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教学设计之二

2023-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乌塔教学设计之二

对中职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思考之二

[摘 要] 基础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要求老师在教学时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需要充分調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要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需从学生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改进。在从事基础会计教学的十余年里,面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许多经验在此与各同行分享。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会计;基础课程

[

一、重视第一节课,轻松进入课堂让学生喜欢说话

对老师来讲,我们都知道第一节课很重要。但在实际中,我们有些教师习惯第一节课就严肃地介绍课程安排、课堂要求、订出规定,我认为这些是大可不必的,因为这些对中职学生来讲都是较烦躁的内容,学生一开始就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同时学生也就习惯性地沉默了,这样课堂会很难开展。因此,第一节课如何安排这需要教师在与该班班主任了解后,根据学生的特点慎重地选取需要讲授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的先后顺序。我一般是先了解学生的情况,以轻松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讲,愿意与教师交流。在我的课堂上,我是从第一节课开始让学生喜欢说话的。因为我们作为教师很多时候也要听听学生讲什么,从而知道他们的兴趣在哪,及时调整和增加某些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学习起因。

二、注重教学准备,内容与形式并重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将教学内容准备充分,熟悉教材,了解课程框架结构,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把握教学重难点,注重各章节之间的联系,系统地传授知识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提出问题。我在教学前,会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的企业需要联系起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我在上“会计凭证”那一章时,我自己就准备了很多原始凭证,有购物时收到的发票,收款收据,各种车、船、机票等,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原始凭证的概念。其次不能忽视教学形式的组织,在课堂上的教学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教学形式的灵活运用,某些时候的形式可能比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会计凭证”这章,我用电子课件手把手教学生填写会计凭证;在“会计账簿”这章,我用光盘放映会计账簿的填写方式和与会计账簿相关的一个小影片。让学生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对《基础会计》充满了兴趣,本是枯燥的课堂也因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适当的肢体表达和有趣的例子让学生更接受知识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使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教学中善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更加积极思考问题。如,在讲到编制会计分录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编制分录方法,笔者通过四个步骤引导他们完成。如,学生将手中闲置的钱存入银行。第一步引导他们思考这儿主要涉及哪些会计科目;“手中的钱”是什么会计科目?“存入银行”又是什么会计科目?第二步提问他们这些会计科目是增加还是减少;“手中的钱”存入“银行”,手中的钱是增还是减?相对“银行”里的钱呢?第三步让他们分辨增加或减少应该放在借方还是贷方;第四步总结归纳会计分录的正确书写方式是什么样的,并加入会计分录的三个要素。跟着这样一个模式,启发学生自己填写会计分录,通过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地将编制会计分录知识掌握。笔者主张把更多的问题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渐渐变为主动学习,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更重要的是增强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四、融入情感是教学有效的重要元素

我们在探讨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时常常会发现他们有的缺乏父母的关心,行为自我,有的故意捣乱引起注意。因此,教师不仅要关心其学习情况,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在课堂上我们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用心和他们交流,肯定他们的进步,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让快乐走进课堂,做学生喜欢的老师,使学生爱上课堂。首先是要使学生树立信心,和学生形成一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这就有利于课堂的顺利展开。在我的课堂上,我把每次布置的作业叫任务,对学生进行分组后,每组学生对同一笔经济业务都有不同的任务,完成好任务后,再进行角色的互换。学生信心的树立就来自于学生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任务以后。其次是友善的教学态度。友善的教学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不轻易地否定,微笑地回答他们的问题,使他们感觉轻松的课堂氛围。最后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赞扬他们也要指出他们的错误,建议和帮助。这样学生才会觉得教师真实。我们教师只有用心教,学生才会用心学,我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关心、耐心,这样他们也能学得更多,学得更好。

教学像一门绘画艺术,用什么样的心情作画,最后得到的作品肯定是有差别的。教师作为教育的艺术家,应该注重教学艺术的运用,让教学活动如何有效地开展,使自己达到教育的目的,是教师终身研究的课题。我也将用自身的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让兴趣作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让就业成为学生的学习结果。

参考文献:

[1]曾志雄.中职财会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原文化研究,2008,16(10):114-115.

[2]冯中强.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2):65-66.

