必会对自我新角色的理解不够清晰不够深刻,只有调整好理想与现实,平衡好两者关系,在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点,才能更好地理解职场分配的角色,也会拥有更好的心态,积极地面对职场生活。

3.2.3 调整角色行为

一旦高校毕业生清楚并确定了自己的职场角色定位,下一步就是根据角色定位进行相应的调整,并且观察前辈或领导的行为进行学习与模仿,通过自己的不断实践最终成功调整好自己作为职场新人的角色行为。

3.2.4 角色认同

角色认同是指除了对自我认知与社会角色认知完成定位并进行实践后,对自己的角色进一步的接受,即角色认同是高校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的最后一步。在经过角色认同后的高校毕业生能够在不断适应的职场环境中更加积极且熟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项目。尽管有不满的事情会发生,但如果在此情况下仍坚持认同自己的职场角色并努力下去,这就是角色认同的进一步深化。

3.3 角色转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及困境

3.3.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高校毕业生是否选择进入职场并进行其角色的转换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一旦离开学校求职简单而言就是需要找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并且不再跟父母伸手要钱,这是许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经济”的关注度高也同样阻碍了一个小公司在创业初期急需人才的市场需求,小公司没办法在实习期或者未来三年给予高校毕业生较好的待遇,但是其发展前景良好,这就与现实的大学生求职形成了矛盾,这也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因无法找到合理薪资待遇的职业而苦恼,甚至产生“厌职情绪”。

3.3.2 “大材小用”的困扰

对于一些名校毕业尤其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相比其他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的毕业生会有在求职上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首先来自于他们对自身基本条件和学历的自信与认可,其次是身边环境,例如亲朋好友甚至同学老师的夸赞,这些原因都使他们觉得自己作为“大材”理应得到重用。然而刚刚进入职场,上级领导往往不会安排比较重要的项目给他们,这就会让这些名校出身、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认为自己被“大材小用”,长此以往,除了心中愤愤不平,还会感到对工作甚至对生活激情的消失和疲倦,还会觉得自己的工作与能力不匹配,缺乏挑战。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从小给孩子灌输“要做大事的人”的观念在当今中国社会十分普遍,这是导致大学生在对自我职业角色转换和适应职场需求两方面产生巨大的内生影响。

3.3.3 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无论是从小到大一直是受人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小学甚至是研究生,其中都包含着人际关系的处理。然而高校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的人际关系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之前十几年的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的简单人际关系截然不同的职场人际关系。例如对国有企业中人际关系有个很大的印象就是“拍马屁”,对公司中人际关系的印象就是“错综复杂,水太深”。然而无论这些印象和判断是否正确,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毕业生在进入职场后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和处理往往成为其不知所措的一方面,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在处理领导或上级交代的任务时的效率与质量。

3.4 对当代高校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就业观的分析与建议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760万以上,同比2015年增加了15万人左右。随着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扩招建设以来,我国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上涨,并且呈现一种同比的跳跃式增长。毕业生激增使我国就业形势逐渐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并且在求职的毕业生中有一部分又是往年没有正常就业的往届毕业生,这就再一次导致了我国就业压力的累积增大。因此高校毕业生往往为了个人的生存,就将“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作为解决以上提到的矛盾的主要解决途径。下文将分析“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3.4.1 “先就业再择业”思想的合理性

由腾讯网教育频道推出的《2016 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得出,高校毕业生的理想工作地主要是各省的省会城市,因为比起其他地级城市甚至乡县而言,省会城市聚集了更多的就压资源和社会基础设施,因此相比高校毕业期望进入乡镇单位工作的大学生高得多,期望去乡镇工作的高校大学生只占总体的7.8%。因此由调查问卷可知,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加上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的转型期,社会就业压力更为严峻。并且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更倾向于“考公务员”这样的体制内的工作,而就算是体制内的工作,其容量也是有限的,更何况近年来政府简化程序办理提高效率会使体制内的用人需求不像以前那么多。即便是高考或者考研甚至国考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旦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未及时就业,就会失去应届生的就业优势,甚至还需要与下一年的毕业生争夺就业岗位。这种种原因就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因此在此情形下,“先就业再择业”不失为一个合理且有效的办法。

此外,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层面来说,“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可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缓冲过渡期,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积累工作经验,能够让再择业时自身处于更有力的竞争地位。

3.4.2 “先就业后择业”思想的局限性

尽管“先就业再择业”在时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过分地强调甚至曲解,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其不合理的地方首先是不利于高校毕业生形成对就业观念的正确认识,仅仅认为就业只是一种手段而非达成自己美好愿望的方式。其次是不利于毕业生在未毕业前对自己专业的学习,一旦形成了“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势必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可以追求市场需要而不強调自身的进一步和更高一层的发展。此外,这种就业观也会增加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和对高校毕业生进入职场后的初期培训费用,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4 结 论

通过对“先就业再择业”这一就业观的分析,可以得知先就业再择业这个观念既有其合理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因为这一就业观念的形成主要受到高校毕业生自我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和家庭观念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帮助高校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是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为了避免“先就业再择业”就业观的泛滥。对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健康,从个人、高校和社会层次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4.1 个人层面

合理定位、正确认识,避免就业困难预期心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要努力通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对突发情况的有效处理等能够证明自我的能力与技能成功定位自己,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在尚未进入职场前,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丰富自己的眼界,打好基础的同时也要注意社会就业的变化。并且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可以为自己进入职场的后续发展提供有效的能力保证。

4.2 学校层面

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在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学校和学院辅导员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沟通和疏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积极开展有关就业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和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在未来面对求职和应对职场遭遇的挫折和挑战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主动调节自我的情绪。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告诉学生未来在职场或者刚开始求职时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应正视这些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此外,建议在大三或者大四开设更加偏重实际操作与职场需求對口的实践课程,同时注重对英语技能的强化,确保高校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能够满足其自身的发展要求。

4.3 社会层面

营造和谐就业环境,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维护社会主义公平、公正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得以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也作为考察各级有关单位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指标。要进一步消除对高校毕业生的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以及家庭背景的歧视,营造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的公平公开竞争氛围,杜绝暗箱操作等一系列不公平行为的发生。从校园到职场的能力变化调查,影响高校毕业生工作能力变化的要素如下。

4.3.1 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培养定位不准确

大学生培养方式和内容的单一性影响大学生以后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学本科生教育还是偏向于学术性,而大学毕后从事本专业领域的人在20%左右,这一对比显示出大学生教育的不足。目前各大学都在开展大学生创业等项目增加大学生的创新和就业能力,但是这样还远远不能服务于大部分学生。

4.3.2 个体因素与社会需求具有差异性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在18~22岁,这个时期的人正处在探寻自我、确立独特人格等阶段。大学的普遍式教育缺乏对个体独特性培养的重视,呈现出去个性化、磨平化趋势,对一些在某一领域有独特技能但是又不是特别突出的人不是很受益。同时,用人岗位又存在自己独特的需求性,因此教育和个人发展以及就业的匹配度存在改善空间。

4.3.3 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规划

目前大学都纷纷开设就业指导课,但是其效用捉襟见肘。一是就业指导的授课老师大部分不够专业,只是学校的导员进行兼任。二是大学生不够重视,将这门课程视为“水课”。想要达到开设课程的预期效果就要聘请能够吸引大学生就业兴趣的职场人士,让学生在学校就感受到真正的职场氛围。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2]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7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陈兰云.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5]马洪江,凌道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6]陈龙海,李忠霖.职业心态训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彭海霞.大学生基层就业补偿政策及制度建设[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

