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猫种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猫种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精选6篇)

《小猫种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1

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2.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3.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3.识字、写字。4.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看图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看,理解图意。

(二)图文结合,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看几幅有联系的图画的方法,理解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8 小猫种鱼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

一、图二,初读课文。1.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2)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3)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1)这位阿姨是什么人?(农民)

(2)练习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说)(农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种子,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天农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5.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讲的这两幅图的事。(第1自然段)(1)学生自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能连成句子。(2)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看图

三、图四,初读课文。

1.出示图三,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农民叔叔在种花生)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农民叔叔是在种花生呢?(①农民叔叔用锄头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着种子;③从第二幅图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种花生)

3.什么季节种花生?什么季节花生成熟了?(春季种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4.农民叔叔种的花生长得怎样,收得多不多?(长得很茂盛,收得很多)5.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两幅图的事?自己练习读一读。(1)学生自己练读,读准音字,连成句子。(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五,初读课文。

1.出示图五,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小猫种鱼)

2.小猫现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猫把鱼种到坑里,坐在坑边想,到了秋天他会收到一大筐的鱼)

3.读第3自然段课文。

(1)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练读。(2)教师指名读。

(五)读全文,自己小声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图文结合,学懂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二)知道小猫的错误是: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动脑筋,把事情做坏了。

(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背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图文结合,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小猫为什么会做错事的道理。

(二)练背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词语卡片:种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义。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述图画的意思的。2.学习第1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谁的事?

(2)读读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图的事?(指名读)告诉学生这叫前半句话。

(3)前半句讲了谁?(农民)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种在地里)师述:前半句告诉我们谁、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 ①“种”在这是什么意思?看图说一说。(翻土、挖沟、播种、盖土)板书:种 ②农民把什么种在地里了?(玉米)

③种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样的东西?(种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书:玉米

④读读前半句。

(4)读一读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说的是谁?怎么样了。(农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①后半句课文里有“农民”两个字吗?(这是半句话,跟前半句合起来是一句话,前半句话里有谁(农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着说的,说的还是他<农民>)②后半句讲的是在什么季节,谁收到了什么。板书: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图说说。(“很多”在图上画的筐里玉米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地里的玉米杆上还长着许多没有掰下来的)

师述:在春天播下种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许多的玉米,农民心情怎么样?(5)读一读第1自然段,读出农民的高兴心情来。(6)练习背诵。

①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的谁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收了什么?这种背诵形式与填空背诵一样,但是难度比填空背诵大。③根据板书练习背诵。农民种玉米收玉米

这种背诵形式比上述两种都难一些。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自读课文。(2)看图,读文,回答问题。①第2自然段与哪两幅图相对应?

②这段话中有哪些词语与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与“玉米”)③前半句讲了谁?在干什么?(读文自己说说)在什么时间种花生? 板书:农民种花生

④农民怎样种花生?(进一步理解:“种”字)⑤后半句讲的谁?到了什么时间?收到了什么? 板书: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农民怎样收花生?(看图说说)

⑦读全句话,问:句子中的两个“花生”各指什么说的?(农民种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种的是种子,收的是果实。⑧农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图说说怎样多?(农民叔叔身边的筐里装满了花生果,地里还有很多没有刨出来的)

⑨读课文,读出农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悦心情。4.练习背诵课文。

(1)第1自然段会背了,这个自然段只要把“花生”这一词语换成什么就行了?(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总结两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1)农民在什么时间,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能收到什么?(2)农民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种—秋收)6.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课文,想想这段有几句话?讲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哪幅图与这段话对应?(2)读第1句话,回答问题。

①小猫看见了什么?(看到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能收到很多果实)②所以小猫就怎么做了?(把小鱼种在地里)

③小猫为什么要把小鱼种在地里呢?(因为他看到农民春天种了种子,秋天收了很多果实,他也想种上小鱼,到了秋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小鱼)读熟第1句话。

(3)读第2句话,这句话讲了小猫的想法,他是怎样想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4)“一定”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在句子里表示什么?(一定是确定不变的意思,在句子里表示小猫确信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实现)读第2句话。(5)问:小猫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①花生、玉米是种在什么地方的?

②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土地里能活吗? ③小鱼怎样繁殖?

