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篇1

小营中学 赵丽敏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2)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什么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难点: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感受生命的意义》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本课让学生采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然后通过活动,探讨是否要“为别人而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通过活动“画我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通过反思“参加志愿者”活动,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下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作好铺垫。

2.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学生:采访三个生命中重要的人物。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唐僧每次介绍自己都说这样三句话: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取经。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话其实包涵了每人都要问自己的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那里去?

今天我们只探讨第三个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还是有点大,我们再把它分为三个问题: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如何发现生命的意义?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2、新课讲授

教学环节一:与亲友聊人生──“人为什么活着?”

我们课前布置了一个作业,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人为什么活着”,那么,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不少于三个)根据大家提供的多个答案,归纳起来主要的有以下几种,与咱们的课本不谋而合:

(1)为了学习

(2)为了养育后代(3)为了帮助他人(4)……

(5)为了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和生命无穷的奥秘(6)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教师引导: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教学环节二:展示四张学生图片,有的同学为了自己的学习争相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风采;有的同学为了别的同学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担任班干部、课代表等等为大家服务。那么,到底是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而活,哪种活法更值得?学生讨论课本112页探究与分享的问题。

教师引导:

社会是一个整体,仅仅为了自己而活,不管他人,是狭隘的、自私的,最终可能连自己也难以生存;在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努力尽到社会责任,就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让我们大家都生活得美好。

教师:利用《雷锋日记》进行过渡,并提问:自己的生命对社会(整个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

师生共同学习伟人事例:(1)女排为国争光。(2)常进带领的科研团队为寻找暗物质,成功发射“悟空”,艰苦攻关。

教师引导:他们的伟大事迹都有一个共同点:将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更是伟大的!)那么,我们的梦想和中国梦是什么关系呢?

师生小结: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为绽放生命价值而活是值得的)(2)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自己的责任。(为救助他人而活是值得的)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为全社会或全人类而活更是值得的!)

教学环节三:师生共同完成(P113)探究与分享活动

通过探究与分享让学生懂得: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境遇有好有坏,但只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生活,正确对待人生,脚踏实地,从日常点滴做起,这也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并结合学生的探究与分享讲解知识: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通过展示各类志愿者活动图片,师生引导共同完成(P113)探究与分享活动 结合学生的探究与分享讲解知识。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师生小结:如何探索生命的意义?(1)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2)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4、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构建本课知识网络图,见板书设计)

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5、巩固练习

(1)近年来,涌现了一个个打动人心的先进人物,如共产党人的楷模杨善洲同志、“溜索医生”邓前堆、“卧底局长”陈家顺、“最美90后女孩”铁飞燕……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出()

A.少履行义务,多享受权利

B.只有当模范,才能为国家多作贡献 C.人生意义在于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

D.负责任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

(2)无论是在炎炎烈日下的农夫,轰鸣机器旁的工人,还是竞技场上的运动员,锄奸铲恶的人民卫士……他们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意义,我们应该()

①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②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 ③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④珍爱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安徽省十佳少年金瞳,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她的作文时常被报纸采用,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金瞳还喜欢绘画、体育和电脑。她说:“我要尽力多学一点,学得更好一点,这样可以为大家多做一点,我也更快乐一点。”金瞳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要让生命有意义,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②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③奉献会充实人的生活,使人感到生命的快乐

④珍惜青春年华,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通过几道典型例题,让学生巩固本节所学知识,学以致用。

6、课后作业

搜集你认为有意义的人生事例,并说说你的感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锻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阔视野,学以致用。

7、教师寄语: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努力去爱你自己、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爱这个世界所有的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在《生命的意义》歌曲声中结束课程。

四、板书设计

感受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追问人为什么活着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1)学习(2)养育后代(3)他人(4)体验生活(5)让生命有意义(1)自己(2)他人(3)人类(1)驾驭生活,选择道路发现我的生命(2)建构自己(3)自己发现和创造。

五、教学反思

优点:

教学逻辑清晰,教学目标基本达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所举例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当前热点,学生容易理解,也利于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足:

教师主导作用“过度”发挥,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能不足,课堂教学容量大,时间安排前松后紧。

改进:

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教师课堂效率的提高。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篇2

一、探讨语词,注重文化内涵

很多语词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如落叶、明月、长亭分别有伤时、思亲、惜别的思想感情在里面。 因此,落叶悲秋,望月怀远,长亭送别,也就成了古代诗人们常常吟咏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古诗就要从探讨语词的文化内涵入手,这是读懂诗歌真意的前提,由此才能知道诗人心之所系,情之所钟,意在何处,从中还可获得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密码。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的是诗人拜访朋友,朋友不在家,没有人给他开门这件事。那为什么要说 “应怜屐齿印苍苔”呢?这其中“苍苔”一词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

“应怜屐齿印苍苔”,从字面上讲是猜测主人不开门的原因,真正让诗人属意、上心的恐怕是园子里的自然景色——满园青苔多绿,园子环境多静啊。青苔是附地而生的绿色苔藓植物,远离从骑杂沓和人世喧嚣。李白有“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韩愈也有“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一句。在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地方,青苔是长不起来的。爱清净的文人雅士往往喜爱青苔。刘禹锡的《陋室铭》描绘陋室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成了幽居环境的美好点缀。诗人此次访问的园子,正是一个清净的所在“。应怜屐齿印苍苔”,隐含这样的信息:朋友的小园,苍苔青青一色,如同绿色的地毯,上面没有木屐的齿痕。因为没有屐痕,非常的完美,所以怕木屐在上面留下痕迹。主人就居住在这样一个人迹罕至、长满青苔的园子里“。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乐于生活在这样一个清静的园子里,主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从中不难想见一二。

进一步想,怕踩坏青苔,竟然成为主人不来迎客开门的一个理由。不论是真是假,有此一说,值得一说,足见苍苔多美,多么招人爱怜。说的是主人爱惜青苔,实际上是诗人自己爱惜青苔。正是诗人自己喜爱了,由自己爱青苔,想到主人也爱苍苔,以己度人才有那种猜测“:小扣柴扉久不开”,不是别的原因,大概是爱惜苍苔,害怕“屐齿印苍苔”吧。不是自己心生爱慕,哪能产生这样一种奇异的想法呢?

