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尊严的教师

2023-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做有尊严的教师

做有思维视野和情怀的智慧教师

摘要:本文作者作为学生课程的实施者和设计者,以课程化的校本研修模式去努力打造独特的思维教学视野:一要规划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实施标准,二要通过实践形成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实施与评估的有效模式,三要从“课程化”研修视角重新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课程实施;思维视野;思维培养;实践研究

当荷兰思维科学版画大师埃舍尔的作品《昼与夜》进入我们的视野时,我们期望学生能从数学矩阵的角度感受“鸟阵”排列,能从分形、对称、双曲几何的空间逻辑去理性的评判物理的空间悖论,能在循环、抽象和相对中去感受困顿与挣扎……,这就是我们对学生思维培养的情怀。

我们一直期望能在学生的思维培养探索与教师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架设一座桥梁,类比学生课程的实施模式,教师作为学生课程的实施者和设计者,必须首先具备优秀的思维素养,必须以课程化的校本研修模式去努力打造独特的思维教学视野。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磕磕绊绊,到问题式自主学习的技能求索,到教师“三化”研修模式的经验积累,到“课程化”研修标准的确立,我们渐渐厘清了研究的方向,聚焦了思考的核心:一要规划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实施标准,二要通过实践形成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实施与评估的有效模式,三要从“课程化”研修视角重新構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标准化设计思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程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总和。古语道:“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法制也。”可见课程绝非儿戏,在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建设中,确立一套科学、稳定、结构化的课程高标准是保障课程规范实施的首当要务。

1. 课程性质

为了满足教师思维教学技能的提升,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需求,保障学生思维培养课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将课程定位为一门校本研修的教师培训课程。相比于常规的教师培训形式和内容,我们的课程更具参与的主体性、内容的多样性和结构的系统性特征。

课程的开发、内容的规划和资源的整体构建,都由学科教师参与研发,教师既是课程的学习者,又是课程的建设者。为了满足不同学科、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需求,课程对内容版块进行了丰富的资源重组,为了突破传统研修模式中被动学习和接受的弊端,我么将研修模式进行了多样化的创新尝试,期望能以一种全新的课程培训模式,灵活地设计课程的实施过程,让我们的课程从生命力上保持鲜活和持久。从课程的整体建设上,为了避免碎片式培训的短期效应,我们将课程的学习和评估进行了“研——学——评”一体化的整体设计,将课程的每一个版块镶嵌在思维培养的梯度框架中,保障课程实施的平稳和连续。

2. 课程设计

教师的思维培养课程源于由来已久的对思维培养途径的探索和追寻,源于高中学科特质的高阶思维的需求,更源于我校特色课程的整体思考。

(1)课程结构的设计

课程以思维训练的阶段性、梯度性的框架作为支撑结构,借助北京师范大学赵国庆博士团队的思维培养课程体系,我们按照思维发展的规律将课程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三阶段,即第一层级隐性思维显性化,以可视化工具如八大思维图示、思维导图、概念构图等思维图示为显性化手段,进行可视化的技能层面学习;第二层级显性思维工具化,即运用思维工具引导、矫正思维进程,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应用高效思维方法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第三层级高效思维自动化,即通过思维工具和模式的大量实践练习,迁移学科思维模型,在熟练掌握思维工具的基础上,能够在不需要选择思维工具的情况下无意识地运用这些工具,达到高效思维自动化效果。

为保障课程三层级阶段的逐渐深入,课程设计依托思维教学的标准化研究、课题化深度进程和课程化的形成性评估三条操作途径,作为操作层面的支撑,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

(2)课程内容的设计

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内容设计原则是以“发展教师思维教学技能”为深层次目标,以“强化图示方法及技术对知识进行深加工”为效能手段,以教师作为学习主体,体验式多元学习为研修模式,最终完成思维教学技能的掌握。具体内容如表1。

课程内容设计在结构和梯度上很好地呼应了学生思维培养课程的设计理念,使教师的培训课程更具针对性和衔接性。

二、 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实施与评估

古语道:“宽著期限,紧诸课程。”课程的实施必须是一个系统思考、环环相扣的逻辑布局。

1. 课程的实施原则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遵循“以道驭术”的基本原则。“道”是课程的理念,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必先统一思想、贯通理念;“术”即操作方法和策略,是课程的内容支撑。在我们的课程推行的初始阶段,确实经历了一段艰难的磨合认同期。很多抱有传统教学经验的老师难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思维”,诸如“思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教学习惯的改变价值感何在?”的质疑不绝于耳,但我们渐渐地认同,一切改变是为了学生成长的需要,学生需要有联系、有意义建构的学习,需要认知负荷最小的优化路径,需要图文的双重编码,这一切可以借助思维可视化的途径进行显性化、工具化、乃至高效自动化的培养。