作者:张静

第2篇:浅谈批注式阅读教学之二度批注

一、问题的提出

几年前,我校进行了“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读书做记号的方法读懂课文”的小课题研究,对各年级提出了不同的目标。我们研究发现,学生通过做记号,促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留下思考的痕迹,确实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阅读能力,培养了阅读习惯。可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对自己大力推崇的小课题缺少深刻、全面的认识,无法具体地引导学生,更不能身体力行,于是学生所做的“批注”往往存在以下现象:

1.“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学生缺少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因此下笔总是跳不出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大多言而无物,言之无理,言之无据,话语总是大而化之、苍白无力。这样的批注长期“坚持”下来,又难以培养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形成恶性循环。

2.“形式单一,千批一律”

“读书做记号”的阅读实属个性化阅读,可学生的“书间笔痕”却是惊人的雷同,大都这样“我体会……的品质(是个怎样的人)等”,如流水线上统一生产的产品,重蹈“大一统”的覆辙。

二、 “批注式阅读教学之二度批注”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自读自悟,自主批注

自主批注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去了解”文本的活动,是学生“练习阅读最主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的自主批注提供充裕的读书时间,让学生依靠个体的全部心智和情感去直面文本,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思考与想象,在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捕捉阅读感受,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重点语句等,用线条、符号或简明的文字加以标示和评点,以体会文章之精妙、含义之深刻、形象之生动。

1. 内容式

即读懂了文章中的重难点句子和段落的意思之后,把它随手记录在旁。比如:《我的老师》一文,“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圆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一学生读了这段话后,就在旁边做出了如下批注: 这两句话写出了老师写板书很艰难 。

2. 联系实际式

阅读时就文章中的内容、人物的所作所为、写作技巧等某一点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学习《生命的药方》一文时,有学生读了 “以后睡觉抱着我的鞋,想想艾迪的臭鞋还在你手上,艾迪肯定就在附近。”这句话后,联系实际写下来这样的话语:这不是一双臭鞋,而是一双会说话的魔鞋,它告诉了我什么叫友情、坚持、忠诚和感动。朋友,多么美好的字眼!珍惜自己的朋友吧!好好对待我们的朋友吧!

3. 析写作技巧式

即阅读时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的遣词造句,体会他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比如教学《家乡的水墨画》一文时,读到“她们一只手掀起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 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这段话时,有学生就从写作技巧上人手,进行批注如下批注:三个动词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表现了她们无比喜悦的心情。

第二步:展示交流,点拨导思

这一环节是学生在“初读感知”基础上的由表及里、进一步感知文本的阶段,它是精读的前奏,其主要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感知的信息加以具體化、明确化。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展示交流的“场”,让他们积极展示交流自己的阅读批注成果,促使学生由个体封闭式的自学感悟向群体合作式的交流沟通迈进,克服从众心理,大胆地表达自己阅读的感受,倾听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观点,以获取更佳的阅读效益。 展示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学生和学生的个别交流,可以是小组内的交流,也可以是班级内交流,或者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第三步:二度批注,总结评价

二度批注指在“自主批注”的基础上,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后 ,其思想、认识、情感比初读时必然会有新的提高和深化,这时,再让学生又一次次或者多次记录下自己对文本新的理解、体验、感悟、启思,从而实现与文本的深度对话。此时批注,既是对原有批注的补充、修正、巩固和提高,又能作适当的扩展,以检验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

此环节中,教师要保证学生足够的思考批注时间,以使他们能够潜游于文本的深处去细琢细磨,以求得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获取更深刻的体验、更准确或更多元的结论。只有这样,到了交流讨论的时候,学生才有可能言之凿凿,并且出现不可多得的课堂争辩场面。比如:有学生在初次读了读了《我的老师》一文,“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这句话后,做了如下批注:刘老师是一个多么热爱生活、多么坚强的老师呀!通过再次走进文本、师生交流, 学生在旁边用红笔进行了如下二度批注: 在气喘吁吁地抓住线绳的那一刹那,刘老师的脸上又现出得意和满足,那'得意'与'满足'是什么呢?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懂得了,这“得意”,这“满足”透露的是对刘老师对生活的那份热爱。追赶线端的过程是它享受生活的过程,是他体验生活乐趣的过程,即便自己的身体并不完美,他也愿意体验!他要在追赶中挑战自己,证明自己。他做到了!一个热爱生活的残疾老师,为自己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因此尽管气喘吁吁,但他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二度批注为我们的课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高潮。

总之,为学生开好“批注”这扇窗,可以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也可以让阅读教学的明媚春光闯进课堂!