试着把原诗句变化一下,改成直白的表达“应是朋友今不在,小扣柴扉久不开”。诗意和诗情不存在了,只有具体的“游园不值”的交代,没有环境色彩和人文情调。两相对比,可以体会出“苍苔”带来的浓郁的诗情。

二、以诗解诗,善用对比勾连

南宋诗人翁卷的诗《乡村四月》描绘了江南农村春夏之交的独特风光。 前两句“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表面上看,这两句诗很朴素很平常,但是闭眼一想,就像一幅画一样:

江南四月,子规声声,烟雨蒙蒙。这是万物生长的时节。漫山遍野,草木皆已返青,满目葱茏,生机蓬勃。稻田、水塘、沟渠全都是满满的雨水。要是天气晴朗,视线清晰,很多杂色的东西也会看到,诸如房屋村舍、小桥幽径等等。现在雨雾蒙蒙,迷蒙之中,映入眼底的只有那些大块大块的主体色调。色调是清新的,视野是开阔的,乡村四月雨量充沛、草木吐翠、万物生长的特点得到很好再现。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诗意美感?不妨找出同样写乡村题材的雷震的《村晚》,进行对比学习。 在对比中,领略诗歌的表达艺术、美感特点《。村晚》 开头两句是“:水满池塘草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虽然都是“水满草满”,但是,“陂”比不上“山原”的体量,“池塘”比不上“川”的浩荡。因此,池塘里的水没有川里的水盛大,陂上的草没有山原上的草无边无涯,也就是当然的了。还有,写草说的是绿,写水说的是白,更能够突出草木的茂盛和水势的浩渺。由此以鲜明的色调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很大的想象空间“。水满池塘草满陂”,完全是写实,实写,缺乏这样的艺术张力,不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再看第二句,“子规声里雨如烟”,是写动态,有布谷啼叫,有细雨飘洒。布谷有催耕鸟之说。在烟雨蒙蒙中,它边飞边鸣,发出的音节有如在说“割麦插禾、割麦插禾”。 《村晚》第二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仍然是静态的景物,静止的画面。翁卷的诗上下句相连,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把乡村景象写得充满生机活力,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乡村气息。这些都是雷震的那首诗不能比及的。在对比中,学生对诗歌的表达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进而就能走进诗歌,热爱诗歌。

三、拓展想象,感受生命气息

张继的《枫桥夜泊》,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要体味诗人愁思难遣、彻夜无眠的心境很难。而不入境,难出味。教学时,可以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展开想象:

(播放钟声)听……在这幽冷清透、万籁俱寂的时刻,在诗人夜深未眠,愁肠百结的时候,寒山寺的钟声突然悠悠响起,一记记撞击着诗人的心坎。

千百年来,在夜半钟声的回响中,有多少繁华似落花流水,有多少荣辱得失随风而逝。千百年来, 夜半钟声应和多少旅人的愁思,敲打多少世人的无眠。苍老缅邈的钟声,如老友的絮语,诉说岁月的沧桑。在茫茫宇宙中,在这静静的午夜,这是心灵的邀约,无言的对语。诗人在萧瑟凄清的寒夜,在忧郁落寞的旅途,应该有许多心里话想倾诉,少不了一番“我身何在,我身何往”的心灵叩问。在这静谧的午夜,没有人打扰他们的交流。同学们能设想诗人都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学生先动笔写,然后在班上交流。待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语出《菜根谭》)钟声那恒久的韵律,具有一种净化心灵的力量。钟声一下一下响着,在天宇间回响,也在诗人心中回响。这是苍天对人生烦忧的解答,对人世失意的问候,对人生落寞的抚慰……意念在钟声中消散、升腾,思虑在钟声中澄澈、通透。孤独的旅人,和悠远神秘的万有世界有了心灵的应和。有人说,“张继的枫桥一愁, 愁出深深的情怀,愁出无穷的力量,愁出无限的人格”。其实,赐予枫桥一愁如此魅力的,正是夜半的钟声啊。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古诗名篇《枫桥夜泊》 会有更深的理解,寒山寺的钟声不再是冰冷的美丽,而是一种充满灵气、饱含生命的放歌。

建筑设计,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 篇3

张乾源:新中国成立后,我曾先后参加北京苏联展览馆和上海中苏友好大厦(现上海展览中心)设计工作,主持了上海水产学院、华东化工学院、上海第一、三、五钢铁厂、沈阳重型机器厂、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上海彭浦机械工业区、常州二厂的合并的设计建造……由于我所设计的工程都有创新,节省了国家的土地和投资,又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所以在1955、1956、1957年,我连续三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56年被评为全国建筑业劳动模范,并在1958年获得全国厂矿住宅竞赛一等奖,在500份竞赛方案中获得第一名。1958年,当时的团中央书记胡耀邦拉着我的手说:“我们最需要你这样的知识分子。”这是我年轻时代的一段光荣和自豪的回忆。

文革期间,我是学术权威,但我人缘好、历史清白,所以头上没有被扣上什么帽子。在那个政治生活不正常的年代里,别人在搞运动、打派仗,但我不为所动,没有停过自己的设计和研科工作,我在文革逆境中和同事们进行了中国工厂地坪改革的科学研究,写成科研报告可节省国家大量钢材、水泥和投资,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获了大奖。等到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了,我又参与和主持了上海很多大型工程的设计,前两年,某权威媒体评选“全球十大著名华人”,其中有现任美国劳工部长赵晓兰等人,而我也忝列其中,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鞭策。

您一家三代,是中国建筑界的领袖。从您父亲张继光先生到您,再到您儿子张永勤,都是建筑界的大师,您希望自己的学识、经验怎样传承?

张乾源:建筑设计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这些年来,我陆续筹划、创建了几个教育基金,如“建筑综合论研究生教学基金”,并不断追加数目,目的是为了奖励和表彰在建筑科学上有创新的后辈。现在,我已经将自己几十年设计工作中的经验,以及与国际设计大师贝聿铭、约翰·波特曼、赖而夫·欧司金等交流的心得整理出来,撰写了一本建筑理论专著《建筑综合论》,让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界开花结果。我还希望通过设立建筑综合论奖学金,让更多有志于建筑设计的莘莘学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使这个理论更趋完善。

说个建筑外的话题,您作为一位香港身份的实业家,十多年来担任上海市政协常务委员,讨论第一个发言的准是您,最大的感想是什么?