2. 课程的实施过程

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四个阶段构成:理念转化阶段、技术方法阶段、教学技能阶段和效能评价阶段。

(1)理念转化阶段

深入思考和系统思考是教学者的思维技能前提。为了在教师层面深化思维教学的认同感,学校包括领导班子和高考学科教研组长在内的核心教学管理团队,奔赴全国第五届思维教学年会的研讨现场,参加了思维型发展课程的全部高中学段的核心课程的学习,并获得了相应的思维课程模块的培训资质证书。16人学习团队返程后,立即组建了学校思维培养课程的核心研发团队,形成了《让思维跳跃起来——思维培养课程操作手册》,从理念上形成了以管理层到研发层,再到学科教学层面的认同合力。

(2)技术方法阶段

隐性思维显性化包含八大思维图、思维导图和概念构图的可视化思维工具的学习,在课程实施的第二阶段也将这些思维图示的掌握和应用确定为基本目标。八大思维图示(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括号图、树形图、桥形图、流程图和复流程图)主要适用于分析解决简单的知识对象,但其思维技能要领是后续复杂思维能力综合应用的方法基础。我们为了突破这一类简单思维图示的标准化学习关卡,由学术交流中心牵头设计并召开了学校首届思维教学年会,以体验式学习的方式,进行分组任务导学,以闭卷测验的方式对学习效果进行赋分式评价;思维导图和概念构图适用于复杂知识的分析,我们采用讲座式集中学习、学科研修论坛的方式进行每周一次的学科研修,并以阶段性教学设计作业的形式进行量化考核;显性思维工具化课程主要涉及十大核心思考法、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以专家讲座和体验式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为引领,使思维教学技能融会贯通。

(3)教学技能阶段

思维教学技能是一个内化后的智慧输出过程,教师需要始终“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研修宗旨。我们通过学生选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为先驱课程,课程核心研发团队设计了以思维教学技能的强化为主要目标的班主任团队培训,以通识技能普及为目的的选修课教师团队培训,以学科教学技能融合的学科磨课案例展示培训,以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学习为研修模式,将思维教学的核心问题设置为课程活动的中心,教师作为课程的学习者,以求知者的角色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最后,以回归理论进行行为的纠错、校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的思維培训课程,如《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等,在这一回归理论的阶段,以团队中研究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组建成理论学习的二级团队,进行分享式理论培训。我们的教师在这一教学技能提升阶段,进行了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技能的提取和前期思维图示的技能提取的挖掘研究,依据学科特点进行思维教学技能的专项学习,避免思维工具与学科思维培养的脱节。

(4)效能评价阶段

关于思维的教学效果的评估一直是难以量化考评的,我们的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评价依据也是无法简单依靠分数量化而实现。所以目前课程的评价主要依靠结果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初步将评价指标设定在教研组研修作业量化考核、教研组思维课程的过程性资料评审、思维教学技能大赛和相关思维课题的进展四个维度。我们期望以评促研、以研促学,将教师的教学关注点从知识的量化层面向思维的进阶层面进行转化。我们提倡教师在思维教学中设计自己的思维目标,借助可视化、显性化、工具化的进阶规律,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加工,而效能评价阶段的证据反馈可以用来修正前面几个阶段的行动。

三、 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化研修的再思考

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起点是学校特色的“三化”专业发展途径,即课题化、课程化、社团化。此次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正是在“教师专业化成长阶段”和“课程化研修历程”的二维坐标思考中,进行的一次基于校本的行动研究历程。我们基于学生的发展、教师思维教学技能的提升和学校特色课程的发展,来发现研究的问题;我们以教师思维培养课程实施中的样本,来收集、分析研究数据;以课程的开发与资源建设、研修模式的探索,来发展行动研究的策略;以课程实施中的反思和评估来检测行动研究的效能。我们边研究边行动,边修正边思考,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课程化研修与课题化研究不谋而合。课题化保障了课程的深度,课程化保障了课题实证的持续性。我们惊喜地看到教师思维培养课程的实践过程,实现了以特色课程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手段的行动推进。

对于思维培养,纵使我们还有很多未解的难题,很多未酬的蓝图,但我们已经前行在以关注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思维能力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已经陶醉在思维可视化的课程实践中。有人评价实施思维课程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有怀疑、有揣测,但整理我们十年的摸索和实践,有感于大小石块的羁绊,更感念于一道道河沟的检验,我们愈加坚定了思维培养的方向,愈加厘清了思维培养课程的思路。

我们愿聚沙成塔,静待花开,做有思维视野和情怀的智慧教师!

