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语言认识

2022-12-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诗歌语言认识

诗歌教学语言的文体规约

摘 要:诗歌教学语言的文体规约性,是语文课程本质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文体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具体化,还是和谐教学的要求。诗歌教学语言的文体规约性主要指:诗歌文体的凝练性和蕴藉性要求诗歌教学语言具有意蕴美;诗歌文体的节奏感和韵律性,要求诗歌教学语言具有音乐美;诗歌集中概括的抒情性要求诗歌教学语言具象化。

关键词:诗歌教学语言;文体规约;意蕴美;音韵美;具象化

“在语文学习中,言语本身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审美对象,其音韵、意蕴及呈现形式,均给人以美感。”[1]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课程观强调了美的体验在课程实践中的重要性,以审美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教学更应该注重课堂审美体验的生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课堂审美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课堂审美体验重要的生成性和表现性因素。而在实际的诗歌教学设计和实践中,许多教师往往不能结合诗歌的文体特点使用教学语言,使得教学语言无法与教学内容和谐互融,导致教学语言单一,教学风格固化,教学缺乏个性和张力,从而限制了和谐教学和深度教学的发生。

一、教学语言文体规约的必要性

(一)语文课程本质的基本要求

语文本质上是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课程。言语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言语表达的示范作用。教学语言是教师知识传授的载体,也是言语表达的生动示范。因此,教学语言是语文课程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媒介。而言语表达贵在“得体”,“得体”是言语表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依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得体”的解释,“得体”的内涵包含言与行两方面的得当。因此,教学语言作为教师的职业语言,“得体”也应是基本要求。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语言要依照课文的文体特征,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又包括有声教学语言(比如课堂上师生双方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话语)和无声教学语言(比如师生的体态语、板书等)。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必须依靠具体的言语表达实践才能得以提高,而课堂教学语言则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重要的言语表达实践。因此,使用“得体”的教学语言,是彰显语文课程本质的基本要求。

(二)语文教学“文体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具体化

“文体”自古以来就是文学创作和鉴赏中一个基本概念,在古代文论中有不少论述体现了文体意识。如曹丕《典论·论文》:“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曹丕所说的“雅、理、实、丽”直指文体的特质,体现了鲜明的文体意识。严羽《沧浪诗话》:“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严羽将“体制”放在诗法之首,是从创作层面指出文体的重要性。而在教学层面的“文体意识”要求,可以从语文课程标准中窥见一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从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和口语交际”部分开始有了明确的文体知识与目标。“阅读”目标与内容第5条要求“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第6条要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在第一、二、三学段中的教学目标与“口语交际”目标中,由于是小学阶段,主要侧重于基本的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到第四学段,“阅读”目标与内容中开始涉及多种表达方式的学习和应用,开始涉及文体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文体区分的知识和能力,以及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在“口语交际”目标与内容中,也提出“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而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阅读教学目标中,也有明确的文体意识。“在高中语文必修课程的阅读和鉴赏教学中提出了十二条目标,其中第四条和第八条都是从文体的角度出发,要求在阅读和鉴赏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文体知识,不同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表达方式。”[2]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和指南,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既然有明确的文体知识和能力目标,那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予以落实。教师教学语言的文体意识要求,可以说是教师自身对语文课程标准中文体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践行和具体化。

(三)和谐教学的要求

和谐教学是课程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所倡导的理念。和谐教学实际上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并在教学关系融洽、教学要素协调、教学进程有序、教学情感交融状态下所进行的教学。[3] 教学要素协调是和谐教学的核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是最重要的教学要素。教学内容对教师和学生具有先天的制约性,教学内容的个性特征决定了教师应该怎么教、学生应该如何学。从文体的角度来看,教学内容又是由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构成的。教学文本的文体特征就是教学内容的特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语言理应受文体的制约。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教学和谐,也才能实现深度学习。否则,教学语言与教学内容背离产生的冲突,必然会消解教学内容本应具有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二、诗歌教学语言文体规约的内涵

诗歌教学中教学语言的文体规约指诗歌教学应该结合诗歌的文体特点,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语言。

(一)凝练性和蕴藉性特征规约下诗歌教学语言的意蕴美

诗歌不同于小说、散文、戏剧等文体,它具有语言凝练含蓄、结构跳跃跌宕、情感表达高度意象化的特点,诗歌的主旨也往往具有多义性。这就要求诗歌教学语言应该具有意蕴美,要避免用毫无韵味的大白话教学。这就如我们用大白话翻译《春江花月夜》,绝不可能传达出诗歌应有的意境和韵味一样。相比较而言,在文言文教学中,能将文言文翻译成准确明了的白话文,则是成功教学的表现。所以,文言文的教学语言追求简洁明了,也就是我们说的“化”。但是诗歌教学则不然。诗歌教学语言不能太“化”,而应有适当的“留白”,给学生留下应有的自我理解和感悟的空间。也就是我們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诗歌教学中,师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应重在对“意”“境”的体悟和感会,教学中必须适当保留诗歌应有的“艺术留白”。教学语言太平白直接,甚至将诗句一一对应成白话文,则属于对文本的过度解析,对诗歌的美是一种损害。就如同《庄子·应帝王》中所载“混沌开七窍而亡”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袁爱国老师在《诗意的消解与建构——新课程背景下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举了这样一个案例:

当学生提出看不懂“(沉默的)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这句诗时,教师解释道:“这是一个感动的场面,应该是说大家从来不曾对农民说一声谢谢,如果说一声,农民的干枯的眼睛也许会被这泉涌的热泪润湿。”

对此,袁老师认为,用疑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意蕴更好。一问:眼睛为何干枯?是因灾难痛苦而泣泪成血,还是因苦苦期盼却无因无果?是因瘦弱老迈而目断神枯,还是因生活赤贫而满目枯干?二问:“干枯的眼睛”何以依然期待?是饥饿期待温饱,还是动乱期待和平……[4]比较引文中教师用直接具体的解读方式和袁爱国老师设计的用发问的方式解读,我们很容易感受到二者教学效果的区别。袁爱国老师妙就妙在“不说透,不说死”,对学生的疑问,不是用直白的陈述句直接表述自己的理解,而是用疑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引而不发”,为学生留下了想象空间,很好地展现了诗句原有的意蕴美,同时也起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