[8]尹训红.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许一丁 张茜宇 甫运 欣仇倩

第二篇: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南华大学通过课堂主渠道、专题教学社会实践、课校园网络、邀请知名校友交流与对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好评。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多种形式;教育教学

中共中央文件对“形势与政策”课有明确的规定,该课程是我国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如何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南华大学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好评。

一、运用课堂主渠道,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师生互动、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授课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南华大学“形势与政策”课,坚持运用课堂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开展教学。多年来,学校教务处将“形势与政策”课列入教学计划和课表,严格按上级规定的本科生2学分编制计划。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心组织具体实施,落实课表,安排老师到课堂讲授。每学期都安排教授、副教授、讲师去课堂授课。以高级职称为主体的教学团队走向讲堂,给学生上“形势与政策”课,毎年参与教师50人次左右,受到學生欢迎。仅以2012年为例,上学期参加上课教师54人,其中教授14人,占25.92%,副教授21人,占38.88%,讲师19人,占35.18;下学期参加上课教师40人,其中教授11人,占27.5%,副教授16人,40%,讲师13人,32.5%。可见,副高以上职称达70%左右。

学校领导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特别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尤为重视,高度关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院领导、中心主任和责任教授及时召开专题选题集体备课会,确定专题,选定组长,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从而保证了课堂主渠道教学任务按时保质完成。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加深对“形势与政策”的了解,以理服人,让事实说话,“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从而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贴近学生,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对话和交流,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性和针对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到课率和抬头率,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主讲“形势与政策”,虽然不用学生自己做什么课前准备,但是教师对授课内容必须熟炼,准确把握每堂课的重点、难点,做到对问题的分析要深入浅出,话语表达要幽默风趣,逻辑结构要严谨科学,对参加听课的学生来说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最直接最现实的学习与模仿。通过学生的思索与“模仿”,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这就对大学教师的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运用课堂主渠道,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专题教学,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专题教学法是一种非常规的教学方法,它一改以往常规教学中教师按章节讲授教材的传统作法,主要依靠教师结合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实际选定几个主要问题,围绕这几个主要问题,确定专题题目,指定专题负责人,组织集体备课,统一专题教学大纲、讲稿和教学PPT,教师分专题进行教学。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通过每个专题,给学生上课。形势与政策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按教材章、节讲解课程内容,而“形势与政策”课,只能按专题讲课,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毎学期安排5~7个专题开展教育。因为,“形势”是我们党和政府制定路线政策方针的根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和基本走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注意与毎一个专题结合,毎学期通过具体专题,把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落到实处,紧紧扣住“形势与政策”问题,用专题形式开展教学。如2012上学期,我校扣住国际国内重大形势,选择“科技兴农与农业现代化”等5个专题开展教学。又如2013上学期,我校扣住国际国内重大形势,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等5个专题开展教学。这些专题紧紧扣住国际国内重大“形势与政策”,毎学期选用5个专题在全校学生中宣讲,使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由于形势变化较快,因此,教师要紧跟形势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相关数据,使教学内容常讲常新,专题选择常选常新。

认真组织专题备课会,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心早布置、早准备。通过发电子邮件,要求任课教师将十八大精神与自己讲授的专题有机融合,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加强互相交流。同时安排各专题组长或者其他老师重点准备各专题贯彻“十八大”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有机融合“十八大”精神到各个专题内容中去。十八大之后,由教授任专题小组长编写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专题的教学大纲、讲稿和多媒体课件,开始陆续对全校学生直接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受到学生欢迎。我校坚持各专题组集体备课制度,各专题组在组长带领下,认真讨论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由各专题小组统一制作,教学准备充分,老师修改和补充,既体现了专题教学的统一性,又体现了专题教学的个性化,教师熟练运用多媒体开展“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受到学生一致好评。

三、运用社会实践课,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社会实践一般是指学生利用假期实习或是在校兼职,现在教学新观念把学生学习课程分为理论课和社会实践课(有的称实习课),这有利于在校大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是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了解社会、向职场过渡做准备的重要途径。我校在课堂上注重“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同时还注重内外结合、学用结合,运用社会实践课,促进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教育的亲身体验,是内化为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识和认同的过程,也是青年大学生的一种内省、感悟和深层体味的理性思考和社会实践过程。因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落实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还给每一位学生,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感悟体验,实现自身情感、态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任何一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课活动,都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载体,在教学中我们注重把“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从学校内延伸到社会上,如“三下乡”活动、“四进社区”活动、暑假回家乡调研活动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课,让同学们写一份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参与征文评奖交流,有效引导学生关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注现实社会生活变化,关注家乡面貌的改变,关注自已家庭生活的变化,关注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和毎个人的梦想。通过社会实践课和参与征文评奖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生活现象和身边的亊和人的敏锐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将“形势与政策”教学与社会实践课有机结合起来,既滿足学生课堂上学习的需要,又满足学生课堂外学习的需要;既滿足学生理论上学习的需要,又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学生喜爱。通过社会实践课,既丰富了学生个人阅历,又提高了写作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爱好和兴趣,表明社会实践课具有巨大的育人魅力和激发潜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增才干,通过社会实践课这个大课堂,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加深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认同和理解,增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理解,从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立志成才,报效国家和人民。

四、运用校园网络阵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校园网络是指在学校范围内,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教育教学需要而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网络。它是为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校园网络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多媒体演示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资料库、学生网上交作业、网上提问、教师网上阅卷、回答学生问题,等等,都可以在校园网络上运行。这几年,我们充分运用校园网络阵地,通过“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网站,加大“形势与政策”课宣传教育。党的十八大之后,在课程网站发布相关教学课件、思考题和讨论题;并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解读》等一系列专题教学录像片挂在“形勢与政策”精品课程网站上,让更多的学生随时点击、随时观看,营造“人人想学,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幸福快乐”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向老师提问,就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就美丽中国、“中国梦”等话题,展开讨论,给予解答。有的学生也参与网上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网站內容丰富,资料多,信息量大。有阅读文件,教学大纲,教学讲稿,教学录像视频,教学PPT,等等。对学生在网上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在网上对学生进行回答,有些问题是同一个问题或同类问题。有的问题教师回答,有的问题学生回答;有的问题老师再跟答,有的问题学生再跟答。网上参与互动人数多,形式灵活,见解深刻,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校园网络格局。

五、邀请知名校友交流对话,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

校友,就是指曾经在同一个学校、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研究院(所)学习、工作和进修的人。校友是一个很泛的词,是以学校为标准,并不是以班级或年级为标准,校友中既有老校友,还有新校友,等,有的家庭二代人或三代人都在同一所学校学习过,也可称校友,既是父辈与晚辈的关系,又是老校友和新校友的关系。我们有建校五十多年的发展史,为国家和核工业、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邀请知名校友来校给学生交流对话,利用知名校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让学生直接与知名校名交流对话,让院士校友们与在场师生进行交流互动,畅谈理想,回忆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把“个人梦”与“民族复兴梦”有机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潜心研究,立业成才;院士校友还悉心解答了大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院士们敏捷的思维,独到的见解,渊博的知识,精辟的分析,流利的口才,使在场学生们获益匪浅。

近几年,我们先后邀请了知名校友曾益新(中科院院士)、计亮年(中科院院士)、陈国强(中科院院士)等来校给学生作报告,直接交流,精诚对话,启迪人生,共谋发展,大家深受教育。这些年,我校开展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使大学生看有方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深受鼓舞和启迪,为实现“个人梦”和“民族梦”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校成功地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完成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教学形式;既培养锻炼了教师,又满足了学生学习需求,受到了学生的好评和欢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200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周双娥.运用专题教学,促进两课教学改革[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1,(2)53-55.

[4]为什么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N].光明日报,2013-04-01(1).