作者简介:于洋,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

张志冬,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吉大附中力旺实验中学。

作者:于洋 张志冬

第2篇:做有思想的教师,育知进取的学生

摘要: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灵魂纯正,道德高尚,以德服人,以身立教,教书育人。把教育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把高尚的师爱播洒到每一位学生心中,不抛弃不放弃,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未来。

关键词:思想 教师 责任 师爱 学生

笔者在教学岗位上工作了近25年,尤其是从汉语系学校的语文教学转换到民语系学校的汉语教学,使我越来越深刻地感悟到“教师”这两个字的含义,正如郑杰(上海市北郊中学校长)所言“教师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职业,因为你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那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一个享受幸福的人,就要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这样你才会发自内心地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是的,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化、开发人类智能、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和任务。在教育劳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更要注意培养学生进步的思想,良好的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要靠人才、靠教育,而具有“三重身份”的教师要义不容辞的肩负起这一社会责任和使命,因此说教师具有较高自我修养、道德水准和丰富的学识的是关系到教育成功的关键。当代著名作家张晓风在《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中以生动感人的文学语言,深刻阐释了学校教育,教师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和无限期望。“……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欢心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儿,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猾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是啊,作为教师的我们,怎样才能不辜负造化赐予的这份美好,才能担起教书育人的历史重任呢?我想我们应该做有思想的老师,让教育充满思想,就是用辩证的教育哲学,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用强大的理想信念支撑教育的活动过程,这是教育的至高境界。让教育充满思想,就是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品性,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灵魂纯正,道德高尚,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引导学生。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良好的道德行为,给学生感染、召唤和激励,从而使学生获得终生受益的精神力量。

做有思想的老师,还要与时俱进,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在当前的学习型社会,在自治区党委提出大力发展南疆双语教育,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时期,我责无旁贷地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拓展教育视野,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新事物的好奇时期,如果我只凭老经验、老资格面对学生,业务素质落后,学科知识陈旧,“道之未闻,业之未精,百惑而不能解,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无法在三尺讲台游刃有余,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缸水,甚至是一溪长流水”。另外,还应多了解目前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喜好尽可能缩小师生之间的代沟,真正做学生的引路人。

在民语系学校,其实,学生们学习起汉语来是相对比较困难的,但是汉语对于他们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民语系学校的汉语老师需要思考和深度探讨的重点,就在怎样可以使得没有汉语基础的学生们可以掌握汉语这门语言,可以学好汉语。

首先,关爱每一位学生。“师爱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懋征)。学习好守规矩的学生老师都喜欢,对于“后进生”我自然也头痛,有时忍不住会斥责、讽刺、挖苦,但换一种态度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效果就不一样,多交心,多沟通,从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烦恼、性格因素、学习困惑,找出“他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循循善诱,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真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老师力所能及地给予真心帮助,从心里接受学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即使再顽劣的学生也会有所感化。我所带班级的学生虽然汉语成绩不高,但他们都有学好汉语的良好愿望,我主动去关心他们,亲近他们,与他们交朋友,早读、课间休息、晚自习时在教室里与学生聊天了解学生喜好,或教发音不准的学生读生词,或向他们学习简单的维语,或者给他们纠正说错的汉语句子,或给他们讲笑话,有些学生没吃早餐,而我的包里随时都有吃的……这样相处一段时间,学生自然就会亲近老师,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汉语;因为喜欢学习就会有好的效果;因为你真爱学生,学生会更爱你!

其次,拥有健康乐观的心态,多赏识、鼓励学生。老师在进入课堂时必须拥有平和、健康、乐观的心态,切忌将个人情感因素迁移至课堂,如果我们走进教室带着很不好的个人情绪,或耷拉着一副苦瓜脸、或心中有气怒发冲冠,那么可想而知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肯定好不了,因此我们要努力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力争以乐观、平和的心态上好每堂课。“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教师而言,要信任、赞赏自己的学生,多给学生成功的暗示,不要轻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尤其是对成绩差的学生,只要发现有微小进步就要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使学生感到老师无时不在关心自己,从而产生一种积极情感。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汉语成绩采用横向比较法,就是每个学生自己跟自己比。我给每个学生都做一个成绩档案:入学成绩与期中、期未比;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比;第一学年与第二学年比;通过比较看看自己是否进步了,让学生慢慢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越来越好。“孩子的进步大于成绩”公益广告的这句话说得多好。当然在学习中严格要求和适当的惩罚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懂规、守原则,学会承担责任。

再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认真看书、静心阅读、准确记忆的好习惯。目前,在我校的汉语教学没有任何教辅材料的情况下,学生手里唯一有的是一本教材,所以就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在上课时经常有这种现象:只要老师一提问学生就争先恐后地举着手拼命喊着“老师……我”。而当老师叫起某一学生回答问题时,答案或者是错的,或者说不出来。这时就引导学生:“看书!请大家认真阅读某页、某段,认真理解思考,看完再回答”,老师通过再次提问对回答正确者予以肯定,提出表扬,慢慢地给学生养成看书的好习惯。