张乾源:在香港,我和宁波藉世交和老朋友谈起上海的发展,大家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两年,我关心最多的是低碳经济,将来建筑和房地产一定要走这条路,早在汪道涵、徐匡迪市长时期,我就和他们谈起过上海要节省土地、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发展。

您把一生的才华都奉献给了国家,而您对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总的观点又是什么样的?

张乾源:我今年80了,还在学习。建筑设计有的方面国外是领先中国的,有的方面中国也领先外国,特别在节约用地方面。当年谷牧副总理找我谈,让我带队去欧洲考察,回来后感慨很多,也学到很多。我们现在说科学发展观,在建筑设计上更是要讲究科学发展,我觉得,建筑不仅要讲美观,而且要节能、要讲生态、要注重规划、要经济实用。要节省土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达到可持续性地发展。

2010年以后,低碳经济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建筑业是碳排放的大户,水泥、钢筋、玻璃等上游生产都是高碳排放的产业,又是运用能源的特大户,我年轻的时候,曾在建筑材料的发明和革新方面下过很大的工夫,前几年在《建筑综合论》中更是做过综合性的论述,力求在提倡和推广绿色建筑、健康建筑、低碳建筑方面做更多的努力。从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低碳经济会引发新的技术革命,会淘汰很多企业,同时也一定会有很多新型企业迅猛发展,我们一定要在更高的层面来把握行业发展的趋势,走在时代的前面。

张乾源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感受生命的意义》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本课让学生采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然后通过活动,探讨是否要“为别人而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通过活动“画我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通过反思“参加志愿者”活动,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下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作好铺垫。【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2.懂得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驾驭自己的生活。

(二)能力目标

1.全面理解有意义的生命,提升自己驾驭生活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发现和创 造生命的意义。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点地建构自己,驾驭自己的生活。【重难点突破】

重、难点:理解生命的意义。

突破方法:有意义的生命这一内容,既是本课 的教学重点,又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有效突破这 一知识点,教学重心必须放在“生命的追问”和“发现 我的生命”这两个问题上。结合“探究与分享”和教材 中正文内容,通过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加强学生之间的 合作与交流,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一起归纳 总结。【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生命的意义》。

歌词:黑夜来临是否感到孤单,独自一人是否你会彷徨,这世界有多少这样的你我,就让我们彼此关爱。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用心去爱你的爱人,爱这个世界所有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没有人愿做离群之雁,谁又愿靠向无人港湾,当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就让我们相互关怀。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用心去爱你的爱人,在这个世界彼此温暖,这就是存在的意义。爱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们,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一:生命的追问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活着是为了什么 【形式】

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教材P111中的材料,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活着是为了什么?并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全班交流分享。【问题】

(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我生命中重要的人物有爸爸、妈妈和爷爷。爸爸说,活着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妈妈说,活着是为了让我身心健康成长;爷爷说,活着这一辈子,经历过很多事情,现在活着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经历写成一本书,把那一代人在大山深处的机械制造工厂里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的精神写出来,把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回答)(2)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我希望自己每天都高高兴兴的,每天都能有新的收获,能向着我的奋斗目标前进,厚积薄发,将来成为出色的英语翻译。

活动二:阅读感悟——雷锋日记 【形式】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12《雷锋日记》节选,教师讲解有关雷锋的事迹,激发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 “我的人生”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为谁而活

【形式】学生自读教材P112,分组辩论,应不应该为别人而活。最后,教师予以总结。【问题】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生命有限,精彩无限,能活出自我,在有生之年致力于自己的追求,找准方向,不迷失自我,不懈坚持,不失为一种精彩。

为别人而活,延伸了生命的价值,使生命价值融注在亲情、大爱与奉献中,这样的生命同样是有意义的。

因此,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认为应该把两种观点结合起来,使其具有更强的互补性,这样就既全面又合理。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要有奉献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课堂探究二:发现我的生命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

【形式】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113内容,思考探究教材设计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在班级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教师总结。【问题】

(1)下图中的流水代表你的生命线,在开始的地方贴上你出生时的照片,在最后贴上你最近的照片。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请在生命线上找到一个点,标明发生的时间,在浪花里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发生的事情。

2016年7月,我和妈妈去台湾旅游。(2)这些经历对你的生命有怎样的意义?

这次旅游中,我终于见到了教材上的“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博物院”,见到了馆藏珍品“东坡肉”,见到了台北街头秩序井然的机车,温和有礼的夜市老板,同时也被国父纪念馆的哨兵换岗仪式所震撼。这次旅游,丰富了我的文化生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阅历。(3)与同学分享生命故事。在这些不同的生命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放学的路上,我亲眼目睹了一起车祸,结伴而行的三个女生中有两个被撞伤,一个被卷入车下。看着悲痛欲绝的家人、群情激愤的群众,还有呆若木鸡的肇事司机,我真实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由此我想到,无论事情大小,要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不能伤害他人的利益。活动五:探究与分享——参加志愿者活动

【形式】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材料,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完成材料中设计的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后参与全班分享交流。【问题】

(1)在这项志愿服务中,几位志愿者获得了怎样不同的意义?

帮助他人,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得到了他人的肯定和认可,收获内心的愉悦等。(2)这样的志愿活动对你会有怎样的意义?