[5]熊哲琰,张新华.南华大学史[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8.

[6]张多来,张新华。风雨兼程四十年——衡阳医学院院史[M].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1998.

基金项目:此文系2013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多来(1950-),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高征难(1964-),男,湖南衡阳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黄秋生(1973-)男,湖南衡南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哲学博士,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张多来,高征难,黄秋生

第三篇:情感与形式:汉斯立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述评

摘要:汉斯立克深受黑格尔、康德等人的音乐美学观念的影响,采用科学的态度,冷静、客观地提出了诸多音乐美学问题,由此所建构起的形式主义音乐美学观既开启了19世纪“实证主义”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的步伐,同时对近代音乐史学和理论创新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综合其他学派理论学说以及当代音乐理论观点来看,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有必要系统梳理汉斯立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的产生、内涵与局限,深化对这一音乐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汉斯立克   形式主义音乐美学   理论述评

 

爱德华·汉斯立克于1825年9月出生于奥地利帝国所属领地布拉格,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系统接受戏剧文学和法国文学的学习,成为一名专业的音乐批评家。1854年,汉斯立克出版《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形成了对传统“情感—他律”音乐美学观的挑战,确定了“形式—自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观思想,促使西方音乐美学史呈现出自律观与他律观并存的局面。

一、汉斯立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产生背景

(一)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出现

形式主义美学思想是自律论的核心内容,其是在他律论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美学思想。他律论美学观认为音乐之外的因素决定着音乐法则和规律,音乐是由外在规律所决定的,其本身便体现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标志着纯粹音响现象之外的事物,也即是人类情感,其构成了音乐内容,继而决定着音乐结构与发展。情感决定着音乐的形式。而部分学者则在他律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反的观点,也即是认为制约音乐法则和规律的因素不是外在“情感”,更不是特殊的映像、语言、象征、譬喻和符号,而是音乐内在因素,必须从其内在结构中理解其本质。音乐是自律的。这种观点兴起于19世纪初期,逐步形成一种音乐观思潮,为汉斯立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观奠定基础。

(二)音乐形式观念的持续探索

西方社会很早便形成了研究音乐形式观念的传统。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将音乐本源视为“数”,其基本法则表现为“数”的关系,可以从中寻求音乐的美与和谐。柏拉图也侧重于从纯形式的角度来论述美,此种美是绝对的。康德在《批判力批评》中提出纯音乐并不表示什么,纯粹的音乐美不涉及任何欲望、概念、目的等,形式便是音乐的一切,其否定形式与内容二元关系。这对于汉斯立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观产生了直接影响,甚至可以视为是其美学观的直接根源。黑格尔强调内容外在表现为形式,决定着形式,没有内容,形式也就不复存在,从而形成了黑格尔“内容与形式彻底统一”的思想。黑格尔的美学思想进一步为汉斯立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观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欧洲实证主义思潮的兴起

“情感—他律”音乐美学观蓬勃发展期正是欧洲浪漫主义最辉煌的阶段,其囊括了舒曼、柏辽兹、肖邦、瓦格纳、李斯特等一批浪漫主义音乐家对音乐形式问题和本质特征的集中观点。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思潮逐步退去,实证主义思潮开始在英法国家兴起,创始人孔德主张抛弃传统哲学中所有的形而上学,致力于建构起一套超然于唯心与唯物之上的科学哲学观,并将其应用于社会领域。这种强调客观真实的现实主义思潮,以科学精神、尊重实施、注重经验为依据,催生出印象主义音乐和表现主义音乐研究学派。这也为汉斯立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思想的确立提供了社会环境与思想基础,汉斯立克正是采用实证主义思想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二、汉斯立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核心观点

(一)否定音乐情感论

传统“情感—他律”音乐美学观强调音乐创作与表演的核心任务是为听众带来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情感也构成了音乐表演内容,成为他律主体元素。汉斯立克则强烈反对情感论,认为单纯的情感倾诉无法引出音乐规律。其在《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中开篇提出:“情感根本不可能作为音乐审美规律的基础,传统音乐美学研究工作不关注音乐中的美,而是描述倾听音乐过程中充斥心灵的情感,是典型的非哲学的行为。”汉斯立克对李斯特、瓦格纳的观点进行了激烈批判,核心目的就是为了说明音乐无法表现特定、具体的情感,而只能表现乃至于形容与此相关的情感状态。音乐美的内容不是情感的表现,“音乐只能作为音乐本体来体悟,只能通过音乐自身来理解和欣赏”。人们欣赏音乐主要是为了感受音乐自身的美,而非是寻求感官刺激,因此音乐本质目的不在于激发和唤起听众情感。这由此旗帜鲜明地表现了汉斯立克“音乐美在于自身”的观点。汉斯立克虽然否定“他律”式的音乐情感美学观,但并不否定情感,“我只是抗议把情感错误地牵扯到科学中去,针对那些审美幻想家们,自以为在领导音乐家,使者沉迷于自己的音乐鸦片迷梦,虽然我也认同情感直接验证美的最后价值,但我也坚信无法从普通听众感情申诉中引出音乐规律。”汉斯立克反对从个体情感来审视音乐审美本质,而是从音乐本身乐音和形式来审视其美感,“音乐除了乐音和形式本身之外别无其他内容。”

(二)音乐形式即内容

“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是哲学辩证法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从而也成为包括音乐哲学在内的各类艺术哲学领域所必须面对的一个议题。汉斯立克的形式主义音乐美学观强调音乐形式与内容一体化,没有区别,“形式”也即是被听众感性自觉所获取的东西,本质上还是音乐内在乐音运动而形成的。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美是一种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是一种不依附于外来内容的美,其存在于内在性的乐音以及乐音艺术组合活动中。”《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中所强调的“美在形式”的观点,本质上强调美好的音乐作品终究不会因为外在事物而改变,具有客观存在性的特征。这十分类似于自然科学中的“求真”方法,通过复杂、多边的表象寻求音乐的客观真实。汉斯立克强调音乐的本体也即是形式,其没有独立于形式之外的内容,也就没有与形式相对立的内容,音乐“形式”与“内容”不具有二元对立属性。因此音乐所呈现出的能够为人们所感知的情感不应被看作音乐作品的内容,个人的情感与音乐无关,在其音乐中体验到的种种微妙,仅仅属于自己,是个人所创造出来的,与音乐内容毫无关系,因此也就不能将个人感受到的东西视为是音乐表达的内容。汉斯立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观众的音乐内容也即是音乐的乐音及乐音组织方式,二者融为一体。

(三)幻想是美的根源

汉斯立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观将音乐的本质视为是乐音及形式本身,将音乐美限定于音乐自身所特有的美,不依附,更不受制于外在个体、情感、环境、符号之类的内容。那么音乐美的来源又是什么呢?汉斯立克给出的答案是“幻想”。汉斯立克在“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的论断基础上,提出了音乐美的存在前提是艺术家精神上的内涵。他强调:“我们重视音乐的形式美,自律美,但并非完全排斥精神内涵,恰恰相反,将其视为是存在的必要条件,因为没有精神的参与,也就无法形成美。”这充分反映了精神内涵决定音乐美的形式特征与表现,成为催生音乐美的核心动力。音乐的创作便是采用精神劳动来创造艺术性的作品,音乐的个性化便是作曲家幻想力自由创造的结果,其幻想力的特征、风格、强弱直接决定着乐音形式和组合方式,继而影响到音乐美的价值。因此,音乐作品带有幻想所赋予的特性,作曲家将丰富幻想融入音乐形式之中,继而催生音乐美。归根结底,汉斯立克认为幻想力是音乐美的根源,作曲家采用幻想力来塑造音乐形式,创造美感。

三、汉斯立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局限性

汉斯立克形式主义音乐美学开创出“形式—自律”的音乐审美学派,打破了传统“情感—他律”音乐美学观单极存在的局面。这丰富了音乐美学研究理论系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审视音乐美的方法和思路,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汉斯立克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形式主义音乐美学观,核心论点是否定音乐情感论,强调音乐形式即内容,将幻想视为是音乐美的根源。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開创出一个崭新的音乐美研究学派,但从宏观音乐理论视阈来看待这一观点,其忽略了情感对形成音乐美的作用,忽视了艺术家精神因素对于音乐形式美的影响,将音乐审美简单化地理解为对乐音形式的解读和体验等。

参考文献:

[1]胡戈·里曼.音乐美学要义[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8.