师述:玉米、花生是植物,植物种在地里能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小鱼是动物,它生活在水中,要在水中繁殖生存。所以小猫到秋天不会收到很多小鱼。

(6)看图读读全段课文,说说小猫错在哪里?(小猫看见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到很多果实,他就学着种小鱼,可他不动脑筋,不想想小鱼在土地里是不能活的,更不会长出很多小鱼的)

师述:小猫向别人学习是好的,但是不动脑筋,把别人的办法生搬硬套到自己这里来,就不对了。

7.练习背诵。

(1)填空练习背诵。小猫()()(),把小鱼()()()()。他想,到了秋天,()()()收到()()()()。(2)根据问题练习背诵。①小猫干什么了? ②小猫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填空:

农民种(),收到()。农民种(),收到()。小猫种(),收不到()。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彳(双人旁),夕(夕字旁)。

(二)学会7个生字:种、玉、地、很、多、花、他,读准音字,识记字形。

(三)能按田字格字帖正确书写生字。

(四)练习用“很多”、“到了”说话。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识字、写字。

(二)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三、教学过程

《小猫种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2

《小猫出题》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18课拓展模块I“程序设计” 中的内容。本课主要介绍变量和随机数在Scratch中的应用,教材将整个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建所需要的变量,并绘制运算符号;第二部分是利用随机数对变量进行赋值,并使用侦测模块询问“答案”;第三部分是利用控制模块中的“如果……否则……”双分支控件判断答案是否正确,这也是本课的难点;第四部分是通过“重复执行”控件,来控制出题的数量。学好本课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Scratch中运用变量模块实现随机数据的获取和存储,进一步体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

● 学情分析

本课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通过前一阶段的Scratch学习,学生已经对动作模块、画笔模块、控制模块、侦测模块等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对顺序、选择、循环三种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根据作品创造的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性活泼,有极强的好奇心,乐于创建游戏、故事等Scratch作品,并且能够在分享作品的过程中汲取他人的优点,同时他们具有了初步的数学知识,观察、分析、思考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灵活使用“变量”模块中“新建变量”和“设定变量值”控件;学会利用“随机数”控件生成指定范围的随机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根据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判断控件;在范例研习的过程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编程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Scratch游戏作品的制作,体验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激发学习编程的兴趣。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新建变量;对变量进行赋值。

难点: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判断控件。

●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呈现游戏

师:老师听说我们班同学都是计算小能手,所以请小猫出题考考大家, 你们愿意接受它的挑战吗?

师生一起玩小猫出题游戏,进行互动,激发创作热情。(单击绿旗按钮开始执行程序,如图1。小猫不断地出题,且加数和被加数都是1~20之间的数,当输入的答案正确时,小猫说:“恭喜你, 答对了!”答错时,小猫说:“答错了,要加油哦!”)

师:同学们的小脑瓜转得真快,反应真灵敏。你们想不想自己也能当主考官,设计一个出题小游戏,考一考你的小伙伴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猫出题》。

设计意图:“玩”是孩子们的天性, 师生一起玩小猫出题的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顺利地引出课题。Scratch作品类型包括动画、故事、 游戏等,而游戏无疑是学生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在没有正式接触该软件之前,学生都有玩电脑小游戏的经验。 如果说那时的他们只是技术的“消费者”,那Scratch的学习则让他们成为技术的“生产者”,这种角色的转变,能使他们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Scratch的学习中。

2.范例研习,分析游戏

(1)探究舞台与角色——认识变量

师:我们不仅要玩游戏,还需要弄明白游戏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请大家认真看一看这个程序,秘密到底藏在哪里。

活动1:再玩游戏,探究“舞台区”与 “角色区”,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角色区一共有几个角色?哪些角色需要搭建脚本?(三个角色分别是小猫、加号和等号,其中我们需要为出题的小猫搭建脚本)

2在小猫出题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舞台区的加数和被加数,完成表1。

师:现在请同学汇报一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生1:每次重新出题的时候,加数和被加数的数值都是变化的。

生2:加数和被加数的大小是在1~20之间。

师:像加数和被加数这样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值,随时发生变化的量,我们称为变量。给变量赋予一个简短、易于理解的名字,就是变量名。 前面的加数和被加数显示的是它的变量名,如果不需要显示变量名,则可以右击鼠标选择“大型读出器”。

(2)探究脚本——走进变量

师:那么如何设定加数和被加数的范围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范例的脚本,思考下面的问题。

活动2:阅读脚本,为变量赋值,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哪些控件可以为加数和被加数确定数值范围?(可以通过数值和逻辑运算模块中的“随机数”控件)

2哪个控件可以显示询问框?如何显示你的回答?(侦测模块中的“询问”控件, 并且还要将回答控件前面打勾才能显示回答的答案)

3正确的答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需要哪些控件?(通过数值和逻辑运算模块中的“加法运算”控件实现)

学生反馈。

师:对照范例的脚本,如果输入的答案正确,小猫会说什么?(恭喜你,答对了!)如果输入的答案错误小猫会说什么?(答错了,要加油哦!)你能用“如果……否则……”来说一说吗?

活动3:再读脚本,使用变量,并回答下列问题。

说一说:如果输入的(回答)等于变量(答案),小猫会说(恭喜你,答对了!),否则小猫会说(答错了,要加油哦!)

