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的意义

2023-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追寻生命的意义

追寻生命的课堂

【摘 要】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的终身发展。通过分析影响教师价值取向的因素,进而从调整课堂学习方式、重构教学内容、激活融和师生关系等几方面来探寻有生命意义的教学行为价值,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专业发展,从而提升课堂品质。

【关键词】儿童需要;生命课堂;教学行为;价值取向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杭群燕,江苏省宜兴市新庄小学(江苏宜兴,214200)副校长,一级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宜兴市优秀共产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书法教学。

叶澜教授曾用诗意的语言、追问的形式为我们描绘了理想的课堂:“在教学中,当学生茫无头绪时,我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我能否唤起他们的力量?我能否从学生的眼中读出愿望?我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我能否使学生觉得我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顺天性而育之,依其个性而塑之。生命感,是优秀教师的核心特质。生命的课堂,更是优秀教师追寻的最美好的课堂品质。

一、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价值取向偏离的现状审视

教师教学行为,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思想、人格特征及教学智慧,对学生实施的教学过程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其中既有教师教的行为又有师生互动的行为,可分为内在的教学行为和外在的教学行为两大类。教师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终身发展。

(一)应试羁绊,网在中央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却没有真正走进教师的心中。其集中表现在衡量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考试,各类测试严重束缚了课堂教学的活力。教师把大量的力气花在应试上,这样的价值取向,导致学科教学内容缺乏生命色彩,造成了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僵化。在实践中,因应试教育强大的压力造成的价值导向,使得教师忽略了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

(二)师本为本,中心偏失

被教师抽象地谈论着的教学行为价值观与他们教学实践中奉行的价值观并非一致,有时还相差甚远。调查中发现,当下的课堂,存在教师过分强势,忽视为学生创建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构建学习的现象。学生成了配合教师课堂教学的配角或展示公开课上的木偶,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无法有效地构建。

(三)教本为本,高耗低能

在调查中发现,约70%的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注重知识的传授中,学科的育人价值被局限在掌握课本内容上。教师忽视学生的学情基础与心理感受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很努力,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或进步,造成了课堂的低效。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说:“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艺术。”园丁经验、知识和感觉是无法计算的,这些知识和感觉是从长期的经验中积累起来,并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如果这种“经验”中的倾向沦为机械地“做”,那么,这意味着生命体将会萎缩和无节制,变得晦暗不明和无比粗俗。

二、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价值取向的因素

我们以往总是习惯性地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片面地理解为教师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认识教育科学规律并获得专业地位的技术性过程,这种职业导向的教师发展价值观造成了人们在认识上的很大误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价值取向,强调的不只是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累加,更是以自我建构为核心的、主动寻求突破与创造的实践过程。

(一)教师知识水平的差异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注重人的社会属性的同时,更强调人的自我需要,自我感受和自我价值的提升。当教师认识到自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的时候,备课就不会局限于教材本身,而是主动地阅读与教材相关的大量的资料,以求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教材,为从容地教学储备知识。腹有诗书的教师的课堂更显得灵动而自然,课堂上有师生的智慧生成,有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融,有师生获得的创造和发现的快乐。

(二)教师个性特征的差异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力量和直接的参与者,教师具有优良的个性品质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发掘向上的力量,进而自励进取。相反,不善言谈、不善表达的教师,受学生喜爱的程度也会大打折扣。

(三)教师教学观念的差异

教学观念是影响教师行为的深层因素。以往教师出现在课堂上总是权威者的形象,因此学生常常以自己的同答和教师的答案一样为骄傲,教师成了学生发言的绝对裁判。每一位教师都知道,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全面、主动的发展,促进人性价值的提升。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就看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学生本位、本性、本体和本源。

三、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价值取向的策略

问题既有去蔽的作用,也有遮蔽的作用,它在打开一扇门的同时,可能会关上另外一扇窗,前者要求我们不断地解决已发现的问题,后者要求我们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我们发现教学行为价值取向的偏差会带来这么多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用“在路上”的状态思考促进有效教学走向常态和长效的策略。教学理想、观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关键环节是教师的教学思维,即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转化的动力就是教师的反思、创新能力的提升,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转化的条件就是教师工作思维的转变。

(一)取向生本,重塑教学立场

教育,这件事是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把价值取向的问题归结为本体取向的问题,就不难解决问题了。无论是现代教育伦理学的观点还是从教育心理學的观点,都无可置疑地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兴奋、感到幸福。幸福地过好每一天,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权利;同时,幸福的感受是人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幸福会使人产生对所做事情的超智慧,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即主动产生效率。

1.角色定位。

杜威主张“儿童中心”,反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他说:“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儿童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是教师教学行为价值的最根本取向。融和的师生关系,不是与学生成大小齿轮的关系,也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而是激发者与被激发者的关系。这是教师新的角色地位。采取了生本的激发模式,正像我们是用钥匙去打开汽车的马达一样,我们从灌输走向了引导,从知识生产的蓝领变成了知识生产过程管理的白领,从参与化学反应的元素变成了催化剂。于是,学生学习的巨大能量被利用和发挥出来了。

2.教研引擎。

教育科研是教师发展的引擎,它是教师发展阶段性成果的展现,也为教师后阶段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基础。如果说实践反思提升了教师发展的底气,那么,教育科研便滋养了教师发展的灵气。如笔者学校开展的课堂教学“五环节一条龙”研究活动,我们围绕一节教研课,进行一份集体备课后的教学设计、一次公开的课堂展示、一次同伴的评课沙龙、一份生动的案例分析、一个提升的总结报告。在这一系列的实践研究中,教师每一次的教学呈现,都是深刻把握科学知识,提升教学技能,形成教学行为价值的量化积累。实践案例可以形象地比喻成教学行为价值提升的宽阔“水源”,是对教师教学行为价值形成最有效的实践表达。

(二)取向思维,重建师生关系

课堂不是“心灵的屠宰场”(卢梭语),也不是预设好的舞台表演,而是充满生命活力和灵性的社会交往对话场所,过程性、开放性、生成性远胜于完美的预设。倾听是教学实现生本的前提和重要支撑点,是师生双方的相互倾听,是获取教学资源的基本途径。学会倾听是教师教学行为价值提升的重要标志。

1.注意倾听的行为——捕捉学生的原始资源。

倾听的行为就是教师静静地、耐心地、认真地听,用目光和表情鼓励学生产生言说的勇气。倾听时尊重学生发言的本意,不急于打断学生的发言,不擅自用自己预设的答案“整理”学生的发言,不急于下结论,要保护好学生学习的“原生态”,保护好教学发生的第一现场,捕捉学习发生的真实信息。

2.准备倾听的心理——维持倾听的持续生成。

教师要相信学生,真诚对待学生的诉说。没有“下一步怎么办”或“教学任务完不成”的焦虑感觉,没有寻找会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目标指向。教师就是为了了解而倾听,为了走进心灵而倾听,让学生处于乐于分享和乐于表达的美好境界。

3.诉说倾听的感受——促进教学情感相融。

教师倾听学生发言,要从发言的观点、思路、理解和心情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的诉说要发自内心,给学生鼓舞,激发学生继续言说的欲望,让学生从你的言说中感到真诚的鼓舞和唤醒。教学过程中,教和学是两个开放的系统,教在吸纳学,学在吸纳教,教与学都处在思考和创造的状态里,有观点交融,有思维碰撞,有智慧闪现,更有情感激荡。

(三)取向本体,重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建构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教师勇于实践,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在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方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构教学内容,自主中获得创造。

席勒曾经批评过他所处的时代:“实用是这个时代的巨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侍奉它,一切才能也要尊重它。”如何用好教材,超越教材,让学习真实发生,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教什么”的选择必须确立在关注自身需要、个体发展、拓展学生综合能力上。如书法教学《两个耳朵不一样》的课堂设计中,教师在课堂上创意处理教学内容、选取对比教学左耳和右耳的内容,并从家乡别称“陶都”两字入手展开教学过程,让书法课堂不仅洋溢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而且妙趣横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书法的魅力,整个课堂彰显出教者的个性和生命的启迪,教学也真正地成为一种艺术。

2.重构学习方式,合作中提升技能。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有效落实呢?教师必须要知道哪些内容的学习适合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并要与学生一起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

如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的书写特点时,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共同探索中找到书写的特点,并能勇敢地说给组员听,书写后继续进行小组点评。在展示评价时,从教师指导点评到同桌互评,从自我评价到勇敢上台展示,步步提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勇于挑战的信心。教师引导学生从字形、笔画、结构等方面给同学中肯的建议,评定以后,再让学生对照自己存在的问题,逐笔、逐字进行改进。写字的乐趣就在学生的自评、互评、师评中得到释放。自主合作,学生既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思考,教学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有序思考、讨论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3.重构教学方式,探究中发挥潜能。

孩子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过程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的、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结论交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操作、试验、讨论,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两个耳朵不一样》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对比观察发现两个耳朵的意思、位置不一样,并抛出问题“书写又有什么不一样”来激活思维,用“找朋友”游戏来拓展认识更多的带有两个耳朵的字,挑战展示、自主点评等环节激起学生成功的欲望,从而达到对“双耳”认识的巩固,和把带有“双耳”的字写好的目的,努力将枯燥的写字教学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在实践中,我们能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从依赖性向独立性,从孤立性向合作性,从接受性向探究性,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学生将慢慢地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责任的根本转移。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师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成为生命的自我发展、生成、超越、升华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而教的教学最高境界。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行为价值取向,是不断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是教师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的过程,是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

[2]张掌然.问题的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程艳,贡和法.基于主体性的教师自我发展策略探寻[J].江苏教育.2017(4):25-26.

