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命的光辉有感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生命的光辉有感(通用17篇)

读生命的光辉有感 篇1

桃舟中心学校 张婷婷

读了《光辉的历程》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总是出现一幕幕令人振奋、激动人心、可歌可泣的画面。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从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至今这60年来的历史。虽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但中华儿女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写下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最辉煌最灿烂的篇章。

本书分为六个章节编写。一是《昂首奋进的崛起步伐》,二是《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三是《日月同辉的科技之光》,四是《硕果累累的文教园地》,五是《可歌可泣的英雄画卷》,六是《四海合唱的盛世华章》。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第五章,书中介绍了那些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为了志愿军能够攻占敌人的阵地,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膛,壮烈牺牲了!在黄继光的激励下,我军迅速出击,终于夺取了这场战斗的最后胜利。

在去年5月12日的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袁文婷老师、张米亚老师在他们双臂的保护下,挽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这种舍生忘死、不畏死亡、舍己为人的行为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更多作文:

我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祖国的明天靠我们去创造。我们要从现在开始,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学习科学知识,锻炼强健体魄,为我们将来能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指导老师:谢小玲

读生命的光辉有感 篇2

祢衡死时才26岁, 到死也没个官衔职称, 墓碑上写的仅是“汉处士祢衡”。处士, 即指未做官的文化人。如此境遇的他心里自然有着一腔愤懑的苦水了, 而这就是写这篇《鹦鹉赋》的心理背景。至于奉命提笔的具体缘由, 他在该篇“序文”里有明确交代:一次黄射在鹦鹉洲上大会宾客, 有人献鹦鹉并希望他能以鹦鹉为题作赋以“使四座咸共荣观”, 于是他竟“笔不停缀、文不加点”地当即完成。总之, 这还是一篇颇有限制的“命题作文”。

一、文学成就

细读《鹦鹉赋》全文给读者的总印象是寓意丰富、抒情含蓄、结构精巧、文字形象。

全文分两大层, 第一层 (前三段) 是咏赞“鸟之形质美”, 即从多个侧面用多种手法描绘赞美鹦鹉鸟的超凡不俗。先写其丽容丽姿, 再写鸟的聪明辩慧和情趣之高洁。如此便达到“一箭双雕”:既显扬出鹦鹉鸟之奇美, 又暗示自己志向的高超和才智的出众。而其中第二段所写虞人们奉命布下天罗地网捕捉鹦鹉而献全鸟者受赏的细节, 则更巧妙地影射出东汉末年权贵压迫忠正控制贤才的行径, 以及他自己被人几经转送的尴尬苦楚。第二层 (后三段) 则进一步抒写“鸟之神苦 (困境与悲情) ”, 即美丽高洁的鹦鹉身陷笼槛却时时“想昆山之高岳, 思邓林之扶疏”, 又暗衬出他自己有志难酬有才无时的愤懑情怀。

以上所说便是该篇的“主脉”。此外, 考虑到命题之需和扣题之宜, 祢衡还于字里行间一石三鸟地满足了在场主客们各自的审美需求。他不仅给予了众宾客以“荣观”之乐, 而且点透出献鸟者的殷切之意。而面对美鸟佳篇、宾客们得其欢乐之态和献鸟者自得之色等, 宴会主人不是也会油然而生一番幸慰吗?所以该作真可谓是一石三鸟的神来之笔了。

祢衡的代表作《鹦鹉赋》是他留存于世的唯一一部赋作, 也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 更像是一首表露心迹并印证生命的绝世悲歌。在这篇仅558字的赋中, 祢衡以鹦鹉自比, 把咏物与自喻紧密相融, 浑然奔放, 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遭遇坎坷不平之真情实感, 被古人评为“辞采甚丽”之作。赋中描写具有“奇姿”、“殊智”的鹦鹉, 却不幸被“闭以雕笼, 剪其翅羽”, 失去自由。赋中“顺笼槛以俯仰, 窥户牖以踟蹰”、“顾六翮之残毁, 虽奋迅其焉如”的不自由生活, 显然是以鹦鹉作比, 抒写才智之士生于乱世的愤闷心情, 反映出作者对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的强烈不满。而其中“归穷委命, 离群丧侣……眷西路而长怀, 望故乡而延凝”一段, 物我浑然一体, 亦物亦人, 咏物如此, 前此未见也。此赋寓意深刻, 状物维肖, 感慨深沉, 融咏物、抒情、刺世为一体, 是汉末小赋中的优秀之作。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 仅此一篇《鹦鹉赋》便奠定了祢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此赋的赋史意义就在于开了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先河, 对之后文人创作的垂范作用极大, 诸如以后晋张华的《鹪鹩赋》、鲍照的《舞鹤赋》莫不受之影响。此赋的艺术成就本身也极高, 李白评为“铿锵振金石, 句句欲飞鸣” (《古风》) 。

不仅如此, 就连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成语都来源于祢衡的这篇《鹦鹉赋》。如成语“名不副实”源自“惧名实之不副, 耻才能之无奇”。还有成语“文不加点”。对于该成语, 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情况, 容易理解成“文章没有标点”, 这就大错特错了。“文不加点”最早语见萧统《祢衡〈鹦鹉赋〉序》:“衡因为赋, 笔不停缀, 文不加点。”这里是形容祢衡写《鹦鹉赋》时虽下笔千言, 但瞬间一挥而就。“文不加点”里的“点”是改动、修改的意思, 成语的意义是指作文章水平极高, 写文章一气呵成, 无需修改。

二、社会影响

1.“鹦鹉洲”得名

鹦鹉洲声名远播, 常人多言缘于崔颢的那句“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此说亦是亦非。因为此洲原本得名亦盛名于三国名士祢衡与他那“辞采甚丽”的《鹦鹉赋》。崔颢当年站在黄鹤楼头所看到的鹦鹉洲, 也并非今天的汉阳鹦鹉洲, 而是清初沉没于江中的古鹦鹉洲。