师:在脚本中起到判断作用的是哪一个控件呢?(出示课件)

生:控制模块中的“如果……否则……”控件。

师:我们把这个控件补全了,就和你们刚才“说一说”中的顺序一模一样了(如下页图2)。脚本的搭建其实就是要把你的所说所想用控件表达出来, 把你的想法通过创作变成作品呈现出来。

设计意图:阅读是人类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是在信息技术课程中,阅读这种方法往往容易被忽视。其实在学习程序设计的过程中,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范例研习这个环节,实际上就是把程序“拆”开来阅读。由于该范例比较复杂,仅仅对脚本进行阅读只能是管中窥豹。所以,笔者引导学生从舞台区、 角色区、脚本区、控件区这几方面逐一进行研读。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编程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变量的含义,深入体会到程序设计的思想。

3.模仿设计,修改游戏

活动4:模仿设计,修改游戏。

师:现在已经设计了一个小猫出加法题的小游戏,你们还能设计出其他类型的题目吗?先回答下面三个问题, 再尝试在老师这个程序的基础上改一改,把你的想法变成现实。

1加数和被加数的数值设置范围: □1~20 □1~50 □其他:

2算式的类型:□两个数相加□两个数相减

两个数相减时,被减数○减数(填写≤或≥)

3你一共准备出多少道算式题?设计意图:模仿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最初学习的产生就是通过模仿而获得的。对范例的模仿、修改,降低了学生编程的门槛。作为编程新手的学生可以通过修改现有的脚本,进一步理解脚本中各个控件的功能和作用,学生不但能够比较容易地体验到成功,也为自身独立创作打下基础。

4.自由创作,升级游戏

活动5:游戏升级,新建变量。

师:这个游戏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能否在答题结束后,根据答题的准确率,呈现出分数?最后的分数是固定的值吗?我们可以用哪个模块实现? (变量模块)请同学们点击控件区的变量模块,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新建一个变量并给它命名?(单击按钮,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变量名)

2怎样将这个变量在舞台上显示出来?(当需要变量在舞台上显示的时候,可以在变量名前的□中打勾)

学生反馈。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既然已经学会了新建变量的方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规划设计评分方案。

活动6:分析方案,再用变量,并填写表2。

师:请同学们尝试为脚本添加“评分方案”控件。在重复执行出题前,同学们一定要记得使用控件,将你的分数(小红花)归零,且每答对一道题目,分数都会相应地增加。

设计意图:基于计算参与的“再创作”策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再创作他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 对程序进行再创作,往往需要更多的智力投入,学生不仅需要读懂原作品的功能和脚本,还要考虑如何对作品进行拓展和改进,使之更完,更适合解决问题的需求。完成这些再创作任务可能比 “白手起家”更难。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识记和理解,更需要对变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灵活的运用,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展示作品,分享游戏

师:Scratch的理念就是想象、创作、分享,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作品?

学生展示作品,并介绍自己作品的得意之处,教师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作品展示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赞扬,也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学生对自己作品的介绍,既能展示自我,又能让学生们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得到一次取长补短的机会。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给他们自由的空间,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点评

“程序设计”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经典学习内容,其核心地位毋庸置疑。中小学阶段开展程序设计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编程,还要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程序设计的思想,促进学生高级思维的发展。Scratch是一种图形化的编程工具,摒弃了传统的繁杂易错的代码,以类似于乐高积木的方式“堆叠”程序形成逻辑。 吴老师为了避免把生动有趣的作品创作课上成枯燥乏味的“程序知识”课,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编程的乐趣和信心,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是巧妙地引入程序设计中的重要概念——变量。Scratch的变量可以是所有数据类型。它还具有其他控件所不具备的存储功能,并且可以通过变量名访问变量。 这样生涩枯燥的概念如果在课堂一开始就直接呈现出来,既难以让小学生理解,又丝毫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吴老师在教学伊始,直接给出了范例游戏——小猫出题, 让学生在玩程序的过程中,运行程序,分析程序,最终得出控件的功能特点,感悟和理解变量的特点和作用,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

二是通过对范例的研习、模仿、修改,降低学习编程的难度。以往的编程学习都是“从零开始”,学生要输入程序代码, 对儿童来说“门槛”未免过高。编程过程往往就是对教材范例的简单模仿,教师只是教授学生如何一步步地堆叠各种功能控件。学生的作品看似整齐划一,却缺少个性,这样教学只强调了学生的“识记能力”, 会导致学生前学后忘,没有真正理解程序。吴老师另辟蹊径,她精心设计了“玩游戏、读脚本、改脚本”这三个易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读懂、理解程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修改程序,降低了编程的工作量。学生只需要重点关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就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品制作,尽快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是基于计算参与的“再创作”策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计算思维”这一名词首先是周以真教授提出的,她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其关键就是通过约简、嵌入、转化和仿真等方法,把一个看起来困难的问题重新阐释成我们知道怎样去解决的问题。吴老师在“自由创作,升级游戏”这个“再创作” 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生活中需要解决的的具体问题——评分方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表格,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变量控件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得到这个“程序”。