(二)节奏感、韵律性特征规约下诗歌教学语言的音乐美

“诗、乐、舞三位一体”,诗歌自古和音乐舞蹈有着天然的联系,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美。而“朗诵”是文本的有声表达,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语言形式。这就要求诗歌朗诵较之于其他文体,要更加注重节奏、语速和体态语。一般来说,五言诗分为两顿三节拍,七言诗分为两顿或三顿。只有根据内容确定好节拍,读出鲜明的朗诵节奏,才能展现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美。正如张海燕所说,“诗歌朗诵时要根据古典诗词特点,重点强调韵味和节奏”[5] ,“能通过朗读或朗诵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魅力,进而与文本、与作者对话,获得对作品形式和思想的深层次认识,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获得语文与审美素养,这才是语文课最终的教学目的所在”[6]。诗歌朗诵和其他文体的朗诵无论在要求上,还是技巧上,都有明显区别。比如诗歌朗诵强调声音要能体现情感的起伏,要有渲染力。而散文的朗诵介于诗歌和小说、寓言、童话之间,既不大起大落,也不夸张渲染,主要是用朴实、真切的声音表达真情实感。许多与朗诵有关的著作,也经常会按文体来分栏。比如张海燕《经典诗文台词朗诵技巧》一书的第三章就是“不同文体朗诵方法”,包含“诗词朗诵,散文朗诵,寓言故事朗诵,小说朗诵,演讲词朗诵,戏剧、影视台词朗诵等”。可见诗歌朗诵作为重要的教学语言形式,也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

此外,在诗歌朗诵中还有一种极具特色的教学语言形式:吟唱。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歌与音乐的联系最紧密,诗词吟唱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诗词吟唱很好地展现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美。在诗歌教学中对诗歌进行吟唱,不仅能展现其独特的教学语言形式,还能促进学生对诗歌音韵美的理解,促进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悟。正如白居易在《与元久书》中所言:“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 对古典诗词而言,由于古代诗词音乐溯源与音响复原面临诸多困境,我们很难按照古谱的要求来吟唱诗词。但是我们可以不必拘泥于原始乐谱,完全可以根据自身教学需要,创造性地吟唱诗词,比如可以用普通话或者各种方言开展吟唱,也可以为诗歌按照现代乐谱知识谱曲吟唱。“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的这一首《苔》诗,被乡村教师梁俊和他的学生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唱红了。如果这是课文当中的一首诗,梁俊老师和学生用在《经典咏流传》舞台上的方式教学这首诗歌的话,无论是从课堂教学氛围,还是教学效果来看,也一定会十分出彩。这堂课的教学语言就是吟唱,无须任何额外的言语阐释,学生就能领会体悟诗歌的思想和情感。梁俊老师吟唱的《苔》启发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吟唱可以成为我们最具诗歌本色的教学语言形式。

(三)诗歌集中概括的抒情性规约下诗歌教学语言的具象化

晋代文论家陆机在他的《文赋》中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集中概况的抒情是诗歌的审美特征之一。诗歌不具有小说表现生活的直接性和逼真性,也不具有散文反映现实生活的写实性和现场感,它是通过具有概括性和典型性的意象来呈现一个审美化的世界。[7]那么在诗歌教学中,师生在与高度概括性和典型化的文本进行对话的时候,必须将意象化的情感具象化,如此教师、学生、文本各要素之间才能实现顺畅和谐的交流对话,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教学性。比如,我们在学习顾城《一代人》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诗的时候,教师必须将诗句中“黑夜、眼睛、光明”等意象用非意象化的语言来解读。教师或者指出诗人用这句诗表露了被“十年浩劫”耽误了美好时光的青年一代决心战胜蒙昧、追求光明和真理的坚定信念;或者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个性化理解“黑夜”的意象。因为诗歌主题具有多义性,“黑夜”既可指“十年浩劫”,也可以指学生自身经历的挫折、困难等。因此,诗歌教学必须将诗歌高度概括性的情感,用具象化的言语予以表达。诗歌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具象化倾向。诗歌教学语言的具象化倾向与前文所述的蕴藉性和意会性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针对诗歌意象的解读和思想情感的把握来说的,后者是针对诗歌艺术留白和诗歌意境的解读来说的。当然,教学语言不可能一成不变,更不可能模式化。诗歌教学语言的具象化和蕴藉性相辅相成,正是教学语言丰富性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张力的表现。

语文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教学语言对语文教师而言不只是传道授业的载体,也不只是教师的一种智慧和生命活动,它还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重要表征。因此,对语文教师的言语能力要求,不能停留在普通标准上。增强使用教学语言的文体意识,提高使用具有文体风格的教学语言能力,有利于防止教学风格固化和模式化,也有利于促生和谐教学和深度教学。[8]

参考文献:

[1]李大圣.语文教师的角色特征及其职业追求:基于言语交际视角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4(11):50-52.

[2]阚楚楚.文体意识关照下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7.

[3]孟庆男.和谐教学的文化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0(3):28.

[4]袁爱国.诗意的消解与建构——新课程背景下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语文建設,2006(11):38.

[5]光明明.“朗诵”里的学问——读《经典诗文台词朗诵技巧》[J].语文建设,2012(17):79.

[6]张海燕.经典诗文台词朗诵技巧[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62.

[7]刘海涛.文学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5-86.

[8]李松林.深度教学的四个基本命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0):8-9.

作者:张家波

第2篇:两岸诗歌语言的差异及其成因

摘要:诗歌的语言表达有两大系统,一是意象性,一是音乐性。在台湾,在这两大系统里,分别达到最高境界的是洛夫和余光中。目前,在大陆,在许多中青年手里,在生命意识和语感的幌子下,口语诗已经蜕变成了“口沫诗”、“口水诗”、“顺口溜”。没有思想,没有修辞,没有音乐,没有诗;只有口语。写诗要有底线,在诗歌中应用口语也是如此,要把泥和沙分开,还要把鱼和龙分开。口语在入诗之前,应该先进行沙里拣金的工作,然后,对“言”进行一定程度的“文”的工作。不一定让口语变成美语,但一定要把它变成诗语。否则,口语入诗将使诗变成非诗。

