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局年度工作要点

2022-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地税局年度工作要点

教育部2004年度工作要点(摘要)

2004年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以农村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重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不断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1.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不断引向溅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组织实施《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研究制定《2020年教育发展纲要》。根据党的十六大的总体要求,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勾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蓝图,努力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3.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握好各项教育事业的发展节奏。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准确定位,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和战略措施。做好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研究制定教育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措施。

4.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制定《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诚信教育,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法制教育和国防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8.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大力宣传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全面准确地宣传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工作思路和重大部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激励教育战线干部群众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认真做好第20个教师节纪念活动和宣传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表彰优秀教师,促进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

二、落实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9.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启动并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以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建设。切实抓好中部农村地区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积极推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高水平、高质量“普九”。认真做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妇女扫盲教育工作。

10.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县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管理责任。积极配合做好核定县级财力工作,落实中央、省、地(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增强财政困难县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能力。完善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确保校舍安全。推动各地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并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学梭正常运转。进一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范围,推动各地健全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助学制度。

11.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大力推进“三教统筹”。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在实现国家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紧密结合农村实际,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大力开展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实施“高校农业科技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充分发挥高校在推进“农科教结合”中的重要作用。

12。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着力抓好中西部地区试点工作,加强指导和协调,大力推进农村学校三种模式现代远程教育的建设。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来源多样化。积极配合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

13.继续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认真做好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推动中西部农村地区县中建设,多种形式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发展幼儿教育。继续发展特殊教育。

14.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深入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工作并逐步推广,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切实加强围绕新课程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加强国家和省级新课程教学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大中小学实验教学改革和技术课程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健全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度和教材选用制度。坚持并完善小学升初中就近免试入学制度,研究制定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录取新办法。

15.坚持健康第一,大力開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推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提高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质量。健全学校卫生安全责任制和监测机制,做好饮食卫生管理和防疫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加强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反毒品教育。继续提高艺术教育课程开课率及教学质量。

16.加快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做好编制核定工作,严格编制管理,建立编制报告和定期调整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严格掌握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服务期制度,引导和鼓励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任教,加大教师交流力度。

17.全面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加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继续教育和全员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以新理念、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开展新一轮教师培训。组织优秀教师高层次研修,加强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进一步加大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力度。

18.切实做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继续推进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教育支援工作,建立“县对县”、“校对梭”教育对口支援制度。扩大城市和东部地区职业学棱面向农村和西部地区的合作办学、联合招生的规模。认真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19.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落实国务院“每年检查一次”的要求,组织对西部“两基”攻坚的督导检查。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加强对不同类型地区教育分类的督导和评估。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的机制。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推动中小学校评估工作。加强督导机构建设和队伍培训,完善督导和监测手段。

三、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2.继续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地(市)级政府的统筹责任,鼓励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实施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33.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面向就业、面向市场,进一步转变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大力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计划”,加快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实用人才。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模式,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实行灵活、多样、开放的职业教育模式。

3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统筹各种教育与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和广播电视大学的作用,建设终身学习公共资源平台。积极推进建立非全日制教育培训学分认证与积累制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加强自学考试管理,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探索开放式继续教育新模式。

35.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推动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积极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引导性培训和工作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企业职工在职业余学习。

36.继续贯彻《国务院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加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继续加大“双语”教学和改革力度,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积极鼓励和引导高层次人才向西部高校流动,做好教育援藏、援疆项目工作,继续办好内地西藏中学(班)和新疆班。支持西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办好一所较高水平的大学,支持高等院校扩大定向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和建设民族预科教育基地。

37.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語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加快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重视语言基础资源的建设。做好语言文字生活监测和社会咨询服务。加强评估、培训、测试和宣传工作,推进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加大推广普通话工作力度。搭建高水平的语言文字平台,优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环境。

38.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建设以师范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为先导,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沟通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推动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加强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制定教师教育机构资格认证标准和课程与质量评估标准。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召开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推进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

39.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加快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和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的升级扩容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与建设,促进建立国家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校园网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推动示范性网络学院、数字化校园、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研究开发数字化实验和虚拟实验系统,创建网上开放实验系统。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

40.大力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推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尽快颁布。按照“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原则,进一步促进独立学院健康发展。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权益,认真落实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大力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支持和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促进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41.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推动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依法落实教育财政拨款“三个增长”政策,保持教育经费持续稳定增长。认真做好部门预算工作,努力争取和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经费。进一步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建立社会投资和捐资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企业。严格教育经费管理,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42.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全方位、高层次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吸引和支持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和为国服务工作力度。深化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改革,加大高层次人才选派力度。继续完普来华留学生管理制度,扩大和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与层次。加快实施“汉语桥工程”,启动境外“孔子中文学院”建设,积极推进中美网络语言教学合作项目,改革和完善汉语水平考试管理办法。贯彻落实《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细则》尽快颁布,积极引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优质资源。继续加大教育涉外工作监管力度。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合作与交流。继续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做好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议组织筹备和召开工作。

五、坚持依法治教,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管理水平。

43.完善中国特色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全力做好《义务教育法》修订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尽快完成修订草案并上报国务院,力争尽早通过。全面启动《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和《学位条例》修改工作,开展起草《学校法》、《终身学习法》、《教育投入法》和《教育考试法》的可行性研究。积极推动各地制定配套性的教育法规和规章。

44.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革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清理教育行政许可项目,建设相关配套制度。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制定、宏观调控和监督指导方面的职能。完善教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加强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做好教育普法工作。加强科学民主决策。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实施教育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共参与度。

45.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全面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纠正招生、考试等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继续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力度,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推行“一赞制”,在城镇高中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进一步规范高等教育收费行为。加强对各项教育工程和项目的监督与审计。

46,进一步加强教育部机关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兴学习之风、实干之风和团结之风,建设学习型机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工作责任制,健全机关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深化直属机关干部人事工作改革,加强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的培养培训。继续做好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进一步改善机关工作条件和职工生活。

(本文第5、6、7、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条略)

第2篇:地方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探微

地方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为了行使职权,提高效能,每年制定年度工作要点,以作开展年度工作的指南。可见,制定工作要点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目标设计,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根本,也成为了地方人大常委会一项基础性工作。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人大工作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因此,制定工作要点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改革发展稳定、关切社会热点焦点、紧扣民生问题,使工作要点成为开展年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工作要点的制定,在实际工作中证明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界对此理论研究方兴未艾。随着人大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也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对如何科学制定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工作要点的性质