据史料记载, 时逢黄祖之长子黄射在长江中的江心洲上大宴宾客, 有人献鹦鹉, 歌女碧姬劝酒求赋。祢衡触动心事, 借物抒怀, 即席挥笔写就一篇“铿锵戛金玉, 句句欲飞鸣”的《鹦鹉赋》, 四座皆惊。

相传祢衡冤死后, 那位黄射身边的歌女碧姬身着重孝, 带着那只绿色鹦鹉至洲头, 哭倒于祢衡墓前, 誓言愿与他灵魂共翔。她哭够了, 竟一头撞死于墓碑前, 那只鹦鹉则彻夜哀鸣, 第二天, 人们发现鹦鹉也死于墓前。江夏城里有人集资为碧姬修了一座坟墓, 把鹦鹉也一同葬在洲上, 从此, 人们就叫那江心洲为鹦鹉洲。这便是靠近武昌江边的古鹦鹉洲, 也是崔颢当年站在黄鹤楼头所看到的“芳草萋萋”之洲。后人还建正平祠、鹦鹉寺于洲上, 以纪念祢衡。

祢衡的《鹦鹉赋》, 堪称汉魏六朝辞赋中的精品, 也是咏物赋中的名篇, 其语言清丽, 骈俪工致, 开六朝小赋之先声。故祢衡死后葬于该洲, 后人为纪念他而以“赋”名“洲”, 应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 祢衡和《鹦鹉赋》应是鹦鹉洲文化的源头和精髓, 同时也是武汉三国文化链上璀璨的一环。

2. 后人凭吊

作为祢衡好友的黄射, 也为一代名士的夭折而痛心疾首。据说当年黄射闻知其父欲斩祢衡, 便一路快马急鞭赶往江夏, 可惜等其赶到时, 祢衡早已人头落地。后黄射题有鹦鹉洲联以悼祢衡, 其联曰:

鹦鹉无言, 看草色萋萋, 遗冢尚传谪仙句;

江流不断, 听水声汹汹, 怒涛似诉老瞒奸。

欲“倒却鹦鹉洲”的李白, 既作过那首与崔颢打擂台的《鹦鹉洲》, 又写过一首《望鹦鹉洲怀祢衡》, 其诗曰:

魏帝营八极, 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 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 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 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 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 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 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 兰蕙不忍生。

李白一生道路坎坷, 虽有超人才华而不容于世。当时, 他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来, 望鹦鹉洲而触景生情, 思念起古人祢衡来。

宋朝大文人苏轼的《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一词, 有近一半之笔触追思这位同样以词赋见长的“狂处士”, 其词有曰:

《江表传》, 君休读;狂处士, 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 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 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 追黄鹤。

南宋抗金名将李纲曾作五言长诗《汉处士祢衡》一首, 寄托对祢衡的缅怀:

祢生抱逸韵, 乃是古人狂。

负才颇傲物, 齿少气方刚……

清代董大伦的《鹦鹉洲》堪称凭吊祢衡的佳作, 其诗曰:

欲把椒浆吊祢衡, 江中芳草一渊横。

渔阳悲愤应难尽, 日夜风涛作鼓声。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亦作七律《祢衡墓》以吊祢衡, 还自称是“一曲反离骚”之诗, 其诗曰:

荒坟三尺掩蓬蒿, 挞鼓余声作怒涛。

落笔争夸赋鹦鹉, 骂人何苦学山膏。

干将易折终非宝, 元弱难寻始是高。

知否才流生叔季, 扬云一曲反离骚。

时隔1500年后, 祢衡击鼓骂曹之声犹如波涛一般, 仍在诗人耳边回荡。然而, 最为仁人志士称道的还是祢衡不畏权贵的文人血性。康有为曾在《出都留别诸公》中慷慨悲歌:

岂有汉庭思贾谊, 拼教江夏杀祢衡。

陆沉预为中原叹, 他日应思鲁二生。

其情真可谓千回百转, 感人至深。

历代中国文人, 大多才华横溢, 超凡脱俗, 但又秉性耿介, 愤世嫉俗, 落拓不羁。或许正是那失落的凄楚、落魄的惆怅、伤逝的悲怀, 才更加激起他们对祢衡的同命相惜相怜。于是, 或隔江酹杯, 吊祢衡亦悲鹦鹉;或赴临洲头, 在祢衡墓前悲歌一曲, 悲切而凄凉。

总之, 祢衡作为魏晋历史长河中一朵昙花一现的文学奇葩, 虽然生命短暂, 但他耿介愤世、落魄人生的个性魅力和“辞采甚丽”、超凡脱俗的《鹦鹉赋》必将影响深远, 留下灿烂夺目的耀眼光芒。

摘要:才华横溢、颇有辩才的一代少年英才祢衡因为性格孤僻乖张而早逝, 但他留给世人的一篇《鹦鹉赋》却名垂千古, 堪称汉赋绝品。历史不会因为他的早逝而淡漠他, 反而因《鹦鹉赋》和他身上所遗存的中国文人那股愤世嫉俗、落拓不羁之风而永远铭记, 他真可谓是魏晋文坛昙花一现的生命奇葩。

关键词:祢衡,《鹦鹉赋》,生命奇葩

参考文献

[1]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2]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卷八十七) [M].北京:中华书局, 1958.