《小猫种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双人旁、夕字旁。

2.学会7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3.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原因,从而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人家的做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3.识字、写字。

4.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图片,田字格黑板,小黑板,音节卡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继续学习看图方法,能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并能把几幅图联系起来看,理解图意。

(二)图文结合,能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看几幅有联系的图画的方法,理解图意。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8小猫种鱼

读题,解题。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从题目上看讲了谁的事?讲了小猫的什么事?小猫种鱼,能长出鱼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图、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一、图二,初读课文。

1.这课书中有几幅图?哪两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画的是同一个人的事)

2.出示图一,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在种玉米)

(1)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在种玉米?(①土地是新翻松的;②阿姨手中拿着小盆往地里撒种;③从第二幅看见长熟的玉米)

(2)什么季节撒种?(春季撒种)

(3)用一句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来。(在春天里,阿姨往地里撒玉米种子)

3.出示图二,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她在干什么?(阿姨往筐里放玉米)

(1)什么季节玉米成熟了?(秋季玉米成熟了,收玉米)

(2)阿姨种的玉米长得怎样?收得玉米多不多?(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收了很多的玉米)

(3)能用一句话把这幅图的意思说出来吗?(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4.现在看看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有什么关系?(第一幅图讲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玉米种子,第二幅图讲阿姨种的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季收了很多玉米)

(1)这位阿姨是什么人?(农民)

(2)练习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说)

(农民阿姨在春天往地里撒下了玉米种子,玉米长得很壮,到了秋天农民阿姨收了很多玉米)

5.同学们读读课文,看看哪个自然段是讲的这两幅图的事。(第1自然段)

(1)学生自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能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三)指导看图三、图四,初读课文。

1.出示图三,问,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农民叔叔在种花生)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农民叔叔是在种花生呢?(①农民叔叔用锄头刨坑;②地上的小盆里放着种子;③从第二幅图中叔叔收了一筐的花生,看出叔叔种花生)

3.什么季节种花生?什么季节花生成熟了?(春季种花生,秋季花生成熟了)

4.农民叔叔种的花生长得怎样,收得多不多?(长得很茂盛,收得很多)

5.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讲的是这两幅图的事?自己练习读一读。

(1)学生自己练读,读准音字,连成句子。

(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五,初读课文。

1.出示图五,图上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小猫种鱼)

2.小猫现在在干什么?想什么?(小猫把鱼种到坑里,坐在坑边想,到了秋天他会收到一大筐的鱼)

3.读第3自然段课文。

(1)学生自己练习,同桌互相练读。

(2)教师指名读。

(五)读全文,自己小声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图文结合,学懂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二)知道小猫的错误是:看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不动脑筋,把事情做坏了。

(三)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练背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图文结合,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小猫为什么会做错事的道理。

(二)练背课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读词语卡片:种玉米地里花生很多他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词义。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学习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述图画的意思的。

2.学习第1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了谁的事?

(2)读读哪部分表述的是第一幅图的事?(指名读)告诉学生这叫前半句话。

(3)前半句讲了谁?(农民)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了?(把玉米种在地里)师述:前半句告诉我们谁、把什么东西种在什么地方?

①“种”在这是什么意思?看图说一说。(翻土、挖沟、播种、盖土)板书:种

②农民把什么种在地里了?(玉米)

③种的“玉米”和收的“玉米”是不是一样的东西?(种的是玉米粒,收的是玉米棒子)板书:玉米

④读读前半句。

(4)读一读后半句,想想后半句说的是谁?怎么样了。(农民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

①后半句课文里有“农民”两个字吗?(这是半句话,跟前半句合起来是一句话,前半句话里有谁(农民)就可以了,后半句是接着说的,说的还是他<农民>)

②后半句讲的是在什么季节,谁收到了什么。板书:收很多玉米

③“很多”是什么意思,看图说说。(“很多”在图上画的筐里玉米已经装得满满的了,地里的.玉米杆上还长着许多没有掰下来的)

师述:在春天播下种子,到秋天就可以收到许多的玉米,农民心情怎么样?

(5)读一读第1自然段,读出农民的高兴心情来。

(6)练习背诵

①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讲的谁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收了什么?这种背诵形式与填空背诵一样,但是难度比填空背诵大。

③根据板书练习背诵。

农民种玉米收玉米

这种背诵形式比上述两种都难一些。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自读课文。

(2)看图,读文,回答问题。

①第2自然段与哪两幅图相对应?

②这段话中有哪些词语与第1自然段不相同?(“花生”与“玉米”)

③前半句讲了谁?在干什么?(读文自己说说)在什么时间种花生?