[5]席勒.審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6]窦桂梅.我的教育视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国赫孚.实践教育与课堂重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杭群燕

第2篇:追寻教学的生命力,提高教师的研究力

【摘 要】江苏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是一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制度,举办5年来,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规范和教学模式创新,树立了一批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打造了一批职业教育品牌教师。未来发展,需要进一步重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索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引导教师追求基于认识自我的教学生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五课”教研;“两课”评比

【作者简介】夏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3)助理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一、回顾:活动策划动因、宗旨及主要内容

(一)策划动因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实施这项活动,是基于“十一五”以来我省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2005年我省启动了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以省教育厅颁布的《江苏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文件为标志,第一阶段立足课程开发,注重理论先导。在教育行政自上而下推进、教育科研自下而上引领的双重作用下,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简称“三以一化”)的理论框架,省市教科研力量带头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第二阶段立足学校实践,注重点上实验。省教育厅全面部署开展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教科研部门牵头研制实验任务及评价指标,引导职业学校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理论研究与实验探索,至“十一五”末,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将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在课堂层面贯彻落实,如何使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在教学领域有效转化。因此,“十二五”我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顺势进入第三阶段,立足课程教学,注重面上推广。省教科院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专门设立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为职业学校教师搭建了教学研究的平台,充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活动宗旨

应该说,组织这项活动是我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顺势之举,策划这项活动则充分反映了顶层设计的立意深远。开展“两课”评比是在全省职业学校普遍开展“五课”教研基础上的成果展示及遴选,旨在引导教师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总结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树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典型,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教师。因此,“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体,没有“五课”的基础夯实就没有“两课”的成果展示,没有“两课”的示范引领就没有“五课”的长足发展。具体而言,开展这项活动的宗旨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促进国家和省有关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精神在教学实践层面的贯彻落实,推动教学常规工作的创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构建衔接互动的省、市、校三级教研网络和工作机制,开展立足课堂、面向现场的教学研究、专业实践,促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在教学领域有效转化。第三,引导职业学校教师坚持在岗学习和校本研究,跟踪行业企业用人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提升专业化水平。

(三)主要内容

“五课”教研以职业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五课”教研的目的是将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提升到教学研究层面,整体推进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彰显职业教育本质特色。“两课”评比是在全省职业学校普遍开展“五课”教研的基础上,由省教科院职教所组织评选示范课、研究课的一项常规性活动,按照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分门别类地组织开展,实现所有专业、所有课程、所有教师和所有教研人员的全覆盖。

公共基础课程按照10个科目10个组别组织进行,分为:1.职业生涯规划(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2.职业道德与法律;3.经济政治与社会;4.哲学与人生;5.语文;6.数学;7.英语;8.计算机应用基础;9.体育与健康;10.其他选修课程(包括公共艺术、心理健康、物理、化学、历史、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等)。专业技能课程按照11个专业大类12个组别组织进行,分为:1.农林牧渔类;2.能源化工类;3.土木水利类;4.加工制造类(机电专业);5.加工制造类(电子专业);6.纺织服装类;7.交通运输类;8.信息技术类;9.医药卫生类;10.财经商贸类;11.旅游服务类;12.文化艺术类。

活动组织实现了省、市、校联动机制。职业学校按照“五课”教研的内涵实质开展工作;市教研机构对学校申报参加省级“两课”评比的教师,组织现场听课和专家评议,并推荐各组别参评人选;省教科院组织专家,通过教案评审、现场说课评审、答辩评审三个环节全面考量参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基本素养。依据教育部新颁教学大纲和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要求,省教科院组织研制评价标准,对参评课呈现的课程观念、教学理念及其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中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特色和亮点。

二、收获:活动开展已取得的成果及不足

(一)成果与经验

一是培育了一批优质资源,成长了一批优秀教师。五年来,来自全省13个大市200多所职业学校的参评教师3000人次以上,累计评选出500多节示范课,近2000节研究课。这些成果分学科、分专业纳入我省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全省乃至全国职业学校教师提供了从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等一条龙的素材资源,发挥了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形成了教学成果转化机制。《江苏教育·职业教育》专门开辟了职业学校“两课”评比示范课课例及专家点评专栏,深度解读成果内涵、有效推广成果应用。2012年起,我省组织示范课教师在全省职业学校开展巡回演讲及展评活动,促进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推进了区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发展。三是盘活创新了省、市、校三级教研机制。以“五课”教研工作和“两课”评比活动为抓手,全省职业学校教师聚焦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比拼课堂教学,营造了从基层学校到市级层面到省级层面自下而上、主动热烈的教研氛围。

(二)问题与反思

不可否认,这项活动有效引导职业学校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教学环节上来,有效激发教师将自我要求重点转移到教学能力上来。然而若止于活动评比,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只重形式、不讲实效,只重视个别参评、不重视全体提高的功利化行为。如何看待这类现象以及实践误区呢?笔者认为,完全归罪于活动制度本身是不理智的,正确引导教学实践需要有合理的价值取向,而非活动本身能够实现。吴国珍在翻译美国学者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时提到,如果教师专业交流仅仅停留在技术交流层面,仅仅是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精彩一面作演示,仅仅是提倡以同仁灿烂的瞬间为榜样,甚至在制度上激励把丰富而复杂多变的心灵简化为教学的榜样行为作为教师专业交流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们永远只是在培养“经师”而不是在培养“人师”。(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将教育基本类型分为三种,分别为: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苏格拉底式教育。其中,经院式教育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毫无创新精神,是泯灭自己鲜活个性的代理人。笔者理解,此处“经师”接近于雅斯贝尔斯所指的经院式教育教师之义。)这本书给我们深刻启迪,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交流,真正好的教学是来自于教师自身认同、学科认同和学生认同,而后两者也取决于教师对自我的认识。从这个意义来审视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激励制度、评比活动,我们不仅需要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合理设计规则,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探索活动促改革、机制促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需要方法,但真正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如何促使教师从靠拢外在评价标准转向激发自身内在创造?如何引导教师从模仿他人走向认识自我?这是活动向纵深推进过程中,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三、展望:活动推进的重点领域及未来方向

近十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切实走内涵发展道路,经历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专业结构调整、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在推进全省职业学校教学实施全面规范、优质创新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实践中抽象化、机械式传授知识的现象仍在较大范围内存在,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面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立足现实基础将研究重心转移到探索符合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教学模式上来,引导教师回归本真教育,彰显生命价值。

(一)准确定位“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

“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是源自课堂、回归课堂的教研模式,促进了省、市、校三级教研体系的衔接互动,使教学研究源于课程实施的现实、始于课堂教学的观察、成于教学行为的改进,实现了重在化解教学难题,提高教学质量的教研目的。“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重视优质教学的常态化,追求全员行动、全程体现、全方位实践,省市校共同作用以实现课程产品向教学产品转化,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工作思维向研究思维转化;引导教师关注教学大纲的研究,关注优化课堂环境的研究,关注尊重学习主体的研究,关注改进教学评价的研究。

因此,“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是寻常的,是基于教学、为了教学、在教学中开展的,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主要的工作领域;它又是不寻常的,教学的对象是人,人与人的交流注定了教学的复杂与神圣,我们无法以待物的方式来对待教学,需要以研究的眼光观察教学、以敬畏的心态仰视教学、以反思的精神探索教学。归结为一句话,即把教学当学问来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服务于教学的“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是一项需要一贯坚持、常抓常新的制度。

(二)积极探索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

良好的制度是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当前,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主要任务,而探索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显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面对现实所需、立足自身发展、定位于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是我们下一阶段发展重点。

现代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现代产业发展所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让人人成为有用之才。现阶段,我们需要进一步将先进的职教理念落实于教学行动,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革新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为抓手,以创设工学结合学习环境为条件,以改进学习评价为保障,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理念,推行问题教学、主题教学、项目教学等方式方法。下一阶段,我们在继续做好“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的基础上,开展全省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实验工作,倡导“做”字当头、“学”贯始终、相机而“教”的教学理念,旨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