[3]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4]范哗.后汉书文苑列传 (第七十下) [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读《生命的诗篇》有感 篇3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叫肯尼的美国儿童。他出生不久,双腿就因畸形而全部被锯掉了,可怜的肯尼只能以手代足,而且视线只有狗的眼睛那么高,他接受了几次化疗,也并未痊愈。在生活中,因为残疾,他必须忍受来自各方面的不便与嘲笑,每次上学的路上都能听见背后的窃窃私语。我替他感到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这样残忍的事情会降临到他的身上呢?但令我吃惊的是,这个小男孩并没有彷徨,也没有埋怨命运的不公平,而是用毅力支撑起了生命的脊梁。他也渴望自己是个正常人,和其他孩子一样玩游戏,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面对命运的不公,他并没有自卑和气馁,他用他那坚强的心灵来安慰自己,使自己勇敢地“站”了起来。

我今年十三岁了,和他比起来,我却是如此的渺小。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中遇到小小的不如意就开始怨天尤人。记得上星期回到家里,父母不在家,我自己饿的不行,却连饭都不会做,回来还因为此事和父母大吵了一顿。想想自己以前的种种,我真是又羞愧又自责,与肯尼比起来,我是多么的无能啊。

在这个小男孩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他顽强的生命力,还看到了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希望”是支撑我们生活的韧力,是推动我们人生前行的动力。人生的旅途中并不可能一帆风顺,逆境、失意经常会伴随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会显示出来。所以我们要鼓起勇气,向前出发。

“不依赖别人才是真正的自由”,我要让这句话埋藏在我的心底,让它萌生,让它陪我一起成长,也让它成为我成长的一个动力。

辅导老师:候永昌

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篇4

海口市遵谭中心小学 六(2)班张雪莲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最近看了一本新书——《光辉的旗帜》。

从中我了解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党走过了极不平常的历程,有过挫折,有过失误,但谁也无法否认,成就是巨大的,业绩是辉煌的。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的选择,是正确的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选择。

我在读这本书时,不知有过多少次被书中动人的故事所感动,也不知有多少次被震撼。当读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李四光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是什么精神支撑着他不辞辛苦,为新中国寻找石油”时,我为之感动了,有多少科学家为新中国的强大,如此鞠躬尽瘁。当我读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开始走向世界,我国的自主创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喜势头”时,我一蹦三尺高,心中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

现在,学校的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每一位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杨利伟等人乘坐航天飞船飞上蓝天,飞出地球„„这一切,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但是呢,有些人也奔往其他各国,各谋出路,嫌弃国内工资低廉。他们在那些外国佬的面前低声下气,丧失了国人尊严,实是可耻。虽然我们祖国经济大体上来了,但有些地方还相当贫困,这需要我们去服务。前提是,打好基础,报效祖国。

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篇5

读完了《光辉的旗帜》,心里有不小的触动。革命前辈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令人感动。他们那光荣事迹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在第9课“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里,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也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和整场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忍着剧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在持续燃烧的烈火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战友们都说,邱少云没有死,他在烈火中永生!邱少云这种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令人钦佩。他具有高度的纪律性,舍生忘死,宁愿自己牺牲了,也不愿意损害集体。他,就是我们心中的“旗帜”。

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等等,都要懂得遵守纪律。如果犯了错误,就要承认,不要总是把错误推给别人,让别人给你“背黑锅”,让别人当你的“替罪羊”;在学校里,我们要遵守校规,课间不能乱跑,要做有意义的活动。在班级里,我们要维护集体荣誉。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给班级抹黑。在面对工作时,不论家住多远,都不能迟到,也不能因为什么无关紧要的事而早退。

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篇6

中国共产党成立快90周年了,在成立之前,有多少先烈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就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每一次斗争和探索,虽然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坚信,这些成就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群众是分不开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焦裕禄、公而忘私的解放军雷锋、舍身抢救国家财产的青年女工向秀丽,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是我们全国人民的楷模。也正是由于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我们才有能力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上海世博会以10项纪录入选了世界之最。这10项纪录包括: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志愿者人数最多、自建馆数量最多、首次推出网上世博会、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有人说,北京奥运,属于强国的荣光,那么上海世博,就是展现美丽的中国。

为了更加透彻地了解党,我还看了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亮剑》,电影《建国大业》、《我的1919》、《建党伟业》,看了《当代雷锋——徐虎的故事》。

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7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 期间流了不少的泪, 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 吸引我的, 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 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 师生之情, 朋友之谊, 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情感力量, 深深感染着我。

爱是最为真诚的。虽然, 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 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 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像空气, 每天在我们身边, 因为它无影无形, 所以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 它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 我们往往会忽略周围的, 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爱, 加以体会, 你则会感觉到:人生,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如果人生是一场戏, 我觉得应该给这些平凡而又难忘的瞬间一个特写, 这些瞬间也许只会成为我们心中无足轻重的片段, 被时间剪掉, 那些瞬间犹如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 但我仍愿意用自己的心去迎接幸福, 尽管幸福那么短暂。

爱比珍珠更宝贵, 比糖果更甜蜜, 比群星更璀璨;爱是一种感觉, 是一种令人快乐, 人人都想要而又用金钱买不到的感觉。爱能够将心中的恨化为勇气, 它使你微笑地面对生活, 使你倔强地反抗命运;它是还魂的仙草, 给罪人新生;它是慈爱的母亲, 唤浪子回头;它既是一种获得, 又是一种牺牲。这就是人间最珍贵的爱。就如亲子之爱, 如此平凡, 但很多人都无法感觉到。

有时候,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 常常会怨天尤人, 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 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 这多可悲呀!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大的幸福就是坚信有人爱我们。”其实, 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 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 一定会发现, 在这个世界上, 居然有那么多人爱我、帮助我的人, 我多幸福呀!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 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是不是?送人玫瑰, 手有余香, 不是吗?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甚至“消失”, 但这一切, 都是值得珍惜的。

对世界而言, 善良、正义, 勇敢正是现在的人们所缺少的, 也正是这个世界需要的。善良编织爱, 正义升华爱, 勇敢创造爱。只有爱才能使世界美丽, 只有爱才能改变人性, 只有爱才能维持生命。在洒满爱的世界, 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而我们需要这样的世界, 用我们的双手创造这样的世界, 让贫苦的人们拥有幸福, 让流浪的小孩拥有幸福, 让孤单的老人拥有幸福, 让世界不再有黑暗, 不再有饥饿, 不再有欺凌, 不再有孤单, 不再有压迫, 只有爱。我们可以做到, 让心回到最初, “人之初, 性本善”回到最初的善良之际, 并维持, 那么世界便不再有邪恶。