板书:农民种花生

④农民怎样种花生?(进一步理解:“种”字)

⑤后半句讲的谁?到了什么时间?收到了什么?

板书:到了秋天收花生

⑥农民怎样收花生?(看图说说)

⑦读全句话,问:句子中的两个“花生”各指什么说的?(农民种的“花生”是花生米,收的“花生”是花生果)种的是种子,收的是果实。

⑧农民收的花生“很多”,看图说说怎样多?(农民叔叔身边的筐里装满了花生果,地里还有很多没有刨出来的)

⑨读课文,读出农民收到很多花生的喜悦心情。

4.练习背诵课文。

(1)第1自然段会背了,这个自然段只要把“花生”这一词语换成什么就行了?

(2)自己背一背,指名背。

5.总结两段,读课文,回答问题。

(1)农民在什么时间,把什么种在地里,到了什么时间,能收到什么?

(2)农民为什么能收到“很多玉米”,“很多花生”?(春种—秋收)

6.学习第3自然段。

(1)读课文,想想这段有几句话?讲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哪幅图与这段话对应?

(2)读第1句话,回答问题。

①小猫看见了什么?(看到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能收到很多果实)

②所以小猫就怎么做了?(把小鱼种在地里)

③小猫为什么要把小鱼种在地里呢?(因为他看到农民春天种了种子,秋天收了很多果实,他也想种上小鱼,到了秋天可以收到很多的小鱼)读熟第1句话。

(3)读第2句话,这句话讲了小猫的想法,他是怎样想的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4)“一定”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在句子里表示什么?(一定是确定不变的意思,在句子里表示小猫确信自己的想法肯定会实现)读第2句话。

(5)问:小猫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

①花生、玉米是种在什么地方的?

②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在土地里能活吗?

③小鱼怎样繁殖?

师述:玉米、花生是植物,植物种在地里能发芽、长大、开花、结果。小鱼是动物,它生活在水中,要在水中繁殖生存。所以小猫到秋天不会收到很多小鱼。

(6)看图读读全段课文,说说小猫错在哪里?(小猫看见农民春天种下种子,秋天收到很多果实,他就学着种小鱼,可他不动脑筋,不想想小鱼在土地里是不能活的,更不会长出很多小鱼的)

师述:小猫向别人学习是好的,但是不动脑筋,把别人的办法生搬硬套到自己这里来,就不对了。

7.练习背诵。

(1)填空练习背诵。

小猫()(),把小鱼()()()()。他想,到了秋天,()()()收到()()()()。

(2)根据问题练习背诵。

①小猫干什么了?

②小猫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填空:

农民种(),收到()。农民种(),收到()。小猫种(),收不到()。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3个新偏旁。(提土旁),彳(双人旁),夕(夕字旁)。

(二)学会7个生字:种、玉、地、很、多、花、他,读准音字,识记字形。

(三)能按田字格字帖正确书写生字。

(四)练习用“很多”、“到了”说话。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识字、写字。

(二)用“很多”、“到了”练习说话。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词语卡片。

种玉米种花生很多到了他地

2.朗读课文。(指名读,1~2人)

(二)认识3个新偏旁。

1.,提土旁。为什么叫提土旁?(土字做偏旁,第三笔横改为提)

2.彳,双人旁。与“亻”单人旁区别开来。

3.夕,夕(x9)字旁。笔顺是一笔斜撇,(),二笔横折撇(),三笔点(夕)。

(三)学会7个生字。

1.种,zh^ng,拼读音节,读词语:种玉米。

(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自学,自记,指名回答问题)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种”字?(按偏旁加熟字或按部件记字形,左边是禾木旁,右边是“中”字)

(2)口头组词语。

2.玉,yu,读准音,读词语:玉米。

(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自学后讲方法)

①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国”字去掉大口框儿,共5笔)

②数笔画记字形:一笔横,二笔横,三笔竖,四笔横,五笔点。一共5笔。

(2)口头组词语。

玉米玉石宝玉

3.地,d@,拼读音节,读词语:土地。

(1)识记字形。(自学后讲记法)

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提土旁,左边“也”字。

(2)口头组词语。

土地地方草地平地地球

4.很,hen,拼读音节,读词语:很多。

(1)识记字形。(自学讲记法)

用偏旁加笔画的方法,左右结构,左边双人旁(彳),右边第一笔横折(),二笔横(),三笔横(彐),四笔竖钩(),五笔小撇(),六笔捺(艮)。

教师提问:右边下半部的写法和哪个字一样?(农)

(2)用“很多”练习说话。

①“很多”是什么意思?(表示数量多)

②读原句。(自己选读)句子说什么“很多”?(很多玉米、很多花生、很多小鱼)我们把前半句改了,还用后半句,可以怎样说?姐:“妈妈买来很多玉米。”行不行?不对,应说:妈妈买来一些玉米。那我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玉米呢?(市场上、运货的大车上、玉米地里)试着说一句。

