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农业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津市毛里湖瓦屋嘴溪生态恢复规划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面源污染、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已经严重恶化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本文以此为契机,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和生态恢复措施,对瓦屋嘴溪流域进行生态恢复规划,主要包括对流域内各类污染源的治理,河道自然形态的恢复和流域内植物群落的恢复和保护。首先通过前期分析、综合现状分析和污染量估算,得出以下数据:瓦屋嘴溪流域面积约为29.34km2,总人口数约为3720人,预测到2037年总人口数将达到4450人;流域内主要污染源类型为生活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内源污染,流失量约为 COD168.79t/a、TN8.14t/a、TP0.72t/a、NH3-N34.94t/a。以有效控制流域内各类污染源,恢复原有溪水河流自然形态,保护原有森林植被,提高河道防洪减灾能力,从而改善毛里湖水环境作为规划的总体目标,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 Ⅱ类水质标准 COD15mg/L,BOD3mg/L,NH3-N0.5mg/L,TN0.5mg/L,TPO.1mg/L作为水质目标,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排水将达到此标准。接着根据瓦屋嘴溪流域的现状特点和污染源分布情况,确定了“一溪两圈四区”的规划结构,将流域分为河道生态恢复区、刘文桥生态恢复区、太平村生态恢复区和入湖口滩涂湿地区。接下来是各类专项规划内容:河道生态恢复规划主要涉及到河道的加宽、设置滩涂湿地、上游小溪沟的恢复和河道清淤工程;植被缓冲带主要分布在河道两岸,主河道旁10m,上游小溪沟旁5m;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规划利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一共有24个处理单元,平均污水处理规模为100m3/d;农业面源污染人工湿地规划选择的湿地类型是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总面积为221448m2;植被生态恢复规划中将流域分为四大区,共包括水源涵养林1.274km2、生态改造林4.245km2和原有植被保护区8.025km2;建立湿地保护圈和水源保护圈,水源保护圈的范围为水库周边300m。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多级人工湿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效果更佳瓦屋嘴溪流域内农田面积大、分布广,污染治理的难度在于污染物分散、难以集中处理,且污染物的浓度随降水量的大小而变化,所以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过程中采用人工湿地的多级处理能获得较好的治理效果。(2)农村生活污水收集难,适宜单元式污水处理根据瓦屋嘴溪流域的现状条件,将流域内所有生活污水的处理分为24个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都配置有相对应的人工湿地和污水回收站。(3)内源污染应当重视源头控制在内源污染的治理上应当重视源头控制,如取缔投肥养殖渔场,将瓦屋嘴溪流域大规模的网箱养殖和围栏养殖全部拆除,然后对沉淀有大量污染物的河床进行疏浚清淤,将沉积在河底淤泥中的污染物去除。(4)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是小流域生态恢复的重要方式采用水文分析和河道过水能力计算等方法,对瓦屋嘴溪流域内所有溪水河流进行了生态恢复,比如恢复上游小溪沟、增加入湖口河道宽度等,提高了河道蓄水量,并提高河道防洪减灾能力,而且有利于加速小流域的生态环境恢复。(5)植物群落的恢复与保护是小流域生态恢复的基础将流域内所有裸露山体和荒地都规划为水源涵养林,将现状存在着植被稀疏、植物群落缺少乔木和植物种类单一等地域规划为生态改造林,逐步修复其生态问题;同时采用封山育林和禁止一切开发利用的方式加强管理,将原有的森林植被保护起来。希望本文可以为今后小流域的生态恢复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小流域生态恢复;毛里湖

学科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规划目的和意义

1.1.1 规划目的

1.1.2 规划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相关基础理论

1.2.3 人工湿地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中的研究进展

1.2.4 人工湿地在生活污水处理上的研究进展

1.2.5 人工湿地污染净化效率方面的研究进展

1.2.6 现存问题及展望

1.3 主要规划内容

1.3.1 现状分析

1.3.2 规划目标

1.3.3 规划范围

1.3.4 植被生态恢复规划

1.3.5 植被缓冲带规划

1.3.6 河道生态恢复规划

1.3.7 土地利用规划

1.3.8 人工湿地规划

1.3.9 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规划

1.4 规划程序

1.5 技术路线图

2 相关优秀案例分析

2.1 苏南水乡湖泊型湿地规划

2.1.1 项目背景

2.1.2 现在及问题分析

2.1.3 方法总结

2.1.4 经验借鉴

2.2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河道修复案例

2.2.1 项目背景

2.2.2 现状及问题分析

2.2.3 规划目标

2.2.4 方法总结

2.2.5 经验借鉴

2.3 辛江塘河道生态建设

2.3.1 项目背景

2.3.2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3.3 规划目标

2.3.4 方法总结

2.3.5 经验借鉴

2.4 人工湿地在汾河中下游生态修复工程

2.4.1 项目背景

2.4.2 设计原则

2.4.3 总体布置

2.4.4 经验借鉴

2.5 佛罗里达大沼泽湿地恢复规划

2.5.1 项目背景

2.5.2 湿地恢复的主要措施

2.5.3 经验借鉴

2.6 伦敦湿地公园

2.6.1 项目背景

2.6.2 规划理念

2.6.3 经验借鉴

3 毛里湖瓦屋嘴溪生态恢复规划

3.1 项目背景

3.1.1 项目建设背景

3.1.2 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背景

3.2 规划分析

3.2.1 自然条件概况

3.2.2 流域概况

3.2.3 社会经济概况

3.2.4 上位规划分析

3.2.5 现状及问题分析

3.3 小流域污染量估算

3.3.1 农村生活污水

3.3.2 农业面源污染

3.3.3 内源污染源

3.4 规划目标

3.4.1 总体目标

3.4.2 水质目标

3.5 规划原则

3.5.1 近自然化原则

3.5.2 经济性原则

3.5.3 以人为本原则

3.5.4 科学性原则

3.6 规划范围、依据

3.6.1 规划范围

3.6.2 规划依据

3.7 规划结构与总体布局

3.7.1 规划结构

3.7.2 总体布局

3.7.3 规划分区

3.8 土地利用规划

3.9 河道生态恢复规划

3.9.1 概况

3.9.2 河道平面恢复规划

3.9.3 河道横断面规划

3.9.4 河道纵断面规划

3.9.5 河底清淤规划

3.10 植被缓冲带规划

3.10.1 规划目标

3.10.2 规划原则

3.10.3 植被缓冲带平面规划

3.10.4 植物选择

3.11 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规划

3.11.1 生活污水收集工程

3.11.2 人工湿地平面布置

3.11.3 人工湿地水质标准

3.11.4 人工湿地的工艺选择

3.11.5 人工湿地参数

3.11.6 人工湿地基质的选择

3.11.7 湿地植物的选择与种植

3.12 农业面源污染人工湿地规划

3.12.1 人工湿地选址问题

3.12.2 人工湿地平面布置

3.12.3 人工湿地水质标准

3.12.4 人工湿地的工艺选择

3.12.5 人工湿地参数

3.12.6 人工湿地基质的选择

3.12.7 湿地植物的选择与种植

3.13 植被生态恢复规划

3.13.1 规划目标

3.13.2 规划原则

3.13.3 分区布局

3.14 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规划

3.14.1 规划目标

3.14.2 规划原则

3.14.3 湿地保护规划范围

3.14.4 保护主要措施

3.14.5 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规划

3.15 分期建设规划

3.15.1 近期建设规划

3.15.2 中期建设规划

3.15.3 远期建设规划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规划附图

致谢

附件

上一篇: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多媒体技术政治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