关键词:两岸诗歌;语言;差异;成因

今天,随着两岸诗歌交流的频繁化和日常化。两岸诗歌语言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这种现象在香港和澳门的诗歌语言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诗歌语言内部都是五花百样、众声喧哗、纷繁复杂的。如果把众多的个案采集到一起,一一进行检视,那么,任何一种归纳都会与某些个案矛盾。为了使讨论相对有效,我只能采取两种维度。一是历史的,二是总体的。

诗歌的语言表达有两大系统,一是意象性,一是音乐性。

有人说,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以音乐为中心,而现代诗歌则以意象为中心。

如果用这种说法来解释西方诗歌的历史发展脉络,可能有一定道理。因为,在浪漫主义之前(包括以豪斯曼、哈代、王尔德、丁尼生、阿诺德和朗费罗等后期浪漫主义者),西方诗歌中的音乐性确实要重于意象性。从庞德标立意象主义之后,西方诗歌在很大程度上向着意象性倾斜。之所以说这种说法只有一定的道理,是因为,在西方现代诗歌的第一波高潮——可能也是最重要的——象征主义那儿,意象性和音乐性不仅并行不悖,而且并驾齐驱。无论是以波德莱尔和兰波(解放前译为韩波,台湾依然沿用)为代表的早期象征主义,还是以叶芝和艾略特为代表的后期象征主义,都是如此。在当今西方诗歌的版图上,象征主义的影响高于意象主义。因此,意象性和音乐性仍然是诗歌的双翼。在西方人的诗学论述中,我没有读到过“现代诗歌以意象为中心”的观点。因此,中国人有那种观点,只能是对现代诗歌的误读和错觉。产生这种误读和错觉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音乐性在翻译中因为太难实现而被丢掉了:二是自北岛之后,确实有相当多的中国诗人宠幸意象而把音乐打人了冷宫。前者由翻译家负责,后者由论者本人负责。如果用这种说法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表达,则至少错了一半。因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这两套系统同样至关重要。庞德在“拿去”中国古典诗歌时,之所以独标意象而忽略音乐,也是出于翻译难度和个人倾向那两个原因。的确,“意象”,正如“意义”,是比较容易移译的,所谓“意译”者,某种程度上就是“译意”,这“意”包括意义和意象,但是,“音译”却太简单,仅仅局限于某个词的“音”,并不包括诗歌的音乐性。从翻译学的原理来看,诗歌音乐性的翻译问题也一直悬而未决,是让翻译家最为头疼的技术难题。弗罗斯特说,“诗歌是在翻译中丢掉的东西”,指的是“诗歌的音”,因为“意”通过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保留的,哪怕是不太高明的译者都能差强人意地做到这一点。而“一首诗在听觉上的生命,有其不移的民族性,所以容易‘译掉’”。庞德当年懒惰而不负责任地干脆绕过了或者说抛开了音乐性,而直取意象性,突然举起意象主义大旗。在他,只是把中国古典诗歌误用了一把。有人把他的这种误用(故意的)说成是“创造性的误读”,但是,这样的误读也是毁灭性的。它使许多对中国古典诗歌不明就里的西方人以为。中国古典诗歌及物而不及音。更加不幸的是,这种谬种流传甚广,一直到了中国,而且还得到了中国学者的拥趸,他们拿来欧美现代诗歌中的一条支流来概括我们自己诗歌的主流(不仅是现代诗歌而且包括传统诗歌)。他们睁眼瞎似的,明明知道意象主义源于中国古典诗歌,却恁是不承认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性(我有另文论述这一问题,此处不赘)。

在台湾,在这两大系统里,分别达到最高境界的是洛夫和余光中。1982年,台湾诗刊《阳光小集》曾举办“青年诗人心目中的十大诗人”票选活动。结果余光中第一。洛夫第五。但在十个单项评分项目中,“洛夫获‘意象塑造’第一,余光中在‘音乐性’上独占鳌头”。当然,如果说洛夫对音乐性不予理睬的话,那么余光中对意象还是蛮重视的。就在那次票选中,在“想象力”这一单项上,他和洛夫“二人同分领先群雄”。而“想象”者,本身就是“意象性”的思维。诚如《韩非子·解老》曰:“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余光中的诗歌也同样充满了意象。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更好地来论证或理解,余光中作为“纵的继承”的代表,确实更加全面地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而洛夫虽然早年曾提出“新民族诗型”。倡言“意境至上”和“中国风味”,作为“对纪弦‘横的移植’论的及时反应”。晚年则提出“大中国诗观”,迷恋“表现东方智慧的老庄和禅学”。但是,他早年的口号似乎是故意与纪弦叫板,表面上跟余光中同调,内心里却与纪弦有“戚戚焉”。正如他晚年所总结的:“《创世纪》五十年来先跋涉过西方现代主义的高原,继而拨开传统的迷雾,重见古典的光辉。”他研究禅学。也是为了在诗歌中把禅与超现实主义进行辩证的结合。“意象大师”洛夫的意象中心主义是“意象派大师”庞德的意象主义的移植。即使在他引进其他风格流派时,也是以意象主义的原则进行甄选和改造,例如,在对意象的营造上,洛夫、痖弦他们着力于象征,但他们省掉了象征主义的音乐性追求。沈奇用庞德关于意象可分为主观意象和客观意象的理论,来阐释痖弦诗歌中的非意象成分,认为那些成分“实则大都仍是深含有意象效应的,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态出现在诗中而已”,可谓慧眼独识又切中肯綮。洛夫晚年转向中国古典诗歌挖掘资源,他所遵循的原则也还是意象中心主义。他说,要“试着以象征、意象和超现实诸多手法,来表现中国古典诗歌中那种独特美学”。他所强调的是他一贯强调的“象征”和“意象”这两个概念。

“纵的继承”和“横的移植”这两大口号,是从1950年代开始在台湾叫响并落实的。在这两个相互对立的口号下,台湾诗人都写出了质高量多的作品。正是由于这两个口号是对立的,台湾诗歌更加呈现出了健康竞争的勃勃生机和多样多元的葱茏气象。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洛夫、痖弦、张默和商禽等人之所以酷爱用象征性意象,是因为这样的意象能以暗示、委婉甚至晦涩的手法和效应,曲折地表达他们澎湃于内心深处但又不敢公然喊出来的忧闷情绪和反抗意识。