(作者单位:重庆北碚中山路小学)

作者:肖代玲

第3篇:大学魅力体现之二

我们都知道,每年一度的举国大考(高考),犹如另一种形式的成人礼,在中学阶段的最后8寸刻,使那些有梦想且执著的学子将成为涅槃之凤,破茧之蝶。对于求学寒窗十余载的学子,也许尚说不清大学有何魅力使他们魂牵梦绕,只是朦胧地感觉到,那是一个承载与实现梦想的地方。

何为大学之魅力?那承载着历史的栋栋建筑;那有着高深学问与高尚人格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师;那走出大学、已成各业栋梁、心系社会的人才;那记载、传播与创造知识浩如烟海的藏书;那自强不息与追求至善的大学文化;那远离喧嚣、繁华与霓虹,让梦想和灵魂栖息的清新校园……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莘莘学子来说,所有这一切都将相互交融,勾勒出完整鲜活的大学集体校园生活。

不可否认,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素质教育的倡导之声不绝于耳,然而,应试教育的影子像幽灵一般挥之不去。一个个鲜活的独立个体,在无形中被剥夺了自由与自我表达的权利,本应完整的青春,却被知识堆积出的几门学科全部代替。尤其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个体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却仍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缺乏充分表达与展示自我的舞台与机会。抛开

切的个性与爱好,走进大学成了惟一的梦想和力量,而这份拼搏的执著似乎早已缺失了真实的自我。

值得庆幸的是,大学校园生活将会还给我们曾经遗失的自由,还给我们生活的多彩,让我们沉浸在带着书香的清新校园,沐浴着知识的芬芳,抛开一切心灵的禁锢,在属于自己的青春舞台上肆意地迈开展示梦想的舞步!曾经把考入大学当作小学、初中和高中切努力的终点,实际上,迈入大学校园是人生新一个零的起点,从中培养的睿智思想与能力会让我们受用终生,随着梦想到达所希望‘的地方。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建构与更新,更是个体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健康的人格的形成,让我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独立、学会思考、学会承担责任、学会感恩、学会追求与品味幸福。这正是大学校园生活的非凡意义与魅力所在。

丰富多元的课外活动是大学校园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便大学变得生动、丰富与完整,在大学学业与课外活动之间实现一种协调与平衡。学生告别枯燥单一的高中生活,对社团活动充满着好奇和期待,曾经被压抑的兴趣与天赋在这里尽情地展示。例如,舞蹈社团、书法社团、戏剧社团、美食社团、电影社团、英语社团等,聚集来自不同学系的学生,在社团管理与活动参与中,结识不同个性的学生个体,在交流中增强自信,在沟通中发展思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开始真正地关注学校之外的世界,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形成不同的认知与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中构建学生个体健康的身心。深刻地记得,大一时参观孤儿院和养老院。前往的路上大家嬉笑打骂,走进孤儿院的那一刻,每个人的眼中都泛着泪花,瞬间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涵义。

从家长的背影渐渐远去,从跨入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起,每位学子就向人生宣言了独立,大学校园从此成为自己担任主角和导演的“小社会”与“大舞台”。如果说大学校园是学生身在其中、朝夕相处的小社会,宿舍就是一个个温馨的小家庭,来自五湖四海却因缘分相聚的室友亲如家人。

来自不同的地域,说看不同的乡音,带着不同的文化,那份新奇与激动足以让刚成一家的室友彻夜长谈,这也标志着从此开启了大学校园的宿舍卧谈文化。依稀记得来自唐山的小妹用唐山味的口音讲述了来自她父亲记忆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初痛苦流端的震撼,这也是第一次让我郑重地思索人类的伟大与渺小,自然界的可爱与无奈。更无法忘记来自新疆的室友对异域风光的详细描述,第一次让我真切地感悟到文化多元的魅力,旅行也可以是人生惬意的生活方式。一起学习,一起谈人生理想,一起爬山,一起狂欢,一起哭泣,惜别之后,仍发现那份真切的牵挂已经占据了自己的内心,也许,从此我们真正地学会了相处和珍惜。