实验工作有利于引导教师运用现代学习理论与信息技术,依据生产服务的“做事”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学科知识机械灌输的教学现象,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有利于推进职业学校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上来。

(三)引导教师认识自我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探寻本真教育的一种选择,任何一项制度都是实现教育意义的一种手段,对于教师来说,最为根本的是将自身优势最大化地整合于教学中。“教育者越忠实于自己,越能熟练地利用现存的情况,其结果则越佳。”教师不能盲目趋附于外在标准、制度的驱使,而忽视或压抑了来自内心独特的创造潜力。教学无论好坏都是发自内心世界的,教师对教材的筛选与组织反映了自身的思维品质和价值观念,对学科的热爱与忠诚及整个精神世界都滋润着学生的个性品质。追寻教学的生命力,教师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创造条件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展现自身生命的价值,这应该成为教师万变不离其宗的教学追求。

作者:夏英

第3篇:追寻语文教学的意义

朱兆林,天津市新华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被业内人士称为积极尝试“有效课堂”的带头人,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坦率地讲,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视当今学校中的学习或教学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人去质疑它们,更没有人去挑战甚至颠覆它们。倒是有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叹问:这样的学习、这样的教学对我到底有什么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声音愈发地强烈起来。于是,国内教育界引进并着力推广了有效教学这一理念。这是一种强调目标管理的理念,是一种凸显结果的理念,是一种关注效率的理念。时光荏苒,有效教学在我国已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如今我们完全有必要,也完全有条件结合学科教学,对有效教学进行反思。本文拟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语文有效教学作一辨析,进而窥见有效教学之全貌。

一、语文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教育界。这一理念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思想及社会基础,具体说就是基于当时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科学主义思潮、现代经济学思想、现代管理学理论以及社会对提高学校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业水平的期待。所以,有效教学追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注重教师教学行为研究,强调结果的可测性和量化,关注教学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管理。

在20世纪末,国内的语文教学活动被世人质疑,认为语文教学存在着“低效”乃至“无效”的现象,并且对这个现象开始笔伐。随着21世纪初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出台,有效教学理念开始为许多教师认同、接受和践行,语文有效教学亦应运而生。

尽管语文有效教学的探讨由来已久,但国内关于语文有效教学的界定,至今仍然没有形成高度的共识。不过,综合业已发表的各种见解,我们还是可以概括出它的五个基本特征:第一,从教的角度探究和促进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第二,以提高教师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效益为前提;第三,有效性体现为学生在语文素养乃至综合素质方面所获得的积极发展;第四,在实施策略上特别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与目标管理;第五,强调对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的营造与掌控。

语文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与价值是“有效”。人们一般把“有效”理解为高效率和有效益。高效率显然就是在单位时间里获得最大收益,而有效益则是能够收获理想的结果。那么,如何检验它们呢?概括地讲有三种方式:其一,观察的方法;其二,问卷的方法;其三,测验的方法。其中第三种方法最简便易行,也常常为教师所采用。

关于有效教学和语文有效教学的基本内容,我们已经作了概括性的描述。那么,语文有效教学能解决以往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吗?人们认定语文教学效果差,主要理由是语文教学贯穿学生自小学至高中的12年时间,而表现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人文精神等的语文素养水平却不尽人意。一般来讲,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明确语文教学在不同阶段,乃至不同单元的具体目标,提供相应的教学、学习资源,并且进行必要的培训、练习以及评估和检查。

从实用主义哲学的视角看,语文有效教学强调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与其实现手段的统一性。这样,它在客观上就促使教师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和时间意识,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必须直接面对学生的学业水平与个人发展,进而把语文教学落“实”,让人们看到实际的效益——语文教学目的达到了,学习的主体得到了发展。

在理论的层面上,语文有效教学理念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当今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但是,在实践的层面上,这一理念却未必如人们想象和预期的那样“有效”,甚至可能因此而诱发一些负面问题。

有效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可测、可控的,依照这样的理论,语文有效教学应该选择科学化的路径,比如量化、标准化、模式化等。事实上,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很强,更因为它不仅关乎人们的能力,而且关乎人们的意识,所以它对科学化的过度追求,在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掌握方面能够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与调控、学习方法的摸索与领悟、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善方面,却显得苍白无力,甚至适得其反。有人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以“教学是科学”的观点来否定教学的“艺术”性质。其实,教学活动中的变通与人性化策略,诸如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等,闪烁着智慧灵光的教学艺术,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人格的健全乃至综合素质的改善与提高,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语文有效教学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强调教学的结果、追求教学的效率,而这一切又体现在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上。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可以划分为显性水平、隐性水平和发展水平。显性水平是最直观的,也是可以测量的,通常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积累;隐性水平主要体现为语文能力和文化修养,这些可以借助阅读、分析、交流与写作等部分地观察和测量到;发展水平是指学生的发展潜力,也就是说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较之我们检测到的结果具有提高或大幅提高的可能性。作为语文教学的结果,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潜力难以检测到,而且更难以反映语文教学的效率,但就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言,它又具有重大的意义。所以,缺乏辩证的、历史的思维,而单纯地强调教学效率,难免会失之偏颇。

至此,我们对语文有效教学作为提高当今语文教学品质之利器的预设,不能不产生质疑。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真的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可以划分为一系列具体可见并且具有层级性的小目标吗?而当人们为了看到语文教学的有效结果,看到教学的效率时,能够避免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倾向吗?

二、语文教学的积极取向

我们研究语文教学问题,固然需要借鉴国外的教育教学理论,但是我们毕竟还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当我们在中国教育史这个大背景上去审视语文教学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是一个古老或者说有着久远文化传统的教育行为。显然这就为我们认识和完善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厚的基础。

回眸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可以清晰地看到,语文教学是从实用开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阅读而识字、学习断句,为了记录和交流而学习写作的规范,这就是说最初的语文教学是工具性的。但是,缺乏情境和意义的学习,往往使学习者因寡趣而生倦怠,因单调而难以牢记。于是,人们就以文章作为载体或作为相关知识转移的中介。任何文章都不可能没有具体的内容,不可能不反映一定的思想与价值观,而这些内容必然要体现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的情感、思想,这样语文教学也就具有了人文性。其实,无论古今中外,人们最初的学习目的就是求生存,后来才逐渐衍生出精神层面的目的。与学习相对应的教学活动自然就要工具性优先,进而追求人文性,而这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

任何教学都是不会不考虑学习者的存在的,任何教学的成果都是以学习者的学有所成体现出来的,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就深刻地反映了传统的教学活动十分关注教学的效果,而并非自说自话。这一点我们从可以视为最早教学实录的《论语》中得到证明。尽管《论语》中所记录的教学活动还不能算作纯粹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但它反映和概括出来的教学理念,不仅代表了时代最先进的教育哲学思想,而且在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客观地讲,语文教学关注自身活动的有效性是其存在的前提,如果语文教学对学习者没有意义,必然会被遗弃。而当今语文教学的满意度降低,则可以说是教育工作者对语文教学自身意义的认识存在误区乃至迷失引起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通过对语文教学之自身意义的梳理,来调整和明确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确定语文教学的积极取向。

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由教师主导的,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行为。因此,语文教师“导”什么、如何“导”、向何处“导”的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从近年来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批评看,主要是针对学生表达与写作的能力弱、水平低,阅读的本领差,分析解读文本的方式机械等,并把它们归因为语文教学的科学主义取向,以及教学理念混乱。语文教学的“导”,可以解释为引导、辅导和倡导。下面我们结合上述批评和语文教学的经验与传统,对教师主导的内涵进行探讨和解释。

“导什么”关乎语文教学的内容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层面,即知识与学习能力。语文知识是实现语文教与学的载体。如果说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是基础,那么语文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态度、方法、价值观、愿景)的提高就是目的。教师在“导”的过程中,要注意辩证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如何导”关乎语文教学的方法问题,其关键在于,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是引导和帮助他们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进而完成自我的发展。今天的知识以海量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如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一些已有的、具体的、个别的知识的被动学习和机械记忆,就像计算机那样下载和储存信息,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而教师把语文教学作为一个中介或者一种情景,引导、辅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于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探索、领悟方法,由局外人、旁观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者;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激发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来使之提高学习兴趣、形成学习毅力、养成学习习惯。