人大工作具有很强的法律性、程序性和规范性,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也有其相应的法律属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由本级人大产生,向本级人大负责和报告工作,受本级人大监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听取和审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是人代会的法定议程。通常情况下,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表述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另一部分是提出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对于新的一年常委会工作任务和安排,一般是就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外事交往以及常委会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总的思路和要求。人代会上对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进行表决,决定是否批准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从人大常委会依法接受人代会监督,并向其报告工作的角度看,年度工作要点必须严格按照上一次本级人代会批准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相应的决议,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人代会决议的有关原则要求细化、具体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这就决定了年度工作要点是规定人大常委会在新一年开展工作活动的方向、范围和程度的指导性文件[1]。工作要点的程序性和规范性,主要体现在提出渠道、通过以及修订等环节,以下相关章节将作进一步阐述。

二、制定工作要点的基本做法

上述着重从法律属性方面阐述工作要点的性质,对于如何制定工作要点,属于程序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关于工作要点制定程序,多数地方人大常委会没有出台具体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对其年度工作要点的制定程序也没有明确规定[2]。现在通常的做法是,每年年初人代会结束后,地方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的综合部门根据人代会关于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决议的原则意见,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后起草工作要点,再经主任会议审议通过。有的经主任会议讨论后,再提请常委会全体审议或表决通过。关于如何审议通过工作要点的做法,从公布的有关资料看,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立法工作计划、监督工作计划,都是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委员长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从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通过做法了解到[3],做法主要有三种:其一,工作要点由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吉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广东、海南和陕西等省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做法相仿,由主任会议审议通过年度工作要点,并印发常委会会议和相关单位。其中吉林等省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要点同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监督工作计划经主任会议通过后报省委批准再印发。其二,北京、河北、黑龙江、湖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点先由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再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其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点先由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再提请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并印发。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把由主任会议通过的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和监督工作计划作为工作要点的附件。以上三种做法,各地人大常委会大多数依照各自的工作惯例和方法来制定工作要点,基本没有出台具体的程序规定。

三、工作要点的内容构成

工作要点作为人大常委会全年工作的总议程,具体列明了常委会一年计划完成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由于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甚相同,以及在不同时期工作各有侧重点,因此,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从部分省、直辖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工作要点了解到[4],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内容构成:立法工作、监督工作、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工作、代表工作、常委会自身建设。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内容构成,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推动和规范保障作用;加强监督工作,推动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与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保证地方国家机关有效运转;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加强人大研究与宣传工作,提升人大工作水平;发挥人大特点和优势,做好人大外事工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内容构成,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加快推进立法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做好人事任免工作;以发挥代表作用为主线,积极推进代表工作;以提高履职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从具体实践看,因为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人大相关职权,工作要点的内容构成也因人大的职权而相对固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在内容构成上基本效仿全国人大的做法,同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安排。工作要点内容构成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包括立法、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代表工作和常委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对于没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重点突出在监督、代表工作和自身建设这几方面。

四、关于工作要点的几点思考

工作要点经一定程序通过后,它对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但实践中,工作要点的法定地位、选题渠道、提出程序以及有效落实等方面还值得深刻研究和探索,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掣肘工作要点的科学制定,也影响人大权力的有效行使。

1.突出工作要点的法定地位

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决定了人大依法履职的法定地位。从法律属性角度看,工作要点作为常委会年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人大工作中具有法定地位。在实际工作中,常委会部署全年工作时,要以工作要点为遵循,对工作要点的每项工作统一组织实施,将其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或专门委员会,确保实现常委会年度工作目标。各委员会要制定落实常委会工作要点的具体措施,把自身工作有机融入常委会总体工作之中,自觉维护常委会工作要点的法定地位。

2.拓宽工作要点的选题渠道

工作要点是常委会年度工作指南,工作要点的选题直接影响到人大工作的开展和质量。制定工作要点要不断拓宽选题渠道,讲求大局、重点与实效。首先,要体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将党委的发展思路、长远规划、重大决策等意图体现在工作要点中,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与党委的部署同向合拍;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最根本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交通、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民生问题安排到工作要点中。其次,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人大的职权赋予了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委员会进行调查研究,为常委会行使权力提出意见、建议和议案的基本职能,各委员会每年应重点选择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集中力量,进行调研,为常委会制定工作要点提供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就自己关注的问题深入调研,以专题发言或联名提出议案的形式向常委会提出并吸收到工作要点中。再次,紧密结合代表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常委会工作要点要紧密结合代表工作,将常委会领导和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以及代表培训、代表建议办理等活动纳入工作要点,同时也将代表专题调研、执法检查、视察和工作评议等嵌入工作要点。最后,与“一府两院”同步。常委会工作要点的选题要和“一府两院”工作目标相结合,重点选“一府两院”需要加强或改进的事项,推进“一府两院”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3.规范工作要点的制定程序

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工作要点的制定程序,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大多数按照各自的工作惯例和方法来制定工作要点,这样缺乏规范性和严肃性,与人大工作特点不相称合。特别是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工作要点选题方面没有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征求意见,这不利于常委会组成人员有效参与常委会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工作要点也没有提请常委会会议通过,没有发挥常委会的整体功能和集体智慧。建议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其议事规则中明确规定工作要点的制定程序,首先在上一年底或年初由常委会办事机构向各委员会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发出工作要点征求意见函,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和专门委员会以及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党委中心工作,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根据工作职责,选题调研,并形成建议,常委会办事机构的综合部门根据所征集到的意见和人代会关于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决议的原则意见汇总梳理后形成工作要点初稿,再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形成常委会工作要点草案,最后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并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另外,工作要点通过后如需调整修改,必须经常委会会议通过。

4.保障工作要点的有效落实

工作要点制定通过后,关键在实施,这样才能保障常委会的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常委会根据工作要点进行细化分解,将具体项目落实到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和专门委员会等承办部门。各承办部门按照项目完成的时间节点实施,并将实施落实情况向常委会办事机构的综合部门汇总。对于未能及时完成任务或工作效果未能达标的,可根据人大机关相关的工作督办办法实施督办。工作要点完成情况汇总后,印发常委会会议。

注释:

[1][2]王立军:《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的几点思考》,载《人大研究》2008年第8期。

[3][4]内容来自吉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广东、海南、陕西、北京、河北、黑龙江、 湖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上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官方网站有关资料统计形成。

(作者单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综合处)

作者:许美群

第3篇: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的几点思考

2008年初,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先后都进行了换届,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履行职责开局之年的工作要点引起了笔者关注。长期在地方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的同志,对于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或称年度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年度工作要点)似乎都较熟悉。但若是从有关理论和实践操作层面仔细琢磨一番,在年度工作要点的草拟、修改完善、讨论通过及公布实施等环节,还有些值得研究探讨的地方。