[2]刘子如.形式主义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必然性[J].大众文艺,2010,(12).

作者:刘佳

第四篇:艺术设计中的装饰、装饰形式与形式的装饰性

摘要:装饰(Ornament)是指被赋予特定功能的美的形式,本文介绍了装饰的词源含义,并从装饰与美的关系、装饰形式与形式的装饰性、装饰的特性以及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等几个方面,讨论了现代艺术设计中对装饰基本原理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艺术设计;装饰;美的形式;装饰形式

 

Ornament(译为装饰)一词最早出现于英国建筑师欧文·琼斯所著的《装饰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其后广泛应用于建筑、工业品、服装、招贴等各个领域的设计中,用以表示修饰和美化产品。现代汉语中装饰是“装”和“饰”的合成词。装,裹也;饰,刷也(《说文》),可见我们最初把“Ornament”理解为在事物外表面进行裹饰,以使其符合某种要求。日常生活中,装饰是非常常用的一个词,普遍的意思就是修饰和美化。而在艺术设计领域中,这样的理解未免过于简单。装饰既可以指装饰形式,也可以指装饰行为,前者为名词,是一种形态,如饰物、饰品;后者为动词,是一种行为,如修饰、粉饰等。艺术设计属造型艺术范畴,因此,艺术设计中所说的装饰和美同样都是一种形式。

一 艺术设计中如何处理装饰和美的关系

无论是装饰还是美,都是以某种形式反映出来的,这是装饰和美的共同点。二者区别在于,装饰是一种被赋予了特定功能的美的形式,而美的形式本身是不具备功能性的。也就是说,装饰形式必须是美的形式,而美的形式不一定是一种装饰形式。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个画家创作的一幅绘画作品,人人看了都说美,那么这幅画就是一个美的形式,但作为架上艺术品或博物馆里的收藏品而言,它绝不是一种装饰形式;如果某人将其买来,挂在客厅墙壁上,用它来装饰房间,美化环境,这时它就成了一种装饰形式了。在这方面,很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佐证,例如,作为画家的荷加斯,在其著作《美的分析》一书中提出了线条的曲线美特征,并对线条的组合形式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使我们明确了美的主观感受和客观形式;装饰形象是极富有想象力的创造形象。这种创造力是和记忆、想象、联想的思维机制分不开的。记忆力越强,越有助于想象、联想,有助于装饰形象的创造。例如,新石器时代庙底沟彩陶上的图案,虽然大多数是几何纹样,但由于能够从表现生活独特感受这一角度出发把它们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巧妙地组合起来,因此能够创造出具有装饰意境的图案来。

从视觉认知与感受的角度,装饰的美学意义更侧重于形式美。美学中的形式是指审美对象的整个感觉,是内容美的存在方式。以装饰题材中最普遍的植物图案为例:人们观察自然条件下的植物,分析它们的形态、生理、造型、色彩,寻求其理想化的造型形式。这一系列的设计工作本质上包含着人的主观意识与社会认同。它不是单纯地再现自然事物,而是对形式的相对独立性予以扩展与延伸,其内核则强调人的视觉意识以及对形式美追求的强化。由此可见,形式通过视觉感受作用于人的心理,使人产生美感。从生物学角度讲,美感是由于某种形式作用于视觉,并通过视神经激发脑垂体,进而刺激如肾上腺素等一系列生理指标发生改变,使人产生精神和躯体等全方位的快感。“美的形式”的美感来源于形式本身,一幅画、一朵花、一片云都可能引起人的美感,而“装饰形式”的美感则来源于形式与其修饰的对象的共同作用,没有这种共同作用,其美感也不复存在了,我们形容美好的事物被糟蹋时,常说的“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就是这个道理。

二 “装饰形式”和“形式的装饰性”概念的区别

装饰形式是被赋予特定功能的美的形式,当一个美的形式被人们拿来用作装饰品使用的时候,就变成了装饰形式。而形式的装饰性则是由于形式本身的某种特征符合人们普遍认同的审美标准而具有的基本属性。一般来讲,抽象的形式比具象的形式更具有装饰性;夸张的形式比写实的形式更具有装饰性;想象的形式比现实的形式更具有装饰性;变化的形式比原型形式更具有装饰性;单纯的形式比复杂的形式更具有装饰性;有规律的形式比自由的形式更具有装饰性……毕加索、康定斯基、蒙特利安等人的绘画作品具有极强的装饰性,但这和他们的作品是否是装饰形式完全是两回事。

三 装饰影响现代艺术设计的几个主要特性

存在于艺术设计中的装饰形式,必然具备如下特性:

1 装饰的附属性

装饰形式一般附属于其所修饰的主体对象,如建筑物表面的壁画、浮雕,陶器表面的几何纹饰,服装上的配件等。装饰的附属性决定了装饰形式被广泛的应用于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因此,装饰设计也是内容最为广泛的设计类型。

2 装饰的审美性

装饰形式必须是美的形式,这是由装饰形式的功能、目的所决定的。设计是随着制造和使用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而美感的产生稍晚一些,装饰形式的产生则是伴随着人类审美追求的提高而逐渐产生的。我们从原始时期的洞穴壁画上可以看出,其装饰功能已经远远超过其作为文字产生前用于记录部落事件的记事功能。

3 装饰的人为性

凡是某形式可以称其为装饰形式的,其必然经过了人工参与。正是人的参与使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改变。生长在草丛中的一朵野花,它只是一个自然形式,如果一个小女孩将其摘下来戴在头上,它就立刻变成了装饰形式。太湖石与喀斯特石笋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人叫绝,然而作为自然形式的它们,也都不是装饰形式。只有人们将其放在庭院楼阁中时,它们才能称为装饰形式。

4装饰的文化性

装饰形式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形式作用于人的视觉,进而引发心理感受,产生心理和生理的一系列反映,这是客观的,然而其反馈程度却大不相同,这则是由受众的年龄、性别、民族(种族)、地域(国家)、教育程度以及性格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例如,从年龄角度讲,年龄越小的受众,越容易接受抽象、夸张、鲜艳等形式作为装饰形式,而年龄偏大的受众,则更愿意接受那些现实的、具体的形象;性别上,女性容易接受曲线、柔和、慢节奏形式,而男性则偏爱明快、刚直的形式;民族、地域上,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方人偏好原色或接近原色的间色或复色,而以欧洲人为主的西方人,则喜好黑白灰等无色彩。

四 装饰艺术设计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装饰设计也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其种类及涵盖范围很大,例如:建筑装饰设计、平面装饰设计等,无论哪种类型或哪个领域,其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大体相同。