关于那些年代言论上的不自由,洛夫曾说,他们在《创世纪》“创刊号”上“代发刊词”中说到“政治性格”和“战斗诗”,“只是当时(五○年代)大环境中社会脉动的一种不自觉的‘跟风’,一种出于无奈的政治表态,决非我们衷心服膺的诗美学上的终极追求”。关于在那个不自由的言论环境下,诗人如何用高明而隐晦的文字策略转化巨大的心理压力,痖弦在1981年写的《现代诗三十年的回顾》一文中说得很是透彻:“五十年代的言论没有今天开放,想表示一点特别的意见,很难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超现实主义的朦胧、象征式的高度意象的语言,正好适合我们,把一些社会的意见和抗议隐藏在象征的枝叶后面。”所谓“政治性”,是指“反共”,所谓“战斗性”,是指“反攻”。这“二反”作为以蒋介石为首的台湾政府的两项基本原则,不容讨论,更不容质疑或反对。其实,当时有很多人慢慢知道,“反共”只是政府用以转移人们注意力的一种策略,“反攻”更是安抚人心的一种权宜之计。因此,人们疑虑重重,议论纷纷。国民党为了稳定人心、巩固军心,不惜动用镇压和杀人等在逃亡台湾前惯用的伎俩。大家心里想说的“一点特别的意见”,就是“反攻无望”。雷震就是因为说出了大家心里想说的这点意见,而且是公开地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就被治了罪——领了10年的牢狱之灾。政府这种以警效尤的做法虽然卑鄙,但是奏效。雷震案使人们看清了政府的嘴脸,也认清了自己所处的局势。政府当年哄他们离开大陆来到台湾时,说过不了几年就能打回大陆;但是,现在,他们明白,蒋介石已安于台湾一隅,他们将陪着“老头子”终老那个岛屿,哪儿都去不了。他们感到自己被欺骗了,被放逐了,被禁锢了。许世旭先生称这段时期为“孤绝”时期。诗人们本来是社会的良心、人民的喉舌、大家的号角,他们有话要说,但又怕祸从口出。不过,蒋介石政府在大陆时似乎就有那么一种不是雅量的雅量,只要文人们不是骂上门去,懂得用种种修辞手段装饰并掩盖不满和反叛:审查官们会睁一眼、闭一眼。审查官们的逻辑可能是,连他们都轻易看不出来名堂的作品,老百姓更看不懂,也就谈不上被感染,被盅惑。被激发,被云集,从而揭竿而起了,所以,就饶了它们。这种放文学一条生路的做法,促成了现代文学的发展,也使台湾诗歌在艺术上拥有相当大的折腾空间,那是诗歌生存的条件。当诗歌靠语言生存的时候,语言就得闪展腾挪什么都干,左冲右突什么表现都有。这从反面促进了诗歌语言的丰富与杂糅。

那时,在大陆,诗人们没有那样幸运。同样是政治高压,但表现方式不同。大陆的政治高压有三个特点:这种高压是全方位、全民性的,没有遁逃的余地;高压下有狂欢。群众之所以愿意与高压合谋,不是因为迫于高压,而是因为他们被注射了某种欣快药液,变得很容易满足,很容易狂欢,同时变得没有头脑,没有自我,阴谋家很好地利用了中国老百姓“知足常乐”、“苦中作乐”的精神胜利法,并且用它来对付那些不满足于现状的人;这种高压是全息性的,而且直接转换为文学内部的高压,因文学而得的罪名很容易就能罗织出一大堆。文网恢恢,疏而不漏。在以高压手段进行文学内部的整顿时,首先出局的就是正在台湾流光溢彩的现代派,因为现代派是资本主义的文学,而且是属于颓废的资产阶级,颓废的标志就是玩形式主义,现代派被认为是形式主义的东西。象征性意象中的“意”往往藏得比较深,审查官们看不懂就生气,一想。连他们(他们自视甚高)都读不懂,更何况老百姓?于是,更加生气。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要保证作家写的东西人人都能懂,否则就不允许写。从此,在现代主义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象征性意象很快就被清除出了中国诗歌。这就斩断了当代中国诗歌与西方现代派的联系。

本来,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相当一部分诗人已经积累了许多现代主义的写法。如果解放后,能让他们继续写他们喜欢写的那种诗。那么,与西方虽然隔绝,关系还不是太大。他们可以挖掘古典资源,像余光中那样对古典诗歌进行现代化处理,使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相互辉映。因为一开始古典资源被认为有利于克服历史虚无主义而得到了保留,但是,古典+民歌的模式被简化成了民歌——只此一家。因为,据说,古代诗歌还是太难懂,连白居易那些被认为妇孺皆知的作品都让广大半文盲的干部群众感到头疼,所以就免了。而所谓的新民歌,倒确实是人人会写,人人能懂。但是,象征性意象没有了,甚至连一般性意象都少得可怜。音乐性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多得曲大于词,诗意被音乐压倒甚至取消了;而音乐本身也是千篇一律,寡淡乏味。从此,大陆诗歌被高度一体化、简单化了。诗歌语言也空泛、僵化到了极点。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诗歌在政治高压下还能有生长的可能,而且长势相当茂盛,收获不可谓不丰;而大陆诗歌却在政治高压下全面崩盘、萎缩、惨淡。其终极原因还可以追溯到两边领导人的个人爱好和品性。蒋介石基本上是一介武夫,不尚文,也不赏文,自己不写,也就不太管别人怎么写,只要不骂他本人是独夫民贼法西斯就行。所以,在他允许的范围内,反而让诗人们的语言行为任意恣肆。诗人们悲观绝望、要死要活、发狂发癫,只要是在语言范畴内,而不落实到实际行动,他一概不管。而毛泽东因为本身就是诗人,所以,会直接插手诗歌的内部事务。他排斥新诗,尤其是现代派的新诗,因为那样的诗法跟他的写作路子完全不同,而且他没有受过有关的训练,根本看不懂。他也不许大家学习古典诗歌。所以,当时大陆只有两类诗歌,一是毛泽东诗词及其仿制,二是数以亿计的新民歌。毛泽东诗词有好作品,但以牺牲整个中国诗歌的现代化进程为代价,这一代价太沉重了。新民歌则根本就不是诗。