一、年度工作要点的性质

这里所说年度工作要点的性质主要是指其法律属性。人大工作法律性和程序性很强,准确清晰地界定年度工作要点的法律属性涉及它是什么性质的文件,进而言之就是年度工作要点拟订、讨论通过的主体是谁,以及它在人大常委会工作中发挥什么样的法律效力、具有什么地位等问题。单纯从字面看,年度工作要点是指明确规定全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主要部分。也就是将来一年间计划要完成的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工作内容,而不是包括所有事项的一揽子工作计划。具体到地方人大常委会每一年度的工作要点,可以说是人大常委会一年间计划要做好、要完成和实现的主要工作任务和目标。年度工作要点是以人大常委会向本级人代会所作上一年度工作报告相应内容及人代会就该报告所作决议为依据的。通常人大常委会在向本级人代会所作工作报告中,大部分篇幅用于表述常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对新一年常委会工作安排比较简要,一般就立法、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代表工作和常委会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总的要求,较少明确列出有关工作的具体项目名称,显得较为原则;人代会作出的关于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常最主要的是明确批准与否,与此同时有一些强调、号召的表述,也不便对新的一年常委会工作安排提出具体要求;在换届之年的人代会上,常委会工作报告、人代会关于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的上述特点更为突出。从人大常委会依法接受人代会监督,并向其报告工作的角度看,年度工作要点必须严格按照上一次本级人代会批准的常委会工作报告和相应决议,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人代会决议的有关原则要求细化、具体化,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这就决定了年度工作要点是规定人大常委会在新一年开展工作活动的方向、范围和程度的指导性文件。除个别因特殊原因临时召开的人代会之外,听取审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是人代会一项法定议程;各专门委员会“关于上一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印发大会,作为人大代表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参阅文件。这里有几个问题,为保证人大代表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更有针对性,常委会上一年度工作要点是否也应当作为参阅文件印发代表大会?再者,年度工作要点有何法律效力?如何考量年度工作要点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没有完成(包括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没能完成既定工作任务)的情况怎么处理,等等,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二、年度工作要点的制定程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关于年度工作要点的制定程序,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市、县(区)人大常委会没有具体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对其年度工作要点的制定程序没有明确规定。从公布的资料看,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度工作要点,以及立法工作计划、监督工作计划,都是在2008年4月15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委员长会议通过的,代表工作计划则是在此之前的4月10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公布。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这一做法相仿,山东、江苏、黑龙江等省的人大常委会由其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年度工作要点和年度立法计划、监督工作计划,印发随后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会议;有的省人大常委会的五年立法规划也由其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并印发常委会会议。北京、上海、安徽、海南、广西等省级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要点先由其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再提报随后召开的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则由其主任会议讨论通过,交随后召开的常委会会议审议,但并不需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08年度立法计划和2008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分别作为年度工作要点的附件,在2008年2月召开的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讨论通过;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2008年度工作要点则是在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最后一次会议上分组审议草稿、全体会议表决通过草案建议稿的基础上,由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的制定程序大致有以上三种情形。深入分析以上三种情况,大都依照各自工作惯例或者常委会议事规则之外的工作程序性规定,其法律法规依据不很明确。根据法理,人大常委会由人代会选举产生,受其监督、对其负责、向其报告工作。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是对人代会决议关于新一年度常委会工作原则要求的细化、具体化,规定了人大常委会一年间工作活动的方向、范围和程度,事关重大,似应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范其制定程序为妥。再者,集体讨论、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责的主要特点之一;人大常委会的年度工作要点,顾名思义,是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就年度工作安排的共同意志表达,应由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共同讨论确定。在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的实践中,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采取由其主任会议讨论通过,而后印发常委会会议的程序似有不妥。诚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当中,主任会议成员和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人大常委会派出机构和内设工作机构、办事机构的部分负责人,以及驻会的专职委员占相当比例。在制定年度工作要点的过程中,从与有关方面沟通协调、协商提出有关工作项目,到起草、修改和最终定稿,人大常委会的上述委员通常都参与其中,在这一系列的参与活动中,上述组成人员的意见建议大都体现在了年度工作要点当中。尽管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其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年度工作要点之前,由其有关工作机构采取书面形式征求不驻会委员对工作要点草稿的意见建议,但是由于年度工作要点(草案)不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缺少起草修改情况说明这一环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不驻会委员更直接、更及时、更准确了解各自所提意见建议的研究处理情况,不利于常委会组成人员有效参与常委会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也不利于常委会整体功能的发挥。所以,建议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其议事规则中明确规定年度工作要点的制定程序,由主任会议在集中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交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更为适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和监督工作计划要向社会公布,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年度工作要点也应以一定方式向社会公布。

三、年度工作要点的内容

年度工作要点既然规定的是一年间计划做好、完成和实现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和目标,那么由于各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基础情况不同、年度工作侧重点各异,所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的内容也必然是各不相同。但无论具体工作内容如何不同,基本包括立法、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代表工作和常委会及其机关自身建设几个方面。对于没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来说,监督和代表工作就是主要内容了。年度工作要点规定的工作任务具体到什么程度、是否明确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限要求?比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做法,多数地方人大常委会2008年度工作要点明确了审议议题,年度立法计划和监督工作计划规定有关议题拟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时间要求。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据年度工作要点另行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将具体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专门委员会和办事机构、工作机构。按照2005年中共中央九号文件精神,加强人大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当前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突出重点之一。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其2008年度工作要点,制订并公布了代表工作计划。地方人大常委会特别是没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应比照全国人大常委会这一做法。其二,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推进,人民群众民主法制观念和政治参与热情日益增强,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开展民主法制理论宣传教育、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实践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也应更多地出现在年度工作要点中。其三,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目前许多地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地方人大常委会,服务服从于国家外交工作大局,立足本地实际,与相关国家地方议会或立法机关的交往蓬勃发展,这方面工作做了不少,取得的成效不小,在年度工作要点中却很少或看不到这方面内容。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综合调研处)

作者:王立军

第4篇:地税局人事工作要点

地税局2009年人教政工工作要点

以省、市地税系统人教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一保二强三基”的总目标,把握工和规律,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和特点,切实抓好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地税文化建设、教育培训、劳资档案、老干工作及自身建设,圆满完成上级和县委党组交办的工作任务,为促

进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一、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指导,抓班子和队伍建设

1、全年的理论学习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采取座谈交流、专题辅导、论坛讲座、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自觉学习,提高依法治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2、坚持学习制度、坚持“六有”的进行党组中心组学习,学习成员全年多少要有2篇以上质量较高的心得体会,并拟定全年开展一次读书竞赛活动,确保干部队伍政治业务素质得到新的提高。

3、进一步完善中层正职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落实公务员考核评比办法,达到正确评价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的目的,根据省局党组的“两个工作规划”,有针对性的

做好年轻干部的跟踪管理工作,积极实现,及时培养和锻炼。

4、进一步加强《荣誉奖励办法》,激发干部职工的创造力,积极参与“两争”活动,大力推进基层、基础、基本功“三基”建设,努力打造模范样板机关。

5、切实将民主生活会作为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措施来抓,重点放在对上一需整改的方面进行“查、访、测”,看科学发展观在工作中是否有成效。