“向何处导”关乎语文教学的目标问题,其前提是认识和处理好语文教学核心价值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或者兼而有之。人们学习语文是取其有重要的实用效益,而语文学习所涉及的对象却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语文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收获语文学习的实用效益,便失去了语文的基本意义和语文教学的初衷;但是如果不凸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显然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文化意义、精神价值。所以,语文教学要通过学生的知识建构来实现其工具性,通过对学生的精神引领来实现其人文性。如此目标的达成需要一个复杂的交互过程,需要真正解决学生知与行的问题,具体讲就是把知识与人生联系起来,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进而形成人生的信念,最终成为德性,换个角度讲就是学生的自我完善。值得强调的是,追求语文教学的实用效益是其基本目标,而人文性的彰显则是语文教学的延伸目标,如果把后者视为终极目标,那也就改变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并且给人们带来认识上的混乱。

语文教学的意义除了体现在上述对学生的影响之外,还体现在它以语文的方式介入现实社会生活。即以语文知识,还有语文知识在人们身上转化而成的语文素养、人文精神,来影响和参与现实社会生活,包括服务人生、服务社会。服务人生就是使学生获得积极有益的生存技能,生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比如:以扎实的知识积累应对升学和就业考试的能力,就属于生存技能之一,语文教学如果不顾及这一点,那一定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养成读书的习惯、学会学习,以一生的读书、学习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生活品质、生命质量。服务社会就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并通过对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影响,去引领社会风气、文化积极向上。比如:人们的现实物质需求、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之音,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对人和价值的关怀,影响了主流文化的健康发展,语文教学完全有条件以积极的导向,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通过学生在社会中产生良性效果。

在语文教学“导”什么、如何“导”、向何处“导”以及介入社会生活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点,即取什么、舍什么的问题,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观。近来有一些自主招生的大学取消了入学考试的语文科目,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注重实用功利的实用主义和去价值理想与精神追求的倾向。实际上这与当今一些学生忽视个人教养,把学习活动当成消费品,是一脉相承的。如此的环境对于语文教学来讲确实不是什么好事情,但它也促进了语文教学的自我反思,特别是促使它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学价值标准所选择的方向。

总之,语文有效教学强调效率的价值,其理论基础缺乏辩证的、历史的和人本的关照,而过于追求效率会削弱其人文特性;语文教学有着自身的意义和不可替代性,除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之外,还能够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产生引领作用,在当今的教育生态环境中应辨明自我,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并坚守自己的价值取向。★

作者:朱兆林

第4篇:读《追寻生命的意义》有感

没有杀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

——尼采

在老师第一次讲到弗兰克尔的时候,我首先感到的是茫然,因为我对这位意义治疗大家的一无所知。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我感到愧疚。而当我读完弗兰克尔的《追寻生命的意义》后,我为弗兰克尔的辛酸的生活经历所讶异,为他在逆境中的坚忍和乐观所折服,也为他在纳粹集中营所感悟到的生命的意义深深地感动。

我从未很深刻的去思考过人生还有人生的意义,我也一度认为人生的意义离我的生活过于遥远。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所经历的每一天都如此的平凡,而平凡的人的一生大约是与有意义的一生无缘的,有意义的人生只留给那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们的人生似乎总是充满了传奇的色彩。现在想来,我的理解过于狭隘了,历史的长河从不是一个人写就的,我们的人生牢牢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也许对于整个世界而言,大多数的人都渺小如蝼蚁,但是我们依然能在短暂的一生中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舞台,描绘出我们自己的精彩,属于我们自己的意义人生。

《追寻生命的意义》就像弗兰克尔在我们的耳边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在集中营的点点滴滴,在走出那片暗无天日的天地后,自己对心理治疗的感悟。这本书既是一部不完整的自传,又是心理学的专业著作。本书的前半段里面,弗兰克尔把自己在集中营里度过的三年的时光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我可以感受到人们在集中营里挣扎的绝望,他们像被判了无期徒刑的囚犯,不知道战争什么时候会结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被放出去。唯有对未来残存的一丝期盼成为他们厚实的支撑。而在书的后半部分,弗兰克尔从自己人生这一段无比黑暗但也让他无限感慨的经历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心理学的治疗方法,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人所需要的实际上不是一种无焦虑的状态,而是为了一个有价值的目标所作的努力和斗争,一种自由选择的任务。他所需要的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排遣焦虑,而是呼唤一种等待他完成的潜在意义”。

我喜欢这本书。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它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我们不曾体味的世界,一个更能窥探人性的平台。我无法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弗兰克尔和他在集中营里人们的生存状态——胆战心惊地生活在一日复一日的恐惧中,从惊恐到冷漠,以至于当重获自由时,他们甚至于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我们的时代是和平的,我们不曾历经战争,没有切身体会过寒冷与饥饿,也不曾经受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折磨,而在最黑暗的深渊中,弗兰克尔凭着爱、希望和乐观活下来,苦难也是人生的意义——“如果一个人不能改变造成他受难的环境,那么,他仍能够选择他的态度”。

这本书有许多细节让我唏嘘不已。弗兰克尔不仅是一个伟大心理学的大师,他细腻而饱含感情的笔触也让人折服。当他描述自己最初被一列火车送入集中营时,他写道“火车的鸣叫带着一种离奇的声音,就像是为怜悯那些注定走向地狱的不幸的人而发出的求助呼喊”,当他们在集中营劳作了一整天看到落日时,他写道“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荒凉的灰色泥屋提供了鲜明的对比,泥泞土地上的积水倒映着闪闪发亮的天空”,而当他走出集中营后,我仿佛也能感受到在奔向自由后,弗兰克尔的内心的欢乐,“百灵鸟飞向了天空,我可以听见他们欢乐的歌声”。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境的喜悲感染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当回忆起这样一段岁月时,在在弗兰克尔的笔下,我没有看到抱怨,没有看到愤怒,我看到的是他对命运的毫无保留的接受,弗兰克尔将苦难当做生活的洗礼,他对生活的爱流露在每一个细节中,火车的汽笛,天边的落日和云,不美好的回忆最后变成了生活的馈赠,苦难酿成一坛甘甜的美酒。

而最让我不能释怀的是弗兰克尔在描述集中营生活中,在面对无望的生活时展现的人生百态。

当所有人失去了他们的姓名和身份,区别个体的只用一串冰冷的编号;当原来睡眠很浅

的人学会了在鼾声震天,拥挤的木板上熟睡;当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只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健康,从而保住自己的性命;当值班医生用镊子撕去12岁男孩冻坏的脚趾,而旁观者依然变得漠然——“集中营的囚徒不敢做出任何决定或者采取任何主动性行为,这是因为,他们强烈的认为,命运是他们的主人,他不应以任何方式影响它,相反地,他应听从命运的安排”。

我想,他们曾经也是会想要反抗的,可是面对荷枪实弹的敌人,他们的力量太过于渺小,除了顺从,他们别无他法。在自己的生命都无法的保全的时候,他们无暇顾及他人。他们没有暖和的衣服,没有齐备的医疗设施,没有充足的食物,他们冻伤了脚,冻伤了手,却只能忍住疼痛,让自己看起来和常人无异。而仅仅一小块面包,或者汤里多出的几颗豌豆都能让他们欣喜不已。人性在最赤裸的现实面前显得那样的不堪一击。我们似乎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看到生命的意义,但是在弗兰克尔看来,人们在苦难中的所遭遇的一切——这样残忍的画面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

在生命温饱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同情、怜悯、自尊的存在似乎都变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人们用冷漠包裹自己,保全自己的性命,卑微至斯。

“人们只能通过指望未来才能生活,这是人的一种特性”——但是集中营里面的大多数人都不再看到希望和未来。弗兰克尔写道“大多数的囚徒生活在他们将在圣诞节时再次回到家里的天真幻想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没有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囚徒们就丧失了勇气,失望战胜了他们。这严重降低了他们的抵抗能力,许多人因此死去。”他们总是在期盼生活会带给他们什么,他们的希望落空之后,终于绝望,也许正如弗兰克尔所说的那样,他们更应该去思考,他们可以给生活带来什么,也许换一种角度,他们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还记得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篇藤叶》,故事里的女主人公看到了那片历经风雨仍然没有掉落的藤叶,燃起了活下去的希望。可是集中营里的囚犯们最终没有等到他们自己没有掉落的“藤叶”,他们放弃了活下去的勇气。

在众生百态中,弗兰克尔展示着他倔强的灵魂,从他决定放弃去美国的签证而留下的一刹那,在冥冥中他也成就了自己的使命和未来!

