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问题及其改进路径研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国防教育部门始终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且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晰和强调了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目标和具体要求。规划指出要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纳入国防教育,通过增加国防教育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丰富国防教育内容,并对国防教育形式进行创新,在部分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工作试点,以此带动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且在“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应该把握住国防教育工作重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互联网+教育”的大学生国防教育新模式。“互联网+教育”的大学生国防教育模式要求高校重视信息技术的国防教育的深度结合,提高互联网为大学生国防教育服务的水平。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对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具体见第二章第十三条,该条例指出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不可分割,并且要将学校国防教育看作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工作。国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门极为重视国防教育工作,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应该积极贯彻落实国防教育的工作理念,构建科学的“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模式。“互联网+国防教育”新模式的出现,为我国国防教育的开展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道路,使国防教育能更好的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对于高校国防教育而言,“互联网+”的引入为高校国防教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效推动了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转型升级。

一、研究缘起

国防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从《国防教育法》等相关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所在,也可以了解到学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全面国防教育而言,学校国防教育占据重要比重。高校学生在我国的接受教育的人群中属于较高层次,对其进行国防教育不仅能够获得更高的成效,还能够保障我国国防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落实度。但是根据高校的实际国防教育工作现状可知,大部分高校对国防教育工作缺乏重视,导致学生的整体国防意识淡薄,缺乏忧患意识。且在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中,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资金和师资等支撑,且教学方式老旧等,问题显著且很难得以有效的解决。因此,加强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国防教育路径的研究,促使各个高校能够积极的将课堂教学和军事训练相结合,强调全员国防教育,才能实现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目标,满足国家对高校国防教育的要求。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特点与问题

(一)对大学生国防教育存在认知偏差,容易以偏概全,致使大学生国防教育缺乏系统性。

1. 国防意识淡薄,国防知识缺乏

各个高校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没有为学生安排充足的国防课程的学时,学生也普遍没有形成对国防知识的正确认知,导致大学生普遍呈现出国防知识匮乏的现象。在当代的大学生群体中,对国防事务不关心的人占比较大,基本接近10%。其国防意识淡薄和国防知识缺乏还主要表现为对危害国家安全的事件缺乏灵敏的感受度,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且大部分学生都表示自己并没有国防行为意愿。

2. 国防教育课程及形式比较陈旧

我国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历程,国防知识本身是在不断的更新和变化的,因此,在教学课程中应该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特征。而当前的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却呈现出内容老旧和形式老旧的问题,国防教师还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且不注重对国防时讯的灌输。

3. 国防教育师资及培训不够完善。

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配备专业的国防教育老师,并加强对国防教师的培训。大部分高效的实际情况是国防教师大都由思政老师等兼任,体现不出来国防课程的重要性和针对性。由于缺乏专业的国防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导致无法在国防教学工作中抓住教学重点。

(二)日常国防教育不足,军训、征兵等重要环节不够突出,致使大学生国防教育缺乏连续性

1. 日常国防教育缺乏足够保障。

在高校中,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应该看作是一项日常工作,要在校园文化的日常构建过程中关注和宣传国防知识。由于高校并没有形成对国防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导致没有建立起国防教育工作的提倡工作机制,不能为日常的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机制保障,同时也缺乏师资保障、体系保障等。

2. 日常国防教育形式不够丰富

国防教育本身就具有较为枯燥的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日常国防教育形式不丰富已经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国防教育提出的要求。

3. 日常国防教育重点不够突出

国防教育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抓住国防教育的重点,一般为军事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结合当前的国防教育工作实践可知,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对教育重点把握并不准确,对学生传授的军事理论知识远不及相关文件的要求水平,且没有开展足够的军事技能训练活动,包括消防、防空等,根本达不到基本的国防教育目的。

(三)大学生国防教育模式老化,与时代脱轨,互动性不足,致使大学生国防教育缺乏实效性。

1. 组织程式化比较严重,缺乏灵活性。

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需要建立健全国防教育组织机构。传统的国防教育模式中,组织形式较为固定,一般会设置国防教育机构,对国防教育内容进行模式化设定,在教育模式中,军事理论占比较大,军事技能次之,但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国防教育组织程式化都没有得到改善,降低了国防教育工作的灵活性。