6、根据今年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充实基层力量,人员配备上达到优化结构。

7、继续保持地税文化建设成果,在凝心聚力上开展一次大型主题教育活动,创建一个地税文化品牌。

二、加强教育和培训力度,实现工作新突破

落实好省市教育培训要求,讲究整体安排,突出培训重点,创新培训形式,降低培训成本,适时上网络教育项目,但年内要办好3个培训班:

8、科长、分局长培训班。积极争取市局支持,将培训班定在外地,学习重点是更新知识,提升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9、复退军人培训班。请外援授课培训,学习重点是税收法规。

10、新招人员培训班。通过培训新税收政策,达到提高依法治税水平的目的。

全年培训,将大力推行以考试代训、以赛代训、培训考核全按月考核,分季对现,实行奖优罚劣。

三、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劳资档案政策,做好基础基本工作

1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编办和省局湘地税发[2007]162号等一系列文件精神,提高机构编制依法管理意识,将机构编制管理轨道。

12、进一步健全本单位机构、职数和编制管理台帐,实行内设机构、直属机构、派出机构,领导职数配备,机关行政编、基层行政编、后勤服务事业编和事业编的分级分类的台帐式登记、报表和管理,不擅自设立机构、不超职数配备中层干部、不混编混岗。

13、以省局规范基层机构设置为契机,加大调研力度,围绕科学确定人员比例、科学配置征管力量、科学界定征管职责的目标,做到阵地不能丢、成本不能增、帽子不能少,最大限度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

14、加强对劳资政策的学习运用,推行工资津补贴零差错管理方式;加强工资台帐管理,确保台帐数据及时准确。

15、加强人事信息基础工作,人员发生增减、异动、变动要随时录入,保证人事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保证人事信息系统安全畅通。

16、根据省里的精神,切实抓好人事档案工作的升级达

标工作。

四、认真履行老干工作职责,提高老干工作服务水平

人教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既要给领导当好老干工作的参谋助手,又要当好服务老干工作的热心帮手,推动全系统老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7、认真贯彻市局谷一飞局长在2008年九.九重阳节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老干工作作为“三基”工作的重要一环,切实抓紧抓实。

18、制定好老干工作计划,积极组织老干部开展健康有益的健身和健脑活动,确保一定的活动场所、工具和经费。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人教政工工作水平

19、求大局,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把工作纳入地税事业大局来思考谋划和实施,凡是有利于地税事业发展、符合地税事业利益的都要扎实认真去落实,决不能因为局部利益的关系,把中心工作摆在首要位置,以中心工作统领部门工作,部门工作要为中心工作服务,个人利益只有在勤奋工作、完成中心工作的前提下才能有效保证。

20、重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观为契机,努力加强政治理论和客观世界,不断强化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扎实过硬的知识服务广大地税干部,推动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1、爱本职,立足岗位求奉献。人教政工工作干的是艰苦事,做的是平凡人,日常埋头奉献的多,收获回报相对的少。但只要在岗一分钟,就要努力工作六十秒,用心去做,用情去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22、转作风,树“四可”形象。要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发挥好人教部门服务同志、联系群众、破解难题的职能作用,用公道正派的作风树人教干部可靠可亲可敬的形象。

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第5篇:地税局机关党建工作要点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极为重要的一年,切实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意义重大。2013年机关党建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和为民务实清廉机关为目标,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核心任务,全面推进局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扎实开展“作风年”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党组织”水平和层次,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为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推进税收征管改革,推动地税事业科学发展、安全运行、完成省局党组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一)深化学习教育活动。按照省委以及省直工委的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一是在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按照部署,重点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五位一体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五大专题深入开展学习;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十八大精神,用十八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二是在指导工作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找准与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省局党组确定要在继续抓好基层建设和提升干部素质长效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把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作为今年的中心任务,各支部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结合各自的职能,来考虑工作,研究问题,促进工作的落实。二要履行好部门职责,为党组当好参谋助手。按照十八大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依法行政的要求,研究解决组织收入中的现实问题和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三要提高执行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机关各支部要按照全省地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带头推进各项目标、任务、措施的落实。

(二)搞好经验体会交流。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深入交流学习体会,促进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组织开展征文、知识竞赛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深化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善于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形式实现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学习经验体会的共享。创新党课的形式,以支部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一小时党课”活动,授课人可以是支部书记、委员、也可以是普通党员、干部,各支部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党课内容,每次安排一小时的党课时间,为党员干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提供展示才华和知识的平台,增强学习效果。办好机关大厅宣传栏,努力发挥党建网页作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推动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

(三)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集中上课、现场参观教学等形式,深化对党的群众路线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认识,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教育广大党员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纳税服务水平,为基层、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察税收收入实情、求税收质量实效,多做让基层和纳税人满意的好事、实事。

(四)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围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做好发现、培养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工作,大力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二是不断完善创先争优机制和机关评选先进的程序和方式,更加注重评选的科学性。三是继续开展新一轮党员公开承诺、践诺、评诺活动。机关每名党员将承诺事项,通过“政治生日”礼物刻下来、亮出去,践行诺言,接受监督。

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扎实推进“作风年”主题实践活动

(五)充分发挥省局机关的带头作用。要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委以及省局党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办法及要求,按照简约、俭朴的原则办文、办会、办事,从简安排各种活动,局机关要发挥表率作用,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基层排忧解难,形成系统上下联动。

(六)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中纪委全会上关于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的要求,要坚定理想信念,坚信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中央领导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明政治纪律,严格遵守和自觉维护党章,自觉履行党员权利和义务,发挥先进性和模范作用,坚决贯彻落实省局党组的决议和工作部署,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允许在执行上打折扣、搞变通,各取所需,不允许散布违背组织原则的言论,不允许制造传播谣言;强化组织原则和程序意识,严格请示、报告、履行职责和责任追究制度。大力加强改进作风的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建设文明机关、节约型机关、学习型机关的规章制度,在治理慵、懒、散等方面积极作为,取得成效。

(七)深化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机关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强化机关党组织监督职能,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监督的措施办法,促进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认真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违法违纪案件。

(八)开展“作风年”主题实践活动。根据省直机关工委开展“作风年”活动的统一部署,紧密联系地税实际,制定局机关开展“作风年”活动实施方案。以进一步提升地税机关服务能力、转变作风为突破口,采取得力措施,开展争当工作能手,争创党员示范窗口和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地税工作实践,不断提高执法、征管、服务基层,提高服务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在实践中创新,进一步提高执法、征管、服务水平,树立地税良好形象。

(九)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认真搞好调研,强化各项措施,及时总结推介先进经验,采取得力措施,推动面上工作。适时组织开展“作风年”主题实践活动先进集体、个人事迹报告会,树立典型,营造比、学、赶、帮氛围,推动和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建立“支部园地”,机关大厅宣传展板设立专门板块,由每个支部轮流出一期宣传栏,宣传本支部学习和工作,比一比,看一看,为各支部提供一个展示风采的平台和创先争优的擂台。