而实现个人心灵与智慧的成长,是大学校园生活之于个体的最大意义和价值。大学是连接中学与社会的桥梁,大学校园犹如社会的缩影,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与能力和身心发展达到现买社会的期许和要求,成功地实现从学生到合格社会人的角色转变。看似短暂的大学校园生活,学生从中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与智慧将会辐射之后的一生,给梦想的实现一个巨人的肩膀。

毕业于北大的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以他独有的睿智、幽默与自嘲向人们展示着自己曾经在北大校园中的成长与蜕变。他说,他带着十八年的农村艰难生活、三次高考经历、乡音十足的普通话加上很不帅气的清瘦面孔,带着一卷铺盖与满脸的激动和迷茫走近了北大校园。他曾经埋怨爱情、学业、事业似乎与他无关,感受过孤独、坚韧、自卑对品格全方位的磨练,然而大学生活教会了他理解生命的方式,指引了他追逐梦想的方向。如他最喜欢的诗句“相信未来,珍爱生命”让他不甘于生命的平庸,用执著、能力和智慧给平凡的人生增添了耀眼的光芒。俞敏洪的北大校园往事只是千百大学校园生活的一角,每个大学部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与特色,一样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充实中实现自我的成长。

诚然,大学并不是演绎成功人生的唯一途径,不是所有的人能够如愿以偿地选择心仪已久的大学,甚至没有机会或者不愿意走进大学。没有大学经历的人或许也可能成为卓越之人,读书无用论的批判声亦会偶尔响起。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放弃哈佛大学学业中途退学,凭其睿智与坚持,达到了事业的巅峰。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校园生活是一种熏陶,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心灵的洗涤,一种思想的点化,一种智慧的培养,一种人格的升华,让我们获得铸就事业理想宽广而又精深的知识与能力,更让我们在体味与思考中获得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智慧,懂得如何在原本平凡的生命历程中构筑一种境界,学会追求和品味生活的幸福。

大学的魅力是从多方面、多角度去体现的,比如体现在大学里的“大师”,又比如“历个性校园建筑”“海量的图书馆藏书”“丰富多元的校园生活”等等。说到丰富多元的校园生活,大学里面的社团就不得不提。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目前,全国高校里的社团形式多种多样,数以千计。无论哪种形式,它的存在打破了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使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走在了一起,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以交流彼此的思想,切磋技艺,互相启迪,增进友谊。毫不夸张地说,这些社团为丰富同学们的思维、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独立处理各类事务的能力都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选取部分比较具有高校特色的社团活动,供大家了解参考。

部分大学社团魅力展

1 中国人民大学临界动漫协会

该协会成立于1999年9月27日,至今已有13年的发展历史。曾获得“人大十佳优秀社团”“全国百佳学生社团”的称号。

该社团本着为广大的动漫爱好者服务的宗旨。每年开展临界招牌活动之大型漫展——“首都高校动漫文化节暨动漫媒体论坛”。“首都高校动漫文化节”已成为“临界动漫协会”的招牌活动,“临界”二字已成为了高校优秀大型漫展的代名词。

2 清华大学山野协会

清华大学山野协会成立于1994年10月,是清华攀岩队的基层组织,多年以来一直积极、安全的推广登山、攀岩等各种户外运动,深受广大学生欢迎,成为国内户外运动最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之一。

3 西安交通大学微软技术俱乐部

微软俱乐部是由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与全国名校合作创办的学生社团。成立于2000年,也是西北地区第一所微软俱乐部。本着锻炼俱乐部人才,提升校园技术开发氛围的目的,俱乐部自成立以采成功组织协办了2006年、2007年、2008年微软亚洲研究院校团访问系列活动;2007年两岸三校“思源杯”互联网经济创意大赛;与兵马俑技术区系列技术讲座;2008年、2009年微软精英大挑战等大型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4 扬州大学绿行社