在集中营的日子给了弗兰克尔很多关于关于生命还有生命的意义的思考。我也看到了让我触动很深的一句话——“人的拯救是通过爱与被爱来实现的。在世界上不再拥有任何东西的人,只要他拥有短暂的时间来思念他的爱人,他就可以理解幸福”。在集中营里,所有人都被迫和自己的亲人分开,当时的弗兰克尔也许不知道她的妻子已经死在集中营。但是这份爱却成为了他活下来的支撑。爱是人们最磅礴的感情,父母与子女,丈夫与妻子,人们与自己的祖国......哪怕只有一点点的爱,它也可以慢慢地弥漫开来,充满人们的胸腔,让人觉得幸福和温暖。

弗兰克尔不仅用这样坚定的爱与勇气来鼓励自己,他也向集中营的囚徒们宣扬着这份爱与信念,让他们看到绝望中盛放的希望之花。他告诉同在集中营的囚徒,“不仅我们的经历,而且我们所作的一切,不论我们可能拥有什么样的伟大思想,以及我们曾经遭受的,所有的这一切不会失去,尽管他们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使他们成为了一种存在”——我们的过去是我们已经拥有的财富,它们深深烙在我们的灵魂中,没有人可以夺走。

“没有人能够知道未来会带来什么,时间越近,就越不能够”,我们无法预知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们却可以把握住我们的现在,而未来也终将成为过去,只要我们在黑暗中依然心怀美好和希望,所有的牺牲和磨难终究会有存在的意义。即使是受难,我们也要骄傲的去承受!弗兰克尔想要让集中营里那些看不到希望的囚徒,发现生活的全部意义。

在读到这本书的第一部分结尾的这样一段话时,我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当他登上一辆无轨电车,向着多年来在他意识中不断出现的家狂奔,按响门铃,正如他在一千次梦中所盼望的那样,但是结果却发现,应该给他开门的人不在那里,并且将永远不在那里”。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境中,我们似乎都应该为即将出现的不幸做好准备。这样的场面我无法仅凭想

象去构造,我怀疑那样撕心裂肺的痛苦,已然是生命所能承受的极限。当一个人再回到自己的故土的时候,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一如弗兰克尔,这场噩梦夺走了他所有的家人,最后只剩下他自己,独自感悟生命。

《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是弗兰克尔对自己的意义治疗的概述。这本书的第二部分不再是一个长长的自述的故事,它里面夹杂着一些个案,还有弗兰克尔自己的感悟。其实在读完整个第二部分之后,我依然不敢确定我是否真的读懂了弗兰克尔的理论。我把这本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但是还是只能浅浅的表达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意义疗法是结合了弗兰克尔自身经历和感悟的一种特殊的疗法。意义疗法的很多思想源于弗兰克尔在面对集中营生活时的有感而发。虽然弗兰克尔早年师从弗洛伊德,但是意义疗法不像精神分析那样执着于病态的人格和过去,意义疗法更强调未来。它在治疗策略上着重引导来访者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树立明确的生活目的,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一疗法就是要让人们找到生命中存在的意义,懂得自己“为了什么”而生活,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追求生命的意义,从中体验到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意义治疗学的重心不是心理层面或社会层面,而是存在的意义层面,只有个人存在的意义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人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弗兰克尔单独将“精神动力”作为一个小章节放在这本书中,他写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中存在着意义更能帮助人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这就是精神动力的强大之处。我们知道我们承担的使命,我们知道我们要活着去爱那些爱我们的人,我们的生命要延续因为我们我们还有未完成的梦想。在弗兰克尔看来,焦虑并不是一件坏事,适当的焦虑可以更好的帮助来访者看到问题的结症。

比起焦虑,现在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更普遍的状态——这种状态被弗兰克尔称之为“存在的虚空”——我认为,这也可以被翻译成“无聊”。原因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自动化将给普通工人带来大量的空闲时间,但是许多人不知道利用这些新获得的时间干什么。这种状态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这种空虚给人们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空洞,因为在这种空虚中,人们感到无所适从,生活的内容是如此的贫乏,他们在虚空中看不到生命的意义。而意义疗法可以让人们重新开启生活,填补存在的虚空。因此创造和工作也成为了实现人生意义的第一种途径。

“人不应该寻求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都拥有需要完成的特定的事业或者使命。因此,他的个体不能被替代,他的生活也不能被重复。因此,每个人的任务与他实现这一任务的特定机会一样,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从来不会在某一刻停留,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也因人而异。无独有偶,埃里克森的生命八阶段向我们勾勒出了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使命和不同任务,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各自的和共同的使命,我们要成为一个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看到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就好比现在的世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而形形色色的人做着形形色色的事情,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情在我们的生命中聚拢,交叉,分离,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生又构成了这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人有选择的自由,但也需要承担选择后果的责任,人们有责任实现自己生命的独特意义,每个人都会被生命所询问,只有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这一问题。

“爱是理解一个人个性的唯一的、最核心的方法”——在弗兰克尔看来,爱是实现人生意义的第二个办法,没有一种感情可以像爱那样博大,它博大到可以容纳天地万物,爱可以给人们以精神的力量,爱使人们突破自己的潜能,个人的生命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生命的容量更加的庞大,意义也更加的深沉。通过爱,人们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自己。

“受难的意义”——这也是在我看来弗兰克尔理论中最别具一格的部分——他认为受难是实现人生意义的第三个途径。弗兰克尔写道:“我们永远也不应忘记,即使当我们面对绝

望的情景时,当我们面的无法改变的命运时,我们也能发现生命的意义,因为那时可以最大程度的证明人的独一无二的潜力。它将把一个人的悲剧变成极大的成功,把一个人的困境变成一种人类的成就.......通过勇敢的接受受难的挑战,生命直到最后一刻都会充满意义”。 尼采说过:“不能杀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那么苦难就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在一个让人变的强大而坚忍的过程中,虽然他的存在让我们苦不堪言,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的存在,锻造了我们无坚不摧的灵魂。苦难使我们强大,生活的意义从来都不是享受和快乐。

《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弗兰克尔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位老年人因为失去了他所钟爱的妻子而痛苦,弗兰克尔反问这位老人:“如果您死了,而您的妻子还活着,将会发生什么?”老人回答:“她将遭受和我一样的痛苦。”这时,弗兰克尔告诉这位老先生:“正是因为你还活着所以免除了您妻子的痛苦”。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为类似的痛苦所困扰,我们也需要改变我们的视角,改变我们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事情——“当发现一种受难的意义,如牺牲的意义时,受难就不再是受难了”,弗兰克尔如是说。

我一直在想,这样的豁达和乐观真的是人生来而有之?抑或,弗兰克尔是在历经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悲惨遭遇后,从无望的生活中慢慢地去发现和探索,才逐渐的看到我们不曾发现的人生的另一片天地。一个人究竟需要多么强大的心灵,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有这样卓绝的建树?我们不能改变人生的处境,但是我们我们可以改变我们面对这些处境时的态度。因为苦难的存在,人生的意义更加的深刻。

我的思绪又飘向了远方。前年暑假的时候,我曾去过一个基督教堂举办的青年集会,教堂的中间是一个十字架,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所承受的苦难是为了人类的存在。其实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有几处我看到了宗教的痕迹。当弗兰克尔的父亲带回的石碑上刻着《十诫》中的那条“荣耀你的父母,地球上的生命将能得到延续”。而我在查过资料后发现据《圣经》记载,《十诫》是上帝亲自用指头写在石版上,后被放在约柜内。犹太人奉之为生活的准则,也是最初的法律条文。而弗兰克尔认为这句话是“上帝的指示”。在书中,弗兰克尔也写道:“一位难友在到达集中营时,与天堂签订了一个契约,他的受难和死亡应当把他所爱的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弗兰克尔对上帝的虔诚或多或少也表现在了他的理论中,尤其是他对于苦难的的意义的叙述。

书中弗兰克尔举了很多案例,而通过大量的案例,弗兰克尔也总结出他自己的意义治疗常用的三种方法:去反应、矛盾意向和态度改变。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准确,但是在我看来,这三种方法到最后都只有一个目的,让受到困扰的来访者转移焦点,改变态度。

非反思法是用来应对过分反思的,有意识地抽回集中在这一症状上的注意力,取消自己对某一行为的强迫性关注,使来访者的预期性焦虑和注意力从行为本身或自我转移到积极的方面,转移到外部事物,转移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使个体不再被焦虑所困扰。弗兰克尔用一个因为年幼时受到父亲性侵犯以至于在成年后导致性冷淡的妇女为例,他告诉这位女性,不要在童年的阴影下恐惧的生活,每次和伴侣有亲密体验时,她应该放下对自己的经验的过度担忧,而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她的性伴侣身上。而当这位女性的目标转移,她的注意力不再死死地扣住某一环,去反应产生作用。那么她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矛盾意向“是由患者态度的转变构成的,他的担心被一种相反的愿望所替代”,弗兰克尔曾经让失眠的人不再关注自己的失眠,而是让他们尝试努力让自己变得清醒。患者的关注点由“想睡觉”变成“要清醒”,失眠也神奇般的治愈了。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种绝妙的思维,天才的想法,而这种想法也实实在在的起到了弗兰克尔想要看到的效果。人们仅仅是转换了角度,转换了对于睡眠的态度,事情却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意义治疗的任务就是要改变这个人思考生活的方式, 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代替消极悲观的生活态度, 而最终是帮助患者对生活意义的认识, 确立新的生活目标, 生活态度的改变必然会导致生活意义的改变。弗兰克尔认为:“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人不仅仅是存在,