(十)开展机关工作创新。把“作风年”主题实践活动与工作创新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支部工作创新和党员先锋岗的评选活动,推动“作风年”的深入开展。一是开展工作创新竞赛。结合地税工作实际,在各支部之间开展工作创新竞赛,每年各支部围绕中心工作进行工作创新,依据自行设计的方案,年底进行工作创新成果总结,通过ppt展示和现场介绍进行展示,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审,评出前5名工作创新项目。二是开展争当党员先锋岗活动。组织开展岗位练兵、专业竞赛、技术比武、工作成果展示等,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比,评出前5名最佳党员先锋岗。在竞争、评先等工作中给予优先考虑。

三、不断提高“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党组织”的水平和层次

(十一)建立健全学习制度。按照党的十八大对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实行“每月一主题”集中学习制度,在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学习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中心工作、重大节庆纪念活动等,确立一个学习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开展“好书荐读”活动,定期向党员干部推荐优秀图书,积极倡导崇尚读书,致力学习的良好风气。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十二)改进学习方式和方法。要引入先进理念,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实效。采取头脑风暴法,创造平等、宽松的气氛,通过集体互动,激发智慧火花,使集体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成倍增加;采取案例教学法,对案例各抒己见,促进党员干部开动脑筋,研究问题,经验共享。继续举办山东地税大讲堂,精选课题,精选主讲人,充分发挥大讲堂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引领、促进作用。运用社会课堂、工作实践、座谈交流等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十三)选树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努力钻研本职业务,精通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现代科技、历史等有关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地税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全系统学习型党组织示范点评选过程中,局机关将选出1-2个示范点,通报挂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四、注重人文关怀,促进和谐机关建设

(十四)建立健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经常性谈心活动,对党员在思想上常督促、工作上常鼓劲、生活上常关心。注重人文关怀,进一步健全完善结对帮扶、走访慰问等制度。及时对生活困难、家庭突发变故、身患重大疾病党员和需要组织帮助的党员进行关怀帮扶。

(十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优势,积极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机关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唱响“健康和谐、快乐工作”的主旋律,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干部职工在活动中缓释工作压力,增进身心健康;加强思想沟通交流,展示才华,增进团结友谊;大力倡树争先进、创一流风气。营造和谐氛围,凝聚人心,促进地税事业发展。

第6篇:2013年地税局机关党建工作要点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极为重要的一年,切实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意义重大。2013年机关党建工作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和为民务实清廉机关为目标,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核心任务,全面推进局机关党的思想建设、组

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扎实开展“作风年”主题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党组织”水平和层次,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为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推进税收征管改革,推动地税事业科学发展、安全运行、完成省局党组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一)深化学习教育活动。按照省委以及省直工委的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一是在深入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按照部署,重点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五位一体战略部署、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五大专题深入开展学习;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十八大精神,用十八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二是在指导工作上下功夫。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找准与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省局党组确定要在继续抓好基层建设和提升干部素质长效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把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作为今年的中心任务,各支部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结合各自的职能,来考虑工作,研究问题,促进工作的落实。二要履行好部门职责,为党组当好参谋助手。按照十八大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依法行政的要求,研究解决组织收入中的现实问题和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三要提高执行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机关各支部要按照全省地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带头推进各项目标、任务、措施的落实。

(二)搞好经验体会交流。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深入交流学习体会,促进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组织开展征文、知识竞赛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党员深化对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善于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形式实现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学习经验体会的共享。创新党课的形式,以支部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一小时党课”活动,授课人可以是支部书记、委员、也可以是普通党员、干部,各支部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党课内容,每次安排一小时的党课时间,为党员干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提供展示才华和知识的平台,增强学习效果。办好机关大厅宣传栏,努力发挥党建网页作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推动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

(三)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集中上课、现场参观教学等形式,深化对党的群众路线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认识,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教育广大党员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纳税服务水平,为基层、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察税收收入实情、求税收质量实效,多做让基层和纳税人满意的好事、实事。

(四) 建立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围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做好发现、培养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工作,大力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二是不断完善创先争优机制和机关评选先进的程序和方式,更加注重评选的科学性。三是继续开展新一轮党员公开承诺、践诺、评诺活动。机关每名党员将承诺事项,通过“政治生日”礼物刻下来、亮出去,践行诺言,接受监督。

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扎实推进“作风年”主题实践活动

(五)充分发挥省局机关的带头作用。要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委以及省局党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办法及要求,按照简约、俭朴的原则办文、办会、办事,从简安排各种活动,局机关要发挥表率作用,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基层排忧解难,形成系统上下联动。

(六)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中纪委全会上关于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的要求,要坚定理想信念,坚信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中央领导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明政治纪律,严格遵守和自觉维护党章,自觉履行党员权利和义务,发挥先进性和模范作用,坚决贯彻落实省局党组的决议和工作部署,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允许在执行上打折扣、搞变通,各取所需,不允许散布违背组织原则的言论,不允许制造传播谣言;强

第7篇:国税局工作要点计划

国税局工作要点计划.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XX年年国税工作要点

实施五大战略 推进国税工作 XX年工作思路 XX年工作思路(讨论稿)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新目标,为税收工作指明了方向;总局提出的深化税收改革、加强税务基层建设、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等新要求,是基层税收工作的重心;税收征管工作中出现了市场主体民营化、税源主体城市化的新趋势,是国税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认真解决当前国税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是新一年工作中必须努力和加强的重点。 基于对形势的判断分析,按照总局提出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当前国税工作实际,XX年,我市国税工作要紧紧围绕新时期税收工作的主题,以提高税收工作能力和征管工作质效实为目标,建立税源监控、执法保障和绩效考评体系,着力优化资源配置、税收服务、工作环境、育人机制。

(一)紧扣工作主题。 新时期税收工作的主题就是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这一主题科学总结了税收工作的规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税收工作的核心。它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紧扣税收工作的主题,要正确把握治税与带队的统

一、把握抓改革与抓管理的统一,坚持连续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坚持前瞻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使国税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

(二)实现两个提高。 一是提高税收工作能力。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要求,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治税带队能力、国税干部的聚财执法能力、国税系统的高效征管能力为重点,全面提升基层税务部门的整体税收工作能力。 二是提高征管质效。要树立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和民主管理的新理念,突出科学化、精细化两大特征,实现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的目标。

(三)构建三大体系 一是建立税源监控体系。以使税款实征数不断接近法定应征数为标准,进一步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税收监管,大力开展纳税评估,加强税收与经济的比对分析,继续完善以“六率”为重点的收入质量考核,建立重点税源监控体系、税收信用体系和税收管理员制度体系。 二是建立执法保障体系。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标准,以治内与治外相统