这样的志愿活动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更有意义。活动六:拓展空间——导演自己的生命

【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学生自己的生活现状去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并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分享。【问题】

你是自己生命的导演。将来的你,会有怎样的生活呢?请你选择将来的某个年龄阶段,尽可能具体地描述那个阶段自己的情况,如家庭、学业(事业)、财富、人际关系、健康、情感、休闲、社会服务„„

将来的我,会有充实的生活。在我三十岁的时候,家庭美满,事业小有成就,物质财富虽不是特别丰富,但是家里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人际关系和谐,身体健康,情感稳定,有一定的休闲时间,能参加社会服务活动。

(三)逻辑结构梳理

(四)易错解读

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只能为自己而活,不能去关心别人。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散发出无限的光彩,不仅仅要关心自己,更要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这样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

(五)课堂演练

1.关于“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话题,下列观点正确的有(D)①伟人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因为他们生而伟大 ②能坚守自己工作岗位

③面对环境和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自己职责④能尽己所能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无论是在炎炎烈日下的农夫,轰鸣机器旁的工人,还是竞技场上的运动员,锄奸铲恶的人民卫士„„他们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意义,我们应该(D)①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②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点地建构自己

③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④珍爱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小军学完本课后感悟到,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家乡和社会作出贡献时,就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意义。下列行为中可以让生命有意义的是(C)①某官员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向他人索要贿赂 ②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③积极主动地护送盲人过马路 ④向灾区小朋友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安徽省十佳少年金瞳,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她的作文时常被报纸采用,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金瞳还喜欢绘画、体育和电脑。她说: “我要尽力多学一点,学得更好一点,这样可以为大家多做一点,我也更快乐一点。”金瞳的事迹启示我们(D)①要让生命有意义,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②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篇5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邓州“编外雷锋团”是河南邓州一个先进的学雷锋群体,人员由最初的560人发展到12000余人,共捐款近150万元,做好事40余万件。“编外雷锋团”的行为()①体现了生命的意义 ②体现了关爱、助人的传统美德 ③是一种获得名誉的好方式 ④是公民必须要做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③ 答案:B 2.央视《感动中国》连续举办多年,向全国观众讲述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众多“感动人物”的事迹告诉我们()①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发现和创造 ②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③我们都应崇尚和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④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都是相同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3.解决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温饱问题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活着的孔繁森”杨善洲等感人的事迹告诉我们()

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②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自己的责任③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④只为别人而活着,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B.答案:B 4.扬州好人刘卫国,不对当兵,抗洪抢险屡立战功;退伍创业,10年多捐赠50多万,还自掏腰包资助困难退伍军人和群众,刘卫国的事迹告诉我们()A.关爱自己更重要 B.人生意义在于奉献 C.做大事才有价值 D.人在逆境中有目标 答案:B 5.七年级(2)班的同学召开了题为创造生命价值与我的学习“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你认为下列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A.创造生命价值不需要远大的人生目标 B.创造辉煌的人生需要我们长大之后才能实现 C.今天的学习与创造生命价值没多大关系

D.珍爱生命,珍惜学习时间,努力学习也能创造应有的价值 答案:D 6.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这

主要说明()A.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珍爱生命,寻找生命的意义 B.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C.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 D.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非常强 答案:B 7.一位中学生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对此处“生命的质量”理解正确的应是()A.生活条件的优越 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 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D.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 答案:C 8.下列的人生值得过的是()①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 ②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生

③把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的人生 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9.2015“感动中国”人物——吴锦泉,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他的事迹启示我们()①应该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②生命的意义来自于自己的发现和创造 ③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奉献,而在于长短 ④生命的意义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付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10.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出生命的价值的是()①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 ②善待他人的生命

③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④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11.小明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两句话共同告诉你的道理是()

A.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 B.只有自己才能解读、认识自己 C.正确认识自己,才可能活得精彩 D.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答案:C 12.在某社区学习中心,一批志愿者坚持每个周末来教社区里的老人和儿童学习英语。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参加这项活动时,他们有着不同的回答。公司职员小王说:“我觉得一周中有五天是在为别人打工,只有这两天,我是在为自己做事。”大学教小刘说:“我上学时得到过好多好心人资助,现在我也想多帮助别人,回报社会。”这则材料

告诉我们()

①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②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③我们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④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在奉献中提升生命价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1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是炎炎烈日下的农夫,轰鸣机器旁的工 人,还是楚河汉界边的象棋运动员,除奸铲恶的人民卫士,明净教室里的学生…… 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我们()①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 ②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③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有益于人民的事 ④必须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14.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台词:人,为什么活着?为了思念?为了活下去?为了活得更长?还是为了离开?5个台湾人,平均年龄81岁,一个重听,一个得了癌症,三个有心脏病,每一个都有退化性关节炎,他们扔掉了药片,拔下了针头,驾起了蒙尘多年的摩托车,六个月的准备,环岛l3天,l l39千米,从北到南,从黑夜到白天,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理由──dream(梦)!这个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活着()①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②要到处走走,去领略生命中潜藏的景观 ③生命有限,不顾一切及时行乐最重要

④不论你年轻或年老,只要行动都可以让生命有意义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15.时代楷模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在一个没有淡水、没有电、面积不足20亩的小岛上坚守28年,只为五星红旗每天冉冉升起。在他们的身上充分体现了()①崇高的爱国情怀 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③坚强的意志

④诚实守信的美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6.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 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 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节选自《雷锋日记》

请运用所学知识,说一说怎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答案: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 上,这样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17.材料一 于敏,我国杰出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隐姓埋名

20多年,在核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为建设强大国防、奠定我国大国地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2015年,他被评为“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

材料二 何和同志从警多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真情为民,对群众视如亲人、呵护备至,彰显了公安民警的宗旨情怀和精神风采。

(1)不同的人生经历却显示着同样的精彩。于敏和何和的共同精彩之处给你哪些感悟?

答案:(1)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探索生命的意义?

答案:(2)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18.材料一 王平准备参加社会实践小组,周日到大街当文明监督员,协助交警维持秩序。对此,妈妈说:“在大街上干再好,也没有人知道是你,劳而无功,不 值得。”

材料二 “成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1)妈妈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案:(1)不对。理由:关爱社会、奉献社会,人人有责。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为他人带来幸福和欢乐,为社会作出贡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

(2)从生命的角度谈谈材料二给我们的启示。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篇6

一、认识1 L与1 mL

1.认识1 L, 感受1 L的实际意义

(1) 让学生描述1 L水有多少。

(2) 教师出示两个盛满500 mL清水的量筒, 并把两个量筒的水都倒入1 dm3的正方体透明塑料盒。

(3)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1 L水, 并描述1 L水有多少。

生1:我看过一大瓶雪碧标注的是1.25 L, 与1L差不多, 比1 L多一点。

生2:1个量筒的水与我爸爸喝的一瓶啤酒差不多, 1 L大约有两瓶啤酒那么多。

生3:1 L的水刚好倒满1 dm3大的盒子里, 说明1 L=1 dm3。

2.认识1 mL, 感受1 mL的实际意义

(1) 在第三个500 mL量筒中出示1 mL蓝色水,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并说出感受。

生1: (很吃惊的样子) 这里面有水吗?我怎么看不到?