而且还要决定他怎样存在,在下一刻将成为什么。

弗兰克尔的人生态度是乐观的,但是他也告诉我们“乐观主义并不是可以随意命令和调遣的东西,人们甚至不能无视各种可能,对抗各种愿望,任意地强迫自己保持乐观........因此,信仰和爱也是不能随意命令和调遣的”。就好比你想掬住一捧水,可是因为你的愿望太过于强烈,你攥紧了手心,水却全部溜走了。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收放自如,我们也要允许自己不快乐,乐观是一种态度,但是也不必将乐观的准则奉若神明,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违背。人生的意义更需要用自己所有的喜怒哀乐,自然地去细细品味。

但是弗兰克尔的理论也有不完美的地方。由于法兰克尔从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出发, 认为人以意义的追求不是对现实生活意义的追求, 而是对超越现实和自我的精神意义的追求。他甚至把死亡和痛苦作为人的最深远意义和最高价值的实现,痛苦和死亡实然有他们的价值,人们在历经苦难,面对死亡的时候,的的确确会对人生有更深沉的体验,但是过度的强调, 就走向了唯心主义立场。

放下手中的书,我的感慨很多,可是我能描述出来的东西却太少。“集中营中的生活打开了人的灵魂并将其彻底的暴露出来”——人性在最残酷的现实的面前无法遁形。

在集中营里,夜晚睡觉前人们相互抓着彼此身上的虱子为乐趣——这也是苦难,但是即使是这样充满的辛酸的过程,人们依然可以发现其中的那丝快乐;

也有公平的厨师,在分发汤的时候给每个人同样分量的豌豆——比起很多凶神恶煞的看守者,这样的事无疑是集中营生涯中让人可以体验到的为数不多的温暖事件之一,而这样的人本身就散发出人性的光辉,他们力所能及的让每一个个体都平等,而不分亲疏;

集中营的人们仅仅因为转移的新地点没有烟囱而兴奋——这意味着新的集中营没有毒气,没有焚烧炉——面对死亡,大多数人都是惧怕的,仅仅是可以活下来本身就足够让人觉得奢侈!

当人们变得冷漠的时候,身边同伴的死亡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人们从部表达自己的同情,关心的只是这个已经死去的可怜人还有什么可以拿走的财产,哪怕仅仅是一根香烟,一双劣质的皮鞋——这样的片段又包含了生活怎样的无奈和苍凉。

“除了可笑的赤裸裸的生命,我们已然没有东西可以失去”——在写下这样一句话的时候,弗兰克尔的内心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此时的他,面对现实的处境,还有什么其他的感慨?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有关生活,有关人生。弗兰克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在里面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灰暗和光彩。我们要感恩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的美好。我们更加应当去实践,学会用一种更淡然,更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我们的生活。这本书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在最深重的绝望中依然能够用爱去包容态度,即使深陷万丈深渊依然努力追寻阳光的勇敢,一种满载着希望去开拓的毅力。

第5篇:《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班级:04111101姓名:张帆

学号:1120110945

《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怎样活着的问题。 ——尼采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作为一名敏锐的观察者和亲历者,他进一步从这些惨痛真实的经历中,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在集中营中,囚徒的所有财产和权利都被剥夺,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会有死亡的可能,被判定体弱有病的囚徒很快会进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显得格外渺小脆弱。可是据弗兰克尔观察,身体不那么强壮,却有丰富的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幸存下来,他本人就是实例。对妻子的思念和爱,让他在脑海中无比清晰地勾勒出了她的形象,并与她生动有趣地谈笑。爱,超越了时空甚至生死的阻隔,给拥有爱的人带去了内心的充实和强有力的支持。“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

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从死者身上“交换”衣物,调换转移到其它集中营的名单(这更像是命运的赌博),冷漠地注视着其它人的痛苦和死亡。即使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一位囚徒冲了进来,招呼我们去操场观看精彩的日落。站在外面,我们看见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从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然后,在几分钟的寂静后,一位囚徒对另一位囚徒说:‘世界多美啊!’”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黑暗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

之为人的特殊之处吧!也正是这种特殊性,反过来,给绝境中的人们带去了活下去的力量。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对妻子的爱以及完成这本书愿望就是支撑作者活下去的理由,而他也用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弗兰克尔把人的主观意志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希望用各种方法去帮助病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他将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总结成了三点:创造和工作,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以及受苦。我想他说得很对。一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决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每个人都会有沮丧失意的时候,也不必为此感到羞耻。学会把自己从悲观的情绪中拯救出来,自信自尊得去面对,真的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正如集中营里那些相信自己尚需完成某种使命的人,他们最有能力生存。具有念想,有自尊的人才会是一个充实的人。我自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偶尔会产生的悲观的情绪,的确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我想,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不枉在这个世界来辛苦地走一遭。因为至少,我们的存在并不会因其短暂而失去意义。

当我把这本书一气读完,掩卷沉思: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是拥有并珍惜所有那些能给我们带来勇气和力量的美好事物,是对过去生活的甜美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是对伴侣和家人深深的爱,是对自己将发展成长为怎样一个人的好奇。无论任何职业、地位、财富和种族,当一个人有所担负、认真投入地生活着,并给其他人带去了幸福时,他自己也会感受到充实满足,此时,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生活过程本身!

第6篇:追寻生命的意义 读后感

苦难是一笔财富

文41521X 严虹

这是一本让我有所思考的书 ,让我思考到人生的意义。 涉及到人生这一个话题,我想以我的资历还不够格,但是人都是会成长的,或许就在一首歌曲,一部电影里获得对人生的看法,而我这次是从一本书里拥有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保尔柯察金的一段话,还是雷锋一生的写照?读过了许多的名著,犹如看过许多人的一生,从中我领略到了,真正不会后悔的人生,就是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个苦难。安妮宝贝是个苦命的孩子,但是她并没有像流星一样一瞬即逝,她把生命中的苦难化成了文字,让后人在这个残忍的事实中体味到这个孩子的伟大与坚韧,她留下的财富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她生命的意义便体现在她勇于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并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我自认为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我喜欢沉溺于过去的美好,不愿意面对现实的残酷。在这样的和平年代,我体味不到生活的艰辛,在家长的呵护下,我体味不到痛苦的滋味。或许我是幸运的,又或许我是不幸的,因为在这样的坏境里,我的成长并不完整。而如今,我试着展开双臂,飞翔在随时都会遇到狂风暴雨的世界里,我必须学会坚强,因为这样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我时常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里。我快乐的成长,健康的成长,但如今我开始领略到生命的重量,并学会直面苦难,那才是真正的英雄。我要学会敢于直面真实的苦难,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这才是像刘和珍一样的铁女子。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苦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段必经之路,苦难之于我们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痛苦,还有想象不到的财富。眼泪是成功路上的甘霖,不要怕流眼泪,眼泪并不代表失败,并不代表不坚强,这是一种释放,是我们努力的见证。

生活中有太多经历苦难而后成功的人,马云,俞敏洪,李开复等等,我们梦寐以求的高度,都是他们一脚一脚艰难的攀登上去的。我们有梦就要去实现,不让自己成为苦难的手下败将。如果我们必须与苦难打一仗,这一仗我们要打得漂漂亮亮。王国维先生对苦难的见解曾给我很大的鼓励,而这本书也给我很大的启发。我只希望我能学会坚强,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不忘苦难给我们的教训,追寻生命的意义,让我的成就配得上我的苦难。

第7篇:追寻艺术的生命——徐悲鸿

悲鸿实验小学 四(1)班 裴梁烨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追寻艺术的生命——徐悲鸿》。

开学初一拿到课文,我就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读到《徐悲鸿励志学画》一课,我被深深地吸引了。老师讲完这节课后,带着我们一起观看了讲述徐悲鸿一生的纪录片,更让我对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一代画师有了深刻的了解。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学者一样,出生贫寒的徐悲鸿,在追逐理想与维持生计中度过了他,沧桑、沉重而又伟大的一生。

徐悲鸿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正因为我也出生于徐悲鸿的故乡,从小耳薰目染,对于他的事迹才略知一二。其实对于绘画,我一窍不通,对于大师,我也仅闻其名。虽不懂欣赏徐悲鸿的绘画作品,但就是这篇课文,这几部写实的纪录片,使我读出了对徐悲鸿其人其事的浓厚兴趣,读出了对徐悲鸿精神的强烈认同,读出了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应有的沉重而真切的历史使命感。