一、治税与治队相统一为要求,以推行税收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为重点,以税收信息系统的机控作用为载体,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形成对权力运行的监控体系。 三是建立绩效考评体系。以政治过硬、业务熟练、结构优化、绩效显著为标准,以强化激励约束为手段,继续深化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能级+绩效”管理办法,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客观公正、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四)、着力四个优化 一是以提高能力为核心,优化育人机制,实施人才兴税。发展靠人才支撑,政绩靠人才创造。实施人才兴税,是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国税工作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强化人才为本的理念,以解决人才总量不足和人才结构不优的突出矛盾为重点,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六种能力”,为不断推进国税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首先要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学习作为提高能力基础,全面推行述学评学制、任期目标责任、年度理论业务考试制,建立完善班子建设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奖惩机制和对空缺职位的竞争上岗制度,提高领导干部管理带队能力;其次建立一个“全员学习+分层培训+能手考试”的人才培育体系,全面提高队伍的税收管理、税收服务和科技应用能力;第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劳动组合,建立“能职匹配+双向选择”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把人员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能级管理制度,继续开展能手竞赛活动,形成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 二是以提高征管质效为重点,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基础,是优化征管资源配置、提高征管效能的总抓手,也是有效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拓展到整个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以此推动全局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力求实现税收管理的新突破。首先是优化征管流程,以环节制约为重点,全面推行专业化管理;以流程控制为核心,积极推进业务重组。其次是整合信息资源。要以纳税“一户式”税管理为契机,实现所有信息系统之间有效链接和数据实时共享,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支持税收征管;建立统一的电子办税服务平台,进一步拓宽纳税申报和税款缴库渠道,不断提高办税效率,以方便征纳、降低征纳成本。 三是以执法为民为宗旨,优化税收服务,发挥税收调控职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发挥税收的财政和调控职能,为发展社会主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充足的财力为保障。全面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必须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确保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发挥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作用,为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首先是牢固收入中心意识,坚持依法征税,搞好收入分析,抓住重点税源管理,不断改进收计划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稽查职能作用,大力清缴欠税,确保税收收入稳定增长;其次,不断提高依法治税的能力,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行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发展;第

三、进一步优化税收服务。以方便征纳、降低征纳成本为标志,逐步拓展完善“一窗式”管理模式的服务功能,继续完善“一站式”服务,推行“一次式”稽查,拓展纳税服务领域,不断提高税收服务水平。 四是以文明高效为目标,优化工作定位,推进国税基层建设。基层税务部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加强基层建设是围绕税收工作主题,做好各项税收工作的基础。在建设理念上,正确理解新的新时期税收征管模式的实质,突破传统征管模式下的思维定势,用科学、现代、先进的理念驾驭基层建设实践;在建设内涵上,坚持基层工作的正确定位,进一步推行税款集中征收、硬件集中建设、信息集中处理、人员集中办公。在建设目标上,以构建学习型组织、法治型部门、服务型机关、文明型单位、数字型基层为着力点,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基层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建立良性互动的新型征纳关系,营造齐抓共管的税收法治环境,塑造勤廉高效的国税形象。 实施五大战略 推进国税工作(XX年国税工作要点) 面对新的形势和历史赋予我们新的使命,国税工作要实现长远发展,就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深化改革,大力实施兴税强税战略,进而推动国税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今后,我市国税系统将重点实施五大战略: 第

一、按照系统化的要求,实施改革强税战略。国税部门要强化税收的聚财职能,促进税收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系统化、全方位的进行国税工作改革。一是要积极推进新一轮的税制改革。国家新一轮的税制改革方案正在酝酿之中,税制改革的深化必将更好地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国税部门首要的任务是加强调查研究,做好充分准备,确保税制改革的顺利到位。 二是要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税制改革必然带动征管改革,今后征管改革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行机制,主要应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协调配合机制、竞争机制、信息传导机

制和考核机制。下一步征管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信息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税收管理。适应信息化的要求,加快征管业务重组和优化,科学设计征管流程,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征管机构改革,健全税收征管组织体系。按照专业化的要求,科学设定征管各环节的职责分工,明确征收、管理、稽查各个环节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健全岗责体系,并切实加强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工作协调。 三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市国税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形成了套制度完备、纪律严明、群众参与的监督体系,从而实现人事管理工作的四个突破,即在落实群众对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方面有新突破;在疏通“出口”,实现干部能下方面有新突破;在健全干部监督工作的各项制度,保证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方面有新突破;在激发干部活力,调动干部积极性方面有新突破。 第

二、按照体系化的要求,实施依法治税战略。依法治税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历史选择,是新时期税收工作的必由之路。实施依法治税战略,必须建立协调完备的税收法律体系、规范有效的税收执法体系、保障有力的税收司法体系。作为市一级国税部门,依法治税的关键是把治内与治外相统

一、治税与治队相统一,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用的监督管理机制,努力实现三大目标: 一是实现税收执法的全方位规范。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对原机构设置、岗位职责、执法责任进一步理顺、细化和明确,构筑与新时期依法治税工作相适应、职权清晰、运作高效的税收管理机制。 二是实现税收执法的全过程控制。重点是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关口前移,加强过程控制,变事后检查发现问题被动整改为提前主动控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ctais软件监控作用,建立岗位衔接、资料传递和岗位间执法责任承接制度,形成岗位间环环相扣,相互监督制约的执法过程控制系统,制约税收执法权,解决执法随意性。另一方面,要实施执法剖析制度。定期对管理单位执法情况进行抽样剖析,从税务登记、税款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严格依据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进行内部执法检查,进而把执法检查到岗,责任追究到人,使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和制约。

第8篇:市国税局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构建六个体系、实现六个突破”为总目标,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总基调,全面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大力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大力推进纳税服务与规范税收执法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改进作风,为更好地服务我市地方经济发展献力。

二、大力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在把握实质、注重实效上有突破。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国税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

(一)紧密结合十八大蕴含的精神实质,努力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按照“七个深刻领会”的要求,认真研读十八大报告原文、新修改的党章和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服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地方政府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

(二)紧密结合十八大作出的重要部署,着力完成税收工作的新任务。要按照总局“五个围绕”做好税收工作,即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一步明确税收工作前进方向;围绕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一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围绕深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创新税收体制机制;围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规划税收发展前景的具体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税收事业发展全过程。

(三)紧密结合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积极应对前进途中的新挑战。当前是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实现“构建六个体系”的攻坚期,对我市国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我们必须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前树立必胜信心,用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改革创新的办法着力破解难题,在优化税收环境、深化征管改革、提升干部队伍活力等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不断推动全市国税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四)紧密结合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安排,注重取得贯彻落实的新成效。要通过多种学习形式,深刻学习和领会十八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使全体干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学习成果体现在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上。