生2:比起刚才的1 L水太少了, 基本上看不出有水。

(2) 用针筒抽出1 mL蓝水, 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 并说出感受。

(3) 学生操作:一学生用针筒从一次性杯中抽出1 mL的水, 并把1 mL的水放在手心, 放入1 cm3正方体小塑料盒中, 并说出感受与想法。

生1:1 mL的水在手心中只有一点点, 与我们的手指头差不多。

生2:1 mL的水刚好能放入1 cm3的小方盒中, 说明1 mL=1 cm3。

3.展示1 mL到1 L的变化过程

(1) 指导学生用1 mL的针筒抽出10个1 mL的水, 注射到杯中, 仔细观察, 再说说感受。

(2) 把10个学生抽出的10mL水都倒入一次性透明杯中,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杯中的100 mL水有多少?

(3) 再指导学生把盛有100 mL的10杯水一起倒入1 dm3 透明正方体塑料盒中, 说说感受。

4.反思与分析

(1) 在单位认识中, 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通过把两个量筒中1 L的水倒入1 dm3透明塑料盒, 建立1 L的表象, 学生初步感受1 L的多少。再在大量筒中出示1 mL的蓝水, 通过1 L与1 mL的比较, 使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1 mL的表象, 感受1 L比1 mL多得多, 1 mL只有一点点而已。这样既强化1 L的表象, 又初步建立1 mL的表象。然后, 学生通过针筒抽出1 mL的水, 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1 mL的量有多少。最后通过多次抽射1 mL水、把1mL水放入手掌等活动,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感受1 mL的实际意义。

(2) 在单位沟通中, 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 很多新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用旧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在认识1 L的多少后, 把1 L的水倒入1 dm3的正方体透明塑料盒中, 沟通1 L与1 dm3的联系;同样把1 mL的水注射到1 cm3的小方格中, 沟通1 mL与1 cm3的联系。把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的单位体积1 dm3与1 cm3的知识, 迁移到单位容积1 L与1 mL中, 帮助学生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3) 在变化过程中, 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在学生认识1 L与1 mL后, 又用针筒抽出10 mL, 倒出100 mL和1 L水, 并说说生活中的表象物体, 如1 mL大约是一个手指头大小, 10 mL是一瓶双黄连的容量, 100 mL约是半杯一次性杯子的水, 1 L大约两瓶啤酒……学生在单位容积的演绎变化过程中,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通过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 真切地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二、倒一倒, 喝一喝

1.倒水活动, 量化1 L与1 mL

(1) 指导学生先倒1 mL水, 再用针筒抽一抽, 来验证1 mL, 并说说操作过程。

生1:我刚才倒了些水, 结果用针筒验证了一下, 少了点, 于是又倒了几滴, 现在刚好是1mL水。

生2:我刚才也倒了些, 也用针筒验证, 结果相反, 多了点, 我把多的又倒回去了, 现在也是1mL水。

生3:我小心翼翼地倒, 结果与1 mL差不多……

(2) 指导学生倒10 mL, 并用针筒验证。

(3) 指导学生倒满100 mL, 并用量筒验证。

(4) 指导4人学生小组在一空一满两个大水缸中互相倒一倒1 L的水。

2.喝水活动, 体验1 L与1 mL

(1) 引导学生喝杯中1 mL矿泉水, 并谈谈感受。

生1:只能喝一点点, 喝的水与一个小手指差不多。

生2:喝的时候不能大口喝, 只能用舌尖碰几下而已。

生3:喝1 mL的水就是喝1 cm3的水……

(2) 引导学生喝杯中10 mL矿泉水, 再谈谈感受。

(3) 引导学生喝杯中100 mL矿泉水, 也谈谈感受。

(4) 引导学生设想喝1 L矿泉水的感受。

生1:那太多了, 我喝不完。

生2:喝一杯两杯水还好, 要喝1 L水, 也就是5杯水, 有点多。

生3:喝完1 L水可能肚子胀得难受……

3.反思与分析

(1) 通过倒水活动, 深化对1 L与1 mL实际意义的感受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 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显然, 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就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在教学中, 通过倒一倒的活动, 学生按“1 mL, 10 mL, 100 mL, 1 L”的要求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倒水。先猜测应多少水, 并用针筒或量筒进行验证;再根据验证的结果不断调整水的多少;最后观察单位容积量的多少……在调整的过程中纠正学生原有的不确切的认知原型, 在观察中建立1 mL, 10 mL, 100 mL, 1000 mL (1 L) 的表象, 体验单位容积量, 深化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喝水活动, 深化对1 L与1 mL实际意义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感知过程中, 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可以提高感知效果, 既有助于感知的全面与精确, 也有助于知觉印象的保持, 从而促进思维与记忆。

能在数学课上喝水是令学生开心的事情。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喝水, 从喝1 mL, 10 mL, 100 mL, 甚至试想喝完1 L水。在喝水的过程中, 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 认识到喝1 mL的水只是舌尖碰几下而已;喝10 mL的水刚好是一口水, 像是喝双黄连一样;喝100 mL的水需要喝好几大口;一次喝200 mL的一杯水刚好能解渴;而一次性喝完1 L的水有相当的难度……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利用眼、口、手、舌、胃等多种感官,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真正理解1 mL与1 L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语

在教学中,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情绪饱满; 教师演示时机恰当, 学生操作到位, 感悟深刻, 回答精彩。这样的教学实践得益于整堂课的设计立足于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量感。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需求, 解决学生学习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刘洪赏.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 (8) :85.

[2]徐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 2010 (10) :21.

[3]李斌.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设计及其应用[J].辽宁教育, 2007 (4) :41-44.