原点是最初的美好, 善良能够创造爱。爱是最美丽的东西, 我们需要它。我相信, 善良无处不在, 我相信, 爱无处不在。爱是什么?我解答不出来, 但我知道, 就连时间也无法带走它, 它是一个永远都在脉动的生命, 它让我们感受美好, 谁都离不开它。

读生命的光辉有感 篇8

凶手名叫荣成明——

38岁的荣成明是湖南岳阳人,他当过城管,参过军,退伍后在岳阳一家酒业公司做业务员时,与同行胡新宇相识,一来二往两人成了朋友。

39岁的胡新宇是岳阳市云溪区人,妻子段菁比他小五岁,夫妻俩有一个9岁的儿子胡涛(化名)。2012年下半年,胡新宇辞职后,与妻子在岳阳开了家酒品专卖店。只要店里需要进货,他就把业务给荣成明做。

可不知什么时候起,荣成明沾上了赌博,胡新宇多次规劝他改掉恶习,可荣成明不以为然。胡新宇失望之余只有叹息,却依然尽自己所能给荣成明以帮助。

2013年8月17日下午,荣成明又到胡新宇的店里,胡新宇去给客户送货了,只有段菁在看店。荣成明对段菁说,自己最近被债主逼着还债,想借钱救急。段菁说她做不了主,荣成明便给胡新宇打电话,胡新宇说自己的钱都压在货物上,但说:“正好我店里的酒卖得差不多了,最近得再进一批货,你准备好货源,我把货进了之后你不就赚钱了吗?”

荣成明虽然心里不悦,但听说胡新宇想进货,顿时心生一条妙计,对胡新宇说:“我们公司正好有优惠活动,比你平时进货成本可以降低百分之二十,你赶快多进点货。”胡新宇听了,立即让荣成明进800件的货,并且是先打款后发货。当晚,胡新宇回家后就电话通知荣成明来到家里,当场给了他近20万的货款,考虑到荣成明晚上拿这么多钱回家不安全,好心的胡新宇还开车护送荣成明回了家。

荣成明喜出望外。第二天,他就从胡新宇给的货款中拿出12万元赌博,却再次输了。而因一直未收到货,胡新宇夫妇多次催货。“这可怎么办?”思前想后,荣成明把心一横:不如将胡新宇夫妇杀了灭口!

8月21日傍晚,胡新宇夫妻俩带着儿子正在亲戚家吃饭,忽然接到荣成明电话,说晚上就送货到胡家,夫妇俩吃完晚饭就带上儿子开车往家中赶。

此时,恶毒的杀人计划正在荣成明心中酝酿。他准备好作案工具,骑车来到胡新宇家附近。为了麻痹对方,荣成明又去一家小超市买了箱牛奶作为给小涛的礼物。没一会儿,胡新宇带着妻儿,驾车回来了。此时,荣成明已在角落等候多时。据荣成明事后向警方交代,见到他人,却并未见到货物,胡新宇夫妇脸上露出了一丝疑惑,荣成明赶紧说:“放心,人到货肯定到,货车正在装货,我们先去家里坐坐。”胡新宇夫妇于是热情地把荣成明请进家门。听荣叔叔说牛奶是买给自己的礼物,小涛高兴地说:“谢谢叔叔!”

进到8楼胡新宇家后,荣成明边两眼扫视具体在哪个位置下手最好,边故意跟胡新宇交谈甚欢。一来扫除一大家人的戒备心理,二来先引开段菁和她儿子。毕竟同时杀两个成年人太难了,何况动静太大会让邻居听到。段菁见丈夫和荣成明聊得特投机,不想打扰两人兴致,便带儿子进了卧室。荣成明见此暗暗松口气,他走到卧室门口向里张望,假意看看小涛,借此观察到段菁一边给儿子讲故事,一边安抚儿子早早入睡,可小涛一点睡意也没有,爬起来用小手给妈妈按摩捶背,幸福的笑意挂在段菁的脸上。荣成明于是借口以要到阳台参观为由,让胡新宇带他到了阳台。

毫无戒备的胡新宇热情地向荣成明介绍自家周边的地理环境时,一根冰凉的胶铁链重重地朝他打过来!荣成明本来想将胡新宇打晕,可第一下没成功,接着两下、三下……胡新宇开始还以为是开玩笑,发觉不对劲,才跟荣成明搏斗起来,两人厮打中把阳台的电扇都打翻了。胡新宇长得牛高马大,荣成明见总占不了上风,担心耗下去,惊动段菁,便一把拔出那把早已准备好的水果刀。胡新宇见对方竟然动刀,来不及多想,这才反应过来,隔窗冲着斜对面卧室里的妻儿比划着大喊:“老婆!快带儿子逃命!”

段菁所在卧室跟阳台隔得较远,安装的又是隔音玻璃,她根本就没有听到丈夫的呼喊,更不知道丈夫面临的危险。此时阳台上的荣成明已完全失去了理智,他已经顾不上到底砍胡新宇哪里才能一刀致命,只是胡乱地一刀刀砍过来,胡新宇下意识地躲了过去之后,见段菁并没有任何反应,他顾不上躲避刀锋,抓起阳台上摔坏的电扇叶片朝卧室窗户砸去。窗户没破,但巨大的响声总算让段菁娘俩听到了。

段菁听到响声,下意识掉头望去,看到满身是血的丈夫,还有丈夫背后拿刀乱砍的胡新宇!她来不及尖叫,在这千钧一发时刻,她不知哪来的力气,飞一般抱起儿子发疯似的冲出卧室,打开防盗门冲出了家。不想,一个趔趄,她摔倒了,来不及爬起,趴在地上拼命敲对面邻居的门,可邻居家没人,门没有开。

此时,荣成明见段菁母子逃出门去,顾不上与浑身是血的胡新宇纠缠,提着刀向门外追去,胡新宇紧抱着他的腿不放,高喊:“老婆!快跑啊!保护儿子啊……”荣成明照着他的手臂就砍……

段菁抱着惊吓得发不出声音的儿子,连滚带跑地下楼,楼道里响起了巨大的防盗门的拍打声和段菁歇斯底里的喊叫:“救命啊!杀人啦!救命啊!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我的老公……”

一个台阶、两个台阶、三个台阶……8楼、7楼,6楼……这个被段菁上下过无数次的楼梯,她实在太熟悉太熟悉了,从未觉得是如此漫长遥远;此刻,死神正电闪般地朝她扑过来,稍有怠慢,后果不堪设想!她什么都顾不上,她要救下儿子!争分夺秒救下儿子!