还有准确抄写生词,必须先认真看书认清楚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才能做到书写正确。背诵课文更要先认真阅读理解文段的意思,再注意一些特殊词语的用法,然后才能熟读成诵,这对学习汉语的语法、句法大有帮助。引导学生明白不要觉得学了点肤浅的知识就自以为是,要扎扎实实学好汉语。

教学生养成动手记课堂笔记的好习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班的学生从入学第一节课我就发现,98%的学生上课时两手往口袋里一插,不进入学习的状态,不动脑不动手,后来一了解才知道,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由于当地教学条件及教师的因素,学生大多不知道记笔记。因此,我就要求他们上汉语课必须带四件宝:脑袋、课本、笔和手。“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学生记笔记。要求学生上汉语课时养成“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思、张口说,动手写,”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参与学习做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汉语学习的效果。

再次,让学生动起来,全体参与课堂学习。一节有意义的课,是能够让全体学生受益,如果一节课只对少数学生有效,就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点教学艺术,多一些教育智慧,教师要适当地“懒”一些,“笨”一些。如“谁来当小老师领读生词?”“谁来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这个词语维语怎么理解,哪位同学帮帮我”……许多这样的场景。当老师“懒”的时候,学生就“勤快”了,你就会发现举手的人很多,帮你的人也很多,学生也都“动”起来了。还有对于重点知识老师故意出错,让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从而巩固知识点。好教师是善于“引导”的教师,一名“懒”教师会培养出一班“勤”学生,教师“傻”你的学生才会“聪明”,这样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必然是生动的、活跃的。

最后,师生之间需要做到可以换位思考,老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办法。如果你亲自体会过学习第二语言的困难有多大,你就能理解班上为什么有哪么多学生都“启而不发、教而不会。”这时最需要教师的“三心二意”即忍耐之心、体谅之心、坚持之心和对学生的爱意、诚意。一开始要降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讲究“从易到难”的教学策略,“与其让学生跳起来也摘不到枝头上的苹果,还不如伸手就摘到低处的苹果”,对那些汉语学习确实有障碍、一窍不通的学生就要多想办法:或者做到写会每个生词,或者做到熟读每一课课文,然后慢慢提高学习要求,总之让学生去做一些他能做到、可以做到的事情,让学生觉得自己也可以,从而增强自信心,达到学有所获的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努力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成绩,需要我们所有老师的艰辛付出,更需要长时间通过课堂实践和学生的努力来完成,作为教师,我不能因为学生暂时的成绩不理想就漠视他们,不能因为学生暂时的行为习惯较差就歧视他们,不能因为学生暂时的落后就放弃他们,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未来!

参考文献:

[1]单文.山东XX民办高中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2]李科.角色神圣与符号暴力:传统教师隐喻的价值分析[D].湖南大学,2013.

[3]冯绿倩.“毛铁”成“钢”[D].华东师范大学,2011.

[4]罗玉欢.综合融通,即瞬喷涌[D].华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张精华

第3篇:课程与教学:做有准备的小学语文教师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母语学习的黄金时期,小学语文课堂的薄厚深浅,与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选择取舍、目光所及的儿童视角密切相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呈现,须建立在“做有准备的教师”之上。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准备;课堂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自使用以来,“教什么”“怎么教”问题再一次成为热点话题。笔者以参加某次教研活动所观的七节课例为例,品味课堂之内涵,追寻教材教法之道。换言之,“教什么”“怎么教”追问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呈现,须建立在“做有准备的教师”之上。

一、选择与取舍——从课例中,感受有选择有取舍的课堂

本次交流活动共听课七节,课型涉及识字写字、群文阅读、習作、综合性学习、童诗。两节识字写字课都能抓住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关注到语言的使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情景铺设,巧妙地将字形字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层次清晰,扎实有效,课堂轻松愉悦,其乐融融。两节习作教学,一节从宏观角度唤醒情感,以照片、小诗为射线引领全课;一节从儿童生活出发,在班级捉“鬼”,放大“小鬼”的“鬼征”,用冰糖葫芦串联故事。综合性学习课例从汉字源头出发,以汉字树的形式建构课堂,以动手“做一做”“连一连”“拼一拼”的趣味实践活动展示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开篇课例的具体实施。童诗教学课,诗歌放下“身段”,“只拣儿童多处行”,走近儿童生活,呵护童心诗心,引发诗语诗趣。尤其是群文教学课例,以“选择”入题,从“角色”选择到伴侣选择、情感选择直至生活态度选择、生命选择,教师广阔的课程视野、智慧的青春期教育引导、充满哲思的生命礼赞,闪耀着文字之美、语言之美、思辩之美。