1装饰设计要符合美的形式法则

装饰设计归根结底是创造一种美的形式,一种形式之所以使人产生美感,其必定有某个指标与人的生理感受器官产生共鸣,即可感范围。人们把这些在创造美的形式过程中发现的规律、积累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就形成了美的形式法则。例如,人眼能感受的光波波长为380-780纳米,这部分光为可见光。又如,人耳只能听见频率为300Hz-3400Hz的声音,超过或低于这个频率则无法感受。所谓美的形式法则是指那些美的客观标准正好与人的生理感受器的可感范围相吻合。例如,同一形式中两个部分相差悬殊,超出可感比例范围(如一支铅笔和一支旗杆同时比较),人们无论如何不会把它们看做一个形式。如果两对象大小相同或极其相近,则不会产生可感比例。装饰形象的创造受到再现被描绘事物的制约,同时,现代各种新颖的材料也会给装饰带来方便与困难。在此情况下,装饰形象不是被描绘事物的简单再现,而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对被描绘事物的再造。装饰形象冲破种种制约,强化了主观意识,按照美的法则把描绘的事物加以提炼、概括,使之单纯化,成为或仍带有自然形态的痕迹,或完全是脱胎换骨,面目全非的再造形象。装饰形象是装饰艺术家(或称设计师)主观地对现实生活中真和美的再创造。装饰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创造美的形式的过程,同时还是实践和验证美的形式法则,并不断完善和丰富形式美法则的过程。

2装饰纹样要适应主体形式特征

装饰的附属性,决定了装饰设计不同于艺术品创作,它必须与装饰主体达到和谐统一,提高装饰主体的审美价值,因此,装饰设计可以称之为“为他的艺术”。首先,装饰纹样与装饰主体之间在色彩、肌理、材质、造型、风格等方面要具有一定的扩展,从而强化装饰主体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其次,装饰纹样必须用于提升装饰主体的审美价值。装饰纹样是多种工艺形象的重要构成因素,其本身也是装饰形象。许多工艺品的时代风格特征和技艺水平都体现在装饰纹样上。装饰纹样是工艺品表面的装饰花纹的总称。装饰纹样被按照一定的格律组合起来成为装饰图案。装饰纹样大致可分为自然形纹样、变形纹样和几何形纹样(抽象纹样)三种。

(1)自然形纹样。是指形象和色彩大致接近客观现实中实际存在的种种对象的形象,但也不可能是纯写实的形象,而是经过加强、减弱、秩序化、程式化、理想化的形象。

(2)变形纹样。是指有具象形象但形象与自然形象距离拉得较大的纹样。变形是创造这种纹样的基本手法。

(3)几何形纹样。是指由较抽象的点、线、面和类似几何形的形式因素按照形式美的规律和装饰的要求组合而成的纹样。

不论是自然形纹样、变形纹样或是几何形纹样,都是源于现实、表现现实且又高于现实。自然形纹样与变形纹样之间,没有一个不可超越的鸿沟,它们在形象上的差异是相对的,只不过自然形纹样与现实对象距离较近,变形形象与现实对象距离较远而已。

3装饰设计要体现文化特征

图案纹样的题材称为母题,文化是装饰设计的灵魂和母题。装饰设计应体现民族、风俗、地域、传统等与文化有关的各种特征。任何一种装饰形式都应有其文化来源,例如,我们经常借用原始陶器上的装饰纹样作为现代装饰设计的表现形式,我们不应该单纯从美观的角度来看待这些装饰纹样,其实在当时这些纹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内涵和意义,甚至是图腾崇拜的反映。我们在使用这些纹样作为装饰的时候,一定要透彻地理解其文化根基。古今中外的图案,无一不是主要由母题来决定其装饰审美面貌和内在寓意的。装饰形象不仅要有装饰性,而且还要有寓意。就图案来说,两者都与纹样的母题有直接联系。没有母题的图案,最后也只得被划到非几何形的抽象母题中去。母题的选择受制于时代,反过来又能表现时代。例如,一提起古希腊的图案,就会让人想到掌状叶金银花的母题;一提到古埃及的图案,莲花和纸草为母题的图案就会浮现在眼前。尼罗河一年一次的泛滥,送来了肥沃的泥土,使农民收成更好,莲花恰巧在这个时节开放。纸草也是尼罗河的特产,古埃及人对于它也寄予了深厚的感情。有些图案纹样的母题多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唐代的莲花,就是因为当时佛教盛行所以才能成为当时图案纹样的重要母题。图案纹样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人民生活、思想感情、社会生活风尚的独特反映和表现。创造图案应当重视纹样母题的选择,研究图案应当注意母题的涵义、它的时代背景以及它的发展演变。同一个母题,作不同的装饰处理,进行不同的组合,也会创造出情致、风格不同的图案来。

总之,装饰对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而人们对装饰的追求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众多的形象群体中,在多种形式的艺术创造的形象中,人们可以任意游戈,寻求美的需求。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人们对装饰的倾心与追逐。装饰形象仍牢固地占据着人们心灵中不小的一块审美领地,使人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而又非常舒适的环境里,并引导人们步入新的生活领域,领略新的生活情趣,这正是装饰艺术在人们心目中经久不衰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许炳权:《装饰装修设计原理》,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2] 尹定邦:《艺术设计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3] 饶畅:《装饰艺术理念与现代设计》,《家具与室内装饰》,2005年第6期。

[4] 杨成寅:《装饰形象简论》,《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李铁,男,1977—,黑龙江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李铁

第五篇:形式的革命与革命的形式

摘要:俄国形式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形式问题方面具有复杂的关系。二者都把艺术自律性作为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础;在艺术本质方面都试图消解传统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而把艺术本质归结于形式;在艺术功能方面都看到了形式在感性生成中的重要性;但由于价值立场的区别,二者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却具有根本的差异,体现着不同的理论向度。可以说俄国形式主义美学是一种文艺美学,指向文学自身,发起的是文艺内部的形式革命;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则是一种政治美学,指向的是现实实践领域,从而赋予形式一种社会革命的使命。

关键词:形式 艺术自律 艺术本质 艺术功能

 

在20世纪美学史上,俄国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俄国形式主义产生于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大行其道的时期,而其注重形式的文学主张与当时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从而受到排挤和迫害。这种对抗所造成的影响使二者之间的对话一直到60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调整了自己的理论方向之后才成为可能。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美学史发展的结果。比格尔指出自19世纪中叶以后,即在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得到巩固以后,艺术结构的形式 内容辩证法的重心便转向了形式,内容相对于形式的不断萎缩使形式最终被定义为狭义的审美并居于统治地位。俄国形式主义的出现自然是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站在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立场上,在19世纪以来这种注重形式的思想氛围中,在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正席卷欧美大陆以及注重形式的现代主义艺术盛行一时的时候,自然不可回避形式问题,并且为了建构其批判理论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形式是否具有批判性,于是俄国形式主义自然纳入了其理论视野,从而使二者的对话成为可能。

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群体,在艺术观念上也难以对其做一个总体性的概括,但是通览他们的著作就可发现,卢卡奇、阿多诺、马尔库塞和杰姆逊等人都特别关注艺术形式问题。由于杰姆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主义,所以本文不予涉及,而把笔触主要集中于马尔库塞和阿多诺与俄国形式主义者的对话关系。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借鉴和吸收使他们的美学思想表现出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美学不同的特质。形式受到了他们高度的重视并成为其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并且认为文学艺术中真正的意识形态承担者以及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不是内容而是形式。如果忽略他们美学思想上的差异而集中于其共性,就可发现他们和俄国形式主义在形式问题上表现出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二者都把艺术自律性作为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础;在艺术本质方面都试图消解传统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而注重形式的重要性;在艺术功能方面都看到了形式在感性生成中的重要性;但由于价值立场的区别,二者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却具有根本的差异,体现着不同的理论向度。因此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理解不可忽略俄国形式主义的参照。本文试图在上述几个方面作以比较,并对二者复杂的理论交织进行一次梳理,以期达到对其美学思想更好的理解和阐发。