扬州大学绿行社于1999年筹备,2001年4月成立,挂靠兽医学院。绿行社自成立以来,一直本着以“绿色实践,行胜于言”的宗旨,立足校园,辐射社会,开展了诸如暑期绿色营、爱护动物行动周、幼儿环教、绿色书海、“跳蚤”市场、“保母”为中遗等一系列长期项目,受到了广大师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受到《光明日报》《新华日报》《南方周末》等国家、省市级媒体的报道百余次。

5 福州大学演讲与口才协会

该协会成立以来,承办校、院各级辩论、演讲、朗诵比赛,培养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人才,举行与演讲、辩论相关的各种讲座,为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校园恩辨风气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建立了一个辩论与演讲爱好者沟通的良好平台。2002年、2003年、2004年代表福建省大学生参加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协会部分会员还在国内声望很高的辩论网——华语辩论网担任版主。

6 武汉大学春英诗社

春英诗社成立于1998年。该诗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和以古诗词创作欣赏为基础,并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向现代人传播传统文化为宗旨,其活动涉及诗词、红楼、戏曲、书画、印章、笛箫、传统手工等古典文化的各个方面。春英诗社以古典诗词为根基,融诗、词、联、剧于一体,拥有“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秋灯会”“红楼论坛”“花朝赏春会”等品牌活动。

作者:靳培培

第4篇:《乌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尝试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三个故事,也就是第27课《乌塔》。板题,读题。

(二)分享预习成果

1、你会读吗?

洗漱(shù ) 蒙(lóng)眬 惬(qiè)意 逻(luó)辑(jí) 语塞(sè) 反驳(bó)

2、你能说出这些意思是指上面的哪个词吗? A、指很满意,很舒服的样子。( ) B、指不知怎样回答对方的问题。( )

C、自己与别人的观点不一样,提出理由并且与之辩驳 。( )

3、通过预习,我还能这样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先写 “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 ),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 与乌塔的( ),最后写( )。

(三)快速浏览课文,想想乌塔做了一件什么事?

(四)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想想乌塔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孩?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划出来并做批注,再和小组学习伙伴交流) 交流温馨提示:

交流时

3、4号先说,2号加以补充并完善,小组长1号总结。

1号总结可这样说:我们这组学习时是抓住人物的( )( )( )来体会乌塔的()()这些特点的。

(五)归纳总结

了解乌塔的特点时,我们主要是抓住她的__、__、__进行品读。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课文。

(六)拓展延伸

学了课文,同桌交流:你认为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做?

(七)作业超市小练笔:

写一写“从《乌塔》想到的”(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27、乌 塔 热情开朗

精心策划 热爱旅游 准备充分

独立自主 有主见

第5篇:《乌塔》教学设计

《乌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和谁,去过那儿?学生自由回答。

2、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初读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

3、指名读文。

三、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思考:乌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体会。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在小组里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

3、指名汇报。

用“我认为乌塔是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的句式汇报。

预设:

(1)我认为乌塔是个活泼、热情的孩子。如:她一见我,立刻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

(2)我认为乌塔是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如: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

(3)我认为乌塔是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4)我认为乌塔是个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孩子。如:这次旅行她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

4、我们向乌塔学习什么?是否也向乌塔一样背上旅行包去游历欧洲?

讨论后归纳:向乌塔学习并不是要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出示幻灯片2)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五、拓展写作:

1、学习完课文,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对你的父母或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请你以“由乌塔想到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把自己此时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第6篇:《乌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有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前边学过的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少年周恩来有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所以他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批改作文、邀请做客这两件事,给了肖复兴极大的影响,激励他努力学习,坚定了他的文学之路,使他成了伟大的文学家。这两位名人的成长故事让我们深受启发。

(出示课件)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在她成长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又有什么惊人的举动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乌塔。(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

(1)读通读顺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 课件出示新词:洗漱、惬意、反驳、逻辑、电话号码。

(2)课文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的作者在罗马遇到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板书:独自游欧洲)

3、一个年仅14岁的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你赞成乌塔的做法吗?赞成的举手,说说你们的理由。不赞成的举手,说说你们的理由。(副板书)

(1)安排路线?(2)遇到危险?(3)父母担心?(4)旅行费用?