细细品味,才真正体会到,他的一生是如此艰辛。在看到他由于生存压力流落街头,动念自杀时,我感到了生命的无助;看到他为了真心开始新的生活,不惜贴钱贴画与蒋碧薇了断时,我感到了生命的无奈;当看到他颓然倒地竟无法写下遗嘱时,我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伟大的人必定是孤独的,正因为深感孤独,青年时代的他就为自己改名“悲鸿”。“悲鸿”,一只飞翔于天际的孤独鸿雁,象征着画家的艺术生命的孤独。

老师总爱问每一个孩子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的说科学家,有的要开飞机,有的说当老师,有的说考大学,每一次我都脱口而出:我想成为一个画家。年幼天真的我也曾披上床单扮演戏中人,也摆出戏中人的姿势,也唱着无词的歌。我想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都隐藏着创造的奇迹,而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则不再有很多可能。你的家境,你的朋友,你的恋人,你受过的教育以及你所处的社会正在决定你必须是怎样一个人。一切都在无可奈何地安排下走向平庸。我想,当一个人的梦想一再被否定却能始终如一的实现自我的人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徐悲鸿就是这样的人。 徐悲鸿自小就学画,而出身贫寒的他,根本没有这样的条件支持他去学画,他的父亲是个穷困潦倒的画家,不允许儿子学画,而是教导他熟读诗书经传;然而,天生我才,必有所用,徐悲鸿似乎注定是一位画家。当有一天,他的名声享誉国际,回首走过的路,我想他必定惊叹不已。因为那路途的起点,站着的是一个穿着粗布衫的穷孩子,那个孩子出生在一座寂静的江南小镇上,若干年后,孩子长成了血气方刚的青年,站在黄浦江畔,那时父亲贫病死去,母亲独守在家,妻死儿夭,他也在偌大的上海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只要他纵身一跃,中国便没有大师徐悲鸿。然而,他在那样的境况下挺过来了。他的梦想依然是成为世界上第一流的画家。他成功了。

重要的是,徐悲鸿的学术功力和成就也许是我们难以到达的,但前人的光芒正可以为后继者引路,没有动荡的社会,没有饥荒的困苦,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是否能坚持最初的梦想,谱写别样的人生,也许在这位一代国画大师身上能找到让我们执着与坚持的原因。

第8篇:声趣生命语文诗意的追寻

我们常常在思考: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好的与孩子的天性融合?如何让孩子的天性成为语文学习宝贵的学习动力和资源,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固然是我们牵着他们的手,教会他们扣响知识的门铃,但同时也是孩子引领我们在不断前行。他们的向善、向美、向真,他们的想象、幻想以及与大自然的翕合、对世界的好奇,不都是我们一路前行追寻的境界吗?我以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站在孩童生命的高度,将生命个体的发展作为至高的教育目标,不仅指向语文知识的增长,更要紧贴儿童的心灵层面。将声趣这一重要的资源引入到语文教而实现一种更有价值的生命语文学习。

一、 让儿童成为声趣资源真正的“探索者”,享受好奇之趣

儿童,是天生的发现者,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就应该具备这样的学情视角,充分利引导和促进学生不断去探索和发现,改变和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生活中,我们要将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积累等串联在“引导”这个核心轴上,尽量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的探索环境,引导他们有效参与,并且在这样的情境感染中,逐渐形成有效探索的习惯。

声趣打破了单一的文本界限,突破了想象力和观察力的平面范畴,能带领学生进入立体的生活世界中来。在以季节为主题的声趣探索中,我们尝试将儿童诗作为声趣探索的表现形式。在《听听,秋的声音》声趣课堂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秋天里各种声音,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脑海中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有趣的声音打开了他们的思路,竟使有的学生听到花开“啪嗒”声,农民丰收割稻的“唰啦”声„„惊喜在秋之声中,不断涌现。美丽的景物是静止的,但学生用耳朵捕捉到的和心中激起的想象却是动听且丰富的。一首首立体的儿童诗跃然纸上:收割机“轰轰”,这是农民伯伯收获辛劳的季节;风儿“瑟瑟”,这是风儿告别夏天的声音;橘子“澄澄”,这是在呼唤果农们迎接它的声音;红领巾“哈哈”,这是他们欢快的笑声。这种声情并茂的儿童诗创编有效地提升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声趣资源正逐步成为生命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点亮儿童生命的“燎原之光”。我们应当努力地引领学生去发现兴趣的源泉,带者趣味倾听的习惯,进入学习情境,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在寻和遇中发现和创造。让儿童成为语文学习真正的“探索者”,学习便成了最值得期待的事。

二、 让儿童成为声趣资源真实的“情感者”,享受欣赏之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的将文章中的“情”化为可作用的听觉旋律,会达到“入境始于情”的目的。如苏教版第四册《沉香救母

(二)》中,设计课文第二小节的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了沉香不畏艰难救母亲的决心。”交流时,学生总结出这样几点:不顾血泡、血痕、野果充饥、泉水解渴、翻高山、跨深涧„„学生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沉香救母的坚定决心。在此基础上,这位老师,播放了《宝莲灯》的主题曲《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继而追问“你从这首乐曲中感受到了什么?沉香还遇到了什么困难?”学生内心的情感在乐曲和文本语言的熏陶下,产生了情感和心理变化的认同感,“老师,我还看到他在途中被野兽进攻的情景了。”一位学生站了起来。“我看到了他赤脚走路,衣衫单薄但坚持往前奔走的样子。”“我看到了严寒酷暑,他汗流浃背仍在赶路的情形。”这一拓展对于理解“望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想到就要跟日思夜想的妈妈见面了,沉香心理无比激动。”这句,不仅起到了加深体验的作用,还因材设计,活用音乐,给学生内心渲染上温暖的底色,培养了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扣启了学生对文本的灵性感悟,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鲜活起来。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这一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巧妙地选取音乐,让其与语文整合,让文本回归立体,加强音乐应用的深度、适度和力度,既可以激发儿童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又能在不断地体验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文章主旨,从而潜移默化让儿童成为声趣资源真实的“情感者”。

三、 让儿童成为声趣资源真性的“言说者”,享受嬉乐之趣

儿童正处于语言生长的最佳时期,他们的语言情境理解与表达充满着童趣、想象和智慧。但是,儿童的语言是存在缺点的,犹如一块尚须雕琢的璞玉,教师要找准声趣资源中的语言生长点,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与儿童一道过上自由、和谐的、语言生长着的课堂生活。这样,儿童的语言才会走向丰富与饱满。

教师经常性地进行一些听声音编故事的训练,让孩子享受声趣资源的嬉乐之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丰厚儿童的语言积累。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关照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优化声趣资源的推进。刚开始可以播放一些内容单一的音效,用多彩的声音来编织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小片段。如听水声,想象泉水叮咚的溪流,波光鳞鳞的湖面,汹涌澎湃的大海;闻鸟声,想象茂密森林的美景;听车鸣声、人流声,想象宽阔的马路、热闹的街市等。声趣资源帮助孩子打通了语文和生活的通道,打通了语文与学生心灵的隔阂,让学生渐渐在声趣熏染中掌握到了一定的方法,想象力也日渐丰富。这时候老师可以播放有标题、有情绪变化、有情节的乐曲,让学生听曲畅说。听之前,教师向学生交代清楚听乐曲的目的和要求。由于学生在音乐欣赏水平和能力上的不同,学生想象和联想的不同,让乐曲产生了多元解读,多元情感认知。因此,所编出来的故事各具特色,个性鲜明。

让声趣与课内文本融合,与生活融合,更需要我们给予声趣课程生命般的关怀。以生命语文为依托,让儿童从成为声趣资源真正的“探索者”到真实的“情感者”,再到声趣资源真性的“言说者”,每一次声趣资源的引入都不是简单的重复,经整合后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需求逐层推进,日积月累滋养童心,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审美、延展、思辨的能力。

第9篇:生命的意义——读《生命的意义》

首先声明:题目刻意没有用“读后感”一词,是因为对于这本书,我真的还不敢妄谈“感想”。这本书我是断断续续读完的,书中对生命、幸福以及精神等领域的观点,在我看来太深奥了。所以,以下内容至多只算第一次读过此书后对书中内容的介绍。我想,我一定还会再去读它。

初识这本书是在一个书友俱乐部里的推荐中,对它是这样介绍的——1991年,美国国家图书馆将《生命》列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书的精华部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苦难价值的体会、对超越自我之责任的承担……与其思考生命的意义,我们现在更乐于追求个体的幸福……每个人被不断催促着去追求幸福,但是,幸福是可遇不可求的,幸福只会伴随着某些东西款款而来。 你幸福吗?这句话曾经被人们大加调侃。但是,很多人心中却也实实在在的在追求着幸福的感受。他们认为人生在世能够幸福的度过每一天才是生命的意义,才不枉自己来世一回。每每听到“我要开心,我要幸福”的说法,心里总有一丝不安的感觉,可是,却又无从反驳。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也希望自己每天开开心心的度过,人生百年,不过3万多天,我追求自己的快乐有什么不对吗?我甚至连自己都不能反驳。可是,我的不安感却一直存在,不安于,如果人人都这么想,这样做,那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啊!这样的社会能够带给大家幸福吗?我能想象到的是分裂、对立、冷漠和停滞。这样的幸福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并且能够带给我们持续幸福感受的幸福吗?