 

一、艺术自律性:理论建构的共同基础

 

作为审美现代性重要范畴的艺术自律性思想是20世纪美学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也成为俄国形式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形式美学的理论基础,但二者对艺术自律性却有着不同的理解。

哈斯金指出:“在美学中,‘自律’这个概念的内涵意味着这样一种思想,即审美经验,或艺术,或两者都具有一种摆脱了其他人类事务的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命,而其他人类事务则包含一些道德、社会、政治、心理学和生物学所要求的目标和过程。这个命题反映了自律性的一般意义,亦即‘自治’或‘自身合法化’。”马克斯·韦伯把现代知识区分为认识一工具理性(科学、技术)、道德一实践理性(法律、宗教)和审美一表现理性(文学、艺术),而把近代以来的艺术自律作为现代知识分化的产物。也即是说,艺术在近代以来的自律,就是在知识界进行区分过程中,文学艺术逐渐摆脱了社会其他事务的干扰而回归自身,回到审美的视域中来,凸现自身的存在特征和价值意义,获得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

20世纪对艺术形式予以异常关注正是艺术自律思想发展的结果。再从理论生成语境来看,形式主义既是近代以来学科与知识分化的产物,也是近代以来偏重唯美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在理论上的积淀和表现。而作为艺术自律思想先驱的康德美学对俄国形式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都产生_r重要的影响。

康德把人类知识区分为认知、伦理和审美三大领域,且分别遵循其先天原则而各自独立。在审美活动中不掺杂概念而区别于认知活动,没有功利目的和利害计较而不同于道德。审美不再依附于认知活动,不同于真;也不再依附于道德活动,不同于善。审美具有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和自足性,从而成为与认知和伦理活动并置,并且沟通二者之间巨大鸿沟的桥梁。在康德看来,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引起愉快的无功利的形式。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并不关注对象的存在,而只关注对象的存在形式。审美愉悦正是在对这种无功利的纯形式的观照中获得了普遍有效性。康德在这里把美等同于形式,艺术的自律就是形式的自足化。自康德之后作为美的集中体现的文学艺术便从其他领域中独立出来并和形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思想由唯美主义继承下来并对俄国形式主义产生影响。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维克托·日尔蒙斯基在其对形式主义的总结性的文章《论“形式化方法”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康德的美学公式“‘美是那种不依赖于概念而令人愉快的东西’这句话中表达了形式主义学说关于艺术的看法。”

虽然俄国形式主义是一个松散的群体,在其内部也存在着巨大分歧,但在对艺术的自律性问题上观点却相当一致。他们对19世纪实证主义过分关注社会和作者反而忽略作品自身表示不满而把文艺研究重点转向了文学自身,把文学作为一个自足的领域,排斥各种印象式批评,试图建立一种文学科学,从而使文学研究走上一条科学化的道路。什克洛夫斯基宣言式的话语成了形式主义的纲领。他说:“在文学理论中我从事的是内部规律的研究。如以工厂生产来类比的话,则我关心的不是世界棉布市场的形势,不是各托拉斯的政策,而是棉纱的标号及其纺织方法。”文学研究应该回归文学内部,研究文学的语词、韵律、节奏、结构和技巧等,这才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文学艺术作为客体是独立于创作者之外的,同时也独立于政治、道德、宗教的意识形态及上层建筑,甚至社会生活。“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社会生活的,它的颜色并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文学艺术是一个自律自足的领域,文学就是一系列的词语组织,一种程序和技巧,一种由语言所构成的话语系列。科学的文学研究应该把文学形式作为研究对象,而不能僭越其界限而沦落为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这种斩断文学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天然联系而关注文本自身的倾向直接影

响到了新批评和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在所难免。

如果说艺术的形式自律性在俄国形式主义者那里具有本体论意义,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这里则是工具性的。艺术自律不是为了完全摆脱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反而是一种参与社会的方式和途径。所以与俄国形式主义者把艺术自律作为突出艺术自足性,并与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诀别不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艺术自律思想中包含着对艺术功能的定义:被看作一种与资本主义日常生活中工具一目的理性相区别的领域,赋予了艺术自律性以社会革命的功能。阿多诺指出:“艺术的社会性主要因为它站在社会的对立面。但是,这种具有对立性的艺术只有在他成为自律性的东西时才会出现。通过凝结成一个自为的实体,而不是服从现存的社会规范并由此显示其‘社会效用’,艺术凭借其存在本身对社会展开批判。……对社会的这种否定,我们发现是反映在自律性艺术通过形式律而得以升华的过程中。”在他看来,艺术保持其独立性而与社会相拒斥不是为了彰显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而是以另一种方式作用于社会。在一个工具理性统治的社会,艺术只有通过与这种社会保持距离,在与社会的比较中才能显现出其存在价值和意义。现代主义艺术正是以对传统现实主义艺术形式的突破和变异来实现其革命性功能。艺术不再是现实的附庸,不是既定意识形态的确证,而是现实的对立面和异质存在。艺术通过其自身的形式而保持着对社会的距离,从形式的变异中对既定现实予以否定和批判。可以看到艺术回归形式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正是为了参与现实和批判现实。马尔库塞把这种自律性称为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异在性,“艺术的异在化的传统意向的确是浪漫主义的,因为他们在美学上与发展着的社会势不两立;这种势不两立即他们真理之象征。”艺术通过创造另一个现实而与真正的现实相抗争。

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同样在近代以来由审美现代性开启的艺术自律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俄国形式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关注艺术的自律自足性和艺术形式的同时却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俄国形式主义是康德美学的忠实继承者并把康德的“美是纯形式”理论推向极端。在阿多诺和马尔库塞身上同样可以看到康德的影子,但是它们却是站在由马克思所开创的社会批判的岔路口上审视康德,因此艺术自律性就不再是完全的脱离社会,而是为了更有效的参与社会,艺术的自律性和社会性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成为同一的东西。这种从同一理论基础上出现的分歧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对艺术本质的理解。

 

二、艺术本质: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变奏

 

艺术自律就是要排除社会、作者乃至读者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是外在的,艺术美只与形式相关。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由黑格尔所开创的内容与形式二元论思想在20世纪受到了普遍怀疑和摒弃,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试图以新的范畴来替代这种二元论模式。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传统文论中的模仿说和表现说过分的强调社会和作者因素而唯独忽略了作品自身,重视内容而轻视形式,而这样的文学研究都具有主观随意性而不是客观的文学科学。在他们看来文学的本质不在世界、作家和读者,而在文学作品自身,在文学的形式之中。雅各布森指出“文学科学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使一部既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特性。”文学性才是文学的核心要素,是文学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的标志,即由文学语言所构成的陌生化形式。形式在俄国形式主义者那里具有了本体论意义。“文学作品是纯形式,它不是物,不是材料,而是材料的比。正如任何比一样,它也是零维比。因此作品的规模,作品的分子和分母的算术意义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的比。”文学不是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而是形式因素中各种要素的组成关系,是语词的运用、句子的安排、篇章的布局和材料的组织等。他们试图取消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而以形式统摄内容。形式不是承载内容的工具,不再仅仅是一个外壳,而是有活力的,具体的整体,它本身便具有内容。文学中的思想就融汇在文学形式中,成为构成文学的“材料”,而艺术就是一种组织“材料”的“手法”。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哈姆莱特的延宕不是由于其性格,而只是剧情组织的结果。而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文学的历史就是新形式代替旧形式的形式发展史。在文学的历史里产生影响的各种要素中,促使新形式出现的主要是作品对作品的影响而与社会历史内容无关。文学史是一种自律自足的自我发展的历史。而要“确定文学科学的特点的努力,首先在于把‘形式’宣布为研究的主要问题,把它当作某种特有的东西,即缺了它艺术就不存在的东西看待”。虽然艾亨鲍姆在对俄国形式主义做总结时也承认他们的研究并不排除诸如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等研究方法,也承认文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但其依然坚持认为文学研究应关注形式,形式研究才是真正的文学研究。