[4]陈承伟, 谢存德.开展数学实验培养探索精神[J].江西教育, 2007 (4) :30.

[5]陈永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J].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9 (5) :30.

[6]金召霞.浅谈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4) :74-75.

[7]余思丽.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小议[J].新课程:教师, 2008 (8) :66.

[8]葛军.让学生徜徉在自主学习的数学世界[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11) :41-42.

[9]劳合成.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 2008 (6) :35.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篇7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力,为了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并关怀的一种事业”。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学业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尊重生命,进行素质教育,丰富教育的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更精彩,让教育因尊重生命而更深刻!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惟一载体。生命教育不是一门专门的课程,是要渗透到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这是学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而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健康成长。由此可见,我们英语课堂教学既不是简单地知识传授,更不是教师个人“独白”的展示舞台。它应该是师生生命智慧涌动的和谐乐章。

英语教材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利用一切机会,充分发挥教材作为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载体的作用,从而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教材。

一、英语教学中生命意识教育的理解

所谓生命意识教育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英语是一门语言。而语言是工具但又超越于工具,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人类进行交际、表达思想的工具;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载体。英语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既包括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知识的教育,也包括教学过程中所弘扬的生命意识的培养。

二、英语教学中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教学设计的有效策略

英语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存与发展,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应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培养呢?

1. 从教材着手,充分利用教材挖掘生命教育素材。让学生在语言素材中感受生活的真谛,感悟生命的可贵。英语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生命教育素材。英语课文中所涉及学校、家庭、环境保护、健康的生活方式、网络游戏、交通安全等题材,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是世界人民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如与人沟通交流,让学生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调节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够承受挫折与压力:积极锻炼身体,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文明上网,浏览绿色网站,保护生态环境;认识生与死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掌握应对自然灾害的技能。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重构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2. 让生命教育的理念渗透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如珍惜和关爱自己身体这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说不陌生。例如,在“What should we do? What shouldn’t we do?”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完成基本的语言教学任务后,给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What is healthy? And what is unhealthy?”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道:“If you eat too much ,you will be fat.”“If you play computer games too late,You will be fell tired and you can’t have a good efficient in studying 。”还有学生总结说:“当我们生病或身体很虚弱时:We should drink some milk,eat some fruits。We should drink some hot water.这些都对我们此时的身体很有帮助。”我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他们几个人一组进行讨论: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应该多吃些什么食物?学习累了我们应该在饮食上注意什么?这样的讨论,学生非常感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把关爱自己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思想传输给了学生,渗透到了学生的心里。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与他人对话,可以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在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评价中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懂得与人协作的重要性。不同的人,对生命的认知是不同的,同学们在讨论中分享各自的想法,摆正心态,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这些教育对于感悟尊重生命是非常重要的。

三、借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不因贵贱、贫富而有区别,因此它弥足珍贵!我们既要珍惜生命的结果,更应珍惜生命的过程;既要珍惜人类自身的生命,也要珍惜世界万物生灵的生命。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都非常的自我。他们不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我们教师可以借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师在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加以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能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熏陶。

四、让生命教育的理念贯穿于每个细节

于细节处关心爱护每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激发他们的自信,对学生注意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于细节处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的对象是人,促进人的生命发展是教学的根本价值所在,真正有意义的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关注人在教学中获得多少知识,更关注人的生命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彰显和扩展。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命情趣。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使命更应如此。英语课堂中的生命教育是对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遵循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也是个性化教育与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

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因此我们不能用预设的框框去限制鲜活的生命自由绽放。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英语教师不仅仅要尽可能多地创设情境,还要给学生更多的操练机会。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交流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感受生命的极限作文 篇8

今天的天气真好!我和爸爸、妈妈决定去环岛路玩。不一会儿,我们就驱车来到椰风寨,这儿人流如潮,人们在欣赏着海边的风光:远处水天相接,大海和蓝天融成一体,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有的人在海里游泳,追逐着浪花……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这怡人的风景。

一会儿,我们来到了游乐场。这里的`项目很多,过山车、海盗船……其中最刺激的就是蹦极。

这个游戏是在一个充满了气的垫子上进行的。首先,工作人员会在蹦极者两脚之间和双手之间系上牢固的安全带,接着工作人员会拉住系在蹦极者身上的皮筋往上跳,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弹跳,借着橡皮筋和气垫的弹力,他们会越跳越高,等跳到最高时,工作人员就会松开手,蹦极者便在高空中来几个后空翻,然后就会飞速降下。看着看着,我不禁心痒起来,虽然心里忐忑不安,七上八下,但还是鼓足勇气,决定尝试一下。

工作人员也把安全带固定在我的脚、手上,同时使劲拽一拽,确保安全。然后他就一边拽住皮筋一边往上跳,我感觉自己离地面越来越高,心也开始起伏不定。突然,我“唰”一下冲到了最顶端,血一下子涌到头上。我想自己这时的脸肯定非常红,我吓得合上双眼,又感觉自己在空中翻了一个跟头,直朝下坠去,顿时我感到呼吸困难,觉得自己马上就要窒息,我吓得大声呼叫,好像快要哭出来了。

活动在我的叫喊声中终于结束了,爸爸、妈妈都跑上来关切地问我的感受。

在运动中感受生命的真谛 篇9

在这春光明媚、阳光灿烂的星期六早晨我来到了华亭县美丽的莲花湖,开始了每天的必修课—跑步。

身体发胖的我刚跑起来特别的吃力和费劲,跑了不到2圈就想放弃,可是看到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带着很享受的神情在打太极、练剑、跑步,我觉得自己很没有毅力和恒心,我要做一名成功的马拉松赛跑者,于是我咬着牙、拖着疲惫的身子、呼吸困难着跑了一圈又一圈,当我跑的大汗淋漓的时候,感觉身体是那么的轻快,心情是那么的愉悦,呼吸的空气也是那么的清新,一道道朝霞洒向莲花湖的水面上,更是那么的灿烂和美丽,我突然想起前古希腊的名句“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其实人生的真谛也是如此,干任何事情要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的完成,那么做任何事情才有意义,人生才有意义。

跑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跑步是人的本能,很轻松,很简单。轻轻松松跑下去,你也能拥有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