段菁连滚带跑冲下楼,每一步,都意味着天堂与人间的距离!一层邻居没开门,两层邻居仍没有开门!事后警方调查得知,在那个突发的时段内,邻居们家里都开了空调,房间紧闭,估计都没听清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谁也来不及反应。

nlc202309051650

段菁终于滚到6楼处,正要出门散步的一位邻居大爷刚把门开出一条缝,一个吓得脸色苍白的孩子就突然被一股强大的力气迅速地推了进来,老人家还未反应过来,段菁也来不及解释,拼尽全气把儿子塞进了门里,毫不犹豫就把防盗铁门重重地关上了!

这一关,便是生死之隔。案发后,据邻居大爷的讲述:“如果跨进去,她(段菁)就跟儿子一道得救了。”可是,段菁犹豫了一下,便转身往上层楼梯跑,她要转身去救丈夫——这位34岁的弱女子,直到生命的最后关头,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大神力,能抱起已经齐肩的儿子,完成她人世间最伟大而又平凡的母爱壮举!

据后来荣成明交代,他在挣脱已奄奄一息的胡新宇后,追赶段菁时,离段菁护儿关上那扇生死大门仅差一个台阶,如果段菁与儿子一道进去,惊慌失措的他不一定能追赶得到段菁,但段菁当时并未选择逃生,而是反身上楼救夫。然而,段菁转身刚跑上一个台阶,紧追而至的荣成明一把大手就紧紧抓住了她。

此时的荣成明知道,段菁是想返回救丈夫,他非常害怕有人报案,便故意大声说:“我陪你快看看你老公……”边疯狂地拉住段菁死死往楼上拖,一直拖至六楼和七楼间的缓台,见段菁还拼尽全力想爬上楼,他深吸一口气,左手牢牢摁住段菁肩膀,右手挥舞那把刚杀死过胡新宇的水果刀对准了段菁的左颈部连捅数刀……段菁终于倒下了,来不及再看一眼心爱的丈夫,来不及再喊一声儿子……

确定段菁已死后,荣成明慌乱中往楼下冲,将水果刀扔在楼道口的下水道里,拦下一个摩的逃逸。而小涛被楼下邻居爷爷救下后,见妈妈没有跟进来,哇哇大哭着拍打房门呼喊:“妈妈,爸爸!爷爷快报警!爸爸被杀了!”老人赶紧安慰痛哭不已的小涛。因不知道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也不放心把小涛一个人放在家里,老人没有出门,拨打了110报警。

21时30分,接警后的岳阳市公安局岳阳楼分局成立以局长徐利为组长的专案组,要求火速追捕疑犯。经过5小时苦战,岳阳警方终于将嫌犯荣成明抓获。经审讯,荣成明对杀害胡新宇夫妇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胡新宇的儿子胡涛被爷爷奶奶接走抚养,可留在他幼小心灵中的阴影,恐怕一辈子都挥之不去。

生死关头,一对恩爱夫妻虎口救子、勇敢互救的壮举令人感动,尤其是妻子段菁,她本有生存的希望,却依然迎着凶残歹徒的尖刀,在救下儿子后,又去救丈夫,也许她瞬间的决定很草率,也许她已明白去路无归,但最终,一个弱女子爆发出爱的巨大能量,生命在那一刻熠熠闪光。此刻,岳阳这座温暖的城市,都在为这对相敬如宾的恩爱夫妻含泪……

读《光辉的旗帜》有感300字 篇9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像我们现在这些小皇帝,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天天还不满足。要知道那些英勇的战士们,在抗战第一线奋勇杀敌,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恐怕现在还要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天天受其他国家欺侮,吃不饱,穿不暖,被别人歧视为“东亚病夫”。

毛泽东主席带领中华人民奋起反击,他为了保存实力带领军队两万五千里长征,进行抗日战争等,人们经历了一个个磨难,为新中国的创立做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飞夺泸定桥、狼牙山五壮士、巧渡金沙江,一个个故事,时刻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

读生命的光辉有感 篇10

九十年来,党走过了风风雨雨,共产党员们活跃在最前线。他们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们就像一块不朽的丰碑,他们让一个民不聊生的国家变的繁荣富强。

《光辉的旗帜》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抗美援朝烈士邱少云。他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趴在火堆里纹丝不动,一声不吭。他顽强的革命意志,是我们的学习榜样。

通过前辈的努力,我们的国家有了很大的变化。奥运会、世博会先后在中国举行,不知给世界带来多少惊喜,我们已不是从前的“东亚病夫”。

大阅读时代阅读与生命的厚度 篇11

一、大阅读时代阅读的意义

阅读, 是我们从小就必不可少的, 不同于上学时期对课本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也不同于为达某种目的如为工作为学位, 而有意为之达到目的却又丢掷一旁的看书, 阅读能让人开拓视野, 增长知识, 陶冶情操, 这也是阅读吸引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的魅力所在。宋代文学思想大家欧阳修说, “立身以立学为先, 立学以读书为本。”中华上下五千年, 古人无限大的智慧全都书写于书中, 一年又一年, 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 一个人无论他穷尽一生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 都不可能从自己经历体会这么多的智慧。阅读, 是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会帮助你从书中领悟人生哲理, 懂得什么事情该做, 什么事情不该做, 在面对众多选择的路口, 会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决定, 让你少走弯路, 更快的到达胜利的彼岸。