俄国形式主义这种消解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思想是与当时的庸俗马克思主义相抵触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反对一切形式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而注重形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但这种思想在当时苏联的文学批评中被置换成重内容而轻形式的倾向。而正是这一尖锐的矛盾一直阻碍着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对话,并使其受到压迫而最终解散。然而由于这种形式主义思想后来在新批评和结构主义的影响下成为欧美最为辉煌的思想,并且重形式的现代主义艺术正在席卷当时的欧美大陆,这使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形式主义的对话成为可能。作为马克思批判思想继承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要使其文学的批判功能得以彻底发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形式是否具有批判性的问题。“对作为社会子系统的艺术进行自我批判只有在内容也失去他们的政治性质,以及艺术成为艺术之外其他什么也不是时,才是可能的。”因此他们在吸收了形式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种特殊的形式美学观。

马克思认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艺术最终受经济基础的决定,而不是一种自为的存在。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内容是主导因素,“形式是历史的由它们必须体现的‘内容’决定的;它们随着内容本身的变化而经历变化、改造、毁坏和革命。‘内容’在这种意义上优先于‘形式’。”而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也和俄国形式主义持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文学形式的重大发展产生于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他们体现感知社会现实的新方式以及艺术家与读者之间的新关系。”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却在艺术本质问题上背离了马克思的这种内容决定论而采取了形式主义的观点。卢卡奇认为“艺术中意识形态的真正承担者是作品本身的形式,而不是可以抽象出来的内容。”文学中所体现的历史是以文学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像某种高级形式的社会文件那样直接。文学以其特有的方式把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内容积淀在其形式之中。形式已经不再是一种内容的外壳,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

沉淀物。

如果说卢卡奇采用的还是黑格尔式的二元论的话,阿多诺和马尔库塞则更接近于形式主义的形式一元论思想。尽管阿多诺在其《美学理论》的开篇就指出艺术本质难以界定,传统对艺术的本质主义界定已经使人难以容忍,而真正的艺术已经向其自身的本质提出了挑战。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他也认为审美形式应当被视为与内容纠缠在一起的东西,要知解形式必须通过内容来进行。但是他认为“凡是在美学将艺术当做一个给定物予以处理的地方,美学总是以主要的形式概念为先决条件的。”而“艺术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有赖于一种新的形式美学出现的可能性”。因此艺术的问题与形式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生死与共,而当时艺术的危机主要就是形式的危机。形式是真理的展露,“无论艺术作品在任何地方发动自我批评,都是通过形式进行的,……作品的存在应归功于形式。”因此是形式使艺术作品的存在成为可能,也是美学和艺术发展的推动性因素。正如杰姆逊在阿多诺的著作中所发现的,“一部艺术作品的内容,归根结底要从它的形式来判断,正是作品实现了的形式,才为作品于中产生的那个决定性的社会阶段中种种有利的可能性提供了最可靠的钥匙。”因此阿多诺对注重形式创新的现代艺术的青睐就不难理解了。他在驳斥对艺术中内容与形式进行庸俗的二分法的同时坚持这两者的整一性,并试图用素材、意义等范畴取代内容与形式。这和俄国形式主义的观点是极其相似,但又超越了他们。在他看来形式不仅仅是程序、技巧和结构,形式中还承载着真理的内涵。由此他批驳了传统美学中的两种形式观念。一种是将形式和对称或重复等同起来的倾向,这种理论试图通过诸如连贯、重复以及均衡、对称、不平衡等来确立艺术之永恒不变、普遍有效的特征。在他看来,这种把形式作为艺术作品先决条件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它忽视了艺术中的非连贯性、非均衡性和差异性。其二,他反对把形式等同于数理关系,认为这种数学关系只是一种方法,是形式的载体,而不是形式本身,而艺术形式是真理的展现。真正的艺术形式包含着所有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这不是无功利的纯形式,而是一种具有反抗现实作用的审美幻象,并对压抑性现实具有否定和批判性。

马尔库塞同样关注形式问题。他说“那种构成作品的独一无二、经世不衰的同一的东西,那种使一切制品成为一件艺术作品的东西——这种实体就是形式。借助形式而且只有借助形式,内容才获得其独一无二性,使自己成为一件特定的艺术作品的内容,而不是其它艺术作品的内容。”形式使艺术成为现实并获得独特性。在这里马尔库塞似乎采用了一种形式与内容的二分法,其实不然。不同于形式主义者的形式一元论和阿多诺对形式与内容的置换,马尔库塞认为形式对内容具有整合作用,艺术的本质在于融汇了内容的审美形式。而“所谓‘审美形式’是指把一种给定的内容(即现实的或历史的、个体的或社会的事实)变形为一个自足的整体(如诗歌、戏剧、小说等)所得到的结果。”在艺术中形式与内容已经合二为一,形式即是内容,内容即是形式。而“一件艺术作品的真诚或真实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内容(即是否‘正确的’表现了社会环境),也不取决于它的纯粹形式,而是取决于它业已成为形式的内容。”因此本来由内容所承载的艺术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批判性在这里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了审美形式上。这正是其高明之处。他一方面吸收了形式主义的观点而使自己的学说能够和当时风靡欧洲的形式主义流派相融汇,同时又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精神。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和形式主义这两种曾经充满矛盾的理论通过审美形式统一起来。

由此可见,俄国形式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试图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而把艺术本质定位在形式上,但俄国形式主义的形式是一种不包含任何外在因素的纯粹的审美形式,而阿多诺和马尔库塞的审美形式中却包含着社会批判的内容因素。对形式内涵的不同阐发导源于他们对艺术功能的不同理解。

 

三、艺术功能:感性能力的恢复与生成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世界对理性的过分强调导致的理性对感性的压抑,以及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巨大发展造成的工具理性对人性的分裂已经引起了哲学和美学界的关注和反抗。由此所带来的反理性思潮的勃兴和对感性的张扬成为对抗理性压抑和人性分裂的重要力量。康德、席勒、尼采、叔本华、伯格森、弗洛伊德等等都把这种感性的力量寄托到了文学艺术上,试图通过在艺术中的审美活动达到人性的复归和完善。由此,感性、文学、审美和解放等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文学的审美和感性层面不在于文学中所包蕴和传达的思想内容,而在于其语言形式层面。于是自二十世纪以来,俄国形式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艺术功能问题上都特别关注文学形式对感性的恢复与生成的重要作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和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及阿多诺“震惊体验”都成为感性复活的重要途径,而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什克洛夫斯基指出人的生活过程是感知的不断自动化的过程,这是感受的一般规律。动作一旦成为习惯,就会自动完成。当写字和说外语成为习惯的时候就会变成自动化的过程而不会引起人的注意,没有人会记得自己第一次握笔和说话的情景。事物被感知若干次之后开始通过认知来被感受,这时事物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知道这一点,但我们却感受不到它。在这种长期的自动化的生活过程中,人的感觉逐渐钝化了,对周围的事物习以为常而不能引起我们的关注,一切动作都在无意识中完成而不能给我们留下印象。这种自动化感觉使生活变得平庸和单调,人变得麻木,没有了新鲜和感动。而“如果许多人一辈子的生活都是在无意识中渡过,那么这种生活如同没有过一样。”这是一种可怕的人的异化过程,它把人变成了一个个海德格尔所说的“常人”。人独特的感知消失了,个性也随之消弭,人变得庸常化。什克洛夫斯基和海德格尔一样都把摆脱这种异化而恢复对生活的感受力的希望寄托在了文学艺术上。艺术形式的陌生化“正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觉到事物的存在,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陌生化理论成了俄国形式主义的理论基石,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在陌生化与人的感性生成的关系方面继续发展。什克洛夫斯基也只是简单提及而已,而更主要的是把陌生化限定在文学语言对日常语言的变异方面,最终却使文学滑落为无意义的文字游戏,其理论意义被自身消解了。