击节赞叹之余,思考课堂美妙之“魂”所在。没有绚丽多姿、复杂精深的多媒体课件,没有花里胡哨、眼花缭乱的各色“课”饰,没有慷慨激昂、虚伪做作的表演技巧,有的只是和风笑语、向下向下再向下的目光,叩问叩问再叩问的执着:课堂?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作家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一书中如是谈“选择和技巧”:“技巧越高辗转腾挪得越好就离真相和本质越远。我宁愿选择笨拙地度过一生。”这就引起又一个追问:课堂的真相、课堂的本质是什么?自然,笔者首先想到的是教师,进行有准备的教学。当年胡适和鲁迅的做法给我们示范过,但其风格迥异:曾有人论胡适的教学,说他像个惊叹号,善于激励青年,回到教育上就是激发求知内驱力;而鲁迅的教学则更像个大问号,总是推说不知道怎么办,促使青年去冥思苦想,强调自主学习。

那么,怎么做才是有准备的教学?如何在教师指导和自主学习之间达成平衡?“有准备”(intentional)即行动是有目的,在头脑里有一个目标并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计划。有准备的行为需要经过仔细的思考并且还要考虑到行为的潜在影响。

执教的七位教师,相信都在备课过程中仔细地研读了教材,精心选择了教法,预设了课程的生成及可能的生成。因此,才呈现了特色鲜明的不同课堂。以综合性学习课例《汉字王国》为例,上课教师是一位具有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反思性实践者:年年面对综合性学习这种课型,困惑于“如何教”和“教什么”这些问题。是照本宣科,按照教材提供策略,课内布置,课外自行完成,寻机进行展览了事,还是从儿童视角出发,立足儿童生活实际,切切实实地选择“学有始终,习之综合”?可喜的是,教师选择了后者,并试图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的选择,即整合“学生主导”和“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

“学生主导”这个术语指代主要根据学生兴趣和活动推进的学习经验(尽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提供活动材料和其他支持,例如,汉字字根、甲骨文字卡、字源探究卡)。用“教师主导”这个术语指代主要根据教师的教育目标推进的学习经验,尽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也决定了学习经验的内容。例如,学生提出的有关“月”字偏旁的字与“月亮”“闭月羞花”或者“做一个如月光般皎洁的人”靠自己已有阅读经验、人生体验而生成,“酉”“尊”“奠”的联系靠动手探索和调查,但是这些学习、思考、思维的过程都需要成人提供帮助。不管学生是投入自己主导还是教师主导的活动中,教师总是通过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提供学习支架而发挥重要的教育作用。

而且,关于选择的最重要核心逻辑前提是每一个内容领域的某些学习目标和技能似乎最好是借助学生主导的学习经验,而另外一些学习目标和技能似乎最好是借助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但是这两种学习过程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这就涉及到了教师的取舍。习作课例《班级捉“鬼”记》将习作范围聚焦到学生的生活实际,舍弃的是教材中“身边”“生活中”,选取的是“以班为本”的熟悉情境;《浅水洼里的小鱼》舍弃了情感指导,选取了三个朗读提示梯度呈现,写字教学环节中舍弃了教师范写,选择了微课进行书法技法指导;《安徒生童话群文阅读——选择》,选取安徒生童话名篇《拇指姑娘》和《猪倌》,舍弃了“中心思想”,选择了让六年级学生参与探讨故事主角的“爱情选择”,何止是学生,作为听课者的笔者不也收到了安徒生厚重的礼物了吗?

二、取舍与温度——从研讨中,感受有取舍有温度的教育人

课题观摩后是教师们从学科素养、识字教学、综合性学习、习作教学、童诗教学等方面进行专题研讨。梁雪菊以《基于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之思》为题,从“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引发思考,提出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应包括“语感”“想象”“思维”和“表达”。从教师层面来看,一是课程视野,二是教材意识,三是儿童视角,四是教学机智,并以展示的七个优秀课例为参照对象,步步为营,深入浅出。

梁雪菊在讲座中提出课堂教学“六问”:一问:不同阶段,学生需要哪些不同的学习内容来丰富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思想?二问:对于要引领学生奔往的前方,有没有另一条路径,存不存在另一种可能?三问:是不是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思考空间和充分的表达自由?四问:有没有呵护和鼓励学生充满哲思与诗意的言说?有没有关注和指导学生的语言面貌?五问: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追求,同样的环节,同样的方法,却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秘密到底在哪里?六问:教学有没有多向度追求?此六问,包含更大的教学的真相和秘密,更甚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和取舍,基于课堂却又高于课堂,立足教师却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仅研究“有准备的教学”这样的课,更要做“有准备的教师”。这是涉及到教学仁爱之心的大取舍、触摸教育温度的真情怀。