③在什么条件下,什么东西我们可以说“很多”?如:①我在公园里,看到很多好看的花。②养鱼池里有很多小鱼。

5.多,du#,拼读音节,读词语:很多。

(1)识记字形。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上面是夕字旁,下面是“夕”字。

(2)区别反义词,理解词义。与“多”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3)口头组词语。

很多多少多数许多多好

6.花,hu1,拼读音节,读词语:花生。

(1)识记字形。用部件加笔画的方法记字形。上下结构,上面草字头,下面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第一笔斜撇(丿),第二笔竖弯钩(七)。

(2)口头组词语。

花生花朵鲜花红花花钱

7.他,ta,拼读音节。

(1)“他”是什么意思?(除你、我之外,称第三人为他)

(2)识记方法。部件组合法,左右结构,左边单人旁,右边“也”字。

(3)“他”和“地”两个字有什么不同?(从读音、字形两点进行区别)

(四)指导书法。(方法步骤同“学词学句6”)

提示:

1.种:左右相等,右边“口”在横中线上。

2.很:双人旁两个斜撇起笔要对齐。

3.多:上下两个“夕”字,第一笔都从竖中线上起笔。

(五)读课文,指导用“到了”练习说话。

1.用“到了”进行词语搭配。到了什么地方?公园商店书店学校车站“什么”到了:春天冬天秋天夏天。

2.用“到了”练习说话。

(1)我跟妈妈到了书店,看到许多童话书。

(2)春天到了,我们去公园观赏桃花。

(六)巩固复习。

1.读词语。

有关小猫种鱼小学作文 篇4

春天来了,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望着窗外的美景,小花猫决定出门去散散步。

走到一处田埂上,小花猫看点农民伯伯正在田地里辛勤的劳动。它就问:“农民伯伯,您在种什么呀?”农民伯伯抬起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对小花猫微笑着说:“我在播种玉米呀,到了秋天的时候,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玉米了。”

听了农民伯伯的话,小花猫若有所思,不禁产生了联想:春天,我把小鱼种到地里,到了秋天也一定能收获很多的鱼吧?这样,我就不用在寒冷的冬天里出门捉鱼了。这真是个好办法,我真是只聪明的猫。小猫为自己的聪明而得意,一路上高兴地蹦蹦跳跳。

回到家,小花猫立马从鱼缸里捞出剩下的小鱼,带上铁锹、水桶来到屋前的菜园里,开始种小鱼。它先挖好一个个一般大小的土坑,然后放进小鱼,接着盖上土,最后还不忘浇水,施点肥。

一阵风起,大树的孩子们,离开了妈妈的怀抱,在空中随风飘荡,有的像是在跳着美丽的舞蹈,有的像是在相互嬉戏着,原来是秋天来了。

小花猫又来到农民伯伯的地里,见满地都是玉米,顿时高兴地不得了,心想既然农民伯伯大丰收了,我的小鱼也一定长出了很多。

于是,小花猫急急忙忙赶回家,拿了铁锹到菜园里一挖,什么都没有;再挖,还是什么都没有;挖开所有的坑,一条小鱼也没有,“聪明”的小猫傻了眼,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小猫种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5

1、认真观察图片,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图意。

2、通过理解图片内容,幼儿知道应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3、能积极参加讲述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认真观察图片,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图意。

活动难点:

通过理解图片内容,幼儿知道应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活动准备:

ppt课件 、尾巴一条、幼儿用餐时的照片两张、笑脸哭脸每人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尾巴,谈话引入课题:

1、这是什么呀?(尾巴)你们知道谁会长尾巴吗?

2、你们小朋友会长尾巴吗?

有一位叫红红的小朋友呀她长了一条长尾巴,你们想看吗?

二、逐一出示图片,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图意。

1、出示图4(红红)这就是红红,她有一条很长的尾巴,你们看!长尾巴追来拉!(尾巴)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红红的长尾巴是什么样的?这些小动物跟在红红后面看上去像什么呀?(老师可以自己引导性回答)小结;红红后面有很多小动物在追她,一个跟着一个,好象一条长尾巴。

过度语:为什么红红后面跟着这么多小动物?(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朋友都说得很好,那我们一起接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这些小动物跟着红红呢?

2、出示图1 提问:红红在哪里?她在干什么?(看电视,吃饭)有的小朋友说在吃饭,有的小朋友说在看电视,说的都很对,但是我们把看电视和吃饭连起来说怎么说呢?老师想到了,我们可以说:红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幼儿学说一遍:一边,一边)红红是怎么吃饭的?(学说语句“一边,一边)红红桌子上有哪些好吃的菜呢?地上有什么?(表扬:小眼睛真亮)地上为什么会有米饭呢?谁来了?