如果说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的“陌生化”理论主要指的是通过变异的艺术形式而使对象变得陌生从而恢复人的感知力和增强对象的审美效果的话,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则具有弗洛伊德的影子并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味。

马尔库塞看到高度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工人阶级已经失去r反抗的能力,已经被社会所同化,因此政治革命已经变得不可能,于是改变社会的责任自然转到了文化和审美领域里。他通过弗洛伊德之眼看到在这个高度理性化的

社会里,高度的工业文明是以感性的压抑为代价的,在这里人沦为非人,而这种对立的和解就是要取消这种专制,恢复“爱欲”,即“恢复感性的权利”而获得自由。这种自由的获得“应当在感性的解放中而不是理性中去寻找。自由在于认识到‘高级’能力的局限性而注重‘低级’能力。换言之,拯救文明将包括废除文明强加于感性的那些压抑、控制。”要获得自由首先要把感性从理性的压制中解放出来,从而建立一种“新感性”。新感性已成为一个政治因素,它产生于反对暴力和压迫的斗争。这种斗争奋力于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的形式而否定现存体制及其道德和文化,而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感性、娱乐、安宁和美成为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基本形式,也成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形式。这种具有革命性的新感性的形成在高度理性化的社会里只有通过审美形式。“形式,是艺术感受的结果。该艺术感受打破了无意识‘虚假的’、‘自发的’、无人过问的习以为常性。这种习以为常性作用于每一实践领域,包括政治实践。表现为一种直接意识的自发性,但却是一种反对感性解放的社会操纵的经验。艺术感受,正是要打破这种直接性。”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自动化”只是感知的惯常性和无意识化,而马尔库塞所说的“习以为常性”已经进入了社会和政治领域,指的是一种对更为广阔的社会和文化里的虚假意识的漠然视之和顺利接受,而失去了反思和批判的能力。因此,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在吸收“陌生化”理论的基础上超越了它,这种感性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感知方式,而是一种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主要是通过“词语的复活”而使语言变形并具有阻拒性而难以理解,从而增加感知的难度和延长审美的时间长度,其目的是指向审美自身。而马尔库塞赋予“新感性”的却是一种通过感性解放而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现代主义艺术打破传统艺术的固有形式而追求一种新异的形式,马尔库塞认为这种艺术形式就是一种获得新感性的有效方式,认为“形式就是否定,就是对无序、狂乱、苦难的把握,即使形式表现着无序、狂乱、苦难,它也是对这些东西的一种把握。”于是通过感性解放这一中介,马尔库塞赋予了形式一种革命的意义。

阿多诺的美学思想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新异”和“震惊”也直接来源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阿多诺认为“新异”是现代主义艺术的最主要的特点,其通过形式的新异而与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同化了的艺术区别开来并拒斥着大众文化对人的感知能力的侵蚀。它给人造成的是一种“震惊”效果,使人从日益商品化的生活中警醒过来而体会到现实生活的不合理。不同于什克洛夫斯基的消极,卢卡奇的保守和马尔库塞的激进,阿多诺类似于本雅明,他具有更多的宗教情怀,赋予了艺术形式一种审美救赎的功能。

 

四、价值立场:分歧产生的最终根源

 

伊格尔顿认为不存在“中性的”,没有价值的表现方式,只要有语言存在的地方就会有权力和政治,而一切理论,包括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也是如此。任何貌似客观的文学理论都包含着理论家的价值立场和政治态度,而不同的价值立场会给理论带上不同的色彩。俄国形式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上述诸多方面提出了类似的命题,但不同的价值立场使他们具有不同的理论特点。这在他们对前人思想的借鉴和吸收以及自己的理论建构中都表现得非常明显。

俄国形式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是在审美现代性所开启的艺术自律性的理论氛围和艺术实践领域里现代主义艺术盛行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而在思想渊源上,二者都受到了康德的影响。康德在其思想体系中赋予了审美以沟通认识和伦理两大领域的功能,这也自然带来了其思想中的二律背反。一方面,他认为美是无功利的纯形式,另一方面,又指出美是道德的象征,审美的超越品格使审美具有自由的内涵。正是在这种审美的二律背反中,俄国形式主义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各自找到了自己的理论基点。俄国形式主义者沿着由康德开端,唯美主义继其后的形式美学道路向前发展,认为形式才是美和艺术的中心,从而排斥形式之外的其他因素。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立场的基础上,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除了对形式的关注外,从康德那里看到的是其沿着席勒而发展下来的审美和艺术的人性解放功能和自由的品格。可以说这是一种康德式的马克思主义。这在阿多诺和马尔库塞的思想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马尔库塞认为在康德的三大体系中审美在感性与道德性这人类存在的两极之间占据着中心地位。审美“不仅仅作为心灵的第三个层面和能力,而是作为它的核心,作为自然界借以与自由产生感应,与自律具有必然联系的媒介。”而席勒的游戏冲动,它的对象是美,它的目的则是自由。这样,马尔库塞通过康德和席勒就把形式、审美、感性和自由联系在一起。审美形式通过建立新感性而形成了自由和解放功能。而阿多诺则更加激进的认为现代主义艺术就是一种反艺术,其通过形式的变革而具有否定和批判性。虽然艺术是一种审美幻象,但是在高度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艺术正是通过营构一种审美幻象而具有了赋予世界以意义和审美救赎的功能。

相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激进的价值立场,俄国形式主义的政治性表现得比较隐晦。他们在苏联社会革命正轰轰烈烈的时候出现,并继承了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坚决否弃文学与社会的关联,试图建立一种科学化的文学理论。他们正是以这种退归形式研究的消极方式与庸俗马克思主义保持距离,体现着他们的社会观念和价值立场。如韦勒克评述到:“1916年出现了一个自称‘形式主义’的运动,主要反对俄国文学批评中流行的说教作风;而在布尔什维克统治之下,形式主义无疑也是对于党所指定马克思派历史唯物主义默不作声的抗议,或者至少是一种逃避。”所以如果说俄国形式主义缺乏一种人文精神是不充分的,然而,由于他们对形式的过度关注,而摒弃了艺术的社会内涵,割裂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他们追求的客观性是以牺牲意义作为代价而取得的,而对无意义的语言、奇特化、手法和材料等的过份强调而表现出明显的虚无主义倾向。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使它失去了和马克思主义对话的能力,并在对抗中走向了自我消解而最终解散。至于俄国形式主义消亡的学理层面的原因拟另文讨论,在此不予赘述。

通过对俄国形式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式观之比较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复杂的联系,也可以明晰的看到他们在思想基础、艺术本质、艺术功能及其价值立场上的巨大差异。可以说,俄国形式主义通过对形式的研究努力回归文学自身,建构起来的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文艺美学,他们主张的是一种文艺内部的形式革命。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文艺形式的关注指向的却是其社会批判的目的,他们的形式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形式,要建立的是一种政治美学。他们之间的巨大差异也成为二十世纪西方美学中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之间的差异。

作者:杨建刚

上一篇:用电安全论文下一篇:专科护士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