书籍, 是我们的脚掌, 也是我们的翅膀。阅读书籍, 会让你内心沉淀, 摒弃浮躁, 静下心来脚踏实地的想问题, 洗涤你的心灵;阅读书籍, 会让你插上梦想的翅膀, 尽情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阅读会给你的心灵增加正能量, 自信多一点, 自卑少一点;无私多一点, 自私少一点;高尚多一点, 功利少一点。

二、丢弃阅读的弊端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 人心浮躁, 工作的压力, 生活的压力, 让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静下心来阅读书籍。对于现在的人们, 读书似乎只是学生时代的事情了, 可即使是学生时代, 阅读几乎也只是为了应对考试, 为了将来可以找到工作。待一切成埃落定, 阅读就会被人们抛之脑后, 遗忘于角落中。人们离得阅读越远, 深陷于现实社会中越深, 人们会越来越关注于眼前的利益, 官员为了自身利益, 将国家利益置于脑后, 贪污受贿;公司员工为了自身利益, 将公司利益置于脑后, 勾心斗角;医生为了自身利益, 将医院利益与病人置于脑后, 乱开假药;食品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 将人民的生命安全至于脑后, 生产违规产品……古语云,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阅读的多了, 自然而然的会影响着你的气质, 熏陶着你的灵魂, 违反道德、违背法律的事情会坚决杜绝, 人人都遵循道德法律, 社会会变得更美好。

宋真宗赵恒为鼓励学士, 提倡读书风气写道, “安居不用驾高楼, 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知识和道理, 如果一个人只是依靠自己的经验, 那么他在探索的路上犹如遮住双眼, 无法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走的更长久。

三、大阅读时代阅读对生命的厚度的影响

(一) 增长经验, 帮助成长

汉代刘向曾说过, “人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出之光;老而好学, 如炳烛之明。”无论人的任何年纪、任何时间, 只要你醉心于阅读, 是对你精神高度的提升, 是对你心灵的洗涤。只有通过阅读, 通过与毛泽东、孔子等伟人们的交流, 才能向上碰撞到他们那个年代的灵魂境界;只有通过阅读, 通过与列夫托尔斯泰、夏洛蒂勃朗特、高尔基等国外大师们的交谈, 才能向上碰撞到他们那个年代的精神境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化身, 书中保尔柯察金刚开始只是一无是处的小男孩, 在冬妮娅和无产阶级工作者的带领下, 他喜欢上了阅读, 无论任何艰苦的条件下, 他都不放弃阅读书籍, 书籍给予他力量, 书籍赐予他知识, 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无产阶级工作者永远都活跃于战场的第一线, 他那无私奉献的精神, 顽强坚韧的意志, 坚定不移的信念, 热爱读书的精神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永远都活在人们心中。

(二) 培养增强自尊心、自信心

清朝末期, 大清皇帝决定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人们仍沉醉于自我感觉中, 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 认为清朝是天朝, 与世外隔绝, 生活于梦幻中。鸦片战争打破了人们的梦幻, 清朝的刀枪拼不过外国军人的枪和大炮, 清朝损失惨重, 从此“东亚病夫”落于中国人头上, 压得中国人抬不起头来。思想处于先潮的伟人, 如李鸿章、李大钊、毛泽东等人, 开始阅读国外书籍, 从国外书籍中领悟思想, 结合实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思想。随之,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人越来越多, 中国也走上了自立自强之路, 中国人逐渐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 逐渐变得自尊自信。在我看来, 通过阅读, 我们不一定变得漂亮, 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气质;通过阅读, 我们不一定变得富有, 但我们一定可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

在我看来, 生命的厚度, 依靠的是心中的力量, 生命的意义、人活着的意义, 是基于对生活的热爱, 基于对生活的热情。生命在路上, 无论是酸甜苦辣咸、开心、绝望、喜悦、无助, 还是高尚、无私、乐于助人, 所有一切, 都基于阅读, 阅读会让你经历一切, 却仍有信心仍有一颗平静的心面对即将面临的所有一切, 无论是困难还是欢乐。

参考文献

[1]董宏君.开启“大阅读”时代[J].人民日报, 2010, 04, 20.

[2]胡晓.“大阅读时代”来临:学习正在被改变[J].华西都市报·四川在线, 2010, 04, 28.

读生命的光辉有感 篇12

201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90年的风风雨雨,90年的奋斗不息,才有90年后的今天。

看见这本书,我就哼起我的中国心“河山可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清静,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书中,在美国的钱学森他想回国,美国海军不让,但经过几年的努力,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在那几年中,钱学森虽然身在美国,心却在中国。邓稼先也是中国人的骄傲。邓稼先34岁就接到了为祖国研制“大炮仗”的任务,他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女,隐姓埋名进入戈壁滩。邓稼先和同事们在短时间内研制出“两弹一星”。

爱国心,像一面光辉的旗帜,激励着许多人勇往直前。袁隆平,他是一位科学巨匠,他常说“不爱国就不能成为科学家”。袁隆平还研发出杂交水稻,国际上有许多家机构高薪聘请他去出国工作,但是他都婉言谢绝。袁隆平说:“我的根在中国,我的目标是不仅要让全国人民吃饱,而且要让全国人民吃好”。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是人民航天英雄。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火箭举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开始了中华民族的“飞天”之旅。

爱国心,这颗红星伴我成长。李典怡,安徽省铜陵市东方红小学学生。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当得知灾区无数孩子无家可归时,李典怡流着泪带头把自己积攒了多年的零花钱全部捐出,希望能为灾区的孩子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本书记载着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风雨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今后的中华民族必将更加强大!