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继位,父子权力交替顺利完成,台湾社会出现了政治松缓的局面,诗歌也得到了更加利好的发展空间,大陆诗歌却还在文革的熊熊烈火中跳大神,给伪神当祭品。直到1980年代初,随着毛主义时代(华国锋时代是其尾巴)的终结,朦胧诗作为大陆先锋诗,稍事喘息、探察后,就采取了狂飙突进的姿态。早期的朦胧诗跟“孤绝”时期的台湾现代诗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在1970年代,尤其是后期,大陆的政治形势有过松动,即高压下有过出口,那些出口就是朦胧诗最初出现的契机。北岛们不仅能读到西方现代派诗歌,还能读到大陆解放前的现代派诗歌,他们学着用现代派手法写下了最初的一批朦胧诗,艺术高超地展现了人在政治高压下的焦虑、恐惧与绝望,还有郁闷、孤愤与反抗。但是,所有这些情绪都与当时社会所要求的氛围不合,朦胧诗人们最初的写作之所以也动用大量修辞手段,不是为了美学上的需要,而是因为他们有话不能直说,不敢说尽。哪怕是在最为激越的时候。也让人觉得他们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曲折的手法正好暗合了他们被扭曲的心灵,颠三倒四的文法正好对应于那个混乱不堪的

社会,充满暴力、强行扭断与嫁接的词语搭配正好暴露了专制与残酷的政治现实。北岛跟洛夫一样,也热衷于象征性意象,也对音乐性心不在焉。正如江弱水所指出的,北岛的诗“要求我们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目视而不以口诵耳聆”。

朦胧诗崛起之后,很快风靡全国,成为诗歌爱好者效仿的最高榜样。1980,年代中期,台湾诗歌登上大陆,由于与朦胧诗惊人地相似,也很快引起轰动效应,“多多少少地激活乃至滋养了大陆当代诗歌创作,成为在翻译诗之外,又一脉更为清新而亲近的源头活水。部分青年诗人和诗爱者,更有找到中国诗的‘原乡’的欣喜,借鉴有加,追恋不已。两岸诗人在这一段时间里,可以说,度过了极为热烈的诗的‘蜜月期’”。由于台湾诗歌长期稳步发展,而大陆诗歌长期停步不前,台湾诗人,至少在80年代,在大陆诗人面前,即使没有老师般的荣耀感,也有先行者的优越感。反正在偌大的大陆,他们一点都不怵,成名的台湾诗人到大陆来,都受到明星般的待遇,他们心怀的也是施与诗学的念头。

当年我接触到朦胧诗是在中学时代,接触到台湾诗是在大学时代。我与台湾诗歌也有过热烈的蜜月期,我甚至读过整本整本的席慕蓉的诗。但这段蜜月期很短。朦胧诗对我的影响至今还在,台湾诗的影响几乎消失殆尽了。这不是说朦胧诗强占了先人的特权,而是因为我当时发现,台湾诗吸引我的主要是新颖而独到的语言技巧,比朦胧诗人用得更加成熟、老练而稳健。我当时已经能大量直接阅读到中国自己的现代主义诗歌和原汁原味的英美现代派诗歌,我发现,台湾诗人所用的那些语言技巧在那两类诗歌中早已存在。而台湾诗人的心理范式与我的精神图式并不十分对应。所以,我很快就疏远了台湾诗歌。当然,后来,直到现在,也还读,但已经没有了最初相遇时的那种热烈的感觉。

台湾有相当良好的教育与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氛围,同时对欧美的开放几乎是到了不设防的地步。余光中和洛夫这两位台湾诗坛的“大佬”都是英文系出身,都曾沐浴过欧风美雨,在语言上都有欧化问题,都曾做过化欧的努力,而且做得相当成功,值得长期被欧化语法困扰的大陆诗歌好好借鉴。这两位元老又都曾着力吸取中国古典诗歌的资源,都曾做过化古的努力,但收效并不让人满意。原因之一是,他们毕竟是英文系出身,直接处理古汉语还不是那么顺手。原因之二是,他们都比较轻视中国现代诗,不注重从中吸取资源。王富仁、吴思敬等学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包括诗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可与古典并起并坐的传统;但洛夫同意郑敏的观点,认为,现代诗没有大师,所以也没有形成传统。我们先撇开这个争论。我认为,起码现代汉语在某些现代作家那儿已经锤炼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散文如朱自清、老舍、钱锺书和张爱玲等,诗歌如戴望舒和卞之琳等。余光中对这些现代先贤不仅不尊重并继承其文学汉语遗产,还写过贬低性的评价他们的文字。与洛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在现代史上,台湾文学只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小小的余脉和分支,尽管包括胡适、梁实秋、苏雪林和台静农等在内的许多现代文学家都转移到了台湾,但是,后来台湾的现代文学研究始终相当弱,根本无法与大陆相比。现代文学对后来的所谓台湾文学的影响也比较小,纪弦是戴望舒诗歌阵营里的人,本来可以把中国现代诗歌的已有成就带到台湾,并且发扬光大,但他一到台湾,却把戴望舒他们所创造和积累的文学语言经验丢开了,反而举起了“横的移植”的“全盘西化”的大旗。本来可以由他作为桥梁,让现代诗歌过度到台湾诗歌。但这一良,陛现象并没有出现。余光中他们看到这位前辈自己先从现代诗歌阵营里逃出来了,也就不再想到他的桥梁作用,他的逃跑还影响了现代诗歌的声誉,影响了现代诗人在余光中、洛夫等人心目中的形象,余、洛等人不敬重中国现代诗,纪弦应该负一定的责任。从胡适到戴望舒等,有多少天才的诗人已经做过多少化古的努力,积累了多少宝贵的经验。但余、洛等人似乎视而不见,妄图跨过现代诗,重新靠自身去化古,使其成功的概率有所降低,使其成功的日期大大推迟。在他们早年和中年的许多诗作中,都有浓重的文白夹杂的现象,让我们想起了1920年代的许多诗歌的语言现象。尽管有人认为:“在很多时候。文言句式的遒劲,文言辞藻的凝重,会给一首现代诗带来某种异质性,使之呈现为多层次多元素的奇妙混合。即使不考虑如何丰富诗篇的内在基质,它们也可以调节语言的速度,造成节奏的变化,以挽救清一色‘现代汉语’的率易平滑。”叫旦笔者以为,“遒劲”和“凝重”等效果并非一定靠“文言”来实现,甚至不是靠“语言”来奏效,更多地应该来自诗歌作者的精神、意志和气度。所以,笔者始终认为,文言出现在现代汉语诗篇中并不妥当。文白夹杂现象不是好现象:只能表明作者化古的功夫不到家。锤炼现代汉语的功力还不到位。