什么是有准备的教师?有准备的教师如何推动学生聚焦核心素养进行学习?由梁雪菊的“六问”以及七课五讲,是否暂时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有准备的教师”需要清晰界定学生的学习目标,选择能帮助学生达到目标的建设性教学策略,不断评估进展,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不管教师是第一次尝试性地运用这个策略,还是由于经验积累习惯性地使用这一策略;也不管行为是计划之中的,还是教学情境中的自发的,只要教师能解释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就是在实施有准备的教学。如同《安徒生童话群文阅读——选择》课堂上那个坚持认为“猪倌会选择公主的孩子”,如同《遨游汉字王国》中那个认为“做人就要如月亮般皎洁的孩子”,如同认为“露珠、蜂蜜是花儿的眼泪般玲珑心的孩子”……

小学阶段是学生母语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一生中言语素养基础奠定期。试想一位语文教师,手捧教材,心中有数,教法得当,胸有丘壑,课堂敞亮,童眼澄澈,那自然就是一位有准备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安·爱泼斯坦(Ann S. Epstein).高宽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有准备的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杨 杰

作者:李亚利

第4篇:做有尊严的教师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晚上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尊严撑起教育事业的蓝天》。

古往今来,有多少绝美的词语形容教师伟大,有多少崇高的称谓歌颂教师的神圣,当夜深人静,仰望灿烂星空的时候,我突然找到了一个更恰当的比喻,教师不就是那无数颗星星吗,平平凡凡,默默无闻,敢于寂寞,敢于清贫。用无言的大爱和尊严共同撑起教育事业的蓝天。

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我想首先要对教育怀揣着一份挚爱。热爱我们所站立的三尺讲坛、热爱我们所面对的全体学生、热爱自己手中所捧着的那个课本、热爱自己所在的单位和所相处的同事。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读书学习,从书香中陶冶自己的性情,历练自己的品味;向名师学习、向同事学习、向社会学习,“世事练达皆学问”。对自己的教学更应该有严格的要求和更高标准的追求。

教师岁岁年年“重复昨天的故事”,何时能停下脚静下心,扪心叩问:自己的专业有发展吗?有过教师的尊严感吗?是啊!光怪陆离的业务培训,公开课观摩,究竟能在自己身上沉淀多少呢?当在抱怨教师地位不高,对教育环境大发牢骚时,是否积淀过教师的底气,着力内在专业精神的生长,让自己“站立”起来,从内心体验教师的尊严,在教育的沃土上“潇洒走一回”呢?心里存有一份宽容与热爱吧,把对领导的抱怨、对学生的抱怨,权当作是成长中的苦难吧。要知道“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 我们都来努力地做一个有激情的教师吧,用我们的激情去装点我们灿烂美丽人生,用我们的激情去行走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更用我们的激情去点燃孩子们的人生激情.我们仅仅看到了名师今天的辉煌,却不知道他们也曾面对镜子苦练教态,也曾废寝忘食、灯下苦读„„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师,并不是老天给了他们更多的眷顾,而是他们比我们更执着、更有毅力,比我们更懂得:“机会总是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总是站在名师攀登过的教学高峰脚下瞻仰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却从没有或极少有人也想尝试去攀登。理想与现实仅一步之遥,名师不是用来崇拜和模仿的,我们应该循着他们成长的足迹,试着超越自己,然后学着他们的样子去攀登!编写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

第5篇:做有智慧的老师——《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

做有智慧的老师——《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教师之名乃卓越名师之名;教师之名源于教师之贤,贤者贤能,贤者贤明,贤者贤品,贤者受人尊敬也”。在魏书生老师主编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师》提到了这么一句话!当我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后,我更深深地感受到当一个好老师,最重要的拥有教学的智慧,正如教育家昆体良所说,“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字,但其内涵却是值得我们一再地深思的,正所谓一言即道出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真谛。教育的目的不仅仅为了传播知识,最主要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作为老师,我们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变传统的“要我学,教我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我要学,我会学”,这样孩子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独立地探究,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在智慧的课堂中,老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计,灵活诱导和推波助澜。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应该是探索者、实践者和发现者,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和本领,而且学会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对学生来说才是终身受益的。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才是真正有效的,才能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理我们将这句话用于我们的班级管理上,可以说:“管是为了不管”。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让学生管理班级,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人人参与班级管理,首先要摆正学生的位置,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明确目标后,事事放手,尊重他们的主观意愿,让他们有主人翁的意识,从而增强了管理班级的责任感。