读生命的光辉有感 篇13

“生命”,一直是众人讨论的话题,萧楚女认为“生命应该像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鲁迅认为“生命的路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是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吉鸿昌认为“生命的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郭小川认为“生命像一杯浓酒,不经过三番五次的提炼,就不会有这样的可口”;而刘定中先生则认为“生命是一场持久的拼搏,像一把钢刀,要锋利就得在石头上磨;像一捆干柴,要发光就得扑入熊熊篝火;像一只贝壳,只有经受海涛的冲刷才会光彩夺目;像一颗星,只有在轨道上运行才不致坠落……”

林希在《石缝间的生命》中告诉我们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才能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锻炼自己,彰显自己,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冰心奶奶在她的《谈生命》中提到了一个警句:“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生命能够被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描写,说明生命是多么的宝贵啊!

不仅如此,在我们小学六年级的语文书里。也有一篇叙述了一个残酷的生命的故事。

相信大家仍然记忆犹新,那就是创造了奇迹——霍金。霍金,和《生命生命》这篇文章的女作者一样都被生命决定了,他国21岁时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只能活两年,可他的顽强却远远超过了别人,他不屈地向上,即使命运决定了他的生命,但他仍让有限的生命发出无限的价值,对自己负责,为生命奋斗。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篇14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在众多园林中鹤立鸡群, 聚集了天下的风景名胜, 将中西建筑风格融为一体, 还集中了华夏民族五千年来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它的存在简直是一个奇迹!

可是, 这座花了一百五十年时间建造成的皇家园林, 却在英法联军的一把火下被烧毁。当我读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掠走的东西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毁掉”时, 我的肺都气炸了。我仿佛看到那些侵略者见到园中的奇珍异宝都惊呆了, 疯狂地将贵重物品占为己有, 他们的腰包都塞得满满的……而我们这个拥有黄河、长江和万里长城的民族, 这个拥有亿万铁骨铮铮儿女的民族, 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灰烬……

这是多么屈辱的一段历史啊!圆明园的毁灭给封闭落后的中国人当头一棒。这在一百五十多年后仍然警示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这些可恨的强盗, 我告诉你们, 中国并不弱小!瞧好了, 中国的火箭、卫星、导弹哪一项不走在世界前列?神舟号顺利往返宇宙, 航空母舰服役……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你们的侵略行径,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读了这篇文章, 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国家富强的重要。它在时时刻刻地警示着我们: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

点出作品, 表白心情。

介绍圆明园, 突出珍贵。

联想自然, 反映了对侵略者的仇恨。

对比有力!表达了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愤怒之情。

分析有理, 点中要害。

用事实证明中国的强大, 给侵略者以警告, 爱国之情可感可及。

读生命的光辉有感 篇15

应化1102班 覃加哲

捧着《生命的思绪》,感觉沉甸甸的,不仅是因为文集的厚度,也是因为文章的厚重。《生命的思绪》是一部诗文合集,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心血的结晶,也是一位残疾人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

《生命的思绪》作者陈兆安先生是一位残疾人,在生活中,他需要依靠双拐走路,可见生活对于他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然而,陈兆安身残志不残,并没有因为老天的不公而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他通过自身的努力,成长为一名残联干部,并担任了很多社会职务,如宿迁市作家协会理事;宿豫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家协会秘书长等。陈兆安不仅爱好文学,而且还精通书法和美术设计,应该属于一专多能型人才了,因此,对于陈兆安,在敬佩之余,我又多了一份敬重。

《生命的思绪》收录了陈兆安数百篇文章,体裁有散文、诗歌、小说、故事等,散文部分,写人写物写事写景,可以说,生活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成为陈兆安笔下的素材,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和小细节,通过陈兆安的笔,变成了一篇篇美文。比如,1997年,在第七个助残日里,陈兆安因为忙着活动,感动了陌生的朋友,于是,几位并不认识陈兆安的朋友就通过电台为陈兆安点了一首叫《水手》的歌,朋友点这首歌是富有深意的,因为演唱这首歌的台湾艺人郑智化与陈兆安一样,也是一名肢体残疾人。朋友点的这首歌对于陈兆安来说,也是最好的礼物,陈兆安倍感珍惜。后来,为陈兆安点歌的年轻人又为陈兆安写来了一封信。在陈兆安看来,朋友为他送来的不止是一首歌、一封信,而是一颗火热的心,一片炽热的情。于是,陈兆安写下了《那天,有人为我点歌》,发表于《三月风》杂志,这篇文章后来又入选宿迁市作家协会主编的《当代作家丛书——宿迁市文学作品选》。

陈兆安是一个有心人,在他的眼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就连楼上邻居小男孩弹琴的声音,也被陈兆安写进了文章。听到楼上邻居小男孩的钢琴声,陈兆安觉得这是一场场免费的独奏会,“那种声音是如此的曼妙轻柔,似一个披纱的羞涩少女在轻盈的曼舞,真是丝丝入耳、优雅动听”。陈兆安甚至觉得“似乎让人走进音乐学院的练琴房,亦若置身在演奏的音乐厅„„显然这种现场的真实弹奏远比音响中的钢琴更加逼真、悦耳和动听”。也许,在不懂音乐或不写文章的人眼里,这会是一种噪音,会让人厌烦,但陈兆安因为与文字为伍,在钢琴声中听到了独特的感觉,并找到了写作的灵感,也许,这就是文人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吧!