当然,跟许多大陆诗人相比,台湾诗人的古文造诣要略胜一筹。因为在前者的诗作中,甚至连文言的影子都找不到。更不用说对文言的化用了。文言的化用使现代汉诗言而有文。笔者赞赏卞之琳等人的主张,诗歌的基本用语应该是现代口语,但绝对不是把口语直接放人诗歌,而是要把它作为原料,经过切、炒、焖、煮、烘、烤、焙等手法的加工,再呈上公共饭桌。在对口语的加工过程中,如果能用上文言——不仅作为调料,而且作为配料——那么,就能起到添色增香、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能是向古人学炼字的功夫,台湾诗人深知“诗歌语言不是日常语言,即使诗人使用日常语言,也不是在日常语言的意义上来使用”。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多、比较好,当然,有时甚至会做过头。正如陈仲义所说:“不管是纯语言嬉戏,还是应用文体流布,台湾诗人似乎更愿意在工具载体层面上运作,即在主体意识统摄下,精当地加以利用,这样,生命意识与语言意识的结合就不那么紧密了,冷静的技术处理倒成了热门货。”

目前,在大陆,在许多中青年手里,在生命意识和语感的幌子下。口语诗已经蜕变成了“口沫诗”、“口水诗”、“顺口溜”。没有思想,没有修辞,没有音乐,没有诗;只有口语。正如沈奇忧心忡忡地指出的:“口语诗正演化成为一种技术难度最小的汉语写作,或偶有一点冲击力,但基本上无品位性可言,其诗质稀薄的负面因素,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遏制住这股来势凶猛无比的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诗歌浊流?看来,台湾诗人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写诗要有底线,在诗歌中应用口语也是如此,要把泥和沙分开,还要把鱼和龙分开。口语在入诗之前,应该先进行沙里拣金的工作,然后,对“言”进行一定程度的“文”的工作。不一定让口语变成美语,但一定要把它变成诗语。否则,口语人诗将使诗变成非诗。

责任编辑 刘保昌

作者:北 塔

第3篇:探究中学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首先阐述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其次陈述在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必经之路:“感知——理解——鉴赏——创造”。学生在直觉中感知审美;在理解中引发与作者情感的融合;在鉴赏中再现拓展审美。然后正确引导学生去审美。同时还要注重运用一系列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为重要,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当然为教学提供优越的条件,而触发学生审美的情感,让其做到声情并茂也缺一不可,因而朗读这一教学方法是永远不会落后的。

一、“感受-了解-欣赏-创新”是养成审美能力的必由之路

在美育的教学中,学习的一方在用心感受审美,在思考把自己的感受与作者情感达到融会贯通,在鉴别中再度展现审美,最后在审视美丽的创新中达成理解与情感的升华。

1.在直觉中感受审美

大家对事物的认知,都是把感觉事物做为开端。优秀的语文题材是写作者感知人民生活的结果,炫丽多姿的外部世界是作家感受的非间接目标和创作的一大源头。从另一角度看,感觉又是美丽状态的门户。审美一定要有某个对象当作外来刺激,主要借助感受才可以升华出美感。在文学的欣赏和鉴别里,主要个体一定要借助感受与审视对象发生关联,才能制造出美感。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发挥自己的能力最大化把学生的视、听觉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唤起学生感知审美的能力。

2.在审美中激发情感共鸣

教育的功能就是在审美教育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以透过感性认识理性,从而把握问题的实质,只用这种由表及里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在字里行间里读懂作者的真实情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与之产生共鸣。从事教学工作,经常会遇到一些优美的文字,要把好的文章选择出来,引导大家按照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思考,比如老舍的文章《济南的冬天》讲课时,笔者就会把文章里面精彩的语言“济南城……暖和舒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拿出来,慢慢的读给大家听,让学生进入情境,理解文章含义、感受作者独特的魅力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常用方法与途径

1.让学生通过审美教学,最终学会独立审美

独立审美是美育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所以,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激励就显得弥足珍贵,教师的讲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自学更是对教学效果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教学相长说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为所有能有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学习,基本都是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方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都适合合作学习这样的模式,对于学习新知识是如此,对于领悟“美”的真谛也是如此,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传统的教学都是简单的“授--受”的转换,教师只管宣扬自己的观念和主张,学生只管被动的接受,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教学效果差。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审美情操

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带有很多的科技因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教学手段和工具层出不穷,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机,认真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在课件制作中,都要充分运用录像机、投影仪、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将声、图、信息以多样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调动起来,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增强审美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真正的走入文章深入,去体会作者情感的波澜,愉快的学习,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教师要重视自身形象。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要处处注重自身修养,从穿戴,到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之间,都要做到模范,板书要书写规范,美观大方,朗读用语规范,带有感情,语言艺术运用充分,风趣幽默,以身示范。尤其是个人的道德修养一定要加强,因为一个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势必影响学生观念的形成,教师一定要站在为学生负责的高度,塑造自身,带动群体,以真善美的形象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第二,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课堂上的熏陶,也要延伸到课堂之外,进行良好的课外教育。学生的学习生涯很漫长也很短暂,要充分利用课内课外两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理论是实践结合,美学与文学结合,在文字的激扬当中,更加深刻的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进而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生活。

第三,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高尚、健康的审美观,当今社会,存在一些不良现象,上网玩游戏,赌博,打架在中学校园时有发生,甚至于一些不发摊贩将一些黄色书籍卖给学生看,损害了校园形象,带坏了校园风气,腐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教师要时刻把握班级活动动态,一有苗头性倾向,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真假观、善恶观、美丑观,培养完善的人格和美的情感。

作者:李金玉

第4篇:中班语言认识解放军

【学习】

【活动名称】认识解放军 【设计思路】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给幼儿一些良好的榜样,能激发起幼儿的积极情感。平时在班上小朋友们排队时,队伍总是歪歪扭扭的,但当老师一说:“谁像解放军”时,小朋友们便马上站好,并且声音洪亮地回答:“我像解放军”,在小朋友们的心里,解放军的形象是高大的,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可是他们只看到威武、勇敢的解放军,却不知解放军平日生活和训练的艰苦。为此我设计了这节课,树立身边解放军的榜样,让幼儿把对自己被关怀和爱的感受转化为关心他人、爱他人的情感。 【内容与要求】

1、了解海、陆、空三军的着装形象与工作任务。

2、喜欢解放军,认为他们是了不起的人。 【材料与环境创设】 课件、阅兵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解放军叔叔吗?你知道解放军叔叔是干什么的吗?