2. 目标不明确,缺乏指向性。

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明确的教育目标的支持。在实际的国防教育过程中,却常常出现目标设定不明确的现象,由此不能有效的指导工作人员开展国防教育活动,也导致不能实现对学生国防综合素质的培养。

3. 内容过于守旧,缺乏创新性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强调的是一种创新内涵,需要对国防教育进行全面创新。对当前的国防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可知,其教育内容仍然保持原有的状态,没有及时的进行更新和相应的创新,导致根本无法支撑现代化的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改进路径

1.管理为要,建立健全组织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要重视对国防教育工作的管理。高校国防教育和普通教育是有较大的差别的。国防教育课程代表的是国家的意志,且教学内容较为严谨。对于高校而言,开展国防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再加上其本身就缺乏国防教育的自觉性,因此很难落实国防教育工作。此时就需要借助互联网的便利,加强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规范与监管。高校应积极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在标准的指导下,完善课程内容和考核形式等。

2.技术支撑,创新教育教学形式

信息技术的出现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其应该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以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当前的大学生们对网络的熟识度较高,各个高校应该利用这一便利,搭建高校国防教育知识在线共享和交流平台,方便学生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及时的查阅和了解。同时,高校该应该加强对国防教育教师和相关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其建立起专业的军事课程资源库,提高国防教育的交互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推动国防教育的变革。

3.课程特色,改革国防教育体系

国家近年来较为重视高校的国防教育工作,并提出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国防素质。研读国家颁布的关于国防教育的文件可知,包括《国防教育法》和《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文件中都大力的提倡一种新型的国防教育模式和体系,即“2+2+2”模式。这一模式的具体内涵为:第一个2强调的是必修课必须选择两门,第二个2强调的是选修课应该选择两门,最后一个2强调的是应保障开展两次课外活动。对于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形式,文件中都有详细的规定。学生必须选修“军事技能训练”和“国家安全概论”这两门课程,选修课则提供了很多选项,学生可自由选择,而课外活动则强调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和相关讲座等。在这一体系下,能够保障学生对国防知识形成完整的认知。

4.日常教育,丰富校园国防氛围

国防教育工作应该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国防知识进行日常宣传和教育,能够提高国防教育工作的整体效率。对于大学生的成长而言,国防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各个高校的国防教育的负责人要在互联网环境的支持下,将国防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在校园中,可以适当的修建英雄模型、介绍英雄事迹等,还可以开展国防知识主体周活动。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还可以扩大对学生的国防知识宣传力度,构建高校国防教育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将国防教育工作真正转变成一种日常的教育活动。

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中需要注意的几点原则

1.严守国防教育的严肃性

国防教育涉及到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且教育内容包含较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经验等,是一种客观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时,也要时刻遵守严肃性原则,保证教育活动不偏离国家意志。

2.严防国防教育的形式化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体现的是一种创新性,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校国防教育时,要尽可能的规避形式主义,要不断更新和丰富传统的国防教育方法和模式,积极构建新时期的国防教育工作新框架。

3.严守国防教育的民族性

国防教育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安全利益,因此,国防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不能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相混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严守国防教育的民族性,避免出现认知偏差。

3.严防国防教育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国防教育在内容上会涉及到较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经验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可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并基于历史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要严防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确保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开展高校国防教育工作。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而言,能够提供全新的工作概念和工作模式。在应用互联网进行高校国防教育时,要遵守严肃性、民族性原则,同时要避免出现形式化和历史虚无主义,要使国防教育工作更加具有现代化内涵,并不断丰富教育方式,促进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

摘要:国防教育乃巩固国防之基础。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强化大学生国家荣誉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性课程。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是时代发展最强音,将其引入国防教育之中,搭载互联网优势,可增强国防教育吸引力,拓宽教育资源渠道。面对当前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存在的国防意识偏失、日常国防教育不到位、国防教育模式陈旧等问题,高校应紧抓“互联网+”契机,创新大学生国防教育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国防教育,改进路径,原则

参考文献

[1] 徐博文,惠鹏,宗家安,马文龙,滕贵权,祝磊.关于开展大学新生军训思政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1):37-38.

[2] 郭南.依托军事课教学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J].高教学刊,2018(22):154-156.

[3] 张志勇,刘鹤松,邱国俊,王涵.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8(11):26-28.

[4] 郭豫康,徐阳.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推进国防教育[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6):235-236.

上一篇:临床生化检验测试的质量控制探析下一篇: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水平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