三、研读课文,交流感受

1、默读勾画

是呀,乌塔在独自一人游欧洲前,难道这些问题她都没有想到吗?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默读课文,想一想乌塔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用-----勾画出来,再和小组学习伙伴交流,谈谈你的体会,并大声读出来。

2、汇报展示

⑴独立(自理能力强)。如:A、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C、光从电视和书本......D、乌塔却可以在旅馆里“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惬意:这里是很满意、很舒服的意思。)

⑵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她能自己安排一天的活动,自己收拾东西,按时外出游览。)

⑶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关爱家人。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6)、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

“反驳”是指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看法。“逻辑”是指事物客观的规律性。乌塔认为爱孩子和不让孩子单独出门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乌塔先是举出自己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在长辈爱孩子的情况下孩子可以单独出门,然后说她不同意中国家庭管理孩子的做法,认为作者的解释是不合逻辑的。乌塔对中国家长把孩子“关”在身边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只有一个孩子多投入到社会中去,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而家长应该积极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条件,否则,都不能真正体现长辈对孩子的爱。

(7)、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电视和书本提供的世界毕竟缺少了切身的感受。乌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好处,给人留下深深的思索。积极尝试,勇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得锻炼。

(8)、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她还说,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为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板书充分准备)

四、总结升华

1、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乌塔这位了不起的德国女孩,因为她在成长过程中能坚强勇敢地克服一切困难,独立自主地完成每一件事,她才有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惊人举动。

2、那我们呢?有些同学早上来迟,是因为妈妈没有叫我;作业没带,是因为家长没帮我收拾书包;回家妈妈不提醒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等等,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深思吗?老师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请同学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在今后的生活学习道路上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是啊!今天我们学这篇课文,并不是为了让你们都像乌塔那样离开父母独自外出旅游,而是想让你们像乌塔一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写写自己的感想

课文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感想。

1、也许你想对乌塔说,想对中国的小朋友,想对自己的父母说,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对象,把你的感想写下来。

2、还能以“从《乌塔》想到的”为题写一写你的感受。

六、课后延伸

1、送给大家一首小诗,请同学们放声朗读。《 勇敢独立的好少年》

2、总结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好少年。

板书设计:

乌 塔

充分准备

勇敢独立

独 游 欧 洲

有条理 有主见自

第7篇:《乌塔》教学设计

学生视角:

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这对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基于这种想法,学生必会以独特的思维,以赞扬或批评的态度来阅读这篇课文。

教师思考:

任何事情都要辩论地看,尤其是这篇课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它会引起不同类型的人的思想碰撞,所以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肯定好的一面,并非刻意地去模仿学习乌塔的做法。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文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走上自学之舟,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行商讨解决,并组织学生起来搞一些辩论活动。

信息资料:

1、搜集、查阅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独立自主、有个性的名人的故事。

2、查阅有关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 教学要求:

1、通过对乌塔独自旅行的故事的了解,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2、读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有个人的想法。

3、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用简短的内容导入课文,引发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兴趣) 自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乌塔的?乌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直入主题,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乌塔的性格特点板书到黑板上,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锻炼。)

生活经验丰富 热情、活泼 有爱心 胆大心细 有主见 „„

3、同学们介绍异国风土人情。

(学生在课后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搜集到了大量资料,还自己动手制作了课件,让学生到讲台前演示给同学们看,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藉此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激情

1、一个外国小女孩可以独自一人游欧洲,而对我们中国小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乌塔和中国小学生不同在哪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吗?现在,同学们自愿结组,赞同我们教育教学方法的在一组,不赞同的在一组,大家进行辩论。

(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相信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会非常爱学,更会积极地讨论。鼓励同学们读书要有独特的见解,同时,教师要特别说明“每一种认识都是金子”的道理,不脱离书中的语言,不脱离生活实际,对学生认真地读书,认真地思考有一个界定。)

2、展开辩论

(在这里,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更要参与到同学们的辩论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教师也要有独特的见解,这是对学生最好的支持。)

3、一分钟演讲,谈谈我们该如何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扩大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同时,学生广泛地查询资料,学习知识,流利地表达,这样,不仅涉入了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布置实践作业 题目:《从乌塔看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中小学生在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责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乌 塔