三、大力组织税收收入,在提高质量、发挥职能上有突破。

**年,省局给我们的税收任务虽然只较去年增长了5%,但市政府给我们的任务为28亿元,比**年增加了15%。在前不久的全市**主要责任指标签状会上,我们与市委、市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并作了表态发言,今年组织税收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因此,我们要站在服从服务地方党政领导、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的高度,进一步认清形势,顾全大局,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想尽办法,挖潜增收,以“挤掉水分、顶住压力、实事求是、应收尽收”为目标,按照“算得准、分析透、说清楚、有措施”的思路,下真功夫,超前谋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提高税收收入质量,切实把组织收入工作抓早、抓紧、抓实,保证完成上级给我们下达的各级收入指标。

(一)掌握税收实情。根据我市重点税源企业对经济形势的预判,我市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周期性地进入了低谷,全市骨干税源企业税源没有回升迹象,大额留抵税金对收入的影响非常严重。对此,我们要及早行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决不收探头税,决不越权减免税,实现税收增长目标与经济税源相协调。要做到向地方各级领导经常汇报,反复汇报,重点汇报,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并形成一个舆论氛围,争取全市各行各业的理解。

(二)强化分析预测。对全市的税源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和分析,从重点税源到零散税源、从优惠政策到政策减免、从行业分析到地域分析再到分析,都要分析到位。加强主体税种、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力度。加强经济税源分析、税收政策和征管效应分析、财源建设和重点税源企业分析,重点做好近年来招商引资企业经营情况的经济税源分析,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征管薄弱环节,牢牢把握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主动权。

(三)落实征管举措。认真抓好户籍、申报、发票等税收征管各环节的工作,强化对征管薄弱点和问题易发点的管理。进一步落实重点税源企业领导分片包干定点联系制度,加强对大企业税收征收管理,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力度。强化个体定额工作,做到“抓大不放小”。加大稽查力度,重点针对违法违规“招商引税”、虚开发票问题开展专项打击,争取公安部门配合,加大专案稽查和专项整治力度,做到早发现、快出手、严治理。做好征管部门移送的高风险纳税人以及纳税评估、反避税环节移交的涉嫌偷逃骗税案件,提高税务稽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要发挥政策效能。着力做好服务大项目建设、服

第9篇:地税局年度工作总结和来年工作思路

2013年是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一年,也是我县克难攻坚、奋力推进转型发展的一年。全县财政地税部门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厅局的正确领导以及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秉承“依法治税、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工作理念和“实、稳、优”的财税核心价值观,力保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为保持我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全县预计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88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比上年增长13.2%。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为40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上级转移支付支出129330万元,当年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267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6%,比上年增长13.7%。

2013年全县预计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316316万元(剔除因发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抵押、农房建设等需要空转缴入的土地出让金34891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6.6%,比上年增长31.5%,政府性基金支出296865万元,加上调出资金45000万元,合计3418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5.3%,比上年增长47.6%。

201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3841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4.4%,比上年增长18.9%,社会保险基金支出9179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9.9%,比上年增长20.9%,其他社会保障基金支出69500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487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4203万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支出10420万元。

2013年预算外资金收入9000万元,完成预算的90.0%,预算外资金支出6500万元,完成预算的65.0%。

面对今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为增强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确保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今年以来,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增收节支工作。一是加强综合税收分析。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高度关注、及时跟踪企业经营变化,科学制定组织收入预案,认真落实收入调控措施。二是规范税源税种管理。加强房地产、重点工程、企业厂房建设等项目的营业税管理。对多年未查的重点工贸企业开展辅导式检查。加强企业股权转让、厂房转让的税收征管。三是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努力提高地税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进一步开展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清查,夯实税源基础。四是抓好重点税源监控。扩大重点税源监控面,比2012年增加8户。2013年1-11月1051户重点税源监控户税收收入12.08亿元,占地税税收收入的68.6%,比省局要求高出8.6个百分点。五是严控三公经费支出。2013年我县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厉行节约,大力压缩“三公经费”,2013年1-11月我县“三公经费”支出5437万元,同比下降25.1%,控管效果显著。

(二)做好民生保障工作。2013年1-11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民生的支出达22.38亿元,占比达71.0%。一是保障美丽乡村投入。重点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资金2500万元,利用列入全国试点县的契机,大力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二是保障教育发展投入。全面落实教育支出法定增长要求,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全县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实施扶困助学政策,落实助学资金4397万元。三是保障基层文化投入。继续支持农村特色文化、电影公益性放映、农家书屋、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文化活动,为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而努力。四是保障社保资金投入。继续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提高到420元,为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保障重点工程投入。依据项目实际进度,2013年1-11月累计拨付县内重点工程建设资金8.97亿元,并针对24.91亿元的资金缺口,积极谋求建立与国家开发银行等中长期信贷服务提供商开展战略性融资合作。积极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央企进行合作,针对不同项目的现金流特性,合理分类,通过bt等多种方式灵活融资。去年共完成融资项目18个,完成融资32.85亿元,到位资金17.8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41省道上塘至九丈段改建及南复线、县文化中心、瓯北高级中学等项目建设。

(三)做好税政体制改革工作。一是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从统一机构名称、规范人员配备、建立监管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制定《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工作已全面铺开。二是做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下发《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案》,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有效地将闲散资金与沉淀资金集中到国库,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去年已在桥下镇、乌牛街道两个单位开展试点,今年将全面推行。三是积极深化非税收入改革。于去年10月1日起全面推广应用新版非税系统,新系统共设用票单位280个,2013年1-11月办理业务7523笔,征缴金额24.24亿元。四是持续深化龙版应用。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以模块应用为基础,以业务培训为助力,以实际工作为核心,做好查询管理、风险管理等模块的应用工作,多角度深化龙版应用,提升业务水平。

(四)提升服务效能。

过去的一年,我们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工作效能,提升财税干部的业务能力,积极助推转型升级,树立财税部门良好的工作形象。一是致力于清费减负。突出纳税服务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密切税企联系。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清费减负政策,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时审批困难企业的减免税、缓缴税款。2013年1-11月共取消、降低和免收各类收费2731万元。二是致力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财税职能,支持永商创业创新,力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完善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大平台、大产业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落实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财税扶持政策,吸引企业进驻。三是致力于提速增效。对纳税人办理的所有涉税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积极推进涉税事项受理、审核、审批等环节向办税窗口前移,进一步优化涉税流程,简化报送资料,缩短办税时间,经过此次提速增效,涉税审批事项和涉税管理事项比2012年减少了79项,缩短时限的有85项,与法定时限相比,总提速85%,现169项涉税事项中,当场办理的有108项,限时办理的有61项,当场办理率达到近65%,为纳税人节约了办税时间成本。真正起到为纳税人、基层税务机关减负的实效。