不敢说事必躬亲的班主任就不是一个好的班主任,但他一定不是一个聪明的班主任。

读了《做有智慧的教师》后,使我感悟很深,我明确了新时代的教师不但需要有勤恳、奉献的精神,更需要在平日的教学中善于积累、思考和总结、升华。做个有智慧的老师,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第6篇:做有魅力的教师

一、案例

这几天,不少大学都放假了。近几年从六中毕业的学生,陆续回母校看望老师。办公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师生聚在一起,回忆美好的高中生活,畅谈激情澎湃的大学生活。在学生看望的老师里,高中时代的班主任和高三的任课老师居多,也有些是高一高二时的任课老师。学生之所以能回家后很快来学校看望老师,是因为学生对这些老师有着深厚的感情,或者说,这些老师用个人魅力打动了学生。

二、分析

高中时代是人的一生中一个非常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发展的好坏,对其一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作为老师,我们的教育对他们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应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的学生应崇拜老师。那么,如何做一名有魅力的老师呢?

1、老师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具有个性鲜明的教学风格,有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个科研型的老师,懂得发展自己,更能善于反思,因为反思需要底蕴,而阅读可以滋养底气,懂得终身学习,走在“读书潮”的前头,具有主动求知的愿望和意识,具有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毅力。

2、教师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3、教师的魅力表现为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热爱和尊重学生表现在,他们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他们胸怀博大,能容的下性格各异与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学生,他们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的长者,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关心学生的思想品质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更会把学生的喜怒哀乐、寒热冷暖放在心间;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们不是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们对学生的过失,采取的是宽容的态度,相信并让学生自己纠正过失。

4、教师的魅力表现在美好的自身形象。教师的穿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自身形象首先包括穿戴应当端庄、得体,既体现职业特点和个人气质,又不失亲和力,教师的穿着应当跟上时代,应当体现出“职业美”和“现代美”。

第7篇:做有才、有情、有德的教师

让师德的光辉照亮我的青春

古语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之于教师,正如灵魂之于生命。因此,师德建设不能只流于表面,成为一种口号、一纸空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端庄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关爱人。

一、有才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长流水。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见闻,精通教学业务,才能将最准确,最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敬重和信赖。所以教师每天都要抽出

一、二个小时来博览群书,在知识的海洋里吸取营养,提升自身的学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偶像。

二、有情

这种情,是来自教师对工作的热情。俗语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艰辛而清苦的,教师每天要进行着大量平凡而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们应来之则安,着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奉献,勤勤恳恳,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每天踏进校门,报以学生一个微笑,给与学生一次称赞,带头捡起地面上的一片垃圾,以充满激情的姿态上好每一节课,做学生心目中的阳光老师。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要有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火热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

三、有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在各个方面都应为人师表。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对老师而言,我们最大的回报莫过于看到自己精心设计的课堂吸引了学生;看到他们上课时那专注的神情、满意的首肯和慧心的微笑;看到他们在自己的感召下,逐渐在精神上成长为独立自主、富有责任心的人;这一切都是在喧嚣的物质世界中体会不到的灵魂震撼和幸福,为我们教师所独享。所以,即使没有任何物质回报,老师们也会用这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学生的生命,创造人间的纯净。

“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学生会如影随形般地模仿我们的一言一行,师德的提升才应该根植于我们内心世界的丰富、文化底蕴的提升和人格素养的完善。“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让我们守住心灵的宁静,创建出德高、才广、情深的精神家园。

第8篇:《做有创意的教师》培训教案

培训时间:2017年4月13日下午:16:00 培训地点:煤洞校区多功能教室 培训教师:匡华 培训学时:2学时 培训内容:

专题

三、创意教学活动

在教学当中,我们就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内化过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主题

1、实物演示

使用实物演示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前,教师应对演示材料做充分的准备和检查,以保证演示顺利进行。

第二、演示材料的形象与演示方法及演示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要和学生认识实际相符合,尽量避免产生错觉和错误的理解。

第三、演示也要突出重点,使学生抓住对象的主要部分,掌握知识的本质。

第四、演示过程中要做必要的说明和讲解。 第

五、演示要和语言密切配合。 主题

2、图画再现

教学中应用插图,是课堂中最方便最经济的教学手段。 1.巧用插图,处理好教学的几个环节。 2.巧用插图解决好教材的几个要点。 3.巧用插图,训练好学生的综合能力。

欣赏艺术品的过程就是欣赏者在创造的过程,面对一幅精美的插图,学生很难做到不去思考,画面背后的内容,自然,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进行画面的扩充,虽说画面不辽阔,但学生脑中的天空也许是辽远的、深邃的,这就是联想和想象的效果!