我看乌塔:热情、活泼、有主见、独立、胆大心细 自立自强 正确认识 [评析]:(水库小学 曾芷燕)

陈晓录老师执教的《乌塔》是一堂“自主式”展示课,该课成功地体现了课堂教学以学为主体的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具体体现在:

1、拓宽渠道,内外勾通。陈老师将语文教学置身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引导学生从语文教学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天地”,广开语文信息之源,变以往的“教材成为学生的世界”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如:课前发动学生通过翻阅课外书,网上查找,请教家长等多种渠道,收集有关论文等。小主人翁“乌塔”所到过的欧洲各大城市的风貌,并制成课件,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2、创设情境,身心愉快,其乐融融。教学中,陈老师设计了正,反两方辩论的形式,突破了理解中的困难,增强协作意识,学生学得轻松,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3、重视知识能力的迁移。如陈老师在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理解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并要学生回家把自己对“乌塔”的见解写在日记上。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入景,入情,情景交融之中,想像驰骋,学得愉快,气氛活跃,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第8篇:《乌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2、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二、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游?是和谁一起去的? 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一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年仅14岁就一个人游遍了全欧洲。大家知道她是谁吗?(乌塔)对,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幻灯片(1)。(学习方法)

⑴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三)、整体入手,把握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读完这篇课文,一定感触很深,你认为乌塔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么?那这篇课文主要就是讲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

2、师:是啊,乌塔才14岁,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可真不简单。她旅游了哪些地方?还准备去哪儿旅游?(出示幻灯2欧洲地图)

(四)、领悟乌塔的独立生活能力

1、师:大家说说看她是不是随随便便就出国旅游了?她还做了哪些准备?

同学们再一次读课文,并画出乌塔为了出国旅游,她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的句子。

2师:乌塔为什么能一个人跑到欧洲去旅游呢?

生:因为她做了充分的准备。

师:乌塔为了这次旅行做了哪些准备?(点幻灯3)也可作小结用

生: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她还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她还自己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师小结:乌塔花了三年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才能到欧洲旅游。她可不是打的无准备之仗哦。

师:假如是我们,我们敢独自一人出国去旅游吗?不敢,为什么不敢呢?是啊,这就是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请大家一起填空填空。(出示幻灯4)

★中外父母爱孩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中国父母是百般呵护,孩子一般没有机会独立锻炼; 外国父母是给孩子自由,放手让孩子去锻炼;

★中外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差异:

中国孩子靠父母养活、资助;

外国孩子靠自己打工,努力挣钱;

★认识世界的途径不同:

中国孩子不出家门;

外国孩子走出家门;

★中外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

……

(五)、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是啊,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同,也决定了中外孩子的能力的差异,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讨论:(出示幻灯5)

(1)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

(2)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3)你赞同中国父母谨慎小心的教育方式,还是赞同外国父母这种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为什么?

师: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

教师总结

是啊,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就是这篇课文的精髓。

(六)、布置实践作业:(幻灯片6)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小调查《从乌塔身上看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第9篇:《乌塔》教学设计

件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4.创新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乌塔》这篇,这篇大概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回忆。(激发兴趣)

2.学生回顾自己的读书,叙述故事,展示自学。

二、创设条件

1.质疑: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游欧洲,这个小姑娘引起你的思考了吗?你说说自己是如何看待乌塔的?

2.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组织研究

1.根据同学们的看法不同,现在我们自愿结组,喜欢乌塔,特别赞同她的做法的在一组,其余的在一组,大家分别商讨、学习,用书中的语言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2.展开辩论。

分组,交流想法。

两组之间展开辩论。

3.得出结论,达成共识。板书:长出独立的翅膀。

四、引导创新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需要独立自主的人,只要是符合一定的条件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发表自己的演讲:谈谈我们如何锻炼自己的能力。

五、反思小结

1.本篇课文学完了,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六、巩固提高

1.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谈出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研究性作业

同学们你们都去哪里游玩过,哪些地方最喜欢,请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写诗,或写文,或画画,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然后展示给同学们看。

板书设计:

乌塔

我眼看乌塔:热情、执着、有爱心、独立、有理想……

长出独立的翅膀

正确地认识自己

上一篇:保险公司工作总结样本下一篇:局党风廉政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