《生命的思绪》是对生活的记录,也是对生活的赞美和生命的感悟。《露天电影》、《货郎担》、《吃食堂》等文章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难忘的激励》、《父亲办书展》、《师生情》等文章是对亲人、老师和朋友的感恩;《宿迁之美》、《英雄的热土》等文章是对家乡的赞美;《庐山游记》、《万泉河水清又清》、《探寻黎村苗寨》等文章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夏之韵》、《听雨》、《望月》等文章是对生活的随想;《病房里的女孩》、《心灯》等文章是对生命的感悟。每一篇文章里,都饱含了陈兆安的情感,这是对人生的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追求。

认识陈兆安先生,是在2009年忽然花开文学网举办的作者座谈会上,那一年,陈兆安和宿迁的几位文友一起,冒着严寒赶赴沭阳参加我们的座谈会,让我既意外又感动。意外的是没想到陈兆安会和文友一起来参加我们的座谈会;感动的是陈兆安在身体不便的情况下,仍然不顾舟车劳顿前来赴会。要知道,我们的座谈会是AA制的,外地的文友参加,不仅要掏吃饭的钱,还要花费路费,没有对文学的痴迷和热爱,一般人不会愿意这么做。这也让我感到非常过意不去。

后来,因为文学方面的事情,我与陈兆安有了偶尔的联络。再见陈兆安,是在《翰林文学》杂志成立五周年庆典座谈会上,那天我们在市图书馆门前,正好遇到前来的陈兆安,到会议室,在上电梯后还需要走一段楼梯,拄着双拐的陈兆安硬是不要别人帮忙,自己一边拄着拐杖,一边扶着楼梯扶手一步步上了楼。他的独立和毅力,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陈兆安。

读《生命的力量》有感 篇16

今天,爸爸让我们看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叫《生命的力量》。这部纪录片让我真正理解了大自然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每一个物种都在大自然这个舞台上竞争。它也让我看清了动物有多顽强,多聪明,多团结,看到了每个物种为了让自己这个群体活下来付出了多少努力。它让我看到了一些发生在不同动物身上真实的故事。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发生在一座高山上。生活在高山上的白侠黑雁一家有了新成员―――五只小雁。但它们的父母却犯了难,因为高山上几乎没有掩盖物,这样的话很容易被敌人发现。为了生存,这对父母也只能让小雁冒着生命危险跟着它们跳下去,毕竟待在山上的生存几率会更低,分秒中就会被吃掉。虽然山的上上下下都有很多陡峭的岩石,小雁的生存几率大概只有三分之一,为了这三分之一的生存几率,大雁也必须带着它们跳下山去。试想作为父母的它们该有多么心疼又多么无奈啊!第一只跳下去,失败了;第二支跳下去,也失败了。最后,有三只小雁幸运地活了下来,跟着父母觅食去了。

很多动物还在自然中竞争,从出生开始就得学习适应环境,躲避天敌和觅食。它们有的在危机中死去,有的在危险中侥幸存活变得更强大。它们生活的分分秒秒都有危机感,它们警惕着来自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的威胁,它们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一部生命的英雄赞歌,因为它们都在为生存死战。相较于它们,我们拥有者无比安逸的生存环境,更应该抓紧学习知识,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书里的眼睛——读《森林报》有感 篇17

有一天,在我纠结于叶子和天空的关系时,一位记者闯入了我的视线。

他说,他叫做维·比安基。我笑着说:“这是个奇怪的名字,听起来像是一只鸡的名字。”他说:“如果能生活在一片美丽的森林中,做一只鸡也很好啊!”他给我看了他的照相机,里面有很多关于森林的照片,我对其中大多数的东西都感到陌生。于是,他带我开始了森林之旅。他相信我在熟悉森林之后,会爱上它。

维告诉我,再过些时日,便可以在盎然的春光里,看着苏醒的万物在阳光下跳舞了。可现在还是冬天,他便教我去看森林里各种动物的印章———它们在雪地上留下的各式各样的小爪印。我很喜欢看这样的印章,因为每当我们发现一种爪印,维都会跟我讲一个关于这种动物的故事。有时我会害怕,例如在看到獾那长长的爪子的时候,不过维跟我说:“獾出来了,春天就快来了。”

冬天,维他们镇子里勇敢的猎人都会出去猎捕像白鼬、水貂之类的小兽。维喜欢听猎人讲故事,或者去研究他们那精致的捕兽笼;有时候维也会跟着猎人们一起去捕兽。而我就待在家里,看维的《森林报》。我一直觉得,维的《森林报》不仅仅是一本挤满黑字的书,更是一架照相机,照下了森林里所有美妙的生灵。维是个优秀的记者,也是个出色的作家。他一直立志要让所有的动物都活在他的文字里。我想,《森林报》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从维的故事中,我渐渐懂得了他对于生命的热爱,这份爱流露在点点滴滴的文字中。维和他的《森林报》,让我的这个冬天一点也不乏味。

维和我才把一只迷路的小熊送回家,第二天我们就看到延龄草开花了。维很开心,因为这表示着:春天,终于来了。我也很开心,因为鸟儿们飞回来了。维盯着天空看了一整天,晚上,他在《森林报》里写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白额雁被猎人打下,却死里逃生;后来被鹰追赶,也被同伴所救;它穿过了雷鸣和暴风雨后,又被好心人保护;终于在冬天来临之前,歪打正着地回到了种群之中。维说:“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什么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在这个时刻,我格外感受到维和《森林报》带给我的震撼。

“春天啊,美妙的春天!”维说。

天气逐渐热起来,夏天来了。维在夏至那天出去了,他需要回到森林里一段时间,去看看小动物们怎么样了。临走时,他告诉我:“鱼儿们会有占卜牌,我要去问它们,以便找个钓鱼的好日子。我的日子会过得很好,森林,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那天,维给我寄来了一封信,信上说一个孩子不知道该怎样消灭害虫,因为那要花很多时间和钱。维叫他放了笼子里的鸟儿,因为鸟儿是最好的杀虫能手,而且不用花钱。

维的方法让我愣了一下,这不是我们本来就该知道的吗?为什么人们只有在用到鸟儿时才想起它们,而不是一开始就不要圈禁它们呢?

第一片落叶落下的早上,维取走了他放在我这里的所有物品,带着它们去寻找梦想,只留下了《森林报》。突然间,我似乎明白了维的书为什么会如此受人喜爱了。因为维一直是在用他的眼睛,替我们去观察那些生物深藏在心中的喜怒哀乐。维,就是我们的眼睛啊!

上一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掌声下一篇:教师代表在高三动员大会上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