2、师幼共同小结:解放军在保卫着我们的祖国,让我们过着幸福和平的生活。

二、认识海陆空三大兵种。 出示照片“海、陆、空”三位军人的图片,师:在你们的周围看到过他们吗?他们是谁?(他们是最可爱的解放军)

1、认识海军

(1)出示海军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海军的着装,并出示“海军”字卡。

(2)引导幼儿说说海军在什么地方作战,使用哪些武器。

(3)师小结:海军在海上作战,保卫着我们的领海。

2、以同样的方式认识空军和陆军。

3、比较海陆空三军的服饰和武器。

(1)海军:着白色服装,负责海上的安全,在船上和敌人斗争。 (2)陆军:着绿色服装,负责陆地上的安全,在陆地上和敌人斗争。 (3)空军:着蓝色服装,负责空中的安全,在天空中和敌人作斗争。

三、看录像,进一步感知海、陆、空三军。

1、看录像(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剪辑而来)。

2、提问:他们在做什么?(阅兵)。他们是怎么踏步的?(脚伸得很直,手臂弯曲、很有力,有时还要敬礼等。)他们踏步的时候排的队伍是怎样的?(是方形的,很整齐)

3、幼儿学着做做自己喜欢的解放军。

第5篇:古代诗歌鉴赏:诗歌语言鉴赏

永州一中唐检民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注意对诗歌含蓄、精炼的语言作些解读。

2、掌握鉴赏语言的方法和表达的注意点。 教学重点:

掌握鉴赏语言的方法和表达的注意点。 教学难点:

解读诗歌含蓄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二、推敲字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晴景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三、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四、体会语言风格

(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二)、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三)、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五)、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1995年高考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五、熟悉作家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郊寒岛瘦

六、实战演练

(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五、六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王国维称之“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故用“大”;边塞荒凉,没有奇观异景,烽火台的浓烟更醒目,一个“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一个“直‘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黄河一览无余,所以“长”;一个“圆”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和“直”,把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了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而“波撼”句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但是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气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三、四句写远景,用星垂原野、大地苍茫、月涌江流的雄浑壮阔的夜色美景与一二句形成强烈的比照,衬托出诗人无比深重的孤寂凄苦的愁绪。前四句明写景,实抒情,在美妙壮丽的景色中暗寓着诗人难以名状的愁苦。

(四)、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 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三、四句写祠堂内的所见所闻,用“自”、“空”道出了祠堂的满目荒凉和寂寞,抒发了作者睹物思人的深深情怀。

(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参考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七)、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

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作者sina

第6篇:教你认识婴儿的体态语言

婴儿在学会说话以前,有着丰富多彩的体态语言,它包括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的变化。科学家们曾饶有兴致地研究过数千名婴儿,发现这些变化并非出于偶然,而是具有心理活动的意义。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研究婴儿心理学的斯克佛教授所著的《婴儿面部表情与心理活动》一书中,分析了婴儿的面部表情语言,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6个月时,婴儿会张开双臂,身体扑向亲人,要求搂抱,亲热,若陌生人想要抱他,则转头将脸避开,表示不愿与陌生人交往。

7-8个月时,婴儿会以“拍手”和笑脸表示高兴,在父母教导下会以“点头”表示谢谢,对不爱吃的食物避开,并以“摇头”表示拒绝。

9-10个月时,婴儿会用小手指向去哪里,或用小手拍拍头,表示要戴帽子带他出去。

11-12个月时,婴儿除了以面部表情和动作来表示体语外,还会伴以各种声音,比如嘟嘟声(表示汽车),嘎嘎声(表示小鸭),以及用简单的单词音来表示自己的意愿。

总之,在孩子1岁之内,有成千上万的信息是通过婴儿的体态语言向父母传递的,而每个婴儿的传递方法也各有不同,父母应细心观察婴儿的体态语言,了解其心理需要,才能促进彼此之间的交往

第7篇:认识水果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

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儿歌《果园里》选材来自小班上期《水果缤纷乐》主题教育活动,水果是幼儿生活中喜欢又熟悉的食物,水果有着的形状、颜色、不同的生长环境等都在吸引幼儿关注、好奇的目光,激发起幼儿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果不同的生长环境,丰富认知经验。

2.学习儿歌并感受儿歌问答式的句式。

3.感受问答式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资源PPT,水果图片若干、音乐《泼水歌》。

幼儿经验准备—了解水果长在哪里。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课件演示法、启发提问法、观察法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宝贝们,刚才老师接到一个电话,是我的好朋友小熊打来的,小熊告诉我,他即将举办一个“水果聚会”,在聚会上能吃到各种香甜可口的水果,我很想去参加,可是小熊说必须先完成一个任务,才能去参加,宝贝们,快来和我一起听听看,小熊给我布置了什么任务。

二、学习儿歌

1.出示PPT1,和幼儿一起仔细倾听PPT里小熊提出的任务,了解水果不同的生长环境。

?教师:宝贝们,这是哪里啊?——小熊的果园里

水果宝宝都去哪里了?——水果宝宝都藏起来了

我需要找出几种水果?——三种

?教师:我可等不急了,要马上去把这三种水果找出来,咦?水果在哪里啊?我左瞧瞧,右看看,(突然)哎呀,什么水果呀?趴在地上,差点把我都绊倒了!宝贝们?你们快帮我想想,什么水果是长在地上的呀?----(幼儿大胆猜测)和幼儿共同验证。PPT

2?教师:已经找到一种水果了,我得赶快找出第二种,我左瞧瞧右看看,藏哪里去了?这儿有棵树我来瞧瞧,哎哟,什么水果落下来砸在我脑袋上了,哎哟,好疼呀!到底是什么水果啊?藏在树上?------(幼儿大胆猜测)和幼儿共同验证。PPT