小结:红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米饭撒到了桌子上和地上,小鸡走过来,吃起了地上的米。

3、出示图2 提问: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什么掉地上了?谁来了?

小结:红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小心把鱼掉在地上,小猫走过来,吃了地上的鱼。

4、出示图3 提问: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什么掉地上去了?谁来了??

小结:红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小心把肉掉在地上,小狗走了过来,吃起了地上的肉。

5、出示图4:红红吃好了饭,可是小鸡、小猫、小狗还想吃,于是就追着红红要东西吃,红红身后好像一条”长尾巴"。

6、提问:你们觉得红红这样吃饭对吗?那应该怎么吃呢?

小结:我们小朋友吃饭的时候要认真吃饭,不讲话,不看电视,不做与吃饭无关的事情,这样就不会掉饭菜到地上,做一个养成好习惯的乖孩子。

三、老师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

(图片)红红在家里吃饭,可是她不认真,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所以把饭掉在了地上和桌子上,叽叽叽,小鸡走过来,吃起来了地上的米饭。红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小心把鱼掉地上去了,喵喵喵,小猫走过来了,吃起了地上的鱼。红红还是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不小心把肉掉地上去了,汪汪汪小狗走过来,吃起了地上的肉。等红红饭吃好后,小鸡小猫小狗还想吃,于是就追着红红,红红吓得赶紧跑,小鸡小猫小狗追在红红后面,就像一条长尾巴。

听了老师讲故事,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呢?

四、幼儿个别讲述根据图片,在老师的引导下大概讲述图片内容。

(给予表扬)

五、做游戏:送哭脸、小脸。

1、老师示范 出示笑脸、哭脸,师:老师这有两张漂亮的表情,一张是笑脸,一张是哭脸。我要把这里其中一张送给红红, 提问:红红这样吃饭,吃到地上到处都是,我们要给他送一个笑脸呢还是哭脸呢?

2、出示照片:老师这里有很多小朋友,他们是怎么吃饭的,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请你为他们送上笑脸,或者哭脸。(请个别幼儿先示范,并说说为什么?)

3、集体送笑脸、哭脸(送笑脸前,讲好规则,让幼儿快速回到位置上)

活动延伸:

学了今天的故事,我们以后要怎么吃饭呢?那我们一起去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让他们以后吃饭的时候也不要撒饭好吗?

活动反思:

《小猫种鱼》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篇6

《小猫刮胡子》是一篇有趣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语言生动又富有特色。阅读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想象活动,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中积累语句,培养语感。二上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以学定教,采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理解词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识“脑、袋、狡、猾”等生字,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规律。在语境中了解“ 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干干净净”等词的意思。

2. 积累“干干净净”“鼻青脸肿”这样的短语。

3.借助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起兴趣

1. 观看《猫和老鼠》片段,引出课题:老师也认识一只倒霉的小花猫(贴小花猫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它的故事《小猫刮胡子》。

2. 教学生字“刮”,看看小猫刮胡子的图,猜猜“刮”为什么是立刀旁的。

3. 指导读好课题。

二、检查字词,整体感知

1. 师:我们已经读了课文,并且画出了难读的词语,下面就来交流一下。(学生展示,领读词语)

2.四人小组合作检查认字读词的情况,教师巡视。

3.整理并认读难读难记的词语。

第一组:追捕狡猾镜子

A.读准词语,强调“镜”是后鼻音。

B.教学“追捕”。

直观认知:看图,瞧,猫追赶着去捉老鼠,这就叫追捕。

剖析字理:捕就是捉的意思,怪不得这个字也是提手旁的。

C.教学“狡猾”。

运用:在你的印象中哪些动物挺狡猾的,说说“狡猾的( )”。

剖析字理:狡猾——原来就是指动物很狡诈,所以是反犬旁呢!

D.教学“镜子”。

运用:你知道“镜”为什么是金字旁?看来跟金属有关。(看图认识古时候的铜镜)

小结:汉字真有趣,很多汉字根据偏旁就能读出它的意思来。让我们一起来读准这些新词。

第二组:鼻青脸肿头破血流聚精会神

指导读好四字词语。

4. 师生合作接读这个有趣的童话。

5. 师:这只倒霉的小花猫都做了些什么事呢?老师给这只小花猫拍了几个特写照,谁能给它排排序?