2013年是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一年,也是我县克难攻坚、奋力推进转型发展的一年。全县财政地税部门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厅局的正确领导以及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秉承“依法治税、为民理财、务实创新、廉洁高效”的工作理念和“实、稳、优”的财税核心价值观,力保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为保持我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一、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全县预计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88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0%,比上年增长13.2%。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为40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上级转移支付支出129330万元,当年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267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6%,比上年增长13.7%。 2013年全县预计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316316万元(剔除因发行企业债券、银行贷款抵押、农房建设等需要空转缴入的土地出让金34891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6.6%,比上年增长31.5%,政府性基金支出296865万元,加上调出资金45000万元,合计3418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5.3%,比上年增长47.6%。

2013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3841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4.4%,比上年增长18.9%,社会保险基金支出9179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9.9%,比上年增长20.9%,其他社会保障基金支出69500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487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4203万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支出10420万元。

2013年预算外资金收入9000万元,完成预算的90.0%,预算外资金支出6500万元,完成预算的65.0%。

面对今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为增强地方政府可用财力,确保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今年以来,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增收节支工作。一是加强综合税收分析。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高度关注、及时跟踪企业经营变化,科学制定组织收入预案,认真落实收入调控措施。二是规范税源税种管理。加强房地产、重点工程、企业厂房建设等项目的营业税管理。对多年未查的重点工贸企业开展辅导式检查。加强企业股权转让、厂房转让的税收征管。三是优化税收收入结构。努力提高地税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进一步开展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清查,夯实税源基础。四是抓好重点税源监控。扩大重点税源监控面,比2012年增加8户。2013年1-11月1051户重点税源监控户税收收入12.08亿元,占地税税收收入的68.6%,比省局要求高出8.6个百分点。五是严控三公经费支出。2013年我县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厉行节约,大力压缩“三公经费”,2013年1-11月我县“三公经费”支出5437万元,同比下降25.1%,控管效果显著。

(二)做好民生保障工作。2013年1-11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用于民生的支出达22.38亿元,占比达71.0%。一是保障美丽乡村投入。重点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资金2500万元,利用列入全国试点县的契机,大力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二是保障教育发展投入。全面落实教育支出法定增长要求,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全县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实施扶困助学政策,落实助学资金4397万元。三是保障基层文化投入。继续支持农村特色文化、电影公益性放映、农家书屋、舞台艺术送农民等文化活动,为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而努力。四是保障社保资金投入。继续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新农合人均财政补助提高到420元,为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保障重点工程投入。依据项目实际进度,2013年1-11月累计拨付县内重点工程建设资金8.97亿元,并针对24.91亿元的资金缺口,积极谋求建立与国家开发银行等中长期信贷服务提供商开展战略性融资合作。积极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央企进行合作,针对不同项目的现金流特性,合理分类,通过bt等多种方式灵活融资。去年共完成融资项目18个,完成融资32.85亿元,到位资金17.84亿元,有力地支持了41省道上塘至九丈段改建及南复线、县文化中心、瓯北高级中学等项目建设。

(三)做好税政体制改革工作。一是推进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从统一机构名称、规范人员配备、建立监管体系三个方面入手制定《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工作已全面铺开。二是做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下发《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案》,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有效地将闲散资金与沉淀资金集中到国库,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去年已在桥下镇、乌牛街道两个单位开展试点,今年将全面推行。三是积极深化非税收入改革。于去年10月1日起全面推广应用新版非税系统,新系统共设用票单位280个,2013年1-11月办理业务7523笔,征缴金额24.24亿元。四是持续深化龙版应用。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以模块应用为基础,以业务培训为助力,以实际工作为核心,做好查询管理、风险管理等模块的应用工作,多角度深化龙版应用,提升业务水平。

(四)提升服务效能。

过去的一年,我们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工作效能,提升财税干部的业务能力,积极助推转型升级,树立财税部门良好的工作形象。一是致力于清费减负。突出纳税服务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密切税企联系。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清费减负政策,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免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及时审批困难企业的减免税、缓缴税款。2013年1-11月共取消、降低和免收各类收费2731万元。二是致力于转型升级。充分发挥财税职能,支持永商创业创新,力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完善财政扶持政策,支持大平台、大产业发展,促进循环经济、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转型升级。落实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财税扶持政策,吸引企业进驻。三是致力于提速增效。对纳税人办理的所有涉税事项进行全面清理,积极推进涉税事项受理、审核、审批等环节向办税窗口前移,进一步优化涉税流程,简化报送资料,缩短办税时间,经过此次提速增效,涉税审批事项和涉税管理事项比2012年减少了79项,缩短时限的有85项,与法定时限相比,总提速85%,现169项涉税事项中,当场办理的有108项,限时办理的有61项,当场办理率达到近65%,为纳税人节约了办税时间成本。真正起到为纳税人、基层税务机关减负的实效。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方财政收入)229700万元,同比增长10.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430000万元,其中:省、市转移支付支出130000万元;县本级安排支出30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0%,预计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缺口将达到50000万元,通过调入土地出让金平衡预算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一)狠抓增收节支,确保收支平衡。一是提升税源分析水平。密切关注经济发展走势,全面开展政策效应预警分析,牢牢把握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权。进一步完善以“抓大、评中、定小”为抓手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办法,实施税源分类分级管理。深化税收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房地产业、建筑业、制造业、金融业等重点行业开展调研分析;继续完善重点税源监控,稳步扩大监控面,不断提高税源分析应用水平。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完善“五费合征”工作机制,继续做好社保费结算工作和残保金比对工作,对少缴漏缴金额要及时足额补缴入库。强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管理。出台非税征缴考核激励办法,调动非税执收单位征收积极性。三是大力倡导厉行节约。2014年我县继续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厉行节约,大力压缩行政成本。

(二)稳投资,扩内需。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做好与上级项目对接工作,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并拓展安排好县级统筹财力,推进民生工程、治污治水、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战略部署,用好先进制造业财政专项资金,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科技资源配置,落实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集中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企业整合重组、品牌建设,对在艰难时候能突围、脱颖而出的企业在要素、政策方面给予倾斜。同时,转变县级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投向,改善重点城镇“退二进三”及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扶持政策,重点支持旅游、金融、商贸经济等行业发展。

(三)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发展。在预算安排上优先保障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领域的改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认真落实财政教育投入政策,确保财政教育投入达到目标比例。增加财政文化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基层卫生机构营业激励机制。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涉农补贴力度,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继续开展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实施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

(四)深化财税管理改革。不断深化综合预算改革,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编制管理,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推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编,探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全面推进功能区、镇(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推进镇(街)公共平台建设,健全功能区、镇(街)财政结构,使财政相关事项能够“一个门进、一个平台办事、一卡通使用、一本册子明了”,形成高效、便民、快捷的“一站式、一条龙、一卡通”式乡镇公共服务新格局。

上一篇: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下一篇:如何促进班级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