主题

3、音乐渲染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心灵,直接,作用于人的灵魂,因而音乐的巨大感染力是不言而喻的。

在人文学科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升华,渗透,德育教育音乐将会发挥它无限的魅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音乐在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具体的作用。

第一,音乐,在课堂导入时调动性兴致。 第二,音乐,在教学中帮助突破重难点。 第三,音乐,在指导朗读时促进感悟! 第四,音乐,在课堂中营造乐学氛围。 第五,音乐,在课末创造余音绕梁的效果。 主题

4、语言描述

教师的语言描述是一种专门的工作语言,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用语言表达艺术,强化语言管理,充分展示语言的力量。

1.教师语言艺术给学生带来的深远影响。 2.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第一,教学语言要简洁、概括。 第二,教学语言要科学、严谨。 第三,教学语言要幽默、有趣。 第四,教师语言要生动、形象。 主题

5、环境创设

课堂教学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创设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情景,使我们的课堂更新鲜,更有趣更亲切,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之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设法让学生带着好奇的身临其境的状态进入文本,去浏览那片新的天地,让学生产生兴趣。

第一,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第三,创设竞争情景,让学生得得进取之乐。 第四,创设音乐情景,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第五,创设动作动手操作的情景,满足学生参与需要。

第9篇:随笔读《做有智慧的教师》有感

《做有智慧的教师》 这本书是7位教师精神家园的缩影,是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研究的结晶,也成为了考问自我、敞开心扉的空间。他们在叙写、反思和追问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生命质量无疑也得到提升。记得一位哲人说过:“不要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因为它是你最珍贵的财富,只有记住这些路,才能走好以后的路。”这本《做有智慧的教师》就是他们的教育实践与智慧的宝贵财富,是他们教育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厚重的铺路石。

读《做有智慧的教师》的教育叙事,我深切感受到,教师每天都会遇到新情况,需要解决新问题,每天都有鲜活、生动的教育故事发生。这百篇的故事既有对“孩子,你是幸福还是悲哀?”、“要强扭这颗孩子的‘瓜’吗?”等培养学生方面的冷峻思考,也有“帮助孩子告别网瘾”、“给孩子们一个网络上的家”的呵护与关爱;既有“当老师,你幸福吗?”、“教师,你有良好的习惯吗?”的教师人生自我考问,也有对“给台阶后,再拆台阶”、“情中育人,事半功倍”的教育策略的探寻„„

这一个个真实生动、耐人寻味、启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了7位教师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凝聚着老师们教育实践的智慧和经验,它闪烁着老师们思考的火花。

这些具体鲜活的故事背后,都隐藏着教育的规律、原则和方法,优秀教师就是这样不断积累大量生动典型的案例,逐渐形成了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智慧。这种实践智慧积累得越多,教师的专业成长就越快,教育教学也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世事洞明皆学问”,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在反思中都会迸发出新的智慧,可见这本书是借 教育叙事来,讲述鲜活故事,并从中捕捉到科学的教育规律、原则和方法。 《做有智慧的教师》的教育叙事这本书也让我知道:做有智慧的教师就要打开交流窗口,多向互动交流,打破教育现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获得四面八方的教育、教学思想营养,教育博客是当今教师成长的一个平台,善加利用,就会起到促进作用。

教育博客的出现,打破了教育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创造了一种与现实保持沟通交流的新形式。“叶晓龙”这个教育博客在虚拟世界中实现了多向互动,参与博文交流、回复评论的,既有学生和家长,也有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既有本校的老师,也有外校的老师。

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可以让更多的校外人士走近教育,关心校园生活的丰富多样,了解教师工作的艰辛,学习教育子女的策略方法,感悟教师人生的真正价值。

与校外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可以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真诚切磋,热心研讨,经常进行有效和深入的互动交流,必将促进更多的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

与校内教师进行互动交流,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平等、合作、开放的教研氛围,开展深度探讨。网上交流消除了拘谨,使得交流更加深入、理性和完善,它是校本教研的必要补充,也能够使教师获得成长的不竭营养源。由此让我想起一件我从教的往事 : 网上交流由来已久,孩子们之间都互通 QQ号,此时有几个孩子就向我要QQ号,我的回答是: 没有。孩子们脸上是失望,回到家里这事 一直在我脑海萦绕,静下沉思,我做了个决定,学会用电脑,学会上网,申请 QQ号,开始与孩子们 ,亲友,同事互动交流。这样增强教师 ,学生,亲友,相互学习,关心及更融洽师生,亲友,同事等关系。

这本7位教师记录教育教学实践、思考、研究的结晶的书, 的确是本书值得一读的好书。读后让我受益匪浅,坚定地做个有智慧的教师。

上一篇:干部廉政建设承诺书下一篇:如何找人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