6. 看图引说:这四幅图就是讲了小花猫的一件趣事。小花猫看主人刮胡子—也学着把自己的胡子刮干净—在追捕老鼠时撞墙洞—后来听了妈妈的话才知道错了。

三、借图读文,入情入境

1.镜头1——小花猫看主人刮胡子。

A.出示句子:小花猫在一旁仰着脑袋,碧绿碧绿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刮胡子。

B.教学“脑袋”:做动作——仰起你的脑袋、拍拍脑袋、摇摇脑袋。

教学生字“脑”——是“月”字旁,月字旁的字跟身体有关。课文里有很多带“月”旁的字呢!(出示: 腮、肿、肥、胡)

教学生字“袋”,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呢?原先就是指衣服上的口袋,它的偏旁就是下面的衣,现在指装东西的袋子,你说说还有哪些袋子?如布做的叫布袋、塑料做的叫塑料袋、装米的叫米袋、装沙的叫沙袋等等。

C.小花猫,仰着脑袋,眼睛都一眨不眨,你看它看得多——

练说短语: 看得( )。

D.谁能读出它的认真劲,好奇劲?(个别读,集体读)

2.镜头2——小猫自己刮胡子。

出示:小花猫觉得自己的胡子老长老长的,太难看了,就学着主人的样子,也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

A.自由练读。

B.情境创设,教师采访“小花猫”:小花猫,你怎么把自己的胡子刮了呢?你把胡子刮干净后,感觉怎么样?

C. 师:看来小花猫对它的长胡子越看越不顺眼,越来越不满意了,怎么读好这句话呢?

D.师:其实,我们还可以加上动作和表情来读呢!哪只小花猫也想来读一读?

E.师:一起加上喜欢的动作,有滋有味地来读。

3.学说“小猫刮胡子”。

A. 师:小花猫,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呢?(出示短语:刮得干干净净)

B.自由练读主人刮胡子的句子,模仿后改编。

C.在四人小组里讲讲小花猫刮胡子的经过。

D.推选代表上台讲故事,集体评议。

小结:看,我们小朋友多能干,能根据课文自己编故事呢, 小花猫真的是这样刮胡子的(看视频),我们都成了大导演了!

E.想象此时的小花猫乐得怎么样呢? 说说:乐得( )。

4. 镜头3——小猫撞墙洞。

A. 好了,小花猫把胡子刮掉了,也变漂亮了,正得意扬扬照镜子呢,但是没多久,小花猫就出状况了。看图:小花猫一副什么样子?头上起了大包,脸都肿了,这就叫——(贴词卡)撞得鼻青脸肿。

B. 故事里还有哪个词也告诉我们小猫撞得很厉害? (出示:碰得头破血流)

C. 想象运用:此时的小猫一定疼得( )。

D. 师:多可怜的小花猫,小花猫多倒霉呀,谁能读好这句话?

出示:小花猫追过去撞在墙洞上,撞得鼻青脸肿。

5.发现规律,积累短语。

师:故事很有趣,故事里的短语也很有意思呢,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看板书说说:小花猫看主人刮胡子,看得——;自己把胡子刮得——; 小花猫乐得—— ……

四、写字收尾,笔法到位

师:小猫不就是刮个胡子吗,怎么会撞得鼻青脸肿呢,它错在哪里呢?我们下节课再把故事往下读。 现在,我们来把字写端正,写漂亮。

1. 出示: 脸肥脑胡

师:看看这些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重点范写,注意月字旁体形的变化。

3.学生书写。

4. 评议。师评,小组评议, 然后再写一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作业

1.我会写:脸、肥、脑、胡。

2.我会用。

小猫不动( ),学人刮( )子,

一头撞到墙洞上,鼻青()肿多可笑!

3.课外阅读《邯郸学步》。

【教学反思】

第一学段的童话教学要遵循学段的教学重点——学习词句、朗读课文、积累语言,同时根据文体特点择机进行表达、想象的练习。这些学习的核心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在《小猫刮胡子》这篇童话故事的教学中,我较好地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扎扎实实识好字

识字是第一学段的重点,本课生字很多,但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我就以学定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对难读难记字进行教学,避免平均用力,提高识字效率。课堂上,我采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灵活方式,识字中注重音形意的结合,注重词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字理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入情入境读故事

朗读是学习、吸收语言的有效方法,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让学生进入童话角色,入情入境地朗读,可以促进学生更主动地理解故事,把握形象,体验情感,同时又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动的语言训练,有效促进语言的发展。例如,引导学生读好“小花猫觉得自己的胡子老长老长的,太难看了……”我先让学生自由练读,然后情境创设,用采访小花猫的形式,带学生进入角色:小花猫,你怎么把自己的胡子刮了呢?你把胡子刮干净后,感觉怎么样?学生把自己当成了小花猫,体会角色的心情,体验角色的感情,读起来自然有滋有味。

三、依托文本编故事

记住故事本身比记住干巴巴的道理更有价值,童话适合训练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在讲述中练习了表达,学得语言。我在教学中,抓住故事中的留白处,让学生模仿主人刮胡子的内容来讲讲小花猫是怎么刮胡子的,为学生运用语言、练习表达提供了机会。学生有文本作为依托,又发挥想象,课堂中生成的语言自然是富有童真童趣的。

四、关注短语重积累

上一篇:《白痴》 读后感下一篇:2安全责任书-班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