有段时间,自己虽然没有达到被“什么是幸福”所困扰的境地,但是这样的想法却时不时的在思想中蹦出来,并触动一下自己。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抱着解惑的想法,我拿起了它。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Frankl(弗兰克尔)是一名德国犹太人,精神病医生,1942年被纳粹关进有死亡工厂之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后来先后被关押到巴伐利亚、达豪、等集中营,三年后他极其幸运的重获自由,但这三年中他的妻子、父母都被杀害了。1946年,他将集中营的经历提炼病出版了这本书。之后,两次增补,加入了医学理论方面的观点,创立了精神疗法中的“意义疗法”(维也纳精神治疗三大学派之一)。

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的是作者在集中营中的经历和心理变化,特别是对于自己作为一名囚犯的心理变化历程进行了深刻分析。因为Frankl独特的身份(精神病医生+学者+囚犯),所以,他对集中营中经历的描述十分独特。其中,既有集中营地狱般的凄惨经历,又有学者对事物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总结,还有精神病专家对一名关于在集中营里的囚犯的心理历程的变法分析。所以,前半部分读起来很是恳切又超然。从他对集中营生活的描述中,我没有读到抱怨和可怜倾诉,从他对非人生活和时刻濒临死亡处境的描述中,感受到的却是他坚韧和强大的内心,以及冷静的观察视角,当然也不乏丰富的感情。真的很感动,也很受用,感觉每一页都有经典的段落和语句。不愧是一名心理学专家!

书的后半部,主要论述了意义疗法的理论和一些基本观点,读起来不觉晦涩,但却很难真正读懂。在对理论的叙述过程中,有非常多的观点,值得细细体味,这也是本书最终观点的升华。如果想要学习,需要反复阅读。

写到这里,再次深深感觉,这本书其实不需要任何人为它写读后感,因为Frankl已经用通俗易懂,但却沁入心脾的语言将它们展现给了读者。

摘录书中的一些段落,供大家分享:

1、 但幸福也不是能够强求的,它只能是结果。人们一定要有理由才能幸福起来。一旦找到了那个理由,他自然而然会感到幸福。人类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通过实现内在潜藏于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意义来追寻幸福的理由。(原来,“追求幸福生活”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追求,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

2、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你的内心才是你唯一真正拥有的东西)

3、 人可以习惯任何事物,但请不要问我们是如何习惯的。

4、 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幸福的感受一定在爱与被爱之中)

5、 囚犯的内心生活可能很极端,他们能体验以前从未体验过的艺术美和自然美。在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影响下,他们甚至忘记自己当下所处的环境。(现代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慵懒,同样让人们对自然美和艺术美以及道德修养趋之若鹜,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现在艺术市场会非常活跃)

6、 不知妻子是否还活着。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爱一个人可以远远超过爱她的肉体本身。爱在精神和内心方面具有深刻的含义,无论伴侣是否在场,是否健在,爱以什么方式终止是很重要的。„„„„我不知道妻子是否还活着。但在这一刻,一切都不重要,对于我来说也没有必要知道。没有什么能阻挡我的爱、我的思想以及杜宇爱人形象的回忆。即使我的妻子已死去,也不会影响我对她的殷切思念,我与她的精神对话同样生动,也同样令人满足。(能够运用想像力脱离当前环境,在心里跟挚爱的妻子对话,让爱充满胸臆,是人独一无二的本领,这能够帮助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存活下来)

7、 打个比方:一个人的苦难就好比毒气。如果向空荡荡的毒气室灌入一定量的毒气,气体将完全而均匀地弥漫开来,不管房间有多大。(同理,很小的苦难或者快乐都可以同样的被无限放大,充斥于我们的灵魂和意识,这更加突显出对待问题的意识与角度的重要性)

8、 犯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仍然取决于他自己内心的决定,而不单单取决于集中营生活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基本上任何人都能够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这种精神的自由——任谁也无法夺走——使生活变得有目的、有意义。

9、 没有困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所以,释迦摩尼也会离世。生命中理应包括困难)

10、 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当痛苦真实出现在眼前,便不再是痛苦了,或者说,你已经有60%的把握战胜它了。恐惧同样源于对未知结果的担心和不停的思考)

11、 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不应该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应该像那些每时每刻都被生活质问的人那样去思考自身。„„„„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生命的意义不是某种含糊的东西,而是非常实在和具体的。

12、 如果你发现经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你就应当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你必须承认,即使在经受磨难时,你也是独特的、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人能够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重负的方式之中。

13、 眼泪是无用的,但也不必讳言流泪,因为眼泪见证了人们承受痛苦的巨大勇气。(眼泪,证明人们愿意承担痛苦,愿意面对这段经历,没有逃避)

14、 你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不光我们的经历,还有我们的行动和所有的想法、所有的苦难都不会消失。„„„„“曾经是”也是一种“是”,甚至更为确定。

15、 世界上有且只有两类人——高尚的和龌龊的。任何地方都有这两类人,人类社会的所有团体中也都有这两类人。„„„„集中营生活撕开了人的灵魂,暴露出人性的深处。在人性的深处,如果你发现人类在本性就善恶交织,你还会觉得奇怪吗?

后半部分的摘录:

1、 人实际需要的不是没有紧张的状态,而是为追求某个自由选择的、有价值的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和奋斗。

2、 存在之虚无是20世纪普遍存在的现象(书中指的的西方20世纪,我觉得中国现在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它可能是由于人类在成为真正的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双重丧失。在人类历史之初,人丧失了赖以指导其行为并因此产生安全感的某些动物本能。在最近时期,人类还遭受了另一种丧失,那就是作为其行为根基的传统迅速地消减。(西方的社会发展的确超前我们,我们的现在正在经历着第二重丧失,所以,很多人会不同程度存在内心的空虚,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存在之虚无”)

3、 存在之虚无的主要表现是厌倦,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两极之间。„„„„自动化可能导致普通人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而许多人并不知道该如何利用这些大量的闲暇时间。„„„„有时,遭遇挫折的人对意义的追求会通过追求权力得到替代性补偿,还有些时候,遭遇挫折的人对意义的追求会被追求享乐所替代。(现代中国社会的通病,就是这样的!所以会产生很多很多社会问题)

4、 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以现实为基础,以责任为依托,才能树立起生命的意义)

5、 寻找生命意义的三种途径:1.工作(获得成就,我们常说的实现个人价值);2.爱之意义(关爱他人,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3.忍受受苦(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Frankl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或通过工作,或体验某种事物或爱某一个人,而在极端的情况下,当一切欢愉都被剥夺,无法避免的苦难本身正是生命的意义。他从集中营的经历中,领悟到第三种途径。

6、 拉比,你能够利用多年遭受苦难的经历去净化自己,一边你也能像孩子们那么纯洁,能像他们那样在天堂里拥有崇高地位,这难道不正是你活着的意义吗?《圣经·旧约》中不是说过,上帝保存着你所有的眼泪吗?因此,你所有的痛苦未必都是没有意义的。(苦难也可以是心灵净化的途径,内心的快乐真的可以胜过任何苦难的现实)

7、 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的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我们要的自由不等于放任)

8、 一个人不能去寻找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所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

9、 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件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

10、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with almost any how 就摘录这些吧,前面说过,这本书几乎每页都有经典段落或者句子,值得读者思考。虽然,读过之后,依然似懂非懂,但真的还是受益匪浅,至少它使我内心的疑惑有了思考的方向。我们一生下来就注定了死亡,那么,接纳生命也就接纳了死亡,就像说中书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那么我们就努力去做吧,虔心接纳我们不可能做到完美这一事实,哪怕只是带个身边人一丝微笑,那也一定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问题:我们明明知道自己终将死去,为什么还有认真的活着?我们明明知道最终一定是一无所有,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去,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的工作?我们明明知道生命的一切在最后终将化作虚无,为什么还要默默承受那么多的痛苦与艰辛?看看这本书吧,你会有所收获。

上一篇:大学校园环境监测方案下一篇:大学生素质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