让活着的人感受生命的美好 篇10

《IN买LIFE》 作者/周周新星出版社

作者周周,海归青年、专栏作家,自称“爱购物,爱生活,爱老婆,爱岛国,爱美女,爱美食”,欢场真君子,婚内好丈夫。在《新京报》、《周末画报》、《新闻晨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在《新京报》开设的专栏“In买Life”是国内最著名的时尚专栏之一。

本书中,周周细数着身边的时装品牌:PRADA、GUCCI、CHANEL、LV、BCBG……以他敏锐地追寻时尚品牌,幽默地记录下他对时尚生活的感受……周周是一个国际品牌时装消费者,书中介绍了他多年来的时尚体验。尽管全世界大多数的普通人一辈子的生活都跟世界顶级品牌无关,但这些与我们无关的东西还是统治着我们的品味,不因我们的忽视而消亡,因为少部分掌握权力的人离不开世界顶级品牌。

作者用他对时尚的真诚态度,书写我们身边的时尚, 他们正在改变着一个时代的品味,包括服装的品味。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作者/金韵蓉中信出版社

作者金韵蓉,曾经在医院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十余年,最初为儿童心理和行为治疗;接着是青少年的学校辅导;最后,专职解决婚姻问题。 暂别心理咨询工作之后,转而研习和心理治疗有关的艺术治疗领域。举凡牵涉到视觉治疗的色彩心理学,和听觉治疗有关的音乐疗法以及目前投注所有心力、并决定借以安身立命的嗅觉治疗——芳香疗法,都是她将心理学专业应用到日常生活上的美好转换。

本书是一本女人写给女人的幸福魔法书。关于爱、关于婚姻、关于婚姻内外的男人和女人,尤其关于在纷繁的都市生活中昂扬着、努力着、迷茫着、寻觅着的女人自己,那些散发着智慧光芒的真知灼见,实为我们生命过程中的奇遇。金韵蓉再三强调,不要再等待别人来斟满自己的杯子,也不要一味地无私奉献,如果我们能先将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满,心满意足地幸福快乐了,自然就能将满溢的福杯分享给周围的人,也能快乐地接受别人的给予。

《哈瓦那的阳光下》 作者/细毛 尹齐新星出版社

这大概是我看过的最有意思的游记了。

斑驳的颜色,粗糙的质感,泛黄的纸张,趣致可爱的插画,轻松随意的文字,它的装桢与排版,胶片摄影的图片带来的质朴却新奇的感觉,无不与我心目中的古巴一一吻合。

细毛真是可爱。她的文字趣致可爱灵性十足,字里行间却无任何的张扬,真好。

她画的一个小人,有大大的土豆一般憨厚的脑袋,不断地在书页中穿插出现。

而她请来作序的四个人也极其可爱——真是人以类聚啊。 “希望大家…喜欢哈瓦那,喜欢古巴,但不要那么着急去,也就是不要抢在我前面去,否则我会更加不开心的。我会尽快!哈瓦那,我今生必去排位第一城,我不会让你等太久。”“朋友,你若是认为此生无趣,或总是不能释怀这个宇宙给你的所有,不如弄好行囊,到古巴去吧……”

翻着这本厚厚的书,从文字到图片,甚至最后一页那方方正正的“必得书店”的印章,都让我满心的欢喜。“生活在别处”的感觉始终挥之不去,而那古老的“浪漫乡愁”是不是在古巴呢?

热爱生命写出真实感受 篇1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习作”:我们学习了本组课文, 还搜集了有关的资料, 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把这段时间的学习收获和大家交流交流, 可以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也可以说说身边的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 还可以说说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 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内容要具体, 要写出真实的感受。习作的题目由自己决定, 写完后要认真地进行修改。而后把习作和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整理, 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墙报。

拓展思路

生命是宝贵的、顽强的, 生命是可敬的、美好的;生命是要珍惜的、会闪光的。人有生命, 动物、植物有生命, 河流山川有生命, 地球也有生命。同学们在书中读过有关顽强拼搏、拯救生命的故事, 在电视中看过有关适者生存、与环境抗争的生命故事, 在生活中观察过植物顽强的生命力量, 感受过或听说过热爱生命的故事。在地震中、火灾中、抢险救援中, 武警战士、公安干警、普通百姓、白衣天使们用自己的身体、鲜血甚至生命去拯救别人的生命。春天里, 在坚硬的泥土中, 在巨大的石缝里, 在光秃秃的树枝上, 都会有蓬勃的生命向你展示。

习作提示

小学生作文:感受生命的成长 篇12

小学生作文:感受生命的成长

一回到家,女儿以最快的速度换好鞋子直奔“种植基地”,因为那儿有她心爱的植物宝宝在等着她。

昨天——3月12日,每年一度的植树节,为了让女儿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留下点特别的东西,也为了让她感受生命成长的神奇,吃过晚饭后,我和先生陪同女儿一起踏上了“种植之旅”。

首先得给种子宝宝们安个舒适的家。我们一家三口拿着空花盆、铲子兴致勃勃地来到楼下,找了块自认为泥土较多的“宝地”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先是由先生和女儿铲泥。先生力气大、经验足,不一会儿,空花盆的肚子便被填得饱饱的了。女儿呢?不知是怕弄疼了土地老公公,还是怕损坏了铲子,又或者是怕硌疼了自己的手,每铲一下都显得格外小心。好一会儿才让花盆吃了个半饱。我忍不住在一旁提醒:丫头,多铲一点,要不然花盆非饿死不可!提醒加催促,又过了一会儿,女儿的花盆终于也被填满了。

接下来该帮种子们搬家了。我小心翼翼地帮种子袋张开了嘴巴,有的小种子早就迫不及待了,第一时间跳了出来,蹦到了花盆里;有的小种子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悠悠地躺进了花盆妈妈的怀抱;还有的小种子躲在角落里睡得正香呢,怎么也叫不醒,只能由我亲自动手把它们抓进了花盆里。怕种子宝宝们挨冻,等它们全员入住后,我们又在花盆里撒了一层薄薄的泥灰。

水是生命之源。离开了水,种子宝宝会被干死的,所以我们又让他们喝了个饱,这才让它们在房间的窗台上定居了下来。但愿小种子能快快长大!