3④教师:还剩下最后一种了,可是老师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咦?这里怎么有个藤架,宝贝们,会不会有什么水果是结在藤架上的呢?-----幼儿大胆猜测)和幼⑤儿共同验证。PPT

4教师:老师已经把三种水果都找到了,现在就要准备去参加聚会了,咦?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参加聚会啊?想啊?那我打个电话给小熊问一问。(做打电话状)然后播放PPT

52.出示PPT,一起来听听小熊的三个问题,引导幼儿练习说儿歌。

引导幼儿用“苹果,苹果藏树上”的句式回答。

PPT6问题句型“什么水果藏树上”

“什么水果地上爬”

“什么水果结藤架”

请幼儿练习问句句式。

教师:我请一个宝贝来提问,看看其他宝贝会不会被你考倒。

?请幼儿一对一提问,回答。

请一位幼儿提问,其余幼儿共同回答。

?男宝宝提问女宝宝答,女宝宝提问男宝宝答。

教师:宝贝们的问题都回答正确了,可以和我一起去参加聚会了,哎~~~要不我们把刚才的问题和答案变成一首儿歌送给小熊作为礼物吧!

音乐PPT7

出示水果图片,幼儿根据展示图片练习提问与回答。

三、创编儿歌

教师:提问小朋友还认识其他水果吗?他们都分别长在哪里?你会怎么问?又会怎么回答呢?

四、结束部分:

好了,宝贝们,我们赶快去参加聚会吧!让小熊听听我们送给他的这首儿歌,他一定会非常喜欢。出发咯!

第8篇: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粗浅认识

张丽华

中国语言文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写的字是中国字,但讲的话可能不是地地道道的汉语。

大家知道,现在的普通话是属于汉藏语系,主体为北京方言,但是中国历史上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故都,除明朝外,其他四朝全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北京这个地方自古胡汉杂居,湖人统治的时间可能比汉人还要长。所以,北京话是满语、蒙语和北方方言的混合语种,是胡音。在1928年国民政府定国语时,北京话仅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战胜广州话,广州话差点成了国语,其实那才是地地道道的古汉语。

中国人数学好,这也和语言文字有关系。随便给你一串数字,比如2784392,如果你的母语是汉语,看一遍保准能立马说出来,母语是英语就惨了,差不多要忘俩数字,说明了中国汉语单音节发音对数学及其运算对于其他语言来说有很大的优越性。那么有人会说,不就记串数字吗,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如果你记电话号码用英文,因式分解用英文,求全等三角形用英文,你肯定一个头,两个大。

当然,中国的文字虽复杂,但形体优美,最重要是中国字可以练,听说过靠写中国字出名的,听说过靠写中国字吃饭的,但是你听说过靠写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出名的吗?听说过靠写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吃饭的吗?没有,中国字在本身上就有一种形体美,一种它国文字无法比拟的美,为什么外国人喜欢中国的书法?因为他写不出来,

他们的文字不具备这样的形体美,所以才喜欢中国的书法。

中国人常说:“字如其人”。从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品行、素养,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换个外国文字,你能看出那么多来?况且中国文字有笔画,笔画不对,这字就不好看。写外国文字就没笔画,比如英文大写“F”,你可以先写一竖再写两横,也可以先写两横再写一竖。在这方面,中国文字也有它的优越性。

中国的语言文字绚丽多彩,博大精深,乃人类的瑰宝,文明的精华!

张丽华

第9篇:诗歌语言教案

鉴赏诗歌的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析炼字型题目的方法。

2、分析诗眼型题目的方法。

3、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难点:

高考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式及答题要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迁移训练”用讨论法。

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高考要求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又要准确把握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正确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

教学要点:炼字 教学流程:

一、提问方式:a.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b: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模式:这个字意思是×××(或:运用了什么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形象(或:景色),描绘出了×××情状,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情感。

三、炼哪些字 炼动词

例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临时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

炼形容词

例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春意盎然,热闹非凡的景象。 例句:流光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流光容易“流光容易把人抛”点出感叹时光流逝之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来具体表现时光的流逝之快,突出了无尽的愁绪。

3)特殊词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拟声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四、学生课堂练习(大本P124至P125页的习题,重点做两个高考题)。教师在学生练习讨论后予以点拨,明确答案。

五、作业:

大本“对点精练”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炼句 教学流程:

一、古人写诗讲究构思,往往一句诗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全诗的思想,即所谓的炼句。鉴赏炼句,就是抓住诗歌中关键的句子进行品味,分析其在全诗的结构、表情达意、升华主旨等方面的作用。高考对于“炼句”主要有以下的考查形式:1.诗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一诗句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

2.某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3.某句运用方 法 点 拨

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读诗句的内涵。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解读其内涵,结合具体语境概括诗句的内容。

第二步:抓住其中的一点(写法或内容)简析。 第三步: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答题范式: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结构和主旨)

三、事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溪行① [唐]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降,空悲远游子。

〔注〕①本诗是天宝十二载(753)秋后,李白游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时所作。

北宋评论家胡仔认为李白的“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比唐初诗人沈佳期的“船如天上坐,人似镜中行”句,“虽有所袭,终译益工”。你同意他对李白诗的评价吗?请简要评析。

答: ①同意。

②李白的的诗的确显得更加工整流畅。 诗人以“鸟度”对“人行”,对仗工整;

以“明镜”比喻清溪,以“屏风”比喻群山,比喻清新。

③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倒映在清清溪水之中,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阅读下而一店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孤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2)联系全诗,说说诗中的颔联是如何表现诗意的? 答:

①“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 ②“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③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四、学生课堂练习(大本P125至P126页的习题,重点做两个高考题)。教师在学生练习讨论后予以点拨,明确答案。

四、作业:

大本“对点精练”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诗歌的语言风格 教学流程:

一、明确题目的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或者:

①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②谈谈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③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④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二、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三、答题步骤:

①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②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 古代诗歌语言风格常用词:

清新

平淡

质朴

绚丽

明快

含蓄

简洁

洗炼

(教师根据学情,依据大本P127页“考点分析”可逐一举例讲解,也可有重点的讲解)

(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二)平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

(三)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锦瑟》。 补充内容:诗歌的个人风格类举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五、作业

理解并背诵语言风格常用词语

第四课时

处理习题(学生先自己做然后教师展示答案,个别点拨,有所侧重)

上一篇:课堂教学案例总结下一篇:求职面试自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