用心感受生命 篇13

流星划过夜空成就了一瞬间的美,昨日流过生命的河流却留下了深深的伤口。世间事物之所以成就美丽的或许是因为它的精彩只是一瞬;人生之所以有劾骨铭心的记忆不是因此得到了多少幸福,而是震憾生命的巨痛有多深……

我不幻想往日的回忆,不期待昨日停泊在心海深处和平的港湾,如果那样身心的伤痛或许会更加的严重。

一片叶子经历风的抚慰,雨的洗礼,霜的侵袭后,会在秋风中飘落,这就是生命的过程,它的生命意思在于经历不同生活,而不在于日复一日地重复日照的多少,如果叶子可以有第二次生命,或许它不要经历雨水阳光,寒流的招待,然而生命的过程是无法改变的,她仍会从嬾芽开始复而衰亡,重复前世的生活,但我们是人,不是树叶,人最怕的莫过于过过重复的生活。

站在窗外看去,今日的夕阳依然殷红滴血,黄昏依然凄怆动人,夜夜晚依旧月朗星稀,路旁的灯火依旧明亮,校园美丽的河水依然静静的流过,看着校园一对对相依走过的情侣,突然发现萦绕在城市上空的已非往日的欢笑,代替的却是我默默的怀恋和惆怅。往事总是痛得让人难以忘怀,以潮涌起的泪水是怀恋后的疲倦,它重重的摔在了记忆的礁石上,于是我这颗年轻的心都碎了……我试着拣集那斑斑残余复又粘贴,却发现碎过的心永远是伤痕累累了……

人总是那么的奇怪,当幸福降临时我们为什么总是用年轻的生命将它随意挥霍?恐怕是我们总是认为我们还有充足的时间为自己去构建永远的幸福家园,然而,当我们被被青春生命最后一刻的钟声惊醒的时候,猛然回首,才发现你我的情缘已经成为往事,你我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当我为当初的任性而懊悔时才知道自己的生命已垂暮年华,再次挚手时依然跳动的心只能停留在昨日……

风儿拂去心灵那层秽土,才惊奇的发现曾经的缘被岁月被打磨得更加光彩曜人,但我却不能用生命为它重新定义,但我可以用余下的生命继续去诠释它……

生命的意义 篇14

生命如同吃葡萄柚一般。首先, 你必须剥开柚皮, 然后试咬几口, 以便适应柚子的风味;当你开始享受柚子时, 柚子汁却可能喷得你睁不开眼睛。

生命如同香蕉一般。开始时是生涩的, 然后随着时间而变黄变软。有些人希望自己只是香蕉, 另一些人则希望自己成为上等的香蕉。你必须谨慎小心, 不要被香蕉皮滑倒;此外, 你必须努力剥去香蕉皮, 才能享受香蕉的美味。

生命如同烹饪一般, 一切味道全取决于你的作料与烹饪技巧。你可依照食谱中的烹饪技巧进行烹饪, 也可自由创造。

生命如同少了原图的拼图游戏一般, 你无法猜测出将拼出什么图形。有时, 你甚至无法确知是否拥有所需的一切拼块。

生命如同搭乘电梯一般。许多人上上下下, 而有些人保持平稳。有时, 你找到了电梯通道, 但令你心烦的是, 电梯停停开开。

感受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 篇15

一,分享搜集资料,让学生在交流中动起来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是新课改的灵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改变教师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己检索、获取、选择、阅读信息、对艺术有自我的分析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在交流中质疑,在交流中创新,在交流中创造,在交流中成长。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了,思维更加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二、创设课题情境,让学生在互动中动起来

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创设课题情境,把玩带入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游戏、感悟、发现、想象、创作,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象,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又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如,我在教学《泡泡乐》一课时,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习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玩吹泡泡游戏,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最后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眼中的泡泡图,看!同学们画得多么认真啊,一幅幅《泡泡乐》生动有趣,乐在其中。这种有目的的游戏活动,让学生玩中学习,学生没有了学习的负担,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三、补充范画“留白”,让学生在想象中动起来

“留白”是中国画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整幅作品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达到了所谓的“此处无物胜有物”的艺术效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教师范画“留白”就是教师在范画时不把一幅画画完,而是在板面上留有空白,这种“留白”是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发现的空间、创新的空间,留下探究的空间,更是留下发展的空间。启发学生想象补充完成一幅完整的画,就是要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去完善画面,丰富画面,组织画面。比如,我在教学《小鸟的家》一课时,学生学会了小鸟和鸟窝的表现方法后,教师有目的地环境“留白”,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小鸟的家在什么地方?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在草地上、有的说在水边、有的说在树上、有的说在屋檐下……更有趣的是一位同学把小鸟的家安在了小鹿的角上,并取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叫《移动的鸟窝》。学生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世界,那种无拘无束的想象力真是令人敬佩。毕加索说过:“我花费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像孩子那样画画。”这正是对儿童丰富想象力时的高度评价。

四、完成美化作品,让学生在体验中动起来

美术作品的完成是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的美术作业既是学生独立体验知识内化的过程,又是反馈教学中师生学习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更是直观反映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一幅幅作品在教师“留白”的范画中丰富起来,在学生精描细涂中漂亮起来。学生们笑了,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老师笑了,使他们看到了美术新课程改革的灿烂阳光。

五、评价展示作品,让学生在参与中动起来

作品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改进美术课程不断优化的主要环节。作品评价要营造民主、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打破教师独裁式的评价方式,提倡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提倡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学生的作品凝聚着学生辛勤的汗水,经历了一个辛苦的创作过程,作品评价要通过学生自评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进一步互评对学生作品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学生在互动评析中增进交流和沟通,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地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和建议,以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提高学生作品的审美能力。让评价真正为教学服务,让学生在评价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相互理解,相互完善,相互进步,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离不开美术教育,离开了美术教育素质教育无从谈起。

參考文献:

[1]杨一鸣.青少年性行为低龄化的研究与对策[J].中国性科学,2010(1).

[2]丁志光.例谈“教学后记”的撰写及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

上一篇:司法局督察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贷款问题